翻译教学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08:11:22

翻译教学法论文

翻译教学法论文篇1

关键词:语法翻译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现实价值

一、语法翻译法的形成及发展

语法一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随着现代语言作为外语进入学校课程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

它可分为三个时期:18世纪上半叶,以外语译成本族语为主要具体方法,内容偏重于机械背诵语法规则,其实用目的是如何了解外语。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末,以本族语译成外语为主要方法,内容注意到了阅读。其实用目的似是用外语表达本族语的内容。20世纪至今,在众多学派的冲击和促进下,语法翻译早已吸收了许多学派的方式方法。

二、语法翻译法的特点

语法翻译法是通过先详细分析语法规则,然后将这些语法知识应用在目标语、母语互译的实践途径教授外语的方法。它的的语言学基础是传统语言学;心理学依据是官能心理学;哲学基底是惟理主义。其特点如下:

1.借助原“希腊—拉丁语法”的规则,形成了非常完整、系统的语法教学体系。

2.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系统传授,注重语言规则的归纳和列举。大多数的语法翻译课本中,教学大纲以语法知识点的顺序编排,并试图有组织、有系统地教授语法。

3.把第二语言教学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智力训练,把教学看成是发展心理的一种特殊途径。

4.强调不同语言的共性,强调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能力和翻译能力的重要作用。考试形式自然是目的语和本族语的互译。

5.强调阅读和写作,几乎没有系统地注重听力和口语。

6.强调精确。

7.强调对书面语的分析,着重原文的学习。课文主要作为语法分析的材料。其语言教学模式是阅读—分析—翻译—讲解—背诵。

三、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现实价值

1.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语法翻译法的价值

(1)师资条件

大学英语教学量大、面广,大部分的英语教学工作仍由中国教师完成。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国内学习英语的,即使有些教师有短时间到国外进修的机会,口语水平仍达不到接近母语的程度。语法翻译法对教师的口语要求较低,采用其进行教学绕过了对教师的口语要求。

(2)传统语文教学

语法翻译法比较接近传统语文教学,都注重字、词、造句、阅读、作文的训练;都采用逐词阅读的方法;学习方法上都强调背诵,强调“熟能生巧“等等。因此,在传统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下,语法翻译教学法的运用对于中国教师和学生来说得心应手和顺理成章,易于操作。

(3)课堂规模

中国大学英语课堂规模大,在大的课堂规模中进行教学,语法翻译法比较容易执行。学生在单位课堂时间学到的知识点多,教学效率高。

(4)学习方式

对中国学生来说,外语必须经过有意识的、系统的讲解才能掌握。对他们而言,“语言十分复杂,有各种各样的规则、繁多的句型、大量的习惯用法、困难的发音,这些内容很难在只重意思表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所自行掌握。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自动化”。(5)学习动机

动机是制约语言学习的一个因素。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既没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在短期内也没有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需要,他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最大莫过于通过各类学历、学力考试。英语考试内容重点总是放在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和写作上。在考试中要求的是百分之百的正确率。语法翻译法强调语法规则、词汇的记忆、句子在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互译、目标语材料的阅读,强调精确,因此在短期内要想通过一门外语考试,语法翻译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2.语法翻译法的优越性决定了其自身的价值

(1)其强调的语法有利于外语学习

Canale和Swain认为交际能力应该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

“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可能完全脱离语法”。

就连倡导交际法的Wilkins也认为:学习的第一阶段可侧重rulesofgrammar,第二阶段偏重rulesofuse。

廖巧云做的调查显示,不涉及语法教学的交际法对大、中学生是行不通的,语言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虽然努力学了四年,但进步甚微。

可见,“语法恐怕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把语法教学摆在恰当位置上的问题。”足见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语法翻译法强调语法、词汇学习,其好处如下。

①语法翻译法有完整的语法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较快、较好地掌握目的语的整个结构。建立在“希腊—拉丁语法”规则上的英语语法体系有利于外语学习者认识目的语的形式、不同的词类、句子组合等,有利于学习者掌握这一体系。

②通过有限的语法能够生成无限的句子,这是语言的生成特征。人们可以记忆有限的语法规则,却无法记忆无限的句子,而教授语法知识正是“授人以渔”。

③尽管语法本身不等于语言,但它总结了语言本身的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语言。

④有利于学习者打好语言基础,在注重读写译的同时,为听说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口语表达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潜在的表达素质和实际的产出能力。潜在的表达素质是一个量的积累,实际产出能力则是运用所积累量的技能问题。作为口语表达的说,如果缺少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也就是相应的口语表达素质,往往开不了口。听,当然也需要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我们常说的听不懂,关键的问题就是词汇量不够和语法不清。可见语法翻译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方面,仍具有有效性。

(2)实现母语和外来语间的对比

成年人学习外语跟儿童不同。成年人的脑海里已经蕴涵了庞大的母语参照体系,他们必然要利用其母语知识去类推、理解、把握外来语。

在母语和外语有差别的地方,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干扰外语,而在母语和外语有相似之处时,母语则会对外语学习有积极的帮助。这个过程叫做语言迁移。在两种语言相似之处,迁移起正面作用,而在有差别之处,迁移便起负面作用。

语法翻译法通过比较二者在语言上的特征,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利用汉语正迁移,排除负迁移的影响,引导学习者在向目的语迂回靠拢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提高学习质量。

(3)和其它教学法相得益彰

在今天的外语课堂上,语法翻译教学法依然很活跃,许多老师仍然普遍采用英译汉或汉译英的练习方式,也结合课文讲解必要的构词知识、语法知识、词汇用法和典型的句型结构这些方法比较有实效,与其它教学法交替使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语法翻译法也正好弥补了其它教学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冷洁.从社会、文化和民族性角度看语法翻译法盛行中国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2):20-24.

[3]廖巧云.交际教学法的应用:问题与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2,(6):21-24.

翻译教学法论文篇2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网络得到广泛普及。这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给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应用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翻译工作者的翻译环境、提高了翻译工作者的翻译效率。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刻探讨如何将网络运用于翻译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在此,以商丘师范学院日语专业两年来的试行为依据,主要探讨翻译工作坊和网络在翻译课,特别是在笔译中的应用问题。口译与翻译工作坊的结合再另文探讨。

一、何谓翻译工作坊

翻译工作坊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翻译培训班”(Translation Workshop),是一种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中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者集中在一起进行的翻译活动。将其运用于翻译课堂的教学,则是成为作坊式翻译教学法。实质上,它是一种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合作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运用这种翻译教学法时,可以由教师精心挑选合适的文本,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综合水平进行合理分组,一般三到四名同学一组,两人分别负责翻译,一人为主译,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译可互相讨论、商量或利用网络寻求帮助,然后由另外的两人分别负责一审和二审的审校,最后由组内同学挑选或修正出最佳译文,并总结翻译方法和技巧,交给教师,由教师做终审。教师在终审时,挑出班内的最佳译文,并在课堂上讲解,指出学生翻译的优点和缺点,解决学生的在翻译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总结翻译方法与技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主要起向导和监督的作用,学生则变为主体,参与翻译实践、总结翻译方法。它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化了学生在翻译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翻译教学的实践性。

二、如何使翻译工作坊与网络的结合

教师提前,比如前两周下达翻译任务。任务可以是校外承接的真实项目,也可以是网络中的资源。学生根据各自的角色,完成各自的翻译任务,进而完成整个翻译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担任委托方的角色,提出相关的翻译要求。学生根据要求,上网搜相关平行文本,分析其特点,寻找、总结相关文体的写作或翻译翻译技巧,解决翻译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根据角色分配进行模仿翻译。笔者在实践过程中一般要求对一个文本,每名学生都需进行翻译,然后由组内其他同学负责其一审、二审,最后组内讨论挑选出最佳译本,交给客户(教师)完成翻译任务。

完成后的翻译成果,可利用多媒体,制作成课件在班内进行展示。此过程不仅是展示结果,更重要的是运用相关理论由老师和全体同学一起讨论各个翻译成果的优缺点、总结翻译技巧。

笔者于2011年在商丘师范学院2008级日语专业一班的学生中试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比较教学效果,将2008级本科生1班作为实验班,采用以组单位的作坊式翻译教学法,以2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一班36人,二班38人,日语水平相当,均有2年的日语专业课程的学习,且修完一学期的日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经过半年的试行,实验班的1班的翻译水平明显高出对照班的2班。现在商丘师范学院的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基本上按照以上的程序、采用翻译工作坊式与网络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

三、翻译工作坊与网络结合应用于翻译课的反思

(一)莫忽视理论教学

翻译工作坊式的教学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法,对翻译实践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但是该教学法的创始者们对翻译理论的教学不够重视,甚至公开声称“反对任何理论的束缚”,片面强调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向学生传达一种错误信息:翻译理论及翻译课的无用性。这就使学生更加忽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实际上,任何理论都是源于实践的,并对实践起指导作用。翻译理论当然也不例外,著名翻译理论家刘泌庆曾说过,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实务的操作能力及对译作的评析能力。

因此翻译课教学一定不要忘记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可根据情况,由教师讲解,或由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总结并有教师指正,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相关的理论进行翻译实践。

(二)翻译文本要多元化、多层次

教师在利用浩瀚的网络资源寻找与大纲要求一致的翻译文本时要注意文本文体的多元化。同时,在教学中要遵循由短到长、由简到难的原则,其总体难度应保持在让学生在现有水平之上跳跳脚就能够得到。对一些难度较高或陌生领域的文本,教师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文本分析、介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

此外,教师在寻找教学资源时,最好还要了解学生的就业趋势,并据此有所偏重的选择一些翻译文本。我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一定的知识储备。

(三)加强督导减依赖,纵向比较添自信

翻译工作坊的翻译课中,教师成为翻译课的组织者、督导和顾问,学生成为整个翻译课程的主体,是实际的参与者、实践者。但是翻译工作坊的教学只是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中心,不是实际的翻译中心,缺乏竞争机制,可能会存在一部分同学过分依赖教师、同学,甚至将自己的任务委托其他同学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督导作用。笔者的办法是每个学生都要进行初译,互相进行校审。同时,也会有部分语言基础较差的同学面对翻译束手无策,缺乏自信。对这些同学,笔者多是纵向比较,比较其以往的翻译表现,表扬其今天优于昨天的地方,提高其自信心,提高翻译 积极性。

四、结语

翻译工作坊的教学实质上是合作式的互助学习,学生可以分工,互相配合完成某项翻译任务。网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教育教学也受到深刻的影响。翻译工作坊与网络结合应用,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使翻译课更富有实践性。同时,学生互相合作进行学习,合作意识加强,提高了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一种教学方法总是不断地改进、改良,将翻译工作坊与网络结合的教学法也是如此。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积极的进行反思,使这种新的教学法更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郭健种.当代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42.

[2]刘泌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257.

翻译教学法论文篇3

一、目的论简述

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莱斯,费米尔、诺德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弗米尔和赖斯创立。当时正是等值论和语言学派盛行的时期,目的论大胆地摆脱了以源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以目的为准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进行考察。目的论者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所有翻译活动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弗米尔强调:“译文并不一定要求机械地模仿原文,译者应根据译文预期目的灵活选择各种翻译方法。”目的论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理论,而翻译则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整个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

目的论的整个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第二阶段:赖斯的学生弗米尔在继承了她的一些思想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等值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以目的法则为翻译法则之首,创立了目的论。此外,弗米尔还提出了另外两条法则――“语内连贯法则”(又名“连贯原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又名“忠实原则”)。目的论的“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它与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以及译文所具有的功能等因素有关。第三阶段:曼塔利在弗米尔的基础上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她借鉴了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指出“翻译是一种用于达到特别目的的复杂行为”。曼塔利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涵盖所有的跨文化转换形式,她提出了要区别翻译和翻译行为,翻译行为指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设计的信息传递过程;而翻译只是一种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转换活动,翻译是翻译行为的具体操作。此外,她还强调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第四阶段:诺德作为第二代目的论的代表,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目的论。1997年他出版的《目的性行为》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功能派的各种学术思想,说明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自形成以来受到的各种批评,并对这些批评做了回答,她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忠实”的原则,并给翻译做了如下定义:“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源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在这个定义中,诺德强调了原文与译文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的质量和数量由预期译文功能确定,它同时也为决定处于特定语境的原文中哪些成分可以“保留”,哪些则可以或必须根据译语语境进行调整甚至“改写”(包括可以选择的和必须进行的改写)提供了标准。

二、目的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高校翻译教学的定位不应该是学术型,而应该是应用型。翻译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社会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一批只知道“信、达、雅”,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则束手无策的书呆子。实用型翻译不同于理论上的翻译或想象中的翻译,它要求我们从翻译的实际需要出发,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翻译任务。所以,一种实用的理论、一本实用的教材、一批具有新的知识和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师是高校翻译教学的根本,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阶梯。就目前而言,目的论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实际可行的理论基础。一些学者前些年已发现了目的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开始向中国引介翻译目的论。根据“目的论”的观点,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不是简单地以原文本为基础的转换,而是在目的中对源文化的一种信息传递。翻译不能照搬“等值”“忠实”的原则,而要使目标文本与原文本的目的达到一致,这个目的是由翻译委托人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受限于目标文本的使用者及其所属的文化背景。译文最终是为读者服务的,读者需要什么样的译文是译文的具体目的。对译文的判断要看它是否达到具体目的。读者的要求、喜好最终决定着译文的用途和效果。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教师就不会拘泥于参考答案,而是根据译文在读者中所达到的效果进行评价,充分允许译文的多种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目的论的首要原则是目的论原则,即目的决定手段。目的论提出者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带有目的的行为。这个目的由译文的发起者决定,再根据目的决定翻译过程中要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因此在大学英汉翻译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翻译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在理论上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翻译文本类型和不同的翻译目的选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例如:广告和商标类的翻译应该首先考虑其目的在于吸引译文读者的目光、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购买欲;而合同和法律条文之类的翻译就要注意用语严谨正式,不能使用俚语或诙谐的语言。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而不会拘泥于词汇语法以及句型结构,老师在评判的时候也不会拘泥于参考译文,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会更加灵活,这将更有利于鼓励学生在翻译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行为,具有社会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到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习惯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在大学英汉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把翻译行为放到跨文化交际的层面去认识,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识别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翻译教学法论文篇4

关键词:目的论 大学英汉翻译 教学

一、大学英汉翻译教学现状

当今大学英汉翻译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在培养合格翻译人才方面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英语基本功不扎实、底子薄,是大学生的普遍现状。英语退出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学英语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课时量已经大幅削减,一学期大约为72学时左右,并且大都没有把翻译课纳入选修课的范围,而是把侧重点放在了精读上。即便是把翻译的内容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其授课学时也随之锐减。这种教学现状严重影响了师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与交流,学生的英语水平上不去,就更不用说提高其翻译方面的能力了。

(二)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在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过于中心化。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都会“乐此不疲”地讲解书本上所罗列的翻译技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给出的所谓的标准答案的译文,然后和自己的答案作比较,以此判定译文的对错。这就造成了学生在翻译实践中仍不知采用何种翻译技巧的困扰,进而对自己在课堂上是否掌握了翻译技巧充满了怀疑。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修改学生的语法和用词错误为手段、以教师提供的译文为终极目标的翻译课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惰性和依赖性,迷失了翻译学习的基本宗旨,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大学英语教师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当下的翻译师资现状未达到教师教授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要求,有一部分教师是从公共外语教学转型过来的,没有从事过专门系统的翻译理论学习,缺乏地道的语言、教学法及英语文化的熏陶,对翻译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一知半解,远远达不到熟练控制、得心应手的程度。翻译教学与公共外语教学有着不同的定位,翻译教学将“听、说、读、写、译”中的“译”提炼出来进行专门的讲解。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翻译实践经验,且最好是翻译专业的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从事过多年的翻译理论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否则只能把翻译课变为英汉语句子对比课,或者简单的精读课,脱离了翻译教学的核心,达不到培养合格翻译人才的目标。

二、目的论简述

人们对翻译标准的定义大多停留在“等值”的层面,即要求译文和原文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对等。在德国的功能学派提出目的论后,学者们对翻译标准的看法有了改变。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的莱斯、费米尔、曼塔里以及诺德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当时盛行的是等值论和语言学派的相关理论,拘泥于字、词、句层面的研究,讲究的是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对等。1971年,莱斯在其论著“翻译批评的客观研究方法”中就提出了功能类别。虽然她的理论仍是以对等论为基础,但她却把理想的翻译定位为“目的语语篇和源语语篇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开创了德国翻译学术分析的开端。她的学生弗米尔在理论上更进一步,提出了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或目的,这便是目的论的得名。在目的论中,原文的地位远没有对等论中原文的地位那么重要,原文再也不是翻译过程中的核心元素了。曼塔里的理论又比弗米尔更进了一步,在她的理论中,翻译被解释为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通称“翻译行为”。在近期的作品中,曼塔里还引进了生物控制论,试图解释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个人在合作中能够相互适应的条件。根据他们的观点,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对等,也不需要绝对的对等。翻译者必须根据翻译目的灵活地制定翻译策略。目的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等值论的以源语为中心的束缚,将翻译看成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不像其他的传统翻译理论把焦点放在直译和意译及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上面,而是把翻译看成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一种活动。译者要灵活选择翻译策略,对译语语境进行调整,可能采取直译,也可能采取意译,也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策略,这都是依翻目的而定的。目的论把翻译的目的视为翻译的首要准则,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等层面对翻译进行研究。

三、目的论对大学英汉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性的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的存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从文本的功能出发,对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找出恰当的译文。根据目的论的理论,改进大学英汉翻译教学的对策如下:

(一)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翻译课堂大多注重实践,把大量的时间分配给了词或句子的翻译,缺乏翻译理论的传授。翻译过程也并不涉及翻译的意图和目的,学生只能是简单“硬译”,甚至是“死译”,无法系统地了解翻译理论和方法,教学无法满足社会对合格翻译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翻译知识,深化学生的理论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目的论,挣脱传统翻译理论思想的禁锢,不拘泥于翻译的方法与策略,翻译过程以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为核心,围绕翻译目的确定实现这一目的所需要采取的手段,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翻译学习的思维,理解翻译行为目的。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以信息的传递为其主要目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从语言技能去做翻译,就会形成文化障碍;离开文化背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传递。在翻译课堂上,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差异,需要把翻译活动放在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中进行,并结合目的论的相关理论,打破字词对应的翻译手法,将翻译目的上升到追求译文的整体效果和满足读者期待的层面。当涉及到译入语文化中的成语、文化词和俚语时,要分析其所处的语境,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译者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及文化敏感度,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文化因素的判断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考虑文化因素的习惯,与目的论中强调译者主体地位的思想保持一致。

(三)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翻译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答案”的权威性,教师根据提供的参考答案进行字词和语法等微观层面的正误判断,且这种判断是基于传统翻译的“信、达、雅”或是“通顺、忠实”的标准。一味地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导致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唯原文是尊,形成“原文主宰论”的思想。与传统的译文评介方式不同,目的论根据特定语境、翻译目的、译文前途、译文读者的期待等多个层面对译文进行评价。首先判断译文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和功能,然后判断译文是否充分考虑译入语的文体规范和跨文化差异等相关信息,最后才是对字词的表达、语法与修辞等层面的评判。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翻译意识,了解译无定法,将译文答案当成是一个“参考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目的论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它把译文的交际目的当成翻译行为的主要原则,对传统的等值理论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为大学英汉翻译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目的论教学模式下,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扩展新的教学思路,明确大学英汉翻译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注重翻译的目的性、跨文化性、交际性,从而提高了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了社会对高质量翻译人才的需要。

(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课题《目的论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587]。)

参考文献:

[1]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on: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陈玲.目的论关照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2009,(9).

[3]姜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多元化研究[J].兰州学刊,2011,

(6).

[4]王晓宇.翻译目的论对英汉翻译教学的启示[J].湖南工业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11,(8).

[5]吴丽冰.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

学报,2011,(3).

翻译教学法论文篇5

关键词:翻译教学 法语专业 翻译实践

1.引言

近几十年来,西方翻译理论被大批介绍进来,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空前繁荣。奈达(Eugine A.Nida)等各家译论陆续传入我国,西方译坛的百花齐放使我们眼前一亮,国内翻译理论研究快速跟进,理论著作、理论期刊、理论研讨从数量和水平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今天中国学术领域对于翻译的理论性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高校作为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主要阵地,对翻译理论的重视在翻译教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过多的翻译理论研究也给高校的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

2.当前我国法语专业本科生的基本状况

目前,我国法语专业学生的法语学习是从零基础开始的,极少数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从中学开始学习法语。

初级阶段的课时量都占有较大比重,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基础课程,例如在四川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基础法语课程第一学年为496课时,第二学年为576课时。[1]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的基础法语课程,两个学年总课时高达630。[2]一般在四个学期,也就是两个学年,学完基础法语阶段的知识,学生在第四个学期末期参加全国高校法语专业四级考试。在高年级阶段开设法汉、汉法翻译课程以及口译课程,在第八个学期初参加全国高校法语专业八级考试。

就毕业生就业去向而言,去机关事业单位和考研留学的占少部分,在中企和外企中直接就业的占绝大部分。尽管不同院校毕业生在中企和外企的分布有所不同,总体上仍能看出国内法语人才的需求和法语人才在国内发展的广阔空间。

3.当前我国法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外语院校的法语专业课中普遍开设翻译课。因为多数学生的专业外语学习从零基础开始,由于中西语言的巨大差异,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可能在四年学习结束时基本达到“听说读写译”的要求,所以除了英语专业翻译课开设的早些,英语之外小语种的口笔译课一般设在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所以必须承认,对于法语专业以及其他小语种来说,这个“译”的能力其实是建立在比较薄弱的外语水平之上的,因为翻译涵盖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知识,较高的素养以及丰富的经验。以此分析,我们小语种的本科高年级甚至研究生阶段只不过是外语水平的提高阶段而已。学生客观的水平决定我们的翻译课程宜强调外语基础知识学习和一般的翻译方法传授,侧重翻译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而不应偏离实践翻译,去盲目追求理论研究。

不可否认,翻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翻译教师中真正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优秀翻译教师严重匮乏。因此,翻译教学大都遵循“练习一批改一讲评”的传统模式,很少有对比阅读、译文赏析、译文比较、课堂讨论等其他灵活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国内的教材在例句的选择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文学作品,主要侧重翻译技巧的总结和讲解,同时有些教师在本科基础翻译课上也鼓励学生思考一些理论上的问题,但实践证明效果不佳:学生更倾向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文、科技文、时事翻译,特别在四年级下学期撰写毕业论文时,学生普遍乐于选择社会、政治、文化、文学、法国国情等作为毕业论文题目,选择翻译类,特别是翻译理论类论文题目的学生,少之又少,当然排除指导教师指定题目这种情况。

4.翻译教学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关系

对于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性,翻译界在宏观理论层面虽然尚无定论,但在翻译教学中理论的指导意义和指导作用无可否认。正如在《论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南京大学的柯平老师所说的:“翻译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便是帮助学生对于翻译的原则形成健全的意识,并自觉地将其运用于自己的翻译实践。这种健全的翻译原则意识显然只能以某种健全的理论作为基础,因此任何一种严谨的翻译教学都应该以中肯而切要的理论作为指导。”[3]然而,培养翻译原则的健全意识,并不意味着将外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囿于某一家理论,也不一定要求逐一介绍海内译界各家之说,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文本中的具体问题综合运用翻译理论知识。

翻译教学经验也让我们认识到:本科阶段对理论内容只需简单介绍,可不必要求深入研究,因为与其宣讲一些语言学派、结构学派、描写学派、文化学派、女权主义学派等翻译理论观点倒不如具体操练一下《法汉翻译基础知识》之类书中的练习题对学生更有帮助。理论可以在实践翻译中偶尔提及,以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为目的;研究生阶段可以适当地安排理论性介绍课,但要强调学生的亲身感受和切身体会,有关理论知识问题由教师点状提出,不宜深入介绍,以便给学生留出更多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由他们自己建构对翻译理论的认识框架。另外,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介绍的深入浅出,紧密结合实际,多举译例,例中现理。

5.打破传统,思维开阔,多元教学

传统的翻译教学一般以技巧讲解为教学的核心内容。首先呈现某种翻译技巧,然后用大量的例子来验证这种技巧,或者首先呈现例子,然后从中概括总结出翻译技巧。经过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灌输,学生或许能够记住诸如“增益法”“正反、反正表达法”“重复法”等翻译技巧。然而,学生耗费大量的精力学习、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的这些技巧在翻译实践中派得上用场吗?只要稍微有过翻译经验的人对此都心知肚明,没有哪一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技巧或者那种方法,翻译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性很强的科学和艺术,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也是跨文化转换”[4]。语言与文化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理解语言就必须了解文化,了解文化又必须理解语言。因为文化常常为某一语言群体所特有,而在另一语言群体中常常是空缺或差异。对于初学者来讲,单纯的翻译技巧和理论的介绍,不能使其在翻译活动中得心应手,翻译实践以及文化等其他方面知识的积累不可或缺。

当然,技巧并非一无是处,只是我们不应该把它的作用盲目夸大,不应该让技巧传授占据整个课堂教学。笔者以为,在给学生呈现出整个语篇以后,应该以语言、文化对比为讲授重点,让学生熟悉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别所在,知己知彼,然后下笔。

翻译教学中应该坚持的另一个方法就是给同一源语提供两种或以上的译语,为学生提供多样的素材,提高学生目的语的表达能力。按照阐释学的观点,人类的理解具有历史性的特点,其本身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翻译主体还是翻译的原文,都是历史性的存在,都处于历史的发展变化之中。这种历史性使得对象本文所拥有的诸多过去视域与主体的现在视域产生叠合,即“视域融合”。不同的翻译主体与本文视域的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译文。每一种译文都是从各自的语境出发进入原文的视域,形成了不同于原作的变体,它们都是以原作意义为旨归,是翻译主体创造性叛逆的结果。坚持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给出不同译文,并结合翻译主体所处的时代背景、诗学观念、意识形态予以分析,定能加深学生对译文的深刻理解,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翻译综合能力。

6.结语

正如刘宓庆先生所说:“翻译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性很强的科学和艺术,如果不突破封闭性观念局限,学科的发展研究势必深受束缚。因此我们首先要面对一个观念更新的问题:必须将翻译学视为一门开放性、综合性、跨学科性很强的科学和艺术,力求在这个新观念指导下,构筑翻译学的科学构架。”[5]在翻译教学实践中,应该突破局限,针对其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开阔思维,多元化教学,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及其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克勇.中国西南、华中地区高校法语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外国语文,2010(1):120-126

[2]安庆师范大学法语专业培养计划

[3]柯平:《论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教学研讨会大会会议论文集》,1997,第49 页

[4]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翻译教学法论文篇6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翻译教学

随着经济建设与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增大。然而在此背景下,英语专业却由昔日的金牌专业演变为进入的黄牌专业。总体上看,很多理工类院校都是在宏观层面对培养方式进行了探索,如通过复合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或通过双学位培养,或通过给英语专业学生增开理工科选修课等方式来培养复合人才。而从微观上来看,结合学校自身定位对英语专业传统各课程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一定的改革的研究仍不够深入,

传统的翻译教材大多侧重文学文体的翻译,而非文学翻译即应用型文体翻译所占比例很小,但是在实际翻译活动中,只有少量内容是文学翻译,而且学生毕业之后翻译的大部分材料是实用文体材料。

非文学翻译,也被称为应用或实用翻译,包括文学及纯理论文本以外的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等的方方面面。随着对外经济合作交流的不断发展,对英语应用翻译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英语专业如何冲破边缘化的趋势,结合学校自身定位对英语专业传统各课程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一定的改革,培养出大量合格的英语应用翻译人才成为英语翻译教学,乃至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加大非文学翻译教学的力度,可以改变英语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应用能力差的现状,以此推动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比如 “外宣翻译”课程教学,主要加强学生在政治文献,政府报告,领导讲话,旅游景点,中式菜单,广告及公示语应用翻译实践活动中的能力提高,以及注重学生译德的教育问题。再如,“新闻翻译”教学,让学生通过了解英语新闻与汉语新闻的不同写作体例,分析英汉新闻翻译和汉英新闻编译的不同侧重点,掌握对于新闻导语、新闻标题及主体的翻译和编译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对翻译的忠实性进行重新解读,理解不同意识形态对于新闻翻译的影响以及翻译编译的原则。通过这两门课,学生对于基本的翻译理论有了新的解读,不再拘泥于所谓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反而可以站在较高的视角宏观地查看整个翻译过程和翻译的影响因子。

通过普通翻译课程,讲授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 使学生基本上掌握一般的翻译原则、方法和技巧,并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有一定的比较和心得。在此基础上, 开设应用翻译课程,讲授各种不同应用问题的翻译。教师可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兴趣,讲授各种非文学的翻译文体时注意详略得当。如对于外宣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广告翻译、新闻翻译和旅游翻译等这些学生毕业后涉足的可能性较大的应用文体翻译,可以结合相关专业课如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课程、机电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双管齐下,同时利用每学期的实训课程尽量多安排些相关的翻译实践活动。而对于法律翻译、政论翻译等学生涉足可能较少的应用文体则可以概要介绍该文体的文体特征以及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同时可以安排适当的当的时间讲授部分文学翻译的理论及翻译策略,这样既让学生对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不同文体特征及翻译理论、翻译策略有所比较,有所了解,也弥补了只讲授非文学翻译而导致学生对文学翻译不屑一顾的误区。这样,对翻译真正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利用大四最后一年的时间思考自己考研的方向和今后的发展领域,准备踏入工作岗位的同学则可以利用非文学翻译课上学到的各种不同实用文体的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非文学类翻译课程的授课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寻找合适的非文学翻译教材,这是有效进行非文学翻译教学、培养合格应用翻译人才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市场上翻译教材种类繁多,然而以不同类别的语料为素材的应用文体翻译教程并不多见。国内缺乏综合性的非文学翻译教材,为开设非文学翻译课程增加了难度;而已经开设了非文学翻译课程的教师,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找资料、编教案 。因此,非文学翻译教材的建设势在必行。

问题之二,学生缺乏应用翻译实践可能是英语专业非文学翻译教学环节中的“致命伤”。翻译水平的提高一定是以大量的翻译实践为基础的,非文学文体的各种文体风格大相径庭,譬如广告翻译与说明书翻译,由此而衍生的不同翻译策略也是颇为迥异,广告翻译采用的交际翻译法语说明书翻译采用的语义翻译法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缺乏大量的应用翻译实践经验,就很难把握各种不同文体的特征,从而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除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外,学生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进行过其他的应用翻译实践活动。而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教师所布置的随堂作业和课后练习量一般也不会很大,所涵盖的面也不会很广,这就造成了学生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际翻译操作脱节的局面。故可以考虑将一定字数的应用翻译练习与该课程学期期末总评分数相关联的方式,提高学生完成应用翻译练习的积极性,避免学生敷衍了事。但是,仅仅如此还是治标不治本。要解决翻译实践少这个问题,根本还在学生自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方设法多参加应用翻译实践活动,如各种会展翻译、经贸翻译等,参与各类横向课题的翻译项目。处理解决翻译“量”上的问题之外,翻译的“质”也是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利用平行文本来解决一些难点的翻译,通过小组讨论切磋的过程来共同提高。当然,学生也可以再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从事一些有偿翻译活动,提高应用翻译实践的技能和从事应用翻译的积极性。

当今社会中,应用翻译人才是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应立足于学校定位,紧密贴近行业发展的需求,大力推进非文学翻译的力度,重视学生应用翻译能力的培养,努力改变传统意义上理工科院校中英语专业边缘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陈浪,柴明颖.多元化:翻译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以英国高校的翻译教学为例[J].外语界,2008,(2).

[2]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郭建中.翻译导读:实用文体翻译[J].中国翻译,2005,(6).

[5]韩子满.应用翻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05,(4).

[6]何其莘.翻译和外语教学[J].中国翻译,2007,(4).

[7]黄皓,邓月萍,李和庆,王珍珍.新编英语笔译教程――对比 技巧 工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翻译教学法论文篇7

关键词:英语作为第二专业;翻译教学;翻译能力;课程设计

一、复合型专业的翻译教学现状与背景

近年来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如火如荼,将传统的翻译教学从语言操练发展到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了从翻译专业本科和翻译硕士学位的培养体系。这种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国内还有多所外国语院校开设了“国际贸易”、“新闻传播”等专业,这些专业发挥自身的外语优势,将外语学习和专业学习并重,培养了一批特色人才。2000年制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是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确定高校英语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但正如胡文仲(2008)指出:“随着具有较强英语教学背景的经管、外交、法律、新闻等专业的独立发展壮大,英语专业自身的定位问题成为该专业(笔者注:英语专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目前,复合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戴炜栋2009):

(1)外语+专业型外语人才

(2)专业+外语型外语人才

(3)复语型外语人才

(4)主辅修型外语人才

(5)外语+方向型外语人才

以笔者所在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目前该校刚刚实施了“主辅修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从过去“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专业”模式转向为“双专业、双学位”,英语专业作为第二专业供学生选择辅修。这一转变对翻译教学提出了进一步的挑战。根据新规定,作为双学位的英语专业只需要额外修20个学分即可,因此翻译课只能有2个学分。而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翻译课(这里特指笔译课)持续3个学期,共计6个学分。两相比较,作为第二专业的英语教学体系中翻译课时量大大压缩,但校方的要求是完成学业者水平应不低于英语专业学生,这显然构成了一大挑战。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上好这门课,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呢?

笔者所在的“复合型专业”学院自2006年以来,一直将“翻译理论与实践”作为一门2个学分的专业选修课进行开设,其课时量与新的教学体系相一致。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面对从复合型专业向双专业、双学位的转型,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将教学中的经验与同行分享。

二、英语作为第二专业的翻译教学理论分析

1. 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

翻译教学(translation pedagogy)和教学翻译(pedagogical translation)是一对常被忽视的概念,但在翻译课程设计当中,区分这对概念非常重要。迪里索、利加恩克(2001)认为翻译教学是指:“(1)(翻译)教学中所有理论、方法和技巧的统称。在此意义中,翻译教学指传授翻译学科的教学知识,提供教学指导原则。涉及范围包括翻译计划、课程内容、实际训练、实习安排和评估方法。翻译教学常识在实际情况中探索翻译知识,试图找出(译者)培训的基本原则。(2)翻译教学中使用的方法论的统称。在此意义中,翻译教学包括所有的课堂练习、方法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以及学生的动机。它还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经历、志向和独立作业的能力。其目标是制订译员培训的程序。”而教学翻译则是指:“把翻译作为练习来学习外语的一种模式。在语言教学中,设计这种练习是为了扩大词汇量,帮助掌握新的句法结构,检查理解程度并评估对新词汇的认知。教学翻译练习中包括译入学生的主导语言和译入外语两种。从比较的角度分析,翻译策略多倾向于使用直译的方法来处理语境中的词组和文章片段(有时是组合起来的文章)。在北美,教学翻译通常只局限于第二语言到第一语言的翻译。”

由此可见,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侧重点完全不同,翻译教学以翻译技能培养为目标,而教学翻译则以翻译为手段,以语言综合技能为培养目标。二者不可混淆。长期以来,我国部分翻译课教师用教学翻译代替了翻译教学,在批改作业中依然采用了教学翻译的方法即纠正拼写和语法错误,将语言基本功和语言的基本转换技巧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忽视了专业化译员培训的实际需求。这显然不尽合理。正如何其莘(2007)指出:“(翻译)似乎是学生在培养了前几项技能之后,就自然而然能够获得的一种能力。这种思路反映到人才培养规格上就是一种颇有代表性的看法:学会外语就能够从事翻译工作。这是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一个误区。”丛滋杭(2007:35)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一直以来,所谓的翻译教学实际上是教学翻译。”

作者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这里的复合型专业学生普遍英语水平较高,在求职中也常因出色的外语水平而备受青睐。因此翻译应当作为一门实用的就业技能进行教学,即以翻译教学为主,旨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翻译技巧和翻译能力,为将来工作中的需求做好准备,也增强其就业的竞争力。然而短短一个学期、每周两节课的时间不可能让学生掌握职业译者所需的所有技能,也不可能培养高超而全面的翻译能力。因此必须一方面着重培养其学习能力,做到“授人以渔”,尽可能涉及翻译教学的各领域,同时提供大量相关材料和资源,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兼顾教学翻译,进一步打好语言基本功,即将翻译作为 “听说读写译”五大语言技能中的高级技能传授给高年级学生,通过翻译全面提高语言能力。正如张美芳(2001)指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还不能把教学翻译完全排斥于翻译教学外。但当前翻译教学界面临的问题是,教学翻译在大学本科开设的翻译专业课程中应占有多大的比例。”笔者的教学模式是以翻译教学为主,占课时的70%以上,而教学翻译则不高于30%。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是成功的,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2. 从翻译能力看英语作为第二专业的翻译教学

传统的翻译教学常常以“教学翻译”为主,着重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却忽视了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因此有必要从翻译能力角度探讨英语作为第二专业的翻译教学。

翻译能力可表述为“能胜任翻译任务的主观条件”(罗选民2008)。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进行翻译能力培养和评估的研究小组PACTE(Pro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将翻译能力界定为“翻译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潜在系统”。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翻译能力的研究蓬勃发展,Kiraly(1995)、Sch?ffner(2000)、Neubert(2000)、PACTE(2000,2002,2003,2005,2008)、Pym(2003)、Kelly(2005)均提出了翻译能力的构成模式,其中以PACTE研究小组最为多产,研究成果影响较大。因此本文从PACTE的翻译能力模式出发,对英语作为第二专业的翻译学习者进行分析。

PACTE(2008)将翻译能力分为:双语子能力(bilingual subcompetence,包括原语理解和译语表达)、语言外子能力(extra-linguistic subcompetence,包括翻译理论知识、双语文化知识、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转换子能力( transfer competence ,理解和再现)、翻译知识子能力(knowledge-about-translation subcompetence,包括译者的翻译技能、对翻译的认识和对翻译行业的了解)、工具子能力(instrumental subcompetence,翻译过程中所需的工具书、词典、网络资源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等)、策略子能力(strategic subcompetence,即处理问题的决断能力、纠正偶发错误的能力、复述能力和文献编纂能力等)、生理—心理成分(psycho-physiological components,如阅读与写作技巧、记忆力、注意力、创造力、逻辑思考力、好奇心、毅力、严谨、敏锐、自信等)。

按照以上分类标准来看,我国传统的翻译教学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双语子能力和转换子能力上,力图通过基本句式的操练和经典文学作品的优秀译文赏析来提高学习者的翻译转换子能力和双语能力。这对培养翻译人才来说显然是不够的。近年来,对翻译理论和双语文化知识亦在翻译教学中得到了强调,但对主题知识的教学尚未得到重视。而翻译能力的其他方面均被冷落在一边。例如工具子能力在翻译实践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我国的传统翻译教学很少教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目前大多数翻译教材中均未辟出专门的章节介绍如何使用工具书,更不用说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和网络搜索技巧。正如吕立松、穆雷(2007)指出,内地高校对翻译新技术的教学却至今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所开设的翻译课程几乎很少涉及翻译技术和一些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同时,对如何发展学习者的策略能力和生理—心理能力更是一片空白。

有鉴于此,本课程计划以培养学习者的翻译能力为导向,着重提高学习者的翻译实践能力,为将来可能从事的翻译活动和进一步在该领域深造打下基础。为此,除了常规的句型翻译技巧和篇章翻译练习外,还加入了词典与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等模块以提高学习者的工具能力,同时通过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 workshop)的方式(金圣华1995;肖红2005;梁志坚2006)让学习者在模拟真实翻译环境下进行协作学习,以发展其策略能力,从而综合调动其他各能力因素,推动整体翻译能力的进步。

3. 翻译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翻译教学中,许多翻译课教师和长期从事翻译实践的专家却对翻译理论抱着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认为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没有指导作用。丛滋杭(2007)提到翻译界部分人士认为:“翻译理论五花八门,各说各理,对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基本上不起作用,讲多了反而有害。”近年来翻译理论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翻译教学的研究也日趋进步,“翻译理论无用论”渐趋式微。目前的问题是,鉴于翻译课的学时本来就很少,必须对翻译理论有所挑选。那么,哪些理论是在本阶段必须教给学生的呢?穆雷(2004)认为,对于本科生来说,只需了解翻译学的构成及其基本分类、学习和研究翻译必备的条件与方法,翻译的定义、分类、基本方法与技巧等即可。王树槐(2001)认为,本科生翻译课上应涉及的翻译理论包括翻译标准、欧化汉语、英汉宏观对比、文化对比、语义分析等。本人认为,对翻译教学较为重要的翻译理论应包括英汉对比和功能翻译理论两个方面。

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是翻译学习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不少翻译教材将翻译技巧分为“拆分”、“包孕”、“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等不一而足,但对这些翻译技巧的理论基础却语焉不详。笔者认为,翻译技巧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理论角度了解其必要性和适用范围。英汉语言对比正是为从理性角度认识翻译技巧打开了一扇窗户,使学习者豁然开朗。在此方面,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连淑能(1993)作为主要讲解素材,以“形合”、“意合”这一对英汉语最突出的差异入手,用丰富例证对英汉语进行对比,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为何在英译汉中要使用流水句,按照时间关系、因果关系重新组织小句,从而完成复杂句式的转换。以下句为例:

(1)All was cleared up some time later when news came from a distant place that an earthquake was felt the very day the little copper ball fell.

这句话是英语形合的典型案例,通过条件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从而实现了时间上的倒叙,给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笔者在教学中从汉语的意合入手,引导学生从时间关系上对以上从句进行重新排序,然后重新组织译文,就顺利完成了该句的翻译:

(2)过了一些时候,从远方传来了消息:在小铜球坠落的当天,确实发生了地震。这一切终于得到了澄清。

而在英汉的文化对比方面,笔者除了简要介绍了英汉语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诸多差异外,还强调了在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重点介绍了Venuti提出的“异化”(foreignization)和“归化”(domestication),并结合“龙”和dragon等实例与学生展开了细致的分析。通过这一做法,学生们有效掌握了英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在翻译中的处理方式,并在翻译实践中有意识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功能翻译理论是当今翻译界极为重要的流派之一。由于它打破了以“原文为中心”的桎梏,强调翻译的时间、地点、场合、媒介、目的以及译文的读者和功能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因而“不仅可以在宏观策略上为应用翻译指明方向,还可为译者顺利实施不同文本的翻译策略提供可行性途径”。(贾文波2007)在应用翻译领域,功能翻译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在翻译教学中也日益受到重视(Colina 2003;朱小雪等2010)。在分析了各类主流的翻译能力模式以及功能翻译理论的“翻译指令”(translation brief)基础上,Hague, Melby and Wang (2011)指出,在翻译教学中有必要采用以翻译参数为基础的结构化翻译规范(structured translation specifications)。结构化翻译规范集(structured translation specification set)全文详见/specs。目前由Melby教授制订的结构化翻译规范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即将推出的翻译服务标准TS 11669。将这一国际标准应用在翻译教学中,势必增强学习者对真实环境下应用翻译的认识,获得更好的翻译能力。

当然,与翻译教学息息相关的翻译理论还有很多,但考虑到一个学期的翻译课程本来课时就非常紧张,想系统性介绍各种翻译理论和流派几乎不可能,而本科生对理论的接受能力也稍逊于研究生。为了帮助学生对翻译理论活学活用,笔者与刘季春(2010)提倡的以翻译观念为轴的范例教学不谋而合。该教学理念不注重理论知识的严密逻辑体系,“教师有相当大的自由,只注意抓主要矛盾,教师可以自由创建和组合教学模块,有研究、有感悟的就讲,没感悟的就不讲, 感悟深的就多讲, 关键是要能打动学生。”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教师对翻译理论的诸方面较为娴熟,能够信手拈来并密切结合实践,使学习者在不自觉中认识到翻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

三、作为第二专业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模块设计

1. 教学单元模块设计

基于上述理念,本文建议针对目前翻译课教学的薄弱环节,以培养学习者的翻译能力为目标,重视实践能力,理论结合实际。因此本文将翻译教学分为以下单元模块:

以上模块基本对应了不同的翻译能力侧面,将这些模块结合起来,就满足了培养学习者翻译能力诸方面的需求。当然,教师可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对应用翻译模块等内容进行适当的修订和增删。上述模块中并未将文学翻译列入,是基于文学翻译本身虽然是“皇冠上的明珠,”但其占实际翻译市场需求不足5%,对就业技能和竞争力没有实际贡献。但这并不是将文学翻译排斥在翻译课教学之外,在课堂教学中,文学翻译部分也常常备受欢迎。因此建议教师可以将文学翻译的例证贯穿在翻译基础知识和翻译技巧模块,况且翻译理论的分析和解读也往往需要用到文学翻译中的术语和分析手段。

2. 网络教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课时非常紧张,学习者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修,才能基本满足教学需求,达到教学目标。但仅靠开列的参考书目还是不够的,教师需要与学习者在网络上进行充分的沟通和教学,及时处理教学问题,答疑解惑,并提供大量相关的学习资料供学习者参考。如此一来,课堂教学主要用于基础理论和知识的集中学习,而网络教学则用于自主学习、答疑解惑和作业交流 。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则实际投入的学习时间超出了课堂时间的限制,从而大大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为此,我们利用学校“课程中心”建立了“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网站(http:///G2S/Template/View.aspx? courseId=32&topMenuId=44412&action=view&type=&name=&menuType=1)。

由于课程中心的网站本身功能有限,因此本网站的模块设计依然受到很多限制,无法实现更加先进和复杂的理念。就目前而言,该网站的各项功能已经基本满足了翻译课教学的需要,能够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当然,若使用Moodle、Blackboard等国外主流课程管理系统并进行二次开发和客户化,则可以基于网络翻译教学的需要,增加更多功能模块如翻译记忆、翻译过程监控、学习者语料库、智能翻译指导等,更好地为翻译教学服务(王正、孙东云2009)。

四、结论

本文论述了英语作为第二专业的翻译课教学设计。由于课时有限,翻译课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控(王正、孙东云2009b)。在教学中,建议从翻译教学而非教学翻译的角度出发,不要将翻译课作为高级英语课程的延伸,而是切实从学习者的翻译能力角度入手,着重培养其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多了解翻译的方方面面。若他们有志于今后进一步学习翻译或攻读翻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则具备了翻译的基本知识和自学能力。

复合型专业是国内外语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如何做好复合型专业的英语教学,是这些院校面临的普遍挑战。“主辅修专业”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专业化与英语技能之间的矛盾,但也压缩了英语教学的课时。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进一步做好英语教学,起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既离不开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充分重视和教师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网络教学手段。本文虽然着眼于英语作为第二专业的翻译课教学模式,但也希望这一探索能够给广大相关教师有益的启示,对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Colina, Sonia. 2003. 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 A Handbook for Teachers[M]. New York: McGraw-Hill.

[2] Hague, Daryl. Alan Melby, WANG Zheng. Surveying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Specification Approach[J].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 Trainer. 2011, 5(2): 243-267.

[3] Kelly, Dorothy. A Handbook for Translation Trainers: A Guide to Reflec?tive Practice[M], Manchester: St. Jerome. 2005.

[4] Kiraly, Don. Pathways to Translation: Pedagogy and Process[M], Kent: Kent State University. 1995.

[5] Neubert, Albrecht. Competence in Language, in Languages, and in Translation[A], in Christina Sch?ffner and Beverly Adab (eds)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0: 3-18.

[6] PACTE. Acquir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Hypotheses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of a Research Project, in A. Beeby, D. Ensinger, M. Presas (ed.): 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0: 99-106.

[7] PACTE. Building a Translation Competence Model[A], in Alves, F. (ed.): Triangulating Translation: Perspectives in Process Oriented Resear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3: 43-66.

[8] PACTE. 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Meta, 2005, 50 (2), pp. 609-618.

[9] PACTE. First Results of a Translation Competence Experiment: “Knowledge of Translation” and “Efficacy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A]. in John Kearns (eds)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er Training, London/New York: Continuum, 2008: 104-126.

[10] Pym, Anthony. Redefin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in an Electronic Age: In Defence of a Minimalist Approach[J], META, 2003, (48)4: 481-97.

[11] 戴炜栋.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高校外语教育——回顾与展望. http:///gzxy/uploadfile/20091483456385.ppt. 2009-11-25.

[12] 迪里索,利加恩克. 翻译研究关键词[M]. 孙艺风等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3] 胡文仲. 中国英语专业教育改革三十年高水平人才仍缺乏[M]. 光明日报. 2008-11-12. http:///edu/jygg/ news/2008/11-12/1446739.shtml.

[14] 贾文波. 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 上海翻译, 2007(2).

[15] 金圣华.“翻译工作坊”教学法剖析[J]. 翻译季刊. 1995(1).

[16]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17] 梁志坚. 翻译课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翻译作坊在教学中的应用——暑期翻译教学高级研讨班和我的翻译教学活动[J]. 中国翻译. 2006 (5).

[18] 刘季春. 探寻本科翻译教学的第三种模式[J]. 中国科技翻译,2010(2).

[19] 罗选民,黄勤,张健. 大学翻译教学测试改革与翻译能力的培养[J]. 外语教学,2008(1):76-82.

[20] 吕立松,穆雷.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J]. 外语界,2007(3): 35-43。

[21] 穆雷.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43-46.

[22] 穆雷. 翻译能力与翻译测试——英汉/汉英翻译测试研究系列(四)[J]. 上海翻译,2006(2): 43-47.

[23] 王树槐. 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J]. 中国翻译,2001(5): 36-38.

[24] 王正,孙东云. 网络翻译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7).

[25] 王正,孙东云. 网络翻译自主学习中的在线评价研究[J]. 外语研究,2009(1).

[26] 肖红. “翻译工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1).

[27] 张美芳. 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翻译教学法论文篇8

关键词:目的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一、前言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学习就是一个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动态过程,翻译的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语言的输出是对英语学习结果的一种检测和巩固,也是提高大学生语言综合实力的一种措施。而翻译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怎样提高大学学生的英语翻译实力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下文就基于目的论下,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翻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怎样运用目的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具体对策。

二、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分析

1、缺乏翻译教学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学生和教师同时是教学活动中的两大主体,教学成效不好,不仅是教师的责任,在学生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因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一,对于学习英语翻译缺乏兴趣,有的依赖高科技产品和老师翻译的情况太过,有的对英语翻译存在不自信的心理。另外,因缺少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导致学生无法找到有效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这样直接造成了翻译教学成为薄弱环节,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最终原因。另外,很多大学生在对于母语与英语之间的切换表现出两种极端,有的过分依赖母语,而有的则完全忽视了母语。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采取的方式都是逐句翻译,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在平时的练习或者测试中将整篇原文全部翻译的现象这种方式不仅死板,且会浪费很多时间,更不利于英语翻译的练习。

2、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前面提到,翻译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的输出动态形式,对于提升英语实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翻译教学一直都没有受到重视。很多高校虽然设置了相关英语翻译课程,却只是将英语翻译课程当作是英语教学的附属品,并紧紧局限在课后翻译这样的层面,存在严重的课时短缺现象,且其随意性较强,缺乏系统性的教学体系。其次,有的高校缺乏适用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材,且设立的课程形式太过简单,缺乏综合性的考虑,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时存在很多问题。最终,不仅导致了学生无法真正学到知识,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不重视英语课程的想法,更不能实现提高学生翻译实战经验的目的。

三、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目的论的目的性应用

首先,要关注的就是目的论的目的性原则,其属于翻译下的一种等带有目的的行为。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翻译目的被当作是一种任务来完成,在翻译的过程中,是由发起者来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是在一种特殊的需求背景下,给出译文的原因,根据使用译文的环境和译文的接受者的条件以及相关细节的一种过程。也就是说,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文的发起者是决定翻译目的,进而决定翻译采取策略的前提。

2、目的论的交际性应用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交流,翻译作为语言综合运用的节能,其交际性显而易见。以此,在大学翻译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了解汉语与英语的个性与共性,掌握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和差异特性,以达到最终翻译的交际功能,实现翻译的语言交流目的。

3、目的论的跨文化性应用

翻译作为外语学习者们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产生语言措施不同的情况,这也是目的论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运用。文化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包括地理环境、社会历史以及思维观念等的差异,以此在翻译处于不同文化时,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结合两种语言的国家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充分目的论的跨文化性。

四、基于目的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1、加强翻译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

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通常都是从原文的语句元素出发,并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这种方式不仅会受到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更没有创新性,过于死板,也就失去了翻译教学原本的价值。采取这样的方式,译文的质量主要由翻译者自身的问题选择以及翻译水平来决定,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会受到自身能力限制以及辅助资料主观性的误导,最终导致翻译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实际的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首先应系统的研究翻译的问题,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并形成自上而下的翻译问题研究。一方面,从语用层面出发,确定好译文的功能,再将原文中的需求进行保留和调整并加以区分,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翻译策略和方法。另一方面,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进行翻译实践的时候,还要明确好不同语境下对译文的不同要求,明确这种潜意识的功能观念。

2、加强中西文化的知识积累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除了要让学生进行理论性的学习外,还应结合实践来开展,更应结合中西方两种文化知识来加强积累。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紧紧相依,学生需要更好的了解英语与汉语的语言共性与个性,并在实际的翻译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自觉探寻两种语言的转换规律。与此同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还应从语言技能、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多角度推进目的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五、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基于目的论的英语翻译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理论与实践性的翻译教学,充分利用目的理论的目的性、交流性与跨文化性,充分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培养其对中西方文化的知识积累,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进度。(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丽冰. 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73-76.

[2] 陈媛媛.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 邓新侦. 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

[4] 王岩. 翻译工作坊在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翻译教学法论文篇9

关键词 中译外 翻译教学 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翻译课程的教学中,中译外的教学是一个弱项,所占的比重和课时远不及英译汉,甚至是作为英译汉的补充课来讲授,这导致了中译外的翻译理论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远不及外译中。

1中译外翻译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由于很多外语工作者对于整体翻译课程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如对翻译教学法与翻译教学的区别、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在教学中的比重大小、翻译教学重点是传授技巧还是艺术培养等问题的探讨仍未有统一的认识,使得中译外翻译教学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在教学课程的设置方面,中译外的课程多处于大学四年级的第一或第二学期,学生往往疲于寻找工作和忙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难以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教学效果不理想。

(2)教材。现在高校外语专业使用的统编翻译教材,大都是在上个世纪编写或修订的,与此极不相称的是,这期间,翻译研究在西方如火如荼,成绩斐然。因此,在担任翻译课的教师中,要求重新编写一套统编教材的呼声越来越高。

(3)教学内容。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译外翻译教学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已为翻译界所公认。

(4)教学方法及测试评估。

2应对新时期中译外翻译教学的对策

面对挑战,我们亟需在以下各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宣传和翻译事业繁荣发展的新要求。

2.1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的

新时期高校外语教学改革首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我们应结合目前英语专业的八级考试和公共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增设的翻译试题,逐步把翻译教学纳入整个大学英语教学,将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技巧,特别是中译外翻译教学系统地加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英汉语言特性和文化对比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不同语言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避免出现为考试而学习的急功近利的现象。

2.2转变专业设置,区分专业翻译和外语翻译教学法

鉴于翻译课在外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我国加强中译外翻译教学的迫切性,中译外翻译教学有必要加大课时量,加强中译外理论研究。在中外互译理论共性探讨的基础上,重视中译外理论的个性研究,进行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统一编订和撰写。同时,由于传统的翻译教学往往脱胎于外语教学,并把翻译教学当成提高外语教学的一种训练方式,因此区分对待专业的外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翻译法有相当的必要,以改进翻译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王立第在《翻译培训的创新》一文中指出,专业翻译培训与外语教学的目的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段和衡量标准不同。

2.3调整内容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

翻译教学任务本应是双向的,而在以往的翻译教学中,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讲授大都以外译中为主。随着对外宣传的增加,训练有素的中译外人才将异常短缺,因此,今后外语专业应在翻译教学中加大中译外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针对专业翻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在教学中努力拉近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距离,在保持原有的文学、语言类专业基础上,逐步增加和拓宽专业方向,注重各种复合型专业的中译外教学,使翻译教学有更广阔的领域,并调整理论和实践的比重。

2.4理论、技巧同时并重

翻译教学不仅应当重视翻译技巧的讲授,更应当重视翻译的理论研究与传授。一般来说,掌握一定翻译理论的译者在从事翻译实践时,往往要比对理论一窍不通者目的性明确、方法灵活。柯平认为“翻译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便是帮助学生对于翻译的原则形成健全的意识,并自觉地将其运用于自己的翻译实践。这种健全的翻译原则意识显然只能以某种健全的理论作为基础,因此任何一种严谨的翻译教学都应该以中肯而切要的理论作为指导。”

2.5迎接信息社会对翻译教学的挑战

21 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爆炸和电脑网络给翻译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信息社会给翻译教学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忠于原作者”的传统信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第二个问题是翻译对象多样化。传统的翻译对象主要是语言文字,而在信息社会,更多的非语言文字因素进入交际,传统的文字材料如书刊报纸等正被越来越多的非印刷品所取代。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这种人机共存、语文与符码并行的翻译形态必将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第三个问题是翻译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翻译以全译为主。在信息社会,大量的信息不需要全文翻译,而需要译者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压缩和摘编,即编译、摘译或译述等。在迄今为止的翻译教学中,我们很少关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而摘译、编译或译述的难度要大于全文翻译。它要求译者要在全面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原作内容进行高度概括,用准确简练的语言重述原作的内容。因此,翻译教学应适当增加这一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归纳、分析、复述和简练的能力。

翻译教学法论文篇10

关键词:翻译;辨证关系;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异种语言文字符号通过人脑思维进行等价交换的行为。翻译的过程就是准确理解原文并且用另一种语言完整地再现的过程,即理解与表达的过程。所以,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译者往往将一种语言的语法习惯套用与另一种语言,翻译过程中欧化式的英译汉或者中国式英语的汉译英经常出现。因此,首先应明确翻译中各个因素的辨证关系,然后才能探讨翻译的教学方法。

一、翻译中若干因素的辨证关系

(一)“忠实”与“通顺”的关系

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增删的现象[1]。其次忠实是保持原作的风格——即原作的时代风格、语体风格、民族风格和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等。译者对原作的风格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更不能以自己的风格代替原作的风格,尽可能还其本来面目。鲁迅曾强调说:“翻译必须保持原作的风姿。”

所谓通顺,是指译文语言通顺易懂,符合语言的规范[2]。译文必须是明白畅晓的现代语言,没有逐词死译和硬译的现象,没有文理不清的现象。忠实与通顺是相辅相成的。忠实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也就谈不上忠实;通顺而不忠实,脱离原作的内容与风格,通顺也失去了作用,使译文成为编篡、杜撰或乱译。要做到忠实和通顺,译者首先必须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然后把理解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确切地表达出来。虽然透彻的理解和确切的表达都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是我们的理想和努力方向。

(二)“直译”与“意译”的关系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色彩、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等[3]。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在能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

所谓意译,由于每个民族语言都有其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而不宜采用直译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当然意译不是任意乱译。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多年来,在我国翻译界一直存在着关于直译法和意译法的争论。事实上,直译和意译都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运用的。两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限度,超出了限度,过犹不及,直译就会变成令人不解或不可卒读的死译或硬译;意译就会变成随意发挥或随意伸缩的胡译和乱译,根本不可能产生完美的作品。所以翻译时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手段,或意译或直译,量体裁衣,灵活处理,直译与意译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重视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殊途同归,互不排斥,互不矛盾。译者必须善于把两者结和起来,用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4]。鲁迅在论翻译问题时曾提到“归化”与“洋化”,实际上就是“意译”与“直译”。他说:“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意思也是意译必须和直译相结合。一部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

当然,要搞好翻译,我们不仅要处理好以上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水平和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实践,勇于探索,做到既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又注意理论性和系统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有所创新。

二、翻译教学的探讨

翻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介绍一些基本翻译理论知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翻译实践来总结经验和掌握翻译理论知识以及基本规律;然后再用翻译理论知识和规律来指导下一步的翻译实践,往返循环,周而复始,逐渐积累有关知识和经验,逐渐提高翻译能力和熟练技巧[5]。多年来,翻译教师一直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使学生在大学较短的学习时间内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并使其翻译能力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标准。

(一)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学生当中展开。一个单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一封商务信函应该如何翻译,往往能在认真讨论和激烈争辩之后,达成统一的认识,得出比较满意的译法。

在师生讨论中,教师可以提出有一定难度的句子,让学生试译。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学过的翻译技巧和理论知识,积极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的译法。教师有时可以稍加提示或有意识地提出一些不规范的译法,让学生进行分析、识别和对比。只有进行这样的对比,才能使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逐步减少误译,不断提高翻译能力。

在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时,教师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相互竞争和好胜的心理,每个组都想(下转第293页)(上接第291页)拿出比其它组好的译作来。因此,在小组讨论中,人人都会争先发言,个个都能献计献策。当组与组之间进行争论时,教师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加以指点,肯定学生提出的好的译法,对误译或错译结合翻译理论进行解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能巩固翻译理论知识,又能提高翻译能力与技巧。

(二)加强翻译实践

翻译课既然实践性很强,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所以,除了正常的理论和技巧讲解之外,教师应把较多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进行翻译实践,实践

课应占课堂教学总时数的一半以上。

首先,课堂翻译实践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初学翻译时的主要困难是对句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语法现象不能进行正确地分析。因此,课堂实践中应适当运用语法分析法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进行对比,找出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特别应注意英语语言结构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或结构特点,如动词时态的变化,名词和介词的优势,强调结构等。通过比较和分析,既能巩固学生的语法知识,又能使学生从理论上认清两种语言的特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翻译时就能有意识地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点。其次,社会实践也很必要。一方面,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参与翻译实践,例如:各种体育赛事的翻译、大型展会的接待翻译、对外交流的大会翻译等;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翻译调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个地区的公共标识语、名片、公司介绍、产品说明、会展文案、商务广告、商务信函、商务合同、餐饮食谱等翻译做实地考察、分析与研究,既能开阔视野,又为毕业设计提供了素材。这些课内外实地翻译不仅夯实了课内所学的知识与技巧,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翻译内容,使学生得到了真正的训练,是翻译技能提升的催化剂[6]。

(三)使用正反两译例

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翻译教程所提供的例句,一般是通过正面翻译即正确译法来讲解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如果教师经常有计划、有目的的使用一些反面译例即病句或误译句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受益更大。因此,在翻译教学中,适量采用一些反面译例,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实践证明,教师若能善于使用反面译例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养成一种钻研原文深层次意义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形成一种严谨的学习风气。

(四)及时的课堂讲评

课堂讲评学生的翻译作业,是翻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练习不讲评,或者不重视讲评,学生的进步不快。课堂讲评正是把翻译实践升华为理论学习的过程,在理论的指导下,学生会对翻译实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只有通过实践学习并逐渐完善翻译理论,然后用这一理论指导实践,才能逐步积累有关的知识和经验,逐步提高翻译能力和形成熟练技巧。

课堂讲评的方式灵活多样。这样做,一方面学生可以认清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讲评,学生会印象更深,记得更牢,有助于避免同样的毛病。教师在讲评中应当允许学生参与进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见解不仅给教师以启示,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总之,翻译教学搞得好坏,教师是决定性因素[6]。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翻译课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翻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必须加强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论

翻译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翻译应当致力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实践时应当使译文多样化,应当学会选择,有所取舍,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

[2]吕瑞昌.汉英翻译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7).

[3]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手册[M].北京:旅游出版社,2004,(3).

[4]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