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18 01:26:02

翻译心得体会

翻译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翻译观; 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2-0168-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1.045

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和发展为翻译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更为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翻译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翻译教学研究不容忽视。但是在客观主义语言哲学观下,高校翻译教学一直以来采用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即只注重对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的传授。学生在翻译活动中的认知能力和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强调译者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在解释力和描述性方面比客观主义语言学更具有优势,对翻译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日益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1 .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学科领域”。王寅(2007)在翻译的功能观基础上,结合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即“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王寅,2007:583)。认知语言学建立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翻译,相比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观和传统语言学的翻译观,它突出了体验和认知对主体性因素的制约作用。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一方面承认认知活动对翻译的制约作用,认为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一方面又指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之一应受到其他参与翻译活动的认知主体间互动的制约,翻译时应“创而有度”,而不是“任意发挥”(王寅,2007:583-590),因而它又是一种辩证的、追求平衡的翻译观。

2 . 高校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没有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而是以结果为中心,不重视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师生之间没有较好的互动和交流,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上涉及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因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兴趣,无法达到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目标。传统的翻译教学缺乏系统组织和理论指导,远不能满足翻译实践对翻译教学的要求。谭业升(2001:13-16)通过对翻译教材的考察指出,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以语言结构对比、传统翻译技巧传授为中心。这种语言知识教学方法很容易误导学生,使他们误认为翻译是语言对照体系的运用,因此翻译时会有对照的心理倾向,从而难以摆脱源语语言形式的束缚。

翻译课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提供原文,学生做出译文之后,教师根据参考译文对有关的翻译问题进行讲解,评价学生翻译的得失。这种“纠错”式(刘彤、陈学斌,2006)的教学法自身的缺点在于只进行语言训练,而不包含让学生进行信息提取、选择,根据既定的目的来创造译文等翻译能力的训练。

美国学者唐纳德・克拉力归纳了翻译教学中主要存在的9个问题,这些问题中包含了传统翻译教学的现状(问题1、4、5、6)及其原因(问题2、3、7、8),也暗示了改进教学的方法:(1)缺少教学和翻译理论相结合的有系统的翻译教学模式;(2)在翻译职业培训中忽视了其他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和现代翻译学的研究成果;(3)过分强调语言转换,忽视职业翻译中包含的社会和认知等因素;(4)在教学中未能把阐释和文化教学模式与语法教学模式相结合;(5)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6)学生(甚至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7)未能对翻译过程进行实验性研究,从而未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翻译和译者能力的模式,并进而确立翻译教学的方法;(8)未能明确译者能力的组成要素,从而不能区分持双语者的语言能力和译者的职业能力;(9)对于现有的和计划中的翻译课程缺少评价标准,不能评价课程的实用性、效果和某个特定课程(如把母语译成外语)的教学方式(Donald C. Kiraly, 1995: 181)。

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翻译学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翻译课时十分有限。翻译活动的独立性和价值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没有获得承认。二是因为我们对翻译活动的内涵认识不足。我们只认识到翻译活动中语言转换的一面,没有认识到社会文化环境、译者、翻译目的等因素对翻译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忽视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目的性,因而在翻译教学模式上过于简单化、机械化。由此,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作为自成体系的理论,因其对翻译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关注,可以发展成一种可行的翻译教学模式,为解决当前翻译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一条新途径。

3 .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王寅提出,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模式包含六个观点,即翻译具有体验性;翻译具有多重互动性;翻译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翻译的语篇性;翻译的和谐性以及翻译的两个世界(即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当前的翻译教学,将会有助于教师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实际翻译能力培养上来。

3 . 1 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翻译教学的目标

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翻译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这在翻译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共识。Neubert(2000)主张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篇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转换能力,并认为转换能力既建立在前几项能力的基础上,又将它们统一协调起来,使译者能够完成翻译行为。翻译能力不仅涉及译者内部心理认知因素的整合与改变,而且受社会规范、翻译情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高校学生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学习翻译,进行翻译实践的,因此,译者内部心理认知因素在培养翻译能力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体验的强调及其勾画两个世界(认知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能力,为我们提供了新视角。具体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译者的认知能力,即译者要依靠自己对世界的体验来理解原文及其所反映的世界;其次,译者在译文中重构原文世界的能力;最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把握翻译效果,具备确定翻译目的、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能力。翻译认知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译本的质量,翻译能力就是译者的职业能力,是翻译教学的目标。

3 . 2 学生是翻译过程中的体验和认知主体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是以体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作为哲学基础,而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体验和认知主体,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把译者推到了翻译活动的核心与主导地位。因此,在翻译课堂中教授不同语言之间的互换技巧远非教学的全部,亦不是教学的中心。翻译教学应包括引导学生去面对原文以及原文所反映的世界;确定自己对原文的态度;分析整个翻译的情境并确认自己在翻译活动中的立场;承担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所应负的责任并明确翻译活动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效果等。翻译教学在内容上应该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的板块:一是让学生理解并参与翻译过程的每一步,即认识原文―确立翻译目标―开展翻译活动―修改译文以实现既定的翻译目的;二是在开展翻译活动这一环节训练学生如何进行语言转换,如何处理翻译中的人际关系,译者如何进行翻译决策和选择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由教师选定或编写不同主题和体裁的英汉双语对照文本,供课堂评析使用。由于翻译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所以小组成员的译文版本通常是不会完全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创造信息。最后评出最优秀的几个版本进行集体点评,把各自的优点集中起来,供大家借鉴学习。如此,学生与真实的翻译活动就可以互动起来,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起来,就可以实现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的社会化的蜕变。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严谨负责的翻译态度,学生们还可以互相启发,开发思维能力。

3 . 3 在翻译教学中应选择适合于学生使用的翻译材料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认为,翻译具有体验性。翻译的这种特性,要求译者必须通过接触丰富的翻译材料以掌握翻译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从教材的编写上来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必须从方法论上鲜明地体现以培养翻译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想。教师在选择翻译材料时,应该以翻译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应选择适合于学生使用的翻泽材料。若以“翻译的语篇性”这一重要的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点为参照,选择一些具有实用交流价值的语篇来编成教材,参考译文应配有两篇或三篇,组织学生对学生译文及参考译文进行比较评析,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创造信息,对全面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会产生良好的效果。翻译材料可以由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组成。在理论部分,教师应将翻译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和前沿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介绍给学生,将相关学术论文加以汇编供学生学习或参考;在实践部分,教师不仅要选择体裁广泛的翻译文本作为训练材料,还应将与实际的翻译工作有关的内容也纳入其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学生来说,这样做,可以为他们提供间接的经验。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翻译材料并翻译。这一做法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体验从选材到完成译稿的整个过程。

4 . 结论

认知语言学不仅关注语言本身,同样关注语言习得和学得的整个过程,强调译者的主体体验性。反映到翻译活动上,即形成了“现实―(体验)认知―翻译”的翻译形成模式。翻译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译者,认知语言学直接关注译者认知活动的过程,强调主体的体验性和创造性,重视认知所产生的结果,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当前的翻译教学,不仅有助于翻译研究者和教师在翻译教学的一些相关问题上有所突破,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翻译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从而提高翻译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Kiraly, C. Donald. Pathways to Translation: Pedagogy and Process[M]. Ohio: 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5.

刘彤、陈学斌.外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06(12).

翻译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翻译;译者;翻译理论

在笔者看来,翻译是所有语言专业关注的永恒话题。《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翻译名列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际能力之末,由此可见翻译之难。学习语言目的就是能正确流利地进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其中翻译肯定必不可少。然而,篇幅所限,笔者在此并不打算探讨具体的翻译理论或翻译方法,而是抛开传统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之争,和翻译爱好者探讨学习翻译应当具备的常识。

一、译者的素养

每谈翻译,外行人总是会觉得翻译就是一种语言“变”成另外一种语言,似是很容易、很简单的事情。但在我看来,翻译位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之末是有一定道理。无论做什么翻译,并不是说懂得了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就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的。例如,法律翻译就一定需要法律知识;医学翻译就一定需要医学知识;文学翻译就一定需要文学知识、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和社会知识等等。可以说,翻译知识实际上是翻译理论、翻译方法、专业知识的集合,缺一不可。同样,所谓的“专业”翻译家也不会像“变”魔术,随心所欲,顺手拈来。我们只能说他精通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的翻译,而不能说此人无所不能,无所不翻。

如果认为依靠在翻译课堂学到的那么点知识就可以成为一名翻译,那是不现实的。翻译既然是综合知识的集合,那就一定需要我们用时间和精力去积累、去研究。在我看来,翻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The teacher can only show the student the door of translation studies,and the student is the one who has to walk through it.”在课堂上老师教给学生的也许仅是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和知识,而学生自己则要选择擅长的领域和方向继续攻读,即使无法实现面面俱到,也要尽量做到“术业有专攻”。人们常说翻译无止境,那是说翻译需要的知识永远是无止境。翻译的方法可在课堂学到,但翻译的知识只能靠自己汲取。

二、理论的意义

翻译界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Those who can,translate;those who can’t translate,teach translation;those who can’t teach translation,teach translation theory.”也就是说,只有最差的老师才教翻译理论,而那些才华横溢的人都去做翻译。这是对翻译理论的一种误解,可权当作笑话来听吧。认为“翻译就是翻译,不需要理论来指导,翻译理论是没有用的”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翻译理论的存在证明翻译需要理论。从过去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到目的论、多元系统理论、翻译规范、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等,都是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工作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观察翻译的活动。而所有的这些研究都是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所以,现在普遍认同的观点即翻译理论研究从规定性研究逐渐转向以描写性研究,这一点其实是和语言学理论研究一致的。若承认语言学需要理论的,那为何翻译就不需要理论?如果翻译不需要理论,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翻译研究者从多个角度研究翻译,其中更是包括了翻译实践者到今天还认为翻译不需要理论的观点的人是很可笑的。学习翻译而不知道翻译理论的人更是可笑的。

其次,翻译理论已有了多元认识。以前,很多人总是问翻译理论对实践有用吗?如果没有,它们存在的意义何在?关于这个“老问题”,人们普遍达成的共识是,不是所有的翻译理论都要用于指导实践,理论除了指导实践,还可以认识和解释实践。因此,翻译理论研究的范围不应当局限在仅仅为了用来指导实践,而应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研究“何为译”、“为何译”等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翻译理论不是翻译方法,而是翻译思路。并不能说学习了翻译理论就一定会翻译某些所谓的“难句子”,但理论会为译者提供更为理想的视角,从宏观的角度去知道翻译。

没有菜谱我们也能够做出可口的饭菜,那菜谱的作用是什么?“无师自通”固然很了不起,但有了菜谱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我们才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美食。菜谱虽然好,但我们却不一定需要严格按照上面的要求一一执行。有了自己的创意,再加上菜谱为我们提供的思路不是更好吗?翻译理论的作用即是如此。

三、实践的重要

翻译理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翻译实践。没有翻译实践就没有翻译理论;即使学习了翻译理论和方法,不从事实践所谓的翻译理论也是空谈。

回想起我上大学时在翻译公司做兼职的那段经历,至今让我觉得受益匪浅。那也是我第一次走出翻译课堂,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虽然薪酬微薄,但这段经历却是十分宝贵。我不仅得到了锻炼的机会,而且还得到了社会及他人的认可。后来,在研究生阶段我选择翻译研究作为研究方向之后,我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量的翻译工作。各个方面的文件、合同、教程、广告,我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翻译。即使做的不是尽善尽美,但我也都会及时总结翻译过程中的失误和教训。然而,翻译的确是有烦恼的。第一大烦恼就是经验不知从何而来,初学者往往苦于无法入门。我认为翻译经验的获得仅从课堂上的练习和普通的考试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如果没有得到社会上他人的认可,所谓的再好的翻译,也不过是空中楼阁。也就是说在学校积累的所谓的“翻译的练习经验”不能够等同于他人认可的“翻译的实践经验”。所以译者应为自己多创造一些机会,通过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获取社会的认可,这样的经验才是实实在在的“翻译经验”。

翻译的第二大烦恼就是时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仅凭一两篇译作或一两年时间绝对是不可能的。只有练习、反思、感悟、再练习,往复不断的重复这一“枯燥”的过程,才能有所渐进。要想学好语言,细心和耐心是必不可少的,翻译更是如此。只有那些有耐心又细心的人,才会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体会到翻译的乐趣。

四、后记

我选取的话题仅仅能够称为“翻译的碎片”,只言片语恐怕无法涵盖翻译的方方面面。翻译之难在于它实际上是一个思辨的哲学命题。译者必须在忠实和叛逆、主体和客体、正确和错误、传承和扬弃之间摸索出一条近乎于完美的路线。每当我阅读老一辈翻译家的作品时,除了美的享受,更多感受到的是我们年轻一代的责任。希望大家都能乐在其中。体会到翻译的乐趣!(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鲍川运,2003,《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中国翻译》第2期,第48-50页。

翻译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 翻译专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口译实训 笔译实训

一、引言

自教育部2006年批准在三家高等院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以来,翻译专业已经成为广受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新兴外语专业,也成为广大英语学习者公认的“金领”人士的敲门砖。然而,从翻译专业的教育现状看,其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翻译本科专业开设许多相关的核心课程,如:翻译概论、英汉笔译、汉英笔译、中国文化概要,但学生步入翻译行业应具备的实际操作技能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鉴于此,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以翻译工作室为依托,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开展翻译实践环节,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深入体会课堂所学技能,夯实翻译基本功和实际翻译能力,从而胜任不同领域、不同难度的翻译任务。

二、翻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构想

1.翻译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旨在通过翻译实践教学的强化和实战应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凸显华外翻译专业的龙头特色,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英汉语言基础,较熟练的翻译实操能力,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储备,综合运用翻译理论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承担一般性实用文本的口笔译及涉外交际等工作。

2.翻译实践教学平台保障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翻译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成立之初的主要工作是承接翻译项目、组织学生实践,是一个面向翻译专业优秀学生的精英实践平台。

2016年初进行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旨在建立一套包括实训指导原则、实训制度、实训方法、实训环节、实训评价、实训科研及实训资源建设在内的完整的翻译实训体系,为翻译实践指导、翻译成果展示、翻译精英选拔提供有效平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素质过硬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三、翻译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设计

1.制度建设

逐步完善翻译实训管理制度,例如撰写翻译实训指导教师职责明细,编写《高级翻译学院翻译实训手册》本科生版与研究生版,制定翻译实训指导大纲、质量评价标准、实训环节教学日历,建立翻译工作室、翻译项目、学生翻译实践工作日志与完备的学生实训档案和书面指导记录等。

2.资源建设

初步建成包括翻译工作室、翻译成果展示室兼口译现场模拟室、口笔译工作坊等实训中心;完善实训中心人员配备,逐步形成专门从事翻译实训的“中教+外教+职业人”在内的实训团队,对学生的翻译实践活动进行实时管理规划、指导答疑、测试评级与总结归档。

3.环节建设

建立以“三目标”(能力目标、技术目标与数量目标)为实训导向,以项目为依托,以翻译俱乐部、翻译兴趣小组、师生联动实战模拟团队为支撑的“集中+自主+基地”实践方式的口笔译实训环节体系。

4.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

翻译实训验收采取阶段验收与最终验收、过程验收与成果验收、实训练习与定期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分别建立口译实训评价标准、笔译实训评价标准、翻译实训回收标准;同时建立翻译实训奖励措施,每个年级翻译实训结束前,开展年级翻译大赛,鼓励并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翻译赛事,翻译实训结束后进行“优秀实训生”表彰,并开展口译专场与笔译专场翻译实践经验交流会。

5.科研建设

师生根据真实翻译实践的相关材料,建立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术语库、语料库;编辑出版根据工作室翻译材料撰写的《翻译赏析手册》;完成与翻译实训相关的科研、教研项目与等。

四、翻译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设计

自2016年3月开始,以翻译工作室为依托,在学生的课程中加入翻译实训课程,目前有专门教师负责翻译实训课程指导,学生修完该课程获得课外实践学分。同时将实践练习量扩大到口译训练50小时,笔译训练5万字。实践体系的调整与翻译实训内容的调整,大大解决学生自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实现个性指导。

1.口译实训

实训课的教学一共十五周,第一周进行常用口译录音软件的学习,主要是介绍Adobe Audition和狸窝的常用功能,如添加空白、多轨录音、调节语速、格式转换等。

第二周进行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强化学生笔记记忆的逻辑性、条理性,帮助学生通过笔记进行有效的口译记忆,从而进行口译输出。口译理论和口译技巧的介绍不进行独立设置,穿插在口译实践演练的过程中,总计不超过6学时。

根据授课教师口译实战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国外大学交流项目宣讲会模拟和孔子学院理事会会议模拟等,口译模拟一学期共进行两次。

口译实践进行8周之后,进行口译实践教学期中质量测评(包括口译录音测试和教学质量反馈调查问卷),根据测评情况进行整改,再进行8周口译实践,最后进行口译实践教学期末质量测评。

2.笔译实训

笔译实训主要有译前工作、翻译流程、译后总结三个环节。不管是真实翻译项目,还是模拟项目实践,在译前准备阶段,都应该进行文本的选择和分工,每四名学生组成一个翻译小组,组内每名学生均需担任翻译和校对,并且要合作查阅平行文本,初步统一术语。

翻译主要是在课下完成的,共有翻译、一校、二校、三校四个流程,多道工序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学生在实训课上主要进行翻译重点、难点的分析讨论,以及翻译日志和项目报告的汇报;于期中和期末进行两次笔译实践教学质量测评。

五、结语

在学校“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外语外事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导下,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初步形成,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教学保障措施落实得力,运行良好。

翻译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成果比较丰富,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1]柴明G.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翻译,2010(01):54-56.

[2]刘和平.翻译教学模式:理论与应用.中国翻译,2013(02):50-55.

[3]刘慧.翻译实践教学中的项目管理探析――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为例.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01):19-23.

翻译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源语文本 主体性 范式 历时研究

一、引言

正如巴斯奈特所言,翻译研究自其获得学科准入门槛之后,已经从当初“翻译研究要么在应用语言学的屋檐下躲躲雨,要么在文学研究的墙根下避避风(曹明伦译)”的落魄窘境中获得新生,对于学科成立之初曾猛烈抨击,极力撇清关系的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研究途径也变得更加包容,巴斯奈特甚至将语言学途径评价为孕育翻译研究方法论和研究途径的摇篮。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翻译研究已经从语言学范式转向文化领域,作为一个有独立话语权的学科,翻译研究自然应该承认过往发展史的客观存在(参加巴斯奈特《翻译研究》第三版序言)。忠实于源语文本这曾经风靡一时的翻译标准,在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之下已经渐渐淡出讨论话题,被如何发挥译者主体性诸如此类的问题所取代。

二、神化的源语文本和受其奴役的译者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翻译的科学研究盛起后,翻译流派的划分成了热门话题,但分类标准尚未统一,本文拟以陈大亮的三种范式为基础,即作者中心论的翻译范式、文本中心论的翻译范式以及译者中心的翻译范式,讨论源语文本的地位和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关系问题。作者中心主义范式的基本表现是原文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在传统的语文学派视角下,翻译研究无论是古罗马直译意译对立还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质纷争无不囿于原文源语文本作者与译者关系上。这种范式下,源语文本往往依附于作者而存在,作为原文作者思想的唯一载体。巴特的“作者是主人,译者为奴仆”以及严复的“信达雅”三字诀其基本立足点都是译者应该服务服从于源语作者意图,对其忠实。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抑制,虽然意译派学者比如许渊冲的“美化之艺术,创作似竞赛”主张发挥译者的创造性甚至与原作竞争,但是基本格局也都没有走出译者和原文作者关系上。

结构主义语言学途径渗入翻译研究领域后,在不同层面追求目标语与源语文本的“等值”就成了翻译理论家门的己任。源语文本因此也被视为一个封闭循环的,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的独立系统,这就要求译者在表达原文意思上必须做到完全准确,并以科学的分析法为这种效果提供了操作方案。巴尔虎大罗夫借鉴最新语言成果,强调全文语义最大限度传达是等值翻译的核心。卡特福德更是把翻译定性为寻找对等的过程,在此阶段,源语文本完全被视为客观实体,所有研究途径均是理性科学以客观主义为中心的。不难想象,在这种模式指导下,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被贬至最低,译者工具论成为这一模式下译者身份的真实写照。

三、源语文本走下神坛和译者地位加权

近三十年来,翻译研究自迈入文化维度后,出现了不同的文化研究视角比如改写论,文化操纵,巴西食人主义观,女性主义以及殖民、后殖民主义翻译,而与此同时,后结构主义解构思潮也曾风靡一时,近些年来社会学研究的旋风更是愈演愈烈。而这一系列新兴研究途径的出现,很快就把源文本的地位从中心挤到了边缘,让步于“性别”,“宗教”,“政治”,“社会”,“存在主义”等一度与翻译研究不接壤的范畴。翻译研究的中心也从纯语言层面转迈向了综合性因素,源语文本地位让步于政治、意识形态、性别、哲学等因素,德国功能学派更是把源语文本纳入到翻译任务的一环,一切因素最终都服务服从于翻译目的。在此大背景之下,源文本走下神坛而译者地位则不断抬升。“按照勒弗维尔等人的翻译操纵管,这个核心意义就是,译者在处理源文本以及生成目标文本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有权一定会取己所需,对文本进行改写。”由此可见,译者的权利被无限放大,鲁宾逊在《译者登场》一书中详尽介绍了作者和读者的对话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翻译由此转向了人的角度而不是单纯的文本分析,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操纵能力。

四、结语

翻译理论林林总总,尤其是近些年来翻译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更是层出不穷,理论层次不断深化,翻译的文化研究背景之下,翻译的转换问题已经不再是语言层面,而是文化层面的综合因素,在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翻译观的共同作用下,翻译渐渐沦入泛文化研究的陷阱中,恐沦为意识形态乃至政治的附庸,我们鼓励翻译研究的多元视角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但是更应该回归重文本分析的途径。

参考文献:

[1]Douglas,Robinson(2006)The Translator’s Tur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翻译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读者认同;外宣翻译

1 读者认同与外宣翻译

纵观翻译理论的发展史,翻译活动的重心是从原文原作逐渐向译文读者转移的过程。传统翻译观中译文读者往往被忽视,20世纪语言学理论成果被引入翻译研究后,对文本功能的重视逐渐将译文读者纳入翻译研究的范围。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文读者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读者对译文的认同也越来越受到译者的重视。跨文化交流下的翻译研究,已从单纯语言文字层面的转换变成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译文读者同时反作用于译文,文本意义价值的实现越来越依赖于读者的反应和认同。

在居于主流地位的传统译论观点中,翻译活动始终要围绕原文的意义中心,译者居于翻译活动的从属地位,其任务是解读居于权威地位的原作的意义,译文读者则完全缺席。在西方第一部翻译理论专著《论翻译的原则》中,作者亚历山大・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仅要求译作在思想,风格,通顺三方面与原作保持一致,其后的翻译理论大都围绕译文是否应该保留原作的形式开展争论。

当代译者开始摒弃刻板的理论教条,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和质朴平易的语言,力求让更多的读者看懂。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的观点认为,针对信息和呼唤的文本,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强调译文语言的自然流畅。在中国90年代影响最大的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在其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的翻译指导思想中,突出了“内容为主,形式为次”的观点,强调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为依归,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针对语言学翻译观的局限,提出了文化翻译观,认为应当把翻译单位从人们接受的语篇转移到文化转换,翻译不只是一个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翻译应该重视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要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交际活动。(张健,2013)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深入了解并尊重读者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的特点和需求,将对外宣传变成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以获得最佳宣传效果。为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该熟练运用“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根据“三贴近原则”,为了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译者应该根据译文读者的接受习惯,对源语文本进行调整,以获得译文读者最佳认同和接受。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交流的契机。导览手册作为世博会重要的外宣资料,承担这对外宣传和介绍世博会的重要任务,其翻译质量将对世博会的举办效果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读者认同的角度,分析《2010年世博会官方导览手册》(以下称《导览手册》)的特色,探讨旅游类外宣翻译可采取的策略。

2 外宣翻译中读者认同的体现

寻求目标语读者认同意识意味着目标语读者对中国的认知结构。外宣翻译的目标语读者,特别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人士对中国的情况了解甚少,针对这种情况,在外宣翻译时,译者必须重视不同社会文化差异,进行“解释性翻译”。通过解释性翻译,对中国独有的事物添加必要的时间概念、背景知识或关联性信息,贴近西方读者对中国的认知结构,以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寻求目标语读者认同意识还意味着重视英汉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擅长综合、形像思维,西方人擅长分析、抽象思维,思维方式在语言文字上的差异表现为,中文是重意合(parataxis)的语言,行文上讲究音韵和节奏,句子常常呈松散的流动型结构,英语是中形合(hypotaxis)的语言,行文结构严谨,逻辑缜密,表意精确,句子呈一SV为主干的树形立体结构。对于这类句子的英译,必须首先深入原文的深层结构,从英语的思维角度理清原文的信息重心、主次结构与相互关系,然后明确英文的主干结构,按显性的句法关系,组成有机规范的英文译文,以复合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

寻求目标语读者认同意识也意味着重视英汉两种语言背后在文化传统、修辞风格和审美习惯方面的显著差异。汉民族倾向于将主观情理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讲究气氛的烘托与意境的体现,行文遵循美的传统,为了加强语气,常使用丰富的修饰词,甚至使用重复或对称的表达,为增强美感和气势,特别青睐四字结构。西方民族则与此大相径庭,倾向于物我分离和对立,主观对客观进行摹仿和再现,行文偏重形式、写实和理性,突出个性,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述突出直观可感的风格,让词汇之间的修饰关系在呈空间构架的上下文中体现,为突出英语理性的特色,英语表达须“清晰、适切、自然、鲜明、生动”,不如汉语能突出体现“文采”和“韵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英语读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习惯,用简洁直观,准确贴切,地道流畅的英语对气势宏伟、文采华丽、行文对称的汉语原文进行重新译写,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3 读者认同角度下旅游类外宣翻译策略――译写

旅游类外宣文本翻译效果如何,取决于文本能否得到读者积极的反映。因此,在翻译以读者认同为导向的旅游类外宣资料时,通常要根据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采取灵活的手段,对原文进行调整和改写。结合《导览手册》的英译,具体举例如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原文是导览手册扉页上对世博会会徽的简短介绍,是汉语典型的归纳型表述方式。在英译时,应该充分考虑英语表述观点型段落特点,首句点出世博会会徽的人文追求的主旨,然后说明该主旨是怎样通过会徽的精心设计来体现的,其“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完全可以表述成“通过沟通和理解达到合作和欢聚”的共同追求。此外,导览手册的读者对象是游客,向游客发出邀请,因此在语气上应找到与游客(此处是手册的读者)找到共同点,在此,不妨把“积极追求”改写为“我们共同的追求”。笔者试译如下:

The emblem for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showcases the effort to focus on the humanistic core. It resembles the Chinese character “世” (meaning “the world”) and the image of a family holding hands, symbolizing the happy family of mankind in our common pursuit of “cooperation and reunion through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以下是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设计理念介绍: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寓意为“四海之宝”。它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

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

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

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

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

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好世博会。

“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原文以海宝的寓意与“人”的核心创意统领全篇,然后对海宝身体各部分的设计理念分别进行介绍,最后点明“人”的理念怎样体现世博会的主题的,把“人”的核心创意与世博会的主题有机结合。全篇结构简洁清晰,主旨部分与细节部分详略分明。笔者认为,本篇译写的重点是把对海宝身体各部分描写的分散段落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段落,分主次信息组合成复合句子结构,复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可以提高篇章的可读性。此外,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中也应该做到简洁和信息重心突出,简洁清晰的段落更符合英语规范句子的表达方式,符合英语思维习惯。笔者试译如下:

The mascot for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HaiBao (literally “sea treasure”), is a cartoonish form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人” (meaning “people”), embodying both the good will of the peace-loving Chinese and the people-first conception expressed in the emblem.

Sprightly, lovely and friendly, HaiBao is ready to welcome frie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iBao is presented as the beloved son of the sea with an ocean-blue body and tossing hair like the rolling waves. Its big, round eyes sparkle with anticipation for visitors. Its cheerful smile and raised thumb express the warmth of the Chinese people. Poised in an easy and confident manner, HaiBao is stretching its arms to embrace you and guide you to the breathtaking extravaganza.

The Chinese character “人” features two strikes relying on each other, carrying the conviction that we are the world, and that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and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and the society so as to build a better city and enjoy a better life.

4 结论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形式,读者认同是译文实现其价值的检验手段;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检验传播得失成败的关键在于传播效果和读者反馈。旅游业的主要性质是服务游客,其的发展取决于能否吸引更多的游客。所有这些因素表明,旅游类外宣翻译应该把读者认同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为了得到读者认同,译者应放弃原文文字和结构的束缚,采取灵活手段,在充分传达原文信息的前提下,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对原文进行改写性翻译。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Nida, Eugene A. & Taber, Charles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衡孝军,等.对外宣传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市外宣用语现状调查与规范[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5]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6]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7]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导游手册[Z].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8]张健.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文学季刊,2013(01):21-30.

翻译心得体会篇6

论文关键词:社会需求;招聘广告;课程设置;翻译专业;本科

引言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当然,因为市场具有不稳定性,我们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然而。背离市场需求的课程必定缺乏合理性。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那么我们的教育目的何在?正因如此.通过社会需求分析,或多或少能为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启示。

一、翻译学科的发展与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学校开始在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招收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硕士研究生;90年代中期开始,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培养翻译方向的博士生。1997年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设立(以下简称广外)了内地第一个翻译系。“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在2004年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学位点的设立.标志着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地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从2008年起,广外开始招收翻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成为国内第二家拥有翻译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的高校与此同时,广外首倡设置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至今为止,全国已经有大约i50所高校培养翻译方向的硕士生,20所左右高校培养翻译方向的博士生。“20多家大学以培养翻译专业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翻译学院(系)成立”。

与此同时,教育部自2006年起陆续批准一些大学设置翻译本科专业。这一举措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翻译学”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广外、复旦大学与河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率先获得批准.可自2006年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2007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设立翻译本科专业。2008年1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外语学院6所高校申报设置翻译本科专业的申请正式获得批准.可自2008年开始招生。

随着翻译本科专业的设立,一些新的问题涌现。本科专业在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等方面都不同于研究生专业.因而亟待解决一系列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等问题,从而使翻译本科专业逐步步人正轨。尤其是课程设置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本科翻译专业(方向)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交叉性,课程分配失衡,体系不完整,缺少必要的课程内容,课程数量过少,翻译技能课程、应用专业课程不足,忽视母语与中国文化和翻译实战训练,缺乏语言、文化比较类课程…。此外。还存在课程设置过于重视理论、文学翻译比例过大、课程设置脱离实际等问题。翻译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

二、社会需求对翻译本科课程的启示

需求是“指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态之间的差距”。换句话说,需求就是课程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需求可以分为两类: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前者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翻译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其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

对外语学习进行需求分析能够“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最初的需求分析不但要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而且要结合国家的语言政策、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来进行”。需求分析的首要任务即进行广泛的调查,这是信息收集的一个重要过程。“需求调查包括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职业雇主的需求调查和分析,以便最广泛地把这些需求体现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欲了解翻译市场对译者能力需求的信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调查方式就是分析招聘广告、应聘面试中要求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的语言语用错误。

招聘广告是反映翻译市场需求的个窗口。为了分析用人单位对翻译人才的要求,笔者通过网络信息,随机搜集了东方翻译中心、北京奥莱克(aluike)翻译公司、山东东营信意达翻译咨询有限公司、lingochina、厦门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思必锐翻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和汇佳翻译有限公司、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深圳市飞蓝翻译有限公司、济南市双泽翻译咨询有限公司、纬度翻译有限责任公司、中兴通讯、长沙青铜翻译咨询有限公司、无锡市翻译协会、国际翻译网等15个翻译公司对翻译人才的能力要求和任职资格的文字描述。其中囊括了对高级译审、质量控制总监、翻译项目经理与高级翻译等职位的任职资格和能力要求,翻译人才需求领域涉及一般翻译、科技英语翻译、文件翻译、专利翻译等普通和实用领域。文字描述详细而具体,却无法进行统计。因此,本文采用内容分解法,把每一个翻译公司的要求按照能力进行分类,分解为双语互译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iri'知识、翻译经验、语言风格、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软件汉化、翻译技巧、相关专业知识、翻译资格证、trados等翻译工具以及文化知识等14类。然后,对15个公司中相应的能力要求进行统计。例如。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公司有l0个.看重职业素养的公司有12个。最后,统计结束后,再计算出它们各占公司总数的比例(见表1)。

表1表明,15个翻译公司都要求译者具有双语互译能力;13个公司强调翻译经验,占公司总数的87%;12个公司看重职业素养和相关专业知识.占总数的80%:10个公司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占67%;4个公司看重团队合作精神,占27%;3个公司重视学习能力。占20%:2个公司提及it知识、语言风格、软件汉化、翻译技巧、trados翻译工具的使用能力、文化意识和口笔译翻译资格证书.但是其比例都低于20%。

由此可知。翻译市场已经对人才的需求达成共识。在选聘口译、笔译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是译者的双语互译能力。这也表明,互译能力是合格的译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撇开互译,翻译将无从谈起。所以,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加大口笔译课程的比例,以确保“翻译”的核心地位。其次,87%的公司强调翻译经验,说明翻译实践不仅不容忽视,而且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与本科翻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保持一致。再次,翻译是双语转换的过程,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称职的翻译应该具有基本的双语文化知识,才能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译和错译。当然,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必须具备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能力.以实现准确传译的目的。另外,翻译这项工作要求译者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够通晓一些相关专业知识,如计算机知识、知识、翻译工具的使用等各方面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对各类翻译人才的需求。此外,译者的职业素养也应该受到相当的重视,以保证翻译这一职业健康有序地稳步发展。

翻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设置起着导向作用。那么。我们在设置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翻译市场的需求,尽可能体现这些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结构合理、体系完整、板块清晰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三、翻译专业本科课程模块设置

依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本科翻译专业应开设以下课程(见图1):

1.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和核心。为便于阐述,本文将核心课程分为核心课程i(笔译理论与实践)与核心课程ii(口译理论与实践),以分别阐述其课程设置。

(1)核心课程i。大多数译界同仁认为,本科教育是培养实践性人才,笔译实践课必须开设。当然,笔译实践离不开笔译理论的指导。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很难造就一批译才。翻译学理论是一个系统庞大的体系。鉴于学生就业方向不是搞研究,理论课的内容应该具有总括性、指导性、宏观性。而且,翻译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翻译与文体、翻译批评和政治、经济、旅游等翻译专题方面的知识。此外,“现代社会的信息量之大,绝非全文翻译所能穷尽。随着翻译用途的增多,逐句全文照译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信息量的需要。因而,学生必须掌握根据不同需要和不同方式处理译文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变译——及全译、摘译、编译的能力”。变译课是顺应时代潮流而必须开设的课程。

因而,笔者认为,核心课程i应该包含:笔译概论、笔译史、翻译与文体、翻译批评、翻译专题研究、变译课和笔译工作坊。

(2)核心课程ii。此类课程历来受到忽视。然而,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来说,也许多数会择业于各部门从事口译工作。缺乏必要的i:7译知识,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口译人才急剧增长的需求。因此,口译课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应该享有与笔译同等重要的地位。口译有不同于笔译的自身特点与规律,因而本文特别强调分别适用于笔译、口译的理论。以具有更强的指导性与针对性。口译与笔译开设的课程可以相仿。至少开设六门:口译概论、口译史、同声传译、连续口译、口译专题研究和口译工作坊。以上两类核心课程均属于必修课。

2.关联课程。关联课程是与核心课程密不可分的课程。关联课程可以分为关联课程i(双语转换技能课)、关联课程ⅱ(双语基础课)、关联课程iii(文化背景课)、关联课程iv(信息课)与关联课程v(其它课程)。下文将详细阐释各类应该开设的课程。

(1)关联课程i。翻译涉及到双语转换,而双语转换本身是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可循的.因而此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提高翻译人才的素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翻译专业应该开设以下两门课程:笔译技巧和口译技巧。笔译技巧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处理技巧.涉及归化、异化的取舍等:口译技巧包括记忆训练、做笔记的技巧、应急策略等。此类课程也属于必修课。

(2)关联课程ii。必要的双语基础知识,是学生翻译能力高低的必备条件。笔者认为,此类课程可以分而设之,以必修课与选修课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此类必修课应该包含必要的双语基础知识,包括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现代汉语、古汉语、双语写作和英汉双语对比。选修课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词汇学、文体学、修辞学、语言学、应用文写作、英美报刊选读、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和外国名著赏析。选修课以学分限制,鼓励学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选。为语言功底的积淀奠定基础。在此。笔者想重点强调中文课程,尤其是中国经典名著,因为这些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奥妙精深,是中国源远流长的绚丽文化的精髓。为了避免中国人不懂中国古典文化。不知道孔盂为何许人的悲剧再度上演,而不使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关于关联课程ii,大多数学校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因而应该继续扬长避短.合理构建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

(3)关联课程iii。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发展,使翻译活动空前繁荣。翻译本身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工具和手段。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译者对原文误解、误读。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导致译文“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类课程设为选修课,应该包含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与中西文化对比。笔者强烈建议,学校应尽可能开设此类课程,以弥补学生在文化方面的欠缺。

(4)关联课程iv。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信息处理能力的空缺,与信息化的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相矛盾。机器翻译的问世,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大量的翻译任务,可以借助于人机合作的手段完成,以提高效度和准确度,满足社会对各种信息量的需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论其培养目标如何,信息课必须开设。此类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查询与利用、机助翻译与翻译软件简介。对于以机器翻译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校,应加大此类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除以上课程外,再加设一些课程,如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库、机器翻译系统等。以培养出“专业+特色”的翻译人才,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填补机译人才的空白。

(5)关联课程v。翻译学是一门开放的学科。“翻译教学的基本知识除教育学外,涉及语言学(包括汉外语法学)、美学、文化学、逻辑学知识、科普知识(尤其是it知识)以及汉外对比语言学、修辞学、传播学、国际政治、法律、中国及外国的文、史、哲、艺等等”。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已不只局限于文学翻译。随着国家全方位改革的深入,各行各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更多。笔者认为。各校可以适当调整本校的培养目标。考虑“特色”人才的培养,侧重多元化发展;可以考虑开设外交、商业、法律、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等翻译方向,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就业针对性更强。根据各校的培养目标,可以开设以下课程:外交学(外交礼仪、外交史等)、商学(国际商贸、贸易谈判等)、法学(法学概论、西方法学、东方法学等)、政治学(国际政治、政治概况等)、经济学(经济概论、东西方经济等)、科技学(科普知识、科技史等)、教育学(教育理论、心理学等)、管理学(公共管理、人才管理等)、传媒学、美学、逻辑学等。

以上所设课程只是一些建议。至于具体的某一学校,应该因地适宜,灵活设置课程,如该校的学生语言基础较好,那么就可以适当降低双语基础课的比重,而相应增加核心课程的比重。

翻译心得体会篇7

 

随着国际商务交流的迅猛发展,国际商品广告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广告翻译工作者为推动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然而,跨文化交际存在的巨大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广告文本特有的功能和目的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众所周知,广告的主要目的就是诱导受众产生相应的消费行为。为了使所译广告文本忠于该目的,翻译工作者在很多情况下考虑到目的文本所面临的特有文化语境,不得已采取舍弃原文形式来迎合目的读者的“创造性叛逆”的翻译行为,以便创造出目的读者喜爱的目的广告语,让受众对广告商品或服务产生积极好感,从而促使其采取相应消费行为。这种以目标受众为导向的创造性叛逆的翻译行为明显背离了传统的以原文为导向的对等翻译论,从而不可避免地陷入传统翻译理论的口诛笔伐之中。更有学者认为“翻译就是复制”,否定翻译的创造性,从而使从事这种创造性翻译工作的译者陷入尴尬的地位。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诞生使翻译研究跳出传统对等论的樊篱,为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创译”“编译”等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以赖斯(Reiss)为先驱,她“把文本类型、功能和翻译方法联系起来,提出了三大功能文本类型(text-type),即‘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信息型”文本侧重内容,因而翻译时相应突出原文内容;“表达型”文本侧重形式,翻译时应尽量仿效原文,忠实于原作者;而“诱导型”文本强调“感染受众并促使其采取某种行动,其焦点是呼吁或感染”,因而译文同样需要突出诱导功能。虽然多数文本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单一功能,“但即使是多种功能混合,也会以一种功能为主导”,因此在翻译实践当中,应当以文本主导功能为依归,采取相应的策略。商业广告是典型的以诱导功能为主导的文本,因此“翻译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这一功能的实现”。赖斯理论的重要之处在于其“超越了纯语言文字甚至其意义的层面,把视野拓宽到翻译的交际目的”。赖斯第一个尝试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起来,将文本按不同功能进行了分类,正是这种尝试为功能翻译理论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赖斯的学生弗米尔(Hans J. Vermeer)从行为学理论出发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主导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整个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的确定必须以目的为导向。依此原则,“原文在翻译中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不再完全以传统对等论所提倡的原文为导向,更多地强调如何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及翻译目的。然而要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翻译目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目标受众和目的语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必拘泥于与原文对等而影响译文在目的语境中的预期交际功能,而应当结合受众的社会文化环境、审美习惯以及对译文的期待、感应力等,来选择原文信息内容,决定翻译策略的运用以及恰当的译文表现形式,从而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翻译目的,完成跨文化交际。目的论赋予了译者更多的创造空间,为译者突破传统对等论的束缚,根据译文预期功能和翻译目的而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及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商业广告及其翻译的特点

 

广告(advertising)一词源于拉丁语“advertere”,意为“让人知晓,引人注意”,其目的在于“推销商品、劳务,影响舆论,博得政治支持,推进一种事业或引起刊登广告者所希望的其他反应”。成功的商业广告应当符合“ACCA”的要求:“认知(awareness)、理解(comprehension)、说服(conviction)和行动(action)”。也就是说广告要具备信息传播功能和诱导功能,其中信息传播功能起辅助作用,因为广告的目的是通过商品信息的传播,让受众在对商品产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接受并购买该商品。

 

广告的目的决定了广告翻译相比其他文体的翻译更加突出译文的功能,注重译文的通用文体规范以及读者的反应。然而由于目的语与源语之间通常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翻译时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种文化里通过寥寥数语就能轻而易举地诱导读者产生预期反应,在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其对等表达却会让目的读者感到晦涩难解,更别说产生所期待的积极反应了。究其原因是身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读者群体具有不同的民族习俗、审美情趣、文化接受习惯等因素。这种情况下,原文语言所起的作用仅仅是提供信息,并非是翻译的重点,翻译的重点在于如何契合目的文化语境及读者的审美期待。因此,在广告翻译中,为了目标文本的预期功能,译者必须充分了解目标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文化接受能力,满足其心理期待和审美情趣,才能投其所好,达到成功诱导其采取消费行为的翻译目的。

 

三、功能主义理论对广告翻译现象的阐释

 

根据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局限于强调译文是否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原文等值,而是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翻译目的。广告翻译作为一种实用文体翻译,自身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商业目的,即通过翻译,将源语广告的信息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受众,唤起他们心中的美感共鸣而产生消费的冲动和行为,从而为商品及服务打开并占领目标市场。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广告翻译所追求的是目的语读者效应,是原、译语间功能的传递,而不是语言形式上的对应,广告翻译所突出的是译文诱导功能及翻译目的的实现,而不是一味追求对异质语言文化的展现。

 

1.作为一种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属的应用文体翻译,广告译文更应顺从目的语文化环境的规范和标准,让目标受众乐于接受并能雅俗共赏。因而,从目的论原则出发,广告翻译要充分考虑受众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感受(即一种换位思维),充分考虑广告文体的特点和功能,有效发挥目的语优势以增强感染力。广告翻译虽然也会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传统、社会历史背景、自然地理知识等各方面内容,但广告文体的特殊功能和交际目的决定了它不可能在译文中过多展示语言的异质性差异。由此可见,广告翻译不再侧重译语能否准确再现源语的语义,而是强调译语是否具有感染力以及能否增强广告效果。所以,为保证目的语具有源语同等的甚至更好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译者可根据源语文本进行创译,在目的文本中做出适当的变通甚至是改写,使其更符合目标受众的心理习惯而被他们接受,从而实现翻译目的和广告的诱导功能。因而在策略选择上,广告翻译多以“归化”为宜,尽量减少语言文化信息交流中出现的障碍,在译文表达上扬长避短。下面以北京某酒吧广告宣传翻译为例:

 

设计酒吧的是一对生活在北京和纽约的夫妻艺术家,他们把自己的设计愿望,实现在了每一个角落里。

 

译:You can feel and see the unique tastes of the designer couple, who live in Beijing and New York City respectively, in every corner of the bar.

 

由于汉英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在广告语言的表现形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通用文体规范(general style conventions)不太一样。例如汉语的企业宣传广告习惯用第三人称表述自己,以我为核心,突出企业客观形象的可靠性,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向往。而相关英语广告强调顾客就是上帝,消费者利益高于一切,特别突出“You-attitude”(对方立场)和对方感受,形式上多用第二人称与读者交流,拉近企业与读者的距离,赢得消费者。汉语原文从第三人视角向公众展示自己的酒吧设计的品味,如“他们把自己的设计愿望,实现在了每一个角落里”,这在崇尚权威的汉民族思维习惯的文化语境之下,易于树立企业形象。而译文通过人称方面的转换,语气显得亲切,拉近了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能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同时原文强调酒吧设计的主体,更突出权威性,而译文则更为突出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期待,让目标受众易于接受。由此可见,译文充分考虑了目的语的通用文体规范,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当的调整和改写,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读者的思维和接受习惯,易于引起良好的读者效应,赢得客户,实现翻译目的和译文的预期功能。

 

2.由于翻译的跨文化特性,在广告翻译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目的文本预期功能和源语文本表现形式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常常要对原文表达形式进行彻底的改变,以迎合目标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从而成功地实现目的文本的预期诱导功能,如:

 

位于平安大街的“夜色”酒吧,独特的装饰风格温馨浪漫,舒适优雅。每周五、六、日多支乐队现场激情演出。

 

译:Located along Ping’an Avenue, the tastefully decorated “Night View Bar” attracts a few bands on Fridays, Saturdays and Sundays.

 

原文通过许多华丽煽情的辞藻来诱导消费者体验“温馨浪漫,舒适优雅”的酒吧氛围,并欣赏现场的“激情演出”。华丽煽情的辞藻以及这类行文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极具煽动力和诱导性。然而在英语广告宣传中,这类修饰性的华丽辞藻对于受众来说却极有可能成为华而不实的卖弄,不仅不能煽动诱导目标受众,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从而影响宣传的整体效果,无法实现原文的诱导功能。英语广告宣传强调语言简洁、信息具体,过多华而不实的修饰性辞藻反而会影响信息的获取,进而影响宣传效果。因此在汉译英的过程中,“翻译辞藻华丽重诱导的文本常常要对原文做彻底的改变”。译者将原文中所有的修饰性华丽辞藻在目的文本中大多删除不译,仅保留了有关酒吧的具体地点、节目和时间等内容,清晰明了地向目的读者传达有关酒吧的关键信息,这些信息足以让受众联想到酒吧舒适温馨的氛围和激情四射的演出,从而燃起参与其中的热情和向往。该译文通过对原文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成功地在目的语环境当中实现了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翻译目的。

 

四、结语

 

作为典型的“诱导型”文本,广告的功能核心就是要成功地诱导目标受众采取广告发起者们所期待的行为,因此广告翻译必然是一种以目的语读者为导向的应用翻译。广告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着眼于广告的预期功能和翻译目的,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群体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在原文语言形式不能适应目的语文化环境的情况下,要勇于跳出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樊篱,打破原文的形式束缚,大胆重组译文的形式和结构,尽力发挥译语优势,从而实现广告翻译的预期诱导功能和翻译目的。这充分体现了翻译目的论所宣扬的主旨:为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译文必须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创造出的语篇”。

翻译心得体会篇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同世界的交流日益紧密,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因此,现今社会上涌现不少翻译人才。作为一名优秀的译员,不仅是具备应有的翻译知识,而且更是需要同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接轨,同国际社会接轨。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职业道德操守。

关键词:

翻译人员;职业化;职业素质

1翻译的概念及标准

翻译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今中外许多研究学者都对翻译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例如,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将翻译视为不同语言文本材料的替代。美国语言学家奈达则认为所谓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古今中外对许多著名翻译家就翻译的评价标准也都提出了自己相应独到的见解。首先,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了翻译三原则,即信、达、雅。信指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行文通顺流畅,雅指译文典雅有文采。其次,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鲁迅先生则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方面,一面力求其易解,一面则是要保存原作的风姿。第三,罗新璋提出了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傅雷明确提出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要将神似作为翻译的最高标准,由此提出了著名的“神似论”。接着,许渊冲提出优势竞赛论,将翻译视为是一种艺术,是两种语言文化的竞赛,而取胜的唯一方法是发挥译文的优势,或者说是再创造。

2翻译的职业化

早期的翻译活动是关于法律和宗教方面的,多为文人大家的经典著作。现今的翻译作品则涉及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变得更加社会化,经典著作随之减少,涉及文学、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医学、机械、化工、商贸、金融等诸多领域。随着翻译领域的不断扩大,学习翻译的人员增多,因此社会上出现了翻译人员。在现今社会中,翻译人员主要分口译人员和笔译人员。其中,口译还分为同声传译、交替传译、陪同口译等。这样看来,翻译活动不仅变得越来越细化,而且越来越职业化了。以前的翻译工作大多是笔译兼职,而现在我国有专门的语言机构从事各种语言的翻译传播工作,比如中国外文局,中国编译局就是。而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外贸易的逐渐增多,在我国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以及沿海城市对翻译人员的需求更甚。在这些大城市中,有专门的翻译公司,他们招募社会各界优秀翻译人员,翻译领域也是尤为广泛。同时,他们也会接到跨国公司,世界500强等大企业以及一些政府部门,领事馆,联合国等机构的翻译文件。由此看来,翻译已不再是像早期只有名家才能从事的活动,而是变得大众化,职业化。翻译已经成为某些人谋生的手段,翻译活动变得职业化。

3翻译人员的职业素质

谈及翻译的职业话,我们不得不由此想到翻译职业的规范化。在这一点上,则更是需要译员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

3.1扎实的双语基本功:众所周知,翻译是一门艺术,是搭建两种语言文化的桥梁。因此,只学习外语而忽略对母语的学习,是不可取的。作为一名优秀译员,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是必需的,不然会出现基本语句语法上的错误,导致对原语传达的错误,出现误译。

3.2熟悉翻译技巧:市面上的翻译文本类型多种多样,这就要求翻译人员根据不同的文本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使得译文既体现忠实准确性,又不能太拘泥于原文,太过于死板,要有一定的创新性。例如法律、经贸文本都有其专业术语以及相应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这种类型的文本都是相对比较严谨的,因此,一定要按照相关行业规定来翻译,不可大幅修改创新。但是,涉及文学翻译时,译员可以在充分理解原作基础上,稍加入个人的主观色彩,以使译作变得生动有趣。

3.3知识面广而专:翻译是个涉及各个领域的工作。如果译员对原文本涉及领域的专业知识不够了解的话,翻译工作很难进行下去,翻译出来的文章也会不够准确,出现偏差。渊博的知识来自于广泛的阅读。因此,翻译人员应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知识水平,这样在遇到各种类型的文本时才会显得游刃有余。与此同时,翻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擅长领域,选择某几个领域进行研究,使自己在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

3.4善于调查研究:翻译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动脑学习,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都市生活节奏变快,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普及,成为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是全面而强大的,在这一点上,字典书籍远远不及。因此,计算机辅助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搜索查阅信息,帮助自己理解原文和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并利用翻译软件对翻译文本进行排版,使文章达到专业水平,符合客户的要求。

3.5重新审查校对译文:翻译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自己觉得疲惫时,可以先休息一下,将手头的翻译工作放下,整理思绪,清醒大脑。当再继续自己的工作时,会有崭新的想法。有经验的翻译人员,在完成初稿24小时后,会以全新的眼光审查校对原文,甚至会请到外籍专家来帮助审查校对,以确保译文的质量准确无误。完善译文不仅是译员本身自我提高的过程,更是本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

3.6诚实守信,保守客户信息:按照与客户之前的协议,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翻译任务,递交翻译稿件。负责任的译员,在翻译过程中遇到自己不懂的难题时,会向客户咨询探讨。在感觉自己无法按规定日期圆满完成任务时,会拒绝接受稿件。在同客户合作的过程中,会得到客户私人信息,译员要保守这些秘密,更不能用于商业目的。同客户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是衡量一名优秀译员重要准则。

3.7始终保持对翻译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做好翻译工作要有充足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愿意接受新任务、新挑战,愿意斟酌词句并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热情是做好翻译工作的最大动力,兴趣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关键所在。

3.8良好的心理素质:翻译人员不仅要保证身体状况良好,睡眠充足,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自信心,心理承受力和敏捷的随机应变能力。平时知识的积累和临场发挥应变能力是一名优秀翻译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两大重要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8

[2]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翻译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高校;外语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79-02

社会的发展对于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多,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而跨文化交际离不开翻译,因此学生的翻译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外语翻译教育教学现状很不容乐观。翻译课是外语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目前外语专业的毕业生,除少数从事语言、文学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之外,大多数都要从事文化科技交流、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等领域的外语工作。较强的翻译能力是从事外语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翻译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就业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着眼于社会的需求,高等院校外语专业重视和加强翻译课的教学,无疑是实现对学生进行目标培养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外语翻译教学的实质

高校外语教学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制定的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教师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的活动的一种期望,也是对学生完成学业后整体品质的评价,比如培养各个专业从事国际交流的双语人才、培养具有世界公民意识的国际交流人才等等,这样的人才在语言方面要求至少是双文化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母语加外语的拼接,它需要强化训练。同时,双语能力培养具有阶段性。中国人学习外语的进程,可以说大致有三个境界。

(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靠本族语(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汉语)学习外语的境界,如借助本族语的讲解、注释,依靠口头、笔头或心头的翻译,使用带有翻译的词典及参考书等来理解外语。这时的翻译活动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即便是有意识的翻译也是缺乏系统识、敏感意识和批判意识的非自主行为。

(二)通过外语学外语的境界,如阅读外语的注释、讲解、参考书、原著、外语讲解的词典等等,提倡用外语思维,体会外语的精神,利用外语建立外语的规则系统。

(三)能在外语和本族语两种语言系统之间建立联系(不是孤立的词语对号),在两种语言间自如地来回转换的境界,这是外语学习者终生追求的目标。

一般认为,以上三种境界虽然可能有交叉或平行,但是大体上可以代表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阶段。但是,外语教学通常在前两个阶段尽可能地避免翻译。具体的作法是,代表第一个境界的阶段,可以尽量缩短,有人甚至主张跳过或绕开直接进入第二境界。大多放弃第三阶段的追求,认为第三个阶段严格说已经属于翻译专业修养的范围,唯有第二境界是英语学习者的中心。这个发展模式将翻译放在最高的阶段,这就人为地划定了学习者的。我们认为只要控制适当,各种能力训练可以交叉进行。它们可以互相促进,根据学习者特定的学习任务通过有意识地控制而避免干扰。大学阶段所达到的基本能力目标表明,大学生完全具备向第三境界跨越的条件。因此,大学外语教学要重新审视翻译训练。

二、当前外语翻译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翻译的环境的影响。中国虽是“翻译大国”,却远称不上“翻译强国”。因翻译界繁荣的表面下,高端翻译面临一将难求的窘境,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翻译作品泛滥。而在翻译质量下降背后,是翻译界和出版界对经济利益的狂热追求,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翻译界的形象和声誉,还将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这样的翻译环境对我国的翻译教育事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翻译教育开始功利化,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忙于自己的业余翻译,而在教书的过程中翻译理论和实践脱节。其次,学习翻译者心浮气躁,,现在许多大学里只把翻译当做学外文的一种附属。第三,在市场上的五花八门的各级各类教辅资料和文学译本,其中有为数不少粗制滥造的劣质产品,严重影响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最后,与文学翻译质量低下的问题相比,日常生活中的翻译差错现象更加严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众所周知,绝大多数院校在外语专业的低年级阶段不设专门的翻译课,有一部分学校大三阶段开设翻译课,一般开设一学年。但有一些院校大三年级翻译课也是空白,只在大四年级开设专门的翻译课。一般每周两学时,就是这仅有的两学时,也不能保证一个学年的完整教学。大四学生需要停课实习,需要停课写论文,甚至还需要停课进行专业过级考试复习或缺课去找工作,当然还有毕业班的提前停课考试等等。这样一来,真正用于翻译教学的课时其实只有不到一个学期,也就是说不到40学时。在这样短的学时内要完成一门必修课的教学,教师要给学生描述翻译的基本概念,介绍中外翻译史及翻译理论,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还要让学生做各种文体和体裁大量的翻译练习,简直是天方夜谭。这就使教师难免顾此失彼,使学生在翻译课上收效甚微,不能对翻译课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不能理解翻译课对于其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三)受心理因素的影响。C.H.Judd的“经验泛化说”认为,学习活动之间的共同成分促成了学习先期习得的经验(知识)向后期学习活动的迁移。Harlow的“学习定势说”认为受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学习在方法上会形成定势。因此,受先前(知识)经验和学习定势的影响,学习者在学习时容易出现忽视先前已习得的知识,并在其再现时对其进行习惯性处理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对“已认识的词、句”认识不够。很多学生认为认识单词和句式就是指会单词的拼写,句子的结构,知道单词和句式的个别的,常见的意思。而实际上,对于翻译文章来说,这种认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有时可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特定的文章及背景赋予了文中的每一个单词和句子特定的意义,这就使得我们原本认识的单词和句式有了特定的理解方式和翻译方法。单词和句式在文章中的这种“特化”的过程,经常会使得它们的意思发生迁移。因此,如果我们在翻译文章时不明就里,试图生搬硬套已知的部分知识、信息,势必会弄巧成拙。

(四)教师的片面强调和误导。翻译教学应该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但究竟该选取那些翻译理论来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来拟定。翻译理论可以指导翻译实践,可以在宏观上决定译文的思路,增强我们的应变能力,但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是指导学生具体怎么译词、译句。然而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处理文章翻译时,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片面注重和强调对“大词”、“大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而忽视小词(如关联词)、小句子的翻译。二是忽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双语修养的培养。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的语言功底,必须具备驾驭两种语言行为的一系列能力。

三、改进外语翻译教育教学的具体对策

要改变目前的翻译教育现状,培养出有发展潜力的翻译人才,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尽快建立翻译人才和机构的准入、评估等相关管理办法。促进翻译职业化,对译著的出版单位有一个资格上的认证,另外翻译出版的流程也应当加以规范使翻译服务企业和客户能够对翻译作品进行“有根有据”的判断,做到优胜劣汰。在这个前提下,尽快制定相应的翻译人才培养总体纲要,用来指导我国的翻译教育教学。

(二)合理化设置翻译课程。鉴于翻译课对学生就业的必要性,像大语种英语专业,学生一入学就可以开设翻译课,经过几年的训练,才能从理论到实践彻底掌握翻译技巧,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三)翻译训练灵活多样,有效利用母语负迁移。一般认为母语负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使用已有语言知识并且出现了错误。这一观点将负迁移定性为“错误”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积极的划分应该是自我意识迁移和非自我意识迁移。还可以分为有控制的迁移和无控制的迁移。所谓自我意识的迁移是能够有意识地评价审视自己的语言输出。所谓负迁移实际是学生在缺少自我评判标准和意识情况下创造性融合的进步阶梯。教师从这个进步阶梯开始为下一步指导学生的起点阐发、启示、改造形成新的融合。我们并不应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所谓负迁移,我们宁愿称这种负迁移为“创造性融合”成无控制的迁移。减少翻译训练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认为翻译会加剧母语的负迁移。但是“迁移”暗含着一个不当的比喻,即语言学习是“运动”。这种比喻不利于语言教学。迁移意味着带着母语的习惯旅行,有些教学方法(如自然法、听说法以及全面交际法等)都力图割掉学习者与母语的联系。实际上语言学习是融合过程,在融合中提升的过程。比较教学法认为,翻译训练活动可以是一种自觉地防止母语负迁移作用的活动。但是防范的心态是增强学习者焦虑的根源,不利于学习。学习者会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实际上越是大胆实践的人、越是敢于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创造性地融合的人,外语的进步就越快。越是将外语夸大为一种完全与母语不同的人就形成一种暗示,即学习时充满错误的过程。虽然正视了错误,但并不是完全积极的。首先,翻译训练要经常性与系统性。其次,翻译训练兼顾趣味性。翻译训练不一定完全依赖书面材料。再次,翻译训练强调跨文化性。这主要是针对翻译训练的材料选择来说的。最后还应该注重对母语文化修养的培养。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

(四)外语教师应站在“文化交流”的高度,秉承“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理性心态从事翻译教育教学工作。一要向学生灌输翻译的文化观,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理性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明白翻译者绝不是,也不能为翻译而翻译,而是要把优秀的科学技术及先进的文化成果高质量地互译,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外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强化对大词、大句子翻译策略和技巧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翻译态度,保证翻译工作的严肃性和高水准。让他们时刻谨记:翻译之中,大处须用心,小处亦不可随意。尤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强化学生对源文相关背景,文化知识、信息的重视和理解,促进学生形成新的积极的学习定势,养成在特定的语境中有针对性地理解和处理文字的习惯。

目前,翻译市场繁荣异常,但是浮华中有危机,翻译教育教学现状受其影响也不容乐观。但只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翻译教育教学一线出发,本着培养高端翻译人才的目标,勤于实践、大胆创新、善于总结,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就指日可待,合理规范、健康有序的翻译市场也定会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蒋招凤.翻译课教学现状及多元化教学模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3).

[2]王福祥.英语笔译综合能力[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翻译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旅游翻译;跨文化意识;专业化发展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速,已成为不少国家的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对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有更多机会接触,从而令跨文化交际成为旅游活动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的中国,旅游业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迎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向更高层次发展。

旅游业对外文化传播属跨文化传播。其性质与特点要求从业的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这一重要素质。翻译工作者在跨文化意识指引下。以专业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工作方法,准确把握旅游翻译的本质和特点,更新翻译理念与方法,丰富旅游文本译文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翻译文本的实用功能,巧妙解决在旅游翻译过程中凸显的现实问题以满足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的迫切需要。

二、跨文化意识对旅游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笔者认为,对于游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的解读,《追求专业化发展》(Baileyetal.2004:4)这本专门讨论英语教师专业化教育和发展的著作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美国学者DaleLang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所下的定义是“TeacherdevelopmentisatermusedintheliteraturetodescribeaDrocessofcontinualintellectual,experiential,andattitudinalgrowthofteachers”(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知识水平、经验水平、职业态度不断提升的过程)。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旅游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旅游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对译者而言是一个翻译水准、翻译经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

专业的旅游翻译工作者应该具有良好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才能成功地肩负起向世界译介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重任。笔者认为,追求旅游翻译专业化发展的译者有三个主要特征:

1)具备专业成长的必要基础:接受过专业的英汉语言技能教育和培训,对文化差异敏感;具备专业发展的技能:熟悉各种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掌握专门用途英语(ESP)、文化与交际的理论原则和细节;既有理论积累,亦有实践经验,能为国外游客提供专业的翻译服务;

2)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人文修养:博览群书,学贯中西: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对中西文化精华兼容并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保持对大干世界的好奇心:

3)具备令人满意的专业素养:对译文高度负责,对旅游翻译工作的理解不只停留在谋生获利的肤浅层次上:在翻译过程中积极体验旅游翻译领域的工作特点,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恰当地运用语言艺术跨越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障碍,避免交际失误。

由此可见,跨文化意识与旅游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跨文化意识是旅游资料翻译工作者必备的专业素养,是衡量他们专业水准的标尺之一,也是提升旅游翻译质量的基石。

三、跨文化意识与译者专业素养的优化

跨文化意识的现实意义的一个重要侧面就是它能促进旅游翻译工作者专业素养的提升。首先,具备跨文化意识使译者能够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翻译。去理解翻译。从跨文化的视角来对待旅游英语翻译;其次,跨文化意识促使译者在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文化层面进行深入和大胆的探索;此外,跨文化意识令译者意识到恰当得体的、符合跨文化规律的旅游翻译可帮助祖国展示新时代的面貌。塑造强大的正面形象,赢得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无数商机。

可见跨文化意识让掌握着语言罗盘的旅游翻译工作者意识到要树立品牌意识,对译文精雕细琢,追求精品译文。中国旅游业要创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必须以成功的海外宣传策略为依托。由于旅游英语翻译的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法律、宗教、民俗、文学、艺术,对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够充分、对文化与翻译的相关理论掌握不够纯熟的译者无法驾驭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同步有效转换。“翻译工作者迈向专业境界的重要一大步,是提高对自己笔下作品的文字质素要求”(周兆祥,1998:66)。认识到这一点会促使译者高度重视自身修养。保证译文品质。自觉赋予译作文字个性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跨文化意识让译者克服功利心态。树立精品意识,在人性附加值上做文章,使旅游宣传推广手段向高层次发展。可以说,以跨文化意识为基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开阔译者思路,从新的角度来认识旅游翻译工作的社会意义。译者思想境界和创造力的提升有助于营造旅游业良好的语言环境,开发有巨大市场影响和市场效益的旅游品牌。

四、跨文化意识与旅游翻译质量的优化

跨文化意识推动旅游翻译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侧面就是它能显著提高旅游翻译文本的译文质量。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向世界推广中国的旅游业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士。旅游翻译工作者处理旅游翻译材料时,跨文化意识能够指引译者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考量。从分辨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特点、审美习惯等方面人手,洞悉英汉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合理选择翻译方法,使译文符合旅游文本的专业特性,将语言文化信息有效传递给外国游客,达到传递语言文化信息和对外宣传的双重效果。

1.跨文化意识在旅游翻译中创造的灵活性

由于跨文化意识能指引译者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游客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能够表现出敏感的认知,在充分认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形成对文化差异的洞察力,译者会自觉地置身于外国游客的文化背景,优先考虑外国读者的反应,灵活处理旅游翻译材料,尽量避免“主观性翻译和译文难以理解”的现象(谭载喜,1999:238-239)。

译例:端午节简介(原文略)

译前分析:原文有一千多字,涉及端午节的各种别称、主要和次要的节日内容、端午节的历史文化渊源、屈原的生平、爱国情怀与端午节文化内涵的关联。可谓枝繁叶茂,洋洋洒洒,若全盘照译很容易使文化背景不同的国际游客陷入信息焦虑。

在充分考量汉英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本着知难而进的专业精神,旅游翻译工作者应学会利用灵活回旋的空间,牢记几个旅游翻译准则:1)摆脱汉语思维方式,遣词造句准确地道,避免重复堆砌;2)关注文字的简练达意,避免过多引申;3)遵循突出主题信息的策略,避免面面俱到。笔者尝试用三个信息版块、近三百个英文单词来翻译原文一千多字中蕴涵的主要信息。力求使主要信息的传递方式符合国外游客的语言文化心理:

DragonBoatFestival

*DuanWu,ortheDragonBoatFestival,falls0nthe5thdayofthe5thmonthofChineselunarcalendar(ItdifferseachyearbutitgenerallycomesinJune;e.g.ItfailsonJune19thin2007),ThisisoneofthemostimportanttraditionalChinesefestivalsspecialforcommemoratingthedeathofQuYuan(339-278BC),Quwasapatrioticpoetandagreatthinkerreknownedforhisinnovativeideasandhisprofoundlovefortheordinarypeople,Butunfortunately,hewasexiled,Duringhisharddays,hecreatedmanyversesfilledwithaffectionforhiscountryandhiscountrymen,Later,hedrownedhimselfout0fdespairintheMiluoRiverinHunanProvincewhenhiscountryhadbeenconquered.

*QuYuanexpressedhisfeelingsinhisliterarymaterpieceSorrowAfterDeparture:Isighandwipeawaymytears,oh!I''''mgrievedatalifeofwoes,

Touchedbyhisloyalty,thelocalpeopleholddragonboatraceseachyearontheanniversary0ohisdeath,andtheymakezongzianddropthemintotherivertofeedthefish,hopingthatQu''''sbodyCallbekeptintactsothathissoulwillbepermittedtogotoheaven.

*Dragonboatracesandeatingzongziarethemoststrikingfeaturesofthisspecialday,Zongziispyramid-shapeddumplingswrappedinbambooorreedleaves,Theyaremadeofglutinousriceandstuffedwithpork,ham,chicken,dates,orsweetbeanpaste,ThecustomsofeatingzongziandholdingdragonboatracesduringtheDragonBoatFestivalhavebecomepartof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JustcometoChinatoexperiencethefascinatinglocalculture.

笔者尽力在翻译过程中强化跨文化意识,避免逐字逐句的硬译:1)另辟蹊径一超越形式而在更高文化层次寻求信息的转换和连接;2)化繁就简一打破原文布局,合理调整思路;略去无关文字,重新组合文字;精心筛选重点信息,同时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增益和更改(下划线部分);3)直指其意一借用英语广告的常用排版模式。列出要点;译文因此变得简洁明了、直观易懂,更加符合外国游客的阅读习惯;4)画龙点睛一借用《离骚》英译中许渊冲先生的精妙译笔(2004:31),为旅游资料的翻译增添文化内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两句诗言简意赅。传神达意,形象意境皆出其中,让国外游客有机会通过诗歌这一美丽的语言形式去理解中国文化的精华。

2.跨文化意识在旅游翻译中创造的可读性

以跨文化意识为指引的旅游翻译文本以国外游客为受众,其目的是创造一个了解中国自然地理、文化习俗的平台,让国外旅游者读懂看懂和听懂,以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具有跨文化意识的译者在旅游翻译过程中会自觉注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旅游者的内心感受,格外关注译文的实用性,有意识地选用国外游客乐于接受的语言形式传递原文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帮助他们领略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独特魅力,感受世界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再看另一份旅游产品的推广资料:

八月,雪顿节的召唤

千千万万的佛教徒从全世界涌向拉萨,以最虔诚的心。一步一个顶礼膜拜,朝圣至高无上的佛祖。最隆重的晒佛仪式、最欢腾的藏戏表演、最热烈的赛马活动……使神秘的风情尽在眼下。

以下是笔者在跨文化意识指引下,追求更具可读性译文的翻译尝试:

August,theCharmofYoghurtFestivalEveryyear,onthe4thdayofthe8thmonthintheTibetancalendarisSholtonFestival。orYoghurtfestival。themostimportantfestivaloftheyearinTibet,TensofthousandsofBuddhistsacrosstheworldcometoLhasa,prostratingthemselvesateachstep,worsh,LppingtheirsacredBuddhawithutmostpiety,

Thegrand“SunningBuddha”ceremomy,thefestiveperformancesofTibetanoperas,andthefascinatinghorse-race-everthingistofeastyoureyeswiththemysteriouscustomsofTibet,

Note:Legendshaveitthatinspringwheneverythinginnatureisbuddingandrevivingeverywhere,Tibetanmonkschoosetostayinthemonasterytoavoidtramplingonanytenderlivesoutside.

ThesemonkswillstayinsideuntilYoghurtFestvialwhenthelocalpeopletreatthemwithyoghurtandthebestfoodtheyhave;thelocalpeopleasloperformTibetanoperaswhilethemonkstakeoutagiganticBuddhaimagesothelocalpeoplecanworship.

译文考虑国外游客不同的文化背景,遵循英语的表达习惯,首先提供雪顿节的基本背景知识。旨在弥补文化差异造成的信息空白;然后在译文后加注。旨在增进国外游客对独特的本地文化习俗的了解,更好的发挥旅游翻译资料吸引游客、推广旅游产品的功能;此外,标题选用“YoghurtFestival”,每个段落围绕一个要点,旨在简单易懂,理顺思路,避免阅读疲劳。

3.跨文化意识在旅游翻译中创造的得体性

译者除了熟悉各种文体的语言特点和灵活运用适合的翻译方法。还要了解不同文化的礼仪和习俗。充分考虑译文在文化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可接受性,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处处为译文读者着想”(贺学耘,2006:58),凭借得体的译文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公示语的翻译尤其要注意语言的得体性。因此。处理公众场合的文字信息时译者首先要实施“目标情景分析即需求分析”(Hutchinson&Waters,2001:12),明确国际友人在不同场合的社会行为及心理诉求。例如。“游客止步”应译为“StaffOnly”:“请勿在草坪上行走”应译为“Pleasegivemeachancetogrow”或“PleaseKeepOfftheGrass”:“小心台阶”应译为"Pleasemindthestep”。译文温馨贴心。处处展示出热情、礼貌、友好的态度,既能传递出体贴细致的专业服务意识,又能透过细节折射出译者的翻译理念、翻译经验和翻译智慧。旅游翻译的得体性实质上折射出译者对两种文化语用原则的洞察能力和驾驭能力,是跨文化意识的直接体现。

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