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8-07 17:37:14

探究教育

探究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合唱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

合唱艺术是一种常见的声乐表演艺术,具有表现手段丰富、音乐风格多样、讲求和谐均衡的艺术特征,融合了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等。一直以来,合唱都是我国高校中较为常见的音乐艺术活动之一,组织性与艺术性要求较高,受众面广,能较好地抒发感情。无论是热烈奔放还是缠绵的情感,总能让听众的心灵受到震撼。合唱艺术教育因其音乐特性,要求参与者具有较高的团队意识,其作为大学生音乐艺术教育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很多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对参与者优秀思想人格的培养有着较显著的推动作用。

一、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中的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的音乐教育本身起步较晚,由于历史原因,有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中断与空白,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重新起步。根据数据调查,截至上世纪末,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校开设了音乐艺术教育课程,课程体系并不局限于单一的音乐欣赏,而是逐渐形成了包括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技巧与音乐鉴赏等内容的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体系。但合唱艺术作为音乐艺术教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多以演出或比赛的形式出现在高校校园生活中。大学生普遍对合唱艺术的关注不足,对合唱艺术教育的专业知识也并不了解,对合唱艺术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也不高。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在课堂上或者生活中接触音乐的机会较多,很多人养成了听音乐、唱歌的喜好。但由于中国应试教育的课程特点与考试的压力,中小学阶段很多音乐艺术教育课时被删减或者被其他课程占据,不少学生并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艺术教育,对于音乐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唱艺术,更是接触得少、了解得少。对于合唱艺术教育了解较多并且参与到合唱艺术教育当中去的学生数量十分少。而这些参与合唱艺术的学生中,又有很多是由于学校规定与课程设置的需要,并非主动参与,热情不高。这就造成了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生活中的不受重视,合唱艺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难以得到发挥。

当代合唱艺术教育除了学生兴趣方面的问题,还有高校合唱艺术教育活动开展的问题。虽然,现在高校普遍开设音乐艺术教育专业,拥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但高校音乐教师多专注于自身音乐艺术专业的教学活动,专心于开展本专业学生的合唱艺术教育活动,而无暇顾及高校整体的合唱艺术教育活动。大学生中真正组建的合唱团队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大多数由业余爱好者组建,开展的合唱艺术教育活动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有限。由此可见,合唱艺术活动如果只是由非专业团队来组织开展,而不能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与培训,难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无法扩大影响力,更无法将合唱艺术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进行很好的发挥。虽然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展,取得理想的效果,但合唱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合唱艺术教育作为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一种,其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与塑造、思想与修养的提高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向上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决定着其进行实践活动的目标、对待人生的态度与人生道路的选择。大学生经历了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学习生活,来到大学阶段,虽然已经成年,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与教师近距离的管束,思想上还不成熟、缺乏社会阅历,易受到各种各样思想的影响,甚至会形成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在这一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发挥合唱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培养正确人生观的功能十分必要。在合唱艺术教育中,一些经典的合唱曲目如《黄河大合唱》《祖国颂》等歌曲都传达出正确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生在日常排练这些经典合唱曲目时,也必定能感受到歌曲中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对人生的赞颂、对生活的热爱等这些积极向上的情感,受其熏陶,逐渐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同时在合唱艺术教育中,教师还可以多向学生介绍一些音乐家的生平事迹与作品背景,让学生了解每一位成功音乐家的优秀品质与辛勤付出,了解到每一部优秀作品创作过程的艰辛,使学生能被音乐家坚定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染,在心中逐渐形成榜样,并逐渐确立正确进取的人生观,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困难能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收获成功。

(二)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合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音乐艺术教育,实践性强,强调合唱者之间的团结协作,强调集体性。其音乐结构与特性决定了合唱参与者需要在同一个目标下,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任务,每个参与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同心协力,团结协作,共同维护合唱在旋律、节奏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合唱参与者齐心合力,使合唱曲目在旋律与节奏等方面的配合达到一致,演唱的合唱曲目才能美妙动听,取得和谐完美的音乐效果。在这其中只要有一个参与者不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或者在旋律、节奏、音色上出了差错,这个合唱节目就有问题,影响合唱的音乐效果。所以,大学生在合唱艺术教育中可以学会互相尊重、共同合作、尊重集体,提高自己的团结协作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强调团结协作的合唱活动,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使大学生逐渐养成全局观念,这对大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三)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怀

合唱艺术教育中,有很多经典合唱曲目是赞颂祖国、抒发爱国热情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等,这些经典的合唱曲目是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号角,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努力拼搏的反映,也是激励人们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歌曲。在合唱艺术教育中,学生在排练与表演中一次次熟悉并感受这些经典爱国歌曲的精神,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奋斗的理想信念被激发,民族情感与民族自豪感、责任感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情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其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在当代,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怀,做一个忠诚向上的爱国者,是对大学生的基本思想政治要求。

三、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的实现途径

合唱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其在高校中并没能得到很好的开展。怎样使其功能得到发挥,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完善合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师队伍

在当今的高校中,合唱艺术教育开展的整体情况并不乐观。为了能够使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其功能,必须完善其课程体系与教师队伍。如选取经典并且适合大学生练习的合唱曲目,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等知识,使大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开展一系列基础音乐知识与合唱艺术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上对歌曲进行深层次的鉴赏。同时,高校应该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音乐艺术教育的公共教师团队,让专业教师对合唱艺术教育进行适当的指导,推动合唱艺术教育的良好发展,使合唱艺术活动不再只是爱好者的自发性活动,而是在大学生中更具有吸引力与影响力,吸引更多大学生了解合唱艺术并参与进来,形成良性循环。

(二)组建优秀合唱团

高校应引导大学生组建优秀的合唱团。在组织合唱团时,需要对学生进行比较仔细的考核,挑选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音乐潜能与合作团队意识。只有学生具备较为良好的声音基础与音准、节奏等能力,才能保证合唱排练与表演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对于纪律、集体的意识观念以及合唱艺术的认识与热爱。具备了这些特质的合唱团成员,才能组建起一个优秀的合唱团队。组建起优秀的合唱团之后,需要由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带领指导,对团员进行训练,选取经典的曲目进行排练,并寻求合适的平台与机会表演,以带动合唱艺术教育这一教育形式良好的发展。

(三)开展丰富的合唱活动

为了提高大学生对于合唱艺术教育的关注与参与度,高校应该在组建优秀合唱团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合唱活动,为学生提供合唱的排练与表演平台,并积极宣传,在学生中扩大合唱的影响力,丰富校园的文化艺术活动。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合唱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与团结协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且使欣赏合唱的学生在这种音乐艺术教育中也能得到思想与人格上的陶冶与提高。结语合唱艺术教育作为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音乐特性与独特的结构,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更好地发挥合唱艺术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需要高校投入足够的关注,积极完善体系、开展活动。

参考文献:

[1]万勇华.“思政课”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探索,2013(2).

探究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教育;分析

经过了多年的追赶,现阶段我们正处于发展速度飞快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不仅优化了人们的交流沟通、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给现代教育技术带来了改革契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技术,信息教育不仅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开拓了新的教育渠道。例如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让教师的教学素材由传统单一的文字变成了更为直观的图片和音频视频文件,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1.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20世纪初期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计算机等科技还处于发展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完善,现在处于技术应用的探索阶段。多媒体技术、无线电广播等科技投入教育产生的良好效果促进了“教育技术”这一专业领域的开拓发展。无论是教育技术还是现代教育技术,都不是教育和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指技术与教育的科学融合[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成果优化的实践活动。多媒体技术、传媒技术、教学设计是常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3个技术。1.2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1.2.1非线性化的教育信息组织。相较于线性有序的传统教育信息组织,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同时处理多种教育信息,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创造了教学信息组织非线性化的条件。在完善教学内容的同时助力于学生潜能和智慧的开发[2]。1.2.2数字化的信息处理。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技术,其技术核心就是利用计算机可以同时处理图片、文字、声音的特点使得教学素材从传统的文字和简陋的图片转变为丰富多彩的音频教学、视频教学和PPT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主要归功于数字压缩技术和信号处理数字化[3]。1.2.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相较于古老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信息传递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所广泛应用的信息教育的信息传递打破了传统的形式限制、速度限制和距离限制,为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形式提供了基础传播工具。1.2.4系列化的学习资源。信息时代的发展促进了系统现代教育环境的建立,多媒体化、现代化、系列化的现代教材体系丰富了人们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阶段、学习条件等学习需求,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在学校学习”的壁垒,而且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学习终身化[4]。

2利用信息教育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的必要性

2.1对课程知识的改革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调查方式,得知了现代教育过程中的课程知识还存在以下问题:现阶段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存在缺陷;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课时分布不均衡;教育技术对传统的多媒体教育借鉴过多,课程内容不实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通过以上问题可以看出,现阶段的教育技术已经与现阶段的教育需求形成脱节,因此通过信息教育优化现代教育技术时首先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优化,要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的增加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对传统过时的内容进行删减,构建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与教育体系。2.2对学科整合的改革必要性。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科学习,从小学到初中的学生注重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在大学则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到预备知识的不足,导致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形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课堂中过度侧重信息教育,忽略了本质上的学科教育。由此可见,在通过信息教育优化现代教育技术时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合理化整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以学科知识为主,信息教育为辅[5]。只有合理安排课堂中学科知识与信息教育技术的比重,才能够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累积程度。

3现代教育技术结合信息教育的具体措施

3.1提升个人信息素养。3.1.1培养信息意识。个人信息素养的多少是由个人的信息意识的强弱所决定的,信息意识主要体现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利用自己的信息知识解决。对信息和信息问题的捕捉、判断、分析、解决的自觉程度就是一个人信息意识强弱的具体体现,想要提升个人信息素养,必须要锻炼个人信息意识[6]。3.1.2提升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及时指能够运用自己所知的信息知识、信息技术、信息工具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拥有信息意识后如何根据自己发展的信息问题去选择正确的信息技术也是一个人信息素养的体现[7]。发现问题后不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那只能判定此人有信息意识,没有信息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基本理念、基本原理、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信息处理过程。3.1.3提升信息技术。信息时代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信息技术是一个涵盖比较广的概念,信息技术就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现阶段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系统的学习,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拥有可以解决自己问题的信息处理能力。把信息教育从基础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自己的个人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3.2完善信息教育设备高教作为中国起步较早的信息化产业,其发展经验可以作为通过信息教育优化现代教育的借鉴资料。从其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展模式制定、集中建设、整合管理是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的3个阶段[8]。首先要制定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的基本法阵模式,其次进行集中建设,最后在投入实践的过程中寻找规律完善管理模式作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教育设备作为衔接理念和经验的中间环节尤为重要。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之前必须保证保障信息教育的基础设备完备。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科学合理的建设教学设备,不要在没有根据的前提下进行盲目建设,这样会造成前期的投入成本较大。由此可见,认清目前教育信息化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在厂商方面,应加强系统集成的能力,提供硬件的同时能够根据教育用户的需求提供适合的软件、全面的培训以及优质的服务;而在学校方面不应片面追求硬件设备的先进性和网络建设一步到位,避免因为软件和应用跟不少而导致的设备闲置浪费。3.3改变传统的信息教育模式。现阶段信息教育跨越了学科的传统界限,以项目为主线融合各科知识的综合性教学模式正在替代传统的信息教育方式。传统的基础信息教育初期主要是熟悉计算机、熟练应用计算机,现阶段的专业信息教育如软件和编程的教育教学已经逐渐趋往幼龄化发展,以此可见信息教育已经不单是一个工具教学,其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教育平台,对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在互联网时代,职业需求决定了个人进行终身学习的需要,传统的单一职业理念已经逐渐被打破。科技的发展、理念的改变推动了事业需求的多元化。“活到老,学到老”不再是传统的修身理念,而是保持职业生涯常青的秘诀。需求带动发展,人们学习知识的需求和“学生”年龄的改变,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知识拓展学习、知识深化学习、技能学习。信息教育的有传统的教育教学工具延伸为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平台,相较于传统信息教育局限的技能教学,新型的信息教育教学主要是通过人们的学习需求智能筛选理论知识,让教学地点不在局限于学校,不局限于某一天,打破传统教学的空间障碍和时间障碍。

4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信息教育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改革具有积极性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面对现阶段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改革的迫切性,我们要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教育,注重信息教育与学科知识的融合,不可以因为盲目追求信息化教育就忽略了本身的基础学科教育目标。只有在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教育技术才能够达到最初的教育目标,要明确信息教育技术与学科教育的从属关系。

参考文献

[1]马欣研.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宋江.信息技术手段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的作用[J].华夏教师,2018(32):92-93.

[3]宫婉丽.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育[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6):153-154.

[4]李勇,夏振洋.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融合建构的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7):33.

[5]刘晓琳.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95.

[6]张真子.试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高校数学教学的整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5):34-35.

[7]课题驱动信息助力做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大文章———记发展中的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中心小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11):100.

探究教育范文篇3

1.1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的一个全新概念,简单的说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领导者一直是教师,其对课堂教学有着绝对的管理权,左右着课堂教学的发展。而探究式教学从本质上改变了这一点,在教育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后,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启发,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研究,充分的凸显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对我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是我国教育教学中一次重大的改革,对我国教育教学今后的发展起着推动性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1.2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与传统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教学方式新颖,突出学生地位。探究式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一次创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手段新等多个方面。在探究式教育的课堂上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反而成了课堂的主体,突出了学生的地位,更加的体现了教育教学的合理性。(2)发问式教学,探究式思考。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探究式教学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突出以“问”为主,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不再直接的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答案,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便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如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而在教育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所学知识都是经过自己探究得来,从一个侧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2.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应用

2.1创设教学情境,合理提出问题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其他教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既要求学生有着一定的单词基础和语法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有着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尝试情境教学。高中英语写作通常包括,看图写作,附条件写作,特殊格式写作等内容。针对高中英语的这种写作特点,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在课堂上针对具体的写作内容进行情景式的教学,将学生引入英语作文的情境中去,站在写作者的角度,对英语作文的内容进行思索,促进学生的思考;(2)改变教学内容,合理提出问题。针对英语教学中的内容进行颠覆,将英语写作的课堂教学以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展开,既介绍作文题目—向学生提出写作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提出个人观点—师生共同探究—最后进行作文写作—学生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主研究—找出作文缺点,予以有效改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教学内容找出合理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2.2营造探究氛围,提供学习条件

要想开展探究式教学,课堂的氛围时十分重要的,其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为学生打造出探究式的教学氛围,以此提高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介绍探究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对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有所了解。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吸引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的注意,提高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将探究式教学顺利的引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课堂中;其二,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提供有力的学习资源。探究式教学对于学习资源有一定的要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以保证学生顺利的对高中英语写作展开探究。

2.3把握学生动态,适当进行点拨

探究式学习虽然在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自主式的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放任不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时时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度。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全程的予以关注,保证整个课堂教学按照既定的轨道进行发展,确保学生都能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究活动;其次,针对探究过程中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学生无法理解或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方向出现偏差等问题。鉴于此,教师应积极的找出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与难点,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见的困难给予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究方向,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效率。

2.4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思考

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问题,更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英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探究。高中英语教师在高中英语写作的课堂授课过程中,应向学生提供具体的材料案例,并对案例材料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材料进行探究,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将探究式学习落实到实处去;(2)重视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思考。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并不一定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有的甚至可能与课堂教学内容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对学生保持起码的尊重,重视学生的提问,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引导学生的思维步向正轨。

3.结束语

探究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教师教育;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质量

Abstract:It''''simportantworkforChina''''steachereducationtodevelopthereformofteachereducation.Thereformofteachereducationmustbeguidedbyscientificdevelopingview,deepenall-roundlythereformofteachereducation,advancethereformoftrainingmodel,promotetheprofessionalizationofteachereducation,deepenthereformofcurriculumandteaching,improveteachingquality,optimizetheteacherteamandcultivatefirst-classteachers.

Keywords:teachereducation;thescientificdevelopingview;deepenthereform;quality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政府、学术界与高校等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以开放的教师培养体制为主的改革理念已经在政府和学界达成了初步的共识;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理念也在高等教育长期的改革实践中,至少在制度层面得到了落实……所有这些成绩,是每个了解中国教师教育历史和改革发展现状的人有目共睹的。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我国教师教育仍面临不少的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在教师教育活动实际开展的院系层面。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至少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如何深化改革的观念上远未达成统一,实际的改革力度也不够大,不少高校的教师教育改革尚处在观望或酝酿阶段。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相分离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不少院校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模式,难以满足教师新素质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然会影响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阻碍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前期改革的成就。有鉴于此,本文把院系层面的教师教育改革作为目前和未来一定时期教师教育改革重心应该是合理的。继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深化改革?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以中小学改革对教师素质发展的新需要为观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合格的新基础教育师资、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着力点,对新时期院系层面教师教育的理念、模式、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做一较为综合、全面的考察。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对教师教育来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素质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不断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实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教育、阶段教育与终身教育等的协调发展。教师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和把握:

1.坚持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等的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基础教育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应以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为导向,不断改革教师教育,转变思想,改革发展思路,实现教师教育与中小学改革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将“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社会民主的促进者、反思性实践者和终身学习者等作为教师教育新的角色培养目标。重点引导教师学习者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与创造性人才、和谐社会理想人格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观和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应关注、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并通过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导引和促进基础教育改革。

其次,应坚持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教育相统一、阶段教育与终身教育相协调的发展思路。就教师教育整体发展而言,应真正确立教师终身发展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在制度、机制、内容等方面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并将新教师的培养放在教师终身学习和一体化制度等框架下来全面规划和适当定位。就教师个体而言,应将教师学习者大学教育前阶段、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在职培训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和设计一体化的教育。

2.以质量为中心,促进教师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教师教育发展关系到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等多个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指标,既要有数量的增长,结构的优化,效益的跃升,更要有质量的提高。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实现教师教育内部因素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又必须以质量为中心,把教育质量摆在首位。没有教育质量的规模越大,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也就越大;没有教育质量的结构,肯定不是合理的结构;失去了教育质量,就谈不上教育的良好效益。由于体制、结构等与质量的相关性,提高质量就必须坚持体制与结构创新,必须结合时代对教师教育的要求,对过时的教师教育体制与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3.以人为本,实现教育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师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应做到以下方面:

首先,应坚持以学习者为本,以人文精神的培育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是要宏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唤醒人的主体意识,重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素质[1]。教育过程中,应确立教师学习者所应该享有的权利,满足他们基本的需求,激发和引导高层次需要,把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机统一起来,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享有学习发展的更大“参与权”和“选择权”,努力把他们造就成为富有人文精神和主体意识的人。根据专业化发展理论,这种人格正是教师专业化所塑求的。二要注重教师学习者的可持续性发展素质能力的培养。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素质主要体现为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学习能力等为主要内涵的拓展能力。这些能力是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研究者、反思实践者等的基本素质要求。三要以教师学习者个体已有经验和思维特征为教育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据,促进学习者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将注重外朔与控制的传统“培养观”,转变为注重内在引导与激励的自主发展观。

其次,以教师为本,信任和依靠教师,改善教师教育者的质量

教师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教育中坚持以教师为本包括两个基本涵义:一是把教师教育者整体素质的改善作为教师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途径,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师教育各项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二是应相信和依靠教师,发挥教师教育者在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根据现代“柔性管理”的思想,要激发高层次知识分子工作的积极性,关键的是应当关心、爱护他们,注意满足和引导他们不同层次的合理需要,尤其是高层次的需要。三、推进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1.推进教育学院模式改革,提高职前培养质量

要有效提高我国教师教育质量,必须进行微观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教育学院模式是与我国“开放式非定向型”教师教育宏观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一种教师教育模式。它是在综合大学中设置教育学院,专门负责教师的培养,其它专业学院将不再承担教师的培养工作。教育学院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培养机构,其培养对象是在其它专业学院完成相关学业要求的学生。如接受那些完成物理工程或现代文学等专业课程要求而希望做教师的学生。目前,这一模式在美国等许多西方国家的教师职前教育中被普遍采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教师培养体制由“封闭式定向型”向“开放式非定向型”转变,教育学院模式也为我国一些高校所借鉴。

从实现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视角来看,与我国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相比,这种模式具有许多的优点:由于该模式一般采用其它专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教育的分阶段培养方式,前者具有“培养目标灵活多样,课程设置广泛机动,设施和设备等条件较为优越;培养的学生学术水平较高,知识面较宽,工作适应性较强;学生来源和职业出路较宽”[2]等等特点,因而能够保证学生在进入教师专业培养阶段有着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与学科专业基础。而后者由教育学院负责,对教师学习者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连续、高质量的培养、培训,因而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

2.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实现培养培训一体化

教师发展学校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中小学为基地进行教师培养培训的制度模式。它在美国被称为“专业发展学校”,在英国称为“伙伴学校”。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改革的流行趋势[3]。该模式是针对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长期分离,教师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脱节等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育的针对性,促进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的有机整合,同时实现教师培养培训的一体化。由于该模式将教师职前培养的大部分工作放在了中小学进行,大学教师教育者、师范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基础教育的实际及其需要,从而提高了学习与指导的针对性;另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最重要的知识是“实践性知识”[4]。根据我国留美学者范良火博士等的研究,影响教师“教学知识”发展产生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来源是教师的自身实践经验和反思”,以及“和同事的日常交流”[5]。教师发展学校模式可以为师范生提供大量的教学实习、观摩、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因而将有益于他们实践性知识的增长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这一模式可以将教师的培养培训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统筹安排,所以可以在培养层面较好地实现二者的统一。由此,我们认为这一模式也适应于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改革。

3.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在职发展

如果说,教师发展学校主要的目标重点在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质量,校本培训则主要是针对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的。所谓校本培训是指教师在不脱离教学岗位的情况下,与大学教师教育者一起结成伙伴关系,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与传统以大学为本的集中培训相比,校本培训克服了集中培训,受训面小、效率低等的弊端,也较好地解决了教师的工学矛盾,降低了教育成本。因此,它被认为是一种与离职集中培训优势互补的运作方式。另外,这种方式还有利于实现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确立适当的课程与教学理念、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需求全面观照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要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就必须更新课程与教学理念,致力于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1.更新课程理念,形成动态生长的课程观

首先,应把课程看作是师生在共同的活动和交互作用下生成的。依据建构主义等的理论主张,这种动态课程的生成是教师与学习者根据一定的发展任务,围绕一定的知识或问题情境,以学习者原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的认识和反思为起点,通过师生、生生对话、研讨等形式,不断批判反省、修正、内化、外化的螺旋循环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定的国家标准是课程生成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依据,但决非课程内容的全部。同时,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消费者,而是课程共同的生成者、创造者。

其次,要以问题为中心构建开放的课程内容体系。美国学者、著名教师教育专家舒尔曼(L.Shulman,1987)曾指出,案例知识是一种理论与实践情境高度统一的知识,围绕案例进行的教学能够提高教师学习者的知识迁移能力[6]。据此,为提高教师教育的有效性,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围绕“真实”的情境性问题为中心。也就是说,通过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对情境问题的辨别、认识、解释并提出解决策略等为主要途径来获得知识。由于这种知识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经过个体思维深度加工的,因而是容易迁移到教学实践中的。这样的课程内容所形成的体系也必然是开放的。

再次,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及其与教育学知识等的整合,包括学科之间、学科内部、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等之间的整合。教师教育中整合的主要方式是强调真实的情境或问题为核心的知识的整合,它是由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对情境中的知识或问题主动建构实现的。为促进这种整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改革的经验,应注意使教学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要求在内容的安排上、时间进度和教学的要求上实现有机协调和统一。

2.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实现个体能力发展

基于以上课程观,依据教师新的素质发展目标,应改变长期以来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把教师学习者个体已有经验与思维特征等作为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观摩学习等等多种学与教的方式,促进教师学习者学习能力、合作发展能力、研究能力等的提高,实现知识与情境、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习者个体性知识的主动建构,以及社会关系的认知为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的学习、合作的学习,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成为拥有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合作发展者。

3.更新教育技术,丰富教育教学手段

更新教育技术对于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国家谋求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化也是国家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终身职业发展,大规模、高水平、高效益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重要途径和手段。为此,熟悉并掌握相关的教育信息技术,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应重视和加强新技术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其次,这也是教师学习者未来教学实践的需要。从时代文化的角度看,以计算机和网络等为特征的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且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我们所体验到的世界。作为现代教师教育,要培养的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存、学习与发展的个体的教育者。因而一个不熟悉这种技术和时代文化的教育者,显然也就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同时,新技术也是将现代教育理念转变为现实教育实践的重要条件,譬如长期以来我们提倡的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等的教育主张,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由此,教师教育中运用新技术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显然是必要的和必须的。从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在这方面的基本条件和实施情况看,条件上总体比较落后,在思想认识、重视程度上还做得很不够,人力与资金的实际投入、设备的管理和利用等环节上都存在不少的问题。4.加强实践环节,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教学实践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在实习环节上普遍存在着时间短、实习内容相对单一等问题,按照知识融合、教育的连续性和一体化等的原则,笔者认为应进行如下改革:

首先,将教学见习、实习与理论教学密切结合。改变当前理论课程学习与实习在内容和时间等方面相互割裂的现象,在教学内容和进程计划的安排上,做到理论学习与相应的实践调查、教学实习在时间、内容和次序上相对应。

其次,延长实习和见习的时间,考虑到上述融合的建议,这种见习、实习、理论学习的时间应至少保持在半年以上。

再次,增加教育实践的内容。拓展教育实践的内涵,强调除传统的见习和实习的内容以外,还应包括有关的课题研究,如学生的行为研究等的探究性内容。另外增加学生教育实习的内容安排,应让教师学习者参与到教师日常主要从事的所有工作和活动中。为丰富学生对不同学校文化的了解,可以借鉴西方经验,让学生先后到不同的学校中实习,以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

最后,保持教学实习指导工作的前后一致性。大学和中学指导教师应密切联系,加强沟通,在基本的指导思想和认识上应形成一致性的看法,以保证对指导工作的相对连续性。

5.改革评价思想,完善评价手段

针对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中过分注重事后评价或终结性评价,评价方式单一和学习者很少参与的状况,笔者认为,应转变传统教师教育的评价理念,确立“真实、综合和学习者参与性”的评价观。

首先,拓展评价的功能,使评价成为不断为学习者提供信息,促进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的手段。其次,重视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评价,把评价的重心放在过程性、诊断性的评价上。再次,采取综合性的多种评价方式,如专业档案袋,行为评价、笔试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另外,将参与评价作为教师学习者专业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专业成长计划统一和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不只是课程学习结束的阶段性活动。为使学生了解教学评价的过程、依据,掌握基本的方法,应允许他们在自己的评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优化队伍建设,造就一流师资

1.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教育活动和教育改革的主导因素,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优劣。长期以来,大学对教师教育师资的素质要求,主要是以高的科研和学术水平为依据,而对他们是否具有中小学实践经验等没有具体的要求。这种认识与做法主要是以科学主义为基础的,在目标上是培养传递知识为目的的教师,认为未来的教师们只要掌握了这些科学的普遍的知识,就可以在实践中应用。

按照今天我们对教师教学知识特性和教师个体发展的了解,这些传统观点和做法,因无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如知识的个体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因而是有缺陷的,这样的教师教育者无法胜任新教师的培养任务。因此,我们认为,当务之急,要实现我国师范教育培养范式的根本性转变,培养出适合中小学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师,必须首先建立一支合格的教师教育者队伍。

2.教师教育者队伍的合理构成与大学教师教育者的理想素质要求

一个合理的教师教育者队伍构成应包括两个基本的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专门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师。另一部分是在中小学从事师范生教学实习指导的优秀教师。合理的教师教育队伍应该是两部分的适当分工,密切合作。正如英国前教育大臣克拉克所说,“在将来,师资培训的整个过程必须基于中小学教师同师资培训机构的指导教师之间的一种更平等伙伴关系”[7]。

关于大学教师教育者的素质要求或任职条件,所有参与教师教育的大学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中小学实际教学的经验,或者至少应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最新实践和改革状况有着足够的了解。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现任主席BarbaraKelly认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方案的一个重要考察因素之一,应是“教师教育者最近是什么时间在中小学进行过一段实际的教学”,她说,“你很难想像一个培养律师的教授是一个很少从事过法律实践的人;也很难想像一个培养医生的医学家与病人的接触,仅仅是局限于来自实习医生时的临床实践”[8]。笔者以为,这种职业经历的要求,有助于教师教育者形成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从教师教育的长远发展看,这种任职条件应该成为教师教育者资格条件的基本依据。

3.教师教育者的培养与发展

首先,要建立教师教育者成长的长效良性机制。与中小学教师的成长一样,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职前培养和在职发展两个阶段。笔者认为,前面所提出教育改革主张对于教师教育者的职前培养也是适应的。关于他们的在职发展,认为应主要采取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如上所述,在机制上,应建立中小学与大学、大学教师教育者与中学教师之间长期合作与发展的伙伴关系,这种合作发展机制,既有利于教师教育者的成长,也有利于教师教育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

其次,要力争有关的政策保障。从国内外教师教育者的总体情况看,他们的工作被许多学者们认为最细致、烦琐和劳累的,而现实中他们的地位和待遇中却在同行中往往是最低的。类似的问题不但会影响到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也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参与到这项基础性的工作中来,因而需要在政策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

一要进行必要的政策与法规建设。国家应在法律法规上对教师教育者的任职资格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对教师教育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应把大学教师教育者,接受由国家或教师教育专业团体认可的教师教育部门的培训,作为任职的基本条件。在相关政策上,应规定大学教师教育者必须定期到中小学担任一定的实际教学工作,同时吸引中学优秀教师在大学承担一部分教师教育的教学任务。

二要保证与其它专业人员享受同样的地位,获得相应的报酬。有研究表明,教师在中小学花费较多时间,会影响他们的传统专业活动,如著书立说等。因而许多人在他们学院的报酬制度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因此要完善体系,实现大学与中学的真正合作,大学需要调整参与其中的大学教师的负担、报酬体系、经费问题、职称评定等,并做出相应的规定。对于参与教师实习指导的中小学教师来说,也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也需要相关政策予以支持。

三要保证教师教育者培养培训资金等的投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必要的制度和人力、物力的支持。应要求教师教育者在教学工作中与中小学保持密切联系,鼓励他们担任一定的中小学教学科研工作,并以此作为教师教育者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作为教育“母机”的“母机”,教师教育者的培养应在人力和物力等方面集中教育领域最优秀的资源,从而把他们培养成既具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和科研造诣,又具有宽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教育实践家。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实现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真正融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真正承担起培养合格的未来教育者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王冀生.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持续发展走向世界[J].大学教育科学,2003,(2):1.

[2]张金福,薛天祥.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认识取向——兼评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2,(6):62.

[3]朱旭东.国外教师教育改革动力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74.

[4]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6.

[5]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11.

[6]张奎明.美国教师教育中案例方法的应用与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2):47.

探究教育范文篇5

一、相关概念简述

1、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与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教育也经历了从单纯科学知识的传授、注重科学教育方法到强调“提高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现代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现代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

幼儿正是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身心的发展尚未成熟、完善。因此,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当是科学启蒙的教育,让孩子开始接触科学。通过科学教育,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并掌握一些初步的技能,积累科学经验,培养创造力,、为以后的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2、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包括艺术知识教育、艺术技能教育与艺术审美教育,而艺术审美教育又有对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的审美内容。“学前阶段的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有更多的重合,艺术教育是艺术审美教育的一部分,艺术美是学前儿童美育中的核心内容,艺术审美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基础。”

由此可见,幼儿艺术教育指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艺术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情感和个性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

二、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评述

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都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建立在艺术与科学、儿童的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基础上,还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存在着一致的关系

1、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二者都是为了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展。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促进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从二者的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在情感和态度上的目标都着眼于幼儿对生活的兴趣和生命的热爱,在能力的培养上,都重视儿童主动地探究和独立大胆地表现,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都强调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的联系。

2、教育内容的一致性

二者都是对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事物进行探究和表现。幼儿科学教育通常是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艺术教育也是来源于生活,教师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

3、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一致性

二者都鼓励幼儿自由大胆地探索、交流、创造和表现。不论是幼儿艺术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主张给幼儿提供宽松的环境、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自由探索、大胆表现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幼儿科学教育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幼儿艺术教育通过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三、实现幼儿艺术科学教育的模式

通过以上对二者之间关系的一致性分析,我们从中教育的基础上找到了实施幼儿艺术科学融合教育的可能性。艺术和科学作为儿童创造性地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它们在教育中的融合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从而给儿童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通过总结在幼儿教学中的多年经验,一下几个模式可以实现幼儿艺术科学融合教育。

1、相互渗透式

相互渗透式的融合是指在艺术分科的课程中渗入科学教育的内容,或者在科学分科的课程中渗入艺术教育的内容。通过我在实践教学中的总结发现,目前我国各个幼儿园大多数还在采用分科教育的形式,所以在此基础上推行幼儿艺术科学教育是可行的。

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的一个单元,我们可以安排如下的教学:

主题:我们喜欢的动物(小班)

(1)小鸡的一家

通过感知和观察大公鸡、母鸡和小鸡,讨论对小鸡一家的认识和感受,师生共同创编儿歌,表现小鸡一家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对鸡的情感。

(2)可爱的兔子

感知和观察兔子的形态、特征,了解兔子的毛色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兔子喜欢吃什么食物,制作兔子头饰,模仿兔子跳跃或唱小兔子的歌。

(3)机灵的猴子

感知和观察猴子的形态和特征,通过观看录像或参观动物园发现猴子的灵巧和聪明以及猴子的种类和习性,制作猴子的面具进行自由游戏。

单科渗透式的融合,是在保持单科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它与其它学科的核心联系,在完成学科目标的基础上,促进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连接和互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表现。

2、多科并列式

多科并列式融合是分科教育向综合教育过渡的一种融合,它以分科的形式为基础,选择艺术与科学学科中的共同概念、原理或主题,从不同的学科组织相关的活动,帮助儿童获得相通的理解。如艺术与科学中共同的对比概念,我们可以选择轻和重,冷和暖,柔软与坚硬等主题,分别从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数学、常识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例如在以“冷和暖”为主题的教学中,可以安排下列活动达到对主题的认识:

(1)夏天和冬天

比较冬天和夏天的不同特征,如气候,动植物,河流,雨雪,人们的穿着,

饮食,活动等方面,获得对冷暖的不同感受。

(2)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通过文学故事和情境表演体验作品中温暖与悲凉的感觉。

(3)热情的音乐与悲伤的音乐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体验音乐中传达的不同情感,如欢快、低沉等或用其它象征性语言来描述,了解不同音乐的特征,如音高、音速等,用自由舞蹈或抽象画的形式表现热情的与悲伤的音乐。

(4)冷暖的变化

谈论生活中的冷暖变化,了解制冷和取暖的工具与方法,并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如取缓可以将房间装扮成暖色,围着火炉唱歌,讲故事等,将日常的感受和审美的感受结合起来。

3、主题网络式

主题网络式的融合适用于综合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它是围绕一个儿童感兴趣的主题,对主题所涉及到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展开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主题网络中的活动可能与特定的某个学科相关,更多的活动是与多个学科相关,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而多科并列式的融合其活动更多的是与特定的学科相关。在主题网络式的融合中,艺术与科学活动不是孤立的,它是幼儿园主题网络中的一部分,与其它领域、其它方面的活动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幼儿来说,主题网络式的融合是比较充分的,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主题网络式的融合不是从学科的关系出发,而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做到生成和预成相结合。

下面以“桥”为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如下活动:

(1)参观桥;

(2)在参观活动的基础上,自由谈论“桥”,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

(3)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有关“桥”的资料;(教师在儿童的话题和资料中选择下一步的活动内容:欣赏和了解不同种类的桥。)

(4)“我最喜欢的桥”。欣赏有关桥的图片,感知桥的不同造型和态势,初步了解桥的不同种类,在比较中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用不同材料和方式表现“我最喜爱的桥”。

(5)“怎样造桥”。在上一次的活动中生成,讲“赵洲桥的故事”,孩子们进一步用自选材料搭桥;

(6)“桥的形状。”孩于们搭出了不同形状的桥,并且争论谁的桥最漂亮。

探究教育范文篇6

发展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既然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社会和人的发展,那么德育视景中把对管理的关注点由静态的探究和分析转向动态的逐管理之间的对话和跨越,可以说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杜威指出:“没有一种学科,它自身自然地或者不顾及学习者的发展阶段,就具有固有的教育价值。”德育作为一门学科,要想获得自身的教育价值,就得以人为切入点并与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紧密相联。从这一点上说,德育在目标和内容等方面的管理性,无非都源于接受主体的道德认知发展的管理性。为此,在德育视景中探讨实现逐管理之间对话和跨越的问题,实质上是在探讨人的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过渡何以可能的问题。在德育教育中,理性认知和实践是道德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实践是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道德功能的发挥和意义的展现离不开道德实践层上“怎样做”的问题。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是个体自然本能的展开,也不是单纯环境强化的产物,而是个体与社会道德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问题上,马克思强调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不懂得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实践意义,也就不可能确实把握人的道德发展的源泉和机制。杜威的名言“教育即生活”更充分地回答了个体社会道德体验对道德发展的意义。柯尔伯格认为道德的发展乃源于社会冲突情景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除此之外,哈贝马斯还提出“商谈(话语)伦理”主张通过交往行为过程中的对话和相互理解来达到实现道德发展的目的。所有这些,尽管名目繁多、形色各异,但都充分肯定了道德实践对道德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说,社会实践构成了道德发展的“助推器”,没有实践活动的介入与推动,道德的阶段性发展也就不会实现,从而本文所提到的管理之间的对话与跨越也就无从谈起。

二、德育中管理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人们在道德教育中惯于强调社会道德规范的整体性灌输,却很少关注人,尤其是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管理性。这种“人本缺失”的德育观,过于青睐德育在目标、内容、评估和对象要求等方面的整齐划一,却忽略了接受主体在认知方面的可能性和如何根据人的认知与成长规律来对以上内容做相应调整的可能性。在这里,德育教育中的管理性让位于“千人一面”式的强整体性,结果竟是这样,德育视景中对管理性探究的搁浅和缺失,使德育实效性的发挥大打折扣。

在德育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劳伦斯?柯尔伯格看来,人的道德成长势必要经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有阶段的连续过程。道德教育是要以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为前提和基础的,关注人的德育成长的富有“管理性”的逐次阶段推进是德育教育不容忽视的心理学视角。很显然,德育是分阶段、分管理的,任何带有整体主义倾向的千篇一律式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而管理性的要义主要是解决在教育的不同阶段上,如何使德育目标、内容、评估和对象要求等方面和人的认知与成长规律相互匹配的问题。如此看来,突出和强调管理性在德育视景中的地位和意义对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推动德育发展来说便显得尤为重要。

三、德育教育中“管理性”的意义所在

人是道德教育的对象。从横向看,德育中的“管理性”问题源自由于各自所处的主客观条件的不同所带来的个体差异性;从纵向看,它又归因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可以说,在德育视景中探究“管理性”话题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意义深远。

(一)有助于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的主体性的不断增强,传统德育那种只给“现成结论”而不加分析,只注重对道德规范的单向植入而不考虑教育对象的要求和接受能力的做法,由于缺乏针对性而收效甚微。与此相反,“管理性”的提出,则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点上,很好地考虑到了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对德育目标和内容等各方面的管理细分有助于“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个体对道德的要求与期望,唤起他们的道德自觉意识,从而增强德育实效,促进道德发展。

(二)有助于主体性的不断增强和道德实践的不断发展。

在德育视景中,管理划分的立足点在于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各个管理阶段都是与不同个体的道德现状与要求相对应和匹配的。这里的管理是对道德个体要求的关照、意愿的满足和主体性的认可。与传统德育在目标上的笼统性和内容上的强体系性比起来,现代德育观中的“管理”具有很强的主体亲和性,更有助于人的主体性的不断增强。这是因为它转变了过去那种把预设的社会道德规范当作德育起点的思路,真正把人作为了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并充分考虑到了不同个体在道德认知发展上的阶段性,突出了一定的人本道德理念。除此之外,德育中“管理性”的出现,使德育的目标得以具体化,内容得以明确化,这样更有助于道德实践的发展。这是因为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越是细分的,就越容易实施。有理由相信,管理的这种实践亲和性定会不断推动着道德的发展

(三)有助于发挥高一级管理的激励功能,促进个体道德发展。

管理是呈显见的梯度排列的。从这种意义上说,道德的发展表现为通过理性认知和实践的途径,低一级管理阶段向高一级管理阶段不断推进的过程。在这里,高一级管理阶段是从低一级管理阶段发展而来的,它在内涵上包含和整合了低一级管理阶段,因而它对道德个体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激励作用。事实上,高一级管理的这种激励很容易在道德领域形成“比超赶帮”的优势,激发和增强个体的道德自觉性,调动他们投身于道德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个体道德发展,实现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和谐和安宁,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页

探究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育后现代多元阅读情境知识影像

一、引言

新《纲要》更强调用“情境化”、“活动化”、“过程化”、“经验化”的教育内容去影响幼儿,强调幼儿自身的自主“建构”。这些观念无不反映了新《纲要》多元的理论基础和后现代主义的深刻影响,同时也要求教师尽快地从以往注重静态、描述性、习得性知识的传授,向让幼儿自主获得过程性、行动性、活动性和建构性知识转变。那么,幼儿教师教育如何适应新《纲要》的要求呢?应该从后现代幼儿教育观出发,应用情景知识、多元阅读和影像参与的幼儿教师培养策略能加快幼儿教师反思和解构能力的形成,促进他们历史地、情境地探究幼儿知识的“过程化”和“经验化”体验。

二、后现代幼儿教育观

在现代思维中,人们用单一的、线形的、永恒的逻辑、公式、原则和普遍规律来说明和解释世界,进而形成了决定论、均衡论、中心论、统一性、渐进性、连续性等思维范式。而后现代思维强调事物、现象的不稳定性、多样性、偶然性、突变性、开放性,通过相互作用、结构转换等进行概念重构和创新。后现代思维是以不确定性、情景性、政治性、自我建构为其主要特征。

后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模糊而不是清晰的,是充满不确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是生活在一定的时空脉络中极具情境性的,是不可知且无可限量的。后现代课程观强调探究意义和灵魂、情境化和多元对话,寻求课程理解。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课程和教学实践有机适度的发展结合。①后现代的知识探究观不只是紧随时代的变化,也冲破了原来的儿童发展和早期儿童教师知识结构之间的认识局限。基于后现代广泛的理论认识(批评理论、后殖民理论、后结构理论)和分析工具,后现代的学者们开始怀疑和盘问人类对现代科学力量的信仰。在他们的眼里,科学被认为是激发建构者价值的社会建构活动,同时也创生科学应用的权利关系。②在早期教育世界中,对各种发展理论的知识基础的后现代检视表明,过去被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研究框架主要是基于相同背景的学生的同质性研究,基本上不关心文化、阶级和人生履历等的媒介变量,而这些历史的、政治的、情境的变量恰是后现代思维所重点关注的对象。

因此,幼儿教师教育必须对社会和智力的快速变化做出应对。而在教师教育课程中融入后现代的课程观念,教师教育者和学生就有可能从整体上克服现代课程观念的局限,更好地理解早期儿童教育的实质。

三、后现代幼儿教师培养策略

根据大卫和苏马偌的观点,正像现代生活的其他领域一样,现代教师教育课程训练中的学会教学也被概念化为对特别的一套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境都能普遍适用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③但是,一个后现代教师教育涉及从这种模式下转向对知识是如何创造边界和可能性的检验中。④为了帮助学生也帮助幼儿教师教育者对知识建立不同的立场以及如何把工作更靠近我们的儿童,可以使用三种后现代的认知策略:情境知识、多元阅读和影像参与。

(一)情境知识策略

从后现代的视角审视,危险内存在这样的假定中:知识生产是非历史的,价值无涉需要所有的知识被当作整体中的一部分并被在情境中加以认知和检视。⑤情境知识涉及检验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联儿童教育发展的各种理解和实践的语境,是意义性寻求和故事性知识。通过使用其他学科中的有关历史、传记和相关社会知识,幼儿教师教育者能够让未来的幼儿教师洞见到不同元素的交互是如何导致人们对儿童的理解和教育,同时也使他们察觉和体悟到幼儿教育者关于幼儿的知识是如何生成的。

情境知识不仅仅是用来检视知识基础本身的策略,也是关涉对早期儿童相关教育情境领域的理解问题。为了获得这种情境形式,对学生来说,获得对影响当代教育问题的一般认识和对影响早期儿童问题的特别洞见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问题必须在他们得以产生的历史社会情境中被加以检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大量的多元化阅读作为检视和理解的基础。

(二)多元阅读策略

从后现代视角来看,为了让学生明白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是如何展开的,学习者就必须把知识基础作为语篇而检视。为了帮助学生明白什么是后现代语篇以及后现代语篇如何塑造了当下社会和教育的方法和理念,我们可以在幼儿教师教育中使用多元阅读策略。这种策略涉及学生阅读各种早期儿童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文献,以便学生能够追问谁从这些特别的知识中受益以及其他人的实践可能是什么样的等反思性问题。那么,什么是语篇呢?语篇就是语言的实际运用,是整个语言的情境化完整片段,是语言的意义单位。每个语篇都创造着真实的决定着人们行动的方式以及什么是可信的知识认同。在任何一个时候,都有在社会生活中操作的多元意义系统,但是,有一些意义系统比另一些意义系统更占居主流的地位,成为福柯所谓的“真实的制度”。⑥发展理论的知识基础早已是幼儿教师的“真实的制度”,因此,多元阅读提供给学生机会去学习如何解构意义和权利的关系,这种关系操纵着语篇并在其他方面也起着作用,同时塑造着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各种关系。

多元阅读不仅仅只针对文献阅读,还涉及把社会生活作为文本来阅读和解构。用这种方法阅读课堂教学生活,首先意味着检视教师和儿童所言说的意义,然后,审视这些语篇被实践或被课堂参与者创生的方法。通过把语篇外显化,就可能明白其中的社会结构、权利关系、每个参与其中的人的地位以及每个个体被塑造为现实的生活历史和愿望的方法。多元阅读允许这种解构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课程或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诸如教师研究、批评理论、儿童社会学、后结构理论、后殖民理论等认知手段和反思工具。不论探究什么话题,教育者至少要为学生介绍一到两种阅读理论。

(三)影像策略

从后现代的视角来看,教师的角色功能都是在情境、历史和个人传记中转换的,没有不变的无情境、无历史或无传记的角色功能变化。相反,教师的身份认同产生于语篇,教师基于语篇和他们置身与其中的社会情境建构了多元主体角色。这意味着教师能同时置身于多重角色:他们能通过培育、关爱、支持和对个别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的回应创生发展适度的课程,与此同时,也建立起自己对课堂和性别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种专业认同感,可以使用视觉影像技术。影像不是简单的对镜关照而是社会和政治建构在视觉表征上所展现的意念和想像以及人们对此反思所产生的特别价值。⑦早期儿童教师的影像技术往往是通过诸如电视、电影、文学和艺术以及研究和学术文本等现代手段而再现。因为这些影像能让学生洞见知识的政治效果,反思当代生活的各个层面,他们为学生提供一种可以接受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体观以及他们作为教师工作的隐喻意义。

当然,把视觉文化、多元阅读和情景知识相结合将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这些策略可以照亮后现代的方法理念,在其中,知识是社会建构的,意义的多元系统能使儿童和教育者形成多元认同,了解权利和知识的关系是如何塑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机制。

探究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语文教育;“形式”探究;科学化

语文科到底教什么?是教“形式”还是“内容”?这也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当中模糊而充满争议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早已经阐释得很透彻了.“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因此我们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探究,􀆺􀆺”“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叶圣陶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着眼于内容的弊端.反观当下的中小学教材,仍然流于这样的弊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全册为例,大部分以内容为主题的方式构建单元.八年级上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战争”、“爱”、“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科学精神”、“文言文”、“自然山水”为主题构建单元;八年级下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人生历程”、“散文诗”、“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民俗”、“古诗文”、“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题构建单元.

我们可以看到八年级上册中除了第五单元文言文外,其他全部是根据内容组织单元的.八年级下册有三个单元是根据内容组织的,另三个单元是根据形式组织的.而以形式组织的单元,主要是为了把“文言文”单独列出来,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文”和第六单元“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总体而言,以内容组织单元是当下语文教材的主要建构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叶圣陶先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劳力多而收获少”,“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这样的结果是语文单元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缺乏联系,学习的语文知识不系统,随意而混乱,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种构建单元的方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育科学化.当下的语文教材不仅在构建单元上以内容分类,在课后问题的设置上亦多囿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即使是看似拓展性的讨论题,也是从“内容”到“内容”的延伸.以«藤野先生»为例,我们仔细研读«藤野先生»的课后练习:第一题是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1.标题是«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显而易见,该问题是着眼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该题提供了三种理解.但是提供的三种理解的逻辑都是混乱的,仿佛在说“因为‘标题是«藤野先生»’,所以判断‘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毫不顾忌文章结构的内在章法,无视语文的科学性.况且此问题设置的目的也不明朗,不知道希望学生理解什么.第二题是让学生体味课文中的几句话,回答问题.其设置的问题有“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还是着眼于课文的思想感情,仍是内容层面的理解.第三题是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背景.第四题是选作题,其中第一小题是“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可视为是一道小型的写作题,然而编者也并为此提供任何“形式”上的指导,只是让学生“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这题的第二小题出得最好,是让学生将鲁迅写过的三位老师进行对比,但可惜的是教学目的也只是“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却不能从鲁迅写三位老师的笔法不同上去比较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藤野先生»这篇课文课后一共设置四题,却未有一题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形式”角度理解课文.只着眼于课文内容的解读,其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根本没有学会读文章的方法,当读到其他文章的时候仍然茫然无措.就像这样,学生学习了第一课鲁迅的“藤野先生”,但到了学习第二课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时,第一课所学的算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了.而学习到的课文的主旨,鲁迅先生的思想,了解到的时代背景和鲁迅的个人经历,恐怕更多的是老师讲解给学生听的罢了,而不是学生真正思考的结果.但倘若善从“形式”角度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况却会大有不同,会令理解逐层分明,每往前一步都会逼近文章的核心,最终会豁然开朗.从“形式”角度来阅读文章,我们首先是确认文体,再根据该文体的相关理解去观注文章的各个方面,就能逐渐了解作者的用意,明白文章的得失.我们仍以阅读«藤野先生»为例.在此要特别说明一下,以下分析所要使用的“形式”方面的知识系统来源于夏丏尊与叶圣陶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中的“文话”,其“文话”讲的就是一般的文章理法.先从“文章的分类”上切入,我们可以把«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定性为记叙文.阅读记叙文之前我们要考虑的文章理解方法其实很多,如“叙述的顺序”、“材料的判别和取舍”、“观点的一致与移动”、“抒情的方式”、“记叙与描写”、“人物描写”等等,这里我们以“材料的判别和取舍”来说明,从这个角度去琢磨这篇课文,必然产生以下的思考:1.藤野先生一生应有很多事迹,而作者选取记叙的是哪些事情,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2.文章写藤野先生,可是课文前五段只字未提藤野先生,只写了自己从东京到仙台读书的经历,“幻灯片”事件也与藤野先生无关,这样的材料于文章是累赘还是有深意?􀆺􀆺通过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记叙藤野先生的事情有“订正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以及“帮助申诉考试受辱事件”,进一步发现所记叙的这几件事情都是与“我”发生关联的事件,材料的选取是从“藤野先生对我的意义”角度来考虑的,是围绕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这个中心剪裁的.而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并非无端的,进一步思考,就能理解他“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的情怀.那么课文的前五段与幻灯片事件这些材料是否可以删掉呢?

通过思考,我们知道不可以,因为这些材料是交代当时弱国之下的“我”的生存与精神的处境,藤野先生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若在其他学生身上或是平常状态下,意义恐怕并非那么重大.但对于处于生存与精神困境之下的“我”意义却非凡.这样一步步思考,我们就能体悟出藤野先生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高贵品质以及对学术的至诚之心;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感情.这些思考都是从“形式”入手深发开来的.其中的问题是环环相扣的,其间有着有机的联系.“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是以上问题设置的关键点,而“作者记叙的是哪些事情”是为这个关键点提供思考的材料基础.但是有些老师往往会这样设置问题:“课文写了藤野先生哪几件事?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怎样的特征?”这就是从“内容”层面设置问题,其问题是封闭性的,回答了问题之后,思考就终结了.即使再设置其他问题理解课文的其他方面,问题与问题之间也是断裂的,相互之间不能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思考并不能逐步深入.另外,我们从“形式”切入理解课文,不仅能够深入把握文章内涵,其系统性、规律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迁移到类似课文的理解当中去,比如从“材料的判别和取舍”上来分析理解胡适的«我的母亲»也同样适用,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作者“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因为除了“言传”,“身教”的影响更深远,我们就能理解作者最后抒发的感情“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作者:朱亭曲 单位: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

探究教育范文篇9

一、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1.期望值高

受“分数第一”的错误思想影响,不少家长只注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每当孩子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首先关心的就是“你考了第几名”。曾经有位学生发出无奈的感叹,“作业几时无?把笔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上床睡去,只恐名次为敌,今夜又无眠。提神弄笔墨,此苦向谁言?”学生长期的压抑,高分低能的学生群体的增多,不是我们的期望。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而农村的好些家长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把考上好大学作为孩子成才的衡量标准,使得农村学生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2.过度溺爱

独生子女已成现代家庭的宝贝,不少家长错误地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家长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而忽视对孩子感恩意识和做人等方面的教育。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几个大人照顾着一个孩子,哪能舍得让孩子受一点委屈!这种娇生惯养下成长的孩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调查数据显示:18.27%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家庭劳动,47.78%的学生只参加每周一小时以下的家务劳动。正因为如此,52.12%的学生不会洗衣、做饭,61.75%的学生经常需要家长帮助整理房间。

3.重物轻育

在农村学校,许多家长把教育学生的责任几乎全部推给学校,自己只管种地干活、外出务工挣钱养家。平时在物质上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他们认为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只要是付出了金钱就尽到了义务,缺乏对社会生活知识和规则的强调,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忘记了还应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目前,大多数农村中学,住校生占全校总人数的70%以上。而这些住校生只有在周末或节假日时回家,平时学生与家长很少见面。特别是一些“留守”孩子,一年见不了父母几次面,更不要说交流与了解。有的学生家长,对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健康情况等一概不闻不问。然而,一旦出现问题则暴跳如雷,对学校、老师横加指责,对子女则非打即骂,或者干脆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其结果往往是导致孩子更加强烈的叛逆,从而破罐破摔、经常迟到、请假,乃至于旷课逃学,离家出走,甚至于对人生彻底丧失信心而走上绝路。

二、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1.转变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常听到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就是难教育。其实,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理念。观念决定行动,意识决定未来。一个不具备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长怎么能面对新时代的孩子呢?一个明智的家长必须树立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农村家长必须转变思想,从孩子的实际能力出发,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以便他们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驾驶自己的理想航船。

2.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农村家庭教育方式多为严厉型或放纵型两个极端。在这样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下家庭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农村家长应当积极改善教育方式,在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但不可过于干预,包容其个性发展但不可过于放任,以促使农村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3.建立一个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家校的脱节,沟通不良甚至误解使得农村教育大打折扣,农村学校在办学中越来越显得势单力薄。现在的农村家庭教育多是处于自发的、比较随意的状态,还没有科学、规范化的教育引导机制。农村学校除了家访、使用大容量高速度的校讯通平台之外,还可以发挥现代通讯技术的优势,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电话联系;家长也可以通过家长会、参与课堂教学、开放日、作业展览等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建立更为人性化的沟通渠道。事实证明,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能帮助家长,更多的了解家庭教育功能,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及促进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为家长多途径获得教育信息和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使家庭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从而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彻底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现状,创造出明天教育的全新景象。

作者:吴芳琴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第三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探究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急救教育;班主任;小学安全教育

1急救教育定义及现状

急救主要是指院前急救,即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务人员或在场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救护,以维持病人基本生命特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1]急救教育包括教授正常人体知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急性创伤处理及常见病急救等。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高达70万,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其中学生群体在这个统计中占有很大比例。[2]处在小学期间的学生们,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使其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而其认知的匮乏也使其很难真正认识到自己或他人的身体状况,所以如何让儿童们学会规避风险,以及在没有监护人在场或医护人员没有到来之前进行急救,有效避免早期伤害,争取到伤病救治的黄金时间等都成为急救教育探究的重点课题。当前关于校园急救课程的实施以及与此相关的文献,基本都是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从防火防盗运动安全等多方面讲起,以理论课程或讲座为主,由体育教师或兼职的安全教师进行教学,用板报征文等形式树立安全意识,但都很少触及专业的急救知识,无论是理论课时还是实践课时都非常少,尤其忽视培养学生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心理素质。本文针对当前安全教育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小学急救教育,以期为推动急救知识在校园中的普及作出探索。

2班主任为主体的急救教育工作优势

2.1班主任高权威性优势。小学的急救课程并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具体规定的教师,但由于知识较为专业,一般都是由体育课教师或兼职的安全教师参加培训进而对学生进行教学,或邀请专业的医护急救人员对学生进行讲解。但对于学生而言,辅科教师和外邀专家并不具备班主任的高权威性。小学阶段的儿童对于班主任教师有非常强的依赖和信任感,这种状态不仅强于其他教师,甚至强过其父母。所以同样的知识,由班主任强调和其他人强调,在学生的记忆里留下的形式是不同的,前者明显因更加重视和期待表扬而显得深刻。高权威性还体现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儿童意外伤害最常发生的地点是家里,发生率为43.2%。[3]这就意味急救教育同样需要家长的参与和督促,在教师触及不到的地方予以补足。而与家长的沟通中,最便利也最能引起家长重视的就是班主任的发言。这一环节能让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并达到其应有的效果。2.2班主任高针对性优势。急救知识技能较难为小学生接受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儿童自身,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经验少,分辨能力差,对于危险的预见能力较低,很多知识记住了也很难真正应用,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对安全隐患进行指导,而熟悉学生衣食住行和常见意外,又能及时进行提醒和指导的只有班主任。要想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需将急救教学融入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使其成为一项顺其自然的技能。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身体状况,所以其需要侧重掌握的知识点并不一样,而仅依靠单纯的照本宣科教学显然不足以满足学生们的需要。班主任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以及日常与学生们的接触,对于自己班级学生的基本状况已非常了解,且相比专业的急救人员,班主任更清楚处在当下年龄阶段的学生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运用和指导对应的急救知识时就更加的具有针对性。2.3班主任高实效性优势。高时效性主要体现在班主任第一线工作者的身份上。情景性记忆要比文字性记忆更加深刻,而及时复习的记忆又要比延时复习的记忆更加深刻,所以反复及时的对学生们进行急救教学显然效果最佳。与授课时举例子或宣传栏相比,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和锻炼更能加深其理解和认识。时效性的另一个表现在班主任的工作性质上,班主任需要及时了解国家安全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并认真贯彻国家及地方政府宣传的安全知识及相关通知,所以相比一般教师,班主任更能全面的把握社会信息和与此相关的急救知识,并在开展并组织学生进行演练或应对突发事件时更得心应手容易执行。

3班主任为主体的急救教育实现途径

3.1加强对班主任教师的急救培训。当前针对小学教师进行的急救培训十分有限,教师们也由于承担着其他繁重的工作而无暇系统的学习和融汇急救课程,所以并不建议由班主任完全取代体育教师或安全教师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教学。而是,以班主任为主体,做主要负责和日常指导的工作,其他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和擅长进行合作教学。这就需要班主任接受系统的急救培训,了解小学生急救相关的知识,对急救的技能标准掌握,并将之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班主任岗位的优势,让急救知识从自身开始重视,再逐渐以教师带动学生,以学校带动家庭。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3.2设置专门的急救课程。急救教育虽然属于安全教育的一部分,但其知识的特殊性使其无法与普通的安全教育一同进行教学。首先,急救教学中大部分教学都属于实践课程,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这就无法进行知识讲座,必须以班级授课的形式,由教师指导学生们进行练习,以提升学生们的动手实操能力。其次,虽然急救教学属于专业性较强的科目,但因其是在缺乏他人帮助下学生们的自救或救助他人的紧急行为,且无论是否危及生命,急救都是受伤第一时间动作越快越标准,可挽救的损伤及引起的后遗症越少,所以急救属于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更强调自我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大众的配合,所以急救教育不能和单纯的安全教育一概而论。3.3培养学生的急救心理素质。对于急救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急救时的心态。当意外出现时,学生们如果忙乱不知所措,这时没有可依靠的人在场及时介入,很有可能会在已有伤害的基础上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紧急状态下的心理素质就尤为重要,只有心理素质高,才能正确判断并顺利进行基本急救。心理素质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学生们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生们对于当前环境的熟悉程度。这就需要给学生们创设一种安全意识的培养环境。可以采用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承担的班级内安全责任制度,通过日常的安全隐患排查,简单伤害的急救处理及新闻中出现的急救事故探讨等进行及时的反馈教学。逐渐培养学生应对紧急事件时的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3.4班主任为主体,各方面协同推进急救教育。急救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进完成,而其主要承担和联系者就是班主任。对于学校教育,需要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及聘请专家进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深入日常,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对于家庭教育,需要班主任和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儿童在校外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儿童自身存在的易发问题,并对家长进行应急培训,真正做到以学校带动家庭,有效减少学生们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最后就是急救教育的社会价值,急救教育投入低、覆盖面广、价值深远,是预防学生们出现意外事故、降低损伤及死亡率的有效手段,是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家长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对于维护健康校园和谐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急救教学的有效开展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何梦乔,钟后徳,毛仁忠.实用急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9.

[2]张雁,温新华,林长敏,陈汶,陈泽英,于颖,赵晔.国内外公众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培训现状及其差距[J].中国全科医学,2006(20):1668-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