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科学十篇

时间:2023-03-17 02:53:45

当代教育科学

当代教育科学篇1

 

主要栏目

教学理论、外国教育、教改前沿、学科教学、专稿、决策与思考、理论纵横、精论集锦、教育心理、教育评价、教育管理、品德教育、课程与教材、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教育史、信息荟萃、基地巡礼。

 

投稿须知1 来搞在标题后注明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文章末尾注明详细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2 文章须由关键词3—5个,内容摘要300字以内。

3 文章的标题、作者的工作单位、关键词、摘要要求译成英文放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

4 作者简介放在文章的第一页下方,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

当代教育科学篇2

关键词:语文教育;读经;复古;师古

语文学科的尴尬现状,首先并不是由语文本身造成的,而是由整个文化环境和学科生态系统决定的。因此,教学的改革,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学科内部,而应关涉整个教育观念,乃至整个应试教育体制的改革。

一、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观察认为,当前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阅读教学中的过度解读和误读问题当前的阅读试题内容,选用了很多作家的作品片段,但有些作家表示,自己去做这些阅读题却连一半分数都拿不到。当然,作家不会做阅读题并不仅仅是过度解读的问题,这与考试模式和训练题型有关,但过度解读确实是语文教育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笔者以为,语文阅读题应该是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考辨作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而非肢解语段,吹毛求疵地问:“作者写‘下雨了’,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剖式的分析背后,常常也解构了文学作品的美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是无效的。

(二)模式化严重,缺乏个性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的思维已经严重模式化。他们看到阅读题中的比喻句,就得写“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而在选取议论文素材时,往往就是乱搬司马迁等古代名人事迹。如此程序化、模式化,何谈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素养的低下是当代国人愈来愈严重的问题。网络上的胡言乱语、生编乱造不规范处处可见,甚至很多人在公众场合、重要场合都口不择言,不能规范表达。对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文艺青年们聚在一起的话题,也是张口叔本华,闭口弗洛伊德,谁要是“子曰诗云”,别人只会当他在说冷笑话。这对于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是十分不利的。在全球化视野下,对文化当然要采取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但是文化宽容首先不能丢弃自己的文化之根。在这样一个形势下,语文老师的焦虑之情就能够理解了。

二、对“读经运动”的反思

以台湾王财贵教授为代表的“读经运动”,之所以绵延十几年仍能轰轰烈烈,与笔者上文所述的社会人文状况有紧密的因果联系。笔者看过王财贵教授在北师大的演讲视频后,对他的大部分观点难以认同。王教授的这段演讲煽动性很强,作为演讲本身来说,毫无疑问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他传达的很多观点在逻辑上难以自洽,且许多例子都缺乏说服性。但,笔者在此只看他教育理念中的积极部分,其中至少有两点是值得肯定的,其一是加强对于经典文化的教育力度,其二是改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笔者深知中学生害怕文言文,深知他们在害怕而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的时候,就会开始厌恶文言文,而青春期的抵触和叛逆心理会把这种厌恶无限放大。这就是为什么北京高考中竟然有8%的人在古诗文填空题上一分不拿。这个现状毫无疑问是严峻的。但《论语》中有段十分经典的对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笔者相信,读经运动的倡导者一定知道这句话的意义。如果说当前语文学科的现状是“不及”的话,那么私塾式的读经运动,则又显得有些太“过”!清初著名的文人画家石涛在绘画创作中提出“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意思是说,绘画不能完全临摹古人的画法,而应学习古人画中的气韵,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否则永远不可能成才。绘画如此,教育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不能抛弃中国几千年的文学经典和文化传统,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师古人之迹而不知古人之心的人又如何担当得起民族文化复兴的大任呢?从这个角度来看,单纯的“读经”“诵经”“背经”,所谓的“小朋友们跟我念”,所谓的先背再悟,都是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了。小朋友们背了经之后,有几人能及时自悟?悟是一辈子的事,等到小朋友们真正领悟了,他们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笔者认为,读经教育,应该是师古人之心而不是复古,复古是历史的倒退,古有古法,今有今法,师古仁人之心,便会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师古人之迹,念十几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则很可能皓首穷经,一无所获。所以,改善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很重要,王财贵教授的“小朋友跟我念”式的教学方法自可聊备一说,不过笔者以为“读经”要适量,方法也要斟酌。教育者不能以学生背诵经典为目的,也不能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为目的,而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的。

三、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背经是一个尝试,但远远不足以达到这个目的。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还应该从儿童本位出发,迎合孩子们的口味,引导孩子们去读经。比如,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会就激发了很多中小学生对中华传统诗词的兴趣,可谓一个不错的尝试。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古代典籍与儿童文学、绘本、歌谣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阅读,或者让孩子们表演一些历史故事改编的短剧。在古代经典的选择上,也需要慎重,整体上还是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且选择那些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的内容。中小学生并不具备一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些古代经典如果不加特别的解释和甄别的话,很容易将孩子引入歧途。此外,虽然中国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照搬西方绝对不行,但在语文教育上,也绝不能一味偏重中国古典文化典籍。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很重要,万万不能从“读经少”演变成“只读经”,所谓的“扔掉语文课本”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当代中国的语文教育需要的是循序渐进的改良,而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一言以蔽之,我们当代的语文教育,应当师古人之心,而非开历史的倒车。

参考文献:

[1]石耀华.“儿童读经”运动质疑———从近代语文教育史上几次读经运动说起[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6).

当代教育科学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思想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又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地作了科学的阐释和界定,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论述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续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号召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从实际出发,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作为高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如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地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地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努力地探索和提高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当前我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着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性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塑造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第一个要义是发展。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大量的前所未有的新矛盾和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去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观念、品德及心理素质出现的新变化和产生出的新矛盾、新问题,在工作实践中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的大学生们无论在思想政治的需求方面还是在身心发展的需求方面较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依据当代大学生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要求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的发展眼光去看待、认识和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所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二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始终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观念及身心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在实践中去探索出一条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需求与身心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子。在实践中努力做到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社会实践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使我们的大学生都能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有”人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和原则,即要求我们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以大学生为本,以大学生为核心。一是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全心全意为的为大学生服务,在工作实践中自觉的做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要时刻地想着学生,主动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及时地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排忧解难,成为大学生的贴心人。二是要尊重大学生,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既要尊重大学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同时也要自觉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尊重大学生的劳动和创造,成为大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三是要努力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不断的提升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及文明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提升大学生们应对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发展变化的各种能力,使他们都能成长为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坚持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第一要义和核心,同时也要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既要坚持“重点论”,又要坚持“两点论”,既要抓住“一般”,又要兼顾“个别”,也就是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非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一方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面对整个大学生群体,故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探索、认识和掌握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及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坚持“重点论”,同时也不能够忽视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从而探索、认识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又是由一个一个的鲜活的大学生个体所组成,由于每一名青年大学生都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及社会环境,具体的家庭及社会背景环境不同,个人的成长经历也不同,所以,作为一个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个体,他们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从个性品格上都存在有比较明显的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在探索、认识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学生思想观念和身心发展变化的整体规律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探索、认识和掌握每一名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的规律,从而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只有始终自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即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当代教育科学篇4

论文摘要:分析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着眼于改善和提高对90年代左右出生的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新层次和建立优良的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引 言

高校是科教兴国的生力军,培养造就什么样的人才,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用同志“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

1、英语教育体制对当代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常有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难做的感叹,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原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所依存的社会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对外界接触较多,更多的阅读国外书籍,接受了较多的外界思想,必然会影响到这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方法仍然是老式的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的、教条灌输,严重与社会实际脱节。怎样才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的社会体制,工作方法更有效?笔者认为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客观条件、以及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明确哪些方法应该推广,应该改进什么方法,什么方法应该被放弃,从而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进行了改进、更新,进而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得到改进、发展、更新,只有这样,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以学改为突破,促进科学发展观进头脑

一是高等学校应成立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就如何引导英语专业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学习观,进行学习改革和创新,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探索,并通过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将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学工部、团委等相关管理部门等各方面的相关工作系统整合,形成合力,增强英语学习指导的力度和效度。加强学习指导,引导英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更大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学会鉴赏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交互作用。二是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系列选修课,帮助他们树立新的大学学习观,认真学习马列经典著作,课间多阅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相关书籍。

3、以“两课”为载体,加强科学发展观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渗透

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当今大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和上世纪的学生相比,目前的大学生以90年代左右出生的学生构成,这一代人特点鲜明,具有独立的思想,张扬的个性,自我意识强,且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特殊情节,盲目崇洋。他们更关注自我,更注重实际,灌输式的教育,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应采取灵活的方式教育学生。例如,通过讨论、辩论、调查访问、社会实践、观看教育影片等,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两课”课堂材料不能死搬教材,要与当前的形势和社会热点相联系,同时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比如就业等问题,使学生掌握当前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情况、政治局势的变化,了解市场信息、人才信息。使学校“两课”和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大学生活。大学生活是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关键的时期,要加强培养学生理论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社会经验的积累、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清是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对“两课”,两课的考核也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评估了理论教材的内容,也应采取措施,例如社会实践报告、论文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感到“两课”学习活泼,易于接受。

4、鼓励英语专业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用社会实践锻炼大学生

对于从学校生活到学校生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事实上,只有学校教育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来说是不够的,社会大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学校的环境没有社会的配合,难以达到最佳效果。社会影响对于学生而言,有时甚至超过学校的教育,更生动,更深刻具体,更有影响力。因此,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要扩大学校空间,在学校进行教育的同时,引导和鼓励他们走出校园,接触和了解社会,通过开展“送英语到农村”、深入社区、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志愿者和其他社会实践英语专业,以提供更多的生活体验,增加他们了解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的机会,校外的信息纳入学校的知识内,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通过对英语的传播,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增加社会责任和道德感,使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未来全面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5、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要搞好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根本保证。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思政工作队伍中职称结构不合理,缺少高级职称的教师;二是思政工作者总体上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三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任务分配不均;四是没有组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开展系统、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高校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理论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组织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计划方式,努力取得成果。在论文的发表上和职称的晋升评定上,学校应优先照顾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每年妥善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进修或读研究生的研究生,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教育工作者要提高思想认识和不断进行政治内容的更新,只有新知识、新观念,才能吸引人、引导人。

6、结 语

针对90年代左右出生的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研究了一套系统化、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以《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精神为理论指导,渗透研究分析过程中,对新形势下做好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2010年度赣州市级社会科学研究百题立项项目;编号:10152;课题名称:“浅谈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做好当代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当代教育科学篇5

[关键词]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当代价值

哲学上对问题的探究总是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维。对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的论述也依照此法,首先,阐明为什么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具有当代价值;其次,论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是什么;最后,对实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的可能路径作一简要探讨。

一、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当代命运之追问

对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研究在经历了一段蛰伏期后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近些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发展的意义。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之所以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原因如下:

(一)当代教育面临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于科学教育的“视域”之中

理论的产生总是扎根于一定的问题,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产生也不例外。斯宾塞所处的时代,英国率先实现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生产力较之先前有了质的飞跃。生产力的进步,一方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即为机器大工业的生产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英国当时学校的情况却是另一番场面,学校中传授的是以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为代表的古典文化,缺乏实用自然科学的传授,这样就造成了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正是在此背景下,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应运而生。21世纪,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由科技决定,是由掌握科技的人才决定的,这就要求学校培养能够掌握这些先进技术的人才。而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大多数人的科学素养远没有达到基本标准,我国科学教育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此外,在教育与社会密切联系的今天,教育与课程改革、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如何协调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斯宾塞所处的时代和我们现如今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可以说斯宾塞的教育思想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并没有过时。

(二)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对现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教育论»一书中,该书一出版就受到了人们的大加赞赏。此外,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家所吸收,成为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可为我们今天实现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提供某些借鉴和启示。如斯宾塞认为在教育中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这是一条教育实践的真理,他还认为教课应该从具体开始而以抽象结束。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任何形式的超越或是压抑都不会有预期的结果。斯宾塞在几百年前就能看到教育教学的真谛,可谓是有“先见之明”。此外,在具体的科学教育中,斯宾塞提出了实物教学,这对现代社会的科学教育是一个重要启发。这表明,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是有其生命力的。

二、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之审视

(一)为我们确立正确的科学教育目标提供了思想源泉

我国科学教育的目标可以归纳为:“1.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2.培养科学的兴趣和态度,学习科学的方法。3.了解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应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2从科学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这些目标并没有达成。大多数中小学校认为,科学教育就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就是单纯的科学知识的传授。这就造成了科学教育目标的其他方面,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的教育被忽略,影响了科学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提到了应该比较知识的使用价值,选择最有利于人们的知识学习,以此引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结论。很明显,斯宾塞主张学习科学知识的使用价值,必然是要发挥其在完满生活中的作用,而不是单纯地“为科学知识而教”。所以,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诸如科学符号、科学概念之类的,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如探究精神、实证方法等。因此,科学教育不但要根据国家的需要传授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发挥其教育功能,使学生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的创新精神。

(二)为我们践行科学的教学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从目前科学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在教学中主要还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方法,注重科学知识的灌输,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科学教育的目标难以达成。斯宾塞曾经说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两个最重要而最被忽视的一般原则。一个是:在青年期同在儿童早期与成年期一样,整个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连带的原则是:所引起的心智活动应该一直是内心乐意接受的”[2]80。此外他还讲道:“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自我教育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2]63其意思显而易见,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把引起学生的兴趣为目标,而这也是探究性教学的本质。故此,科学教育也应该把探究性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要真正实现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求知。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如果采用一些单纯的知识传授的方法,往往会抑制学生的主动性,与学生的兴趣需要发生冲突。理想的做法是把科学教育教学直观化、实验化、生活化,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目标。

(三)为我们开展“文理沟通”的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资源

新世纪,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于是,人们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这在客观上成为“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日趋结合的理性力量”[3]。而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依靠科技方面的力量远远不能解决,例如环境污染问题,尽管相关的环保技术已经十分先进,但如果人们的环保意识依然薄弱,环保工作就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就呼吁我们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然而,我国在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使中国教育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过于狭窄和片面。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写道:“我们要注意还有一门与生产成就直接有关的科学,社会科学。那些每天看金融市场情况,了解当时行情……估计战争的可能性,而从这些材料决定他们经商措施的人们都是社会科学的学生。”[2]22斯宾塞还讲道:“让我们从父母的职责转到公民的职责。这儿我们要问,一个人要尽这些职责需要什么知识?我们不能说,尽这些职责所需的知识完全都被忽视;因为我们学校某些科目至少在名义上是同政治社会责任有关。此中唯一占重要地位的是历史。”[2]29从此可以看到,斯宾塞在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的比较价值的同时,也没有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把它们看作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科学教育中不应该对自然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扬此抑彼,而应该兼顾两者。故此,我们应该尝试采用综合化的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综合文理学科的教学。例如美国在1989年推出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报告强调,精选课程内容,而每门课程要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知识及必要的技能训练,打破以往人为的学科界限,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通过这种尝试既考虑到了学生全面发展,又照顾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这对我们沟通文理方面不得不说是一个好的参考与借鉴。

(四)为我们进行科学的教育评价提供了指导原则“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活动中有关要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265对中小学科学教育进行评价是判断科学教育实施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纵观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历史发展轨迹,“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一直贯穿始终,在对科学教育的态度上,也更看重科学教育功利性的一面,“使得我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长期徘徊在工具理性的阴影之下”[3]。这势必会造成科学教育的评价以分数定优劣,忽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结果导致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只局限于科学知识的掌握,缺乏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的养成,致使科学教育培养的人才偏离了科学教育的目标。斯宾塞认为:“作为评价任何培养计划的最后考验,应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它是否在学生中间造成一种愉快的兴奋……尽管从理论上看,某个做法似乎最好,但如果它不引起兴趣或比其他方法引起较少的兴趣,我们就应该放弃它。”[2]64对于科学教育来说,一方面应该努力促成学生在科学知识方面的进步,另一方面应该像斯宾塞所说的那样,看科学教学是否在学生中间形成了一种兴趣倾向,这是衡量科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人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媒介,“人既是掌握理论的主体而成为理论的载体,又是实践的主体。理论与实践便统一在这个中介‘人’身上”[4]。没有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沟通其中,理论和实践只能是“两张皮”。所以,在实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的方法上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参考文献:

[1]亓殿强.科学教育原理与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刘克文.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7(6).

当代教育科学篇6

 

1.关于电化教育的定位

 

电化教育姓“教”不姓“电”,应定位于教育m,理由主要有四点。一是电化教育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二是办电化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效果、效益,高效优质地培养人才。三是电化教育关注的主要不是电光、电声、电控等现代技术本身,而是各种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它所追求的不是教育的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四是电化教育作为一种事业,是一种教育事业;作为一门学科,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电化教育工作者,不论从事教学、研究、软件开发还是硬件建设、资源管理等,都是教育工作者。

 

2.关于电化教育学的性质

 

从电化教育学的来源说,它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是教育科学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它的本身来说,它属于交叉学科中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家庭出身”是教育科学,它的“本人成分”是综合性学科。它既非纯理论性学科,又非纯技术性学科,而是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这种定位观已成为本阶段的主流观点,很少有争议。

 

(二)1995-2004年:多种定位观争鸣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AECT1994定义的引进和学科名称的改变(1998年,教育部的《髙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电化教育学”改为“教育技术学”),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引发了一场广泛的关于学科名称、定义、定位、逻辑起点等问题的争论,出现了多种学科定位观,下面略举数例。

 

例一,“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而它的定位却在于技术,具体地说,就是有关对促进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几个环节”。

 

例二,“教育技术虽说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种技术,仍属于技术的范畴,主要回答‘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技术学科应定位为技术性质的学科”。

 

例三,由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都与教育教学过程及教育教学资源有关,所以教育技术学自然应定位于“教育”,而非定位于“技术”。

 

例四,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中的问题,研究方法也是教育学中采用的方法,因此,它属于教育学科应当是无可争辩的。

 

例五,“我国的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应定位为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完整公式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

 

例六,把教育技术学定位在现代信息技术和视听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上的同时,就圈定了它的研究范围……表明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教学现象。

 

例七,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例八,“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门类中技术学范畴的、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综合应用学科,是教育科学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连接桥梁"。

 

例九,“教育技术学科具有双重属性,既有教育属性,又有技术属性。因此,它应是‘教育一技术’双重定位”。各家争鸣,定位迷失,这是本发展阶段的基本情况。

 

(三)2005年至今:三种定位观并立

 

本发展阶段关于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对“信息技术”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和界定而展开的。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对信息的获取、储存、处理、传播等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对信息技术的这个定义,人们的分歧不是很大,只是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较大的分歧在于对信息技术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和界定。对信息技术的内涵,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第一,信息技术=全部物化形态技术+全部智能形态技术;

 

第二,信息技术=当代物化形态技术+现代智能形态技术;

 

第三,信息技术=现代物化形态技术+现代智能形态技术。

 

对信息技术概念内涵的三种理解和界定,产生了三种不同的学科定位观:第一,教育技术应定位于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是教育学科;

 

第二,教育技术应定位于技术,教育技术学科是技术学科;

 

第三,教育技术应是教育一技术双重定位,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学科。这三种定位观形成三足鼎立,成为当前发展阶段的基本景况。

 

笔者翻阅了33年的历史答卷,学科定位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答案。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应该怎样定位?笔者对教育技术学科定位和发展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以定位为“教育一技术”(双重定位)较好

 

1.双重定位能较好地体现学科的本质,认清自我

 

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它由两个基本要素——现代教育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构成,两者缺一不可。双重定位能较好地体现这个学科的本质,而单是定位于教育或技术,很难体现这个学科的本质。

 

在一次研讨会上,谈论“教育技术:他是谁?”。光知道他(教育技术)姓“教”,能从人群中认出谁是他吗?不能,因为姓“教”的学科很多,教育心理学、教育传播学、教育统计学等都是姓“教”。只有知道他(教育技术)是姓“教”名“技”(双重定位),才可能认出谁是他。

 

2.双重定位有助于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现代教育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教育技术学的特色和优势,是它和其他教育学科或技术学科不同的地方。有人说,教育技术学的学生,比教育理论,不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比信息技术,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的,单比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不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单比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是,比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却比他们都强。李龙曾借用相声演员冯巩的一段台词:“我就是和潘长江比身高,和姚明比说相声,和克林顿比说中国话,比的就是综合实力。”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跟教育学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的就是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综合实力”优势。

 

3.双重定位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双重定位可使本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更加切合教育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培养既懂教育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正在做四件大事:理论方面为学科理论体系的重构;实践方面包括“三通两平台”建设、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建设、微课程教学设计培训。这四件大事都是围绕深化教改四大主题(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协同创新)进行的,都离不开既慊教育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参与,否则是难以做成的。

 

(二)关键在改名:改教育技术为信息化教育

 

2011年4月,教育部《普通髙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拟将教育技术学”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可授教育学、理学、工学学位)并发出征求意见表,征求各方意见,笔者也提出四点意见。

 

1.改名很有必要

 

本学科专业原名“电化教育学”,1998年改名为“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这个名称自美国引进,不适合中国水土,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导致了研究领域的泛化、培养目标的模糊、管理机构的混乱,对该学科专业发展很不利,改变“教育技术学”这个名称很有必要。

 

2.改成“教育信息技术”不合适

 

改成“教育信息技术”易导致本学科专业的技术定位姓“技”不姓“教”,去培养“匠人”。用4年时间培养“匠人”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3.改名为“信息化教育”比较好

 

“信息化教育”这个名称属于“中国造”,以之概括该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最为恰当。这样,既可不定位为技术,又能准确反映学科的本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融合;既可保持中国特色,又可凸显时代的特征。新时代的核心特征是信息化,这已是人们的共识。

 

4.将可授学位改为“可授教育学、工学、艺术学学位”

 

按照我国30多年的办学经验,本学科专业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教育电视、教育播音、教育影视摄制等能力,这是当今社会对本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现在,笔者坚持认为:改名很关键,不改名,很难解决该学科的定位问题。

 

(三)以“信息化教育”名义,走向一级学科

当代教育科学篇7

论文内容摘要:文章试图从古代书学教育的发展中汲取营养,探讨当前书法启蒙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期构建幼儿园书法教育的学科框架,推动书法教育从实用化向艺用化转变以及寻求书法启蒙教育的制度化途径。 

 

党的十七大关于教育的阐述中首次提出重视学前教育。而作为基础教育准备阶段的学前教育,一直游离于义务教育之外,无论是教学园所的分布、教学师资的配备、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教材教法的确定等,较之基础教育相去甚远。而当前,书法教育被排挤在主流教育之外,书法启蒙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趋边缘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关注书法艺术的发展,就要重视当前书法启蒙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要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书法教育的核心价值,而古代书学蒙养正是我国传统幼儿书法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古代书学蒙养教育的认知 

1.蒙学与书学的概念 

蒙学,就是“蒙养之学”,是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养成教育的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周易·蒙卦》有“蒙以养正,圣功也”之说,也就是说,启蒙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走上正道,是神圣庄严之事。幼儿正处于幼稚蒙昧期,教育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的学校,称为“蒙学”,儿童“开蒙” 称为“蒙养”阶段,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至七岁,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识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认识并遵从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 

书学,则是古代蒙童接受的一种较为初级的、以识字和习字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古代蒙学中各学科的教学仍处在互相包容、互相融合的浑然形态之中,还没有各自独立形成自己完整的体系。就书法而言,是和识字结合在一起的,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密不可分。正如清人王筠所言:“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由此可见,书学是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书学也是蒙学的基础与准备。 

2.古代书学教育的特征 

(1)书学教育目标的实用性 

在印刷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大量的抄写工作要由来完成,势必形成对抄手的极大需求。加之科举取士,考生书写水平更直接关乎科场命运。由于抄写的需求和科举的要求,使书法的实用价值巨大,所以书法教育在中国古代备受重视。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习字课程作为书法基本功,在蒙学教育中必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古代书法教育更加突出书法的实用性,古代书法教育本质是具有强烈工具性的书学教育而非书法艺术教育。 

(2)书学启蒙教材的规范性 

我国古代书法蒙学教材自先秦至隋代均以“字书”为主,“字”指识字,“书”指书写。字书兼有识字与书写功能。周习太史籀大篆《史籀篇》,秦习李斯小篆《仓颉篇》,汉习史游隶书《急就篇》。字书随着书体的演变而更替。从唐代开始,书法蒙学教材开始转向专门化,由于书体的演变,属于篆隶书体的字书系列被更系统的楷书识字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所替代,后者称为“法帖”。“三、百、千”作为蒙学教材,流传最广泛、最久远的要数《千字文》,自唐宋以后,它一直在全国范围内被用作启蒙识字教材,直到清末。 

(3)书学评价杠杆的强制性 

古代蒙学教育主要是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初步的道德行为培养,以识字、写字和背书为主。这一阶段中,习字是识字的有效手段,是书写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古代蒙学习字训练,在课程设置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蒙童的书写水平是其学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书法在当时是读书人能否走上仕途的考核标准之一,而选官政策与考试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古代书法教育的风向标,直接影响着书法发展的方向和要求。自隋代科举制度产生以后,书法与选官的关系在科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古代书学蒙养与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比较 

古代书法教育包括家传、师授和官学这三种途径。家庭教育在古代书法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书法教育的一个重要形态。古代书学蒙养教育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其不均衡性,在入“小学”之前的年龄层次,即当前的幼儿园阶段,表现尤为明显。首先,书学启蒙教育的受众面很小,仅限于家庭教育层面。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家传式书法教育受家族成员自身水平的制约,只有皇权、士大夫阶级和士人阶层的子孙才能够享受到这种特权。其次,书学启蒙教育的年龄参差不齐。较之家传式书法教育的早期化,师授式书法教育要待适龄才能开始,应该在“小学”前后,入学年龄明显滞后。再者,书学启蒙教育的官方认可度不高,呈游离状态。古代官学中只有“小学”和“大学”两个教育层次,未涉及“蒙学”这一级,这种初级教育大多是民间自发承办的,有私立的,也有宗族主办的,也有官办与公助结合的,当然谈不上制度保障,完全是出于需要目的的自觉行为。 

古代的书学蒙养的涵盖面很广,与文字书写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内容都包含在内,是综合之学。而现代书法教育是一个具有现代学术和学科意义的概念,一般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即使是不在义务教育之列的幼儿园,书法启蒙教育的开展,也要有科学的教学法、专门编定的教材,还需要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等,已然学科化和专门化。这些教育特征是古代书法启蒙教育所不具备的。

1.早期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时代要求 

秦汉时期的幼儿有的在四五周岁就开始学习识字、写字,六七周岁就读完了基本的字书。北齐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就以切身经历强调及早从学的重要性:“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清初教育家唐彪在几十年的蒙学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启蒙教育思想与方法,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对儿童尽早施教。认为三至八岁之间的孩子在入小学之前就可以通过识字关。 

较之古代,当代学前教育已拥有了幼儿园这样的教育机构,要做到书法启蒙教育早期化已经拥有了完备的物质平台和师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条件允许,当前幼儿的书法启蒙教育起步可以提前到学前教育阶段。 

2.学科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必然趋势 

书法作为独立学科的雏形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学校教学内容中就有专门的书法教育,书法列入教学内容“六艺”中;汉代增设“书馆”;唐代国子监有“六学”,书学位列其中。西周“六艺”强调个体在礼乐(德行)、射御(军体)、书数(文理)等教育内容全方位的修养,源于古代社会分工还不够细化,学科化进程还很不明确,习字需要依附于识字教育,从而作用于其他诸学,故书法本身还不具备其独立性。 

而随着当代文化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已非“六艺”“六学”所能涵盖。书法虽然还有在其他学科中的工具作用,同时依旧保留了书法的德育教化功能,却具备了更大的艺术价值取向,对于书法启蒙教育,不仅要求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还应该从文化和艺术两个方面来培养,增补书法史学、书法理论、古代文字、国学知识等相关内容,将其作为一门学科对待,使书法启蒙教育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实现学科化成为可能。 

3.艺用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终极目标 

识字与习字有着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习字对识字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古代书学教育的实用功能不言而喻。但“书法课”不同于“写字课”。 写字只是要求把字写规范、易识,而书法则包括写字、艺术、文化、审美的内容,是艺术也是文化。艺术形象和文化精神更是书法所追求的境界。 

随着印刷技术的普及和办公无纸化,书法的实用性正在急剧弱化,艺用性随之凸显出来。当前书法启蒙教育依旧存在较强的实用倾向,书法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功能得不到发挥,失去了书法教育的发展需要。书法教育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除了功用性,还承担着文化延续、艺术审美等职能,因此,突出其艺用性是当前书法启蒙教育的最终目标。 

4.制度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基本保障 

在传统官学中,没有基础教育“蒙学”这一级。汉代蒙养教育多行于宫廷或官宦家族,到唐宋才逐步推广到一般平民家庭中。但官方办教育的能力十分有限,除宫廷皇家教育外,官方还无法建立初级的蒙学教育。如果说西周至两汉书法教育是制度化之上的自觉,那么,自隋唐科举制度确立,就使书法教育彻底法制化了。从“籀书”“史书”“章程书”“院体”“台阁体”“馆阁体”这一字体、书体的发展线索上,我们可以发现历代统治者对于书法的强大干预。尤其科举制对书法教育的强制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应试者书写能力的提高和书法人才的培养。 

古人对书法教育制度化的要求与收效对当前不同层次的书法教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作为当前书法启蒙教育的学前教育阶段,依旧适用。只有加强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加之教育行政指令的干涉,书法教育才能在启蒙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种文教政策的干预从根本上来说又会远远胜过其他因素对书法教育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万应均.浅谈幼儿书法教育中的情感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2]董菱.论书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当代教育科学篇8

【关键词】工科类高校 人文素质教育 开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27-02

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成败与否。其中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人文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成功而有效的人文素质综合教育教学必然会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最终提高高校的整体素质教育水平。本文将结合工科类的特点来探讨工科类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与教学策略问题。

一、工科类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类优秀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内在修养和人文精神,包括道德修养、人格品质、文化内蕴、审美情操等综合素养。结合工科类高校学生的特点,工科类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能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避免单一狭隘的工科应用思维模式。工科类高校学生普遍重视科学尤其应用科学的知识,而忽略人文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发展是不健全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并非完全割裂,两者都属于人类文化,两者其实是高度和谐的统一的。科学知识能带来物质的进步,人文知识能带来精神的熏陶,物质的创造离不开精神的指导,精神的存在也离不开物质的作用,因而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人文知识的感染和熏陶,科学就会变得僵化呆板,离开了科学知识的创造和建设,人文就变得苍白空洞。科技的发展与物质财富的创造,最终是为了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而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精神存在,人类社会不能没有人文精神,历史与现实均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当前工科类高校中,人文素质教育能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能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科学研究之外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蕴,更能融入国家、社会的文化建设之中,有更加健康的理想、情操和精神生活,有更加健康的世界观、责任感和爱国热情,使当代大学教育真正能承载起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发展与希望。

二是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能不能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人文素质教育重在普遍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重在思想道德与政治信仰,但两者又是统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和必然趋势。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开阔视野、博襟、人生态度等,最终有助于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的提升,所以高校尤其工科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将大大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工科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是要通过一定的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熏陶,使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人文知识非常宽泛,指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文学、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道德、语言等知识。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类精神文化的珍视,对道德修养、尊严人格、信仰信念等的关切和追求。工科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普遍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包括文史哲、艺术、道德、政治、法律等综合文化知识,以及优秀历史人物和当代模范事迹等都应该作为教育教学的内容。不过当前一些工科院校文科发展普遍较为落后,师资配备相对不足,人文素质课开设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综合进展,这一点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有些重要的人文素质课应由教育部门规定为高校必修课,而不是由高校自行规定其开课性质。

二是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人文素质教育也应该与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结合起来,当代具有时代引领作用的优秀文化知识、人文精神,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色的价值取向、英雄事迹等,都应该成为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具备新时代的理想情操、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针对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除了进行以上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外,工科类高校还应开展一些具有工科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将工科内容与一般人文素质教育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如针对建筑类的学生,可以开设“建筑的艺术魅力”、“建筑与文学”、“建筑与诗歌”、“古代建筑与汉语词汇”、“建筑与文化”等讲座或课程,这样可以达到科学与人文知识的融会贯通,大大提高工科学生对于人文素质课的兴趣,从而增强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

三、工科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教学方法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方法。工科高校人文素质课的教学方法,既要体现一般高校人文素质课的教学特点,又要考虑到工科学生的特点。结合在工科类高校的教学实践,要想提高工科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可以灵活使用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一)人文素质课和思想政治课相结合进行教育教学。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素质的教育教学离不开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同样离不开人文素质的提高,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依存,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文素质得以全面发展。为此,应在广泛开设人文素质课和思想政治课的同时,再专门编写两者互相融汇和渗透的教材或教辅资料,比如党史中优秀共产党员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先秦诸子散文中包含的道德思想和和谐大同的社会主张、古代社会与当代社会优秀荣辱观的比较,等等,这些均可将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贯穿起来,这样无论是人文素质课还是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都会显得得心应手,尤其对于工科类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增强学习效果。

(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教育教学。人文素质课的教育教学除了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知识和理论讲解外,还要通过实践进行教育学习,只有课堂和实践相辅相成教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才会提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上学校可以设置一些人文方面的必修课,如古代文化、大学语文、现代汉语等;同时鼓励教师多开设一些人文方面的选修课,如古典文学选读、红楼梦欣赏、书法赏析、考古常识、现代汉语修辞、公文写作、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史、先秦哲学研究,等等。在人文选修课方面,工科院校由于师资方面相对不足,学校更应该鼓励和挖掘现有的资源,可以适当提高人文选修课的课时费标准、提高学生选修人文课的学分比重等。实践教学的形式很多,如组织学生定期参观一些博物馆、文化遗存、红色文化、名人故里,或组织一定的人文调查,等等。实践教学要有计划和目的,不能只“实践”不“教学”,如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时,将建筑与艺术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会非常显著。实践教学的结果也可再在课堂教学中回顾、讨论与总结。总之,具体操作可以灵活。

(三)传统与现实相结合进行教育教学。传统教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精髓的教育,除了优秀的传统美德、传统礼仪等外,还要进行文史哲等具体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这些要在实际教学中灵活体现;现实教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现实社会中人文素质内涵和要求方面的教育,如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思想道德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要求掌握的当代知识技能等。传统与现实相结合进行教育教学,会使人文素质的教育具有理据性和现实性,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加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针对工科学生的特点,可以在设置一般教学内容时,再有针对性地适当选择一些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如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增设具有现代特征的“网络与语言”教学内容,针对化工类学生,可以增设具有古代特征的“中国古代工业设计与艺术”的教学内容,等等。

(四)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教育教学。典型而又富于深刻教育意义的案例,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和现实社会有很多典型的人文素质案例,关键是我们能否恰当地运用和剪裁来进行教学,利用好了会给教学带来人文精神的强烈震撼效应,会大大促进教学效果。如我们在给学生讲授古代道德时,可以借助孔融让梨、曾子避席、程门立雪等典型案例增强教学效果;在给学生讲授古代爱国精神时,可以结合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抗倭杀敌的典型事例来教学,等等。

(五)利用视频教学。视频教学具有直观性和便捷性,良好的视频教学会让学生更直观地接受某种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教育,正确的视频教学会增强教学效果。进行视频教学时也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注意视频材料的质量,要选择真实可感的典型事例来教学,视频材料可以来自中央电视台等重要权威媒体;二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视频材料适当编辑整理;三是注意视频播放时间不宜太长,同时视频播放与教师讲解分析及学生讨论等要结合起来进行。实践证明,工科类高校视频教学的效果十分显著。

当代教育科学篇9

[关键词]福建科举;历史演变;教育外部关系;个案研究

福建作为东南沿海省份,其经济发展在历史上并不乐观,教育相对中原起步较晚,科举的兴起相对中原地区迟了近100年,而唐后却能迅速发展,直至宋代一跃成为科举强省,其间的原因值得分析。根据潘懋元先生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不仅受其自身内部规律、内部因素的制约,还深受着整个社会及其它子系统的影响。本着关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理念,笔者结合福建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试图从教育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四个方面以历史的逻辑着重探讨福建科举发展演变的教育外部关系原因,以管中窥豹,为整个科举事业发展演变的教育外部关系原因提供个案参考,并希望以史为鉴,使广大有关人士更多地关注影响当代教育的外部因素。

一、福建科举发展的历史演变概况

隋朝以前,福建教育还处于初始状态,自唐代开始才有真正有影响且记载较为详细的教育活动,其科举取士自唐中宗神农二年(706年)第一位进士薛令之起,才开始了在福建的发展历程。福建历代科举发展的大体情况是:唐为福建科举初步发展时期,两宋时期福建科举兴旺发达,元代福建科举出现了没落的局面,而明朝又出现了繁荣昌盛的状况,清朝开始衰落直至消亡。以进士数为例,下图为福建自唐以来历代进士数目的概况:

由图1可窥见福建历代科举发展的大体情况:唐初福建教育与中原地区相比起步较晚,科举亦然;中唐以后福建科举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贞元以后,及第者络绎不绝,唐代福建进士共有57人[1],但当时在全国还属科举小区;唐末五代福建教育的水平渐次提高,使福建逐渐摆脱文化教育落后的状态,为宋以后文化教育的繁荣发展开辟了道路。

宋代福建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教育也进入繁荣阶段,福建的教育水平从唐以前的相对落后的跃居到宋代全国领先的地位;进入南宋,福建的文化教育更加突飞猛进,成为举足轻重的地区,宋代以后,福建真正跃为科举先进地区。

元代福建考中进士者人数较少,至今较可信的可知姓名的进士不足40人,元代福建教育和科第在历史的长河中属于相对低潮时期,主要起着承上启下的延续作用,为明代福建教育再创辉煌作好准备,福建教育的充分发展和科第盛况的重现,还是要等到明代;从明初开始,福建举人在会试中便显出强大的实力,明代时福建被誉为“科举强省”;清代福建科举的地位在全国已相对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科举大省的称号,直至清末1905年科举被罢废[2]。

二、福建科举发展的历史演变外部关系原因探讨

1.政治原因

(1)统治者的政策影响

其一,南选政策。

所谓“南选”[3],是唐朝在江淮以南地区设置的一种特殊的铨选制度,重点是在黔中、岭南,也包括闽中地区。中唐以前闽人乐于南选在本地当官,而不愿离乡背井北上京城名科场中竞争角逐。至开成五年(840年)七月,漳、汀州取消南选,实行吏曹注官,福建南选的停废是贞元以后闽人竞相赴京考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民族歧视与地域倾斜政策。

元在科举考试中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区域倾斜政策,闽人当时并不受统治者关注,地位低下,受尽歧视,致使元代福建学校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延续,但科举却进入了一个中落时期。

其三,重视基础教育和社会教化。

元统治者为了化民成俗,很重视农村基层的教育活动,积极提倡社学,为科举选才起着文化教育的支撑作用;明代统治者重视社学以达到普及教育和社会教化的目的,推动了福建人文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社会上的重学风气,使明代又重现了福建科举强省的盛况。

(2)当时政局的影响

唐末五代干戈频生,朝政更迭频繁,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福建相对中原地区较为安定,许多士人为逃避战乱纷纷南下,寻找安身立命之地。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水平的北方士人及其家属的迁入,促进了福建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使福建逐渐摆脱文化教育落后的状态,为福建在宋代迎来文化教育的黄金时期和成为科举的首要省份沉淀了文化底蕴,也为宋以后文化教育的繁荣发展开辟了道路。

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特别是南宋政治中心的南移,福建既成为经济中心地带又更接近全匡政治中心。南宋统辖区域比北宋大大缩小,福建距金兵占据的北方较远,社会安定,相对地位益显重要,成为南宋朝廷的大后方。南宋朝廷将福建视为 可靠的财政支柱和根据地,因而对福建在政治和文化教育等方面也较为重视,这也使得福建在文化教育方面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

在攻灭南宋、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元军在福建大开杀戒,沿途尸横遍野、生灵涂炭,福建文化教育设施遭到摧毁和破坏,宋代福建教育在所有州军和县份建立官学共达56所,这些学校大部分在南宋和元军交战之际遭到兵燹之灾或被荒废,致使元代科举进入了一个中落时期。

2.经济原因

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科举考试属于文化层面,经济基础对科举考试起着决定作用。建中贞元以前,闽中经济文化还相对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以致此前福建科举几近空白,闽经济在建中贞元以前还极为落后,致使科举文化事业起步蹒跚;随着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福建经济取得一定的发展,由此,贞元以后闽人竞相赴京考试,进士比例增加。

北宋建国后,随着统一安定的社会秩序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福建地方经济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科举也相应发展起来;福建沿海地区双季稻普遍种植,泉州港海外贸易兴旺发达,山区矿冶业发展良好,全省手工业进步,为宋代福建文化教育的发达和科举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此外,“学田制度”为州县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证,成为学校的主要经济支柱,使学校给食养士成为可能,也让家境清寒的士子在学期间经济上有了最低的保证,扩大了生源和取士范围,并使州、县官学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这就为宋代以后福建真正跃为科举先进地区提供了经济基础。

3.文化因素

(1)心态文化——闽人不急进取的封闭心态

中唐以前闽人乐于南选在本地当官,而不愿离乡背井北上京城名科场中竞争角逐,虽然通晓文书吏事,但大都不肯北上为官,心态相对封闭。此种封闭心态自成传统,闽人代代相承,也成一文化因子,影响着福建科举文化事业的发展步伐。

(2)学术文化——闽学的文化力量

朱熹在福建讲学,创建书院,促进了福建文化的发展,闽文化独出一秀。宋代福建书院的教学内容多为儒家学说,南宋时期主要为新儒学——理学。理学对当时和后来的科举考试及文风产生了重大影响。庆元党禁解除之后,理学在南宋末年的科场中影响很大。南宋时期福建士人在科场中占有优势,中进士者多数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名人来闽讲学、兴学,为当地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促进了福建科举文化事业的发展。

(3)学风文化——丰厚的文化教育积累

宋时福建民间重学风气浓厚[4],州、县官学普遍设立,书院日渐增多,应举求试者不断增加,州军贡院也随之扩大,为福建科举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考试场所,正是由于有丰厚的文化教育积累,基层有为数众多的考生,福建举子在全国科举中才会争擅取胜,福建在宋代进士及第人数才会首屈一指。

(4)社会文化——人际关系发展

中唐以前少有名臣来闽经历仕宦,难有朝廷重臣为闽中举子推荐延誉;闽中举子又大多是孤寒之士,常衮来福建之前无名人力荐,因而难以及第进士。而贞元中林藻、欧阳詹进士及第以后,闽人开始懂得与贤达往还学问了。林藻、欧阳詹等中唐闽人及第者,开始注意与达官先辈往还,并于京师举行酒会,使闽川举子有机会和先达相会认识。有了与上层官员的人际关系发展,中唐以后福建科举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贞元以后,一改过去与进士几乎绝缘的落后状况,及第者络绎不绝。

(5)政策文化——科举取士的名利促动作用

各地民间重学从教蔚然成风,根源在于受到科举取士的奖诱,即受到科举的殊荣与光宗耀祖的诱惑,广大学子纷纷通过读书来求取“黄金屋”和“千钟粟”,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说明了教育政策文化的作用效果。

(6)家族文化——家族文化氛围熏陶的隐性教育效果

宋代福建进士中有不少具有血缘关系。至唐五代时,具有家学渊源的父子、兄弟互相策励而先后登上科第,即所谓“三世登云,四代攀桂”,“父子一榜、昆秀同年”[5]。书香世家子弟不仅有着家族历史的精神激励、遗传基因的智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家族文化氛围熏陶的隐性教育效果,当然还要有一定的经济生活为保障。

4.地理因素

福建位处东南偏安一隅[6],地理位置历来远离京师,地形多山,与中原交通不便,这种地理环境也造成了闽人安于本土,不愿积极进取的封闭心态;唐代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长安和洛阳一带,福建离京城关山阻隔,道路悬远,远离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福建士人自视为“远人”,较少参与政治、文化活动,这使得福建科举在中唐以前几乎空白。

而到南宋时,其统辖区域比北宋大大缩小,福建距金兵占据的北方较远,社会安定,相对地位益显重要,成为南宋朝廷的大后方。南宋朝廷对福建在政治和文化教育等方面也较为重视,这使得宋代福建在文化教育方面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

三、结 语

以上为笔者对福建科举的历史演变的教育外部关系原因所做的一些初浅的梳理。当然,一切事物均存在于普遍联系之中,我们必须要以全面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及其发展,福建科举的历史演变是由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地理等各个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本文只着重分析其教育外部因素。

当代教育科学篇10

【关键词】当代 油画 教学 改革

一、油画在教学中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入了苏联契斯恰科夫体制的绘画教学模式。毋庸置疑,这种教学模式的引进在当时对我国的油画艺术教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比如,过分着眼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偏重于科学、理性地观察和描绘对象。这种日趋于保守化和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似乎使艺术日渐演变成为一门追求技术和理性的学科,从而变成了一种机械化的劳作。当然,对于油画艺术来说,科学、理性的观察表现能力和精湛的造型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艺术毕竟是一门强调形象思维的学科。而从艺术匠人到知识分子的蜕变必然要有几个因素的保证。也就是说,当代油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之外,更加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化的艺术语言的培养。15世纪,意大利雕塑家季培尔底曾提到,希腊人是绘画、雕刻的研究家,这表现在他们的素描理论上,没有这种理论,就不可能是个优秀的雕刻家或画家。可见,一个艺术家之所以优秀,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所拥有的精湛的技能。因为,精细的模仿能力只是艺术活动的基础,但却不是决定艺术成就的最主要的因素。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以及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家的学识修养和深刻的思维建构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也就对当代油画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当代油画艺术教育工作者在强调学生的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大胆创造给予鼓励,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发掘学生的创造性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另一个层面上说,这也对当代油画艺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二、对当代油画教师的要求

在过去几十年的油画教学理论中,曾出现过油画教师应该首先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一个教育家的争论,但我国现阶段的教学来看,时代对油画教师又有了新的要求。就笔者看来,一个好的艺术家未必能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油画教师不仅应该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更应该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但是,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教育现状,油画教学要想适应当代艺术的发展,油画教师不仅应该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教育家,更应该是一位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现状的“半个理论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代油画艺术教育工作者对当代艺术的目前成果的接受、梳理和转化。当代艺术的前卫性、实验性和批判性都是值得年轻学生学习和借鉴的。甚至,美术院校可以开设融会当代艺术成果和经验的新课程,通过对学生传授当代艺术成果,使学生能够得益于多元的当代油画艺术教学资源。

三、油画教育的前景

相比而言,传统的学院派写实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较为单调,教学内容也相对过时、守旧。在以往的油画教育中,各大美术院校多贯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方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年轻学生没有过多的自我判断和辨别意识,在创作过程中普遍缺乏自信,过分的依赖于教师的判断。因为现有的艺术教育体制多引进苏联契斯恰科夫体制的教育模式,在强调技能训练的同时,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批判意识。当然,现在中国目前的学院体系里面,除了传统学科之外,另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课程设置,比如中国美术学院成立的新媒体艺术系、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第三工作室以及天津美术学院的现代艺术学院等,都开始注重实验教学。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拥有很长的办学历史,虽然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系,但是他们的学科带头人张培力却是油画专业出身,由于对油画专业本身的了解,在指定教学方针政策时便更为自由灵活,可以吸收油画的一些技能用在多媒体创作中,所以,中国美院的影像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一直出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四川美术学院第三工作室也是油画艺术的延伸。就体制上来说,第三工作室就是油画系的一部分。在这种体制之下,第三工作室的教学对扩宽油画系的视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说,当代油画艺术教育的改革要把握住一个要点,即要与当代艺术产生良好的互动。油画教育要与当代艺术产生良好的互动,就是要让油画与油画教育真正的具有当代性。但如果依照陈默先生对艺术教育当代性的四点定义,我们油画教育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其当代性。其中第一个标准即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反思必须落实到第二条当代艺术教育转型的实践过程之中,不然,当代艺术教育反思就没有任何说服力。同样,无论艺术教育与当代艺术融合到何种程度,以及当代艺术教育具有何等的前瞻性,它们的最终决定性因素还是要归为艺术教育的转型。当代艺术专业杂志上也不乏对当代艺术教育进行反思的文章,网络上也时常看到呼吁艺术教育改革的口号,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当代艺术教育转型的实际行动。中国当代的主流艺术教育体制一直延续了50年代中期以来的以画种为界线的分科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中国当代的主流艺术教育也没有从本质上超越50年代苏联的教学模式。其实本文反复强调的是第三点,即当代艺术教育与当代的融合,也即当代油画教育与当代艺术的融合。既然我们还称之为油画,我们就要保持油画的基本属性。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艺术发展今天,已经没有语言上的差别,油画和雕塑、装置等语言已经不再有前卫和后卫之分。基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油画应该吸收其他艺术语言,而又不放弃自己的语言模式,这才可能称之为油画教育的转型。

【参考文献】

[1]陈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当代性[J].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