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引导路径
时间:2022-08-22 16:12:51
导语: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引导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消费平台的不断兴起,消费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但是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也产生了感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超前消费等异化消费行为。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异化的原因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就成为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异化;理性消费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作为新时代新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思想和消费行为都会对国家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储力军,他们的消费思想和行为不仅仅是个人好恶的体现,还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现如今,他们的消费观产生了异化,出现了感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超前消费等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还不利于国家与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所以,分析当代青年大学生消费观产生异化的原因并对他们的消费观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就成了一种必要。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异化的表现
消费异化,是在生产力和经济高度发达,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不健康的消费现象。所谓消费异化,就是人们购买商品时并不是为了满足生存与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自己所谓的虚荣感和提高别人眼中所谓的社会地位。这也使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异化。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提到的商品拜物教就与之相似,在马克思看来,所谓商品拜物教也就是人们生产出来的商品到最后成为束缚人的工具,人们最后都受制于商品的统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现如今,消费异化现象也在当代大学生中显露出来,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感性消费
感性消费就是当代大学生在消费的时候只注重消费的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在购买商品时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也不考虑商品的质量,考虑不到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些物品,而只是“买时一时爽,买后泪汪汪”。特别是在当今网购发达的情况下,在足不出户,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把东西买回来的年代,面对淘宝“双十一”“双十二”“女神节”等大型网上商品促销的活动,当代大学生更是禁不住诱惑,只知道买,却不知道用。从商品买回来的那一刻开始,它就变成了宿舍的废弃物,学生要不就是把商品拆开放在一边不去使用它,要不就是使用了几次就丢弃它。这不仅产生了浪费的现象,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还增加了当代大学生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他们的学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奢侈性消费
所谓奢侈性消费,就是超出自己最大经济能力范围的消费。随着国家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吃穿住行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人们对物品的追求不再是数量更是质量,同样作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对于从小父母就给予他们最好的照顾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吃、喝、住、行上都比较讲究,更不愿比别人差,这就是他们产生奢侈性消费最主要的原因。看到同学穿名牌,自己要跟风买;看到同学用最新版的电子产品,自己也要跟风买。总之别人有什么,他们就要买什么,从来都不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些东西,也不考虑这些东西对自己而言是否有实用价值,他们唯一考虑的就是不能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或者是彰显自己在同学中高人一等的地位,这也就是所谓的攀比与炫耀的心理导致大学生奢侈性消费的产生。奢侈性消费也给大学生的学业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学生把精力和金钱全都放在购买奢侈品上而对学习上的投资少之又少,这就会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成长不仅止步不前,还会产生倒退的现象,这不仅对大学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氛围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还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就是人们常说的用明天的钱来圆今天的梦,也就是所谓的提前预支。超前消费其实是一种超出了自己当下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一种消费方式,是一种不太成熟和理性的消费方式。然而对于每月生活费都由父母提供且金额相对固定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想用自己的生活费来买自己特别想买且又相对较贵的物品时,超前消费方式就成了他们的第一选择。超前消费体现在当代大学生中就是用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网络信贷产品来购买自己当下经济水平不足以支付的商品。超前消费如果使用恰当的话,可以帮助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使用不恰当的话,就会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超前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比积极影响要多得多,因超前消费在次月还不起花呗、借呗、京东白条而进入黑名单的大学生大有人在,同时因超前消费大学生选择过激行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不仅给大学生个人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观产生异化的原因
大学阶段正是学生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的第一步,他们的行为处事能力和消费心理并未完全成熟,可能产生错误的消费心理进而产生消费观异化的现象。大学生消费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到家庭和学校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社会环境和学生自身心理成熟程度的影响。
(一)家庭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家中可用来支配的金钱数量越来越多,这时家长对子女合理消费观念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合理的家庭消费观对子女消费观的建立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事实上大部分家庭都缺乏对子女消费观念的教育,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度溺爱,有求必应。子女只要需要,家长就给,要多少给多少,却不过问子女拿这些钱买的东西是否实用,是否有必要买。家长误以为子女上了大学他们所需要购买的物品都是必需品,殊不知子女因攀比、炫耀等因素而去购买的物品大量存在。家长在金钱方面对子女的有求必应,也导致了子女误以为挣钱很容易,殊不知那是家长的血汗钱。大部分家长因怕耽误子女学习,从不跟子女说家中的真实经济状况,这就会出现家长在家中省吃俭用,而子女在学校内肆意挥霍的现象,这些都会对子女的消费行为产生不好的影响,进而导致子女的消费观产生异化的现象。
(二)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学校教育如果实施得好的话就会对学生消费观的树立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现如今部分大学的教育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讲求就业率,对学生消费理念的教育是忽视的,甚至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考研、考证通过率还鼓励学生去报高额的培训班,这就忽视了部分大学生实际的经济情况和实际需求,从而导致心智不太成熟的大学生疯狂地去报培训班,这不仅增加了大学生的经济负担,而且给他们学业上带来的收获也并不明显。同时许多高校不仅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提到的消费观知识少之又少,而且在课堂之外很少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论宣传与引导,学生会和社团组织也很少组织有关消费的活动。这就说明现如今高校教育只关注到了教书,却忽视了育人,忽视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合理消费这方面的知识是空缺的,从而就容易产生消费观的异化。
(三)社会因素
随着消费主义思潮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社会中弥漫着一种消费至上的理念,人们消费并不是因为自身实际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种消费欲望,人们把快乐和幸福感都建立在消费上,大把花钱消费成了他们表达快乐和幸福感的唯一途径。同时人们为了加深与同事朋友之间的联系,靠吃喝玩乐以消费为主的娱乐活动成为他们维系感情的唯一途径。这些做法无一不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他们正确消费观的建立。同时随着大众传媒和网络平台的不断兴起,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平台所宣传的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增加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部分商家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润,大肆对其商品进行虚假的广告推销,这对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进而导致大学生的消费观产生异化。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当代大学生虽然总体上思想积极乐观、健康向上,但是他们的年龄较小,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价值观还具有不稳定性,同时消费观又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消费观。在正确价值观还没完全形成的当代大学生中,正确消费观的树立更是微乎其微,同时大学生自身的消费心理还不太成熟,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又容易受到身边高消费同学消费行为的影响,从而导致自身的心理产生了不平衡,进而导致了盲目、攀比、从众的消费行为。同样作为都是“00后”的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的他们过惯了衣食无忧的日子,这就滋生了他们的享乐主义。部分大学生贪图物质享受,迷恋于对商品的占有,无节制地进行消费,忽视了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使自身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异化。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消费观的路径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导致当代大学生产生感性、奢侈性和超前消费的原因不仅有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还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就需要我们从家庭、学校、社会这几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正确消费理念的引导,给他们营造一个勤俭节约、健康和谐、绿色的消费环境。
(一)家庭——家长要发挥引导表率作用
家长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大学生能否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家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家长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提高自身的财富管理能力,学会合理分配家庭的收入与支出。其次,家长要尽量避免产生对子女的补偿心理,不要对子女过度地百依百顺、对子女的需求有求必应,这样不仅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还会助长子女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带来浪费等不好的消费行为习惯。最后,家长要学会培养子女自立自强的品质,合理控制子女的消费支出,每月给予他们固定的生活费。同时要鼓励子女通过外出兼职来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要让子女知道金钱来之不易,让他们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费支出,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同时通过兼职,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到金钱是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的,有付出才有回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大学生之间因盲目攀比、虚荣而产生的奢侈浪费的异化消费心理。这样不仅可以让当代大学生学会如何花钱,还可以学会如何存钱、如何赚钱。
(二)高校——增加有关消费观的教育内容
大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关键的四年缓冲期。在这四年期间,学校不仅要教会他们专业课的知识,还应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高校应该加强学生消费知识的相关学习,把有关消费的理论知识引进课堂,不仅要教会大学生如何合理地花钱,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存钱和赚钱,这就需要高校把投资理财、基金、债券、银行等相关金融知识教给学生。同时学校也要对大学生进行消费心理的正确疏导,从个人、社会、自然这几个层面来教会大学生如何避免感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超前消费这些异化的消费心理。高校也要加强相关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引进相关的高质量人才,提高课堂的专业度,丰富教学模式,使大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汲取相关知识。此外,高校要组织相关的消费实践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正确消费,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如何正确消费,从而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三)社会——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在社会中,政府应加强合理科学的消费文化宣传,要积极抵制不合理的消费主义文化思潮。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全球资本扩张的主要手段,它的目的就是通过消费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本扩张,诱导人们进行无节制的消费,把快乐、幸福和满足感建立在消费的基础上,这无疑会使人们受制于商品的统治,使人们的消费心理产生异化。同样在这种消费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心智还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的消费观也极易受到这种消费文化的影响,改变了他们的消费习惯和价值观念,从而导致了理想信念的缺失。所以政府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引导作用,让马克思主义理念深入人心,积极抵制不合理的外来文化,从而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市场和网络平台的监管,要增加商业媒体和公众人物的责任感,建立奖惩制度,坚决抵制各大商业媒体为追逐利益而进行虚假夸张的广告宣传,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和消费文化的传播。
四、总结
包尔生认为合理地节制欲望是人类的基本美德之一,而勤俭节约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面对感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和超前消费等异化消费现象,大学生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提高自身的判断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牢记于心,不能被消费主义思潮带着走,要提高自身消费心理的成熟度。当然,大学生这些消费异化行为不仅需要他们自己去克服,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引导。家长要发挥正确的表率作用、学校要增加有关消费观的教育内容、社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只有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树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张怡.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轻工业大学,2020.
作者:曾俊
- 上一篇:城市物流设施规划与政策转型
- 下一篇:新型研发机构的外部治理策略
精品范文
10当代农村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