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设施规划与政策转型

时间:2022-08-22 16:10:44

城市物流设施规划与政策转型

摘要: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当前城市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当下研究与实践高度关注的议题,也是策划“城市物流设施的规划与政策转型”专辑的主要背景。作为导读,本文旨在简要介绍这一专辑的立意、概念范畴以及入选文章的基本内容。在阐述物流从生产领域走向日常生活的转型背景后,本文尝试回到物流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厘清物流的基本定义、内容范畴以及成本属性,并在不同概念的比较中强化对城市物流等概念的认知。其次,从目标、手段、对象等维度,指出城市物流设施规划与城市规划分离的原因,以及城市物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最后,介绍了专辑的内容构成,遴选的六篇文章分别着眼于城市物流设施规划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等维度,探讨了城市物流活动及其设施规划的组织模式及外部影响,分析了城市物流政策的目标转向,提出了相关措施与理念,以强化城市规划与物流规划之间的联结,服务于新时期的城市物流设施规划及政策转型。

关键词:城市物流;消费物流;物流规划;设施开发;成本约束;政策转型

1物流:从生产走向生活

物流近年来以前所未有的热度进入城市日常生活,诸如包裹、快递、电商物流、供应链、网络货运、最后一公里等词汇频繁出现在居民日常生活和政策文件话语之中[1]。这种变化不只发生在中国,也几乎同步发生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物流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并走向日常生活,首先应归因于网络购物和在线零售的篷勃兴起。从数据上看,以中国为例,2021年中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4.5%(接近1/4),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23.6%[2]。与之同步,2021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大关(达到1083亿件),日均处理量近3亿件[3]。其中,网络零售贡献的快递和物流配送比重达到80%左右[4]。其次,从内容上看,庞大的需求驱动物流模式创新。从落地配到即时配送与同城急送,从冷链物流到多温带恒温配送,从代收业务到众包物流,从机器人配送到无人机配送,各类细分需求都出现市场响应与竞争,持续驱动物流创新与繁荣,为网络零售行业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交付基础设施。因此,数字经济时代下消费者行为模式的转变,驱动物流以快递和配送的形式与日常生活迅速结合[5]。快递与配送服务已成为现今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物流产品及其服务的需求也进入日趋高频、多样和高品质的消费时代。

2物流管理:从企业走向城市

快递和配送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物流从幕后走向台前,从生产走向日常生活领域,与城市规划的距离越来越近,这要求城市研究与规划从业者深入了解物流的概念内涵与分类体系。从概念范畴上看,快递仅是物流体系中的一种,是指对小件物品在承诺时限内快速完成寄递服务,包括第一公里的交付、干线运输和末端配送等多个环节。配送只是物流服务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而使用零担或整车的公路、海运和航空等各类长距离干线运输等才占据绝对主体地位,且与生产等经济活动紧密相关。因此,当考虑大宗货物、干线运输等物流活动时,对物流的要求则不只是快递所要求的“快”,更要求回归其“正确”的本质:将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内送到正确地点的正确客户手中。要努力实现“正确”,是因为任何不正确的移动都会产生额外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效率损耗,最终表现为由于可能的拥堵、延误、破损和多次配送等带来的额外仓储、运输、人工和环境排放等各项成本的增加。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物流服务尽可能“正确”,其目的是在提高速度与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成本。“物流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6],也即为达到既定目标,从物流全过程出发,对相关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供应链管理则是在物流管理的基础上,突出对供应链中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供应链整体目标[6]。因此,物流概念的演进反复强调多目标、多部门、多系统下的成本意识等目标导向。物流管理致力于应用各类创新技术、合理组织物流活动的时空间安排,实现速度要求的同时节约成本,也因此被视为“第三利润”的来源[7]。因此,物流管理不仅要求物流活动在速度上的“快”,更需要多方面的“准”,实现多维度成本上的“省”。这不仅对企业来说很重要,对城市也是如此,甚至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譬如,有很多研究讨论全社会物流总费用的计算等问题[8-9]。其背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主体需要城市物流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物流管理,物流活动的公共性愈发增强,城市也需要系统的物流管理,实现城市物流的合理化。在学术界享誉盛名的日本城市物流专家谷口荣一教授就将城市物流(citylogistics)定义为对城市内部各项物流活动进行综合协调的过程,是在交通环境、拥堵、安全和节能等目标下,考虑公众和私营部门的成本和收益,对城市物流和运输活动进行全面优化的过程[10-11]。不过,在城市领域要实现这一优化存在更多、更复杂的挑战。

3城市物流设施开发与政策的挑战

物流在支撑城市经济与日常生活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是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即便大多数城市物流活动都发生在各种城市时空场景之中,物流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时空资源配置,但一向以城市与空间为主要工作对象的城市规划与物流规划长期以来没能形成很好的呼应。其根本原因是,面向企业的物流管理在对象、目标、手段等多个方面都与城市规划有较大偏差。具体来说,城市规划着重于有限范围的土地等静态空间资源在出让前的静态规定,城市物流规划和设施开发偏重于对多元复杂的物流企业所产生的动态物流活动的动态约束与引导。其次,因为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企业自利规避成本等原因,物流企业倾向于通过非正规利用、临时堆存停放、超载等实现成本节约,给城市规划造成冲击,也给城市人居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再次,城市规划长于创造区位价值,却没有很好的工具帮助企业节约成本;要形成诸如细化空间使用、增强对城市货运的兼容性等治理工具,则需要城市规划作出转型。最后,物流企业的成本主要是经济成本,但是对于城市来说,其成本是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维度等在内的综合性成本,这些成本沉淀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影响物流,最终也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数字经济与消费社会、碳中和与碳达峰等时代背景与目标约束下,着眼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管理城市物流活动的新变化,建构更可持续的城市物流设施体系已成为当下城市规划研究与实践迫切关注的议题。近年来,我国各部门了各项政策,推动了城市共同配送与公共物流设施建设等。各城市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和试点,制定城市配送的专项规划,促进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物流规划及设施开发协同,成为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发展的新亮点。但是,总体来说,面对市场主体杂乱、空间区位易变、交通干扰性强、环境影响较大的物流活动,面对市场属性强、需求量大的城市设施开发,城市各级政府和相关主体方都未能形成科学管理的方法论与工具箱,主要是被动应对而不是主动调控,政府缺位与错位的现象明显,给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带来很大压力。这个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也是世界上各大城市的难题[12]。因此,城市规划如何接纳物流活动,如何与成本共舞、与企业共建,建构更加可持续的城市物流设施系统,支撑健康、绿色、公正、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国际范围内城市物流规划与政策创新的起点与归宿。

4专辑内容构成与文章简介

围绕消费物流,聚焦于物流设施规划与政策转型,本专辑精心遴选了六篇文章,按照城市物流活动的区位、物流活动的影响、物流设施的开发、物流设施的规划等逻辑链逐次开展,对物流设施所涉及的政策、空间、经济、环境、社会与规划等维度进行充分的解读。《国际视野下城市物流政策实践的挑战与创新》在综合国外特别是欧洲近年来城市物流实践创新项目等相关文献基础上,部分结合当下中国城市的物流设施开发与政策实践,分析了城市物流活动的区位变化,引申讨论城市物流设施在公共与市场、规模与分散、层级与效率等方面的困境;基于欧洲近年来城市物流规划的政策创新,归纳了解决这些困境的经验与路径,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共享物流的概念,呼吁建立起跨部门及主体、跨空间尺度及运输网络的城市物流发展模式[13]。《形态类型学视角下亚马逊物流设施开发对周边区域土地利用的影响》和《首尔都市区冷链物流设施空间演化研究》分别展现了不同类型物流活动的区位变动及其空间影响。其中,《形态类型学视角下亚马逊物流设施开发对周边区域土地利用的影响》关注的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下,物流仓储项目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文章基于形态类型学的分析方法,以亚马逊物流仓储项目为例,分析了集群、填充、更新以及扩张等四种物流设施建设模式对城市规划与治理的意义[14]。《首尔都市区冷链物流设施空间演化研究》以首尔都市区为例,分析了冷链物流设施的空间集聚如何受到土地市场和物流需求市场共同作用,受到离心化与向心化力量的牵引,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服务质量、交通状态、地方政策以及运营成本等因素[15]。《多中心视角下欧洲城市集配中心的建设模式与启示》和《城市物流设施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考量与空间治理对策》更加关注城市物流设施规划、开发及运营所涉及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维度。其中,《多中心视角下欧洲城市集配中心的建设模式与启示》讨论的是西方特别是欧洲城市如何在多中心主义的理念下改变城市物流集合配送中心的开发与财务运营机制。这些提升集配中心开发建设经济与社会可持续性的机制设计对我国当前城市物流设施与政策也具有很大的启示[16]。《城市物流设施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考量与空间治理对策》从物流设施空间布局与社区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着手,结合洛杉矶的实证分析,归纳认为:城市物流设施的社会可持续影响主要源于其产生的环境负面影响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差异,并提出围绕物流空间规划的社会影响评价和管控方法[17]。作为本专辑最后一篇文章,《中国大城市公共物流设施规划的进展、原则与策略》以广视角、跨周期的长镜头概要呈现了中国大城市物流设施规划的历程、各类型物流设施规划的要点与问题,总结了主要的经验原则与内在诉求,并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新要求,从集约、共享、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城市物流设施规划的实施重点[18]。上述论文都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领域中从事物流规划与政策研究的一线科研工作者相互合作或与境外作者合作的成果。囿于时间与精力,文章中仍有不少观点还需继续深入思考,本专辑实为“抛砖引玉”,以期与同行商榷讨论!

作者:王缉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