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8:28:45

城市建设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篇1

南昌是一座山水都城,“半城湖光半城山”,老城区四湖点缀,新城区四湖环绕。可以说,水是南昌一宝:赣江为脉,鄱湖为邻,内有四湖,外有四湖,水域面积占到了整个市区的近三分之一,为国内大城市少有的自然环境特色。南昌在整治青山湖、象湖、梅湖、艾溪湖,打造一个个湖滨市民公园的同时,还充分依托赣江、抚河以及梅岭构建生态廊道,初步形成了山脉、水脉、人脉、文脉的“四脉合一”。作为一个河岸丘陵城市,南昌地形起伏变化,层次丰富,昌南沃野平川,河湖纵横;昌北丘陵起伏,峰峦环翠,“山—水—城”的格局构成南昌城市依山傍水的独特自然风貌和生态基础。

二、什么是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标准:

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三、南昌如何做足“水”文章

1.高瞻远瞩、明确思路

2002年,南昌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思路,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而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一理念又得到了强化,“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最后又升华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过梯度深化,“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理念,及时解决了南昌市面临的“为何发展”、“何为发展”的思想认识问题。有了玉带河、象湖等水路改造的成功范例,南昌市将要充分挖掘水文化内涵,体现灵活应变、玲珑剔透的内在特征,营造充满灵性的城市氛围;顺应复归自然的人性追求,重视城市设施人性化建设,构筑充满人性的宜居环境。最终建设成为具备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开放格局,独具“一江两岸、山水辉映、城在湖中、湖在城中”景观,适宜于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

2.解决排污、持续发展

南昌要建设生态性城市,那么除了其本身所具备的绿色和山水资源外,其排污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决定了这一目标的成型与否。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对此,省市领导说道,“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不能因为财力不强就不搞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面对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缺口,必须树立舍得投入的理念,建立多元化投入的机制。”思路决定出路,正是通过创新的投入机制,南昌市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建设了青山湖、象湖和红谷滩等3座污水处理厂,实现日处理污水81万吨,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由5年前的19.83%提升至现在的83.03%,大大加快了城市污水处理的进程。生态立市不仅成就了绿色南昌,同时还更新了理念、创新了机制,让南昌尽显魅力。

3.亲水城市、打造特色

现在的南昌,城内四湖点缀,城外四湖环绕,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水资源。南昌山水环绕,风光绮丽,西挽西山,北望梅岭,赣江穿城,湖泊环抱,水域面积占到了城市面积的30%。随着南昌新城框架的拉开,以往南昌周边的前湖、碟子湖、瑶湖等四湖也全部纳入了城区。湖景是一种品位,南昌也因湖景成了一座有品位的城市。对湖的整治开发,南昌按照“环湖一条路,沿路一片绿,依湖一片景,连湖活水系,靠湖聚财富”的思路,规划部门根据各湖的自然个性、文化背景,分别建成各具特色的景区。比如,青山湖定位为“都市魅力”,是主题公园、都市风情、时尚休闲为特色的景区;象湖定位为“传统内蕴”,是以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为主,展现南昌市地方文化和传统风貌、具有水上活动和休闲娱乐等特色的景区;梅湖规划以八大山人纪念馆为文化核心,湖区则保持原有的水乡风貌和田园野趣。南昌市打造“亲水城市”,注重山脉、水脉、人脉、文脉的有机统一,将山水都城、历史名城、现代新城三者融为一体,使城市景色更美、功能更全、层次更高、内涵更丰富。4.开发旅游、资源利用

以象湖和抚河为例,目前象湖风景区依然仅是个游客较少、偏居南昌西南一隅的独立景区;而抚河公园由于抚河故道被将军闸和新洲闸所拦截,基本是孤立的水系,休闲仅限于抚河两岸,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加之抚河活水水源减少以及两侧截污、排污等问题,水质时常不能满足景观河的要求。有笔者建议连通象湖和抚河水系,实乃激活象湖风景区和抚河公园亲水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象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郊,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旅游景区。由南江、北江、东江、西江,以及青山湖的水流汇聚而成,其象湖的平面图颇似一头大象,故得名象湖。而万寿宫域址,正是位于象湖中的一座小岛,总面积约60亩,被人们称为“祈福岛”。岛上建筑面积约4600平方米的建筑群,就是道教圣地的正一派道场——南昌万寿宫,它就象镶嵌在整个象湖风景区上的一颗明珠而引人注目,又被称为景中之圣。因为工作关系去过象湖不少次,相比于杭州的西湖、扬州的瘦西湖等全国著名景点,象湖的知名度不够响亮,当然这和历史文化底蕴的不足有一定的关系,加上象湖距离城区较远,不少市民和游客宁愿选择市内较近的旅游景区作为休闲首选,象湖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以至于就没有形成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现在的象湖每年都举办杜鹃、月季、荷花、菊花等花卉展览活动,周边的道路改造和绿化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彰显自己的特色,利用自己的优势,充分体现南昌市“有绿、有山、有水、有花”的现代文明花园特点,做足山水文章,打造自己的特色。

【摘要】本文就南昌市“水”的优势对于创建国家生态城市的重要作用做一个浅析。

【关键词】水南昌生态

参考文献: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篇2

(一)小型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从小城镇向小型城市的转变,背后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在早期工业化基础上形成的产业集聚压力,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以及政府经营城市、提高政府竞争力的需要。第一,工业化和产业集聚的推动作用。杭州是我国乡镇企业的最早发源地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队企业起步并迅速发展壮大,随后,乡镇企业在农村遍地开花,推动了农村的工业化和乡村经济的繁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产业集群开始在各乡镇出现,进而产生了一批工业特色乡镇,如瓜沥镇形成了化纤织造、五金机械、电器电子三大主导产业,塘栖镇形成了机械制造、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等。可见,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的产业聚集,为杭州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第二,统筹城乡一体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小城镇连接城乡,是区域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的中心,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变城乡二元对立为一体化,涉及到调整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分配结构、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以及国土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心镇产业集聚不仅是农村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的重要支撑,更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第三,地方政府经营城市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为提高城市的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市政府开始经营城市。2005年,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提出“将经营从企业层面延伸到城市层面,把城市当作最大的国有资产来整体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增值,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城市政府还通过改革城镇管理体制,提高城镇的活力。1996年以来,杭州市通过在中心镇实施强镇扩权、扩权强镇和新型小型城市建设等改革,向经济强镇下放管理权。在某种意义上,建设新型小型城市是地方政府吸引经济资源和市场要素,为在区域发展和城市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需要。

(二)小型城市建设的过程分析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后,浙江迅速进入农村工业化时代,尤其是杭州,其城镇化起步较早,其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经历了两个阶段:中心镇培育阶段:2007年,杭州市有19个中心镇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培育行列,2008年,杭州市从行政管理、财政体制、规划、土地要素等方面向中心镇下放管理权限,加强中心镇培育力度,即“强镇扩权”改革。为进一步增强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2009年,杭州市推进了中心镇“扩权强镇”的改革,进一步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激发中心镇的发展活力。小型城市建设阶段:2010年,杭州市制定了《“十二五”中心镇发展规划》,提出“把人口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带动能力强的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新型小城市”,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杭州中心镇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杭州市中心镇建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2011年,杭州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中心镇培育小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提出强化中心镇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功能,实现中心镇到小型城市的跨越,加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城乡一体化进程。”2012年,浙江省首批27个小型城市试点中,杭州市的瓜沥镇、塘栖镇、分水镇、新登镇被列为试点对象。在较早工业化形成产业集聚的基础上,杭州市政府通过完善城镇规划体系,走差异化的小城市发展道路,创新小型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小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第一,建立梯次衔接的网络化城镇规划体系。杭州市初步构建了“中心城市(杭州市区)—中等城市(五个县城)—小型城市(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梯次衔接的网络化城镇规划体系。同时,重点培育和建设27个中心镇,把它们建成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联结城乡的新型小型城市;开展“风情小镇”建设,培育特色镇。各区县(市)根据本地实际,形成各具特色的规划格局。杭州市27个中心镇全部完成了土地利用规划编制,24个中心镇新编和修编了镇域总体规划,13个中心镇新编和修编了产业发展规划。第二,采取多种小型城市建设模式,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杭州市根据区域发展的差异,采取三种小型城市建设模式:组团带动乡镇模式、县域副城模式、“风情小镇”模式。组团带动乡镇模式是“以组团建设带动组团中心镇、特色镇和一般镇的发展,实现内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镇群”,通过建设诸如工业园区、高教园区、新城等功能区,吸引杭州市中心人口、产业向功能区聚集,减小大城市的压力,实现中心城区与小型城市的均衡发展。县域副城模式是在杭州所辖的五县市的县城之外,“选择若干综合实力强、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作为城市副城……形成向上联结县城、向下服务带动周边的格局”,分散县市中心人口压力,实现县域的均衡发展。“风情小镇”模式,是对有地域、人文、田园和生态特色的小城镇,通过实施产业提升、旅游拓展、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项目,建成一批田园城市内涵丰富、生态功能健全、江南风情明显、体现杭州特色的“风情小镇”。第三,创新小型城市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机制,逐步提高小型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在小城市建设上,杭州市积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机制:一是下放事权与财权,赋予中心镇发展决策、项目审批、社会管理、综合执法和检查特许等涉及13个部门44项行政管理事项及权限,使中心镇具有与县(市)级政府基本相同的开发建设管理服务权、社会事业管理服务权和城市管理权。建立与小型城市相适应的一级财政体制,对镇级财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比核定收入基数,增收部分全额留镇使用,在中心镇范围内收取的规费和土地出让金,地方留成部分按规定全额用于该镇相关项目和事务。对派驻机构执行双重管理,各派驻机构的负责人和中层干部任免、调整,均需征得镇党委政府同意。二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完善小型城市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聚集与水平的提升。省级小型城市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城市综合执法、就业保障服务、城市应急维稳四个中心,公共服务覆盖小型城市周边多个乡镇。体制机制创新提高了小型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其中,省级小城市的行政审批中心镇均日办理事项264项,办结率达99.5%;就业保障中心累计介绍就业10060人次,解决劳资纠纷500多起;镇均有执法资格人员20人,行使110项执法事项;应急维稳中心排除事故隐患,快速处理各类纠纷;试点镇学前教育普及率、建成区义务教育集聚率、高中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93.98%、99.58%,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2.72%、10.48%、4.08%;千人医院床位数为5.31张,千人医生数为3.61人。简言之,杭州市新型小型城市建设基本是在行政主导下,通过建立多层级网络化的城镇规划体系,采取多种城镇建设模式,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实现产业和人口向的小型城市聚集,实现大中小型城市的均衡协调发展。

二、小型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良好的政策只有在地方得到落实,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但小型城市建设由于长期以来的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导致城市功能不完善;城镇政府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城镇的同质化,农民不愿意被市民化,城镇政府权责利的不匹配导致城镇政府的选择性治理,这些因素从内部和外部削弱了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

(一)小型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不顺,导致城市功能不完善

新型城镇化未能完全理顺城镇管理体制,譬如杭州每个试点镇的派出机构多达30个。虽然试点镇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和综合执法中心,一定程度上整合了派出机构,实现城市管理的一体化。但有些部门的资源仍由各个部门管理,小城市政府根本管不着、指挥不动、协调不了,进而导致小型城市的功能和公共服务的碎片化,在诸如道路维护、绿化养护、地下污水、环境卫生、河道保洁等市政管理问题上,各部门各自为政,影响了城市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城市管理上,小型城市数字城管均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加强洁化、绿化、美化方面的管理,解决普遍存在的乱停车、乱摆摊、乱倒垃圾和乱建设等问题。另外,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不顺,还造成了城市忽视各自独特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缺乏地方文化因素和文化符号的继承保护,个性特色不突出。

(二)政绩导向下的城镇同质化

建设新型小型城市,旨在实现中小型城市的均衡发展。实际上,新型小型城市建设使小城镇优质企业、优秀人才等优越的资源进一步向中心城区聚集,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得到进一步增强,而小型城市的聚集功能并未得到提升,大中小型城市之间的不均衡发展被进一步强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型城镇化,沦为市县政府“泵吸”资源、实现自我利益、巩固发展优势的工具,而新型城镇化并没有给小型城市带来新兴产业,产业集聚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相反,大城市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被转移进来,给小型城市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政府的服务功能不全、能力不足仍然是困扰小型城市政府的重要问题。可见,不管是发展模式、产业集聚,还是服务功能的完善,小型城市没有因为被赋予更大的管理权而与其他小城镇之间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小型城市与小城镇的同质化成为一种不可阻挡之势。迪马吉奥和鲍威尔认为组织同质化通过强制、模仿和规范三种机制得以实现。这三种机制在杭州以及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都普遍存在。小城镇政府为完成上级政府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不得不走与其他城镇相同的发展道路;小城镇政府模仿其他城镇的成功经验,既减少失败风险,也能提升其行为的合法性;在压力型体制中,必须遵循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为做出政绩而重复建设,甚至大搞形象工程。走异质化、创新发展的道路是新型城市化的应有之意,而目前小型城市的同质化表明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已经严重限制了体制创新的活力。

(三)农民不愿市民化与城市化背道而驰

本地农民的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聚集人口的方式之一。但是,农民(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的农民)不愿退出宅基地、不愿做市民、不愿被市民化是城郊农民的普遍心态。农民不愿做市民的意愿挫败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良好意图,邢幼田用“市民领域”(civicterritory)的概念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大部分被驱逐和去地域化的农民,其对政府的抵抗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地方政府城市化目标的实现。在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农民不愿当市民,挫败了地方政府整合乡村土地资源,垄断土地,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扩大城镇人口规模的目标。在杭州,农民不愿当市民,并不是因为城镇缺乏产业支撑导致进城找不到工作,而是本地农民无论是生活方式、与城市的联系等方面已经市民化,农民身份成了分享集体收益和获取个人不菲补偿的资格。当然,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不愿市民化,是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强势主导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后遗症。它表明地方政府尚未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更缺乏解决新型城市化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和持续性创新能力。

(四)城镇政府能力的弱化导致城镇政府选择性治理

新型小型城市建设虽然扩大了小型城市政府的管理权,但是,普遍存在于小型城市政府的“责任大、权力小”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随着中心镇规模的增大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区域内的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整治、计划生育、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等任务艰巨。与经济发展相比,小型城市政府并没有把公共服务供给当回事。继续把不断增加的财力投向经济建设领域而不是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是小型城市政府的普遍选择。从硬件服务角度看,城镇内部的基础性功能设施相对薄弱,特别是部分老旧区域、背街小巷的基础配套设施往往较差,联结小城镇与中心县城、市区的快速路网、快速公交相对缺乏。从软件服务角度看,城镇教育、医疗资源并不呈网状节点分布,而是越靠近中心城区优质资源越密集、越远离中心城区优质资源越稀缺;在享受“同城同待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小城镇面临着诸如难以为进镇农民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难以治理乱停车、乱摆摊、乱倒垃圾和乱建设等现实难题。实际上,出于政绩考虑,将有限财力投入到能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经济领域而不是难见效益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是任期较短的小城镇政府主要官员的理性选择。可见,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绩导向的发展模式虽然大张旗鼓地开启了新型城镇化的大门,但是,经济建设并不是新型城镇化的全部内容,还包括农民进城、公共服务、城市功能的完善、环境治理等等内容,这些都不是发展型地方政府擅长的领域,基层政府既不具备承担该责任的能力,也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创造力。

三、协同与合作:推动新型小型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以人为本,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是新型城镇化和小型城市建设的目标。道格拉斯•诺斯强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制度具有促进或限制发展的作用。制度通过调动或抑制人们的创造力来发挥作用。政绩导向下的城镇化已经制约和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新型城镇化需要调动和重启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包括政府及其技术官员的创造力。为此,新型城镇化应该以人为本,发挥政府、市场与社会三种机制的作用,走功能分化、协同与合作的发展之路。

(一)以人为本,把社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保护公民产权的城市化。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管是企业家,还是本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都不应该以牺牲他们任何一方的利益为代价。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此问题上,不应采取征地拆迁一刀切的模式,而应有多种解决方式,譬如浙江嘉兴的两分两换、安徽宣城的农村房改、四川成都的农村产权交易所、甘肃庆阳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北京市集体土地流转、山东宁阳的“股份+合作”等等,使农民在有序退出宅基地过程中,从土地流转中得到保障。另外,新型城镇化并不是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它需要调动全社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埃德蒙•菲尔普斯在《大繁荣》一书中认为经济起飞的深层原因是“激发、鼓励和支持人们大规模参与发明的那些社会变革”,在于“调动草根阶层的想象力和能量”。因此,新型城镇化并不是仅仅依靠科层技术专家,还广泛依赖于全社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完善小型城市的功能

完善小型城市的功能涉及到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小型城市功能可以交给社会组织承担的,能够进行市场化的,尽可能交给是社会、交给市场。政府要管好该管的,既要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好,又要把职能界定清楚。在完善小型城市功能上,一是把产业定位与小型城市定位区分开来。产业是城市的命脉,但是一个城市的产业定位并不完全就是城市的定位,更不能用产业定位取代城市定位。二是推动服务功能的聚集。为加快小城市的功能聚集,应该加快建设区域商贸服务中心、购物中心、人居中心、产业发展中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第三产业;改善试点镇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发展公共交通;健全和提高试点镇的高中、初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提高医疗卫生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小型城市对周边乡镇的辐射力。三是小型城市职能和权力的法治化。小城市一方面需要深化扩权改革,另一方面更需要履行职能与行使权力的法治化,避免上级政府随意的下放或上收职能和管理权限,最大限度地减少小型城市建设的不确定性。

(三)履行职能和行使权力法治化,提高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

针对城市综合服务和综合执法体制不畅的问题,应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市政管理体制,使小城市政府履行职能和行使权力法治化。一是清权厘权,公布权力清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重点,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创新行政审批方式,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进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省级小型城市每个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由平均近300项削减到150项以内。小型城市实际行使的审批内容主要是建设行政许可,这部分内容应该从审批改为政府监管。实行并联审批、联合验收制度,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二是创新市政管理模式,整合市政、绿化、环卫等多个部门管理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组建市政公用管理服务中心,承担道路、路灯、河流护栏的管理和维护,供水系统、下水道、污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公园、绿化的管理和维护,监督管理物业公司的运作,承担天然气供气、电网运行、通信设备使用过程中相关事宜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工作,监督管理地面、河道保洁工作等方面的职能,并对污水、路灯、道路、桥梁、综合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采集,实现市政公用设施的信息化管理。

(四)在大中小型城市之间进行功能分化,推动城市间的协同与合作

新型城镇化不是不要竞争,而是需要克服恶性竞争,需要克服由恶性竞争导致的城镇趋同化问题。虽然迪马吉奥和鲍威尔指出了强制、模仿和规范导致了组织的趋同化,但是他们并没有给出如何克服组织的同质化,提升组织的创造力的答案。在新型小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欲解决小型城市趋同化问题,可以从政府组织内部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大中小型城市之间进行功能分工,采取协同与合作的形式调动其积极性。城市政府之间恶意竞争的根源在于城市之间功能趋同、缺乏分工。虽然,横向的大城市之间进行功能分工很有难度,但是,纵向上的大中小型城市之间分工应该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尤其是在小城镇和小型城市之间必须有明确的功能区分。二是实行分类考核。在考核上,不同类型的城镇应该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不能把GDP作为考核所有城镇政府和小型城市政府的最主要指标,应该把不同类型城镇和小型城市的特色作为考核的最主要指标。三是延长小型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的任期。小型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的短期任职助长了城镇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延长任期有望遏制这种趋势。

(五)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部分小型城市的工业规模、产业园区、医疗、教育、工商、流动人口管理和经济事务等等,已经到达了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的天花板,如果不突破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的束缚,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中配置资源的能力将大打折扣。实际上,政府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因时间和环境不同,两者之间的边界并不总是清晰的,二者往往不断变动。新型小型城市建设需要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的作用,取长补短。虽然过去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因为过度的行政干预导致诸多矛盾,但是,在城镇规划、公民权保护、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外来人口管理等方面,政府绝不能一退了之,置之不理,相反,政府在这些方面应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在经济建设、投融资等方面,应该由市场机制决定。

(六)提高小城镇政府权能,向社会赋权,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治理

新型小型城市是按照城市的功能来设计的,当然,新型小型城市并不具备城市的所有功能,实际上,新型小型城市是大中城市的某一功能区或卫星城。未来的新型小型城市是有限功能的城市。为此,根据小型城市的功能,从市、区(县)下放与职能匹配的权力,上收不属于其职能的权限,尤其是对规划、建设、环保、财政等专业性要求高的属于小城市功能的事项,小型城市政府一时无法有效承接,区县(市)应通过选调职能部门专业人员到小型城市帮助解决。除了在政府间纵向分权外,还需要向社会赋权授能,提高小型城市社会自主治理的能力,真正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治理。

四、结论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篇3

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必须依靠城市的总体规划,而城市的总体规划包括了城市的各个方面。当今城市的建设已不同程度地改变城区河道的自然形态,也不同程度地改变洪水与城市的关系。

1.1防洪现状及存在问题

福清市城区范围内侵占河道围田、造地、建房、乱倒垃圾、河道淤积严重等违章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同时危及防洪堤、排涝站的安全;城区下水道大部分被覆盖,每逢下一场中到大雨,城区经常出现内涝,排水不畅,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龙江、太城溪、虎溪上游多座小(一)型水库均建于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使城区的人民和财产缺乏安全保证,在防洪非工程措施方面,存在着防洪区管理制度不完善,蓄洪、行洪空间被挤占,流域天然滞蓄洪水能力下降;防洪区风险意识不强;防洪调度方案不完善等。

1.2防洪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防洪体系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原则,加快重点地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主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能力,在防洪体系的建设中应注意综合分析确定防洪标准、合理确定堤距、防洪建设与城市功能相结合以及在注重生态建设的同时做好防御山洪规划。

1.2.1防洪标准

城市堤防是重要的城市防洪工程,根据国家GB50286-9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主要应根据防护对象的防洪要求加以确定。在确定城市堤防的防护对象时首先应划分城市堤防的防护区。划分防护区主要应考虑如下因素:洪水大小及可能性,洪水决口过程及洪量,洪泛区的地形与地物状况,行洪及退水条件等。城市行政分区通常不能直接作为堤防工程保护区。城市堤防的防护区应该是在特定洪水发生时,在无堤和某种标准的堤防条件下洪水决溢所影响的范围。在编制城市防洪规划过程中,应对城市堤防的防洪标准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和论证工作。确定堤防应采用的防洪标准,而通过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选定防洪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正确处理防洪安全与防洪投资两者之间的关系。

1.2.2合理确定堤距

最近几年,福清城区的土地开发开始向河流逼近,主要有两个原因:①由于城市上游修建了水利枢纽工程,使城市的防洪标准得到提高,城市河道的行洪断面缩小;②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寸土寸金,与河争池。第二个原因应是主要原因。由经验可知,防洪标准可以不断提高,但河道堤防却不能无限制地加高。无论如何加高堤防,防洪安全总是有限度的,缩窄河道,人为破坏了河流自身的动态平衡,并使河流两岸的生态和自然景观受到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洪水风险。应合理确定堤距,给河流以充分空间,给洪水以应有出路。

1.2.3把防洪工程的建设与城市功能相结合

城市防洪工程位于城市与河道之间,把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功能结合起来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要与城市排水工程相结合。在许多城市规划中,城建部门负责排水规划,水利部门负责防洪规划,人为地将排水规划与防洪规划截然分开,而且在水文计算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致使城市排水与河道洪水计算不能衔接,防洪工程的总布局也不合理。因此,在编制城市规划中必须把城市排水与城市防洪工程结合起来,协调起来。

(2)要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相结合。经济越发展,城市污水也越多。在全球都在重视环境的今天,污水处理工程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城市规划中有必要对城市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并把污水处理工程与城市防洪工程结合考虑。

(3)要与城市交通工程相结合。堤防与城市交通道路结合建设,并与城区交通道路相连接,一方面可以节省投资,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城区交通紧张的局面。

(4)要与城市旅游设施建设相结合。在滨河地区,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可以与旅游设施建设结合起来。

1.2.4充分重视生态环境景观建设

人们已经认识到身边城市的滨水空间的作用。滨水空间在高水位时用以行洪,在平时则供旅游、观光和城市居民就近接触自然。在河道治理中重视生态环境景观建设的观点已被许多国家所采纳。因此,在城市防洪规划中应遵循保持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则。

1.2.5做好防御山洪规划

山洪是山区小河中的突发性洪水,其特点有:①速度快,通常短时间内就发生洪水;②来势猛,洪峰流量较大;③在水土保持不好的地区,水流含量较大,往往伴随着泥石流。因此福清市在城市防洪规划中应注意做好龙江、太城溪、虎溪及其上游河流防御山洪的规划。

2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建设

2.1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交通建设

在城市防洪堤建设时,一定要考虑与城市交通相结合。因为各城市交通都比较拥挤,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占地,减少投资,防洪堤应与城市道路相结合。如福州等城市的防洪堤堤顶都是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一部分,堤顶的宽度在满足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的同时,根据交通需要设置。如果堤顶不具备与交通相结合的条件,也可把堤防迎水面设计成复式断面,利用马道作为与交通相结合,如上海外滩堤防的迎水面就是做为堤防的马道与城市道路相结合。这样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的交通紧张状况,既可节约城市道路建设的占地面积和节省投资,又使防洪堤工程得到进一步的加固。2.2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环境建设

城市防洪堤的建设,必须要考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城市堤防影响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是堤防高度和断面形式。堤防高度是堤防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堤防高了,把城市围在里面,势必对城市景观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城市堤防高度不宜过高,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合理的堤距、堤防设计水位和安全超高,但对超标准洪水要有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堤防断面的形式尽量采用斜坡式边坡,并且边坡要缓;也可采用复式边坡,从视觉上减小堤防的高度,并进行护坡种植草皮等措施,既保护了堤防,又美化了环境。

防洪堤的建设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还要对河道的水环境进行治理,严格限制在中心城区段河道中进行挖沙作业,并对河道整治,形成水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可根据行洪河道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建设河流景观或水上乐园。

2.3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旅游建设

城市防洪的工程措施是将洪水束缚在两堤的河道中通行。洪水是稀遇的,且历时还很短,虽然工程非常重要,但它的利用率较低;从时间和空间看,它的利用具有很大的潜力。由于河流面积较大,根据实际需要,在建设时就要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景观、生态环境景观紧密结合。如福州的南北江滨公园集绿化、休闲、观光、美化、娱乐为一体,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景点。

2.4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排水、排污工程建设

城市防洪与城市排水、城市污水治理等,这两方面也是堤防工程建设必须涉及的交叉建筑物中的两项内容。

当无防洪工程时,河流上游来洪水时,城市遭洪水淹没;洪水退走时,城市雨水也与洪水一起排入外河,不存在涝灾。城市防洪堤修建后,把洪水挡在城外,起到了防洪作用,但必须及时排除城区暴雨产生的内水,不然形成内涝,同样可以造成损失。因此,修建防洪堤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排水问题。堤防与排水的交叉工程规模,主要是根据市政部门认可的排水标准及排水充量进行确定,建设位置基本上是结合城市周边地形考虑设置。部门之间须很好的协商,排水出口设置合理。

河流污水必须治理,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河流污水主要来源于城市,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每个城市都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集中治理,治理达标后再排入河道。一般污水处理厂都设在河流附近,这就要求在城市防洪堤堤线选择时加以考虑,留有余地。并对城市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时与堤防形成的交叉工程充分考虑进去,才合理可行。

防洪堤建设中的主要交叉建筑物基本上就是与城市排水和城市排污所形成。所以堤防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交叉建筑物,而且要确定合理的规模。

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必要时也可与城市商业建设相结合。如泉州晋江下游建设的箱式防洪墙,在非汛期可双用作车库或仓库等,甚至可以作为商业网点。

3结语

城市防洪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建设,涉及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城市防洪工程规划建设时,要充分进行分析论证。经过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旅游、城市排水、排污等方面的建设结合,形成了所建防洪工程除具有防洪功能外,还应具有交通、环境、旅游等方面的综合作用,使有限城市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园林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德令哈;现状;问题;对策

园林城市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园林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当务之急。园林城市建设是发展民族文化特色、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工作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增多的要求和需要。“园林城市”是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提出来的,前身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花园城市”。国家建设部《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中指出,园林城市就是要:“保护城市依托的自然山川地貌,搞好大环境的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形成城市独有的风貌特色。”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本文立足德令哈实际,从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基本现状、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为使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基本现状

2000年以来,德令哈市以规划为基础,以项目为龙头,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内在动力为保证,多方投入,逐步推进,相继建成22条城市主(次)干道。中心广场、体育广场、垃圾处理场及公园等一批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加快了城市亮化、绿化等工程建设步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以乌兰路、柴达木路、格尔木路、天峻路、都兰路、纬四路、战前路(七横)为横线,以环城东路、环城西路、黄河路、长江路、祁连路、昆仑路(六纵)为纵线的“七横六纵”的道路框架。截至目前,完成详细规划编制面积约443.99公顷,市区详细规划编制覆盖率达37%。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建成道路总长62.48公里,建成道路面积131.4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30.99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9平方米;供水管网达到143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95%;排水管网达到42.81公里,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29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19.08%;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24.3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205公顷,城市绿地率达19.1%;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73平方米;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

按照建设“西部园林城市”的要求,以“一街一树种、一街一特色”为目标,以城市道路、广场、庭院绿化为重点,扎实推进园林绿化和林业五大工程,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2007年春秋两季共投入资金2340万元,完成了黄河北路、站前路等15条新建道路绿化和梨园路、格尔木东路等17条道路补栽任务,组织实施了东山三角花园、河东派出所南绿地2处新建街头和庆华广场、中心广场等6处公共绿地绿化工程以及83个机关单位庭院绿化工作,绿化总面积1033亩,新增绿地265亩,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85%以上,是历年来绿化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完成了退耕还林(草)任务0.4万亩,荒山造林种草8万亩,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950亩,经济林4420亩,国家重点公益林补植补栽1.2万亩,高效林营造800亩,低效林改造700亩,“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造林2200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9.59万亩。

二、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新的成效,但也面对一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势必会严重制约德令哈园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一)保持投资持续增长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十五”期间,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德令哈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保持了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但随着国债资金的淡出和国债项目的减少,“十一五”期间争取国家投资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受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资源储备的制约,吸纳社会投资、民间投资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保持投资持续增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能否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已成为制约“十一五”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德令哈市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草场退化,沙化问题突出,水资源紧缺,资源存量不足,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已日益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约束力不强。从源头上控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洁净、舒适、安全、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探索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积极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快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和示范园区建设;搞好城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承载功能不强的问题。通过“十五”以来的发展,德令哈城市面貌较过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初具规模。但总体上看,城市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的起步阶段,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承载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市政公用事业经营机制不活、基础设施商业开发和市场化运作力度不够、管理体制不顺、社会化服务和管理体系不健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式滞后、城市园林绿化的技术难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成活率偏低较严重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园林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品位较低,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距离西部园林城市——“中心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德令哈地区属典型的高原荒漠半荒漠干旱气候,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年均气温4℃,水资源短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约176.1毫米,而多年平均年蒸发量高达1200毫米以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气候恶劣、风沙侵蚀较为严重,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已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国水平,草原退化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乱砍滥伐、开发、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过度放牧,是造成森林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从德令哈市特点来说,冬季漫长,无叶期长达6个月之久,园林绿化时应该突出个性和特色,要在生态学基础上体现应有的景观效应。然而,德令哈市园林绿化植物却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植物群落,园林绿化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非生态的建设模式,绿化树种较单一,生物多样性贫乏。还有巴音河道的污水排放,影响着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德令哈园林城市的建设。

(四)园林绿地存在的功能性问题。城市的绿色主体是园林绿地系统,这些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在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和估量的效益。城市园林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五大类型,每一类绿地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功能不尽相同,规划设计手法与建设也必然应有所差异。城市中优良的园林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功能:净化空气,维持碳氧平衡;吸收有害气体;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吸滞烟尘和粉尘;减菌和杀菌;减弱噪生;美化环境等。然而,德令哈园林城市的绿化建设中,绿地的实际位置、周边环境与绿地的实际功能相混淆的情况也有发生。例如,市区和工业园区相距太近,大量的粉尘、烟雾、有害气体肆无忌惮地向城市上空弥漫,致使人们在欣赏、感受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营造的这座戈壁滩上的绿洲时,围着环城公路鲜花丛绿化带旁驾车、骑车、长跑、郊游时却吸入了质量差的空气。园区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五)绿地指标与实际存在差距。绿地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园林绿地水平的重要标准。按目前的统计数字,德令哈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19.08%,绿地率19.1%,分别比国家园林城市标准35%和30%差15.92和10.9个百分点。国家园林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根据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而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超过105平方米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2000年应不少于7平方米,到2010年应不少于8平方米。根据《青海省城镇体系“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不同地区人均建设用地不得突破下列指标:其中海西州现状人均城市建设用地315平方米/人,考虑到海西州是工矿区,建设用地占用相对较多,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调整到260平方米/人左右;城镇园林绿化建成区绿化率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认为城市绿化面积每人平均为60平方米为最佳居住环境。而德令哈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只有5.73平方米,相比之下,德令哈城市绿化水平与这个标准相差确实较大。这说明,当前德令哈市的绿地率偏低和发展不平衡问题。

(六)城市园林科技含量低,技术水平差。园林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与城市的经济基础、建筑布局、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等密不可分。因此,城市园林又作为一门艺术,能够展示城市所特有的魅力。德令哈市园林起步较晚,近年来虽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还较低,一些园林工程设计显得不尽合理或缺乏科学性。由于城市土壤、水源、气温等都不能很好地为园林植物提供最佳的生存条件,某些园林植物在栽植不久就会出现不适症状,严重的导致所栽树木很快死亡,给园林部门造成巨大损失。不仅如此,对于园林绿化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了解或研究的更少,在工矿区及其周边栽植抗性强或滞尘量高的树种等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园林机械老化、人员少、资金缺、林灌设施不配套,林、农争水矛盾突出,有些林带终年浇不上一次水。三、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据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基本现状、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推进生态现代化。从德令哈市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状况较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德令哈市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

(二)充分利用本地植物资源,确保园林绿地植物配置多样化和本土化,突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城市自然生态景观

建设富于生物多样性的城市,园林绿地的植物多样化和乡土化十分重要。因为城市中即使是30%甚至50%的城市绿地率,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尤其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本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其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很强。当地的自然植被与生态是植物适应地质演变、生物进化的产物,它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变化,体现城市生态园林本土特色。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对营造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城市生态园林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资源、地带性植物区系分布,通过引种、驯化和培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园林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会使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抗干扰能力增强。在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和建设中,遵循城市肌理,加强对自然遗产、文物古迹等的保护。在强调生态景观及其生物多样性同时,保护好具有传统风貌地带的名木古树。围绕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特质做文章,体现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城市生态园林文化品位,创造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有个性的城市生态园林体系。资源保护管理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都应相互协调,以营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绿地景观。

(三)整体合理布局,长期规划发展,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加强生态型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构建应参与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宏观控制城市绿色脉络。把城市绿化工作作为城市发展先导性行业加以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关系,编制好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德令哈西部园林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建设用地布局、环境污染的防治、道路交通建设、园林景观设计等众多环节。根据城市绿地系统在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作用,对城市生态机理的研究,主要从城市污染机制到城市排污机制的内在运作秩序进行研究。加强生态型产业结构调整,在主要支柱产业工业园区中合理规划生态工业园区,这部分产业要逐步向生态型、高科技型企业转变,运用各种高新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对于城市长远规划来看,选择一种或几种能够促进生态建设和保护生态型产业替换传统污染工业,并以生态产业增量逐步“消化”污染工业存量。同时,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划定城市建设的各类绿地范围和保护控制线,强化城市绿化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力度。随着德令哈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与居民生存环境出现极大的矛盾,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不可逾越的矛盾。政府职能部门在城市建设中能做到整体布局、长期规划、放眼未来,才能实现德令哈园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科研投入,增强园林队伍素质,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水平

科学研究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加强绿化队伍建设是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水平的保证。从设计、实施、管理等各个方面增强绿化队伍素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德令哈市园林水平较低,生态环境恶劣,可栽植的园林植物种类匾乏,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气、烟尘都对园林植物生态功能的发挥及其健康生长造成极大的危胁。这些客观现实使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矛盾日趋激化。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通过对植物抗逆性、植物对有毒有害气体吸收以及植物对粉尘吸滞等等的研究,来解决工业区及其周边区园林绿化植物选择问题;通过对园林植物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来合理地配置植物,更好地展示其景观效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通过对植物引种、驯化、育种方面的研究来增加德令哈市绿化植物种类,达到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总而言之,只有通过加大科研力度,才能保证德令哈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提高园林绿化水平。

(五)切实解决城市绿化用水问题,建立完善的苗木保障体系

德令哈市雨水少,蒸发量大。园林城市绿化工作中切实解决水的问题至关重要。要坚持节约用水原则,优先发展用水量少、涵养水源能力强的植被。多培育和种植一些耐干旱的节水型植物,普及推广先进节水的滴灌技术,同时,积极推行污水回用和雨、洪水的拦蓄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化养护的水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德令哈市育苗、植树、造林因缺水而成活率低的问题。引导城市生态系统朝着更加稳定、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建立完善的苗木保障体系,应包括树种规划、生产绿地规划等,为城市苗木培育提供引导方向,丰富城市园林树种,促进树种规划的不断更新。虽然近年来德令哈绿化规模较大,用苗大量增加,仍需加大苗圃生产能力,满足所需苗木自身供给,建立适应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定数量、一定规模的园林苗圃育苗基地势在必行。同时,做好本土植物品种选优工作,积极引进适合德令哈市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新型优质植物材料,丰富园林绿化生态景观效果。

(六)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宽松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加快城市建设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加快德令哈建设青海西部园林城市步伐,重点做好城市绿化及周边防风林带、市区巴音河两岸园林景观建设和河道治理、垃圾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坚持以乔、灌、花为主的“造园”原则,塑造高原特色的园林风貌。注重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功能,体现“高原绿洲城市”和“盆地政治、经济、文化及海西东部经济中心”这一内涵,努力塑造“城市形象、单位形象、产品形象和市民形象”。进一步完善德令哈市的综合功能,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集中有限资金,重点搞好道路、给水、排水、环卫、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采取有偿使用、拍卖、出租、租赁、抵押、转让和合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形成以市场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运行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和引进外资等多元化投融资方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走以地生财、以地养城建城的路子。强化城市管理工作,确保道路、园林绿化等建设的实施。防止园林绿地被挪做它用或是人为降低园林绿化标准。按照《城市绿化条例》的规定,加强对公共绿地、庭院绿化等保护和监督,对各项小区和工程建设,按照城市园林标准确定各类绿化用地,严格小区和单位绿化方案的审批,要求绿化与土建工程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同时验收。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新华时评: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Z].新华网,2007-10-19.

[2]于幼军.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Z].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01-30.

[3]德令哈市政府工作报告[R].2008-01-23.

[4]孔祥海.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06,(3):63-64.

[5]冯国禄,吴铁明.城市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林论坛,2007,(11):19-20.

[6]张晓婧.试论太原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存在问题与对策[J].园林绿化,2007,(2):28-29.

[7]初晓波,等.我国北方城市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5,(6):73-74.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园林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德令哈;现状;问题;对策

园林城市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园林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当务之急。园林城市建设是发展民族文化特色、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工作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增多的要求和需要。“园林城市”是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提出来的,前身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花园城市”。国家建设部《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中指出,园林城市就是要:“保护城市依托的自然山川地貌,搞好大环境的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形成城市独有的风貌特色。”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本文立足德令哈实际,从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基本现状、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为使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基本现状

2000年以来,德令哈市以规划为基础,以项目为龙头,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内在动力为保证,多方投入,逐步推进,相继建成22条城市主(次)干道。中心广场、体育广场、垃圾处理场及公园等一批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加快了城市亮化、绿化等工程建设步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以乌兰路、柴达木路、格尔木路、天峻路、都兰路、纬四路、战前路(七横)为横线,以环城东路、环城西路、黄河路、长江路、祁连路、昆仑路(六纵)为纵线的“七横六纵”的道路框架。截至目前,完成详细规划编制面积约443.99公顷,市区详细规划编制覆盖率达37%。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建成道路总长62.48公里,建成道路面积131.4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30.99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9平方米;供水管网达到143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95%;排水管网达到42.81公里,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29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19.08%;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24.3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205公顷,城市绿地率达19.1%;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73平方米;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

按照建设“西部园林城市”的要求,以“一街一树种、一街一特色”为目标,以城市道路、广场、庭院绿化为重点,扎实推进园林绿化和林业五大工程,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2007年春秋两季共投入资金2340万元,完成了黄河北路、站前路等15条新建道路绿化和梨园路、格尔木东路等17条道路补栽任务,组织实施了东山三角花园、河东派出所南绿地2处新建街头和庆华广场、中心广场等6处公共绿地绿化工程以及83个机关单位庭院绿化工作,绿化总面积1033亩,新增绿地265亩,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85%以上,是历年来绿化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完成了退耕还林(草)任务0.4万亩,荒山造林种草8万亩,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950亩,经济林4420亩,国家重点公益林补植补栽1.2万亩,高效林营造800亩,低效林改造700亩,“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造林2200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9.59万亩。

二、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新的成效,但也面对一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势必会严重制约德令哈园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一)保持投资持续增长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十五”期间,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德令哈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保持了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但随着国债资金的淡出和国债项目的减少,“十一五”期间争取国家投资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受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资源储备的制约,吸纳社会投资、民间投资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保持投资持续增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能否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已成为制约“十一五”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德令哈市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草场退化,沙化问题突出,水资源紧缺,资源存量不足,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已日益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约束力不强。从源头上控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洁净、舒适、安全、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探索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积极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快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和示范园区建设;搞好城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承载功能不强的问题。通过“十五”以来的发展,德令哈城市面貌较过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初具规模。但总体上看,城市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的起步阶段,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承载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市政公用事业经营机制不活、基础设施商业开发和市场化运作力度不够、管理体制不顺、社会化服务和管理体系不健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式滞后、城市园林绿化的技术难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成活率偏低较严重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园林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品位较低,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距离西部园林城市——“中心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德令哈地区属典型的高原荒漠半荒漠干旱气候,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年均气温4℃,水资源短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约176.1毫米,而多年平均年蒸发量高达1200毫米以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气候恶劣、风沙侵蚀较为严重,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已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国水平,草原退化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乱砍滥伐、开发、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过度放牧,是造成森林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从德令哈市特点来说,冬季漫长,无叶期长达6个月之久,园林绿化时应该突出个性和特色,要在生态学基础上体现应有的景观效应。然而,德令哈市园林绿化植物却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植物群落,园林绿化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非生态的建设模式,绿化树种较单一,生物多样性贫乏。还有巴音河道的污水排放,影响着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德令哈园林城市的建设。

(四)园林绿地存在的功能性问题。城市的绿色主体是园林绿地系统,这些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在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和估量的效益。城市园林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五大类型,每一类绿地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功能不尽相同,规划设计手法与建设也必然应有所差异。城市中优良的园林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功能:净化空气,维持碳氧平衡;吸收有害气体;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吸滞烟尘和粉尘;减菌和杀菌;减弱噪生;美化环境等。然而,德令哈园林城市的绿化建设中,绿地的实际位置、周边环境与绿地的实际功能相混淆的情况也有发生。例如,市区和工业园区相距太近,大量的粉尘、烟雾、有害气体肆无忌惮地向城市上空弥漫,致使人们在欣赏、感受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营造的这座戈壁滩上的绿洲时,围着环城公路鲜花丛绿化带旁驾车、骑车、长跑、郊游时却吸入了质量差的空气。园区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五)绿地指标与实际存在差距。绿地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园林绿地水平的重要标准。按目前的统计数字,德令哈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19.08%,绿地率19.1%,分别比国家园林城市标准35%和30%差15.92和10.9个百分点。国家园林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根据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而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超过105平方米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2000年应不少于7平方米,到2010年应不少于8平方米。根据《青海省城镇体系“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不同地区人均建设用地不得突破下列指标:其中海西州现状人均城市建设用地315平方米/人,考虑到海西州是工矿区,建设用地占用相对较多,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调整到260平方米/人左右;城镇园林绿化建成区绿化率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认为城市绿化面积每人平均为60平方米为最佳居住环境。而德令哈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只有5.73平方米,相比之下,德令哈城市绿化水平与这个标准相差确实较大。这说明,当前德令哈市的绿地率偏低和发展不平衡问题。

(六)城市园林科技含量低,技术水平差。园林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与城市的经济基础、建筑布局、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等密不可分。因此,城市园林又作为一门艺术,能够展示城市所特有的魅力。德令哈市园林起步较晚,近年来虽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还较低,一些园林工程设计显得不尽合理或缺乏科学性。由于城市土壤、水源、气温等都不能很好地为园林植物提供最佳的生存条件,某些园林植物在栽植不久就会出现不适症状,严重的导致所栽树木很快死亡,给园林部门造成巨大损失。不仅如此,对于园林绿化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了解或研究的更少,在工矿区及其周边栽植抗性强或滞尘量高的树种等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园林机械老化、人员少、资金缺、林灌设施不配套,林、农争水矛盾突出,有些林带终年浇不上一次水。三、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据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基本现状、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推进生态现代化。从德令哈市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状况较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德令哈市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

(二)充分利用本地植物资源,确保园林绿地植物配置多样化和本土化,突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城市自然生态景观

建设富于生物多样性的城市,园林绿地的植物多样化和乡土化十分重要。因为城市中即使是30%甚至50%的城市绿地率,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尤其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本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其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很强。当地的自然植被与生态是植物适应地质演变、生物进化的产物,它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变化,体现城市生态园林本土特色。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对营造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城市生态园林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资源、地带性植物区系分布,通过引种、驯化和培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园林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会使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抗干扰能力增强。在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和建设中,遵循城市肌理,加强对自然遗产、文物古迹等的保护。在强调生态景观及其生物多样性同时,保护好具有传统风貌地带的名木古树。围绕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特质做文章,体现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城市生态园林文化品位,创造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有个性的城市生态园林体系。资源保护管理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都应相互协调,以营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绿地景观。

(三)整体合理布局,长期规划发展,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加强生态型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构建应参与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宏观控制城市绿色脉络。把城市绿化工作作为城市发展先导性行业加以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关系,编制好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德令哈西部园林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建设用地布局、环境污染的防治、道路交通建设、园林景观设计等众多环节。根据城市绿地系统在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作用,对城市生态机理的研究,主要从城市污染机制到城市排污机制的内在运作秩序进行研究。加强生态型产业结构调整,在主要支柱产业工业园区中合理规划生态工业园区,这部分产业要逐步向生态型、高科技型企业转变,运用各种高新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对于城市长远规划来看,选择一种或几种能够促进生态建设和保护生态型产业替换传统污染工业,并以生态产业增量逐步“消化”污染工业存量。同时,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划定城市建设的各类绿地范围和保护控制线,强化城市绿化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力度。随着德令哈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与居民生存环境出现极大的矛盾,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不可逾越的矛盾。政府职能部门在城市建设中能做到整体布局、长期规划、放眼未来,才能实现德令哈园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科研投入,增强园林队伍素质,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水平

科学研究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加强绿化队伍建设是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水平的保证。从设计、实施、管理等各个方面增强绿化队伍素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德令哈市园林水平较低,生态环境恶劣,可栽植的园林植物种类匾乏,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气、烟尘都对园林植物生态功能的发挥及其健康生长造成极大的危胁。这些客观现实使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矛盾日趋激化。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通过对植物抗逆性、植物对有毒有害气体吸收以及植物对粉尘吸滞等等的研究,来解决工业区及其周边区园林绿化植物选择问题;通过对园林植物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来合理地配置植物,更好地展示其景观效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通过对植物引种、驯化、育种方面的研究来增加德令哈市绿化植物种类,达到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总而言之,只有通过加大科研力度,才能保证德令哈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提高园林绿化水平。

(五)切实解决城市绿化用水问题,建立完善的苗木保障体系

德令哈市雨水少,蒸发量大。园林城市绿化工作中切实解决水的问题至关重要。要坚持节约用水原则,优先发展用水量少、涵养水源能力强的植被。多培育和种植一些耐干旱的节水型植物,普及推广先进节水的滴灌技术,同时,积极推行污水回用和雨、洪水的拦蓄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化养护的水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德令哈市育苗、植树、造林因缺水而成活率低的问题。引导城市生态系统朝着更加稳定、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建立完善的苗木保障体系,应包括树种规划、生产绿地规划等,为城市苗木培育提供引导方向,丰富城市园林树种,促进树种规划的不断更新。虽然近年来德令哈绿化规模较大,用苗大量增加,仍需加大苗圃生产能力,满足所需苗木自身供给,建立适应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定数量、一定规模的园林苗圃育苗基地势在必行。同时,做好本土植物品种选优工作,积极引进适合德令哈市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新型优质植物材料,丰富园林绿化生态景观效果。

(六)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宽松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加快城市建设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加快德令哈建设青海西部园林城市步伐,重点做好城市绿化及周边防风林带、市区巴音河两岸园林景观建设和河道治理、垃圾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坚持以乔、灌、花为主的“造园”原则,塑造高原特色的园林风貌。注重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功能,体现“高原绿洲城市”和“盆地政治、经济、文化及海西东部经济中心”这一内涵,努力塑造“城市形象、单位形象、产品形象和市民形象”。进一步完善德令哈市的综合功能,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集中有限资金,重点搞好道路、给水、排水、环卫、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采取有偿使用、拍卖、出租、租赁、抵押、转让和合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形成以市场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运行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和引进外资等多元化投融资方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走以地生财、以地养城建城的路子。强化城市管理工作,确保道路、园林绿化等建设的实施。防止园林绿地被挪做它用或是人为降低园林绿化标准。按照《城市绿化条例》的规定,加强对公共绿地、庭院绿化等保护和监督,对各项小区和工程建设,按照城市园林标准确定各类绿化用地,严格小区和单位绿化方案的审批,要求绿化与土建工程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同时验收。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新华时评: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Z].新华网,2007-10-19.

[2]于幼军.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Z].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01-30.

[3]德令哈市政府工作报告[R].2008-01-23.

[4]孔祥海.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06,(3):63-64.

[5]冯国禄,吴铁明.城市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林论坛,2007,(11):19-20.

[6]张晓婧.试论太原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存在问题与对策[J].园林绿化,2007,(2):28-29.

[7]初晓波,等.我国北方城市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5,(6):73-74.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篇6

消费者花费在以智能手机为例的信息消费产品上的时间和精力究竟有多少是真正满足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多少部分是损害了主体的利益而产生了负效应,和人的真正的需要失去了联系,从而导致了人在信息消费活动中失去了主体性地位而沦为消费客体的奴隶。因此,人的消费和人的再生产和人的发展是辨证相关的,人在什么意义上消费,他就在什么意义上把自身再生产出来。信息消费也是如此:合理的信息消费会再生产出健康和谐及生态发展的个体;不合理的信息消费会再生产出不健康及生活质量低下的个体。智慧城市建设以及信息消费的发展的价值诉求归根到底是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人的发展状态是规约信息消费的重要因素。

2信息消费的安全风险:高度组织的社会化和个人自由、个人隐私之间的伦理悖论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消费全方位拓展人们的工作、生活等领域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那就是高度组织的社会化生活和个人自由、个人隐私的式微。这一风险的伦理维度审思有两个层面:首先,信息消费中选择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的代价是以个体的私密信息的泄露为代价。和传统社会相比,现代化社会人们的选择是多样的,但这种选择的多样性更多是被事先安排和陈设的。“在前工业社会中,谈话和记忆是搜集和储存信息的主要方式;而现在,搜集和储存信息的手段多种多样,诸如计算机化的记录和书面记录、兼容的数据库、甚至包括用电和银行电子银行服务的日常测量等等,并且信息量随着时间的流逝会累积。”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一书中详细阐释了信息消费过程中个人信息外泄的过程:“例如,如果一个冲浪者读了网站的一本关于萧条方面书的评论,接着又在电子新闻版上点击了一个好莱坞明星自杀的新闻,那么关于其买书和读新闻的习惯、名字、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其他的一些潜在数据可能会被卖到人寿保险公司(它可能会取消针对此人的保险方针),或卖给医药销售公司(它可能会给此人发送药品申购单),甚至会卖给一个公墓(提供‘预先计划’)。用户访问的网站次数越多,数据就越详细,相互关联的数据就变成了个人特征。”虽然信息消费主体的数据收集是隐秘的,但是信息社会中,这一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几乎每一个消费者都遭遇过。“在城市中我们或许可以轻易地摆脱家庭和朋友们的过度控制,但我们几乎不能逃避税收部门、医疗服务机构或者地方性权力机构的监视。……包括购物偏好、性取向、生活方式以及政治忠诚等,这些信息异常私密,绝对不会泄露提供资料者的情况,更不会指明资料代表的具体对象。如此生活境遇,不难想象,如今人们遭受最严密的监视,其程度是如此之强以至于虽然他们生活在陌生人中间,但他们的私人生活却比以往任何一代人的私人生活都要更为人所知。”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对于现代各类组织的运作至关重要,反过来,我们每个信息消费主体也从中感受到了益处,个性化消费需求、多样化消费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选择的自由程度也增加了。但是,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是以个体私密信息的让渡为代价的,而且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也代表着个体信息被收集和掌握的程度越高。其次,信息消费主体不仅面临着个体隐私的泄露,而且还面临着因为对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的知情权不足丧失选择权的风险。比如,2010年的国内互联网络的“3Q大战”让普通的用户对互联网络的信息消费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原来网上的即时通讯消费还有泄漏隐私的危险。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当用户已经将QQ作为工作、社交的一个重要平台的时候,突然要求被选择继续消费还是放弃,大部分用户有选择吗?因为放弃的不仅是QQ这个聊天工具,放弃的也许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交方式。正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分析发达工业社会中,技术成为一种统治的意识形态那样,给人一种“舒适的不自由”,在信息消费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消费者在享受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带来的自由和舒适同时,也逐渐失去应有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知情权的失去是因为信息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认知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多掌握在生产企业和技术专家手中;而选择权的失去其实是生产企业和广告宣传媒体的一种结盟,对消费者的一种诱导和操控。而且,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消费的操控是隐含巨大的风险的,一旦产品消费过程中出现问题,生产企业、科技专家、媒体甚至政府相关的监管部门都会被公众置于审判台前接受拷问。长此以往,消费者的信任、生产企业的形象、媒体的公信力,政府监管部门的权威都将逐渐丧失,整个社会将陷入信任危机的境地。

3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消费引发的社会公平风险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信息消费活动引发的公平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信息消费空间的拓展可能会增加信息消费弱势群体的数量。信息消费弱势群体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概念中衍生出来,和弱势群体的大部分特征相吻合,通常包括贫困性、边缘化、低层次性、脆弱性、被剥夺感强等五个方面。除此之外,信息消费弱势群体更凸显因综合因素引发的信息技术水平低下的特征。因此,除了通常意义的弱势群体之外,城市居民中因年龄、性别等因素而导致的信息技术能力低下的群体也在智慧城市建设大潮中处于一定的弱势状态。因此,从总体上看,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消费弱势群体的总体数量是增加了的。其次,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消费的发展有挤压信息消费弱势群体生存空间的风险。现代城市中的居民,不仅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现实”城市中,还同时栖身于数字网络技术构建的“虚拟”城市中,“物质世界的虚拟化使得城市公共空间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城市及建筑的空间审美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实体空间界限,形成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现实存在与虚拟建构之间的交互联系共同存在”。生活在实体城市空间中的传统消费方式对于信息技术能力相对较低的人而言影响不大,但当以智能化、虚拟化、符号化为特征的信息消费领域和规模日益扩张的时候,甚至涉足到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费领域和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获取的时候,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就变得非常必要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春运期间农民工购买火车票问题,2011年6月开始试行的网络购票确实方便了一部分群体的购票流程,但是网络购票也无疑增加了另一部分不能或不会网络购票群体的窗口购票难度。特别是在春运期间对于农民工团体而言,形形色色的诸如抢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使得他们的购票过程更加困难。再者,信息消费弱势群体收入水平、信息技术水平上的弱势有可能演化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心理上的不认同甚至是抵触情绪。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将数字化时代的人类分为三种:“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和“数字恐龙”,“数字恐龙”即指称的是对现代信息技术、高科技产品等因为不具备相关信息素质和技能因而主观上也有排斥感的群体。在智慧城市如火如荼建设过程中,这部分群体也会在心理上滋生被时代抛弃、被边缘化以及相应的失落感。“每一个人对于他未知的新文化来说,都表现出‘原始人’的情状,而数字文化这种全新的文化,使一些人尤其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对其感到十分陌生,甚至即使是这些人中的知识阶层,也有被新技术、新社会疏远的感觉。”综上所述,对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消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是制约智慧城市能否和谐构建、信息消费能否持续均衡发展的瓶颈。

4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消费风险规避的路径和对策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一个城市的特色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内涵、城市建设风貌密切相关。随着近几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许多城市建设变化巨大,但不少城市却在高速的发展与建设中迷失了自身的特色。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设应该通过更为科学的城市规划、更为有效的城市建设管理对城市地理环境特征、传统地方文化予以高度尊重;对城市的整体建设风貌进行控制与引导。

城市特色,是一个较为宽泛、模糊的概念。通常而言,一个城市的特色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内涵、城市建设风貌密切相关。随着近几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许多城市建设变化巨大,但不少城市却在高速的发展与建设中迷失了自身的特色,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被所谓的现代化城市格局所取代,失去了相应的自然地理特征、宝贵的历史魅力与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气息。

一、现阶段我国城市特色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形象定位出现偏差

进入九十年代后,一些城市一窝蜂的建高层建筑,动辄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央商务区(CBD)。据报道,中国有182座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连美国都会感到汗颜!

正是这样的城市整体定位偏差,使城市决策者、管理者乃至规划设计师在城市建设方面造成心理错觉,反映到具体建设工作中就是唯高大是论,处处以所谓的现代化标准去建设,缺乏对当地综合特征的分析与思考,导致城市具有价值的传统风貌丧失殆尽。

2、对城市自然环境的漠视

长期以来受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观念影响,对城市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缺乏尊重、城市本色丧失。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水平较低,缺乏保护、非科学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的效果不理想,屡屡出现边建设边破坏的现象,甚至建设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以至城市生态环境仍在继续恶化,甚至威胁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3、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破坏

古城不古、仿古不精成为原本具有历史文化的城市建设最突出的通病,一些城市,兴建一条明清街,这种仿古街既没有历史记忆,也没有人文积淀。而真正的历史古迹却大拆。襄樊宋明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福建的三坊七巷名存实亡,高速路穿过中山陵绿地区,高架桥迫使三元里抗英炮台搬家等。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城市拥有大量的、极其宝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来自天赋和历史积淀,一旦受到破坏,就不可能复得。

4、雷同无序的规划建设

如果说保护是为了继承传统,创造是为了引领现代,那么中国现在不少城市可谓既无保护也无创造,城市建设的一味模仿造成大广场,商业街、标志性高楼大行其道,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并未换取一个宜人精致、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风貌上缺少对主导风貌的统一认识,导致中西古今风格穿插混杂,色彩形体杂乱无序。

5、保障机制与手段缺失

目前我国虽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条例法规,但对于不少历史街区、传统城区仍缺少法律上的保护与意识上的关注。另一方面,从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来看,城市设计不具备法定控制效力,而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又在技术层面不能对城市风貌(空间尺度、色彩、材质、环境要素)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

总之,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设不应将城市特色作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而应该通过更为科学的城市规划、更为有效的城市建设管理对城市地理环境特征、传统地方文化予以高度尊重;对城市的整体建设风貌进行控制与引导。在建设实施管理方面积极创新,建立具有操作性的建设实施管理机制。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重点

1、尊崇自然环境,科学保护与利用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城市规划中影响巨大。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是城市形象的-个重要因素,譬如说杭州的西子湖,桂林的山水等本身就是与其城市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对于那依山傍水的城市来讲,这些天赋的自然资源,若加上精心的规划、整理,必然给城市形象增色不少。

2、凸现历史文化,坚持传承与发扬

(1)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历史文化是凸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方面,而城市则为历史文化提供了继承与展示的载体。我国许多城市拥有大量的、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一旦受到破坏,就不可能复得。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特色与历史文化。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高速的城市建设发展中,一方面对历史文化保护意识不足,单方面注重历史文化的经济价值而忽略了其文化价值,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致使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街区和建筑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对历史文化传承方式上理解偏差,在改造建设中拆除真文物,兴建假古迹,大搞人造景观,花费很大,却搞得不伦不类;要么只是针对定级文物遗址进行了保护,而对周边城区却缺乏控制与协调,使历史文化的保护孤立化。

历史文化的保护应根据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在规划设计方面,对于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典型地段,要保存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注重周边环境的控制与协调,明确保护层次。在建设管理方面,应通过立法形式,颁布历史文化保护条例与建设管理细则,使保护规划与设计落到实处。

(2)弘扬当地文化,提升城市品味。城市特色是一种文化的积累和发展,需要一个较长过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形成和完善。世界上许多城市往往因特色鲜明、别具一格而名扬天下,其建设规律就是在遵循城市本地实际情况、结合本地文化,因地制宜地确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文化不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同时也是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区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结合,文化竞争力表现为文化的创新能力,也就是多元化的文化融合中能否形成先进的文化价值体系。因此各城市都应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结合外来先进文化,取精华、去糟粕,明确发展方向和特色定位。

城市文化内涵决定城市品牌,也是城市特色的重要部分。目前城市竞争日趋激烈,城市与城市之间正从经济竞争走向以文化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城市品牌起到的是升华城市形象、凝聚城市精神的作用。城市文化品位的提高,包括了城市管理、市民素质、法制意识、人文精神等方面的体现,则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和引导。一个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给予我们人文精神力量的基础,而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给予我们人文精神的动力。只有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城市文化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面向未来的发展,才能促进城市品牌向更高层次发展,提升城市品牌的竞争力。

3、梳理城市风貌,加强控制与协调

一个城市的风貌是否能够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取决于城市的建筑风格是否能做到统一协调,如青岛的蓝海、绿树、红瓦;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地中海小镇的退台式白墙红瓦等城市风格均给人们留下过目不忘的经典印象。笔者曾在《贵州仁怀茅台风貌规划》提出“工业做加法、居住做减法、功能做乘法、风貌做除法”的规划策略,其核心理念就在于,一个城市的风格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在城市中提炼一种核心风貌要素,并将其作为这个城市的建筑符号,以“二八原则”做到统一与对比协调,是城市建设当中的重要手段。

4、建立保障机制,引导建设与实施

城市特色的塑造需要规划,更需要规划实施的建设保障机制。从我国目前城市建设状况而言,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是影响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必须在这两个方面寻求改革与创新。

规划编制方面:突破创新,加强城市设计导则对城市特色的控制与引导,并争取纳入法定范畴。在规划评审、审批制度上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城市决策者应当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杜绝领导换届则规划大改的现象。使我们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更从实际出发,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提高科学性。

实施管理方面:规范而高效的城市管理工作,是确保城市规划全面实施、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出台一系列针对文化资源、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以及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办法,保障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内容能有效实施与管理。

三、结束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管理也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下,我国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发展应该坚持走科学发展、理性建设、建管并重之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城市特色塑造,为不同的城市树立鲜明的城市名片、给人们一个美好和谐的生存家园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仲利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策略研究[J].山西建筑,2005,31(18):27-28.

[2]卢济威.论城市设计的整合机制[J].建筑学报,2004,(1):16-18.

[3]申连杰,常青.城市规划管理问题透视[J]城乡建设,2001,(3):7-8.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规划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家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里,曾经说过‘在生活条件加速变化的社会环境里,为人保存与其相称的文化环境,是大自然、先辈遗留的文明见证,这对人的平衡发展十分重要,为此应该使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将当代成就、昔日价值和自然之美纳入整体规划加以考虑”。历史文化遗产凝结了民族的智慧,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感官上美的享受,她也是一部研究古代社会生产发展的百科全书,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化的窗口,并且她对我们现代城市的硬件和人们文化思想的软件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看来,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城市建设在文物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步上升,城市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有不少建设项目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使一些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

1.勘察不全面,造成建设施工时对地上和地下文物的毁灭性破坏。事例有重庆市2004年开工的36条共计2000多km的高等级公路中,发生多起严重毁坏文物点的事件,使得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永远地消失在推土机的重碾之下。

2.对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任意改造,致使街区历史格局风貌和标志性建筑面目全非。如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舟山,由于改造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文物保护问题,其中的定海古城在2000年就已不复原貌。

3.旅游事业发展过快,服务设施的盲目建设和游客剧增,加之疏于管理,对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的完整性产生干扰。这方面的问题长城景区比较普遍。以金山岭长城为例,其现代化气息已十分明显,兴建了缆车索道、滑索和卡丁车。据当地人反映,在旅游旺季,金山岭长城俨然一座热热闹闹的游乐场。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最根本的在于我国历史发展的特殊状况。我国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纳入规划始于20世纪20年代,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较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弱势”局面才得到扭转。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法令,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城市规划方面,1951年国家颁布了《关于保护地方文物古迹名胜的管理办法》,1953年了《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关于保护历史及革命文物的指示》,法律法令的实施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切实工作使文物保护逐步融入到城市规划的工作范畴中。

然而“”的一场浩劫,借扫“四旧”之名,再次使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陷入尴尬的境地,大量不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以及民间收藏文物等遭到严重破坏。真正使文物保护工作走向正轨的时间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至此,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过了曲折起伏的阶段。所以,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状况,使文物保护的法制体系和管理体系先天不足,发育不良,这个历史原因也是城市建设在文物保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的首要原因。

其次,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由欠发达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型,这种整体性的社会变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取向,影响着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决策方向。历史文化遗产在这场社会变迁中的存亡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文物保护能否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放到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显得至关重要。因此,经济问题成为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步调不一致的原因。一方面,城市建设能带动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文物违法成本。建设方即使破坏文物,文物部门也很难对其采取有力措施。另一方面,从计划经济时期开始,文物保护部门长期以来的专向资金依赖于政府拨款,从文物古迹的修缮到工作人员的劳动所得,全部是由专项资金来支付,因此国家背上了一个很大的包袱。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便忽视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建设方的“主动”和文物保护方的“被动”,两方面的原因促使历史文化遗产的“尊严”难以维护,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历史城区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周边的环境又脏又乱,甚至有些历史性建筑完全毁坏。

再次,我国长期忽视对大众文物保护的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工作,也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的文物保护民间团体。使文物保护的群众基础力量较为薄弱,不能对城市规划中有损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决策形成舆论压力。也就是说,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淡漠,难以形成有利于保障历史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软环境。而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则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意识,其外在因素与教育密切相关,并且一些国家(如德国),把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纳入法律程序,把规划目标、方案向公众公开展示并听取公众意见,这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十分有利的。遗憾的是,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盲区。

二、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的两例成功经验分析

1.日本京都

1991年京都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中,按“保护、再生、创造”的理念划分为三个区: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保护区、以调和为基调的中心复兴区、城市新功能集聚区。作者认为京都的这种规划模式充分利用了历史城镇的两种保存方式:冻结保存(表现在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保护区)和复原保存(表现在以调和为基调的中心复兴区)。同时,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划分出城市新功能集聚区的做法针对性强,便于该区域迅速地规划建设,没有“担心历史文化遗产遭破坏”的忧虑。京都的区域划分和贯彻三理念的发展模式,不仅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也促进了其他新产业的发展,使城市活力焕发。

2.江苏苏州

苏州采取保存古城基本格局,控制古城内建筑高度,疏散一部分古城人口,向城市两侧发展的策略城西为高新技术开发区,城东为工业园区。作者认为这种规划模式比较传统,向一侧或两侧发展基本不会使古城区发生大的变动,利于保持古城面貌。虽然东西两个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要穿越古城区,会给古城造成一些影响,但由于苏州在交通规划方面采取了措施(如限制车辆在某些古城街道通行),又弥补了这种缺陷。总的来说,苏州整体规划建设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

三、解决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几项措施

1.强化政府职能,将监督落到实处

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文物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法律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实施时,一些行政部门带有经济利益主体的性质,把考察和审批作为了一个象征性的程式,落脚点却放在了收费上。这种工作性质的改变对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很不利,所以强化政府职能十分必要。尤其在历史文化遗产存在区域内,政府在建设单位递交项目建议书之后,应严格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对可能产生文物危害的项目,令其合理修改方案,做到文物保护的万无一失。监督工作落到实处,才有成效,同时,也能更好树立政府形象,取信于民。公务员之家

2.不照搬照抄,借鉴成功经验要合理

有些历史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城市,规划部门在规划过程中,采取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办法,但是规划中没有做到深入细致调查,反而取得“东施效颦”的效果,造成了许多问题,如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原有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原有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弄得不伦不类。借鉴不等于照搬照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古城和新兴城市之间的借鉴更需要谨慎,针对城市自身特点合理制定方案,做好预测工作,做到各方面兼顾,才会取得成效。

3.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

我国目前确认不可移动文物点近40余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7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1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2处。众多的文物需要保护,单凭政府的力量和职能部门有限的人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还在于广大公众。而作者在所在大学做了一项关于文化遗产的随机抽查,其中竞有90%以上的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很不全面,大部分人的认识仅限于博物馆里陈列的出土文物和历史建筑。由此推测,公众对此方面的了解整体上看不容乐观。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城乡规划;复合型;整合模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高校教师不能仅依靠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教学,而更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充分获取、整合与课程有关的信息资源和时事热点,变换教学方式和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高校学生,则要求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复合能力。因此,在逐步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城市建设的今天,城乡规划教育也应以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从以往追求教学内容完整性的知识型教育模式,逐步向强调能力型的教育模式转变。

1《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概况

“中外城市建设史”是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培养方案中的核心理论课程,该课程授课信息量大,内容庞杂,涉及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园林学等多个学科。加之学生缺乏对国内外城市的实地实习、考察的经历,对讲授内容缺乏具体而形象的认识,而教材中的图片均是黑白效果的二维图片及简单的复原平面图,因此学生很难系统地了解各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城建史课程时间和地域跨度较大,时间跨度从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地域范围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区,所涉及的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城市的形态和建设情况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内容庞杂且简单罗列,在授课中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机械地拼凑之感,留下的印象是割裂的空间、拼贴的历史,学生便很难准确地梳理一个城市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

2《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改革

2.1中建史与外建史教学内容的横向整合

中外城市建设史在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多被设置为《中国城市建设史》和《外国城市建设史》两门课,如若授课教师也被安排为两名不同的教师,则中外城市建设史在给学生的授课过程中就被彻底的分裂为两门独立的课程。但纵观人类发展历程,无论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还是西欧诸国,尽管在地域上存在距离,但是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时间轴上,这些地域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是存在相互影响的,我们专业教师在授课时决不能忽视了中国与外国城市建设历史的关联性。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城市建设历史,在授课安排上,应加强中建史与外建史教学内容的横向整合(见图1),即提高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关联性。具体实践过程体现4个方面:一是从中、外史分立讲述的授课方式向打通中外,加强横向联系比较的方式转变;二是从历史断代分期的顺序讲述向纵向梳理突出城市发展主线的讲述方式转变;三是从主要进行理论讲述、介绍案例要点向问题引导、回溯本源方向转变;四是面向历史向贴近现实、展望未来方向转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清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编织出一整套中外城市建设历史的网络。

2.2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信息资源的整合

中外城建史的教材信息更新较慢,尤其是外国城建史教材,国内高校城乡规划专业通常选择的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沈玉麟编著的《外国城市建设史》,而该教材的出版时间始终是1989年12月,信息更新严重滞后。而在城市建设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和依赖教材,导致将教材所及知识静态化讲授的倾向,仅是对漫长的历史发展脉络之下的城市发展变迁做粗浅介绍,缺乏深度教学,其结果是学生听起来缺乏兴趣,难于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城建史的授课过程中进行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信息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当今网络、电视等各类信息传播媒介的自由开放与普及应用这一优势,将课外教学信息资源带进课堂。

2.2.1电子地图在课程中的辅助教学应用

电子地图(如谷歌地图)可以帮助我们非常清晰直观地观看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街区当前的区位、规划布局、道路走向以及建筑景观配置(见图2)。运用电子地图,通过观察当今的城市肌理,将其与城市之前的规划建设历史进行对比,或是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机理进行对比,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城市的空间发展演变过程。

2.2.2政府门户网站、旅游类网站在课程中的辅助教学应用

城市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在历史的长河中,城市选址的变迁、布局的变化离不开社会的变革。因此,在对代表性城市的规划特色讲解之前,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和历史沿革,以及当前的发展状况。而这些相关资料均可在各个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上搜索到。教师在授课时可根据需要向学生展示门户网站上的文字及图片,通过网站上的权威信息资源来更新、丰富授课内容。除了城市政府门户网站,教师还可借鉴一些旅游类网站上的图文信息资料用于教学。因当前许多具有历史考究价值的古镇、古建筑、古村落、古街道被开发为各种旅游胜地,这些作为城市中的元素,也是城市建设史的重点讲述对象,所以均可在这些旅游网站上找到对这些旅游胜地的图文说明。加之旅游成为人人向往的体闲方式,也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所以在城建史的授课中,有必要选择一些著名的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借鉴网站信息,向学生讲述其自然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规划编制等情况,“寓教于游”,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解去“游览”景点,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2.2.3城市发展建设的历史纪录片在课程中的辅助教学应用

各类城市规划建设的视频能够非常生动形象地呈现出一个城市的完整面貌,视频的播放配合教材讲述,使学生更能从声、形、色多方位去了解城市的规划特色。笔者在讲述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时,会利用课间等时间有针对性地播放典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视频片段,以加深学生对所讲述城市的直观印象,并就视频结合教材进行综合评价。如笔者在外国城建史的授课中,由于是国外的城市,学生往往会感觉非常陌生,因此多利用课间时间向学生播放系列记录片《世界古代文明之谜》,该片中会细致的讲解古希腊、古罗马等时期社会发展概况及城市建设特色,向学生播放之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笔者又会根据所讲授的不同城市,向学生推荐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让其回去观看。如在讲到古罗马时期的庞贝城,这座曾经繁盛一时却最终被火山吞没的城市,由于当今可以考证的资料大多是废墟遗址,学生无法直观的掌握该城市的布局特色,因此推荐学生回去观看电影《庞贝末日》,以此增加学生对该城市特点及历史背景的掌握。

2.3中外城市建设史教学方法的整合

中外建设史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主的单一教学方法,而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授课效率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如表1所示。如采用互动式教学,用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采用案例式教学,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研究式教学,用以培养学生的析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在具体操作中,可向学生推荐与本课程相关的书目,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设计研究课题,要求学生完成研究报告;根据授课内容设置讨论话题及热点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成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互动参与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以达到复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如在对中国城市建设史的讲解过程中,教材上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城市以都城为主,对于地方性城市涉及较少。为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将课上与课下有机结合,可给学生布置课后研究课题,如选取自己家乡的城市,搜集相关资料,对家乡城市的历史沿革、主要历史时期的城市布局以及城市特色等内容进行总结,制作PPT和研究报告在课上汇报交流。

3结语

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激发和提高。在大力普及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不能再延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应针对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信息资源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整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作者:彭蓬 刘力豪 成灯华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白立敏.以复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区域经济,2013,22(6):87-88.

[2]王玉峰,姜秀娟.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河南建材,2010,(6):124-125.

[3]曹鹏.中国古代城市的重构与研究[C].2008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篇10

1.杭州市20多年的环境保护工作回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各级政府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很好地落实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杭州市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环境管理机构体系,有效地实施了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区域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较大成绩。

以“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生态环境质量已有较大提高,各项环保工作力度明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建成四堡城市污水处理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运河截污等工程,开展产业布局调整、市区河道综合治理、拆违扩绿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彻底改变了“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形象。2001年6月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21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在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的同时,杭州市的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10强行列,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80亿元,居省会城市第二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90年代以来分别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虽然成绩很多,但问题也不少,急需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

2.目前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1)水环境质量总体上没有质的改善,城郊众多小河支汊仍有黑臭象现象存在,西湖富营养化依旧严重,城市饮用水源安全存在隐患。

(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标准,但西湖风景区一级标准的达标率不高。汽车尾气污染影响日渐明显,局部地段工艺废气污染扰民现象仍比较严重。

(3)声环境问题特别是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仍是居民投诉的热点,由于交通道路系统不够完善,道路交通噪声仍居高不下。

(4)城市生态系统和结构功能布局不尽合理,旧城区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土地开发强度过大,老城区绿化覆盖率低,旧城居住适宜性差。

(5)老污染如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还没有效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如放射性、电磁辐射和光污染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逐渐明显,

(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工程相对滞后,特殊资源如湿地的保护工作比较薄弱,生态监测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3.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3.1发展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优美的山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平台,用生态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把城市发展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

(2)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保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原则,把握城市发展过程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做好宏观控制和微观治理的有机结合,用生态技术经营城市,指导城市发展。

(4)技术创新、节约资源原则,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

3.2发展目标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建设,通过一、二十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

(1)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营造城市景观通道。把生态设计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各项工程,引森林入城,建设花园式的人工生态系统。

(2)以建设城市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营造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促进地区生物多样性。

(3)以建设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ISO14001和清洁生产,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现资源消耗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4)以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营造良渚文化—运河文化—西湖文化—钱塘文化的历史景观多样性。

4.生态城市建设内容

4.1城市的生态设计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做好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

充分发挥行政区域扩大的有利优势,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区块的最佳利用功能,疏解老城区的人流物流,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合理开发新城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布置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它用地,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破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还原、降解、净化能力,为城市发展储备土地资源,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2)合理设计城市空间结构,保持江南水乡的自然山水特色

根据城市的土地和水等基本资源分布特征,考虑土地的承载力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确定城市各区块合理的人口环境容量。为了保护江南水乡小家碧玉的秀气、自然山水的灵气、绿意浓浓的生气,合理设计城市布局,采用“一主三副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组团式、跨越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避免新城区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山水破坏。

(3)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降低城区人口密度,提高人口素质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合理调控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重视人口的年龄结构,重视老龄人群的保健、托养等社会问题。为保持城市的活力,在人口迁移方面保持开放,鼓励人群的合理流动。重视卫星城镇的发展,在疏解老城区人口压力和促进城郊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科学控制人口密度,处理好城镇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关系。完善大中小学教育体系,减轻升学压力,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通过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

(4)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充分利用“西气东输”的能源政策和重点工程,实施天然气进杭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其它替代能源,降低煤炭的消耗量。天然气的引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和水电一起构成城市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5)建设良性的城市水循环,完善上、下水系统

虽然杭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带,水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东苕溪属山涧季节性河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运河流域和上塘河流域的平原河网存在水质性缺水;钱塘江受潮汐影响,还存在上下游水资源分配协调、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流域性水质控制等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在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保护水质的同时,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中水利用技术等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

(6)完善物质再生体系,发展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废物的资源化产业

大量的物流、能源流维持城市的生产、生活、服务、消费等过程。城市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极不平衡,大量的生活废物、建筑废物、工业废物被视为垃圾,或填埋、或焚烧、或抛弃于环境,既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也浪费各种宝贵的资源。把“废料作为资源重新利用、尽量减少消耗性材料的使用”将引导城市发展走向“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加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把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融合于它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

(7)加强城市细节的生态设计,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容的人工环境

城市由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组成,它们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其生态环境效应,如城市交通道路避免穿越生态脆弱区、路网的优化布局和合理的路网密度,科学设计的城市建筑采光和节能,城市建筑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的协调性、一致性,城市绿地的结构等,特别要重视受污染水体、土地等的生态修复,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支撑。

(8)建设城市生态防护圈和生态走廊,营造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

合理开发利用钱塘江和东苕溪水资源,保护森林、湿地等特殊资源,保持生态景观的多样性;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充分依托南、西、北山区的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公益林,大面积引绿进城,建设森林中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森林。建设沿河沿路的生态绿化走廊,建设路网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居住区绿色主题公园,提高建成区绿地率,保护基本农田,营造城市的生态绿肺、生态脉络、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圈。

4.2建立生态的工业体系,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1)宏观上,加强产业导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与城市性质相一致的产业,淘汰禁止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行业;加强引导和服务,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保持杭州丝绸、纺织等传统产业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种资源,依托浙江大学高新产业孵化园区,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教育和旅游等产业,建设“天堂硅谷”。

(2)中观上,强化工业园区建设,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布局,加强工业园区环保管理,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实现治污设施等资源共享,引导厂与厂之间原材料、能源、废物利用的合作交流,建设以(热)电厂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园区。

(3)微观上,推行清洁生产工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能源审计等,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实施产品的绿色生产、倡导产品的绿色包装和绿色消费、建立完善产品的再生体系,培育企业良好的环境行为,达到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削减污染的目的。

4.3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实施生态村镇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要加强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镇污水处理厂(站),推广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合理布局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做到村村绿色环绕,镇镇绿地成片,创建一批环境优美的小城镇。

(2)加大政策引导和农业科技服务,在河网平原区,大力建设标准农田和生态农业区,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优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配比,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在山地丘陵区,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和高效山地农业工程,发展高山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效益农业。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科技应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发展和推广无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农药;实施科学平衡施肥,推广高效的复合肥料、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使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通过综合措施,保持和改进农田的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大力推进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气综合利用工程,解决农业生产的副产品的出路;通过农田退水、畜禽水产养殖废水综合污染防治措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4.4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

(1)建立绿色市场准入机制,试点和推行绿色营销制度,积极推广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强消费品回收网络的建立;严禁高能耗、重污染的消费品进入消费市场。大力宣传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观念,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消耗,强制淘汰一次性木筷、塑料饭盒、包装袋等的使用。

(2)推行旅游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思想,积极推行旅游景区和宾馆饭店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示范点。加强宣传,引导旅游者的生态行为,“除了照片,不带走任何东西,除了脚印,不留下任何东西”。

(3)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完善扩大废物回收和资源化系统,尤其是汽车、家电和电脑等新一代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提倡绿色包装,控制“白色”污染。

5.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5.1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强化城市生态经营理念,强化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能,把把环境损益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中。建立各级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决策机制,减少政府行为的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

5.2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扭转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速度落后于生态破坏速度的局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3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监理、监测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强化机构和队伍建设,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发挥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协调部门关系,强化专业部门环保职能,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态势。

5.4完善地方生态环境政策和法规体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杭州市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法规;加强环保执法监督和检察工作,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5.5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

按照“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损害者补偿”及“受益者付费”等原则,培育资源有价环境有价的观念,使排污者和开发者成为环保投入的主体;制定实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三废”资源化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