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全过程研究

时间:2023-04-28 09:20:24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全过程研究

摘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由于其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等缘故,需要成百上千的组织来参与协作,因此需要研究全过程开发的组织行为。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出发,利用复杂网络理论、自组织理论、协同学理论,探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全过程的组织行为机理。研究表明: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边缘节点(咨询方等)与中心节点的关系,以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管理效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不同组织间的耦合作用应对中心节点加以调节,从而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绩效。同时揭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复杂网络;信度与效度检验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由于其规模庞大、技术繁琐、范围广泛等原因,需要涉及到需要涉及成百上千的单位来参与协作,由多个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相互影响。实践表明,高质量的组织间关系有利于克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良协调状态。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大型化趋势和多样性变化下,有必要基于相关的网络理论、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组织行为特征,来深入探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背后的机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工程的建设中不但包括物质性操作活动,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复杂人员合作协同等社会性活动:整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主体的各个参建方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圆满完成工程任务[1],项目开展期间,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主体网络的整合工作是逐步完成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主体网络的集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随着项目的进行不断地进行[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主体网络的组织集成是为了达成整体工程项目的资源集成而展开的,因此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主体的网络配置和整合实际上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资源整合的有序保证。复杂且多层次的内外部环境参与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实施全过程[3]。然而,传统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往往只注重于项目内部的因素,却将项目组织视为一种正式的、稳定的、指令的关系,相关研究大多认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是由企业间多重交易组成的,从而大多从建设项目的组织结构及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合同模式来探究建设项目的组织问题,忽略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的社会性、开放性和网络性等因素,主要包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主体的开发任务对组织集成的影响[4];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过程集成对组织集成的影响[5]。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利用网络法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研究[6];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主体的集成过程必然会受到资源质量的约束,因此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7]。如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视为一种动态和复杂关联的社会网络,研究其组织网络的基本模型和建模方法[8];或是在结合项目社会性特征的基础上,借助网络法构建项目组织的网络模型进行定量分析[9];也有从项目组织的社会性着手,针对目前项目组织管理和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优化项目组织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项目组织结构的网络特性,为组织优化提供了交互视角,有利于组织行为目标的实现[10]。因此,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主体的网络配置和整合旨在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最优资源配置和项目价值最大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使得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集成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网络集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正式的签署法律合同来完成集成;另一种则是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建立伙伴关系的集成。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多个利益相关者必须从法律视角建立良好公正的契约关系。开发主体可以通过契约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有必要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下互惠互利。因此,竞合关系可以将所有主体包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主体及其他隐性参与方进行整合。复杂网络(ComplexNetwork),是指具有自组织、自相似、吸引子、小世界、无标度中部分或全部性质的网络。在复杂网络中,节点即是具体系统中的某个个体或者团体,而每一个个体都对于网络中的顶点(node或vertex),个体之间的联系或相互作用对应于连接顶点的边(link或edge)。复杂网络的广泛应用得益于人们对于复杂网络结构特征和内在嵌入机理的考察,这也正向促进了复杂网络理论发展与应用[11]。郭雷等[12]、汪小帆等[13]通过归纳复杂网络的特征及其测度,在分析项目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项目的复杂网络行为特征,并结合结构方程建模(SEM)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提出了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框架;有的学者利用网络分析工具进行关联关系网络的绘制,使用网络凝聚特性指标k核和网络从属关系分析指标度分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项目的行为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14~16];在复杂网络应用中,王淋等[17]将项目组织视为一种动态和复杂关联的社会网络,分析了社会学视角和传统视角下管理理念的区别;李永奎等[18]基于项目的动态性、非线性特点,识别普遍存在的组织行为,探寻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交互机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科技飞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也逐渐呈现复杂化、大型化的趋势。学者们陆续将目光聚焦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组织行为的研究上。利用复杂网络方法构造模型解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控制的研究蒸蒸日上。因此本文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的分析,找到其组织行为机理,从而规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组织行为,保障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有序推进。

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利益主体

1.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研究对象的确立在利用网络分析法时可以直接将识别出来的组织节点视为网络节点,从而构建期间的关系矩阵。本文假设在网络背景下构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的网络模型,设置组织节点为:业主节点H代表业主、施工方节点A、设计方节点B、咨询方节点C、监理方节点D、供应商节点E、资金贷款方节点F、政策制定方(政府)节点G。

1.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OBS分解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之中,而根据他们对于工程项目的影响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两类: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虽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中参与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但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不同阶段,所涉及的利益主体重要性是不同的,同一个组织节点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不同阶段工作内容和职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也需要分阶段分析。(1)决策阶段。此阶段业主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与其他的利益主体共同构建了复杂网络模型,在其间各节点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主要包括前期业主和咨询方、业主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业主和银行等资金方的利益关系,业主和社会公众间的关系等。(2)设计阶段。设计阶段业主作为委托人,主要将设计任务递交给设计院和承包方等,同时业主也与监理方,施工方等方面联系,其他的利益关系还有业主和公众,承包商和设计方等。(3)施工阶段。施工阶段耗时最长,工作量最大,牵涉利益主体最多。此阶段施工方作为绝对的中枢存在,与业主、监理方、供应商、设计方、政府等多方面建立了联系,占据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中的组织行为“结构洞”,于此同时,其他的利益主体间也在相互作用,如业主和政府,监理方和业主等。(4)竣工验收阶段。此阶段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主要是业主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会对项目的质量等方面进行审批。除此之外,业主和设计方,承包商和供应商等还有材料和资金的审核、结算等利益关系存在。

2基于网络法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全过程组织行为建模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各组织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将影响他们自身的行为和行为产生的结果。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为了相同的项目目标而努力,每个节点的行为又会受到网络中的各种关系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各个节点在不同建设阶段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本文将使用点表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不同参建组织,节点间的连边表达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中各个参见组织之间的关联;运用Netdraw软件构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组织行为网络模型。

2.1决策阶段组织行为建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决策阶段,此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围绕项目的决策展开,一般包括以下4项内容:投资机会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前评估。此阶段业主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与其他的利益主体共同构建了复杂网络模型,各节点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主要包括前期业主和咨询方、业主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业主和银行等资金方的利益关系,业主和社会公众间的关系等。当项目决策阶段结束之后,便是项目的设计阶段,设计阶段业主作为委托人,主要将设计任务递交给设计院和承包方等,同时业主也与监理方,施工方等方面联系,其他的利益关系还有业主和公众,承包商和设计方等,具体的网络建模结果如图1所示。由网络软件Gephi所计算的结果,可以得到决策阶段基于复杂网络的组织行为网络模型图。结合网络模型图和特征参数可以看出,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决策阶段,业主H的特征向量中心性通过计算最高为1.0,聚类系数为0.6,其位于整个网络模型的核心点,对于各节点的连接具有中心控制权。因此在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业主的组织行为,构建完备充分的决策小组,积极与其他节点,也就是利益主体联系。通过计算,网络密度为0.464小于0.5,这说明该网络模型中各个组织节点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相互之间的组织行为并不会彼此促进,在决策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咨询方的政策资讯和资源倾斜很少会考虑到政府部门的干预,这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管理绩效的提高,因此需要加强边缘节点(如咨询方)与中心节点的连接,利用中心节点来占据“结构洞”,从而加强整个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互促进,有利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效率。

2.2设计阶段组织行为建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设计阶段,业主作为委托人,主要将设计任务递交给设计院和承包方,同时业主也与监理方,施工方等方面联系,其他的利益关系还有业主和公众,承包商和设计方,具体的网络建模结果如图2所示。通过计算,业主H的特征向量中心性仍为最高,聚类系数为0.5714,依旧位于整个网络模型的核心点,对于各节点的连接具有中心控制权。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业主的组织行为,构建完备充分的决策小组,积极与其他节点,也就是利益主体联系。由网络密度计算结果来看,该网络的密度为0.607大于0.5,这说明该网络模型中各个组织节点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各节点之间联系比较频繁,设计方和业主方之间的联系带动了其他节点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整个网络的相互连接和促进,对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项目的管理效率和管理组织的协调有重大意义。

2.3施工阶段组织行为建模施工阶段耗时最长,工作量最大,牵涉利益主体最多。此阶段施工方A作为绝对的中枢存在,与业主、监理方、供应商、设计方、政府等多方面建立了联系,占据了复杂网络中的“结构洞”,同时,其他的利益主体间也在相互作用,如业主和政府,监理方和业主,具体的网络建模结果如图3所示。在施工阶段,施工方的特征向量中心性最高,聚类系数为0.5316,其位于整个网络模型的核心点,对于各节点的连接具有中心控制权,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施工方的组织行为,构建完备充分的决策小组,积极与其他节点,也就是利益主体联系。由网络密度计算结果来看,该网络的密度为0.625大于0.5,说明该网络模型中各个组织节点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各节点之间联系比较频繁,施工方、监理方和业主方之间的联系带动了其他节点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整个网络的相互连接和促进,对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项目的管理效率和管理组织的协调有重大意义。施工方占据了网络模型中“结构洞”,对于连接网络中的组织节点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他节点的组织行为会受到该节点的影响,如果施工方设立严格的小组,与其他节点积极接触,将会促进其他节点组织行为的规范,对于整个项目的管理和组织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2.4运维阶段组织行为建模运维阶段是整个过程管理的最重要环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运维是对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质量和安全、备案资料等进行检验的阶段,在此环节中主要是业主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会对项目的质量等方面进行审批。除此之外,业主和设计方,承包商和供应商等还有材料和资金的审核、结算等利益关系存在,具体的网络建模结果如图4所示。在运维期,政府G的特征向量中心性最高,其数值达到1.0,聚类系数为0.4707,其位于整个网络模型的核心点,对于各节点的连接具有中心控制权,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政府的组织行为,构建完备充分的决策小组,积极与各利益主体联系。而在运维期组织行为的关系网络中,特征向量中心性较高的是业主方和建设方,这三者之间的信息流动对于整个网络的连接和促进有正向效果,因此需要重视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项目运维期的绩效。由网络密度计算结果来看,该网络的密度为0.536大于0.5,说明该网络模型中各个组织节点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这有助于整个网络的相互连接和促进,对于减少运维期故障、增加运维期的实时应对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项目组织行为信度与效度检验

为确保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网络模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并加以调整,使网络结果能够精确反映实际组织行为交互过程,符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特征,进行了基于统计学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3.1信度检验本文按照城市地下空间项目4个阶段的组织行为进行问卷设计,主要通过邮件发放问卷文本,共计55份,其中10份发放给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管理中有多年研究经验的政策类专家,36份发放给具体从事武汉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施工、设计和管理人员,9份发放给受过相关高校教师;回收有效问卷48份,回收率87.3%,组织行为的信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3.2效度检验本文各量表的KMO值和Bartlett球形体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8个因素的组织行为节点的KMO值为0.732大于0.7的标准,且Bartlett球体检验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显著性水平,说明量表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3.3相关性分析为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至少要在0.4以上。组织行为节点测量指标与Pearson相关分析如表3所示。从表4中可以得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节点各维度绩效存在如下路径:一是找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每个阶段的核心组织节点,该节点对于各节点的连接具有中心控制权,因此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有序推进中要关注该节点的组织行为,构建完备充分的决策小组,积极与其他节点,也就是利益主体联系;二是加强薄弱节点与中心节点的联系,中心节点占据了网络模型中“结构洞”,对于连接网络中的组织节点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他节点的组织行为会受到该节点的影响,如果该节点设立严格的小组,与其他节点积极接触,将会促进其他节点组织行为的规范,对于整个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4建议与展望

本文着重研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机理,将组织行为的特征分析归纳,找出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效率和规范城市地下空间主体间组织行为的方法,揭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对管理绩效的影响机理,即关键节点带动其他节点进而强化组织管理效率。但是由于数据获取来源等方面的局限,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分析比较理想化,实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牵涉的利益主体和各组织间的组织行为比假设中更加繁琐复杂,因此本文中对于此方面的研究没有完全模拟和概括现实中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的简化。对于实际工程中的组织行为调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因地制宜。(2)本文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背后的驱动机理研究并未深化,只是关注于各主体之间的行为因素,没有把外界大环境的影响纳入在内,未来需要进一步地深化研究。

5结语

本文主要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出发,利用复杂网络理论、自组织理论、协同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全寿命周期决策、准备、施工、竣工验收4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利益主体的组织节点关系,来研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及其主体关系,从中探究行为机理。本文通过识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中不同阶段的组织节点来建立模型,结合复杂网络、自组织原理等理论进行数据分析,并在汇总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组织行为研究。建模分析结果显示: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边缘节点(咨询方等)与中心节点的关系,以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管理效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不同组织间的耦合作用,应该对于中心节点加以调节,利用其占据“结构洞”,以便直接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管理,从而直接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绩效。

参考文献:

[1]丁烈云.工程管理:关注工程的社会维度[J].建筑经济,2009(5):8-10.

[4]何清华,杨德磊,罗岚,等.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群进度风险分析[J].软科学,2016,30(4):120-126,139.

[5]王爱民.治理风险视角的复杂项目危机成因及网格化治理研究[J].软科学,2013,27(2):41-44.

[6]罗晟,乐云,彭勇.建设工程集成化管理框架研究综述与思考[J].项目管理技术,2011,9(1):47-50.

[7]何清华,陈发标.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4):75-80.

[8]李永奎,乐云,何清华,卢昱杰.大型复杂项目组织网络模型及实证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6):930-934.

作者:杨华丽 赵明 杨琳 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