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5:40

城市发展论文

城市发展论文范文篇1

中部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在全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部城市的平均生产总值是151亿元,城市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城市人口一般都较为稠密;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一般都比较深厚。

然而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中部城市数目虽逐步增加,但发展速度不快,且整体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2002年中部拥有城市147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各1个,大城市34个、中等城市74个、中小城市33个、小城市4个,主要沿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分布,构成“十”字型城市群架构。2003年,中部六省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安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42.9%、27.2%、33.5%、34.0%、38.8%、32.0%,平均为33.7%,比全国平均水平(40.5%)低了近7个百分点。

与东部相比,中部城市实力较弱,辐射和带动能力差,尤其缺乏高辐射和高集聚能级的核心龙头城市。目前全国有30多个城市的GDP超过千亿元,中部只有武汉和郑州两个城市GDP超过千亿元。

中部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但与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明显。城市联合体已初具雏形,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市圈还有很大差距。

中部城市在对外开放方面,从吸引外资到旅游等,均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二、促进中部城市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1.城市发展差距拉大是区域矛盾的关键所在

当前的中部城市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聚焦点。中部与东部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根本地在于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2.发展城市经济是协调诸多矛盾的结合点

过去很多年中,中部城市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其“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怎样发挥优势?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新的战略思路应当贯彻“重在点、兼顾线,带动面”的原则。其中的“点”就是指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中部崛起过程中解决区域战略与国民经济整体战略之间、环境及资源保护与开发及发展之间、短期调控任务与长远战略发展任务之间、工业化发展缓慢与加快人民收入提高的迫切要求之间、结构调整与总量扩张之间、基础设施不足与战略性调整之间、“二元”分割的城乡经济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诸多矛盾的最优结合点。

3.发展城市经济还是积累工业化条件的必由之路

中部崛起应当首先造就自己的经济增长带头地区。在今后十五年或略长一些的时期中,不仅老的省会城市应当大力发展,而且要努力争取在每个省区形成若干个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让这些城市成为当地的“先发”地区。与此同时,还要加快中小城镇发展,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推进乡镇合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综合性多产业构成和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另外,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把重点放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高级化上。改善中部城市的投资环境,当务之急是改善城市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中部崛起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各地区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

三、促进中部城市发展的策略

1.积极促进老工业城市转型

中部地区有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城市,其中有不少目前面临着诸多困难:工业结构层次低,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机制体制落后,企业冗员多,离退休人员包袱重,企业办社会负担重,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矿区采掘历史长,资源濒临枯竭,缺乏后续替代产业,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城市或矿区基础设施落后。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

全面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首先要鼓励中部资源型城市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积极培育接续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增值程度,并带动能源、原材料工业升级,扶持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其次要加强中部老工业城市的科技创新功能,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扶持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最后,支持城市或矿区的基础建设,并解决国有企业历史包袱和体制性障碍,重点是解决企业办社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引进外资等改组国有企业的问题。

2.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构建一批现代城市群

要加强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城市经济网络是城市之间从事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空间分布与要素组合的框架结构。依托城市经济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联系把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变成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系统。中部与东西部相比,中等城市相对较多,基本处于一种匀质状态,分布比较集中,而且江河湖泊众多,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密布,长江、淮河、黄河等几条大江大河均流经中部地区,陇海线、京九线等横贯东西南北的主要铁路干线均在中部地区交汇,具有点多、线长、辐射面广等比较优势。而且中部的基础产业实力较雄厚,特别是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等省,在制造业、建材业和能源工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并且一般都分布在沿江或沿线周围,非常便于众多的中小城市依托一些基础工业作为支撑,发挥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密布的比较优势,沿江、沿线、环湖发展和壮大产业带并形成城市经济网络。同时,中部一些城市与东部许多城市平时就经济交往密切,接受辐射面较广。因此,中部城市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比较优势,按照以点串线、以线结网、以网撑面的运行轨迹,形成体现中部地区特色的城市经济网络,寻求区域内外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加快中部地区城市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城市产业一体化是城市经济网络一体化的基础。因此,为了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必须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要促进城市之间产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二是要鼓励和推进城市之间大型优势企业与配套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支柱产业拉动配套产业的发展,以配套产业促进支柱产业的巩固与提升。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新技术产业群,使工业园区成为城市经济的聚集地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4.发挥后发优势,形成独特的城市竞争力

中部六省在地理上说是中国的腹地,在经济上同样也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梯度结构中,东部的率先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整体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现在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可谓正是时候,中部城市要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独特的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有中部特色的城市协调发展之路。中部城市具有较强大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如原煤生产,水利、火力发电,机械制造,加工产业,汽车产业,有色金属和建筑材料生产等。这些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是中部工业现有的基础,且在全国工业行业中产值比较高,为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崛起铺垫了基础。今后要用现代技术改造这些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另外,中部地区有丰富的能源和劳动力优势。如山西的煤炭,江西的铜业、稀土和陶瓷等资源,以及中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城市发展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中部城市发展

一、中部城市发展的现状

中部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在全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部城市的平均生产总值是151亿元,城市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城市人口一般都较为稠密;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一般都比较深厚。

然而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中部城市数目虽逐步增加,但发展速度不快,且整体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2002年中部拥有城市147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各1个,大城市34个、中等城市74个、中小城市33个、小城市4个,主要沿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分布,构成“十”字型城市群架构。2003年,中部六省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安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42.9%、27.2%、33.5%、34.0%、38.8%、32.0%,平均为33.7%,比全国平均水平(40.5%)低了近7个百分点。

与东部相比,中部城市实力较弱,辐射和带动能力差,尤其缺乏高辐射和高集聚能级的核心龙头城市。目前全国有30多个城市的GDP超过千亿元,中部只有武汉和郑州两个城市GDP超过千亿元。

中部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但与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明显。城市联合体已初具雏形,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市圈还有很大差距。

中部城市在对外开放方面,从吸引外资到旅游等,均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二、促进中部城市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1.城市发展差距拉大是区域矛盾的关键所在

当前的中部城市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聚焦点。中部与东部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根本地在于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2.发展城市经济是协调诸多矛盾的结合点

过去很多年中,中部城市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其“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怎样发挥优势?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新的战略思路应当贯彻“重在点、兼顾线,带动面”的原则。其中的“点”就是指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中部崛起过程中解决区域战略与国民经济整体战略之间、环境及资源保护与开发及发展之间、短期调控任务与长远战略发展任务之间、工业化发展缓慢与加快人民收入提高的迫切要求之间、结构调整与总量扩张之间、基础设施不足与战略性调整之间、“二元”分割的城乡经济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诸多矛盾的最优结合点。

3.发展城市经济还是积累工业化条件的必由之路

中部崛起应当首先造就自己的经济增长带头地区。在今后十五年或略长一些的时期中,不仅老的省会城市应当大力发展,而且要努力争取在每个省区形成若干个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让这些城市成为当地的“先发”地区。与此同时,还要加快中小城镇发展,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推进乡镇合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综合性多产业构成和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另外,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把重点放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高级化上。改善中部城市的投资环境,当务之急是改善城市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中部崛起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各地区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

三、促进中部城市发展的策略

1.积极促进老工业城市转型

中部地区有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城市,其中有不少目前面临着诸多困难:工业结构层次低,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机制体制落后,企业冗员多,离退休人员包袱重,企业办社会负担重,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矿区采掘历史长,资源濒临枯竭,缺乏后续替代产业,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城市或矿区基础设施落后。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全面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首先要鼓励中部资源型城市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积极培育接续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增值程度,并带动能源、原材料工业升级,扶持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其次要加强中部老工业城市的科技创新功能,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扶持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最后,支持城市或矿区的基础建设,并解决国有企业历史包袱和体制性障碍,重点是解决企业办社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引进外资等改组国有企业的问题。

2.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构建一批现代城市群

要加强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城市经济网络是城市之间从事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空间分布与要素组合的框架结构。依托城市经济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联系把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变成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系统。中部与东西部相比,中等城市相对较多,基本处于一种匀质状态,分布比较集中,而且江河湖泊众多,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密布,长江、淮河、黄河等几条大江大河均流经中部地区,陇海线、京九线等横贯东西南北的主要铁路干线均在中部地区交汇,具有点多、线长、辐射面广等比较优势。而且中部的基础产业实力较雄厚,特别是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等省,在制造业、建材业和能源工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并且一般都分布在沿江或沿线周围,非常便于众多的中小城市依托一些基础工业作为支撑,发挥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密布的比较优势,沿江、沿线、环湖发展和壮大产业带并形成城市经济网络。同时,中部一些城市与东部许多城市平时就经济交往密切,接受辐射面较广。因此,中部城市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比较优势,按照以点串线、以线结网、以网撑面的运行轨迹,形成体现中部地区特色的城市经济网络,寻求区域内外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加快中部地区城市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城市产业一体化是城市经济网络一体化的基础。因此,为了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必须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要促进城市之间产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二是要鼓励和推进城市之间大型优势企业与配套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支柱产业拉动配套产业的发展,以配套产业促进支柱产业的巩固与提升。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新技术产业群,使工业园区成为城市经济的聚集地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城市发展论文范文篇3

城市的立体空间是由纵横交错、高低错落的大量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设施构成的,以建筑群的排列围合形成街道空间、社区空间、广场空间、单位和居民的院落空间等。相对而言,建筑本身是封闭的、有一定规模体量的实体空间,街道、广场、公园和院落等则是开放的、可供公共活动的虚体空间,再加上自然山水和风景园林等具有生态功能、自然与人文的开放空间,这些空间共同组合成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和空间秩序,以满足人们工作(生产)、居住(生活)、交通(交往、交流)和游憩(景观、旅游)等需要,并以多种多样的空间布局方式和立体空间形象凸显城市的空间面貌和特色。由于城市空间主要是由大量建筑通过不同组合手段、空间结构和表现形式建构起来的,可以说,建筑是构成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形象的主体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城市的空间面貌和特色。说到底,建筑是人们进行文化创造的产物,城市空间形态和形象反映了人们的文化追求和城市的文化色彩,建筑文化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我们不能小觑。建筑是人们根据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建造目的、使用一定的建筑材料、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遵循一定的审美观念(建筑艺术)建造而成的空间作品,是人们文化智慧的结晶和美好愿望的载体。建筑大量聚集并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持续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便形成了城市,构筑了城市空间。

城市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工业(生产)建筑、商业(物流)建筑、公共建筑(内容丰富多彩)、居住(生活)建筑、风景园林建筑和交通建筑等,它们遍布于城市之中,与自然山水环境和道路交通网络相结合,构成了工作(生产)空间、居住(生活)空间、交通空间和游憩空间等。这些建筑既有各自明确的功能定位,又有密切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营造出纵横连贯而又富有变化的、巨大的城市空间实体,为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空间。可见,建筑是城市空间文化的主要缔造者、表现者和传播者,其对城市空间文化的贡献率是第一位的,担当着十分突出的主演角色。城市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城市空间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它是各类建筑长期积累、组合而成的产物。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汇集了从古至今的各种建筑,包括建筑遗产、历史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形成了历史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相衔接、相碰撞、相依存、相融合、共发展的“大合唱”,赋予了城市空间起伏跌宕、丰富多彩、传承记忆的文化内涵,镌刻着时代交替、社会变革、城市兴衰发展的文化印记,记载了城市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事件、传奇经历和文化故事,记录了城市文化的演化历程。这些都是通过建筑语言(包括选址、内容、形式、风格、色彩和尺度等)可以明白告诉人们的,建筑因此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见证。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空间位置、使用功能、科技含量、表现形式、设计风格、外在色彩及其空间组织的效果,那些杰出的建筑设计成果往往能成为城市空间文化发展中的佼佼者,成为城市文化特色的标志和城市的象征。比如,北京的紫禁城(故宫)建筑群、拉萨的布达拉宫、武汉的黄鹤楼、西安的钟鼓楼、聊城的光岳楼、杭州的雷峰塔、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乌鲁木齐的大巴扎以及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等,这些建筑无一不是城市古今空间文化发展的亮点,无一不是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和鲜明象征。

二、建筑是会说话的城市文化载体

建筑是城市发展中积聚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它们默默地屹立在城市中,构成了城市的文化空间。其实,建筑是会说话的城市文化载体,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当时当地社会的背景、制度、经济条件、资源状况、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后天的坎坷或顺畅的经历及其兴衰的遭遇,从它们现存的身躯和相貌上,人们可以洞察出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文化意义以及未来的命运走向。通过聆听一座座建筑及其组合体对其身世、作用、姿态、信息和保护程度的“倾诉”,我们可以分析总结出城市文化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全面了解过去,认真面对现在,理性筹划未来,从而推动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建筑会倾诉历史社会的文化真相

现存的历史文化建筑遗产就像是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可以告诉你当年当地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真实情况和信息。比如,古罗马的斗兽场建筑,至今屹立在罗马,已有1934年的历史,其气势宏伟(高约50米)、巍峨壮观的古罗马风格建筑形象直观地传达出当时奴隶社会城市文化的奢华、浪漫、疯狂和残忍。当时征战与争霸的文化传统使奴隶主贵族观看角斗士之间、人兽之间进行生死搏斗的娱乐十分盛行,该建筑明白地告诉你奴隶社会城市权贵们奢侈欢纵、奴隶们(包括战俘)命运悲惨的社会文化史实。再如,北京的紫禁城(故宫)建筑群,位于城市中心,至今已有698年的历史,经历过明清两代24个皇帝,以其10米高的红墙和9000多间房屋建筑的对称组合传达出中国古建筑风格,规模宏大壮观,富有皇家气派,直接地告诉你当时封建王权在城市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尊荣和帝王富丽堂皇的生活,反映出封建社会等级礼法森严的政治文化思想和历史事实,为人们讲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500多年来由鼎盛到衰落的文化故事,紫禁城(故宫)不仅是中国封建王朝的象征,还成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标志。又如,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位于城市西部,至今已有453年的历史,路易十四至十六在此当政,直到法国大革命成功后,路易十六及皇后被送上断头台。它以冷峻的几何结构、庄严的气势、壮丽的外观,体现出王权的不可侵犯,并会告诉你当年法国皇室贵族尽情享乐、豪华奢糜的生活事实。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的《巴黎条约》签订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因此凡尔赛宫又作为近代史上重要的见证地而闻名于世。如此等等,当人们参观和考察现存的历史建筑和建筑遗迹的时候,通过建筑与人的对话,可以了解到建筑所处年代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生态、经济基础和文化生活等真实情况,感受到该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换句话说,就像是在阅读一部部浓缩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史书。

(二)建筑会倾诉重大历史事件的悲喜

现存的不少历史建筑和建筑遗迹会以它们经历过的历史巨变,直白地告诉你当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大悲大喜,让你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善恶,与之同悲同喜。比如,北京的圆明园遗址,圆明园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兴建的大型皇家园林,其中建造了金碧辉煌、形态各异的园林建筑,在世界上当属罕见。1860年和1890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发动战争侵略北京,肆无忌惮地在圆明园疯狂抢掠后烧毁了圆明园,使这座经营了150多年的宝贵园林遭受灭顶之灾。现留存的建筑残体(如大水法西洋楼被破坏的建筑遗迹等)和大量建筑遗址强烈控诉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和惨痛的历史教训。再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由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建筑物组成。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天安门广场以其雄姿、气魄和魅力告诉你,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从此站起来当家作主,天安门广场由此成为现代中国的标志和喜庆象征。又如,北京奥运村的“鸟巢”(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游泳馆等建筑,以独特造型和庞大身躯傲然屹立,它们会告诉你,2008年8月在北京首次举办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展示了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大步走向世界的雄厚实力和豪迈精神。如此等等,建筑会以它们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鲜明形象和所遭遇的历史惨案残迹,有声有色地告诉你其中的悲与喜、恶与善、苦与乐,让世人难以忘怀,从而成为民族浩劫、社会革命和时展的铁的记录和真实写照,写入城市文化发展的史册。

(三)建筑会倾诉各个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

城市融会了各个历史时期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建筑的形式、内容、风格、体量、高度、色彩和细节都会明白地告诉你,每一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以及当时社会思想、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比如,我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建筑物,从总体上看,以大屋顶、砖瓦土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为主。皇宫、寺庙及大型公共建筑等往往高大气派、多层多院、尺度较大,采用筒瓦凸脊、斗拱挑檐等造型;民用建筑多为灰瓦坡面、单层院落(如北京的四合院)、开间不多,并设有照壁等,这些建筑与西方建筑形式迥然不同,独具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和风采,北京紫禁城(故宫)、雍和宫和现存的胡同四合院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比如,我国建国后到“”时期的建筑物,限于经济能力和思想水平,在建筑形式上往往坡屋顶和平屋顶都有,仍采用秦砖汉瓦、木构梁架,或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油毡平顶(有的设女儿墙),公共建筑多为多层楼房,少有电梯,住宅楼和平房宿舍成行排列,基本上没有什么建筑特色。建国十周年北京评选出的十大建筑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建筑成就和建筑艺术水平。之后对“大屋顶”的批判和只是“注意美观”的原则,使大量建筑成为清一色的模样。北京1971年后建造的前三门大街的一幢幢临街高层住宅楼,有5公里长,它们是拆了城市的老城墙建起来的,却又崛起了一道由雷同的住宅建筑构成的新城墙,没有形式上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中兴建了大量建筑,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国外建筑设计思想的引进,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下房地产开发的兴盛,城市里高楼大厦云集,瓷立面和玻璃幕墙随处可见,致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销声匿迹,只有少数公共建筑形式富于变化,于是形成了建筑形态类似的“楼的海洋”,或者说几乎成为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很多老旧建筑被拆除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新的楼房和街道,原住民找不到“回家的路”。可以说,高、大、洋的建筑形式占据了当今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文化空间的半壁江山。

三、大量雷同建筑是造成“百城一面”现象的主要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各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山形水势、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社会结构、民族习俗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得建筑的布局、密度、材料、形式、风格、组合方式和景观效果千姿百态,加上建筑与自然山水环境的结合、协调、互借、对比和交映等,营造出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城市,从而使我国的城市文化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我们注意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建设项目上马兴建,如火如荼,楼房林立,成就斐然,专家和群众却发出“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的文化感叹,认为我们面临着城市特色的危机,这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成为我们应当认真面对的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窃以为,大量的雷同建筑是造成“百城一面”现象的主要原因,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无视建筑与自然山水环境的有机结合。

城市因拥有自然山水环境的本色景观而美丽和富有个性,城市建筑位于自然山水环境之中,应与自然山水环境有机结合、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巧妙利用自然山水环境,共同塑造城市的外在美。然而,当今城市的建筑往往妄自尊大、自以为是,无视自然山水环境的存在,圈占建设用地后,或削山填水,或挖土砍树,大量高楼平地起,却失去了自然山水环境空间美的衬托和融合,加之大量建筑形式和风格的雷同,无法显示城市的独到之美。大量建筑围绕青山绿水而建,高大密集,遮住了城市自有的山光水色,只见高楼林立,而不见山水之美,我们在福州三山、桂林三山等山水风景名胜处都能看到这种现象,对体现该城市的自然山水景观特色是很不利的,应引以为戒。我们看到,有的平原城市,如濮阳、石河子等,缺少山光水色,但这些城市大量植树造林,以丰富多彩的园林绿化景观将自然生态环境与大量建筑相结合,尽管建筑特色并非出众,却使城市特色因建筑与园林绿化的有机结合而别具一格,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建筑与自然山水环境相结合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2.忽视历史传统建筑的乡愁本色。

城市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城市里,尤其是旧城区和“城中村”保留有大量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它们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人文故事、深远的纪念意义和乡愁寄托,是体现该城市文化特色的鲜明要素。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以大拆大建方式来改造旧城区和“城中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大刀阔斧的改造中,历史传统建筑和街区、胡同、村落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高楼大厦,一些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即使被保留下来,也是孤零零的,被大量现代建筑包围,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和乡愁本色荡然无存。乡愁本色丧失了,也就失去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人们对城市的依恋之情,使得该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色黯然无光或销声匿迹。淹没在大拆大建之中的“乡愁”呼唤着什么?它告诉我们,新型城镇化发展绝不是拆旧立新,绝不是以全新的大量雷同建筑形成“百城一面”的城市发展景象,而葬送城市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色。

3.大量现代建筑“平起平坐”。

每一幢建筑都应该有自己的城市地位和功能要求,其建筑体量、形式、风格、色彩和使用性质等是不尽相同的,鉴于此,城市建筑群的组合应当形成高低错落、有主有次、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虚有实、有伸有缩的建筑空间形态特征,从而形成城市独有的建筑风貌特色。可是,由于当今建设项目上马快,建筑创作缺乏精心设计,往往使用相同的建筑材料,业主又追求容积率和高大的体态造型,加之城市规划管理控制不严格,于是,不少现代建筑“平起平坐”、大同小异、不分主次、难分高低,没有空间变化,没有虚实对比,无法形成优美的城市建筑空间轮廓线和景观效果。如果你走进这座城市或那座城市,几乎会看到同样的情景,差不多大小的摩天大楼、玻璃幕墙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林立,分不清到底是在这座城市,还是在那座城市,甚至分不清是在北方城市,还是在南方城市,也就难怪会让人产生“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的感观效果。

4缺少众所周知的标志性建筑。

当我们看到埃菲尔铁塔,就知道这是巴黎;看到悉尼大剧院贝壳建筑,就知道这是悉尼;看到克里姆林宫,就知道这是莫斯科;看到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就知道这是拉萨,如此等等,加上笔者前面列举的我国几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它们已经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和亮点,为人们所熟悉,在视觉和心灵上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和可识别性,成为城市文化特色的杰出代表。标志性建筑对于突出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个性特色是精彩的一笔,有着重要的识别意义,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能小觑。在不少城市,标志性建筑不止一处,比如北京,就有紫禁城(故宫)、天坛、北海白塔、颐和园佛香阁以及雍和宫等,再加上2008年奥运会建造的“鸟巢”,它们已经成为识别和反映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看到,尚有不少城市还缺少被人们所公认的标志性建筑,而满目是似曾相识、大同小异、模式雷同的楼群,减弱了城市文化的可识别性和个性特征(包括历史性、地方性、民族性、宗教性及纪念性等),这也是让人们感到城市特色不鲜明而认为“百城一面”的原因之一。当然,我们反对以“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追求“建筑有了高度就有了城市知名度”为出发点来搞标志性建筑,但如果能符合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性,尤其是发挥建筑创作的灵感和想象力、技术和艺术上的创造力、别具一格的思维能力,采用让人们认同的建筑形式与风格,构筑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让建筑在城市中的主演角色得到充分表现

城市中的建筑是贯穿在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会说话”的城市文化载体,它们储存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展示文化活力,担当着表现城市文化特色主演角色的重任。时至今日,由于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再生、拆旧与建新等思想的碰撞、经济利益博弈以及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大量雷同建筑上马,导致城市风貌“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给我们提出了必须面对的课题。要扭转这种局面,说到底,还是应当抓住建筑这个主因,解放思想、繁荣创作,因地制宜、因城而异,让建筑在城市中的主演角色充分表现出来,努力去建构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

(一)要为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鸣锣开道

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呼吁“城市要发展,特色不能丢”,“城市现代化,特色更重要”,并提出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一定要处理好人、自然、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人是主体,建筑是人为作品,是人们在城市里谱写的立体文献和人的文化的表达,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关键要素和空间实体,需要给予很大关注。窃以为,在“”时期是从政治上扼杀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从经济利益上抑制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如2013年11月宋春华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论坛所言“,现在,改造后的城市,越来越看不到城市大树的年轮,看不到城市老人的皱纹,反倒像是用激素催生的树木”,“GDP崇拜、大干快上;政绩冲动、人治所为;规划管理软弱缺位;建筑设计缺乏创意”,导致“百城一面”和“山寨建筑”横行。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掀开了我国城市文化大发展新的一页,强调城市文化特色已经成为我国各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共同追求。在这一大好形势下,我们要千方百计为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鸣锣开道,敢于揭示文化价值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体制和制度建设失范以及规划师和建筑师话语权失落等问题,从而让建筑真正充当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主演角色,创造出泱泱大国的建筑风范和各具文化特色的城市。

(二)要发挥城市规划与建筑创作相契合的导向作用

城市规划与设计是高屋建瓴地从宏观上、空间整体上、城市发展秩序上和实施的可能性上,对城市发展建设进行纲领性指导和科学合理的部署安排,是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蓝图,而建筑创作是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针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建筑功能使用与技术、艺术的分析研究,需要作出方案比较和科学合理的审美决策,是建筑具体设计和施工的首要环节,两者都与城市特色休戚相关,不能脱节,只有两者相互结合、交流、配合和促进,才能为塑造城市特色作出积极有益的贡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规划与建筑创作是不够契合的。规划部门往往从行政职能的角度来审视建筑创作,不能从理论上、技术上、艺术创意上来阐明“规划条件”的要求,受长官意志和个人好恶的支配,要么卡建筑创作构思,要么放任自流,建筑创作如何出成果就要碰运气了。从建筑创作来看,在领导意见和开发商利益的约束下,建筑师的创作思路和想象力放不开,往往是“权”和“钱”占上风,领导和开发商要什么就给什么,缺乏文化创意,对于规划部门或硬卡或放任的做法都无动于衷、得过且过,使建筑创作跟风、追风和“刮风”,难免会出现雷同的建筑。这就希望今后的规划控制与建筑创作能够有效结合起来,加强交流,主动配合,弘扬传统,支持创新,在城市规划与建筑创作中,既要融入现代元素,又要保护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使建筑在我国城市文化发展中增光添彩,缔造出“中而新”的建筑风采,使城市各具特色。

(三)要刹住大拆大建的城区改造之风

城市里尤其是旧城区留有大量老旧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是会说话的历史文化见证,是记录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寄托乡愁的载体,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不能认为旧的就是落后的、破败的、阻碍社会发展前进的障碍物和现代化的绊脚石,不能认为城市现代化就是要大拆大建,进行彻底改造。历史本身就是“过去时”,就是旧的。对于城市文化发展,建新是必要的、应该的,保留旧的传统建筑也是必要的、应该的,新旧并存才有城市文化的来龙去脉和空间时态,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城市文化。可是,在当前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少地方以大拆大建促发展,开发商看到了旧城区和“城中村”拆旧建新的商机,于是不问青红皂白、大拆大建的改造之风上演了,造成不应有的城市文化损失和破坏,引起了专家和群众的质疑和不满,应当引以为戒。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这就要求我们今后不能再用大拆大建的方式来改造城市了,要慎重考虑旧城区、旧街道、旧建筑尤其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不能让城市里已有的反映城市特色的建筑在大拆大建的推土机下一古脑儿被铲除掉,留下永久的遗憾。

(四)要强调建筑与自然山水环境的融合

自然山水环境是城市的本色和先决条件,是构成城市特色的基础和城市文化发展的摇篮。建筑是诞生在自然山水环境之中的人为作品,应对自然山水环境产生锦上添花的作用,与自然山水环境共生共荣,使其特色更加鲜亮,而不应该用密密麻麻的建筑将自然山水环境掩盖、封闭起来,导致不显山、不露水和缺少绿色环境。要知道,尽管建筑千般好,精工难比自然美。如果以削山填水、挖土砍树来大量兴建雷同的建筑,恐怕就会事与愿违,把城市原有的特色也毁了。试想建国后新生的新会城,以“一城绿葵半城湖,四时繁花春色媚”的花园城市风光而独具特色,还有十亩榕树林形成的“小鸟天堂”堪称奇观异景,如果新会城全被大同小异的楼房所占据,其玉兰街、龙眼街、芒果街和紫荆街等形成的“绿色隧道”也就消失了,鸟儿都飞走了,还能突出区别于其他城市风光的新会特色吗?不言自明。人们之所以反对在杭州的西湖边上建起高层建筑群,皆因它会破坏“有山山不高,有水水不大”的西湖的独有特色和优美风光,如果西湖风景失色,杭州还能有“天堂”的美誉吗?因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一定要与该城市的自然山水环境相结合,二者相得益彰,要在保护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自然山水环境增光添彩,否则就会产生“化神奇为平庸”的效果而成为建筑设计的败笔。

(五)要开展对建筑的评论和评优活动

城市发展论文范文篇4

伦敦发展局在《伦敦重要产业评论》中定义休闲产业部门为饭馆、酒吧、体育场馆与体育活动、、博物馆和旅游景点六个产业部门。把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品与古董、手工艺、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与录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电视与广播等13个产业部门定义为文化创意产业。我国基本把以上两类产业所属的大多数部门归属于休闲文化产业,两类产业部门的产出与消费大多数可以归为休闲经济。本文中休闲文化产业以我国的概念为标准。

如今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伦敦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产出和就业量仅次于商业服务业。近数十年来,英国人的休闲时间不断增多,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使得对休闲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大量增加,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为休闲文化提供产品与服务的产出。

英国休闲产品包括:书籍、报纸、杂志;体育与野营用品;摄影与摄像器材;电视、录像、计算机和声音类设备;玩具与业余爱好;园艺物品、植物与花卉。休闲服务包括:电影与戏剧;电视、录像、卫星租用、因特网;教育与培训花费;出资;参加体育运动与定购;其他娱乐活动(包括跳舞、夜间泡吧,陈列馆和博物馆);假期与度假花费。

当前,休闲经济正成为伦敦经济主要的增长源泉,是伦敦市最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据2003年7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伦敦文化创意产业每年的产值均超过210亿英镑,而休闲产业是伦敦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消费市场达95亿英镑。文化创意产业雇员(包括时尚、软件设计、出版、建筑和古董交易等)数量已达52.5万人,另有29万人就业于伦敦的餐饮、娱乐、体育、、观光等休闲产业。两项相加就业量已超过80万人,远远超过金融服务(32.5万人)、制造业(26万人),教育(25.5万人)和医疗(20万人)。伦敦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证明,经济勃兴带动了休闲文化的兴盛,而后者对相关产业的融合与扩张,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休闲文化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休闲文化产品是为满足消费者娱乐与欣赏的需要而产生的,受欢迎的休闲文化产品一定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产物。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因此休闲文化产品的供给要找准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要。

1、休闲文化与景点结合让文化成为消费内容

开发休闲文化产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跟文化内容相关联,让休闲产品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例如传统公园可以改造成可玩、可吃、可表演、可居住的公园。在公园内搞特色展览、民俗风情展示、歌舞表演、文物展出,以休闲文化吸引游客,让文化成为消费内容。

2、通过文化概念为休闲产品创造新消费领域和客户群体

随着经济发展,民众对生活质量有了更深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们致力于提高自身生活修养,追求更加丰富的休闲享受。同时由于竞争空前激烈,人们往往也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自我充电”,于是就产生了“知性休闲”的需求,即在休闲的同时还能有效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如果能抓住国内正在出现的“知性休闲”消费需求,让文化与时尚相结合就能创造出新的消费领域和客户群体。例如将书店与休闲文化结合,开发成具有“知性休闲”特色的书吧,书店不只卖书,还经营茶座、餐饮、音像、文具、乐器、手工艺品,铺设宽带网为顾客提供信息查询或进行远程办公,销售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品,消费者可以在里面买书、看书、复印、喝茶、吃饭、聊天,让书店成为人们读书休闲的好场所。这样就为书店创造出了新的消费领域和客户。

三、休闲文化产业的价值和产业发展模式

休闲文化产品消费掉的并非单纯的物质性产品,还隐含了“消费同时产生体验”的消费过程。消费转型引起的文化需求是休闲文化产品商业价值的重要来源。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诉求易于满足,而情感诉求则需要深入的探究和开拓。因此休闲文化产业的价值就在于极大地发掘这种内在的诉求,满足人们情感需求,从而达到引导消费的目的。

休闲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原材料的。它有自己的一套实现商业价值的产业模式。休闲文化还具有较强的产业牵动性和“波及效果”。发达国家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是在物质产业获得根本性发展后,文化产业紧随其后发展起来的。

当前我国物质产业比较发达,但是文化产业没跟上。如何把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提升为文化产业的要素,值得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要依托新的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文化传承与时尚的有效组合。通过组合文化资源树立国家的文化形象。进而带动一国文化与非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

四、休闲文化产业促进城市发展

英国伦敦提出的“文化创意”发展战略,彰显的就是城市文化产业竞争的新理念。在中国,虽然休闲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休闲文化产业不仅迅速崛起,而且获得了积极的发展。休闲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化城市外在影响,提升城市吸引力,从而重塑城市形象和品牌。休闲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整合作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整体营销,能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消费需求多样化使得城市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普遍需要进行新一轮的产业转型,而休闲文化产业追求的是以智力开发为前提,地域文化价值发掘为内容的、人本需求满足和城市发展质量提升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从而成为了一种积累财富、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驱动型产业。从产业角度来说,休闲文化产业对城市消费市场有很强拉动能力,可以在传统服务业中派生出新的门类,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同时,休闲文化产业对促进城市就业有积极作用。

从2003年到2006年,上海市通过政府引导、社区支持、楼宇置换,利用大量100多年来的老工业建筑发展休闲文化产业,改造建设了近5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这些文化产业集聚区与城市旧区的有机结合,为城市增添了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化景观,给人以城市的繁华感、文化底蕴的厚重感和时代的生机感,使缺乏活力的老城区焕发了青春,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对人才和资金的吸引力。上述集聚区大多成为上海市经济新增长点和文化活力区域。

五、休闲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经济实力提升

21世纪有两大产业可以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第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第二就是文化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城市居民的交往方式和消费方式,也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外延,从而衍生了休闲文化产业。在一个城市的整体文化系统中,休闲文化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休闲文化生活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经济水平发展后,人们就会越来越重视产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包括产品的构思、设计、造型、包装、商标、广告等。当消费者对文化内涵的追求趋于强烈,商品的文化特色就会有力推动产品的市场销售,这就是文化消费的经济表现。这种消费方式的转变带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当休闲文化产业向传统制造业渗透时,就客观上促进了传统制造业向高增值产业升级,提升了城市经济实力。休闲文化产业能够以多种盈利模式促进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与迪斯尼的米老鼠相比,我们的福娃虽有美好形象,但缺乏文化内容。而迪斯尼的米老鼠由于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其价值也随之不断提高。几十年来,米老鼠形象不仅是美国文化的标志,更为美国带来了数万亿美元的利润。如果我们不为福娃增添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奥运会结束后,福娃的价值也就结束了。

休闲文化产业往往是在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中起步的。由于城市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导致一些传统工业的衰退和外移。而市区往往土地资源有限,客观条件决定不能再发展低端制造业。休闲文化产业主要利用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只消耗很少的物质资源,具有无污染的特点,能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回报,对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十分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六、休闲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影响力,以及吸引、争夺资源,占领和控制市场,为市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城市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建筑、交通、能源等硬件设施上,也体现在生存环境、人文精神和法规政策上。一个城市的人文环境和文明程度,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政府管理水平和市民素质。休闲文化环境是一个城市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撰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休闲文化产业也是竞争力,它对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增强社会和谐、改善人文居住环境、激发城市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曾预言:到2015年,世界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进入休闲时代。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主要依托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这一点已经被事实所证明。据统计,在美国,文化休闲产业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占社会总产值的30%以上,每年近9000亿美元。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已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国外经验表明,全球化、信息化某种程度会促使城市出现空洞化与同质化现象。但一些城市由于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提供了高强度的交流和知识交换机会,所以仍具有活力与竞争力。因此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竞争力的关注重点,城市竞争力将最终体现在文化内容创新能力和休闲文化产业链的完善上。

【参考文献】

[1]钟婷:伦敦文化产业发展推介中心运作研究[DB/OL].上海情报服务平台网,2005-4-19.

[2]蔡尚伟:城市特质与创意产业路线选择[DB/OL].新浪博客,2006-7-22.

[3]国世平:文化产业与创意经济的互动[DB/OL].文化中国,2007-8-30.

城市发展论文范文篇5

在探讨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中,首先要谈的是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问题。我们认为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对接国家与自治区发展战略的需要

一方面是与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接的需要。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审时度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瞻远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着重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指出:“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他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力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m要“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一致的。

另一方面,是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的走创新跨越之路相吻合的。《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桂发[2006]12号)中提出:我们要“提高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跨越之路”,“走创新跨越之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要求,是我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集成创新,鼓励原始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力争在特色优势产业中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建设一批创新型企业。”这是全区今后五年开展自主创新工作很重要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自治区政府主席陆兵在全区科技大会上指出:“目前,我区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2.5番、达到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表明今后广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以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来实现广西发展的目标,走跨越发展之路,赶超先进省市。

百色要加快发展,就要把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主动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自治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百色市要加大创新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二)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百色主要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都是主要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百色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首先,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使城市的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这样可以降低城市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城市经济的转型提供了空间。

其次,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吻合的。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正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城市发展路子。[

再次,建设创新型城市可以使我们的干部群众形成更科学的资源观和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城市,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发展百色,降低自然资源对百色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可以使我们的干部群众更加意识到人才、知识、科技、管理、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等在一定意义上是比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更强大、更持久的支撑力。

(三)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百色赶超先进城市的需要

首先,没有创新,我们在城市竞争中就会落伍。低科技、低管理水平往往会降低我们企业的竞争力。根据广西统计局的资料:2006年,百色在规模以上工业243个企业中,亏损企业106个,亏损面达43.62%,亏损企业亏损额11573万元,在亏损企业中,小型企业97个。为什么?原因有二:一是上半年全国性煤、电、油紧张,工业用电不足,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二是企业经不起市场竞争所致。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的发展主要不是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来发展的。其实城市的竞争又何曾不是如此?

第二,创新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强大动力。作为后发展城市,我们除了借鉴先进城市、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之外,还应该借助创新,借助世界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样我们就能够跨越发展前进中的某些局部、某些过程,实现跨越式的推进。事实上,区外很多地方,甚至国外的经验也证明,借助创新,借助世界科技的最新成果是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的。在百色,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了解,百矿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CAD/CAM]CAPP技术,缩短了新产品研发的周期,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步伐;银海铝业公司、平果铝业公司、平果百合化工公司等企业,全面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生产,使产品成本下降20%左右,有的产品降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所以,百色要赶超先进城市,必然要建设创新型城市。那么百色有没有可能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呢?

二、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可能性

百色市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百”战略,把经济增长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2005年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43%,2006年达到47%。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大有希望,因为:

(一)百色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强烈需求

百色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提升老企业的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新企业的创办需要有新技术的支持。

(二)百色拥有了一定的创新资源

一方面,百色有一定的人才和知识基础。2006年,百色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58839人,各个高校、科研机构和一些其他单位也有一批高级职称人才,还建设有科技人才专家库。今后随着百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百色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另一方面,百色有日益雄厚的创新资金后盾。2006年,百色GDP达29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年财政收入4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2%。如果我们每年投入GDP的2%,那就是每年约6个亿,就是财政收入的2%,也有约8000万。

(三)创新机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是拥有了一批高校,如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职业学院等,并且它们的发展都很快,其中百色学院今年获得了两项部级社科资金项目,右江民族医学院正在积极申请硕士点。

二是有几个人才小高地,聚集了一批人才,已经建立了“现代农业人才小高地”、“百色铝产业链人才小高地”、“百色临床医学人才小高地”。并且推进了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认真实施“75321”创新计划。全市四个县(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田阳县、平果县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市35个乡镇通过市、自治区“乡镇科技进步”考核,8个乡镇评为“全区科技进步先进乡镇”。

(四)创新机制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为充分调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百色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都会表彰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突出成就的单位和个人,有一套激励评估体系。

(五)百色是一个有改革创新传统的城市

百色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城市,在党的领导下首创了农家课堂,为新农民的培养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由于成效显著,已在全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城市发展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石家庄在落实“三年大变样”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出奇迹,形成了令人惊叹的“石家庄速度”。不仅表现在工程建设、道路施工的高效快速,而且蕴含着过硬的干部作风、快捷的工作效能、和谐的人文精神。“石家庄速度”突出了实践特色,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石家庄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在落实“三年大变样”的实践中,石家庄市连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一天拆除一座桥梁,四个月修完两条道路,八个月建成全长为3.6千米的高架桥,三个月内一个老国企完成了改制、搬迁、清场、开工四项重任……每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变成了现实,人们切身感受到了新变化。“石家庄速度”不仅表现在工程建设、道路施工的高效快速,而且蕴含着过硬的干部作风、快捷的工作效能、和谐的人文精神,“石家庄速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石家庄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石家庄形象的生动写照。

一、“石家庄速度”提出的背景

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却与省会地位极不相称:石家庄市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每年下降0.5%,全市只有3个县(市)区在全省的位次是逐年上升的,有的县(市)区停滞不前,有的甚至已经下降了二十几位。而唐山占全省的经济总量每年增长0.5%。石家庄的经济发展无论速度、质量还是总量,在全省的排位不断下滑。尤其是2006年以来,接连发生了数起食品安全事件,特别是“三鹿事件”的发生,更让人们对石家庄的未来忧心不已。与此同时,今年又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国经济运行下行的影响,再加上我市存在经济发展不快、结构不优、方式粗放等诸多问题,遇到的潜在影响将更为严重。今年是省会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关键年、攻坚年,工程量大、时间紧、任务重。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当前的困难和挑战是难以应对的,就会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更加落后。因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发展意识,变“危”为“机”,主动应对,形成新的发展高潮。

在此紧要关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创造“石家庄速度”。首先,适时开展“吸取教训、转变作风、重塑形象、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重点从干部作风、企业诚信、经营者道德等层面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主题教育活动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为创造“石家庄速度”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强力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长期以来,千部作风不佳、发展环境不优,成为制约石家庄发展的主要障碍。为破解这一难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强力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把“优化政务环境和投资环境”作为活动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从关键部门关键岗位抓起,着力解决审批环节繁杂、收费项目多、办事效能低、服务差等问题,努力把石家庄打造成工作效能最高、服务最优的城市。“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使石家庄形象迅速改变,广大干部群众对干部的印象和态度也在改变。正是靠着各级干部良好的作风,才使一个又一个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最终圆满完成,才创造出“石家庄速度”。第三,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明确提出“强化省会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活动主题,促进了广大干部新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牢固树立起“率先发展、示范引领、主动服务、资源整合”四种意识,尽快把省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功能,在全省实现率先发展。学习实践活动和强烈的省会意识是“石家庄速度”产生的根本动力。

二、石家庄速度的精神实质

一直以来,石家庄干部身上具有的“牛气、暮气、土气”是人们挂在嘴边的话,仅仅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石家庄已经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创造了令人赞叹的“石家庄速度”。

(一)“石家庄速度”体现了改革精神

“定势”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或潜规则,它象一个无形的牢笼,限制了人的思维和行动,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顽固的力量,不易被改变。“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大大小小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受到了震动,原来看似定势的一些规则,都在或迅速、或悄悄、或大张旗鼓地在改变着。打破定势就是改革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就是解除束缚前进的侄桔,轻松前进;就是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谐的工作环境。因此,只有改革掉干部身上长期形成的陋习,改变过去按部就班、墨守陈规的工作态度,养成过硬的干部作风,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事实证明,只要敢于锐意改革,就没有困难能阻挡前进的步伐;只要保持过硬的工作作风,就能把过去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石家庄速度”就体现了这种改革精神。

(二)“石家庄速度”突出了实践特色

.“石家庄速度”的产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在落实“三年大变样”的进程中,石家庄人积极探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以解决问题为切人点,有的放矢,突出了实践特色,体现了科学发展要求。通过认真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对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挂账督办、限期解决。由于工作力度大、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在较短时间内,在城市建设、干部作风、工作效能等方面连续创造“石家庄速度”,这不仅使干部群众备感振奋,而且它的示范带动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由此可见,鲜明的实践特色是“石家庄速度”的直接表现。

(三)“石家庄速度”体现了创新发展的理念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创新带来生机、产生活力、促进发展。实现“三年大变样”,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必须以创新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做好各项工作。

“石家庄速度”正是体现了创新发展的理念,主要表现在:i、在建设理念上突出开放意识,从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出发,打开“庄门”搞规划,聘请国内外一流设计单位、著名规划专家参与到省会的城市建设中来,打造一批彰显特色、提升品位的工程。2、在规划标准上要求高水平。在设计上独具匠心、突出特色,对每项工程都精心设计,对每道工序都精雕细刻,对每种建材都要精挑细选。3、在建设质量上突出“严”字。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严格按程序进行招、投标,从严控制工程质量,确保每一项工程的高起点、高品位,倾力打造百年经典城市。4、在干部作风上体现过硬的一面。改变了以往有的干部身上推诱扯皮的不良习气,形成做事雷厉风行、拒绝理由、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风。公务员之家

三、“石家庄速度”是对城市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1925年石家庄由一个小村庄伴随着铁路兴建而发展起来,1968年确立了省会地位,成为省会城市只有四十一年,它既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又是一个年轻的省会城市。百年前,石家庄人以敢走新路、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脚踏实地、争创一流的务实风范和兼收并蓄、开明开通的博大胸襟,缔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辉煌。石家庄解放六十多年来,已经由1947年解放之初的人口不足10万、面积仅12平方公里的小城市,发展成为今天的城区常住人口240万、建成区面积182平方公里的特大型城市。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勤劳智慧的石家庄人民,使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勇担风险的改革精神,都是石家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发展论文范文篇7

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是建设、经营和利用城市森林的事业。城市森林是指城市范围内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以树木为主体,包括野生动物、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城市林业不仅是林业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的必要内容Content,发展城市林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1发展城市林业有利于推动林业的整体发展,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林业建设,其同山区的林业建设息息相关,且各自的发展相互促进又带动整个林业的进步。此外,城市林业建设对林业的重要功能即生态功能和经济economy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引导林业的全面发展。

1.2发展城市林业有利于林业立法的发展,各地方在发展城市林业的探索进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对立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一些配套的法律law法规出台为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提供法律law基础,而且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经验也可以为立法所参考,增加立法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2.城市林业建设中的误区

尽管发展城市林业对于林业和城市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运用,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制度、管理(manage)、思路上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城市林业建设道路上出现了一些误区。

2.1将城市林业建设和经济economy建设割裂开来

城市林业建设和城市经济economy建设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林业不仅是林业的一个子系统,同时还是城市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可以影响城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表现在:⑴生态功能,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噪降噪等功能,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保障人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environment)下进行生产建设,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⑵美化功能,森林自身的美与城市建筑融合在一起构筑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为居民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environment),也是发挥其经济economy功能的基础之一;⑶经济economy功能,森林不仅可以直接向人类提供多种林产品,还能带来经济economy利益。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希望生活在健康美好的环境(environment)之中,于是环境(environment)消费成为热点。

总之,城市林业的健康发展能够带动城市经济economy建设的有序和稳定;反之,若城市林业不太发达,城市建设中的环境(environment)成本则会增加,从而阻碍城市经济economy的顺利开展。2.2把“绿化”和城市林业建设相混淆

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园林绿化被包含在其中,城市林业不仅要在园林中实现绿化,更为重要的是和城市建设相统一,将林业建设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道路、建筑物两旁无法建设园林的地方,却可以实现林业建设;园林绿化多为种植草坪、灌木,而城市林业注重乔木的培育种植;园林绿化建立的是一个人工系统,需要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管理(manage)成本较高,而城市林业建立的是一个自然系统,管理(manage)成本较低。国际上一直认可的城市林业建设是森林化,是生态层面的城市建设,而绿化的层次较低,不能与国际接轨

2.3城市绿地系统单调

目前,不管大中小城市都热衷于建设人工绿地,这和政府对城市林业建设的误解有关。由于盲目强调大面积的草坪、广场,城市不断引进国外的植物及其新品种,导致城市绿地系统单调,缺乏自然特性,且生态效益低下,根本无法和城市林业的功能相提并论。

2.4没有将城市林业和山区林业相区别

城市林业虽然属于林业,要适用《森林法》的有关规定,但其和山区林业建设存在着许多差异,这是由于二者的功能、目的侧重点不同造成的,山区林业重在用益,发挥其经济economy功能,而城市林业重在发挥其生态功能,兼及经济economy功能;山区林业多是成片林,且林种较多,而城市林业中成片林较少,林种也较少。因此,对于城市林业应该有更加严格的保护和管理(manage)措施,如在采伐的许可、流转条件上要严格限制,且应更加注重树木的病虫害防治问题。

2.5植物的选择上没有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同的环境(environment)和气候条件下适合不同的植物生长,在发展城市林业时必须考虑到这一问题,同时由于城市环境(environment)恶劣,土壤透水性差,应该选择那些生命力比较顽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物来种植,不能只注重美观或是盲目的抄袭其他地方的做法。城市林业的发展应该和城市给水系统相贯通。

3.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的出路

鉴于目前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着种种误区,要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林业,必须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私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仔细考虑。

3.1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林业规划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建设的规模、性质、布局、气候特征等规划出城市林业建设的布局、规模和数量,要按照现代城市的要求,编制城市林业规划,在城市林业规划中应该包括林种的选择、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范围内的绿地、道路旁的绿化等内容Content,建设完整、结构合理的城市林业体系。

3.2依照规划进行城市林业建设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必须依照城市林业建设规划,建成以花草林木构筑的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为特征,以林木为主体,森林与其他植被有机结合的绿色生态圈,形成城区、近郊、远郊及自然保护区的林业之间协调配合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还要将林业建设和其他方面的建设结合起来,建设中的各个项目从投资(investment)到验收,绿化不达标的不能批,也不能验收,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城市建设。

3.3林网化与水网化结合

其内容Content是:基于城市特点,全面整合林地、林网、散生木等多种模式,有效增加城市林木数量;恢复城市水体,改善水质,使森林与各种级别的河流、沟渠、塘坝、水库等连为一体;建立以核心林地为森林生态基地,以贯通性主干森林廊道为生态连接,以各种林带、林网为生态脉络,实现在整体上改善城市环境(environment)、提高城市活力的林水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4.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问题越来越多,城市林业在解决城市问题中的运用日益显现,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接受,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许多城市都是建设在森林之中,城中有林,林中是城。在新世纪中,城市林业建设必将蓬勃发展,我国应该大力建设新世纪的生态化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城市发展论文范文篇8

(一)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构建“水文化”休闲格局

积极做好水文化休闲设施及经营场合的系统整合工作,让水休闲营业场所和旅游景点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在扬州城区水域沿岸的商业设施建设上突出旅游休闲功能,招商模式充分考虑游客的其他旅游消费需求,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消费模式。城区游览水域的休闲设施布局除突出质量意识外,还要注重扬州当地的水文化特色。因而,水休闲产业与“水文化”旅游的充分融合既要按照常规的发展模式,搞好城市休闲广场、水文化特色商贸中心、体育健身场馆等文化、保健、娱乐设施的建设和休闲社区的建设规划,更要发挥滨水居民生活设施在旅游产业中的效应。此外,要更好地促进城市“水文化”旅游与水休闲产业间的有机协调,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放开水文化休闲市场的准入条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水文化休闲产业,开发水休闲资源,兴办水文化休闲企业,充分利用扬州人居大环境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大力吸引民资进入水休闲领域,扩大休闲产业的对外开放,同时通过引进投资和发挥知名品牌的示范效应,提升扬州休闲产业的档次。

(二)完善水休闲产业体系,延长休闲产业链

集合城区水域的要素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以拓展旅游领域,增强旅游吸引力,这样也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优势的发挥。除旅游和餐饮消费外,文化、商务、娱乐休闲等相关旅游享受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这也要求旅游接待地适时建设相关场所、完善旅游服务形式。因此,集中力量保护性开发高知名度的景区景点,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发一批具有扬州地方特色和水文化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和商品,完善一批有地方特色、适应当代人消费观念与潮流的娱乐休闲设施和产品;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旅游从业人员,是今后水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此外,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应该保持一定比例才能协调发展,扬州城区水域的关联产业间要实现良性互动,除了在数量结构上要协调,更要在层次结构上协调,还要加强旅游景点同旅行社、饭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的衔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

完善交通站点与水域景点的互通联系工程,规划开设区域旅游专线;在交通枢纽及旅游景区景点协调好停车场所,根据淡旺季变换更替停车场地的规模及费用;设定区域级旅游集散网络自驾旅游租赁服务网络,提倡快捷型联网售票模式;建议加强游客信息服务中心、停车场、道路标识系统、通讯、休闲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并不断完善水域景区景点的服务设施,比如建立双语指示标志体系等。树立大旅游的产业集群意识,摈弃旅游收入等同于景点门票收入的错误观念;着眼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加强城区滨水地带各种休闲设施的建设,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提高居民居住、游客旅游的满意度,增强城区水域在周边乃至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扬州体验水上休闲旅游。

宁镇扬联动发展的优势及缺失性分析

(一)联动发展优势分析

宁镇扬三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融合南京“博爱之都”的沧桑、镇江“城市山林”的雄奇、扬州“淮左名郡”的秀雅,宁镇扬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优越条件。可在借鉴长江三峡、环太湖、环渤海等地区旅游合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突破体制障碍,以长江、运河、大桥为纽带,推动建立三地旅游协调机构,成立宁镇扬旅游行业协会,联合编制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联手强化合作营销、联手推出主题线路、联手打造旅游交易会、联手共建信息平台、联手推出服务承诺、联手统一旅游交通标识,建立要素配置、旅游信息、旅游交通、市场营销、行业管理一体化,实现区域内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共同放大宁镇扬名城效应。同时,主动开放扬州对宁镇两地居民的旅游年票,促进宁镇扬三地早日实现旅游年票同城待遇。

(二)联动发展缺失性分析

政府间的合作相对较少;区域内尚未考虑到中长期规划,而且缺少产业的融合性;区域旅游合作缺乏鲜明的整体形象设计,尚未形成板块内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资源特色各异,但规划缺乏整体性,开发缺乏合理,不仅产品不够丰富,而且资源旅游特色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品牌形象不够鲜明,旅游产品开发不到位。因此,在未来的宁镇扬经济板块水休闲旅游产业整合中,宁镇扬区域要充分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尽快利用现有的水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出更全面的水休闲旅游产品,创新水休闲旅游产品组合,规划精品旅游路线,营造鲜明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

宁镇扬水休闲旅游的开发战略与模式

(一)优化宁镇扬区域水环境整治工程

编制与实施区域供水水源保护规划,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严格控制水源地有机毒物等污染物排放,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共同提升区域河流环境质量,加强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加快区域规模化、集约型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创新环境保护政策与制度。推进环保协同执法,建立健全保障宁镇扬经济板块生态安全的监管体系;按照建设沿江生态风光带的要求,积极推进宁镇扬三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通过在区域共同政策实施中采取税收、统计转移、项目投资等形式对可能带来的地方利益损失进行补偿。

(二)合理化开发国内外水文化休闲旅游客源市场

1.针对性的对国内外客源市场进行调研,同时根据国内外客源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细分客源市场。宁镇扬沿江地区的旅游城市可进行联动开发,对国内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三个层次的入境旅游目标市场进行有针对性地调研,同时明确并选择合理的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和推广相应的旅游产品,在稳定一级客源目标市场的同时,努力开发二级和三级市场,做到“主次性开发”、“前后性到位”和“同步性完善”。

2.丰富旅游产品,最大程度的满足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多元化心理需求。首先,从整个宁镇扬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来看,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在宁镇扬入境旅游目的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中观光型休闲旅游已发展得相当成熟,由此应着重开发其多元化参与性休闲旅游活动。此外,要不断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来满足不同客源地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如滩涂观光、宗教文化游、美食旅游、考古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工业旅游等。要根据不同级别市场中客源的心理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开发能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源需求的特色水域休闲旅游产品。

3.友好联络国外客源地的旅行商和媒介人士,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以拓宽销售渠道。宁镇扬地区的旅游部门应同国外旅行商及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邀请其做考察旅游并认真做好海外记者和旅行商的接待服务工作,借助媒体和旅行商的力量来开发市场,从而不断拓展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此外,开创区域联合促销,并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旅游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宁镇扬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和居民进行旅游宣传教育,做好“内部营销”和旅游企业内推销工作,使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能树立起宣传促销的意识和观念,掌握相应知识和技巧,并形成随时随地进行品牌宣传促销的行为习惯。

4.重视宁镇扬地区对国内外客源的接待工作,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要在国内外客源市场中树立形象与品牌,除了积极主动地向外拓展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完善自己的旅游软硬件建设——做好一条线的“流程服务”,要求直接提供旅游服务的单位、设施与以间接方式参与旅游服务过程的单位、设施总体平衡;建立健全宁镇扬地区的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标准,提高区域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力求为国外游客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保证是配套齐全的旅游设施,这要求我们在注重软环境的同时,完善设施以更好地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三)创新开发水文化休闲旅游的战略模式

1.创新“网络”战略模式。完善“交通网络”建设——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汽渡沟通着宁镇扬地区,润扬大桥的通车更使两地区间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312国道、宁启铁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等不仅沟通了宁镇和宁扬,而且使宁镇扬三地区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化的交通网络。此外,南京禄口机场是宁镇扬共同的航空港、常州机场成为镇江与扬州的后备机场、沪宁高速铁路的筹建等更将宁镇扬三市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发展区域旅游创造了极为优越的交通条件。优化“互联网络”建设——首先,完善旅游网站关于“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专栏,提高信息更新速度,开辟区域论坛及俱乐部专栏,用“多语言模式”组织国内外旅游爱好者参与讨论,同时也应设立反馈栏目以让旅游部门直观地了解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补及改进措施;其次,应邀国内外知名旅游网站的合作,制定适当的旅游网站合作推广计划,统筹安排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信息的传播,“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旅游形象的塑造、网上口碑、网上舆论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全方位提高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享誉度。最后,要吸纳国内外著名区域规划理念,使宁镇扬区域的水休闲旅游规划与整个区域中的城市空间发展、项目建设、行业发展、产业动向等紧密结合,同时规划要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要符合市场动态深度分析宁镇扬沿江区域旅游的走向和增长空间。

2.创新“多元化融资”战略模式。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投资体系应实行多元化进程。首先,树立运营区域的宏观理念,结合市场机制及财政手段盘活存量土地,深化水休闲旅游资源的建设工作;其次,依靠民主决策,引导区域居民通过专题事项讨论来增加投入;再次,通过有效开发区域水休闲旅游资源筹集建设资金,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旅游事业建设,包括水域空间资源的有偿开发、堤岸绿化经营权的拍卖、广告经营权的出让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另外,利用诸如南京国际梅花节、镇江金山文化旅游节、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推广,发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品牌效应,同时改革区域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体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投入到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中来;最后,鼓励个人和组织通过海内外良好的商业联系,积极介绍和宣传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投资的市场机会和前景,区域政府或协会组织对于积极招商引资的人士和组织根据资金到位的比例予以重奖。

3.创新“营销管理”战略模式。区域营销管理中政府始终处于指导地位。现阶段,政府合作仍停留在表面阶段,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工作。比如,涉及不同行政区域的宁镇扬水休闲旅游联合营销,其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的模式、组织结构、实现机制等的构建。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政策的制定、联合营销策略的组织与协调等方面都与宁镇扬相关政府推动分不开。政府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势在必行,它也是整个宁镇扬旅游圈发展的前提所在。此外,作为权威的政府机构,宏观的战略眼光必不可少:首先,应从战略的角度认清联合营销的重要性,并能逐步建立宁镇扬地区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机制;其次,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为契机,促进旅游联合营销与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发展并建立相互信任机制,以便今后更广义、更深入的合作;再次,抓住机遇,利用2008奥运、2010世博会加强国际营销,在重要的国外客源市场上树立区域国际形象;最后,应注重宁镇扬地区联合营销人才的培养,加强区域内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4.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战略模式。通过近年来召开的宁镇扬区域旅游合作年会,宁镇扬地区开始筹谋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一个专门的区域旅游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区域内资源开发整合、景区规划设计、产品市场营销等工作。区域管理机构的组建将会推动宁镇扬城际旅游直通车的开通,同时保证宁镇扬地区旅游景点的年票互惠。此外,宁镇扬区域城市联手进行境内外旅游宣传促销,其中境内主攻武汉、重庆、成都、安徽市场,境外主攻日韩、东盟五国市场,依托省旅游局完善欧美市场等等。宁镇扬区域城市达成共识,将共同强势推进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资源开发一体化、旅游配套服务一体化和组织架构一体化,实现无障碍旅游和无间隙服务,以此来推动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业的系统规划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显红,王苏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框架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城市发展论文范文篇9

我国城市水务主要包括城市防洪、水系治理、水源保护,以及取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领域。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水务的取水、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等业务已经被充分整合,现代水务企业已经渗透到水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我国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是在借鉴发达国家水务发展经验,在各地水务系统试点探索和政府积极推动下进行的。各地在推进水务市场化改革中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以水务建设项目招商引资为代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了城市第一阶段水务投资改革。城市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担保,获得政府间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在这一轮引资中涉及了主要大城市的100多个项目,但引资未涉及产权关系。

2.在中央禁止城市政府参与担保等直接融资行为之后,90年代中期开始了第二阶段投资探索。外资开始以合作经营并且保证固定回报的形式投资城市水厂项目(基本不包括城市管网),同样回避了产权关系的明晰问题,只是明确了投资回报。

3.90年代后期开始以BOT方式为代表的第三阶段改革探索,BOT针对单个新建项目(主要是水厂项目),放开了一定期限的有限产权,实现了项目的有效融资,但回避了城市水业原有资产的产权处置。

4.随着城市水务企业改制的全面展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资产出资人职能的分离,水务企业的产权改革真正拉开了帷幕。上海、深圳、三亚等城市水务企业的部分股权转让,标志着水务行业市场化进入了产权制度改革阶段。

我国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模式

1.集团化模式

通过改制组建供排水集团公司,以资本运作实现城市水务企业外向型规模拓展和管理、经营、技术、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成为当前我国水务企业经营模式改革的主流方向。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城市水行业中最早实施“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国有供排水企业。深圳市水务局于2001年12月将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30多亿元资产整体并入自来水集团公司,组建了我国首家资产达60亿元的大型城市水务集团。

2.建管分离模式

2000年12月,上海市水务局进行水务运营体制改革,在原上海市排水公司的基础上,实行投资、建设、运营三分离,成立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公司,上海城市排水公司,上海环境建设公司,上海城市排水市北、市中、市南运营公司等单位。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公司负责供水和排水国有资产的管理,为水务建设项目融资。以资产为纽带,水务资产公司拥有下属排水公司、3个排水运营公司、3个供水公司等全资子公司,以及环境建设公司、原水股份等控股子公司,并且拥有浦东威望迪供水公司50%的股份。上海排水公司是水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子公司,主要负责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的收缴,并受水务资产公司的委托对3个排水运营公司进行监督管理。3个排水运营公司,主要负责污水处理厂和管网的运行和维护。排水运营公司作为上海水务资产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没有对外投资权,主要领导由水务资产公司委派。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供水和排水服务方面,打破了垄断,形成区域性竞争。但只适用于特大型城市。

3.BOT和TOT模式

BOT即建设、运营、移交。TOT即转让、经营、转让,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有偿转让与非政府投资主体经营,政府回收资金用于新项目建设,并最终拥有项目所有权。北京桑德集团将BOT模式运用到城市给水及污水处理等工程项目中,每年承建20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或给水厂。2000年3月桑德承接的北京肖家河污水处理厂就是按BOT模式操作的。

4.多渠道筹资模式

苏州市水务局自2001年成立以来,将城市污水处理费由0.50元提高到1.15元/吨,使得污水处理由政府投入的公益事业变成为微利的市场,吸引了各方面资金投入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一是外资多次洽谈以BOT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是私人投资整体收购已建污水处理厂;三是水务局以污水处理费为抵押,向银行贷款。通过以上措施,苏州市水务局筹集了26亿元资金。利用这些资金,苏州市水务局实施了市区北部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全面开工建设污水管道入户工程,已完成排污支管建设150公里,完成了市区淮阳河整治工程,新建22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启动了市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解决了水务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

5.股份制上市公司模式

目前,通过上市融集资金进行股份制产权制度改革的水务企业有原水股份、凌桥股份、南海发展、创业环保、三峡水利、武汉控股等,然而水务市场巨大的潜力、稳定的投资回报正吸引多家上市公司涉足水务领域,甚至将主业向水务领域转移。浙江省上市公司钱江水利,在取得杭州市赤山水厂30年经营权基础上,提高供水市场占有率,逐步向原水、供水、污水处理的水务产业链拓展。

6.区域收购模式

这种改革模式的代表是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公司实施低成本扩张,投资1.93亿元,先后购并了延庆、密云、怀柔、房山自来水公司,拓展了供水领域,总资产增加了3亿元,日增供水能力15.3万立方米,供水管线增加504公里,销售收入增长5500万元。集团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7.引进外资组建新公司模式

它的特点是通过部分股权转让来引进利用外资。2002年5月23日,上海水务资产公司与法国通用水务公司正式签订了自来水浦东公司50%股权的转让合同,法国威望迪通用水务公司以23亿元成为合作伙伴,组建了全国供水行业第一家中外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经营成本,不设固定回报的水务合资公司。

天涯水业集团公司是三亚市以提供自来水为主业的老国有企业,经过与法国苏伊士集团下属的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几年谈判,于2002年底签署了30年合作合同。根据合同,组建新的三亚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三亚市政府将供水特许经营权授予新公司,独家经营三亚市内的所有供水业务,包括建设水厂、管网改造、销售饮用水等。这是全国第一个整座城市的供水行业整体对外合作。

8.出让部分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模式

2003年11月,深圳市政府与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首创威水投资公司正式签约,转让深圳水务集团45%的股权,引进资金4亿美元,这个合同在世界水行业并购中排名第二,在中国所有企业并购中排名第一。转让后深圳市政府占深圳水务集团55%的股份,威立雅环境集团持有5%,威立雅环境与首创股份合资的首创威水投资公司持有40%的股份。深圳市与重组后的深圳水务集团签署特许经营协议。

9.资产整体转让模式

浙江上市公司钱江水利整体收购舟山自来水公司。通过清产核资,原舟山自来水公司全部资产21100万元由钱江水利一次性交付,舟山市政府又以国资管理部门的名义,把其中的3400万元投资参股。新的合资企业注册资本24500万元,钱江水利占86.12%,舟山国资部门占13.88%,由钱江水利控股。

10.以存量换增量模式

宿迁市水务局对该市自来水公司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对其进行资产评估,依照国家和省市有关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律法规和改制程序,依法对企业进行产权置换,对外转让自来水公司全部国有净资产产权、50年土地使用权和50年特许经营权,成交价3800万元。市政府将中运河和古黄河沿岸的28890亩国有土地确权给水务投资公司后,经评估作为资本金注入宿迁市水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用作贷款抵押,靠拍卖土地和土地经营升值。目前已售出地块到账资金4100万元,形成“综合整治—创优环境—提升地价—开发经营—回笼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

链接

2001年12月11日,国家计委发出了《关于印发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要“逐步放宽投资领域”,“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民间投资进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

2002年1月,国家计委发出《“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要积极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放宽外贸、教育、文化、公用事业、旅游、电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行业的市场准入。2002年3月,国家计委公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名录》�原禁止外商投资的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被列为对外开放领域,国家在城市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行业扩大开放政策的逐步到位。

城市发展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优秀旅游城市;城市旅游;误区;建议

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由来与数量增长

1995年3月15日国家旅游局发出《关于开展创建和评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通知》(旅管理发[1995]046号),决定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由此正式拉开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序幕,紧接着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1998年,国家旅游局发出《关于印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办法〉的通知》,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1999年1月,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诞生。其后,数量急剧增加,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截止2005年底,我国已有246个城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数量已超过全国城市总数的1/3。具体数量增长与行政等级分布概况如表所示:

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整体发展简况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数量上发展比较迅速,并且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都有较大比例成为优秀旅游城市。可以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体已基本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头戏。

关于城市旅游,至今尚无一致的概念界定。但一般认为,城市旅游是指以城市为目的地进行的包括城市观光游憩、商务会展、度假娱乐等在内的一系列审美或愉悦活动。优秀旅游城市的评定要求城市的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服务、环境等旅游功能的完善。而且城市往往是一个区域的入口和旅游线路以及旅游流的集散地,所以总体来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不仅作为旅游目的地获得了发展,而且还作为各个旅游线路的枢纽促使其对区域旅游的支撑功能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现实的优秀旅游城市群体中确实还存在着较严重的城市旅游发展不平衡现象。

如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发展基本呈现出两种状况:一种是比较知名的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如北京、西安、杭州等)和经济比较发达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城市(如青岛、大连、深圳等),其城市旅游发展较快,也相当成功,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另一种是一些非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且处于经济落后区域的城市,其城市旅游在区域内某些知名景区的带动下获得了发展,但他们仍未成为旅游热点城市(如郑州、长沙等)。这些占数量多数的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在其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常常走入一些发展误区,从而使其长期不能发展成为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他们空有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却始终没有太大的旅游吸引力。这些城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体的总体水平,并且不利于更好地带动中国整体区域旅游事业的发展。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误区与现象

由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众多,其中副省级以上城市均已是优秀旅游城市,占城市数量主体的地级、县级城市通过评审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在这种快速发展势头下,难免会出现一些城市旅游发展误区与不和谐现象。

(一)城市旅游发展方向的目标错位现象

由于国家评定优秀旅游城市是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来打分并按其分值来确定结果的,许多城市特别是非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普通中小城市,为了争得和维持其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不惜把自己的旅游发展目标定位于这些死板的标准上。他们不顾自身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等客观状况,盲目按照《标准》进行大量的旅游投资与项目开发,试图得到高分值,偏离了城市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城市旅游发展动机的急功近利现象

由于人们习惯认为:城市的荣誉称号越多,就表示其进步;官员为官一任,如果能为该城市多争创一个荣誉称号,就能代表其政绩显赫。于是出现很多城市为了通过旅游城市评定,就不计较长远利益影响,功利性地盲目上一些缺乏科学论证的大项目。如,到处开发旅游资源,大肆创造人造旅游资源,建造主题公园,盲目投资增加酒店、娱乐中心等等。结果不但城市的实际旅游吸引力没有因此而增加,并且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浪费。

(三)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盲目模仿现象

国家旅游局的《标准》为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参照项目。各旅游城市在旅游发展中,其城市生态环境、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支持系统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尚可理解,但现实中的旅游城市往往习惯于引用经验和盲目模仿。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成功创新很快就会被多个城市照搬或模仿,并且可能涉及到基础设施系统、旅游产品系统、营销系统等旅游系统的各个方面。结果造成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虽然数量上剧增,但除了少数特色旅游城市特别是副省级以上省会城市外,其他的似乎是一个模子造出来的,这使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成为批量生产,多数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缺乏特色。

(四)城市旅游功能主题的模糊化现象

由于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只能源于《标准》的评定,这致使许多旅游城市只是一味参照《标准》去发展城市旅游,结果搞成了无主题、无特色的多样化发展。很多城市本身旅游资源非优,而是借助于该区域内某些景点的拉动,使其旅游职能获得较大发展,于是通过了优秀旅游城市评审。但其决策者却把该城市当成极具旅游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来开发,集中全力开发城市旅游产品,而忽视其区域旅游媒介功能。结果是城市旅游吸引力没增加,城市对区域旅游的旅游功能也没突出出来,失去其自身特色,走向平庸化道路。相反的,有些有旅游开发潜力的优秀旅游城市,如历史文化名城,却不能进行深度开发,造成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其优势不能突出,甚至出现“优秀旅游城市无旅游”的现象。旅游功能定位、发展主题的不明确是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常出现的现象。

四、政策性建议与对策

(一)评定政策的改进与完善

1.严把评审关,不求数量,但求质量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根据验收得分高低并结合对海内外旅游者的抽样调查结果评定出来的,其中有些成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标准》中的“发展健康有序;有成果;效果明显”等字眼。当初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初衷无疑是想通过城市旅游发展带动城市及其相关区域的总体发展。但是当其数量和比例达到了一定程度后,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使他们真正成为区域内的特色旅游城市和区域旅游发展的先锋和引导。从国家评选角度说,应严把评审关,杜绝滥竽充数。城市也应从自身长远利益出发,避免盲目攀比,要创建真正的优秀旅游城市。

2.完善评定标准,实行旅游城市星级等级制度

社会在发展,旅游也在发展,《标准》也应与时俱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都参与评定,并且副省级以上城市已经100%成为优秀旅游城市。如今我们看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看其行政级别,然而行政级别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城市旅游发展的真正水平和旅游吸引力。现实中很多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并不大,同时,也有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却并非优秀旅游城市。数量过多的优秀旅游城市使我们很难区分、识别其旅游吸引力大小,所以很有必要对优秀旅游城市群进行进一步的级别划分,就像星级酒店、星级景区一样,实施星级等级制度。对其城市旅游发展的品位、特色、吸引力等进行合理评价。

(二)城市旅游的特色化塑造

1.端正目标,特色发展

城市旅游发展更重要的是带动城市甚至区域旅游的真正发展,不能仅以创建和维持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为目标,而应以增加城市旅游吸引力,成为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城市为目标。这样的目标才是理性的,才能真正实现旅游发展的意义。

2.目光长远,合理投资

在现实中,并不是说旅游投资越多,其旅游业就能发展得越好。毫无特色的一些项目投资,起不到吸引旅游者的作用时,它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设施,甚至可能被荒废。只为树立形象工程的投资,即便是开始风靡一时,也很难成为成功促进城市旅游长期发展的有效投资。所以,应在对旅游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上一些有市场和长久吸引力的旅游发展项目。

3.独辟蹊径,谨慎模仿

城市旅游发展成功的优秀旅游城市很多。他们的成功绝不是因为相互模仿,而是他们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吸引着旅游者。学习经验是件好事,但一味抄袭模仿却起不到预期效果。学习借鉴的应该是基本的发展思想和策略,而具体的措施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开展。例如城市景观的地方化,举办传统或现代地方特色的节事活动等。

4.主题明确,专而不泛

许多城市往往习惯于旅游全方面发展,结果功夫没少下,效果却不好。如今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数目剧增,除了少数大城市的旅游特色已经形成外,其余中小型城市多数尚未显示出自身的独特性。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城市要想获得城市旅游的突破性进展,就很有必要走旅游功能主题化的道路。城市旅游主题不仅可以体现在城市景观、旅游景区景点上,而且还可以体现在游憩娱乐、节事活动甚至是旅游媒介服务上。特色突出的一方面往往就可以带动整体发展。优秀旅游城市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城市旅游的主题化发展,而不是喊着特色化发展的口号,走着大众化的道路。

结语

随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数目的增加,城市旅游的发展明显出现了两极分化。大多数特别是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在走着大众化发展道路,这造成他们之间相互区别不大,各自特色极不明显。各个优秀旅游城市不应拘泥于一个空洞的称号,而应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的秉赋数量、规模、级别、品味、旅游价值和自身在区域中的旅游职能等状况积极找到适合自身的特色化旅游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分析[J].城市问题,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