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16 05:5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代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社会发展理论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也就使得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1 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以社会实践论为基础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就其理论中最基本、居于主导地位的部分而言,主要有以下方面:
(1)社会发展主体论。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人的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起点。能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2)社会发展规律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认为,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正因为它的推动,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地向前发展,并顺次经过五种社会形态。(3)社会发展动力论。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借助于各种具体的直接动力因素表现出来,并对社会发展发挥整体作用。(4)社会发展趋势论。马克思是一个辩证的社会进步论者,他认为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综合作用,社会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前进上升的总趋势。(5)现代社会批判论。这里的“批判”指对社会的理性分析与批判,尤其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开创的现代社会的理性评价。
2 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原则
2.1 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对立统一
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统一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两者能否统一,如何统一,这是几个不同方面的问题。只有说清楚,才能深刻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一般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一,社会历史观主要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主体价值观探求人类社会发展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二,社会历史观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主要是引导人们的行为。价值观引导人们在历史发展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中进行选择。
2.2发展与批判的统一
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二个本质规定就是发展与批判的统一。(1)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活动的发展。社会发展是一种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2)基于实践对各种各样关于社会发展非科学观点的批判。社会发展史首先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3)在实践基础上的自我批判,对主体所创造的理论自身进行反思、扬弃和超越。
2.3 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1)思想发展过程中科学和价值是相互联系的。的社会批判思想内容是通过对资本主义价值评判逐步确立起来的。同时,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也促使他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2)从理论内容上看,科学和价值也是统一的。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揭示,说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途径。而它的说明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基础上的。
3 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在美国和欧洲的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一门专门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社会发展理论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区别在于:(1)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的社会发展理论以唯物史观作基础,它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尺度,考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连续性和动态趋势,这就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及方向。他还从经济角度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分析,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没有以的历史观作基础,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论述,不论是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不发达国家的未来设想都没有从本质层次上探讨不发达国家的出路问题。(2)二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的社会发展理论把资本主义现代化放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去考察,首先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人类历史进程的一致性,又指出了将要被社会主义现代化超越的可能和趋势。(3)二者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同。现代化理论给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开出的药方是按照西方的模式,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不发达国家走向发达。而的理论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政治革命等形式,来改变世界整体发展格局,建立一个合理、公平的世界。
4 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有利于突出社会发展中人的发展这个主旨,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社会发展理论的根本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和意义。
首先,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质。按照社会发展理论的要求,和谐社会的实质也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其次,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理论,树立辩证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但马克思也明确指出,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看作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至上主体。往往陷入了理性至上主义,招致了越来越严重的自然灾难。再次,明确社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加快社会建设。马克思要求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意义上理解人的本质。可见,理论显然是要构建一种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总之,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与马克思时代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和理解的社会发展理论,将其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社会发展理论 。
参考文献
[1] 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
篇2
关键词:文化人类 社会发展 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人类自产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对人类学和人类文化学的研究也层出不穷。19世纪晚期关于人类学的研究以其直线连续性的历史发展为主导,如文化演进的各个特定阶段等;20世纪以来则以自然环境、文化接触以及其他各种因素为背景,作为一项独特的产物进行研究。包括人类行为,人种学,文化心理学,血族关系等等。当今社会的大发展,伴随着高科技,新文化的不断演进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壮观。在我们满足人类文明进步给我们带来各种便捷的同时又不得不思考一些问题,我们受惠于高科技大发展又何尝不受制与其中,这只是其一,文化与文明的冲击之下,必然会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所在,诸如,生态,人性。下面我们就以下三个方面做一些探讨分析。
1 现代化日新月异的正负效应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伊始,人类的发展注定与进化论中谈及的生物进化迥然不同,人这一个不可限量的生物体凌驾于一切之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在适应自然生态变迁的同时还赋予了自己思考的能力,进而创造,已至后来第二次、三次的技术革新,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不断解放的生产力,不断进步的高科技,“现代化”俨然成了人类现代生活不可缺失的成分,犹如生命所需的必须。我们不断摒弃着旧的生活方式,享受并追求着新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社会问题也不断应用而生,我们用化学药剂换来了现代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我们用农田森林换来了高楼大厦,紧随其后的是呼啸而来的沙尘、海啸。科技既有推动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伟力,又有超强的破坏力。科技不仅对自然造成深度的广泛破坏,而且已经侵入人类文化,甚至植入人体内,是人体在受到保护和治疗的同时,亦受其害而且人性也受到侵害,成为人与社会发展的障碍和对立面。如何使高科技恰当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且避免其负效应的不断扩大已成为现今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然而其中的要害,人性又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出现此类的问题,并不是高科技自身带来的后果,也不是科技的本性,是人类无限度的追逐利益所趋的罪孽、后果,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人类聪明反被的自食其果。人类的三大家园(自然家园、社会家园和精神家园),现在都遭到严重的破坏。身处这种被严重破坏的三大家园中,人类遭受种种灾难与祸害:环境恶化、大气层污染、海洋污染、生物灭绝、生态失衡、全球变暖、森林削减、草原毁坏、耕地缩减、能源危机、资源走向枯竭,还有人炸、粮食匮乏、饥饿与疾病施虐、吸毒蔓延、国际犯罪、集体自杀、网络犯罪、过劳死、家庭解体、政治腐败等等;以及现代病、城市病、物质病、电脑病、享乐病、生理病、性病与艾滋病、精神病、理性病、情感病等等。形成了一种人类现代综合病症。
2 网络化演绎变幻的正负效应
自人类出现后,沟通交往便必不可少,由开始的符号,到后来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继承、传播、保存、沉淀实属功不可没。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整个世界被无形的网络有形的联系起来。全球网络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断频繁,信息的交往也更显便捷。高科技满足了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的需求,精神文明的满足除了一般的休闲娱乐外,现代人更多的依赖了网络这个媒介。其一,网络游戏、网络电视取代了游戏机、电视机等原有的传播媒介。出现了各种网络通讯软件,使得消息瞬时全球沸沸扬扬,表面上看使得很多诸如:政治、经济事务等等的公开化、明朗化。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给我的带来的益处,但也不可小视它带来的恶性后果,地方文化的不同,网络电视节目的参差不齐,通过网络大熔炉“融会贯通”出现了地方文化的交汇融合,本质没有问题,更易于人类了解全球各地的风土人情,然而盲目的照搬风,糟粕文化的不断侵入使得人类失去了淳朴的本性,变了浮躁起来,加之负面文化的不断侵入,渗透,使得人类失去了固有的“天枰”在人性的善、恶两端摇摆不定。其二,网络的便捷似乎并没有让人的交往频繁,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随意的沟通交流,然而义务与责任却荡然无存,反而有了更多的欺瞒,诈骗。说来说去,又回到了原点还是人性在作怪。人类性的问题又随之出现(包括社会的、法律的、道德的、伦理的)人类从善意出发,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却殊不知在利益的驱使下,什么都会变质。那么又该如何把握这个度呢。
3 人性化隔零差异的正负效应
何谓人性,人性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一切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人在作用,高科技,网络化,成了新生代的必需品,没了有手机,没有了电脑,没有了网络,没有了高薪产品,仿佛在现代就与整个世界脱了轨。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的隔零差异日益凸显,使得当代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更全面的同时又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手机的演变史及使用人群正逐步的证实着这一现现象。人类抛弃了60年代的艰苦奋斗、70年代的自强不息、换来80年代的怨天尤人,90年代的享乐主义,00年代的无所事事。年代的更替,有了一代代人的欲望不断滋长,有了拜金,虚荣,自私,抹去了勤劳,朴实,奉献。整个社会呈现出向钱、权不断看齐的现象!人情冷漠,社会丑态,世态炎凉,人性善恶随着社会大不断发展却日趋此起彼伏,节俭成了没面子的代名词,传统成了保守、落伍的代名词,奉献成了傻子的代名词。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与人性的健康发展呈现出一种负相关,据相关统计指出人类的正义感,诚信度正逐年下降,价值观的扭曲与人性适应社会的沦落不断上演,又不得不受到
关注。
4 结语
我们欣喜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不可回避其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和人类和谐发展的关系,我们不得不对上述问题作出反思,以为人类社会更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光成.马海霞.道德、德育与其人类文化学基础[J].高等教育研究,2003(26):2.
篇3
关键词:摄影技术;当代社会;分析研究
0 引言
在21世纪,摄影是人们十分熟悉的技术,它不仅可以真实地记录人的生命历程,同时还能够伴随人的一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摄影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并且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比如新闻摄影、商业摄影群众摄影等。并且,由于移动终端的普及,摄影技术不再仅是少数人掌握的技能,而是不断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
1 摄影技术的发展
1838年,摄影技术诞生,其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以及强烈的反响。当时,人们对这个新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致力于完善和改进摄影方法。就摄影技术的诞生过程而言,达盖尔创立的银版摄影法对于摄影技术的诞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摄影技术进一步发展后,达盖尔的摄影模式就被时代无情地抛弃了,究其原因就是该摄影模式的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复制困难。
在摄影技术诞生一个月之后,该技术就传入了美国,到了1838年底,摄影技术风靡欧洲,成了人们新的宠儿。由此可见,摄影技术在诞生伊始就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性。1840年,爆发,摄影技术随着英国的战舰来到了中国,并迅速传播,使得当时发展相对落后的亚洲国家也开始使用摄影技术。此后,1842年,光学玻璃在法国问世,从而解决了摄影镜头精准度的问题,并且成为摄影技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1]
2 摄影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2.1 新闻摄影技术对社会的引导作用
(1)数字化技术的摄影设备对各种新闻题材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事件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摄影技术的应用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由于数字化摄影技术的不同,在新闻中的作用也不同。与此同时,新闻媒体还可以应用新闻摄影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贤交流搭建平台,从而间接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在数字化技术的摄影设备中,镜头对于相机的拍摄效果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因为通光量、焦距或者是取景范围都需要依赖于镜头焦距的长短。比如广角镜头适用于大场面的拍摄;鱼眼镜头适用于戏剧性事件的拍摄;中距离镜头适用于人像的拍摄等等。
(2)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摄影技术是记者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记者拍摄的影像就像是一把枪,可以直指人心。新闻图片是一种最直接、最形象、最客观的报道形式,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闻图片这种报道形式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喜爱。同时,视觉文化逐渐兴起,读图时代来临,一张新闻图片可以引起无数的讨论,为此,新闻工作者就需要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新闻图片的真实性,从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2]
2.2 商业摄影技术对商品的推广作用
(1)商业摄影技术传递商品信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商品种类也不断增多,并且广告已经成为传递商品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为了不断增加商品的销售量,摄影师开始不断创新拍摄手法,利用摄影技术将商品的细节充分展示在人们面前,以此来实现传递商品信息的目的。在拍摄商品的时候,摄影师通常会选用三种相机,分别是大画幅相机、中画幅相机以及小画幅相机,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商品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相机,从而突出商品的细节信息,提高商品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3]
(2)商业摄影技术扩大产品销售。在商业摄影中,为了提高商品的核心竞争力,摄影师通常运用一系列的摄影技术,表现商品的特点,以此来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从而扩大产品的销售。首先,摄影师可以利用光线的明暗,突出商品主题,利用人们的视觉差异,刻画出商品的质感;其次,控制好曝光以及景深,为人们带来一幅意境悠长的图像。商业摄影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人们对商品的认知,因此摄影师不应只专注于商品的拍摄,还要分析人们的心理,从而使拍摄的商品拥有灵魂,这对于促进商品的销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群众摄影技术对文化的传播作用
(1)群众摄影技术丰富了大众生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终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普及,同时群众摄影技术也不断更新,利用互联网分享图片信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对于我国群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智能手机中的相机功能基本满足了人们日常的摄影要求,比如人们可以在旅游、聚餐等活动中,利用手中的智能手机进行拍照留念,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分享。此外,还有自拍这种方式,它可以让人们充分地表现自我,从而充实人们的生活。由此可见,群众摄影技术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能够丰富大众生活。[4]
(2)群众摄影技术提升了大众的品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摄影技术逐渐朝着“傻瓜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摄影技术已经不再是只有少数人可以掌握的技术。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时代精神,还是民族精神,都可以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因此摄影师就需要尊重人们。由此可见,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摄影艺术作为载体,同时摄影艺术的提升也离不开群众的衬托。但是随着群众摄影技术的普及,摄影作品的质量却在不断下降,并且有些人过于重视摄影器材的使用,而忽略了摄影内容的选取,这对我国群众摄影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摄影技术就需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统一,将“通俗”与“高雅”紧密结合,以此来不断提升大众品位,促进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摄影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商业领域、新闻领域等,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就应明确摄影技术的重要性,以此来丰富大众生活、提升大众品位,从而促进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京姝.中国当代油画中摄影图像元素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2] 吕珍.论纪实摄影的主观性与客观性[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3.
篇4
陕西乃古秦地,素有“三秦大地”之称,极具历史厚重感,承载着西周乃至唐代十三朝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代表着东方文明。此地音乐文化繁盛,地杰人灵,留下了诸如:长安鼓乐、宫廷燕乐、宗教音乐、等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印象中,秦地、秦腔、秦人是非常神秘、淳朴、激昂的,当今社会,如何运用我们的古代文化服务于经济建设,是“三秦人”值得深思的一个话题。
陕西号称“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在这里蕴藏着很多音乐文化瑰宝,她让我们看到了此地所具有的历史沧桑感和自豪感。陕西的音乐总体高亢、激昂,但是也有不乏陕北信天游的宁静和悠扬,不乏陕西山歌的缠绵和婉转。
当今社会,经济基础是一个省份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然而,“文化经济”是一个新概念,是文化与经济共同作用催生出来的新名词,且是以经济为依托以文化为内涵的“文化的经济化”或“经济的文化化”共荣共和的新名词。文化产业带动经济产业的发展,当然文化对经济对政治的的渗透作用也成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的高度融合使得艺术也对经济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力,本民族、本地域的传统音乐更应该受到重视,这样使得当地的经济产业才能具有特色。
一、秦地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当今社会,有人认为传统音乐老掉牙了,已经不适合灯红酒绿的社会发展,还是现代音乐更吸引眼球,其实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内容形式也不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并非水火不容相互对立,重点在于它们蕴含的思想情感能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审美取向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凡能给人以有益的影响,它就有存在的价值。
历史上,古长安是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是歌、舞、乐文化繁荣的国际大都市,2000年前在西安郊区秦遗址出土的“乐府丞印”等说明秦代已有乐府,秦汉时期的“鼓吹乐”“相和歌”“大曲”到“雅乐”再到隋唐时期的“教坊”“梨园”,从周时期秦国的歌师秦青到唐玄宗李隆基,都说明三秦大地传统音乐极为丰富。如何让传统音乐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三秦大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例如:京剧这门艺术,其特殊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节奏不符,很难看懂,已与我们越走越远了。传统音乐作为国粹,是经过历史的检验的,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让我们值得骄傲的根本,是中国现代音乐确立独特乐风的重要途径,或许这就是立命之本。现代音乐的发展是传统音乐在当代的整合,是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发展。
(一)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的传统音乐势在必行,也是当代中国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的需要。
秦地传统音乐文化是秦地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这样的艺术特色是秦地生活方式的折射。它的艺术特色持续而鲜明,千百年来秦地百姓一直秉承着特色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经受了现代生活的冲击,秦腔作为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已经失去了其作为生活方式的现实空间,巨大的生活压力和拘谨是生存空间已经把秦腔挤到了特定的场所――广场。如果不注意引导,恐怕慢慢的秦腔也会在广场上消失的一干二净了。老百姓心里的那种豪迈,那种秦地音乐特征产生的内在气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对传统音乐的保护是音乐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人类生活的内在需要。作为当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有根,必须接地气,秦地百姓是生活方式就是根,秦地传统音乐就是根,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势在必行,是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
(二)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经济的扶助。
秦地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的挤压下已经在生活中渐行渐远,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政策的支持和积极的扶助。
陕西的传统音乐也是一样的,有些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已经渐趋不适应,我们应该在这种冲撞下认识到人们的审美对传统音乐的冲击,借助于我们的传统音乐的本质来适应甚至促进经济的发展。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现代经济的冲撞,反映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我们应该实行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传承措施,让传统音乐在发展中求得传承,成为一种“流动的音乐”。我们的秦地传统音乐,也正是由于融会了当代的意识才得以流传下来的,既融合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又吸收了当代的风貌。在继承中,把当代的艺术形式融入到秦地传统音乐中,形成传统与现代相互补充的局面,让传统秦地音乐不断注入新的创作理念,源远流长。
秦地传统音乐的保护需要政策的优化,需要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护性干预,更需要经济的扶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没有经济的扶助很难实现传统文化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政府应当拿出切实有力的措施,把保护、传承和弘扬秦地民族音乐文化的这而大旗高高举起,共创秦地传统音乐的繁荣时代。
(三)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与传承人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人力资源的发展,秦地传统音乐的发展同样需要传承人的培养。应该加强秦地传统音乐的传承,在中小学校、甚至地方院校应该设立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科目,使得本地的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发展,这样一些传统音乐才能不断传承发扬下去。
二、秦地传统音乐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在对秦地传统音乐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经济与旅游等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丰富的三秦文化,滋养了传统音乐的发展。这片土地艺术品种丰富,影响广泛、深远。陕西单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歌就有紫阳民歌、陕北民歌、镇巴民歌,戏曲乐种就有秦腔、眉户、碗碗腔、商洛花鼓、汉调二黄、阴老腔、华县皮影、合阳线戏、陕北说书、西安鼓乐等等。仅陕北就有信天游、小调、酒歌、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受人文风貌的影响,秦地传统音乐形成了豪迈激昂,粗犷且淳朴典雅,并以特有的形态与民众朝夕相处,生活即是艺术。如此种种都记录了百姓的生活,记录下了三秦大地的沧桑。
(一)秦地传统音乐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新使命
秦地传统音乐作为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在推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独特的使命。
首先,秦地传统音乐作为特色艺术形式是陕西形象的文化窗口。大家知道,音乐是一扇窗口,是一扇认识世界、认识人的独特窗口,是一个地域音乐文化和人类生活的表达形式。透过秦地传统音乐,我们可以洞悉三秦悠久的区域文化。向世人展示自己富于特色的地域文化,恐怕惟有盛行于民众中的传统音乐。它音声依旧、风采依旧,能揭示出区域文化的深厚内涵。只有使世界认识自己,才能赢得发展机遇。
陕西应该借文化氛围浓厚、地域色彩鲜明的传统音乐,让世界了解自己秀美的陕南、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和具有浓郁特色的“陕北”,让世界认识我们三秦大地卓越的历史和文化。让世人感悟我们这个大胆思考、勇于创新、诚实守信的“三秦之子”。我们应该借助优美的音乐,开展良好的秦地音乐文化导向作用,不断招商引资,把陕西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发展宝地。
其次,传统音乐是陕西旅游、饮食经济赖以发展的一部分。秦地传统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仅秦腔就能够拨动人们的心弦,激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冲动,诱发人们把这种冲动传递出来化为一种情感或意志。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同样也滋养的一个地区的音乐文化。秦地传统音乐作为文化载体,要映射出“此地”所区别于“他地”的不同之处,我们希望在陕西的旅游业、饮食业等方面都能和本地的“传统音乐”挂钩,这样既能继承了传统音乐,同时这些不同场合的表演也同样使得经济得以创收。
(二)运用传统音乐促进秦地经济发展的措施
经济发展赋予了音乐文化新的使命,我们也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实施。
首先我们应该从传承方面进行努力,不管是学校还是政府部门艺术院校,要努力以一种新的文化思维,为传承传统音乐这一“新兴产业”建立一套新的文化政策和技术规则,保证其传承后继有人,可以在中小学阶段甚至一些地方艺术院校设立一些针对本地区的特色课程,这样使得传统音乐可以会更好的继承下来。
其次,应该由本地文化部门建立一支具有本地特色的表演队伍。这些表演人员应该定期去一些本地旅游、餐饮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演出一些代表本地特色并受当地民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的传统音乐。从而通过不断地演出练习形成强大的传统音乐表演体系。从而促进旅游产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篇5
关键词:传统武术社会价值发展策略珠三角地区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45―03
广东地处我国南疆,与中原地区有五岭相隔,形成独具特色的岭南武术文化。广东沿海地区海通较早,出境谋生授拳者颇多,他们将广东的南派武术携至海外,是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于海外的拓荒者。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迅猛发展,和海外以及内地的交流更加频繁,这一系列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改变着广东传统武术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珠三角地区传统武术的发展经验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探明了道路。
1 小议传统武术释义
1.1 传统武术“大家谈”
目前对于传统武术的定义众说纷纭,研究者们因强调的内涵与外延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2000年9月17-20日,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召开的全国传统武术工作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传统武术”是指:“竞技武术以外,具有流传有序,体用兼备,理、法、势齐全的武术拳种。”
周伟良认为:“传统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方式。”武冬认为:“传统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以技击攻防动作为主要载体,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形神兼备,打练结合,内外合一的修炼,融技击性、健身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总合。”周伟良突出了武术的形成时间、主体内容、传承方式和主体价值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精准概括了传统武术的基本特点,而武冬将传统武术最终归结为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的总和,突破了将传统武术划为体育项目的局限,强调了武术的文化性。于志均认为:“传统武术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民间技击术,它不是现代的东西,今天真正的传统武术仅是少数民间武术家作为传统艺术练习者,可以说是一种艺术收藏,它的价值在于保持原来的面目不变。”于老师的观点也有其可取之处,虽然传统武术具有不可割断的历史传承性,但是毕竟有很多传统武术内容习练的高成本和回报的微薄使其无法适应当代和未来社会的需求,譬如暗器、轻功、硬气功等等,这些武术内容作为几千年武术文化沉淀的精华,也确实需要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的收藏进行保护。
1.2 传统武术的特点
根据多位传统武术方面有独到见解的武术名家对传统武术的释义,我们可以得出传统武术必须具备的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实战中的攻防能力为主要目的。
第二,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
第三,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
第四,形成了从套路演练到拆招单练、攻防对练再到实战应用的层次分明、白成体系的拳种。
第五,传统武术源于我国民间日常生活,代表了我们先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传统武术和中国哲学、医学、兵学等结合密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2 传统武术的当代社会价值
2.1 健身价值
中国传统武术的运动方式、锻炼特点与现代有氧健身、休闲运动和终身运动非常吻合,尤其注重终身锻炼,是当下人们用来健身防病的理想方式。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合于各年龄段、各阶层人群锻炼,能较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2.2 娱乐表演价值
人们通过观看传统武术的表演,可以体会到剑术的飘逸,八卦的圆活,太极拳的刚柔,长拳盼快捷,刀术的刚劲,南拳的威猛……,从而使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和调整。人们在得到视觉满足的同时还能够领略祖国恢宏博大、异彩纷呈的文化景观,享受着文化相对性的艺术魅力。传统武术在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带动了武术相关产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3 振奋民族精神的教育价值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古今中外,个人的成才成功与民族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自强不息的精神。尚武能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武术一招一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武术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地内化了人的人格,使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
2.4 弘扬中华文化的交流价值
传统武术的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中国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动作名称多源于历史典故、婚嫁礼仪或者自然风貌,动作衔接深刻地体现了兵家思想,技术方法又密切联系着中医思想,因此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集中体现。在搏击术的对外交流中,要充分发掘传统武术各个方面的文化价值,通过传播交流传统武术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
2.5 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当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整天面对电脑和机械,使得生活枯燥乏味,传统武术门派众多、精彩纷呈,能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传统武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传统武术的练习能促使人们增强和谐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3 传统武术的发展策略
3.1 瞄准市场,提高武术产业化水平
改革开放的30年来,广东省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之一。第三产业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增长最快的产业。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外商投资第三产业的领域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饮食服务业和旅馆业扩展到商贸、文化、体育、娱乐、旅游、卫生、教育、电信、科研、房地产等多种行业。广东省第三产业比重1978年仅为24%,2007年达到42%。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武术产业发展,促进千年传承的中华武术以崭新的传播传承模式走向新的世纪。广州市开办武术培训班的幼儿园已经超过了三百家,武术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共识,近年来青少年参加武术比赛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在培训机构里学习太极拳的中老年人更是比比皆是,瞄准潜在市场促进传统武术的产业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3.2 立足拳种,加强影视传播
近年来,甄子丹主演的两部《叶问》连接冲破票房纪录,虽然《叶问》在情节的设计上有些俗套,但是甄子丹将咏春拳的严守中线、快速短打等基本技法特点表现出来了,算得上是武术影视的精品。《叶问》的公开放映之后就是咏春拳传人紧锣密鼓地宣传推广咏春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咏春拳的影响力,除历来影响力很大的洪家拳、蔡李佛拳以外,咏春拳能排第三位,武术影视作品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传统武术不同拳种各有千秋,都有自己推崇的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通过影视的艺术加工,将本门技法特点在荧屏上展现出来,在宏观上有利于加强传统武术的整体传播和发展。
3.3 学校应成为传统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阵地
传统武术博大的文化内涵是其进入学校体育,提高受教育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从传承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教育”为传承的首选,以进入学校为传承的重要途经,文化艺术类项目包括武术进入学校只是重于“传播”而非“传承”。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中也培养、造就了大批精通传统武术的传承人,这些从学校教育中培养的传统武术传承人无论在文化素养及人才数量上都是以往民间传统武术群体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学校教育中的传统武术传承人在当代正发挥着积极历史作用。不同地区,特别是武术之乡将本地区传统武术内容推进学校,聘请当地民间师父担任学校体育教师,对学校、对传承人、对学生都是很有益处的。
3.4 整合拳种,对外传播
由于武术拳种众多,技术风格各异,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让武术爱好者不知所措,有学者将内容丰富列为传统武术传播的障碍之一也是不无道理的。传统武术不同拳种虽然技理技法颇具差别但都源于阴阳,并且在哲学指导思想和制度习俗层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对外的传统武术传播中,各门派共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传统文化大旗,整合不同拳种,,团结起来共同促进传统武术的海外传播。
3.5 以赛促练,通过比赛为传统武术发展注入动力
珠三角地区传统武术发展强劲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省市武术比赛的巨大拉动作用。广东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举办传统武术比赛的同时制定了很多激发运动员参赛积极性的政策,比如奖状和奖牌同步、借武术大赛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武术比赛成绩和武术段位相结合等等。历届武术比赛将奖状和奖牌同步发放更能够唤醒广大参赛者和参赛组织的竞争意识,激发参赛运动员的进取精神,很多运动员表示每年的传统武术大赛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和高手之间的差距,每一次比赛都能激发自己更加刻苦训练。
此外,借助武术大赛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武装经验丰富的传统武术家,有利于促进传统武术的科学化发展。2010年的广东省传统武术精英大赛将比赛成绩和武术段位结合起来,得分在8.9分及以上的运动员可以评武术段位制五段,9.2分以上的运动员可以评武术段位制六段,这样就更进一步激发了参赛队员习武和参赛的积极性。
3.6 注重文化整体性
传统武术具有的强身健体、修心养,体现了东方传统的养生观和人生哲理,这在当今世界利欲膨胀、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时代,是其他体育项目和文化形式难以取代的。当我们对时代精神危机有所体认、对中国文化精神有较深入的了解时,就会对传统武术的发展充满使命感并充满信心。时代精神的需要为传统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巨大契机。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外乎传承和传播两个层面,在传承层面,文化整体性的传承才是真正的传承,在传播层面,文化整体性的传播才能更广泛的传播。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传统武术的发展必须是传统武术文化整体发展。
篇6
[关键词]功能性建筑;涂料;现状;前景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8-0018-02
随着我国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建筑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涂料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功能性建筑涂料在建筑中不仅可起到装饰作用,同时还能对建筑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建筑的寿命。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我国功能性建筑涂料行业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加大创新,不断提高建筑涂料的性能,满足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1.功能性建筑涂料的现状
功能性建筑涂料是指一种涂覆在建筑物体表面,能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材料,主要是其装饰、保护、标志等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当代建筑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涂料作为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功能性建筑涂料不仅可以美化建筑,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外观建筑,对建筑物也有保护作用,能有效防止建筑物被过早的破坏。起初,我国用于建筑装饰的涂料主要有石灰浆、大白粉浆等。建筑外墙多采用石灰、粘土、水泥的混合而成的砂浆涂料,这种涂料的装饰效果一般较差,有效使用年限较短,并且容易受外力因素的影响,会提早的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涂料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全新的功能性涂料在当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聚乙烯醇水玻璃,这种涂料色泽鲜艳,颜色多样,在建筑中能够与基层紧密粘结且干燥快,有着姣好的耐水性、耐候性、耐碱性,但这种涂料的环保性能较差。在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国外先进技术的引入,使得我国功能性建筑涂料迎来了发展的,无机高分子外墙涂料、乳胶涂料、聚乙烯醇系列的抗冻、耐擦洗内墙涂料、环氧型涂料相继问世,这种有效地满足了我国当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总的来说,我国功能性建筑涂料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研究成果。
2.功能性建筑涂料发展前景
2.1与国际接轨,提高质量
就我国经济、科技水平而言,跟西方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进而使得我国功能性建筑涂料与他们生产的涂料相比,竞争处于不利的地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实行,我国与国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涂料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与国际接轨,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应用于我国功能性建筑涂料的开发,进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研制出既符合建筑行业发展需要又符合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功能性建筑涂料。另外,我国建筑装涂料行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涂料的生产,依靠先进的生产设备,研发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国际需求的新型涂料,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2加大技术创新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涂料的需求及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涂料作为一种材料,高质量的涂料能有效地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反之,劣质的涂料既不会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会影响到建筑的整体美观性。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为了满足人民日长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国建筑涂料行业就必须立足创新,研发出多样的建筑涂料。首先,建筑涂料行业要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以市场为出发点,加大创新,为我国建筑行业研制出更多的功能性建筑涂料。其次,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是国外一些先进的设计方法,学习国外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并应用到我国建筑涂料研制工作中来,进而不断提高建筑涂料的技术含量,提高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效率。
2.3发展节能、绿色的建筑涂料
在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节能、环保经济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建筑涂料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建筑涂料料中的有害物质对我国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此,在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研发出经济、环保、节能的建筑涂材料将成为我国建筑装涂料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研发出节能、环保性能好的建筑涂料,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7
关键词:;当代中国;中国文化;实践;社会
一、与中国
从文化角度上看,思想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具有西方文化的思维特点,但思想关注于人类世界的命运和价值。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求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尺度,即关注历史发展的具体阶段及具体实践,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具有整体性的属性特征,这就决定了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等本质属性。表现为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坚持辩证法与唯物思想的统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统一。它关注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关注时代的现实问题,具有大众的人本主义思想和情怀,并不是远离人民大众的纯粹的思想理论,因此,是与时俱进的学说。
二、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重要的文化根基,因此,中国化不应抛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却只限于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因此,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以及怎样结合是关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中国五千年优秀的历史文明构成了中国化的重要思想基础。的革命性与批判性的特征要求中国化的要学会在批判的继承中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批判地发展、
创新。中国化要求我们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着眼于时代的要求,着眼于人民大众的呼声去弘扬继承和批判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立足实践为之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可以说承担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超越、重建的历史重任。
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它特有的包容性,即、兼收并蓄,使得中国化有着广泛的大众基础,由此,我们进一步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运用的立场、方法正确客观地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之深入地挖掘弘扬、批判发展、创新重构一种真正意义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在当代激烈的文化激荡中能够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学说,因此,从人的解放和发展来解读与社会观、国家观的关系,便可深入地理解以人为本构建社会的理念。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所以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发点应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当代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中国传统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遗留的影响,加之市场经济自发性的弊端以及改革开放向西方敞开大门随之不良文化的侵蚀,使当代文化发展虽色彩斑斓、异彩纷呈,又呈现出一些不令人满意的文化现象,这是文化建设进程中文化发展的博弈。而一直坚持的以人为本,要求我们要平等地维护每个人的尊严,解决公民权利被侵害和践踏的问题,这其实正是当下解决社会矛盾重大现实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公民在变化,公民社会也在不断地成长,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它们的成长和成熟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重大。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把它作为中心环节来抓,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公民素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长期过程来看,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发展的实践创造,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文化概念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意识形态部分,如信仰、理念等,和非意识形态部分,包括科学、技术等,并且不断处于发展的模式当中。这种发展模式由多种要素构成,有它自身的发展模式,也包括当时经济、政治、人等等的发展模式。很显然,文化离不开它周围和自身的发展环境,同样,这些要素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指引,因此,在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社会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指引。
经济无疑是中国发展模式中最重要的因素,而今天,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功能和文化发展中的经济因素更加密切,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决定着文化的功能,文化给经济社会重大的影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发展中国的经济,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同样,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也越来越强。正如恩格斯所说“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在这里,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越来越错综复杂。”因此,谈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好,冲突矛盾也好,应该学会跳出文化自身的维度,应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抓住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或许能获得更加精准的理解和认知,这正是的哲学思维。
“犹如高飞的风筝,线永远攥在人的手中一样,人类文明的一切样式包括艺术、哲学、宗教等作为独立的精神生产部门,它们虽然都是‘自由的精神生产’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有着时代根源,它们虽然看似超越了时空,却无不扎根于生活和时代的深处。”因此,文化发展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有着它独有的运行轨迹,但它始终受制于它所属的那个时代,这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篇8
[关键词]舞蹈教育 社会发展 影响
自古以来,舞蹈都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性的自然释放和展现。舞蹈从古至今一直伴随人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成长。如远古时代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就已经有了图腾舞蹈、劳作舞蹈、征战舞蹈等。20世纪的现代舞蹈运动使人们重新思考身体是什么,身体与自我的关系,身体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人们的自我觉醒促使舞蹈的历史进程极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于是舞蹈教育应运而生。
我国舞蹈教育大体分为学校舞蹈教育和大众舞蹈教育。学校舞蹈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舞蹈教育、中学舞蹈教育和大学舞蹈教育。学校舞蹈教育是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但可以大力推进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生健康、愉快地成长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美化了人的形体和外部动作。而大众舞蹈教育包括社会舞蹈教育和舞蹈培训教育等。舞蹈的普及教育在于昭示人类对美的自然需求和审美理想,提高个人的艺术素质;它还在于传播人类情感信息,有利于增进人们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互动,陶冶人的情怀,提高社会的整体艺术境界。
在全球化背景下,舞蹈的自身形态乃至人们的观念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社会的发展对舞蹈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类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蕴藏着对文化艺术的巨大需求,因此,研究舞蹈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民族、特定的人群、特定的社会活动以及特定的心理状态。自然,研究舞蹈教育也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将它与中国舞蹈研究同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社会发展的大视野看待中国舞蹈教育,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方针和方法。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舞蹈教育也同样呈现出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前进趋势。但当各院校专业扩招、人数增加、各式各样的舞蹈培训出现的同时,我们也不可避免地看到了一些问题,如教育模式陈旧技术至上,戕害个性、专业设置不合理概念混乱,阻碍创造……从表面上看,中国舞蹈教育目前的格局似乎是两类:一类是以北京舞蹈学院为龙头的专业院校,面向的是所谓专业院团或机构,另一类是其他综合性院校的舞蹈系,这些系强调的是所谓复合性人才的培养,培养的是普通中小学或者幼儿园师资等舞蹈普及型人才。这两种培养人才的方向似乎满足了不同层面的社会需求,形成了一套互补的系统,各有侧重。然而,真正进入这两类方向的教学内容,会发现他们传授的基本上是同样的东西。大多数舞蹈专业院校都以舞种来划分专业,如此几个舞种的传授就等于以有限的舞蹈样式来结构学生的身体和意识,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复杂因素掺杂在其中,从而导致有的学生不清楚自己的意愿便盲目投入到专业的舞蹈学习中来,有的只注重舞蹈身体的训练,而忽视舞蹈理论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还有的则一味依赖老师和学校,无法形成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了舞蹈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舞蹈教育不能使学生的身体觉悟,不能使学生的精神获得开启,这与20世纪现代舞蹈家们所推进的舞蹈毫不相干。舞蹈教育的不合理发展导致舞蹈专业近几年的就业率偏低,主要是许多学舞蹈的人改行、考研、自主创业等,很多舞蹈人才缺失,舞蹈业发展不起来。社会飞速发展引起的另一个后果就是舞蹈教育市场化。太多的市场化,舞蹈教育就会缺乏较好的管理,令舞蹈变得低廉,人才缺失,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舞蹈教育的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现象已经出现,我们不可避免,但是问题来临我们不能逃避。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正确面对当前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的状况,如何加强舞蹈学子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知识修养,如何建立科学的舞蹈学习观和价值观便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在实行传统舞蹈教育的同时要吸取国外有益的因素,即对受教育者,从幼儿教育开始,直到高等教育,实施普遍而正规有序的舞蹈教育,将舞蹈作为一门既健美人的体魄,又陶冶人的性情,既阐扬人的艺术个性特点,又培养人的集体团队理念的独立学科。重视学生的感情培养和兴趣建立,以及个性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舞蹈教育名副其实地登上教育的大雅之堂,才能够培养也卓越的舞蹈人才,中华民族悠久的舞蹈教育传统才能得以传承。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学科应该和谐地将身体、精神、情感以及各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剔除和改善陈旧的、不合理的教育模式,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系统的舞蹈教育学科,要从教育模式走出来,而且要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及就业市场的需求,挖掘出与其他学科相通的认知规律,制定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把握中国舞蹈教育的最新动态和信息,不断提高更新教育和被教育者的舞蹈水平和理念,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全面、多元的复合型舞蹈人才。
舞蹈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国家的舞蹈艺术技艺普及与发展水准,可从侧面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我们根据调研,分析了舞蹈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对舞蹈教育的影响、以及解决的措施三方面,指出了我国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现代社会发展对舞蹈教育影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当代舞蹈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其中的一方面表现。这是两者之间的呈现与对话,这是两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社会发展了,经济发达了,政治实用了,交流便捷了……但是,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依然严重。让我们共同努力,去促进当代舞蹈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提高更新教育和被教育者的舞蹈水平和理念,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全面、多元的复合型舞蹈人才,去促进当代舞蹈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①、李永琦《幼儿歌舞的美学理论》
篇9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千千万万合格劳动者的历史使命,而作为合格的劳动者,首要的因素是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所以,高职院校除了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一、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根本任务决定的
“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小学、初中、高中基础知识教育不同,高职教育旨在对大学生进行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基本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的这一专业化特点,决定了对高职学生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职业教育,因为大多数学生以后所从事的都是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在专业方面学有所长,在就业中有相对优势。这种职业教育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对大学生将来所要从事这一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有机统一于大学生职业教育中。职业知识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载体,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知识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将来所要担任的社会角色,深刻感受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专业知识学习,以自己所学实现自我价值,报效祖国和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加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德育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规律是大学德育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一方面社会发展需要决定和制约着大学德育的内容、性质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大学德育应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职业化是社会生产劳动的普遍形式和社会个体生活的根本,人们正是通过分门别类的职业劳动和专业化分工来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和实现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以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职业劳动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政府政策的正确性和劳动者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素质,还取决于劳动者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能否正确处理好从业者个人利益与行业集体利益以及与服务对象利益、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每个从业人员都本着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和对本职工作的忠诚奉献精神,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我们的社会才会秩序井然,各行业才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后备建设者和生力军,是国家的栋梁。只有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才能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学识和才智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篇10
我理解报告一方面站在新时代的高起点上,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阶段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精神价值导向,提出了更高和更明确的要求。这对于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建设,包括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认真学习领会。
首先,报告把新世纪新阶段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来认识阐述。这就是: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而要求通过文化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与以往偏重于强调文化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显然具有更深广的内涵,是一个更高的定位和要求。
事实上,当今时代的文化建设远不止具有其自身的意义,它对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都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比如:一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初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还是粗放型的,因而主要依赖于改革经济体制与生产关系,推进科技进步,解放和发展物质生产力,那么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也就会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因素,即依赖于文化所培育的人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持续不断的精神动力。如果没有坚实的文化精神支撑,一个国家民族就不可能有持久的发展潜力和动力。二是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凝聚力。构建文明小康的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和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当然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必要的社会条件,同时更需要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这无疑是当今文化建设所应担当的责任。有人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社会成员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有人将文化比喻为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联结构筑起来的社会“水泥”,这都意味着文化建设对于一个社会的亲和力与凝聚力的培育,对于一个和谐社会共同体的建构是如何不可或缺。三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消费社会逐渐形成,大众文化消费已经成为现实,由此带来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产业的兴盛,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之,当今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越来越取决于人的因素而不是物的因素,因此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也就日益凸显出来。文学艺术作为整个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无疑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如果说我们过去对此认识不足,现在正有必要提高这方面的理解认识。
其次,正因为当代文化建设对于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建设什么样的当代文化,或者更确切地说,当代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什么样的文化品格和精神价值导向,就成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为此,报告以务实而坚定的态度,做出了言简意赅而又辩证深刻的阐述。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我理解其中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其一,尊重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与坚持文化的精神价值导向性的关系。正如报告所指出的那样,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就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个要求一方面表现在应当充分尊重人们思想活动的个性特点。从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精神追求,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与文化消费需求,实际上都是充满差异性和多变性的;无论创作主体还是接受主体,都有自主选择自己文化活动方式的自由。而正是这种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才保证了当今社会文化生活充满活力,形成思想活跃、创作繁荣的生动活泼的局面。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和差异性,以及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性还将明显增强,这是一个总的发展趋势。
而另一方面,尊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与差异性,以及文化生活中的自主选择性,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思想与精神价值的导向性。因此报告特别强调,要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正体现了当代文化艺术创新发展所应有的精神导向性的要求。当代文化建设之所以是“建设”,就意味着它不应当是一种自然状态的生长,不应当是像野草一样自生自长、自生自灭,而是需要确立自己的价值导向: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理应有自己的精神旗帜作为导引;作为当代文化,理应有当今时代最先进的文化精神需要倡导,有最宝贵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需要弘扬。这就恰如英国批评家阿诺德在谈到当代批评的功能时所说的那样,通过文艺批评的价值选择及其导引,要让人们知道什么是这个世界上好的东西,并让这种好的东西占领优势,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思想秩序,形成一个纯正而新鲜的思想潮流。一个19世纪的批评家尚且具有这样的思想意识,当代的文艺家和文化人更应当具有这种责任感。
其二,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与用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的关系。新时期以来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应当说是越来越生机勃发充满活力。差异多样才显示活力,当代文化的这种活力,正是来源于新时期开放性、多样化的创新发展,从而形成多样文化样态共存共荣的文化生态。时至今日,多样化创新以保持文化发展的活力,仍然是当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普遍诉求。为此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二为方向和,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与此同时,报告也旗帜鲜明地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这两个方面同样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彼此互动的辩证关系。
按笔者的理解,文化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本来就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命题:没有多元就无所谓核心,强调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本来就是以承认当代文化的开放性多样化创新发展的现实为前提的。只不过如前所说,当代文化建设不应当是纯自然状态的自生自灭、无所作为,在开放性、多样化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中,显然应当有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所要着力加以倡导和建设的东西,这就是被称之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东西。核心价值观所要解决的主要是精神价值导向的问题,它是充满活力的文化有机体中的脊梁,是多元文化交响乐中的主旋律,是文化“水泥”对社会联结构型中的“钢筋”,是整个当代文化大厦的顶梁柱,它对整个文化价值体系起着支撑和引领的作用。从历史的观点看,新时期以来文化与文学艺术变革发展的总趋势,显然是不断走向自由开放多元的创新发展,在价值取向方面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性,从而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我们的文化建设与文艺发展,也从来没有放弃这种主导性精神价值的导引,从提倡多样化与弘扬主旋律统一,到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直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可以说把这一理论命题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不断赋予其新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