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十篇

时间:2023-04-01 05:14:46

水稻种植

水稻种植篇1

摘要: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为了获取更为理想的收益,就必须要对种植技术予以全面优化,确保水稻种植技术的科学与规范。为此,对水稻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从优化水稻叶龄种植技术和“三控”技术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增强水稻的种植效益。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优化;种植效益;增强

为了实现水稻种植的高产效益,大部分稻区都采用了大面积种植与高农药、化肥投入措施的配合应用方式。然而,在农药与化肥增施的情况下,对稻区生态系统与环境带来的不利的影响,农作物间接受到危害。为此,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成为当前水稻种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全面优化水稻叶龄种植技术以增强种植效益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其器官会随之变化,对于叶龄种植而言,就是对水稻器官变化的规律予以合理地利用,充分考虑水稻茎叶变化的状态,将两者相互融合,全面管理水稻生长,以增加水稻实际产量。而水稻叶龄种植技术与国家标准种植规范相吻合,对该技术的应用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基础上,能够节省水稻种植的成本。

(一) 叶龄观察点的建立

在对叶龄种植技术应用之前,需要在种植区域内建立相应的叶龄观察点。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就是对水稻叶龄的变化进行深入地分析[1]。由于水稻品种诸多,且品种不同,种植过程也存在差异。叶龄观察点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水稻差异,π乱蹲右读浣行标记,与此同时,还可以预报叶龄,并针对叶龄具体变化合理地运用措施来增强水稻的实际产量。

(二) 种植技术的改进

所谓的叶龄种植技术主要是充分利用叶龄原理,在叶龄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措施。然而,叶龄种植技术并不固定,所以,必须要按照水稻叶龄变化来适当地改进种植技术,确保能够充分地发挥技术作用,实现水稻种植效益的全面提升。在推广水稻种植技术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始终根据水稻生产的特点,与具体情况相结合来改进。值得注意的是,改进技术同样需要遵循传统原则,吻合水稻生产条件,进一步增强水稻种植的效益,提高水稻产量。

(三) 田间诊断技术的运用

该技术的运用就是根据水稻生长的实际情况诊断,并且及时处理不良影响因素,减少对于水稻生长带来的影响,最终增强种植的效益。通常来讲,水稻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因素影响,严重制约自身的生长[2]。为此,在水稻叶龄种植技术的优化方面,应当对田间诊断技术予以合理地运用,与具体情况相结合,针对分蘖临界叶龄期与移栽叶龄期予以诊断,而根据不同的叶龄时期,也需要合理地采用田间诊断技术,确保全面增加水稻种植的效益。

二、 全面优化水稻种植“三控”技术以增强种植效益

(一) 优化控苗技术

在全面优化水稻控苗技术的过程中,特别要重视水稻计划生育优化的作用,通过优生优育来实现水稻产量的全面提升。一般情况下,水稻种植会出现无效分蘖,这样就会导致肥料浪费加重,甚至还会使得水稻群体结构不断恶化,最终提高病虫害发生几率,同样也会出现水稻倒伏的问题,最终对水稻种植产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优化控苗技术,则是严格控制无效分蘖,降低其数量,进而规避肥料浪费问题的发生几率[3]。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施肥的种类、时间与数量等相关因素展开控制,确保肥料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增强水稻的种植效益。

(二) 优化控肥技术

对控肥技术的全面优化,需要站在氮肥最大利用效率的层面,对氮肥施用进行合理地控制。其中,应当突破原有的氮肥施用方法,在水稻的生长前期要施用少量氮肥,并在采用控苗技术以后,及时处理无效分蘖,在其生长中后期,合理地增加施用氮肥量,最终全面增强氮肥利用效率。通过对控肥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地节省氮肥投入的成本,而且可以全面增强水稻种植的产量,实现了种植效益的有效提升。

(三) 优化控病虫技术

水稻种植的产量与种植技术和病虫害影响存在紧密的联系,若水稻出现病虫害,则会直接减少其实际产量,且质量也会随之降低。针对这一问题,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就一定要提高病虫害的重视程度,严格控制病虫害,进而减少对水稻生长的影响[4]。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水稻防病虫害的能力。将水稻茎粗度适当拓宽,并且缩短其基部节间,将水稻中上部位节间适当拉长。这样一来,水稻在抵抗病虫害方面,能力会随之增强。与此同时,必须要对水稻无效分蘖予以严格地控制,进而实现对病虫害的控制,实现水稻产量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分析与研究可以发现,水稻种植技术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对于水稻种植效益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必须要对水稻种植的观念进行全面革新与创新,对水稻种植技术予以优化。但是,在实际优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具体条件,坚决不允许出现照搬照抄的现象,以免对水稻的种植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汪佐荣.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8):106-106.

[2] 裴莹,侯召亮,翟伟等.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0):260-260.

水稻种植篇2

关键词:北方水稻种植;种植技术;机械化种植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75

我国是人口大国,水稻的产量是我国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水稻的种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水稻种植对增加我国的粮食产量有着突出的作用,2011年我国新增的利用机械插稻种植的水稻达到,160hm2。到2011年止,我国的水稻种植总面积有700万hm2,利用水稻机直播与机移栽种植的水稻种植面积增加25%。

1 水稻种植技术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水稻种植发展速度平缓,水稻的栽植主要是依靠人工插秧的种稻方式,但是由于水稻的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加上艰苦的作业条件,种植的难度与强度也很大,所以,水稻的生产率很低,不能满足人们的大量需求。

2 我国北方水稻种植技术分类

2.1 水稻直播种植技术

在北方的水稻种植中,将水稻的直播环节直接省去了育秧的步骤,这种直播技术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还大大减少了人工及时间的浪费。随着机械化程度的加强,水稻的种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因此,水稻的直播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推广,也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在水稻的机械直播技术中,大多数都是采用了水稻点播、散播、条播等播种方式。在水稻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同时水稻的成活率也有很大的提升。但直播的播种方式,就会造成苗间的间隙存在不容易控制的局势,当有的苗没有成活时,还需要进行补苗。

2.2 水稻抛秧种植技术

与人工抛秧种植形式相比,机械抛秧有很多优势:抛植种植方式使水稻的种植入土较浅,利于水稻的返青程度,并且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速度;抛植技术还能促进水稻的发根能力,由于水稻的浅层根分布范围广,根伸展的幅度大,吸收能力强,就会提高叶的生长速度。同时,抛植也存在缺点:当出现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条件时,会严重影响对抛栽质量;抛植对秧苗的分布不易把握,容易形成水稻苗不能充分吸收营养、获取光照等,进而影响生长速度。

2.3 水稻插播种植技术

水稻的机械插秧种植技术是在人工插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水稻种植技术,它在水稻的种植中是最受欢迎的。由于机械插秧是模仿人工插秧的发展难度较大,要想短期内掌握这种先进的技术对于我国的发展现状而言难度较高。机械插秧有很多优点:比如秧苗成活率高,种植株距合理,利于水稻的营养吸收,增加光照的吸收等。同时,水稻插秧种植的成本较高,对机械的作业能力要求极高,所以机械插秧的推广速度缓慢,不利于大范围作业使用;机械插秧技术的规模化程度低,不符合我国小而杂的水稻种植现状,想要提高水稻的作业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2.4 水稻摆秧种植技术

水稻摆秧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稻种植技术,目前发展的前景很广,但是还没发展到更深层的种植技术。机械摆秧就是在钵体苗水稻的育秧的基础上,按照独特的工作原理将水稻钵体苗在株距和行距一定的情况下栽入水田之中。机械摆秧技术不仅解决了“有序”和“成本”的矛盾,还在水稻种植中成功地避免了天气条件的限制。由于水稻的摆秧技术发展不是很成熟,在很多方面并没有完善,水稻摆秧技术的生产效率不高,但成本相对较高。要想在水稻的种植中推广摆秧技术的使用力度,就要对摆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尽量减少水稻种植的成本,增加人们的认可度。

3 我国水稻种植技术发展的前景

水稻在我国的种植范围较广,几乎全国范围内各个地方都有水稻种植,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发展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是很有必要的。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水稻种植随着各地的气候环境等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善。因此,就我国的水稻种植的发展前景来看,水稻的种植技术的推广是大有市场的。此外,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对水稻的产量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粮食来源的50%以上是水稻,新兴的水稻种植技术能够帮助水稻提高5%~10%幅度的产量。而水稻的机械化每增加1%,水稻的产量就能增加3.7亿kg的稻谷。

4 结语

到21 世纪为止,水稻种植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北方的水稻种植技术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程度还是不足。本文在研究我国水稻种植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水稻种植技术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水稻种植技术提供帮助。因此,对于水稻的种植技术推广是一个好时机,我国的水稻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水稻种植篇3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盐碱地;农业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55-1

0 引言

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地域差异较明显,如温度、光照及湿度等方面。而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作物的生长状况,其中水稻的种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般情况下,我国南方大部比较适合水稻的生长,故在南方地区适宜大范围的种植水稻,有的地方有一年一熟或两熟,甚至有的地方有一年三熟的水稻。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水稻的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给种植水稻的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而在相对寒冷和干旱的北方地区,水稻的种植却不是很广泛,这主要是受到北方特殊的气候和土地质量所决定的。北方气候干燥,温度较低、土地盐碱化较严重,这三大因素将直接影响水稻的种植。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对北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阐述和讨论,并达到推广之目的。

1 北方水稻种植技术及过程

1.1 生长的基本条件

水稻属于禾本科类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是由普通的野生稻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共同作用下演变转化而来的。作为一种草本植物,水稻的生长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光照、温度、湿度以及营养等。生态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北方水稻的大面积种植,而气温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地势平坦的地区水稻生长状况较好,反之则水稻的产量不高。在北方地区种植水稻之前,对于水稻的生长条件应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和理性的认知,这样才能寻找一种办法及探究一种技术以更好地满足水稻在北方的生长状况。

1.2 种植技术及过程

1.2.1 选种 根据北方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类型。原则上要选择抗病、抗倒伏、抗冻、抗旱及抗盐碱化的优质水稻品种。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收获的时间来确定需要种植几季稻,如早、中和晚稻。

1.2.2 浸种 引言中已经提及北方地区土壤盐碱化比较严重的事实,故在浸种时我们采用了一种方法即可以克服这一难点,就是利用CaCl2溶液浸种可以增加水稻幼苗的抗盐性。具体方法大致如下:先将选好的水稻种子进行前处理,如消毒、冲洗、催芽、晾芽等,然后将处理过的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0.5%的CaCl2溶液中浸泡24h。由对照试验可以得知,此法对于增强水稻幼苗的抗盐性有很大的作用。

1.2.3 育秧 采用旱育秧的技术育秧,大致方法可以归纳为:(1)秧田地的选择:由于是旱育秧的方法,苗床始终不保持水层。故田地需要选择为地势高、平坦、含盐碱低、渗水适中;(2)床土的配置:经过调土壤PH值及土壤的疏松度以很好地配置床土。

1.2.4 播种 可采用插秧机进行播种,亦可采用手工插秧的办法进行播种。但是,这两种方法无论哪种,都应使播种的量要均匀、适宜以及插秧深度的适中等。这样才能使幼苗更容易吸收营养、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结合北方干旱的特点,近年来有学者经研究而提出一种水稻种植节水控水的新技术,即用纸膜覆盖法来增强水稻的抗旱性及对水分的充分利用性。

1.2.5 后期管理 待到秧苗移栽至水田里,这就要防止刚插下去的秧苗因过度缺水而萎蔫。鉴于北方的干旱的气候特点,要对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这点是需要充分考虑的,也是在北方能否顺利、成功的种植水稻的重要因素之一。

秧苗成活以后的时间里,要实时地、适时地进行喷洒农药、播撒化肥,以降低病虫害及提高水稻的产量。近年来,农学专家们正在探究一种方法,即“作物富硒增产剂在水稻种植上的应用”,具体方法为将“硒肥”(每包净含量100g,N、P、K总含量≥12%,硒含量≥0.06%)加入至已移栽入秧苗的水稻田中。结果显示,这种水稻中的硒含量大大增加,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北方的干旱,而且也增强了水稻的各种品质,如抗倒伏、抗病等,都有所增强。

在后期管理中,还需要对稻田进行一系列人工的处理,如用支撑物撑起部分倒伏的水稻,以防止腐烂而减少了产量;适时地对稻田放水和蓄水,将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根据北方水量较少的这一特点,我们在放、蓄水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水的循环利用;保持水稻田的通风,这主要是为了通过水稻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而增加水稻的抽穗率,进而增加水稻的产量。

2 结论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对北方水稻的种植技术以及流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中不难看出,探究一条合理的、正确的北方水稻种植方法意义重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充分发挥作物种植区域优势的前提下,适当地种植水稻,可以改变北方某些地区单一作物种植的局面;(2)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而水稻在我国的市场是很大的,积极地种植水稻,也可以为北方农民增加可观的收入;(3)积极探究出适合当地特点的水稻种植模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人们生活水平,具体体现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方面;(4)探究北方水稻的种植技术,可以使中国的农业技术与世界农业技术接轨,并通过比较,探索出特色鲜明的北方水稻种植模式;(5)北方水稻种植也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发展中国农业的具体体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更先进的北方水稻种植技术普及和推广,那样就可以增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改变北方地区人们的营养结构。那么,这样也就增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树文,王敏.颍上县水稻测土配方肥应用效应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

[2] 周立强,梁慧芬.作物富硒增产剂在水稻应用效果初探[J].丽水农业科技,2009,(3).

水稻种植篇4

关键词:水稻;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23

水稻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水稻种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水稻在南方的种植比较集中,但是东北地区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水稻产量高、质量好,也是我国的水稻主要产地之一[1]。因此,所种植的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对于提高东北地区的农民收入,促进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下面将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全面介绍水稻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1 品种选择、种子处理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择合适的品种对于水稻的优质高产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选择品种要结合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东北地区气温低,水稻生长时间长。因此,需要选择耐低温、生长周期长、产量高、抗逆性强的品种。另外,如果当地有频发的病虫害,要选择对病虫害有一定抗性的品种。

选择好合适的品种,并购买回种子以后,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种子的处理一般分为3步:在播种前1周左右对种子进行翻晒1~2d,既能杀灭种子表面的寄生菌及虫卵等,又能增加种子的透气性,提高发芽率;晒种之后用消毒药剂对种子进行消毒,进一步减少后期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浸种催芽,将种子用50℃左右的温水浸泡2~3h,然后保持湿润,在25~30℃的密闭环境下催芽,当种子有超过70%发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2 播种、移植技术

吉林地区的水稻一般在4月份开始播种,具体可根当年的气候条件来决定,水稻的发芽温度需要在8~10℃。也就是说,在水底5cm左右,温度达到8~10℃即可开始播种。由于温度较低,播种后一般需要采用薄膜覆盖保温,如果气温不太稳定,最好是在薄膜上再覆盖1层稻草。

在秧苗生长至10cm左右时,即可开始移植。移植时需要注意,当天取秧,当天插秧,如果当天不能插完,需要将剩余的秧苗放在水中,保持秧苗的生命力。取秧时不要洗去秧苗根部的泥土。插秧有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2种。人工插秧一般行距20~25cm,株距8~10cm,每棵3~5株秧苗。机械插秧则可根据具体品种,设置好株行距。插秧深度一般在1.5~2cm左右,以秧苗稳定不会飘动为标准。插秧过程中注意行列的整齐。插完整块稻田后及时复水,促进秧苗的成活。

3 田间管理

3.1 水肥管理

水稻在生长的旺盛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即插秧后、拔节期以及抽穗开花3个时期,需要加强灌溉,提供足够的水分。在水稻籽粒饱满后,即可开始排水,便于收割。同样,在生长旺盛期需要及时追肥。插秧前一般会施加一定的底肥,底肥的施加量一般将CO(NH2)2:(NH4)2HPO4:K2SO4按照3:10:6的比例混合均匀,每667m2施肥20kg左右。第1次追肥为分蘖肥,在定植后1周左右,施加(NH4)2SO45~8kg/667m2。第2次追肥为调节肥,在8叶龄左右(吉林省一般在6月下旬),施加CO(NH2)21kg/667m2。第3次追肥为穗肥,一般在7月上旬,施加量为CO(NH2)21kg/667m2,(NH4)2SO42kg/667m2。

3.2 及时除草

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杂草的生长会比较厉害,包括田边的杂草、与水稻混生的稗草等。如果杂草生长过多,将会与水稻争抢养分、光照,还会引发病虫害,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严重者可造成减产。田边杂草一般在插秧之前可使用除草剂进行清理1次,如果生长速度过快,在水稻生长周期可进行再一次清理。比较难以清理的是稗草,与水稻外表极为相似,需要有经验的农民手工清除,一般可在水稻拔节期进行。

3.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会对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吉林地区比较常见的病虫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褐稻虱、白背稻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稻蓟马等。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播种之前进行晒种、消毒,减少病菌、寄生虫卵的存在,定植后注意及时清理田边杂草,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以防为主,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提高水稻对于病虫害的抗性。及时关注气象部门的病虫害预报,在周边地区的水稻已经发生病虫害时,可及早喷洒少量农药进行预防,不但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还可以避免由于病虫害的发生而造成的损失;在病虫害发生时,要区分清楚病虫害的种类,从而做到准确用药;不要随意加大农药的用量,避免害虫的抗药性增强,不利于下一年的防治。

4 结语

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从选种、种子处理、播种育秧、移栽定值到田间管理,每个环节都极为重要,只有重视每个环节,将影响水稻质量和产量的因素一一控制好,定能获得优质高产的水稻,提升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

水稻种植篇5

【关键词】水稻种植;配方施肥

1.水稻种植

水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主要有下列步骤:

1.1育秧

在苗床中培育秧苗,在撒下经过催芽的稻种后,再在苗床上洒一层稻壳灰,让稻壳灰中的养分进入到土壤中供秧苗吸收;现代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培育稻苗。

1.2整地

插秧前,先施入基肥然后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改善土壤环境,便于秧苗生长。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

1.3插秧

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机器插秧相较于人工插秧显然效率更高,但是也不是适用于任何情况。如果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机器插秧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不过抛秧就比较粗放,没有插秧那么精细。秧苗之间的间隔也无法控制。

1.4收成

这是水稻种植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终的目标。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这种传统的收割方式需要多人操作,分工明确。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谷粒与稻穗分离出来,使收割变得轻而易举。

2.水稻施肥技术

2.1合理配方施肥,平衡营养元素

水稻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有十多种,养分的短缺和过量对其都是不利的,因此,各种必需把握施肥过程中各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平衡。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化肥和微量元素的适当比例和用量,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从而实现水稻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平衡。

2.1.1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施用

水稻种植过程中长期单施化肥,土壤变得板结,土壤养分水平不稳定,不利作物稳定高产。有机肥的施用不但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改良土壤结构,使水稻高产稳产。实践表明,采用有机肥25.0%~30.0%、化肥70.0%~75.0%的有机、无机肥比例能使土壤有一个良好的养分供应系统,利于水稻高产与超高产。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有机肥源如秸秆,利用秸秆还田,使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得到循环利用。另外,水稻对化肥,特别是氮肥反应非常敏感,因此按超高产优质水稻形成的需肥规律进行精确化施氮尤为重要,要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控制稳定氮肥的使用,禁止使用易致癌的硝态氮肥,限时限量限品种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保证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在1∶1以上。

2.1.2坚持“控氮磷增钾配硫补微”的配肥原则

氮、磷、钾、硅是水稻营养的4大要素,这四大元素各有其特殊功能,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各地应因土确定超高产的氮、磷、钾、硅施用配比。目前生产优质高产水稻田块的肥料是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氮、磷、钾搭配使用,氮∶磷∶钾为1.0∶0.5∶1.0,一般控制在氮14.0~16.0 kg/667m2,磷8.0~9.5kg/667m2,钾10.5~16.0kg/667m2,并增施适量的硅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其中有机肥占总用量的20.0%~30.0%。硫肥是仅次于3大要素的中量元素,增施后有较好的增产效果。补施锌、铁等微量元素,可保证大量的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平衡。

2.1.3施足基肥

基肥是水稻插秧之前施用的基础肥料,也包括面肥。其主要作用是供应水稻前期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有效分蘖早生快发、还可以改良土壤,造成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和吸收的耕作层。碳铵作基肥时应该深施并立即覆土掩盖,在耕地时,边撒边耕,耕翻后及时灌水泡田,以减少由于挥发而造成的损失,提高土壤对铵的吸收率。

2.2把握施肥技巧,促进作物生长

(1)早施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根数的重要时期。由于水稻生育前期气温、水温、土温较低,养分释放慢.追肥量太少难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要。而分蘖肥是水稻移栽后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和争取分蘖成穗而施用的肥料,所以,只有适时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蘖、多分蘖降低分蘖节位,为争穗长、粒重创造条件。有效分蘖期短的一般在基肥的基础上,可施45.0% 配方肥12.0~15.0kg/667m2,尿素1.0~2.0kg/667m2,氯化钾2.0~3.0kg/667m2,以促进分蘖早发。有效分蘖期长的在第1次施用分蘖肥的基础上,还要看苗再补施接力肥尿素5.0~10.0kg/667m2。分蘖肥最迟不能迟于有效分蘖l临界叶龄期(Nn),滞后会导致无效蘖的大量发生。注意,不可将N肥一次性施入,否则会出现僵苗现象。

(2)巧施穗肥,水稻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它是供给稻穗分化及生长发育所需的肥料。这一时期是氮素吸收的第2个高峰期,为起到保花增粒,防止贪青和倒伏的发生,巧施穗肥是关键。在技术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地力好、底肥足、落色正常的田块可以少施或不施;阴雨天不施,晴天抢施;早晨叶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叶色淡黄的田块要施。二是施穗肥的最好时期是剑下叶露尖的时候,如果品种抗倒伏能力弱,则应推迟到剑叶的叶枕与剑下叶的叶枕长度相同时施用为好。三是达到基本苗数,晒田复水后,施45.0%配方肥4.0~5.0kg/667m2,尿素l.0~2.0kg/667m2,氯化钾1.0~2.0kg/667m2。四是施肥量还应根据群体和株形确定,如果苗情偏弱,株形偏挺或苗情旺,株形披垂,可因苗情提前或推迟分次施用。五是讲究施肥方法,一般于搁田末期采用湿润施用氮穗肥,并为减少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土壤田间持水量为70.0%时施用穗肥。

(3)追施粒肥,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粒肥的使用以孕穗期叶片的叶色为标准,如果叶色比标准色明显减少时必补,次数可多,但量不能多,可补到水稻成熟前10天为止。

(4)根外追肥,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水稻生育后期,水稻根系活力下降,应迅速补充养分,我们可以利用叶面吸收养分迅速且利用率高的特点,进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是指肥料不施入水田让水稻根部吸收,而施在(喷施或撒施)根以外的器官(茎、叶、穗主要是叶片)上,让稻株吸收养分的追肥方法。同时,水稻抽穗扬花期进行根外追肥应避开开花时间(09:00-12:00)施用。

(5)轻面施,重深施, 研究表明,水稻基肥机械化深施和机前全层湿润施比耙面施肥增产9.0%~14.0%,氮肥的稻谷增产量提高55.0%~76.0%,水稻对肥料氮素当季吸收利用率提高4.0%~13.0%。因此,在水稻施肥过程中,还应解决肥料深施的问题。我们要结合农业机械化进行综合研究,将化肥深施与机械耕田相结合,一次性完成。这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又可深施化肥(特别是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

水稻种植篇6

关键词 水稻;高产;稳产;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030-0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土地进一步向大户集中,规模种粮效益日益凸显,大户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也有不少农村大户,由于缺乏基本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造成高投入、低产出,甚至赔本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作为水稻N植大户,要保证水稻高产、稳产,产生效益,需要掌握以下关键技术。

1 农田基本设施建设

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应做到“路渠配套、旱能灌、涝能排”。针对潜育性土壤,还应开挖深沟以利降潜,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氧化土壤有害物质;田间缺乏机耕路的,还应结合开沟培宽路面,以利机械进场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和农业生产成本;水源较差的还要架设三相四线,建设提水站,保证水稻生长基本用水要求。进行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有利于培肥地力[1]。

2 品种选择

以稳产为前提,合理选择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的水稻品种。应选择抗高温、耐低温、抗病害尤其是抗稻瘟病、且具备抗倒能力强的水稻品种。高产品种尤其是超高产水稻品种对肥水管理的要求高,有的高产水稻品种在不同年份产量表现不一。在水、光、热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选择种植高产品种,尤其以米质优、出糙高、适用市场需求的水稻品种为宜。此外,需针对品种缺陷,在栽培上加以注意。经常考察,多方比较,参考品种审定意见,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

3 种子处理

主要是药剂浸种和拌种。水稻恶苗病是由种子带菌引起的,用25%咪鲜胺2 000~3 000倍液浸种十分必要,同时可杀死其他病菌如稻瘟病菌。浸种时间要适当。低温、种皮厚的,浸种时间可长点;高温、种皮薄的,应缩短浸种时间。种子量大,催芽期间应时刻关注温度变化,温度过高应翻籽,使其温度均匀防烫芽,过干应补水。种子破胸露白后及时摊芽,防芽过长。低温天气可将已充分吸水的种子置于空调间内催芽较妥。稻蓟马喜食嫩秧,造成秧苗不长、萎缩,大田喷药防治费工费时,而用30%噻虫嗪拌芽籽后播种,在水稻苗期可控制蓟马危害,并且达到苗齐苗壮效果,因而药剂拌种工作很重要。

4 合理密植

构成水稻产量的3个要素为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是基础,往往多穗型品种的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易获高产。大穗型杂交品种一般分蘖较弱,育苗移栽的应每穴插2粒种子苗,插足27万穴/hm2以上,产量才有保证。大户请人插秧,若采取包干方式,栽插密度很难达到,建议采取直播方式较好,杂交品种用种量应不少于22.5 kg/hm2,常规品种用种量75.0~112.5 kg/hm2;若采取栽插的宜选用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

5 合理均衡施肥

施肥原则应是氮、磷、钾肥配合,注意补充硅、锌等微肥,而施肥策略应是施足基肥,重施分蘖肥,主攻孕穗肥。若按产稻谷9 000 kg/hm2以上,应施纯氮180 kg/hm2、五氧化二磷75 kg/hm2、氧化钾120 kg/hm2。一般三元复合肥(15-15-15)用量不少于750 kg/hm2,尿素用量不少于150 kg/hm2。复合肥总用肥量的65%应基施,剩下35%于拔节前施入(长穗肥);而尿素应于秧苗活棵后及时施入,以达到促蘖的效果,或者部分作基肥(氮肥前移),部分作分蘖肥;锌肥应于水稻分蘖期施入,以达到促蘖的效果;而硅肥应于拔节前施入,以达到抗倒的效果。破口期结合防病治虫还应补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增加粒重。切忌偏施氮肥,防止水稻贪青晚熟,发生病虫危害。

6 合理管水

栽秧及分蘖期宜保持水层1~3 cm深,以促进分蘖。当田间茎蘖数达到计划产量有效茎蘖数时应及时排水晒田至田间微裂、白根显现时复水。孕穗至扬花期保水3~5 cm,促孕穗、调湿、调温。灌浆期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蜡熟期适当延迟排水,增加土壤温湿度,延缓叶片衰老,增加粒重。

7 病虫草害防治

应选择高效、低毒、长效农药,重在预防用药。移栽秧苗应于插秧前1周施送嫁药,如三环唑、噻虫嗪、9080(10%四氯虫酰胺)等;大田水稻拔节期重点防治水稻纹枯病、螟虫及飞虱等,应将9080(10%四氯虫酰胺)或奥得腾(35%氯虫苯甲酰胺)与尊保(23%醚菌・嘧菌酯)或杨彩(18.7%丙环・嘧菌酯)及80%烯啶・吡蚜酮混配施用;水稻破口期重点防治穗颈瘟、螟虫、飞虱等,应混合喷施9080或奥得腾、三环唑或稻瘟灵或春雷霉素、杨彩或尊保、80%烯啶・吡蚜酮或护瑞(20%呋虫胺)等。此外,强台风过境或暴雨过后,还应及时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如细条病、白叶枯病、基腐病,宜选用碧生(20%噻唑锌)等防治[2]。近年水稻穗腐病发生呈上升趋势,穗期阴雨天过多,于齐穗后还应补治1次,可选用尊保或杨彩或禾技(75%戊唑・嘧菌酯)等药剂。

移栽田及抛秧田化学除草相对比较容易,但应注意移栽田除草剂乙・苄不可用于抛秧田,否则易产生药害,抛秧田宜选用丁・苄比较安全。直播田除草应采取“一封、二杀、三补”的用药办法。“一封”即芽籽播种后1~3 d,用30%苄嘧・丙草胺1 800 mL/hm2兑水喷施畦面,注意防止畦面积水而影响出苗,此次除草若畦面平整并保持湿润数周,可达到一次用药基本控制草害的目的,但大户耕作很难做到这一点,即使因雨错过施药适期,也要于雨止10 d内将药施下,以利减轻后期除草压力[3]。“二杀”即播种后20 d,秧苗二叶一心期左右,杂草二次出草高峰期用药除草,宜选用22%五氟磺草胺(农地隆)150 mL/hm2+20%氰氟草酯1 200 mL/hm2兑水喷雾(此配方对小苗相对安全),48 h后复水,保水1周,以促进杂草死亡[4]。保水很重要,二次除草不彻底与田块漏水保水不好有很大关系,除草时间应尽量提前。此次用药后1周可结合施肥拌施32%苄・二氯750 g/hm2或30%苄嘧・丙草胺1 800 mL/hm2进行二次封草。“三补”即水稻四叶期以后,对漏网杂草进行清杀。根据杂草种类,选用10%f唑酰草胺(春好)1 500~1 950 mL/hm2、10%双草醚180 g/hm2、二甲・灭草松、10%吡嘧磺隆225 g/hm2、30%敌稗・异恶松3 000 mL/hm2等喷施,同样需保水7 d,此次除草后结合施肥可用拌施移栽田除草剂乙・苄进行第3次封草。水稻拔节后禁止使用任何除草剂除草[5]。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双草醚用量,防止药害发生,尤其是在粳稻田上的使用应特别注意。

8 参考文献

[1] 薛亚光.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2] 韦本辉,刘斌,甘秀芹,等.粉垄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19):3946-3954.

[3] 潘业兴.控释肥在水稻栽培上的施用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2010(10):2384-2385.

水稻种植篇7

一、生产优质水稻的意义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是农作物产量,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是主要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在吃饱的同时,开始追求吃的好,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也开始向优质高产转移。进入新世纪人们对饮食提出更高要求标准,对农产品的追求是吃出品味,吃出营养,吃出保健。因此人们在购买大米时要问经销商是什么品种,什么产地。经销商在批发大米时也要问加工商以上两个问题,加工商在向农民收购水稻时,也要注意这两个问题。聪明的加工商选择产地以后,直接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保证了水稻的种植区域、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和加工产量。这就是产业化生产。

二、生产优质水稻的条件

优质水稻主要取决于品种本身、地域和灌溉水。高产水稻主要取决于栽培技术和栽培水平。但是品种也影响产量,栽培技术也影响品质。因此即要选择优质品种,也要采用优质栽培技术。

三、选择优质品种

1.优质米的标准。农业部《优质食用稻米》标准:糙米率≥81%,精米率≥72%,整米率≥66%,直链淀粉含量15%~18%,蛋白质含量6%,胶稠度≥80厘米,垩百率≤2%,垩白度≤0.1%,米粒长宽比1:6,透明度一级,碱消值7级。2.优质米的感观标准。米粒亮白,有透明度感,垩白度少,垩白小,无断裂米,米饭有光泽,有弹性,有米香味,吃起来有油香略甜的感觉。3.优质米品种。岭后主推秋田小町,吉梗83(丰优307),吉梗88。岭南主推千代锦,搭配辽梗371。

四、育苗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渗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偏酸性无污染的旱田。前茬以葱茬最佳,豆茬次之,玉米茬也行。2.做床。深翻20厘米,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和适量的营养土与床土充分混拌均匀,床高20厘米,宽150厘米。3.种子处理。晒种。播种前选晴天晒1~3天,打破种子休眠,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能力。选种。用18%~18.6%的盐水选种,选后清水冲洗。将瘪粒子选出去,留下饱满的种子。消毒。用恶苗净100克加水50千克搅拌后浸种40千克,浸种消毒5~7天,浸种后直接催芽播种。4.播种。气温稳定通过5℃时播种,播种量每平方米200克湿种。5.苗田管理。加强水分和温度控制,用立枯净或特效防枯灵防治立枯病。晴天炼苗,防止秧苗徒长,培育壮秧。壮秧的标准是:播种—立针期突出“齐”字,保证出苗整齐,培育壮秧。立针—2叶期突出“矮”字,控制温度和水分,促进根系生长。2~3叶半,突出“根”字,促进壮根,合理控制水分,防止发生立枯病。3叶—插秧,突出“壮”字,控制秧田水分,蹲苗促根,促进根系下扎和向四周分布。

五、本田管理

1.耕翻耙地。秋翻地,土壤通过冻融可疏松土壤,熟化土壤,促进养分转化,消灭病虫害。翻地深度15~18厘米,要求扣伐严,不漏耕。耙地实行旱耙水找平,节约水源。2.插秧时期。气温稳定通过16℃时开始插秧,本地一般在5月15日左右,6月5日前插秧结束。插秧密度30厘米×12~20厘米,不插40厘米×20或33厘米×30厘米,每穴4株。根据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试验证明,随着插秧密度减小,产量提高,到了一定密度后,垩白度、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提高,影响米味。3.施肥。农家肥最佳,亩施腐熟农肥3000千克,化肥用量根据生产情况而定。中、上等肥力的土地,亩产量计划达到1100斤,氮、磷、钾配方施肥,纯氮10千克,五氧化二磷4.6千克,五氧化二钾5千克。采取前重,中控,后巧的施肥方式。底肥占总氮量的45%,总磷量的70%,总钾量的60%,在耙地前施入,即全层施肥,与15~18厘米深的土壤充分混合。蘖肥占总氮量的30%,在返青后施入。穗肥占总氮量的25%,占总磷量的30%,占总钾量的40%,在抽穗前35天施入。有条件的地方要施入硅肥,有利于壮秆,抗病、抗倒,每亩施35千克,也可施入稻草灰代替硅肥,亩施15~25千克。4.合理灌溉。全生育期提倡浅水灌溉为主,有效分蘖停止后排水晒田,促进根部健康生长。覆水后浅水灌溉为主,抑制无效分蘖生长。孕穗期浅水或湿润灌溉。5.病虫害防治防治杂草。插秧后4~5天,亩用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与10%农得时20毫升或10%草克星10毫升混合均匀再与14千克细湿潮土充分拌匀,用塑料布闷1~2小时后均匀撒施,保持水层3~5厘米,6~7天不排水。防治立枯病。稻苗2、5叶期,用立枯一次净,每袋40克对水100~120千克,浇洒40平方米床面。还可用特效抗枯灵,每袋40克,对水100~120千克,浇洒40平方米苗床。防治稻瘟病。亩用40%富士1号乳油或可湿性粉剂100克喷雾。在没有发生叶瘟的条件下,在抽穗前也要防一次稻瘟病。防治虫害。潜叶蝇、负泥虫、稻水象甲要及时防治,避免造成危害,影响水稻生长。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近几年发生较重,在7月上、中旬成虫产卵期,用25%杀虫双水剂,每亩150~200毫升,加水30千克喷雾,消灭虫卵。

水稻种植篇8

关键词:高产水稻品种;再生稻;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1;S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3-5683-03

再生稻是指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科学肥水管理,使低节位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直至抽穗成熟,再收获一季的水稻。再生稻能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自然资源,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和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再生稻米被公认为米质好、食味佳的优质稻米,是基本不用农药的安全食品,市场价比一般优质米要高10%~20%[1]。黄冈地区温光资源丰富,近几年来各地再生稻面积发展迅猛,仅蕲春县就有1.33万hm2再生稻[2],但在再生稻品种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为此,2012年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以自育的品种为主作再生稻高产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为再生稻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促进黄冈地区再生稻生产的发展。

1 试验基本情况

1.1 播期及品种选择

再生稻栽培的关键是把好再生稻的安全齐穗关。根据黄冈市历年的气象资料分析,杂交晚籼稻的安全齐穗期为9月10日,前季稻的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初,即作早稻播,且要保证在8月15日前能收获,这样再生稻才能在9月10日前齐穗,要求品种熟期在135 d内[3]。

试验品种以黄冈市农业科学院近几年选育的中稻和晚稻新品种为主,分别是A优338、天丰优134、中9优168、金优38、广两优15,对照品种为目前黄冈市作再生稻种植应用面积较大的两优6326,共6个品种。

1.2 试验地点及条件

试验地点在团风县回龙镇梅家墩村。试验田为水稻空闲田,沙壤土,肥力较高,地力均匀,交通、排灌条件良好。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6个品种采用小区对比种植,每小区面积200.1 m2,在同一田块随机排列,试验统一专人管理,统一播种育秧,统一规格插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对照设在小区中间,四周设保护行。完熟考种、实收计产。

1.3.2 田间管理 按当地生产一般水平进行田间管理, 试验品种与对照品种均采用同一管理水平。3月28日播种,采取尼龙拱棚水育秧,秧田每公顷施进口俄罗斯复合肥(16-16-16)300 kg作底肥。4月28日移栽,秧龄31 d,插植规格为20 cm×27 cm,丛插2粒谷苗,大田每公顷施进口俄罗斯复合肥600 kg、尿素75 kg作基肥。5月4日每公顷追施尿素和钾肥各112.5 kg,5月12日每公顷追施尿素75 kg。促芽肥于头季稻抽穗后15 d(7月20号左右)施用,每公顷施尿素225 kg;提苗肥于头季稻收割后3 d(8月3日左右)内结合灌水施用,每公顷施尿素112.5 kg。

水分管理以湿润为主,头季稻苗数达到每公顷270万左右时排水晒田,收获前5 d开始断水。成熟时采用人工收割,留桩高度40~45 cm左右。再生稻始穗时每公顷用“920”15 g和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4-6]。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现

头季稻和再生稻综合产量6个品种中只有1个高于对照,其中,广两优15产量最高,两季产量达12 951.75 kg/hm2,比对照增产6.50%;其余品种均减产,金优38、天丰优134减产幅度较小,A优338、中9优168减产幅度较大。

头季稻产量6个品种中有4个高于对照,其中广两优15居第一,比对照增产11.68%;金优38居第二,比对照增产5.31%;天丰优134居第三,比对照增产3.94%;A优338居第四,比对照增产2.81%。

再生稻产量均比对照减产,其中广两优15减产幅度较小,其他品种减产幅度均较大。

从产量结果可以初步看出,影响两季总产量的关键因素取决于头季稻的产量;品种之间再生能力差异较大,两系杂交品种再生能力普遍比三系杂交品种要强些(表1)。

2.2 生育期表现

从表2可以看出,6个品种中头季稻与对照生育期接近的有4个;比对照生育期长的有1个,即广两优15,比对照长10 d。再生稻生育期都比较接近,均为60 d左右。

6个品种中再生稻安全齐穗期均在9月10日以内,其中广两优15在9月10日,故其作再生稻品种时要适当提早播种,以3月18~22日为宜。

2.3 品质性状

分别对6个品种的头季稻和再生稻稻谷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头季稻稻米品质有3个品种未达国标,分别是金优38、中9优168和广两优15,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灌浆期间最好处在高温阶段,造成垩白粒率过高;有3个品种稻米品质达国标,分别是两优6326(二级)、天丰优134(三级)和A优338(三级),头季稻对照两优6326米质最好。再生稻稻米品质均达国标三级以上,其中达到国标一级的有4个品种,分别是金优38、两优6326、天丰优134和A优338;中9优168达国标二级,广两优15达国标三级。由此可见,再生稻稻米品质与头季稻相比有明显提升。

2.4 抗性表现

病害以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发病情况调查为主。其中,两优6326后期发现少量穗颈稻瘟病,天丰优134、中9优168纹枯病发生严重,金优38纹枯病中度发生,广两优15有稻曲病零星发生。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主,由于采取药剂及时防治,危害不大。各品种抗倒伏能力均较强,未发现倒伏现象。金优38、中9优168、天丰优134等3个品种再生稻后期转色较差。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6个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综合产量、生育期、品质和抗性等各方面表现,结果表明,广两优15产量高、米质优、再生能力较强、综合抗性较好,可以作为再生稻种植,在生产上要注意提早播种,将播期提早到3月18~22日,以使得再生稻能够在9月10日以前安全齐穗,同时还应加强再生稻中后期低温防控。对照品种两优6326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合适、再生能力强,可以作为再生稻在黄冈全市种植,但还需要在栽培管理上挖掘头季稻潜力,注意防治穗颈稻瘟病危害。金优38和天丰优134两个品种头季稻产量较高、生育期合适,再生能力中等、再生季产量一般,抗性一般,可以适当种植。A优338头季稻产量较高、生育期合适、综合抗性较好,但再生稻产量较低;中9优168生育期合适,产量一般,抗性较差,这两个品种作再生稻种植需要进一步进行田间试验[7]。

再生稻在湖北省作为“一种双收吨粮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正得到政府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大力推广。发展再生稻是调优水稻种植结构、实现粮食优质高产增效的有效途径[8]。随着再生稻面积的逐年扩大,在给农业生产创造更多效益的同时,其配套技术研究显得更加急迫和重要。

湖北省发展再生稻,一是要加大项目支持力度,为开展再生稻相关技术研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二是要加强科技创新力度,选育适合湖北省作再生稻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并积极筛选适合不同区域种植的再生稻新品种。三是在开展再生稻品种推广种植过程中,必须根据品种特性优化栽培措施,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4]。四是要加强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并做好大面积示范,为再生稻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万碧珠.再生稻两季高产品种筛选试验[J].福建稻麦科技,2009(4):45-47.

[2]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农村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 寇从贤.钟祥市中稻最佳播期的确定[J].湖北农业科学,2006, 45(3):286-287.

[4] 钱太平,方锡文,张继新,等.杂交中稻-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193-4195,4199.

[5] 孙晓辉,田彦华,任天举.促芽肥对杂交中稻培育再生稻效果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1982(3):1-4.

[6] 唐祖荫,张征兰.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1993(3):54-57.

水稻种植篇9

为探讨稻糠施入稻田的除草效果、施用方法及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2005年在试验田内进行此项试验研究,同时在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朝鲜族自治镇进行了大面积示范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稻糠除草的原理

(1)稻糠是稻米加工的副产品,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粗蛋白。稻糠施入水田具有除草、肥田等作用。其除草原理是当稻糠施入水田表面,其营养成分易为微生物所分解,在一周内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并消耗水中大量氧气,使水稻处于强还原状态,其间二氧化碳的增多,可阻碍杂草的发根及其生长发育,氧气的极度减少可阻碍草籽的萌发,因而使杂草受到严重抑制或窒息而死。(2)施用稻糠时所产生的低级有机酸,抑制杂草发根、发芽,并可灼烧杂草根尖、心叶。强还原反应和低级有机酸可使稗草、牛毛草、雨久花、慈菇等杂草的发芽、发根受到严重抑制。稻糠内有机酸和微生物分解产生的色素、原料的组织成分与土壤胶体结合,可使田面水浑浊,10~15cm的水层,透明度差,因而使杂草的光合作用受阻,从而抑制杂草生长。

2试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设在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试验面积1hm2,供试土壤为河淤土。有机质含量2.45%,全氮含量0.154%,全磷含量0.221%,全钾含量2.233%,pH值为8.3。供试品种为松98-131,生育期132d。机插软盘育苗,手插大苗,插植密度为20穴/m2,3~4苗/穴,于4月18日播种,5月20日插秧。2004年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施稻糠1000kg/hm2;处理2:施稻糠1500kg/hm2;处理3:对照,不施稻糠常规栽培。2005年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施稻糠1500kg/hm2;处理2:施稻糠2000kg/hm2;处理3:对照,不施稻糠常规栽培。小区面积0.16hm2,无重复。

2.2调查项目分别在5月25日(插秧期),6月25日(分蘖期),7月25日(孕穗期),8月25日(灌浆期),9月20日(成熟期)调查各处理的株高、叶面积、鲜、干重。6月25日,7月25日测定叶绿素含量。秋季进行测产和考种。

2.3示范设计示范区设在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朝鲜族自治镇,该镇为牡丹江市有机稻米生产基地,稻糠除草示范面积为7hm2,供试品种为龙梗8号。

2.4施用方法①用于有机稻田的稻糠来源于有机米加工厂生产的稻糠(外壳)。由于稻糠质量轻,颗粒小,在户外极易飞散,施用困难。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常规造粒机将其加工成直径为3~4mm的圆粒,既便于运输,又便于人工撒施,无条件造粒的,可在前1d用清水喷洒稻糠、拌匀。②插秧7d后(过早影响秧苗返青,过晚杂草萌发,影响除草效果),将处理好的稻糠与水稻返青肥一起在无风天,露水干后扬入田中,以防稻糠沾在稻田叶片上,影响光合作用。保持浅水层5~10cm。③稻糠稻作主要目的是除草,因此在肥效方面要特别注意,耙地前要施入足够的底肥(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菌肥),保证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

3结果与分析

试验在全年各区不施入任何除草剂情况下进行。于6月21日、8月11日调查每平方米的杂草量,计算除草率。

3.1施用量对除草效果的影响2004年试验调查结果显示,施稻糠1500kg/hm2处理除草效果优于施稻糠1000kg/hm2,2个处理除草效果均优于对照(不施稻糠常规栽培),稗草除草率达83.3%,三棱草除草率达86.5%,阔叶草除草率达83.6%,综合防效达到84.5%。2005年试验调查结果显示,施稻糠2000kg/hm2处理除草效果优于施稻糠1500kg/hm2,稗草除草率达95.5%,三棱草除草率达94.9%,阔叶草除草率达87.5%,综合防效达到92.6%(表1)。由此说明,稻糠施入稻田确有防除杂草的作用,而且效果十分明显,这为今后有机水稻栽培提倡生物除草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一项有效技术措施。

3.2施入稻糠对水稻生育的影响施入稻糠1周后观察水稻叶色均比对照浓绿,并随施入量变化而变化。观察结果显示,2004年施稻糠1500kg/hm2的处理,水稻叶色较施稻糠1000kg/hm2处理浓绿。2005年施稻糠2000kg/hm2的处理,水稻叶色较施稻糠1500kg/hm2处理浓绿(表略)2004年施稻糠1500kg/hm2处理,2005年施稻糠2000kg/hm2处理叶尖有变褐现象,严重者叶尖出现干枯。据分析,这是由于稻糠施入水田后,气温升高稻糠在分解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H2S),对水稻根系产生刺激的缘故。几天后这一现象消失,对水稻生长发育均未产生不良结果。

3.3施入稻糠对稻田的影响稻糠施入稻田后,土壤表层出现0.5cm稻糠腐烂层,颜色由白变绿,逐渐变成黑色,水层也变得不透明,显黑色,随着气温升高水质变清。水中大量微生物、水生物开始活动,稻糠被微生物分解,粘、软、稀土层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稻糠的除草效果。浅耕的水田表面施入稻糠,可使水田浅层(3~5cm)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还原层在上氧化层在下的层位特点。不影响秧苗的生根、缓苗、生长,且能抑制住杂草的生长。

3.4施入稻糠对水稻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分蘖个数依据稻糠不同用量而发生变化。以2000kg/hm2稻糠用量分蘖数最多,达到480.2个/m2,直接表现后期成穗多。说明稻田施入稻糠对促进分蘖,增加成穗率有明显效果,起到了增肥作用,为获取高产奠定了基础(表3)。9月20日成熟期进行采样,小区进行实脱计产,并进行室内考种(表3)。产量最高的是稻糠用量2000kg/hm2,达到8141.60kg/hm2,其次为用量1500kg/hm2,产量达到8021.20kg/hm2。稻糠有机质含量高,被分解后能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所需养分。水田施入稻糠后,分蘖成穗率提高,最终每平方米穗数多,粒数、千粒重也发生变化,这是取得高产的基础。

3.5示范结果示范区设在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朝鲜族自治镇,水源为无公害、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海浪河中游的山水作灌溉用水,符合有机水稻栽培标准。稻田施入稻糠的示范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水稻种植篇10

[关键词] 水稻种植 抗病技术 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159-01

一、水稻抗病育种的重要性及育种目标

结合我国的当前国情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因此,粮食的缺乏是我国需要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高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种植技术的研究取得重大进步,同时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然而,在水稻种植日益兴盛的时候,一系列的问题也在随之而出现。首先,最为突出的就是水稻种植中的病害问题,水稻种植中的病害问题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从而危及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因此,应该高度重视水稻的抗病技术的研究,只有对于水稻种植中的病害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真正的深入研究水稻抗病技术,从而促进水稻种植的研究。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在水稻种植选择时候的抗病技术,只有选择了好的水稻种子,才能够为接下来的水稻种植提供保证。

二、高度重视新技术的发展在水稻抗病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极大的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极大的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的研究而言,新技术的运用也是十分的必要的。应该在正确分析水稻种植中容易出现的一些病害问题,运用高新科技分析其病害的原因。只有新科技的运用才能,使水稻种植中抗病技术的研究跟上快速发展社会的需求。在传统的水稻种植的研究以及解决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只有合理的运用了新技术才能在各种问题的解决中占有主动的地位。因此,在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运用,更好的解决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的研究。

三、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挑选种质资源

在水稻种植的抗病技术的研究中,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就是,水稻种植中的种子的选择问题。对于水稻种植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由于我国水稻种植的面积较为广泛,因此不用的地域种植的水稻会存在不同病害的影响,当然对于不同的地域也需要选择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种子。应该根据种植地域的具体情况,来具体的挑选水稻种植的种子。然后就是对选择的水稻种植种子进行特殊的处理,首先就是可以在种子种植之前进行有关药物的浸泡,这样就能够在前期有效的预防在种子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病害的影响,种子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对于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

四、在育种途径及方法中研究抗病技术

为了进行水稻抗病技术的研究,在选择好种子之后,另一方面也是非常的重要,那就是育种的途径,以及抗病技术的研究。在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研究中,应该分阶段的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水稻生长的整个过程,不会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从而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减少病害的影响。在水稻的育种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就是杂交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有效增加水稻的产量,而且能有效的减少病虫害的影响。

五、结束语

水稻种植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新技术研究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水稻的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粮食缺乏的问题,然而,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一系列的问题也随着而出现。首先就是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病害问题一直较为严重的突出,为了解决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就必要高度重视并要合理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结合当前的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对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的研究。首先应该明确水稻抗病育种的重要性及育种目标,有了端正的态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稻种植中的病害问题。同时还应该高度重视新技术的发展在水稻抗病中的应用,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水稻种植中的抗病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另一方面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挑选种质资源,从种子入手研究水稻的抗病技术,最后还应该重视在育种途径及方法中研究抗病技术,分阶段的展开对水稻病害抗病技术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甜,许明辉. 云南地方稻种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的研究进展[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