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保险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0:17:44

水稻保险

水稻保险范文篇1

一、年度水稻保险情况

年8月28日我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市支公司签订了年度区水稻种植保险协议,保险期限为12个月,保险范围为区范围内种植的全部水稻(年全区种植业生产指导性计划(农[]14号)任务数据为准确定投保数量,共计15200亩);保费金额为每亩300元,保险费率4%,每亩保险费12元,保险费用已由市、区财政全额缴纳,农户不用另外缴纳;其他相应保险责任及赔偿标准见《年度区水稻种植保险协议》(附件一)。中国人保财险公司支公司负责水稻保险工作的承保、理赔及宣传等具体工作。

二、工作要求

今年是我区开展水稻种植(制种)保险工作第一年,各镇(街、场)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谋划,把水稻种植(制种)保险当做一项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来抓;宣传普及农业保险知识,增强农民的保险意识,把水稻种植(制种)保险工作落到实处。

1、镇(街、场)、各行政村要指定专人负责,配合区、镇农业部门、保险部门,组织当地农户做好水稻保险理赔工作,负责理赔款和相关资料在镇、村进行公示,杜绝发生弄虚作假行为发生。于9月5日前将负责保险工作的镇、村联系人、联系电话上报区农林水利局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市支公司。

2、镇(街、场)负责将水稻种植(制种)保险工作相关情况在各行政村公示栏张榜公布,并宣传到各家各户。

3、镇(街、场)农业部门在投保人出险后,配合区农林水利局和人保财险支公司做灾害技术鉴定、查勘定损等工作。

水稻保险范文篇2

一、队伍建设和主要职责

市里成立政策性水稻保险专家组,由金培造、吴树业等26位同志组成,市农林局副局长金培造为组长,粮油首席专家吴树业为副组长(详见附件)。专家组主要职责为,负责制定政策、确定损失,并参与各地水稻保险相关工作;承担承保农民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协助保险公司做好现场踏勘、灾情定损等理赔工作;加强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各镇(街道)农办、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全面负责政策性水稻保险工作。主要职责为,参与政策制定,负责政策性水稻保险相关工作的宣传和解释工作;负责对农户投保资料的审核与确认,协助保险公司向农户收取农户自交部分保费和分发保单工作;协助保险公司对投保农户种植地点与面积的核查工作;当灾害发生时,负责对片区内承保的水稻损失情况进行确定与核实;协助保险公司做好承保与理赔的公示工作。

二、承保方案

(一)投保对象确定。

以市农业局和种粮大户协会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市种粮大户协会会员中早稻种植面积50亩(含)以上的水稻种植大户作为投保对象。对早稻种植面积小于50亩,或种植面积大于50亩,但非协会会员的一律不予承保。考虑到我市中、晚稻的实际风险较小,农户投保积极性不高,因此延续上年的做法,不再开展中、晚稻的政策性保险工作。

(二)投保资料要求。

1.大户有意愿投保的,向所在村提出(也可直接向保险公司提出),并填写投保单(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本人一卡通银行账号、政府补贴名单等相关材料),经所在村村委会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后,以村为单位统一上报镇(街道)农办。

2.镇(街道)农办对投保人的会员资格、投保面积等进行初审后,统一报保险公司审核。

3.自2012年起,投保人需同时提供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转合同。

(三)保险期限。

起始日零时起至当年8月5日24时止(考虑到从填写投保单、收集相关投保资料到送单需要一些时间,在填写投保单的保险起始日期时统一往后推3天)。

(四)水稻保险的保额金额统一为400元/亩,保险费率为7.5%。每亩保险费为30元,农户每亩自交保费为2.1元。

(五)加强投保审核工作。为了防止小户拼大户、虚报投保数量等违规现象的发生,承保公司将协同专家组成员对准备投保或已投保的种植户进行检查,凡发现虚报面积的,一经查实坚决不准承保,如已承保的立即予以退保,并将其列入黑名单,今后其本人或其家庭成员都不得投保任何政策性保险项目。

承保工作结束后,各镇(街道)农办要协助保险公司在各村公布当地政策性水稻的承保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人保财险支公司监督电话:,各镇(街道)监督电话自行确定。

三、理赔方案

(一)出险报案。

得知保险事故发生后,镇(街道)工作人员应立即向保险公司报案(报案电话:),也可以向保险公司理赔组人员报案,保险公司理赔组人员收集相关情况后再统一向转报案。

(二)核定损失。

保险公司或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获知灾害发生时,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当地专家组成员,由保险公司和专家组成员一起或由保险公司委托当地专家组进行现场查勘,核定损失。如果对损失情况有争议的,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进行裁定。

(三)赔偿处理。

1.投保水稻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损失的,且每次事故受损田块的损失率高于30%时(低于或等于30%的,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保险公司按照下列方式计算赔偿金额:

赔偿金额=受损田块保险金额×受损面积×损失率×生长期赔偿比例

损失率=平均损失产量/平均正常产量

在发生损失后难以立即确定损失的情况下,实行两次定损。第一次定损先将灾情和初步定损结果记录在案,在双方另行协商确定的观察期结束后进行二次定损,以确定确切损失程度。

2.投保水稻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损失,又遭受非保险责任范围内损失的,对于非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应当在计算损失时予以扣除。

3.投保水稻遭受损失,投保面积小于其种植面积时,可以区分投保地块与非投保地块的,保险公司以投保单上确定的投保面积为赔偿金额计算标准;无法区分投保地块与非投保地块的,保险公司按投保单确定的投保面积与种植面积的比例计算赔偿金额。投保单载明的投保面积大于其种植面积时,保险公司以种植面积为赔偿金额计算标准。

4.投保水稻遭受损失时,若投保水稻每亩保险金额低于或等于受灾时的实际价值,则以每亩保险金额为赔偿计算标准;若保险水稻每亩保险金额高于受灾时的实际价值,则以出险时的实际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

5.投保水稻遭受损失后,如果有残余价值,应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折归种植户的,由双方协商确定其价值,并在保险赔款中扣除。

水稻保险范文篇3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保险;调查;建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建立政府支持,种子企业参与的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根据绵财建[2014]107号和江财建[2014]120号文件精神,确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分公司为2015年杂交水稻制种特色农业保险经办机构。截止2015年10月底,整个保险工作告一段落。为了今后不断完善和顺利开展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工作,笔者就整个工作进程进行了调研,并就相关实践进行思考分析,提出了相应建议。

1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保险的必要性

种业位于农业产业最上游,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决定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种子是具有再生产的“活”商品,其种子投入与收获量或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一般来讲,种子与粮食作物为1∶500,种子与经济作物为1∶1000。但种业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种子生产受水、肥、气、热等自然因素的制约,由于育种方法的局限性,选育的品种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有适应各种生态环境的“全能”品种,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不论是种子企业还是农户,其损失都极其巨大,甚至会导致绝收。

2保险方案的设计

2.1基本原则

2.1.1工作原则政府引导、自主自愿、市场运作、稳步推进。2.1.2保险经营原则低保障、广覆盖。

2.2保险金额及分摊比例

2.2.1保险金额及保险费率杂交水稻制种保险金额为2000元/667m2,保险费率为5%。2.2.2保费杂交水稻制种保险费为100元/667m2。2.2.3保费分摊比例保费分摊比例为市级财政40%(补贴40元/667m2),县级财政20%(补贴20元/667m2),制种企业代农户缴20%(缴20元/667m2),农户自缴20%(缴20元/667m2)。

2.3保险责任

在保险期内,由下列原因造成的杂交水稻制种的损失,损失率达到20%(含)以上时,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①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暴风(大风)、冰雹、内涝、旱灾等。②泥石流、山体滑坡、空中运行物体坠落。③亲本种子播种后由于低温(籼稻低于14℃、粳稻低于12℃)导致成苗率低,造成损失。④父、母本均处于盛花期期间,遭遇连续3d(含)以上阴雨天气,影响授粉结实。⑤在盛花期间,遭受连续3d(含)以上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影响受精结实。⑥在盛花期间,遭受连续3d(含)以上日最低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天气,影响受精结实。⑦在灌浆至成熟期,遭遇连续3d(含)以上日最高气温在34℃以上的高温天气,影响灌浆结实。⑧由于大风、大雨天气造成植株倒伏的。⑨流行性病害或爆发性虫害,经科学防治仍然造成损失的。⑩收获前遭遇连续3d(含)以上的阴雨天气,造成穗萌及穗发芽达到10%(含)以上,经精选加工后种子发芽率仍然低于国家标准的。

2.4免赔率及赔款处理

2.4.1免赔率每次事故绝对免赔率为5%。2.4.2赔偿金额赔偿金额=出险当期最高赔偿标准×损失面积×损失率(或穗萌率)×(1-绝对免赔率)。2.4.3不同生长期的最高赔偿标准(见表1)

3我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概况及2015年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情况

3.1我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概况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江油市政府就依托市种子公司率先发展以玉米、水稻为主的制种产业,1998年后逐步形成以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为主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00年《种子法》实施后,江油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出台了加快制种产业发展步伐的若干政策措施。随着基地水稻制种产业的快速发展,制种面积从2001年的800hm2增加到2006年的3400hm2,建成以龙凤、大堰、义新、战旗、小溪坝等乡镇为核心基地的种子产业带,已成为四川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如下较大的自然灾害:2001年,我市8月5日后连续40d阴雨,导致小溪坝镇等制种基地种子大面积穗萌,种子合格率下降40%。2006年夏天,四川遭受60年一遇的高温伏旱,新兴乡、义新乡、东兴乡制种基地在花期相遇良好的情况下,结实率下降60%。2011年夏天,我市大堰镇、龙凤镇制种基地在盛花期连续3d遭受大雨而无法授粉,致使产量下降50%。

3.22015年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情况

由于市场因素,种子企业大幅缩小制种生产面积,2015年我市实施水稻制种保险试点的生产面积为353.33hm2,主要分布于大堰、彰明、新安、义新等乡镇。亲本苗期长势良好,实现了满栽满插,由于气温异常,部分组合花期预测母本偏早,通过调控,实现了花期相遇。除因灾影响的个别组合及局部制种田块外,保险试点生产种子130.6万kg,企业入库126.11万kg,平均单产达245.8kg/667m2,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2015年水稻制种受灾及赔付

4.1受灾情况

2015年入夏以来(5月1日至7月30日),一是气温大部时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特别是孕穗期至扬花期(7月10日至8月5日),气温更是异常偏高。例如彰明镇从7月10日至8月5日的25d期间,仅6d低于35℃,盛花期的7月18~27日全部高于35℃,最高达到38.1℃。二是入夏以来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1%,7月15日以后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83%,例如战旗镇常年同期降雨量1200mm,2015年仅460mm,7月15日以来仅20mm。三是入夏以来平均日照数较常年同期偏多17%,空气湿度较常年同期减少23%。由于高温、少雨、低湿的影响,致使部分组合和制种田块受到严重影响。经调查,彰明镇8.47hm2汕优组合减产70%;河口、战旗、义新等地4hm2绝收;义新6.67hm2因旱缺水致使无法进行花期调节而致花期不遇减产;八一、龙凤、新安、大堰等地因高温和干旱,制种产量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4.2赔付情况

经江油市农业和畜牧局种子管理站与保险公司从5月开始反复宣传此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截止6月底,试点参保面积290.61hm2,企业及农户共缴保费174366.4元。针对受灾情况,8月中旬保险公司邀请市农业部门种子、植保、农技推广等相关专家对制种基地受灾情况进行了现场勘察定损工作。10月底保险公司完成赔付工作,全市共赔偿765844.37元。

5保险效果

2015年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遭遇较大的夏旱连伏旱和10年一遇的高温,个别组合和田块绝收或大幅度减产,这正得益于有杂交水稻制种农业保险护航,受灾农户均不同程度得到赔偿,避免了自然灾害风险,增强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种子企业在此基础上也减轻了一定的负担。通过对基地的走访,广大农户和企业对此项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认为这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的体现,对水稻制种保险工作予以肯定和感谢,这为下一年开展杂交水稻制种农业保险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存在的问题

6.1认识不足

虽经保险公司和种子管理部门多次开会并到各乡镇宣传,但企业和农户对种子生产保险仍存有疑问:一是对种子生产保险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存在交了保费自己不一定得到赔偿的小农意识,所以2015年参保面积只占试点种植面积的82%。例如义新乡实际制种面积26.67hm2,实际参保面积仅13.47hm2。

6.2赔偿款均摊兑付问题

由于部分基地是以村为单位签单,赔偿金额确定后,个别签单单位分配时没有真正体现出险就赔的原则,各地对受损农户的赔偿定位不准确,存在均摊现象等问题。

6.3树立保险公司的信心问题

2015年是保险公司开展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保险工作的第一年,即遇10年一遇的高温伏旱,赔偿金额是整个所交保费的1.7倍。所以,怎样树立保险公司对此项工作的信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7思考与建议

7.1制种保险纳入中央补贴

目前,我国种子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制种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环节多的产业,劳动力需求大,成本投入高。不仅会受到水、旱等灾害的危害,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易受异常气温、湿度等灾害天气的危害,迫切需要制种保险。所以“将主要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目录”和“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促进农业保险健康发展”,是解决地方财政对种子保险补贴的重要一环。

7.2建立完善的种业风险分散机制

一是在已有的制种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制种风险分散机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制种保险,让企业安心生产,让农民放心种植。二是完善保险实施方案。特别是要对保险责任细化,明确保险责任和免责范围,降低保险风险。

7.3理顺赔偿程序

水稻保险范文篇4

参与政策制定,各镇(街道)农办、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全面负责政策性水稻平安工作。主要职责为。负责政策性水稻平安相关工作的宣传和解释工作;负责对农户投保资料的审核与确认,协助平安公司向农户收取农户自交局部保费和分发保单工作;协助平安公司对投保农户种植地点与面积的核查工作;当灾害发生时,负责对片区内承保的水稻损失情况进行确定与核实;协助平安公司做好承保与理赔的公示工作。

由金、吴等26位同志组成,市里成立政策性水稻平安专家组。市农林局副局长金为组长,粮油首席专家吴为副组长(详见附件)专家组主要职责为,负责制定政策、确定损失,并参与各地水稻平安相关工作;承担承保农民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协助平安公司做好现场踏勘、灾情定损等理赔工作;加强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二、承保方案

(一)投保对象确定。

以市农业局和种粮大户协会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市种粮大户协会会员中早稻种植面积0亩(含)以上的水稻种植大户作为投保对象。对早稻种植面积小于0亩,或种植面积大于0亩,但非协会会员的一律不予承保。考虑到我市中、晚稻的实际风险较小,农户投保积极性不高,因此延续上年的做法,不再开展中、晚稻的政策性保险工作。

(二)投保资料要求。

1.大户有意愿投保的,向所在村提出(也可直接向保险公司提出),并填写投保单(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本人一卡通银行账号、政府补贴名单等相关材料),经所在村村委会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后,以村为单位统一上报镇(街道)农办。

2.镇(街道)农办对投保人的会员资格、投保面积等进行初审后,统一报保险公司审核。

3.自年起,投保人需同时提供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转合同。

(三)保险期限。

起始日零时起至当年月日24时止(考虑到从填写投保单、收集相关投保资料到送单需要一些时间,在填写投保单的保险起始日期时统一往后推3天)。

(四)水稻保险的保额金额统一为400元/亩,保险费率为7.%。每亩保险费为30元,农户每亩自交保费为2.1元。

(五)加强投保审核工作。为了防止小户拼大户、虚报投保数量等违规现象的发生,承保公司将协同专家组成员对准备投保或已投保的种植户进行检查,凡发现虚报面积的,一经查实坚决不准承保,如已承保的立即予以退保,并将其列入黑名单,今后其本人或其家庭成员都不得投保任何政策性保险项目。

承保工作结束后,各镇(街道)农办要协助保险公司在各村公布当地政策性水稻的承保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人保财险瑞安支公司监督电话:,各镇(街道)监督电话自行确定。

三、理赔方案

(一)出险报案。

得知保险事故发生后,镇(街道)工作人员应立即向保险公司报案(报案电话:),也可以向保险公司理赔组人员报案,保险公司理赔组人员收集相关情况后再统一向91转报案。

(二)核定损失。

保险公司或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获知灾害发生时,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当地专家组成员,由保险公司和专家组成员一起或由保险公司委托当地专家组进行现场查勘,核定损失。如果对损失情况有争议的,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进行裁定。

(三)赔偿处理。

1.投保水稻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损失的,且每次事故受损田块的损失率高于30%时(低于或等于30%的,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保险公司按照下列方式计算赔偿金额:

赔偿金额=受损田块保险金额×受损面积×损失率×生长期赔偿比例

损失率=平均损失产量/平均正常产量

在发生损失后难以立即确定损失的情况下,实行两次定损。第一次定损先将灾情和初步定损结果记录在案,在双方另行协商确定的观察期结束后进行二次定损,以确定确切损失程度。

2.投保水稻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损失,又遭受非保险责任范围内损失的,对于非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应当在计算损失时予以扣除。

3.投保水稻遭受损失,投保面积小于其种植面积时,可以区分投保地块与非投保地块的,保险公司以投保单上确定的投保面积为赔偿金额计算标准;无法区分投保地块与非投保地块的,保险公司按投保单确定的投保面积与种植面积的比例计算赔偿金额。投保单载明的投保面积大于其种植面积时,保险公司以种植面积为赔偿金额计算标准。

4.投保水稻遭受损失时,若投保水稻每亩保险金额低于或等于受灾时的实际价值,则以每亩保险金额为赔偿计算标准;若保险水稻每亩保险金额高于受灾时的实际价值,则以出险时的实际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

5.投保水稻遭受损失后,如果有残余价值,应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折归种植户的,由双方协商确定其价值,并在保险赔款中扣除。

6.以上规定与实际情况有矛盾的地方,以保险条款规定为准。

水稻保险范文篇5

参与政策制定,各镇(街道)农办、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全面负责政策性水稻平安工作。主要职责为。负责政策性水稻平安相关工作的宣传和解释工作;负责对农户投保资料的审核与确认,协助平安公司向农户收取农户自交局部保费和分发保单工作;协助平安公司对投保农户种植地点与面积的核查工作;当灾害发生时,负责对片区内承保的水稻损失情况进行确定与核实;协助平安公司做好承保与理赔的公示工作。

由金、吴等26位同志组成,市里成立政策性水稻平安专家组。市农林局副局长金为组长,粮油首席专家吴为副组长(详见附件)专家组主要职责为,负责制定政策、确定损失,并参与各地水稻平安相关工作;承担承保农民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协助平安公司做好现场踏勘、灾情定损等理赔工作;加强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二、承保方案

(一)投保对象确定。

以市农业局和种粮大户协会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市种粮大户协会会员中早稻种植面积50亩(含)以上的水稻种植大户作为投保对象。对早稻种植面积小于50亩,或种植面积大于50亩,但非协会会员的一律不予承保。考虑到我市中、晚稻的实际风险较小,农户投保积极性不高,因此延续上年的做法,不再开展中、晚稻的政策性保险工作。

(二)投保资料要求。

1.大户有意愿投保的,向所在村提出(也可直接向保险公司提出),并填写投保单(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本人一卡通银行账号、政府补贴名单等相关材料),经所在村村委会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后,以村为单位统一上报镇(街道)农办。

2.镇(街道)农办对投保人的会员资格、投保面积等进行初审后,统一报保险公司审核。

3.自2012年起,投保人需同时提供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转合同。

(三)保险期限。

起始日零时起至当年8月5日24时止(考虑到从填写投保单、收集相关投保资料到送单需要一些时间,在填写投保单的保险起始日期时统一往后推3天)。

(四)水稻保险的保额金额统一为400元/亩,保险费率为7.5%。每亩保险费为30元,农户每亩自交保费为2.1元。

(五)加强投保审核工作。为了防止小户拼大户、虚报投保数量等违规现象的发生,承保公司将协同专家组成员对准备投保或已投保的种植户进行检查,凡发现虚报面积的,一经查实坚决不准承保,如已承保的立即予以退保,并将其列入黑名单,今后其本人或其家庭成员都不得投保任何政策性保险项目。

承保工作结束后,各镇(街道)农办要协助保险公司在各村公布当地政策性水稻的承保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人保财险支公司监督电话:65881565,各镇(街道)监督电话自行确定。

三、理赔方案

(一)出险报案。

得知保险事故发生后,镇(街道)工作人员应立即向保险公司报案(报案电话:95518),也可以向保险公司理赔组人员报案,保险公司理赔组人员收集相关情况后再统一向95518转报案。

(二)核定损失。

保险公司或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获知灾害发生时,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当地专家组成员,由保险公司和专家组成员一起或由保险公司委托当地专家组进行现场查勘,核定损失。如果对损失情况有争议的,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进行裁定。

(三)赔偿处理。

1.投保水稻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损失的,且每次事故受损田块的损失率高于30%时(低于或等于30%的,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保险公司按照下列方式计算赔偿金额:

赔偿金额=受损田块保险金额×受损面积×损失率×生长期赔偿比例

损失率=平均损失产量/平均正常产量

生长期赔偿比例表

生长期赔偿比例

苗期50%

苗期后100%

在发生损失后难以立即确定损失的情况下,实行两次定损。第一次定损先将灾情和初步定损结果记录在案,在双方另行协商确定的观察期结束后进行二次定损,以确定确切损失程度。

2.投保水稻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损失,又遭受非保险责任范围内损失的,对于非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应当在计算损失时予以扣除。

3.投保水稻遭受损失,投保面积小于其种植面积时,可以区分投保地块与非投保地块的,保险公司以投保单上确定的投保面积为赔偿金额计算标准;无法区分投保地块与非投保地块的,保险公司按投保单确定的投保面积与种植面积的比例计算赔偿金额。投保单载明的投保面积大于其种植面积时,保险公司以种植面积为赔偿金额计算标准。

4.投保水稻遭受损失时,若投保水稻每亩保险金额低于或等于受灾时的实际价值,则以每亩保险金额为赔偿计算标准;若保险水稻每亩保险金额高于受灾时的实际价值,则以出险时的实际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

5.投保水稻遭受损失后,如果有残余价值,应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折归种植户的,由双方协商确定其价值,并在保险赔款中扣除。

6.以上规定与实际情况有矛盾的地方,以保险条款规定为准。

水稻保险范文篇6

1研究现状

农作物保险被认为是支持农民应对生产风险的风险转移机制之一[1]。影响农户参保意愿的因素较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开展了不少研究。Wright等[2]对美国农户未参加联邦农作物保险的原因分类归纳,并根据影响程度的重要性从主到次进行排序,发现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联邦农作物保险保额太低,其他依次是保险保费太高、主体已通过自有措施分散风险、主体有分散化经营方式、主体已参加其他种类农业保险。Monte[3]选取在越南北部地区从事荔枝生产的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考察,发现其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受保险费率、保险保障水平、农户受教育年限、农户平均总收入等因素影响。Sidra等[4]认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取决于其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William等[5]从基于天气指数的农作物保险投保情况来看,非洲参保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保险计划设计之初没有让农户参与进来。于洋等[6]以水稻保险为例,通过对辽宁省盘山县部分水稻种植户的调查,发现不同的保障水平下相同的因素对农户参保意愿的影响会出现差异,但随着保障水平的提高,水稻生产专业化程度等主要因素对参保意愿的影响仍然显著为正。杜鹏[7]以湖北省5县市342个农户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个人保费承担水平会削弱农户的参保意愿,而保险保障程度高低、政府补贴多少等对提高农户参保意愿有积极的影响。王克等[8]基于对中国5省份574个农户数据回归分析,指出政府补贴低的时候单独提高保额会导致农户缴纳保费增加,保额上升带来的效用不足以弥补保费增加的效用损失,从而降低农户参保意愿。张虎等[9]对福建省龙岩市413个烟农进行了调研,表明烟叶种植面积、风险偏好对提高农户保险支付意愿有正向影响,而聂荣等[10]通过对辽宁省2015年部分农户随机调查的研究发现,作物耕地面积对提高农户参保意愿有积极影响,但农户的风险偏好对其参保意愿有负向影响。周坚等[11]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提出,如果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不能有效补偿投保农户的灾害损失,则农业保险将无法真正发挥保护农业生产的风险管理功能。袁敏[12]基于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大洼2县10乡400个水稻种植户实地调査数据,使用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除了与前述研究相近的水稻种植面积、对水稻保险的认知度外,政府是否给予相应的保费补贴以及补贴比例的高低对农户参保意愿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张启文等[13]以黑龙江省5个区县的800个农户作为调查对象,与张虎等[9]的研究结果相反,认为受教育程度与农户的参保意愿不相关,而历史上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受灾频率和损失大小对农户的参保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刘露等[14]以辽宁省玉米种植户为例估算农户对完全成本保险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维持当前补贴水平不变,农户愿意为完全成本保险支付更多保费,同时受教育程度及过去的投保经历对农民的支付意愿也有正向影响。程静等[15]基于行为金融分析框架,构造风险认知、风险管理、保险认知、保险负担、农业情感五类行为变量,使用湖北省6县市35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对农户参保意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风险管理,其他依次是风险认知、保险负担、保险认识和农业情感。李猛等[16]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通过对湖北监利等县市329个农户的调查,聚焦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实际运行中呈现的结构性矛盾,提出农作物的市场价格和规模化经营程度对农户的参保意愿影响较大。李琴英等[17]基于情景模拟的视角,实证分析了政策凸显性和保费补贴对农户参保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政策凸显性较高和有保费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在认识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保障功能的同时,会察觉和感知到在保险产品价格构成中自己仅承担较少的部分,为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农户会更愿意参保。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影响农户参保意愿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现有研究较少关注政策设计层面,即如何回应农户对高保障农业保险产品日益迫切的强烈需求。基于现有研究的这一欠缺,本研究以水稻保险为切入点,在保险标的、保险费率、理赔责任等主要产品条款大致不变的情况下,重点考察水稻基础保险政策调整为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后,风险保障水平的大幅提高对水稻种植户参保意愿的影响,进而丰富现有研究,为政府部门进一步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和不断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以及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2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为了解试点县市农户参与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的具体情况,考察影响农户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的保额、保费等)。本研究对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沙洋县和黄冈市黄梅县以及襄阳市枣阳市的部分水稻种植户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农户基本情况(经营类型、所在区域、实际年龄、最高学历);农户种植及参保情况(水稻保险产品选择、种植面积、投保面积、每公顷水稻产量、受灾受损面积、获得赔付金额);农户对完全成本保险的看法(农户对保费高低的评价、对完全成本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对保险经办公司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本次调研共获得问卷545份,其中,公安县238份,枣阳市240份,沙洋县44份,黄梅县23份;其中,个体农户507份,家庭农场10份,合作社26份,农业企业2份。经核查,部分农户2019年停止了水稻生产经营,部分农户填写的耕种面积异常,剔除上述情况后,最终使用494份有效问卷结果来进行分析。农户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88.66%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时间在10年以上,而湖北省政策性水稻保险试点是从2008年开始的,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受访农户有参加或者了解水稻基础保险的经历。29.96%的农户年龄在41~50岁,51岁以上的农户占63.56%。受教育程度方面,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农户占68.83%,具有高中及中专学历的农户仅占27.53%,这与当前中国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情况比较一致。2017年、2018年,在未开展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前,没有参保的农户占比分别为27.94%、24.90%。2019年开展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后,没有参保的农户同比下降至1.01%。77.33%的农户表示,完全成本险种的保障程度高,受灾后能够弥补全部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恢复再生产,是他们选择参保的最重要原因。由农户参保选择情况(表2)可知,在考虑不选择原因时,2.63%的农户表示不知道该险种,11.13%的农户表示保费偏高,15.79%的农户表示基础险风险保障程度足够,11.74%的农户表示担心保险公司赔付不到位。与水稻基础险相比,完全成本保险条款规定农户自缴保费的比例由22.5%提高至30%,缴费额由97.5元/hm2提高到297元/hm2。关于自缴保费增加后农户对完全成本保险的看法,由农户对完全成本保险评价(表3)可知,55.47%的农户表示每公顷愿意承担226~300元的保费额度,67.81%的农户对农户承担费用比例看法表示合适。由于完全成本保险保障程度的提高,应缴保费也相应提高,完全覆盖了农业保险机构收取农户保费的工作成本,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对参保农户的上门服务也得到改善。对保险公司服务满意程度方面,35.63%的农户表示满意,49.19%的农户表示很满意。问卷中同样收集了农户水稻耕种面积、投保面积、每公顷产量、受灾面积、获得赔付金额等具体数据。汇总农户基本情况、农户参保选择情况、农户对完全成本保险的评价以及农户种植情况,各变量定义以及描述性统计见表4。由表4可知,相较于2018年,2019年农户每公顷保障额度平均增加约9680元,总保费缴纳额平均增加约8370.75元,保费缴纳增加额在农户之间差异较大,原因是不同农户的保险选择可能发生变化,同时种植面积也可能发生变化,导致总保费缴纳额发生变化。平均种植面积为2.264hm2,不同农户之间种植面积差异可能较大,在回归过程中取其对数。平均每公顷产量为8406.9kg,不同农户间每公顷产量差异较小。平均受灾面积为0.053hm2,受灾比例为47.09%,实际每公顷赔付约6077.85元,大部分农户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受灾情况。

3结果与分析

3.1模型选取与设定。本研究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探讨风险保障水平对农户参保意愿的影响。由于农户对完全成本保险的选择是二值的离散选择,故本研究使用Log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根据Logit模型的定义,有:Prob(Y)i=1=pi=eβ1+β2Xi1+eβ1+β2Xi=11+e-(β)1+β2Xi=11+e-Zi(1)式中,Zi=β1+β2Xi,Yi表示农户参保意愿,Yi=1表示参保,Yi=0表示不参保,Xi表示各影响因素。则有pi=11+e-Zi即e-Zi=pi1-pi,e-Zi表示农户愿意参保和不愿意参保的概率比例。Zi=lnpi1-pii=β0+β1X1+…⋯+βnXn(2)式中,Zi=lnpi1-pii表示X的线性函数,Xi表示解释变量。3.2回归结果与分析。对影响农户参保意愿的因素,本研究使用Logit模型进行分析。本研究以农户预期下一年度是否参保为被解释变量,以每公顷保障额度增加额、总保费增加额作为解释变量,农户个人情况、对完全成本保险的评价、农户种植情况作为控制变量,得到Logit模型回归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每公顷保障额度增加额显著,表明农户选择参保主要是由于每公顷保障额度的提高,与基础保险能够让参保农户收回部分成本不同,完全成本保险将最高保障提高到让参保农户几乎能够收回全部成本的水平,这意味着从事水稻经营农户的预期收益大概率不会为负,几乎稳赚少亏的保障前景必然会在增强农户种植信心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参保积极性。总保费增加额不显著,表明保费的增加对农户是否参保影响不大。经济上划不划算是大多数农户判断选择的重要依据。关于完全成本保险,尽管随着保额的提高,保费也相应提高,但相对于商业保险,由于存在政府补贴,农户自缴保费虽然从基础险的97.5元/hm2提高到297元/hm2,增加了199.5元/hm2,但财政保费补贴也从360元/hm2提高到990元/hm2,增加了630元/hm2,而且每公顷最高保障也提高了2倍多。因此,多数农户会认为参保对自己有利,保费增加虽然增加了参保成本,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对参保选择产生较大的影响。176控制变量中,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时间和受教育程度不显著,可能是完全成本保险政策的推广使得农户对保险认识的差异性减小所致。而年龄在5%的水平下显著,可能是随着年龄的提升,农户对保险的认识更为准确,从而通过参保来规避种植过程中的风险。农户对完全成本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越深,越能认识到该险种与水稻基础保险、大灾保险等其他险种相比的优势,认识到能够解决水稻种植过程中风险补偿不足的担扰,认识到相对于商业保险只承担小比例保费的政策优惠,因而越有可能参保。在受灾后农户需要保险公司来查勘定损赔付,保险公司是否能够按照事先约定的保险条款来兑现承诺,保险合同兑现的时效性和完整性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农户对保险公司服务的满意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参保。种植面积越大,越能够带来规模种植效益,同等灾害下,种植面积越大,可能遭受的灾害损失越大,这样农户越有可能在下一季种植时参保。受灾比例和每公顷赔付金额不显著,对下一年度参保意愿影响较小。

4小结与建议

水稻保险范文篇7

1推行水稻种植保险的意义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有些地区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干旱、洪涝、冰雹、高温天气等)的频率与强度加剧,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多不可预料、人无法抗拒的风险因素,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带来严重影响。虽然在出现严重自然灾害后政府会给予救济和补助,但往往非常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受灾后恢复生产和生活,同时也给政府工作施加压力和对地方财政带来巨大负担。通过试行水稻种植保险,农民起到“花小钱,保平安”的作用,是解决农业生产风险的最佳方案。农民参加水稻种植保险后,可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相应增加收入,可进一步保障农业生产投入,比如低洼田想种一季晚稻,担心被水浸掉又不敢种,参加保险后即使受灾了,也可得到一定赔偿。有了水稻种植保险作后盾,农民可以放心地增加农业用工投入,扩大农业用工再生产,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参加水稻种植保险后,银行更放心对农业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民贷款额度。

22010年水稻种植保险试行办法

2.1保险范围

在保险期间内(本保险的保险期间从被保险的水稻秧苗插齐或者移栽成活后起,至水稻收获期开始时终止,具体起止时间以保险单载明日期为准),种植的水稻因遭受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包括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等直接造成的叶片毁坏、茎秆折断、倒伏、根系枯萎或死亡,且植株损失率达到30%以上时,保险人依照在各生长期的保险金额以内进行赔偿。因种子质量造成的损失、投保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故意行为,自行毁掉或放弃保险水稻或他人的故意破坏行为、收割后的损失和其他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

2.2保险费用

依据前期投入生产成本如种子、化肥、药剂等,对种植的水稻按季(早稻、中稻、晚稻)进行保险,保险金额为3000元/hm2。保险费率6%,水稻保险费180元/hm2。其中: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补贴保费70%,农户承担30%。对不愿意投保、不缴保险费的水稻种植户,不享受财政保费补贴政策。

2.3定损办法

由人保财险公司、政府有关部门、农业服务机构三方构成定损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对受损面积按照投保地块采取随机抽样或实际丈量的办法核定。损失程度根据投保地块受损面积大小,随机选择若干个抽样点,按抽样计算的实际受损程度,核定该地块水稻田的损失率。

2.4赔偿处理

损失确定后,小面积灾害事故3个工作日内赔付,大面积灾害事故7个工作日内赔付。赔偿金额直接打入惠农一卡通。赔款计算公式如下:赔款=单位面积保额×损失面积×生长期赔偿比例

其中,生长期赔偿比例为返青期60%,分蘖期80%,孕穗抽穗期100%。

2.5承保方式

尊重农户投保意愿,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户投保。种植户可以村为单位统一投保;国有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面积在6.67hm2以上的种植大户可单独投保。

3推广水稻种植保险的措施

3.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要把水稻种植保险试点工作列为当前“三农”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广泛宣传水稻保险政策,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及开辟专栏、张贴标语、上门入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水稻保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政策内容,增强广大农民的保险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加水稻保险。

3.2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为了做好水稻保险试点工作,省级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开展水稻种植保险工作的宣传发动以及协助承保公司进行承保、查勘定损、理赔等相关费用的支出。由于水稻种植具有季节性和复杂性,因此水稻险成本高、费率低、赔率高,操作难度相当大,应建立一个独立农业灾害评估机构,并建立耕地电子地图(由农户承包的、用于种植水稻的、有唯一的方位编号的田块图),解决定损赔偿难的问题,做到公平、公正。

水稻保险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发展、农村和谐、农民富裕为目标,逐步构建多层次保障,多渠道支持的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村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和农业保险框架。

二、基本原则

水稻种植保险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分步实施、协同推进”的原则。

政府推动是指各级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调控手段,积极宣传、推动和落实水稻种植保险业务的发展,保护水稻种植户的积极性,促进水稻生产。

市场运作是指水稻种植保险以市场化经营为依托,在充分调动保险公司积极性的同时,重视经营风险并制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办法和措施。

分步实施是指先试点后全面推广,将符合条件的水稻种植全部纳入保险范围。

协同推进是指水稻种植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要同其他惠农政策和农业信贷政策有机结合、协同推进,以促进水稻产业健康发展。

三、工作目标

年,在广大种植户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力争全县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面积达到水稻种植总面积的60%以上。

四、保险内容

(一)保险方式:由乡镇或村委会作为投保人,按年度统一投保,并办理相关手续。

(二)保险标的

经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合格品种,符合当地普遍采用的种植规范标准和技术管理要求;种植场在当地洪水水位线以上的非蓄洪、行洪区;生长正常。

(三)保险期限:自水稻秧苗在田间移栽成活返青后开始(直接稻从种植齐苗后开始),至水稻收获收割时止。

(四)保险责任: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冻灾和旱灾对保险水稻直接造成损失,损失率达到30%(含)以上时,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五)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

保险金额:以亩为投保计量单位,保险金额为每亩保险金额与保险水稻面积的乘积。每亩保险金额200元。

保险费率:6%即:每亩保险费12元

(六)赔偿标准与赔偿处理

1、保险水稻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水稻不同生长期的最高赔偿标准、损失率及受损面积计算赔偿:

赔偿金额=不同生长期的最高赔偿标准×损失率×受损面积

损失率=单位面积植株损失数量/单位面积平均植株数量

2、保险合同载明的保险水稻种植面积小于其实际种植面积时,保险公司按合同载明的保险水稻种植面积与实际种植面积的比例计算赔偿;保险合同载明的保险水稻种植面积大于其实际种植面积时,保险

水稻保险范文篇9

根据区政府*文件精神和工作安排,农业保险已进入承保工作阶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夯实工作基础。

(一)大力宣传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作用及去年的实际成效,大力宣传农业保险的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户积极投保,提高参保率。要求水稻的参保率达到90%以上,蔬菜大棚、鸡的参保率达到60%以上。

(二)调查并全面掌握农户投保意向和水稻、蔬菜大棚、鸡三险种的规模情况,填报水稻、蔬菜大棚、鸡三险种的投保调查表。

(三)镇村二级要负责组织农户、协助人保财险余杭支公司做好各项承保工作。

二、贯彻落实政策。

(一)标的条件。水稻(早稻、联晚稻、单晚稻)、蔬菜大棚、鸡三个品种,其标的条件与去年相同。

(二)农户保费分担。水稻大户保费为20元/亩,保险金额为400元/亩,农户承担保费为4元/亩;水稻散户保费为16元/亩,保险金额为200元/亩,农户承担保费为1元/亩;蔬菜大棚、鸡等险种,农户承担保费各为40%(比去年承担保费60%下降了20个百分点)。

(三)投保方式。水稻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包括仓前镇苕溪村、余杭镇永安村、径山镇求是村)单独投保,水稻散户以村为单位联户投保;蔬菜大棚、鸡两险种的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单独投保。

(四)定损理赔办法。出险后根据气象指数,试行分区分等的区域定损法进行理赔。

水稻保险范文篇10

1广东省水稻种植及补贴情况

1.1水稻种植现状

粤北韶关等地的农业生产一直以水稻为主,水稻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2%以上;而在广州花都等珠三角地区,农民主要种植蔬菜等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水稻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相对较小,一般在45%~50%左右。调查发现,除个别地区外,水稻种植比例逐年缩小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在粤西湛江徐闻县调查的58户农民中水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60%以下的有41户,粤北韶关乐昌市调查的30户农民中有22户水稻种植面积低于耕地面积的60%,而在2000年,两地70%以上的耕地用于种植水稻(表2)。

1.2水稻种植补贴情况

在补贴种类方面,广东省农业补贴项目大体包括良种补贴、种粮直补、购买农机具补贴、综合直补等,但是大多数农户只能领到其中的1~2项补贴。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可以领到面积补贴和良种补贴,而农机具补贴等有资格要求的项目领取的人数甚少、在农民中的适应范围小。在补贴数额上,各个地区因地制宜,略有不同,每667m2大多在100~130元之间,其中徐闻县和花都区补贴较高、分别为122.5和117.0元,五华县最低、平均为106元(表2)。

2广东省水稻种植现行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2.1补贴力度不够,补贴数额不足

多地水稻补贴力度不够,补贴的数额较小。调查结果显示,政府补贴数额仅占水稻种植成本的11%~20%(表3),而现行市场粮价浮动区间大致为1.8~2.4元/kg,考虑自然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对于多数农民来说,即便是较小的生产意外,政府的补贴资金都不足以弥补其种植损失。部分农民反映,仅依靠水稻种植收入根本无法支撑家庭生计和普通的生活开销。尽管广东省种粮补贴逐年增加,但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亦水涨船高,从2006年开始,广东省部分农资零售价平均升幅分别为化肥7%、农膜15.2%、种子13.6%[2],上涨幅度超过了水稻补贴的增幅。因此,与不断增加的种植成本相比,农业补贴金额可谓杯水车薪,多数农户根本无法利用微薄的补贴改善生产技术扩大生产,更不用说改善耕种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2.2补贴发放缺乏监管

在补贴发放过程中,缺乏严格监管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资格审核阶段,基层组织没有对申领补贴农民的实际水稻种植面积进行及时核查统计,政府亦没有定期复查,导致水稻种植面积的数据更新慢,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未种水稻仍领补贴的情况。在补贴发放后,“专款专用”的农民减少,部分农户收到补贴后并未进行水稻的再生产,而是将该补贴用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因此多地陷入了资格审查越不严格、补贴越不用于水稻种植的恶性循环之中。

2.3补贴项目对种粮大户的激励作用较小

补贴对水稻种植大户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影响了农业补贴对水稻种植的激励效果。现行的补贴制度中对种粮大户的特殊补贴项目少,金额有限[3]。以种粮直补为例,2008年广东省政府将补贴范围扩大至所有农户,但补贴的额度有所减少,2008年以前省级每667m2种粮直补为12.5元,2008年后下调为4元,结合市、县两级补贴,水稻种植大户每667m2得到的种粮直补约为13元,加上其他补贴,种粮大户每季每667m2的补贴为100元左右[5]。而实际耕种中,大户种植水稻每季每667m2需人工费用160元左右,仅靠补贴是不够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种植水稻经济效益低,近80%的散户将粮食用于自给,水稻进入流通环节的少,对市场影响有限;而大户种植水稻的主要是为了出售,水稻商品化程度高,对市场的水稻总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着国民经济运行。因此,补贴对种粮大户的效用越高,越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种粮氛围。只有大力鼓励种粮大户积极种粮,提高大户的粮食产量和售粮量,才能真正提高广东省水稻种植面积,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的产量。

3鼓励农户种植水稻的对策建议

3.1进一步加大对水稻种植的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及配套政策

一方面,针对每667m2近1000元的水稻种植成本,仅靠投入26%的种粮补贴,对农户来说激励幅度仍然有限[4]。因此广东省和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中粮食补贴的力度,争取将补贴份额提高到种植成本的30%~40%。同时,在省补和市县补贴两部分中,应灵活安排比例,可以根据地方GDP和GNP等指标划分出发达及欠发达地区,出台相关政策区别对待,对于相对发达的地区,可以适当减少省级补贴,强化地方市县的补贴作用;对于欠发达地区,则加大省级投入的力度,减轻地方财政负担,通过对市县的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更能发挥政府补贴作用,同时可节省开支,提高补贴的利用率,达到最优的资金投入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大土地统计工作的监控力度,切实核查土地有效面积,保证将补贴款按时按量发放到农户手中,使补贴政策发挥成效。完善相关部门的监督机制,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虚报谎报面积、冒充种粮户领取补贴款等不良行为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进一步规范补贴制度。

3.2多渠道加强种粮大户的补贴

针对种粮大户补贴额度小这一突出问题,广东省应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可开辟新的补贴项目如通货膨胀补贴等,用于弥补市场变动给大户带来的损失。对于现行的补贴项目,可适当增加大户所享受的补贴金额,提高补贴金额在种植成本中的比例,综合考虑,对大户每季每667m2总补贴提高至200元左右,相对合理。另一方面,政府应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对种粮大户实行更加优惠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大户参保,降低水稻大户种植风险和销售风险。同时,对于承保的保险公司,政府可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例如减免部分税收,以此激励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开发更多针对种粮大户的保险产品,通过保险代替补贴的方式,鼓励种粮大户种植生产水稻,从而营造当地水稻种植氛围,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提高广东省水稻总产量。

3.3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从近年来农业投入看,2004年广东省政府投入44.05亿元用于农业基本建设,该投入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1.8%,而在2005—2008年,广东省该项投入分别为5.38亿、16.33亿、24.44亿、30.2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分别为0.1%、0.4%、0.5%和0.6%[1]。虽然“三农”政策出台后,政府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从投入的比例分析,投资增幅比重不明显。针对水稻种植,更需要强化水利和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调查中发现,86%的农户反映水利设施跟不上,导致无水种植。因此,可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间接刺激水稻种植。建议把补贴对象扩大到村集体,除了对单个农户进行补贴外,还可以对整个村集体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根据每村水稻种植的规模,合理制定补贴数额。村集体利用补贴进行水利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维护,使百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