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记录十篇

时间:2023-03-25 11:31:10

课外活动记录

课外活动记录篇1

目前,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科学实验记录往往拘泥于简单的数据记录,忽略了学生自我观点和思想的表达,因此,教师应巧妙地运用科学实验记录,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探究活动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儿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无比奇妙的陌生世界。由于感官受多种自然现象的反复刺激,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他们对这些自然现象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并形成了一些与科学知识相似、相悖或不一致的观点,即前概念。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最感兴趣,所拥有的科学前概念带有强烈的年龄认知特点,难以把握。所以,科学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学生的科学前概念,使之充分地为教育教学所用。

科学实验记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应提倡学生使用科学实验观察记录本,充分展现学生前概念思维轨迹,以方便自己获取他们的前概念。

如在进行《磁铁的两极》教学时,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磁铁的基本概念,教师可以在讲述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分布情况前,让学生思考条形磁铁和马蹄形磁铁上磁力的分布情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记录本上。

不难发现,学生对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分布情况的猜测多种多样,可见学生的科学前概念思维相当丰富。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探究活动,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科学是讲究证据的,所以,在科学课所设计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重要数据,从中寻找科学规律,得出结论,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在讲解《昼夜交替现象》时,学生在大胆猜测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后,会利用模拟实验来验证猜想的合理性。

一般情况下,教师只要求学生能观测到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就行。但这远远不够,要想通过实验探究其中的规律,不妨利用科学实验记录表。

如图所示,教师细致地要求学生做分步实验,并仔细观察地球在每一个方位时的昼夜情况,认真做好记录,然后以记录的数据作为依据,得出最终结果。

在实验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跟随模拟实验中天体的运动前进,同时,还可能有更多新的发现哦。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合作小组成员往往会进行分工,记录工作就由小组记录员完成。这样容易导致大多数成员爱好实验而忽视记录,记录便成了记录员个人的事,使得小组内交流和研讨无法开展。

新课改下的科学课要求每个学生除了有相应的分工外,还要进行科学实验记录,用简单的文字、符号、图画记录实验前的讨论、实验中的现象和实验后的发现。

这些记录是学生思维过程的最好体现,有助于学生及时反思之前的学习情况,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

与此同时,科学记录可以让课堂更有趣、讨论效率更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最终改变学生的所想、所说、所为。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将上下课铃声当作学生探究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对学生而言,课堂内外都是科学学习的场所,课内学习是基础,课外学习是一种必要的延伸和补充。

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延伸活动,帮助他们不断扩展科学视野并进行有效的科学记录,发展创新思维。

课外活动记录篇2

一、检查程序

1.检查对象:所有在教学岗位的教师。

2.检查次数: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各一次,学期期末综合评定。

3.检查内容:《校本研训活动记录册》规定内容,即“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命题育人”、“研修记录”。

4.评比等级:期中和期末分别评出A、B、C三个等级。

5.结果运用:结合期中和期末两次检查,综合评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等次,对优秀等次将予以奖励。

二、检查方案

(一)期中校本培训检查评定标准

1、以听课评课和研修记录为重点。

2、评定标准

A等级:

(1)听课评课:5节以上(包含5节),表头信息填写完整清晰,有过程记录、过程评价、板书设计总结评价,缺项降级;

(2)研修记录:满2500字(4页),包括研修活动记录和教学笔记,缺项降级。

B等级:

(1)听课评课: 3—4节课,表头信息填写完整清晰,有过程记录、过程评价、板书设计总结评价,缺项降级;

(2)研修记录:1500字以上(2—3页),包括研修活动记录和教学笔记,缺项降级。

C等级

(1)听课评课: 2节课以下,包括听课记录和评价意见,必须有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

(2)研修记录:1500字以下,包括研修活动记录和教学笔记。

(二)期末校本培训检查评定标准

1、检查项目:全面检查《校本研训活动记录册》规定内容,即“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命题育人”、“研修记录”。

2、评定标准:

A等级:过程研训中含四个项目(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命题育人、研修记录)完整规范。

①备课上课:包括开课通知、教学设计、评价意见和自我诊断,要求每项必须完整、不能缺项,缺项降级;

②听课评课:在10节以上(包含10节),表头信息填写完整清晰,有过程记录、过程评价、板书设计总结评价,缺项降级;

③命题育人:“命题”,要求有试卷材料和试卷分析;“育人”,要有个案研究和心理辅导,缺项降级;

④研修记录:要求满5000字(8页),包括研修活动记录和教学笔记,要求读书笔记、活动记录、反思笔记、学习心得齐全等,缺项降级。

B等级:

①过程研训项目完整,听课达到10节;

②过程研训中四个项目基本齐备但不够完善。

C等级

①听课达到10节;

②四个项目缺一项以上;

③记录明显不符合研训内容、记录过简、或者空白的。

(三)期末综合评定标准

1、优秀等级:期中和期末两次均被评为A等次以上,认定学时并予以奖励;

课外活动记录篇3

何谓 “慧眼诊课堂,对错中求进”的教科研模式?如何有效进行?即听课有目标,观课有分工,研讨有争鸣,智慧有提升。一、听课有目标教师上课要充分备课,既备教材更备学生,不打无备之战。我们也要求听课教师不进行无目标听课。听课前,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重难点,熟悉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明确本次教研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目标。这样教师们在观察课堂时不必要把所有的关注点都只放在教学过程及设计上,也无需将教学设计全盘记录,这样会有更多的时间用慧眼去观察课堂,寻找对错。二、观课有分工为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观察课堂,充分捕捉课堂中的闪光点和短板处,每次教研活动都对教师观课进行科学的分工,明确各自观课时关注的重点,及时记录有效信息。为此,我们事先设计好课堂观察表,分“课堂时间分配、面向全体学生、师生互动交流、教师评价手段、、操作材料投放、教学策略运用”六个课堂观察点。课堂观察一:课堂时间分配。记录的教师要将各环节的所用时间进行详细记录,那样,重难点的时间分配就显而易见,整个活动的时间延长或缩短是在哪个环节出的差错一下子就明白了。课堂观察二:面向全体学生。记录有多少幼儿参与回答或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有多少幼儿属于被遗忘的角落;上课教师在实施面向全体幼儿时的有效策略和不足之处;幼儿没有参与教学活动的现象与原因;教师对能力差异幼儿的关注方式等等。课堂观察三:师生互动交流。分别记录师生、生师、生生之间在问答、操练、活动等环节中的操练次数。记录的教师清楚地记录各个互动方式上的次数,如个别回答次数,集体回答次数,整个活动提问次数,几个问题属于基于某一知识点做出推论和预测的,几个问题属于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的等等。课堂观察四:教师评价手段。记录的教师可将执教老师的评价语言进行分类记录,如简单积极的语言评价:对的、正确、很好等;思维过程启发式评价:试试看,还可以怎样玩。除了评价语言,教师肢体语言评价也可进行记录:如轻轻地拍拍幼儿的肩,点头微笑等,这样的评价同样能起到鼓励的作用,特别是当幼儿回答错误或东拉西扯的时候,这样的动作更能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我们觉得这在以前很少会有教师能有意地把它详细地记录下来,平时执教的教师一般也不会有意识地去关注这方面的细节。课堂观察五:操作材料投放。操作材料是幼儿思维的基石。材料只有投放得好、投放得巧,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观课教师要仔细观察,记录哪些材料是根据教学活动目标、内容来投放的,能有效支持幼儿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积极互动中激发探索兴趣;哪些材料可投可不投。材料在教学过程哪个环节、何时投放最有效,投放量多少最适宜……都需要一一观察记录。三、研讨有争鸣当课堂观察一结束,教师们可围坐在一起,拿着自己的记录材料,像上述实例中描述的那样,边回放教学情境边辩证地进行分析,自由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在百家争鸣中达成共识,在碰撞中提升智慧。1.情境回放: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在科学活动《弹性的秘密》中,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在活动上准备了许多用于表扬的各种笑脸贴纸。当幼儿积极地举手答题并回答正确时,教师就将这些漂亮的笑脸贴在幼儿的额头上,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肯定。幼儿都非常开心,活动就在这样轻松、热闹的氛围中进行着。当陆博小朋友正确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及时把贴纸送上。可没想到,可爱的陆博也拿出自己心爱的贴贴纸,说:“谢谢老师,你也很聪明,这张‘哆啦A梦的贴贴纸’送给你!”这突如其来的奖励使教师显得有些意外,稍稍愣了一下之后,将“哆啦A梦的贴贴纸”顺手接过,随手置于旁边的桌上。然后,教师又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教学活动。2.观念碰撞:对错是非,百家争鸣观点一:教学秩序不容中断。在这个活动中,当幼儿给教师拿出自己心爱的“哆啦A梦的贴贴纸”时,需要一定的勇气,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思想、细腻、懂得感恩的孩子。但他没有想到,由此会打断教教师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思路。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贴贴纸时,教师只有这样默不作声地收下礼物,这就可以了。如果教师还想进一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情感,可以在活动之后和幼儿进行单独交流,让幼儿知道教师非常喜欢这份贴贴纸礼物,在活动中我们没有必要就此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观点二:教育引导功在事前。幼儿的认知能力偏低,不能对自己的言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发生类似的教学意外。作为教师不能回避它,要正确面对与处置,需要适当引导和帮助。因而,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就应该告诉幼儿,对教师表示尊重和感谢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参与活动,主动向教师问好等,而不是单纯送东西。观点三:教学意外适时处置。从执教教师的角度来看,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完成本活动的教学内容是最应该值得关注,所以对一些意外的插曲往往就会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我想,如果我是教师也会这样处理,我不会花太多时间来表扬陆博小朋友,以此来肯定他的这种做法。因为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性,教师太多的表扬与表态,会给其他孩子一个潜意识的暗示,势必会引起更多幼儿做出相似的举动。3.智慧提升:教学是有生命的经过教师们激烈地争辩,最后形成共识。教学是有生命的,它需要激情。叶澜教授曾说过,“教学过程是一段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共生的生命历程。”教师的激情体现在向幼儿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与幼儿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面对幼儿心爱的贴贴纸,教师所赋予的赞赏和肯定,所表现出的喜悦与欢乐,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积极情感的回应,促发生命的激荡,从而诱发学习的最大乐趣,树立更大的自信心。如果我是陆博小朋友,我没有体验到教师在收到我这份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时的喜悦之情,也没有听到教师热情洋溢的话语,我肯定会感到失落,课堂肯定不会再有激情。教学是有生命的,它需要呵护。教学意外是我们课堂中美丽的浪花,是教学生命中精彩的乐章。在我们日常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些意外的存在。课堂是一个向未知方向挺进的过程,在教学中随时会出现意外,当这种“课堂意外”生成之后,教师如何进行妥善处理?采取怎样的方式面对“意外生成”?这需要我们更多关注和用心呵护。这就是我们的“慧眼诊课堂,对错中求进”的教科研沙龙活动的其中一个实例。这里,观念与观念在对击,智慧与智慧在碰撞。教师们大胆剖析课堂的每一个细节,讨论得热情洋溢,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无不展现出教师们的专注与认真,所表现出的智慧与热情也充分说明了教师们在活动中的收获与成长。(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柯岩新胜幼儿园)

课外活动记录篇4

全书分成两大部分:前四章宏观介绍了进行课堂教学观察的必要性,维度,准备及方法等,后八章则以前四章内容为背景支持,对课堂观察涉及的八个领域进行探讨,它们分别是感受课堂氛围、聚焦课堂管理、探寻教学过程的清晰度、查证教学指导方式的多样化、明确教学目标定位、检验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评估学习的成功、培养高品质的思维能力。

这八个领域既是教学设计时的着眼点,也是观课时的关注点,更是反思教学时的衡量依据。每一领域都是重要的,但是,最为重要的是在观察过程中如何把这些领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观察他人教学并以之为样板向他人学习的同时,也掌握了如何观察自己、如何使自己被观察。通过观察——反思——目标确立的动态循环,能极大地促进自身作为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观察与反思更多的体现在听评课。观察的载体虽然是“课”,但关注点却是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困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专业能力的问题。评课应是基于对课堂“教”和“学”行为的细致观察,然后对课堂中出现的真实的问题作出多角度的解释。

然而在我们传统的听评课活动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如: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评课形式化,有时缺乏有证据的观点,漫谈式、即席发挥话语过多等等。

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起来的,教师当然也不例外。特别对于教师来说,观察力尤其重要。观察现象,探寻本质。观察力是思维的触角,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就要善于把观察的任务具体化,善于从现象乃至隐蔽的细节中探索事物的本质。《教师观察力的培养》一书中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效的课堂观察工具(主要以表格形式呈现),在具体使用时,可以照搬,但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机动的修改,以便更好地将其应用于课堂观察。

在使用观察记录工具,我们要面临如何选择已有的观察记录工具的问题。主要考虑的三个因素:一是观察点,如观察“提问的数量”,则应该采用定量的观察记录工具;如果想观察“问题的认知层次”,那么应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工具;再如观察“情境创设的效度”,显然应该采用定性观察记录工具。二是观察者自身的特征,如观察“学生活动创设与开展的有效性”,若想从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和态度来判断,那么在界定不同态度表现行为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的记录工具是合适的,但这要求观察者有比较好的视力、良好的反应能力、快速的判断能力。若想从活动的难度系数及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来判断,那么需要记录一些教学片段中的行为、对话、情境等细节,则需要观察者有快速记录的能力和较好的记忆能力。三是观察条件,如观察“课堂对话的效度”,除了要有快速记录的能力外,还需要一些音像记录设备,否则,对话过程中的语调和神态等对话要素很可能无法记录。

进入课堂观察时,每一位观察的教师根据自己确定的观察点进行观察记录。观察记录要有定性的描述性记录,也要求有定量的记录,比如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出现的频率。同时,要有观察者的观察感受和理解,观察的教师还要记录音像资料。

课外活动记录篇5

关键词 听课准备 记录 教学亮点 教学特色

俗话说得好“倾听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位老师在走上讲台前都有听课的经历,听课不单是教师必修的课程,教学经验的延伸,也是教师们互相学习、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的平台。通过听课,我们可以学习先进教师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更好的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改的深入。同时,公开课、观摩课凝聚了执教教师的智慧与心血。优秀英语教师的公开课、观摩课,常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巧的结构安排、热烈的课堂气氛以及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听课的其他教师深受启迪,为英语教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与导向作用。那英语教师怎样才能听好一节英语课呢?

1 准备

听课前要计划好听谁的课,这位教师有什么特点,从中学到什么;要准备好授课教师使用的教材课本,要了解教学内容,熟悉本节课的重难点,了解与上一节课的联系,在教材中的位置。

比如,在《Charlie Chaplin》教学时,为了增强听课效果,为学习英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学生要做好预习,先是阅读课文,进而对教学内容有一定认知,再利用网络搜集与其相关的内容,如卓别林所演的电影City Lights和the Rush GoldD等,通过观看进行对人物有所了解。此外,为了对有关语法知识有所了解,那么,也要查询资料对语法知识进行研究,以便在课堂听讲过程中对语文知识有深层次的认知,也促进能够听好一节英语课。

同时,学生在听课前准备期间,也要将所学习的内容与上节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做好二者的衔接。在准备时,将有关内容记录在本子上,使得听课前的计划更加完善。

此外,教师为了提升听英语教学质量,也要制定计划,不但对教学内容予以深入探究,使得听课流程更加系统化,而且还要了解该班学生的基本状况,如果能在心里先设计好一个教案,在听课时与授课教师的授课过程相互比较,效果会更好。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时,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听好一节英语课创造有利条件,那么,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听课前的准备,从而为英语教学与学习的顺利进行发挥主要作用。

2 记录

听课时教师要高度集中精力,在大脑保持积极思维的状态下做好记录,从而增强英语听课效果。

2.1 记好课前几分钟的组织教学

在英语听课过程中,要学习教师的比较好的教学方法,进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标。在英语教听课期间,记录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为了在听课中汲取别人的经验,必须将听课内容记录下来,进而掌握丰富的英语知识与技巧等。在听课期间,听课教师要集中注意力,达到认真、专心听课的效果。同时,授课教师为了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一定要做好组织教学工作,为其专心听课营造有利条件。通常情况下,每位教师都具备其组织教学方法,所以在英语听课时,需要将课前几分钟的组织教学记录下来,学习其他教师的有效方法。总之,为了通过实施组织教学,对英语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听好一节英语的前提。

因此,组织教学做得好,就能为这节课增添色彩。很多教都有自己的组织教学方法,必须得记好。有一位老师我多次听了他的课,他的组织教学环节特棒,他利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些英语笑话、英语故事、英语绕口令、英语脑筋急转弯等一些课外知识,如:Who is closer to you, your mother or father? Mother is closer, because father is farther. What’s the smallest room in the world? ( A mushroom) 以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

2.2 记录好教学过程

听课中我们最关注的重点是教学过程。每节课的教学过程由教学环节、教学思路、教学设计等构成。其中我们不仅要观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如何去粗取精,或着迭荡起伏的,同时,低调而不奢华的教学设计、简单实用的启蒙手法、新颖的细节表现,应该也是我们的记录对象。这为我们如何分析、思考及评课积累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因此,在实际英语教学期间,师生要将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记录下来,以便在课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在对教学过程进行记录时,也有利于思考与教师保持一致性,避免在听讲时出现精力不集中的现象,并且对教师教学的思路有清晰认知,也为其日后学习英语知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3 记录好教学亮点

为了确保可以听好一节英语课,在听课时要有侧重点,尤其是将教学的亮点予以记录,主要原因是教学亮点是比较重要的教学资源,所以其更值得被人们珍藏与揣摩。

优质课之所以“优质”得益于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亮点频现,精致条理的分层教学中,浓缩了亮点流光溢彩的闪光时刻,往往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类珍贵的教学资源是值得收藏的教学财富。因此,在听课时,必须保证听课具有层次性,对教学的亮点有深刻认知,当学习到精华内容时,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英语听课效果。

2.4 记录好教学高潮

优质课仅有“龙头”是不完整的,还需“凤尾”来托,才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这个“凤尾”就是教学高潮,因此,优质课往往高潮迭起,当师生们在课堂上配合默契、精神高度集中时,课堂会呈现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烈氛围,而这种将课堂引入高潮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总之,需要将教学高潮加以记录,再对其进行研究,进而有利于找到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切合点,从而对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影响。

2.5 记录好教学特色

优秀的教师有好多种的教学风格。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活动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侧重情感教学的教师,讲课的语言幽默风趣;擅长运用肢体语言融入教学。教态上有的教师和蔼可亲,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有的教师温柔细致,课堂井然有序;而气氛浓郁热烈的课堂,往往是活泼大方的年轻教师掌控的舞台。若能在听课时把这些细节记录下来,再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定能受益匪浅。

2.6 对于板书设计进行完善

英语课堂的板书包含了很多要点,在具体设计时也需要加以重视。在英Z听课期间,作为听课教师应当借鉴优秀的授课风格,认真记录板书设计的要点。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整理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板书风格。很多教师经过长期的摸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板书设计方式。对于此,听课教师可以吸收优秀的板书风格,将这种风格与自身的板书设计进行充分融合。在记录板书设计要点的基础上,通过吸收与融合就可以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板书书写方式。对于富有特色的板书,听课教师应当进行适当整理,明确其中的关键点。这样做,有利于积累授课经验,通过设计精巧的板书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创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板书,板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依据。当设计精美、生动形象、脉络清晰、一目了然的板书吸住我们的眼球时,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收藏,这将是一笔不容小觑的财富。由此可见,在英语听课期间,必须对精致的板书设计予以收藏,通过吸取经验,进而对板书设计进行优化,从而充分发挥英语听课的重要作用,也为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7 记录好课件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所以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期间,加大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进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视觉、听觉感知教师提供的信息。电脑制作的课件通过光、电技术使学生接受的信息量达到最大化,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优质课往往都设计有课件,我们在听课时要研究授课教师是如何使用课件的,要研究课件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还要琢磨课件制作出的技巧,这对于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大有裨益。

此外,还要注意授课教师在仪表装束、讲坛风度、教学用语、时间的掌握、教具的使用、学生的学法指导、作业的布置以及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向他们学习处理这些课堂内容的有益做法。因此,这些内容也是需要记录的,通过将以上内容予以记录,并且对其加以分析,从而为计划教学提供指导。

3 反思

成功的课堂自有成功之处,也许教法新颖、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也许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引人入胜;也许双边活动开展活跃,气氛热烈。但也有不成功的课堂,例如重点不够突出;或者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或者教学用语不规范;或者授课中出现意外错误等。听课后,我们要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结构、教学环节,在教材处理、课堂调节、课堂节奏、时间按排、板书设计、课件使用等方面找出成功中的不足,及时与执教教师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与其他同行一起探讨这节课的成败得失,交流心得体会,最后将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写入听课后记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卉.怎样听好一节英语课[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4):180-180.

[2] 鞠志越.听《怎样上好一节英语课》有感[J].新课程导学,2015(1):75.

[3] 宦晨霞.构建英语课中的活力课堂――对一节英语课的反思[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1):42.

[4] 徐娟娟.清简・厚实・灵动・精致――从一节英语课中的小组活动说起[J].小学教学参考,2013(12):68.

[5] 扈廷珍.如何备好一节英语课[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109-109.

[6] 尤丽红.一节听说课之后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z1):438-438.

课外活动记录篇6

创设情境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和本节教学密切相关的音像、图画、谜语、故事、游戏等情境,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春天到了,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你们喜欢花吗?你能说出几种花的名称呢?在学生发言后,通过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美丽花儿让学生欣赏,然后再发问:“你知道各种花的身体结构和生长过程吗?”这样,自然转移到教学主题。

二、观察探究,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要体现一个“历”字,即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探究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尝到科学探究的甜头,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使他们进一步产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又可分为以下几个小环节:

(1)制订方案。制订活动方案就是为探究活动设计一个操作程序,是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的依据。活动方案包括观察什么、观察顺序、观察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其质量对观察结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制订活动方案又分两步。第一步,小组制订方案。在探究活动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制订活动方案,做到人人参与制订活动方案。重视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从而制订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第二步,班级交流方案。小组制订方案后,还不是十分合理、还不够完善。可以通过班级交流、不断修改,制订出更加合理完善的活动方案。班级交流方案时,教师要引导减少观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观察有所收获,提醒学生打算观察油菜花的什么部分?怎样观察才能更加仔细、更加清楚?观察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各小组的交流,学生更加明确观察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油菜花由哪几部分构成、名称是什么、每部分有什么特点等。特别是在“解剖观察”四个字边上,板书写出三个要点:由外向内、夹住基部、依序排列。教师左手拿油菜花模型,右手拿一个大镊子,先指出解剖基本程序。正式进行实际操作时,按照由外而内的原则,首先解剖萼片,接着解剖花瓣、雄蕊,然后解剖雌蕊,最后演示夹住基部解剖和依序排列在黑板的大贴袋中。

(2)观察记录。交代记录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慢慢地写下观察记录。第一,要求准确无误。观察到什么就记录什么,是什么就记录什么,尽量详细,要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不能加上猜想,更不能凭空捏造。第二,要求做到周密、完整,不能有随意性。第三,必须对每个现象都详细记录。第四,按一定的顺序记录。记录方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表格、图画等。这一环节留足时间,教师注意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观察进展情况,提醒学生及时记录。

(3)交流总结。①交流汇报。一般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汇报。这一环节是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收获的过程,教师要把握时间、科学安排,组织学生认真倾听,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讲清楚、讲透彻。及时捕捉不同学生交流中出现的矛盾,然后让学生进行辩论,教师要清楚记下他们争论的焦点,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②归纳总结。在师生共同总结,形成初步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概括,适时准确地出示科学术语、科学概念,指出学生观察中存在的不足与错误,使学生更加明确通过观察获得的结论或者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自由活动,巩固应用

观察是出发点,应用是落脚点。在一课学习即将结束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探究活动,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课后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思考、探索,从而巩固认知、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掌握规律,完成课堂知识的迁移。自由活动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留到课后进行。在自由活动环节,要把握一个“放”字,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畅所欲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动手剪、动笔写、尽情画等活动,展现油菜花的风采,升华所学知识。

四、自我评价,拓展延伸

课外活动记录篇7

关键词:速率 效果 政治课堂笔记 创造性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27-0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中学政治教学逐渐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但值得深思的是,思想政治作为文科,研究者大多集中在“政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途径”、“分析和阐述政治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对传统政治教和学的一些有效方法却关注不多,笔记就是其中之一。事实上,看书、听讲、笔记、温习是政治学习一般过程和经典方法,如果能从新课程的角度对这些传统的经典过程和经典方法进行继承、改造、创新,借用林毓生教授论述中国传统文化时提出的概念,实现经典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创造性转化”,笔者试以课堂笔记为例进行剖析和讨论。

1 从速率、效果角度审视政治课堂笔记的功能

无庸讳言,政治课堂笔记曾经长期是应试教育的奴婢,“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是对传统的接受式政治学习的辛辣讽刺。于是乎,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政治课堂笔记成了“应试教育”的殉葬品,在政治教学研究中倍遭冷遇,鲜有提及。其实,传统政治教学很重视课堂笔记,一般认为笔记有课堂再现、查漏补缺、释疑解惑等三大功能,这主要是基于政治知识掌握的认知角度看问题。如果从速率、效果的角度重新审视政治课堂笔记的功能,可以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1.1笔记是最经典的政治学习方法之一

一般而言,政治学习方法既包括各学科通用的一些方法,如阅读、听课、笔记、思考、解题、讨论等,也包括政治学科的独特学习方法,如汲取、鉴别、整理、归纳政治信息的方法等。近些年来,对后一类学习方法研究逐渐深入,但结合学科特点对前一类方法的研究却很少。其实,与其他学科相比,看书、听讲、笔记、思考等传统的学习方法在政治学科中的运用显得更重要,换句话说,这些学习方法在政治学习中更具有“经典性”,笔记就是这样一种经典的政治学习方法,学会记笔记的方法不仅在学生时代有意义,更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重要的梯航。

1.2笔记是记录政治学习过程的主要载体

政治学习中,阅读教材、上课听讲、思考问题、同伴讨论等过程都不能“事无春风了无痕”。勾勾画画、写写记记可以记录阅读政治教科书的感受体会,可以记录教师授课过程中形成的政治知识框架,可以记录思考和讨论政治问题的过程和收获,可以记录政治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因此,政治课堂笔记是记录政治学习过程的主要载体。

由此观之,积极引导学生记好笔记、用好笔记,不仅能便利复习、巩固政治知识,更是养成良好的政治学习习惯、获得政治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政治学习方式转变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2 从速率、效果角度剖析政治课堂笔记的现状

事实上,大多数政治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课堂笔记习惯的培养,但着眼点却只关注教师讲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对学生政治学习中思考、感悟、交流、讨论的笔记关注不够;只关注课堂的笔记,不关注整个政治学习过程中的笔记,重视了“政治课堂笔记”,不重视“政治学习笔记”。从学生的角度看,很多学生仍然没有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把笔记当作任务、课堂笔记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使有较好笔记习惯的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仍是不少学生的尴尬境地。以下试结合政治课堂笔记的几种类型作一简要分析。

2.1教材目录型笔记

试看如下的《生活与哲学》笔记片段:

例1:人民版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五课框题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这种形式的笔记主要是教材目录的整理记录,可能对学生宏观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结构有一定的作用。但总的来说比较随意,太过简略。从记笔记的角度看,只是教材目录的简单抄写,既没有对教师讲解的记录,也没有思维含量,对理解政治问题、形成知识体系帮助不大;从用笔记的角度看,这一类笔记在任何一个复习环节都不能代替政治教科书,起不到很好地课堂再现、知识整合的作用。从速率、效果的角度看,记这类笔记的学生既不能因为笔记而保证认真听讲,也不能通过笔记而掌握一种记录笔记、整理笔记的方法,他们只在于形式上笔记的有无和心理的自我安慰――我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课堂笔记本记录认真清楚的,政治学不好我很无辜!

2.2知识结构型笔记

有些学生的笔记记录比较详细。如:

例2:人民版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五课框题二《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3)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2)基本要求: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略)

②“两个结合”

③“两个反对”

这类笔记比前一类更清晰和详备,基本上较好地囊括了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也有助于学生把握哲学知识的框架结构。(有些教师喜欢用各种示意图、表格来呈现政治知识结构,相应的表格式、图示式的笔记在本质上仍是属于知识结构型的。)在课后政治学习和复习的某些环节中,可以用看笔记代替看教科书,达到“把书读薄”的要求,发挥政治笔记“课堂再现、查漏补缺、释疑解惑”的功能。从笔记的过程看,这类笔记所花的时间较多,如果是随堂记录的,听课时必须非常认真,因而,笔记与听课相辅相成,体现了呈现学习过程的作用。调查发现,做这类笔记的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形成习惯后,多数学生也不会因做笔记而影响听课;部分学生笔记速度较慢,需要课后结合教材和其他同学的笔记加以补充,通过认真的笔记,能把课堂内的听课、笔记等学习活动与课后的笔记整理、课堂回忆、同学讨论等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使政治学习的过程更充实。无论从政治知识掌握的角度,还是从速率、效果的角度,都对学生政治学习有不小的帮助。但这种笔记仍是基于接受式学习的,对政治问题的质疑、探究明显欠缺,有待进一步改进。

2.3标注教材型笔记

有些学生不是把笔记记在专门的笔记本上,而是在教科书上做各种标注。

例3: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第九课框题一《市场配置资源》。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批注: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市场经济。(批注:市场经济的含义)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只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批注:市场配置资源的信号:价格、供求、竞争)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人们就扩大上产;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昂贵、供应紧张,人们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市场中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批注:“无形的手”――市场)

这类笔记做起来比较容易,上课相对轻松,主要功能是帮助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很多学生选择这种形式的听课笔记,有划划写写在书页旁边的(如上例),有用不同颜色涂出相应文字的。从速率、效果的角度看,这种笔记方式一定程度上能保证认真听讲的时间,又可以通过对教科书的批注学会看书,找出书中的关键词句和信息,对后续的复习也有一些作用。但整本书划划写写的,有时会重点不够突出。这类笔记形式同样是基于接受式学习的,不能反映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方面明显不足。

2.4问题重点型笔记

有些学生的政治课堂笔记除了记录主要知识结构外,还记录一些思考的问题。如:

例4:人教版必修2《政治生活》第七课框题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宗教掠影――现状分析。

2、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自由政策(思考:地位、内涵、为什么是一项基本权利而不是基本政治权利?――详见P-9)

(2)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正常――保护,不正常――制止、打击和抵御等)

(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联系宗教方针:自传自养)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思考:为什么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3、弘扬科学精神。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思考:宗教与迷信的区别)

(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思考:为什么中学要接受的是无神论?)

比较而言,这类笔记既有一定的知识结构,也记录了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不仅能反映听讲的情况,还能反映思考、探究政治问题的过程,说明这类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听课很积极、思维很活跃,初步具备了探究学习的习惯。调查发现学生中这样的笔记比较少,多数学生认为这样的笔记知识点太少,参考答案记录不够,不利于阶段性复习。说明由于应试的大背景下,学生有浓厚的“标准答案情节”;另外,这类笔记的后续探究也没有跟上,由于整体上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改变,学生作业负担重,政治学科又不受重视,学生在课外没有精力和条件去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学习,探究止步于课堂中的这些问题。

综合考察以上四种类型的笔记,总体上还是基于听课的,体现的仍然是接受式学习为主的政治学习方式。从速率、效果的角度看,作为经典政治学习方法的功能发挥不充分,基于看书的笔记、基于思考的笔记、基于讨论的笔记、基于探究的笔记等都付之阙如,这方面做得最好的问题重点型笔记,也是浅尝辄止,效果并不理想。作为政治学习过程的重要载体,多数学生的课堂笔记主要是课堂听讲和考前复习的载体,积极思考的过程、合作讨论的过程、课外探究学习的过程体现不够。

3 从速率、效果角度实现政治课堂笔记的“创造性转化”

政治课堂笔记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既有传统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惯性力量的原因,也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在应试教育大格局很难根本改变的形势下,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既要重视课堂笔记在政治知识掌握和巩固等认知领域的作用,更应不断开发政治课堂笔记在速率、效果方面的功能,实现课堂笔记的“创造性转化”。

3.1使笔记从听课备考的载体向学习过程的载体转化

实现政治课堂笔记的创造性转化就要重新审视政治课堂笔记的功能,使课堂笔记从听课备考的载体向政治学习过程的载体转变。从笔记的功能看,要让笔记不仅成为复习巩固工具,还要成为保证听讲、启发思考、记录过程的载体。从笔记的内容看,要改变只记知识点、知识结构的传统,增加笔记的内涵,特别是要记录阅读所得、听课所感、思考所悟,反映整个政治学习的过程。从笔记的形式上,可以设计符合自身特色的分栏目笔记形式,例如,可以通过知识结构、问题探讨、错题集锦等笔记栏目,记录政治学习过程的点点滴滴,使笔记成为自己复习巩固的好帮手,也成为政治思维发展的成长记录册。

3.2从作为学习任务的笔记向作为学习方法的笔记转化

很多政治老师规定上课必须记好笔记,有时还要加以检查,很多学生因此把笔记作为一项政治学习的“任务”来完成。有不少政治成绩好的同学笔记比较“随意”,有的根本没有笔记本,把很多重要的内容、问题标在课本上,但他们上课时从容听讲,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有些还在教科书的天头地角记了很多自己思考的问题,学习非常主动。这一现实告诉我们:笔记不在于形式问题,不要把笔记变成一项学习任务,教师和学生都不必对笔记本的具体形式有硬性要求,不能被形式主义的那一套束缚了手脚。

政治学习的一项“看家本领”就是会记笔记,要从方法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笔记:包括如何记录阅读和听讲中的关键信息,如何记录阅读和听讲中发现的问题,如何记录思考和讨论中思维的火花……,笔记一旦成为习惯,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终身受用学习方法。

3.3从封闭的政治课堂笔记向开放的学习笔记转化从速率、高效的角度看,学习笔记不仅是课堂学习的记录,还包括课后整理、摘抄、阅读、思考的过程。因此,笔记就不能只记老师列的知识提纲,更不能只记板书,要养成把自己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的习惯,从课堂笔记向学习笔记转变。看书时勾勾画画地做笔记,听讲中梳理知识做笔记,做题时结合思考做笔记,讨论时深入交流做笔记,充分发挥学习笔记在记录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因此,要处理好课堂记录与课后整理、摘抄、阅读、思考的关系。

课堂记录的内容主要是老师所讲解的知识框架、线索和重难点问题,也应该包括听讲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和疑难批注等许多内容。课后整理就是把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在原笔记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完善,这也是一个知识巩固和再回顾、再领悟的过程。还可以把读外阅读中获得的政治知识、思考的政治问题记录在笔记上,拓展自己的政治视野,尤其要把平时对政治问题的思考、探究、讨论记录下来,让自己对政治的“思想灵光”记录在笔记上,使笔记成为思维成长中的一笔财富。

总之, 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 更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记笔记不是目的, 而是促进思考、 反思、归纳的手段, 而引导学生养成常思考、爱分析总结的好习惯, 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更是为了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人生道路上过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

[2]宋秋前.新课程教学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教育研究,2005.6.

[3] 课堂笔记在政治课堂的应用[J].考试・高中文科――学科攻略,2013年第2期.

课外活动记录篇8

利用谈话导入

谈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利用谈话,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教师的谈话中受到启发和感染,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学习《绘画日记》时,伊宁市十五小学奚泽霖老师是这样设计导言的:“同学们都写日记,日记能够记录当天发生的有兴趣的或感受最深的事,那么,既然我们都会画画,为什么不能给日记配以简单的画面,使日记更直观、更形象呢?”简洁的一句话既点明了绘画日记是在日记上配画的课题,又以一个反问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想要尝试的学习欲望。这时,教师板书课题———绘画日记,接着,教师趁热打铁,利用实物投影放大文字日记和绘画日记的范图,让学生观察,让他们说说,文字日记和绘画日记有什么不同(前者只有文字,后者既有文字又有绘画)?再问这些绘画是干什么用的?学生会很快回答:“是为了表现文字内容的。”这时,教师小结:“文字日记与绘画日记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表现和记录每天发生的有意义的或重大的事情。但绘画日记比文字日记表现得更直观、更形象。”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绘画日记的课题意思,而且通过范图和启发分析,加深了他们对绘画日记表现特点的了解,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愿望,为学好创作课《绘画日记》打下了基础。

利用想象导入

想象在美术课中用得较多,往往能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如在学习《想象画———我飞起来了》时,奎屯市第四小学宋环老师是这样利用想象导入新课的。上课一开始,教师先启发学生:有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呀飞,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教师头戴小鸟头饰模仿小鸟在空中飞翔的动作,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模仿兴趣)。课堂气氛开始活跃,学生的注意力被老师漂亮的头饰和模仿小鸟飞翔的动作吸引了。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愿意像小鸟一样在空中飞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教师高兴地说:“好!现在我们就来飞一飞。请大家慢慢地站起,伸出胳膊,闭上眼睛飞起来。”说着教师打开录音机,配上轻松的音乐,在乐曲声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读:“在蓝蓝的天空中,阳光灿烂,霎那间,我长出了一对翅膀,像小鸟一样在空中飞起来了。飞过天山,飞过草地,看到了家乡的新面貌,有高楼大厦,有草原牧场,还有我们新建的学校。还有……”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都急不可待地想表现自己。教师抓住学生的表现心理,鼓励学生按顺序接着发挥想象,说出自己飞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待多数学生一一说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后,教师让学生慢慢地睁开眼睛,问:“刚才你真的飞起来了吗?”学生回答:“是想象自己飞起来了。”教师说:“同学们说得对极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画一画《想象画——我飞起来了》(板书课题)。这样的导入,既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点明了课题,达到了导入新课的目的。

利用实录导入

课外活动记录篇9

一、评价主体

1、自我评价。根据课外阅读情况,学生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周期不能过短,避免增加学生负担,挫伤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1周做一次读书活动总结,反思成效,制定下周阅读计划。

2、组员互评。将学生分成四人阅读小组,每周由组长主持互评阅读收获,副组长负责统计,在全班交流。也可以推荐本组读书笔记佳作在全班展示,共享成果。

3、教师评价。教师要提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状况,采用激励性评价原则,全面评价学生阅读效益,指导学生课外快乐阅读。评价可采用定量评价――百分制法;也可以采用定性评价,以鼓励、督促为主。

4、家长评价。家长评价是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家长评价主要建立家校联系卡,让家长定期记录学生在家阅读情况,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教师。这种评价不设统一标准,只要求家长参与即可。

二、评价内容

1、阅读数量。《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阅读数量评价是课外阅读的基本评价。主要采用分段评价的方法。新教材每册书都附有课外阅读推荐篇目1-2部,基本能达到260万字的阅读总量。可以建立学生个人阅读档案卡,便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按时完成课外阅读任务。

2、阅读情感。兴趣是学生课外快乐阅读的动力。阅读情感评价主要为了掌握学生每天自觉完成课外阅读的情况,以便教师随时调整阅读任务,使学生保持课外阅读的热情。情感评价采用自我评价、组员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采用笑脸制,阅读兴趣高涨,得三个笑脸;有阅读兴趣,得两个笑脸;阅读兴趣一般,得一个笑脸。通过阅读情感评价,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阅读,自我成长。

3、阅读习惯。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评价。

⑴阅读计划。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规划完成初中课外阅读总量。教师检查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分阶段执行情况,及时提出建议,督促实施。

⑵阅读速度与效率。经过初中三年的阅读实践,学生默读现代文的速度一般达到每分钟500字。可采取逐学段检测,渐进达标的方法。默读效率的评价可采用设计阅读问题,让学生定时、定点解答检测。

⑶正确流畅的朗读。仿照普通话测试方法,根据学段、学生阅读水平选择篇目,计时阅读,按照朗读的流畅程度和读错字音、填字、漏字等情况综合评价。

⑷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活页课外读书笔记本,自行设计目录、插图;每学期末分类整理,教师检查,展示评选。

4、阅读能力。阅读能力评价主要采用定量评价。根据阅读材料类别,参照语文检测卷设计课外读物考题,让学生限时作答,以得分为主要依据检测学生阅读能力,以便教师快速了解学生阅读情况,调整指导策略,促进学生课外快乐阅读。

三、评价方式

1、活动评价。活动评价就是通过开展课外语文活动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效果。每周按班级、每月按年级、每学期按学校组织一次课外语文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评”“好书推介会”等。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营造书香校园。

2、展示评价。展示评价就是通过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的展示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收获,引导学生快乐阅读。在学习园地开辟“阅读专栏”,设计版面、分类展示;创办班报,成立编委会,按小组轮流值周办报,展示阅读成果;利用黑板报、橱窗栏、广播站等多种载体,共享阅读收获。

3、记录袋评价。成长记录袋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方法,主要搜集能够记录学生课外阅读过程和终结性的材料,包括课外阅读计划、阅读卡片、阅读总结;获奖证书、发表文章、荣誉证书等。每学期结束,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参观展览,评选出“最佳记录袋”,借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热情,点燃学生课外快乐阅读的火把。

自从开展课外快乐阅读以来,我们一边组织课外阅读活动,一边进行行动研究,不断探索课外阅读评价的策略,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互相结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断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课外活动记录篇10

一、明确目标,分类管理

根据学校档案的特点,结合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档案可分为:文书档案;教学档案;学生档案;教师档案;德育档案,体育、美育、音乐、劳动技术、卫生档案;特色档案;安全档案;其他档案等九大类。为了便于查找利用,每一大类又可进行细化,即将文书档案划分为上级机关文件、通知、通报;简报、教育报;学期和年度《教工手册》;各类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各种会议记录;学校发展建设规划;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各类组织机构。教学档案划分为学校各类课堂讲评标准;课改日志;教研组活动记录;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档案;校改实验档案;学校优秀教学论文集;教学质量分析;教学检查记录;学科教学成绩;学科课外小组训练记录;教学竞赛记录;教师讲学评估;教学交流活动记录;手抄报等大语文资料;教师教学讲评标准;学校体育活动记录;学校艺术活动记录;学生作业批改记录;校本课程教材;学期学生教材一览表。学生档案划分为新生录取花名册;新生登记表;新生学籍变化情况;流失生花名册;毕业生花名册;学生奖惩情况;流失生回收档案;学年班级花名册;学生评价手册。教师档案划分为领导个人成长档案;骨干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培养对象个人成长档案;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教师基本情况统计表;骨干教师基本情况;课改典型教师档案;教师奖惩情况;教师业绩考核资料;教师基本功训练、比赛材料;教师学历复印件。德育档案划分为学校德育工作手册; 班主任工作手册;德育活动资料;德育专题研讨论文;党、团建设;家长学校建设材料;升旗活动及安排记录;依法治校资料。体育、美育、音乐、劳动技术、卫生档案划分为校园体育节、艺术节材料;各种活动获奖纪录;校运会有关材料;单项体育竞赛材料;学生健康检查表;心理健康材料。特色建设档案划分为特色建设计划总结;特色建设活动记录;特色建设成果;特色建设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安全工作档案划分为单位基本情况,重点部位情况;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安全员责任分工表;安全设施、器材情况;安全设施、器材定期检查记录,维修保养记录;各类安全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各类安全检查、巡查记录;各类安全宣传培训记录;各类事故及处理记录;各类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食品卫生管理档案。其他档案划分为学校办校水平社会满意度调研表;学校集体、个人各类荣誉证书;检查记录;音像资料;音体美劳、卫生器材登记;实验室各种器材登记。通过详细的划分标准,使学校的档案分类有章可循,为分类管理奠定基础。

二、注重收集,形成规范材料

档案是高级中学领导正确决策、研究工作、处理重大问题的依据,搞好文件材料收集是确保档案材料齐全完整的前提和基础,也可直接反映本单位的工作实绩。但从当前我国高级中学学校文件材料收集的实际情况看,有的文件材料特别是学校本身形成的不同载体的“账外”文件材料,得不到及时地收集整理归档,存在不完整、不齐全的现象。我校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即在年初制定各级工作目标责任书和档案台账资料考评表,将需收集归档的文件材料全部细化到个人,并与年终考核挂钩,凡是档案资料不全的在职人员年终考核适当扣分,对文件材料收集归档成绩显著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加分,对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三、实现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为了校园各群体可以方便、快捷地利用档案信息,学校可将利用率高的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既可提高学校档案的利用率,又可大大促进学校档案的科学管理。在平时的资料建设上,应做到事事有记载,件件有材料,并充分利用录像机、照相机等现代化音像器材,将学校每一次教研活动及各种节庆活动、参观交流活动等全部记录保存,使校档案室各种资料齐备,全面而完整地记录学校的创业发展史,为学校积累宝贵的财富;可利用学校的多媒体网络设备,实现软硬件共享,减少学校在硬件上的开支,更好地发挥各种教学设备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