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体育活动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14:32:51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1

1.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在社会、家长以升学为中心的思想指引下,学校重智轻体的观念很难改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虽然从表面上看每周都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满操场都是活动的学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学校在不少情况下都是为了应付检查,作给领导看的,片面抓升学率,一切围绕“中考”和“高考”转的情况依然存在。

2.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障。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各科作业太多,需要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来完成作业,有的甚至做作业做到晚上十二点,影响了学生第二天早锻炼。

3.课外体育活动场地有限,器材少。现在许多学校学生人数较多,体育活动场地少,器材严重不足。甚至有的学校以安全隐患为由把原有的室外单杠、双杠、肋木、平梯、跷跷板等学生喜欢的体育设施拆掉。其它体育器材没有专职的教师管理,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器材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毽子等都是学生自带,学校没有提供必要的体育器材。

4.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单一。有些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没有统一管理,没有体育教师指导,都是以班主任安排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如跑步、做操等。谈不上丰富多彩,制约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5.课外活动,只求安全。在体育运动中,“安全第一”不可少,但学校体育也不能为了安全而不搞运动。因为体育活动过程,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在运动过程中,稍有不当就易发生伤害事故。目前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为了避免伤害事故,采取了一些消极预防方法,对体操、田径等危险性较大项目,不想开展。学生活动内容相应减少,学生的运动激情相对减退。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1.早操、课间操。早操、课间操的组织方法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在场地器材的安排上,可集体与分散相结合;在明确内容上,可统一安排和自选相结合;在工作方法上,体育教师、学生干部、班主任应该互相配合;在活动效果上,可平时考勤与抽查评比相结合。

早操、课间操要有专人负责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密切配合;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充分认识“两操”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自觉行动;可通过会操表演、比赛等方式来提高“两操”的质量。

2.班级体育锻炼。班级锻炼是以班级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在班干部和锻炼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的体育活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应进行指导,要在时间、内容、组织和生理负荷等方面要提出具体要求。

班级体育锻炼的内容,可以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围绕《课程标准》开展锻炼,可以与传统体育项目和学生喜闻乐见的简单易行的非正规项目,如与游戏、校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

3.体育节。体育节一般有“体育周”和“体育日”两种形式。

“体育周”是集中利用一周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组织各种宣传教育、锻炼、比赛等活动,如体育专题报告、体育讲座、体育知识竞赛、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游戏等。开展“体育节”活动应列入学校的体育工作计划,成立临时的指挥机构,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并作好充分的准备。体育周结束后要做好总结工作。

“体育日”一般是结合有意义的节日或重大的国际、国内的体育活动日,利用一天和半天的时间,开展专题性的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一般可组织全校性的活动,也可按年级、班级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节假日体育。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到大自然中组织进行。校内活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等活动条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加强领导,搞好组织工作,注意安全和卫生,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建议

1.管理者要重视。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研室、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医生,以及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等部门在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切实把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放在教育工作、体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2.加强学生组织建设。要充分调动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学生需求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使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得到保证。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和使用好学生体育骨干,使他们在体育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

3.安排好时间和提供必要的场地、器材、设备。要安排好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和相应的场地器材。把“阳光体育”工程落在实处,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学校要按国家规定建设体育场地配置器材。

4.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与比赛。各级教育、体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公共体育场馆都要组织适合学生参加的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及竞赛。要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重点开展长跑等简单易行、锻炼价值大的体育活动。

5.加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实际,教育要形象化,多样化。宣传的重点是学生、家长,要使家长深刻认识从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出发,应以“健康第一,学习第二”,使家长自觉督促孩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要对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6.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要使课外体育活动的工作坚持有序的进行,需要认真贯彻有关法规制度、考勤制度、检查评比制度和定期测验制度等,使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得到保证。

7.加强医务监督。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工作,医务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定期对学生健康进行测试,随时处理学生的一些运动伤病,保护学生的健康,确保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谢琼桓,刘德佩,白君玲.2010年中国社会体育的战略构思.体育科学,1997,17.

[2]龚坚,张新.体育教育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清黎.体育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2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课外体育活动 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09

The New Mode in University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BAI Haiya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3)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factor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for our students, explore new model of colleg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establish the new concept, social sports, school sports, family sports, to lifelong sports, watching sports, entertainment, sports, fitness sports, outdoor life involves the content of the practical life skills, such as the content of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to meet the students' individu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mod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reform and?exploration

为了遏制我国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的势头,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自2007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各高校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如春季长跑等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今的大学生喜欢追新求异,因此,课外锻炼内容要丰富多彩,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传递正能量的重要途径,应符合当今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外活动应围绕健康教育为目标,从终身体育角度出发,加强体育意识的培养,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效率。因此,探索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新模式,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1 课外体育活动的几种新模式

虽然全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推行多年,但是在推进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方面缺乏具体操作方法和手段,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入点,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我们提出五种课外体育活动模式,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正。

1.1 辅助指导课外体育活动模式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应加强大学生主体地位,在微信时代,新知识、新方法的引用,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改变过去课外体育活动片面追求名次,为了比赛而比赛的弊端。故举办全院健美操创编、原理、方法理论讲座、街舞和拉丁舞格局设计竞赛、健美操自编、自创、自演比赛、制定自我健身锻炼计划竞赛、一般性或专门性准备活动设计方案比赛、桥牌系列讲座和竞赛等活动。

1.2 学导参与的课外体育活动模式

在体育活动中要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能,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临场实践能力。近年来,我们举办了以下活动:体育骨干、运动员和裁判员学习班、培训班和强化班课程,使大学生熟悉或掌握竞技项目的竞赛规则、裁判方法和竞赛组织与编排等内容,以理论为先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比赛裁判工作,学生在课外组织各种小型多样化的体育竞赛,从组织到策划全由学校体育社团来承担。在实践中,裁判员应掌握临场裁判技能,及时总结,对大学生裁判员系统理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更新,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也能减轻体育教师的负担,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近年来学生裁判员各类项目共考取二级、三级部级裁判员102人。

1.3 探究式课外体育活动模式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与社会体育相结合,学生由被动参与变主动参与。组织各种活动,要进行宣传和策划,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社团和协会的作用,体育教师在体育社团应做辅导员。比如,每年组织新生运动会,四月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市春季长跑比赛,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组织学生参加朝阳区社区足球赛、与消防部门战士进行足球和篮球友谊赛、拔河比赛、与学校周边单位组织各种友谊赛,真正做到课外体育与社会接轨整合,促进友谊,拓宽学生的体育观。每年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全校拔河比赛、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生化杯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以促进环境保护,倡导绿色出行。引导大学生每天徒步行走3000步,并举办环保徒步行走大众赛等项目,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家庭教育、社区教育、野外拓展是现代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大学生体育实践的重要平台,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广阔天地。

1.4 互联网课外体育活动模式

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微信,进行有效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最新资讯的,以系为单位,注册课外体育活动微信公众号。大学生与体育教师之间及时交流,在网上咨询、答疑,开展网上体育知识竞赛、网上指南等活动。

1.5 体育理论传授多样化模式

以讨论班的形式举办体育学术理论讲座或专题讨论,聘请体育界知名教授、教练员、运动员到我们学校来讲学,每年举行体育小论文或体育知识竞赛。引导学生体会体育的魅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方法和习惯。

2 结果与分析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新模式是对旧模式的继承、遗弃和改革,并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以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为主线,以阳光体育运动方法为目标,做到课内、课外一体化,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机结合,促使大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与他人相处合作能力。新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大学生,促进他们得到全面发展,激发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挖掘体育潜能。通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探索,新模式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通过与各年级学生进行座谈以及2300份无记名大学生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对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以人为本”是大学体育的核心动力,是时代和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了“人文融合”的教育思想。

2.1 学生反馈

调查显示,82.6%的学生认为辅助指导式课外体育活动模式有利于体育意识的培养,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和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72.2%的学生认为通过自创、自编、自演、自导的运动项目提高了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并增进友谊。87.4%学生认为学导参与式模式为自己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检验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与教师和学生共处交往交流的机会。能够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临场裁判实践能力。92.5%学生认为在体育活动中养成的体育健身能力有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96.4%的学生更愿意参加公益活动,对绿色健步走兴趣浓厚,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陶冶学生情操。96.2%学生认为利用校园网和微信传递体育知识,弥补了体育课堂教学理论课课时的不足,填补了国内教学空白,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2.2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上升趋势

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其体质体能测试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长跑项目的提高效果显著,与全国体能监测相应年龄组对照,显著高于同龄水平。

2.3 制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因

调查显示。3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没有时间和精力,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专业知识,压缩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精力。58%的学生认为缺乏体育场地设施,无处借体育器材。48%学生认为不能参加体育运动是因为缺乏老师的专业指导,也没有合适的健身俱乐部可供参加。所以,开发学生体育健身俱乐部是当务之急。合理安排合适的运动项目,大力开发简单、方便、实用、集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满足不同层次群的需求。

3 结论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新模式能够适应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并与社会体育接轨。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区域内协同发展,共同面对社会的挑战。新模式是以大学生自我体育教育锻炼为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各高校应建立体育网站,加强体育网信息化推进进程,拓宽思路,加强优势资源开发,实现资源共享,服务于高校学生。开发学生体育俱乐部建设,向学生提供简单、实用的体育指导和场地设施服务,激发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董华丽.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大家,2011(12).

[2] 杜凌云.高校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报,2011(4).

[3] 刘建中.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开展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7(5).

[4] 王小娟.论大学校园体育社团的地位与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1).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3

***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

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总之,这种“知识性德育课程”或“理论性德育课程”,因为其“道德功课”的性质与一定程度的“空洞说教”的缺点,在其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或“教育”作用上,从积极方面看,能让学生们“学会”或“知道”一些“非道德的”知识或观念,即“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但是,在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就收效甚微了。

对于传统的与现行的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上述缺点,不少欧美国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实验。在其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研究与借鉴的是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的德育方法,特别是他所创导的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及其德育课程的理论与方法[1]。作为德育课程及其教学领域的一种新探索,它对于学生道德判断发展和道德行为成熟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作为一种特定的道德教育方法,某些方面是有限度的;当这一方法与其他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及各种隐性课程相联系时,其作用将得到保证和扩大。在我国学校认识性德育课程及说理、讨论、辨别等德育方法的建立、改进、发展与实施过程中,这种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方法与道德推理课是值得批判性借鉴的。当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认识性德育课程,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还有待于大量的比较研究、探索创造与验证性实验。

整体大德育课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或第二类是活动性德育课程,也称实践性德育课程。在其中,又有正规的、显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与非正规的、隐性的德育“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这里要讨论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是:德育课程的主要性质或主体部分是认识性的还是活动性的?是理论性的还是实践性的?还是两者并重?无论在欧美还是中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既是一个从未得到解决的理论问题,是一个需要予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从欧美的情况看,在德育课程问题上,人们所做的与所想到的一直是一些看得见、可操作的知识性的、理论性的或认识性的课程。这类课程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是没有多大效果的。退一步说,即使此类课程的某些部分的确对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发展起了作用(如道德推理课的效果一样),但是,在这种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习惯之间还有很多中间因素与问题有待研究与解决。

其实,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及其教育问题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提出了“美德可以被教吗?”的问题。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就是道德,对道德的认识即会导向对道德的实践(德行),因此,美德是可以被教会的;从现代角度看,苏格拉底的观点只有在前述道德讨论课等严格意义上的认识性德育课程的正确教学中才能成立。而对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许多人来说,“美德可以被教吗?”这一命题是否成立要取决于“美德”意味着什么与“教”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教”给学生“美德”,究竟是指将“有关道德的知识”教给学生呢?还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行”呢?“在前一种情况下,美德是一种事实,可以象历史学、社会学或政治学之类的任何其他事实材料那样用理智的方法来教。在后一种情况下,美德是一种行为。德行是一种技艺,技艺的进步需要实践”[2]。在这一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有非常明白的看法。他指出,美德有两类:理智的和道德的。“理智的美德由教学产生和发展,道德的美德由习惯而来。我们首先是通过练习道德的美德才能获得他们;由于实行公正的行为我们才变得公正,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我们才变得节制和勇敢”[3]。当然,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因此否定智慧或理智美德的作用,而是要求年青人不仅要具有清晰地认识与思考伦理问题的能力,也要将他们的选择付诸实践。

在现代学校德育中,如同古希腊一样,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道德认识与推理的教学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这一问题的一个侧面看,即从一切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符合一定道德要求、标准的道德行为及习惯的角度看,道德教育的重心是,在具有道德认识的同时或在此基础上从事实际的道德活动或道德实践。这正如学游泳,必要的理论知识是前提条件或基础,但是,真正学会游泳最终要通过亲身的游泳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理,在学校德育的课程问题上,我们认为并强调,要采取适当删除、合并、精简等方法,适量削减学校的各种知识性德育课程中不科学的、效果不好的门类与内容,并根据哲学伦理学、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社会学等理论与社会实践发展的规律与需要,研究、探索并逐步建设几门真正意义上的认识性德育课程。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并强调,在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活动性德育课程也是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或“主课”之一。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也应有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科学的测评手段和标准。

有关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第二个重要问题是它的外延的界定与内涵的确立问题。从表面上看,我们可以将传统的与现行的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内外与校内外的班组、团队会活动与最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原型”。但是,与此同时,在这两者之间,无论在课程的外延或范围(数量)上还是在内涵或本质属性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从外延或范围、数量上看,我们所说的活动性德育课程既包括前面提到的传统的与现行的德育体系中所提到的各种专门活动,又包括各种非专门性的、从未被看作德育活动的、甚至从未被看作教育活动的、但却具有育德性、德育意义或德育作用的,即对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发展有客观必然的实际影响的其它一切校内与校外的正规与非正规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应该被活动性德育课程的设计者与执行者加以认真的考虑与吸纳。

其次,从内涵与本质属性上看,传统的与现行的德育体系中的不少德育活动或实践,是在教师、学校、家长与社会的“要求”下,由整体对学生个人的、从上而下的、自外向内地单向地“组织”或“发起”、并要求学生“参加”的。这种“参加”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动的。与此相反,在我们提出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学生是主人或主体,是真正的“参与者”与“当事人”,不是“客体”、“旁观者”。在其中,学生是他们的“人生舞台”——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演员”、“主角”,也是他们自己的“管理者”或“领导者”;学生参加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主体参与”活动、一种对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介入创造”活动。在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中,教育者认识到并在实际工作中遵循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的主体的原则,把学生看作是有权利并有责任或义务参加或参与校内外一切活动的积极主体,引导启发学生作为活动的积极主体意识到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有权利也有责任并真正自愿地主动地、直接地、民主地参与到校内外各种事务、活动及其决策与管理工作中去,从而主动地选择、吸取(“接受”)各种活动的教育影响,以发展自身的参与意识、参与责任感、参与能力与其它各方面的品性、能力与素质。这是一种发自主体内部的、自内向外的、主动积极的活动,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活动。这种主体参与式的自我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学生主体“自己塑造自己”的活动或“自己构成自己”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被人塑造”或“被人模造”的活动。人具有主体性与创造性,他需要的是将其作为主体的真正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只有这种主体参与式的自我教育活动才会为德育中存在的空洞说教与机械训练和学生言行不一(知行脱节)与缺乏自觉纪律和责任感(及使命感)等老大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与方法。在这个意义上,主体参与式活动是真正的自我教育的德育活动,是真正的活动性德育课程;这种主体参与的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形式”。

在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中,真正的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外延或范围与内涵或本质是什么?在中外德育理论界,从总体上看,从理论角度对这些问题作系统探讨与阐述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学校德育的实践发展已经先于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在当代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实践的改革与发展中已有了不少有意与无意地、自觉或被迫地出现的各种可以被归入我们所称的活动性德育课程领域的新措施、新方法与新尝试,尽管它们在外延或范围、尤其在内涵或本质上并不完全、也并不严格地符合活动性德育课程的要求。

用传统的经典的德育课程理论看,现代欧美大多数学校不仅没有过去那些如公民课、道德哲学等知识性德育课程,而且也没有过去那种通过宗教活动、学校仪式与通过榜样、学校规则控制学生生活,形成特定道德品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从这一意义上看,人们可以说,现代欧美学校无德育。但是,从现代的课程论观点与现代德育课程发展的实际看,在欧美大多数学校,除了通过各育、各科的学科教育与教学中的“潜在德育课程”或“隐性德育课程”以及我们论及的道德推理课等“显性德育课程”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外,更有通过由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各种校内外活动(学习、生活、闲暇活动与劳动等)对学生进行教育或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学生们正是在这些日常的活动中,学会社会生活、获得道德成长的。在传统教育观与传统课程论中,看起来是“无德育”的不少欧美学校,实际上是无处没有德育的“泛德育”,而且其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一现象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批判借鉴的。

在我国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历来是受到普遍重视的,而且积累了不少好的传统与经验。从形式上看,可以归入我们所称的活动性德育课程范围(尽管从内涵上看还值得研究)的有: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教学实习、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等)、社会考察与社会调查、公益劳动与社会服务(包括咨询服务、课外学术活动等)、军事训练与勤工助学。此外,如实验、练习、作业、音体文娱活动等等也对学生品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最近十几年中,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发展与研究。它既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一种特定的德育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各个方面,不少学校作了系统的、制度化的探索。这些社实践活动不仅对专业学习来说是必要的,而且对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方面的素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前述种种历史传统与新的探索对于建立活动性德育课程是一个宝贵的经验;但是,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建立需要一个广泛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与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的、反复的、漫长的科学探索与实验的过程。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国际课程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展是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又译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潜藏课程或潜课程)或自发课程(UnstudiedCurriculum)概念的出现与人们对它的研究。

隐性课程或自发课程的概念是由菲利普·W·杰克逊(Phillip.W.J-ackson)在他的《课堂生活》(LifeinClassroom,1968)一书中首先提出的[4]。此后,德里本、弗里丹柏格、罗森塔尔与柯尔柏格等人都讨论过这个问题。而且,在不少人看来,隐性课程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涂尔干及以后的一些功能社会学家、存在主义现象学家以及杜威和皮亚杰那里。

从目前的情形看,关于隐性课程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看法。按照罗兰恩特·梅根的看法,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中除正规课程之外所学习的一切东西”,或者是指“能导致学习的(无论是否有目的)、与学校教育相联系的一切东西”;或者可以更具体地定义为,“隐性课程是既非学校、又非教师所教的东西。无论教师如何开明、课程如何进步、以及学校的社会方向如何,总会有某些东西传递给学生。这些东西无需在英语课中讲授,也无需在集会中灌输,但学生总会从中学习到他们的生活观与态度”[5]。

基于现代课程论新发展的上述观点,我们可尝试建设由正规德育课程、显性德育课程与非正规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两大类组成的完整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其中,首先是正规的认识性德育课程与正规的活动性德育课程这两类正规的或显性的德育课程,然后是潜藏或隐蔽在这两类正规或显性课程之中或之后的隐性的或潜在的德育“课程”,最后是教育环境中体制性与气氛性的德育“课程”。这样,在两类正规的或显性的德育课程之外,还需要研究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或潜在的德育课程。

(一)与认识性德育课程并存的是第一类隐性德育课程。这一类隐性德育课程实际上又可分成两个部分来讨论。

第一类隐性德育课程的第一部分实际上可指学校中专门的、旨在德育的知识性、认识性或理论性的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课、政治理论课等课程中隐含的德育因素。专门的认识性德育课程有其预定的目的、内容与作用,但是,学生从这些课程中“学会”或“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者与传授者所预期的结果。

第一类隐性德育课程的第二部分指的是学校中除专门旨在德育的认识性课程之外的其他一切认识性课程中的育德因素与育德作用。这种育德因素或育德作用隐含在学校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并以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发生着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

当然,应该注意的还有其消极作用。教育社会学家们曾讨论过隐藏在历史、宗教、语言、文学等课程中的“教材作者的幽灵”问题,即教材作者、教学材料或内容的设计者与提供者以及教师在价值观、道德观上的偏见、曲解与错误的问题。这些因素中有些是被有意地放入课程内容之中的,有些是无意地隐含在正规的课程内容之中的,有的连作者与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与作用。如历史课本中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因素,宗教、语言文学中的性别歧视与社会阶层偏见。

(二)与活动性德育课程并存的是第二类隐性德育课程。在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前半部分是显性的、正规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后半部分是隐性的、非正规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从整个隐性德育课程体系看,这是第二类隐性德育课程。当然,即使在前半部分正规的、显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也有隐性的育德因素包含其中。

(三)隐性德育课程的第三类与第四类是教育、德育环境中体制与气氛的育德因素、育德作用或育德意义。在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中,所谓体制指的是每一个学生学习与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班级、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组织与管理体制;所谓气氛指的是每一个学生学习与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班级、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特定的风气和氛围。在特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体制是环境中固定、形式化了的气氛,是“硬”的气氛,而气氛是环境中“软化了的”体制,这两者经常是结合在一起而难以截然分开的。在很多课程社会学者与道德教育研究者那里,体制与气氛两个因素通常与校园内外的文化这个概念相通用。

从特定角度看,这方面的隐性课程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分析。当然,这三个层次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截然区别开来的。

1.第一层次是物质——空间方面的隐性课程,它指的是学校建筑设计、校园规划与班级教室设置等物质与空间环境方面的“体制”(布局)对于学生发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罗兰恩特·梅根在分析隐性课程时曾指出:“课堂是一个幽灵萦绕的地方或场所”,在其中的幽灵之一即是“建筑师的幽灵”。有时候,学校的建筑本身就象征着历史传统、校园文化与校园气氛,这一点可以在欧美与中国大学中某些古老建筑物中看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可以认为,学校如同一个“舞台”,教育、教学这场“戏”就在其中演出,而影响这场“戏”的效果的因素不光有导演、演员、台词与动作等,“舞台”本身的设计安排及其性质、特点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曾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理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的确,传统的学校教室布置中教师站在讲台前,学生坐在讲台下,象征了传统教育中学生的被动地位与知识传播中的权威主义。而当课堂桌椅被安排成圆圈形,让学生围成一个圈坐,而教师成为其中的“平等”一员,一些激动人心的现象与结果可能会因此发生。再就办公室中的桌椅布置而言,不仅反映了学校行政人员与教师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念,也对进入其中的学生们发生一定的作用,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校长与教师的为人风格及其处理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的态度与方式。在这些事例中,学校的物质——空间环境起了一种“无声的语言”的隐性教育作用。最后,我们前面论及的学校围墙也是学校物质——空间环境中对学生、甚至教师与公众发生很大的隐性作用的“体制”因素之一。

2.学校隐性课程的第二层次是指学校组织——制度方面的隐性因素。具体有学校的组织与领导方式,教学、生活与其他一切活动的安排方式、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等因素。在这一方面值得注意的主要问题有:学校的领导与管理体制是专制的、还是民主的?大学是教授治校还是官吏治校?教师与学校对大学管理的参与程度如何?学生自治的程度如何?在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学校内部有什么样的规章制度、纪律守则?所有这些“制度”或“体制”方面的因素都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品性与行为方式。例如,作为德国大学学术自由传统之一的学生自由选课制度不仅没有使大教室的座位日趋空闹,相反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富有自觉性、积极性,并锻炼了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学习、自觉检查的习惯、能力与自主负责的素质。在这一点上,我们再看加拿大散文家兼文学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一文中对牛津大学教学状况的描述与评论。他写道,在牛津,“方法是陈旧的,它轻视科学。它的讲课很糟。它有从不教课的教授和从不听课的学生。它没有秩序,没有安排,没有制度。它的课程表令人看不懂。它没有校长,它没有国家立法来告诉它怎样教书……”“然而,它成功了,无论我们喜欢与否,牛津给了学生某种东西,一种生活和一种思想方式。……秘诀何在?我了解到,这个秘诀的关键就在于导师的作用”。但是,导师是怎么教学的?“牛津导师所做的就是召集少数几个学生,向他们喷烟。被系统地喷烟,喷了四年的学生,就变成了成熟的学者”。利考克评论说,牛津并不急功近利,不追求眼见得到的“效率”。只要是好学生,导师“就会对他喷烟,直到在他心里点燃火苗”。说牛津教授只对学生喷烟,当然指的是教授叼着烟斗检查学生的论文与报告,与学生讨论聊天。他重视的是那么一种自由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与教学方式,一种教育气氛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其中,教授的指导是通过学生主体的主动积极的学习与探索活动发生教育作用的。大学考评制度中对学生作弊采取罚款等处罚措施,其本意是为了教育学生、严肃考场纪律与公正原则的要求。但是,根据这几年的实际情况看,学生作弊处罚制度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有意义的作用。原因何在?我们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这种处罚措施合不合理?有没有作用?这种措施的制订有否经过学生们的民主参与的讨论与同意?的确,从宿舍生活与上课点名等管理制度与规则等等,都需要考虑究竟是单方面地制定一些男女学生隔离制度与上课点名、缺课处罚制度呢?还是让学生作为主体民主地参与讨论制订与执行合适的制度,从而让学生从他们的选择、行动中吸取教训、承担责任、学会自律呢?学校与社会环境中的其它体制与措施是否与此相配合?

3.学校隐性课程的第三层次是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因素,它指的主要是各门学科的隐性因素、师生关系、教师人格与心理影响、班级心理环境的气氛等等。其中的某些因素如各门学科中的隐性因素前文已经论及,再如教师的心理影响与期望对于学生的作用大家都比较熟悉(如皮格·玛利翁效应),此处不再展开。这里只就教师人格与师生关系等对学生的影响问题作些讨论。

关于教师人格榜样的作用从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到韩愈的“以身立教”,中国人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是很深刻的。在外国,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现代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更好:“形象地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种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的确,教师人格的教育力量是很大的,“用追求理智统一性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接近一个将自己无私地投入与专注于探索真理之中的教师”[6]。

综而言之,从影响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发展的因素角度看,在学校内外,凡是人们能够想到与看到的一切现象、事物、活动与观念都是广义的隐性德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学校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要考虑的有教育中的各种因素(各育因素、各科教学)、各个途径(活动教学、学科教学与环境中的体制与气氛)、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与社会)以及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等各成系统的德育“课程”以及它们以一定方式构成的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挥的综合性教育作用。学生们无论是否在接受正规的、显性的德育课程的教育与影响,他们始终在接受着前述各类隐性的或潜在的或自发的“课程”的影响,这种隐性德育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客观必然的和巨大的,同时,它对于学生的影响和控制又是潜移默化的与无形的,犹如电学中不可见力场的运动和无线电波的不可见传播。学校要引导学生去适应、选择这些隐性因素并主动吸取其中的积极影响,这样,在整体大德育课程中,配合正规的、显性的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才会在培养与发展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方面发挥出最佳作用,收到出奇效果。

注:

[1]Kohlberg&Turiel,RecentResearchofMoralDevelopment,Holt,Rinehart&Winston,1973,P.50.

[2]布鲁巴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78~80页。

[3]S.G.Lesser,PsychologyandEducationalPractice,Scott,F-oresman,1971,P.421—423.

[4]P.W.Jackxon,LifeinClassroom,Holt,Rinehart&Winston,1968.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4

【关键词】高校 阳光体育 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68-02

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一项旨在促进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水平的体育工作,它的发展无疑将是新疆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开展新的亮点。而对新疆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将有助于新疆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行政管理部门领会会议精神,抓住政策机遇,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为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满足学生运动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一、研究对象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11所普通高校的学生、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相关管理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二、结果与分析

也有一些因素制约新疆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学生个体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情,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与问卷调查的结果了解到(见表1),在影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诸多因素中,功课多,没时间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36.1%,其次是场地、器材不足(占32.5%),缺乏运动氛围(占32%),紧随其后的还有对运动不感兴趣,活动内容单调、形式简单,没有教师指导,不懂健身方法等。

1.时间保障方面

在影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负面因素中,有36.1%的学生选择了“功课多,没时间”。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得知,当前,各高校在7~8节甚至9~10节都安排有专业课或实验课,同时,各高校还都设置了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学习时间和任课教师,学生必须选修几门并要拿满学分。这其实是在满足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但这会造成教学资源不充足的高校在排课时,不得不占用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这样,即使7~8节、9~10节没有安排课,也会有部分学生去参加选修课,去拿学分,顺利毕业。课业繁重,学业、就业的压力学生似乎很明白,哪些事情现在必须要做,哪些事情没有时间就不去考虑,学生有自己的做法,毕竟精力有限。“体育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惯性意识就更加凸显。中央6号文件明确要求学校教育部门确立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的合理地位,要求将学生的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并形成制度,要求全体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

2.师资、场地器材方面

在影响学生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中,有32.5%的学生选择“场地、器材不足”。随着全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新疆多数高校的体育资源都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些学生感兴趣、教学效果好的运动项目由于现有师资、场地器材匮乏导致无法开展或得到有效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项重要举措,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就必须要有充足的体育场地。目前新疆每所普通高校的学生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尽管许多高校前几年为迎接教育部的教学评估检查,体育场地有所改善,但终因经费有限,还是未能严格按照学生人数规模配备体育设施。因此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还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的需求。

3.课外活动内容的形式、组织安排方面

调查数据表明,有71.3%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形式是满意的,而只有47%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感到满意。“对课外运动不感兴趣”(26.8%)、“活动内容单调、活动形式简单”(22.8%)等也都占了较大的比重。这充分说明,学生进行课外体育运动的外部原因并不是很优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让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4.学生个人自觉方面

调查表明,只有47%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感到满意,主要认为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单调、形式简单、缺乏运动氛围,不具有吸引力且组织管理松散,加之场地、器材不足,场馆收费或不开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自觉、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另外,由于自身惰性、独生子女等原因,怕苦,怕累,意志薄弱,受不了严寒酷暑而不愿进行体育运动(尤其是女学生)。对于正在实施的阳光体育运动来说,如何调动学生主体的个人自觉,加快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的步伐,是我们每一个体育人肩负的历史责任,其意义重大。

5.教师指导方面

调查显示,有20.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懂得健身的方法,有21.7%的学生认为没有教师指导。首先在理论指导方面,一方面理论授课缺乏有效的监督,尽管所有高校教学大纲都规定了体育理论课的课时,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严格执行大纲的规定。由于部分教师课堂理论授课能力及自身知识储备的限制,教师更愿意上驾轻就熟的体育实践课。另一方面,在有限的体育理论课上照本宣讲,学生不爱听,也记不住,这是存在于多数教师身上的弊病。其次在课外实践指导方面,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既要完成全校学生的体育教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运动训练、校内外体育竞赛,还要在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的基础上,完成一定的科研与教学建设工作,以满足体育教学和职称晋升的需要,体育教师基本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对学生的课外运动进行辅导,再加上学校对体育教师额外工作也没有实质性的认可,因此目前学生课余运动基本上是处于自我调控状态。

6.奖励机制方面

在教师问卷中,对阳光体育开展期间,学校是否对表现突出的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奖励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体育教师中,有93.3%的教师表示,学校没有对在阳光体育开展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相关奖励,同时认为尽管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课外辅导工作进行工作量计算,但比例很小。

三、结论与建议

1.新疆普通高校都下发了贯彻执行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关文件或实施方案,各高校对阳光体育的宣传很好,也很到位,但执行力度不够。应加大对阳光体育开展的执行力度。

2.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形式满意度较高,对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满意度较低。应科学安排课余阳光体育活动内容。

3.学生在获得优秀体质测试成绩的同时,并没有获得相应的“阳光体育奖章”,体育教师在课余体育活动中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认可。应完善并实施奖励机制,倡导全校师生共同运动。

参考文献

1 喻 坚.阳光体育运动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09(5):95~97

2 王明立.“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与普通学校体育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8.5.9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5

    体育教研组开学便就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开展教学研究和讨论并认真地学习和理解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根据我校的特点研究如何执行新的《体育教学大纲》。为了搞好我校的武术教学体育教研组进行了武术教材的讨论和武术培训。讨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体育专选课、活动课的方法和措施。体育教研组群策群力集体研究和讨论校级、区级献课展示我校体育教师的能力和风采。

    体育教研组为了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体育教研组开展了“一帮一”的师徒结对活动,共结成四对(林贵宝—祝小波、杜静萍—唐振祥、曹千英—王琦、张国荣—张学强)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相互的听课以及课前课后体育教学的讨论和经验交流。开展“多帮一”的活动,也就是大家共同帮助年轻教师上好研究课以及课后的总结。体育教研组在培养新教师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献课活动、论文评选活动、课余训练、教学技能比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成绩,同时也提高了年轻教师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体育教研组积极参加教学研究课,研究如何上好专选课和活动课的研究课在教研组内进行教学研究课并积极参加论文的撰写,且有8篇论文在成都市中小学体育和卫生论文评比中获得二、三等奖。体育教研组共同研究校级、区级献课活动和技能比赛,祝小波老师获得校级研究课二等奖,且体育教研组获得优秀组织奖;张学强老师获得区级研究课二等奖,并在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6

【关键词】德育课程 隐性课程

一、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

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总之,这种“知识性德育课程”或“理论性德育课程”,因为其“道德功课”的性质与一定程度的“空洞说教”的缺点,在其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或“教育”作用上,从积极方面看,能让学生们“学会”或“知道”一些“非道德的”知识或观念,即“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但是,在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就收效甚微了。

对于传统的与现行的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上述缺点,不少欧美国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实验。在其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研究与借鉴的是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的德育方法,特别是他所创导的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 论法及其德育课程的理论与方法。作为德育课程及其教学领域的一种新探索,它对于学生道德判断发展和道 德行为成熟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作为一种特定的道德教育方法,某些方面是有限度的;当这一方法与其 他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及各种隐性课程相联系时,其作用将得到保证和扩大。在我国学校认识性德育课程及说理、讨论、辨别等德育方法的建立、改进、发展与实施过程中,这种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方法与道德推理课是值得批判性借鉴的。当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认识性德育课程,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还有待于大量的比较研究、探索创造与验证性实验。

二、整体大德育课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或第二类是活动性德育课程,也称实践性德育课程

有关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第二个重要问题是它的外延的界定与内涵的确立问题。从表面上看,我们可以将传 统的与现行的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内外与校内外的班组、团队会活动与最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社会 实践活动”作为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原型”。但是,与此同时,在这两者之间,无论在课程的外延或范围 (数量)上还是在内涵或本质属性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在我国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历来是受到普遍重视的,而且积累了不少好的传统与经验。从形式上看,可以归入我们所称的活动性德育课程范围(尽管从内涵上看还值得研究)的有: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教学实习、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等)、社会考察与社会调查、公益劳动与社会服务(包括咨询服务、课外学术活动等)、军事训练与勤工助学。此外,如实验、练习、作业、音体文娱活动等等也对学生品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最近十几年中,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发展与研究。它既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一种特定 的德育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各个方面,不少学校作了系统的、制度化的探索。这些社实践活动不仅对专业学习来说是必要的,而且对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方面的素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前述种种历史传统与新的探索对于建立活动性德育课程是一个宝贵的经验;但是,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的 建立需要一个广泛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与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的、反复的、漫长的科学探索与实验的过程。

三、隐性课程的思想渊源

1.与认识性德育课程并存的是第一类隐性德育课程。

第一类隐性德育课程的第一部分实际上可指学校中专门的、旨在德育的知识性、认识性或理论性的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课、政治理论课等课程中隐含的德育因素。专门的认识性德育课程有其预定的目的、内容与作用,但是,学生从这些课程中“学会”或“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者与传授者所预期的结果。

当然,应该注意的还有其消极作用。教育社会学家们曾讨论过隐藏在历史、宗教、语言、文学等课程中的“教材作者的幽灵”问题,即教材作者、教学材料或内容的设计者与提供者以及教师在价值观、道德观上的偏见、曲解与错误的问题。这些因素中有些是被有意地放入课程内容之中的,有些是无意地隐含在正规的课程内容之中的,有的连作者与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与作用。如历史课本中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因素,宗教、语言文学中的性别歧视与社会阶层偏见。

2.与活动性德育课程并存的是第二类隐性德育课程。

在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前半部分是显性的、正规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后半部分是隐性的、非正规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从整个隐性德育课程体系看,这是第二类隐性德育课程。当然,即使在前半部分正规的、显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也有隐性的育德因素包含其中 。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7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 民族院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06-03

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明确将《学校体育学》列为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校体育工作,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和体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民族院校《学校体育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追求“考试”成绩过关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模式。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析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现有理论成果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该课程教学体系和推进教学改革提供可鉴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2008年以来与本研究主题有关的多篇学术论文、相关教育学专著及教学文件。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西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18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78份,有效问卷175份,有效率98%。

1.2.3 访谈法

与2名《学校体育学》原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探讨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问题;在教学期间与学生交流,对实习回校学生进行访谈,为研究寻找依据。

1.2.4 经验分析法

根据自己教授《学校体育学》课程积累的经验,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总结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改革对策。

1.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2.0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2 《学校体育学》教学现状分析

2.1 以讲授教材为主,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调查结果表明,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体育学》授课方式仍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将教材中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至于学生对该门课程有无学习热情和兴趣,如何学、学什么,是否学会、学懂,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则考虑甚少。学生表现出学习兴趣乏味,学习方法机械、死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平时完成作业,只是仓促应付或相互抄袭,缺乏主动搜寻各种相关资料的意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对于基本知识也只是简单地死记硬背,为分数而学,考试过后原本还给老师。另外,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受“体育专门化训练”的影响,高考时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进入高校以后,由于基础文化知识储备的不足,自觉看书学习的习惯尚未形成,在《学校体育学》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学生对综合性理论课知识学习缺乏必要的认识,基本理论与相关学科知识缺乏有机联系,不能将已经学过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学》等专业理论学科知识进行有条理的吸收和灵活运用,导致近几年来在体育教育实习时,有部分学生明显存在教案书写欠规范,对中小学课程内容不尽熟悉,组织教法不合理,教学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学校体育学》教学中,过于偏重以教材为中心,从头至尾讲授基本理论,未曾引导学生涉猎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再加之缺少组织校内试讲,校外观摩等实践环节,从而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以课堂学习为主,忽略课堂内外的有效衔接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不仅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学校体育学》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一门课程,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理论课堂。学生口令及队列练习,基本徒手操的练习与编排,基础身体素质练习与游戏的组织,一般性体能训练方法,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课余体育代表队训练,课余体育竞赛,课堂准备活动、基本的教学步骤与方法,教学观察与评价,各项目裁判的实习等都是在《学校体育学》课堂之外进行。学生在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等所有术课学习中,均耳濡目染体育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运用。

然而,在目前《学校体育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尚未高度重视课外的作用和效果,一味强调以课堂为中心,偏重于书本知识传授,忽略了课内与课外的衔接,与各术课任课教师和代表队教练员之间沟通甚少。实践课教师只重视各自术课技术技能的学习,学生掌握技能之后再如何根据中学生实际施教,方法步骤该如何进行,几乎无暇顾及或指导甚少,出现学生“身在此山,但仍不识真面目”的情形。理论与实践课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共同考评学生技能的有关成绩认定未予建立,最终使《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学不致用,导致学生在教学实习乃至毕业之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出现教学方法不当、组织措施不力等弊端,从中似乎也可以找到为什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只会示范,不会教学的原因所在。

2.3 注重理论考核,忽视学习过程能力评价

目前在《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评价模式中,多年来一直只采用单一的期末笔试的考试形式,并以此作为确定学生学习综合成绩的主要依据。学生只要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就可获得较高的平时成绩。考试前,教师再集中复习,学生挑灯夜战,做到考前突击就能过关。这种单一、落后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教师得不到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信息而无法调整自己的教法内容和要求。奔着成绩而教,只为及格而学,唯以分数论成败,忽略了多元能力评价,结果出现个别学生理论考试90多分,但在操场不会整队的尴尬局面。导致的结果是头重脚轻,缺乏坚实的基础,缺少将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注重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单元目标评价理应成为《学校体育学》教学改革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学校体育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3.1 理论联系实践,强化学生能力训练

《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从事体育工作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提高《学校体育学》的认识层次,有一个观念上的更新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认真钻研教材,并要广泛阅读、收集相关教学资料,全面了解当前国内外学校体育的最新动态,特别要注意吸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内外学校体育改革中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在“始于概念、终于概念”的传统教学中,知识很难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从而往往导致体育专业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为此,应牢固树立《学校体育学》课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理念,以描述学校体育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开始,让学生从直接的“体验”中感知、学习和巩固知识,亲身参与到资料搜集、编辑与撰写课堂讨论提纲、书写课时计划和试讲活动中。将知识学习与探索过程相统一起来,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与整合,发展学生运用专业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以往突出教师为中心,通过组织看课、说课、试讲、评课等一系列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演练,逐渐缩短教学与未来工作情境之间的差距,促使学生吸收、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并使其实践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3.2 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加强课堂内外联系

随着教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教学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学习准备活动、自学活动、总结评价活动都在课外,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学模式由课堂走向课内外结合以适应时代的潮流。在今后的《学校体育学》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改变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中小学优秀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案例,应根据教材结构、内容,结合学校体育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改变以往只将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如数灌输给学生的传统教法,多用案例分析,少些照本宣科;加强术科教学与《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的联系,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将《学校体育学》基本理论知识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尽可能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实践操作机会。如:学生在学术科和组织课外活动时,教师多向学生提问该项内容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又该怎样教,基本的准备活动和一些基本教学内容的教法步骤该怎样写,基本的上课队型、口令、组织、裁判、教学内容的教法步骤等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练习;课外多组织一些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技能大赛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能力,建立教、学、练相结合的综合的教学方法体系,不断总结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一套方法。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组织学生到附近中小学观摩《体育与健康》课,聘请中小学体育教师前来讲课、传授经验,要求学生写出听课记录并分组评价。通过组织课堂内外讨论的形式,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自由辩论,发表个人独立见解,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内外学习的热情,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使课内课外紧密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3 改进评价方式,通过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全面、客观、准确、实用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的单一评价形式,注重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单元评价,加大平时学习过程评价的权重,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平时成绩(20%)包括课堂出勤、学习态度、师生互动、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出勤占50%,包括旷课、事假、病假,期末按缺勤次数分别予以扣分;学习态度占25%,包括学生随意迟到、早退、上课睡觉、不带书本笔记、看课外书、玩手机等,如发现上述情况要当堂酌情扣分。师生互动和按时完成作业25%,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向教师提问,以及与教师网上互动答疑等,每次可加2~5分。

(2)阶段学习成绩(20%)包括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几个学习阶段,根据学生讨论、案例分析(教案书写规范程度)评定成绩。

(3)单元评价(20%)包括专题报告、听课记录、说课、试讲教案及实践试讲等,根据完成情况分别进行成绩登记。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的自我评价以及分组互评。分组互评的具体方式可每组随机抽取或选派代表利用课堂演示、口头汇报等方式向全班展示讨论学习成果,最后填写课堂讨论学习登记表。以教学小组(15人左右)为单位进行试讲时,要求每位同学准备试讲教案,试讲结束相互评议,如实填写听课记录表,以现场打分和上述材料作为评定成绩依据。

(4)期末考试(40%)包括理论试卷考试和实践活动成绩评定。通过整个动态的评价过程,可以使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程度,养成自律、反思的学习习惯,通过规范的过程评价达到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目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民族院校《学校体育学》任课教师对课程改革关注较少,课程意识较淡薄,不能及时了解和获得新观念、新信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了解不够深入。教学过程中“重教授,轻实践”,教学方法及手段略显陈旧,已不能适应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要求。

(2)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较弱,专业理论知识之间缺乏系统性。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机会较少,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亟需加强。

4.2 建议

(1)教师须牢固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实施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和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加强与各术课教师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能够制定各种教学文件和一般基本徒手操的编排,注重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8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体育活动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丰富起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文明病,人类健康受到极大威胁,于是健康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青少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青少年的健康及意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十分重要。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响亮口号,不仅为大学生锻炼身体提出要求,也为全民健身提出了目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在校大学生随即选取500名

1.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和对体育健身的认识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认识来支撑课题研究的结论。②问卷调查法。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遵循社会调查问卷原则,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发放问卷50份,回收率98%,有效率97.5%。③访谈法。通过与高校大学生以及老师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来了解情况,搜集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④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高校的体育设施以及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并把实际情况记录下来,作为论文的参考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程度

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程度对于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调查显示,有52.1%和43.5%的男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和重要,有32.5%和49.7%的女大学生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和重要。尽管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无所谓”和“不重要”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5.4%,但从以上结果总体反映出,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通过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对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2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健康,兴趣爱好、消遣娱乐、体验体育乐趣,同时把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健美减肥,扩大交际等相联系。值得一提的是,体育锻炼在缓解压力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同时在体育对身体自我形象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提升作用也有一定的了解,体育锻炼功能的多元化正在逐渐被了解和认可。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比较客观、全面,有希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女生在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上和男生略有不同,有73.2%的女生偏重于形体健美,而有75.6%的男生偏重于强身健体、丰富课外文化生活,这说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但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且也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有了明确的目的大学生就能更踊跃地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

2.3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具有较强的体育运动倾向,且男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明显好于女生,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不喜欢也不愿意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当中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学习任务重、缺少场地、缺少器材和缺少指导等,特别是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上网占用了大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使其没有时间参加课外体育运动,另外还有部分人体质弱,技术差,从而对体育锻炼产生“怕丢人”的思想,形成心理压力,致使对课外体育活动逐渐失去了兴趣可见,激发大学生的体育需要是培养他们体育兴趣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运用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和魅力吸引学生: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加强学生对体育与个人发展,与社会未来发展重要性认识的教育,使他们进一步端正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从而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3结论

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处于良好的水平,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较明确,大部分大学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态度较积极,其中男生好于女生,但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持续时间不尽人意,与认识程度有较大的差距,有一部分大学生甚至不参加。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学习和就业压力过大、体质弱、技术差,还有一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参考文献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9

关键词:课余体育 素质教育 终身体育 学校体育节

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2008奥运会在中国的成功举行,体育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而学校课余体育,也将在进入新世纪的过程中,成为学校体育的热点。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辛勤耕耘在体育教育园地的园丁们渴望搞好学校课余体育工作,愿意为学生们夯实终身体育的基础。然而,面对那围绕中考体育成绩、达标合格或某些比赛的奖牌而形成的校园“热点”,同学与教师一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学校课余体育工作需要正确的思想指导、正确的思路指引。而这也将必然需要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增加了可行性和必然性!

现代社会要由现代人来创造,现代人要由现代教育来造就。学校体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现代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体育活动及其与体育有关的一切活动的领地。

课余体育与体育课两者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体育课为课余体育的开展奠定一定的身体和技术基础,为课余体育提供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准备;课余体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检验体育课学习效果的活动条件。有关体育知识技能要靠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去体验和运用、掌握;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更需要学生通过在课余体育的实践中去磨练和培养;课余体育与体育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

由于课余体育在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课余体育历来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1951年7月,政务院通过的《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中就明确规定:“学生每日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时间,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活动外,以1小时间至1小时半为原则。”1954年颁布并实行了《劳卫制》,将课余体育活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196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关于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要求学校体育面向广大学生,首先上好每周2节体育课,同时,要坚持作早操和课间操,安排好每周2次课外体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要开始试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等。1982年教育部又发出《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开展多种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并提出搞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运动技术和成绩。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三章第10条规定:“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安排课间操,每周要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在第四章中,又对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做了明确的指示和规定。同年,国家教委下达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也都对课余体育活动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20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为课余体育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为课余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空余时间是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当前,国家提出了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为此,有关部门和学校采取了不少相关的改革措施,如削减学时,减轻学生负担,给予学生更大更多的自,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作为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合理支配空余时间的工作,适时组织一些健康快乐的课余体育活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娱乐体育是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体育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游戏和娱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游戏和娱乐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是体育活动诞生的灵魂,随着体育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教育学派的不同追求,致使游戏和娱乐在体育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当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游戏和娱乐在人类身心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甚至是世界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的官兵们,他们都无一例外,乐于接受游戏,而非训练。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处现代社会的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放松紧张的精神,调整生活的节奏。在课余体育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消遣娱乐性的体育活动,恰是学生调整、顺应新的生活节奏的重要辅助手段。体育终身化是课余体育的新追求: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课余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它在终身体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所谓终身体育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对从事体育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期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有关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体育实践的情感体验。课余体育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施展体育各方面才能的机会。通过课余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独到的作用。2、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其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富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课余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有重要的作用。3、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终身体育习惯是人们经过长期体育实践巩固下来的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有赖于终身体育意识和兴趣的培养,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努力,并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的逐步培养过程。持之以恒地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本身就是终身体育的行为,是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过程。4、它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有效手段,课余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能力和习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余体育的发展要以终身体育为主线,要体现出为终身体育服务的方向,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终身体育基础。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在此,结合我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谈谈如何组织开展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看法;通过“学校体育节”这种形式,全面有效地展开了我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简述如下: 精心地组织和积极地开展好“学校体育节”是有效地开展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关键

: 一、学校体育节的发动、组织与实施:搞好学校体育节必须抓好制定方案、思想发动、组织实施几个环节。1、制定方案:1.1建立组织领导;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项目以及开展的形式多样、参与的人员多,进行组织领导、协调的工作量大,仅靠体育教师的努力是很难的,因此,建立一个有校领导及有关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管理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我认为具体做法是,由分管体育的校长具体负责,由教务处、体育组、校团委、校学生会体育部,以及各班班主任组成管理网络,把课外体育的具体项目、任务、组织形式和规模大小根据要求分配给各部门具体组织和实施。1.2确定活动形式与时间;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其内容广、工作量大而且繁杂,要想把它开展得很顺利而又有条理性,就必然要付出很多的劳动,通过多年的具体工作实践,对课外体育活动所开展的项目等形成一种不成文的惯例,每学年的同一时间都能如期开展活动,使课外体育活动走上正规化,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状态。1.2.1、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安排与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竞赛项目紧密结合,选择与体育课、学校体育竞赛项目有关的活动内容,使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功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又使课外活动与运动训练竞赛紧密结合,在普及的基础上能有所提高。对此,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中,适时的举行篮球赛、田径运动会、比赛及其它小型比赛等,这样能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和培养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 1.2.2、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化: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和功能就是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应选择以身体活动为主,并能使较多人参加的活动项目,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放松。由于课外体育活动不象体育课那样有确定的教学大纲的制约,活动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到愉快,愿意参加,在各种活动中产生良好的情感。1.2.3、课外活动项目要注意季节性特点: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选择与季节气候相吻合的项目便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1.2.4、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课外体育活动过程,同样是体育教学过程,只是其形式和内容更丰富、更广泛而已。体育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教学信息输出和学生对信息的接收过程。教师教学信息的输出时机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即要在不同时期安排不同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在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中,我们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安排,及时的调整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1.2.5、要注重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综观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锻炼的功能;②学习的功能;③愉悦的功能;④宣传教育的功能;⑤发展个性和特长的功能。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从根本上讲还取决于课外体育活动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和学校教育的需要。课外体育活动始终是体育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的目的、功能就是使学生能积极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在校期间有足够的身体活动时间,增强体质和体能;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进行文化课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益,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1.3.制定活动规程:根据项目特点来制定,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而且清楚、通俗、易懂,形成条文。2.思想发动:2.1.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讲清实施方案中的各项任务、要求,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召开各层领导小组负责人的会议,听取汇报,检查落实情况,使上下各级工作同步进行;2.2.通过学校广播电台和宣传橱窗进行广泛宣传报道;2.3.对所有参加体育节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动员,引起足够重视,兢兢业业,严肃认真地做好体育节活动期间的准备工作;2.4.做好全校师生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节的目的和价值。号召大家积极参加这一活动,搞好全民健身活动。3.组织实施:搞好活动,制定好实施方案只是第一步,要把方案落实到实处,取得理想的效果,严密细致的组织实施是十分重要的。如每年校外体育竞赛活动运动队的组建和训练;每年一次的全校田径运动会;迎春越野长跑比赛等,这些组织复杂的专业性项目由体育教研组具体组织实施;每年一届的校篮球赛、体育活动月和广播操比赛由校团委和学生会体育部组织、宣传和发动,班主任紧密配合并积极组织本班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体育组全面负责指导其他教师和学生体育骨干在各项竞赛中的裁判能力培训;课外活动由各班班主任具体组织,体育教师到场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技术辅导;所有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场地、器材,由体育组全面负责协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严格的体育课外活动的管理体系,化整为零,各负其责。既减轻了体育教师的过重负担,同时又使各种项目和活动都能落到实处,不仅仅是一种写在纸上的计划。 二、学校体育节的主要形式:①广播操比赛;②全校秋季田径运动会;③各种球类比赛;④各种友谊比赛(教职工联队与技能组对抗赛、师生友谊赛、年级对抗赛、与校外球队的对抗赛等);⑤小型比赛(跳绳、拔河、障碍接力等比赛);⑥体育摄影、体育征文等的评比活动;⑦体育知识讲座;⑧体育知识竞赛;⑨年度“最有价值球员”、“校梦之队”的评选活动;⑩“先进体育班集体”、“体育活动积极分子”、“最佳裁判”的评比活动等。 体育节的组织形式要生动,不拘一格,应有所创新,避免每年都是同一形式,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好体育节,动员全体学生都参加,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参加体育节的积极性。通过这些举措,从而使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赋予课外体育活动新的任务,要切实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提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依据,制订相应的评估和管理目标体系和具体办法,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特别是在实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形势下,更应做好课外体育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工作,把课外体育活动推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振兴整个学校的体育事业。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体育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1985

2、刘瑞武 试述课外体育活动的任务、功能和发展趋势

中国学校体育 1993(3)

3、魏成玉 如何组织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

中国学校体育 1993(3)

4、曲宗湖 杨文轩 课余体育新视野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10

摘 要 随着社会和学校对升学率的关注,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体育运动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是中学生缓解压力的良好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笔者任教的中学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课外体育活动其特点对缓解中学生学习压力的积极影响,以引起广大师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课外体育活动 中学生 学校压力 缓解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特定的年龄特点使他们经常会受到身心变化与困惑。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压力大这一现象。如何正确处理中学生学习压力,化压力为动力便成为现在燃眉之急的问题之一。体育活动可以作为一种应对压力的方法,运用体育锻炼可以转移负面情绪,也可以扩大学生的社交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愉悦身心。学生在学校的课余时间主要活动就是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外,还应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等课外活动,这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特别是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又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因此,课外体育活动既是学生在学校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活动。 文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及学习压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重在了解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学生学习压力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与制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相关因素。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独特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以及其他活动,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学校体育组成部分的课外体育活动,理所当然成了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提负着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的任务[1]。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之一,其独特形式如下:

(一)活动内容的多样化

课外体育活动虽然没有硬性规定内容,因此它超出了体育教学大纲,不受大纲的规定限制。从学生的游戏到学校组织的比赛,体育文化节等内容,只要能锻炼身心,都可以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2]。

(二)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没有严格规定,可以是非正式组织,也可以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组织,或是全校组织运动均可。

(三)空间领域的广泛性

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有着广阔的活动空间。可以在教室内,也可以在校园内,或是社区内都可以。可以在公共体育场所,也可以在大自然中。这种空间领域的广阔性,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教育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四)规定参与和自愿参与相结合

课外体育活动中,早操、课间操和班级组织的集体锻炼等内容是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但是有些是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参加,例如课余其他时间的活动。虽然有些活动是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但是学生可以选择参加的项目。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时,既要规定学生参加运动,又要留给他们选择参加项目的权利,既不能限制太多,也不能让学生太自由散漫。

(五)自主选择性

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的多种多样,组织形式也很灵活,运动空间广阔,这是成为学生自主选择的首要条件。学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中,学则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和自己喜欢的运动场所,从而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发展和价值。

二、中学生学习压力

笔者通过对自己所任教的学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抽取1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85份,有效率85%。

中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六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

(一)导致学习压力种种表现:1.考试成绩不够理想;2.学习落后于其他同学;3.能否考上大学;4.考试要争取好名次;5.有学习天赋,成绩却不能名列前茅;6.学习成绩忽上忽下;7.试卷面前脑子一片空白;8.努力了,但还是学不好;9.一到考试出现躯体症状。

(二)产生学习压力的原因:1.来自于社会压力,升学、择业等;2.来自于教育体制,应试教育;3.来自于环境压力。学校、家庭、同学间互比等;4.来自于自身压力,考试成绩不好,缺乏自信,苦闷自卑等。

三、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中学时期应该要多参加体育活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也是中学生在高度学习压力下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之一,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并不积极。通过表3可以看出,只有14.12%的学生能保证每天运动一小时。

此外,学生参加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还存在着以下几个原因:

(一)大多数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还是持有兴趣的态度,只有极少数学生不是很喜欢,同时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性别比例上看,男生普遍积极性要比女生高,这可能与中学时期男女生的生理特点有关。同时,由于缺乏场地、器材设施等因素,一般一节课外活动课有多个班级年级学生参加,因此在很多、场地都会出现冲突。这说明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的不足是阻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不丰富的主要原因。

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不但可以反映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他们兴趣爱好的行为倾向也可以看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作用和功效的认识。只有了解让中学生自己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才能有效的引导和发展他们的正确动机。这对提高中学生的锻炼效果,促进学校的群体工作的广泛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从问卷可以显示,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多集中在增强体质、兴趣爱好上。这与中学生自身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说明中学生已初步认识到了体育的价值和功能。

(二)学校在中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上,重点在于文化知识的传授,中学生学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这也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离开课桌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4]。中学生的缺乏活动兴趣也制约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生们喜欢一些一般性且场地不受限制的练习,技术动作容易掌握而又被多数人所喜爱的球类项目,比如羽毛球等:但是男女生比较起来,男生更喜欢活动量大,具有身体直接接触的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而女生主要喜欢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且无身体直接接触的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等。

(三)教育部提出:在校中学生每天应参加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故而学校体育工作对初中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每次持续的时间要有新要求。学生希望每周应参加3~4次的课外体育活动,及每次持续的时间在45分钟左右。

由于普遍基层中学经费不足,可以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并不多,因此,很多中学生即使有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却又无法开展。女生喜欢运动强度小或是可以发展形体的运动项目,而男生喜欢的运动强度大或是竞争性强身体冲撞大的运动项目。

四、课外体育活动与中学生学习压力的关系分析

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学习较容易的课题时,行为效果会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面临比较困难的任务时,行为效率会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在中等水平的动机强度下效率最高,这一定律为耶基斯——多得森的倒U理论[5]。我们将这一理论运用到课外体育活动与学习效率之间。通过对本校10名体育生调查发现,只有1个人的学习成绩排在班级前列,他们每天下午从4:30-6:30进行体育训练,由于每天运动量太大,导致他们产生运动疲劳,在上课时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导致成绩落后。对表3中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9名同学调查得知,有部分同学的成绩也处于中下游水平,他们面对压力时主要采取的是忍耐或睡觉等方式,这容易使他们在学习时候因为压力无法得到释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一部分同学虽然成绩较好,但是面对升学压力,他们也是很少于运动,所以他们的成绩总是忽高忽低。只有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缓解学习压力,又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身心健康也是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之一。根据课外活动时间与学校效果之间倒U关系可以得出:只有合理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才能有效的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最主要来自于社会和学校片面追求的升学率,学习压力容易造成学生身心不健康。课外体育活动是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解压方式之一,但是由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能保障、学校设施不足、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学校领导学生自身不够重视,导致课外体育活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现状并不理想[6]。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重视和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充分挖掘体育活动本身所蕴藏的创新特点,组织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以吸引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着倒U的关系,合理发展课外体育活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建议

1.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组织上,应该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本身所特有的创兴性,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2.加强学校的体育锻炼宣传。学校应该重视体育活动,重视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多开展体育比赛、体育节等活动营造校园体育氛围,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方法,加强“健康第一”的宣传口号,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多开展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组织的教研活动,组织校和校之间体育教师相互交流,体育教师应发扬不懈努力、学无止尽的探索精神,提高业务学习,开展符合学生需要的体育项目,做到不仅提高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有利于缓解学生压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良业.“依法治体”突显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111-113.

[2] 郭亚举.论高校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商品与质量.2010(10):145.

[3] 梁剑明等.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9(11):68-69.

[4] 周丽君.浙江省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1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