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行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2:48:11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范文篇1

严格掌握教育原则。允许孩子在正常界限范围内自由地、舒畅地活动、生长。充分发挥他潜在力量,锻炼能力。形成积极向上、性情开朗的良好性格,教育后果是卓有效果的这就是真爱。如果父母娇生惯养孩子,任凭他逾越正常的界限范围,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或者限制太严,这也不许,那也不行,抹掉了孩子好奇好动的特点,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形成以我为中心、自私、懦弱的消极情绪,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这就是溺爱。真爱和溺爱都会影响终生,这一点应该引起每一位家长的注意和重视。

2、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要矫正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消除学生的疑惧和对立情绪。人本化教育家认为,教育者应首先在动之以情”上下功夫。教育的作用就是发明最佳的条件,即一种自由的气氛,以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教师应想方设法构建师生之间的共同语言,与学生交朋友,并善于发现他闪光点,解除他对教师和家长的戒心。然后,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他从实际中体验到教师的善意和苦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增强对周围人的信任感。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这些学生以矫正不良习惯足够的时间。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也不可能立竿见影。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溺爱条件下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主要受不良习惯的支配。这些不良习惯的矫正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对那些有不良道德行为的学生。实际上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家长和教师无妨对其违纪行为进行梯度要求,要求其不良道德行为的次数和水平成递减趋势直至完全改正。

3、加强引导,以身作则

不只取决于引导者的方法和水平,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不良道德行为进行引导的效果。还与引导者自身的道德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是说,教师和家长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学生遵守规章制度,自己率先垂范。这样做不只能够提高引导者的引导效果,而且能为学生矫正不良道德行为发明良好的外部环境。

4、道德教育注重树立榜样,情感体验

道德行为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洛克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思想

约翰·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他提出了著名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在其体系中,他把未成人的道德养成教育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提出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是绅士教育的灵魂,其他教育都是围绕着未成人道德养成教育这个核心并为之服务的。他说,把儿童的“幸福莫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和保险的办法。

洛克的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思想非常精辟而深刻,对我们今天仍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第一,道德养成教育要及早实施。

洛克认为早期的道德养成教育对形成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对形成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他主张应该在儿童二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就早早加以管教.让他们习惯于遵循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他说:“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这是因为儿童幼小之时,心智未开,可塑性极强,及早教育能收到显著的成效。“我们幼小时候得到的印象,哪怕极其微小、几乎觉察不到,都会对一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水性柔和,稍用一点人力就能将它引向别处,使河流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闭所以,对儿童的道德养成教育宜早不宜迟,这对儿童积极性格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大有好处的。

第二,通过道德行为的反盆训练培养儿童的德行.使其养成良好道德习惯。

洛克非常注重道德习惯的培养,他说:“习惯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教育上应该注意的一件大事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习惯呢,洛克给我们的告诫是,不能让儿童死记规则,而是要通过道德行为的反复练习.使习惯成自然。

洛克认为儿童不是仅凭规则和说教就能教育得好的,“这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泞,除非实行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

他主张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反复训练,直到做好为止。一种动作经过多次练习,就可以在儿童身上变成习惯,它便不再依靠记忆与回想,就能很容易地、自然而然地做出来了,习惯得“与呼吸空气一样自然。

当然,他也提出,对儿童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还应该注意的一件事是.不要试图一下子培养过多的习惯,否则花样太多,把他们搞得头昏脑胀,反而一种都培养不成。要等某一件事情经过经常的练习、变得容易自然、他们能够不加思索地做出来之后,才可以再去培养另外一种习惯”。

洛克主张少定规则、多练习来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的教育原则与现代德育论提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相符的,是一种益处颇多、值得倡导的做法。英国诗人德莱教也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道德行为习惯对我们的作用实在太大了,从小养成的道德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如同存入银行的资产,可使人终身受用无穷。

第三,充分利用榜样的教育力。

洛克认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从模仿得来的所以,榜样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说:“榜样比任何事物都更能温和而深刻地渗入人们的内心。在各种教导儿童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其最简明、最容易而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叫洛克特别强调师、长的榜样作用,要求父母和导师应该以身作则,加倍注惫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万万不可忽视自身的榜样作用。他提出:“导师的行动千万不可违犯自己的教训,除非是存心使儿童变坏。“倘若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了是一件过错,你自己却不当心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榜样为护身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叫对于不希望孩子身上具有的德行,要先保证自己身上没有;对子希望孩子身上具有的品德,则应努力在家庭中先给孩子做个榜样。同时还应该精心为儿童选择好“伴侣”,让儿童与有德行的人交往,因为伴侣的影响“比一切教训、规则、教导都大。”

洛克对榜样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的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儿童尚处于习得阶段,最容易受到周围人尤其是父母、教师的影响,这种影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但其效果却是惊人的。我们一定要注惫榜样的影响力,努力为儿童营造一种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以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第四,对儿童的道德养成教育应宽严适时、得当。

洛克主张对儿童的道德养成教育应合乎理智。宽严适时、得当。首先要宽严适时。对于年少无知的幼儿.管教要严;长大知理管束要渐渐放宽。不可幼时放纵亲押,长大后又声色俱厉。其次要宽严得当。管教太严,则孩子胆小、沮丧、畏缩,精神抑郁,不易振作,难成大业;管教太松,又会使人放荡不羁、集,不驯。他认为,如能做到合理要求、宽严得当,一个人就懂得教育的真正秘诀了。

第五.辩证地运用奖励和惩罚进行教育的原则。

奖励与惩罚是洛克论述颇多的一个原则。他主张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应辩证地运用奖励和惩罚,否则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还会把儿童推向坏的方面。对于奖励洛克反对一味地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取儿童的欢心,以免使其养成奢侈、骄傲、贪婪的心理。在他看来,“尊重“、.自由”、“称誉”、“赞扬”等才是对儿童的奖励。对于惩罚,洛克主张要合理.不能简单体罚。洛克认为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是以后发生一切邪恶与罪过的根源。他说:“我们想使儿童变成聪明、贤良、磊落的人,用鞭挞以及别种奴隶性的体罚去管教他们是不合适的。只有万不得已的时候和到了极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尔用之。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孩子挨打的次数越多、越重。这个孩子就越容易具有攻击性,越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洛克认为合理的奖惩方式应该是从精神上着手,“惟一真正合乎德性的约束是因为做错了事受惩罚而感到羞耻’,人们一旦领略到尊重与耻辱的含义,尊重与耻辱对于他们的心灵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这对那些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或者动辄以物质对孩子进行奖励的父母应该有一些启发。

第六,自主性教育原则。

道德行为范文篇3

锻炼能力,严格掌握教育原则。允许孩子在正常界限范围内自由地、舒畅地活动、生长。充分发挥他潜在力量,形成积极向上、性情开朗的良好性格,教育后果是卓有效果的这就是真爱。如果父母娇生惯养孩子,任凭他逾越正常的界限范围,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或者限制太严,这也不许,那也不行,抹掉了孩子好奇好动的特点,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形成以我为中心、自私、懦弱的消极情绪,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这就是溺爱。真爱和溺爱都会影响终生,这一点应该引起每一位家长的注意和重视。

2、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这些学生以矫正不良习惯足够的时间。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也不可能立竿见影,溺爱条件下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主要受不良习惯的支配。这些不良习惯的矫正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对那些有不良道德行为的学生,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实际上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家长和教师无妨对其违纪行为进行梯度要求,要求其不良道德行为的次数和水平成递减趋势直至完全改正。

教育者应首先在动之以情”上下功夫,要矫正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消除学生的疑惧和对立情绪。人本化教育家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发明最佳的条件,即一种自由的气氛,以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教师应想方设法构建师生之间的共同语言,与学生交朋友,并善于发现他闪光点,解除他对教师和家长的戒心。然后,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他从实际中体验到教师的善意和苦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增强对周围人的信任感。

3、加强引导,以身作则

不只取决于引导者的方法和水平,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不良道德行为进行引导的效果。还与引导者自身的道德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是说,教师和家长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学生遵守规章制度,自己率先垂范。这样做不只能够提高引导者的引导效果,而且能为学生矫正不良道德行为发明良好的外部环境。

4、道德教育注重树立榜样,情感体验

道德行为范文篇4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养成教育

“现代学徒制度”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它充分实现了两种教育方式的优势互补,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和综合创新素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如今,随着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职业道德教育愈发重要,与专业教育并驾齐驱,共同构成了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两翼”。本文基于职业道德教育滞后于专业教育的现状,从现代学徒制这一独特视角入手,为提升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变革路径。

一、高职院校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对于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和发展潜力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在学校教育中应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二者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实基础。职业道德作为一种内在的理想理念,有助于高职学生自觉规范外在行为,积极提升综合性实践技能,塑造更为健全的职业操守,形成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学生在走向职场以后,职业道德对于人才发展的助推作用体现得更为显著。从这一层面来看,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规范的职业道德,对于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增强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都具有关键作用。其次,开展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是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当前,职业教育已步入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变阶段。在这一时期,院校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学生主动对标用人单位需求,基于社会现实有针对性地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就可以确保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因职业道德贯穿学生学习、工作的整个过程,所以职业道德教育无疑为职业院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对于院校深化教学模式、变革教学课程以及优化教学布局等诸多方面,都将产生全面而积极的作用。再次,强化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迈入了新常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一时代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而职业道德则是确保就业稳固性、持续性的关键要素。因此,我们甚至可以断言,职业道德素养的多与寡、优与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从长远来看,也必将影响我们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换言之,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不仅关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现阶段就业状况,而且还将影响整个社会的产业发展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式,可谓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现状

职业道德不仅是学生顺利谋求职业并在工作岗位上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前提,而且对于每个人的未来发展和日常生活表现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一系列连带作用。从这一层面分析,职业道德教育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教育工作。但目前很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载体、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和顺利就业,亟待改进和完善。具体来说,当下职业院校的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现状与不足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层面。其一,职业道德教育未与现代学徒制有效融合。从常规来讲,绝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建立了现代学徒制,因此,可以借助教学实践的环节,让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讲授带动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全面的职业道德。但目前来看,有的职业院校尚未构建起标准的现代学徒制,授课方式仍以理论讲述为主,学生的实践、实训课程所占比重很低,没有真正参与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即便有的院校构架起了标准的现代学徒制,但由于师傅在教育理念或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学生并未从中学习到相应的职业道德。如果职业道德教育也仅仅依靠教师的说教和书本内容的介绍为主,其最终的学习落实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其二,职业道德教育缺少有效载体,方式单一。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课程”,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在于学生认知层面的体现,更在于通过认知内化为自身的职业品质。由于当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教学尚未完全融合,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载体匮乏,再加上专业师资方面的欠缺,很多时候教师只能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这种“大而无当”的笼统方式不仅缺少针对性,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课程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现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相对老套、古板、枯燥,不仅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和行业的更迭,而且很多内容都与学生将来直接从事的具体工作不着边际,缺少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性和借鉴意义,使很多学生对这一教学内容产生了抵触情绪。其三,职业道德教育缺少完善的考核机制。职业道德教育自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内化性,在有的院校课程安排中从属于专业课程。这导致很多院校要么根本没有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考核实践,要么直接将其附属于专业课程的考核实践。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又存在着重视技能操作而忽视道德表现的弊病。这样一来,名义上的道德教育考核也就成为一种摆设。此外,由于不同行业之间差异过大,有的尚未就职业道德教育提出明确的、可衡量的标准,即便是在一些十分注重服务性的专业中,院校往往也采取传统的思想道德建设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其考核实践的匮乏和标准的缺失,直接导致了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轻视。其四,职业道德教育尚未构建起完善的管理机制。不同于专业课程归属教务处管理的方式,职业道德教育缺少明确、统一的管理机制,通常由学工处、就业处、教务处以及院系自身等多个部门共同管理,而共同管理的结局在很多时候就演变为无人问津。加之,很多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尚未出台具体的管理文件,也没有梳理出一条顺畅和谐的管理方式。长此以往,学校、教师和学生也就很难形成合力,更遑论学生借助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来推动专业技能的完善以及改善、优化就业结构了。

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路径分析

职业道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找准这一教育类型的特点,基于专业实际和学生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学生积极自觉地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并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将这些宝贵品质外化为具体实践,实现自身专业实践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和职业生涯的跨越式发展。具体来说,笔者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路径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院校应将职业道德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实现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齐飞”。当前,有的职业学院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么处于缺失状态,要么由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承担,而尚未构建起独立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科,也就更谈不上基于学生专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了。因此,设立独立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科,并将其纳入日常教学体系,是确保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一方面,以学校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通常来讲,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内容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所有从业人员都应具备和掌握的普遍性、基本性职业道德素养,如社会职业道德规范;后者则是指具体行业对其从业人员具体的职业道德要求,如行业规范等。现代学徒制固然强调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但学生毕竟有约1/3的时间要在校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其中就包括了涉及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在这一阶段,学校除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向学生传授基础性的职业道德之外,还应以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积极的人生观教育为主线,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敬业奉献精神等意志品质,让每名学生都能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就业目标和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在这一理想的引领下形成属于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以岗位操作外化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只是阶段性目标,其最终目的是要确保每一名学生在日常的生产、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够以职业道德规范严于律己,因此,在实际岗位操作中将内在职业道德素养外化为具体举措,并通过实践得以体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在现代学徒制这一教育模式中,学生在企业参与实训、生产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在校学习的时间,校企双方可以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在参与具体岗位操作的同时,接受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让学生把守时、服从、吃苦、细心、敬业、责任、创新等职业道德意识外化为职业行为,真正做到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行为的“知行合一”。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单纯开展理论教学的不足。第二,丰富方式、增加载体,构建更为多元的学生职业道德养成路径。就当下来看,国内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讲授内容乏味、缺少专业教材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特点,这直接造成了院校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受限的不良后果。因此,院校要想构建更为有效、多元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式,就需要在丰富教学载体和教育方式上下功夫。首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并适当增加隐性教育所占比重。所谓显性教育方式,是指目前职业院校普遍重视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采用的、有目的、有意识开设的各种职业道德教育方式。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们对职业道德素养的认知,但对于如何在实践层面予以贯彻落实,却办法不多。而隐性教育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做中学”,即在学生的专业教育层面广泛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将抽象的职业道德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为参与各项工作时的严格自律和自我遵循,从而更好地解决“情、意、行”相统一的问题,提升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其次,校企双方联合研发职业道德教育校本教材。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行各业的专业内容紧密相连,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因此,不同专业、行业在开展这一教育类型时需要参考适当的标准。而校企双方合作编写校本教材则可以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与行业、时代相吻合的理论依据,也可以增强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自我学习道德素养的针对性、前瞻性。再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和创新性。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长期不变,存在着教条化、枯燥化、单一化倾向,而当今各个行业的发展却日新月异,尤其是很多新行业陆续问世。这就要求我们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拘泥于原有内容和形式,要与时俱进,紧密围绕行业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更新内容,确保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对学生开展实践的指导作用。最后,强化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道德教育的专业化开展离不开优质的师资队伍建设,而目前来看,国内职业院校在这一方面却相对薄弱。院校可以从现有的思政教师队伍中抽调部分年富力强的精干师资力量,将其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和进修后,充实到职业道德教师队伍中来。此外,院校也可以与社会结构合作,聘请具有丰富职场经验的培训师担任兼职教师,给师生授课,并就如何提升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开展专题研究,为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提升提供多元化的智力支撑。第三,把职业道德教育成效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挥棒”,对学生具有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当下,众多职业院校仅仅考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一些较为具体的内容,而对于职业道德素养等相对难以量化的内容则处于真空状态。首先,院校应实现学生职业道德考评制度化。院校可以通过出台相应文件,如《学院学生实训实习管理与考核办法》,明确具体考核形式、考核标准以及惩罚措施等,增强考核的规范性,督促学生自觉强化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并将其外化为具体的工作操作规范。其次,政府、企业和学生在签订现代学徒制学习合同三方协议时,应明确把职业道德考核作为合同内容,以合同的形式明确职业道德考核的必要性。再次,考核方式要因地制宜,实现连续性、阶段性和多样性统一。所谓连续性,是指职业道德考评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在校学习生涯;而阶段性,是指根据学生在院校中的不同学习阶段实施不同的考核方式,如在学生刚入学阶段以书面考核为主,而在学生临近毕业时,则着重考察他们通过具体工作实践体现出来的职业道德,以增强考核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第四,加强管理、多方协作,形成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大合力。职业道德教育涉及院校的多个部门、单位,如果不理顺彼此之间的关系、确保各司其职,不仅会造成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造成“越位”“失位”等被动局面。一方面,确立明确的组织管理机构。院校内部联合多个单位构建全新的通识教育部门,由该部门负责职业道德教育的全部工作,制订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实现相关教育的全过程指导与管理。主管教学的学校负责人、各系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对这个项目工作进行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变革教师晋升管理制度,将职业道德教学质量成效直接与教师个人的晋升、奖励、考核等多方面工作相挂钩,鼓励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多研究、多思考、多立项,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是确保高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两个方面,院校在多元协同育人过程中应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坚持“两条腿走路”,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本文基于当下职业院校的教育现状,从构建现代学徒制的视角入手,从多个方面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黄卓晔.应用型院校学生德育素质培养与考核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20,(18).

[2]黄益宏.“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

[3]刘翔,卢舒.应用型院校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20,(17).

[4]张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路径探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2).

[5]周勇,贺晓春,黄军友,程远东.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素质培养途径思考———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6,(12).

道德行为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在时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势下,人们自身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高职院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全面结合学生后续就业方向,制订完善的教育方案。高职院校学生想要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就要严格按照教师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在高效完成养成教育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职业素养。高职院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全面认知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弥补自身行为习惯不足之后,为后续高效工作创造条件。本文从高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涵入手,结合其具体内容展开阐述,针对如何正确开展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探讨。

一、高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

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为社会培养能够有效适应社会,且具备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专业人才。考虑到对高职院校而言,其与其他普通院校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以“学生就业”为发展导向,进而为社会培养擅长某一技术的优秀人才,通过对职业素养进行细致分析,能够发现其主要就是指就业素质、职业素质、个性特征这三个重要的维度[1]。高职院校学生自身要具备这三项,从而为后续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但是无论是哪一个维度,都要求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这对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在认识到重要性之后,就要着重开展养成教育工作,如从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文化素养、职业心理、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教育,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从而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养成教育体系。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将我国整体的高职教育工作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工作进行对比,能够发现具有起步晚的特点,甚至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也要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着重提升教育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通过做好职业规划、完成课程结构等多种方式,在重视学生显性素质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隐性素质的培养。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就是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入手,为后续精准落实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一)职业品德

“德”是学生学习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个基础要素,加之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都会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和实际工作造成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想在社会中成功就业,自身就要具备高尚的职业品德,更要热爱自己选择的职业,在展现出敬业精神的同时,对相应业务进行细致钻研;自身在工作期间展现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融入团队相互协作。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具备这些优秀的职业品德,能够满足就业单位人才需求,进而就会使学生顺利就业。

(二)创新能力

社会各个领域有效发展,近年来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高职院校学生属于未来技术型人才的范畴,学生自身是否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对于未来具体的就业状况具有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教师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全面认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2]。通过紧紧结合时展要求,引领学生在技术方面进行钻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动精神等,从而使高职院校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三)耐挫能力

现阶段,市场环境竞争力逐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淘汰率也非常高。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学生能够顺利就业,要求学生要快速适应未来竞争,教师在此期间,着重开展学生耐挫能力培养工作,在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的基础上,加大力度锻炼学生的科学决策能力。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

学生就业方面的各项问题,始终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就业压力会更大一些。高职院校学生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为后续顺利就业提供保障。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而言,在实际落实教学工作期间,要着重开展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促使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也具备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一)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理念

高职院校教师在落实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工作期间,不能只是依靠教学讲解,还要对校园文化进行充分应用,进而有效地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融入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工作中[3]。比方说,在校园内部设置用于宣传“遵守职业道德”方面各项内容的板报,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方面的辩论比赛,举办舞台剧和微电影比赛等多项校园活动;同时还要对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进行充分利用,在此期间融入职业道德理念方面的内容,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高尚情操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职业道德理念。

(二)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养成教育效率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其各种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在校园中养成的,但是为了满足就业单位需求,学生自身的职业行为习惯还要经历社会的打磨,进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基于此,各大高职院校在实际落实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期间,就要积极与校外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进而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学生在参加多种不同类型社会实践互动期间,要全面认知自身不足,在此期间为自身争取更多的职业实训机会,从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在校园中参加的活动存在一定差别,前者更贴近学生未来就业,能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率。

(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高效开展订单式培养工作

高职院校在培养优秀人才期间,始终都将就业作为核心导向。高职院校学生自身能否顺利走向就业岗位,取决于自身掌握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这个因素会对学生未来的实际就业状况造成直接影响[4]。教师在开展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期间,逐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以应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主,在加快学生就业速度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对于企业而言,学生也能及时上岗,在减少岗前培训各项成本的同时,也能高效完成相应工作;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也能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四)创新养成教育方式,增强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效果

一是对案例教学法充分应用。高职院校教师为了达到增强养成教育效果的目的,就要在实际教育期间引用大量的案例,主要就是将现实中具有说服力的职业道德案例融入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教学工作中[5]。教师在教学期间,引导学生对相应的案例进行思考,让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深刻体会职业道德在后续就业中的作用,这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道德意识的一种重要教育方式。二是对角色扮演法进行充分应用。学生在职业素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始终发挥主体作用,为了能够提升养成教育质量,就要从学生自主学习、自行体会的角度进行分析,正确引导学生完成“自编、自导、自演”工作,从而保证最终编制的小品和短句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出职业道德方面的各种问题。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快速进入情境,在真正体会工作中面临的职业道德困境时,对“如何做出正确选择”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期间,自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后续有效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积累经验。

(五)保证评价工作具有全面性,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在完成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之后,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使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6]。如高职院校教师在实际对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进行评价期间,要勇于打破“只按照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判断”这一评价模式的束缚,而是要真正做到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进行综合考量;甚至教师也可以提前运用与企业管理相似的方式,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考核。除此之外,积极组织并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职业行为习惯比赛,鼓励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激发学生比赛兴趣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参赛表现及时进行评定,这对学生精准认识自身不足和及时改正具有重要帮助。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期间在着重开展专业技能教学工作期间,也要着重开展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在对学生职业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和管理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快速适应未来企业管理模式,从而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全面提升职业素养。高职院校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趋势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要不断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又要着重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效率,从而为社会各个领域发展提供充足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革.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的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69-71.

[2]浦秦夏.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6):81-83.

[3]李东,刁金香.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育路径探析: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就业与保障,2020(21):109-110.

[4]谭洪珍,罗金凤,陈梦冉.高职教师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看法的调查与建议[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5):14-16,20.

[5]乔伟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21):93-96.

道德行为范文篇6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三段式研究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其专业技术水平只是评价人才的一个方面,道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更加重要。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是其能够适应竞争如此激烈社会的一个必要素质。对高职生来说,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等可能不具备优势,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只能从道德方面提升。因此,对于任何人,都应该重视自身道德素养的培养,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通过课堂教学培养高职生的职业道德

道德,是法律之外的另外一种约束力。对高职生这类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来说,他们更加应该具备过硬的道德素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要求。然而,对职业道德方面,更多的是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高职院校要想通过教学来提高其学生的职业道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是很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一,高职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职业道德行为相关的课程或者将其融入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这门学科中,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其形式并不重要;第二,为高职生开设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学校也应该明确其教学的目的,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作为其必修的一门课程,由于学校的重视,自然会引起学生的重视。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要让学生他们了解自己专业或者今后从事行业的一些特有的道德标准,比如会计专业,他们对财务的管理需要极强的道德素养来完成;第三,通过实习教学来让学生自己体验其工作应有的职业道德,这种培养的效果极好,它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该行业的道德标准,与教师的讲解相比,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促进职业道德规范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根据我们对道德的认识,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好坏不仅与其自身的修养有关,与外界的环境也有一定的联系。如果能够将一个人的职业道德转化为其个人道德品德,能够达到固化其道德认知。对高职院校来说,在培养其学生职业道德时,一定要坚持促进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结合道德教育的特点,教学工作者应该明确,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只是教育的目的,而真正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构建道德体系。他们自己对道德的认知可以帮助其自主地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实现自律的效果。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一般表现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两个方面。外显行为是可以明确观察到的,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其道德素养,这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观察,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方式。然而,内隐行为就是无法观察到的,至少是很难被别人发现的一种心理,这种行为的存在给道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他们无法及时了解到学生的道德水平,其教育工作也很难进行。其次,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对于高职生来说,他们并没有接触到社会,因而他们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也非常有限,其未来可能受到的社会诱惑也不明确。因此,只有学校提前帮助他们认知社会,明确培养其职业道德的目标,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不与社会脱节。与此同死,良好的环境也有助于学生自我身心的培养,这就说明学校良好的范围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具有很好的导向和熏陶作用。

三、促进学生自由自觉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根据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好的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要想培养高职生的职业道德,自然要求教育工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思,通过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点,才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第一,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平时的一些小事看似不重要,但是很大程度上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行为,这就要求学生应该从小事做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一个当代大学生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这也是高校进行道德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即很多高校并没有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或者没有开展过,导致其道德教育工作始终没有成效。第二,加强学生的信念教育。职业道德的养成应该是建立在学生自由自觉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具有足够强的信念,让学生自己自觉地坚持其规范的行为,是将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自然行为来认知,而不是将其作为自我约束力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职生这类人才来说,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社会对他们的职业道德行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义不容辞地应该帮助其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当然,通过以上所述,通过三段式的教育工作,即使我们知道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比较困难,但是至少为学校提供了可行的参考。

作者:郭学霖 单位: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袁家才.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J].基础理论研讨,2015(31):478~479.

道德行为范文篇7

摘要:组织中员工的道德行为深受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影响。文章试图考察能影响员工道德行为的一些社会关系网络因素:如关系的强弱、榜样的作用以及由网络结构所带来的监管和声誉的影响等,以期为管理实践作出一些理论指引。

关键词:社会关系网络;道德行为;监管;声誉

一、前言

在组织行为的研究领域中,有关组织成员的道德行为的研究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为了解释组织成员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产生原因及开发出相应的管理方法,研究者们提出了组织成员道德/不道德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如个体特征、组织因素及道德事件的强度特性等。近些年来,社会网络学派理论的发展为解释组织成员的道德/非道德行为又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Brass,Butterfield&Skaggs(1998)认为,以前有关员工道德行为的研究尽管得出一系列的用于解释道德/不道德行为的因素,但还是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行为者之间的关系,很少有道德决策模型的研究者关注诸如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结构等主题。

在商业伦理学者对道德困境和道德行为等的大多数定义中可以发现,道德包含了一种对“他人”的考虑。例如,学者们把道德情境定义为个人决策对他人的利益、福利和期望的影响;不道德行为被定义为对他人产生有害的后果的并且是“违法的、或在道德上不被社会所接受的”(Jones,1991)。因此,从本质上来看,道德行为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包含了一种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内生于其他社会关系结构之中的。从这一角度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探索组织中个体的关系如何对组织中的道德行为产生影响就十分必要。在中国文化情境中,由于人们具有“社会导向”、“他人导向”和“关系导向”的文化特性(杨国枢,1981),社会关系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尤其显著,因此以社会关系网络为分析框架的研究具有更显著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试图解释组织中的社会关系网络如何对组织成员的道德/不道德行为产生影响,也就是试图运用社会网络学派的一些概念和理论来剖析社会关系对于员工道德/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的作用机制。

二、组织中社会关系网络对于其成员道德/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从网络学派的角度去看,一个人为什么会这样或那样地行为,其原因在于人们所处的独特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他们在关系网络中的位置。社会网络理论假设组织行为者必然存在于一个关系社会网络中,而社会网络,则是一组行为人和行为人之间所具有的一些关系或所缺乏的一些关系联结,这些既存的社会关系为行为者提供了约束和机会,从而对行为者的行动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1.道德/不道德行为的指向对象。徐木兰,余坤东,沈介文(1997)的研究表明,因为中国人大多具有“差序格局”的民族性,其对人事物的要求,常随着他人与自己的关系的远近而有所不同,在道德判断中表现出极强的相对主义倾向。因此,个体倾向于根据彼此在关系网中的关系强度来选择性地作出道德或不道德行为。

关系的强度是指关系的经常性、互惠性、情感联系强度和亲密性(Granovetter,1973)。不经常相互交往和交往结果是无关紧要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被定义为弱联系。具有弱联系的两个人可能只会相遇一次,交往时间十分短暂,之后就有可能不再相见。如果在两个个体之间存在着一个非常弱的、一次性的私人交换关系,则不太可能诱发产生道德行为。比如说,在一次私人交换关系中,对一个陌生人撒谎可能不会产生不利的后果。从事不道德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在弱关系中的损失——是很小的。

在组织中,组织成员会预期将来有进一步的交往。因此,我们发现在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着最低限度的相互信任,这是两个街上相遇的陌生人所不会具有的。在强关系中,双方发展出合作、信任、亲密性和同情心,通过经常性的交往,每一方都从信任关系中互惠并从他人那里获得积极的回应。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成本——强关系的丧失——也远远大于弱关系。

当Jones(1991)进行有关道德事件的强度特性的研究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认为亲近程度——一种考察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和身体的距离的方法——是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与陌生人相比,当行为者的行为关系到与自己亲近的人的时候,他们会更容易意识到事件的道德本质,更不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所有的研究可以导致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强关系培育了同情心和心理亲近感,从而降低了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

2.榜样的作用。Falkerberg&Herremans(1995)研究了正式系统和非正式系统对组织道德的作用,其研究发现,非正式系统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更大,行为榜样是决定行为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经理和主管往往被视作行为的榜样。

(1)差别关系理论。差别关系的简单解释就是一个人倾向于采纳与他交往的人的行为或观念,采纳多少根据接触次数的多少。根据Zey—Ferrell&Ferrell(1982)的研究,对来自广告公司的被调查者来说,同级的行为是推测被调查者本人道德行为的主要依据,而如果被调查者是来自公司内部广告部门的经理,最高管理层的观念是推测被调查者行为的主要依据。这一研究发现使他们建议用差别关系理论对道德行为做部分的解释。像广告公司经理这样的决策者与同级接触较密切,所以倾向于采纳同级的行为,而像公司内部广告部门的经理那样的决策者与上级接触较密切,因而更容易采纳上级的道德标准。

(2)角色构造理论。此外,Zey—Ferrell&Ferrell(1982)还提到了另一种对道德行为进行解释的方法,即角色理论。他们分析了角色理论中相对距离与组织权威两个方面,发现有证据证明,决策者与某个人的组织距离(即决策者和这个人之间存在的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明显界限的数量)越大,这个人对决策者的影响就越小。

在商业环境中,相对权威观点认为最高管理层比同级对决策者行为的影响大。Baumhart(1961)的调查发现,决策者认为上级会做的行为是影响决策者做出不符合伦理的决策的重要因素。Hunt,Chonko&Wuilcox(1984)的研究表明,最高管理层鼓励道德行为的行动是推测被调查者对道德问题看法的最好的单一依据,最高管理层鼓励道德的行为,劝阻不道德行为的举动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总的来说,处于特定组织中的个体做或不做道德行为是深受其组织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他人的影响的,同级和最高管理层都对行为者道德方面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高管理层的影响最大。

3.监管和声誉。不道德行为被察觉及由此所带来的惩罚和丧失声誉的可能性是组织成员进行道德决策时所要考虑的很关键因素。在这里就引发了两个相关但没有获得充分研究的概念:监督和声誉。这两个概念都和“与他人的关系”相关。监督——行为被组织中的其他人发现的可能性降低了行为主体从事不道德行为的倾向。McCabe&Trevino(1993)发现个体的道德行为受其对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的感知的影响。其他的研究者也认为监查体系的存在、行为者对监查的感知对于行为者的道德决策和行为能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总而言之,这些研究发现人们意识到其他的组织成员可能会关注他们的行为,这种监督能够约束不道德行为。

其他组织成员的存在也使行为个体更多地考虑做出不道德行为对声誉有可能产生的影响。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处于以“传统层次”进行道德思考这一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们意识到并遵从自己的角色规范和他人的期望。在这一道德发展阶段,人际关系和社会赞许是进行道德决策思考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朋友之间或熟人之间从事不道德行为而被发现的可能性是一种极大的威慑,如果A对B做出不道德行为,那他就冒着在C或组织中的其他人那里丧失声誉的危险。如果他的不道德行为被C所察觉,那他就有可能失去和C的关系。4.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机会获取。1992年Burt提出“结构洞”这一概念用来指称两个行为者之间的联系的缺乏。如果两个行为者没有直接联系,必须通过第三方才能发生联系,则这个第三方就占据了“结构洞”的有利网络地位。在组织中与组织外部关系打交道的职位特别容易利用不联系的两方来控制交易。例如组织的采购人员和销售人员就容易成为组织与客户之间或组织与供应商之间的结构洞。这些跨组织边界的行为者就可以利用这一便利来欺骗双方为自己谋取利益。

由结构洞三角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网络中的某些位置可以预言不道德行为的产生的可能性。例如,在网络中的个体的位置可以由它的中心性来说明。个体的中心程度尤其与监控和声誉相关。中心性是指一个个体经由最少数量的直接和非直接联系与网络中的每个人进行接触的程度(直接联系比非直接联系更为“亲密”)。那些与很多人有直接联系的员工被认为更具有中心性。个体与他人的直接联系能增加其行为被监控的程度,而与他人的不直接联系则决定了有可能听说其不道德行为的人数,这就意味着声誉的损失有可能发生的程度。如果个体做出不道德行为,其所具有的高度中心性意味着高度的监控和广泛的声誉损失(以及处于高度中心性地位的权力和声誉)。

研究者也探讨了组织层级体系中的位置所带来的影响。一项有关高层、中层和低层员工的研究(Frink&Klimoski,1998)表明了关系结构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决策。低层员工通常在组织中没有形成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他们主要与自己的同事和直接上司打交道。因而,对于他们来说,来自于社会网络的监管是很少的,同时丧失声誉的风险也是很低的。这些员工倾向于服从他们的上司的期望,觉得没有义务去监视和举报上级。中层管理者们联系着彼此不直接发生联系的下属和上级,所以在这一网络结构中他占据着结构洞,因而为他们从事不道德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然而,中层管理者的位置通常是具有高度中心性的,(直接和不直接的与许多人发生联系),他们的行为被下属、同级的管理者以及上司所观察和监控。因此,对于中层管理者而言,由处于结构洞所带来的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机会被中心性所限制。对于声誉的强烈追求动机驱使他们以符合组织道德期望的方式行事。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经常处于一个联系所有者、董事会或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其他组织成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控制着组织的重要资源,因而,这些处于高级管理职位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去从事不道德的行为并能从不道德行为中获得更多的回报。他们一般无须对他人说明自己的行为因而较少受到组织内外的监管。尽管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经常被寄予道德期望(要求其具有更高的道德标准),然而就像其工作角色本身的这种模糊性一样,来检测其道德行为的标准也是模糊和可变的。这种分层次研究法表明,如果组织不能建立一个体系来鼓励各层次员工的道德行为,那么长期来看,组织的有效性就会面临重大问题。

三、对管理实践的一些启示

1.组织高层管理者的影响。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对于其下属成员的道德/不道德行为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一些针对企业经理的调查发现他们经常感受到来自上级的压力去做出违反自己道德原则的行为,为了能够在组织中获得成功,他们不得不顺从上级的要求,这种来自于上层的直接压力是导致员工不道德行为的重大因素。其次,高层管理者本身也是其下属的模仿对象,高层管理者的不道德行为为其下属的行为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可以招致下属的模仿。因此、高层管理者对待道德问题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设定了一个组织的道德氛围的基调。然而,由于高层管理者在组织中的独特的地位,他们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机会更多,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监管也更不容易,因此更要求组织的高层管理者的道德自律性,通过有意识的行动来提高整个组织的道德水平。

2.鼓励组织成员间的相互监管。由于员工不道德行为的隐秘性,在组织中对员工不道德行为的控制是极端困难的,并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如果无法监管员工的行为,员工就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以牺牲组织利益为代价追求为自己带来利益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在正式的监管体制之外寻求替代和补充方案。如果组织成员愿意监管并向组织举报自己同事的不道德行为,那么这将为组织提供一种极佳的、更低成本的控制员工不道德行为的方法。因为同事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更易于觉察彼此的不道德行为。

然而,在组织中鼓励这些行为是有极大困难的。因为同事间的监管和举报行为会遭受群体内压力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压力。在一个工作群体中的社会机制会产生压力使得同事间的监管和举报行为变成是受排斥的和冒风险的,这一类行为被看成是对群体不忠诚的,因而群体可能会发展出许多对这类行为的制裁措施,如被放逐或排斥于群体之外。同样,这种行为也会引发关系压力,因为同事不会喜欢“告密者”,这种行为会招致被报复的风险。

因此,为了鼓励这类行为,管理者必须使用一些策略性的方法,比如说为某一组织成员的不道德行为惩罚所有相关的群体成员,将同事间的监管和举报列入规则、政策,将之作为工作角色的一个部分。总之,管理者可以通过建构工作情境从而创造一些压力来抵消压抑监管和举报行为的那些压力,从而建构鼓励性的氛围。3.管理处于中心位置的雇员。注意在组织中处于关键位置的雇员对于管理者而言十分的重要。在任何组织中都存在着在正式体系之外的非正式体系,如果管理得当,这一非正式体系对于帮助管理者传播组织的价值观、规范和行为的道德准则将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作用。这种非正式体系是由组织中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网络所组成的,那些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的雇员成为网络的联结点,他们掌握着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信息流动和沟通途径。如果组织的管理者能够意识到组织中的这些联络人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有意识的管理,那么就能够运用组织中的非正式网络来达成组织目标。

道德行为范文篇8

论文摘要:个体的道德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内部过程的结果,按其内部状态可以分为许多类型。个体是否从事某种道德行为,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个人预期理论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个体的道德行为。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应重新审视我们的道德教育。

关于如何判定个体具有某种道德品质并没有明确的、一致的观点,比较流行的、默认的看法是当个体同时具备关于某种道德品质的知、情、意诸因素,并以行为的方式显现出来时,即认为该个体具备了某一道德品质。但事情并非总是这样简单。第一,道德行为主体的内部状态别人是看不见的,就是行为者本人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很清楚,我们如何才能知道他的道德表现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第二,做出某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也不一定会被看作是有道德的,做好事被指责为虚伪的事并不鲜见。

对某一个体是否有道德的判断过程涉及两个问题:什么是道德?判断一个个体是否有道德的依据是什么?

关于道德是什么的问题,人类已经思考了几千年,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本文不打算、也无力解决这一问题。对道德的界定就以日常语言中的用法为准。一般来说,道德的就是合乎规范的,合乎社会要求的,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但这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未必就是合理的。

判断个体是否有道德的依据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做好事的人未必是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也未必一定会时时刻刻做好事。古人说“志功合一”,就是说既要看表现,又要看动机。这样当然最好,可是未必实用,对个体的外部表现一看就能做出判断,可判断一个人的动机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古人所谓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在看待某个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时,务必要慎重,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的、深人的分析。

一、道德行为的具体分析

按照个体在做出道德行为时的意识状态,可以把道德行为分为两大类:有意识的道德行为和无意识的道德行为。前者是在个体有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后者是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做出的,是个体在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甚至事后也不一定知道的情况下做出的道德行为。其中,有意识的道德行为按照主动性的水平又可以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类。主动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做出道德行为时有明确的目的、计划,而且是个体积极主动地进行的;被动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没有相关的意愿,是在外部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而主动的道德行为又可以按照个体的主观状态分为两种,即“志功合一”式的和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如此的复杂,道德行为背后深层次的根源同样复杂。个体在做出某种道德行为时,很可能有多种原因或动机在同时起作用。但一般而言,这些原因或动机中只有一种原因或动机起着主要作用,我们称之为主要原因或主导动机。面对道德行为,我们理应探究的是:究竟是什么驱使个体做出了道德行为?或者说,个体道德行为的主要原因或主导动机是什么?

无意识的道德行为由于行为主体缺乏相应的意识或察觉,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道德意义,一般不具备相应的、明确的道德动机。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深层次的根源。我们重点探讨有意识的道德行为的内部原因。

首先来分析两种主动的道德行为:“志功合一”式的和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志功合一”式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不仅有外在的道德表现,而且具备了适当的动机。行为者的外在表现和内部主观世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其内部深层次价值观的体现。行为者有较强的道德责任心和义务感,对某种行为的道德意义有深刻的了解,有较强的道德意志,并能以恰当的行为方式履行道德义务。这种道德行为是我们最希望出现的,它代表了最完善的道德品质结构,即同时具备了知、情、意、行4个因素。

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缺乏正当的行为动机,或怀有不正当的动机,为达到某种其他目的而做出的道德行为。这种道德行为是为了达到别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具有很大的功利性。行为者了解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也了解其意义和价值,但并不认为这种要求就是合理的,也不看重其价值和意义。这种人一般具有一种与道德要求相冲突的价值观体系。具体表现为缺乏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但不缺乏道德意志,更不缺乏道德知识。

我们再来分析被动的道德行为。被动的道德行为是指缺乏动机、缺乏主动性,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道德行为。如在教师的压力下,不得不去参加义务劳动。这种行为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差事,不得不如此。这种行为与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有些相似:二者都缺乏正当的动机。区别在于:后者有较强的动机,尽管这种动机不是正当的;而前者主要是缺乏动机,甚至连不正当的动机都没有,做出道德行为主要是因为外界的压力,为了逃避惩罚等不愉快的体验而不得不按照道德规范行事。前者是有所避,后者是有所欲。

二、个体为什么没有做出道德行为?

个体在从事某种道德行为时,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同样,个体在应该做出道德行为却没有做时也有很多的原因,细分起来,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i,缺乏道德认知。不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这种情况一般只会出现在经验不足的、相对年幼的个体身上,或者出现在当个体进人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由于缺乏相关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经历等原因,个体不了解相关的道德要求,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2,缺乏道德情感。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一般都明白遣德规范的要求,但对规范本身缺少信任,并不认为规范就提合理的、应当的,因而对执行规范缺乏内在的热情,不能激发相应的道德动机。缺乏道德情感的原因一般是因为个体x到的教育缺乏一致性,导致了价值观的冲突。比如在家庭中,假如学生受到一种自私自利的教育,那么在学校中,教I}所要求的团结互助、舍己为人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3.缺乏道德意志。个体既有道德认识,又有道德情感,但仍不一定会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虽然我们所知与所为之间有某种联系,但所知本身并不能决定所为。‑ylle}r};按照流行的理论,其根本原因是缺乏道德意志,不能把内心的道德知识和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这种现象比起前两种来更为普遍,也更让人迷惑不解:明明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且并不怀疑其合理性、重要性,为什么偏偏做不到?换句话说,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为什么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国外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道德知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表现没有多大的一致性,更多地取决于情景〔z7c}})。从这个角度看,个体是否做出某种道德行为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其中有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过程。

缺乏道德意志的情况通常被称为“知而不行”,这是在现实中出现最多、最普遍的情况,这种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从事某种道德行为需要艰苦的努力,个体缺乏吃苦准备或习惯。比如想帮助邻居大妈,却又怕扛那沉重的煤气罐上5楼。

第二,迫于环境压力,不敢、不好意思去做。当个体面}伙伴、团体或其他环境的压力时,会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从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周围的个体都缺乏道德修养,或者都认为某种道德行为不应该去做,个体为了维持同伙伴的关系,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想法或信念,或者虽然想做但却不敢去做,甚至可能去做违反道德原则的事情。

第三,与自己当时的实际需要相冲突。当某种道德行为的实现可能损害自己的某种利益时,或可能干扰自己正在进行的某种活动时,个体有可能不会从事自己原本应该和可能从事的道德行为。

三、个人建构理论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个体是否做出道德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仅仅注意个体内部的原因或者外部的原因都是片面的。那么个体的道德行为如何解释呢?笔者认为凯利(Kelly.G.A)的个人建构理论能给我们某些启示。

凯利是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之一,1955年他的《个人建构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个人建构理论的诞生。这一理论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己经逐步完善,并引起了越来越大的反响。个人建构理论的基本内容〔37(P327)如下。

1.人是科学家。凯利认为人并不是被环境或无意识所操纵的,提出了“人是科学家”这一假设。凯利认为科学家在一生中总是不停地寻找确定性和理解,他们发展着自己的理论,以便对未来的事件进行预期,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不确定性。人就像是科学家一样,都试图通过减少不确定性来澄清自己的人生。人总是在预期和控制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每个人都有一些关于世界的推测,这些推测指导着我们去与人或事打交道。

2.个人建构选择论。建构就是人们用来解释世界、分析世人的方式,一个建构就是人们关于某一事件的解释或表现。这种建构凯利称之为模板或样板。我们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一个人的假设,然后我们就搜集有关资料并进行观察,再与我们的假设相对照,如果得到证实,我们就继续运用它,否则便加以修改,提出新的假设。凯利把这一过程称为模板运动,并把这种解释和预期事件的认知结构定义为建构—个人试图解释自己的经验时所使用的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或一种看法。它就像一种微型的科学理论,人们可以用它来预测现实。个人建构是个人析解或说明经验,赋予经验以意义或预言经验的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个人建构,都能不断地把关于经验的复杂信息纳入个人建构之中。

这一理论在思维方式上同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理论有些相似:二者都认为人的行为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都强调认知结构的辩证发展;反对机械式的决定论,重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不同之处在于凯利的视野要比奥苏伯尔的大得多,他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人的所有行为,而奥苏伯尔只研究人的学习行为,尤其是学生的学习。

与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相比较,个人建构理论更强调个人的主动建构与选择。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即生活空间的函数。尽管这一理论注意到了主观知觉的重要作用(如’‘实在的是有影响的”),但仍有一种决定论的倾向。

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人的道德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内部过程的结果,这一过程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第二,人的道德行为是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函数,不应该过高估计某种行为的一致性。正如勒温的观点B二f(P,E),P是指人,E是指环境,用通俗的话说,行为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四7)第三,人的道德行为是个体主动选择的结果,是个体适应周围环境、维护自己利益的方式或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超功利的道德行为,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功利观罢了。

四、新视角:个人预期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个体的道德行为主要由个体对这种行为的预期所决定。也就是说,个体是否从事某种道德行为,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的预期。所谓预期就是对行为的条件、可能性、必要性等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对行为的后果、意义和代价的想象和评估。如果预期的结果符合个体的利益(原则),那么个体就会采取行动,否则,就不会付诸实施。关于道德行为情景性的试验充分证明了这种预期的存在。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sl(m)利益原则包括获得物质利益,也包括获得精神利益,还包括避免各种伤害。根据个体的价值观,这种利益可以做出各种解释,比如,也许个体认为集体的利益最重要;也许个体认为个人的利益最重要;或者认为精神利益最为重要;或者认为避免受到伤害最为关键。费尔巴哈也认为,道德的基础是利己主义,不仅有单独的或个人的利己主义,而且有社会的利己主义,有家庭的、集团的、公社的、爱国的利己主义。列宁也很赞同这一观点。fsl(rrs)所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是个体行为预期的出发点。

影响个体道德行为预期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如下:

1.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用以评价事物的价值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个性系统中最隐蔽、最有影响的动力部分,它最终决定个体的行为表现倾向。价值观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价值观又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系统,它会随着个体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但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很多时候是无意识地进行的。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它虽然不能用来说明个体每一次的行为表现,但个体长期的行为倾向性必定反映了他的价值观。

2.过去的经验。个体在过去的经验中是否经验过类似的或同样的行为情景,对个体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个体倾向于重复使用过去的经验,这和心理学中的定势反应有些相似。过去的经验是个体预期的结果,重复使用这种预期的结果能使得个体不必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或评估,从而节约心理能量或空间,去从事其他的心理操作。

3.环境压力的大小。当个体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时,很可能会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念做出违心的事,从众现象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个体是否能克服环境的压力,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去做,一方面取决于原有的价值观念的性质,如坚定性;另一方面,所处环境的性质如构成环境的人的地位、重要性等也影响个体的选择。一般说来,组成环境的那些人物影响力越大,个体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也就越容易改变自己的初衷,做出违心的事来。

4.某种行为的重要性如何。某种行为的重要性越大,后果越严重,个体越是倾向于慎重,越是倾向于遵守道德规范。这种遵守使得个体可以避免因此而来的心理负担。而对那些影响很小的事情,可能就很随便地处理了。比如在一般的公共场合,很多人乱丢废纸,就是认为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做与不做无关大局。假如是在高级的酒店大厅,因为事关个人教养,而且酒店管理严格,搞不好要难堪,相信这种现象基本上不会出现。

5.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能力或准备状态。个体是否具有某种行为的行为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时个体没有做出某种道德行为是因为个体,"}L有余而力不足”,缺乏或不具备相关的能力或准备状态,比如想救人,却不会游泳;想慷慨解囊,却囊中羞涩等等。

6.需要状态。个体正处于什么样的需要状态,影响个体的思维和行为定势。当个体的需要状态和道德规范的要求相冲突时,个体有可能根据对某种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后果的评估,或者从事道德行为,抑制自己的需要;或者采取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而违反道德规范。

个体的预期过程大致经过3个环节:理解环境;行为预演;后果评估。

理解环境是个人预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个体能否理解所处的环境,明确道德行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是做出道德行为的先决条件。这一环节包括觉察所处的物理环境,觉察周围人的表现,对周围人行为动机的推测,对道德行为需要的认识。个体只有认识到环境对其道德行为的需要或要求时,才有可能做出道德行为。如果缺乏对环境的理解,尤其是缺乏对道德行为需要的认识,很可能就会“麻木不仁”。

在理解环境的基础上,个体将对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从事道德行为进行预演,包括对如何开始、如何进行、后果如何的想象。

想象中的后果出现以后,个体将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需要状态、外部环境、过去的经验等对后果进行评估,如果个体认为这种行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原则,那么这种预期就会转化为行动,否则个体就可能会无动于衷,作壁上观。

通过这一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这些结论:

第一,对个人的道德表现不应该有过多的奢望。个人的道德表现体现了个人的利益原则,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是个人行为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也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我们应该放弃那种人性本善的传统幻想。

第二,对个人的道德表现应该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既然每个人都是利益的主体,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希望每个人都能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想法就只能是一种罗曼蒂克的空想。能做到合理、合法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不非法浸占别人的利益,已经是很不错了。

第三,高尚的道德个体的确存在,我们不应抹煞其功绩,也不能贬低其动机。但不能把这样的个体视为应当,视为普遍意义上的合理,更不能把其他的个体视为庸俗、低下。个体的道德表现之间的差异是正常的,片面追求全体社会成员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尤其是在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个人的利益缺乏最基本的保障的条件下,片面要求提高道德的境界是毫无意义的,很可能会带来虚伪的表演,进一步导致整个社会道德的堕落。我们是有过这样的历史教训的。

第四,学校道德教育应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杜绝“假、大、空”的道德说教,努力使学生把道德要求看作内在于生活的、必须的、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高尚的道德楷模可以进人学校,但不能把他们看作标准,而只能看作一种方向、一种希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发地向他们学习、看齐。

道德行为范文篇9

在笔者看来,这类活动的可取之处在于,学校重视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外在强化作用,是对那种认为道德应该纯粹是义务的、不需要任何回报的传统思想的反动;他将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是对我国长期以来重视道德知识传授、忽视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有力纠正。但是,他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认为美德的形成是以外界的表扬或回报为前提的。该制度的实施,不但不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作用,还会导致一些不道德行为的产生。

一“美德储蓄”活动实施的现实困境

(一)“美德储蓄”活动难以评定真正的“道德富翁”

在河北涉县开展的“美德储蓄”活动中,活动的设计者把评定“道德富翁”作为对学生的最高奖励。然而,这种活动难以评出真正的“道德富翁”。首先,好人好事发生具有随时性,评估难度较大。一方面,一些学生可能做好事“做而不报”;另一方面,“报需证明”使得“交易成本”极大,甚至可能出现“做好事前先索要证明”的笑话。而且,有些道德行为根本无法得到证明。例如:当一个学生发现学校水龙头没关时,他是否需要等来目击证人再将其关闭?因为只有这样,他关水龙头的行为才可被认定为道德行为。但是,又怎能证明水龙头不是他为了得到表扬而打开的呢?其次,评估制度存在漏洞。什么样的事情可算作好人好事?“美德储蓄”活动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好事或坏事,这就导致无法给大量的道德行为打分。再次,各种道德行为的评分标准很难确定。道德行为本身没有高下之分,道德行为的评分标准无法正确确定:是学生付出代价的程度,还是社会反响程度,或者是事情结果所带来的利益?这可能导致道德作秀以及小善不为等现象出现。最后,学生参与该活动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难以弄清楚。仅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没有得到行为主体情感上认同的行为,不能被称为道德的行为。

(二)美德储蓄活动激励机制的失灵

在“美德储蓄”之类活动的赞成者看来,他的运行为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提供了一种激励机制。然而,这种激励机制却使做好事不主动要求回报的人得不到回报。只有按照规定做好事才是好事,做了好事没有按照规定上报,就不能称其为好事。假如这类行为不能被认定为道德行为,那么,“美德储蓄”活动的激励作用体现在哪里?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假如有些学生不羡慕这一“存款”,“美德储蓄”制度的设立就起不到作用。道德是通过舆论和主体的道德反省来调节人的行为的,“美德储蓄”活动使无德的人更心安理得。因为他们不羡慕那些存款,甘愿做道德上的叫化子。再者,做了好事的人也不愿意去存款,这种美德储蓄活动就难以继续维持。社会上类似于“美德储蓄”活动的兰州市红二社区“道德银行”,在运营两年后悄然关闭就是最好的说明。总之,个体的道德行为不能或不易在“道德储蓄”体制内得到确认,“美德储蓄”的整套激励机制归于失灵。

(三)虚假道德行为的滥觞

“美德储蓄”活动的实施会导致大量虚假道德行为的产生。美国著名实验心理学家、曾任堪萨斯大学社会学教授的C·D·巴特森(C.DanielBatson)通过对道德动机的研究,发现人们具有实施“道德伪善”(moralhypocrisy)的动机,即在自己和他人“面前”表现得有道德,但只要有可能,就会躲避真正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时所付出的“代价”。学生受到学校制度的制约,当道德储蓄簿上的分数决定了其操行评定或者所谓的道德形象时,有些学生就会为了道德分数而弄虚作假,如学生之间制造相互帮助的“道德事件”。在“美德储蓄”活动中,道德富翁们的道德水平并不一定高于那些道德得分较低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不断地去创造“道德事件”,才能保持高分,保持自己的道德权威形象,这一形象就成为他们的精神枷锁。而对于道德得分较低者,在道德上可能会感到自卑。正如杜威所批评的那样,在这种教育形式下,个人主义的方法和动机被积极地反复灌输着。“但是,动机假如明显地和低劣的动机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当然并非一定是身体上的惩罚,而是担心失去别人的认同;或者害怕失败。另一方面,竞争和对抗也成为其中一部分。……较弱的儿童逐渐失去其对能力的感觉,承认其联系而持久的低劣地位。他对自尊和对工作的尊重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无需赘述。强者学会了沾沾自喜,不在于其能力,而在于他们较为强大的事实。”尤其是当学生发觉他人的作弊行为时,会产生一种对所有道德行为的鄙视,进而使他们远离真正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应该引导儿童逐渐抛弃这些相对而言外在的动机,培养出内在动机,使他学会欣赏他不得不做的事情的社会价值。

二“美德储蓄”活动的理论困境

(一)道德回报不是一种事前的回报

道德回报是“一种道德行为的实际结果或补偿”。任何道德行为都具有回报。忽视道德回报可能会带来消极影响:使道德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空泛化、原则化甚至口号化的倾向,使社会的道德建设陷入道德驱动乏力、道德约束失灵的恶性循环之中,使道德发展走上一条远离现实、缺乏社会共鸣的发展道路。但是,我们不能因此以为任何道德行为都必须有相应的利益回报作补偿。首先,这种错误的认识忽视了道德回报总体上是对社会上具有较高道德情操的道德行为或社会反对的明显低劣道德行为的奖惩,意在激励多数社会成员,倡导并遵循积极进步的道德规范,而不是对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水准的物质交换;是社会对有利于道德进步的道德行为的认可,而不是个人对一己行为的评价。其次,道德回报包含道德主体自身精神上的满足,如帮助被帮助对象消除痛苦所带来的心情上的愉悦。很多情况下,就是我们所说的“心安”。许多道德主体实施道德行为,纯粹是为了使自己的良心不受折磨。做好事得不到回报,并不会成为他们不做好事的借口。最后,道德行为的非主体性回报是一种事后的回报。由于道德行为具有事后回报的不可预见性,因此道德行为的实施者在做出道德行为之前不可能完全预见到自己所能得到的回报。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鲍曼(ZygmuntBauman)在《后现代伦理学》中指出:“道德是地方性的,并且不可避免是非理性的。”道德自身具有的回报性,与外界必须给予合理的回报,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假如将二者合一就会犯逻辑错误。因此,回报不应由行为主体事先预见或事后争取,而是一个合理的社会环境所必须具备的。只有社会环境改善了,人们讲道德才不会吃亏。可是,人们决不能以吃亏与否来确定自己是否做道德之事,否则就会在逻辑上犯下大错,与学校培育学生道德品质的目标背道而驰。公正合理的道德环境,应当努力消除义务与权利、贡献与获得、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而使他们成为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关系:社会越是回报个人的奉献,个人就越自愿地为社会行动;个人越履行对社会的义务,社会就越有可能为个人提供权利保障和实现幸福。对于学校来说,学校教师或管理者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不是鼓励学生通过做好事来获得表扬。

其次,以回报为基础来引导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这种做法是以一种较低的道德思维水平来要求学生。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阶段二的道德水平的主要特征是:“所谓对的是遵守会给人即时利益的规则。行动是满足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并允许别人也这样做。对的也是公平的,即是一种公平的交易、交换和协定。”阶段三的道德水平是以“好儿童”为定向;获得所在团体奖赏。在“美德储蓄”活动中,学生实施道德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这种道德教育是以一种阶段二或阶段三之间的道德思维水平要求学生,只可能对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有效。依据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思维水平处于他律阶段,他们认为对的就是遵守规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道德水平逐渐走向自律阶段,他们开始认识到行为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对于小学高年级或中学生来说,这种教育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

最后,道德行为必须得到回报的做法无法解释或培养许多道德品质,如见义勇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国这种道德品质应该记多少分呢?责任感如何得到培养呢?爱国主义情感、责任感,是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应具有的道德品质。但是,用分数的刺激难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习惯在做出一项与道德有关的行为前先掂量一下所得到的分数或者说所得到的利益,这难以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学生在学校里学会的,是如何做那些所谓得分较高的事情。“美德储蓄”活动倡导了一种做事必须得到回报的思想,使学生在做出一项道德选择时,首先权衡自己的利益。他的危害在于,使学生在面临道德选择时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制度使学生养成将自己的利益永远摆在第一位的习惯,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初衷。

(二)道德行为是主体一种自觉自愿自主的活动

“美德储蓄”活动的前提假设是,道德行为的产生依赖于外界的表扬或回报。研究表明,动机和需要的培养是品德培养中的首要因素。假如受教育者没有自觉的愿望和要求,仅在外力要求下进行一定的行为练习,那么,这种行为练习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不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就不可能期望他们发生行为上的明显变化。柯尔伯格指出,“练习德性”并不一定使人更道德。在“美德储蓄”活动中,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是在外界强制下进行的,假如学生没有自觉的愿望和要求,这些活动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难以有积极的影响。公务员之家:

道德行为是主体自觉、自愿、自主的自由选择。假如主观上没有这种自觉意识,无论其行为结果客观上是否有利于他人或社会,都不能被看作是道德的行为。黑格尔指出:“儿童和野蛮人也可能实现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但这种行为还不是道德行为,因为这里并没有对行为的道德性质……进行任何研究。”在道德意义上,一个人对他的行为不需负责或部分免则,除非行为是他自己自由选择的。或者,与其说一个人要对所自由选择的“行为”负责,不如说他要对行为的“自由选择”负责。只有自由的选择,才意味着道德主体是自觉自愿自主的。“自觉”的实质为一种认知,“自愿”的实质是一种情感爱好,“自主”则意味着一种意志。正是道德主体的自觉(知)、自愿(情)、自主(意)形成了动机的内在构成。动机说到底就是一种被道德主体意识到了的自觉意向,是道德主体为了追求某种预期目的的理性意志。那种对道德要求没有一定理性认知的行为,那种不是出于对道德的敬仰而受各种客观原因制约被迫做出的行为,其道德性是不完善的。

(三)道德教育应该引导学生追求自我完善

“美德储蓄”活动不是从人性、生命的角度去关注、追求“善”、追求“道”的。“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一个与“德”不同的概念。“道”是一个本体性存在。“道”与“德”之间,道在先,德在后;道为本,德为末;道为源,德为流;道为本体,德为功用。离道而讲德,无异于缘木而求鱼、舍本而逐末,结果只能贻害心灵。在今天看来,引导学生追求“道”,就是要培养他们道德践履的自觉意识,努力追求精神的超越,完善美好人生。

道德行为范文篇10

职业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是所有银行从业人员道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了解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内涵和结构,有助于提高个人职业道德素质水平。所谓职业道德行为,就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伦理学称作伦理行为,它包括道德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职业道德行为是有意义、有目的的行为,也是从业人员道德意识内容的外化、客观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意识就是银行从业人员道德行为发生的内部原因,表现着从业人员的愿望、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理想等因素的作用相互关系。而这些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就构成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的内部结构。

职业道德行为是职业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职业道德品质是职业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一定的职业道德行为经常表现出来就形成一定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就表现为具有稳定特征的职业道德品质,而一定的职业道德品质只有通过职业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

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主要表现为调节职能。它一方面可以调节银行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如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又可以调节银行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人民银行的地位是中央银行,是所有其他银行的典范。所以,在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方面更要很严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