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4-07 07:24:24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篇1

当·斯密一生共撰有两部巨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由于后者为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在它的万丈光芒之下,前者似乎显得有些暗淡。后世学者,对斯密分别在两部著作中阐释的看似矛盾的利他主义伦理观和利己主义利益观,感到不解,于是,这个“斯密之谜”被争论了两百年。而世人对《国富论》的重视远甚于《道德情操论》,把前者奉为经济学的“圣经”,把“看不见的手”作为市场经济千古不变的基本原则,而忽略后者所倡导的道德情操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世人误解斯密深矣!其实,《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都把人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都注意到并承认人的两面性——利己和利他。斯密肯定人从利己出发行事的合理性,但同时又指出,“利己”不等于“自私”或“贪婪”,利己是个人行为的出发点,而自私或贪婪却会把社会带入“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他认为,人都有同情心,都能适当抑制利己的本性,而发扬利他的精神。两部巨著的结合点应该是,斯密设想和倡导的市场经济是一个有道德的市场经济,没有同情、仁慈、公正、责任心等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

过去当学生时,导师开列的书目中就要《道德情操论》,当时读此书带着任务,且感到斯密的道德理论与现实有点脱节,但是,在目睹了这些年市场经济的风风雨雨之后,才悟出斯密思想的精髓,感到斯密的超凡、伟大之处。要真正理解市场经济,“《道德情操论》,这才是基础,是根本。”

最近读报看到温家宝总理最近在跟文学艺术家的一次“谈心”中,特别提到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里所说的话,即“如果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里,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

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身处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

而在这样的情感和道德氛围中,我们该如何自处。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读则已,读过之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现在正向着殷实富足的全面小康社会大步前进。

不可否认,30年的成就足以让许多人感到惊喜和自豪!但是,我却从中看到了诸多隐患和不安,心里不禁为祖国的未来而担忧。社会发展到现在,中国人将自私和贪婪发挥到了极致,社会生活中大量充斥着贫富差距过大、医疗教育腐败、贪污受贿成风,等等,三鹿奶粉事件、糖脂宁胶囊假药案,何不都是由此而生?

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繁荣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学习更为重要的《道德情操论》,导致各种威胁社会稳定和谐的事件三番五次的出现。时至今日以总理为首的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这就象许多武侠故事里的情节一样,某某人修炼绝世神功,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突破最后一层!其实道理很简单,往往离最后成功最近的一个阶段,需要的反而是你的宽容与慈悲。也只有领悟到这一点你才能真正的修成正果!可惜的是,我们当时由于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始终没能成功!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度,不要偏激,保持一颗平常心,人心才会平稳,社会才会稳定。贫穷也不要心浮气躁,富贵也不能为富不仁;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就像孟子说得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在现实社会,才能做到中庸。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篇2

关键词 德育 语文教学 渗透

语文教学就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祖国语言,运用祖国语言进行言语实践,训练提高言语技能的学校教学活动。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情趣。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文字的同时,必须结合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深入备课,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分析,反复品味“道”之所在,加强朗读,以读传情悟道。挖掘教材的育人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把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道德沦丧、缺失的国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也不可能有社会的正常发展、基本社会秩序的存在。道德存在的目的是直接关系到人们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为人之道,在此基础上,形成正常完善的人格,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我们对道德看似非常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简单化和片面化,重视高层次的道德理论教育,而对社会道德等基础性的道德规范重视不足。无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和长久的,本恶,道德促使他多从善。本善的,道德促使他继续从善。

语文教学对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相当关键。因此我在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他们的心灵里播下适应社会健康发展的种子。如在讲授《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弄清文章的思路线索,围绕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学习藤野先生热诚正直、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进而学习作者对老师的真挚怀念,同时学习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故事时,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新装”这一线索采取讨论,让学生认识皇帝及大小官员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教育学生要无私无畏,敢讲真话,做一个诚实的人。而在执教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时,由于学生对该小说写作的背景知之不多。于是,我将当时“普法战争”的社会背景在教学中作了特别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动因、性质,这对小说主题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培养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心理品德,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虽然是异国,同学们对其遭受的侵略,或许没有感同身受,但是,为了唤起大家对遭欺压、蹂躏的异国民族的同情,我将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的有关事实融入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将意味着挨打的道理,从而,将个人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让学生具有热爱祖国,肩负责任,去奋发学习。总之,我总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的深度,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道德情感教育,做到既教育又育人,效果良好。

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朗读,是以声音为媒介,“以声入情,因声求义”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义,体味课文蕴含的情感,受到思想教育,文章的思想内容都是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课文中的遣词造句都是为了表现“道”的内涵,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把思想内容发掘出来。朗读则是运用“以声解义”来帮助理解语言文字。要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必须让学生正确地感知语言。宋朝大教育家朱熹指出:“凡读书,须要字字读得响亮”,只有读响亮了,才能让字词的韵味流出来,而且生动的朗读还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引起感情的共鸣。如《春》为例来说。“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这是一组排比句,风情壮美,寥寥数笔,春山,春水,春日,创造了一个宏大壮阔的意境,使人顿时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催动着人们趁着大好年华去立志,去努力,萌发出今日不搏何时搏的雄心壮志,有着火一般的感染力。学生读的时候,要读出轻松、明快的节奏,而且感情强烈,学生要能感受到作者盼春的急切呼唤,春已走近的欣喜,以及那种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在描写春雨时,作者展开联想,一连用了三个比喻,都是三字一名:“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朗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春雨图以及迷迷朦朦的美感读出来,读出铿锵的韵味,质朴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缱绻深情。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仅是方法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读中不断加深理解,辅以教者的示范、指点,学生的多读多练,学生读的时候就能真挚自然,就会更好地运用朗读技巧,读出感情。“以声入情,因声求义”的朗读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而且对学生美好情感的陶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教之有法,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篇3

关键词:积跬步 德育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居于“师”之首;《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那么日常教学中怎样贯穿德育教育呢?积跬步,不停步,一步一个脚印是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吃透教材,拟定德育目标

初中语文教材是编者精心筛选的经典作品,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是初中学生很好的德育教材,教师要吃透教材,拟定好德育目标,有计划地渗透。如:《三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唐雎不辱使命》学习唐雎不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日常教学有针对性地渗透德育教育,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立足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堂教学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主要场所。教师立足课堂,一方面指导学生学好语言文字,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

1.挖掘主题思想,明确人生方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文言文,不仅历史悠久、名家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关于道德修养的智慧总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论语》、《爱莲说》、《岳阳楼记》等都是典范之作。“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告诉学生应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育学生应有范仲淹先人后己,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课堂上师生共同挖掘文章的主题思想,背诵凝聚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学生从中汲取营养,明确人生的方向。

2.分析人物形象,树立学习榜样

初中教材所选文言文,写人、叙事类所占比例较大,这些生动故事,最能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对课文进行常规讲解后,抓住德育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树立学习榜样。《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是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楷模;《伤仲永》中方仲永是不重视后天学习而“泯然众人”的活教材,具有警示和训诫作用。英国名言: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文中人物就是最好的示范。

3.诵读精彩片段,感悟人生真谛

读,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中的字里行间大都蕴含着作者的人生态度,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感悟。读《送东阳马生序》“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明白天才出于勤奋;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懂得磨难造就人才。反复诵读能熏陶思想,感染情操,帮助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

立足课堂,坚持不懈地进行德育渗透,积跬步,不停步,终能塑造一个又一个高尚的灵魂。

三.拓宽视野,延伸德育教育

课外拓展既有利于拓宽视野,又有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语文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之一。预习《陈涉世家》,感动于司马迁受宫刑而发愤著书的顽强意志。学了《惠子相梁》,阅读《庄子・秋水》进一步领悟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自由快乐的人生态度。课前、课后不断熏陶感染,把德育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

总之,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通过课前定目标、课堂渗透、课后延伸逐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中学教材全解》:薛金星,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3版.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篇4

一、实现“文与道”的统一与共进

语文教材是按照语文知能训练的需要编排的,这其中的德育因素与整个学校德育的序列先后不一致,深浅亦不同,因此给语文德育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把握德育大纲,熟悉《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白各学段各年级的德育任务,理清各段各级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从宏观上具备驾驭语文教材德育因素的能力,才能在课堂四十五分钟里进行渗透。老师备课时要多角度思考,在备教材的同时要备德育目标,根据课文实际寻找二者渗透的最佳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可能是开篇导语,通过导语使学生具备理解课文的感情基础,使教学事半功倍。有的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有特定的历史因素,它们也是很好的德育素材,要让学生了解。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一个感人的故事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种哲理的智慧可以改变千万人的命运。”我们也要通过故事情节教育学生。如学习《登上地球之颠》这篇课文时,中国登山健儿们书写世界登山史的新记录的故事,正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团结合作和自我牺牲精神教育的好时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有很好的品德示范作用;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就是一个爱国主义好榜样;《音乐巨人贝多芬》能激发学生追求自己的理想,与苦难和困难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对于有的文章,可在分析教材这一环节诱导学生去发现真知,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如《俭以养德》这样的议论文,只要把文章分析透了,学生就明白了节俭的意义,德育教育就渗透在里面了。还有一些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学习时教师可以问问,中国石拱桥历史如此悠久,结构如此坚固,这说明了什么?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中可作为德育教育素材的内容比比皆是,教师只要善于抓住时机,完全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实现“阅与感”的统一与共进

教师要利用课外阅读实施德育教育。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给予引导,同时加强阅读指导,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阅读收到实效。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的言情小说的情况,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一些文艺理论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实现“句与悟”的统一与共进

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句,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例如讲解《岳阳楼记》,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讲解鲁迅小说《故乡》,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讲解《生命的意义》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同时也要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神圣,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放射光芒。小说主人公保尔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至理名言,最集中地体现和概括了他为全人类利益而生存的博大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不仅影响了整整几代人,而且会永久地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由于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把它抽出来重点讲解,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

四、实现“乐与思”的统一与共进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篇5

关键词:道德;同情;利己;合宜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036-02

一、两本巨著――致富与行德的统一

说起亚当・斯密,几乎所有人都拜读过他作为经济学鼻祖的神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又称《国富论》)。它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成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18世纪结束以前,《国富论》就已经出了将近十个版本。人们以“一鸣惊人”来形容《国富论》的出版,并一致认为亚当・斯密是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斯密的另一本巨著《道德情操论》中所倡导的,是一个对弱者同情,爱别人像爱自己一样,拥有着正义、仁慈、同情的人间。这仿佛与他在《国富论》极力推崇的“利己主义”完全背道而驰,特别是在《国富论》的风头远远盖过《道德情操论》的背景下,斯密努力倡导的道德规范似乎并没有太大吸引力。

其实则不然。这两本巨著是亚当・斯密思想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互为支撑,缺一不可。首先,在分析两本书关系的问题上,不少国内外学者认为由于《国富论》完成时间晚于道德情操论,所以表达的观点更成熟。然而,《道德情操论》出版于1759年,斯密自出版来共修订六次,甚至在逝世之前仍在进行一次最重大的修订。1776年《国富论》问世,在创作《国富论》的时间里,斯密共修订四版《道德情操论》。这无疑告诉我们这本书是斯密非常关注的著作。其次,斯密并非持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以证明自己的客观不偏不倚,而是因为在当时,经济学并非已独立出来作为单独的学科,经济学与哲学、心理学交融在一起,若以现在的学科专业化来要求两百多年前的古人,未免太牵强。从经济的角度看,所谓“经济人”即指以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但从道德的角度看,现实的经济人不应当是单一地谋求利益最大化的人,他也有非理性地偏离最大化的一面。对此,斯密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对两者如何在统一于市场行为者的现实活动中进行了分析。《道德情操论》所阐述的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而《国富论》所阐述的主要是经济发展问题,作为斯密道德哲学的基础部分的伦理学,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美德究竟是什么?二是美德依托人们心理的哪些机制才能形成,我们为何赞许某一种行为,又会责备另一些行为?总体说来,《国富论》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增加国民财富,《道德情操论》关注的是如何使人民行德。斯密整个写作计划和学术思想体系是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构成的。《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两部巨著是交替修订完成,是当时学术理论界两本辉煌的巨著。两部巨著互为犄角,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是教民致富与行德的统一。

二、谈伦理思想――同情、利己及合宜

(一)同情是道德论的起点

同情作为道德论的起点,在亚当・斯密的伦理思想体系中更具有多重意义。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的开篇这样定义同情心:“无论人类被想成如何的自私,在他的天性中显然会存在一些原则,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并将别人的幸福看成与自己相关的,虽然他只是看到别人的高兴自己并无所得。这就是怜悯或者同情。”[1]3同情是怜悯,体恤他人感受的情感心理,这种情感并非只有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独享,即使是流氓与罪犯,也一样拥有同情。斯密列举生活中的大量事实,例如看到别人的腿被棍子击打,自己也会本能缩回自己的腿等细小而真实的情况来说明同情的普遍存在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同情是指旁观者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激发当事人情感和行为的处境,产生与当事人一致情感的情感体验过程,达到赞同当事人情感和行为的结果。亚当・斯密的同情不只是情绪那么简单。一方面,他把同情看作是一种怜悯他人、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他又把同情视为设身处地进行想象的情感能力、这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或情感过程。只有认识和理解导致当事人行为产生的情感和原因一致之后,旁观者才能产生相似的情感,对当事人的行为认同。翻译将sympathy翻译成同情并不直观,同感可能更为贴切表达作者的原意。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更多的是把这种以我心推你腹的同情作为一种情感能力或情感的心理过程来看待和使用的。同情可以让人站在公正的旁观者的角度上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强调了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通过同情,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关注他人的情感,并且尽力帮助他人,通过同情,我们可以控制自身的情感,抑制自私的行为。

斯密的同情理论与旁观者理论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斯密认为眼光的审查是判断我们行为是否合宜的重要标准。我们审视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不是实际地参与其中,而是悠闲地置身事外,运用我们的想象,根据我们想象的结果与他人实际所产生的结果进行比较来做出判断。当我们审视自己的行为时,会将自己分为两个人,一个我是审查者,另一个则是被审查者。一方面对于他人而言,我们是他人的旁观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评价他人的行为和品格;另一方面对于自己而言,把自己想象为自己行为的一个旁观者,从而评价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得失。“对斯密来说,同情在于一个人把他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能从‘公正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待别人的能力。让一个人去同情另一个人的这一相同的想象能力,也让一个人从公正旁观者的客观立场去看待他自己。”[2]20在相同或相似的境遇里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才能在情感上相互交流和相互评价,从而形成社会的伦理规范。同情作为一种情感能力或想象力,在亚当・斯密对道德生活说明中,俨然发挥着认识工具的作用。

(二)保持利己利他之心的均衡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作为生命的个体,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们的吃饱穿暖,衣食住行。这一切都需要人们自己去创造,大自然无法直接提供。所以利己和利他之心,是流淌在在每个人的血液中的。我们无须讨论是人否只有利己或者利他之心,人类历史的发展早已告诉我们答案。人并非“单向度”,但纯粹具有利他之心又会是强权专制常用来蒙蔽公民的。马克斯・韦伯曾经较早区分开“社会领域”与“经济领域”。可以这样说,在社会领域,人们更多地应该展现出利他之心,以维护社会规则,捍卫社会正义。而在经济领域尤其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人们更多地表现为“利己之心”,以实现效率公平,增加财富回报。

以公正旁观者的视角,人的利己利他之心只要能够保持均衡即是恰当的,这种状态对社会而言也是理想的,过度的利己或利他在斯密看来都是不可“谅解”的。利己和利他天平的关键点在于约束利己心,公正的旁观者总是要求人能随时收敛起自私、傲慢之心,并把它压抑到别人能赞同的程度。约束利己心,最终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得到保证。如何在公平公正的制度框架下实现自利与利他的平衡,或许可以成为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着力点,互利就是一种限制自利、实现利他的可行方式。由此,可以按合宜标准把平凡人的道德解读为,人基于对幸福和利益的关心和追求,产生了克己的美德。这样使得利己的经济人不会违背这一终极目标去盲目地、无节制地追求财富和利润。人不能损人利己或无须利人损己。由此看来,斯密所说的原始自私的感情,并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自私自利,而是基于个人追求幸福的本能,这种本能受着住在心里“公正旁观者”的约束。“人性中宽厚的力量,大自然在人类心中点燃的微弱仁慈火光,是无法抗拒最强烈的自爱冲动的。这是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更为有力的动机在这类场合发挥的作用。他就是理性、道义、良心、内心的一个居住者,审判者,我们行为的伟大仲裁人。”[1]325在一个真正成熟的现代社会里,对人本身的道德期待应该是公平公正且不违背人的利己利他天性的。

(三)以合宜作为行为标尺

合宜(propriety)是亚当・斯密在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词汇,是对社会众人的行为和情感进行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的尺度。斯密并没有给合宜下一个标准式的定义,但却作为核心思想贯穿整本著作始终。“在当事人的原始感情与旁观者产生的同情感完全一致时,对于后者来说这样的情感必然是正确而又合宜的;相反,如果设身处地替对方考虑,发现对方的感受并不与自己的感受一致,那么这些情感对他而言一定是不合时宜的,与激起这些情感的原因格格不入[1]23。由此看来,斯密对合宜的分析是全面而深刻的,利害本身并非单独成为伦理道德判断的依据,判断每一种行为是否合宜都要从产生行为的动机,行为本身已经产生的结果结合在一起。斯密所倡导的美德,就是产生在合宜之中。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大量剖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反应,把合宜作为行为标尺,就一种行为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影响而言,合宜的标准分别是谨慎、正义、仁慈及自制。关注个人利益要求我们的行为谨慎、自制;出于维护他人利益之诉求我们的行为必须公正;增进他人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付诸更多的仁慈行为,所有这些都是同情原理之下的合宜行为,行为的谨慎、公正、仁慈、自制体现了人性的尽善尽美,都被打上美德印记。可是,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人无完人,尽善尽美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现实中的一般的合宜是一种具有消极色彩的伦理表达。如果对每个人都要求无尽的仁慈,只会造成假借道德名义侵害个体利益的事件发生。合宜性是对社会人的基本要求,对于达不到的我们要进行说服教化使之改正;对于表现完美的特殊者我们要大力称赞,并让他们成为大家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在斯密这里,合宜成为一种道德标尺,不仅仅是一种刻度,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为使社会朝着更完善和谐的方向前进而不断调整社会关系间的行为准则。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在享受物质所带来的美好的同时,也不免为传统伦理底线的一再被打破感到担忧。吃着精致昂贵的食物,依然忍受着精神的饥饿;住在豪华敞亮的屋子里,依然忍受灵魂的漂泊。“南京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发生后,公众对人性的冷漠感到不解和绝望。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忌、贪婪和背信弃义等黑暗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慷慨、正直、仁慈等温暖人性美德。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成了人类的另一种心灵鸡汤,引导人们穿越昏暗的私欲“丛林”,小心地呵护心中的道德星光。所有伟大的思想都会透过历史照进现实。两百年后的今天重读经典,心中不禁感慨,唯一比阳光还要灿烂的,只有道德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吕宏波,杨江涛,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3.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篇6

关键词:思想教育;审美教育;语言表达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激励学生爱国主义的信仰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例如《沁园春·雪》一诗的教学,设计分三个环节:诵读——研读——鉴赏阅读。首先第一个环节——诵读:结合著名播音员的朗诵、古典音乐和动态文字,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第二个环节——研读:教师可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可加以个别指导。然后教师指导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从文学角度、历史角度、现实角度出发,结合网络上的资料和个人感受,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协作,进行探究性学习。第三个环节——鉴赏阅读: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鉴赏分析《沁园春·雪》的方法,去鉴赏阅读课件中的“扩展阅读”《沁园春·长沙》,分析它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通过以上的活动。让学生身心都来一次洗礼,不但可以激励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又能让学生在情感上得以锻炼。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一件小事》里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窗》中临窗病友忍痛给他人带来快慰和享受;《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醉翁亭记》中作者于民同乐,寄情于山水,愿与民共舞的思想,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秀丽、俊美的祖国大好河山,无不是一个很好的教材。

三.语言表达的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激情的涌现

《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的结合教育素材,让学生多看、多读、多写。进行一系列的强化表达能力的训练。如学习《三峡》后可以让有条件的孩子同家长一起看看三峡,写一些观后感。既可以锻炼意志,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篇7

【关键词】语文课堂;美德教育;美好情操

《新课标》强调“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优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美德教育。笔者认为两者的有机结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创设画面意境,培养美好情操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最描绘祖国如画风景的文章。有描绘山水美的,如《桂林山水歌》;有再现园林美的,如《苏州园林》、《晋祠》等,有表现天象美的,如《看云识天气》、《济南的冬天》、《大自然的语言》等。这些作品的描写,或是人化了自然,或是移化作用,或是注入社会美的内容,都是客观的自然美同主观的情感的有机的统一,因而能产生诱人的美感。在授课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力求像有经验的导游人一样,带领学生,借助教材,饱览名胜,探幽寻美,启发学生采撷智慧的花朵,在祖国大自然的美景面前,升起一种崇高的美感,激发起学生的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激情诵读表演,诱发美好情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哪些高尚而神圣词句,特别是关于热爱祖国的话,变成磨光了的旧分币。”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选文,这些作品都倾注了作者丰富、饱满的激情,特别容易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文章写得有情,如果再加上老师教的动情,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入情,就能培养出学生真挚的感情。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巧妙地利用语文教学特有的手段,特别是利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及丰富的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的诱发。

教《春》一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之中四个环节是以诵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怀。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播放朗读磁带、纠正读音,让学生把握散文的感情基调;再让学生自读,在自读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江南春景的喜爱;然后是赏读,让学生探寻春天的美点;最后是配乐朗读,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在反复诵读中,学生心中充满着爱,他们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读出了春天的朝气勃发,读出了春天的芳香,读出了生活在春天的人民的勤劳。

三、弘扬传统美德,丰富情感体验

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思想和美德的内涵,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会使教育的内容更为充实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全面深刻,教育的效果更为有效显著。

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先请学生诵读领会《游子吟》这首千古传唱、感人至深的古诗,让学生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吟诵中,初步领悟做儿女的应心存孝心。然后导入新课,讲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分析、理解,深切感悟文章所表达的那种父子挚爱情深的浓浓亲情。使学生透过“父亲”那“蹒跚地穿过铁道”、艰难地“爬上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深切感知父亲为儿子甘愿付出一切的那份高尚博大的舔犊之情;让学生从“儿子”那“晶莹的泪光”中,深刻领会儿子对父亲的那颗愧疚、感激、思念的心。在学生读其文、明其理之后,请学生齐唱了一首曾经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这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能让学生耳濡目染,口唱心悟,激发对父母的眷恋、感激、思念之情。

四、利用榜样力量,激励远大志向

可爱的祖国孕育了一大批民族英雄、革命领袖、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等爱国志士,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铸成了中华民族的精魂;他们的光辉业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是我们后代景仰的楷模,学习的典范。

如,我在讲《沁园春·长沙》,在确立知识目标后,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教师抓住老一辈革命家心系天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胸怀的点,对学生进行“天下为公”传统美德教育。为此,在课堂上,教师结合课文设计了气势磅礴的歌曲《沁园春·雪》作为背景音乐,并通过声请并茂的课文朗诵,引导学生赏析如火如荼的湘江秋景图,让学生感受青年时代“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革命情怀,最后,又通过搜集到的体现“天下为公”的7句名言警句,让学生感悟,践言立德。这样做,学生既学到了诗词写作知识及意境,又激发了学生对老一辈革命家崇敬的心境和继承革命传统的情愫。

五、熟读背诵美文,沐浴美丽心灵

熟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学生也是一种思想熏陶、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情操感染,能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自我教育作用。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古诗文都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例如,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人胸怀大志、天下为公的《岳阳楼记》;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教人勤奋苦学、立志成才的《论语》等。这些古诗文,大多篇幅短小,语言精炼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指导学生熟读背诵这些古诗文,不但能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的积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切感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充分体验和领会我们民族的精髓与灵魂

当前的语文教育,已经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意识到语文教育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性”教育,它更应该是一种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培养。这和当今的崇尚个性,尊重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语文课堂这块阵地,把美德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唯有如此,才能使得久违的语文教育人格化得到回归,而当这种健全人格充满了时代气息,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时语文教育的人格化就已经冲破了传统的羁绊,语文课堂必将焕发魅力,语文教育必将呈现盎然生机。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篇8

关键词:德育;“潜润”;语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强调指出“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即把德育过程“潜润”于语文教学活动之中,让语文教学过程处处闪现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除了教材本身潜藏丰富的德育内容之外,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外阅读、语文作业、语文教学活动等都是德育的阵地。

一、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促使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也是一种重要的德育途径。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学习、互动合作地学习、探究创新地学习,从而发展他们的个性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凭借自身的德才修养,特别是坚定的思想信念、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和大公无私、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此外,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学习后进生的表现,多与他们进行目光交流,及时表扬其闪光点,如确实需要批评,语气要委婉含蓄,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让学习过程变得愉悦、舒畅,让学生生活在和谐的人际交往之中,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自律,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品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从古典名著到当代文选,从寓言故事到外国童话,从历史人物到科幻小说,从古诗词到现代短文,健康优美的人类文化精品能培养学生的浩然之气,使之树立奋发之志,让学生在博大丰富、高尚典雅的文化宝库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尤其是阅读中国几千年来广为流传的文学名人名著,从中受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有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不要忽视语文作业中的德育元素

语文作业,尤其是学生作文,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勤于思考、有责任心的品质,也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同时,合适的作业内容能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作文《家乡的变化》,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发展,从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做起,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歌颂家乡的美丽富饶、说说家乡的变化、畅谈家乡的未来和祖国美好的明天,抒发对祖国、对家乡的自豪之感;又如,写品德高尚的人,记有意义的事;或从报纸杂志上精选真实感人、催人奋进的文章来读,要求写读后感,观看祖国的宇宙飞船发射或奥运会比赛等重大活动,写出观后感等,无一不是一次情感的洗礼。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日记的形式教育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此外,在作业的批改和评价过程中,多用鼓励性语言,并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写不同的评语,或把学生的不妥之处用“作业本留言”的方式,言简意赅地指出,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德育功效。

四、语文素质教育活动为德育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

语文主题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如开展“好书伴我行”读书征文、“红岩精神助我成长”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培养优良品质、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又如,开展语言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调查、收集乡土文化,如本地区名人轶事、风光景点、传说故事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乡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培养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的形成。

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德育过程,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坚决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理念,坚持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并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让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元素散发出灿烂的光芒,指引学生健康成长。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篇9

审美教育,在育人成长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美,多方法地实际操作,寓教于陶冶情操,让学生入情入境,运用联想、想象等产生体验、感受美,获得美的升华。审美教育源于文章的语言,要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选编的课文是“为情而造文”,“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教师应寻找教学与审美的最佳切入点,缘文释道,因道解文。

1 从具体可感的形象着手

通过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进行审美教育,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就能引起学生思绪上的共鸣,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让学生体验课文情境,激感,发挥联想和想像,增进他们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如我在《皇帝的新装》一文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粗读这篇童话后,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皇帝的新装”是“看不见”的,“美丽的新装”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为了加深学生理解故事,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①课文第1段,用了几个否定句,它们有何作用?②这段文字说明了皇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下文有何作用?皇帝派称职的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去了解织布的情况,老大臣“把眼睛睁得特别大”,“越睁越大”,“诚实的官员”则是“看了又看”,这到底是为什么?他们是称职,诚实的人吗?初中学生小学时曾学过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主人公小女孩在除夕之夜的街头卖火柴被活活冻饿致死的悲惨命运,洒下了同情的泪。上中学,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个有声有色,令人笑倒的故事,学生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起来了。审美,是一种情感活动。让学生抓住情节,捕捉形象,从具体可感的形象着手:①皇帝是怎样的人?②老大臣“诚实的官员”他们又是怎样的人?创设问题,去诱导学生入情,去感知,是培养学生学会审美的第一过程。

2 从课文中自然景物描绘的分析着手

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都融进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美学理想.细细地分析,对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生活的感情。比如传统名篇朱自清的《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话赶趟儿……”,“树”怎么会“争先恐后”,“话”怎么会赶趟儿,这是拟人化的手法,写人对春光竞相开放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珍惜春光,奋进的人生态度。再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而能有温情的天气,……”中的“温晴”的天气给人以“暖和”与作者坚信美好的生活必然会到来,把外在对自然的感受和内在对生活的向往巧妙地联系到了一起,引起共鸣。从而对自然美的感受发展到对生活的热爱、向往,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3 应该教会学生“美读”

“因读悟文”,“因读悟美”,去感知教材和获得作品美感,这就是叶圣陶老先生所倡导的“美读”。通过读,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形式的美,发掘课文的情感源泉,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起来。比如美读传统名篇臧克家《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朗读时必须节奏明快,以示痛快的感情。而“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应该节奏缓慢、深沉,要读出“深情”的感觉来。“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要重读“烂得更早”,以达鄙视、憎恶之情;对“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读时,应该欣喜若狂,充满喜悦、激动之情。读出情感,受感染而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4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德育在目的、价值上是一致性的

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用自己的思想、审美情趣投入到阅读中,才能引起共鸣,产生阅读的愉悦。如学习传统名篇的《纪念白求恩》中的“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既蕴有美的情感,又有着崇高的道德情感。学生在学了的《纪念白求恩》后,知道了一个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啊!

5 可从我国传统教育中吸取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德育工作

一、首先正确把握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文因道存,道以文显”,语文教学内容是言语作品,在言语作品中,思想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表现思想内容,文和道密不可分。德育因素在学科中很少是显露的、直接的,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德育因素寄寓于描述的故事情节、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客观事实等具体的艺术性、形象性的文学内容之中。

就教学内容文体而言,语文教材的三大常用文体中,记叙文、议论文及说明文都具有思想性,都能在德育方面发挥影响。并且语文作为表情达意的信息载体,它又是涉及到思想感情的一切领域的,负载着一定社会理想、政治信念、阶级观点、人生哲学、道德情操等等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德育成份,并且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训练中也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教育。

二、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方法与艺术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在教学中要主次分明,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因此德育教育在渗透中要讲究艺术性和操作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进行德育渗透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现在的学生在正确对待人生和刻苦自律、热爱劳动、服务集体、勇于奉献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他们看问题往往偏重于表面而忽略了本质。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例如讲读课文,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从而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受到思想教育,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

例如:讲解鲁迅小说《〈呐喊〉自序》一文时,有些学生对于“日本人惩戒为俄国做事的中国侦探”这一羞耻的场面无动于衷,认为不值得一提,我在向学生讲解当时背景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朗读本段内容,在朗读中体会当时看客们的麻木,借此教育学生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是由她的人民素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进而教育学生要想使我们的祖国富强,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地位,必须现在就努力学习,将来好为祖国强大做贡献。

再如:在讲解《师说》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反复理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让学生理解教师的含义,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中师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思想基础。这就是语文德育与智育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说明语文学科的德育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进行,要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课文语言文字本身。

(二)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意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生收到实效。

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

在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句,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

由于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把它抽出来重点讲解,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