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十篇

时间:2023-06-20 17:19:04

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篇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结构;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

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有两个含义,一是泛指广州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在广州市范围内的省、部属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市属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二是专指广州市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技工学校与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分属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管理,二者的教育目标、评估标准和管理机制各不相同。本文重点考察广州市属教育部门管理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职业高中,间或涉及市属技工学校,不涉及广州地区的省、部属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队伍中教学、行政、教辅人员的结构

2005年底,广州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教职工人数有10920人(见表1)。据统计,广州市属中等职业学校中,专任教师人数占整个学校教职工人数的64.49%。普通中专或者因为办学历史悠久、过去部门办学时累积了不少冗员,或者因为专业(行业)调整,致使行政、教辅和工勤人员比例较高。

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05年5月重新修订的《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的规定,专任教师120人或以上(艺术类95人、体育类75人)中学校为优秀;专任教师80人以上(艺术类70人、体育类50人)的学校为合格。②广东省教育厅同年9月也了文件,其中在《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等级评估表》的教师队伍一栏里规定,A级学校(相当于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合格标准)为“专任教师80人(艺70人,体50人)以上”;B级学校(相当于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为“专任教师65人(艺60人,体45人)以上”。③

按照教育部标准,广州市属15所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在专任教师这项指标上,仅有2所学校(纺织中专与交通运输中专)达到优秀,4所学校达到合格,其余9所学校都属于不合格。在3所省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中,专任教师比例多在54%~56%之间;在非重点学校中,专任教师比例都很低,如广州市橡胶中专学校有教职工44人,专任教师仅有15人,占34.09%,行政和教辅人员就占了56.82%;又如广州市机械学校有教职工48人,专任教师21人,占43.75%,行政、教辅和工勤人员占了56.25%。成人中专学校中,专任教师超过120人的学校仅有2所(番禺区工贸职业技术学校与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最少的只有2人。民办成人中专专任教师仅占48.48%,比例也偏低,而教辅和工勤人员占28.28%,民办职业高中这一比例为63.78%。

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

2001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目的是进一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意见》要求到2005年,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的比例,中等专业学校(含成人中专)要达到25%,职业高中达到20%,技工学校达到15%。2005年5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重新修订了《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其中规定,部级重点普通中专的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达到30%的为优秀,达到20%的为合格。②同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也对中等职业学校具有高级和中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做出了明确规定:A类学校的专任教师“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达20%以上、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达45%以上”;B类学校的专任教师“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达10%以上、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达35%以上”。③

但是到2005年,广州市属中等职业学校(不包括技工学校)具有高级专业职称专任教师的比例约为15.8%,其中市属普通中专为20.9%,成人中专为15.9%,职业高中为10.3%;具有中级专业职称专任教师的比例约为44.9%,其中市属普通中专为47.3%,成人中专为43.1%,职业高中为43.5%。根据广州市教育局的《广州市教育统计手册》,到2005年底,广州市属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各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如图1所示。

在广州市属15所部级重点普通中专中,仅有4所达到了教育部的优秀标准,3所为合格,8所学校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都低于20%,属于不合格,最低的仅占8.2%。在15所市属部级重点中专学校中,具有中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达到广东省A类学校标准的只有8所,另有6所学校具有中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仅达到B类水平,即省级重点学校标准,还有1所学校完全不合格。在3所省级重点中专学校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按照广东省的标准有2所合格,1所不合格,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也是2所合格,1所不合格。在市属10所省级重点及以上职业高中学校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最高的为22.9%,最低的为1.1%,只有2所学校达到广东省B类学校标准,即10%以上,其余8所学校均低于10%;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达到45%的学校有4所,达到35%的学校有5所,另有1所学校不达标。在市属6所省级重点及以上成人中专学校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仅占12.2%,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44.9%,而仅有初级职称或没有职称者占专任教师的42.9%。

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和教育相对发达城市,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距离教育部的要求相差太远,在省内乃至泛“珠三角”地区都难称先进。广州市属省级重点及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如表2所示。

文化基础课与专业实习指导课教师的结构

根据教育部2001年11月印发的《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60%左右,每个专业至少应有3~5名专业课教师。兼职教师比例一般应不少于10%”。④按照广东省教育厅2005年9月的《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的规定,A类学校“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50%以上,每个专业有2名以上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教师,每个骨干专业有1名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教师”;B类学校“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50%以上,每个专业有1名以上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教师”。③广州市属中等职业学校2005年在整个专任教师队伍中,专业实习指导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52.64%;技工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比例分别占教师队伍的71.15%和28.85%,即两类教师的比例严重不相称(参见图2与表3)。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学校发展历史,技工学校中的专业实习指导课教师应该远远多于文化基础课教师,但广州市属技工学校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很有可能这部分统计数据失真。

在三类中职学校(不包括技校)专任教师中,普通中专学校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69.21%,成人中专学校达到66.79%,符合教育部和广东省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要求的标准;但职业高中学校专业课教师比例为50.22%,仅仅达到了广东省的要求,距离教育部的要求相差很远。其原因与许多职业高中学校是由普通高中学校改制有关,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导致文化课教师过剩,专业课教师不足。

专业实习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2005年5月重新修订的《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中规定,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的为优秀,达到40%以上的为合格。②广东省教育厅同年9月的文件中也规定,A类学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应该达到40%以上;B类学校的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应该达到20%以上。③

2005年,广州市属中等职业学校(不包括技校)共有专业课、实习指导课专任教师313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有776人,占专业实习课教师的24.7%,其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与职业高中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如表3所示。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实习课教师的比例略高一些,为28.2%;在15所市属部级重点中专学校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实习课教师比例达到教育部优秀标准的仅有1所,达到教育部合格标准(广东省A类学校标准)的有5所,达到广东省B类学校标准(即省级重点)的有5所,另有4所学校不合格。成人中专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实习课教师的比例为21.3%,其中6所省级重点及以上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实习课教师的比例为34.5%。职业高中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实习课教师的比例为23.2%,其中10所省级重点及以上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实习课教师的比例为37.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州市属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与教育部标准及省级标准都尚有一定距离,这与中等职业教育以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目标需求极不相称。2005年11月,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⑤

按照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聘请行业与企业中的专家兼职授课加以解决。但是,2005年广州市属中等职业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只有1342人,仅占教师总数的20.81%。由于缺乏“双师型”教师,技能培训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其实,教育部把“双师型”教师的涵义界定得十分宽泛:“教师有和自己所授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职称证或技能证,按‘双师型’教师统计”。②建议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专业课教师报考除教师资格证之外的第二证书,以迅速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结构

据2005年的统计,广州市属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的有4330人,占整个专任教师人数的84.77%,其中普通中专类占85.98%,成人中专类占80.58%,职业高中类占86.59%。但具有本科毕业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太低,仅占专任教师的3.41%,其中普通中专类约占3.94%,成人中专类约占4.28%,职业高中类更低,约占2.22%,如表4所示。

目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对教师学历的具体要求是:A档(相当于优秀)学校的理论课教师均达本科,且有研究生,实习指导教师均达专科;C档(相当于合格)学校的理论课教师均达专科,本科占90%以上,实习指导教师均达中级职称以上。②2005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也规定了专任教师的学历要求:A类学校的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90%(农、艺、体80%)以上”,B类学校的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80%(农、艺、体类学校达70%)以上”。③

在广州市属15所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为87.4%(不算艺术学校约为88%),其中超过90%的有7所,超过80%的有5所,有2所学校具有本科学历教师的比例低于80%,市艺术学校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64.3%。在6所省级重点及以上成人中专学校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占78.4%,其中达到90%以上的有2所,达80%~90%的有1所,达70%~80%的有2所,另有1所没有统计。在10所省级重点及以上职业高中学校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平均为93.1%,明显高于前两类学校,但与教育部的要求仍然有差距,教师学历达标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从对教师学历提高的要求来看,所统计的市属部级或省部级重点以上35所中等职业学校中,普通中专学校有2所、成人中专有1所、职业高中有2所至今没有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按照教育部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2010年的学历合格要求,到“十一五”末期,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有30%的专任教师达到本科毕业以上(硕士研究生或教育硕士毕业)学历,按照目前5108名在岗教师的30%计算,未来5年应该有1358人(平均每年272人左右)需要完成学历层次的提高,这是相当艰巨的任务。

广州是华南经济文化教育的重镇,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中心,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但是,从以上对教师队伍结构的五个方面,即专任教师与行政、教辅人员的比例,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比例,文化基础课与专业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比例,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以及专任教师学历层次结构的比例的分析来看,目前广州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尚不尽合理,行政和教辅人员比例偏高、高职称教师偏少、“双师型”教师紧缺、本科以上高学历教师寥寥可数,教师队伍建设既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也落后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最终导致广州市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地位很不相称。

注释:

①本文所引数据除注明外,均来源于广州市教育局2005年12月的《广州市教育统计手册》。

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EB/OL].(2005-05-30)   ③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等级评估表[EB/OL].(2005-09-29)

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篇2

【关键词】丽江师专 专业建设 实践探索

我国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模式,有相对独立的、系统专管的部门,还有大致相同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这种高等师范教育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扩大,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趋势的加速,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专业建设方面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现状,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与思考。

1.学校专业发展基本情况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丽江师专)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高职高专学校,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目前学校设有43个普通专科专业,已经涵盖法学、文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和农学等7个学科门类。近年来,学校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专业建设呈现以下基本情况。

1.1专业数量快速增长

高校扩招为所有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6年,高校招生人数达到540万,是1998年的5倍。正是在这种趋势下,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丽江教育学院改制更名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要,学校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优势,大力发展适合地方社会经济的具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依托原有专业,实现了普通高等专科专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学校共设有26个普通专科专业,有语文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生物教育、学前教育等16个教育类专业和旅游英语、旅游管理、导游、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0个高等职业类专业。而到2012年6月,学校共设有43个普通专科专业,有语文教育、英语教育、学前教育、生物教育、美术教育等19个教育类专业和导游、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设计、会计、舞蹈表演、体育保健等24个高职类专业。学校近6年内共增加了小学教育、艺术设计、物流管理、应用英语、园艺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等17个普通专科专业,占现有总专业数的近40%,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新增普通专科专业14个。

1.2专业结构趋于多样化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有的普通专科专业中教育类有l9个,高等职业类有24个。2006年前由于受传统师范教育的影响,学校的专业设置大都是为了适应基础教育需要而设置的。从2006年起大量增设了高职类专业,到2012年高等职业专业数量已占总专业数的56%,而2006年高等职业专业数量只占当年总专业数的38.6%。学校大量设置高等职业专业既是大势所趋,也赢得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随之而来的困惑是:一方面为了生存,使得一些教学系和管理部门在有意无意之间淡化了对教育类专业的重视,而忙于找市场;另一方面,多年的师范教育的熏陶与影响,使得一些教学系、管理部门和教师面对高职类的专业,仍然习惯于按固有的师范教育模式进行管理与教学,从而使高等职业专业教育带有非常明显的师范化教育痕迹。

1.3专业设置不断细化,特色不够明显

由于近年来社会、市场对于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和高校的专业设置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密对应的关系,市场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必然导致各高校争相设置相关专业来满足需求。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不例外。出现三大现象:一是开办热门专业,近几年来,开办了小学教育、园艺技术、物流管理、艺术设计和应用英语等社会急需专业;二是某些专业从大的专业门类中细分出来,如艺术教育和艺术设计、舞蹈表演与舞蹈教育、初等教育和小学教育、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三是重申报,轻建设。各教学系每年都在增开新专业,但对专业的发展前景预测不足,对专业建设的力度不够。虽然专业很多,但整体上看针对性不强,特色不够明显,大多数专业在相同领域没有特点与特色。

2.学校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丽江师专自2006年改制更名以来,在省市党委、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指导帮助下,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拼搏进取,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初步建立了一整套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行体系,开展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的教学建设工程,深化了教学改革。通过以下7个方面对学校专业建设进行了全面改革与实践。

2.1制定完善专业建设的配套管理制度,为专业建设与改革保驾护航

自2009年以来,学校积极开展专业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制定完善了一整套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专业建设的配套管理制度,为学校专业建设管理的价值合理性提供依据,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提供了制度规范,为学校专业建设的实施与改革保驾护航。学校先后制定了《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办法》(丽师通[2011]6号)《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意见》(丽师教发[2011]2号)、《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丽师教发[2012]6号)并修订了《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建设规程》(丽师通[2007]17号)等配套管理制度。

在专业质量方面,我们参照省教育厅的标准,建立了自己的专业质量标准的评价体系,并逐步开展各个专业的特色评估和新建专业的合格评估,全面促进学校专业建设的各方面工作。

2.2建立健全指导专业建设的非常设机构,明确职能,为专业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使我校各专业的教学更适应行业的实际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技能型人才,走产学相结合的办学道路。2011年3月学校决定按专业或专业群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积极鼓励和推进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参与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各专业指导委员会设在各教学系,由各教学系负责日常工作,由学校聘任,每届任期三年,负责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研究、指导、咨询、服务工作。每个专业指导委员会由3-5名本专业领域的校外专家、技术人员、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及本校学术水平高、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也可同时设副主任委员1名),委员2-4名。应尽可能吸收行业协会代表、本科院校专家、劳动技能培训机构代表以及企业厂长(经理)、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参加。明确规定:校外委员不少于三分之二,主任应由校外委员担任,委员中至少有一名本科院校的专家。每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设秘书一人,由本校人员担任,负责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并根据主任委员要求,联络和组织各委员召开工作会议。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必须是热心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工作认真负责;现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管理及技术工作,并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目前在本专业领域连续工作二年以上。

2011年4月经各教学系申报、教务处审核、报学校行政会同意批准,成立了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批各专业(群)指导委员会。这批专业(群)指导委员会成立一年来,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定期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会议内容:一是进行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战略研究,提出了本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专业调整的建议、意见和发展规划;二是指导制订和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编制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课教学大纲;三是各专业委员会校外专家积极到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

2.3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

专业设置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志,而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要素。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修订专业目录并提出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反映了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性意见。为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的新形势,积极服务于地方教育事业建设和经济,高等学校根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专业目录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2009年以来,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专科专业目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换和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依托原有专业及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了各个专业,形成结构布局趋于合理的专业体系。

2.4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不能只停留在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培养规格的重新设计,而应当落实到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制定上。我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重视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教学基本依据的作用,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毕业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多次修订,始终突出“培养品德好、专业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切实解决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这个根本问题,2009年,学校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出台了《丽江师范高等专业学校关于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和《五年制各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意见》两个指导性文件,圆满完成了语文教育、初等教育、文秘、数学教育、艺术设计等32个普通高等专科专业和3个五年一贯制大专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大力推进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步伐,为学校专业建设和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

2.5积极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稳步提高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办学实力的体现,更是未来办学新增长点的培育基础,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只有突出特色、满足社会所需,才能被考生认可、社会许可,学校才有新的生命力。从这种意义上,创建特色就是一种主动定位,是未来高等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校结合学校的发展,积极开展了校级和省级特色专业(示范或重点)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 “导游专业”为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示范专业;“导游专业”和“生物教育专业”为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英语教育专业”、“语文教育专业”为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语文教育专业、数学教育专业、导游专业、英语教育专业、旅游英语专业、会计专业、体育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专业、生物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的建设,逐步凸显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同时也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6积极准备专业合格评估工作

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专业建设的成绩与不足,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校专业建设质量的提高,学校建立了专业合格评估机制,制定了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质量评估指标等级标准。根据专业合格评估办法对所有专业进行五年一轮的全面评估,以促进各教学系专业建设的进程、资金的利用、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对于通过专业合格评估的专业,对确实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效益好、培养质量高的专业,在学校下一步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招生计划、办学条件、经费划拨等方面将给予优先支持。目前,专业合格评估工作正在酝酿中。

2.7加大资金投入,保证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健康发展

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具有高难度的工作,学校除继续加大基础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外,学校还进一步加大教学工作专项经费的投入,使之随着学校收入的增长而增加,支持新专业启动经费、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各级各类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和评估,支持专业的特色发展,保证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一是凡被确定为省级及以上特色专业或重点建设的专业,学校除正常的教学投入外,学校每年将拨付10万元作为专项配套建设资金进行扶持。二是凡被确定为校级特色专业的,除正常的教学投入外,学校拨付特色专业建设专款理科类每个专业十万元,文科类每个专业五万元,并积极争取省、市政府的配套经费。其中,50%的经费用于该特色专业的教学基本条件建设费(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购置,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业务骨干培养、资助出版教材与专著等),40%的经费以立项的形式作为研究经费(特色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群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相关子项目研究费用)。10%的经费用于项目管理。

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篇3

[关键词]日本高等职业教育 体系结构 功能定位 启示

[作者简介]叶磊(1982- ),男,浙江衢州人,盐城工学院人事处,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日本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江苏 盐城 22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日中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880085)的阶段性成果和盐城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日本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GJ2012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15-03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高等教育阶段突出实践教育环节以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职业技术人才的学校教育。从构成上看,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包括短大教育、高专教育和专门学校教育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合理市场定位,优化内部结构,形成错位发展,为战后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应用型人才,构建了职业导向型的多样化职业教育模式。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种种等级化偏见以及大学中心优势的影响,加之阶层性学历社会的学术价值取向,导致日本国内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另外,中国学界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索亦刚刚起步,已有成果大都以个案研究为主,未能从宏观角度充分剖析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特征和市场化的改革动向。因此,系统考察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变动,分析其功能定位与办学特色,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其发展脉络和办学规律,而且也切合当前“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国内形势,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全面构建提供十分重要的经验借鉴。

一、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进程

(一)短期大学: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端

战前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主要由大学、大学预科、专门学校、高等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五类机构组成。由于上述机构彼此形态各异、学制不一,因而在办学质量方面呈现出了二元等级式落差。加之教育制度层面上的等级性、阶层性和封闭性特点,从而严重限制和阻碍了日本高等教育的扩大和发展。然而,战后的日本在美国的主导下迅速迎来了根本性的高等教育改革。《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颁布明确了日本民主主义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方向,改复线型学制为“六三三四”单线型学制。与此同时,还实现了对旧制高等教育机构的合并与升格,统一战前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为四年制大学。其中一部分不符合新制大学设置要求的专门学校则作为临时性措施编入短期大学(1952),成为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肇始。短期大学是战后日本成立的第一类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它是在移植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进程中因种种失败而寻求二次变革的结果。由于此类机构扩大了国民尤其是广大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广泛适应了国内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因而在战后得到了快速扩张。在发展巅峰时期,短期大学数量达到598所,占全部高等院校的48%,在校生数530294人,占全部高等院校在校生数的17%。

(二)高等专门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壮大

高等专门学校是经济高速发展期的日本为适应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对于工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政府“计划”产物。这一时期,以实用主义、合理主义观点改变单一化单线型学制的高等教育体制,成为日本政府教育政策的基本走向。加之同时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实践型工业技术人才供不应求,为高等专门学校的创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土壤,最终促使《学校教育法》于1961年部分修正,作为一种顺应高等教育多样化战略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就此应运而生。高等专门学校的创立打破了战后日本“大学一体化”的高等教育制度,标志着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空前发展,体现了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实用与效率的教育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等专门学校自创立之日起便始终保持着较小规模,在其峰值年份(1975)全国也仅有65所。

(三)专门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专门学校是1975年学校教育法二次修正后,从“各种学校”母体中分化出来的制度化的教育机构。专门学校的创立缘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社会经济模式转型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社会不仅需要大学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而且还需要多种实施职业教育与训练的教育机构造就大量技能型人才,以适应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加之高等教育持续扩张所引发的诸如学历主义等社会现实问题,文部省由此逐步强化中等后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从而最终实现了专门学校的制度化。专门学校的创办标志着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最终构建,它推动着传统学历延长型的高等教育制度向开放、灵活、多样的制度方向转型。

由于此类院校的办学内容几乎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受到了日本国内社会的普遍认可,其发展和扩张速度亦十分惊人。据统计,日本1976年时专门学校共设有893所,在校生数131492人;到1980年学校数目增长至2520所,在校生数432914人;1995年专门学校数量达到2902所,在校生数攀升至664562人。

二、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

(一)短期大学:以女子实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为中心

《日本学校教育法》规定,短期大学是“以教授和研究高深专门学术知识,培养学生职业及实际生活的必要能力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可见,它在成立早期就已明确了教育目的的职业志向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并逐步发展成为教养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女子实务教育机关。学校针对女性职业生涯的发展特点,合理定位,成功提炼出两类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包括培养职业型人才的技术教育和培养发展型人才的通识教育。此外,学校还针对“社会人”的再教育需要,根据本地区实际而提供多样的终身学习机会。可见,短期大学虽冠以“大学”之名,但在教育层次、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等方面却与大学大相径庭。短大的教育特色主要表现为“在教养教育基础上满足学习者广泛多样需求的实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故而在学科设置方面重点突出了文秘、家政、教育等人文性学科的主体地位,同时,注重引导学习者取得教师、营养师等适合女性工作的从业资格。与大学相比,短期大学还具有门槛低、费用少、学制短、招生就业本地化等特点,对于日本女性就学者吸引力极大。

(二)高等专门学校:以实践型技术人才培养为中心

与以女性学习者为主体的短期大学相比,高等专门学校则以培养男性实践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如前所述,高专的产生突破了战后日本“六三三四”的学制框架,通过义务教育后“五年一贯”(亦有七年和九年)的独特学制完成了后期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渡。高等专门学校以“教授高深专门学艺,培养职业所必要的能力”为教育目的,重视体验型早期创造性教育,强调学科的专门性和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据统计,日本(2002)高等专门学校共设有机械、土木、建筑等工业类学科专业261个,占总学科数的97%。在课程教学方面,则根据社会需求和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实施多种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实践性课程的重要地位。例如,日本长冈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每学年均设有实践课程,五年间的实践性课程学分比为2︰5︰10︰8.5︰11,总计学分数36.5,占专业必修课总学分的51.1%。由此可见,高等专门学校在教育对象及教育内容等方面与短期大学完全错位,通过这种两性分化、优势互补的职业教育模式,高专迅速成为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中极具竞争力的教育机构。

(三)专门学校:以职业资格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

专门学校是以私学为主导的高中后教育机构,它以“培养国民职业或实际生活所必需的能力和谋求提高教养水平”为目的,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实行弹性学制,强调职业技术训练,强化“垄断型职业资格”教育,承担起培养具有“即战力”技术人才的重任,从而不断补充和完善大学的教育制度。专门学校在办学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机动性,与设置基准严格的短大、高专相比,其学科、专业、课程的构造与设置并不依据严格的学术分类,而是灵活应对劳动市场及教育市场的实际需求,注重课程与职业资格的对应性,体现职业资格教育的导向性。鉴于专门学校培养模式的独特性,其招生规模和就业率已远远超过短大和高专,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规模和数量最大的教育机构。

三、借鉴与启示

(一)开放办学,建立灵活多元的投入机制

如前所述,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中等后教育、终身教育等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一种市场调节、开放办学的运行机制,并且依托多元的办学主体来扩大办学经费来源,从而充分调动了集体与个人的积极性。相比之下,中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多为公办,行政管理体制单一,办学自小。单一的行政主导型办学模式和单一的资金投入模式导致国内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办学活力和办学灵活性。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办学主体配置。我们认为,关系到国家重要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可由国家继续投资办学;而直接面向第三产业且办学条件要求相对较低的职业教育,则大可允许社会及个人参与办学,或是完全依靠市场来调节运作。如此一来,不仅国家的财政负担得以减轻,而且也有效增强了职业教育机构面对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明确定位,彰显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

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合理、定位清晰、功能互补,不同的教育机构凸显了不同的办学特色,其中既包括面向市场需求设置学科专业、根据专业实际确定学制长短、立足实用原则编制课程内容等共性特色,亦包括两性分化招生、学科错位设置、职业资格导向等个性特色。这些特色鲜明、类型不一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互补发展,发挥出了“三位一体”的整体功能效应。反观中国方面,其高等职业院校的类型化程度较低,学校均统一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名称之下,并且盲目追求大学教育的正规化、综合化和高层次化,造成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社会不认可。对此,各级政府应下决心撤并一些规模小、效益低、办学特色不明显的高职院校,同时,强调特色立校和错位发展,着力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和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三)拓宽通道,搭建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立交桥”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在适应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系统。就纵向系统而言,日本在中、高职接续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高职与大学的衔接。具体来看,日本自1992年起就在高等专门学校中设置了专攻科(技术本科),对符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乃至研究生入学资格,从而成功克服了因双轨制而造成的学生进路狭窄问题。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亦可借鉴日本模式,打造一个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相连贯的“立交桥”,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的合理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可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遴选部分办学条件优越者升格为技术本科,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

(四)面向社会,构筑终身学习的社会体系

日本始终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终身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实践,文部省赋予专门学校以培养失业、转职者为中心的“回归教育”功能。此外,还在部分短期大学开设“地区综合学科”,即与地方联系协作,为通过选拔的“社会人”提供职业资格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发展兴趣等多样目的的自选课程教育。我们认为,中国高职教育与社会人再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发挥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等多重职能,使高职院校成为面向本地区乃至整个社会开放的教育机构,从而为我国终身学习社会体系的最终构建贡献力量。

(五)校企联合,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制度化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日本高等职业院校所长期践行,除了受到根深蒂固的校企同构文化影响外,校企合作法规的制定也为企业、行业的自觉参与提供了制度保障。“校企合作难”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致命弱点,职校学生顶岗实习或流于形式,或难以落实,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提出了制定校企合作法规的要求,这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转型与升级创造了条件。我们期待日后会有更多密切高职与企业联系的法规出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与产学交流的制度化,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5).

[2]胡建华.百年回顾:20世纪的日本高等教育[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38).

[3](日)文部省生涯调查企画课.文部科学统计要览[R].东京:文部科学省,2003.

[4]张玉琴.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优势特征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5]施雨丹.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4).

[6]陈曦.日本专门学校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日本问题研究,2003(2).

[7](日)田野郁夫.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2003.

[8](日)教育制度史料编委会.战后教育制度史料集成[M].京都:三一书房,1983.

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篇4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变革重心;反思性专业重建;人才培养模式转换

近些年来,由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性、一体化、高学历化、综合化等结构性的调整,地方高师院校处于急剧的转型性变革和大发展之中。地方高师院校目前的类型大致有:(1)由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或并人且继续举办教师教育的地方综合院校;(2)1990年以前一直举办的和1990年以后由原来的专科层次院校而升格的本科高师院校,其中有的会长期走“师范”的道路,有的则会在强调“教师教育主体”和“教师教育特色”的同时而逐步走向“综合”;(3)有诸多办学困难但仍努力求发展的专科层次高师院校,其中包括一大批地方教育学院。

随着整个教师教育体系的调整和发展,地方高师院校近几年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喜人的,作为教师教育服务对象的基础教育,其变革更深入,发展步伐更大,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校本化、选择性、均衡性的发展及具有“新基础教育”意义的素质教育的转型性变革,带来了整个基础教育面貌的变化,其中尤其是整个基础教育的科学品性的提升,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而由基础教育的变革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对教师教育所提出的多方面变革发展要求使得教师教育必须在宏观的结构性调整基础上而迅速转入中观及微观和内在的高师院校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构性变革之中,以更多和更快的培养能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能适应其课程改革及基层学校转型性变革所迫切需要的适应性强、课程面宽的新型师资。这样,高师院校特别是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地方高师院校其教育变革的重心自然就应落在“反思性专业重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这一焦点之上。

近二三十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社会发展,同时也使得各种社会问题变得复杂化,其解决方式也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为此,世界各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都关注并致力于培养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善于处理各种复杂事物、胜任各种实际活动的人。1986年第40届国际教育大会发表的《最终报告》指出:“各国大力改革本国教育和人才培养,应该使科学教育少一些以这一门或那一门学科为中心的教学,相反,各国需要选择更加综合化和更具跨学科性的教育。”世纪之交,发达国家特别强调高等教育的综合性,都充分认识到高校专业的通识性和跨学科性并强调综合化课程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强调融通性人才的培养,都注重从科学世界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来推进专业的“反思性重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自然应自觉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主流。而我国的高师院校包括地方高师院校由于当前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以及整个社会都处于急剧变革之中且都对高师教育提出了诸多的变革发展需求,从“教育变革是发生于社会和为了社会的行为”的视角看,高师院校自然应自觉主动地与整个高等教育的变革发展趋势相协同,更应自觉主动地研究和应答基础教育及社会的变革要求。

当然,变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也是教育的特征,高师院校这些年来也都在变革中发展。随着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整个社会变革发展的加速,高师院校包括地方高师院校的变革发展必定应加速深化和提高水平,因此,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高师院校自然应将其变革发展的重心置于学校的“反思性专业重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上。

地方高师院校的专业建设这些年来与大多高等学校一样,都处于较快发展之中,一则为传统的师范类专业逐步得以设置齐全,二则是非师范类专业得以较快增长,但总的说来所发展的大多为传统性专业。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当前变革的当务之急自然是应改革传统性专业设置,注重院校各专业的“反思性重建”,还应关注社会变革的特点和需求以及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等。

“反思”是个体、群体及集体等立足于“自我”之外而对“自我”之认知、行动及情境等进行推理判断和批判分析,以求更好地解决“自我”之认知、行动及情境等交互实践系统的相关问题,追求其交互实践系统的合理性,推动“自我”全面发展的过程。反思是个体、群体及集体等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重要品质,也是个体、群体及集体等成熟之重要标志。古代先贤早就提倡“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等,而现代的“元认知”、“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等理论流派也都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强调“反思”。现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工作等无疑都需要“反思”的存在,都是需要借助于“反思”来推动其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地方高师院校在整个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体系中是发展较快且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一类院校,也是面临各方的变革压力较大且办学困难较多的一类院校。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宏观结构性调整之后的专业建设及学校发展中,必须确立“反思”性的指导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院校专业建设及学校发展的始终。

地方高师院校专业变革与专业重建既体现为变革专业目标的复杂性,又体现为变革专业过程的复杂性,还体现为专业重建的艰巨性。我们都知道,教育目标通常都是既要使所有学生的素质及生活机遇发生积极的变化,又要强调教育必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民主化水平的提升有所贡献。地方高师院校的专业建设及专业变革自然应认真研究并围绕教育及学校的目标而进行,在此基础上再认真研究和形成并不断地“生成”地方高师院校的专业体系及其变革目标。但由于社会变革的多样化和教育因素的错综复杂性,所以,学校专业目标的变革及形成自然会面临诸多的困难,从而使其体现出艰苦性。地方高师院校的专业变革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专业重建”更是变革过程中的不断“生成”的现象,这种“生成”当然也是既复杂又艰巨。

地方高师院校“专业重建”的整体性重建包括:(1)对专业认识的观念的重建,亦即用新的教育理念、理论去替换、超越或包容旧有的关于“专业”的教育理念和理论;(2)对专业本质(专业内涵的核心基点)的论证和重新界定及专业建设基点的再确立;(3)专业学习后适应性的专业工作领域及专业工作性质的再确认;(4)专业培养的规格体系及课程体系的重建;(5)专业精神的概括提炼和专业文化的设计及总结提升等。地方高师院校的“专业重建”的整体性除了包括上述专业本身的几个方面的重建外,还涉及到 院校办学过程中的制度、行为的重建以及与专业建设及专业活动紧密相关的课堂、班级、院系的重建等。地方高师院校的“专业重建”在“反思”的基础和前提及过程中,其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各种活动环节,从构思、立意、设计、论证及不断“生成”的全部过程,都是具有整体性且是具有动态整体性的。

地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与其反思性专业重建密切相关。地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转换,首先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论证和精心设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规格,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规格的设计要注重以下要求:(1)要充分体现专业教育的专业性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相结合的要求,即人才培养一方面要追求专业的特性及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发展的特定性和个性化要求,另一方面要追求学生的综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2)要充分体现高师院校与高等教育、与社会、与基础教育以及与人的发展相协调的要求,即人才培养既要考虑高师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的学术性的要求,又要考虑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高师院校为社会、为基础教育培养适应性人才的特定性要求,同时还要研究和适应特定阶段的人的身心发展的科学性要求。(3)要将人才培养中的德育养成放在至为重要的位置,充分注重人才培养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并注重其实效性。(4)要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能力建设置于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重心,以此为突破点,推动人才培养规格水平的大力提升。

在整个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及社会变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转换必须强调以下要求:(1)时代性要求,即要能体现国际教师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方向;(2)探索性要求,即强调自主自助式的各种研究性学习课程;(3)综合性要求,即强调适应基础教育要求的各种综合课程;(4)均衡性要求,即强调注重人文与科学的均衡发展;(5)实践性要求,即强调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实践、见习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6)实用性要求,即强调满足专业工作和社会实际需要的适应性课程;(7)选择性要求,即强调丰富多彩的“超市”式的选修课程。

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定位

一、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发的步伐,我国经济建设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才的短缺成为突出的矛盾。从80年代开始,在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出现了一批由中心城市举办的新型地方大学—职业大学。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指出:“要试办一批花钱省,见效快,可收学费,学生尽可能走读,毕业生择优录用的专科学校和职业大学。”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1986年,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管理干部学院应当利用自己同企业、行业关系紧密的有利条件,结合需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1994年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三改一补”(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办高等职业教育,少数重点中专改制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1996年5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式立法,同年9月《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其中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由此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高职院校是指国家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适应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满足广大青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而设立的高等职业学校。国家教委1998年版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则意见》第二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第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可以实施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根据教育部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提供的资料:至2004年底,全国普通高校1731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在校生1333.50万人,其中高职(专科)占5%2。可见高职院校占了高校的半壁江山之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思想素质高、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办学目标和思路,找准学校在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加大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教学领域的改革力度,以高职院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根据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学校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学校要认真地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要以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为依据,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

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培养方向,纠正只根据学校现有教师,而不是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的倾向。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能力为本,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理论和实践完全贯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推行单元模块式教学,对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解和重组,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学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

那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就要为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性质、办学目标、办学功能、办学定位服务,为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思想素质高、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做出自身应有的作用。高职院校应重视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创新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是为高职学生提高基本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中的定位

高职院校根据经济建设需要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不同的专业,例如汽车专业、机电专业、计算机专业、工贸英语、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水利水电、财会、美术、音乐、旅游、轻工、农林等不同专业,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和自己的课程定位。大学语文在每个不同的专业都应有自己的定位,对每个专业的学生的素质培养应起到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使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各高职院校围绕自己的主体专业建立校本课程。二是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体现在目前还没有一种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情况下,教师要突出专业特色,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教学的内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爱好及需要来增删课文内容。如果教的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则可选取一些词句优美、富有音乐节奏感的篇章。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煌的《虞美人》、李商隐的《无题》等题材文章,还可以补充

一些古代有关音乐的评论等内容。如果面对的是美术专业的学生,则可选取那些画面感强、色彩明快、具有诗情画意的文章。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词等,还可补充一些古代文人(同时常常又是画家、书法家)的书论、画论;如果面对的是园林、建筑专业的学生,则可多选像剧作家李渔《闲情偶寄》中关于农林营造等方面的文章;如果是汽车专业的学生多选取结合汽车文化方面的文章;如果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就相应选取历史典故和地理方面的课文……这样一来,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从内容上渐渐凸现出来,相信这样的取舍一定会令学生兴趣大增。对经典美文,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如同是苏轼的《前赤壁赋》,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侧重在对语言节奏感、音乐美的把握以及“呜呜然萧声”的赏析与想象;同是《琵琶行》,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可把重点放在对“大珠小珠落玉盘”那千百年来不绝于耳的琵琶曲的“聆听”与感悟上;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对“别时茫茫江浸月”那一种离别情境的理解与构想则又成了他们的重点;而对服装专业的学生来说,可引导他们由青衫进而对古代官服加以识别与再绘……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与热爱,定能为我们的语文课堂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富有创造精神的新天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具有的其性格特点及爱好特长具有的专业特色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格外向、活泼、善表演,有很不错的音色和标准的普通话;美术专业的学生喜安静,善用色彩、画面来思维。如教李煌的《虞美人》时,音乐专业学生可让其声情并茂美声清唱,极富表现力地把作者那种故国之思、昨是而今非之感唱出来,课堂一片悲寂。这一唱,意境全出,远比师生反复的朗读和教师仔细讲解更有效。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卫风。氓》时,教师可让学生想象女主人公各个时期(婚前、新婚、婚后)的着装,将其勾勒出来,来一次作品展示会,效果很不错。

三、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所有公共课程中的定位

1999年6月22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的通知》。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l月17—1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都要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和目标,由哪一门课程来完成呢?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大多由四门“红头文件”规定的政治课和英语课、数学课、逻辑课、大学语文、写作课构成。政治课、逻辑课属于社会科学;数学课属于自然科学;英语课、写作课是纯粹的工具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除中文、哲学、历史专业外,要么属于自然科学,要么属 于社会科学。只有大学语文课程与教育部文件所说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相近。因此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完成“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大学语文”课应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基础课。对大学语文课从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把“大学语文”,在编写体例上,在选文标准上依照人文思想体系作总体构架。在教学内容上,把原来主要讲述的作家介绍、背景分析、主体阐释、艺术欣赏、字词句解释,变为学生自学的内容。教师主讲的内容则是以专题形式系统阐释人文思想。

参考文献:

1.周庆元着:《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版

2.孙俊三主编:《教育原理》,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俞克新等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刘春生等主编:《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王斌华着:《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篇6

作者简介:李良学(1944―),男,湖北沙市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生命科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宋振东(1943―),男,北京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摘要:本文结合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办学实践,对办学理念和运行机制、社会需求和教育模式、专业设计和特色作了论述。并提出了成功素质教育课程模块,把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按两条线纳入整体的教学计划中。

关键词:理念;成功;素质;模块;特色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十分迅速,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这样必然带来受教育对象的多样化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此相适应,各类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不同。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这是摆在大家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大学,都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都有各自的社会需求[1],要办好一所大学,就要有自己的特色,而办学特色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学校要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并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符合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办学机制和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2]。本文结合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办学实践[3],主要就办学理念和运行机制、社会需求和教育模式、专业设计和特色等方面作一点探讨。

一、大学办学理念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

当前,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要求各类高等学校培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各类人才,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新的形势下,各类高等学校必须紧密结合现代化建设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等适应时代进步、科技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这意味着如何办大学,如何办好大学,是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办好一所大学,必须有正确的办学理念作指导,没有理念的大学教育就等于没有灵魂。办学理念具有指挥、导向功能,可以引导学校向什么方向发展,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学校能否办出特色,并影响学校是否有生命力等。大学办学理念不仅是大学校长思考的问题,也是全体师生员工都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必须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我们的校情;大学办学理念必须具有创新思维,是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它不仅支配着校长的办学行为,而且直接影响学校的教风、学风、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

不少高校在新形势下,提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办学理念。而最具创新意识的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率先在全国提出的“成功素质教育”办学理念。它以让学生具备与其人生奋斗目标相一致的优秀素质即成功素质为培养目标,实行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定向培养成功素质,克服失败因子,使学生在学校即具备成功素质,一跨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成功是指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四个相互关联的阶段,成功素质包括观念素质、品格素质、方法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等五个方面,“成功素质教育”体现在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卡耐基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占到85%;而专业在人成功因素中只占15%。由此,“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更加强调的是非专业素质教育。如果把学校比着一个有机体,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运行机制就如一个人:“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是大脑,专业教师和素质导师是左右手,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是两条腿,而管理机构就如人的各个器官。学校的“两支手”做事,“两条腿”走路,“各器官”的运行等都应在“大脑”的指挥下行动。即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统一指挥下开展。

成功素质教育把学生的培养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确立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在这种目标培养下的学生应该做到六个统一:崇高理想与求实精神的统一,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创新精神与累积效应的统一,个性发展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强健体魄与健康心理的统一。中南分校把这六统一浓缩为“笃志、博学、崇实、拓新”八个字的校训中,促进了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二、确立教育教学模式是贯彻办学理念的关键

大学办得好不好,关键看优势、看特色、看学风校风、看培养人才的质量。不同层次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各自的目标、发展重点和办学特色。不要都向一个目标看齐,不要都去走一条道路,不要都办成一种模式。大学教育在有了自己办学理念的前提下,必然会产生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大学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就成了一个学校办学的重中之重。综观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过去和现在,在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重分数教育,轻做人教育;重专业教育,轻非专业教育;重书本教育,轻实践教育;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重共性教育,轻个性教育;重继承教育,轻创新教育的六重六轻的现象。不管那种类型的学校,也不管校长们提出了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上面的“六重六轻”的现象,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和社会公众都意识到这一点,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六重六轻”的现象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如何在新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办人民满意教育,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个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应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实习实践模式和质量管理模式等。这些既要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也要凸现办学特色。这里,我们仍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为例来进行说明。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在提出“成功素质教育”办学理念的同时,也提出了成功素质教育观,认为“大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塑造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要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成功素质教育包含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的学生观,建设专业教师和素质导师两支队伍的教师观,学生要带着疑问进行批判式、探索式、研究式学习的学习观,主张学术民主、教学相长、师生平等的师生观等。为此,学校提出“99+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99%的学生按高素质劳动者方向培养,1%的学生按拔尖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把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和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要纳入教学计划,专业核心课程要加强,实践课程要突出,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要达到1∶1。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建设应朝着教学、科研及实践经验兼而有之的“三师型”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把原来只重视专业教育的所谓的“三层楼”教育教学模式改变成把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的“两条线”教育教学模式,即素质学分制。

三、构建素质学分课程体系是实施教育教学模式的关键

在新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要按规划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高等教育概括来说,可划分为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两大部分,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要求,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这种新的课程体系的要点是:基础课程要精干,使之适用、够用、会用;核心课程的起点要高要加强,能反映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前沿;要增开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自我设计;要开设素质拓展课程,促进文理渗透,锻炼学生适应就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加开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要加强实践课程,突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即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的素质。在把握这些要点的前提下,要设计出课程体系的模块,然后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安排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人才的质量。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在执行学分制,但主要是建立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课程设计也主要是单一的专业方向的学分制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素质,特别是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和考评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系统。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调按思想政治体系、品格体系、方法体系、能力体系和知识体系等五大体系培养学生,从系统的专业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素质学分制,构建既包括专业素质学分又包括非专业素质学分的素质学分制教学计划。为此,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提出成功素质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和素质学分制课程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成功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图

从素质学分制课程模块的构建可以看出:

1、把原来传统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三层楼”结构,改变成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和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的“两条线”结构;

2、素质学分课程有利于按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通过专业素质学分和非专业素质学分的互动和融合,达到成功素质教育的目的;

3、素质学分课程的设置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素质学分课程的教学能促进教师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5、素质学分课程体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生涯设计、就业竞争力、自范自纠能力和适应市场的主动性都有极大的引导、推动作用。有利于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素质学分制课程模块的设置中,专业素质教育学分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学分的比为6∶4,理论课学分与实践课学分的比为1∶1。在优化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学分在可操作层面上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学分,占48%;非专业素质教育实践学分,占32%;非专业素质教育表现学分,占20%。上述“两条线”的所有设置都纳入整体专业培养计划,都制定了较科学的评价体系,都记载到学生的学业成绩中。学校、学生、家长、社会都可以从学生的学业成绩总表中,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

实施“成功素质教育”,使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把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整体的教学计划,全面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一种全新的工作。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06.

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篇7

[关键词]高等院校 体育教育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成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高校体育教育是我国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是我国基础教育体育师资队伍培养的摇篮,也是提升高校生身心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创新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体育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实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之后,高校体育教育在学时安排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方式也由传统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转变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不断将理论课的完整性、指导性、科学性与实践课的实用性、终身性和娱乐性相结合,实现两者互相促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创设多种途径,进行有效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体育课考核打破了高校体育以专业技能、技术决定成绩的局面,开始注重体育理论的学习,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培养。但是,与此同时,高校体育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进行改进和完善。比如,教学内容上缺乏连续性,课程层次的简单重复,成为体育课层次发展的瓶颈,与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严重脱节;体育教学基础理论较为薄弱,方法理论与实践模式相对滞后。

二、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一)创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

在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重点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是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的效果将会对体育教育专业高校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等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与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一定要以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做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整合,创新与优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与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加大对新的运动项目与教材的使用,做好体育校本课程的研发,从注重学科专业知识向技能型、科研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二)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提升课程设置的前瞻性

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要将体育教育课程单独列出,为今后可能从事体育教师的学生设置必修课程,并以该课程的成绩作为教师资格证的评定依据。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可以向强化教育类课程、拓宽体育教育课程、提升体育教育技能素质等方面转化。体育教育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比例较低且不够科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体育专业能力的发展。所以,优化调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压缩课程总学时的措施,降低必修课的比例,提升选修课的比例。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时,规范体育教育专业的限选课。通过加大与中小学的科研合作等,及时了解中小学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能力结构等,为提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提供科学的课程设置依据。

(三)重视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提升高校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实践以见习、实习为主,存在着教育目标窄化、教育实习指导不充分、教育实习时间不能保证等问题。根据调查,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时问大约为8周,教育实习的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比较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方式分为定点集中教育实习、分散型教育实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育实习等。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普遍认为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安排的时间不足而且过于集中。教育实习基地不稳定,也是制约高校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构建稳定、规范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基地,也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之一。

(四)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体育教育专业高校生自我发展

在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体育教学的方式,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也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由传统的全能型体育教育向精细化、基础化、多样化体育教育发展,让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生具备体育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高校的体育课堂也要从记忆教学向活动教学转变,尤其是在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方面,要进一步地提升他们对运动技能掌握的能力,确保每位学生能够掌握3-5项可以从事体育教学的运动技能。

(五)加大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职前与职后培训,提升专业发展的连续性

为了缩小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学校基础体育教学工作的差距,高校在制定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等方面,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使学生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能够有效衔接,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职业教育过程。在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形成校内外结合、上下结合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教育模式。要加大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人文意识、健康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快速适应毕业后的体育教学训练等工作。

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篇8

深入贯彻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创新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社区教育,稳步发展民办教育。以改革创新挖掘内涵,以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以加大投入强化基础,以调整专业优化结构,以提升特色办出水平,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促进全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巩固事业发展规模。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1万人,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实现高中段入学率达95%、毕业生就业率达90%工作目标,使90%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2、着力强化内涵建设。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所。创建省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市级实训基地4个。创建省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5个,市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10个。

3、积极发展社会教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0万人次,农民工培训和老年教育各1万人次。创建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1个,市级6个。创建省级社区教育中心3个,市级8个。创建省级社区学院1个,社区教育示范乡镇2个。完成企业职工培训12万人次。

4、稳步发展民办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内涵建设

1、推进示范学校建设。在扎实推进中等专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工作的同时,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水平为目标,继续推荐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产教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项目申报,通过创建和建设,使项目学校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更好地发挥骨干、引领和辐射作用。

2、强化实训基地建设。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根据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态势,按照“七个合一”的要求,集实验、实训、生产、服务为一体,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设施先进、绩效显著的特色实训基地和高水平实训基地。加强对已立项的国家和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督查指导,认真落实项目计划书的建设要求。中等专业学校、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金山中等专业学校要按计划、按要求加快工作力度,全面抓好国家和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确保年内通过绩效评估。

3、加强新一轮专业建设。紧密围绕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引导职业学校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积极开发新兴专业,着力打造品牌专业,大力发展符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特色专业,推进专业链的延伸和专业群的开发。按照《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要求,积极开展市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大力推进省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创建。强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和规范化建设,实施合格专业认定工作,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抽测,并作为合格专业建设的重要条件。引导和推进职业学校积极实施并完善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强力推进专业建设提升水平、错位发展、办出特色,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

4、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认真落实部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和出国培训计划,努力培养一批职业教育名教师、专业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建设能力和教学水平。举办专业骨干教师、专业负责人、教研组长培训,开展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和教师技能大赛。充分发挥好出国培训、部级教师培训的二次传播作用,通过消化吸收,开展好汇报培训,为职业学校教师不断产生新思维、新思路,催生新理论、新观点搭建好平台。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稳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中心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不断提高社区教育中心师资队伍水平。

(二)继续深化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改革

1、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以普通高校对口单招和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这两项重点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落实“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开展立足课堂、面向现场的教学研究和专业实践,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在教学领域有效转化。加大对职业学校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的督促力度。进一步加强市中心教研组工作,统一工作标准,规范活动内容,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职业学校教材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省教育厅颁发的《中等职业教育用书目录》选用教材,严格实行教材的全市统一征订和统一发送,确保职业教育的教材质量。指导中等专业学校做好省第八届职业学校“校长杯”乒乓球比赛的承办工作。做好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年研究课题的结题工作和2012年研究课题的立项工作。

2、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任务引领、项目导向、场景模拟等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研制、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式改革、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点和实验学校工作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扩大对口单招招生规模,加强单招教学业务研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统一单招教学进度,提高单招教学质量,提高本科上线率。落实省教育厅制定的中职毕业生注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方案,积极开展中职毕业生注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试点工作。

3、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把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有计划、有目标地落实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开展学生的技能训练,组织好学生顶岗实习,努力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水平。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要求,积极推进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把广泛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作为各职业学校一项常规性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在广大师生中营造学技、练技、竞技、展技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技能大赛的“四覆盖”。认真学习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的经验,把争先进、创一流、上省赛、进国赛作为每一个学校的奋斗目标,尤其是五年制高职校、国家示范校、省高水平学校要突破常规,做到省赛有名次,国赛有位置,为全市职业教育争优创先做出贡献。指导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承办好2012年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化学检验技术项目的比赛工作。

4、积极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积极推进创业行动计划的实施,广泛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和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职业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职业教育创业园和创业基地,引导在校学生进行创业锻炼,帮扶毕业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积极为学生创业提供条件,并大力宣传学生创业实践的成功典型。要积极开展学生创新教育,通过建立创新工作室和成立学生专业兴趣小组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和创新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参加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职业教育信息化大赛和全省职业教育创意论坛。

(三)提升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服务水平

1、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加大推进县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力度,完成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一是要实现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以上,努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比例。二是要加强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拓展和优化社区教育资源,实现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50%以上。三是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省优标准,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达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5%以上。四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备的学校安全保障体系。深入指导县、县教育现代化的创建工作。

2、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积极推进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广泛联系,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势,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专业和课程,形成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对接服务的格局,努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大力实施职教富民工程,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开展退役士兵和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强化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创业、创新、创优,毕业生职业资格等级合格率达到98%,中级工合格率达到80%,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0%和60%,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

3、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乡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统一更名为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切实加强乡镇和街道社区教育资源统筹,积极构建各类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社区教育体系,鼓励职业院校和有关机构广泛开展面向全民的教育培训活动。高标准抓好省级项目的创建工作,重点建设好社区教育中心和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在硬件建设、运行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引领全市社区教育和示范基地整体水平的提升。指导区教育局承办好市暨区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大力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数字化学习网络。积极提升农民培训的科技含量,主动加强与农业、科协、劳动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指导各县区、乡镇(街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培训,使受教育者学到最新的科技知识。

4、认真抓好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强对县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工作的督查指导,积极申报第二批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认真落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制度的建立,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作、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推进职教集团建设,推进职业学校内部机制改革,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实力的增强。努力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中不断创造新经验,取得新成效。

(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和谐发展

1、稳定事业发展规模。继续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认真落实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制度,加大目标考核力度,为职业教育招生营造良好的氛围,确保全市高中段入学率的稳步提高。积极开展东西部合作办学,吸引西部地区学生来我市就读职业教育。组织开展招收未升学高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积极面向退役士兵开展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主要基地,面向返乡农民工实施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指导中等专业学校做好新疆内地中职班的招生与管理等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行为。

2、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要认真落实《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试行)》,把抓好《规范》落实作为学校强化内部管理、促进内涵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提高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从根本上促进学校的三风建设。加强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积极创建省职业学校和谐校园,开展职业学校三好学生、先进集体、优秀班主任等评选表彰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研组织机构,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全市职业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态校园、和谐校园、人文校园,强调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形成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指导各社区教育中心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设施的管理及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创建优美的社区教育环境。

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篇9

第一条为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保证成人高等学校的质量,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成人高等学校,是指以在职在业者为主要培养对象的教育学院(含成人教育学院)、管理干部学院、职工高等学校、农民高等学校及独立设置的业余大学、函授学院。

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的设置和管理,另按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成人高等学校的设置,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或它委托的机构审批。

第四条成人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在职、在业而又达不到岗位要求的高等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文化和专业教育;对中等以上层次的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对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

第五条设置成人高等学校,应当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办学条件的可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处理好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同发展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处理好各类成人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讲求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第六条凡通过现有成人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增设专业、联合办学、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或夜大学教育及发展广播电视教育等途径,能够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另行增设成人高等学校。

第七条正式建立的成人高等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师资、设备等条件,在其服务地区或行业所辖县或县级以上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设立校外直属教学机构(以下简称“校外教学班”)。

校外教学班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岗位培训。

第八条设置成人高等学校,按照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其中设在地、市一级的教育学院,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学校所在地人民政府双重领导。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置成人高等学校,在学校布局、专业设置、招生、办学形式、教学、制订长远规划和年度专科或本科招生计划等方面,应当接受学校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九条设置成人高等学校,应根据成人工作、学习的需要和办学条件的可能,确定办学形式。

成人高等学校各类培训的办学形式为业余、半脱产、脱产三种。

提倡成人高等学校之间、成人高等学校与普通高等学校之间以多种形式开展联合办学。

第二章设置标准

第十条设置成人高等学校,应当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的能力,达到大学本科文化水平的专职校(院)长和副校(院)长。同时,还应当配备专职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室)、专业的负责人。

第十一条成人高等学校在正式建校招生时,须按下列规定配备与学校的任务相适应的合格教师。

(一)成人高等学校的兼任教师人数,应当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的2/3。其中专科或本科专业的兼任教师人数,应当不超过本专业专任教师的1/3。

(二)本科专业必修的各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至少应分别配备具有讲师或相当于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二人;各门必修专业课至少应分别配备具有讲师或相当于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或兼任教师一人。

(三)专科专业必修的各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至少应分别配备具有讲师或相当于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二人,各门主要专业课程,至少应分别配备具有讲师或相当于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或兼任教师一人。

(四)岗位培训或者继续教育,各门课程的教师来源应有切实的保证。除由专任教师任课外,应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五)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任职资格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应当不低于本校专任及兼任教师总数的5%。

成人高等学校的级别和教职工的编制标准,根据学校不同类别,按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成人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其服务地区和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学校建成时,专业数应当在三个以上。

第十三条设置成人高等学校的计划规模,包括专科或本科、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等各类在校学生数,总计应达到800人以上。

第十四条成人高等学校在正式建校招生时,须具有与学校规模和任务相适应的专用校舍、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及教学实习基地,保证教学、生活及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所需校舍的占地面积和教学、生活用房设施的定额标准,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参照国家关于新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用地面积的定额办理。

成人高等学校的校舍可分期建设,但其可供使用的校舍面积,应当保证各年度招生的需要。

第十五条设置成人高等学校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和教育事业费须有稳定的来源,学生人均经常费开支标准及使用办法,应区别不同培训目标的规格、要求和办学形式,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学校名称

第十六条设置成人高等学校,应根据其办学任务、领导体制、行业类别和所在地方等,确定名实相符的、规范的学校名称。

第四章审批验收

第十七条国家教育委员会每年第三季度办理设置成人高等学校的审批手续。设置成人高等学校的主管部门,应在每年第三季度以前提出申请,逾期则延至下一年度审批时间办理。

第十八条设置成人高等学校的审批程序,一般分为审批筹建和审批正式建校招生两个阶段。具备建校招生条件的,也可直接申请正式建校招生,举办专科或本科学历教育。

第十九条设置成人高等学校,实行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制度及论证责任制。

设置成人高等学校,应当由学校的主管部门邀请教育、计划、人才预测、劳动人事、财政、基本建设等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进行论证,并提出论证报告。

论证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拟建学校的名称、校址、学科类别、专业设置、规模、领导体制,以及专科或本科、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招生的地区、行业;

(二)人才需求预测、办学效益、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布局;

(三)拟建学校的师资、经费、基本建设投资的来源;

(四)参加论证的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论证参加人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参加论证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在论证报告上盖章或签字。

第二十条凡经过论证,确需设置成人高等学校的,按学校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筹建成人高等学校的申请书,并附交论证报告、本规定所附的《筹建成人高等学校申请表》及其他有关保证性文件。

国务院有关部门申请筹建成人高等学校,还应附交学校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的意见书。

第二十一条成人高等学校的筹建期限,从批准筹建之日起,应当不少于一年,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成人高等学校在筹建期间,经学校的主管部门同意,可开展适量的岗位培训。

第二十二条经批准筹建的成人高等学校,凡具备本规定第二章设置标准规定的,按学校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正式建校招生的申请书,并附交筹建情况报告、本规定所附的《正式建立成人高等学校申请表》及其他有关保证性文件。

第二十三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在接到筹建成人高等学校申请书,或正式建校招生申请书后,应组织论证审查,并做出是否准予筹建或正式建校招生的决定。

第二十四条经批准正式建立的成人高等学校,专科专业的设置,须按隶属关系,由学校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本科专业的设置,由学校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

正式建立的成人高等学校年度专科或本科招生计划,须纳入国家本年度招生计划;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招生的审批,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按第七条规定,校外教学班的设置,须按所属学校的隶属关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成人高等学校设立校外教学班,须符合下列三项条件:

(一)服务地区或行业的在职、在业人员岗位培训需求量大,学校本部校舍容纳困难,确有必要设立校外教学班的;

(二)已培养有一届以上专科(本科)合格毕业生;

(三)具有必要的师资、教学设备及管理人员,能够承担校外培训任务。

第二十六条为保证新建成人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实行考核验收制度。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或它委托的机构,对新建成人高等学校的第一届专科(本科)毕业生进行考核验收。

新建成人高等学校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质量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检查处理

第二十七条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区别情况,责令其整顿、停止招生或停办:

(一)不按本规定擅自筹建或建立成人高等学校的;

(二)在筹建期间擅自招收专科(本科)学生的;

(三)超过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的筹建期限,仍未具备正式建校招生条件的;

(四)从批准正式建校招生之日起五年内,生源缺乏或达不到正常的教师配备标准和办学条件的;

(五)第一届专科(本科)毕业生经考核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

(六)校外教学班不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办学质量低劣的。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施行前的有关规定,凡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九条对本规定施行前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应当参照本规定的要求进行整顿。整顿办法,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三十条中国人民编制序列的干部学校,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校,其设置办法,按国家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篇10

关键词:中师教师;高等教育;专业发展

根据山东省教育规划和教师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的要求,从2009年起到2011年止,全省的中等师范学校全部停办。根据政府的政策设计,中等师范学校大部分整体并入了当地高校,全省大约涉及19所中师,约3800名教师。山东省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整体并入了潍坊学院,成为了一所综合大学的二级教学单位――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学校的300多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近200名)的身份由中专教师跃升为本科院校教师。但学校身份一夜之间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可以同步快速提高。如何使这些新并入本科院校的原中师教师尽快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适应高校教学和科研的要求,是非常重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2000年前后,我国的师范教育面临着从中师到师专、从师专到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转型。期间,师范教育发展和普遍关心的热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中等师范教育的转型、改制及发展,二是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简而言之就是中师升师专、师专上本科。但是,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的师范体系调整,中师直接并入高校成为了本科院校,这与中升专、专升本阶段性发展截然不同。中师教师在经过短时间过渡培训后直接由面对初中起点中专学生转为教授高中起点本科学生,这对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学科素养素质、专业知识驾驭和课堂教学能力以及学业指导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巨大挑战。

学校成为本科院校,教师获得了事业发展的新机遇,分享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良好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即解决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高校本科教学需要之间的矛盾。像幼教特教师范其前身就是由潍坊华侨幼儿师范学校、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潍坊化工学校部分教职工以及潍坊艺术学校经过多年多次合并组成,各个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不乏有全国影响的专业和较高专业技术能力的教师,但是教师成分复杂、学科专业众多,师资力量偏重技能教育和基础教学,师资队伍的理论素养、教育教学理念、教科研能力等方面基础薄弱,支撑本科教学有一定困难。可以说,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状况己经成为制约新合并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我们必须看到,新并入高校的中师教师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包括学缘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不完善、职称结构不完备等;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相对薄弱,体现受以往的思维习惯影响,教师在专业发展思想上存在偏差、科研成果级别低、教师不重视专业科研等;学科知识层次低,缺乏专业知识的宽度和厚度;教学手段单一,课堂驾驭能力不适应开放式教学;引导组织学生重新构建知识、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的能力不强;教师主体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社会认同感偏低、教师自身缺乏科学合理的自我设计、对未来的职业前景比较迷茫等。

以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为例,根据2012年6月聘任结果,有教师身份的人员233人。其中:一线专职教师180人,从事教学管理的25人,在行政(教辅)岗位的28人。从专业结构上看,一线教师180人中,艺术类教师(音体美舞)82人,文化基础课及其他教师74人,学前专业16人,特殊教育专业10人;从年龄结构上来看,45周岁以上88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全日制本科学历人员98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54人,博士研究生1人;从职称结构上来看,高级职称97人,中级94人;从科研教研成果来看,近三年有论文120余篇,教材著作50余部,科研和教研项目32项。

从总体看,主要问题是教师年龄偏大、专业分布不合理(大多集中在艺术学科和基础文化课,作为骨干专业的学前、特教教师较少)、学历水平整体不高、高级职称人数多、基数大,评转为高校教师系列工作任务繁重艰巨、科研水平低且论文和著作以及课题质量不高、专业发展畏难思想突出。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新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进而弱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工作实效。目前部分教师虽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但教育科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反映到教学上就是教法比较呆板、陈旧,重教法研究,轻学法研究;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比较落后,而且部分教师固步自封,继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内在意愿不强烈,导致其专业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学校事业的发展。所以,目前教师队伍构成与高等教育要求以及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合格的高校教师要求有较大差别。这种状况,在有着同类背景新并入本科院校的中师教师群体上,也是普遍存在的。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政府把中师合并到高校绝不是不顾实际的激进式、捆绑式盲目决策。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并入潍坊学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自身都作了大量详尽的、科学的调查研究,吸纳中师教师到高校教师队伍中,弱点劣势客观存在,但是决策者必定也看到中师原有的优良教育传统、优秀过硬的教学作风,也是对中师教师群体的发展潜力以及再学习提高能力的充分信任。

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是中等师范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印记。因为其是为小学和学前教育培养师资,所以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有着鲜明的学段特色,各种品质教育共同浸润交相辉映。经过五十多年沉淀积累,中师教师具有以下基本素养:首先是牢固的职业思想,热爱并忠诚于教育事业;其次,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学科知识;第三,教学态度严谨,教学环节组织严密,教风端正;第四,对学生怀有无私的爱心,认真践行教书育人理念,真心关怀其全面成长,对学生的职业思想影响深远;第五,多数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第六,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高度认可并努力践行全科培养教育思想。

综上所述,中师教师在高等教育教师队伍中作为一个新群体,具有优势的同时劣势也很明显。因此,在新平台上,规划好自身专业发展,发挥优势,成长为合格的高校教师,是所有新并入高校的中师教师的当务之急。为了更好地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适应大学专业学科建设对师资队伍的要求,教师要过高校教学关。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师范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继续停留在中专甚至专科师范教育的层次上,将不能适应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最终导致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失和匮乏,教师个体将面临落后落伍和被淘汰的尴尬局面;其次,教学质量取决于教育者自身的文化底蕴及综合素质,教师素质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隐性文化;再次,社会发展及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传递者、“教书匠”,而是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学生主动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因此,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对中师教师在高等学校的专业发展,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学校层面要起到组织引领作用,给新并入教师提供校内外学习提高的机会和条件,在进修学习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鼓励,使绝大多数教师尽快渡过转型发展期,跨越课堂教学关。在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就要根据现有专任教师实际情况,鼓励和支持艺术类等基础文化类课时不足的学科的专任教师围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两个学科方向进行跨专业进修,鼓励和支持学前、特教专业教师进行提升学历层次、提高执教能力的进修和学习。同时,在新并入的专业发展上,加大高精尖师资人才引进力度,使学科专业发展具备领军人物,既发展了专业、建设了骨干课程又带起了优秀师资;以各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逐步形成一支层次合理、结构完善的教师梯队,带动全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另外,深入分析研究新并入院校的师资现状,借鉴国内高校成功做法和优秀经验,客观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对于年龄大、学历低、学科教学层次浅、发展后劲不足的教师,不做政策上的一刀切,引导其向实验实训教师、实习见习教师或者专职辅导员以及教辅等岗位合理分流,发挥应有作用,做到人尽其用,避免转型融合期师资人员流向单一而导致工作矛盾集中。

对于教师个人而言,首先,教师应以平常心面对新形势,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改革、教育事业布局调整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怨天尤人、消极埋怨甚至逆反对抗或者流连于昨天,于事无补,于人无益。应该珍惜发展机会,利用高等教育这个高端发展平台,做好业务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其次,要加快观念更新和高等教育理念学习。学情已发生根本变化,教师要研究大学理念并在大学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切实达到学校教学层次升格与个人品学素养升华相辅相成的理想状态。再次,需尽快掌握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了解高校课堂教学要求,熟知本专科学生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标准。教师必须从原中师和专科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的教学体系中顺利转身,由单纯教学生具体学什么、做什么转而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学,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知识重新构建能力。第四,要提高教学能力,丰富学科知识,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学生对学科知识层次和专业外延知识、综合知识要求大大提高,应鼓励他们具有质疑和批判精神。第五,加强科研能力,改变轻视科研工作、将教学与科研割裂开来的错误认识,激发科研角色意识,具备职业的敏感性和学术思想的前瞻性,不断研究学情、学法,富有创造性地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第六,利用各种学习机会,以自我提高、自主学习为主,精心经营所讲授课程,不断打造完善,使其成为学生欢迎、特色鲜明、体系先进、知识丰富的专业骨干课程,形成稳固的教学阵地,具备过硬的岗位竞争力。

总之,中师教师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艰苦困难和发展希望同在,只要把握机会,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积极应对,奋力拼搏,就一定会在专业发展上得到跨越式的提升,收获自己教育事业上的新成功。

参考文献:

[1]马晓雄.关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几点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4).

[2]魏彦红,李玉侠.师范院校转型过渡期的教师教育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3).

[3]刘献君.关于师资建设和管理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4).

[4]李新富,韦芳.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思考[J].今日科苑,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