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城市低碳经济发展途径

时间:2022-05-22 11:00:00

探究城市低碳经济发展途径

一、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环境之间现状分析

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其发展正面临着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一)相关理论基础

国内外学者对于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理论。

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库兹涅茨曲线是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20世纪90年代,在库兹涅茨曲线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Krueger和Grossman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环境污染趋于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污染达到转折点,在该点以后环境会逐渐好转,整个曲线呈现倒U型形态。但这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某个国家或地区在达到转折点之前如果不注意环境的保护,为了经济的发展无限制地滥用资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那么它就很容易遇到“倒U形陷阱”。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早期就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并且防止对资源的滥用[1],以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脱钩理论“脱钩”(decoupling)源于物理领域,是指使两个或多个物理量间的响应关系尽快分开。国外一些学者通过长期动态观察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消耗总量在经济发展之初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在以后的某个特定阶段发生反向变化,出现经济增长而物质消耗总量不同步变化的实质。该理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世界经济进行定性或定量化研究,为世界经济与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学者王虹等人经过研究发现我国近20年来经济发展与能耗、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均在“弱脱钩”后出现“扩张性复钩”,主要原因是CO2排放量增速过快,因此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是关键所在[3]。

(二)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按可比价格计算,以1978年为100),比世界同期经济增长速度高出6个百分点,2010年GDP达到了39798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49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4]。从GDP构成来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40%,说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同期,我国城市化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0年的47.5%,平均每年以9.2%的速度增长,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在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25个属于大城市,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22个,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当年全国GDP的62.7%。城市化促进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建设,有效拉动了市场需求,提高了经济增长活力,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和天津成为2007年至2010年全球各大城市经济增长活力的前五强,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强。

(三)能源消耗状况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年来,我国能源消费从1990年98703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324939万吨标准煤[4],年均增长6%以上,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总量的20.3%,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家。从能源消费构成来看,2010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68.0%、19.0%和4.4%。我国以原油为主要能源的城市较少,绝大部分城市是以煤、原油为主或仅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状况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未来能源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并且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消费[3]。(四)环境压力状况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环境面临一系列压力与挑战:城市水资源短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污水排放量和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攀升,但是对污水的集中处理率不高,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效率低下,造成污染严重;机动车保有数量大幅攀升,造成交通拥堵,其排放的污染物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虽然实行了“退二进三”战略,减轻了中心城市的环境压力,但工业污染问题却对周边地区和中小城市的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城市用地增长过快,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降低了城市环境承载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当然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由此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还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低碳经济对于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低碳经济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按当年价格计算,三次产业的构成1978年为28.2%、47.9%、23.9%,2010年为10.1%、46.8%、43.1%[5],即由最初的“二、一、三”结构逐渐演变至今天“二、三、一”结构。在工业结构内部,重化工业所占比例较高,而重化工业必然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低碳经济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重化工业阶段向发达经济转型,将原来高耗能的工业生产能力转为更为高效的制造业,打造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二)开发低碳或无碳能源,能够提高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随着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能源危机不可避免。为了提高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发低碳或无碳能源,即积极开发核电、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三)调整能源结构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目前能源消耗结构很不合理,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比重占绝大部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不足,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调整能源结构,严格控制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大力实施节能减排,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来说,核电装机容量、风电资源量都很少甚至是空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重非常低,为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迫切需要突破发展瓶颈,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四)低碳经济能够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速度很快,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也得到了相应改善,但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发展基础和条件,必将陷入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继的困境之中。这就迫切要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建立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为主基础之上,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比重,从而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提高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已经把重点放在节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上,投入巨额资金,积极研究开发新一代节能技术、核电技术、太阳能、风能、氢能技术、电动汽车等。为了在新一轮的技术竞争中不被淘汰,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大研究开发力度,集中力量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提高相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夯实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世界的必然选择,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以西安市为例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是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人口、交通、工业相对集中,重化工业特征明显,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具有一定的区域带动作用。

(一)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

从西安市目前的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等实际情况来看,短期内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1.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十一五”时期是西安市历史上经济总量扩张最大的时期,2010年人口数量达到846.78万,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二五”期间,西安市会进一步加大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力度,积极做大经济总量,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到2020年末人口总数量将达到1070万人。由此可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西安市的发展水平必将进一步提升,而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况且城市化水平越高,对资源环境的索取必然就越多,资源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虽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城市必然伴随着各种环境生态问题,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2.能源消费总量稳步增长,人均碳排放量增速较大西安市几乎没有一次能源生产,二次能源生产比较单一,仅有电力、热力和原油加工,况且对外依存度较高。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安市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平稳上升,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353.35万吨标准煤,2006年比上年增长9.31%,2007年比上年增长8.93%,2008年比上年增长8.57%,2009年比上年增长8.1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集中度偏高,从行业大类看,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等五大行业,占规模以上能源消费总量的70.7%。同时,西安市人均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在1996—2002年间增长缓慢,但在2002年后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均碳排放量呈现增长态势。

3.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瓶颈为了应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制低碳技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低碳技术具体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技术、节能技术、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化工、石化、冶金等部门。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经济实力不够雄厚,在技术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缺乏人才,研发能力有限,科技水平落后,发展低碳经济存在制约瓶颈。比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虽然已经掌握了诸如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生物质能技术和氢能技术等,但是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整体技术水平偏低、利用成本较高,使得我们的产品竞争力还比较弱。

4.市民低碳意识模糊,存在不良消费习惯据市场调查发现,西安市很多市民虽然对于低碳经济有所了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如夏季会把空调温度调得较低、经常使用一次性杯子和筷子、家用电器经常处于待机状态、出行时自己开车者较多、对废旧物品再次利用者较少[8]等等。另外,在住房、汽车等高碳排放领域的消费过程中,由于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攀比心理比较严重。以上这些都说明目前普通市民低碳意识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引导的力度。

(二)西安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西安市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在创新产业和创新人才方面牢牢抓住低碳经济,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系。而低碳经济涉及许多领域和行业,以西安市目前的财政实力和发展情况,必须选择重点领域,争取在短期内有所突破。西安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近年来西安市的产业结构已经得到了调整,但是在工业结构内部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面较广,根据西安市的实际情况,应确定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将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9]。因为低碳经济将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两方面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它们都离不开相关新材料产业的支撑,因此应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其中的重中之重,培育重点企业,努力将西安建成全国最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对于与低碳经济有关的太阳能、生物质能和环保等新兴产业,应增加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融资支持,比如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平台的建设;对于新兴产业给予贷款优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积极筹建高新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等等,解决其资金需求问题。同时,对于新兴产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以加快其发展速度。

2.鼓励“产学研金”结合,加快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鼓励“产学研金”结合,争取将西安潜在的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对于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必须形成统一的资金和政策渠道;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打开科技研发的条块体系,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合作,将那些困于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请出来,鼓励他们和企业合作;构建企业为主体、有科研机构参加的产业技术联盟,争取在某些关键领域,突破技术发展瓶颈,依靠自主研发而迅速加入到先进技术的阵营中;加快科技成果的就地产业化力度,将西安的科技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

3.加快新兴产业研发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力度,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由于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属于各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亮点,对于相关研发人才的争夺一定非常激烈。西安的科技人员数量虽然很多,但是有关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较少、专业配置不均匀,因此,应尽快完善西安新兴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机制,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对于现有人才,应通过培训、进修和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帮助其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提高综合能力。

4.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低碳转型,解决城市发展中的能源环境问题首先,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及早布局优化,避免碳锁定,提高基础设施的能源效率,优化城市环境;其次,由于西安市近年来建筑业能源消费增长很快,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概念,严格落实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行专项审查制度,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设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再次,建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公共交通成为优先发展领域,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淘汰高耗能汽车,改进汽车的燃油效率,推广节能、环保型车辆。

5.培育市民低碳意识,创新低碳消费文化应加大节能宣传工作,增强全民节能意识,如大量使用节能灯,选用节能空调,鼓励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限制大面积住房的开发力度,鼓励选用小户型住房等等。总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将低碳经济作为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发展低碳经济是西安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然选择,虽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但是只有从城市市情和发展阶段出发,探索适合自己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才能在新一轮的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