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过后外贸经济发展论文

时间:2022-06-05 04:35:00

危机过后外贸经济发展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金融危机对外贸企业的冲击;危机下如何摆脱困境;外贸新发展的意义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从国际来看、部分外贸企业面对订单延缓或取消、产品无销路等问题、从国内来看、金融危机再次使得美元汇率连续动荡不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非贸易壁垒更加严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多哈会谈的不欢而散、企业自身奋力扭转、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及竞争力、调整企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争取更有利的结算方式、各级政府大力扶持、进一步优化提升投资环境、政府资金扶持、鼓励投资的政策,促进企业提升、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从金融危机给外贸企业造成的影响入手,通过对危机下企业与政府走出困境的路径分析,即企业自身如何摆脱危机阴影及政府应给予怎样的政策支持两方面着手,对危机过后进一步发展外贸经济的重要意义谈些个人浅见。

关键词:外贸企业;冲击;对策;意义

1金融危机对外贸企业的冲击

1.1从国际来看

国外市场需求减少首先表现在服装产业、纺织品产业、玩具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部分外贸企业面对订单延缓或取消、产品无销路等问题。

1.2从国内来看

金融危机再次使得美元汇率连续动荡不定,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高峰期的1:8.26一度跌至1:6.833,而各国相继推出的不同程度的经济刺激方案,使得国外银行对中国本土企业的投资缩减,银行与企业间的资金流动也因信贷紧缩而迅速减少甚至切断。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非贸易壁垒更加严重。

当最初的次贷危机从金融行业逐渐向实体经济渗透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多哈会谈的不欢而散、奥巴马政府新的经济刺激方案中“买美国货”的规定等,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之战愈演愈烈。

2危机下如何摆脱困境

2.1企业自身奋力扭转

(1)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及竞争力。我国出口的产品大多存在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就成了我国外贸企业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企业应该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走品牌战略的发展道路。以浙江省舟山市海力生集团为例,2008年10月份开始,面对出口量下降和订单减少的局面,企业积极拓展市场并提高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使得主体产业并未受到大的影响。

(2)调整企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调整企业结构、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使企业向着专业化、配套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对企业节约型、技术型的挑战;组织员工积极学习相关文件、梳理危机过程,并有针对性的扩充经营队伍,培养复合型、知识型人才,加强对技术、生产、物流、采购等环节的管理。例如上海市漕河泾经济开发区,自建成之日起,开发区就致力于引进、培育和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产业项目。目前已形成信息(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新材料、航天航空、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五大产业集群,并正培育形成汽车零部件研发、无线通信、环保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集群。2008年下半年起,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指标、指数总体下行。但开发区仍实现进出口总额180.5亿美元(其中出口138亿美元,同比增长31.3%)。且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招商引资从项目明显减少恢复到略有好转,企业从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出口受冲击到逐步回暖。

(3)争取更有利的结算方式。面对汇率的持续波动,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积极争取有利的结算方式,如支付一定比例订金,以回避汇率动荡及人民币差价带来的风险。在这一点上,中国扬帆集团的做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中国扬帆集团规定国外船东与国内船厂之间有210天的时间用来衡量是否取消合约或是弃船,但船东在与船厂签订合约时需支付占总价格基数80%的费用,这80%中不可撤销费与预付款分别占60%和20%,这样,即使船东真的打算撤销合约,风险和差价都要自己承担。

2.2各级政府大力扶持

(1)进一步优化提升投资环境。在当前形势下,注重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率、打造服务品牌,尽快解决部分企业增资扩建、人才引进、设备引进、融资贷款等方面问题。

(2)政府资金扶持、鼓励投资的政策,促进企业提升。例如舟山市政府联合外经贸局于08年年底启动了“企业应急救助基金”,帮助那些有困难或有潜在危险的企业走出破产危机。该救助基金包括两方面:由兄弟企业转贷基金,政府出面帮助还贷的“企业互助型”及经政府参与后,重新计算股份进行评估,引进重组方注入资金的“政府辅助型”。

(3)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企业从研发、生产、物流等六个环节中剥离出专门的服务业,把生产的时间转到开发和研发上。

3外贸新发展的意义

第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外贸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通过技术转移和技术渗透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的外贸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吸纳了大批的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扩大了劳动就业;外贸企业的新发展成为增加财政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外贸企业在国内外关联产业中互通有无,推进市场主体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调节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对外开放体系和对外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