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意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9:57:41

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范文篇1

如果将上述研究成果作为一个出发点,便可以发现1957年到1959年可算是独特的时期。从探索中国发展战略的角度说,它是背离中共"八大"即定方针的开端;从他后来用以指导对苏政策的理论的发展脉络看,它又是刺激进行他那独特的思考并逐步形成"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初始。在这个时期,精神兴奋,经常斗志昂扬,但在推动他的事业时,却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挫折。最初是试图吸取斯大林的教训,尝试进行政治改革,结果却以发动"反右派运动"而结束。其次是试图超越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动了"运动",然而到1959年至少败象已露,最终在庐山会议上酿出反右倾斗争。国内这些重大事件与莫斯科会议、长波电台和潜艇基地、中印边界冲突、核武器合作、赫鲁晓夫1959年10月访华等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思考的复杂背景,而在这种背景下的思考和作用,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分析和解释的问题。其中之一是在的头脑中,在思考和处理不同问题时,那些即定的概念是如何与国际政治中复杂多变的现象联系起来的?为什么面对同样的现象,他得出的结论会与那些与他信奉同样理论的人不同?

针对上述疑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1957至1959年间导致后来中苏同盟破裂的事件以及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揭示的"危机意识"对中苏同盟破裂的影响。这里所谓的"危机意识"并不是一个很容易精确定义的概念,它包含了对世界政治的基本观察和他对世界政治本质特征的感受,大体说来有三个方面:(1)认为紧张与冲突是世界政治最基本的特征、(2)对威胁特殊的敏感以及(3)迫切追求激烈的变革或跃进。这种危机意识更象是概念与经验、感觉的混合物,它区别于理论思想,没有系统和明确的框架,但在强化理论思考和判断形势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危机意识是在长期革命生涯中形成和强化,并植根于内心深处。它经常作为一种潜意识,塑造思考和理解国际事务的前提,从而对他的外交决策,包括处理与苏联的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4

在赫鲁晓夫执政初期,中苏关系确实一度向更符合愿望的方向调整。不过在经历了短暂的密切之后,中苏关系便开始出现新的裂痕,至1959年同盟的破裂已经无可挽回了。在这一急剧的发展过程中,的看法和有关决策,包括在发展核武器问题上与苏联的分歧、反对苏美缓和和发动等等,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那些重要决策的产生直接涉及到他那独特的危机意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涉及的重大事件中,危机意识并不总是影响思考和决策的唯一主观因素,有时甚至不是主要的主观因素。

(一)"原子弹"――危机与裂痕(1)。

斯大林逝世以后,中苏关系进入了重要的调整时期,在斯大林时期积累的矛盾和怨愤终于有了化解的可能,而且在赫鲁晓夫执政初期,中苏关系确实一度向更符合愿望的方向调整。不过在经历了短暂的密切后,中苏关系便开始出现新的裂痕,其原因直接涉及到那独特的危机感,即对外部军事威胁的敏感和对国际形势能否缓和深刻怀疑。

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观念中包含着两个重要的内容:其一是缓和与稳定即使不是虚幻的,也是相当有限的。抗战结束前后他一度认为,世界有可能真的出现缓和和稳定,大国之间在战时建立起来的合作将长期维持下去,并最终导致各国内部斗争的缓解。然而美苏冷战和中国内战几乎同时爆发使他终于得出结论,在世界政治中,只有持续不断、此起彼伏和各种各样的危机,才是绝对的,而且通常需要通过剧烈的革命,才能消除危机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说,1946年"中间地带"思想的提出,标志着缓和已经从心中永远消失了。5其二是当革命运动从根本上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存在时,帝国主义国家将同有关国家的反动派公开"站在一个"极端,用分化革命队伍或直接出兵干涉来反对革命。6建国以后一个时期里,这两种看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对国际问题和中国安全环境的思考。

建国初期的历史似乎在证实的上述看法。新中国刚刚成立,便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兵戎相见。在三年战争期间,美国一再发出扩大战争的威胁,还加紧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针对中国的军事体系。这一切使相信:"世界战争的危险和对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美国的好战份子。他们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还想发动原子战争。"750年代中期,确曾在与外国人会谈时,多次谈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过在他看来,那更多的是用来反对战争和争取和平的策略,而不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的目标,因为美英都不会接受。8他在党的会议上提醒全党:"帝国主义势力还包围着我们,我们必须准备应付可能的突发事变,……我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要有所准备,当着突然事变发生的时候,才不至于措手不及。"9

决心与苏联结成同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担心新中国将面临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所以需要苏联在维护中国安全方面承担义务,尽管中国有可能要为此而付出较高的代价。经过朝鲜战争和两次台湾海峡危机,清楚地意识到,面对美国海空军先进技术兵器和战术核武器的攻击威胁,中国依靠自己的军事力量是难以防御的。所以从50年代中期开始,和其他中国军队领导人制订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并决定裁减军队,以便节省下经费,用于发展技术兵器,包括核武器。

根据当时的条件,中国要迅速取得和发展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最佳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就是争取得到苏联的援助。事实表明,正是发展诸如原子弹、导弹与核潜艇等问题,成为导致中苏关系紧张的重要诱因,其中最典型的是双方在中国发展核武器方面的合作。苏联方面对中国迫切发展先进武器、特别是发展核武器的态度,引起产生强烈反应。

在整个50年代,中国曾经三次面临美国直接和赤裸裸的核威胁。第一次是在朝鲜战争后期,中国领导人因此而命令在大城市准备防空洞,并计划迁移在沿海地区的工厂。其他两次核威胁发生在1954/55年和1958年的台湾海峡危机期间。10正是这种情况使和中国领导人产生了迅速获得核武器的迫切愿望,建立有限的核打击力量成为积极防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的话说就是:解放军"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1

需要指出的是,是从两个方面考虑发展核武器的。一方面如上述是中国军事安全的需要。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在看来,拥有核武器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地位。他认为帝国主义"看不起是我们因为没有原子弹,只有手榴弹",因此中国"应该有原子弹并尽快发展氢弹。"12如果考虑到每一次受到来自美国的核威胁,除了表示无所畏惧以外,只有依靠能否靠的住尚有疑问的苏联盟友提供保障,便可以设想他内心的焦虑和屈辱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核武器实际上被认为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尊严的重大利益,而这直接涉及到独特的国家利益观。

如果说战争年代考虑的是如何在危机和战争的环境中保存和推动中国革命运动,那么新中国成立后的关注中则包含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即如何在复杂和危险的环境中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在的心目中,什么是中国的国家利益并没有被清楚定义出来,不过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存亡、兴衰、荣辱"。13它们包含了国家的安全、发展、国际地位和威望等等内容,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及其在不同时期如何权衡轻重缓急,是相当复杂的题目,在此不赘述。这里只是指出,这种复杂的国家利益观是决定如何衡量形势和危机程度的重要坐标,也是他进行外交和安全决策的宏观目标。由此才能理解拥有核武器对的含义,以及为什么不能接受赫鲁晓夫将中国置于苏联核保护伞下的安排。

显然从一开始就试图取得苏联的帮助。现有的资料表明,第一次请求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武器,是在赫鲁晓夫1954年10月访华期间。在10月3日的会晤中,可能是因为认为已经向中国领导人作出了足够的奉献,赫鲁晓夫主动询问还有什么要求?告诉他:"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感兴趣",希望苏联能提供帮助。赫鲁晓夫没有做任何承诺。他劝告放弃这个打算,因为中国没有制造核武器所必需的工业基础和财政能力,暂时依靠苏联的核保护伞就行了。14苏联在核武器上的保留态度使和他的同事相信,苏联不可能事事满足中国的要求,他们还会"在某些方面留一手"。15

在随后的两年里,中国与苏联相继签订了合作开发铀矿的协议和苏联帮助中国建设核工业的协议,当然那都是用于"和平的目的"。16直到1957年苏联领导人才同意向中国提供生产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资料和模型。9月间中国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谈判,此时赫鲁晓夫刚刚在同反对莫洛托夫等人的斗争中占了上风,特别希望能够亲自出席即将举行的莫斯科会议。则利用了赫鲁晓夫的困难,直到中苏双方代表签署了国防新技术协定,他才正式宣布将亲自率团前往莫斯科。17

已经出版的有关论著表明,中国的要求大致包括原子弹、导弹和核潜艇等方面的技术。苏联同意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但是拒绝提供研制核潜艇的任何资料。18对于协议涉及的重要项目,苏联也不肯就实施日期作出承诺,事后又一再拖延。苏联当时很可能并没有打算满足中国对核技术和设备的要求,尽管它派出了专家并提供了2枚短程地对地导弹作为样品。

上述背景对于理解在1958年发生的长波电台与联合舰队等问题上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就苏联方面的那两项要求本身看,未必比斯大林时期的某些做法更带有所谓的"不平等"色彩,但是表现出特别难以容忍。除了是因为认为中苏关系在斯大林去世后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之外,苏联在先进武器和生产技术上的政策确实使有理由怒不可遏。他痛斥苏联人"看不起中国人",以为"俄国人是上等人,中国人是下等人",并声称"你们不给援助,可以迫使我们自己努力。满足一切要求,反而对我们不利"。19后来赫鲁晓夫亲自前往北京平息的愤怒,但是他的辩解是无济于事的。苏联领导人既然无意按照的愿望,提供核武器和核潜艇的制造技术和设备,他们也就无法根本抹平已经出现的裂隙。20

1959年6月,苏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日内瓦举行禁止核试验的谈判。苏共中央于6月20日通知中国,为了避免影响谈判进程,已决定暂缓按照协议提供有关的模型和资料,两年后再根据形势作出决定。21与此同时,苏联的核专家以休假为由全部回国,而且再也没有返回。这些再次间接地证明,苏联在帮助中国发展核武器方面从一开始就是相当勉强的。在讨论了苏共中央的来信以后,和他的同事相信,苏联即使在两年以后也不会执行有关协议,他们决心克服种种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中国成为核国家。22

(二)"美苏缓和"――危机与裂痕(2)。

1959年6月苏联决定延缓执行有关核技术协议不仅限于损害了中国的军事战略,而且还震动了最敏感的神经之一,即大国妥协的结果往往威胁到中国的利益,以及损害革命运动的发展。

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走上政治舞台的,在他眼里,世界危机四伏,一方面是列强侵略和压迫弱小民族,同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攻伐不断,到处是矛盾、动乱和冲突。23此后的经历在不断加强而不是削弱他对世界政治的那种基本感受,即在国际政治中,对立、矛盾和斗争普遍存在而且是变动不居的。不论是中国近代的历史还是本人的政治经历都使他相信,大国间的对抗而不是妥协,使中国有更多的机会从中获利,因为中国是一个弱国。在他看来,1840年以来,中国之所以还能够保持"半独立的地位",部分地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冲突"。"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则是阻止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单独占领中国的重要因素。241920年代中期,列强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妥协和九国公约的签署导致它们结成联盟,成为中国社会变革主要障碍。相反,1930年代列强之间矛盾的增长则成为中共及其军队和根据地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25因此认为,不论是为了应付战争还是推进革命,都必须研究和分析各种矛盾,在利用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各种同盟关系。26从抗战后期和战后初期美苏在对华政策上的妥协中,不仅看到了中国利权的丧失,而且经历了被大国孤立,甚至苏联的冷遇。总之,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促使对"大国妥协牺牲中国"的可能性极其敏感、警惕和反感。

无独有偶,就在苏联单方面宣布暂停执行国防新技术协议后不久,苏联在中印边界军事冲突中的态度又一次激怒了。自1959年3月起,中印边界紧张形势加剧。尽管中国作出外交努力,试图缓和中印关系,双方还是在8月25日发生了军事冲突。从此以后,中印边界的紧张形势有增无减,直至1962年爆发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理解等中共领导人处理中印冲突的基本认识,对于分析他后来对赫鲁晓夫的谴责是重要的。从1959年3月发生起,中共中央就认为,美国、英国和印度介入了这次叛乱,尤其是印度在美英的支持和鼓励下,扮演了特别积极的角色。4月初建议发动一场宣传攻势,揭露印度在中的作用。在4月22日的政治局会议上,他决定必须公开谴责印度的扩张主义。在4月25日给胡乔木和吴冷西的信中,强调应该公开批评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政策,只是还不要点尼赫鲁的名字,以便留有余地。27

由于断定印度的政策已经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安全利益,特别是印度还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和鼓励,认为必须坚决予以反击,甚至不惜使用武力,因此也就对苏联的立场尤为不能容忍。

苏联领导人从一开始便表明不赞成中国的政策,认为中国的强硬政策将增加尼赫鲁推行中立政策的困难。中印边界冲突发生后,苏联又将这一事件与赫鲁晓夫即将访问美国联系起来,认为中国反击印度的军事行动不利于苏联推行缓和政策。苏共中央因此致函中共中央,对中印边界冲突表示严重的关注,实际上也就是向中国施加压力。9月10日,苏联不顾中国的反对,以塔斯社声明的方式公开表明了不赞成中国的立场。28等中国领导人的反应是相当严峻的。他们认为那是赫鲁晓夫"为了讨好美帝国主义"而"送给艾森豪威尔的见面礼"。29

9月25至27日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举行了他执政后的第一次会晤,这是苏共在21大以后推行缓和政策的重要步骤。尽管会晤并没有取得多少重要成果,赫鲁晓夫仍然大加宣扬,称之为打破了"一直僵持的冰块",是"道义上的巨大胜利"。30需要指出的是,赫鲁晓夫在会晤中与艾森豪威尔讨论了中美关系,并暗示苏联愿意居间调停,说服中国释放拘押的美国人犯。在遭到艾森豪威尔的反对后,赫鲁晓夫只是表示,他不赞成使用武力解决中美之间的分歧。31没有证据表明中国领导人曾经授权赫鲁晓夫居间调停中美关系,但赫鲁晓夫的作为却足以证明,对"美苏妥协牺牲中国"的担心是有根据的。

赫鲁晓夫于9月30日到达北京。他此行可能既是要表示对中国战友的尊重并消除他们的疑虑,也是要说服接受苏共21大的路线,配合苏联的对外政策。在9月30日的国庆招待会上,尽管客气地祝贺赫鲁晓夫"作为和平使者"访美取得成功,赫鲁晓夫却按捺不住地暗示中国领导人在对外政策上必须改弦易辙。他声称: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应该永远被摈弃,而且不要企图用武力去"考验资本主义制度"。32在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赫鲁晓夫试图说服追随苏联的缓和政策。他在台湾、中印冲突等问题上,指责中国采取了"冒险主义"的政策,并称"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在信念和目标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我们在同盟行动上也是紧密联系的"。33

赫鲁晓夫的此类言行引起的极度反感,不仅是从理念上,即使从中国当时面临的形势看,都很难接受赫鲁晓夫的政策。仅仅美国从1957年开始在台湾部署可以运载核武器的"斗牛士"战术导弹一例,就使有足够的理由,拒绝与苏联共同软化对美国的态度。更何况赫鲁晓夫10月1日还告诉,苏联已经不打算帮助中国发展核武器。面对这种"美苏妥协"的结果,激烈地谴责赫鲁晓夫"有两大怕,一怕帝国主义,二怕中国的共产主义"。他决心拒绝与赫鲁晓夫合作。用他的话说就是,苏联不反美"我们自己反,因为那时形势是美逼我反,我不得不反"。34

中苏首脑会晤以后,重新思考国际问题和中苏关系,一度成为关心的重点,而且他开始在党内进行思想动员,为公开批评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做准备。在后来中共中央举行的一系列讨论国际形势、苏联对外政策以及中苏关系的会议上,对有关问题发表了尖锐的评论,并表明他对1956年以来苏联对外政策的担心也是他不赞成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对斯大林的批评的原因之一。35196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利用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发表了经过本人和其他重要领导人讨论修改过的三篇文章,系统阐述了他们对时代、帝国主义、战争与和平、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等理论问题的观点,以批判南斯拉夫为名,尖锐批评了苏联的对外政策及其指导思想。显然已经开始将中苏在国际问题上的分歧归结为赫鲁晓夫背离马克思主义。

(三)""――危机与裂痕(3)。

1959年10月的中苏首脑会谈是中苏同盟走向衰亡的转折点。从中苏关系演变的脉络看,1959年10月以后中苏矛盾愈演愈烈毋宁说是1957年莫斯科会议以后与苏共领导人之间的矛盾的总爆发。如果仅仅对1959年发生的纠纷就事论事,中苏同盟的结束至少会被推迟,而且很可能不是以那种剧烈冲突的形式结束。可以肯定地说,1958年对形势的判断和在此判断基础上制定的政策及其后果,对中苏同盟的演变影响巨大。

在1957年的莫斯科会议上,曾经宣布当今世界形势是"东风压倒西风","我们的天上是一片光明,西方的天上是一片乌云。36那以后相信,1958年的形势简直是少有的一派大好。他在批评"观潮派"时说:"他们是好人,就是不懂当前形势的迫切要求,而且问题已经成熟了。"这里所谓"问题"甚至包括中国和苏联谁应该先进入共产主义。37在看来,"共产主义精神高涨,这是目前国内形势的显著特点"38有了这样的精神,原定15年超过英国的计划便被提前为两年,而且"1962年达到6,000万吨钢,超过美国就不难了"。39这大概可以说是在1958年发动""时,对国内形势的基本判断和他心中的主要目标之所在。

这时对国际形势的描述同样是惊世骇俗的。他对来自各种渠道的那些分析美国阵营内部矛盾的报告尤为关注,甚至亲自为他感兴趣的报告或报道加上色彩鲜明的标题,例如《宦乡论西方世界的破裂》、《美国政治气氛向好的方面发展》、《帝国主义内部矛盾重重,主动权操在我们手里》等等,以便宣泄他那难以抑制的豪情壮志。在这些报告上的批语表明,他之所以认为"东风压倒西风",是因为帝国主义阵营的形势就是"四分五裂","反动派大恐慌"。与帝国主义阵营相比,社会主义阵营则占优势,特别是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主义运动相结合,其力量大大超过了帝国主义,所以"主动权操在我们手里"。40

既然美国阵营处于弱势和被动,社会主义阵营采取更为主动和激烈的外交行动当然就是合理的。1958年夏季在一系列他认为是根本性的问题上作出了结论。例如"谁怕谁多一点"?美帝国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进攻,还是向民族主义进攻"?紧张局势对哪一方更不利?对战争"还是怕好,还是不怕好?"等等。的回答既有逻辑又富于鼓动性。他断言"西方国家怕我们怕的多一些",而且力量对比对美国阵营越来越不利,帝国主义国家只是以反苏反华为借口,进攻民族主义国家,争霸"中间地带"。这种战略态势决定了"紧张局势对于西方国家不利,对于美国不利",因为它们既不敢贸然进攻社会主义国家,又无法安稳地统治民族主义国家。最典型的是对炮击金门的效果颇为欣赏,一方面是"金门、马祖打这样几炮,……世界闹得这样满天风雨,烟雾冲天",如此壮观何乐而不为?另一方面是紧张局势"可以调动人马,调动落后阶层,调动中间派起来奋斗",既然如此又何乐而不为?正是这种思考逻辑促使兴冲冲地描述了他的"绞索政策",即运用制造紧张局势,甚至"战争边缘"的手段,削弱美国及其集团,或者迫使其作出让步。41

在1958年对形势的认识展示了他的危机意识中追求激烈变革与跃进的特征,表明了他对"突变"的欣赏以及由欣赏而产生的关注与追求,担心因为保守而错失机遇。用他当时的话说就是:"世界上的事情就这么怪,不搞就不搞,一搞就很多,要么就没有,要么就很多。你不信这一条?比如我们打二十二年的仗,二十一年就是不胜利,而在二十二年这一年,就是一九四九年,就全国胜利了,叫突变。"他说后来新中国的粮食生产和钢、机器等的生产也是这样,突然一下就增长上去了。42

其实从1957年的莫斯科会议到1958年不断用来论证形势大好的那些事件,如苏联发射人造卫星、中东局势紧张和美英干涉受挫、美国阵营内部的矛盾等等,在许多人、包括同样信奉列宁主义的苏联领导人看来,也远不足以说明世界形势正出现重大的转折,以至于必须加快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入共产主义的步伐。但是宁愿将目光更多地放在那些有利于中国甚至世界再次出现革命性发展的信息上并信以为真,他迫不及待地推动中国建设和外交的"",并为由此而产生的动荡、紧张甚至冲突而兴奋不已。究其原因就在于尤其担心会失去发生历史性突变的机会。

这一时期的危机意识展示得相当全面。他尽管一再强调形势一片大好,即使出现紧张局势也不大会引发战争,但在内心同时保持着紧张和对冲突的敏感,并因此认为也要对所谓"最坏的结果"有所准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在"行将灭亡"的时候总要进行"垂死挣扎",包括进行军事冒险,这是的一贯看法。43他很可能考虑过美帝国主义集团是否会坐视中国向共产主义突飞猛进以及执行革命的对外政策,并认为必须估计美国等采取冒险行动的可能性。44所以在推动内政外交""的同时,专门提出"要准备作战",搞"全民皆兵",要求"军事有一个大发展"。45同样的逻辑使特别警惕美国领导人这一时期关于"和平演变"的言论,并断定那是"在加紧利用渗透、腐蚀、颠覆种种阴谋手段,来达到挽救帝国主义的颓势,实现它侵略野心的目的"。46

在整个1958年,苏联对外政策从发展趋势上看,与对中国外交的调整基本上是背道而驰的。在当年元旦克里姆林宫的宴会上,布置着象征熊熊烈火的盆景,上面嵌着"解冻"两个大字。在苏联对外政策方面,"解冻"就意味着美苏缓和,和平共处。47苏共21大制定的对外政策表明,1957年的莫斯科会议以后,苏联对外政策向"缓和"的方向调整是确定不移的。不过这种发展趋势在1958年间并没有引起特别的不满,实际上他本人在审阅《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时,还专门要求加上"与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和缓和紧张局势的必要和可能"。48当时主要反对的是被认为否定了"十月革命道路"的"和平过渡",而不是"和平共处"。莫斯科会议的结果也证明,当时在"和平共处"的问题上,与赫鲁晓夫的分歧仍然是可以调和的。

即使在1958年7月发生的使极表震怒的"联合舰队"、"长波电台"等事件,对当时中苏关系的消极影响也在后来的意识形态论战中多少被夸大了一些。49很有可能的是几乎全神贯注于他正在进行的共产主义实践,军事合作中的纠纷属局部性问题,而且拟议中的炮击金门仍有可借助苏联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炮击金门后不久来自中国驻苏使馆的报告指出:苏联对大好形势的认识"有所进展",尽管"深度还不足"。报告说赫鲁晓夫几次提到"我们对付战争的正确的态度,即决不害怕战争和不乞求和平","在理解和评价我国在国际斗争中的重大作用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比以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估价",并且"逐步吸收了中国的经验"。对苏联这种变化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50他在此后一段时间里的确在强调,对苏联要保持"谦虚的态度"。51

""运动在1959年下半年已经露出的败象对处理中苏关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迄今为止,""运动对中国外交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还没有被中国学术界认真地梳理过。从已经公布的在1959年下半年的有关论述中,至少他本人也没有看到""给中国的外交和国际地位带来多少积极的影响,反之他不得不同时应付包括来自中共党内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怀疑和挑战。

可以想象严重的内忧外患多么严重地加剧了的危机感。等人不过对""运动发表了不同意见,在看来这足以证明他们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表人物。的意见书不过有一万个字,在的眼里却严重到"把个庐山几乎轰掉了一半",从而证明了那是"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的继续"。52党内的不同意见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猖狂进攻勾结在一起,就"简直要把个昆仑山脉推下去了"。53

使危机感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苏联领导人公然对""运动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赫鲁晓夫那些被认为是影射和攻击的讲话,既是落井下石,也是火上浇油,而且与等人在时间上几乎同步,说轻些也属于"内外呼应"一类。因此当他从《内部参考》上读到赫鲁晓夫7月18日有关苏联公社问题的讲话后,从此怒不可遏。即使随后一期的《内部参考》中的某文标题表明,美国主流媒体正在利用赫鲁晓夫的讲话挑拨中苏关系,宁可中"离间计",也不放弃"要向全世界作战"的决心。54他随后开始布署最快在当年秋季、最迟在1960年春季,反击苏联的"反对派和怀疑派"和"向世界宣战",甚至考虑马上在《人民日报》公布赫鲁晓夫那些被认为是"反公社"的言论。55

在分析从庐山会议到赫鲁晓夫访华批评中国对外政策这一时期的反应时,有必要指出中苏关系的某些特征。在中共以往的历史中,唯一能够影响它内外政策的大国就是苏联。苏联经常利用它与中共的特殊关系,要求中共服从其对外政策的目标,而这些要求往往酿成中共党内斗争,与王明在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初期的斗争就是相当典型的一例。这场斗争以苏联和共产国际支持的政治路线结束,但如果它们采取相反的立场,后果对是不堪设想的。后来的整风运动证明,充分意识到苏联在中共党内的影响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他只要打算贯彻任何与苏联不同的政策,就必须使中共拉开与苏共的距离,否则就会在党内遇到更大的阻力。

50年代中期,当探索与苏联模式可能有区别的中国发展道路时,他便开始在党内批评所谓的"教条主义",指责一些人"盲目"和"机械"地照搬苏联的经验。561957年莫斯科会议以后,为了顺利贯彻""政策和相应的对外政策,在党内进一步批评了那些强调苏联经验的人,尖锐指责他们"拿苏联吓人",搞了"八年的教条主义,没有吸取王明教条主义的教训"。57显然,在为贯彻""政策而进行的思想动员中,"反对教条主义","破除(对苏联建设经验的――作者注)迷信","打倒贾桂"等等,是相当重要的内容。炮击金门的的决策也是一例。苏联在炮击金门的过程中的确清楚地表达了站在中国一边,尽管开始时一度表示忧心忡忡和随后对中国的声援多少有些勉强。58担心受到苏联的牵制很可能是没有将炮击决定事先通知苏联的原因之一。

上述历史背景、庐山会议等与赫鲁晓夫对当时中国内外政策的批评混合在一起,导致了将赫鲁晓夫的言行同中共党内的斗争联系起来,并逐步从中演绎出后来发动""的一整套理论。之所以要发动"",恰恰是因为他在巩固政权和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方面,感到了强烈的危机。1959年夏季是这个思考过程的开始,历史的演变证明,的理论逻辑决定了从这一时刻起,中苏同盟的破裂已经无可挽回了。

结束语

本文的研究表明,的"危机意识"在他1957年至1959年处理中苏关系的过程中,经常起着不同的作用,这部分地是由中苏关系本身的复杂性造成的。这一时期在心目中,中苏关系经常涉及到三类问题,既(1)中国的国家利益,(2)当时全力以赴地推动的和(3)本人的权力地位。在这三类问题上,对危机感受的程度不同,因此他的危机意识在不同问题上产生的影响也不同。相比较而言,这一时期更重视的是他全力以赴推动中国早日进入共产主义的事业和这项事业的成败。当运动在1959年夏季已经露出败象后,对任何批评显得极度敏感,苏联领导人的讲话被他断定为是对的攻击或对的影射,特别是这些攻击和影射与中共党内的反对意见同时发生,使更不能容忍。实际上感到他的威望和与威望相联系的权力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和威胁,庐山会议因此被认为是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这种危机感与中苏在对外政策、安全战略等方面的一些分歧结合在一起,终于使中苏同盟破裂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注释:

1.朱瑞真:《中苏分裂的根源》,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编:《战后中苏关系走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页。

2.李丹慧:《对苏认识与中苏关系的演变》,《战后中苏关系走向》;章百家:《与中苏同盟和中苏分裂》,(未发表)"中苏关系与冷战国际学术研讨会",1997年10月。

3.杨奎松:《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关于的"危机意识"可参阅拙作《国际战略思想探源》,《国际政治研究》,1995年第1期。

5.参阅《国际战略思想探源》。

6.:《矛盾论》,1937年8月,《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1页。

7.:《原子弹吓不倒中国人民》,1955年1月28日,《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36页。

8.:《和平为上》,1955年5月26日;《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1954年12月11日,见《党的文献》,1992年第一期,第27,29页。

9.:《在中国共产党去那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3月21日,《选集》,第5卷,第141页。

10.可参阅姜长斌、刘建飞:《接触与开放:架起中美相互理解的桥梁-从美国几次制订核打击计划谈起》,《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1-2期。

11.《选集》,第5卷,第271页。

12.tracyd.strongandhelenekeyssar,"annalouisestrong:threeinterviewswithchairmanmaozedong,"chinaquarterly,september1985,p503.13.最能反映这种观念的是在1935年12月发表的一段演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选集》,第1卷161页。

14.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研究室,1991年版,第572-573页。

15.《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上卷第626页。:《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1956年9月16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第8卷,第183页。

16.《当代中国核工业》,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1页。

17.《对苏认识与中苏关系的演变》,第78-79页。

18.《当代中国核工业》,第32页。

19.《同苏联大使尤金的谈话》,1958年7月22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与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333页。

20.赫鲁晓夫访华情况可参阅《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页。

21.《当代中国的核工业》,第32页。

22.《当代中国的核工业》,第36,565页。

23.:《民众的大联合(一)》,1919年7月21日,《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8--341页。

24.:《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5日,《选集》,第1卷,第142页。

25.《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第143-150页。另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选集》,第1卷,第101页。

26.《矛盾论》,第314--317页。

27.吴冷西:《忆》,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28.《前苏联国家新披露的有关1959-1962年中印关系的文献》,《党史研究资料》,1998年第8期,第18页。

29.《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1963年9月6日,《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71页。

30.尼?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中译本),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622-633页。

31.张少华:《敌乎?友乎?--美国分化中苏联盟内幕》,台湾金禾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页。

32.alanj.dayedited,chinaandthesovietunion,1949-1984,(london:theeastpress,1985),pp.14--15.33.《前苏联国家新披露的有关1959-1962年中印关系文献》,第19-20页;李越然:《外舞台上的新中国领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第160-164页。

34.:《关于国际形势的讲话提纲》,1959年12月,《建国以来文稿》,第8册,第601页;余湛:《一次不寻常的使命》,《新中国外交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8页。

35.:《关于国际形势的讲话提纲》,《在杭州期间的一次讲话提纲》,1959年12月,《建国以来文稿》,第8册,第599-603,604页。

36.:《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11月14,16,18日,《建国以来文稿》,第6册,第631、632页。

37.:《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提纲》,1958年12月9日,《建国以来文稿》,第7册,第637-639页。

38.:《对〈上海最近情况(3月24日电话消息)〉的批语》,1958年3月25日,《建国以来文稿》,第7册,第155页。

39.:《关于向军委会议印发〈两年超过英国〉报告的批语》,《关于向军委会议印发冶金部1962年主要冶金产品生产规划的批语》,1958年6月22日,《建国以来文稿》,第7册,第278,279页。

40.:《对〈宦乡西方世界的破裂〉的批语》,1958年11月25日;《对<美0国政治气氛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批语》,1958年11月27日;《为印发宦乡报告重拟的标题和批语》,1958年11月;《为印发〈参考资料〉的一则电讯稿重拟的标题(提要)和批语》,1958年11月;《为印发南越政治、军事情况动态而拟写的标题和批语》,1958年12月1日,《建国以来文稿》,第7册。

41.:《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上的讲话》,1958年9月5日、8日,《建国以来文稿》,第7册,第378-400页。

42.《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上的讲话》,第389页。

43.:《给阮友寿主席的贺电》,1967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44.:《在〈杜勒斯谈如何抵挡东风〉一文上的批语》,1959年2月,《建国以来文稿》,第8册,第82页。

45.《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上的讲话》,第390页;《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提纲》,1958年12月9日,《建国以来文稿》,第7册,第639-640页。

46.林克:《回忆对杜勒斯和平演变言论的评论》,《党的文献》,1990年第6期,第45页。

47.参阅《中苏分裂的根源》。

48.:《对"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稿的修改》,1956年12月,《建国以来文稿》,第6册,第285页。

49.当时赫鲁晓夫与会谈的情况可参阅《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430页。

50.:《对驻苏大使馆关于中苏北京会谈以来苏联各方面情况报告的批语》,1958年10月,《建国以来文稿》,第7册,第486-487页。

51.:《对驻苏使馆关于中苏关系中一些问题的处理意见的批语》,1959年1月15日;《对中央关于在对外关系中切实纠正骄傲现象的指示稿的批语和修改》,1959年2月13日;《建国以来文稿》,第8册,第5-6、41-42页。

52.:《关于如何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1959年8月15日;《机关枪和迫击炮的来历及其他》,1959年8月16日,《建国以来文稿》,第8册,第447、451页。

53.:《关于〈到韶山〉、〈登庐山〉两首诗给臧克家、徐迟的信》,1959年9月1日,《建国以来文稿》,第8册,第488页。

54.:《关于研究问题的批语》,1959年7月29、8月1日,《建国以来文稿》,第8册,第390-392页。

55.:《关于对进行调查研究问题给吴冷西、陈伯达、胡乔木的信》,1959年8月9日;《关于注意发表国外对华评论问题的批语》,1959年9月4日;《建国以来文稿》,第8册,第462-463、504页。

56.:《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选集》,第5卷,第285-287页;《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的批语和修改》,1956年8月、9月,《建国以来文稿》,第6卷,第143、148页。

危机意识范文篇2

论文摘要:高校中近年发生的一连串危机事件,使我们认识到要重视学生日常管理,还要重视危机事件的防范和有效解决。高校应成立危机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学校危机预警系统,制定和完善学校危机处理制度,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目前,急剧的社会变迁使高校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因素变的更多,高校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都面临着各种各样可能出现的危机挑战。发生在高校的SARS、H1N1、马加爵案、跳楼事件、罢餐、宿舍火灾、校园水浸等危机事件,向人们发出了高校稳定和安全的警讯,使我们认识到不仅要重视学生日常管理,还要重视突发危机事件的防范和有效解决。因此,正确认识高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分析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高校危机管理的有效对策,是摆在高校领导和管理者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

1高校危机管理的内涵

高校突发危机事件不仅构成了对正常教学、管理和师生安全的威胁,而且还会使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直接影响高校稳定、改革和发展。从高校危机管理的起因来看,高校的危机事件分为四种类型:其一,生命安全及健康安全危机事件。这类事件危及生命安全,如火灾、校园水浸、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流行、意外伤害、大学生心理危机等。其二,学校的信誉危机事件。如学术腐败、招生丑闻、师德败坏等有违职守、缺乏道义、涉嫌欺诈或损人利己事件,事件若触犯法律,学校及相关人员还须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其三,学校可持续发展危机。如资金问题、师资问题、生源问题等。

其四,失序型危机。[1]如罢课、罢餐、家长群体上访、恶意破坏学校公共设施等。从高校管理角度看,上述事件都属于高校危机管理的范畴,高校应采取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来化解危机或者把损失减少到最小。

2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中,缺乏危机意识是—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存在“两重两轻”现象:重日常管理制度建设、轻危机管理体系建设;重“事后动员”、轻“事先预防”,[1]致使高校面对突发事件时常常出现手足无措的局面,从而造成灾难性后果。

2.1危机管理意识不强危机管理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①在危机管理的理解上有误区,认为危机管理就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以后知道如何进行处理;②在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教学、科研等日常的管理工作,进行危机管理是“杞人忧天”,在人财物方面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2]③高校缺乏危机意识还表现在高校各层次人员缺少系统的危机管理培训。

2.2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高校目前都比较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对一些安全项目有一定的预案管理,例如火灾防治工作一般抓得比较严格。而从危机管理体系的角度看,我国高校还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①高校普遍缺少危机预防机制;②高校普遍缺乏长效的危机应对机制,往往是“仓促应战”;③高校普遍缺乏危机总结机制。

2.3不能正确处理学校与媒体的关系高校出现危机,新闻媒体肯定会格外关注。如果学校担心媒体的报道会影响学校的声誉或某些领导的政绩而对媒体提供不实的信息,或对媒体封锁消息,估计媒体就会报道一些不太准确的信息,受损的肯定是学校,将来出面澄清更麻烦。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在危机发生后,学校主动及时的对当地部分媒体进行一次新闻通报,客观描述发生了什么事、采取了哪些措施、现在的形势如何。[3]3高校危机管理的对策

高校危机管理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即一整套高校危机监测、预防和快速反应的制度和运行体系。[1]具体而言,高校应采取如下对策加强危机管理:

3.1组建危机管理领导小组组建危机管理领导小组是处理危机事件的组织保障,此小组应当成为一个常态非编制组织,小组办公室可设在学生处,由学生处处长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为:①负责处理校、院(系)可能出现的重大突发性事件和其它危机事件,并对危机事件采取恰当的应对行动;②明晰小组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定期组织相关培训;③定期开会讨论危机管理计划;④危机出现时,小组成员及时制定策略和标准化的应急程序。

3.2制定和完善危机事件处理制度危机管理制度的目的必须明确,即保护和维持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和生活秩序,笔者建议高校可从如下方面制定制度:①危机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工作人员职责;②保持信息畅通的制度;③危机后的恢复、总结和教育制度;④媒体发言人制度。

3.3制定危机管理规范化操作程序危机领导小组应当制定好操作性强的危机管理政策和规范化操作程序,做好如下事宜:①分清哪些是可能产生的“危机”;②假设本校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境,并进行分类;③根据危机类型决定参与该类危机控制和管理的人员;④为可能涉及的各种类型的危机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规范化操作程序。

3.4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建立一套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对防范危机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方法包括:①建立校园内信息反馈系统。首先是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的教育和建设,通过学生骨干及时把握易产生危机的学生情况。其次是建立师生间的信任与沟通,赢得信任;②建立学校与学生家长的信息反馈系统。对有危机先兆的学生,学校应与其家长保持联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度过危机期。

危机意识范文篇3

[关键词]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策略

当前,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成熟,加上多种难以抗拒的因素,导致任何组织与企业,不管其规模性质与类型怎样,随时都有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而危机所造成的后果不但会损害到企业短时期内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产生多种连锁反应,特别是可能会波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可见,强化危机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旅游企业因为其经营环境所具有的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与关联性,使其更为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面对随时会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危机,并对已经出现的危机及时加以处理,就已成为旅游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危机管理基本理论介绍

什么是危机与危机管理,危机依据字面的意思可以解释为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从组织管理的层面看,危机主要是指在任何组织系统与子系统只中,由于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的转变而造成的对组织系统总体目标及其利益所构建的一种极为紧张的状态。这种难以确定的重要事件,很有可能对组织和相关成员、产品服务、资产与声誉等造成重大损害。危机管理则是对那些在事前无法预料到会在何时发生,但是假如发生又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的各类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危机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产生于20世纪的80年代至90年代,其依据就是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这一理论的观点是,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的成长,都要经历以下各个阶段:一是创业阶段,二是聚合阶段,三是规范化阶段,四是成熟阶段,五是再发展或衰退阶段。所以,开展危机管理的目标,就是化危机为机遇,让企业从容不迫地越过陷阱,迈入发展的新阶段。

二、当前我国旅游企业面临的主要危机

1.产品及价格危机

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普遍规模小,对于产品的开发、营销和推广等所下的功夫少,而且投资不力,常常会出现一家企业开发、众多企业搭车的现象,导致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化程度偏低、产品往往重复利用,甚至压价竞争,导致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进而造成产品质量低劣,使旅游产业危机四伏。价格危机主要源自于旅游企业的内部与外部两大方面。外部一般是因为政府调整,出现新的竞争对手和低价策略的使用等等;内部则主要是受到本身条件、实力与规模等限制,造成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同时,在定价策略上也会低估竞争对手的能力,或是高估客户的接受能力等等。以上种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价格策略的失误,从而导致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近年来,因为一部分旅游企业者用低标准和低价格恶意压价,造成旅游行业面临严重的价格危机。

2.信誉及人才危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投诉事件也在一路攀升,一些黑社或超范围经营,或非法、变相转让许可证,或采用零团费与负团费欺诈客户,或使用虚假广告,或出现黑车、野导、回扣等现象,导致旅游企业信誉危机严重,其影响殃及到整个旅游行业。而人才危机主要是因为某种原因,掌握企业核心客源与商业秘密的人员及外联、营销等方面的企业骨干突然离职,为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造成困难。

3.财务危机

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流动负债率。我国的旅游企业由于倾向于投资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硬件设施,这一部分的资金较多,导致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所占总资产的比例很高,因为一般都认为旅游企业的流动比率为1.5时,而速动比率为1时,也就具备了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一旦比率过高,那就表示企业的流动资金停滞,就会影响到资金利用的效果。流动负债率能够反映出一个企业依赖短期债权人的程度高低,这一比率越高,就说明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赖程度越强,企业偿债的流动性压力就越大,风险也就越大。所以,为保持资本结构的安全稳定,这一比率不能过高,而是要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4.重大危机

“9•11事件”、“国际恐怖主义袭击”、“世界金融风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对我国旅游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比如,2003年发生的“非典”,就给我国旅游企业造成了旅游收入的重大损失。因此,旅游企业要认真应对突发危机。

三、旅游企业应对危机的主要策略

1.切实树立危机意识

旅游企业要着力培养与强化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危机意识,营造一种危机教育的氛围。在旅游企业的危机教育中,不但应注重单纯技术层面上的强化,更要不断强化危机处理之前的心理建设,从而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承受各种危机、处理各种危机的能力,从而建立起面对危机的必胜信念。在服务的态度上,要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充分考虑、全面满足客户的安全、健康与舒适等各类需要。总之,要通过危机意识教育,使员工深切地了解到本人前途与企业的命运紧密配合、息息相关。

2.及时建设危机预警系统

如何做到在危机来临时保持不被动,仅仅有危机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建立起危机预警系统。有了良好的危机预警系统,就能及时捕捉企业即将面临危机的各种征兆,从而提前为各类危机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之策。建设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应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组建企业的危机管理组织。二是要建立起危机预警机制,并明确危机的级别。三是明确危机处理程序与实施细则。

3.注重实施危机公关措施

因为危机情况的出现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及紧迫性,所以,尽管事先已严格制定出危机应变的方案,但是由于不可预知危机的具体存在,任何的事先防范措施都难以做到万无一失。有效的危机应对措施,能帮助旅游企业尽快从危机之中摆脱出来。所以,凡是有损于企业社会形象的工作都不能开展;当企业具体利益和维护社会形象发生矛盾时,应当毫不犹豫地放弃具体利益。只要旅游企业能因势利导,积极地趋利避害,并把握好危机公关的各过程与步骤,加强舆论引导,就能顺利渡过难关。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一些危机事件处理得当,还是一个很好地为企业改善品牌形象与提高品牌美誉度的良会。

4.引导旅游者改变固有行为模式

旅行者的生活方式和旅游行为模式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危机的严重影响。在危机之后,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会长期潜伏在旅游者的心中,并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深入研究危机事件之后旅游者行为模式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及时而合理的设计与推出新型旅游产品,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从目前来看,安全顺畅的旅游行程、文明有序的旅游安排,将成为人们在选择旅游项目活动时的首要要求。旅游企业应当顺应危机之后旅游者所可能出现的行为模式,积极引导旅游者实现行为模式的变化,从而更加有利于达成旅游者的旅行愿望、旅行信心恢复及旅游目的的全面实现。

5.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我国旅游企业长期存在着“小、乱、差”等情况,表现在旅游产品十分单一,内部管理较为落后,企业规模偏小、竞争能力不够强。针对这一状况,旅游企业一定要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通过兼并、联合等各种方式,从而实现集团化发展,要积极运用跨行业经营与跨地区经营的方法来分散风险。同时,要积极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从而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股权的多元化,以实现风险共担。另一方面,旅游企业要加大新产品建设与结构升级的步伐,要依据人们心理需求的变化,逐步推出度假旅、生态旅、自助旅、自驾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使旅客能真正游得满意。公务员之家

6.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可谓是日新月异,但是,我国大量的旅游企业还对各类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因此,旅游企业应当积极尝试运用网络开展网上查询与预订,并积极在企业内部实施网络化管理,从而提高对于各种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与反应速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企业危机主要与天灾、人祸、财务、事故等多个方面有关。鉴于旅游业属于综合性产业,和外部环境紧密联系,其发展受到了各种外部因素的极大制约,而那些外部因素常常是旅游业自身所难以预料与控制的。一旦发生负面事件,对于旅游企业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不但表现在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之中,而且还有可能因为负面事件所引起的各种恐慌及流言,导致其在市场中不断扩散,进而对旅游企业产生持久的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游客对于旅游业的负面认知,进而对旅游企业的安全、吸引力、舒适度等,甚至企业声誉等造成很大的损害,造成旅游者的数量不断减少、旅游支出大大减少,旅游经济出现持续衰退,并有可能让旅游产业活动的经营发生倒退。可见,我们应当深入分析造成旅游企业危机的各种原因,有针对性地建立预防危机体系。旅游企业在实施危机管理中,不但要强调忧患意识,而且要建立起危机预警系统,从而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让危机的损失尽量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还应实施积极的危机公关,重新树立旅游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并认真研究危机之后旅游者行为模式有可能出现的新变化,从而设计出更新的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黄瑾.论旅游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J].社会科学家,2003,(4).

[2]孙春华.浅谈旅游业的脆弱性及其规避途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3]杨兴柱,陆林.旅游危机管理初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6).

[4]江东权.试论我国旅游企业的危机意识和风险管理[J].经济师,2004,(9).

[5]杜宗斌.我国旅游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05,(2).

[6]侯国林.旅游危机:类型、影响机制与管理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5,(1).

[7]陈玲.浅谈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及措施[J].商业经济文荟,2006,(2).

[8]张双才,王玉成.旅游企业危机管理初探[J].商场现代化.

[9]李享.旅游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10]詹宁斯.旅游研究方法[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危机意识范文篇4

刚才,有十几名同志结合各自的岗位、工作、思想和作风实际,汇报了他们在增强危机意识大讨论活动中的认识和下一步的工作措施,他们的发言很有建设性和针对性,也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下面,讲三点意见,请大家深化讨论时参考。

一、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的基本情况

公司“增强危机意识、献计企业发展”大讨论活动,是在企业刚刚改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进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组织员工谈危机、谈措施、谈发展来使公司上下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企业新的经营机制要求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大讨论活动已进行了集中学习和讨论两个阶段。从7月10日至今,各单位、各部门都组织员工对公司季度工作会议精神和大讨论活动专题宣讲材料进行了集中学习。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危机在哪里?”“危机有哪些?”“怎样应对危机?”三个主题,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了讨论,公司分别召开了不同层面人员参加的四个座谈会,总的来看,大讨论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重视程度较高。文件下发之后,各单位都迅速召开班子会就开展好讨论活动进行了部署,大多数单位都是党政一把手亲自组织学习和讨论,确保了活动时间和人员参与率。营销总公司驻外、出差人员比较多,为了把讨论活动组织好,他们采取发邮件、传真和短信的形式,给他们发资料和布置讨论题目。同时,班子成员还坐下来,在进行自我摆查的基础上,针对执行力、绩效考核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相应的工作措施;托辊分厂在讨论中,分别召开了党、团员和生产骨干座谈会,分厂厂长和员工的谈心率达到了70%,并征集到合理化建议20余条。

二是针对性比较强。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各单位在讨论中都注意紧密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来组织员工进行“三查三看”。生产部在讨论活动中,提出了以“你的工作范围有哪些?你的本职工作与企业效益有何关系?你在工作中还有哪些差距?如何把工作干得更好?你对公司发展有何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项思考,引导部门员工查找当前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动员大家动脑筋、想办法提高管理水平;铆焊分厂在生产任务极其繁忙的情况下,利用讲评会和班后会的时间进行讨论,分厂厂长、班组长和入党积极分子都撰写了专题摆查材料。同时,他们注意把讨论活动和当前正在进行的云南滇东雨旺井架会战工程结合起来,在分厂营造了“保工期、保质量就是保信誉、保效益”的浓厚氛围,员工的干劲空前高涨;供应部在讨论活动中,紧紧抓住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原材料这个“牛鼻子”,围绕“你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是多少?”、“如果人员精简了,我们怎么办?”“如何降低采购成本,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等题目进行了认真的摆查,从部门领导到采购员人人制定了加强工作的措施和方法。近期,他们还准备组织本部门人员到公司条件最艰苦的铆焊分厂去进行体验生活,增强大家的工作压力感和责任感。

三是效果比较明显。由于这次大讨论活动我们抓的实,不搞花架子,并采取人人谈、反复谈的方法,所以随着讨论的深入,员工的认识也不断得到升华。讨论中,有的员工说:“我们都应该有一种职业危机感,有一种不好好干就会被淘汰的压力感,自觉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增强工作责任心”;有的员工说:“要和过去那种只等着开工资,不关心公司发展的状态彻底告别,为公司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还有的员工深有感触的说:“公司改制了,彻底脱离了国有企业母体,先河是每名员工的生存平台,只有先河发展壮大了,咱们才能吃上饭,才能生活富裕”。在认真进行讨论的同时,广大员工还紧紧围绕生产管理、工艺改进、质量控制、节约挖潜等方面动脑筋、想办法,谈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表现出了很强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层层深入讨论,“企业命运靠自己主宰”和“自我加压,增强工作主动性”的理念在公司上下形成了共识,产生了共鸣,员工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普遍增强,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在看到成效的同时,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大讨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单位重视程度不够,讨论活动还停留在表层上,找问题、谈措施浅尝辄止,使大讨论活动流于形式;二是个别单位领导在讨论中问题分析的不透,措施订的不具体。面对困难,强调客观、找借口,没有从本单位和自身进行深入分析,精神状态不佳、萎靡不振;三是个别管理人员不认真参与讨论活动,对当前企业面临的危机认识不足,仍然观念陈旧、我行我素,工作四平八稳;四是部分员工在讨论中对企业当前面临的暂时困难没有正确认识,只看到危机,没有看到机遇,存在畏难发愁情绪等。这些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在第三阶段的活动中自觉予以改正,确保大讨论活动善始善终完成。

二、正确认识危机,切实增强危机意识

“危机”似乎是个令人紧张的字眼。那么什么是危机呢?中国有一句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人要有忧患意识”。用现代的流行语言来说,就是要有“危机意识”。国际上研究危机管理的学者把危机定义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因素极高的情况下,必须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危机既包含着危险,也包含着机遇,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如果危机处理不当,组织就会危在旦夕;如果危机处理得法,则会成为未来良性发展的坚定基础。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迟早会出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垮掉,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必会遭到不可测的横逆。我们开展危机意识大讨论,就是要广大员工正确认识危机,看到危机的严重性,从而增强危机意识,象海尔那样,时时处于如履薄冰的状态。如果我们没有树立危机意识,思想不警惕,工作不认真,经济发展不快,就会招致危机的发生,就会出现企业破产倒闭,到那时再谈危机已是为时已晚。那么,如果我们树立了危机意识,时时处处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地干工作,企业红红火火,员工安居乐业,诸如破产倒闭的危机就不会发生。这就是说,没有危机意识,危机就会发生,有了危机意识,危机就会远离有准备的组织。

作为我们公司,危机在哪里?通过前段面上讨论及召开大讨论座谈会,集中表现出了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危机:就是思想上的危机。就是公司上下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思想上没有树立危机意识。思想决定行动。同时因思想危机带来的次生危机还有资金危机、市场危机、诚信危机等,在此就其对公司发展危害的严重性作一分析:

1、思想危机。思想危机在我们公司已经发生,并且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我们的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发展的欲望不强,责任感压力感不强,主动性创造性不强,执行力不强。造成思想危机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一些管理人员存有因循守旧、自满保守、狭隘封闭、主观片面的陈旧思想观念。特别是在一些中层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中,还有诸如逆向和多面思维少、怕担风险不愿创新、谋事意识淡薄、谋私思想浓厚等等。思想危机的存在,使我们公司加快发展的决策、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打了不少折扣,挫伤了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直接影响了工作的开展。由于思想危机的存在,次生了资金危机、市场危机和诚信危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思想危机对公司发展的危害,认识到冲破阻碍发展思想观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危机意识,通过开展好大讨论活动,荡涤一切腐朽陈旧、不合企业发展的“暮气”和“惰性气体”,让新鲜的思想、空气和阳光涌进来,我们才能够凝聚人心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发展。

2、资金危机。资金困难一直是制约我公司发展的瓶颈,也是目前公司存在的主要危机之一。它影响着我们工资的及时发放、影响着我们正常的生产组织、影响着我们的开发创新。造成资金困难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还是回款措施不硬、考核不严、执行力不强,还是筹资不利、融资能力不强,还是节约挖潜、招财理财欠缺等等。问题的存在,根源在思想,因思想上缺乏危机意识,导致工作执行不到位,从而出现资金危机。大家知道,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一个家庭缺了资金将一事无成,一个企业缺了资金也将一事无成。分析我们目前的现状,许多工号等待原材料和外购件进厂,但因资金缺口无法采购,已经影响生产组织,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恶性循环,影响交货,进而影响回款。除了受资金的影响,还有产品质量的影响。好不容易把货送出去却出现质量问题,导致货款收不回来,这叫雪上加霜。质量问题说到底也是思想危机产物。当然,资金困难除了回款、融资、产品质量因素影响外,也有我们节约意识不强、节能降耗措施不硬造成的因素。有的单位在用材用料上缺乏节约意识和精细化管理措施,不能做到合理用料,优化用料;有的单位在管理费用使用上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不该花的也花,能少花的多花,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有的单位节电节水意识不强,设备失修、大马拉小车,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单位生产效率不高,不能严格执行工效管理,合理安排生产,8小时工作之内生产松松垮垮,热衷于加班加点。有些分厂员工自己反映,本来分厂白天上班生产任务并不忙,根本没必要加班,为了多开钱、多挣工资总额,甚至为了造势作秀给领导看,一些分厂无味的安排加班,致使工资超额经常发生。以上这些,都加大了公司开支,影响了资金的合理利用,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3、市场危机。市场如战场,在当今激烈地市场竞争条件下,做大做强是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所谓做强是指企业的内涵素质提高;所谓做大,是指企业外延规模扩大。由于内涵素质决定着外延规模扩大的边界和效果,因而只有做强后才能稳妥地做大。否则,会出现大而弱的境况,反而不能持续做大。纵观我公司的产品结构和市场,都有了一定发展,产品的集中度基本在“三机两变不锈钢”的范围之内,市场开拓这几年也遍地开花结果。但是我们不能不保持冷静的头脑,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产品还缺乏强势产品、品牌产品,我们更要看到,因工期、产品质量影响,使市场开拓受到严重挫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成本太大,阵地战屡屡受挫,缺乏“铁杆”用户,市场开拓不容乐观。

4、诚信危机。我们应当看到,自99年改制以来,这么些年了,“质次、价高、工期长”的阴影仍然在我们面前挥之不去。在产品质量方面,由于我们的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能精益求精、不按生产规程办事等造成产品质量事故屡屡发生,在客户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在工期和售后服务方面,由于我们生产、服务不及时,给客户造成了诸多不满,客户对我们的信任程度也在打折扣。这些都使我们处在潜在的或直接的危机之中,渐渐地使我们公司受到了诚信危机的侵蚀,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问题不断发生,不仅影响公司的形象,而且将大大损伤公司在客户中的公信力。

研究证明,在一个行业中,当一个企业发生产品质量危机或信誉危机时,其竞争对手会受到两方面的不同影响。一方面,竞争对手可能会受到负面牵连,但这种情况很少。另一方面,竞争对手会从负面事件中受益。在没有相应替代品的情况下,客户总是需要购买同类产品。所以当一个企业发生危机后,其原有客户就会流失到竞争对手那里去。比如我们的锚具产品因质量不过关还未取得ma证时,原有的客户自然就到其他同行那里去购买。

当然,经过各层面的大讨论,查找出存在的危机还有诸如人才危机、素质危机、产品危机等等,这些都将困扰和威胁着我们企业的发展。存在危机不可怕,关键的是看不到危机才可怕。我们只有正视现实,居安思危,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化解危机,扫除我们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我们的公司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才能够实现我们做强做大的宏伟目标。

三、采取有力措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近年来,公司经济总的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先进企业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们有发展但不是快发展、大发展,有变化但不是根本性、突破性变化。历史和现实一再警示我们:越是在形势好的时候,越要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当前,我们面临最大、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发展速度不快、水平不高,此外还存在思想不解放、素质不适应、作风不过硬等因素。这些,都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方面,我们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和许多有利条件,一方面,我们也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谁能抓住、把握、用好机遇,谁就能在挑战中取得成功、取得胜利。所以说,我们既要增强危机感,又要保持自信心,以积极态度迎接挑战,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有力措施,真正使公司确定的奋斗目标扎根于民心,指导于工作,运行于实践,转变成现实生产力,不断把我们的企业公司更快更好地推向前进。为此,通过开展这次增强危机意识大讨论活动,就是要我们努力实现“三个增强,三个破除,三个解决”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突出抓好“四个严格”:

实现“三个增强,三个破除,三个解决”目标:

(一)要增强危机意识,破除一个“懒”字,解决状态不佳的问题。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扬,而我们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负重爬坡、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形势逼人、形势压人,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坚决克服小成即满、小进即安、自我陶醉、歇气松劲情绪,务必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牢固树立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必须时刻注意防范危机的意识,切实将危机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时刻以一种战斗状态,将危机预防作为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增强抗风险能力,为推动企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要增强创新意识,破除一个“旧”字,解决工作观念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人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习惯于抱着过去的老观念、老套路、老经验不放,总觉得老办法省时省力,老套路驾轻就熟,老经验实在管用;有的守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过日子,不敢勇为人先,不敢突破“惯例”,不敢超越本本,担心“枪打出头鸟”,干工作、办事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守成有余,创业不足。这样的思想状态,势必会造成企业的改革发展停滞不前。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任务,需要我们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破除束缚创新创业的保守思想和陈旧观念,破除“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思想,凡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条条框框,都要大胆突破;凡是成功做法,都可以大胆参考、大胆尝试,切实增强创新进取意识。我们要始终以永不懈怠,勇于扬弃,善于探索,敢闯敢干的精神,来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同时要在公司大力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为建设创新型企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基础。

(三)要增强责任意识,破除一个“虚”字,解决干事不力的问题。良好的精神状态来自于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但从公司实际来看,一些人员的精神状态还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要求,突出表现在:有些人员精神萎靡不振,工作不在状态,沉湎于打扑克、上网聊天等娱乐项目;有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溜岗缺位,办事拖拉,作风疲沓、效率低下;有些单位管理混乱、纪律松驰、监管不力;有些人员工作虚,自我要求松,工作简单粗糙;有的责任虚,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有些人员作风漂浮,脱离实际,形式主义严重,部署多、落实少,说得好、干得差,工作不落实的问题在一些单位和部门中仍很突出,一些工作往往在一片表态声中走了样、在一片落实声中落了空。这次增强危机意识大讨论结束后,公司党委将在一段时间内,深入组织开展以“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为主要内容的“三用心”教育实践活动,在公司内部大兴“求真务实、崇尚实干”之风,教育引导各级管理人员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抓落实上来,做到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雷厉风行、言出必行、行必有果;引导各级管理人员保持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保持知难而进、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保持敢于争先的锐气、自加压力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对公司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一项一项地部署实施、一项一项地检查落实,扎扎实实做好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突出抓好“四个严格”:

(一)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了给公司主辅分离改制做准备,进一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年初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对各项规章制度、标准加以修订和完善,印制并下发了2008年1号文《管理制度文件》,使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处于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已经初步形成了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也就是说,公司为适应主辅分离改革,已经修订和完善了相应的制度,随着工作开展,还将不断的对制度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制度建立了,关键要看抓落实。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这样的情况:有些管理人员不注重实际,盲目地领会和运用管理规定;有些管理人员,表里不一,搞形式主义;有些管理人员做事“虎头蛇尾”,不能持之以恒地将规定执行下去;还有些管理人员我行我素,对新制定的规章制度有抵触情绪,结果致使企业管理的运作受阻,不能有效地、充分地执行和落实各项规定。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员工的斗志,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前途。归根结底,出现以上情况的根本原因不是制度不健全,而是执行力不强,可以说,执行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又一瓶颈,提高企业执行力更是一项迫不及待的重要工作。为此,我们务必要采取有力措施,下大力气抓好工作落实,强化执行力的提高。首先要求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雷厉风行,大胆管理,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任务落到实处,遇事不敷衍、不推卸、不做“老好人”;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并将有关信息迅速反馈到领导决策层,进一步完善管理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将各项规定执行下去,才能体现出一名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其次要求管理人员要具备超前的思维和现代管理新理念,拥有较强的组织和控制能力;在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做到计划先行,切实有效,率先垂范,并牢固树立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为目标。

(二)要严格执行失职渎职管理办法。2004年5月20日,我们以《情况通报》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实行失职渎职的相关管理规定。文件中明确规定,要求从2004年5月份开始,在全公司开始实行管理人员失职渎职自动辞职的规定,只要管理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因失职渎职而导致工作很大被动、产生很坏社会影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除了追究其经济责任外,个人应自动辞职,甘愿受罚。在此,我们将重申失职渎职自动辞职的规定,同时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对此进行重新学习,重新审查自身所在的位置,进一步增强自警、自省和自律意识,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认真搞好自查自纠,坚决杜绝逾越制度“红线”、碰及纪律“警戒线”、触犯法律“高压线”的现象,真正让“高压线”带上“高压电”,起到令行禁止的实际效果。

(三)要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办法。项目管理是工商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管理主要包括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等。将项目化管理引入到企业整体的运作中来,能够起到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等作用。

从公司实际看,我们每天、每月、每人都是在完成着大大小小的项目,有的是周而复始的在干同一个项目,有的是在干一个一次性的创新项目,关键是我们是不是都把这些项目做好了。这里也有一个执行问题,是不是做到了项目目标、时间、责任人、结果明确、考核到位。我认为我们很多项目不到位。今天我提出这个课题,就是要在工作中实施项目管理,在新建工程、新产品开发、生产组织、市场营销及工艺改造等方面引进项目化管理的思想,实行按项目管理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公司的项目管理工作具体怎么搞,还要作出详细安排,要作为精细管理的内容来落实。请总经理办公室、党委工作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实施意见。总之,要通过项目管理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危机意识范文篇5

1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意义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不断指出施工作业的不足和成功经验,以便及时调整和借鉴经验教训,对建设工程监理的安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同时也要改善部门的运作和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提高施工管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的风险,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避免意外伤亡,为城市建设管理的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2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危机

2.1危机管理意识宣传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都要充分意识到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性,而在现实施工活动中,有些企业为了赶工期,求效益,容易忽视危机管理的宣传和引导。对于安全知识显得老生常谈,但确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安全危机意识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时时谈,日日谈。还存在危机意识宣传范围狭窄,管理和施工人员沟通不够,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2.2安全管理措施不够,责任意识不强。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有利于有效实施建设工程管理任务。按照不同类型的项目,必须设置专职安全管理员,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充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大量的施工安全事故,往往都是安全管理责任不到位,工作人员失责造成了,安全事故令人痛心。首先是管理制度、管理流程没有严格执行,其次在施工监察过程中敷衍了事,工作的松懈导致危机几率的增加。

3做好危机管理工作的关键步骤

3.1加强危机管理意识的宣传培训工作。要让危机管理意识深入到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心中,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制作宣传标语,营造良好氛围,围绕“安全责任、重在落实”活动主题,扎实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安全生产知识有奖竞猜活动、安全生产知识灯谜活动和安全文艺汇演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还可以在施工现场举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和警示教育图片展、安全生产法规政策现场咨询和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和播放安全生产音像资料。全方面、多角度告知所有工作人员,加强安全危机意识。首先,要对参与建筑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危机管理意识,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技术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尽可能的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其次,要培养施工人员的团队意识。要切实加强对员工的团结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和危机管理意识,发挥危机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面临问题时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合作,及时地找到解决危机的方法,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3.2加强施工过程的有效沟通和监督管理。企业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应保持与外界的沟通,使外界能够清楚的知晓建筑项目施工进展,各环节工作现状等。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做好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监控工作。及时收集、传递和共享信息,能够纾缓危机,降低危机的损害。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灾难和危机,信息沟通和交换可以保证项目部做出及时和准确的决策,协调反危机的行动。除去人为因素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受到社会形势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在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危机出现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因此,必须做好对信息严格的采集、处理和监控工作,才能实现与社会各界的平等有效沟通。3.3建立健全危机管理机构和体系。一个建设项目,真正做好危机管理工作,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机构和体系,并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延伸,使危机管理机制真正的发挥作用,提高企业和员工的施工效率与和对危机因素的预防解决能力。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做到统一管理,分级响应,协同联动。一是要明确指挥控制部门,按照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协同行动的要求,建立企业和项目部危机管理中心,合理划分相关部门的职责;二是明确管理流程,合理设定危机管理响应的程序,形成规范有序、反应快速、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系统;三是明确管理责任,通过组织结构、资源配合、信息整合、业务沟通和行动联合,形成公共危机的统一责任体系。

4结语

加强危机管理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对建筑施工非常必要,在建设工程的全过程都要不断的加强危机意识的宣传、推广,作为企业硬性指标加强考核督导,加强危机管理信息的识别和评估,并提前做好危机预防处理对策,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安全常记心中,只有从源头做起,从每个人做起,才能真正杜绝危机的发生,才能从根本上规避建筑施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陈明兄.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工浅谈[J].城市建筑,2012(17):148~149.

[2]姚仁举.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设科技,2014(15):106~107.

危机意识范文篇6

1、大学生失联事件频频发生

2014年全国多地发生多起女大学生失联、囚禁、遇害事件。江苏吴江19岁女大学生高秋曦在失联半个月后被确认遭抢劫并杀害、20岁的女大学生高渝在重庆“搭错车”不幸遇害、22岁的女大学生小金在济南被黑车司机绑架,囚禁四天,并惨遭殴打、性虐。这一例例的侵害事件不仅令人对受害者感到怜悯,对犯罪嫌疑人的恶劣行径感到愤慨,更在社会及高校引发了一场对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的大讨论,引发了社会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担忧。

2、大学生对公共危机缺乏警觉与防范

公共危机的祸因主要有六种,分别是自然灾害(包括火灾、风暴、地震、洪水)、公共安全突发事故、恶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疾病传播(即公共卫生问题)、自然环境恶化等。公共性危机的实质是危及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和生存空间,侵犯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无法根除这六种祸因,难免就会遭遇公共性危机。当前大学生对公共性危机缺乏警觉与防范意识,缺乏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力,掌握的应急知识与求生技能较为薄弱。通过相关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根本不懂得我国公共危机发生的情况,对身边潜藏的危机普遍缺乏警惕。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参加过类似危机事件的应急办法培训,具备基本的应急常识和处理技能。危机来临时,不能保证学生顺利脱离危险。

3、大学生对各种诈骗行为的甄别能力差

诈骗是危害公民财产安全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变化发展,诈骗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升级。诈骗的技术含量也在日益增强。除了传统的面对面行骗之外,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新形式不断涌现。同时,花样繁多的骗人行为也已走进了大学校园。针对学生特点的校园诈骗案件频频被曝光。如:每年秋季奖助学金评比期间常见的电话诈骗,学生从事兼职活动受骗,学生参加各类培训受骗等等。诈骗的形式手段无论怎么变化,目的都是一样,为了掘取钱财,但大学生对此类骗术缺乏必要的甄别能力,常常因为贪图骗子承诺的利益而收到更大的经济损失。

二、大学生危机应对意识缺乏的原因

1、思想过于单纯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大学生活的无忧无虑、丰富多彩,与社会实践的脱离使得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过于单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他们很少有人主动思考隐藏的危机,对发生的事情也缺乏必要的思索,思想的单纯导致了面对危机事件时表现出的茫然不知所措、无以应对;对于骗局很难甄别,容易走进圈套。

2、教育体制的缺陷

我国教育体制重基础理论培养这一模式已经存在数年,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以求适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但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教育轻人格情商教育的缺陷一直未曾有着彻底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大学生面对危机时缺乏应有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使得大学生在各种危机、骗局面前显得无所适从。

3、安全问题认识与防范意识不足

目前,存在于大学生中间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寝室的安全管理、休闲娱乐等方面。从学生管理的角度看,学生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是影响其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倘若大多学生选择通宵上网、暴力游戏、等消极的娱乐方式,那在学生中间出现打架斗殴、对网络交友的疏于防范等等则在所难免。寝室内私拉电线、随处吸烟、违规使用大功率用电器等已经成为火灾等人为公共危机的直接源头。学生对于安全隐患的认识不足普遍存在于各个高校,更谈不上防范与技术性的处理。

4、缺乏适当的教育机制

安全教育应当作为一项基础教育长期开展,当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安全教育还处在宣传阶段,还未形成具有全局规划的、目标发展的层次,有的学校认为安全教育应当作为学生工作的常态化来抓,还有的学校认为安全教育可做可不做。虽然近年来,结合国家文件要求,各高校也相应出来了一些具体的政策要求,如: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校园治安管理制度等等,但在开展效果上并不明显。在根本上并未解决当前大学生危机应对意识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的现状。究其原因,在于当前的教育体制缺乏适当的安全教育策略与实施办法。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应对策略

1、充分利用移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移动新媒体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其对教学效果的积极效用非常明显。目前,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取的主要方式方法还是集中在主题班会、各种管理规定的解读、实践活动等等。但是取得的效果略见一斑。归其原因,由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层次不齐,自觉意识存在差异,价值观念不同等等,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存在诸多被动之处。为此,我们想要更好的在学生中间进行安全教育,就必须寻找适合学生自身需要,能够对其产生心理满足的方式途径。移动新媒体就应对被视为一个重要手段。将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公共危机发生与处理办法、宿舍安全隐患、人际交往陷阱、网络电信诈骗等系列知识作为专题通过网络平台、手机通讯平台予以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宣传的范围与幅度。其次,结合传统教育方式,将典型案列产生的后果利用新媒体给学生做生动、深刻的展示,使其在心理上真正承认并乐于接受这项教育。

2、加强学生危机应对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针对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危机应对技能缺乏问题,学校可以根据个案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拟定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模式,设计制定标准作业程序,安排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摸仿情境,加以演练。后通过突发事件处理小组的总结让老师、学生都能亲身参与,进而强化自身的危机感。在实际操作中也能检验出学生对危机事件的综合处理能力。

3、强化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危机意识范文篇7

关键词: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作用;危机问题;应用分析

危机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多样的工程风险,这些工程风险的发生不仅可能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更有可能带来次生灾害,造成工程安全问题等,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重视危机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危机管理意识是指建筑施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通过工程监测、预警、处理等方法来减少工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工程风险发生时产生的损失,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发挥危机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就要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中各种危机存在的方式,抓住问题的重点,及时解决,并设置专业的危机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使之发挥作用。

1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危机问题

1.1施工过程中安全漏洞较多,安全监督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危机问题中包括施工过程中安全漏洞较多,安全监督力度不够。安全隐患的处理和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如果安全保护措施和应急措施不到位,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危机问题[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各种机械的安装和拆卸、高空施工、材料高空传送等安全隐患较大的施工项目,这时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就会对现场施工的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上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的力度不够,导致现场施工人员对于安全的防护措施和回避措施都处理的不到位,给建筑施工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危机影响。

1.2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意识较差,管理机制不完善

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意识较差、管理机制不完善也是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危机问题之一。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大多数教育素质不高,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思想认识程度不高,总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总觉得偶尔一次不遵循安全规定不会出现问题、偶尔一处施工有瑕疵不会影响施工质量,不明白正是人人都抱有这种想法才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带去了巨大的影响,再加上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并不十分完善,难以调动人人警觉的积极性,给建筑施工管理带去了危机影响。

2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强化危机管理制度,从严明的制度中体现危机意识

强化危机管理制度、从严明的制度中体现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的第一步。“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施工现场设置科学的、严格的施工安全和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减少施工过程中侥幸心理出现的几率,起到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的作用[2]。健全的建筑施工危机管理机制,一定要加强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每一施工过程和环节中的责任人,才能更好地调动现场管理的积极性,避免某些人存在侥幸心理,破坏建筑施工整体管理的效果;其次,还要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才能更好地实现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避免因为人员协调不均衡或者部分之间配合不当而引起的施工危机问题。

2.2采用先进施工技术,从根本上减少危机的发生

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措施还有采用先进施工技术、从根本上减少危机的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创新和发展,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也愈加强大,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也应该与时俱进,将这些先进的科技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同时对现场施工情况做到及时的反馈,从根本上减少危机现象的发生[3]。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对各种机械的安全和质量问题更好地进行分析,也能够更好地检测和采集现场施工的图像,便于施工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也便于监控人员更好地对现场施工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处理,减少危机产生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在施工技术上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

2.3设置危机应急机制,从危机初始阶段减少损害

设置危机应急机制、从危机初始阶段减少损害也是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之一。在倡导危机管理的同时,一定要在建筑施工企业内容推广和宣传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从施工人员的思想上提高其对施工安全和质量问题的重视;其次还要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不仅要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和思想上的培训,更要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效果,从根本上减少危机产生的几率;最后还要完善危机应急机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危机不可避免,因此危机应急机制也是更好地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控制现场和减少损失的关键制度,危机应急机制包括应急逃生机制、材料临时处理机制、质量加强机制等,要在危机产生的第一时间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其次要保证在最小的影响和损失的情况下完成危机处理,达到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的目的。

2.4完善危机监督机制,从危机控制和处理上严加管理

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措施还有完善危机监督机制、从危机控制和处理上严加管理。危机监督机制不仅是对建筑施工现场危机管理情况的监督,更是要承担起在现场危机管理疏松或者有漏洞时及时严加教育和查漏补缺的功能,因此这个危机监督机制要拥有足够的人员,便于其对整个建筑施工现场的控制[4]。危机监督小组可以由几个构成,也可以由专门的管理机构构成,不管任何形式,其一定要能够严格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对现场施工危机问题做到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还要在危机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通过沟通和协调及时地处理这些危机问题,尽量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害。最后,还有完善危机监督机制中的激励机制,对于认真执行危机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而那些疏忽职守的人员也要给予严重的批评和惩罚,保证施工人员和监督人员的内心平衡。

3结语

综上所述,危机管理意识能够让认施工人员从根本上提高对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能够在危机发生时通过应急机制尽可能地减少损失的产生,对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施工过程中安全漏洞较多、安全监督力度不够,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意识较差、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的提高。施工单位可以从强化危机管理制度、采用先进施工技术、设置危机应急机制、完善危机监督机制等方面出发,从危机意识、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危机产生等各个角度来完善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而达到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效果的目的。

作者:黄崇焕 单位:福能联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危机意识范文篇8

关键词:危机意识;建筑施工管理;重要性;应用

1引言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建筑项目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但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问题,影响到施工效果。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建筑施工的管理者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危机意识,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保证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方便开展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招投标问题。由于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施工行业的招投标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建筑行业的秩序不稳定。每个行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行业保护现象,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串标”、“关系标”以及“虚假投标”等违法乱纪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招标企业自身实力不足。具体体现在企业的自身资历尚浅、施工人员职业素养低以及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不足等,这样一来,建筑工程的质量自然得不到保障,严重的可能会使建筑项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除此之外,在投标时会在标书中注明符合标准的使用器械与人员管理办法,但是中标后考虑到施工成本等因素,就很难兑现承诺,使得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2.2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即优质的建筑材料可以为建筑工程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低劣的建筑材料自然会降低建筑工程的质量。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以次充好,管理不科学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增加难度,还会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严加监管进场材料,防患于未然。2.3违规承包问题。中标单位在中标之后,为了提高施工速度、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等,在施工过程中会适当的采取分包模式。但是,我国目前工程对分包还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因此,在工程分包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分包人主体资格不合法、包与管不清以及分包商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素质低下等,这样一来,施工现场人员来往复杂,施工秩序混乱,对于施工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各单位之间可能互相扯皮推诿,导致无法彻底追究事故责任。

3危机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主要有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工长、资料员和安全员,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不同的管理作用,例如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人员管理、安全施工和技术质量监管工作;技术负责人主要负责建筑工程全过程的技术决策和技术指导;施工工长主要负责工地生产施工的组织和指挥工作;资料员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资料档案管理、计划、统计管理及内业管理工作;安全员主要负责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督与管理工作,做好定期与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他们的危机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1避免不确定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一不留神就会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施工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合理行为,管理员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建筑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由此可见,良好的危机意识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正确的判断,规避风险,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3.2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当管理人员在面对紧急危难关头时刻下的感知及应变能力被称为危机意识,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建筑项目施工出现的危险情况,并能够针对问题的关键制定一套对应的处理计划,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以及丰富的危机处理经验,这样不仅可以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按照施工计划进行,还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由此可见,良好的危机意识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掌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正确应对,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进度。3.3减少施工资源的浪费。如果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那么必然会浪费大量的施工时间、相关人员的精力以及施工材料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但是,当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危机意识时,一切情况就会发生逆转。具有违纪意识的管理人员可以及时防范施工过程的出现的意外,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施工资源的浪费,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危机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意识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因此,在以后的建筑工程项目中逐步加强危机意识的应用是必然趋势。4.1提高相关人员的危机意识。施工人员的操作以及管理人员的规划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一定要提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可以从培训施工人员下手,将施工人员有序的组织起来,通过准备的实际案例向其阐明保持危机意识的重要性,督促其在施工过程中不要放松警惕,同时,在施工人员的沟通交流中制定出适合的危机处理方案,每个人都要牢记于心,当意外发生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其次,加强管理人员的危机灵敏感也是相当必要,不仅在施工过程中预防危机出现,而且当危机出现时可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因此,要从不同方面共同加强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第一,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专业的培训,在培训中不仅使管理人员认识到忽视管理工作的危害性,而且还可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第二,要想真正提高管理人员的危机灵敏度,还需要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加强沟通,管理人员可以将施工人员对施工情况的真实反映与基础理论相结合制定出科学的危机管理制度,减少危机发生概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第三,危机管理活动也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提高危机意识,使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进一步得到保障。4.2健全危机管理制度。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危机管理制度,不仅对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起到督促作用,还可以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管理人员可以将施工情况的真实反映与基础理论相结合制定出科学的危机管理制度,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情况逐渐完善内容,例如增加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及明确职责。相应的奖惩措施一方面可以使施工人员重视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发现问题,创新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明确职责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划分为几个单位,并明确相应的负责管理人员,监督危机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这样一旦施工中出现问题就有据可查,直到找出核心原因,并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逐渐改进,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危机发生的概率,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4.3处理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提高危机意识,不仅可以科学预测施工中出现的危机,还可以及时解决建筑工程中出现的危机,减少危机发生造成的不必要浪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危机,管理人员在快速正确得解决危机后还要进行反思总结,在接下来的施工过程中是否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何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结合施工进度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完善应对危机的措施,牢牢掌控施工过程中的危机,将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5结语

在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招投标、施工材料以及违规承包等严重问题,这就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危机意识以及处理危机的应变能力,在建筑工程充分发挥对施工人员的指导能力以及应变施工现场危机的能力,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侯家起.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窥探[J].江西建材,2016(21):280~281.

危机意识范文篇9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顶梁柱。在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他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都在担忧,中国很快就要加入WTO了,国有银行能不能经受得起外来的冲击?

国有银行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坏帐累累,[2]缺乏创新机制和市场竞争能力,根本就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改革开放打破了一个又一个行业的垄断局面,逐步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唯独国有银行对金融行业的垄断,谁都碰不得。

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金融体制改革,也不知道下过多少文件,作过多少决定,反复强调加强领导,精简机构,端正作风,整顿金融秩序,加强金融监管,反对贪污腐败,督促加速金融体制的改革。这些经年年念,月月念,天天念,念到了今天,金融业的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了。确实,国有银行的改革是金融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二)国有银行的历史包袱

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当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于历史包袱。这部分不良资产问题和国家当年的“赶超”战略有关。在建国初期,为了赶超世界先进工业国家,政府提出“以钢为纲”的方针,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赶超”战略给我们留下来一大批背负着政策性负担的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战略性政策负担。另一类是社会性政策负担。

许多国有企业属于能源、交通、原材料和基础产业,由于国家长期以来压低能源和生产资料的价格,使得这些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为了实现“自力更生地建设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目标,一大批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不符合我国资源的比较优势,没有生存能力。还有一批国有企业在“备战”的口号下,钻进了深山老林,不具备正常的生产条件。这些企业背负了战略性政策负担,很难摆脱亏损。

在“赶超”时期,国家把大量资源投入了资本密集型行业,没有余力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由于资本密集行业不可能大量提供就业机会,为了保障城镇居民就业,政府只好按“计划”叫国有企业安排就业。在许多国有企业中冗员比例甚至超过二分之一。除此之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必须承担职工的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福利。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越来越重。这些社会性政策负担把许多国有企业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些政策性负担必然增加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本,导致利润低下,甚至亏损。国家只好采用各种方法扶持国有企业,其中包括直接对国有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在实行了“拨改贷”之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扶持主要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的。[3]国有企业亏损的“责任归属”非常模糊,无论是企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的负责人都不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因此,往往没有谁需要为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具体承担责任。毫无疑问,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必然转化为国有银行的政策性负担。一方面,政策性贷款可能直接造成银行的不良贷款;另一方面,这种政策性负担同样加剧了银行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从而加速了国有银行内不良贷款的累积。

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当中另外三分之一来自于宏观金融政策的变迁,还有三分之一来自于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以及银行自身的决策失误。[4]

如果西方的商业银行出现了不良贷款,处理方法比较简单,可以直接追究银行管理人员的责任,直到让这家银行关门倒闭。可是,很难处理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贷款,甚至找不到需要直接承担责任的肇事者。既然谁都不必为此负责,那还着什么急?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一年又一年地拖了下来,越积越多。

(三)国有银行改革的症结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症结是体制问题,说到底只有两条:

(1)政企分开

(2)通过市场竞争选择金融人才。

只有政企分开才能避免各级政府过度干预造成贷款坏帐。只有让优秀金融家来主持银行才能保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这两个条件是改革国有银行的前提条件。第一条是政策环境。如果政府官员不停地干预银行业务,哪怕就是再优秀的金融专家也难以施展身手,甚至会被恶劣的经营环境逼走。第二条是说人的因素,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人的因素第一。尤其是在现代金融行业,千万不能让外行来领导内行。

有人说,那么多的经济学家都主张开放民营银行,为什么不先帮助国有银行搞好改革?经过好多年反复研究讨论,多数经济学家终于认识到,改革国有银行要比创建民营银行困难得多。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做到上述的两条。

政企不分使得国有银行的改革格外困难。国有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本身就是政府官员,无论是在组织上、人事上和心理上,国有银行的经理人员都必然高度依赖于各级政府。一方面他们忠实地执行政府的各项计划和意图,另外一方面,一旦国有银行遇到困难也必然会要求政府提供支援。政府提供的担保从根本上削弱和瓦解了国有银行改革的基础和需要。例如,如果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政府发国债筹资用于充实银行的资本金;[5]如果国有银行不良债权过高,资产质量低劣,国家则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在帐面上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6]正因为有政府的干预和担保,国有银行养成了相当严重的“道德危机”,补充资本金以后资本充足率又不断下降,债转股以后不良债权又迅速积累。政府的担保一方面破坏和瓦解着国家信用,另一方面则阻碍着民间信用的建立和发展,是债信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巨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国有银行商业化是化不了的。因为,国有银行、国有企业和国家财政是一家,政府、银行、企业紧紧地捆在一起,国有银行的改革没有需求,没有动力,没有基础,也没有条件。

如果国有银行能够找到优秀的金融企业家,并且他能够得到上级充分的信任和授权,顶住各种压力,政企分开,拒绝政府过度干预,那么,即使维持国有产权,也存在着办好国有银行的可能性。

可是,金融人才从哪里来?众所周知,只有通过金融市场的公平的竞争才能培养、识别、挑选金融人才。目前,国有银行的行长是由组织部挑选,由各级党委决定的,最后还要经过当地政府发个任命状。在这种体制下就很难避免双重扭曲:首先,组织部难免按照政府官员的标准推荐一些庸才。其次,就算凑巧蒙上一个人才,如果人事权控制在上级政府手中,怎么能够要求行长们做到政企分开?

在组织部推荐的人选中,就是按照概率分布,也会有几个比较好的人才。在这些人才当中,也会有几个能够和上级领导保持良好的关系,得到上级的支持。因此,国有银行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尽管大部分有问题,总可以找出几个较好的典型。正是由于存在着这些好的案例,使得许多人仍然对办好国有银行抱有很大的期望。可是,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才能有规则地选择合格的金融家来管理国有银行,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在现有体制下,要做到这两条非常困难。即使偶尔出现几个比较成功的典型,也不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

要搞好国有银行的改革,必须改变过去选拔干部的程序,通过公平竞争,从真正懂行的专家当中来选拔银行行长。行长的任命权必须交给银行的董事会,而不能由政府官员或者党委来决定。从理论上讲讲似乎很容易,真正做到,非常难。

由于目前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很难鉴别谁是金融人才。银行的董事会形同虚设,变成了退休老干部俱乐部,没有监督管理的能力。改变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挑选规则必然会涉及到许多既得利益集团。如果试图做到政企分开,必然会遭遇许多政府部门的反对。如果不做出重大的突破,想要让国有银行改革取得较好的成果是不切合实际的幻想。

(四)国有银行改革受制于国有企业改革

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金融体制有两个特点是不会改变的:以现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格局不会改变,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也不会改变。因此,国有银行改革取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和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

国有企业由于缺乏自我积累的能力,在改革过程中更加依赖外部资金的扶持。如果国有银行按照真正意义的商业银行来运作,经济效益普遍不景气的国有企业将遇到极大的融资困难。目前,国有企业占用了80%左右的银行贷款,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占绝对优势。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直接融资体系,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难以满足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国有银行作为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主渠道的地位。国有银行必须承担着整个金融体系的大部分功能,它无法完全按照自身改革的需要调整运作方式和业务范围。因此,国有银行能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能否顺利走向商业化经营模式并生存下去,首先取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否顺利。

如果国有银行希望降低不良资产,无论是通过国家财政还是通过资本市场,只要一有动作就势必牵涉到国有企业。例如,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来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这原本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在西方工业国家中也经常这样处理企业债务。“债转股”的结果是让国有金融机构持有一部分,甚至相当大的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权。假若国有企业的资产状况良好,那么持有这些企业的股份并不是一件坏事。银行可以定期分红,如果不想要了,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把股份转化为资金回收。可是,偏偏那些国有企业几乎都是老大难企业,往往早已资不抵债,连年亏损,哪里谈得上什么利润分红。既然连各级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改造都一筹莫展,让银行持有一些国有企业的股份就能拿出什么办法来吗?各级政府见了这些国有企业就头痛,银行作为政府的下属单位难道比政府的本事还大?倘若国有企业继续亏损下去,银行手中的股票早晚会变成“垃圾”。虽然在短期内银行的坏帐换了一个方式,作为整体来说,坏帐还是坏帐,国有银行肩上的坏帐负担并没有减轻。

国有银行正在推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无论其产权无论如何变革,政府必然保持其主导地位。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必然要同时照顾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政府在处理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矛盾时,必定会从自身利益出发,确定优先顺序。对于那些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国有企业,政府会站在银行这一边,执行金融纪律。但是,当一些国有大企业出现资金流动危机时,为了维护本地区的稳定,政府就不能不站到国有企业一边,干预银行的运作。如果不挽救国有企业可能马上就出乱子,弄得不好,各级官员要丢官罢职。对于各级政府官员来说,假若能够说服银行给企业一笔新贷款,就是出问题也不会在眼前。拖一天是一天。贷款到期之日,恐怕已在自己的任期之后了。出问题也是下任官员的麻烦。

如果国有银行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出发,力图减少资产呆滞和被拖欠的风险和损失,势必会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贷款。国有银行收缩传统信贷业务将意味着整个社会融资总量的减少,大量储蓄沉淀在银行中而不能转化为社会投资。而银行自身在不能开展投资业务的情况下也同样难以发展。

无论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是着眼未来的发展,国有银行改革都受制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制于直接融资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国有银行的改革在面对复杂的产权变革时,还要根据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程度和整个社会投融资体制的发展状况来调整自身的改革进程,从而增加了改革的难度。事实上,由于金融改革的一再拖延,国有银行已经大量聚集了来自于国有企业的风险。国有银行的改革难度越来越大。

(五)国有银行的产权矛盾

明晰的产权结构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前提。

国有银行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成为具有自主行为能力的市场经济主体。银行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首先要解决国有银行自身的产权问题。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独资的。国家作为抽象的、非人格化的所有者,事实上无法行使所有权,这就出现了产权主体虚置的问题。由于政府作为国家的人,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权,于是,在实践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将银行看作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从构筑现代商业银行所需的产权结构出发,为了实现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革是无法回避的选择。公务员之家

在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过程中,能否通过资本市场引入非国有资产?这受制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在资本市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国有银行上市必然会与国有企业争夺资金。如果国有银行大规模地进入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必然会增加国有企业直接融资的难度,反过来又增加国有企业向银行贷款的要求。因此,国有银行的产权变革必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相适应。公务员之家

国有银行的产权变革还要面临现存的大量不良贷款问题。作为一种历史遗留问题,银行的不良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十几年改革的成本。在银行产权变革中必须决定如何分担这种改革成本。显然,由国有银行单独承担巨额改革成本既不合理也不可行,银行没有能力予以消化。比较可行的做法是通过社会化来消化这些不良贷款,这就必须通过资本市场来运作。这一过程受制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

(六)敷衍应付还是彻底改革

看到金融当局的困惑,不由得使人想起了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人物,清朝的李鸿章。他在满清王朝的末年出将入相,职掌大权。办洋务,练海军,办外交,也曾风光过一时。在他手上创建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等,开办了北洋水师学堂等新式学校。他在临死之前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罢,海军也罢,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流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以何术能负其责?”[7]

李鸿章的这段话还有几分自知之明,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裱糊匠的心态。李鸿章把自己的所有作为都定位为一个裱糊匠。发现了窟窿,就拿张纸糊上,从表面来看似乎还挺漂亮,但是,只要风雨一来,就马上分崩离析,不可收拾。

不知道怎么搞的,我们的某些金融官员的所作所为,也象是一个裱糊匠。在嘴上天天叫喊要改革金融体制,但是实际上只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金融体系和满清王朝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满清王朝病入膏肓,不可挽救。但是,中国的金融体制还不至于到那个地步。更何况,金融官员可以换了一茬又一茬,缺了谁,银行都一样要开张。金融体系的安危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绝非儿戏。

国有银行中的某些官员们已经习惯于垄断特权,他们甚至希望把金融改革也垄断起来。他们口口声声要改革金融体制,每年都提出一些改革方案。前几年,人们还很有兴趣,关注官方提出的各种改革金融体制的建议和计划。可是,一年又一年,金融体制的改革趑蹰不前,问题越来越严重。看起来,官方的某些研究机构也“江郎才尽”,提不出什么好主意来了。这些金融官员们在口头上也欢迎海外学者回国效力,欢迎懂得现代金融的专家参与改革,但是,当专家们提出改革金融的建议时,马上就暴露出他们“叶公好龙”的真面目。他们自知理亏,不敢就金融改革的政策正面展开研究讨论,于是,某些金融官员采取了拖延战术,千方百计,回避争论。当许多学者建议刊在对外开放之前首先实现对内开放,通过建立民营银行实现金融体制的制度创新,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通过公平竞争逐步提高国有银行的竞争素质。实现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任务。本来应当动员更多的力量,齐心合力,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案。可是,有些金融官员只想当“裱糊匠”,尽量不要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只求得表面上过得去,根本不考虑长治久安的制度建设。

在国有改革的问题上我们需要的不是几个裱糊匠。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发现问题的症结,并且有能力,有魄力对旧的金融体制实行大破大立的建筑家。

参考文献

[1]本章是在多次研讨中综合了林毅夫、张曙光、曹远征等人的观点后写成的,在此谨表示衷心感谢。文中如有谬误则应由本人负责。

[2]有关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分析请参见本书第14章。

[3]这种扶持能否继续就要看国有商业银行能否继续其对金融资源的垄断。

[4]参见周小川,“中国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问题:原因与出路”,《大思路,专家论述:东亚危机和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第83页。

[5]在1998年中国政府通过增发债券一次向国有银行注入资金2400亿。

危机意识范文篇10

一、危机意识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之一

危机意识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之一。而对于危机意识,古人早就作过“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论述。在自然界和社会中,一切生物的生存过程都是时刻在防范危机并与危机作斗争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胜出关键在于企业管理者能否警觉身边已经存在的种种危机并化解危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就不可能重视危机管理,也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危机管理的目的在于在危机未发生或正在发生时预防或采取措施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使企业尽快的摆脱危机。这对于企业维护已有的公共关系工作成果和防止自身组织形象受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相当多企业危机意识不强,危机管理尚未完全实施。因此,把树立和培育企业危机意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来加以运用和推广,对于推动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现状

(一)危机管理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

不少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认为企业危机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对危机管理没有必要设一常设机构,导致企业常常因没有健全的危机预警系统,而使其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企业发生危机前必然会隐约显现出许多征兆,决策者与管理者如果把危机意识纳入企业战略决策中,就不难从平时的蛛丝马迹中透视到企业的生存危机。企业危机管理应着重防患于未然,要求企业平时就建立危机管理系统,强化职工的危机意识,尽可能将危机遏止在潜伏期,做到防微杜渐。总之,企业必须预先制定科学、周密的危机应变策略,针对危机可能发生的性质、概率、时间、方式等等来决定处置危机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使企业处变不惊,掌握控制危机的主动权。

(二)、社会责任感不强,公关意识淡薄

责任是处理危机的第一要义。在我国,处理危机措施不力的事件数不胜数,如20世纪90年生的三株口服液事件等。很多危机在开始时并不严重,但由于公司对待公关危机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当使得危机越陷越深。目前,许多企业在常态时与媒体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与媒体的合作主要是常规的、表层的合作,缺乏积极有效的深层次合作;当企业处于危机状态时,或者是比较消极被动地应对媒体的报道,或者是对于媒体不利于自己企业的报道采取过激的反应,导致与媒体间关系紧张,最终使得公司付出惨重的代价。

(三)、缺乏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

企业危机管理的关键是决策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而我国相当多企业决策者缺乏社会责任感,一般管理人员危机意识淡薄,有很多甚至企业认为危机管理就是在危机发生后如何进行处理,这种观念常常使企业置于没有健全的危机预警的系统中。一旦发生危机,只能采取以大规模的人力和物力紧急动员的方式解决危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使企业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

(四)、缺乏专业的危机信息管理人才

当前我国的危机管理尚处于起始阶段,普遍存在信息人员不懂管理,管理人员不懂技术的状况,加上缺乏严格的教育和培训。危机管理处在依靠在实践中摸索出经验的非专业人士来执行的状态中,信息方法匮乏,管理手段不够成熟,管理很随意又缺乏专业性。

三、有效进行危机管理的对策

(一)领导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

这是培养企业危机意识的首要前提和核心所在。多少企业的事实表明,领导的才能、智慧和品格对于一个企业的兴旺发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领导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无能的领导也可以“吃”掉一个企业。可见领导在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发挥得好坏,与领导者是否具有危机意识息息相关。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首先使危机意识根植于领导的头脑观念中,其次才能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进而把危机管理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转化为企业致胜的优势。

(二)培养全员危机意识,加强危机管理

《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因此,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全员危机意识是谋求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想科学有效地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首先要对企业危机有个透彻而深层的认识。在危机发生前就培养员工危机意识并训练危机反应能力,提高全员危机管理的自觉性,一旦企业发现危急信号,就能快速反应。

(三)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

企业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与外部环境时刻息息相通,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企业的危机预警系统应包括三个方面:

1.组建高效的危机管理小组。成立具有较高领导职位和较高专业素质的人士组成的危机管理小组,并制定或审核危机处理方案。

2.建立高度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和处理,全面清晰地预测各种危机情况。捕捉危机征兆,为处理各项潜在危机制定对策方案,尽可能确保危机不发生。

3.建立自我诊断制度。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检查、剖析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纠正,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消除发生危机的诱因。

(四)危机管理中有效的媒体策略

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的双刃剑属性越来越明显,媒介既是化解危机的利器,同时是引发、恶化危机的源头。应对媒介的黑白脸,企业需制定出并实施良好的媒体策略,当发生危机时,就能正确引导媒体舆论导向,处理好危机。

危机中的媒介管理实质上是话语权的争夺和使用。这就要求企业应做到:

第一,建立和谐的媒体关系,构建企业防火墙。美国著名企业家艾柯卡说:“一个得不到新闻界信任和好感的企业,是不可能大有发展的。能得到新闻界的信赖,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财富。”

其次,设置媒体议程,掌握话语权。在危机处理中,企业应主动出击,设置媒介议程,进而影响公众议程,以形成有利于企业的舆论。

第三,及时准确地向媒介信息,让企业成为媒介的主要信息源。信息要全面、真实,不要掩盖事实真相。要以真诚的态度赢得媒介的同情与支持。可以防止其它信源的消息传播,使不确的消息减少传播的机会,从而主导舆论。

总而言之,在危机管理中企业要根据媒体环境、危机传播的特点、各媒体对于危机可能的反应及公众的特定心理等制定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媒体策略。

四、结论

培养和强化危机意识应注意把握“度”。任何一件事如做得超过了其内在的“度”,就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