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责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3:10:18

危机责任

危机责任范文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社会责任案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在合作中我国企业自身也得到不断进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就是我国企业取得不断进步和成长的重要表现。在今年我国遭受百年不遇的雪灾时,许多企业倾力相助,使我们渡过冰冻灾害,尤其是在我国遭遇“5·12”特大地震时,国内企业纷纷倾囊相助,捐款捐物、为灾区不断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这些做法表明许多企业做到了为社会尽慈善责任的义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表明我国企业正在不断地成熟和发展。但是,当我国企业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企业在生存的根本问题上面临考验的情况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之路又面临了新的挑战。

一、金融危机对企业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沿海珠三角地区外向型企业率先受到巨大的冲击,出现了停产或倒闭的现象,尤其是不久前东莞合俊、深圳百灵达等为首的大企业相继结业,表明金融危机已经给国内企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其传导过程如下所示:

以我国外向型企业为例,在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得不到国外市场的订单,银行信贷或授信额度收缩使得许多外向型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面临停产。而我国外向型企业往往是与我国内源性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出口企业遭受的危机会顺着产业链向内源性企业扩散,最终导致我国企业大面积受损。同时,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的巨大冲击还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危机导致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其次,银行为防止资金无法回收,变得异常惜贷,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困境;第三,经济领域的危机必然会向社会层面扩散,消极悲观的情绪弥漫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导致人们投资信心大大减弱。国内消费的疲软,使得企业雪上加霜致使企业步步维艰。这种种不利因素,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堪生存压力,许多企业无力应对,从而不得不选择停产甚至倒闭。

面对着即将到来的经济寒冬,国内经济的危机进一步向国内社会领域传导。企业谋求自救,大多企业首先的做法是缩减开支、裁员降薪、少招或不招工,使得失业率大幅上升。企业破产倒闭的受害者往往是企业的员工,民工返乡潮已经提前拉开序幕,广州火车站发送旅客数量同比增长幅度显着,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量就来自返乡民工。近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目前平均每天从省外返乡的有6万人左右,远远超过往年同期日均几千人的返乡人数;安徽省截至目前,也已经有40万农民工提前返乡,占外出务工农民工总数的3.6%;江西省今年全省外出打工人员约为600万人,目前返乡人员约为30万人;湖北省截至11月底,返乡农民工回流共70.47万人,约占省外务工人员10%;四川省,受金融危机企业倒闭或减员影响返乡的农民工已达28万余人。[①]大批农民工返乡,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解决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关键。那么企业在在面临危机的当前,如何更好的履行劳工保护的社会责任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案例分析:企业面对金融危机的社会责任态度

金融危机是导致近期出现的企业大批倒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更应该注意的是,许多企业尤其是竞争力不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倒闭是正常死亡或政策性关闭,即使没有金融危机的出现,这些企业也可能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遭到淘汰。

(一)不负责任的企业——合俊玩具厂等

在倒闭的企业中有一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在企业生存经营出现问题时,迫于原料供应商的催款,以及员工催要工资的重重压力,许多企业的负责人纷纷选择躲避,不顾企业员工与其上下游业务往来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一个近期获得高度关注的例子:2008年10月15日,东莞市樟木头镇的中国最大玩具代工商——合俊玩具厂倒闭,导致7000多劳工失业。这是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由于企业拖欠员工多月工资,在企业倒闭之后这些员工迅速陷入生活困境。合俊玩具厂的倒闭是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出现的,但是其倒闭的真正原因却是因为企业投资矿业失误而导致资金链断裂,金融危机只不过是企业倒闭的一个助推器,其实自2006年起,合俊中期业绩就开始出现下滑,出现亏损876万元。2007年同期亏损316万元。截至2008年中期业绩,合俊股东亏损大概增至2亿元,集团截至今年6月底的手头现金有1320.7万元,大跌87%。但是企业领导人却以金融危机为借口,逃避企业责任,在企业倒闭后不管不顾员工利益,使得镇政府面对突然失业的几千员工,不得不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发出通告尽全力解决员工的工资问题。这种现象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的企业中为数不少。[②]另外,还有些企业因为平时的生存经营中存在欺诈行为,也借助这股“倒闭潮”宣布破产倒闭,严重损害了上下游企业利益的实现。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完全没有社会责任感,导致大量员工成为金融危机的直接受害者。

(二)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华康制衣厂等

相比与一些以金融危机作借口倒闭的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也存在积极的承诺保障员工的利益、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

2008年10月23日,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华康制衣厂,由于国外订单量的减少,企业在不得不作出停产的决定时,领导人将解决工人工资问题放在首位,依法清退员工并结算所欠工人工资,并声称企业只是决定暂时停产调整,希望转变经营方式,这说明企业在陷入困境时注重劳工保护社会责任的履行,并且积极谋求化危机为契机。在金融危机下对于不得不选择倒闭的企业来说,这一举措正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同时这也是一个守法尽职企业在面临困境时所应该做的。[③]2008年11月23日,上海闵行区200余家企业积极响应当地工会组织的倡议,表示将和员工共度难关,率先做出“不裁员”的承诺。这些承诺不裁员的239家企业,大多为生产型、科技型或制造型企业,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有的公司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步履维艰。但在工会组织的倡议下,这些企业承诺,将“自谋出路求发展”,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保障员工的各项权益。所以,在危机时刻企业应该积极做出表率,履行社会责任,坚定人们的信心,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摆脱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尽管当前全球企业界都在努力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但金融危机却挡不住许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步伐。在危机时候,企业家不能仅为自己考虑,将工厂关闭了之,这样的经营不会有长远的发展,只有在危机中关心劳工权益实现的企业,才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从而才有可能化“危”为“机”。在经历了“三聚氰胺”等事件后,我国企业形象深受重创,所以在金融危机时期,社会会更加关注企业的一举一动,企业应该在平时的生产经营中辅之以商业伦理道德,更应该在遭受危机时担负起社会责任,才能更加健康地抵御各种危机。

三、金融危机下企业建设社会责任的思路

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我国企业更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这场金融风暴的打击下,许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不可避免地将遭受到严重的挑战,同时市场重新洗牌,也给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带来新的机遇。所以倒闭企业的教训也应该使其他企业在今后经营活动中引以为戒,从平时日常生产经营做起,注重环保节能、注重产业升级以及技术的创新等等,增强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

(一)企业家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企业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家关键时刻的决策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企业家的道德修养也同时会影响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反面例子很多:如百度恶意屏蔽不交钱企业,被央视爆光,百度公司的名声大损,这是企业经营者的决策错误;蒙牛奶制品中掺进了三聚氰氨,但是企业领导人却没有及时进行表态并且无任何对受害的婴儿进行慰问、道歉、赔偿的补救措施,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的表现,更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谴责;涉嫌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股价进行操纵,被北京警方拘留的国美总裁黄光裕的行为,大大影响了消费者对国美电器的信任。正如马克思说:“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④]现在的企业家更应该加强自身道德建设,才能领导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二)履行劳工保护社会责任

金融危机中,政府已经在宏观面上不断地鼓励大家恢复信心,称“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并提出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举措,要刺激内需、保增长、促发展。在微观层面上就给我们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职工工资收入、不降低职工福利等措施要配合国家政策进行实施。提供就业岗位是企业为社会应尽的基本义务之一,员工是企业的重要成员,只有注重员工权益保护的企业,才能够在企业陷入困境时得到员工的支持,反过来更快地促进企业摆脱困境,所以企业在面临“裁员”时,更应该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劳工的社会责任,在经济运行良好的情况下是企业应当做的,而且我国倡导建立和谐社会下,要以人为本,企业以保障员工的权益为重任,在经济运行出现问题或受到严重影响时,更应如此。

(三)注重企业自身建设

危机责任范文篇2

关键词:社会责任;食品企业;危机管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食品业也步入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进入高发期。近年来,三聚氰胺事件、碘含量超标事件、苏丹红事件、黑作坊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人们对于国内食品安全信赖度直线下降。需要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机制进行质疑和反思,对建立健全我国食品企业危机管理体系进行思考,提高我国食品企业危机管理能力势在必行。

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商业的发展关系紧密,“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等基本道德准则在古代商业活动中已经出现,商家的自律是当时“企业”的“社会责任”。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垄断行为与垄断组织出现。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已经超出伦理道德的范畴,社会对企业提出了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并开始意识到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产品质量与安全进入人们的视野。社会舆论对企业的自身利益过度追求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产生,在公众、政府以及法律法规的制约下,企业社会化逐步形成。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培育企业的社会责任,非政府组织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体系加速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推广,20世纪60年代,政府开始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并采取方法措施倡导企业道德,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一系列措施对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强化并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进行规范,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建设与法制化建设形成。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含义是在1924年由美国谢尔顿教授最先提出。1953年《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正式形成。1979年美国的佐治亚大学教授提出了对社会的责任进行分类的观点,企业的经济、法律、伦理、慈善责任是完整的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要素。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不可能形成完全一致的理解表述,但在广义的界定上各专家学者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即企业必须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体现出各利益主体间的和谐共处,食品企业与消费者建立和谐的关系。食品企业应主动承担应尽的义务,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

二、危机管理概述

“危机”一词出自希腊语,危机的概念最早应用于医学,指对至关重要以及迫切的情况做出决断;危机表示政治体制或政府面临紧急状况则是到了18-19世纪,危机概念被应用于政治领域。时至今日,对危机从不同领域进行的定义多达上百种。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危机是指迫切需要解决的非正常状态,对消费者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危害危机消费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甚至已经达到了社会及政府所不能管理的范围,因此社会各界及相关部分要在短时间内及不确定因素下做出决策、采取措施应对。危机管理的定义同样是见仁见智的,但基于企业危机管理角度的占较大比重。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风险评估、预警、准备、反应、评估、恢复、检测与总结等措施,采取有组织、有计划、持续运行的机制,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EMBA、MBA等商管教育均将危机管理能力作为对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要求包含在内的管理活动。

(一)危机管理的原则

其一,预防原则。企业要在危机发生前做好预防工作,付出更多的努力,从根本上防止危机产生。但不能投入过多的成本,如Osborne和Gabler所说“: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以适量为准。其二,主动性原则。危机爆发后,企业需要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态,而不是迫于社会舆论不得不出来回应。在主动性原则下,企业能在危机管理中能占据初步的优势,给公众展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有的姿态。其三、快速应对原则。危机发生后,企业不能保持沉默不做表示,公众无法得知企业的真实想法而凭空猜测。如果企业不及时澄清,会造成不良信息与虚假信息在公众之间大量传播,形成社会的恐慌,此时再进行解释无疑是徒劳的。其四,公平性原则。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较大范围内流通,甚至跨国流通,在危机管理阶段兼顾各区域间公平至关重要。如果在不同销售区域区别对待,消费者不满的情绪自然而然产生,影响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其五,公众利益至上原则。企业在危机的处理阶段,不能单方面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维护应该优先考虑。消费者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如果只顾眼前,只考虑利益相关者,不考虑对消费者利益的维护与受到损害的补偿,必将把企业的发展带入死胡同。

(二)危机管理过程

危机管理过程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被公认的理论是RobertHealth的4R模型以及Mitroff和ChristineM.Pearson的五阶段模型。4R模型是RobertHealth在2001年的《危机管理》一书中提出的,分别由Reductin(缩减力)、Readiness(预备力)、Response(应对力)、Recovery(恢复力)4R(四力)组成。预备力对每一个环境进行监管,观察所有的细节并发出信号。应对力管理是在危机爆发后,企业需要尽可能多的争取危机处理的时间,降低企业损失,以最小的代价化解危机。恢复力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在危机化解后的恢复阶段,企业要采取各种手段重塑或者提升企业形象,使市场重新接受企业,消费者对该企业与产品恢复信任。五阶段模式:第一阶段负责信号侦测,该阶段负责危机信息的收集与识别,检测危机预警信号以采取应对措施;第二阶段负责准备与预防,由危机管理人员搜集危机诱发因素,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危机;第三阶段负责控制危害,这一阶段危机已然失控,企业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小损失与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第四阶段是负责恢复,尽快让企业相关工作动作正常;第五阶段是学习阶段,企业总结经验教训,研究管理危机是更加有效的策略,为未来应对新的危机做准备。

三、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我国食品企业危机管理分析

(一)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的构成

食品企业危机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精神系统、制度系统以及对策系统。精神系统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投入到危机管理中去,为企业制定的各项危机管理策略高效落实提供保障;制度系统为企业开展危机应对措施提供制度保障,将企业危机管理流程化并形成规章制度,让大家依据制度处理危机,提高危机处理的效率;对策系统是企业危机管理的核心部分,是基于以上两种制度具体应对危机的过程。

(二)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的过程

食品企业危机管理是危机管理的一部分,同样符合危机的生命周期理论,危机发生经历潜伏期、爆发期、处理期以及总结期。

四、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我国食品企业危机管理对策

(一)有关当事者的对策

这里的当事者指的是受到食品安全等危害的消费者,食品企业必须认真制定对当事者的补偿等措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进行经济以及物质补偿的同时,及时制定善后方案,在危机爆发初期对事态进行控制,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法律手段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企业在危机爆发初期的一举一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必须小心应对。

(二)有关企业内部的对策

如果企业内部对策制定得当,能保证企业正常经营运转,还会增加内部凝聚力,增强应对危机的信心与积极性。政府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的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来规范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行为。因此,政府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必须要依法行事,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危机管理中如果没有依法行事,就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有关企业外部对策

企业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如果事态不能得到及时控制而继续恶化,那么就应该及时进行新闻,选择合理的传媒平台,发言人的选择最好是企业的CEO或者公关,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信息的权威性与可信度。这一阶段不仅需要考虑应对消费者的策略,还要照顾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比如企业内部的员工,外部的供应商、零售商与政府机关等。此时最主要的目的是掌握主动权,发言人的态度要积极诚恳,消息公布一定要及时真实,且需要保持一致,避免公众的盲目猜测。在有效的时间内采取一系列可采取的措施加大对事件的控制率,保证公共信服率。

(四)其他相关对策

企业一定要维护好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保持合理的态度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非政府组织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的责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常常活跃着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在紧急救援和危机后的救助中,仅有政府是不够的,政府的财力毕竟有限,还需要社会广泛的参与。在组织社会各界参与的过程中,各种非政府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红十字会、各种慈善组织和各种宗教组织都在历次的灾难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些组织所承担的责任仅仅是一种道义责任,没有任何强制性的约束力,不承担责任也不会受到惩罚。

五、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策略

(一)收集信息和确定风险因素

企业要确定风险因素,必须对日常信息进行收集与分类,危机一旦出现,确保能在短时间内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对工作进行指导。企业根据不同的食品危机情况,要求员工及时反馈企业面临的危机对正常工作造成的影响,以及员工自己掌握到的危机信息,为危机管理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比如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对与食品企业密切相关的网站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大量信息的掌握,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动态,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

(二)制定食品企业危机的解决方案

危机管理部门要集思广益,将多种危机解决方案综合对比选出最佳方案。在使用方案时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但要注意决策时间不能拖的太久,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协商出对策,以免耽误危机解决的最佳时机。为了更好制定危机解决方案,可以组建危机管理小组。危机管理小组组员由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各部门主管与专家等组成。组员来自于不同的岗位能明确各自岗位面临的问题与应该负责的内容。最好小组成员是相互认识的,因为存有基础的信任,对高效完成工作有一定帮助。危机管理团队可以是专职机构,也可以是战略管理部门的专职人员组建,也可以临时组建,各种形式都可以采用,其主要目的是在危机爆发后能及时、高效、统一解决危机。

(三)实施解决方案

企业危机管理有较强的时效性,需要在短时间内执行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因而对于方案执行领导的选择,应以强势且洞察力敏锐的领导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花最少的时间完成任务分配与资源调度。尽量在企业对危机造成的影响承受范围内解决危机,减小损失、挽回企业信誉、重塑企业的形象。

(四)寻求外界帮助

虽然企业的危机管理需要企业自身的积极努力,但不能忽略外界的力量,寻求政府以及相关权威机构帮助以澄清事实,对食品企业危机管理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五)有效沟通

著名的危机公关专家杰斯特曾提出沟通要注意的3T原则: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youowntale)、尽快提供情况(tellitfast)和提供全部情况(tellitall)。首先需要进行沟通的对象应该是危机的直接受害者消费者,同时也要及时与媒体沟通,比如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等,互联网媒体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

(六)维护企业内部团结

企业危机爆发后,从管理层直到普通员工,来自各界的压力剧增,企业在艰难时期需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发团队的信心与积极性,保持工作热情对解决危机至关重要。

(七)传递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很多学者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感对消费者归因的影响,企业拥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能降低消费者归因于企业内部的概率。因而企业要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在日常经营中维护好企业形象。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对消费者负责、对利益相关者负责以及对社会负责,这样企业就能给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树立了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在危机情境中,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显得弥足珍贵。因而企业要把控好食品质量关,为消费者生产放心的食品,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八)建立完善的客户投诉机制

可以采用开通热线投诉、传真投诉、上门投诉以及电子邮件投诉等为消费者答疑解惑。其中电话投诉是比较常见而且效率较高的投诉方式。建立客户投诉机制首先要将投诉流程制定制度化的规定,根据消费者的投诉内容加以分类,在为消费者服务的同时要做好数据的统计,方便企业生产出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且数据的收集有利于危机的预防与管理。

(九)重视责任管理与实践

责任管理是企业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组成部分,责任管理的实质就是要树立起企业上下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食品企业以为消费者生产安全放心的食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天职。在实际的经营中,往往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添加危害消费者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添加物,这样没有责任感的生产经营,可能会产生近期的效益提高,但对企业长远发展以及企业公信力的建立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重视责任,并在实际生产活动中进行责任管理实践,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一步,也是责任管理实现其效能和价值的关键。责任管理实践中,需要深入而全面地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对生产活动全程以及关键点做出合理的责任规划,并依据规划严格实践责任制,是建立企业公信力、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

(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是企业最基本的职责范围。但需要注意的是,盲目一味的追求效益,以环境、生态、产品质量为牺牲代价,这样的企业经营理念是错误的。企业想要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与环境、生态文明和谐相处,并保证产品质量,否则终将被社会所淘汰。食品企业更应首当其冲,严格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提供给消费者安全可靠的产品。这就需要企业为消费者生产安全的食品、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并定期检验食品。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其安全的责任观念和企业自身成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也是应对食品企业危机的基础。

作者:黄玉萍 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西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董亚妮.产品伤害危机市场恢复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0(01)

危机责任范文篇3

关键词:公共危机;新闻媒体;社会责任;功能

一、公共危机事件的涵义和特征

“危机”从字面上理解即危险和机遇,是组织命运转机和恶化的分水岭。危机通常指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需要做出决策的事件。在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一般指突然发生并且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危害和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包括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四大特征:第一,突发性和紧急性。即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难以预测,常常超出人们的惯性思维和社会正常的运行秩序。第二,后果难以预料性。由于信息时代事物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且呈多元化趋势,易引起事物间的连锁反应而把危机的影响逐渐扩大。第三,广泛的社会性。危机事件所涉及的主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对广大民众有着越来越多的互动影响。第四,具有可控制性。危机是可以控制的,无论是事前还是事后,甚至在危机爆发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与人员都可采取有效的方式控制危机的发生、发展并尽可能消除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公共危机事件中,信息的传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活动。2001年的9?l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和媒体团结一致,及时、准确地信息,在积极引导公众的同时也塑造了政府形象。而在2003年的“非典”事件之初,我国有些地方政府没有对事件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隐瞒事实真相,媒体也未能及时、准确的报道,最终在社会上造成恐慌,以致出现了抢购抗非物品的狂潮。信息传播与政府和民众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所以,面对公共危机事件,只有政府、媒体和民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有利于及时消除危机,维护社会稳定。

二、公共危机中媒体应具有的功能

危机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因其迅速、准确地报道而在业内和公众中确立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在为社会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而赢得公众的认同和赞誉。新闻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应对和控制中具有如下重要功能:

(一)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实现群众知情权的功能

人民群众既是灾害的受体,也是抗御灾害的主体。灾害发生后,要及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让群众了解灾害发生的实情,让公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这是新闻媒体积极参与抗灾救灾的重要前提。

(二)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输导群众情绪的功能

危机事件发生后,媒体可以充分发挥独特的舆论功能,正面引导危机事件所影响的区域之内的广大群众的情绪,使之趋利避害并朝着有利于抗灾救灾的方向发展,为政府有效处理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政府、传媒和公众是大众传播系统的三个角色,传媒在公众与政府之间架起信息畅通的桥梁。政府是社会公民权利的代表,代表人民管理社会公共事物,代表人民利益对发生的灾害进行应急处置。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设置舆论焦点塑造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良好形象,并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过程中保持社会正常运转。任何突发事件发生时,总会形成一定的舆论焦点,影响人们的观念。新闻媒体在不知不觉中传达政府的声誉,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政府的形象,在正确引导中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三、公共危机中媒体应承担的责任

(一)媒体要做“安全阀”不做“助燃剂”

在危机传播的过程中,受众最关心的是有关危机信息的内容、者和传递的方式。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大众媒体在信息传递、知识介绍、信心鼓励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大众传媒的危机信息传播需要注意下面四个方面问题:信息失真、报道失衡,重复传播、急功近利,造成媒体公信力的下降和受众趋向不稳定的局面。同时,也需注意受众面对危机信息传播的媒介素养水平不高,缺乏理性判断各种传播渠道的客观性和可信性的能力,不知道如何接触公共信息源,如何判断大众传媒报道的真伪,对得到的危机信息缺乏科学判断和理性分析,导致轻信来自人际传播渠道的流言。

由此可见,在传播危机事件时,新闻是柄“双刃剑”,媒体既可能是“安全阀”也可能是“助燃剂”。媒体作为舆论的工具,具有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及时、真实、准确地传播危机事件信息,让公众尽快了解事实真相,大众传播就是“安全阀”。如果瞒报谎报危机事件信息,大众传播就可能是“助燃剂”。

因此,对公共危机,媒体首先要做好全面报道,尽可能及时地将真相告知公众,廓清谣言,稳定人心。其次做好舆论引导。当危机来临时,由于社会有较大变动和震荡,导致刺激意见的出现并汇集为舆论,而舆论又反过来影响着公众的意见和情绪。此时,如果进行正确引导.舆论就有助于危机的解决,而如果引导不善,舆论就有可能形成阻力。

(二)媒体要树立大局意识,善于信息的取舍

一旦危机事件发生,媒体就要积极面对,把社会公众对危机的舆论引导到有利于危机解决的正确方向上来。如何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正确引导舆论,需要媒体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全面配合危机处理者,二者达到完美的结合,共同促进危机的解决。

公共危机是对媒体的一场大考验,既是新闻敏感性的考验,也是政治敏感性的考验,更是综合业务能力的考验。2008地震灾害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始终有一个聚焦点——抗震救灾,包括受灾状况、救人和重建工作。紧盯聚焦点是媒体的本能。但怎么盯、盯什么,却反映了媒体自身的素质。每一场公共危机,对媒体来说,都是一场战斗。这场战斗不仅仅说要“在场”,在场只是起码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打好责任牌,是最大程度地为化解危机出力。在报道中不渲染灾情,以稳定人心,维护稳定,减少些对民众产生恐慌心理的信息传播。这是责任媒体在报道中大局意识的体现。

危机传播,不同于一般的新闻传播,它是在极大时间压力下对不确定状态做出的无章可循的传播。媒体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树立大局意识,努力提高危机传播的引导水平。

在此次地震灾害面前,各媒体积极介入,纷纷派出记者奔赴抗灾第一线,为读者带来了各地第一手材料,但这其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复杂因素,只要稍一处置不当,就有可能进一步激化危机。这主要体现在媒体对信息的取舍上。

面对这么多信息,公开什么不公开什么,就对媒体造成了考验。如果不加判断,有什么就披露什么,哪怕信息是真实的,也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在这样的公共危机面前,传媒责任不仅是派记者奔赴抗灾第一线,更关键的是需要有大局意识和高度的政治家办报的理念,帮忙而不添乱。

新闻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现。因此,政府在危机管理中,要充分重视新闻媒体的作用,制定有效的媒体政策,及时向公众公开信息,提高决策透明度,引导公众共同克服危机。

参考文献:

[1]赵路平.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公众研究.

危机责任范文篇4

关键词:公共危机;新闻媒体;社会责任;功能

一、公共危机事件的涵义和特征

“危机”从字面上理解即危险和机遇,是组织命运转机和恶化的分水岭。危机通常指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需要做出决策的事件。在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一般指突然发生并且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危害和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包括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四大特征:第一,突发性和紧急性。即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难以预测,常常超出人们的惯性思维和社会正常的运行秩序。第二,后果难以预料性。由于信息时代事物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且呈多元化趋势,易引起事物间的连锁反应而把危机的影响逐渐扩大。第三,广泛的社会性。危机事件所涉及的主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对广大民众有着越来越多的互动影响。第四,具有可控制性。危机是可以控制的,无论是事前还是事后,甚至在危机爆发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与人员都可采取有效的方式控制危机的发生、发展并尽可能消除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公共危机事件中,信息的传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活动。2001年的9.l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和媒体团结一致,及时、准确地信息,在积极引导公众的同时也塑造了政府形象。而在2003年的“非典”事件之初,我国有些地方政府没有对事件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隐瞒事实真相,媒体也未能及时、准确的报道,最终在社会上造成恐慌,以致出现了抢购抗非物品的狂潮。信息传播与政府和民众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所以,面对公共危机事件,只有政府、媒体和民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有利于及时消除危机,维护社会稳定。

二、公共危机中媒体应具有的功能

危机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因其迅速、准确地报道而在业内和公众中确立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在为社会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而赢得公众的认同和赞誉。新闻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应对和控制中具有如下重要功能:

(一)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实现群众知情权的功能

人民群众既是灾害的受体,也是抗御灾害的主体。灾害发生后,要及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让群众了解灾害发生的实情,让公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这是新闻媒体积极参与抗灾救灾的重要前提。

(二)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输导群众情绪的功能

危机事件发生后,媒体可以充分发挥独特的舆论功能,正面引导危机事件所影响的区域之内的广大群众的情绪,使之趋利避害并朝着有利于抗灾救灾的方向发展,为政府有效处理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政府、传媒和公众是大众传播系统的三个角色,传媒在公众与政府之间架起信息畅通的桥梁。政府是社会公民权利的代表,代表人民管理社会公共事物,代表人民利益对发生的灾害进行应急处置。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设置舆论焦点塑造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良好形象,并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过程中保持社会正常运转。任何突发事件发生时,总会形成一定的舆论焦点,影响人们的观念。新闻媒体在不知不觉中传达政府的声誉,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政府的形象,在正确引导中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三、公共危机中媒体应承担的责任

(一)媒体要做“安全阀”不做“助燃剂”

在危机传播的过程中,受众最关心的是有关危机信息的内容、者和传递的方式。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大众媒体在信息传递、知识介绍、信心鼓励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大众传媒的危机信息传播需要注意下面四个方面问题:信息失真、报道失衡,重复传播、急功近利,造成媒体公信力的下降和受众趋向不稳定的局面。同时,也需注意受众面对危机信息传播的媒介素养水平不高,缺乏理性判断各种传播渠道的客观性和可信性的能力,不知道如何接触公共信息源,如何判断大众传媒报道的真伪,对得到的危机信息缺乏科学判断和理性分析,导致轻信来自人际传播渠道的流言。

由此可见,在传播危机事件时,新闻是柄“双刃剑”,媒体既可能是“安全阀”也可能是“助燃剂”。媒体作为舆论的工具,具有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及时、真实、准确地传播危机事件信息,让公众尽快了解事实真相,大众传播就是“安全阀”。如果瞒报谎报危机事件信息,大众传播就可能是“助燃剂”。

因此,对公共危机,媒体首先要做好全面报道,尽可能及时地将真相告知公众,廓清谣言,稳定人心。其次做好舆论引导。当危机来临时,由于社会有较大变动和震荡,导致刺激意见的出现并汇集为舆论,而舆论又反过来影响着公众的意见和情绪。此时,如果进行正确引导.舆论就有助于危机的解决,而如果引导不善,舆论就有可能形成阻力。

(二)媒体要树立大局意识,善于信息的取舍

一旦危机事件发生,媒体就要积极面对,把社会公众对危机的舆论引导到有利于危机解决的正确方向上来。如何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正确引导舆论,需要媒体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全面配合危机处理者,二者达到完美的结合,共同促进危机的解决。

公共危机是对媒体的一场大考验,既是新闻敏感性的考验,也是政治敏感性的考验,更是综合业务能力的考验。2008地震灾害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始终有一个聚焦点——抗震救灾,包括受灾状况、救人和重建工作。紧盯聚焦点是媒体的本能。但怎么盯、盯什么,却反映了媒体自身的素质。每一场公共危机,对媒体来说,都是一场战斗。这场战斗不仅仅说要“在场”,在场只是起码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打好责任牌,是最大程度地为化解危机出力。在报道中不渲染灾情,以稳定人心,维护稳定,减少些对民众产生恐慌心理的信息传播。这是责任媒体在报道中大局意识的体现。

危机传播,不同于一般的新闻传播,它是在极大时间压力下对不确定状态做出的无章可循的传播。媒体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树立大局意识,努力提高危机传播的引导水平。

在此次地震灾害面前,各媒体积极介入,纷纷派出记者奔赴抗灾第一线,为读者带来了各地第一手材料,但这其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复杂因素,只要稍一处置不当,就有可能进一步激化危机。这主要体现在媒体对信息的取舍上。公务员之家

面对这么多信息,公开什么不公开什么,就对媒体造成了考验。如果不加判断,有什么就披露什么,哪怕信息是真实的,也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在这样的公共危机面前,传媒责任不仅是派记者奔赴抗灾第一线,更关键的是需要有大局意识和高度的政治家办报的理念,帮忙而不添乱。

结束语

新闻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现。因此,政府在危机管理中,要充分重视新闻媒体的作用,制定有效的媒体政策,及时向公众公开信息,提高决策透明度,引导公众共同克服危机。

参考文献

[1]赵路平.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公众研究[DB/OL].

危机责任范文篇5

一、冷静分析形势,增强危机感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调整和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应对危机、扩大投资、确保稳定任务艰巨,具体说来,当前我们面临四大考验:

(一)经济低速运行给运输市场带来的冲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交通运输需求量降低,运输市场呈现低速运行态势,现有交通运输工具之间竞争加剧。同时,部分外出人员因就业紧张带车返乡或回乡购买车辆申请参与客运运输。去年10月份后,全县仅申请农村班线经营车辆即达600余辆,由于国家对客运市场实行宏观总量控制,我县客运市场无法满足数额如此巨大的需求,因此,全县范围内非法经营特别是非法客运骤增,不但严重地冲击着正常的客运秩序,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客运市场维护稳定的压力。

(二)燃油税改革短期阵痛难免。燃油税改革涉及面广,调整力度大,各种利益的再分配,资金性质及管理方式的变化等,给交通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养路费等规费取消后,不但使队伍生存压力陡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现实问题,而且使直接从事规费征稽的运管一线人员眼前无事可干、长远安置甚至分流缺乏渠道、手段和经验,这一切,都极大地考验着我们的心理能力、调整能力和行政能力。与此同时,燃油税和大部制改革后,交通发展环境、工作重点、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行业管理手段有的弱化、有的缺失,如不能快速调整、尽快适应,则极可能造成管理真空和心理失衡。适应新的形势,加快推进管理创新,搭建新的管理平台,探索新的管理手段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快新一轮交通建设投资压力巨大。近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三化、三集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一轮发展的更高要求,而我县交通尤其是农村公路网络虽已基本形成,但从总体布局上看功能不完善、断头路多通达广度和深度不够;从公路质量看等级低、路况差,不但通而不畅的问题严重存在,而且公路承载能力弱,特别是桥梁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全县现有公路1949.8公里中,三级及以下(含三级)公路1779.4公里,占总数91.3%;库北、长程、复套等公路路况极差,千洞百孔,不但无法保证通行,甚至无法保证安全。县道共1065.6延米/38座桥梁中,亟需改造甚至重建的达246.5延米/5座。面对改、新建所需的巨额资金需求,一方面近年来为加快发展背负的巨额债务使交通部门举步维艰,截至去年底,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欠债8300余万元(其中县政府欠拨配套资金近8000万元);另一方面,由于交通规费取消,交通系统原有融资平台丧失,短期内,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力度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如何抢抓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机遇,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支持和寻找新的融资渠道,确保地方自筹资金到位,缓解甚至消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供需矛盾,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并力争尽快解决的一大课题。

(四)交通队伍管理和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由于历史原因,我县交通不但队伍十分庞大,人员总数比太湖、望江、岳西三县总和还要多,为安庆八县(市)之首,而且90%来源于退役士兵(官)安置和待业转岗,非全日制专业学校毕业分配又缺乏正规的继续教育和系统的专业培训,文化层次普遍较低,专业知识匮乏。因全部为自收自支性质,加上交通规费长期在系统内封闭运行,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余味,不但使人浮于事、因人设事、因人设岗等问题和特殊阶层、小团体利益等观念严重存在,大局观念、服务意识和严格管理、规范执法、科学发展思想淡薄,导致队伍混乱、人难管、事难办等问题产生,而且与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不符合、不适应的现象经常发生;燃油税改革前,为生存而征费,为征费而轻视市场主体和公民权利甚至吵嘴、打架等问题严重存在;燃油税改革后,一些人又不懂服务、不会服务于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对新形势和发展中的困难,有的急躁冒进,想毕其功于一役,有的畏难彷徨、丧失信心、不知所措等等,这些问题既不可能完全依赖政府和政策全部解决,也可不能在短期内迅速解决,更不能寄希望于自行消失,只有积极面对,依靠全体干部职工,千方百计,群策群力,逐一解决。

二、积极应对挑战,增强信心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做好交通工作仍然有更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提供了难得机遇。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作出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把交通建设作为加大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此,只要我们保持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顺势而为,就一定有所作为。

(二)重大改革实施为理顺交通体制机制提供了良好契机。长期以来,交通系统虽运作机制协调有序、运转顺畅,但随着形势变化,仍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责权脱节、效率不高的问题,燃油税改革不但为理顺交通体制机制、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利时机,而且使交通摆脱长期以来为征费而管理、为生存而工作的尴尬身份和局面实现身份和职能的回归提供了平台。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搞管理,全心全意服好务将成为交通的主要职责。

(三)我县发展基础和后劲支撑已具备。经过一代又一代交通人的共同努力,我县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已建立,布局日臻完善,规模不断扩大,运输服务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公路瓶颈制约状况正在缓解,境内拥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3条,县道14条29.65公里,乡道17条182.1公里,村道648条1262.9公里,至今年年底,全县所有村(居)都能通水泥(油)路;长江黄金水道63公里,可以利用的岸线资源5公里;全县现有营运车辆3618台,其中货运车辆2450台3274吨,客运车辆1168台11557座,客货运企业21家,从业人员达5713人。2008年,全县客货运输量分别为830万人和728万吨,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为61190万人公里和43280万吨公里,这一切均表明,我县交通在服务县域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具备了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条件。

(四)交通地位作用的社会认知度日益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交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支持、配合、参与交通建设和管理的热情越来越高。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筹资、企业家献资、社会能人志士捐资、人民群众集资、干部职工助资、许多工程队垫资,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场景就是极其生动的说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交通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政策扶持、资金上倾斜给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五)队伍素质和能力有新的提高,经过多年的锤炼,我县交通干部职工政治上更加成熟,工作上更加积极,“交通人精神”进一步彰显,在百年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面前,全体干部职工夜以继日、除冰扫雪、送饭送水,保畅通,保平安;在赤日炎炎似火烧的酷暑,工程技术人员拉尺数袋、取芯检测,为建设工程保质量、保安全;在万家灯火的除夕之夜,运管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指挥交通、疏运旅客,为更多的旅客保顺利、保团圆。这一切,为我们战胜困难,推进科学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当前我县交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正确把握、精心运作,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面对挑战,信心是金。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发进取,主动工作,科学应对,化“危”为“机”。

三、增强责任意识,打造有为交通

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切实增强以人为本意识,着力构建和谐交通

构建和谐交通,维护稳定是前提。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维稳责任制,认真落实“分管负责制”和“属地负责制”,班子成员对联系单位维稳工作负全责,做到心中有数,下沉一级;各单位要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做不好就要追究责任;二要切实解决合理诉求,积极化解矛盾和问题。切实解决职工合理诉求,关心职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智慧,当前要特别做好改革政策的宣传工作,既稳定人心,又积极鼓励有志者自谋职业。尤其要做好人员安置工作,使全体职工有事可做,稳得住心。要切实解决老百姓尤其是服务对象的合理诉求,对人民群众的请诉求既要热情接待,又要千方百计,尽力解决,尽可能提供最满意服务。确实因不合法不合规的,也要耐心细致地解释清楚。

(二)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着力构建有为交通

交通系统干部职工要胸怀全局,心系发展,情系百姓,勇于并善于在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中挑重担,有作为。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一在建设养好农村公路,今年在确保完成全县村村通建设任务的同时,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完成田墨、徐洪线改造,红卫桥、长河桥、玉枢观桥新建和桃园桥、荆桥的改造工作,争取完成复套线改造,帮助程岭乡完成长程线改造任务;完成200万元县道大中修和日常养护工作任务;二要培育管好运输市场,牵头起草鼓励全县物流业发展的决定,规划并启动长途客站和北站外迁工作,建好乡镇客运站2个和招呼站10个、候车亭10个。开展打击黑出租车和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对此全局上下要层层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到单位、到人并落实责任追究制,自我加压,自我发展,动真的、干实的、使每个同志肩上有担子,身上有压力,做到己不尽责、寝食难安。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弘扬敢于争先,勇创一流的精神,用大家出色的成绩创造交通出色的业绩、赢得群众的理解和领导的支持。

(三)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构建服务交通

交通是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要围绕服务型交通行业目标,切实开展“两转两提”活动,即:切实转变管理者高人一等的“老爷”作风,开门纳谏,上门服务,与服务对象面对面解决问题,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转变拖拉疲沓的工作作风,简化流程,减少环节,立等就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方便于民、让利于民,真正提高办事效率。要切实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管理,一切围绕经营者,一切为了经营者,真正把交通窗口打造成经营者满意、领导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窗口。

(四)切实增强开源意识,着力构建节俭交通

进一步拓宽融资和收入渠道,开源节流,彻底摒弃大手大脚习惯,树立“勒紧裤带过日子”的思想,一要加强工程预决算管理,加大向上争项目、争资金力度,优化工程设计,加强施工监督,严格执行县政府建设项目评审制度,使各级政府的有限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二是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全面实现财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0%的目标。三是加强内部管理,从严控制支出,严格来人招待,公车管理等制度。今年,局机关公用经费支出确保在去年基础上下降15%以上,系统各单位也必须按此控制。四是严格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开展财务内审,加强财务监督,实行财务开支透明,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五)切实增强自律意识,着力打造廉洁交通

危机责任范文篇6

一、冷静分析形势,增强危机感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调整和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应对危机、扩大投资、确保稳定任务艰巨,具体说来,当前我们面临四大考验:

(一)经济低速运行给运输市场带来的冲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交通运输需求量降低,运输市场呈现低速运行态势,现有交通运输工具之间竞争加剧。同时,部分外出人员因就业紧张带车返乡或回乡购买车辆申请参与客运运输。去年10月份后,全县仅申请农村班线经营车辆即达600余辆,由于国家对客运市场实行宏观总量控制,我县客运市场无法满足数额如此巨大的需求,因此,全县范围内非法经营特别是非法客运骤增,不但严重地冲击着正常的客运秩序,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客运市场维护稳定的压力。

(二)燃油税改革短期阵痛难免。燃油税改革涉及面广,调整力度大,各种利益的再分配,资金性质及管理方式的变化等,给交通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养路费等规费取消后,不但使队伍生存压力陡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现实问题,而且使直接从事规费征稽的运管一线人员眼前无事可干、长远安置甚至分流缺乏渠道、手段和经验,这一切,都极大地考验着我们的心理能力、调整能力和行政能力。与此同时,燃油税和大部制改革后,交通发展环境、工作重点、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行业管理手段有的弱化、有的缺失,如不能快速调整、尽快适应,则极可能造成管理真空和心理失衡。适应新的形势,加快推进管理创新,搭建新的管理平台,探索新的管理手段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快新一轮交通建设投资压力巨大。近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三化、三集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一轮发展的更高要求,而我县交通尤其是农村公路网络虽已基本形成,但从总体布局上看功能不完善、断头路多通达广度和深度不够;从公路质量看等级低、路况差,不但通而不畅的问题严重存在,而且公路承载能力弱,特别是桥梁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全县现有公路1949.8公里中,三级及以下(含三级)公路1779.4公里,占总数91.3%;库北、长程、复套等公路路况极差,千洞百孔,不但无法保证通行,甚至无法保证安全。县道共1065.6延米/38座桥梁中,亟需改造甚至重建的达246.5延米/5座。面对改、新建所需的巨额资金需求,一方面近年来为加快发展背负的巨额债务使交通部门举步维艰,截至去年底,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欠债8300余万元(其中县政府欠拨配套资金近8000万元);另一方面,由于交通规费取消,交通系统原有融资平台丧失,短期内,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力度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如何抢抓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机遇,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支持和寻找新的融资渠道,确保地方自筹资金到位,缓解甚至消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供需矛盾,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并力争尽快解决的一大课题。

(四)交通队伍管理和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由于历史原因,我县交通不但队伍十分庞大,人员总数比太湖、望江、岳西三县总和还要多,为安庆八县(市)之首,而且90%来源于退役士兵(官)安置和待业转岗,非全日制专业学校毕业分配又缺乏正规的继续教育和系统的专业培训,文化层次普遍较低,专业知识匮乏。因全部为自收自支性质,加上交通规费长期在系统内封闭运行,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余味,不但使人浮于事、因人设事、因人设岗等问题和特殊阶层、小团体利益等观念严重存在,大局观念、服务意识和严格管理、规范执法、科学发展思想淡薄,导致队伍混乱、人难管、事难办等问题产生,而且与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不符合、不适应的现象经常发生;燃油税改革前,为生存而征费,为征费而轻视市场主体和公民权利甚至吵嘴、打架等问题严重存在;燃油税改革后,一些人又不懂服务、不会服务于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对新形势和发展中的困难,有的急躁冒进,想毕其功于一役,有的畏难彷徨、丧失信心、不知所措等等,这些问题既不可能完全依赖政府和政策全部解决,也可不能在短期内迅速解决,更不能寄希望于自行消失,只有积极面对,依靠全体干部职工,千方百计,群策群力,逐一解决。

二、积极应对挑战,增强信心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做好交通工作仍然有更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提供了难得机遇。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作出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把交通建设作为加大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此,只要我们保持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顺势而为,就一定有所作为。

(二)重大改革实施为理顺交通体制机制提供了良好契机。长期以来,交通系统虽运作机制协调有序、运转顺畅,但随着形势变化,仍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责权脱节、效率不高的问题,燃油税改革不但为理顺交通体制机制、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利时机,而且使交通摆脱长期以来为征费而管理、为生存而工作的尴尬身份和局面实现身份和职能的回归提供了平台。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搞管理,全心全意服好务将成为交通的主要职责。

(三)我县发展基础和后劲支撑已具备。经过一代又一代交通人的共同努力,我县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已建立,布局日臻完善,规模不断扩大,运输服务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公路瓶颈制约状况正在缓解,境内拥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3条,县道14条29.65公里,乡道17条182.1公里,村道648条1262.9公里,至今年年底,全县所有村(居)都能通水泥(油)路;长江黄金水道63公里,可以利用的岸线资源5公里;全县现有营运车辆3618台,其中货运车辆2450台3274吨,客运车辆1168台11557座,客货运企业21家,从业人员达5713人。2008年,全县客货运输量分别为830万人和728万吨,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为61190万人公里和43280万吨公里,这一切均表明,我县交通在服务县域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具备了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条件。

(四)交通地位作用的社会认知度日益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交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支持、配合、参与交通建设和管理的热情越来越高。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筹资、企业家献资、社会能人志士捐资、人民群众集资、干部职工助资、许多工程队垫资,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场景就是极其生动的说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交通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政策扶持、资金上倾斜给交通发展提

供了有力保证。

(五)队伍素质和能力有新的提高,经过多年的锤炼,我县交通干部职工政治上更加成熟,工作上更加积极,“交通人精神”进一步彰显,在百年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面前,全体干部职工夜以继日、除冰扫雪、送饭送水,保畅通,保平安;在赤日炎炎似火烧的酷暑,工程技术人员拉尺数袋、取芯检测,为建设工程保质量、保安全;在万家灯火的除夕之夜,运管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指挥交通、疏运旅客,为更多的旅客保顺利、保团圆。这一切,为我们战胜困难,推进科学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当前我县交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正确把握、精心运作,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面对挑战,信心是金。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发进取,主动工作,科学应对,化“危”为“机”。

三、增强责任意识,打造有为交通

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切实增强以人为本意识,着力构建和谐交通

构建和谐交通,维护稳定是前提。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维稳责任制,认真落实“分管负责制”和“属地负责制”,班子成员对联系单位维稳工作负全责,做到心中有数,下沉一级;各单位要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做不好就要追究责任;二要切实解决合理诉求,积极化解矛盾和问题。切实解决职工合理诉求,关心职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智慧,当前要特别做好改革政策的宣传工作,既稳定人心,又积极鼓励有志者自谋职业。尤其要做好人员安置工作,使全体职工有事可做,稳得住心。要切实解决老百姓尤其是服务对象的合理诉求,对人民群众的请诉求既要热情接待,又要千方百计,尽力解决,尽可能提供最满意服务。确实因不合法不合规的,也要耐心细致地解释清楚。

(二)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着力构建有为交通

交通系统干部职工要胸怀全局,心系发展,情系百姓,勇于并善于在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中挑重担,有作为。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一在建设养好农村公路,今年在确保完成全县村村通建设任务的同时,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完成田墨、徐洪线改造,红卫桥、长河桥、玉枢观桥新建和桃园桥、荆桥的改造工作,争取完成复套线改造,帮助程岭乡完成长程线改造任务;完成200万元县道大中修和日常养护工作任务;二要培育管好运输市场,牵头起草鼓励全县物流业发展的决定,规划并启动长途客站和北站外迁工作,建好乡镇客运站2个和招呼站10个、候车亭10个。开展打击黑出租车和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对此全局上下要层层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到单位、到人并落实责任追究制,自我加压,自我发展,动真的、干实的、使每个同志肩上有担子,身上有压力,做到己不尽责、寝食难安。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弘扬敢于争先,勇创一流的精神,用大家出色的成绩创造交通出色的业绩、赢得群众的理解和领导的支持。

(三)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构建服务交通

交通是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要围绕服务型交通行业目标,切实开展“两转两提”活动,即:切实转变管理者高人一等的“老爷”作风,开门纳谏,上门服务,与服务对象面对面解决问题,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转变拖拉疲沓的工作作风,简化流程,减少环节,立等就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方便于民、让利于民,真正提高办事效率。要切实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管理,一切围绕经营者,一切为了经营者,真正把交通窗口打造成经营者满意、领导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窗口。

(四)切实增强开源意识,着力构建节俭交通

进一步拓宽融资和收入渠道,开源节流,彻底摒弃大手大脚习惯,树立“勒紧裤带过日子”的思想,一要加强工程预决算管理,加大向上争项目、争资金力度,优化工程设计,加强施工监督,严格执行县政府建设项目评审制度,使各级政府的有限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二是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全面实现财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0%的目标。三是加强内部管理,从严控制支出,严格来人招待,公车管理等制度。今年,局机关公用经费支出确保在去年基础上下降15%以上,系统各单位也必须按此控制。四是严格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开展财务内审,加强财务监督,实行财务开支透明,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五)切实增强自律意识,着力打造廉洁交通

危机责任范文篇7

一、冷静分析形势,增强危机感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调整和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应对危机、扩大投资、确保稳定任务艰巨,具体说来,当前我们面临四大考验:

(一)经济低速运行给运输市场带来的冲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交通运输需求量降低,运输市场呈现低速运行态势,现有交通运输工具之间竞争加剧。同时,部分外出人员因就业紧张带车返乡或回乡购买车辆申请参与客运运输。去年10月份后,全县仅申请农村班线经营车辆即达600余辆,由于国家对客运市场实行宏观总量控制,我县客运市场无法满足数额如此巨大的需求,因此,全县范围内非法经营特别是非法客运骤增,不但严重地冲击着正常的客运秩序,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客运市场维护稳定的压力。

(二)燃油税改革短期阵痛难免。燃油税改革涉及面广,调整力度大,各种利益的再分配,资金性质及管理方式的变化等,给交通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养路费等规费取消后,不但使队伍生存压力陡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现实问题,而且使直接从事规费征稽的运管一线人员眼前无事可干、长远安置甚至分流缺乏渠道、手段和经验,这一切,都极大地考验着我们的心理能力、调整能力和行政能力。与此同时,燃油税和大部制改革后,交通发展环境、工作重点、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行业管理手段有的弱化、有的缺失,如不能快速调整、尽快适应,则极可能造成管理真空和心理失衡。适应新的形势,加快推进管理创新,搭建新的管理平台,探索新的管理手段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快新一轮交通建设投资压力巨大。近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三化、三集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一轮发展的更高要求,而我县交通尤其是农村公路网络虽已基本形成,但从总体布局上看功能不完善、断头路多通达广度和深度不够;从公路质量看等级低、路况差,不但通而不畅的问题严重存在,而且公路承载能力弱,特别是桥梁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全县现有公路1949.8公里中,三级及以下(含三级)公路1779.4公里,占总数91.3%;库北、长程、复套等公路路况极差,千洞百孔,不但无法保证通行,甚至无法保证安全。县道共1065.6延米/38座桥梁中,亟需改造甚至重建的达246.5延米/5座。面对改、新建所需的巨额资金需求,一方面近年来为加快发展背负的巨额债务使交通部门举步维艰,截至去年底,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欠债8300余万元(其中县政府欠拨配套资金近8000万元);另一方面,由于交通规费取消,交通系统原有融资平台丧失,短期内,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力度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如何抢抓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机遇,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支持和寻找新的融资渠道,确保地方自筹资金到位,缓解甚至消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供需矛盾,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并力争尽快解决的一大课题。

(四)交通队伍管理和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由于历史原因,我县交通不但队伍十分庞大,人员总数比太湖、望江、岳西三县总和还要多,为安庆八县(市)之首,而且90%来源于退役士兵(官)安置和待业转岗,非全日制专业学校毕业分配又缺乏正规的继续教育和系统的专业培训,文化层次普遍较低,专业知识匮乏。因全部为自收自支性质,加上交通规费长期在系统内封闭运行,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余味,不但使人浮于事、因人设事、因人设岗等问题和特殊阶层、小团体利益等观念严重存在,大局观念、服务意识和严格管理、规范执法、科学发展思想淡薄,导致队伍混乱、人难管、事难办等问题产生,而且与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不符合、不适应的现象经常发生;燃油税改革前,为生存而征费,为征费而轻视市场主体和公民权利甚至吵嘴、打架等问题严重存在;燃油税改革后,一些人又不懂服务、不会服务于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对新形势和发展中的困难,有的急躁冒进,想毕其功于一役,有的畏难彷徨、丧失信心、不知所措等等,这些问题既不可能完全依赖政府和政策全部解决,也可不能在短期内迅速解决,更不能寄希望于自行消失,只有积极面对,依靠全体干部职工,千方百计,群策群力,逐一解决。

二、积极应对挑战,增强信心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做好交通工作仍然有更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提供了难得机遇。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作出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把交通建设作为加大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此,只要我们保持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顺势而为,就一定有所作为。

(二)重大改革实施为理顺交通体制机制提供了良好契机。长期以来,交通系统虽运作机制协调有序、运转顺畅,但随着形势变化,仍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责权脱节、效率不高的问题,燃油税改革不但为理顺交通体制机制、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利时机,而且使交通摆脱长期以来为征费而管理、为生存而工作的尴尬身份和局面实现身份和职能的回归提供了平台。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搞管理,全心全意服好务将成为交通的主要职责。

(三)我县发展基础和后劲支撑已具备。经过一代又一代交通人的共同努力,我县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已建立,布局日臻完善,规模不断扩大,运输服务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公路瓶颈制约状况正在缓解,境内拥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3条,县道14条29.65公里,乡道17条182.1公里,村道648条1262.9公里,至今年年底,全县所有村(居)都能通水泥(油)路;长江黄金水道63公里,可以利用的岸线资源5公里;全县现有营运车辆3618台,其中货运车辆2450台3274吨,客运车辆1168台11557座,客货运企业21家,从业人员达5713人。2008年,全县客货运输量分别为830万人和728万吨,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为61190万人公里和43280万吨公里,这一切均表明,我县交通在服务县域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具备了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条件。

(四)交通地位作用的社会认知度日益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交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支持、配合、参与交通建设和管理的热情越来越高。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筹资、企业家献资、社会能人志士捐资、人民群众集资、干部职工助资、许多工程队垫资,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场景就是极其生动的说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交通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政策扶持、资金上倾斜给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五)队伍素质和能力有新的提高,经过多年的锤炼,我县交通干部职工政治上更加成熟,工作上更加积极,“交通人精神”进一步彰显,在百年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面前,全体干部职工夜以继日、除冰扫雪、送饭送水,保畅通,保平安;在赤日炎炎似火烧的酷暑,工程技术人员拉尺数袋、取芯检测,为建设工程保质量、保安全;在万家灯火的除夕之夜,运管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指挥交通、疏运旅客,为更多的旅客保顺利、保团圆。这一切,为我们战胜困难,推进科学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当前我县交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正确把握、精心运作,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面对挑战,信心是金。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发进取,主动工作,科学应对,化“危”为“机”。

三、增强责任意识,打造有为交通

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切实增强以人为本意识,着力构建和谐交通

构建和谐交通,维护稳定是前提。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维稳责任制,认真落实“分管负责制”和“属地负责制”,班子成员对联系单位维稳工作负全责,做到心中有数,下沉一级;各单位要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做不好就要追究责任;二要切实解决合理诉求,积极化解矛盾和问题。切实解决职工合理诉求,关心职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智慧,当前要特别做好改革政策的宣传工作,既稳定人心,又积极鼓励有志者自谋职业。尤其要做好人员安置工作,使全体职工有事可做,稳得住心。要切实解决老百姓尤其是服务对象的合理诉求,对人民群众的请诉求既要热情接待,又要千方百计,尽力解决,尽可能提供最满意服务。确实因不合法不合规的,也要耐心细致地解释清楚。

(二)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着力构建有为交通

交通系统干部职工要胸怀全局,心系发展,情系百姓,勇于并善于在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中挑重担,有作为。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一在建设养好农村公路,今年在确保完成全县村村通建设任务的同时,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完成田墨、徐洪线改造,红卫桥、长河桥、玉枢观桥新建和桃园桥、荆桥的改造工作,争取完成复套线改造,帮助程岭乡完成长程线改造任务;完成200万元县道大中修和日常养护工作任务;二要培育管好运输市场,牵头起草鼓励全县物流业发展的决定,规划并启动长途客站和北站外迁工作,建好乡镇客运站2个和招呼站10个、候车亭10个。开展打击黑出租车和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对此全局上下要层层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到单位、到人并落实责任追究制,自我加压,自我发展,动真的、干实的、使每个同志肩上有担子,身上有压力,做到己不尽责、寝食难安。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弘扬敢于争先,勇创一流的精神,用大家出色的成绩创造交通出色的业绩、赢得群众的理解和领导的支持。

(三)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构建服务交通

交通是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要围绕服务型交通行业目标,切实开展“两转两提”活动,即:切实转变管理者高人一等的“老爷”作风,开门纳谏,上门服务,与服务对象面对面解决问题,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转变拖拉疲沓的工作作风,简化流程,减少环节,立等就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方便于民、让利于民,真正提高办事效率。要切实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管理,一切围绕经营者,一切为了经营者,真正把交通窗口打造成经营者满意、领导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窗口。

(四)切实增强开源意识,着力构建节俭交通

进一步拓宽融资和收入渠道,开源节流,彻底摒弃大手大脚习惯,树立“勒紧裤带过日子”的思想,一要加强工程预决算管理,加大向上争项目、争资金力度,优化工程设计,加强施工监督,严格执行县政府建设项目评审制度,使各级政府的有限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二是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全面实现财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0%的目标。三是加强内部管理,从严控制支出,严格来人招待,公车管理等制度。今年,局机关公用经费支出确保在去年基础上下降15%以上,系统各单位也必须按此控制。四是严格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开展财务内审,加强财务监督,实行财务开支透明,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五)切实增强自律意识,着力打造廉洁交通

危机责任范文篇8

一、冷静分析形势,增强危机感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调整和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应对危机、扩大投资、确保稳定任务艰巨,具体说来,当前我们面临四大考验:

(一)经济低速运行给运输市场带来的冲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交通运输需求量降低,运输市场呈现低速运行态势,现有交通运输工具之间竞争加剧。同时,部分外出人员因就业紧张带车返乡或回乡购买车辆申请参与客运运输。去年10月份后,全县仅申请农村班线经营车辆即达600余辆,由于国家对客运市场实行宏观总量控制,我县客运市场无法满足数额如此巨大的需求,因此,全县范围内非法经营特别是非法客运骤增,不但严重地冲击着正常的客运秩序,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客运市场维护稳定的压力。

(二)燃油税改革短期阵痛难免。燃油税改革涉及面广,调整力度大,各种利益的再分配,资金性质及管理方式的变化等,给交通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养路费等规费取消后,不但使队伍生存压力陡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现实问题,而且使直接从事规费征稽的运管一线人员眼前无事可干、长远安置甚至分流缺乏渠道、手段和经验,这一切,都极大地考验着我们的心理能力、调整能力和行政能力。与此同时,燃油税和大部制改革后,交通发展环境、工作重点、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行业管理手段有的弱化、有的缺失,如不能快速调整、尽快适应,则极可能造成管理真空和心理失衡。适应新的形势,加快推进管理创新,搭建新的管理平台,探索新的管理手段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快新一轮交通建设投资压力巨大。近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三化、三集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一轮发展的更高要求,而我县交通尤其是农村公路网络虽已基本形成,但从总体布局上看功能不完善、断头路多通达广度和深度不够;从公路质量看等级低、路况差,不但通而不畅的问题严重存在,而且公路承载能力弱,特别是桥梁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全县现有公路1949.8公里中,三级及以下(含三级)公路1779.4公里,占总数91.3%;库北、长程、复套等公路路况极差,千洞百孔,不但无法保证通行,甚至无法保证安全。县道共1065.6延米/38座桥梁中,亟需改造甚至重建的达246.5延米/5座。面对改、新建所需的巨额资金需求,一方面近年来为加快发展背负的巨额债务使交通部门举步维艰,截至去年底,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欠债8300余万元(其中县政府欠拨配套资金近8000万元);另一方面,由于交通规费取消,交通系统原有融资平台丧失,短期内,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力度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如何抢抓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机遇,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支持和寻找新的融资渠道,确保地方自筹资金到位,缓解甚至消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供需矛盾,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并力争尽快解决的一大课题。

(四)交通队伍管理和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由于历史原因,我县交通不但队伍十分庞大,人员总数比太湖、望江、岳西三县总和还要多,为安庆八县(市)之首,而且90%来源于退役士兵(官)安置和待业转岗,非全日制专业学校毕业分配又缺乏正规的继续教育和系统的专业培训,文化层次普遍较低,专业知识匮乏。因全部为自收自支性质,加上交通规费长期在系统内封闭运行,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余味,不但使人浮于事、因人设事、因人设岗等问题和特殊阶层、小团体利益等观念严重存在,大局观念、服务意识和严格管理、规范执法、科学发展思想淡薄,导致队伍混乱、人难管、事难办等问题产生,而且与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不符合、不适应的现象经常发生;燃油税改革前,为生存而征费,为征费而轻视市场主体和公民权利甚至吵嘴、打架等问题严重存在;燃油税改革后,一些人又不懂服务、不会服务于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对新形势和发展中的困难,有的急躁冒进,想毕其功于一役,有的畏难彷徨、丧失信心、不知所措等等,这些问题既不可能完全依赖政府和政策全部解决,也可不能在短期内迅速解决,更不能寄希望于自行消失,只有积极面对,依靠全体干部职工,千方百计,群策群力,逐一解决。

二、积极应对挑战,增强信心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做好交通工作仍然有更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提供了难得机遇。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作出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把交通建设作为加大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此,只要我们保持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顺势而为,就一定有所作为。

(二)重大改革实施为理顺交通体制机制提供了良好契机。长期以来,交通系统虽运作机制协调有序、运转顺畅,但随着形势变化,仍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责权脱节、效率不高的问题,燃油税改革不但为理顺交通体制机制、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利时机,而且使交通摆脱长期以来为征费而管理、为生存而工作的尴尬身份和局面实现身份和职能的回归提供了平台。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搞管理,全心全意服好务将成为交通的主要职责。

(三)我县发展基础和后劲支撑已具备。经过一代又一代交通人的共同努力,我县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已建立,布局日臻完善,规模不断扩大,运输服务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公路瓶颈制约状况正在缓解,境内拥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3条,县道14条29.65公里,乡道17条182.1公里,村道648条1262.9公里,至今年年底,全县所有村(居)都能通水泥(油)路;长江黄金水道63公里,可以利用的岸线资源5公里;全县现有营运车辆3618台,其中货运车辆2450台3274吨,客运车辆1168台11557座,客货运企业21家,从业人员达5713人。2008年,全县客货运输量分别为830万人和728万吨,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为61190万人公里和43280万吨公里,这一切均表明,我县交通在服务县域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具备了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条件。

(四)交通地位作用的社会认知度日益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交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支持、配合、参与交通建设和管理的热情越来越高。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筹资、企业家献资、社会能人志士捐资、人民群众集资、干部职工助资、许多工程队垫资,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场景就是极其生动的说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交通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政策扶持、资金上倾斜给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五)队伍素质和能力有新的提高,经过多年的锤炼,我县交通干部职工政治上更加成熟,工作上更加积极,“交通人精神”进一步彰显,在百年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面前,全体干部职工夜以继日、除冰扫雪、送饭送水,保畅通,保平安;在赤日炎炎似火烧的酷暑,工程技术人员拉尺数袋、取芯检测,为建设工程保质量、保安全;在万家灯火的除夕之夜,运管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指挥交通、疏运旅客,为更多的旅客保顺利、保团圆。这一切,为我们战胜困难,推进科学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当前我县交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正确把握、精心运作,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面对挑战,信心是金。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发进取,主动工作,科学应对,化“危”为“机”。

三、增强责任意识,打造有为交通

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切实增强以人为本意识,着力构建和谐交通

构建和谐交通,维护稳定是前提。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维稳责任制,认真落实“分管负责制”和“属地负责制”,班子成员对联系单位维稳工作负全责,做到心中有数,下沉一级;各单位要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做不好就要追究责任;二要切实解决合理诉求,积极化解矛盾和问题。切实解决职工合理诉求,关心职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智慧,当前要特别做好改革政策的宣传工作,既稳定人心,又积极鼓励有志者自谋职业。尤其要做好人员安置工作,使全体职工有事可做,稳得住心。要切实解决老百姓尤其是服务对象的合理诉求,对人民群众的请诉求既要热情接待,又要千方百计,尽力解决,尽可能提供最满意服务。确实因不合法不合规的,也要耐心细致地解释清楚。

(二)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着力构建有为交通

交通系统干部职工要胸怀全局,心系发展,情系百姓,勇于并善于在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中挑重担,有作为。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一在建设养好农村公路,今年在确保完成全县村村通建设任务的同时,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完成田墨、徐洪线改造,红卫桥、长河桥、玉枢观桥新建和桃园桥、荆桥的改造工作,争取完成复套线改造,帮助程岭乡完成长程线改造任务;完成200万元县道大中修和日常养护工作任务;二要培育管好运输市场,牵头起草鼓励全县物流业发展的决定,规划并启动长途客站和北站外迁工作,建好乡镇客运站2个和招呼站10个、候车亭10个。开展打击黑出租车和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对此全局上下要层层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到单位、到人并落实责任追究制,自我加压,自我发展,动真的、干实的、使每个同志肩上有担子,身上有压力,做到己不尽责、寝食难安。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弘扬敢于争先,勇创一流的精神,用大家出色的成绩创造交通出色的业绩、赢得群众的理解和领导的支持。

(三)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构建服务交通

交通是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要围绕服务型交通行业目标,切实开展“两转两提”活动,即:切实转变管理者高人一等的“老爷”作风,开门纳谏,上门服务,与服务对象面对面解决问题,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转变拖拉疲沓的工作作风,简化流程,减少环节,立等就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方便于民、让利于民,真正提高办事效率。要切实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管理,一切围绕经营者,一切为了经营者,真正把交通窗口打造成经营者满意、领导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窗口。

(四)切实增强开源意识,着力构建节俭交通

进一步拓宽融资和收入渠道,开源节流,彻底摒弃大手大脚习惯,树立“勒紧裤带过日子”的思想,一要加强工程预决算管理,加大向上争项目、争资金力度,优化工程设计,加强施工监督,严格执行县政府建设项目评审制度,使各级政府的有限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二是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全面实现财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0%的目标。三是加强内部管理,从严控制支出,严格来人招待,公车管理等制度。今年,局机关公用经费支出确保在去年基础上下降15%以上,系统各单位也必须按此控制。四是严格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开展财务内审,加强财务监督,实行财务开支透明,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五)切实增强自律意识,着力打造廉洁交通

危机责任范文篇9

一、冷静分析形势,增强危机感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调整和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应对危机、扩大投资、确保稳定任务艰巨,具体说来,当前我们面临四大考验:

(一)经济低速运行给运输市场带来的冲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交通运输需求量降低,运输市场呈现低速运行态势,现有交通运输工具之间竞争加剧。同时,部分外出人员因就业紧张带车返乡或回乡购买车辆申请参与客运运输。去年10月份后,全县仅申请农村班线经营车辆即达600余辆,由于国家对客运市场实行宏观总量控制,我县客运市场无法满足数额如此巨大的需求,因此,全县范围内非法经营特别是非法客运骤增,不但严重地冲击着正常的客运秩序,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客运市场维护稳定的压力。

(二)燃油税改革短期阵痛难免。燃油税改革涉及面广,调整力度大,各种利益的再分配,资金性质及管理方式的变化等,给交通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养路费等规费取消后,不但使队伍生存压力陡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现实问题,而且使直接从事规费征稽的运管一线人员眼前无事可干、长远安置甚至分流缺乏渠道、手段和经验,这一切,都极大地考验着我们的心理能力、调整能力和行政能力。与此同时,燃油税和大部制改革后,交通发展环境、工作重点、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行业管理手段有的弱化、有的缺失,如不能快速调整、尽快适应,则极可能造成管理真空和心理失衡。适应新的形势,加快推进管理创新,搭建新的管理平台,探索新的管理手段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快新一轮交通建设投资压力巨大。近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三化、三集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一轮发展的更高要求,而我县交通尤其是农村公路网络虽已基本形成,但从总体布局上看功能不完善、断头路多通达广度和深度不够;从公路质量看等级低、路况差,不但通而不畅的问题严重存在,而且公路承载能力弱,特别是桥梁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全县现有公路1949.8公里中,三级及以下(含三级)公路1779.4公里,占总数91.3%;库北、长程、复套等公路路况极差,千洞百孔,不但无法保证通行,甚至无法保证安全。县道共1065.6延米/38座桥梁中,亟需改造甚至重建的达246.5延米/5座。面对改、新建所需的巨额资金需求,一方面近年来为加快发展背负的巨额债务使交通部门举步维艰,截至去年底,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欠债8300余万元(其中县政府欠拨配套资金近8000万元);另一方面,由于交通规费取消,交通系统原有融资平台丧失,短期内,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力度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如何抢抓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机遇,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支持和寻找新的融资渠道,确保地方自筹资金到位,缓解甚至消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供需矛盾,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并力争尽快解决的一大课题。

(四)交通队伍管理和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由于历史原因,我县交通不但队伍十分庞大,人员总数比太湖、望江、岳西三县总和还要多,为安庆八县(市)之首,而且90%来源于退役士兵(官)安置和待业转岗,非全日制专业学校毕业分配又缺乏正规的继续教育和系统的专业培训,文化层次普遍较低,专业知识匮乏。因全部为自收自支性质,加上交通规费长期在系统内封闭运行,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余味,不但使人浮于事、因人设事、因人设岗等问题和特殊阶层、小团体利益等观念严重存在,大局观念、服务意识和严格管理、规范执法、科学发展思想淡薄,导致队伍混乱、人难管、事难办等问题产生,而且与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不符合、不适应的现象经常发生;燃油税改革前,为生存而征费,为征费而轻视市场主体和公民权利甚至吵嘴、打架等问题严重存在;燃油税改革后,一些人又不懂服务、不会服务于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对新形势和发展中的困难,有的急躁冒进,想毕其功于一役,有的畏难彷徨、丧失信心、不知所措等等,这些问题既不可能完全依赖政府和政策全部解决,也可不能在短期内迅速解决,更不能寄希望于自行消失,只有积极面对,依靠全体干部职工,千方百计,群策群力,逐一解决。

二、积极应对挑战,增强信心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做好交通工作仍然有更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提供了难得机遇。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作出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把交通建设作为加大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此,只要我们保持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顺势而为,就一定有所作为。

(二)重大改革实施为理顺交通体制机制提供了良好契机。长期以来,交通系统虽运作机制协调有序、运转顺畅,但随着形势变化,仍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责权脱节、效率不高的问题,燃油税改革不但为理顺交通体制机制、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利时机,而且使交通摆脱长期以来为征费而管理、为生存而工作的尴尬身份和局面实现身份和职能的回归提供了平台。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搞管理,全心全意服好务将成为交通的主要职责。

(三)我县发展基础和后劲支撑已具备。经过一代又一代交通人的共同努力,我县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已建立,布局日臻完善,规模不断扩大,运输服务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公路瓶颈制约状况正在缓解,境内拥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3条,县道14条29.65公里,乡道17条182.1公里,村道648条1262.9公里,至今年年底,全县所有村(居)都能通水泥(油)路;长江黄金水道63公里,可以利用的岸线资源5公里;全县现有营运车辆3618台,其中货运车辆2450台3274吨,客运车辆1168台11557座,客货运企业21家,从业人员达5713人。20**年,全县客货运输量分别为830万人和728万吨,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为61190万人公里和43280万吨公里,这一切均表明,我县交通在服务县域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具备了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条件。

(四)交通地位作用的社会认知度日益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交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支持、配合、参与交通建设和管理的热情越来越高。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筹资、企业家献资、社会能人志士捐资、人民群众集资、干部职工助资、许多工程队垫资,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场景就是极其生动的说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交通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政策扶持、资金上倾斜给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五)队伍素质和能力有新的提高,经过多年的锤炼,我县交通干部职工政治上更加成熟,工作上更加积极,“交通人精神”进一步彰显,在百年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面前,全体干部职工夜以继日、除冰扫雪、送饭送水,保畅通,保平安;在赤日炎炎似火烧的酷暑,工程技术人员拉尺数袋、取芯检测,为建设工程保质量、保安全;在万家灯火的除夕之夜,运管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指挥交通、疏运旅客,为更多的旅客保顺利、保团圆。这一切,为我们战胜困难,推进科学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当前我县交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正确把握、精心运作,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面对挑战,信心是金。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发进取,主动工作,科学应对,化“危”为“机”。

三、增强责任意识,打造有为交通

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切实增强以人为本意识,着力构建和谐交通

构建和谐交通,维护稳定是前提。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维稳责任制,认真落实“分管负责制”和“属地负责制”,班子成员对联系单位维稳工作负全责,做到心中有数,下沉一级;各单位要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做不好就要追究责任;二要切实解决合理诉求,积极化解矛盾和问题。切实解决职工合理诉求,关心职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智慧,当前要特别做好改革政策的宣传工作,既稳定人心,又积极鼓励有志者自谋职业。尤其要做好人员安置工作,使全体职工有事可做,稳得住心。要切实解决老百姓尤其是服务对象的合理诉求,对人民群众的请诉求既要热情接待,又要千方百计,尽力解决,尽可能提供最满意服务。确实因不合法不合规的,也要耐心细致地解释清楚。

(二)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着力构建有为交通

交通系统干部职工要胸怀全局,心系发展,情系百姓,勇于并善于在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中挑重担,有作为。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一在建设养好农村公路,今年在确保完成全县村村通建设任务的同时,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完成田墨、徐洪线改造,红卫桥、长河桥、玉枢观桥新建和桃园桥、荆桥的改造工作,争取完成复套线改造,帮助程岭乡完成长程线改造任务;完成200万元县道大中修和日常养护工作任务;二要培育管好运输市场,牵头起草鼓励全县物流业发展的决定,规划并启动长途客站和北站外迁工作,建好乡镇客运站2个和招呼站10个、候车亭10个。开展打击黑出租车和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对此全局上下要层层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到单位、到人并落实责任追究制,自我加压,自我发展,动真的、干实的、使每个同志肩上有担子,身上有压力,做到己不尽责、寝食难安。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弘扬敢于争先,勇创一流的精神,用大家出色的成绩创造交通出色的业绩、赢得群众的理解和领导的支持。

(三)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构建服务交通

交通是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要围绕服务型交通行业目标,切实开展“两转两提”活动,即:切实转变管理者高人一等的“老爷”作风,开门纳谏,上门服务,与服务对象面对面解决问题,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转变拖拉疲沓的工作作风,简化流程,减少环节,立等就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方便于民、让利于民,真正提高办事效率。要切实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管理,一切围绕经营者,一切为了经营者,真正把交通窗口打造成经营者满意、领导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窗口。

(四)切实增强开源意识,着力构建节俭交通

进一步拓宽融资和收入渠道,开源节流,彻底摒弃大手大脚习惯,树立“勒紧裤带过日子”的思想,一要加强工程预决算管理,加大向上争项目、争资金力度,优化工程设计,加强施工监督,严格执行县政府建设项目评审制度,使各级政府的有限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二是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全面实现财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0%的目标。三是加强内部管理,从严控制支出,严格来人招待,公车管理等制度。今年,局机关公用经费支出确保在去年基础上下降15%以上,系统各单位也必须按此控制。四是严格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开展财务内审,加强财务监督,实行财务开支透明,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五)切实增强自律意识,着力打造廉洁交通

危机责任范文篇10

【关键词】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政府责任

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利益和权力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重新的分配、转移,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我们要站在复杂和综合的角度上,对危机的性质、状态和前景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把握、估计和预测。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人,在公共危机的预警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试图分析政府在公共危机预警中的责任缺失,以明确政府责任问题,进而在理念上实现由强调公民义务和政府权力到强调公民权利和政府责任的转变。

一、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及政府责任

(一)公共危机的概念界定

按照国际社会的一般看法,公共危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而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社会公共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我国学者认为公共危机是由于某些无法预测的因素诱发产生的对公共安全、公共利益形成重大威胁的事件。

(二)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政府责任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是指在危机演变的不同阶段中,对可能引起危机的各种要素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危机信号和危机征兆进行严密监测,对其发展趋势、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及其危害程度作出合理科学的估计,并向有关部门发出危机警报的一套运行体系。

建立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需要政府做的工作有:

1.建立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控系统,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

2.制定各种科学意义上的应对控制措施,努力探究危机形成、爆发的一般规律及其解决的一般规律和控制策略。

3.开展政府雇员危机管理培训和全民危机管理意识教育,增强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雇员危机管理的意识和技能。

4.在危机的潜伏期和初显期,政府应对可能导致其爆发的因素做好控制工作,努力把一切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化解于爆发之前。

二、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政府责任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危机监测不力

危机预警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对各种潜在风险进行随时评估,我国现行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就缺少风险评估机制,对危机发生或能发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因素的调查、评价和预测。再加上没有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控系统,未能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缺乏敏锐的危机判断能力,很难做到对危机的详细预警分析。

(二)预案粗陋,缺少演练

要做到预案求实,不仅要有危机一旦发生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多套行动(遏制危机、处理、消除危机,重建或恢复正常状态)方案,而且要通过教育、培训、演练或计算机模拟、培养,提高领导者的指挥能力和群众的应变能力,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使危机一旦发生,预案能够切实地发挥作用。我国现实存在的问题,不仅是预案粗陋,更重要的是缺乏培训和演练,停留于应付上级检查,做表面文章,甚至多发的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预案也是如此。

(三)没有及时准确地信息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信息传递方面喜欢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致使内部信息渠道严重阻塞或扭曲;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缺乏规范、及时的信息披露制度,宣传主管部门又习惯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管理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缺少必要的法律保护,这诸多原因使大众传媒的信息传递作用和社会监督作用受到极大限制。再加上各级政府为了“保稳定”,各级官员为了“保乌纱帽”,以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过分看重吸引外资、发展旅游等方面的近期局部利益,使得各级政府在预防和救治危机进透明度极差。

三、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危机意识淡薄

在全球化背景下,危机的来源发生了变化,不只是战争会引发危机,环境、金融、病毒等也成为诱发危机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联系的日益紧密,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小概率事件的触发下都有可能诱发大规模的危机。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发展势头,各级政府部门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

(二)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政府职能的划分不够清晰,许多事项管理的权力、责任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部门封锁现象,沟通存在比较明显的障碍。在这种制度下,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非常困难。当危机爆发时,对于一些重大事项谁负责、对谁负责的问题更是难以明确,许多事项往往要由中央政府统一下令才能协调一致,导致了政府应对危机的反应能力大打折扣。

(三)缺乏常规性危机管理部门

危机爆发时,训练有素的危机管理机构有利于政府作出正确的反应。危机管理机构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必须把懂得危机管理的人员组成专业机构固定下来,持续累积信息和经验。使危机刚出现时,及时控制。而我国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现有行政机构,既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体系,又缺乏专业人员和应急运作机制,对于危机处理方式经常是遇事就成立一个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具有浓厚的临时色彩,因此在进行跨部门协调时工作量非常大,效果也不明显。

(四)法制滞后

法律制度是各种制度中最强硬的一种,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稀缺资源,同样地,法制建设也是危机管理制度建设中关键的一环。在西方发达国家,危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术成果就体现在立法上,如美国、日本、俄罗斯就有《紧急状态法》。而我国在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则相对滞后,政府在处理危机时仍然习惯于运用人治方式,相对忽视了法治方式。

(五)问责制度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把自己视作管理者,把民众视为被管理者,这种理念必然造成问责制度的缺失。我国政府官员经过授权拥有公共权力,必须接受监督并负有责任。但是实际过程中过于强调官员个人的主观动机而不论其工作成效,缺乏一种权力与责任对等的意识。有时即便是对责任官员做出了处理,也通常是久拖不决,甚至到最后不了了之。

四、强化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政府责任

预警机制中政府责任缺失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方面导致危机的扩大,增加危机处理成本,另一方面破坏了政府形象,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强化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政府责任势在必行。

(一)建立敏感的信息系统

1.加强危机管理软件系统建设。应当利用IT和网络技术,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信息网络,覆盖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基层自治组织、科研机构、事业单位、非营利团体、民间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信息管理系统,形成自己专用的、畅通的、可靠的信息采集、加工系统。政府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从静态上讲,包括三个方面的信息库:涉及各种社会现状与发展情况的信息库;危机防治与救治的资源信息库;危机管理中的技术数据信息库。从动态上讲,政府危机管理信息系统除上几个方面的信息库所涉及到的信息收集能力外,还包括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

2.整合外部力量。一方面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功能发挥必须有广大民众的积极配合,因此必须加强民众的危机意识和科学精神。从科学决策的角度看,政府应该对危机涉及的各个方面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智囊机构的作用。他们带来的是新的视角,新的逻辑,新的对策,他们常常能够使决策出现柳暗花明的气象。另一方面在危机管理上,我们要积极争取国际性的组织和地区性的组织在资金、人员、技术、教育和培训、以及道义上的支持,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在信息方面的沟通。通过全球合作,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谅解,维护国家的国际形象,一方面可以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

(二)强化危机预警的组织保证

1.建立分权式的组织结构。面对越来越多的决策,分权式组织结构可以让“下面”或“外面”做出更多的决定,减轻政府做决定的负担,有利于信息的收集与传递,提高危机预警的效率。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政府自身自上而下的行政组织系统,在各省、市、县、乡镇(街道办事处)都设置专职专业人员负责各种与危机有关的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和传播;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吸收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基层自治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社管会)的参与。通过这两方面的结合,形成一个上下联动、内外协调的危机应对组织网络。

2.设立常规性危机管理机构。在中央一级政府这个层面上,应尽快建立起具有会商决策和综合协调的常设性危机管理机构,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和任务,组织有危机处理经验的专家和政府官员对各类危机开展分析总结工作,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上制定长期的反危机战略和应急计划,并协调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工作,加强他们协同运转能力。在地方各级政府层面上,地方政府应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设立相应的对口管理部门,并根据本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具体的职能部门及组织形式,加强各部门间协调运作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

1.加强紧急状态立法。我们可以借助国外的危机管理经验和相关的法律制度,结合国内处理各类危机的经验,制定出一部统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紧急状态法》。对危机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权力义务、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的权力义务、组织运行程序、政府紧急权授予的规定、社会各阶层和公众的责任和义务、紧急管制措施规定、政府社会动员和征调规定、公民权利保障规定、政府信息通报规定、危机处理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及责任追究等问题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

2.建立行政问责制度。所谓行政问责,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社会公众等对公共行政行为进行质疑。权责对等是“行政问责”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认为官员在接受权力的同时,也就接过了责任。不肯或未能承担起应有责任,则其便没有资格或不必再持有权力。它更加强调的是工作效果。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主要有:司法机关追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的法律责任;各级党委行使人事任免权,追究行政首长的领导责任,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责任追究;行政相对方的追究。其中行政相对方的追究是构建我国公共危机责任机制中最重要最有力的一环。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