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旅游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6:04:30

和谐旅游

和谐旅游范文篇1

〔摘要〕为了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和谐旅游。和谐旅游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整体和谐的旅游,是处理好这三者间关系的旅游。为此,必须走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道路,走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道路,走城乡和谐、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更加开放的道路。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旅游,路径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产业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市场发展潜力大,关联性强,增长见效快,能为人民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提升社会文明素质等功能。它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增进国际间的交流,促进社会的稳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凝聚民心,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因此,旅游业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产业。

然而,目前在旅游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如: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旅游地文化的异化,人们道德风尚的转变,以及生态的恶化,安全事故隐患的存在,区域旅游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城乡旅游发展的不平衡等等,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和谐的音符。为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和谐旅游。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因此,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旅游也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入手:

一、和谐旅游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道路

目前,任何旅游区内的生态资源和环境所受到的负面影响都与旅游者和旅游开发商有直接的关系。无论是游客游山玩水、欣赏风景、观赏动植物等游览性活动,还是资源、景区管理者的经营活动,都对生态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再加上管理不善、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传统的旅游形式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是有目共睹,有的地方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我国的土地、淡水、能源、资源和环境状况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制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大多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必须吸取这样的教训,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我们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旅游产业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1.发展旅游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环境。我们把旅游业称为“无烟工业”是相对于有的产业来讲,尤其是相对于工业,旅游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消耗。同时发展旅游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有些地方可以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的工业,使人们从过去从事工业的路子转到开发当地有特色的旅游产业道路上来,由过去的对能源的消耗转到对环境的保护上来。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而且也保护了当地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2.走“循环旅游,节约型旅游”的道路。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都与消耗能源和资源关系密切。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原则)为标准,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不是要抑制旅游者的消费,而是注重提倡生态保护的理念,提倡合理消费,自觉注重消费过程中的生态环保,对废弃物按照“3R原则”进行合理处置。

“节约创造价值”,与其他行业一样,旅游业之所以要节约,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大家都知道我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的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60%,消耗每吨资源实现的GDP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旅游系统是与节约有关的一个重要方面,如饭店要节约电能和燃油,处理好污水的排放,提高中水的回用技术;土地要节约使用,还要建设生态环境,不搞重复性的建设等。景区要积极推进节能设施的开发,推进绿色旅游,建设绿色景区。今后,有关部门在对各旅游景区进行评估、检查时,要把“环保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作得是否到位放在第一位。

3.有效增强当地政府和群众对资源的保护意识,真正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青山绿水,才会有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就是青山绿水”。生态旅游地的旅游与环保工作是否协调,生态环境质量是好是坏,主要取决于旅游区开发者与管理者环保意识的强弱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强化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生态旅游地的环境污染问题才能得到控制和改善。另外还有一个能促使当地管理部门做好生态旅游开发设计与规划工作的关键因素,即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做到以科技为支撑,构建良性的生态旅游系统。优良的环境就是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二、和谐旅游要构建人与人的和谐,走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道路

传统的旅游发展思路是完全从经济增长的观点对待旅游事业的,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按照这种发展思路,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景区的管理和服务等工作都完全着眼于和服从于经济收益。而科学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游客到景区得到最好的休息和享受作为工作的根本目的,以游客对景区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当然经济收入是支持景区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重视经济效益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必须通过更好地为游客服务,使游客增强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来增加经济效益,而决不能以损害游客的当前和长远利益来谋求经济效益,更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谋取一时的利益。

1.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作到景区的管理者与游客之间的和谐。景区的管理者应热情周到地为游客服务,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使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促进景区内部人员的和谐,使所有的员工各尽其职、友好相处,形成办好景区的内部合力;此外,还要搞好景区与所在地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这样不仅为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多作了贡献,还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使旅游的发展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2.坚持诚信旅游。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信任,依靠品牌、良心和信誉取胜的社会。诚信是企业经营的基本条件。旅游企业要以品牌去争得游客,以良心去赢得游客,以诚信去获得游客。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诚信旅游”系列活动,只有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游客明白消费,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旅游诚信框架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放心旅游”。

3.实现安全旅游。据调查,这几年,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考虑和担心最多的问题,也是首要的问题就是人身财产的安全。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是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因此,我们必须消除旅游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加强旅游安全宣传,建立旅游安全预警制度,强化旅游安全的管理,督促各地旅游安全的建设。另外也要健全旅游法治建设,用法律来确保旅游安全的真正实现。

三、和谐旅游要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走城乡和谐、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更加开放的道路

1.发展农村地区旅游是实现城乡和谐、社会和谐的根本。2006年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年,又是中国乡村旅游主题年。2007年是中国城乡和谐旅游年,口号是“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可见,旅游业在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今,城乡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提高农民的收入与地位和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才是解决城乡矛盾的主要途径。我国大部分旅游资源位于农村地区,鼓励农民发展旅游,投身于旅游事业中,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

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有条件去旅游。过去,我国城市居民是旅游的主体,旅游经营者很少顾及消费水平低、居住较分散的广大农村旅游市场。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农民的旅游市场,显然不符合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启动农村旅游市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旅游局面,让旅游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不仅仅是城里人的专利。

可喜的是,从去年和今年我国的旅游主题来看,我国的旅游政策开始倾向于农村地区了,很短的时间内,旅游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旅游黄金周期间已形成了一个城乡互动,城里人下乡、乡里人进城的局面。由于旅游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信息,一些发展旅游的农村地区富裕起来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城里人的差别也在缩小。同时,旅游的发展也为农村解决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许多曾经在外打工的农民,由于自己的家乡搞活了旅游经济,也纷纷回乡。旅游在满足农民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有助于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有助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今,许多农民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市场观念,自发学起了普通话、电脑、外语等。同时,农村旅游的发展,还对引导农民树立诚信的观念、家庭和睦和邻里互助发挥了积极作用。

2.走遵守公德的和谐旅游道路。“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以中文标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为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坐,大声喧哗等是我们常见的中国公民在旅游期间的不文明行为。针对此,2006年国家旅游局分别颁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公约》,以此来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旅游不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休闲,更是一种社会行为。游客在欣赏大自然美景中,也要注意遵守社会公德。游客自身也是风景的组成部分,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不仅会玷污美丽的风景,也会破坏他人游览时的心情。和谐是大家共同的心声,为了让人人都能尽其游兴,每一名游客都不能放纵自己,应多一份谦让,多一份风度,营造一个彼此友善、相互谦让的良好旅游氛围。

和谐旅游范文篇2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旅游,路径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产业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市场发展潜力大,关联性强,增长见效快,能为人民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提升社会文明素质等功能。它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增进国际间的交流,促进社会的稳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凝聚民心,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因此,旅游业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产业。

然而,目前在旅游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如: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旅游地文化的异化,人们道德风尚的转变,以及生态的恶化,安全事故隐患的存在,区域旅游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城乡旅游发展的不平衡等等,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和谐的音符。为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和谐旅游。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因此,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旅游也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入手:

一、和谐旅游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道路

目前,任何旅游区内的生态资源和环境所受到的负面影响都与旅游者和旅游开发商有直接的关系。无论是游客游山玩水、欣赏风景、观赏动植物等游览性活动,还是资源、景区管理者的经营活动,都对生态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再加上管理不善、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传统的旅游形式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是有目共睹,有的地方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我国的土地、淡水、能源、资源和环境状况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制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大多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必须吸取这样的教训,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我们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旅游产业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1.发展旅游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环境。我们把旅游业称为“无烟工业”是相对于有的产业来讲,尤其是相对于工业,旅游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消耗。同时发展旅游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有些地方可以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的工业,使人们从过去从事工业的路子转到开发当地有特色的旅游产业道路上来,由过去的对能源的消耗转到对环境的保护上来。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而且也保护了当地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2.走“循环旅游,节约型旅游”的道路。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都与消耗能源和资源关系密切。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原则)为标准,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不是要抑制旅游者的消费,而是注重提倡生态保护的理念,提倡合理消费,自觉注重消费过程中的生态环保,对废弃物按照“3R原则”进行合理处置。

“节约创造价值”,与其他行业一样,旅游业之所以要节约,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大家都知道我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的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60%,消耗每吨资源实现的GDP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旅游系统是与节约有关的一个重要方面,如饭店要节约电能和燃油,处理好污水的排放,提高中水的回用技术;土地要节约使用,还要建设生态环境,不搞重复性的建设等。景区要积极推进节能设施的开发,推进绿色旅游,建设绿色景区。今后,有关部门在对各旅游景区进行评估、检查时,要把“环保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作得是否到位放在第一位。

3.有效增强当地政府和群众对资源的保护意识,真正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青山绿水,才会有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就是青山绿水”。生态旅游地的旅游与环保工作是否协调,生态环境质量是好是坏,主要取决于旅游区开发者与管理者环保意识的强弱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强化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生态旅游地的环境污染问题才能得到控制和改善。另外还有一个能促使当地管理部门做好生态旅游开发设计与规划工作的关键因素,即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做到以科技为支撑,构建良性的生态旅游系统。优良的环境就是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二、和谐旅游要构建人与人的和谐,走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道路

传统的旅游发展思路是完全从经济增长的观点对待旅游事业的,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按照这种发展思路,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景区的管理和服务等工作都完全着眼于和服从于经济收益。而科学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游客到景区得到最好的休息和享受作为工作的根本目的,以游客对景区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当然经济收入是支持景区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重视经济效益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必须通过更好地为游客服务,使游客增强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来增加经济效益,而决不能以损害游客的当前和长远利益来谋求经济效益,更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谋取一时的利益。

1.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作到景区的管理者与游客之间的和谐。景区的管理者应热情周到地为游客服务,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使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促进景区内部人员的和谐,使所有的员工各尽其职、友好相处,形成办好景区的内部合力;此外,还要搞好景区与所在地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这样不仅为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多作了贡献,还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使旅游的发展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2.坚持诚信旅游。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信任,依靠品牌、良心和信誉取胜的社会。诚信是企业经营的基本条件。旅游企业要以品牌去争得游客,以良心去赢得游客,以诚信去获得游客。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诚信旅游”系列活动,只有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游客明白消费,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旅游诚信框架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放心旅游”。

3.实现安全旅游。据调查,这几年,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考虑和担心最多的问题,也是首要的问题就是人身财产的安全。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是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因此,我们必须消除旅游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加强旅游安全宣传,建立旅游安全预警制度,强化旅游安全的管理,督促各地旅游安全的建设。另外也要健全旅游法治建设,用法律来确保旅游安全的真正实现。

三、和谐旅游要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走城乡和谐、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更加开放的道路

1.发展农村地区旅游是实现城乡和谐、社会和谐的根本。2006年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年,又是中国乡村旅游主题年。2007年是中国城乡和谐旅游年,口号是“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可见,旅游业在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今,城乡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提高农民的收入与地位和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才是解决城乡矛盾的主要途径。我国大部分旅游资源位于农村地区,鼓励农民发展旅游,投身于旅游事业中,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

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有条件去旅游。过去,我国城市居民是旅游的主体,旅游经营者很少顾及消费水平低、居住较分散的广大农村旅游市场。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农民的旅游市场,显然不符合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启动农村旅游市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旅游局面,让旅游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不仅仅是城里人的专利。

可喜的是,从去年和今年我国的旅游主题来看,我国的旅游政策开始倾向于农村地区了,很短的时间内,旅游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旅游黄金周期间已形成了一个城乡互动,城里人下乡、乡里人进城的局面。由于旅游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信息,一些发展旅游的农村地区富裕起来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城里人的差别也在缩小。同时,旅游的发展也为农村解决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许多曾经在外打工的农民,由于自己的家乡搞活了旅游经济,也纷纷回乡。旅游在满足农民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有助于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有助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今,许多农民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市场观念,自发学起了普通话、电脑、外语等。同时,农村旅游的发展,还对引导农民树立诚信的观念、家庭和睦和邻里互助发挥了积极作用。

2.走遵守公德的和谐旅游道路。“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以中文标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为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坐,大声喧哗等是我们常见的中国公民在旅游期间的不文明行为。针对此,2006年国家旅游局分别颁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公约》,以此来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旅游不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休闲,更是一种社会行为。游客在欣赏大自然美景中,也要注意遵守社会公德。游客自身也是风景的组成部分,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不仅会玷污美丽的风景,也会破坏他人游览时的心情。和谐是大家共同的心声,为了让人人都能尽其游兴,每一名游客都不能放纵自己,应多一份谦让,多一份风度,营造一个彼此友善、相互谦让的良好旅游氛围。公务员之家

和谐旅游范文篇3

旅游产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相辅相成,二者在目标、主体及扶持政策上存在许多交互点和相同点。

(一)目标和任务一致性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旅游业是在利用本地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两者都是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区域的发展差距,保障社会就业的充分性。

(二)主体一致性

第一,二者所涉及到的主体基本一致,都包括调控主体、参与主体、中介组织和监督机构等。第二,各个相应主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基本一致。政府起到扶持和调控的作用;农户和社区居民主要发挥参与服务的功能;监督机构和旅游协会主要起到监督的作用;企业组织连接了对象和市场。第三,二者主体参与的前提和意愿均是因为和谐社会建设及旅游业发展能带来各方面的效益。中新网贵州频道2013年4月15日报道,贵州省旅游业在过去五年全省总收入、接待总人数平均增幅分别为29.4%、27.9%,大力推动了贵州省经济的发展。据省假日旅游办汇总各地统计数据显示,仅清明小长假实现旅游总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29.2%。①在贵州省各地区旅游业发展取得成效的同时,旅游收入对贵州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政策的相互衔接

《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32号中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原则,加强和改进对旅游业的信贷管理和服务,要根据旅游项目的风险和经营情况,创新发展符合旅游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模式,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确保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获得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贵州省旅游条例》指出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很多政策更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相关政策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两者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二、贵州省和谐社会建设中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与其文化融合程度不够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且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但是没有形成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变成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优势。目前看来,贵州省并没有深度挖掘贵州的酒-茶文化、遵义的红色文化、黔东南的民族特色,没有结合自身的优势突出文化内涵和文化品牌。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与贵州省文化必须相互统一,不能相互脱离,各行其是。

(二)旅游业管理体制有待优化

近年来,尽管贵州省对旅游业发展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着经营体制不畅、权限不清、利益冲突等矛盾,形成了景区多头管理,[1]政企不分、缺乏市场化的管理机制,造成旅游资源的不公平竞争,导致资源开发效率低下。并且由于旅游产品是公共性产品,各行各业纷纷涉足,造成旅游市场供过于求的不良局面。

(三)旅游业结构单一,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不高

旅游业一个明显特征是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旅游主体(游客)的选择性,随着全国乃至世界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旅游供给明显大于旅游需求,导致旅游者的选择性(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他们对旅游的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区域整体形象信息,而非分散的景点信息。[2]第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水平的发展,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单一型的观光旅游产品阻碍了旅游产业的优化发展。而贵州省大多数景区仍然停留在一般的观光旅游层面上,缺乏对现有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缺少长久吸引顾客深度参与的互动体验旅游产品。第二,贵州省属于西部地区,相对不发达,许多管理部门水平低下、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服务大众意识,还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服务管理监督机构。旅游市场混乱,游客的安全和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这些都破坏了和谐社会建设中贵州省旅游业的整体形象,降低了贵州省旅游业的品位,影响了人与人和谐相处关系的形成。

(四)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贵州省旅游产业地位仍需提高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来培育和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细节上仍然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1.缺乏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旅游业是一门集历史、地理、人文、语言、艺术和环境等多门学科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3]贵州省旅游业起步相对较晚,同时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旅游开发资金有限,旅游管理和技术人才缺口很大。据分析,目前贵州省旅游业较为紧缺的人才主要有两类:一是旅游企业经营管理高端人才。二是随着旅游业发展需要一些新的专业人才,如电子商务、分时度假旅游、会展旅游、旅游资本运营等人才。2.缺乏资金的投入,旅游业宣传力度不够。第一,随着改革开放发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总体来说贵州省仍然属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财力资金有限,而旅游业本身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政府投资方面能力有限,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投入该省旅游产业的水平急需提高。第二,随着贵州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旅游业出现了快速良好发展,但是贵州省旅游资源较为分散,中小景区众多,龙头景区较少,缺乏有效的整合,品牌效应差。具体来说,“黄果树”瀑布驰名中外,却只有这一种产品冠名;人人皆知洛阳牡丹甲天下,却不知贵州省毕节市是杜鹃王国。从此角度来看,贵州省2014年第8期下旬刊(总第562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8,2014(CumulativetyNO.562)旅游业利用品牌效应的力度亟待提高。

(五)旅游产业交通设施不便利

交通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旅游业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贵州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还不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战略的需要,与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同时,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不强。贵州省运输通道建设明显滞后,不适应资源开发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不上去,旅游更无从何谈起。(六)旅游业发展引起生态环境恶化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结构改变、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失调、文化冲突加剧、传统文化湮灭等问题:随着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生态环境面临着人工改造,贵州特有的喀斯特地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交通工具带来的大气污染,游客丢弃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随处可见的游客不文明行为;传统文化的过度商业化;旅游业发展对当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如黄果树瀑布下游7km处的天星辰景区,其内修了一个体积过大、黄色玻璃瓦屋顶的茶室,与景区似一个天然喀斯特盆景公园特色很不协调,破坏了自然之美。[4]

三、促进贵州省旅游业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旅游业与旅游文化的紧密结合

强化文化理念,以文化视角审视旅游,以文化品位提升旅游,以文化传播带动旅游。第一,以喀斯特地质山水风光为基础,经典的遵义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为载体,多样化的黔东南民族风情为着力点,铜仁的佛教文化为支撑,带动酒文化、乌蒙文化、屯堡文化的发展,充分发掘和提炼人文旅游资源的精神意蕴、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第二,以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为重点抓手,整合演艺资源,发掘特色演艺;如利用“好花红”这首出名的民歌,让更多的人了解荔波茂兰的绝美、都匀毛尖的香气、平塘掌布的神奇、水族文化的惟一,打造黔南“好花红”的丰富文化内涵。[5]第三,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行业优势,积极申办博览会、交易会、花卉展等,并以此为平台凸显贵州省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推动贵州对外开放,促进贵州省与各省的交流合作,从而更好地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

(二)遵循旅游产业规律,健全区域旅游创新机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遵循旅游产业的形成规律与演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健全区域旅游创新机制,推进区域旅游产业的创新进程,对于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十分重要。第一,贵州省应坚持“全省统一规划,属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建立专业的旅游产业发展组织。第二,进一步梳理旅游行政管理中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政府对旅游行业的管理水平。第三,培育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集团,如贵州与海南旅游创新合作,定期组织旅游集团研究旅游产业中“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行业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三)推进技术创新,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旅游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规划建设一批“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景区”,实现服务手段信息化,[6]服务品质人性化。第一,丰富营销手段,利用微博、微信等新技术,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的宣传叠加效应。第二,借助媒体加强影视制作,依托贵州旅游文化资源,建设具有一定吸引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影视基地,打造一批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影视作品和品牌节目。央视曾热播的《奢香夫人》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毕节,贵州省应以此为契机,拍摄更多类似于此的剧作。第三,统筹建设数字旅游查询系统和网上预订系统,减少中间环节,方便异地游客,满足游客个性化服务需求。第四,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机构、安全保护机构和医疗机构,配备安全保护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为游客提供综合性优质服务,切实维护景区秩序,保障游客旅游安全。

(四)注重旅游人才培养,设立旅游发展科研基地

旅游人才战略规划是旅游业和谐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应实施人才兴旅工程,实现旅游人才资源持续开发与旅游业长期稳定增长的良性互动。第一,院校培训和定岗培训相结合,邀请高校、专业机构资深专家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质量、营销、安全、导游、接待礼仪等业务知识培训,举办乡村旅游从业服务、旅游安全质量监督等各类培训等。第二,积极引进市场营销、旅游娱乐管理、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物业管理等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旅游职工队伍。第三,以贵州大学等高校为骨干,发展旅游科研,以创新的思维探索多样化多模式旅游产业。

(五)进一步加强旅游交通建设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加快发展旅游交通建设,根据贵州省现有交通规划体系及“十二五”规划“六横七纵八联线”的高速公路网规划和“一干十六支”航空网络规划,②强化交通旅游功能,构建以公路、航空、铁路为骨架,以水运为重要补充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第二,对通乡油路建设规划范围内的旅游景区的公路项目尽快实施,消除断头路,增强景点的可进入性。第三,提升交通营运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交通配套辅助设施的建设,以方便、快捷、安全、舒适作为旅游交通的服务宗旨。

(六)实施旅游项目带动战略

第一,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做好旅游项目的建设工作,加强社会各界各组织的资金融合,大胆引进台资港资,积极开展户外体育运动基地建设、度假酒店投资等项目。第二,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及产业链的研究,搞好产业项目的储备。第三,鼓励与扶植旅游商品设计与生产、旅游用品设计与制造等新型产业。第四,不断创新、提高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品位,加快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及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如加大力度开发建设毕节地区的金沙安底温泉、毕子海子街温泉、阿西里西等一批休闲旅游产品,让更多的人体验贵州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气候之美、饮食之美、服务之美。

(七)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实现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和谐发展

和谐旅游范文篇4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下,我们##县依托旅游、生态与文化三种资源,始终以发展旅游业为先导产业,推动引发第二、第一产业共同发展,取得了全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因此,从我们##县的发展来看,要实现“旅游崛起”,加快构建和谐黄山,我认为,应该始终围绕发展“大旅游”的思路,着重做好以下几篇文章。

一、借资源优势兴游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首先必须做好旅游这篇文章。

1、要把握优势。从外部环境看,旅游业作为本世纪见效快、污染轻、产业关联度大的朝阳产业,中央及我省都把旅游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摆上了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为黄山发展“大旅游”提供了大气候和广阔的空间。从内部环境看,总投资795.39亿元的214个支撑项目建设,正逐步放大黄山功能,壮大整体实力。一个以旅游高速公路为支撑,铁路和民航相配套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中心城区山水特色城市形象与旅游公路沿线生态型城镇带相得益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魅力城市”等多项荣誉,使黄山旅游受到了各级的广泛好评和关注。这些都为“旅游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2、要多方引资。旅游开发投入大,单靠政府力量是办不到的。要按市场化要求,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多方引资。一要大力向外引资。通过广泛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优惠投资政策,吸引外地大财团、大公司、大股东来黄山投资开发。二要鼓励本地能人投资。要通过宣传,激发本地有经济实力的能人的爱乡热情,争取他们投资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

3、要深挖内涵。纵观外地知名景区,除了景点好外,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能引来游客无数。我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占全省总数的27.8%;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占全省总数的21.75%,全市地面文物有5000余处。因此,要组织专门人员深挖徽商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不断丰富景点文化内涵,增加景点文化魅力,做好黄山“徽”文章。

4、要建好队伍。“旅游崛起”需要通过一支业务精通、热爱旅游的专门人才的长抓不懈才会实现。为此,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充实加强旅游队伍,做到规划指导、宣传促销、景点开发、内涵挖掘、旅游市场管理等都有专人负责。要强化培训,经常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取经,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丰富知识。

二、借旅游牌子兴企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就要打好旅游的牌子,借旅游牌子招商、上项目、创品牌、拓市场。

1、借旅游牌子招商。在对外招商引资中,既要宣传黄山兴办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又要宣传黄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黄山资源的独特性和旅游资源对其投资开发的影响上来,以吸引外资。旅游发展得好,投资者既可在投资的项目上受益,又可在旅游环境中受益。

2、借旅游牌子上项目。旅游业是个关联度大的产业,它涉及到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要,可以开发的项目很多。比如,吃的方面,可以建设风味小吃园等;住的方面,可以建设旅游度假村、休闲别墅等;行的方面,可以组建旅游车队等;游的方面,可以建设徽文化旅游以及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景点项目;购的方面,可以兴办生产有黄山特色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的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娱的方面,可以投资建设各类现代旅游服务项目等。

3、借旅游牌子创品牌。一个企业,其产品要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农副产品,就必须与地方特色相结合。黄山的特色就在于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为此,企业在争创品牌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好产品的景点牌子,注册以西递宏村、花山迷窟、牯牛降等景点为命名的商标,使产品包装既有吸引力,又具观赏性,增加品牌特色,达到“双赢”效果。

4、借旅游牌子拓市场。一方面,企业要借对外宣传黄山旅游风光的机会,主动与旅游部门联合,把产品与旅游风光组合包装一起宣传,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我们在建设“##县旅游”网站时,就专门开辟旅游商品的子网页,对民间及各类企业生产的旅游商品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抓住游客到黄山旅游的机会,在相关地点设置商品专柜,向游客进行推介使用,从而达到通过游客的使用和宣传而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的。

三、借旅游项目富民

黄山地处皖南山区,农副产品多属绿色环保型。可借助建设华东绿色食品生产销售基地的契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开发旅游农副产品,借旅游项目富民。

1、通过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富民。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大力引进外资,又要充分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可以引导和扶持农民利用拥有的资金、土地、山林等积极参与开发。开发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村集体名义进行,也可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既可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园,也可参与景点建设。我县的龙池湾古农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开发商就是一个在外出打工归来的宏村农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通过挖掘、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建成的一个集旅游观光和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景点,经营上的成功,不仅使他本人投资的信心大增,决定今年继续开发水上垂钓、跑马等参与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景点内涵,也带动了一批为其打工的农民增加了收入。

2、通过服务旅游商品开发富民。旅游商品的原材料,特别是旅游农副产品的原材料,离不开农民的生产和提供。广大农民可通过为旅游农副产品生产原材料增加收入。如我县的蚕桑就是一例。通过县里多年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全县现有桑园3万多亩,人均占用桑园面积0.4亩,通过为华盛集团等企业提供蚕茧原料,去年就为全县近万茧农人均增加收入120余元。另外,我县的金星工艺总厂、民间工艺厂、二轻旅游产品开发中心等3家部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绝大部分的原材料也来之于县内农民。

3、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富民。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需要农民去种植、去管理。农民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可增加收入。如我县余家山(或五里生态农业观光区)开发的果木基地达到300亩左右,向当地招聘的农民工达到近百人,或举屯溪国家农业开发区一例,这些农民即可通过出租土地收益,又可通过服务基地而取得工资收入,比单纯种田增收不少;另外,农民也可利用自己具有观赏性的果园、茶园,再配以相应的辅助设施,如茶亭等,建成自己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我县“深冲茶文化园”项目就是以这种思路在进行开发。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4、通过参与旅游配套第三产业开发富民。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旅游要素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农村富余人员也可通过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而增加收入。如我县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各类宾馆、饭店、餐馆100多家,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350多户,参与旅游运输的个体户200多家,旅游业为全社会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这让当地农民极大地分享了发展旅游的成果,从中收益致富。

四、借旅游开发兴城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建设一个富有现代城市气息的城市至关重要,更为关键的是要借旅游开发之机,通过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引进外资参与配套设施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安居兴业,从而形成“以游兴城,以城促游”的良好局面。

1、增加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建议市政府每年要挤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城镇建设,这块资金主要应用于交通、水电、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及旧城的改造和城镇的绿化。要建设旅游大市,仅有中心城区还不行,还要根据景区景点的分布,建设好相关的城镇。可以采取制定统一计划、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

2、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城镇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主要应通过大力引进外资进行。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土地开发招商中,积极向客商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发展前景,让客商在投资房地产开发中,有意识地参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综合开发;同时,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先进文化进行嫁接,做好“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文章,不断提高城镇的游客接待能力和文化品位,把城镇建设成为商贸、客流、物流集散中心,真正把黄山建设成为旅游大市、文化大市。

3、不断扩大城市容量。随着区县经济的发展和致富农民的不断增多,建议市委、市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放宽农民进城限制,特别是户籍的限制,为农民进城就业、子女就学、建房、生产等提供方便,以促进城镇人口的聚集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借旅游工作聚心

“旅游崛起”战略的实施要求全市各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共同营造旅游工作浓厚氛围。

1、形成“旅游兴县”的共识。通过《黄山日报》、有线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特别是广大干部面对面的言传身教,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使全市各界都认识到发展旅游对促进和带动黄山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在思想上更加解放,工作上更加支持,行动上更加配合。

和谐旅游范文篇5

【论文摘要】社区旅游开发要求理顺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权力关系,并使其权利分配实现均衡。而弄清社区内部的权力运作机制是社区旅游开发的重要环节。制订行之有效的社区旅游伦理规范必将匡正社区旅游多重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交易与博弈原则,促进古老社区的内部演化从自为走向理性,并为最终实现社区和谐创造条件。

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研究者开始研究社区对旅游的参与,社区参与与旅游发展的互动性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国内的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始于90年代。旅游开发介入社区发展将推动社区从礼治社会向经济组织转变,通过人员构成和组织方式的重构推动社区转变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利益相关的群体。值得注意的是社区旅游发展利益相关主体的关系盘根错节,多重利益相关主体的权力关系需要加以辨析,各自的权利范围也有待明确界定。

一、社区旅游主体之权力关系

Sautter和Leisen较早研究了旅游开发与社区的关系及与社区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唐晓云等认为“农村社区生态旅游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是:社区、政府部门、投资者、竞争者、顾客和旅游规划师。其中,社区(含居民)是社区旅游发展中的最关键的群体。”[1](P94-95)社区主体可能是以组织的形式涉足旅游开发,也可能是以个人的形式参与。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内组织与社区组织两类[2](P57-66),个人与组织的互相生发形成左右社区发展的强大力量。另外,多重社区旅游主体在不同的权力关系情境中存在着不同的身份认同,不同的权力关系情境会派生出不同的身份表征,上述主体在一些具体的旅游权力关系情境中会演化出男性、女性,正常人群体、易受伤害群体,成人、儿童等等。权力可以表现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者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而无论权力政治或职务权力归根结底都是以权力为核心对公共利益进行决策和分配。如果社区旅游主体的关系可以看作一种权力关系,在社区旅游中当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权力的时候,究竟会发生些什么?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合法地拥有社区旅游资产,是无障碍地进入一种文化传统或生活方式,是任何一方都能够获得了解、认可与尊重。社区旅游多重主体的权力关系经常被具体化,有基于法律规定的产权关系,包括占有权、管理权与使用权;有基于族群差异的文化交流,如民族历史、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异与共享;还有基于生存责任的相互依赖,如所有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对东道地区自然文化遗产的了解与尊重,等等。

在社区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过去通行于社区的制度与组织会不断崩坏与再生。旅游开发介入社区居民的生活,必然打破社区内部传统的礼治秩序,改变社区惯常的组织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社区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等等会被赋予新的涵义与功能。旅游开发将使古老社区的利益博弈关系变得复杂,并深刻地改变社区的基本存在形态,而当社区以新的面目参与旅游开发,旅游发展利益相关主体的关系则既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给各利益相关主体一个准确的权力身份定位。

多重旅游发展利益相关主体的对立统一构成复杂的权力关系网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关系网络中没有谁永远高高在上,如果从社区参与的角度来看,下列描述是必须的:第一,政府主管部门与东道社区。政府主管部门为社区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从社区旅游发展中获得政绩,东道社区则从当地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中明确社区旅游发展的基本方向。第二,旅游投资者与东道社区。旅游投资者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利润,东道社区则平等地分享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利益,特别是分享就业方面的利益。第三,旅游者与东道社区。旅游开发中的任何外来者都有权从旅游中获得身心的满足,东道社区则从经营旅游项目中获得营业额,但是应当给予旅游者热情友好的接待。第四,竞争者与东道社区。

一旦某些旅游项目获利,相邻社区很可能会开发类似的旅游项目与东道社区展开竞争,抢占市场份额。竞争的结果是要么大家在竞争中两败俱伤,要么互相妥协,达成优势互补。第五,东道社区内部。社区内部的关系过去一直关注不多,乡镇政府起指导作用,村委会起组织作用,而家庭与个人则主要是参与者,作为基层领导的乡镇政府与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能否发挥预期的作用,则直接决定了东道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旅游的程度与方式。

二、社区旅游主体之权利范围

社区旅游主体的权力必须受到约束,而权利规定了社区旅游多重主体支配与服从的对象和范围。社区旅游开展中的诸多矛盾其实不过是利益之争。在社区旅游开发中获取利润是旅游投资企业的权利,全面提升社区的能力是东道社区的权利,获得个人内心的满足是旅游者的权利,如此等等。但是任何一种诉求都不可能没有限制,在社区旅游多重主体的交错中,作为服从的一方接受另一方的支配,接受拥有支配权的一方所制订的各种规章、条例。但是旅游企业不可以依仗自身的文化优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东道社区,东道社区不可以为了短期利益而忽略了对旅游者的热情友好的接待,而旅游者也不可以随意违反旅游景区的种种规定而对景区造成破坏。总之,所有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都不能因追求局部利益而给生态环境资源带来损失。在对支配与服从的双重规定中权利规定了主体的权力,也同时明确了权力主体的身份,任何利益相关的一方都只能是这一权力关系网络之中的一个部门,或者一个环节。

社区旅游主体的权利分割情况同样比较复杂,目前的现实是真正的社区主体反而处于缺席状态。主要原因是社区旅游一般发生在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东道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相对模糊,对自身的权力身份缺乏清晰的感知。在权力的链条上,支配主体与服从主体的身份界定相当困难,同一主体往往既是支配主体,又是服从主体,支配与服从之间的转换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发生,对支配与服从的理解相对偏狭,权利界限的模糊往往使一些旅游主体在权利身份的转换上处于不自觉的状态,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相辅相成的观念进入一个文化进步相对缓慢的地区需要一个过程。外来的旅游投资企业以旅游开发为名进入东道社区,如果缺少对社区应有的人文关怀,社区的存在必将被外来企业优势的经济与文化地位所遮蔽,社区主体的主张权更是无从谈起,社区旅游在发展方向上必将背离它的初衷。而社区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社区组织如乡镇政府、村委会在少数人的把持下,可能为了少数人而忽视其他多数社区居民的利益,部分“能干”的社区成员可能只顾及本家或本族的成员。当社区主体不能建立起关于自身的整体感知的时候,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在表达社区的主张,事实上却难以避免主张的失当,表面上看来社区已经拥有了相当的主动权,实际上却为局部利益所左右。

社区旅游开发的过程也是社区结构转型的过程,思想观念的变迁与社区旅游的权力运作机制密切相关。在那些古老的社区中,人与人自为地生活在一个由自然意志推动以统一和团结为特征的社会中,规范个人行为的是那些世代相传的乡风民俗,如礼俗、人情、归属感等等。但是对利益的追逐必然促使这种纯粹意义上的“文化的人”向复合意义上的“经济的人”过渡,人们生活在一起是因为有一些财产或者权利需要让渡。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个人交易还将演变成多人博弈,在对共同利益的追求中走向合作并达成协约。特别是大量外来人员介入之后,这一转变会尤为深刻,规范社区成员行为的将不再是单纯的传统的社区意识,同时也有一些经济规律在发挥作用。社区旅游的开展急需一套能够适应新形势的权利规则,来界定各社区旅游利益相关主体行为的合法性。

三、社区旅游伦理之和谐效应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对于社区旅游伦理规范的制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P71)。旅游伦理规范作为承载权力话语的一种功能,表达社区旅游开展过程中的多重权力主张。不同文化背景的相关人员同时介入社区旅游开发,需要保证强势文化不对弱势文化造成有意的篡改与伤害,弱势一方的发言渠道能够畅通无阻,特别是对经济利益的争夺影响到对旅游开发的正确评估的时候,弱势一方的声音能够有效地传达出来。

旅游伦理规范是一种道德承诺,即当旅游行为发生的时候,道德与否会有一个一目了然的判断,只追求个体利益,而忽视群体利益与未来发展的行为将受到道德的谴责;同时它还是一种法律评判,任何个体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对景区资源的滥用与破坏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严惩。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的社区,各旅游主体的任何行为更要建立在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基础之上,因为失去法律支持的旅游伦理规范很可能会成为一纸空文。但是旅游伦理规范是各旅游主体既斗争又妥协的产物。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并不一定总是能恰如其分地被协调好,当它们处于激烈冲突状态的时候,旅游伦理规范是否能够保持它对正义、真实的捍卫?比较可行的方法可能是正视社区旅游多重主体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在利益分配的相互制约中寻找动态的权力平衡。

制订旅游伦理规范需要从制度层面认真考虑社区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一)与社区的非正式制度相结合。社区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可能独立于社区之外,需要吸纳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在经营理念的打造上积极吸纳当地社区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文化习俗等十分必要,尽可能使旅游企业经营与社区生活融为一体。新的旅游伦理规范不可能凭空产生,任何一个社区中都流传着世代累积的文化习俗,它从生活最细微的地方规范着社区内居民的日常行为,任何旅游开发行为都应该是对它的遵守与继承,而不应该是抛弃与背叛。家庭作为社区的基本单位,在具体的操作中其存在的文化意义与经济价值应该被充分考虑,应该通过家庭或者在家庭的基础上以共同利益为目标组成的行业协会,倾听社区居民内心的要求。(二)与社区的正式制度相结合。村规民约与村民自治公约是社区的正式制度,它需要得到社区成员的认可才能真正实行,但是它一旦实行就会对社区成员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旅游伦理规范应该尽可能与其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建立旅游伦理规范的意义在于为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找到一条有效的表达渠道。作为庞大的权力网络中的一环,多数利益相关主体的强势与弱势都是相对的,在权力的链条上没有绝对的强者,因此,坚守旅游伦理规范既是对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负责,同时也是对自身的权益负责。而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对脆弱的生态环境负责,因为它处在权力链条的终端,它沉默不语却又高高在上地注视着社区的芸芸众生。制订旅游伦理规范的意义还在于推动东道社区不断走向和谐。如果多重旅游发展利益相关主体的关系得以理清,各主体的权力身份与权利范围得以界定,对社区旅游运作基本机制的认知达到一定深度,那么社区旅游的经营管理水平就一定能提高。社区旅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和谐社区的构建是统一的,社区和谐要求社区成员之间关系协调,社区成员与外来的专业人员关系协调,社区与当地自然文化环境关系协调,如果社区旅游内部的权力机制实现良性运作,社区内部人与人的关系必然会不断趋于和谐,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上,在文化道义的承担上权界分明,各得其所,整个社区自然也就走向了进步。

和谐旅游范文篇6

(一)抓解放思路,力求三个创新

一是围绕中心,创新发展理念。围绕“农村改革和发展”这一中心,寻求做大做强“城乡互助游”的理念。二是抓住重点,创新增长方式。年,我们将在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游客人均花费,努力提升服务品质、服务内涵和服务满意度上下功夫。三是突出特色,创新发展模式。改变过去圈地式、铺摊子、粗放型的老模式,逐步转为内涵发展、精品发展,实现需求链——产业链——服务链——消费链环环相扣的新模式。

(二)抓产品开发,壮大发展规模

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推动现代农庄建设。二是加快景区的培育壮大。年,我们将继续为开慧纪念馆和石燕湖景区这些项目的申报立项、开发建设、规范管理服好务,争取达到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4A级标准,实现创建目标。三是精心打造工业旅游。请专家和学者做好工业旅游总体规划;发动县内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工业旅游,开发工业旅游专线游。

(三)抓品质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突出“金牌农庄”创建。09年我们将抓住全县“现代农庄”建设的大好时机,继续推进“金牌农家乐”的创建,提升“农家乐”的服务品质。二是助推景(区)点、宾馆酒店提质升星。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威尼斯大酒店升五星、紫鑫大酒店升四星工作。三是加强旅游系统员工培训。同时,督促各旅游单位进一步调整用工观念,建立优秀员工终身制和梯次型用人模式。四是开展全县旅游技能大比武。营造我县旅游行业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达到提升旅游企业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抓市场营销,打造县域品牌

一是继续突出联合营销。我们将以乡村旅游营销集团为龙头,谋划好联合营销,实现资源共享。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外地亮相我县旅游资源和产品。二是发挥好媒体、网络宣传作用。三是落实导游词的成书与发行。年上半年,出版《县导游词》一书,为全面展示我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宣传县旅游业取得的新成就,系统介绍县丰富的旅游资源,规范导游用语,丰富旅游讲解内容。

和谐旅游范文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旅游旅游权利对策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转型是为了发展,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在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倡导和谐旅游。而和谐旅游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和谐社会为旅游的和谐发展指明了和谐的发展理念,创造了和谐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日臻和谐的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旅游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旅游与和谐社会有着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旅游是促进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

旅游的本质属性决定旅游是促进人与自我和谐的动力

20世纪40年代以来,旅游学术界和管理界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概念进行界定,这些定义多是概念性或技术性的界定,从旅游现象的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综合性或从统计的目的出发进行,尚未揭示旅游的本质特征。从目前我国旅游研究的主流意识来看,过分强调了旅游的经济属性,“旅游是产业”、“旅游是动力产业”等为导向的学术研究气氛浓厚,而旅游的本质属性被置之脑后。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任何一门学科研究的基本要求,研究旅游同样要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是一种变换常态的时尚的生活方式,是人的日常生活在异地的延续,是人自身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据此,旅游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旅游的本质是寻求心理的愉悦,人性的和谐是旅游的本质属性,而经济性、文化性、社会性等不过是旅游的外在表现特性。

邹统纤(2004)认为,旅游是人在游历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进行心理调节或精神平衡的过程。因为“现实自我”的日常生活少了新鲜感、亲切感和自豪感,人们往往希望通过旅游来找回这些久违的感受,获得“理想自我”的精神补偿;因为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太多的社会责任使人们在“现实自我”的日常生活中普遍觉得精神紧张,人们同样希望通过旅游来释放压力和消除紧张,获得“理想自我”的精神解脱。可见,通过旅游的这种“补偿”和“解脱”功效,能使人自身实现心理的调节和精神的平衡,促进人自身达到和谐状态。社会中不和谐的种种迹象皆由人自身的不和谐造成的,只有社会中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谐了,整个社会就有可能和谐;而且,通过旅游获得内心和谐的人们将会更加富有活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升了人的生产力。因此可见,从旅游的本质属性来看,旅游是促进人与自我和谐的动力,因而也就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源。

旅游发展的生态效应说明旅游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动力

旅游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存”的事业,是环境代价比较小、环境产出效益比较高的行业,环境质量是旅游的主要卖点,没有好的环境,旅游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旅游是“眼球经济”,讲求的是和谐的美,旅游者追求的是美的环境、美的景观、美的享受。人从自然中获取美的享受,自然也因为旅游者追求美而得到有效保护甚至改良。例如四川九寨沟,“过去整车往外拉木头,越拉越穷;现在整车往里拉游人,越拉越富”,完成了由“乌鸡”向“金凤凰”的历史性转变,被誉为“人间的天堂”。虽然,由于旅游开发者的“功利性”,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态破坏性开发的行为;由于旅游者的不成熟消费,对生态环境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行为。但这不是旅游发展的本意,而是旅游发展不成熟的表现,更是坚持科学的旅游发展观不够的缘故。事实上,发展旅游与优化环境、保护环境是有机统一的。因为旅游对和谐美的追求,人与自然完全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从这个层面上讲,旅游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动力。

旅游活动中的人际交往决定旅游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动力

JohnSwarbrooke(2001)认为,旅游消费的对象是服务产品,游客的旅游消费只是购买旅游产品的暂时使用权,而且这一暂时使用权也是必须要共享而非独享的。如参观三峡大坝的游客必须与在同一时间内抵达了三峡大坝的游客共享大坝旅游消费。也就是说,不同阶层的人在共享同一旅游产品时的权利是均等的,不管游客在“现实自我”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但在旅游活动中,就会暂时卸下社会化的面具,没有了平常社会角色的种种规定约束,也就容易复现和展示出“理想自我”的个性特征。在这种人性真实表露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将会容易与周围的人群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某些旅游产品本身就要求游客具有真诚交往、互帮互助的品质。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拓展训练专向旅游产品,其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团体成员间的诚信交往、互帮互助和爱心精神。还有,旅游更多的是人对人的服务过程,游客在接受“宾至如归”的服务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直观的影响,也会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且,社区居民的热情友好态度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享受人世间的温情和友爱,这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缺乏的。游客常常受这种氛围熏陶,也会对他人付出爱心和真诚,这正是人际关系和谐所需要的。一旦游程结束,游客又回到“现实自我”的生活中,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受旅游经历所产生人际关系“换位”思维的影响,也比较容易建立起和谐信任的人际关系。从这个层面上讲,旅游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动力。

旅游流的特点证明旅游是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的动力

如果说追求人性的和谐是引发旅游流的“内动力”,那么差异则是引发旅游流的“外推力”。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之间的差异导致现代人对访古溯宗的偏好;自然景观与人为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随历史发展而变化,从而带动人的心理呈现逆反状态,如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现代人对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观就越来越偏爱;人类聚居群体在空间上的差异造成了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地理局部封闭性,进而产生了区域间的相对神秘性,而这种区域文化差异构成的神秘性恰恰是区域间旅游流的巨大动力。由于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差异和客源分布特点,我国的旅游流有两个显著的流向,一是从城市流向农村,二是从富裕地区流向贫穷地区。这样,旅游流引发资金流,经由旅游就业和旅游乘数效应,实现财富在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再分配和再生产,有利于城市带动农村,先富带动后富,从而实现区域间的和谐发展。此外,旅游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社会现象。文化的习得性与文化的传承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这一双面性在旅游上表现得更加直观。文化的习得性既包括游客的习得性,也包括旅游地社区居民的习得性,旅游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上述分析表明,旅游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发展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然而目前,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旅游的产业特性,在功利行为的驱使下,存在着众多不和谐的现象,如武当山遇真宫的火灾、张家界的城市化、泰山的索道缆车、孔庙的水洗事件。这些现象说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偏差,突出表现为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错位开发甚至破坏开发,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保护型景区的过度商业化和城市化,旅游区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的丧失和道德风尚的改变甚至恶化,旅游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欺诈游客、安全隐患,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旅游发展的不平衡,等等。这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和谐发展,阻碍了旅游终极目标的实现。为此,旅游界应在科学的旅游发展观指导下,努力发挥旅游在促进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四个方面和谐的重要动力作用,大力倡导和谐旅游,树立新的“旅游权利”观,积极推进“大旅游”的协调发展,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旅游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路径

(一)大力倡导“和谐旅游”

所谓和谐旅游,就是要发挥旅游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作用,坚持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倡导和谐的旅游发展观念、消费意识,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竞合关系,构建以“人本、健康、诚信、协调”为特征的和谐旅游新局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人本和谐的旅游发展观念。目前,关于旅游的发展观,有资源导向、市场导向、产业导向、生态导向、文化导向等五种观点。资源导向过分强调旅游资源对旅游发展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游客的需求而一厢情愿地开发,造成了大量资财闲置和浪费;市场导向、产业导向则过分强调市场需求对旅游发展的主导作用,忽视了统筹安排,商业化过度开发造成了资源浪费、生态恶化、文物受损、文化异化等问题;而生态导向、文化导向则过分强调生态或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让这些资源束之高阁,却成为少数人的“专利”和权威显示的“领地”。这五种发展观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旅游的和谐发展,是不和谐的发展观。克服和扭转过去旅游发展的不和谐的因素,从根本上就必须树立和倡导新的旅游发展观。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类的全面进步,以人为本的“人本导向观”应是和谐旅游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学术界应走在时代的前面,用“人本导向观”来规范旅游科学研究,纠正过分功利化的理论研究偏差。旅游学科应定位为人类社会学而非现在的“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或“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范畴。因为旅游的本质是人性的和谐发展,旅游学研究的主体是人,属于研究和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极强的社会人文科学范畴。如果仅仅把它定位在经济学或管理学范畴内,显然是以目代纲,旅游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路子将会越走越窄。因此,我国学术界应尽快对过去的学科研究和发展导向进行深刻的反思,从本质和源头上解决旅游的异化和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旅游的发展观这一根本性问题,要实现旅游业健康和谐发展是不可能的。只有用人本和谐的旅游发展观来指导政府的开发管理行为和企业的开发经营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或企业的开发行为所造成的诸多不和谐的问题。

2.健康和谐的旅游消费意识。当然,游客不健康的旅游行为也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如在一些游客在出境游中表现出的衣冠不整、随地吐痰、乘车不排队等坏习惯,给中国人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国内旅游中游客在古建筑上乱刻“某某到此一游”、到处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游客参与迷信和嫖赌等庸俗的旅游项目进而助长了这类项目的生存和蔓延;大批游客超容量涌入旅游景区,或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或促使旅游地社会文化结构和风俗习惯的变化,等等。可见,旅游消费意识也期待着健康和谐。没有健康和谐的旅游消费意识,旅游也不可能和谐发展。为此,要大力倡导健康和谐的旅游消费观。旅游消费行为的不和谐现象,更多是由国民素质的劣根性造成的,增强国民素质是根本。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2004年人文发展报告》研究成果表明,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我国的人文发展指数排在第85位,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为此,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针对当前旅游消费行为中的不和谐现象,尤其要倡导绿色旅游消费意识。无论是风景优美的景区,还是历史悠久的遗迹,都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巨大的财富,这些既可以满足人民对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应为当代人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条件,以谋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诚信和谐的旅游发展环境。旅游发展环境包括创业环境和经营环境。构建诚信和谐的旅游发展环境,既包括政府行为的诚信和谐,也包括企业行为的诚信和谐。目前我国正处在旅游市场的培育阶段,无论是政府还是旅游企业,失信的事时有发生,人为地影响了政府与开发业主、旅游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和谐。诚信不仅是一个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更是社会和谐关系的灵魂。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开门迎客,关门打狗”的事件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对旅游企业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旅游地的持续健康发展。旅游经营中的“购物回扣”、“零团费”、“负团费”等恶性杀价竞争,虚假广告、坑蒙拐骗、欺客宰客、尾随兜售、低劣服务等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形象。旅游中这些不和谐现象的存在,归根到底是过分功利驱使的结果。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旅游企业,要以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去发展旅游业,政府的视线应从单纯对数量的关注(如旅游者的数量、收入情况等)转移到旅游发展质量方面(旅游促进人的发展、扩大就业、传承文化、保护环境以及和谐社会等)的评估;旅游企业要用质价相符的产品和服务去争取游客,以诚信和谐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去获取游客,让游客在和谐的旅游环境中满足其追求人性和谐的发展需要。

4.协调和谐的旅游竞合关系。旅游的竞合关系包括旅游企业与企业之间、旅游六要素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和谐旅游要求构成旅游的各种要素、从事旅游的各个市场主体、每个地区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这一竞合关系应是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因为任何不协调、不和谐的竞争,将会致使旅游地形象的损害和游客的流失。如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之际,渝鄂两省市的三峡旅游之争极大的损害了三峡旅游的整体形象,导致2003年、2004年的三峡旅游业遭遇“寒流”。企业与企业、要素与要素、地区与地区之间要在“人本导向观”的理念下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增强旅游地的整体竞争力,联合做大旅游市场“蛋糕”。

(二)树立新的“旅游权利”观

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越发达,社会越进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货币和时间也就越多,旅游业就越兴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休闲也就越来越渴望,对旅游的需求也就越大,旅游也就被视为人类追求全面发展的一种权利。当前,我国人均GDP正在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国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总体上得到满足,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方向发展,休闲旅游消费将逐渐进入国民的生活领域,“休闲权”、“旅游权”如同“劳动权”、“生存权”一样,是人类实现全面发展应享受的权利。为此,要大力倡导“旅游权利”观,要在立法上明确旅游是人们生活的权利,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出台相关的旅游法规,用法律来保障旅游者的权利;旅游学术应多从哲学的层次和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旅游的“元”问题(如旅游的本质、价值观、人文关怀等),多关注旅游的价值、意义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而不仅仅是服务于产值的增长和经营利润的增加;城乡建设要创造优美、和谐的旅居环境,营造热情好客的旅游氛围,提高旅游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旅游者的全面发展;要重视发挥旅游的审美、教育、交流、休闲功能,调节旅游者内心的矛盾,让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欢畅”的感觉,达到内心的和谐。

(三)积极推进“大旅游”的协调发展

坚持“大旅游”的思路,将旅游与相关产业整合起来,发展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业旅游、交通旅游、教育旅游等,促进旅游业六要素的调整和升级换代;重视旅游的环保功能,开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山水观光旅游、科考旅游、责任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挥旅游分配功能的正向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边境旅游、红色旅游、社区旅游,使旅游流从城市流向乡村、从发达地区流向落后地区,实现财富在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再分配和再生产,促进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发展,达到区域间的平衡,社会的和谐。公务员之家

值得说明的是,关于旅游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和谐旅游的研究,在目前尚属比较新的课题,如何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作用,仍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索和深入的理论研究,但愿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统纤主编.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曹诗图,阚如良,刘晗.对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3.JohnSwarbrooke.TheDevelopmentandManagementofVisitorAttractions,SecondEdition[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胡爱娟.刍议旅游的和谐之美[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8)

5.谢彦君.论旅游的现代化与原始化[J].旅游学刊,1990(5)

和谐旅游范文篇8

[关键词]旅游;显性和谐;隐性和谐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2-0111-03

[作者简介]黄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实训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广东广州501665)

旅游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去追求相互和谐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和谐旅游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已为人们所共识。首先,旅游使人类重返大自然,融入山清水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怀抱,进入物我合一的意境,有助于旅游者在情景交融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旅游极易促使旅游者暂时卸下社会化的面具,刺激原本根深蒂固的个性特征的复现,使人的个性得到真正的解放和升华,以无限爱意进行人际间的沟通,渐渐地与周围的人建立起一种只有在旅游中才能得到的和谐关系。此外,旅游还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社会现象,它不仅有利于实现区域间的和谐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美学角度来看,上述和谐的实现较为直接体现于旅游审美活动,对建构和谐社会具有较为显性的作用。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不可漠视一些较为间接体现于旅游审美活动的隐性和谐,如文化和谐、人与历史的和谐、心理和谐等。

一、文化和谐

跨文化旅游是一种行为人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环境中旅游,人们通常会因为文化差异、社会距离与陌生的环境等等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感或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人们也会对跨文化环境中的景物特别是人文景观的内容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新奇感与敏感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代表不同文化背景的行为者,对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过程,对双方不同的话语方式和行为方式,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跨文化旅游的过程中,经常会引起多文化摩擦和冲突,这是跨文化旅游活动的必然现象。文化因素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除了语言、食品、舞蹈外,还包括双方之间的非语言行为、宗教信仰、对时间的态度、对隐私的态度,以及举止、习惯、言谈方式、肢体语言或手势等。这些文化因素是引起文化误解和冲突的潜在基础,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演变成摩擦甚至冲突。

在跨文化旅游中要达到文化和谐,主要是消解文化冲突。文化和谐建立在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基础上,因而既要注意到文化的相对性,也要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实现这种文化和谐,就会获得双赢,旅游地的旅游能够健康有益快速地发展,旅游者身心得到极大愉悦。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

1.旅游者适应旅游地。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随着社会角色变化,逐渐构成了一个既不同于旅游者居住地文化又不同于旅游地地方文化的新文化构成——旅游者文化,并以新的旅游者身份按新的文化生活节奏活动于一个不同于往常居住地生活和工作的新舞台。在跨文化旅游中,由于旅游者的文化背景与旅游地文化之间的差异,旅游者一般都会体验到一种“文化休克”。所谓“文化休克”,可以看成是个体遇到不同文化时的一种体验。这是由于在某一新的文化环境中人们无力应对一种新的文化环境而造成的。由于承受了过度的刺激,人们变得不知所措,在生理上、心理上产生了许多反常的情绪和状态,譬如痛苦、无助、沮丧、迷茫、挫折、烦躁、神经质、失眠、孤独、紧张、发怒、挑剔等等。这种“文化休克”在跨文化旅游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许多旅游者当他们旅行至某一国家而接触到外国文化时都会体验到“文化休克”,他们不知道该对东道主作怎样的期盼,甚至还觉得旅游地人们的行为方式稀奇古怪。同一种行为,在某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适当的,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甚至是粗鲁的。处在这样一种新的文化背景中,旅游者表现了一种极度的不适应,不知道怎样与别人寒暄,也不知道谈论什么样的话题,面对新的文化情境感到十分困惑,使得旅游变得十分困难。“文化休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除非是旧地重游,否则没有旅游者不经过这样一个“文化休克”过程,或者说初次旅游者中没人能避免这一过程。有的学者称此为“文化紊乱”。“文化休克”作为旅游者个人体验的文化现象,虽然是由旅游地和旅游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而引起,但旅游地因素是不变的,不能指望依靠旅游地来解决这一问题,解决问题还得依靠旅游者本人。

2.旅游地关怀旅游者。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和谐,实现的地方是旅游地。实现和谐的条件也主要依靠旅游地来创造。作为旅游地,必须以旅游者为本,了解和理解旅游者文化背景的主要特点,站在旅游者角度设身处地为其着想,用自身文化特色吸引旅游者,而不是一味迎合旅游者特别是强势文化旅游者的某种阴暗心理需要。总的来说,要真正体现对旅游者的文化关怀、人本关怀,了解和理解旅游者文化背景的主要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但文化不可谈论先进与落后,而更应该注重其多样性,即不同文化各有其特点,不能论优劣高下。因此,作为旅游地,了解跨文化旅游者的文化特点,特别是几大最基本的文化系统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际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西方人的交流方式是直接的、直率的,而亚洲人则是间接的、含蓄的。西方人的交际类型是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辩论体系,信息交流通过理性的辩论来传达,强调最终的信息表达是交流过程最重要的方面。与此相对照,亚洲人的交流方式重在情感交流的一致性,和交往的愉快感。

了解不同的文化交际方式,自然就会减少文化误会。从人本角度照顾跨文化旅游者的基本需要。要了解和尊重跨文化旅游者的基本需要和行为方式包括旅游方式。各国旅游者都有一些源自于自身文化习惯的旅游方式,譬如说中国旅游者多以走马观花为主,喜欢多看些地方,“到此一游”,马不停蹄,日程安排得很紧,而且希望东道主把一切都安排好。但中国人如作为东道主,也以这种方式去安排美国旅游者,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东道主为了向游客表达热情,把客人的所有日程都安排得紧紧的,而没给游客留下时间去私下里体验中国的生活方式,这被认为是对游客自主权的一种侵犯,也是对游客能力的不信任。

另外,在旅游服务方面,也要照顾旅游者的文化背景。就饮食方面而言,要尽可能适应各国游客的需要。否则,好心也有可能办坏事。例如,导游带西方游客到宾馆用餐,向客人推荐狗肉煲、活鱼活吃、猴脑等菜肴,游客不但不领情,还会提出抗议,他们无法容忍对动物的虐待行为。在礼仪方面,不光要尊重旅游者,还要事先了解和熟悉不同文化的不同礼仪习俗,以免到时出现尴尬局面。在旅游商品和旅游项目的设计方面,只有突出自身特色,也才能使旅游者真正感兴趣,才能使旅游者真正有文化收获,体验旅游地文化的精髓。当然,这些特色最好是原色的,朴素的,原汁原味的,或加以成功升华的,而不是虚假的,过于包装的。在这方面我国有较多的成功经验,如云南西双版纳的民族风情旅游,云南丽江、山西平遥的古代城镇旅游,北京的庙会,天津的古文化街,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等。二、人与历史的和谐

人类进行旅游活动,走进生态自然并不是惟一的形式。古人说得好:“山以贤称,境缘人胜”,中国文人心目中风景名胜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这块土地与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以及其他类型的名人是否有联系。如果有联系,人们对这块的感情就会无形中加深。景区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为人格力量的化身,从而吸引游人流连徘徊,产生思古之幽情。当游人穿梭于险峰幽谷,触摸其间的峭壁清泉,总能从中领悟先贤的人格之美,感悟其不灭的精神力量。旅游过程正是一种连接历史,又通向未来的连续的“文化流程”。空间型跨文化旅游,使旅游者超越了自身生活空间的限制,了解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时间型跨文化旅游使旅游者沿着时间长河逆流而上或顺流而下,在时间里漫游,去领略历代人类的生活和创造。人类在历史的演进中创造了大量的文明,走进凝结着人类智慧和才能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艺术历史长廊,旅游者可以体味作为主体的人类的生命历程,产生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认同,相伴而生是丝丝的敬畏和淡淡的亲切,转而变成一种心灵慰藉,一种与历史、与文化同呼吸共命运的祥和。例如,方岩借胡公大帝出名,胡公大帝借方岩签诗出名。无论是笃信胡公的香客,还是寻芳探胜的游人,每年数十万的游客几乎没有不到胡公殿求签的。方岩签诗作为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它以典故作为构思的基点或借典故拓展诗的内容,运用双关、歧义、隐语、拆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为求签人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造成多解、多义、意蕴模糊的表达效果,易于与求签者的心理相接轨,去领会神秘的预兆。

人与历史的和谐是旅游审美的最高级阶段,旅游者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每个人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美感是不同的。精通历史的考古学家面对历史的遗存时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走进了那个遥远的年代,与之达到的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崇高境界。每个人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任何人都不能隔断历史,在浩繁的历史面前,面对承载着无数先民智慧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力量,人总是渺小的,此时,被尘世的物质利益蛊惑引诱而乱了方寸的旅游者受到陶冶,受到抚慰,就像孩子归家似的,有了依傍的心灵靠山。当面对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面对古代匠人们其他巧夺天工的遗作,通过导游的循循解说、引导和提示,游客们哪怕对历史不甚了解,仍然会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会强化人们的社会历史感,深化人们对历史文化价值的认知,从而提高保护历史文物的意识。

三、心理的和谐

工业机械化虽不断降低劳动中所耗费的体能,却也使人成为了机器的附庸。工业社会传媒给人们传输来自身外广袤世界的精彩信息,但其巨大的同化影响力量使得人们变得无从选择,只能随大流跟着时尚的脚步走。失去独创和选择自由的现代人,只能是一种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所谓“单向度的人”,而不是一个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充实的、多侧面的人。

旅游过程中的景观审美,使人由单向度的人变成审美的人,使人的知性得到培育,使人的感悟能力得到发展,使主体人格得到陶冶和升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工业社会高度统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人的个性化创造力的抑制。当代人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而不禁跃跃欲试,亟待以一腔激情与命运相抗争,创造事业的辉煌。与此俱来的精神压力却将奋力拼搏的人弄得十分疲惫。疗救的方法之一便是进入旅游审美的佳境,从自然景观、社会景观和人文景观之中,汲取诗化的氤氲,涵养自身,升华自我,获得人性的温馨抚慰。在这个游戏态的新的世界里,不但身体,而且精神也获得可从日常生活中暂时分离,人仿佛是新生的,处在自在、自由、超越、解脱与异域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新奇、不适、不安等情绪的张力结构中。总而言之,会处在一种“逸”的自我状态的心理感知之中。在“逸”的自我状态的心理感知作用下,吝啬的人会变得大方,沉默的人会变得爽朗,无味的人会变得浪漫……,旅途中,每个人都会发生多多少少的变化,“逸”成为使那长久潜藏的个人理想中的人生状态得以暂时实践的温床。“逸”的自我状态的心理感知还会不断放大,向遥远处进发,向体能的极限挑战,向未知处去探险,寻幽涉奇,超绝流俗,此时,旅途越是艰难就显得越有价值。

人在自然中,整个身心感触并传导给大脑的是幽谷鸟鸣、清水芙蓉般的天籁。人们在游览山水、漫步园林、寻访名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全部感官,立体性地探寻峰峦叠嶂的空间构景,体味江河飞瀑的生命律动,倾听幽林中鸟鸣的空灵乐音,观赏亭台楼阁的诗情画意,追思古迹名胜的历史风貌,通过游览观赏和物我交流,使自己的性情得到陶冶,从而达到内心世界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审美感受的较高境界,是在道德基础上达到的一种超道德的境界,是一种诗情化、艺术化的主体感受,是旅游主体在得到生命真谛的关照和领悟后对自身的生存状态所作的一次彻底反思,体验拥有生命的至高无上的快乐,真正回归人类梦牵魂绕的精神家园。

四、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和天人关系的和谐。旅游作为一项休闲时尚活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风貌和社会经济状况,可促进营造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是促进旅游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和谐社会,旅游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和谐旅游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不能做到和谐发展,就不可能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然而,我们不能笼统地看待和谐旅游,因为旅游之和谐具有层次性,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和谐受旅游审美活动的影响或促进较为直接;隐性和谐受旅游审美活动的影响或促进较为间接,旅游显性和谐对建构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固然重要性,但隐性和谐也的确不可小视。忽视隐性旅游和谐会直接影响显性旅游和谐的发展,进而影响或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刘茜.论中西方旅游审美的差异[J].广西大学学报,2006,(12).

[2]姜先行.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深圳的国际旅游软环境[J].特区经济,2006,(10).

[3]张宣.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福建地理,2006,(6).

和谐旅游范文篇9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动态的稳定观统领我局社会稳定,全力在思想认识、强化源头化解、强化依法处置、强化责任落实四个重要环节上做好我局的维稳工作,为我局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二)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将确保社会稳定作为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我局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综治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责任,将综治工作从基层抓起。旅游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维稳及综治工作,多主持召开综治维稳工作会议,听取职工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制定综治维稳工作计划,对辖区综治维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旅游局综治维稳工作地扎实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为确保下一阶段综治维稳工作顺利进行,干部职工要认真做好自己份内的维稳工作,并紧紧配合,形成综治维稳工作的新格局。

2、加强社会治安综治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

狠抓排查调处工作、按照县维稳工作要求,旅游局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全面充分掌握社会动态。加强对综治维稳及平安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制定宣传方案,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加强与各级部门的联系沟通,组织舆论引导,研究;利用宣传栏、横幅等信息渠道进行宣传的措施,为社会和谐稳定营造出一个浓厚的舆论氛围。积极开展信访工作,狠抓落实信访排查,并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众性事件。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旅游局组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由书记为组长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并层层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群众事件责任制度。

3、强化预防、及时排查矛盾纠纷。

围绕早发现,早介入,在处理目标,加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排查预测,每月定期调查摸底,对“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提前开展排查预测,并对群众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专项调查。健全信访制度,加强联系,及时了解动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按照上级要求,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开展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为主题的反邪警示教育活动。旅游局上下广泛发动、打造深势,使职工们明白了什么是“邪教”,“邪教”的危害有多大,以及如何抵制邪教的一些基本方法。经常组织职工学习中央、省、州、县关于对反对邪教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认清当前“邪教”对国家社会的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他们反对邪教工作的使命感。利用形式多样教育方式,提醒和教育职工、充分利用黑板等舆论宣传工具进行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和谐旅游范文篇10

跨文化旅游是一种行为人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环境中旅游,人们通常会因为文化差异、社会距离与陌生的环境等等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感或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人们也会对跨文化环境中的景物特别是人文景观的内容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新奇感与敏感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代表不同文化背景的行为者,对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过程,对双方不同的话语方式和行为方式,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跨文化旅游的过程中,经常会引起多文化摩擦和冲突,这是跨文化旅游活动的必然现象。文化因素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除了语言、食品、舞蹈外,还包括双方之间的非语言行为、宗教信仰、对时间的态度、对隐私的态度,以及举止、习惯、言谈方式、肢体语言或手势等。这些文化因素是引起文化误解和冲突的潜在基础,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演变成摩擦甚至冲突。

在跨文化旅游中要达到文化和谐,主要是消解文化冲突。文化和谐建立在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基础上,因而既要注意到文化的相对性,也要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实现这种文化和谐,就会获得双赢,旅游地的旅游能够健康有益快速地发展,旅游者身心得到极大愉悦。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

1.旅游者适应旅游地。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随着社会角色变化,逐渐构成了一个既不同于旅游者居住地文化又不同于旅游地地方文化的新文化构成——旅游者文化,并以新的旅游者身份按新的文化生活节奏活动于一个不同于往常居住地生活和工作的新舞台。在跨文化旅游中,由于旅游者的文化背景与旅游地文化之间的差异,旅游者一般都会体验到一种“文化休克”。所谓“文化休克”,可以看成是个体遇到不同文化时的一种体验。这是由于在某一新的文化环境中人们无力应对一种新的文化环境而造成的。由于承受了过度的刺激,人们变得不知所措,在生理上、心理上产生了许多反常的情绪和状态,譬如痛苦、无助、沮丧、迷茫、挫折、烦躁、神经质、失眠、孤独、紧张、发怒、挑剔等等。这种“文化休克”在跨文化旅游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许多旅游者当他们旅行至某一国家而接触到外国文化时都会体验到“文化休克”,他们不知道该对东道主作怎样的期盼,甚至还觉得旅游地人们的行为方式稀奇古怪。同一种行为,在某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适当的,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甚至是粗鲁的。处在这样一种新的文化背景中,旅游者表现了一种极度的不适应,不知道怎样与别人寒暄,也不知道谈论什么样的话题,面对新的文化情境感到十分困惑,使得旅游变得十分困难。“文化休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除非是旧地重游,否则没有旅游者不经过这样一个“文化休克”过程,或者说初次旅游者中没人能避免这一过程。有的学者称此为“文化紊乱”。“文化休克”作为旅游者个人体验的文化现象,虽然是由旅游地和旅游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而引起,但旅游地因素是不变的,不能指望依靠旅游地来解决这一问题,解决问题还得依靠旅游者本人。

2.旅游地关怀旅游者。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和谐,实现的地方是旅游地。实现和谐的条件也主要依靠旅游地来创造。作为旅游地,必须以旅游者为本,了解和理解旅游者文化背景的主要特点,站在旅游者角度设身处地为其着想,用自身文化特色吸引旅游者,而不是一味迎合旅游者特别是强势文化旅游者的某种阴暗心理需要。总的来说,要真正体现对旅游者的文化关怀、人本关怀,了解和理解旅游者文化背景的主要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但文化不可谈论先进与落后,而更应该注重其多样性,即不同文化各有其特点,不能论优劣高下。因此,作为旅游地,了解跨文化旅游者的文化特点,特别是几大最基本的文化系统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际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西方人的交流方式是直接的、直率的,而亚洲人则是间接的、含蓄的。西方人的交际类型是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辩论体系,信息交流通过理性的辩论来传达,强调最终的信息表达是交流过程最重要的方面。与此相对照,亚洲人的交流方式重在情感交流的一致性,和交往的愉快感。

了解不同的文化交际方式,自然就会减少文化误会。从人本角度照顾跨文化旅游者的基本需要。要了解和尊重跨文化旅游者的基本需要和行为方式包括旅游方式。各国旅游者都有一些源自于自身文化习惯的旅游方式,譬如说中国旅游者多以走马观花为主,喜欢多看些地方,“到此一游”,马不停蹄,日程安排得很紧,而且希望东道主把一切都安排好。但中国人如作为东道主,也以这种方式去安排美国旅游者,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东道主为了向游客表达热情,把客人的所有日程都安排得紧紧的,而没给游客留下时间去私下里体验中国的生活方式,这被认为是对游客自主权的一种侵犯,也是对游客能力的不信任。

另外,在旅游服务方面,也要照顾旅游者的文化背景。就饮食方面而言,要尽可能适应各国游客的需要。否则,好心也有可能办坏事。例如,导游带西方游客到宾馆用餐,向客人推荐狗肉煲、活鱼活吃、猴脑等菜肴,游客不但不领情,还会提出抗议,他们无法容忍对动物的虐待行为。在礼仪方面,不光要尊重旅游者,还要事先了解和熟悉不同文化的不同礼仪习俗,以免到时出现尴尬局面。在旅游商品和旅游项目的设计方面,只有突出自身特色,也才能使旅游者真正感兴趣,才能使旅游者真正有文化收获,体验旅游地文化的精髓。当然,这些特色最好是原色的,朴素的,原汁原味的,或加以成功升华的,而不是虚假的,过于包装的。在这方面我国有较多的成功经验,如云南西双版纳的民族风情旅游,云南丽江、山西平遥的古代城镇旅游,北京的庙会,天津的古文化街,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等。

二、人与历史的和谐

人类进行旅游活动,走进生态自然并不是惟一的形式。古人说得好:“山以贤称,境缘人胜”,中国文人心目中风景名胜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这块土地与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以及其他类型的名人是否有联系。如果有联系,人们对这块的感情就会无形中加深。景区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为人格力量的化身,从而吸引游人流连徘徊,产生思古之幽情。当游人穿梭于险峰幽谷,触摸其间的峭壁清泉,总能从中领悟先贤的人格之美,感悟其不灭的精神力量。旅游过程正是一种连接历史,又通向未来的连续的“文化流程”。空间型跨文化旅游,使旅游者超越了自身生活空间的限制,了解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时间型跨文化旅游使旅游者沿着时间长河逆流而上或顺流而下,在时间里漫游,去领略历代人类的生活和创造。人类在历史的演进中创造了大量的文明,走进凝结着人类智慧和才能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艺术历史长廊,旅游者可以体味作为主体的人类的生命历程,产生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认同,相伴而生是丝丝的敬畏和淡淡的亲切,转而变成一种心灵慰藉,一种与历史、与文化同呼吸共命运的祥和。例如,方岩借胡公大帝出名,胡公大帝借方岩签诗出名。无论是笃信胡公的香客,还是寻芳探胜的游人,每年数十万的游客几乎没有不到胡公殿求签的。方岩签诗作为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它以典故作为构思的基点或借典故拓展诗的内容,运用双关、歧义、隐语、拆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为求签人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造成多解、多义、意蕴模糊的表达效果,易于与求签者的心理相接轨,去领会神秘的预兆。

人与历史的和谐是旅游审美的最高级阶段,旅游者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每个人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美感是不同的。精通历史的考古学家面对历史的遗存时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走进了那个遥远的年代,与之达到的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崇高境界。每个人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任何人都不能隔断历史,在浩繁的历史面前,面对承载着无数先民智慧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力量,人总是渺小的,此时,被尘世的物质利益蛊惑引诱而乱了方寸的旅游者受到陶冶,受到抚慰,就像孩子归家似的,有了依傍的心灵靠山。当面对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面对古代匠人们其他巧夺天工的遗作,通过导游的循循解说、引导和提示,游客们哪怕对历史不甚了解,仍然会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会强化人们的社会历史感,深化人们对历史文化价值的认知,从而提高保护历史文物的意识。

三、心理的和谐

工业机械化虽不断降低劳动中所耗费的体能,却也使人成为了机器的附庸。工业社会传媒给人们传输来自身外广袤世界的精彩信息,但其巨大的同化影响力量使得人们变得无从选择,只能随大流跟着时尚的脚步走。失去独创和选择自由的现代人,只能是一种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所谓“单向度的人”,而不是一个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充实的、多侧面的人。

旅游过程中的景观审美,使人由单向度的人变成审美的人,使人的知性得到培育,使人的感悟能力得到发展,使主体人格得到陶冶和升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工业社会高度统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人的个性化创造力的抑制。当代人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而不禁跃跃欲试,亟待以一腔激情与命运相抗争,创造事业的辉煌。与此俱来的精神压力却将奋力拼搏的人弄得十分疲惫。疗救的方法之一便是进入旅游审美的佳境,从自然景观、社会景观和人文景观之中,汲取诗化的氤氲,涵养自身,升华自我,获得人性的温馨抚慰。在这个游戏态的新的世界里,不但身体,而且精神也获得可从日常生活中暂时分离,人仿佛是新生的,处在自在、自由、超越、解脱与异域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新奇、不适、不安等情绪的张力结构中。总而言之,会处在一种“逸”的自我状态的心理感知之中。在“逸”的自我状态的心理感知作用下,吝啬的人会变得大方,沉默的人会变得爽朗,无味的人会变得浪漫……,旅途中,每个人都会发生多多少少的变化,“逸”成为使那长久潜藏的个人理想中的人生状态得以暂时实践的温床。“逸”的自我状态的心理感知还会不断放大,向遥远处进发,向体能的极限挑战,向未知处去探险,寻幽涉奇,超绝流俗,此时,旅途越是艰难就显得越有价值。

人在自然中,整个身心感触并传导给大脑的是幽谷鸟鸣、清水芙蓉般的天籁。人们在游览山水、漫步园林、寻访名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全部感官,立体性地探寻峰峦叠嶂的空间构景,体味江河飞瀑的生命律动,倾听幽林中鸟鸣的空灵乐音,观赏亭台楼阁的诗情画意,追思古迹名胜的历史风貌,通过游览观赏和物我交流,使自己的性情得到陶冶,从而达到内心世界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审美感受的较高境界,是在道德基础上达到的一种超道德的境界,是一种诗情化、艺术化的主体感受,是旅游主体在得到生命真谛的关照和领悟后对自身的生存状态所作的一次彻底反思,体验拥有生命的至高无上的快乐,真正回归人类梦牵魂绕的精神家园。

四、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和天人关系的和谐。旅游作为一项休闲时尚活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风貌和社会经济状况,可促进营造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是促进旅游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和谐社会,旅游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和谐旅游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不能做到和谐发展,就不可能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然而,我们不能笼统地看待和谐旅游,因为旅游之和谐具有层次性,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和谐受旅游审美活动的影响或促进较为直接;隐性和谐受旅游审美活动的影响或促进较为间接,旅游显性和谐对建构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固然重要性,但隐性和谐也的确不可小视。忽视隐性旅游和谐会直接影响显性旅游和谐的发展,进而影响或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刘茜.论中西方旅游审美的差异[J].广西大学学报,2006,(12).

[2]姜先行.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深圳的国际旅游软环境[J].特区经济,2006,(10).

[3]张宣.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福建地理,2006,(6).

[4]马美爱.方岩旅游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美学内涵[J].社会科学家,2007,(3).

[5]肖俭伟.关于旅游审美经验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