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0:17:35

和谐主义

和谐主义范文篇1

关键词利益;政治和谐;社会主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政治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其重要内容。人类社会对利益的追求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一个政治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各种利益关系都比较协调的社会。利益是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各种需要的总和;利益整合作为一种社会利益协调发展的基本手段,对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利益表达: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前提

一切政治表达都与利益有关。所谓利益表达是社会利益主体向外界表明自己的利益诉求以实现自己利益要求的行动。而利益的政治表达对象就是政治系统,它是主体试图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将自己的利益诉求输入政治系统,从而影响政府决策或政治发展,以保护和促进自己利益的行为。当某个集团或个人提出一项政治要求时,政治过程就开始了。所以,充分的利益表达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一)和谐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利益表达。一般而言,政策是一种保障人们正常获得利益的渠道,是政府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而在一个利益分化的社会里,人们的利益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如何使政府制定的政策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使大多数人能够通过政府的政策获益呢?这就需要一个前提:充分的利益表达。也就是说,充分的利益表达是政府制定和谐政策的前提,是对利益进行和谐分配的基础。只有充分的利益表达,才有充分的利益协调和利益整合。各利益主体通过一定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并将之传递给政府,使政府能够获得充分的决策信息,才能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利益整合的有效性,从而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如果各利益主体的利益难以得到表达,或者表达得不充分,缺乏影响政府决策的通道和手段,就会使政府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作出决策,那么政策就不是一种充分协调各方面利益的和谐政策,政府就难于完成矫正利益失衡的任务。

(二)稳定政治的实现需要充分的利益表达。利益表达既是政府利益协调的开始,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社会矛盾缓和机制。只有让不同利益主体的要求得到顺畅的表达,才能减缓对社会的冲击。不同利益群体经常性的、以有效通道形式进行的利益表达是矫正非公正的社会和政治机制之一。虽然利益主体进行表达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利益满足,但在一定条件下,其利益即使没有得到满足,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已经得到表达,也会使利益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弱势群体往往被边缘化,如果其利益诉求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表达,则他们可能寻求其他非制度化或非正常的途径表达利益诉求,这就有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人们多元化的利益需求,如果利益表达渠道不通畅,则可能使利益矛盾累积而导致严重的危机。所以,顺畅的利益表达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为政治和谐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

(三)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需要充分的利益表达。民主政治的基础在于公民的政治参与,多元的利益表达是公民参与的起点。马克思早就说过:“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利益表达是政治的开端,是政治系统的输入机制。不同利益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迫切希望将自己的意志输入政治系统。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公众在争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必然积极地介入政治过程,企望通过各种途径向政治系统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和利益愿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尽可能使社会利益的分配对自己有利,这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益表达结构本身的发展也成为了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推动着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与和谐发展。

所以,畅通的利益表达是政治和谐的前提。限制利益表达会使社会结构与环境之间缺乏应有的弹性,这将会导致利益矛盾的激化。畅通公民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是构建政治和谐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工具;没有顺畅的利益表达,就不可能达到政治和谐的状态。

二、利益协调: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实现机制

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一部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史就是通过斗争重新构筑,或者通过改革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历史。所以,一个和谐的社会并非是不存在任何矛盾或利益冲突的社会,但一定是重大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化解、各种利益关系比较协调的社会。

(一)利益协调以国家为主体。自国家诞生以来,对利益关系进行政治调整的主要任务就是由国家来完成的。恩格斯在分析国家的产生时认为,国家是阶级利益调和的产物,是为了“缓和冲突而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也就是说,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国家之所以产生,正是为了协调社会的利益冲突,解决社会的利益矛盾。国家对利益关系的协调是国家产生的根据,因而也就理所当然是国家的责任,国家也就成为协调利益关系的主体。国家作为一种掌握着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构的机器,其对利益的调整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宏观性。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在现代社会中,像政党(往往是非执政党)等虽然也是一种重要的利益调整工具,但它往往仅限于政党内部的调整,是一种局部的利益调整,其目的是为了维持本政党内部关系的协调。国家则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有效协调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持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各个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的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把利益差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所以,国家作为利益协调的主体,对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利益调整负有根本性的责任。(二)利益协调以政治制度为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制度作为一种与市场相对应的利益调整方式,发挥着弥补市场作用不足的功效,是利益协调的基本形式。它作为人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对利益协调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用于调节人类相互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制度本质上是人们设计出来用于调节利益关系的一种社会机制,其基本功能就是规定、调节各种基本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对利益进行政治调整首先必须对政治制度进行调整,合理、科学的政治制度是利益实现的保证。现代国家对政府宏观调控的强调,以及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视就是政治制度发挥利益协调基本功能的明证。没有政治制度,人们的利益争夺就不能得到约束或限制,社会中的利益冲突就不能得到调节,人们的政治行动就难以被疏导到公共利益的轨道上;有了良好的也即合理的政治制度,就可以有效地调节各种利益冲突,约束个人或集团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并能把他们追逐自身利益的行动引导到有利于或起码不损害公

-

共利益的轨道上。所以,亨廷顿指出,“一个拥有高度制度化的统治机构和程序的社会,能更好地阐明和实现其公共利益”;“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制度,社会便缺乏去确定和实现自己共同利益的手段。创建政治制度的能力,也就是创建公共利益的能力”。

(三)利益协调以法律政策为手段。法律制度作为一种利益制度,是对各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要求不断妥协、综合、调整的产物。法律把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权利义务,使利益格局法定化,从而促进和保障各种利益的实现。在阶级社会,“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那部分人的利益,总是要把现状作为法律加以神圣化”,目的是将其在利益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和优势地位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维护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利益格局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同时,法律作为社会行为的规范,自然也协调与解决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规范对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法律应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的恣意横行。”法律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强化对利益主体的法律约束,引导人们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获取利益,防止在获取利益的过程中采取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减少社会利益的矛盾和冲突。由此,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规范,是规范利益格局、协调利益关系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规则。

政策是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它通常表现为对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调节的政治措施和过程。由此可见,政策本质上是政府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的方案。这决定了它在政府调整利益结构、解决利益矛盾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性作用。当然,政府制定政策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以不断推动全社会的进步和正义为宗旨,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优化为根本目标,努力把不同利益和意见整合为公共政策。这样,通过利益整合,使各个利益主体公正合理地分享社会利益,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负担。三、利益提升: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历史使命

构建和谐政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一个政治和谐的社会必然以人民对权益的享有为依归,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不断提升为基础。如果忽视人民对权益的享有,忽视人民利益的不断增进,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政治和谐。所以。通过各种方式深化改革,推进人民对各种权益的享有,从而不断增进和提升人民利益,这是政治和谐的使命所在。

(一)以政治和谐增进人民对经济权益的享有。一个政治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社会。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不断增强人民对经济权益的享有。邓小平对公民经济权益的肯定,使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具体化、现实化,既实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快速发展,同时又为不断增进人民对经济权益的享有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我们今天要建构的政治和谐是在生产力发展和人民普遍富裕基础上的政治和谐,是人民充分享有经济权益的政治和谐,而不是普遍贫穷基础的所谓政治和谐。所以,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无论是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还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是立足于小康社会的建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断为政治和谐的构建提供着丰富的资源。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深化人民经济权益的享有。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证明,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优化体制选择是深化人民利益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不断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强化经济生活的民主化,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转,减少不必要的利益成本,从而增进人民对经济权益的享有,保障人民利益的不断推进,加强政治和谐的基础。

(二)以政治和谐增进人民对政治权益的享有。政治和谐的构建过程是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是人民政治权益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所以,构建政治和谐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不断推进人民对政治权益的享有,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作为一种重要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渠道,它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机制之一。政治和谐要求保障公民权利的行使,保障公民能够平等地参与政治,进行有效的利益表达,使国家政治体系的运作避免或减少对“公意”可能的偏离,最大限度地维护多数人的平等权利和利益。对我国而言,利益协调与整合,重要的是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特别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使政治过程更加透明,使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治过程,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保证政治更能体现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保障公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不断增进人民主权。

而制度是利益的最好保障,所以制度文明对人民政治权益的增进更具有根本性。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政治的制度化程度决定着政治文明的程度,也是政治文明基础性的支撑力量。建设政治文明的第一步不是简单的政治制度选择,而是在制度选择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建设。政治民主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在我国,要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要不断增强制度对多元利益的容纳程度和整合程度,提升制度的文明程度,推动政治和谐的构建。(三)以政治和谐增进人民对文化权益的享有。文化权益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形式。马斯洛在对人的需要五个层次的划分中,将人的精神需要确定为最高层次的需要。一个体现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积极向上、具有良好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关系是政治和谐的重要支撑。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资料,为人类精神需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人们的文化需要,满足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权利,增进人们的文化权益。在当代,一个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到发达状态最重要的条件是全民素质的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提升人的精神文明程度和思想道德境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就在于,通过先进文化的发展,不断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在社会上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民族精神的形成,以更好地满足人的文化利益需求。文化不仅是精神力量和智力财富,而且是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需求。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人类在生存利益基本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日益寻求对发展利益的满足;而这种发展利益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文化的需求,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深化人民的文化权益,推动政治和谐的平衡发展。

四、利益平等: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价值目标

平等是人类的价值追求。平等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最终实现是社会生产方式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过程。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人们对平等的追求也是如此。正是因为平等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人们对利益平等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由于完全的平等只是一种理想,所以,利益的完全平等也只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目标;但民主政治把利益平等作为目标的价值就在于这种目标的作用,它构成了民主政治的一个根本取向。“民主是一种制度的框架,在它厚重的外壳下,沉埋着各种各样的政治价值取向。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些深藏于人们心中的价值取向赋予了民主制度以鲜活的血肉。”正是这种价值引导着人们不断追求民主政治,追求政治和谐,追求利益平等。由此,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政治和谐是保障公民享有平等权利的政治和谐,是维护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公平与公正的政治和谐。

和谐主义范文篇2

[关键词]诉讼模式司法和谐和谐主义诉讼模式

一、我国诉讼模式的现状

理论界依据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在诉讼中的权限不同,将当前世界上的司法诉讼模式大体分为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二类。所谓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主要是存在于英美法系中,英语为:Adversarysystem),是指在诉讼纠纷的解决当中,诉讼请求的确定、诉讼资料的提出及证据的收集和证明主要由当事人负责。它要求当事人提起诉讼、确定争点、提出证据给法院等等。在此种模式下,当事人甚至对法律的适用都有选择的权利,并且,由于证据及诉讼资料的收集及提出也由当事人负责,因此,也可以说发现真实的主要责任归于当事人,在当事人主义支配下的传统英美法系的诉讼中,法官处于顺应性的地位,尊重当事人的意志,不作干预。所谓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主要是存在于大陆法系中,德语:offizialmaxime),是指法院在诉讼程序中拥有主导权。在诉讼中,程序的进行以及诉讼资料、证据的收集等全部由法院为之。有职权进行主义(amtsbetrieb)和职权探知主义(undersuchungsgrundsatz)两个方面的内容。

尽管中国诉讼模式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从体制上看,中国目前实行的的仍然是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基本上还是沿袭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诉讼机制。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将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从立法上固定下来。职权主义的规定主要体现在:1、在案件管辖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当事人只能依据法律确定的管辖法院提起诉讼,而不能自由选择管辖法院;2、在诉讼程序的启动和终结上,法院具有很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3、在证据的收集和提出上,法院在一定前提下可以不受当事人双方陈述的约束和提出的证据范围的限制,依职权独立地收集证据并作为裁判的依据;4、在诉讼权利的保护上,当事人的基本诉讼权利———处分权和辩论权受到较严格的限制,在处分权上当事人没有完全的处分权,在辩论权上法院可超出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为裁判依据内容;5、在当事人制度上,法院有权追加当事人。

现在使用的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与旧法相比虽然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职权干预已被弱化,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处分权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但这仅仅是一种量的变化,而不是结构性的变革,基本上还是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诉讼机制,没有从体制上触及诉讼模式问题。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已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二、改革现行诉讼模式的必要性

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对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有着非同寻常的期待和需求。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关键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社会转型时期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渐显现,大量新型的、疑难复杂的以及群体性的纠纷涌向法院,矛盾更加尖锐,利益更趋多元,如果处理不慎无疑将对会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造成直接影响。据统计:1978年至1982年,全国法院接待处理涉诉群众来信来访83700件(人)次,而2001年至2005年,全国法院接待处理涉诉群众来信来访数量增至2243324件(人)次,相比较上升了近26倍。在2006年度中的前11个月,全国法院就接待涉诉群众来信来访329897件(人)次,我国涉诉信访数量一直处在高位运转状态。这些现实问题的突显,要求我们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关切,寻求以和谐的方式彻底化解社会矛盾,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

诉讼应当是和谐的、有利于纠纷及时解决的,而不是拖沓迟延的、没完没了的诉讼。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诉讼模式,重新合理配置当事人的诉权和法院的审判权,重新衡量审判权和诉权之间“度”的问题,使纠纷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就需要我国在立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重新制定和修改诉讼法,使诉讼法自身体系内及其与之相关的程序法之间配合协调。同时在司法审判实践中也应有所变化,要注重协调法院内部及其各部门之间、各法院之间、法院与检察院之间以及法院与其他纠纷解决机构之间的运作机制,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体现诉讼各方地位的实质性平等和当事人的真实自由,充分兼顾司法公正,以求司法和谐

构建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是确保新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尤其是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在改革中受到不断撞击变化后,越来越多的矛盾纠纷以诉讼案件的方式进入人民法院。我们有必要对现行的诉讼模式进行必要的变革和调整,全面、系统地完善我国诉讼立法和诉讼制度,以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诉讼模式转型是完善我国诉讼立法,优化诉讼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第七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首次提出了“司法和谐”理念,要求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努力创建和谐的诉讼秩序,着力维护和谐的司法环境。要求审判制度和司法当中的其它各项措施均需要在和谐的诉讼秩序下运行,以保障司法和谐。在我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建立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主义诉讼模式,以实现司法和谐,必将是我国新时期法院审判变革的重点。

追求司法和谐就必须要有和谐的诉讼秩序,就要明确诉讼主体的诉讼权利与义务,协同推进行诉讼。要保障好诉讼参与人和法院之间的和谐关系,遵法律循情理地形成和推动诉讼参与人与法院之间和谐的诉讼氛围。诉讼参与人的共同责任是进行诚信诉讼与文明诉讼,使诉讼及时高效的顺利进行。法院在接受检察院的依法监督同时,还要注重与检察院之间关系的协调,保证审判权与检察权互相协调运行,同时也要注意协调法院内部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到立案、审判、执行、审监各个环节之间、民事与刑事和行政审判部门之间,能够分工合作,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和谐运行。追求司法和谐在各级法院之间的衔接与协调上,要充分发挥不同审级法院的功能作用,切实把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追求司法和谐要妥善处理诉讼与仲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之间的衔接关系,形成和谐的多元化立体网络状的纠纷解决机制。追求司法和谐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实现法院与权力监督机关和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渠道之间的关系协调,保障审判透明并依法接受监督,维护和谐的诉讼秩序。

三、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主义诉讼模式

虽然我国诉讼法进一步完善及法院职权再次弱化,但从根本上说我国诉讼模式依然属于职权主义。我国现行的诉讼模式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诉讼的特性、程序公正的实现不是很一致,需要改革和完善。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是以自由主义理念为基础,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处分权为诉讼模式进行构建的,并衍生着绝对化的倾向。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当事人基本权利的漠视,与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相适应。在程序主体地位的确立、诉讼民主化和现代化、以及个人利益的要求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所追求的目的之间存在很大冲突。过于强调当事人主义会导致诉讼的迟延,增加诉讼成本,从而造成诉讼实质上的不公正;而过分强调职权主义,虽然能够克服上述不足,但随之产生的法官中立性问题无法解决。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不能适应中国转型时期社会纠纷解决的特殊需要。因此,我国诉讼模式转换的基本方向应当是构建和谐主义诉讼模式。从终极目标来讲,我国应在充分考量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优缺性后,依据我国诉讼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和完善溶入了中国本土文化理念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模式。

诉讼模式转型是完善我国诉讼立法,优化诉讼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主义诉讼模式从诉讼理念、制度的设计到主体的行为规范,以至诉讼的结果等都要考虑最大限度地增加公平正义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公平、不正义因素。从目的上说,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是一种恢复性司法,不仅要求在法律程序上解决纠纷,而且追求从产生它的环境中彻底消除纠纷,让社会关系恢复到或者达到一种真正的和谐状态。和谐主义诉讼模式代表的是一种新型的公平正义观,它体现了双方诉讼地位的实质性公平和当事人的真正自由,追求司法和谐。和谐主义诉讼模式运作的基本机制是诉讼是法官与当事人共同协调配合运行的作业,他们之间应是在平等的前提下的互动与协作;是诉讼参加者(含法院在内的)相互之间平等自主的充分交流、协商与沟通。

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是:以人为本,和谐诉讼;诉审协调,和而不同;诚信尽责,协同推进;援弱济困,实质平等;繁简得当,方便有效;调判相宜,胜败皆明;公正权威,案结事了;纵横规范,多元衔接;社会正义,回归和谐。一句话,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在司法上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从宏观上说,我国和谐主义诉讼的内容主要有:第一,辩论原则中应包含法院必须以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为裁判依据内容辩论原则。,处分原则应为当事人有完全的处分原则;第二,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保障当事人可协议选择诉讼的管辖法院;第三,法院审理裁判范围严格限制在当事人诉讼请求之内;第四,当事人撤消诉讼不需法院许可即可进行,第五,法院无权直接追加当事人;第六,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保障当事人可协议选择诉讼的管辖法院;第七,弱化法官庭审中的控制地位,强化当事人在举证、质证、辩论上的主导性。第八,对再审制度,要求只有在当事人不具备提起再审之诉的条件而又提出申诉的前提下才可由法院或检察院依职权进行再审;

构建和谐主义诉讼模式基本要求有:

首先,要从和谐主义诉讼理念出发,构建诉讼的基本原则体系。确立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处分原则、辩论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在诉讼中的基础性原则地位,并将其作为构建和谐主义诉讼模式基本原则。

其次,是强化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形成科学合理的案件事实探明机制。充分肯定和保护当事人的自治性和主体性,在诉讼中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和选择,保障当事人在案件事实方面的最终决定权。严格法院职权调查证据制度,完善法院对案件事实的释明制度。

最后,是法院在判决中要注重说理,法律观点要公开透明并告知当事人,在实行法官独立审慎办案的前提下,要保障当事人在法律适用领域中的程序参与权和知情权。

在一定条件下的法院调查证据制度是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一项重要制度。因为由当事人提供裁判所需要的诉讼资料虽然能够增强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案件信息的最大化。但在有些情况下,当事人因种种原因无法向法院提供诉讼资料,如果完全将这些诉讼资料排除在裁判之外,很有可能会导致不公正的裁判结果。因此,在必要的条件和情况下,法院应当享有调查证据的职权,适当地为当事人提供一定的协助,以保障当事人能真正平等地享受司法正义。在一定条件下,法院有权向当事人和其他持有证据的人收集调查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当事人和其他人也有义务接受法官的调查,法院也有义务查明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和主张的真实性。

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从类型上区分了法院主动依职权调查证据和依当事人申请调查证据制度,并严格限定了各自的适用条件。在构建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时,可以吸收这些合理规定,同时应进一步明确规定以下内容:(1)法院调查证据的范围应当严格限制在当事人提出的申请之内;(2)对涉及身份关系的证据,院可以主动调查证据,不受当事人证据主张范围的限制;(3)应明确法院调查证据的法律效果,如果法院依职权未能收集到有关证据,应当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和谐主义范文篇3

传统哲学把意识和物质的第一性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和标准,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意识本身就是人的一种能力,而作为其实体的思想,本身就是人大脑中所储存的一种信息。它来源于人的思考,但这种思考未必正确。有的思考接近客观,有的则是胡思乱想。

这世界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与坏,善与恶。任何事物,只要了解它并进行合理调配,就会使之发挥其用途而为我们服务;反之,就可能成为危害我们的敌人.人也是一样,如果放对了位置使其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和兴趣,就能让他鞠躬尽萃;反之,就会使其心怀压仰,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甚至仇视.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和谐的基础就是科学。我的构想是这样的:

新社会是高度的法制社会,它要实现3个统一:道德与法制,政治与经济,决策与选举。共产主义制度主要由民主立法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和分配制度构成。

立法制度是通过专家提议,民主讨论,最后全民公决进行一切法律的立法和修改。

民主制度是以保证关于公共方面的决策科学化为目的,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为一体的制度.它通过民主计划经济体制的运动而体现出来,民主计划经济就是把竞争引入决策,以更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首先由各经济学者组织将调研后经过论证的决策集合进行统筹,形成各组织的"计划"并参与竞选;然后由全民公决来选出最合理的计划和计划执行人(一般是具体的制定者).执行人在竞争对手的联合组成的监督机构监督下执行即定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比市场经济更高效和直接的实现资源优化。

在执行过程中若遇到不可抗拒的事件而必须对计划进行修改时,应迅速制定出新计划并立即将新计划交监督机构审批.监督机构必须立即讨论并在法定期内给予答复.执行者对答复不满时有权驳回并执行新计划,但同时监督者有权通过全民公决弹劾执行者(中间包括辩论).

一方面防止当权者滥用职权,另一方面也防止监督者的有意叼难。

分配制度是以基本福利制度(按需分配)和奖励制度(按劳优先,逐步普及)构成,从而实现分配的法制化。我想强调的是所谓按需分配,并不是按想分配,而是依法分配。社会将建立一套科学的劳动贡献评价机制和不同环境下的需求评价机制。

这是主要的,还有一些具体构想和论证就请稍等了

和谐主义范文篇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一论断,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认识,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文化的内涵

和谐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它既包含和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基本评价、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从价值观念上来说,它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和思考,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社会功能来说,它是全社会形成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从存在形态上来说,它贯穿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它体现为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及风险的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因此,和谐文化以引导、培育人们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以树立和谐风气和行为为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

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种和谐文化,立足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上,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相吻合,与人类发展趋势相一致,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

建设和谐文化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对于人们的精神心理、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这几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上,而且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和建设和谐文化上;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空虚、文化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实践证明,只有建设更加绚丽多彩的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形成民族凝聚力。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如果没有民族凝聚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更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提高创造力。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实力以及国民创造力的竞争。和谐文化作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既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建设和谐文化能够创造和激发社会生产力。全社会和谐文化的大弘扬,全民族认知能力的大开发,能够为社会和谐、民族振兴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宏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是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给我们既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和谐文化不仅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它所蕴藏的巨大精神力量,将鼓舞和推动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立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实践不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具体说来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各项文化建设的始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与道德情操。

二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深厚的和谐文化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合理成分,充分发掘其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十分重要。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仅创造了辉煌业绩,也形成了各具不同时代特点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是今天我们建设和谐文化的思想资源。同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和谐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要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从同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和文化的交流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要广泛利用各种机会和有利条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培育人们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使和谐文化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而且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和谐主义范文篇5

和谐文化的内涵

和谐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它既包含和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基本评价、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从价值观念上来说,它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和思考,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社会功能来说,它是全社会形成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从存在形态上来说,它贯穿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它体现为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及风险的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因此,和谐文化以引导、培育人们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以树立和谐风气和行为为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

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种和谐文化,立足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上,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相吻合,与人类发展趋势相一致,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

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对于人们的精神心理、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这几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上,而且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和建设和谐文化上;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空虚、文化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实践证明,只有建设更加绚丽多彩的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形成民族凝聚力。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如果没有民族凝聚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更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提高创造力。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实力以及国民创造力的竞争。和谐文化作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既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建设和谐文化能够创造和激发社会生产力。全社会和谐文化的大弘扬,全民族认知能力的大开发,能够为社会和谐、民族振兴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宏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是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给我们既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和谐文化不仅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它所蕴藏的巨大精神力量,将鼓舞和推动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立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实践不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具体说来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各项文化建设的始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与道德情操。

二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深厚的和谐文化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合理成分,充分发掘其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十分重要。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仅创造了辉煌业绩,也形成了各具不同时代特点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是今天我们建设和谐文化的思想资源。同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和谐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要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从同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和文化的交流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要广泛利用各种机会和有利条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培育人们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使和谐文化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而且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和谐主义范文篇6

作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的统一战线,“和谐”的要义同样存在其中。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统一战线;我们要充分发挥和谐统一战线的作用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拟就和谐统一战线的相关问题作若干思考。

一、对和谐统一战线命题的思考

1.为什么要提出和谐统一战线命题

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关系广泛的优势和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沟通情况、反映民意等功能。这些优势和功能,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实现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这些优势和功能的发挥体现,也受统一战线自身机制的健康发展所制约。从统一战线的构成来看,统一战线汇集了各党派、各阶层、各民族、各团体,它是社会结构的反映。因此,和谐社会的要素对于统一战线同样需要。从统一战线的使命来看,统一战线的使命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党的总任务而共同努力,这是与党的使命相适应的。因此,对和谐社会的要求对于统一战线同样也需要。

2.对和谐统一战线内涵的理解

和谐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所反映的应当既是统一战线内部的和谐,也是统一战线对整个社会的关系和作用。和谐统一战线的和谐应当包括:和谐的政党关系、和谐的民族关系、和谐的宗教关系、和谐的阶层关系等。这样的和谐关系不仅体现在统一战线内部,也反映在整个社会中。如和谐的政党关系既要处理好各政党之间的关系,又要体现政党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执政党在执政能力建设中如何获得社会支持,参政党在参政议政中如何反映和代表更广泛的社情民意等。又如,和谐的民族关系不仅要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还要谋求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取得各民族对国家观念的一致和维护。再如,和谐的阶层关系需要通过统一战线搭建的利益诉求机制去促使社会各方真正的互相理解并协调公平、正义的不断落实。也就是说,这样的和谐不仅是单一的和谐,还是交叉的和谐、重叠的和谐;不仅是关系主体自身的和谐,还是各个关系主体相互的和谐;不仅是关系内部的和谐,还是关系整体与外部社会的和谐。

和谐统一战线从其内涵来说是各政党、各阶层、各民族、各宗教以及各界在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既体现各自内部的团结一致,又体现互相之间的相容共存。从其外延来说,它涉及意识形态的整合,以形成共同的政治基础、规范共同的政治行为;涉及政治资源的整合,以融合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实现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涉及政治发展的整合,以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涉及利益关系的整合,以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简而言之,和谐统一战线的内涵和外延,使其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中统一战线发展的一个新命题。

3.和谐统一战线命题的现实意义

提出和谐统一战线命题,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整合统一战线内部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群体、不同所有制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在统一战线内部形成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共同的理想愿景。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增强统一战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从自身做起,从具体的每一件事情做起,汇集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畅谈国是,互相监督,同舟共济,从而更加珍惜团结和谐,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统一战线内部包括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和各界人士,都能够自觉维护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就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二、和谐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关系

1.和谐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子系统与大系统的关系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包括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秩序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指的是整个社会处于顺和、协调、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和谐,要求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能够在和谐社会这个大的统一体内相互依存、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谐统一战线总体属于政治文明建设的范畴,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共同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系统。因此,和谐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子系统,构建和谐统一战线属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项巨大社会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和谐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和谐统一战线的形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如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能够形成社会阶层之间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即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各阶层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恰如其分的回报;社会各阶层之间保持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而这些正是统一战线正确协调和处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实现统一战线内部的和谐,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统一战线通过推进各政党之间的和谐,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和谐,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大陆同胞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之间的和谐,推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就是奠定了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讲了要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势。

三、对和谐统一战线应具备的内外因素的思考

1.从内部因素来看

首先,要有一个和谐的内部关系。统一战线内部各界人士能够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合作共事。

其次,要有一个利益满足机制。统一战线是建立在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联盟,要巩固和发展,就必须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否则统一战线就难以建立,即使建立了也不能巩固和持久。因此,和谐统一战线要求做到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的利益。

第三,要有一个矛盾解决机制。目前我国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面对社会阶层激烈分化,经济成分、分配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各种具体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和复杂的局面。和谐统一战线的构建就要求建立一个有效的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机制。

第四,要有一个平衡关系机制。所谓平衡机制,就是要维持和保护着社会各方面及各种力量之间的协调、稳定和平衡。从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受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不平衡这一根本因素的制约,彻底消除不公正现象,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方面,和谐统一战线所具有的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决定了它能够妥善处理和平衡各种关系。通过发挥这一功能,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尺度,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扭转目前一些社会发展中的失衡现象作出积极贡献。

2.从外部因素来看

首先,要有一个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大环境。社会和谐是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回顾建国后统一战线发展史,统一战线始终是与社会和谐稳定相互联结、互为基础的,什么时候社会和谐稳定,什么时候统一战线事业就发展壮大;什么时候社会混乱无序,什么时候统一战线事业就停滞不前,遭受损失。

和谐主义范文篇7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一部分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矿产资源;另一部分虽然可以再生,比如粮食、水果、蔬菜等,但它们的增长要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只能是一定的。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来进行。在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通过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

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无限制的掠夺自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这不仅实现不了发展的目标,还会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无从谈起。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当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一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二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永远也不会停止,问题在于如何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这就必须认识自然,尤其是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在科学认识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和谐主义范文篇8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从人类历史时空的宏观视角来看,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固定不变的概念和模式,而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和谐社会,处在不同时代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描述的“理想国”、我国古代的“大同社会”等,都是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和谐社会”。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代化国家,反映了人们的渴望和追求。尽管当时没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但我们党始终注意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注意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为我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切实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党中央总结过去的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的形势,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之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这一要求和目标,以20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基础,以当代中国和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背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整体的、全面的和谐,而不是在某些局部领域和环节上实现和谐。具体说来,应当努力追求和不断实现这样几个方面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还将存在矛盾和差别。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因此,追求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其必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过程,就是每个人的主体意识、他人意识、公民意识不断觉醒和生成的过程。

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创造了制度基础,但个人与社会之间仍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都应体现和落实在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和完善上,也只有不断给予每个社会成员以更多的关怀,尊重个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社会自身才能够不断发展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脆弱、能源危机等问题的困扰。如果对自然界采取无休止的索取和征服的做法,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只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发展演化进程中,和谐总是相对的,绝对、静止的和谐状态是不存在的。社会发展也是如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从而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是永无止境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但这个满足不会一蹴而就。因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必然会产生新的需求,满足是相对的、暂时的,不满足则是绝对的和永远的。正是这种不断满足而又不能充分满足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和谐主义范文篇9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关于社会和谐的有益成果:一是把和谐作为思维方式;二是把实现社会和谐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三是把和谐作为调整人际关系的规范。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重视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高度重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能够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最重要内容。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探索和认识,开始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照搬苏联经验在实践中出现的弊端,同志带领全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1956年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等关系上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1962年,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后来的探索中发生了一些失误甚至是严重挫折。但总的看,这个时期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确思想,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断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系列新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就是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中首次提出并加以论述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化建设不能搞单打一,要注意各方面综合平衡和协调并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所包含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就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新成果。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全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二大关系,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全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以及需要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的重大课题。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卷帙浩繁的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未来社会的篇幅虽然不多,但是他们关于未来社会建设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要点可以概括如下:一是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虽然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产生了各种问题和弊端,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决不是一个和谐社会。只有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二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真正实现和谐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三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大大提高。列宁领导俄共和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列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科学而合理地支配社会的生产和分配,才能使所有劳动者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列宁还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帮助农民,而且能够解决城乡对立;必须发扬民主,改革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加强社会管理和经济核算;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无疑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然而他们不可能为我们提供全部现成的答案。因此,要靠我们在实践中继续不断探索,要靠我们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回答。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做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概括,从而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在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四个多样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六条重要原则高屋建瓴、求真务实,为我们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对人类文明中关于社会和谐的有益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理论创新决不是割断历史,决不是离开人类文明成果的花样翻新。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实现理论创新。

在古今中外的文明中都有关于和谐思想的宝贵成果。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很早就把“和谐”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毕达哥拉斯学派有句名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命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等阶层对国家政权的稳定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黑格尔用矛盾、差异、对立、同一等范畴深化了对和谐的认识;等等。讲西方的和谐思想,不能不讲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主张。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了《全世界和谐》一书,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书中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谐,指出它必将被“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我国历史上也产生过许多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兼相爱”;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上述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理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尽管如此,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从中吸收和借鉴有益的成果,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和谐主义范文篇10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从人类历史时空的宏观视角来看,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固定不变的概念和模式,而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和谐社会,处在不同时代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描述的“理想国”、我国古代的“大同社会”等,都是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和谐社会”。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代化国家,反映了人们的渴望和追求。尽管当时没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但我们党始终注意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注意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为我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切实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党中央总结过去的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的形势,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之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这一要求和目标,以20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基础,以当代中国和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背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整体的、全面的和谐,而不是在某些局部领域和环节上实现和谐。具体说来,应当努力追求和不断实现这样几个方面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还将存在矛盾和差别。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因此,追求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其必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过程,就是每个人的主体意识、他人意识、公民意识不断觉醒和生成的过程。

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创造了制度基础,但个人与社会之间仍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都应体现和落实在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和完善上,也只有不断给予每个社会成员以更多的关怀,尊重个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社会自身才能够不断发展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脆弱、能源危机等问题的困扰。如果对自然界采取无休止的索取和征服的做法,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只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发展演化进程中,和谐总是相对的,绝对、静止的和谐状态是不存在的。社会发展也是如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从而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是永无止境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但这个满足不会一蹴而就。因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必然会产生新的需求,满足是相对的、暂时的,不满足则是绝对的和永远的。正是这种不断满足而又不能充分满足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