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0:36:49

和谐性

和谐性范文篇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下审视妇女/性别研究,我们应该认真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主动肩负起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问题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不仅体现了我们党主动自觉应对各种社会矛盾、困扰和风险的高超智慧,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创新和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为了实现党的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中国社科院,有责任扣住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包括两性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关注两性发展存在的尚不和谐和不平等的现实,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加具有全面而深刻的发展涵义。

第二,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妇女/性别研究工作。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重构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明确了发展为了人这个目的,突出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主张发展依靠人,尊重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发展,主张经济与社会诸要素协调发展,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主张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把人民群众的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健康愉悦、全面自由作为追求目标,让社会成员公平共享发展成果。妇女/性别研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平等发展、共创和谐为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应有的智力支持。

第三,要紧紧把握妇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发展机遇。按照六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这给解决妇女问题带来了诸多机遇。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将为妇女参与发展提供良好机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将使妇女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建设和谐文化,将把妇女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完善社会管理,将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把握这样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拓展视野、调整思路,把妇女怎样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怎样纳入性别视角,作为妇女/性别研究的动力和方向。

和谐性范文篇2

一、构建和谐海关的必要性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人最能体会“和谐社会”的幸福;经历过社会冲突的人更懂得“和谐社会”的可贵。从社会的宏观环境、海关自身的历史、现实因素等方面来看,构建和谐海关显得十分必要。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一个地区、一个一个单位、一个一个的人组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通过各地政府、各个部门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海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部分,实行垂直领导,人数不多但影响不小,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营造和谐海关,这也是海关自身的需要。

(二)海关沉痛历史教训的需要。年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后,海关内部的执法腐败、放纵走私的现象一个接一个地暴露出来,从普通关员到直属海关的关长,以身试法者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严厉惩罚,少数海关的队伍出现了“大面积塌方”,海关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海关事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我们在为今天的成绩欣喜的同时,始终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个别人的问题主要从其自身查找原因,而当“塌方”成为大面积,执法腐败、放纵走私不再仅仅是个别人、个别海关的犯罪现象时,则要从更深层次探究。如果不构建和谐海关,不借此推进海关内外执法环境的改善,不积极适应现代海关建设和时展的要求,仍然可能出“惊天动地的大案”。

(三)海关现实存在不和谐因素的需要。和谐社会是法治的社会。海关是行政执法单位,依法行政是海关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海关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维护国家整体利益,正确处理各种权利和利益关系,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理解。但个别海关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放宽执法尺度,用这种方式吸引企业到他那里报关,从而造成税往低处流的局面;目前海关的赔偿诉讼案件有增多的趋势,并且诉讼要求赔偿的金额很高,有的高达上亿元等等不和谐现象的存在,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自身的执法行为,违反法定程序、滥用职权。

那么,怎样的海关才是“和谐海关”呢?“和谐海关”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呢?

二、构建和谐海关的基本内涵笔者认为“和谐海关”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文化是导向,和谐海关是文化协调的海关。文化是环境。文化是动力。环境有好坏,导向有正误,动力有大小,只有和谐海关相协调的文化才是好环境,才是正导向,才是真实的动力,持久的动力。海关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征途上昂首阔步。伴随着海关现代化的进程,海关的角色定位在变化,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进行着大规模的调整,职能管理实现方式在不断转变和改革,与社会各界关系正在重新建构。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海关,特别需要注重和加强海关文化建设,海关的现代化离不开海关文化的现代化,任何重大变革中,文化变革的层次更深、难度更大,变革的关键。构建现代海关文化,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这一制度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建立现代海关制度,不仅是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创新过程,更重要的现代海关文化培育与创新的过程,文化缺位的现代海关是残缺不全和不能想象的

固然稳定得连一点涟漪都没有,

一)和谐海关是动态稳定的海关。稳定是有多种类型的死水一潭。可那毕竟是死水,容易腐臭;高压下的稳定是表面的短暂的不是真正的稳定;和谐的稳定是内在持续的真正的稳定。和谐也有多种。静态的和谐固然可贵,动态的和谐更加难得。从古希腊到黑格尔都阐述过“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和谐不是原地卧倒,不是故步自封。动态的和谐才是美,才是艺术。动态的和谐使人心情舒畅,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和谐海关必定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叫做“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海关作为准军事化管理的纪律部队有严格的规范。有条”则“不紊”有轨才会减少越轨。磁悬浮也不是悬在天上的那里有能够让列车浮起来的轨道;天上的飞机,

二)和谐海关是行为规范的海关。中国有句话。海里的船,都有航道;有了交通规则,故意闯红灯的人便会大幅度减少。海关规范分成文与不成文两大类:法令、条例、规章、纪律以及一部分道德,为成文的习惯以及一部分道德为不成文的法是强制性,虽有弹性,总体上是刚性。道德水准虽然也分层次,但是总体上是高层次的比法律水准高。海关只做到严格执法是当不了先进的成文的强制性的规范固然有效,不成文的非强制性的靠褒贬来规范的能内化到心灵深处,更具有长效的功能,这也是构建和谐海关的魅力所在

也包括海关与外部的和谐。海关内部的和谐就是和谐共进,

三)和谐海关是运筹得当的海关。和谐海关包括海关内部的和谐和海关与海关之间的和谐。领导的思路与群众认识高度统一,群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提高自身修养,遵守社会公德,认真履行义务,自觉奉献。海关与海关之间的和谐,应该是广泛开展互助合作,发挥海关区域合作的整体效能,使口岸建设成为通关便捷、服务高效、监管规范、成本低廉的一流物流通道。海关与外部的和谐,又包括海关与社会的和谐、海关与企业的和谐、海关与相对人的和谐。海关与外部的和谐,就是创造文明、廉洁、高效和公开、公平、公正、方便、快捷的通关环境。各个层次运筹得当的才是和谐海关。

三、在构建和谐海关的操作层面上应值得注意的几对关系

矛盾有普遍性。事物内部、事物之间有矛盾,也必然有斗争,但不是为斗争而斗争,斗争是为了实现和谐,达到最终的统一。对于和谐海关的构建要着重把握以下几对矛盾关系:

(一)正确处理把关和服务的关系。海关工作16字方针是在遏制走私狂潮和提高通关效率的矛盾冲突中提出来的,是海关人在实践中对海关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建关50多年来工作经验的总结、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全体海关人的集体智慧,体现了法律赋予海关的职能。16字方针较好地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海关工作的两个基本要求,是“把关”与“服务”平衡、和谐思想在海关职能作用上的具体体现。海关事业干得好不好,能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根本上取决于是否做到全面贯彻落实海关工作16字方针。“为国把关”是以国家的名义;海关与外部和谐的纽带就是“服务”这个服务不单是态度,更重要的是质量。企业注重成本、效益,政府注重地区经济发展。

(二)正确处理准军事化管理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海关是继人民军队、人民警察后实行衔级管理的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讲究令行禁止,进一步加强了垂直领导、内部管理、保证了管得住。倡导人性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培养人、教育人和关心人作为海关内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激发关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本单位、本部门中创造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和谐氛围,让每个干部职工都能够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实现个人价值,防止管得死。

和谐性范文篇3

从和谐性别关系的内涵看:性别和谐表现为性别关系平等、互补与合作;表现为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中国政府为改善女性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加速性别平等的进程,实现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健康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和法律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为女性的进一步解放,为男女两性和谐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一、反映性别平等文化的科学发展观,确立起审视性别公正与和谐的坐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客观过程。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主义非常注重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出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1],并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此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社会发展、生产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规律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他们认为,妇女解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人类解放包括男女两性的共同解放,社会发展包括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和两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尊重男性和女性的发展权。

发展权就其内涵来说,它体现了权利主体参与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丧失了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的任何一方面,人的发展都不完整。同理,参与、促进和享受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体,丧失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展权也不完整。发展权本身所蕴含的平等、自由等基本价值,是人类社会借以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让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的权利主体参与、促进和享受社会发展三行为统一的观点是相吻合的,它为性别公正与和谐确立了新的坐标。

首先,以经济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性别公正与和谐的基础。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任务千头万绪,但经济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因此,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今中国最大的政治,也是发展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妇女发展的基础。因为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必将为妇女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更加优良的社会环境,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从而加快性别平等的进程。同时,妇女也只有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之中,才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因为,“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2]这是对妇女发展权的赤裸裸的剥夺。参加社会生产是妇女回归社会、获得发展权的开端。恩格斯曾经说过,“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3],如果妇女与社会生产相隔离,不仅造成妇女社会生活范围的狭小、内容的贫乏和与男性共同参与社会的机会与权利被剥夺,而且还导致妇女在经济上、人格上对男性的依附,造成男性压力更大以及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所以,妇女必须回归社会参与社会发展。其次,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性别公正与和谐的关键。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总体上发展很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各个地区由于起点不一样、条件不一样,发展很不平衡。与此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社会发展的不同步,在社会发展中尤其是男女两性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为了经济的发展而以牺牲妇女的利益作为代价。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人主张让妇女回家或实行阶段性就业制度,以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这实际上是以牺牲妇女的劳动权利为代价,这种措施不仅造成妇女人力资源的浪费,使妇女丧失独立的经济地位,加剧了男性的负担和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而且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党中央提出的“三个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五个统筹”,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科学发展观上的体现,它为新时期、新阶段的妇女发展指明了方向。

再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性别公正与和谐的前提。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一切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为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人的潜能的发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正如同志指出的那样,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民主,加强法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反过来,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生活水平越高,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妇女发展的关系。这种把发展同人的关系、同两性的关系、同发展手段、同发展目的的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科学发展观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本质区别。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成熟,标志着党和政府对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更加关注,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反映出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现阶段正确处理当代中国发展中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以及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人与自然、女性与社会、男女两性等关系的指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男女协调发展的时代必将到来。

二、体现男女平等的先进的性别文化,营造出性别公正与和谐的社会氛围。

先进性别文化,指的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有利于性别平等、公正、和谐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它的构建是以现有的性别文化的有效传承和有效积累为基础的,即对那些对今天的社会存在与发展具有较高有效性和适用性的性别文化内容的传承和积累。如本土传统性别文化对性别互补、合作、和谐发展的强调;近现代西方性别文化激发妇女在自我解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后形成的革命性别文化重视执政党和政府在性别平等中的主导性地位以及发挥逻辑性在妇女解放中的作用;当今国外性别文化对性别个体多样化主体价值的关注与认同等。

先进性别文化从自己的特质出发,更多地是以建树平等、公正、和谐的性别秩序,创造平等、公正、和谐的性别环境来实践和实现这一行动目标,因此,它所创建的性别合作与和谐是建立在性别平等和公正对待基础之上的,这是一种平等和公正的合作,也是一种平等和公正的和谐。同时,先进性别文化不仅仅关注性别间权利的结果平等,更重视性别权利中的机会(条件)平等、过程(秩序)平等和权利实现中性别待遇的公正,力求通过机会(条件)平等、过程(秩序)平等和待遇的公正,真正实现性别的平等对待。

党和政府在弘扬先进的性别文化,营造男女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氛围方面,大力倡导并给予了宏观指导。

一是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解决性别公正与和谐的机制问题。促进性别平等是政府的重要责任。自1995年同志代表党和政府明确提出男女平等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以来,各级党委进一步加强了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也采取了积极措施,为妇女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协调现象,其中也包含了男女发展的不协调、不均衡。与男性相比,女性参政比例偏低,城乡女性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农村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一些女性还没有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婚姻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对女性的种种偏见,这些问题不仅制约女性自身的进步,也会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既包括了统筹工农、城乡和地区的均衡和谐发展,也包括统筹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之间的平等协调发展,其中必然包括男女两性的平等协调发展。因此,各级政府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妇女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伟大作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真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切实担负起促进妇女与社会发展的责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帮助,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发展的条件,如推行积极醒目的公共政策,把性别意识纳入所有政策和方案的主流;建立国家及地方一级的性别平等机制,保证具有性别意识的政策和方案切实得到实施和有效的监督。

二是扬弃传统的性别文化,解决性别公正与和谐的导向问题。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妇女的伟大力量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但是,积淀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使性别歧视观念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在人们的头脑里,在风俗习惯中还程度不同地保留着,阻碍着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进程。只有积极建设先进的性别文化,努力改造落后的性别文化,坚决抵制腐朽的性别文化,才能解决好妇女发展的导向问题,才能为推进性别平等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先进的性别文化是性别平等的社会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它公正评价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妇女与男子应该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同等的权利和地位,提倡男女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男女平等,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就是引导人们树立文明进步的性别平等观念,摒弃男尊女卑和将女性商品化的意识,消除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形成尊重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的社会风尚;关注社会文化环境对性别角色的塑造,大力宣传健康向上、文明优美的性别形象,反对扭曲和损害妇女形象;倡导正确的恋爱观和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鼓励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性别平等协调发展的性别分工。

三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性别公正与和谐的基础问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多年的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大力开发妇女人力资源,加强对妇女的教育培训,帮助妇女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高劳动技能、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大有作为,才使得更多的妇女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正是由于妇联组织在党的领导下,担负起代表妇女利益、维护妇女权益、促进性别平等的重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引导广大妇女投身现代化建设,才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出了贡献,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正是由于妇女立足本职岗位,敬业奉献,勇于创新,不甘人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才为自身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虽然经济的发展不能自然而然地解决妇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在工作中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妇女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在抓发展的同时,自觉地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妇女发展中存在的妇女问题,就能使经济与社会、女性与男性协调发展。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性别公正与和谐的目的问题。面向未来,对社会成员的共同命运和共同发展负责,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政府的职责。妇女占人口的一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之一。她们与男性一样,当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完善自我、展示才干、全面发展的迫切愿望,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而且由于妇女在人类再生产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和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自身的发展与男性相比,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性别平等发展的时代精神,重视妇女的全面发展,克服传统的性别偏见和影响妇女发展的障碍,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当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实现妇女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因此,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用发展的办法不断满足妇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要,为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挖掘和开发妇女这支伟大的人力资源,使妇女身上蕴藏的聪明才智充分涌动和发挥出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实现妇女的新发展。

三、“社会和谐”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构筑起性别公正与和谐发展的屏障

社会的和谐,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具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的运行机制。社会和谐机制一旦形成,它不但能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有效地整合社会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社会结构获得平衡,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进行。同时,它也为性别公正与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社会流动机制的顺畅有序,为女性社会成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希望。“和谐社会”应是包括女性在内的社会成员能够自由流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各种社会资源与生产要素通过自由流动与组合达到最佳配置,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形成一种人人努力,开拓向上的动力与精神。一个社会的社会流动程度越高,就越意味着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希望,但女性在社会流动中,难以平等地享受各种社会资源与生产要素,并且其生存权和尊严权得不到起码的维护,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措施和制度建设,使流动机制顺畅有序,从而保障女性能合理、安全的流动,在流动中使她们的地位由弱变强。

第二,利益协调机制的合理公正,为女性社会成员共享社会成果奠定了基础。“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的社会。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维护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新形势下的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如今的社会冲突集中表现为“利益的冲突”,大都是由于我们不能协调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引起的。所以,作为执政者,就要能很好地处理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不同性别群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不能以牺牲女性这个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这种利益流向的不平衡,会偏离小康社会的目标。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是要惠及包括女性在内的十几亿人口,而不仅仅是“惠及”少数人。在利益调整的过程中,政府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社会保障机制的安全可靠,为女性社会成员编织了可靠的社会安全网。和谐社会应是能够保护全体社会成员权益的社会。当前我国社会公平、公正集中表现在人们承担的改革成本与财富分配上。女性群体缺少资源优势,在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的地位较低,缺少话语权,缺少与强势群体博弈的能力,因而,如果放任强势群体与女性这个弱势群体在利益方面自然竞争,女性群体将受到巨大的伤害。这就需要政府管理者们利用公共权力来保护女性群体的利益。帮助妇女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为妇女群众编织一个可靠的社会安全网;让女性群体也能共享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需要妇联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妇女群众的利益作为妇联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坚持依法维权,努力拓宽维护妇女权益的渠道,代表妇女利益,反映妇女诉求,推动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为妇女发展争取更有力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第四,社会控制机制的有效有力,为女性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社会控制机制完善的社会。真正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尊重人的权利基础上的有法治秩序的社会。法治社会最主要的任务,首先是对政府官员的权力进行约束,其次是对越轨行为、违法行为能够有效地、及时地制约和打击,对诸多反社会的力量能够有效地控制。针对当前妇女权益受损的问题,要以源头参与为第一环节,进一步推动完善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要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法律宣传教育,使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观念和法律知识深入人心。要以推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重点,更好地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依法及时合理地推动解决妇女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敢于为权益受侵害的妇女仗义执言,坚决同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和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使妇女平等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公正地享有发展成果。

第五,矛盾疏导机制的通畅便利,为女性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拓展了渠道。“和谐社会”应是能有效化解内部矛盾的社会。尽管当前的社会矛盾大多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没有敌对的性质。但我们知道,当自发的、零散的、轻微的利益的矛盾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时,会可能转化成自觉的、有组织的、严重的群体性对抗,会使矛盾摩擦上升为矛盾冲突,烈度与强度不断地增强,引发更大范围内,更加激烈的冲突。政府必须健全矛盾疏导的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妇联作为群众组织,要进一步处理好维护社会稳定和维护妇女权益的关系,既要发挥优势,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又要积极引导广大妇女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既要教育引导广大妇女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又要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大局中谋求妇女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而性别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要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中国妇女运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工作部署、工作方式更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特别要围绕一些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的性别公正的理论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理论分析,努力取得有分析、有见解的研究成果,为构建和谐的性别关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和谐性范文篇4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尊重多样性的社会,因为“一个东西本身无所谓‘和’,因为没有什么可以与之构成‘和’,至少必须有两种以上的东西才能够形成‘和’”。多样性是世界存在的方式,它体现在人们的利益与价值观上的差异,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差异的社会,有差异必然产生矛盾。社会从来都不是一元的存在体,但是“和谐”的本质是如何对待差异,处理矛盾,这体现一个政治系统容纳和处理社会争端的能力。除了固守立场、在斗争中求生存之外,“和谐”的思想为群体与个体提供了另外一种与他人共处的思路――尊重与包容。探讨多样性的价值与协商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

首先,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社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和谐社会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社会。现代政治文明下的民主政治是要在彼此差异的公民之间建立联系。利益分化与多元价值决定了社会群体间的分歧与矛盾,自古以来,人们对待冲突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强权制造统一,以一人之偏好做万人之所爱;一种是在混乱与征战中争夺对于纷争的定夺权;第三种则是良序社会,多样性的价值相互认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变革的同时,产生各种新的社会身份、社会群体,他们的偏好与利益都与旧的体制下的传统群体不同,不同的社会群体身份引发的偏好利益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产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要求和谐社会必然要化解矛盾,融合各种群体间的偏好差异,形成有效的政治认同。

共和国是利益分化和价值多样性群体的和谐与共存,和谐社会也是群体成员在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一种融洽的心理状态,它所要求的社会氛围是宽容与信任,协商与认同。个体利益与偏好的表达是通过民主机制实现的。民主的本质是人民主权,是平等公民自由而理性的参与。宣扬平等是对人皆为人的承认,而承认差异则是对人皆为独特的人的包容。和谐不是外表意见与行为的僵化一致,它不需要在偏好伪装的情况下达成统一意见;而是通过交往与信息的传递,以及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通过说服、认识等理性的判断,达成认同。这个过程中,社会成员已经充分理解与锻炼了对于社会问题的理智分析与理性参与,这种共识是认同的结果。因此,尊重与宽容对方的偏好,培养全社会都会需要的社会资本,可以创造出发展所需要的不同群体对于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促进形成多样性与和谐并存的民主氛围。研究多样性与和谐的问题,对于加深理解共和国的理念和国家政治生活有着很好的帮助。它改善了我们对于民主的认识,让我们重新思考人们之间彼此对待的方式,体验社会群体生活的意义。在现代政治文明的理念下,国家不仅进行权力统治,在斗争中争取资源,而更要在合作与宽容中增加社会资本的总量。

其次,和谐社会不是道德天成,却必然是良序的社会。多样性必须在秩序的框架下才是多样性,在对秩序的体验中,人类的实践理性得到了提升。秩序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秩序定义了公共行为的伦理基础。建立秩序是规则的产生与遵循。规则也是规律,是我们对自然与社会基本性质的认识与掌握。没有理性规则,就不是生存竞争,而是混战。和谐社会是讲究科学规律的社会。历史的进步,始终应该体现在以规则完善替代道德提高的期盼上。现代民主模式是以追求私利的大众为主体,它的默认前提是良好道德基础的缺失:它既是对于守信的期盼,又是对失信的预防;它既是对人性取代神性的欢呼,也是对人性并非神性的承认。民主取代了威权统治,称之为现代文明的进步,不是因为民主体制下的人性更为完善,而是在民主的演练中,人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政治过程中人性的缺陷。如果人类都是天使般本性,就不需要法律规范对之进行约束。

和谐性范文篇5

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

和谐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关注广泛性,也就是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发展各种文化形式,培育各种文化要素,协调各种文化关系。只有建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包容性强的和谐文化,才能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和谐社会的文化发展需求。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文化争奇斗艳,精彩纷呈,既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就和谐文化的建设来说,各种文化资源、文化形式、文化要素、文化关系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文化和谐。如果只允许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文化资源、文化形式和文化要素存在和发展,其他文化资源、文化形式和文化要素就会衰竭、枯萎;如果只注意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文化关系的协调,其他文化关系就会消失。如此,和谐文化建设将因失去广泛性和多样性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文化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文化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决定对文化的消费需求、消费层次也不完全一样。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文化的多样化、差异性也势必凸显。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兼顾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样式的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和发掘各种文化资源,让各种文化形式、文化要素全面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大众不同的文化需求,使民众共享和谐文化建设的成果。

和谐文化的本质属性。和谐文化是各种文化资源、文化形式、文化要素、文化关系之间的协调一致,“和而不同”是和谐文化的本质属性,也是和谐文化的最高境界。“和而不同”是建立在广泛性基础之上的,是在尊重文化差异、文化个性前提下实现的和谐与统一。各种文化资源相互补充,各种文化形式、文化要素、文化关系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和而不同”的文化境界,否则将出现“同而不和”的文化局面。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

营造一个有利于和谐文化建设的宽松环境。文化环境对于和谐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只有营造一个宽松的文化环境,各种文化形式才能自由发展,各种文化要素、文化资源才有生存的空间,各种文化关系才有协调的可能。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实现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体现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心态,蕴含科学和艺术发展中的民主精神,是促进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也是和谐文化建设应当遵循的准则。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通过改革传统的文化形式,更新传统的文化资源,培育新的文化要素,建构新的文化关系,创造新的文化样式、文化风格,才能丰富中国文化的形式和内涵,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在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改革创新。要实现二者,最根本的是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提出的文化需要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生成了文化创新的内容,文化创新往往就是实践成果、实践经验的升华。同时,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能够“激活”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事实上,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将传统文化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嫁接。社会实践的丰富性、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和谐文化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发挥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是和谐文化的享用者,也是和谐文化创造、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和谐文化的建设有赖于全体国民的努力。充分发挥广大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让各种文化形式竞相发展,各种文化资源、文化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各种文化关系的协调才能成为现实。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和谐文化的广泛性来源于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民众的文化创造潜能,拓宽民众参与文化建设的渠道,重视民众的社会实践对于文化生成、文化创新、文化增值的价值和意义。

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和谐文化建设在关注广泛性的同时,必须重视其先进性。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就是要使和谐文化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取决于如下几个因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相对于一般价值而言的,一般价值是基本的,可以是多元的,核心价值则是根本的,甚至是唯一的。如果核心价值多元化,那么,它与一般价值便没有什么区别,也就失去了核心价值存在的意义。因此,作为核心价值必须具有明确的主导性、引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情感纽带、精神支柱作用,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规范、道德实践意义,其主导性、引领性是十分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需要先进的和谐文化为基础,奠基于先进的和谐文化之上,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引领作用。

和谐社会建构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种理想社会的建构需要先进的和谐文化为底蕴、作支撑。只有先进的和谐文化,才能消除现代社会只重视物质技术指标增长,而不顾及社会的精神向度和人的全面发展,不顾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弊端,从而确保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只有先进的和谐文化,才能为民主发展、法治完善提供文化氛围,为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提供文化支持,为和谐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文化保障。和谐文化的先进性源于和谐社会对于文化发展的要求。

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文化与生产力紧密联系,它们彼此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激荡、相互作用。先进生产力必然催生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又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判断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首先要看它能否有效地推动现实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生产力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实际上为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先进性的要求,具有先进性的和谐文化,才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样的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滋润和熏陶。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为人的发展提供必需的文化养料,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同时,只有以先进的和谐文化浸润、熏陶全体国民,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明显提高,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形成。

执政党肩负的文化使命。确立怎样的文化发展方向,反映一个政党的文化境界、文化精神与文化使命。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才能彰显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才能完成历史与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同时,从长远来看,中国共产党要维系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构具有自己特色的政党文化,以此作为自身的标志和表征。而政党文化的建构,必须立基于先进文化之上。因此,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为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如下几个方面至为重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不能动摇。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保障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消解多元文化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中国文化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和同化,保持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和自主性,保证国家的文化安全。相反,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只有带来文化发展的混乱,延缓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一元指导”与“包容多样”的关系,“包容多样”的前提必须是“一元指导”,如果离开了“一元指导”,“包容多样”就会带来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就难以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之下的文化和谐。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种文化形态,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既能丰富先进文化的内涵,也能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反映时代精神和时展要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总是脱离不了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空间,曾经是先进的文化,如果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先进的也会蜕变为落后的。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反映时展要求,体现时展风貌,富有时代精神,和谐文化的先进性才能展现出来,和谐文化的内容才能得到扩展,和谐文化的形式才能得到完善。和谐文化的先进性既是时代的诉求、时代的召唤,也是和谐文化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事实上,和谐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不能偏离时代精神,更不能与时展要求相冲突、相违背。时代精神、时展要求是和谐文化创新的坐标,也是和谐文化发展的方向。

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任何先进文化都是视野开阔、眼界高远的开放性文化,封闭自守必然导致文化的衰败没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先进文化不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不再是单一文化占优势,而是融合性文化占优势。因此,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开放的胸怀面对外来文化,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融合起来,以适应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地向外传播和谐文化,让和谐文化走向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和谐文化自身。

实现广泛性与先进性有机统一

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和先进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广泛性与先进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是先进性的基础。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并不排斥广泛性,相反,需要以广泛性为依托。奠基于广泛性之上,才能为和谐文化的先进性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没有广泛性,和谐文化的先进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没有广泛性,和谐文化难以贴近生活、切合实际,难以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认同和接受,其先进性难以体现和发挥。事实上,各种文化资源、文化形式、文化要素正是在比较中凸显其先进性,在竞争中发展其先进性,离开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无先进性可言。

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是广泛性的保障。没有先进性,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将带来一定的文化冲突,甚至出现一定的文化混乱。各种文化资源、文化形式、文化要素之间关系的协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等文化关系的处理,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先进性,需要先进性居间发挥核心作用。同时,没有先进性,和谐文化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就不可能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形式,培育文化要素,协调文化关系,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因其缺乏主脉和风骨而难以拓展。

和谐性范文篇6

一、构建和谐海关的必要性

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人最能体会“和谐社会”的幸福;经历过社会冲突的人更懂得“和谐社会”的可贵。从社会的宏观环境、海关自身的历史、现实因素等方面来看,构建和谐海关显得十分必要。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一个地区、一个一个单位、一个一个的人组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通过各地政府、各个部门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海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部分,实行垂直领导,人数不多但影响不小,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营造和谐海关,这也是海关自身的需要。

(二)海关沉痛历史教训的需要。1998年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后,海关内部的执法腐败、放纵走私的现象一个接一个地暴露出来,从普通关员到直属海关的关长,以身试法者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严厉惩罚,少数海关的队伍出现了“大面积塌方”,海关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海关事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我们在为今天的成绩欣喜的同时,始终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个别人的问题主要从其自身查找原因,而当“塌方”成为大面积,执法腐败、放纵走私不再仅仅是个别人、个别海关的犯罪现象时,则要从更深层次探究。如果不构建和谐海关,不借此推进海关内外执法环境的改善,不积极适应现代海关建设和时展的要求,仍然可能出“惊天动地的大案”。

(三)海关现实存在不和谐因素的需要。和谐社会是法治的社会。海关是行政执法单位,依法行政是海关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海关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维护国家整体利益,正确处理各种权利和利益关系,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理解。但个别海关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放宽执法尺度,用这种方式吸引企业到他那里报关,从而造成税往低处流的局面;目前海关的赔偿诉讼案件有增多的趋势,并且诉讼要求赔偿的金额很高,有的高达上亿元等等不和谐现象的存在,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自身的执法行为,违反法定程序、滥用职权。

那么,怎样的海关才是“和谐海关”呢?“和谐海关”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呢?

二、构建和谐海关的基本内涵

笔者认为“和谐海关”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和谐海关是动态稳定的海关。稳定是有多种类型的。死水一潭,固然稳定得连一点涟漪都没有,可那毕竟是死水,容易腐臭;高压下的稳定是表面的、短暂的,不是真正的稳定;和谐的稳定是内在的、持续的,是真正的稳定。和谐也有多种。静态的和谐固然可贵,动态的和谐更加难得。从古希腊到黑格尔都阐述过“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和谐不是原地卧倒,不是故步自封。动态的和谐才是美,才是艺术。动态的和谐使人心情舒畅,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和谐海关必定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和谐海关是行为规范的海关。中国有句话,叫做“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海关作为准军事化管理的纪律部队有严格的规范。“有条”则“不紊”。有轨才会减少越轨。磁悬浮也不是悬在天上的,那里有能够让列车浮起来的轨道;天上的飞机,海里的船,都有航道;有了交通规则,故意闯红灯的人便会大幅度减少。海关规范分成文与不成文两大类:法令、条例、规章、纪律以及一部分道德,为成文的;习惯以及一部分道德为不成文的。法是强制性,虽有弹性,总体上是刚性。道德水准虽然也分层次,但是总体上是高层次的,比法律水准高。海关只做到严格执法是当不了先进的。成文的、强制性的规范固然有效,不成文的、非强制性的,靠褒贬来规范的,能内化到心灵深处,更具有长效的功能,这也是构建和谐海关的魅力所在。

(三)和谐海关是运筹得当的海关。和谐海关包括海关内部的和谐和海关与海关之间的和谐,也包括海关与外部的和谐。海关内部的和谐就是和谐共进,领导的思路与群众认识高度统一,群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提高自身修养,遵守社会公德,认真履行义务,自觉奉献。海关与海关之间的和谐,应该是广泛开展互助合作,发挥海关区域合作的整体效能,使口岸建设成为通关便捷、服务高效、监管规范、成本低廉的一流物流通道。海关与外部的和谐,又包括海关与社会的和谐、海关与企业的和谐、海关与相对人的和谐。海关与外部的和谐,就是创造文明、廉洁、高效和公开、公平、公正、方便、快捷的通关环境。各个层次运筹得当的才是和谐海关。

(四)和谐海关是文化协调的海关。文化是环境,文化是导向,文化是动力。环境有好坏,导向有正误,动力有大小,只有和谐海关相协调的文化才是好环境,才是正导向,才是真实的动力,持久的动力。海关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征途上昂首阔步。伴随着海关现代化的进程,海关的角色定位在变化,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进行着大规模的调整,职能管理实现方式在不断转变和改革,与社会各界关系正在重新建构。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海关,特别需要注重和加强海关文化建设,海关的现代化离不开海关文化的现代化,在任何重大变革中,文化变革的层次更深、难度更大,是变革的关键。构建现代海关文化,是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这一制度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建立现代海关制度,不仅是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创新过程,更重要的是现代海关文化培育与创新的过程,文化缺位的现代海关是残缺不全和不能想象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在构建和谐海关的操作层面上应值得注意的几对关系

矛盾有普遍性。事物内部、事物之间有矛盾,也必然有斗争,但不是为斗争而斗争,斗争是为了实现和谐,达到最终的统一。对于和谐海关的构建要着重把握以下几对矛盾关系:

(一)正确处理把关和服务的关系。海关工作16字方针是在遏制走私狂潮和提高通关效率的矛盾冲突中提出来的,是海关人在实践中对海关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建关50多年来工作经验的总结、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全体海关人的集体智慧,体现了法律赋予海关的职能。16字方针较好地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海关工作的两个基本要求,是“把关”与“服务”平衡、和谐思想在海关职能作用上的具体体现。海关事业干得好不好,能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根本上取决于是否做到全面贯彻落实海关工作16字方针。“为国把关”是以国家的名义;海关与外部和谐的纽带就是“服务”这个服务不单是态度,更重要的是质量。企业注重成本、效益,政府注重地区经济发展。

(二)正确处理准军事化管理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海关是继人民军队、人民警察后实行衔级管理的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讲究令行禁止,进一步加强了垂直领导、内部管理、保证了管得住。倡导人性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培养人、教育人和关心人作为海关内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激发关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本单位、本部门中创造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和谐氛围,让每个干部职工都能够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实现个人价值,防止管得死。

和谐性范文篇7

一、关于班子成员之间的和谐。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责任是班子成员和谐相处、和谐共事的基础。

要处理好正职和副职的关系。一个称职的正职,应把副职的积极性发挥到最大限度。既要真正放手放权,真正调动起副职的积极性,通过高超的领导艺术把副职的内在潜力挖掘出来,把内在的活力激发出来,使内在的创造力释放出来,又要对副职进行有效有力的监督,常提醒,常打招呼,将不良的倾向消除在萌芽之中。作为副职而言,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是负责意识,既是对一把手负责,也是对班子整体负责。要把自己分担的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把自己分担的工作置于整体工作之中,拿得起,上得去,办得成,让一把手放心,也让其他班子成员信任。

要处理好副职之间的关系。副职各担其职,各负其责,工作互有交叉,需要彼此间的沟通协调。副职之间的和谐,理解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所谓理解,就是在各自履行职责时,出以公心,力求公正,不可为所主管部门的利益而不顾相关部门的利益,也不能凭个人好恶、主观情感而草率行事,要善于进行平衡和协调,尽最大努力去寻求各方面的“共赢”。所谓信任,就是同志之间要有真诚感,不要兜圈子、耍手段,更不能下绊子。只要同志之间以诚相待,敞开心扉,就没有解不开的矛盾,没有处理不了的问题。

在一些领导班子中,还要处理好党内干部与党外干部的关系、本地干部与外派干部的关系。应认识到,党外领导干部和外派领导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至于是党内还是党外、是本地还是外派,那是一种工作需要。真正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工作,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和认可。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各自聪明才智,促进班子和谐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关于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和谐。一个班子不是成员间简单的相加,而是一个有机有序的组合。就班子整体而言,是由富有活力、创造力的个体按照班子整体的规范和要求有机组合而成;就班子中的个体来说,则是充分体现了整体的要求,是按照整体的目标发挥各自的作用。换句话说,班子中的个体,不是孤立的个体,无不体现出整体因子,而整体是靠有活力的个体凝聚起来的。

首先,个体的言行要充分体现整体的意志。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每个成员所担负的工作只是大局中的一部分,要在大局中找好自己的位置,给自己定好位。全局是一盘棋,要在自己适应的位置上活动;全局是一台戏,要在这台戏中扮好自己应该扮的角色;全局是一首交响曲,每个成员都要在这首交响曲中注入和谐的音符。要围绕着主旋律,该奏高音的音区决不能低沉,该奏低音的决不能突出你的音调。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强则强,该弱则弱。要按照指挥的意图,围绕主旋律来演奏好,让“杂音”、“怪音”和“噪音”失去存在的市场和空间。

其次,整体要形成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发挥好个体的积极性。要在总的原则和目标之下,班子成员各尽其职,各显其能,和谐相处,使班子的个体活力在工作实践中竞相迸发,班子成员的智慧才能像源泉一样充分涌现,以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同时,又充分展现个体活力,实现个人的价值,从而使班子整体更富先进性,更富活力,更富激情。

三、关于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和谐。就一个地区来说,是包括许多领导班子的,所以,实现班子之间的和谐,也是每个领导班子必须认真面对的大问题。一个地区的领导班子中,党委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同时要善于处理好同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改进党委的领导方式。党委在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要起到领导作用。所谓领导,就是要谋划大局,提出思路,要对一个地区当前和长远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的整体思路,这个思路要体现民意,集中民智,也凝聚着各个班子的集体智慧。要用好干部,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要选拔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到各个领导岗位上来,增强班子的活力和创造力,从而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同时,党委的领导还要通过向导、指导、疏导等具体工作方式,解决和处理一个地区的重大问题。向导就是既指路,又带路,在工作中形成政治上、组织上、舆论上的正确导向;指导就是要对重大问题进行有理、有利、有效的正确指导;疏导就是对重大的认识问题、实践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必要的疏导,理清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把党委的意图和思想通过人大、政府、政协党组加以贯彻,通过法律、行政、民主的行为加以实现。

其次,党委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调动好三个班子的积极性。要尊重人大班子按照法律程序履行职责,把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民主在人大工作中具体体现出来。要支持政府班子独立行使行政职能,在党委的领导下,把政府权限内的各项工作做好。要支持政协班子搞好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发挥各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和谐性范文篇8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康有为在《同》中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上述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和谐生活的向往。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科学设想,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革命导师指明了社会和谐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邓小平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能和谐,两极分化不可能和谐。社会和谐则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属性。没有社会的和谐,就建设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血与火的磨砺中,在风和雨的洗礼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追寻着社会和谐的民族梦想,写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论十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论著中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和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创立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进行了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党的十六以来,以同志为总记的党中央,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从党的十六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此作出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庄严而紧迫地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和谐性范文篇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上述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和谐生活的向往。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科学设想,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革命导师指明了社会和谐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邓小平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能和谐,两极分化不可能和谐。社会和谐则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属性。没有社会的和谐,就建设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血与火的磨砺中,在风和雨的洗礼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追寻着社会和谐的民族梦想,写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论著中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和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创立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此作出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庄严而紧迫地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力应对各种挑战的紧迫需要。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既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又面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压力。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我国已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动,既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动力和活力,同时也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同在,动力和压力共生。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解决矛盾迎接挑战,就必须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和谐性范文篇10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家知道,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直接思想来源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以社会和谐为主旨的。18**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也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令人深思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的过程中,恰恰对其提倡“社会和谐”这一点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破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在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党作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判断,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必然要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更加注重的实践主题。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注意把社会和谐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探索。建国后不久,同志曾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生活主题。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实际上就把实现社会和谐纳入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同志在20**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结合新的实践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为我们党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层面思考社会和谐问题进一步打开了视野。按照唯物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是互为一体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意义上就是不断健全、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和谐的程度越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越趋于合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就体现得越充分。

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在新形势下,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与我们党以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这个重大判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不仅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而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根本标志。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而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又集中反映和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实上,社会和谐所包含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一不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密切相关。而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不和谐因素,从价值观的层面来讲,又都给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造成严重妨碍。立足现实国情,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面临的最重大课题。正因为如此,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依照这个重大判断,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坚定地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出来,加快实现惠及最广大人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不断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等等。只有这样,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是通过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来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人民的政权,共产党是代表人民执掌政权的,这个政权必须完全用来为最广大人民谋利造福。由于社会和谐直接关系最广大人民的福祉,因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一个基本功能,就在于促进和实现全体人民普遍向往的社会和谐。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开辟了通往高度和谐的未来社会的现实道路,但要实现理想的和谐社会,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经济文化还不发达、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高度的社会和谐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加自觉主动地创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我们党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政治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目标。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进一步增创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合理最进步的社会制度,它应当而且也必然具有以往任何社会制度都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内涵有一个在实践中逐步展开的问题,对它的认识和把握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不够全面到比较全面、由不够深入到比较深入的过程。

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着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要求,在科学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对增创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社会和谐的本质特征,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从社会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作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它的全部合理性和优越性,都植根于以人为本,体现于以人为本,展示于以人为本。资本主义尽管把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叫得很响,但其价值目标始终在于追逐利润的最大化,而资本说到底就是把人作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使人性被严重压抑、人格被严重扭曲。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和超越,不仅仅意味着社会形态的转换、阶级关系的变迁和国家机器的重组,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生存价值的提升。由此可知,我们党把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予以彰显,这本身就是增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之举。还要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都是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程度,又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际显现程度。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和谐,就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也就能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值得一提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具有统合功能和辐射作用。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必将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可以相信,随着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由理论认知转化为现实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以日益扩展的巨大优越性,向世界展示非同凡响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将给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带来新的历史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