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庭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4 21:1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和谐家庭申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和谐家庭申报材料

篇1

爱岗敬业邻里团结

xxx1978年参加工作。28年来,在工作中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队里、邻里哪里需要,只要他知道,他就马上出现在哪里。一次春节期间队里有位员工家中的水管冻爆,他半夜接到工友的电话后,放下电话后他立即赶到其家中,在零下十度的冰水里忙了三个多小时才帮工友将水水管修好,全身都湿透了,混身麻木,回家后半天才把鞋子脱掉。他乐于助人,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得到了全队同志的好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互敬互尊家庭和睦

夫妻互尊、互敬、互爱、和睦平等,在家中不论下班后有多累,xxx总是抽出时间做一些洗衣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妻子更能体会丈夫的工作苦处,家中的大小事务基本全包,从无怨言。斗转星移4个寒暑,二人携手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妻子xxx,她十分尊重丈夫,认为丈夫的工作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家中一般什么事,只要丈夫在上班,她从来不啃一声,总是先自己扛着,不去打扰丈夫上班。一天半夜,家中的父亲心脏病突发,但xxx还在千米井下上班,她自己将老人送进医院,一忙就是半个月,从未让丈夫请假休息一天,这期间三岁的女儿又患重感冒,她坚持着医院、家庭、二处奔忙,她的贤惠和支持,也得到了xxx深情的回报。只要他有空在家,总是修修补补,承担起丈夫在家应承担的职责。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他与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邻里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率先垂范,女儿的楷模

为了使女儿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女做出榜样。

生活俭朴。xxx与妻子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他们还经常教育儿女一菜一饭,她的儿女虽然只有三岁,但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严于律己。为了以言行影响女儿,为女儿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

敬老尊长。自结婚起,岳父母离自家很近。对两位老人他们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受尊重,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她们的女儿礼貌懂事、健康活泼,小小的年纪就非常为大人着想。

篇2

一、学校与家庭沟通

为了让“书香家庭”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家庭”,学期伊始,学校就积极与各个家庭结对子。

首先,学校向“书香家庭”推荐阅读好书。适合孩子年龄和心理成长的书,才能让他们感兴趣,也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精神。因此,我们学校利用校信通短信,向家长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鼓励学生每人带一本课外书到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每天多读课外书,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带头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常和学生交流、探讨读书心得,尽量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阅读兴趣,开始给孩子们推荐整本书,我们先后推荐了《童年》、《唐诗300首》、《名人传》、《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爱的教育》、《昆虫记》等等。今年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和写作兴趣。孩子们怕写作,主要是觉得没什么可写,不知道怎么写,我要引导孩子多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帮助孩子积累素材。

二、倡导亲子共读书活动

其次,积极倡导亲子共读活动。2016年3月,开学之初利用家长会,老师讲解班级微信的好处,并一一介绍了加入班级微信的方法,建议家长开通微信。班级微信就是学校和家长、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家长朋友可以互相交流,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疑惑和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提出班级建设意见或建议。

我校一直要求亲子共读好书,每天都布置有读书任务,要求每天读书半小时,并由家长签条,督促孩子读书。充分利用校讯通向家长们发送短信,或通过家长会讲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为孩子阅读

提供有利的条件,督促孩子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30分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多和孩子一起读读书,并跟孩子交流读后感,以自己的读书热情去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并全程记录共读全过程,把读书感悟写在微信上。

三、活动反思

本次“书香家庭”评选活动从制定方案、宣传发动到评选结束,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从上报材料来看,差距较大,总体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在:

(1)家长的重视程度和在准备材料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否认,本次活动的出发点是正向的,但家长对此次活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却千差万别。有自始至终就非常支持重视且按学校制定的实施方案真正付诸行动的,如五年级冯晨好家庭、六年级冯玉霖家庭他们申报材料的内容和时间上就能证明。

但大部分家庭的申报材料,是在学校或班主任的督促提醒下才做整理和准备的。缺少了评选细则中的好几项内容,如亲子读书计划、亲子共读相关记录、孩子的读书心得或小练笔等等。还有部分家庭虽然重视,但在准备材料方面没有经验,无从下手,也有的家长在编辑材料方面有一定难度,不会把图片、孩子证书的影印件等整理到一个文档中。

(2)在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惑。有的家长对这项活动认识不够,有些家长因实际困难不能与孩子一起读书;有的家长坚持的时间不长,一天、两天可以,一星期、两星期还行,可是时间长了就坚持不下去了。有的家庭藏书数量还远远不足,条件差一点的甚至没有孩子的读书角,读书体系还不够健全,书香家庭的读书氛围还不十分浓厚。

(3)作为学校,我们能体谅不同家庭的不同表现,因为家长在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条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决定了在申报材料方面的参差不齐。

(4)作为家长,也应总结反思一下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真正为孩子的读书、成长,为争创“书香家庭”尽到心力了吗?是心有余力不足?还是根本就没有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如果每位家长能跟孩子换位思考一下,也许您就不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对孩子苛刻要求或求全责备了。

四、活动收获

(1)不可否认的是,通过“书香家庭”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的辅导能力越来越强了,亲子共读,丰富了家庭文化生活,读书活动让不少学生家长放下扑克,丢掉电视,离开电脑,和孩子一起走进了书乡,每天晚上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读书活动让家长和孩子的视野都开阔了,孩子的识字量增加了,阅读能力也提高了。

(2)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评出了优秀“书香家庭”。六年级的冯玉霖家庭光荣的被学校授予“书香家庭”称号,并颁发了《书香家庭》证书。家长感言,说这一次的活动,再次重温了他们童年的读书梦,让他们再次感受到了书香的魅力。“书香家庭”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读书兴趣,实现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与学习、阅读与生活、阅读与成长的融合。此次活动学生、老师以及家长都获益匪浅。

五、活动感言

篇3

农村五保对象是全社会最困难的弱势群体,为切实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2006年3月国务院新修订的《条例》颁布实施,对传统的农村五保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纳入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范畴,对供养的内容、法律责任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丰富了五保供养的内容,提高了五保供养资金和实物保障的层次,标志着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意义。为推进《条例》的全面实施,我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加大区域性敬老院建设力度,有效地保障了农村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使我县五保供养工作整体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我县五保工作也存在着覆盖范围小,保障效果低等问题。对此,各乡(镇)、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抓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核实、审批工作,把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供养范围,确保我县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全面落实。

二、严格标准,确保五保供养审批规范化

我县五保供养制度已经实施,下步工作的重点就是将符合五保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将五保供养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一)合理确定供养标准。根据《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的要求,综合考虑我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指标,并适当考虑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因素,同时考虑我县财政负担能力和物价因素,根据省、市确定五保供养标准的具体要求,县政府决定我县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确定为:分散供养不低于1200元/年;集中供养不低于2100元/年,使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和权益得到可靠保障。

(二)严格核定五保对象。申请五保供养的困难群众必须符合《条例》规定。五保对象的核定,要严格遵循《条例》的要求,严格审批条件,确实将农村弱势群体中的最困难五保对象纳入供养范围。各乡镇在审核、申报五保供养对象时,对已保和四月份摸底调查的人员进行重新核查认定。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做到核实一个,审批一个,不搞一刀切,即完全符合的及时申报,有异议的放后研究。真正把那些群众公认、确实需要供养的困难对象纳入五保范围。

(三)强化规范操作程序。申请和落实五保待遇必须坚持“个人申请、村民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审核、县民政部门审批”的操作程序,即: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须由村民本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对符合农村五保规定条件的在本村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对申请人的家庭状况和生活条件做进一步调查核实。对符合供养条件的村民进行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民政局审批。县民政局接到乡镇上报的申报材料后,要认真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申报对象通知乡镇进行第三次公示。无异议的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书》。

(四)建立公开运行机制。在农村五保对象申报、审核、审批工作中要实行阳光操作,做到五保政策、五保对象、审批条件、资金发放四公开。各乡镇在公开工作中,要通过公示栏、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坚决杜绝“人情保”和“关系保”,真正达到“公开、公平、公正”,实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

(五)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为确保五保对象审核、审批和资金使用规范运行,县政府决定成立由财政、民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的监督小组,定期对五保供养政策的落实和五保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坚决杜绝不符合五保条件的对象进入五保供养范围和供养资金被挤占、挪用等问题的发生。

篇4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墨城社区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形象工程、作为践行“三个代表”的民心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领导。具体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列入社区各项年终考核内容之中。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体制,形成了有人管事的领导体系和有人干事的工作机制。三是宣传发动到位。主要采取会议、悬挂横幅、宣传栏、社区短信发送平台、印发宣传材料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意义及工作要求,并积极向鳌江网、鳌江报等媒介推荐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好例子,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整合远教资源,加强理论学习,重视道德教育。

墨城社区以创建“远教精品示范点”为契机,整合社区内各方资源,让社区内更多村民因远教受益。为了加快幸福社区建设,社区新建了便民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作为远教会议室,并重点抓好学用结合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内海城村、cs野战基地及大坪早香茶基地资源,多多开展村干部素质远教培训、茶叶种植培训、海产品养殖业培训等培训工程。今年是十召开之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社区突出红色教育学习,每季度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到社区会议室观看学习中央会议精神;在七一、十时,组织并要求全社区村站点观看现场直播;日常工作中坚持将“三心四德”工程建设融合到家庭、学校、社会中,做到三个结合,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参与“三心四德”建设的积极性。一是“三心四德” 工程建设同家庭教育相结合,今年组织了社区“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让“三心四德”渗透到每个家庭中;二是“三心四德”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今年暑假社区组织和协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义务支教队伍结合学生实际和身心特点在鳌江第六中小学开展《子弟规》、《感恩的心》等课程进行“三心四德”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三是“三心四德”工程建设与社区活动相结合,今年端午节和镇妇联共同举办了“与粽飘香、爱心传递” 墨城敬老院巾帼慰问活动,关心、关爱老人,弘扬尊老敬老传统文化。

三、扎实工作,宣传到位,服务全局。

墨城社区紧紧围绕中心,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类宣传工作,有效推进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建设文体服务中心,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目前,文体服务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内设有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健身房等配套设施,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了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精彩的比赛,积极调动了村民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的兴趣,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提高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2、打造和利用宣传工作载体,多渠道推进党务政务公开。3月份至今通过墨城社区官方微博本社区各类信息72条;鳌江网上传社区基层动态112条;“相约墨城 励志起航”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来墨城暑期社会实践期间追踪系列报道12篇;短信群发平台党务、计生、新农合、文明创建、防灾抗台、青山白化、禁毒等各类信息3500余条;以最简捷、最有效地方式推进党务政务公开。

篇5

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是对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供的一种信贷支持,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的重要内容。创建信用社区,主要是针对当前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在创业过程中缺乏启动资金和信用担保、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实际问题,建立的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为基础,通过承办小额贷款的银行与社区的合作,方便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贷款,以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创业式就业的一种信用担保形式。创建信用社区是搞好就业再就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通过“银劳”合作、“银社”合作的形式,做好贷前贷后的管理工作,扩大放贷规模,加快放贷速度,简化办理程序,有效预防资金风险,扶持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也是金融系统提高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的有效途径。各级劳动、财政部门和银行系统的干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坚持“人本”服务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对创建信用社区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做好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二、信用社区的条件和职责

信用社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备,工作人员到位,经费落实。有辖区平面图及工作简介、政策宣传窗、服务指南、办事须知、监督电话等。

(二)有固定的办公场地,具备微机;传真电话等必要的办公设施。各种台帐齐全,数据准确,随时掌握下岗失业人员动向及享受扶持政策情况。

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经济档案和工作所需要的相关数据库,经济档案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方式等;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收入状况、家庭实有资产状况等;

3.还款的历史记录。

(三)、工作人员经过业务培训,廉洁自律,工作认真,服务热情,熟练掌握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资信条件、创业技能、经营项目、自有资金及盈利等情况掌握准确。

(四)、建立了自主创业回访机制,强化了后续服务。对借款人进行走访,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对贷后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指导借款人搞好生产经营,加强个人信用意识教育,未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对发现违约或恶意拖欠本息的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并有相应的文字记录。

(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支持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或合伙组织起来就业,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小额担保贷款目标任务,安置的下岗失业人员人数较多,社会效益显著。

信用社区的职责:

信用社区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圆满完成上级劳动保障部门下达的各项再就业工作任务,要及时掌握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意愿,满腔热情地为他们自主创业出谋划策。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调查核实清楚的情况下迅速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积极主动配合市、区县劳动保障部门、金融机构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信用社区要积极负责地做好小额担保贷款的审查和管理工作,包括下岗失业人员诚信情况、经营场地、创业项目风险评估分析,协助经办银行和担保机构催收本息。对恶意拖欠银行本息的,要如实登记借款人不良信用记录。对贷到款的下岗失业人员,指导搞好生产经营,提供政策服务。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广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信用社区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政策,明确办事程序和办事时限,优质高效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

三、信用社区提供担保的要求

信用社区对辖区内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的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对其经营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和贷款资格审核,申请人信誉良好,遵纪守法,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信用社区一律提供信用担保。

申请人在获得小额担保贷款后,信用社区要定期走访,跟踪了解,并将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到担保机构和经办银行。

由信用社区推荐并提供信用担保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出现拖欠本息的,信用社区要积极协助担保机构和经办银行催收本息。

由信用社区推荐并提供信用担保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在《**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审核表》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推荐意见”栏内加盖统一的信用担保条章,担保机构一律取消借款人的反担保。

四、创建信用社区工作的组织实施

信用社区申报审批程序是:

(一)、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按照信用社区条件在所属社区中选拔推荐,上报申请报告并填写《**市创建信用社区申报表》,经街道(乡镇)政府审查签署意见后,上报区县劳动保障部门。

(二)、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后,对推荐的社区要实际审查,对符合信用社区条件的,签署意见报市劳动保障部门。

(三)、市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市就业服务中心对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上报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确定信用社区候选名单。在充分征求银行、担保机构意见后,确定我市信用社区,三部门联合发文公布命名,授予信用社区牌匾。

篇6

第二条持有本县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本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按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第三条县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县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管理和审核、审批工作。

村民委员会受管理机关的委托,负责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受理、调查核实、民主评议、汇总上报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第四条县人民政府加强农村低保工作力量。乡镇人民政府明确专人负责农村低保工作,村民委员会配备专职低保工作人员。

第五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县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第六条本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国家绝对贫困线标准执行。

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家庭,其补助水平以评议为主,以测算为辅,根据保障对象不同类别,实行分类施保。

第七条本办法所称的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的赡养、抚(扶)养关系且共同居住生活的人员。包括:

(一)夫妻及共同生活的双方父母;

(二)父母与未成年的子女(含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

(三)祖父母、外祖父母与父母双亡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

(四)兄、姐与父母双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

(五)父母与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但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子女。

第八条本办法所称的家庭收入是指具有法定的赡养、抚(扶)养关系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

(一)从事农业、林业、养殖业及副业生产,扣除必要成本后的收入;

(二)外出务工、自谋职业等获得的劳务收入;

(三)工资性收入(包括奖金、补贴、福利等);

(四)出租或变卖家庭财产获得的收入;

(五)投资和经营性收入;

(六)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及职工遗属生活补助费;

(七)依法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与;

(八)因农村房屋拆迁领取的一次性住房拆迁补偿费,扣除经查实确需购买安置住房部分的收入;

(九)因建设征地所领取的一次性安置补助费,除已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以外的收入。

(十)其他收入。

第九条下列所得不计入家庭收入:

(一)优抚对象的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保健金;

(二)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特殊贡献,由政府给予的奖金及县级以上劳动模范享受的荣誉津贴;

(三)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收入及由政府和社会给予困难学生的救助金;

(四)因工(公)负伤和意外伤害的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及死亡人员的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等;

(五)独生子女费、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奖励扶助金;

(六)政府下拨的救灾、扶贫、移民扶持款物;

(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医疗费;

(八)农村贫困家庭成员因病享受的大病医疗救助费;

(九)政府、社会或个人给予的临时性生活抚慰金。

第十条家庭年收入,按照申请人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时,上年度家庭收入的年人均数额计算、核定。

第十一条家庭成员中非农业人口的收入,按以下方式计算、核定:

(一)在职职工按工资收入计算;因所在单位长期亏损、停产、半停产,连续6个月以上领不到或未足额领到工资(基本生活费),经同级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并出具证明后,按实际收入计算;

(二)离退休(职)人员、失业人员的收入,按原单位或社保机构支付的实际数额计算;

(三)职工遗属的收入,按省政府规定的当年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计算;

(四)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从事非固定职业的,按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5%计算;从事相对固定职业者,按实际收入计算,其收入难以确定的,比照辖区内行业平均收入计算或按当年本县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收入;

(五)在就业年龄内,因病或非因工(公)致残,全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经县劳动保障部门出具鉴定证明,按实际收入计算;

(六)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按用工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计算,无法证明的按务工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七)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所获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已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部分,不计入家庭收入;其余下部分按农村低保标准和家庭人口计算可分摊的年数,计入家庭收入;

第十二条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计算方法:

(一)有协议、裁决或判决的,按照协议、裁决或判决的数额计算;

(二)无赡养费协议、裁决或判决的,按照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年人均收入高于农村低保标准的30%计算。

第十三条申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以户为单位,由户主通过户籍地的村民委员会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农村低保待遇申请的受理,原则上安排在每年12月份。遇特殊情况,可随时申报,县民政局审核审批。申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需提供以下证明:

(一)户主的身份证、家庭户口簿;

(二)家庭成员收入的有关证明材料;

(三)在职职工提供上年度工资收入的单位证明;

(四)离退休(职)人员、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提供原单位或劳动社保机构核发的有关证件和保障性、救济性收入领取证明;

(五)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用工单位的工资收入证明;

(六)提供近3个月家庭电费和电话费缴费单;

(七)其它需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四条申请者人户分离的,按下列规定申报:

申请者确因无房而借居、寄居或租住他处形成人户分离的,向户籍地申报,由户籍地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委托现住地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对申请人的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情况、收入情况、居住地住房情况等进行调查、核实并出具相关证明;

第十五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按下列程序规定审核、审批:

(一)村民委员会受理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的家庭情况调查取证,公示5日后,召集村民代表民主评议、集体研究,提出初步审查意见,连同申报材料、调查记录、会议记录一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二)乡镇人民政府10日内,对报送材料进行审查核实,汇总并签署意见,报县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三)县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查后,认为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认为符合条件的,做出核准其按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或差额享受的决定。审批手续应在10日内办结,并在村民委员会公共场所张榜公布3日。

(四)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县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凭证;有异议的,县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20日内调查核实,并做出是否发给保障金领取证的决定。

第十六条农村低保资金通过财政涉农资金“一卡制”发放到户,实行按季度发放。申请人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持卡在规定时期内向授权机构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无特殊原因逾期不领的,作自动放弃处理,并且当年不再受理其申请。

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或予以取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隐瞒、虚报家庭收入,提供虚假收入证明或不提供收入证明以及不配合调查的;

(二)家庭有空调、机动车、移动电话、电脑、贵重首饰、高级组合音响、古玩字画等非生活必需的高档消费品的;

(三)近2年内购(含贷款)房(不含拆迁还原购房)、建房和装修住房的,家庭有1处以上住房的;

(四)家庭饲养名贵宠物的;

(五)进行高消费餐饮、娱乐活动的;

(六)家庭电费月支出超过20元、电话费月支出超过20元的;

(七)因吸毒、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且尚未改正的;

(八)出资安排子女择校就读或子女在义务教育期间入收费学校就读的;

(九)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明显高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经村民委员会代表评议表决不应纳入的;

(十)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生产劳动的;

(十一)人户分离家庭成员情况难以查清的;

(十二)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因上述原因或者不履行有关规定,被停止保障救助未满6个月的;

(十三)不按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无特殊原因,连续两次不按时领取低保金的,或不按规定参加低保待遇年度审核的。

第十八条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应遵守公民道德行为规范。

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尚未就业的农村居民,应参加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组织的公益劳动。无正当理由1年内2次以上拒绝参加的,停发1个季度保障金,确因身体状况不能参加的,可予免除劳动。

第十九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低保管理机关应建立保障对象档案管理制度,实行村、乡、县三级管理,做到一乡一柜,一村一盒,一户一袋。农村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的1月份必须重新核查一次。

第二十条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遇家庭收入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在1个月内主动告知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和协管低保员对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家庭进行跟踪调查和入户巡访,掌握其家庭收入等情况变化,并及时提出停发、减发或增发保障金的意见,报管理机关审批。对停发的,应收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凭证。

第二十一条从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工作的人员,对符合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拒不审核、审批、签署意见的,无故拖延的;对不符合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签署同意享受意见的;、、贪污、挪用、扣压、拖欠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农村居民,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在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家庭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按规定告知管理机关,继续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三条有关单位为申请低保对象提供证明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对出具虚假证明、帮助骗保的有关单位及责任人,一经查实,给予公开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从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工作人员的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受法律保护。故意侵害其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篇7

一、围绕中心,强化措施,税收收入再创新高

截止10月底,我局共组织各项收入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2%,增收17390万元。其中,县级收入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1%,增收8338万元。围绕抓税收收入,重点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一)强化税收分析促增收。要求各基层分局对辖区内的重点税源户进行调查摸底,认真剖析税源现状,准确预测经济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研究加强税源管理、提高组织收入工作效率的方法;及时做好对税源结构、税源分布、税收收入反映出的经济运行等情况的分析预测,建立了重点行业的销售利润率、税收负担率等指标体系;按月分析重点税源企业税收运行状况,客观评价和预测其税收潜力,对发现税负低于去年同期、同行业税负的纳税人,由税收管理员实地调查,围绕纳税人的产品销售量、销售价格、成本费用等因素变动情况,分析查找出税负偏低的根源所在,确保把重点税源实现的税收监控到位,同时对纳税前列大企业,落实专人动态管理税款入库情况,定期分析,确保纳税大户税款入库不出较大波动。

(二)加强重点税种精细化管理促增收。在企业所得税管理上,不断完善“三方参与、四级审核、信息化支撑”的所得税汇缴管理运行机制,选派专人对纳税人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申报数据的准确性和税务文书的规范性等逐个审核登记;成立了汇算清缴复查小组,实行纳税企业与管辖分局限期向复查小组申报企业所得税制度,复查责任人根据双方申报结果,对纳税人实际交纳的企业所得税进行稽核,对查处存在漏税等问题,指导其及时补缴。

在个人所得税管理上,一方面是突出检查高收入行业的个人所得税缴纳情况,在做好企业员工薪金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外聘专家的佣金个人所得税代征代扣工作。另一方面是加强了对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申报纳税的管理,建立了重点纳税人管理档案,规范受理纳税人窗口申报的操作流程,确保纳税申报的顺利受理。

(三)抓好重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促增收。我们把掌握重大建设项目税收底数作为基础内容来抓,及时掌握重大建设项目详细的涉税情况,对重点项目税收管理切实做到家底清、税源清和责任清;通过强化项目登记、双向申报、账实核对、竣工信息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实现对工程的全程动态监控;依托重大建设项目管理软件,定期做好信息更新,实行电子跟踪监控。目前已纳入控管的重大建设项目60个,重大建设项目实现税款1亿元。

(四)加强房地产行业管理促增收。牢牢抓好税收监控不放松,把房地产行业的开工、预售、竣工三个环节作为日常监管的重点,建立了房地产行业涉税信息台账、信息传递制度,对相关单位传递来的涉税信息进行分户管理,对每条信息进行调查审核,全面了解开工时间、施工单位、工程进度、发包形式等情况,动态掌握企业项目进展情况。目前,共入库房地产行业税收2亿元,增收1亿元。

(五)强化税收稽查促增收。围绕重点行业、征管难点和一些隐蔽税源,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稽查活动,采取实地检查和调账检查相结合、涉税信息比对和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抓好对那些隐瞒收入、申报不实、长亏不倒业户的税务检查,进一步堵塞税收管理漏洞。有效发挥税务稽查的威慑作用,不以入库税款多少来衡量稽查成果,把稽查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发现和处理问题上,并坚持自查、评估和约谈在前、稽查处理在后,既体现了对纳税人的尊重和负责,又提高了稽查处理的效果。

二、突出重点,真抓实干,税收管理精细化水平再提升

(一)加强股权转让所得税管理。制定了《地方税务局股东股权变更税源监控内部工作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制,明确了股权变更税源登记管理过程中的受理人、传递人员、核查人员等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晰、环环相扣、有章可循。今年来,对200起发生股权转让行为的实现了税源的有效监控,共入库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4050万元,同比增长326%,增收1500万元。

(二)积极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根据省市局关于开展专业化税源管理的实施意见,实行以税源管理部门为中枢的基层一线专业化管理和各部门一体化专业协作的专业化税源管理模式,形成了纳税评估引导税法遵从,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通过税务稽查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并向管理环节反馈查处结果,各部门、各环节联动配合的专业化税源管理工作流程。今年以来,各专业科室联合开展各类分析15次,完成行业管理调研报告8份,整改问题基础征管数据4981条,转化为征管成果915条,补征税款达3025万元。

(三)大力推进二、三产业剥离。从正确把握和运用政策入手,认真开展二、三产业剥离工作,对所辖的混合销售型商业企业、混合销售型工业企业、生产型企业逐户进行调查核实,并结合实施分离的实际情况,逐户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剥离方案,确保企业“分得开”、“站得稳”。目前,已成功将20户符合二三产分离条件的企业全部分离,实现增收2459万元。

三、转变作风,深化服务,推动涉税服务实现新突破

(一)积极服务经济建设。加强经济税收研究,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积极服务社会发展。以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为着眼点,严格落实下岗再就业、民政福利、技术改造、综合利用资源等税收优惠政策,认真搞好对口帮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依法做好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工会经费的代征代收工作,有力地支持了教育、文化、工会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积极服务纳税人。以打造“征纳共盈”品牌为载体,在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税务登记服务等各个环节制定了详尽的服务时限,精简办税流程,最大限度地改进税务登记、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等办事程序和环节,有效实现了服务流程便捷化;将纳税人最关心的涉税问题作为税务公开主要内容,实行定期公开与即时公开相结合的方式,公开新的税收政策、纳税定额等,实现服务内容公开化,得到了纳税人的一致好评。

四、加强教育,强化监督,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再提高

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建立完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积极搭建集中培训、视频培训、网上税院等学习教育平台,突出抓好基层领导干部培训,全面抓好基层一线干部的培训,大力实施骨干人才选拔工程,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建立教育培训激励机制,把培训结果和干部使用结合起来,把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作为选拔任用的依据之一,激发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廉洁准则》和各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并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教育干部职工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防腐拒变能力。

篇8

基本原则

区城乡独居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以街道为主体,社区参与,由专业服务组织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服务经费由政府财政拨款,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规范审核审批程序,由街道办事处核定,区民政部门核准。

服务对象

具有区常住户籍,60周岁以上的城市“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中的独居老人。

独居老年人是指与子女不在同一社区居住或虽与子女在同一社区居住,但子女因病、残等原因,不具备照料老人能力。

服务内容、方式

(一)服务主要内容

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服务;为半失能、失能的独居老年人提供做(买)饭、代购物品、扶助户外活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送水、换煤气、洗涤衣被、缝纫修补、整理卫生等家政服务,并为老年人整理卫生、心理咨询及心理疏导,了解记录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

(二)服务形式

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由街道统一招聘具有法人资格,能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或家政服务公司,分片包干,按照规定的服务内容每天定时上门,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开展服务。对个别服务组织无法覆盖的社区,服务方式由街道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并报区民政局备案。

各街道居家养老服中心在搞好上述服务的同时,根据本街道其他老年人的需求,指导各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活动。

服务时间及类别

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半失能老年人每人每天享受1.5小时服务,失能老年人每人每天享受2小时服务。

符合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的老年人,本人要求增加服务项目的,超出指定服务范围部分所需费用,由本人负担。

人员类别认定

各街道成立人员类别认定评估小组,由社会事务办公室牵头,街道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参与,负责对社区提报的辖区内老年人进行核定并报区民政局核准。

办理程序

(一)申请。符合上述条件的老年人,自愿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的,由街道委托社区受理申请,申请人须提交以下材料:

1.低保家庭老人须提交:

(1)《区居家养老服务申请审批表》;

(2)《最低生活保障证》复印件;

(3)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4)与子女不在同一社区居住的证明。

2.低保边缘家庭老人须提交:

(1)《区居家养老服务申请审批表》;

(2)《城乡居民低保边缘家庭资格认定审批档案》;

(3)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4)与子女不在同一社区居住的证明。

3.城市“三无”老人须提交:

(1)《区居家养老服务申请审批表》;

(2)所在社区居委会、街道出具的“三无”人员证明;

(3)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二)审核、核准。居家养老服务申请审批按季度办理,批准后次季度享受服务。

1.社区居委会接到申请人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调查,根据申请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进行初评,提出初评意见,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无异议后,报街道办事处审核。

2.街道办事处逐户进行审核。经街道核定,符合条件的报区民政局核准,时限为10个工作日。

3.区民政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进行抽查,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核准,时限为10个工作日。

(三)服务。各街道招聘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或家政服务公司服务从业人员,依据相关管理规定经卫生防疫部门体检合格后,持健康证方可持证上岗,并佩带《居家养老服务资格证》,按规定的项目为老年人分别提供服务。

(四)结算。居家养老服务费用按每人每小时15元标准拨付,由区民政局将经费明细报区财政局审核后,按照实际审批人数和标准会同区财政局按季度向街道拨付。由街道配套资金后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养老服务组织或家政公司。对个别服务组织无法覆盖的社区,由街道另行确定服务方式的,其服务经费支付由街道根据实际情况支付。

符合居家养老服务条件且入住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老年人,由所在养老机构每季度向其户籍所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交确认名单,经审核后,将补助金直接拨付养老机构。

(五)变更。服务对象项目提出变更要求的,按照申请程序重新办理。

(六)撤销。老人去世或出现其他不符合服务条件的情况后,街道办事处应立即变更和停止提供服务,并报区民政局备案。

居家养老服务经费补助金标准与资金来源

居家养老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小时15元,所需经费由区与街道两级按6:4比例分担。

监督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街道办事处要切实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领导,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落实。街道、社区要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监督。

(二)加强服务人员管理。居家养老服务实行合同化管理,各街道要与养老服务组织或家政服务公司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及服务项目标准。街道、社区要建立回访制度,定期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并将相关情况通报养老服务组织或家政服务公司。

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在一个月内有3次被服务对象投诉,或一周内连续两次服务对象不满意的,由街道协调服务组织予以查实后更换服务人员。

(三)强化监督检查。区民政局会同区财政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弄虚作假骗取资金的,立即停发并按规定追回骗取资金,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区民政局要加强对服务工作的监督,每季度对居家养老服务情况进行抽查;各街道、社区要建立健全工作档案;各街道每月应走访一次服务对象,社区居委会每周应走访一次服务对象,检查服务质量,保证此项工作有序开展。

篇9

论文关键词 遗产继承 转移登记 违法 案例 剖析

遗产继承是一个大熔炉,从来都是街头巷尾被热议的话题,当然也是家庭矛盾的集聚点。如果说,一个家庭的家庭关系还能凑合度日,那么一旦发生遗产的继承问题,就一定会在这个家庭中掀起轩然大波,矛盾势必也会在瞬间被激化,导致家庭关系彻底破裂。所以遗产的处理问题不仅关系着家庭的和睦,更加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关房屋的遗产继承过户登记,是如今社会越演越烈的矛盾,我们应如何处理相关的问题?应怎样向有关部门进行求援?在以下文章中,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相关案例的解读

(一)案例概述

在1997年,牛某通过房改得到了他所在城市市中心的一套房屋,房改在计算工龄的时候,把牛某去世的妻子的年龄也计算在内,他的妻子去世于1992年,按照这所城市有关房改的一些规定,可以用遗属的工龄再加上已去世职工的相关工龄来核算相应的工龄折扣。在2001年的5月份,牛某和庄女士再婚,并于2003年7月1号立下遗嘱,当日还进行了相应的公证,并明确规定这所房屋的所有权由庄女士一个人来继承,与此同时,公证处还出具了相应的公证书。

于04年2月10号,牛某去世了。庄女士在这一年的3月1日,向该房屋所属权属登记部门申请了转移登记,并提供了相应的资料,相关部门在2004年3月16日为庄女士颁发了房产证。但是,在该年的8月,已故牛某的继子和继女因对该房的继承条例存有异议,于是向某市的区级人民法院就此事项提起诉讼。因为他们认为此房屋是其继父与其母亲的遗产,而庄女士对此房屋无权进行任何处置。

在2006年1月,该法院针对此事所作判决如下:牛某的继子与继女拥有该房产的一半继承权,而另一半由庄女士与牛某的继子和继女共同继承,并且这一半三人享有同等的继承权,与此同时,该法院也否定了该遗嘱的公证,认为其具有瑕疵,缺乏证明力。然而,庄女士又不服法院针对本案所作的判决,于是提起了上诉。

在2005年的5月中旬,庄女士将此房卖给了瞿先生,并进行了有关登记。在房屋转移登记的办理中,相关部门并没有收到任何个人或部门的限制文件,也就不知道该房其实存在纠纷。于是,一周后,登记部门就为瞿先生颁发了相关房产证。

2006年的8月14号,牛某的继子与继女向本市的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复议的申请,并要求对瞿先生所持有的房产证明进行撤销。法制办进行复议时,发现该房产的继承纠纷已经进入了二审程序。于是,在8月26号法制办中止了相关审理。

2006年12月,中级法院维持原判并驳回了庄女士的上诉申请。

06年12月,法制办恢复了相关的行政复议,07年1月公布了行政复议结果,内容如下:庄女士申请房屋产权转移时,由于公证处出具了有瑕疵的公证书,致使房产局为庄女士办理了不符合事实的转移登记,并且具体的行政行为违反了法律,所以房产局被限定在60天内重新做出行政行为。针对上述事实,房产局依据规定,将瞿先生有关房屋所有权的登记注销了。瞿先生收到行政复议结果后,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但法院维持了房产局所做出的行政行为,驳回了瞿先生的诉讼。目前,瞿先生正在向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相关问题

1.牛某在进行房改时,他已逝的前妻对房改房是否拥有产权?

2.法院维持房产局撤销瞿先生房产证的决定是否正确?

3.瞿先生因房产证的撤销而带来的损失有谁承担?

4.如何体现对善意取得的不动产的保护?

二、相关案例分析

本案中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分别是牛某亡妻是否拥有房改房的产权;瞿先生是否是诉讼中的善意第三人。我们必须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先来探讨牛某的亡妻是否拥有房屋的产权?

婚姻关系实际上就是身份关系的一种,随着牛某前妻的去世,他和亡妻的婚姻关系便已经终止,而他们之间的夫妻共同财产也是以牛某的前妻去世时为标准。《婚姻法》中明确指出,在婚姻关系存在期间,夫妻之间实际取得以及能够明确取得的所有财产收益,都是夫妻的共同财产。牛某所购买的房产是在他前妻去世前的共同财产,并且只是租用,只具有房屋的使用权,却没有房产的所有权。而在牛某的妻子去世之后,牛某才进行了房屋所有权的改取,这并不是其婚姻关系存在期间;其次,牛某在其妻子生前并未参加房改,因此,即使牛某参加房改时,使用了其亡妻的工龄进行了折扣,但也不满足“能够明确取得的所有财产收益”这条规定。所以说,牛某亡妻在生前的时候,既没有房屋的产权,也没有工龄折扣的取得权。而有关该市房改的一些政策,可以认为是国家对死者家属的关照,牛某亡妻工龄是否被计算在内都不会对牛某以及房改房原产权单位的相关合同买卖关系产生影响,只不过会影响房屋的售价而已。然而,不论房屋价钱的高低,都由牛某一人承担,因此,牛某所购房屋产权应被视为独立产权,他拥有其全部的处置权,牛某的亡妻不拥有该房的产权。

据上分析可知,此房产并不属于牛某与亡妻之间的共同财产,而属于牛某个人财产。根据相关规定可得,庄女士以及牛某的继子、继女在牛某遗产的继承权上是同等的。但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在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并存下,应优先考虑遗嘱继承。因此,根据已被公证遗嘱,庄女士有权对该房屋进行转移登记申请,并取得相关的证明。当然,庄女士在拥有房屋的产权的同时,也拥有了房屋的处置权。所以,瞿先生可购买该房屋并进行房屋的转移登记,在这种情况下,房产局是可以为瞿先生核发相应房产证的。由此看来,庄女士在整个过程中并无过错,因此,她与牛某在公证处得到公证的公证书也同样应该具有法律效力。

(2)法院判决分析

在法院看来,庄女士在进行房屋的产权申请转移登记时的公证书却发生了问题,经过法院的终审,认定庄女士所提供的公证书具有瑕疵,并不具备证明的效力,就算后面进行了行政复议,但仍被认为这份证明书具有瑕疵,由于这个原因,造成了庄女士在进行申请登记时,属于申报不实。因此,庄女士的房屋产权被注销,在注销之后,该房产又恢复成牛某的遗产,这样一来就应由法定继承处理了。庄女士就丧失了对该房屋的独立处置权,庄女士与瞿先生签定的房屋买卖合同就因此存在了颇大的争议。由于庄女士的房屋产权被注销了,那么,瞿先生相关的房屋转移的登记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样有关瞿先生房屋的产权登记也就被注销了。

瞿先生对房产局所作出的决定不服,并提起诉讼后,人民法院维持原判这又是否正确呢?笔者认为,法院与房产局的职责不同,所以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应该有所不同。房产局看待这个案例应结合有关房产的相关办法和条例,但是,法院应该结合我国的法律与规章制度,更加全面、更加综合的对此案件进行分析。第一,应该从怎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交易安全等方面进行考虑。瞿先生向庄女士购买该房屋,在庄女士已经证明自己进行了房屋的转移登记而且还拥有该房的房产证的情况下,瞿先生是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次交易是安全且可靠的。依据《物权法》106条的规定,除非是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庄女士以及牛某的继子、继女有证据证明瞿先生在购买房屋时并不是善意的,除此之外,瞿先生就应该能够取得此房屋的产权。这样说来,法院的判决就是不正确的。

不过,瞿先生因为房产证被撤销而引起的损失又应该由谁来负责呢?在此次交易过程中瞿先生并没有什么过错,他有理由相信交易的合法性。就如前面所说,此次交易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庄女士所出示的公证书,由于她的申报材料与实际不符,因此登记单位才做出了错误的登记。据新的《物权法》规定,如果当事人所提供的登记所用的材料存在不真实的情况,那么由此而给他人带来的损失,应由当事人自己承担。但是如果是由于登记的错误而给他人带来的损失就应由登记的机构来进行赔偿,并且在登记机构赔偿以后,仍可以向这个错误登记的造成者追偿。所以,瞿先生不但可以向登记机构索偿,还可以向庄女士要求赔偿,并且就算登记机构在此之前进行了赔偿,那么也应该向庄女士追偿。

如今,在房地产交易异常活跃的情况下,维持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秩序及交易安全,并明确物产的归属地,使该产权的权力人得到应有的保护。当然,不仅是房屋产权的转移继承容易造成纠纷,其他的财产转让也很容易出现相似的问题。比如说,房屋产权登记在了夫妻一方的名下,并且单方进行了房屋处理,另一方却毫不知情,这样也非常容易引起纷争。因此,法院在对此类案件进行审理的时候,就应该要求和案件具有厉害关系的人物,提供受让方并非善意取得的相关证据。如果在证据不明确的时候,就应严格的按照《物权法》106条的规定来执行,判处已经登记的受让方获取房屋的产权,维持有关机关正确的行政行为,判决情况应由登记机关在登记薄上予以记载。

补充说明:

1.此案例之所以会出现后面的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是由于牛某的继子与继女在向人民法院提起有关继承权的诉讼时,根本没有提出查封诉争房产的申请要求。所以说,我们应该使法规、法律的教育及宣传得到加强,并以此节约相关的诉讼成本。

2.有关牛某继子与继女的权利救济。在保护了瞿先生这个善意第三者的权益后,牛某继子、继女的继承权就会受到损害,而他们的损失应该由庄女士进行赔偿。

篇10

公司“模范职工之家”申报材料

XX公司工会委员会,现有工会委员5人,工会会员20人,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大家庭,在公司工会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公司按照年初的既定目标,结合实际,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加强职能建设,为公司较好的完成了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等各项任务提供了保障。

公司工会一直弘扬“家文化”,切实将公司打造成职工的“第二”个家,工会是公司与职工的纽带,同时也是公司与公司的桥梁。在公司的发展中,是公司领导班子的好帮手;在职工个人利益方面,是职工永远的避风港,最大限度的让职工感受到公司的关怀,感受到家的温暖。

一、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积极创办职工之家

为提高工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我们积极参加上级党组工会举办的培训学习活动,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党群培训班,增强了工会领导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工会的凝聚力,我们努力开展职工之家建设,在公司单独设立职工活动室,陈列科技、文化、党群等多类书籍,置办乒乓球桌、羽毛球、篮球等体育器材,并规范地建立工会档案,使工会组织有了一个理想的活动场地,让工会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同时公司建有篮球场及文化长廊,供职工闲暇之余运动散心。

二、大力开展工会活动,有效提高职工素质

开展丰富的活动是提高工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为了增强公司凝聚力,提升公司职工归属感,工会在一月份开工时开展了公司暖心活动,用精美的奖品回馈给公司职工;三月份组织集体过生,为职工庆生发福利;五月份“夏日送清凉”,公司工会组织给全体职工及施工队伍发放降温补给品,助力“凉度炎夏”;为党庆生,举办“七一”党建活动;十一期间,举办“欢庆中秋·喜迎中秋”趣味运动会,用运动的魅力去感染公司每一个职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活力,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年底又为庆祝2021年的到来,举行 “欢欢喜喜迎牛年,安全盈利又一年”喜迎元旦主题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公司全体职工感到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之友,感受到工会带来的温馨。

三、努力维护职工权益,切实解决职工困难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重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为公司职工办实事,制定《食堂管理制度》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食品卫生操作规程,成立伙委会,让干部职工监督食堂日常管理,保障职工用餐满意和健康。按时发放职工工资及过节费,从未拖欠,并在节假日配发礼品福利,得到公司全体员工的一致赞赏。

工会委员深入基层征求职工的意见,认真听取职工的呼声,帮助广大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本年11月份,公司新生王凯家庭发生变故,工会第一时间组织商讨,让公司司机事发当天连夜将其送往家中,随后对其家庭进行慰问,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使他感受到公司“家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到公司的暖心。

四、全力保障安全生产,构建优质和谐家园

根据已有条件,以班前宣读、组织传阅等形式机动灵活地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让“遵章守纪,珍惜生命”的主题深入人心。通过一线员工安全培训,开展安全知识竞赛,设立青年安全生产岗,有效保障公司本年度生产指标超额完成的同时,实现全年“零安全事故”、“零环水保违规事件”。公司办“平安工地”位列头名,业主季度检查和月度检查安全管理排名始终保持前列,并在公司办举办的“平安XX”知识竞赛中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