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乡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3:23:49

和谐乡村

和谐乡村范文篇1

关键词:左江流域;民间信仰;乡村社会

一、左江流域及其民间信仰

左江流域指的是广西左江及其支流所遍布的区域,从地理涵括的位置上来看,主要包括源头所在的越南北部高平省以及中国的凭祥市平而河一带,其后是包括流经的凭祥市、龙州县、宁明县、江州区、扶绥县等,之后汇入南宁市的邕江,最后进入西江、珠江而入南海。因此,从地理上来看,左江流域包含越南北部及中国广西西南部的接壤部分,其中大部分在中国境内,亦即在中国西南边陲通往陆路东盟的交通枢纽地带上,为中国进入东盟各国的陆路大通道。自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来,左江流域再次成为一片热土,境内有凭祥保税区,在龙州、凭祥、宁明建有水口、浦寨、爱店等一级口岸3个,二级口岸4个,另有边贸互市点13处,中越乃至东盟各国往来其间,经贸发展频繁,人员互访日趋常态化,文化交流合作司空见惯。正是因为自古以来跨境跨国的地理特性,使左江流域的民间信仰、民间习俗、神灵祭祀、民俗文化、族群文化心理、民族思维等具有西南边疆特性和异域风情等特点。同时,左江流域在千百年的历史演变延传中,在内陆性农耕文化及文明中,其民间信仰既具有从中原传入的汉文化色彩,又具有当地壮傣世居族群自身的特征,还存在中越跨境跨国同根生民族的复杂性。左江流域绝大部分为内陆山地,多高山少平地,历史上以农耕、狩猎为主,因此其民间信仰、族群文化带上深刻的农业文明印迹,宗族观念浓厚,宗教仪式繁杂,文化内涵丰富,有各式各样的神灵祭祀活动和仪式,其民间信仰深入人心,各种禁忌和伦理道德含有特定的族群要义和作用,规范着乡村社会进程的顺利延续、发展,约束村民的言行举止,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规约,起到启蒙、习得、延传的作用,对其伦理道德以及人生信仰、宗族维系、神灵观念、家族意识等都产生化育、教化、规约的作用,并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民间信仰,并延传到信息化、国际化、区域化的当今时代,如土地神信仰、官板信仰、花婆神信仰、祖宗信仰等,共同构建了乡村社会的和谐,具有增强族众个体的安全感以及凝聚社会群体的功能[1]。左江流域民间信仰丰富厚实,绚烂多姿,内涵深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进程中,既有中原汉文化的元素存在,如土地神信仰、花婆神信仰、祖宗信仰等,具有中原文化以及周边汉文化的色彩与痕迹,时部分信仰又具有左江流域以当地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如官板信仰,即村寨守护神信仰。这些民间信仰在长期的延传过程中,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传播化育过程中,形成独具西南边陲的民间文化、民族文化、族群文化,并塑造乡村民间族众的习俗规约,指导其日常行为举止、思维向度、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生信条、宗族观念、族群心理等,为构建乡村和谐社会打下文化习得的基础,作为孩童启蒙教育铺垫并化育了村民朴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其遵守千百年来在民间信仰中形成的俗信、不成文教义、教典和禁忌,并在人生践行中维护、协调其人居环境,维护良好的人与自然,自我与他人,个体与宗族,维护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友好局面,形成重人伦、重伦理道德,重家族、宗族观念的乡村习俗文化;同时,也强化了边民的族群意识、民族意识、家国意识、国民认同等,共同维护西南边疆的和谐与稳定。至今,左江流域民众族、宗、亲的观念依然浓厚、强烈,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说的:“在中国,甚至目前,一个人还必须对其庞大的宗族尽忠。……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在大部分地区,任何一个村庄里的人都同属一个宗族。……拥有同一姓氏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认为彼此同属一个宗族。”[2]40在乡村社会里,每个宗族都有代代相传的规约,并用以指导其子孙后代的思维及言行,同时作为其人生启蒙自小习得。正因如此,左江流域至今还存在大量的如此现象:一个屯几十户人家同为一个姓(小宗),甚至同一个村十几个屯数百户人家数千人口全为同一个姓(大宗),因此形成了不以个人而是以团体(宗族)为重心的“团体文化”现象,致使村民对于他人的存在格外敏感[3]。同样,乡村社会形成由血缘和熟人关系组成的内陆乡村文化,这种农耕国民生态环境使其产生“熟人经济”,形成牢固的利益团体,在熟识的圈子中互助互爱,并维护乡村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在丧葬、婚嫁、起屋、祝寿、祭庙等个人、家族大事中所展现的习俗及民间信仰,村民生怕在同村同屯人面前失面子,担心违祖训,犯禁忌,触众怒,担心成为众矢之的,从而难以在乡村立足并自觉维护规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左江流域土地神信仰、官板信仰、花婆神信仰、祖宗信仰等成为族众的主要信仰,得到大众的积极认可、接纳、祭拜,成为共同规约、俗信、禁忌乃至道德戒律,并在日积月累的活动仪式及信条化育下,共同构建了和谐的乡村社会,并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传播张力,成为当地乡村民间信仰文化的载体,成为村民在生产、生活和心理活动中的重要角色,并在日常习得中起到了凝聚群体力量,进而自觉维护边疆的和谐与安宁。

二、左江流域四种主要民间信仰

左江流域在秦汉前后称骆越、西瓯、乌浒等,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其中桂林、象郡府治即为现今的广西辖地。据专家考证,象郡郡府所在地即为今日的江州区,如属实则说明左江流域崇左市范围内为象郡故地。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2年),马援将军南征,其从中原地区带来的军队曾驻扎龙州、凭祥等地。据《龙州纪略》记载,马将军“师至粮绝,(班)夫人倾储以助,遂获济凯旋。”[4]班夫人为左江流域壮族女子(史载为凭祥人氏),正因为得到她的大力帮助,马援将军才打败了交趾征侧、征贰的叛乱。至今,在左江流域的龙州、凭祥、宁明、大新等地还留有多座伏波庙(纪念马援将军)和班夫人庙,民间有大量的有关伏波将军和班夫人征战西南、平叛安南的故事传说。在与越南北部接壤的龙州县金龙镇的民间道公巫师经书中还有关于刘邦、项羽、张良、陈平、萧何、韩信等帝王将相事迹的大段详细叙述,如楚汉相争、张良献计、刘邦建国、韩信被诛等,但经文中却无一处三国两晋南北朝及其往后历史的描述,相当于秦汉断代史。可见,左江流域在秦汉时代已有中原汉文化的传入,因而其民间信仰也带有部分中原文化及周边汉文化的色彩及元素,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边地少数民族特别是壮民族文化特征,如古王开山垦荒,先民弃巢下地,巫婆求雨救灾以及官板信仰等,具有较浓厚的本土特色。左江流域土地神信仰、官板信仰、花婆神信仰、祖宗信仰等四种主要的民间信仰,千百年来在边民的群体道德规约、族群观念、宗族心理、禁忌文化、群体凝聚,在增强认同感、归属感等方面维持延续,起到了维护边境安宁与乡村和谐的作用。1.土地神信仰。土地神是古代农业社会神灵崇拜意识的产物,也是中国及东南亚部分国家民间信仰中的一个重要神祇,其影响广泛,遍及城市乡野,有人烟之处皆敬土地[5]。土地神信仰则主要是村民自发对村落周围土地神灵的一种敬畏、崇拜及信仰,村民认为,每个屯都有一个土地神在保佑村民的安康,守护本村寨人畜,守护田地、山林、水塘等一切跟土地及土地产出的植物。在左江流域,几乎每个屯都有一座土地庙,寺庙里有神像、牌位、供桌、香火炉等,平日里较少有香火和祭品供奉,多数是正月初一、初二在部分村寨举办祭祀庙会,届时举行隆重的祭拜活动;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也有部分村民自发到寺庙里去烧香供奉糖果、酒菜等祭品。左江流域自古以来都是农耕经济,主要以农耕、渔猎、养殖为主,在日常劳作中,村民高度依赖土地,与土地的联系极为密切,土地产出关系到民众的生死存亡、血脉延传、代际传播,由此而产生对土地的崇拜、信仰及感恩。在部分岁时年月,如正月初一、初二,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以及少数特殊年景,如连续大旱或暴雨成灾时节,村屯里主持土地神祭祀的道公、巫师就要召集村民商议举办祭神活动,并分配各家各户如何出钱出力等事宜,并决定日期、时辰、流程、游行路线等具体事务。届时,全屯民众将出资购买一头大肥猪,将其宰杀,并把猪头供到土地神牌位前,在猪鼻孔中插入香火。其间道公、巫师带领众徒弟在庙前席地而坐,一字排开,齐口念诵经文,祈祷上苍恩赐保佑,降福生灵以求物阜年丰、人畜平安、四季兴旺。在某些年份遇到屯里人频繁非正常死亡或大量身故,也要举办土地庙会祭祀。如2013年10月期间,在LZ县SK镇HP村BH屯有三个青壮年意外离奇死亡,另有青年车祸身故,一个两岁婴儿落水夭折,引起族众极大恐慌,认为多年不举办大祭,致使土地神怪罪责罚,通过灾异降下灾难警告民众,于是村民商议请道公作法镇邪。村民认为,通过道公、巫师等神职人员的法事祭拜,能够与神灵沟通,能够把人间疾苦传达给村屯的守护神,通过虔诚的祭拜以及丰厚的祭品供奉感化土地神灵,令其在玉皇大帝面前多为老百姓说好话,赐福降安,停止灾难,并惩治恶鬼、厉鬼等妖魔鬼怪,使村民生活安康顺意。左江流域土地庙多数坐落在村庄边上,距离村民住宅不远,但又不能离民居太近,否则就会打扰其清净。多数土地庙都较小,大多在100平方米以下。在左江流域,村民对于土地庙有较多不成文的禁忌和规约,如不能在寺庙及其周边大小便、吐口水、说脏话、扔垃圾、焚烧山林等,不得有不雅的行为,不得随意移动、翻修其固定物体,也不能砍伐其周边大树、老树等。至今,在庙里的糖果、酒肉等祭品从未有人敢私自偷拿。在日常生活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村民都能自觉维持秩序,主动参与,敬畏有加。2005年春节,在龙州县JL镇BC村BM屯,有外地客商来参加侬峒节期间,看中村头一棵三人合抱的老岘木,悄悄找到时任屯长LZW(时年37岁),愿意出资12万元采购,并私下给屯长个人3万元好处费,屯长当场拒绝其“好意”。第二天一早,这位客商再次提着名贵酒肉果品等丰富的礼品登门求见,并答应将款项提高到20万元,并承诺私下给屯长个人5万元“辛苦费”。按照当时的物价,20万元在农村绝对是一笔巨款,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屯长依然不为所动,严词拒绝其要求,并指出即使出资上百万也不能对村寨的神树动歪主意,无人有权私自对其进行处置和破坏,否则全屯130多号人决不答应,任何破坏者及其家族、宗族都会遭受天降灾祸,并在土地神的审视下接受全体村民的道德谴责和监督,其日后将难以在村中立足。在乡村社会,一个人、一个家族能够和周边的村民和谐相处,世代为邻,靠的就是日常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诚实守信的为人处世原则,并通过口口相传而确立,“人的存在是通过自我感知的直觉和与他人的传播得来的”[6]。在村里,交际圈狭窄,大家彼此熟识,因而极为看重他人对自身的评价与议论,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品质地位与其信守风俗习惯、宗教禁忌成正相应关系。因此,为了能长久立足于村寨,为了宗族安康,为了群体和谐,不能随意萌动私心邪念,不能破坏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俗信。“一切社会制度或习俗、信仰等等的存在,都由于它们对整个社会有其独特的功能,也就是说,对外起着适应环境、抵抗能力,对内起着调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作用。”[7]虽然这些禁忌未有明文规约,也未能成为官方律法,不具有法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惩治手段,但村民生活其中,自小从祖辈、父辈身上习得禁忌俗信,族众都自觉信守,成为其灵魂深处的“习惯法”。同时,这些民间习得流传上千年,部分内容看似无理,为“封建迷信”“愚昧意识”,但在实践中却存在较多的合理、科学、和谐的成分和逻辑。如不砍大树、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乱吐口水等行为,在客观上起到保护环境、教人向善、文明有礼、保护植被、减少疾病等作用,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致使自我与他人友好相处,促进乡村社会的和平安宁,自动构建起乡邻和谐关系,使其在道德亦即精神规约的坚守中延续传播中华优良文化与文明,注重心灵的“契约”束缚,甚至在部分时段比官方的律法律令更具有约束力和震慑作用,从而将其背后隐藏的族群文化内涵、族群思维、民众文化心理、宗脉传承、族群心理、团体协作以及精神信仰、道德习得等,作为一种内心的精神操守延绵一代又一代。或许,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中华文明能够延传至今不断绝,应得益于中国人自古以来注重对道德、精神、灵魂、信仰等更为久远深刻的心灵模塑进行教化、传习、规约及默契化育,并非像古代西方只注重物质创造而忽视精神延传,从而如同三大文明古国一样导致文化断裂、失传、消亡。左江流域历来是农耕渔猎社会,土地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相互联系紧密,其在族众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当地的民间信仰看到,乡村居民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其观念系统、行为模式、风俗习惯,乃至群体信仰、风俗禁忌、伦理道德、民间文化、精神特质等一系列的文化习得与思维观念对族众灵魂的模塑价值,对于当代学人追溯当地居民如何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进行社会整合、控制、力量凝聚、社会认同和交往,探究土地神信仰背后起到了怎样的文化共识、国民认同、爱国固边、精神慰藉、心理调适功能以及道德规范功能,都值得我们在急剧变化的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时代思考。2.官板信仰。“官板”是左江流域壮族民众对村寨守护神、保护神壮语的音译,“官”含有管理、官员、官职等含义,“板”就是连片、成片村屯、村寨的意思,官板就是管理、保护村寨平安幸福的神职官员,相当于民间信仰中阴间的村官。官板信仰则是左江流域壮族民众对村落守护神、保护神的信仰、崇拜。在左江流域乡村大众的信仰意识里,官板栖息在村寨周围的大树、老树上,日夜照看、审视村民的生活起居,保佑人畜平安,防范族众遭受孤魂野鬼、妖魔鬼怪以及各种意外灾难的侵扰。在左江流域,绝大多数村寨周边树木成荫,花草繁盛,环境优雅,房舍有序。至今,村民依然持有不砍村边大树、老树等信仰观念,也不得在这些大树、老树下丢垃圾、倒脏水、说脏话、大小便、吐口水、动土垦荒以及出现被认为有伤风败俗的不雅言行,否则就会引发人神共愤、天怨人怒,甚至造成家族灾难,同时也会激起整个村庄民众的愤怒乃至矛盾冲突。左江流域乡村民众对村寨周边大树、老树,甚至是对老藤都存在一种敬畏、敬仰、崇拜等心理,认为其能够生长数百年上千年,必定是神灵附身,并被赋予灵性,已经由普通的植物修炼成仙成精,官板也就自然选择其作为栖息处所,如同上了高寿的老人一样理应得到特别关照。20世纪80年代末,在DX县SK镇BM屯就发生一起民间闹剧,村民NJB上山烧林垦荒期间,误把一根有上百年历史,俗名叫“鸡血藤”的古藤砍断,而这根老藤正好东西两头横跨在村头的“龙脉”泉眼边上,荫蔽全村甘泉。据老人说,这根古藤已超过500年,其在被砍断后滴下红色汁液,染红了泉水,7天7夜方才停止。村民知息后,谣言四起,引发了群体恐慌、震怒,全屯人对NJB一家进行集体孤立、轻视,不断对其责骂、诅咒,老人们更是将屯里最近发生的怪异事件归咎于NJB的恶行上,将人畜所有不顺事故联系到NJB头上,甚至把灵异、怪异事件当成神藤怪罪的征兆。最终迫使NJB一家公开在全屯族众面前道歉、谢罪,并出资请道公举办隆重的祭拜仪式,跪求谢恩,将断藤伤口包扎,方才逐渐平息众怒,但在其后较长时间内,村民对NJB一家都存有戒备和敌视心理,致使其全家在村里成为另类,长时间抬不起头。从科学、客观的逻辑上分析,该事件并无太多实证依据,鸡血藤为多汁植物,其汁液本是淡红色,也正因此才有“鸡血”的俗名。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村民的行为及民间信仰也表明其尊崇老人,敬畏自然生态,守护神灵居所,自觉保护水源,心中存在清规戒律和信仰,并深植到灵魂之中,在客观现实的实践上,也存在美化人居处所、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养护植被、保护环境等作用,进而尊敬老人、善待长者,维护和睦共处的人居环境。村民一代又一代以民间信仰的风俗进行教育,从而使下一代自小习得人伦规约及道德习俗,并在灵魂深处坚守祖辈延传的宗教信仰和禁忌习俗,净化族众产生违法乱纪的私心杂念,维系族众的宗族观念、群体利益、价值认同、道德约束、心灵需求和精神生活等,阻止其发生歪门邪道、犯上作乱、作奸犯科,使其在千百年来村寨共有法则的约束下对公共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和既存生活秩序进行保护、延续。表面上看,不砍村落大树、老藤等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日常生活世相,在其背后却隐含了壮族乡村民众的生存法则和文化意识,也展示了其地域居民一代代延传的宗教信仰和心灵追求。事实上,民众在对神灵、俗信的虔诚崇拜过程中,已在心灵深处把个体与宇宙、个体与神圣以及个体与他人的存在相互联结、内化起来,进而从中得到心灵安慰与精神寄托,感受到在虔诚信仰之中的人文终极关怀,找到人与自然、他人与自我共生共荣的习俗戒律,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和谐社会生态的构建方式,并随之创造了族众文化、民俗禁忌、精神信仰的延传、赓延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集体信任、代际传承、血脉延续和根植于人性法则当中的共同精神家园,在俗信与禁忌中弃置那种只顾索取自身和眼前利益的零和博弈,更多的是追求共赢、互惠、和谐的人与自然、自我与他者的平衡、守恒原则,并在客观上自觉构建、践行乡村社会自我协调的和谐生态系统。3.花婆神信仰。花婆神信仰在左江流域极为兴盛,为当地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认为,花婆神就是在天上专门负责给人间“送花”———也就是配送人间生命种子的神仙,每个人都是花婆神花园里的一朵花,红花即为男孩,黄花代表女孩,花婆神赐给你何种颜色的花你就生下对应的婴儿。已婚夫妇能怀孕生子,并使其子女能在人间繁衍生息,都是因为得到了花婆神的恩赐并配发了“花种”和护佑,人的降生以及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其命运完全掌握在花婆神手里。因此,久婚不孕不育的夫妇要请道公、仙婆、巫师等民间宗教师到家里来举行求花仪式,未成年孩童如成长不顺乃至出现夭折等怪异现象的,也要请宗教师布道诵经,设坛祭祀,代向花婆神祈求祷告,转告家中灾异情况,希求通过虔诚的祭拜活动以及丰盛的祭品供奉,求得花婆神赐花生育或提醒其勤于浇灌护理花苗,以便早生贵子、儿孙健康发达。因此,在村民的意识观念中,花婆神自始至终都在审视、监督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即使民众已成年,花婆神也会跟着审视其子孙后代。因此,对花婆神不能有不敬,更不能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平生要安分守己,内心洁净,与人良善友好,不犯上作乱,不乱砍滥伐、放火烧山等,否则本人及家族会遭受报应和灾难。在左江流域的乡村里,每对新婚夫妇房门上都要设一座花婆神祭台,逢年过节以及日常烹煮好饭菜都要盛出一小碗进行单独祭祀,在婴幼儿床头还要插上一朵用塑料或布匹扎成的花苞,并精心守护,任何人不得随意触碰、损毁。在左江流域,族众对花婆神的信仰及禁忌较多,甚至部分内容还带有唯心、愚昧等迷信色彩,但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其信仰却能强劲地传播和延续,表明村民对花婆神的感恩和敬仰,对人口繁衍生息、对宗族平安幸福的渴望。在年复一年的血脉种群延传中,以及民间信仰的文化传播和心灵习得中,民众希望通过日常的祭祀、祈祷、朝拜,奉献自己的虔诚,也就能从神灵那里得到相应的护佑、帮助和关照,实现心中愿景,特别是实现种族的繁衍生息、血脉延续、基因传承,这就是花婆神信仰亦即生殖信仰存在乡村民间的最大根基所在。时至今日,左江流域乡村花婆神信仰从举行集体宗教仪式的“神圣化”“神秘化”,再到个体家庭祭祀的“俗众化”“平民化”,无不彰显、展演村民俗众的精神信仰、神灵敬畏及心理追求,在乡村家庭的婴幼儿花婆神信仰教育中自小养成和日常习得,致使民众本分守纪,为人正直,友善平和,民风淳朴,人际和谐,社区安宁。在靠近中越边境仅数公里的凭祥市友谊镇平而村,40多年来从未出现过一例刑事案件,整个村庄容貌整洁有序,民众文明有礼,待人和善,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和谐友好景象。4.祖先信仰。祖宗信仰即族众对已逝先人的敬仰、追思、怀念,将其当作神灵来供奉崇拜。在左江流域,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全族举行拜山仪式,也就是上山到先人祖灵聚居地祭拜,给祖坟锄草、添土、砌墙,使其修葺一新,为先人营建一个干净整洁的栖息环境,之后还要点香火、插幡旗、烧冥币、放鞭炮,将酒菜果品陈列墓前,一切安顿完毕后,全族子孙围在坟茔四周鞠躬、磕头、祷告、祈求,行礼如仪。在重大的岁时节令期间,村民家家户户烹饪好鸡鸭猪鱼等美味佳肴,并将其供奉到先人神龛牌位前,焚香邀请祖宗先行享用,其后家人方可取食。无论是在拜山,还是在日常节庆期间,族中长辈都要现场对儿孙晚辈进行根祖教育,温训,讲述家族历史及先人开基创业、为人道德品质等生平事迹,共同感念先祖功绩恩德,勉励后人奋发有为,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礼仪。在左江流域,村民认为先祖已经由人转化为神,其身上具有神格的力量和法力,已成为一种符号化的价值存在,从而得到后辈的祭祀和供奉。因此,先祖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人格,才能起到模范规约作用,才能日夜庇佑和恩泽子孙后代。可见,祖先信仰作为一种内化了的道德楷模对后世进行约束,同时也积聚着家族、宗族内部的共同价值和行为方式,通过代代延传和日常潜移默化,成为族众的集体意识和潜意识,对族众成员的思维及行为起着最基本的控制作用,形成宗族、家族内部的行为导向和约束机制,维系、协调着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8]。正是因为根深蒂固的祖先信仰及其宗脉传承教育与精神习得,使左江流域村民极为看重家族、宗族观念,使其遵守当地道德人伦,恪守风俗习惯,尊敬长者,并以德高望重的先祖为榜样,以求真向善、为人忠恳、不违祖训为规约。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说:“个人生活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孩子长大成人,能参与各种活动时,该社会的习惯就成了他的习惯,该社会的信仰就成了他的信仰,该社会的禁忌就成了他的禁忌。”[2]2长期以来,祖先信仰渗透到乡民生活当中,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播、教化过程里,逐渐演变成民间的风俗习惯以及祭祀禁忌,其根基深植于普通民众的意识思维或下意识之中。基于祖先信仰的强烈意识及感恩回馈、仰慕、敬畏等心理,左江流域乡村社会极力维护宗族声誉,特别是已逝先人的声誉,坚守名节,珍惜人伦,注重香火血脉传承,在宗脉延续的繁衍生息观念中担心上愧对列祖列宗,下有负子孙后代,因而自觉担当起“修身齐家”的主体责任,在日常习得中产生罪感、耻感等心理,这样的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乡村社区自然调节、力量凝聚、自我修正、道德维护、宗族认同等功能以及构建和谐乡村社会的集体意识。在习得过程中,推动边疆少数民族族众信守规约、礼俗、禁忌、道德范式乃至宗教信仰,以致在文化、道德教化上起到了某种程度的约束作用,成为乡村民间一代又一代的不成文“习惯法”,成为集体“心灵契约”,而且在部分时段更具有持久性和约束力,对乡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模塑、教化、调控、修正、习得乃至强制、强化、约束等作用,即便在现当代的文明社会里,仍具有强盛的生命活力及巨大的存在空间。结语左江流域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特色鲜明,其民间信仰有的以灵魂观念为核心,如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原始信仰;有的以神灵观念为核心,如以主神崇拜为特征的官板信仰、花婆神信仰等宗教信仰。其中以灵魂、神灵观念为核心的民间信仰,在左江流域乡村里表现最为突出明显,属于超自然信仰、社会神信仰,具有一定的虚幻色彩,其影响力最大,群众基础最广泛,对普通民众的信仰约束力最强。在传统的左江流域乡村社会,民间信仰发挥着强大的调节、教化、戒律、劝勉等功能,为生活在穷乡僻壤的乡村社会底层民众提供精神寄托与心灵抚慰,化解、缓和乃至消除郁积其心中的困苦、怨恨、忧虑、恐惧、无助,使其在艰难困苦、迷茫挫折、天灾人祸面前得到精神心灵上的皈依和慰藉,积极勇敢面对各种困难,使其对建立和维持乡村社会组织结构与人际和谐关系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当下社会快速变动的生态环境下,物质极大丰富,交通发达,但各种突发事件变幻无穷,负面甚至邪恶的现象也时隐时现,致使民众在部分时段对社会现实、人生前途命运、灾祸灵异降临等产生迷惑、失望、愤怒、绝望,加之个体村民在生老病死、社会保障、公平正义、人身安全、道德伦理、种族延续等方面的诉求也屡受挫折,人生难料,世事无常,谁都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进程,面对贫富差距的刺激,命运前途的乖张多舛,邻里利益的纠葛争斗,非正常致富途径的诱惑,飞速变化发展生活的冲击,城乡二元对立的加剧,疑难杂症的感染蔓延,共同生活样式分化的影响,各种消极、负面讯息的传播,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失范并存,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生活匮乏同在。部分村民行为的失范,社会秩序的混乱,权力与金钱的宰制,对公共资源的争夺破坏等,导致在传统社会中共同支撑民众信仰的精神理念受到消解、冲击,整个社会在传统道德文化与价值系统方面的裂变,全球化时代西方思潮的碰撞颠覆,给乡村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新的疑虑和困境,导致民众心理失衡动荡,并对神灵产生祈求、寄托,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安慰,对原有道德伦理秩序与古圣先贤楷模的依恋及向往,诸多原因致使民间信仰成为左江流域乡村常态化的一种文化世相,从而未在科技发达进步的现当代消亡,这是值得认真审视和深思的。土地神、官板、花婆神、祖先等民间信仰,对左江流域乡村社会的和谐构建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历史上,中越两国边民频繁互动,文化交流交往成为常态化,在这些日常习俗的表象背后隐含着丰富繁杂的边疆地区跨国跨境所体现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族群认同、文化认同等,揭示了左江流域民间族众宗教仪式、祭祀活动、禁忌规约等表象下映射出来的民族文化内涵、族群文化心理、宗教信仰禁忌、宗规民约、道德习得、人伦观念、宗脉传承、生命传递等,并由此引申出左江流域乃至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群体千百年来为守护边疆,爱国固边,跨境合作交流,特别在全球化、信息化、区域化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乡村和谐社会,完善乡村治理,以及对基层社区的自我修复,自我协调乡村社会的信仰与人际和谐,增强村民之间、村落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建立起一个社会秩序良好、村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团结、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农村,为当前的精准扶贫、共同致富,减少违法犯罪案件,凝聚人力人心提供一条探索的路径。以此延伸到与之相类似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建设当中,为构建乡村和谐社会提供政策参考和实例借鉴,强化村民精神信仰教化引导,为净化乡村和谐生态环境及友好型社会构建献计献策,为政府乡村建设治理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英]马凌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3.[2][美]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黄学益,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203.

[4][清•嘉庆]黄誉龙州纪略:卷下[M].嘉庆八年刻本.

[5]潘国英.南方民间的土地神信仰[J].东南文化,1998,(4):62.

[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2.

[7][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译者中文版初版前言)[M].夏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1.

和谐乡村范文篇2

1.家族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层面,它构成中国乡村社会的根基历史,和谐乡村建设无法脱离家族的直接影响。家族在农村逐渐成长为一种具有完整文化内核且历史悠久的自在秩序,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根基历史,即许多学者所说的中国社会的内嵌式结构,渗透于民众的潜意识深处,并时时处处有意无意发挥社会影响。家族所塑造的社会曾被费孝通先生称为“乡土社会”,族权和绅权控制整个乡村的秩序。虽然这种乡土的族权绅权秩序遭遇过行政秩序的强行打击或中止,但家族作为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内省结构,从来没有真正被泯灭。许多学者认为,家族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社会发展变化的魔力很大,因为即使是制度的变迁都应该说是渐进连续的,而不是以间断的方式进行的;虽然正式制度可能通过决策方式一夜之间就被改变,但镶嵌于传统、习惯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中的非正式制度通常不为决策所动。尤其是家族文化的制约不仅将过去与现在、与未来相联系,而且成为我们解释乡村历史变迁缘由的重要因素。尽管经过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政治运动的猛烈冲击和敲打,但家族的基本要素却不同程度得到保存,其根基没有断绝,可见,家族的生命力非常顽强。笔者在进行了大量乡村调研后发现家族的社会参与具有坚韧不拔的力量,它对社会的影响不会被强力消灭,它始终在以显性或隐性、直接或间接、物质或观念的方式,多途径、多层面、多角度地影响社会行动和个体行为。我们知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家族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随即得到复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家族的社会参与既有较强的传统惰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活性。因此,在和谐乡村建设中家族作为根基历史必然发挥作用。构建和谐乡村是我们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家族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和促进我们的价值理念与价值追求,笔者可武断地说,有一个和谐的家族就有一个和谐的乡村。

2.家族在乡村的势力仍然很大,家族在和谐乡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功能。我们知道,功能主义强调一个结构要素对整体的功能具有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和谐乡村来说,它所面临的现实背景和具体环境决定了家族的社会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它具有发挥作用的不可逾越的巨大空间,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现阶段农村整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实必然给家族留下发挥作用的空间。最明显的事实是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和不协调的现代化的力量对宗族势力的影响较弱,宗族的社会参与就必然存在客观基础。正如著名人类学家庄孔韶的调查结论所指出的那样,在那些已向市场经济敞开大门、而学校大门尚未普及、农人的思想还没有融入一个公益的世界观体系的乡村,宗族与宗族主义传统也不会一时中止,家族兴旺和家族势众的强族意识与合作行动在民间仍得到推崇。因此,和谐乡村建设千万不要忽略家族的社会参与的积极作用。其二,农村基层政权与家族作用的互动是家族发挥社会作用的现实表征。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家庭成为基本生产单位,凸显了血缘亲情关系的重要性。由于外在市场经济风险的冲击,不少处于涣散状态的乡村党组织的乏力以及农村公益组织的稀少,很多“三农”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农民求助于家人和族人的帮助就是必然的选择,农村基层政权与家族作用的互动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建设和谐乡村,切莫忽视这种互动作用,以之整合有利于乡村秩序稳定和谐。其三,农民聚族而居的生存环境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历史影响使家族发挥社会作用具有合理性。由于传统乡土社会是聚族而居的,因此社会结构变迁缓慢,家族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由此加强了家族的影响力。加之,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对农民社会流动是一种刚性制约,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的历史演进中,家族对农民发挥社会作用就有其合理性。一些地方的农民,不听村支书和村主任的话,却听家族中“族长”(德高望重的人)的话,道理就在这里。所以,建设和谐乡村,一定要认可并适应家族发挥社会作用的合理性。其四,农民对家族文化具有心理需要,农民对家族始终抱有依赖心理。由于社会分层加快,贫富差距拉大,当前农民缺乏一种新的文化和精神依托,处在现代社会中的农民,面对加速变迁的社会,乏力感成为普遍的心态,精神上漂泊不定,找不到泊位。因此,农民对家族文化具有较强的心理需要,对家族始终抱有依赖心理。而在许多地方家族又恰好满足了农民对自身历史感和归宿感的深刻追求,农民们同时在物质层面获得家族的相互支持。因此,在构建和谐乡村的过程中,农民不会超越一定家族的局限。

3.家族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基础,许多家族观念的认同对建设和谐乡村具有积极作用。家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合法性基础,即家族所提倡的理念、规范、制度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具有强大的约束力量。如家族提倡的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和谐、守法等观念能够得到不同社会形态的认可并流传下来,能够得到不同阶层的人们的认可并坚持下来。在建设和谐乡村的过程中,这些理念仍然具有积极作用。

4.家族是农民生存的一种社会资本,在建设和谐乡村的进程中,家族帮助农民提高他们的行动能力和达到他们的个人目标。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反映了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相对自主性,即个人是社会关系网络的主要建构者。每个个体所拥有的关系就是他的社会资本,并以此提高他的行动能力和达到他的个人目标。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构架就是差序格局,一方面反映了乡村社会缺乏自组织资源的事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个体缺乏社会资本的事实,同时还揭示了中国乡村社会自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本运作的特色。试想,一个普通农民如果离开了作为“差序格局”对象化的家族,他还有什么社会资本?他只能一事无成,因为家族网络是他唯一可动用的社会资本。农民们在处理日常生活难题时,无论是出于谋生,还是应对社会变局,都必然要充分动用家族网络的关系资源。因此,在建设和谐乡村的实践中,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农民赖以思考和行动的现实环境和传统规范,就能够理解家族与农民之间的唇亡齿寒。

;

二、和谐乡村建设给家族生存发展和社会参与赋予新的活力

1.和谐乡村建设提出了对家族组织形态、制度规范、发挥作用方式和领域的新的规定性和要求。社会和谐本质上是一种客观存在,反映到意识上就是一种主观观念或价值取向。和谐是矛盾统一体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既是事物发展的协调性以及规律性的反应,又是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以及事物之间的协同、协调和适应关系的反应。如果说社会和谐是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的主调,那么笔者认为,乡村和谐是战略机遇期社会和谐的重点。乡村和谐在整个社会和谐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如果从城乡人均收入、“三农”问题、城市化率、基尼系数、教育年限等测量指标去看社会和谐问题,都可明白建设和谐乡村的重要性。没有广大乡村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建设和谐乡村放在重要的位置。

其实,对乡村社会而言,关键是乡村社会关系的三大结构即资源、规范、文化各内部要素之间和相互之间要保持一致性、平衡性、完整性和合乎规律性。建设和谐乡村社会,就是要在资源配置方面保持有效,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增强物质基础;就是要在乡村秩序和公共管理方面保持有章可循,表现出有序性和较高的参与度;就是要在乡村文化方面,有村民共享价值观、凝聚力和认同感,整个农村社会呈现出互助友爱、祥和进取的生动表象。

如果按照和谐乡村社会这一新的本质规定性来考察农村中的家族,和谐乡村社会就提出了对家族组织形态、制度规范、发挥作用方式和领域的新的规定性和要求,概括起来,这就是,家族组织形态和内部权力权威结构必须消除封建等级制,要淡化血缘关系,要体现现代民主和村民自治的要求,要尊重个体主体性和民主权利;家族的制度规范要与市场经济规则、法律制度相适应,在生产、生活、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要充分利用家族社会网络在资本、信息、就业、招商项目、福利等方面促进本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和谐乡村社会制度的规定下,对现代家族的生存和发展赋予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和谐乡村建设将促使农村“传统家族”向“现代家族”发展。

2.和谐乡村建设为家族社会参与留下生存空间。在学术界,研究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学者大多将村庄视为国家与社会相遇的中间地带或第三领域,认为村庄是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的一个相对自由的政治空间。有人认为,在西方文明中,家族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认为,在中国文明中,家族却生生不息,因为这与中国是一个具有宗法国家的历史特征密切相关。

翻开历史便知,从西周开始,宗族内部的等级序列就和国家政治经济的行政序列合二为一,宗主就是国君,血缘关系就是统治者内部的政治关系,家国同构是不可回避的历史事实。有趣的是,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长期以来,家与国不但没有紧张的对立,而且家居政坛之上,家国不分,和谐融洽。例如,封建统治者利用农村中的家族势力进行行政控制,家族秩序占主导地位。这种情况直至民国时期才被打破,但后来呢,国民党推行保甲制度,试图加强对乡村的控制。就是新中国建立后,到了和时期,行政力量在乡村的延伸达到顶峰,可是由于这种延伸不以物质生产力提高为基础,随着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家行政力量在农村大大弱化,很多权力归还社会。这就在社会体制的层面上为家族发挥相应作用提供了客观条件。

在上述历史传统背景下,和谐乡村建设必然为家族社会参与留下生存空间。和谐乡村的基本要求从不同角度给家族社会参与留下足够的生存发展空间。其一,和谐乡村建设要求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离不开家族参与。和谐乡村建设就是要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主要依靠家族的力量,围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积极开展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改善农民饮水、能源、道路、居住、交通、通讯等条件。就是要围绕村容整治和环境美化,依托现有基础,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加强村庄规划,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就是要使具备适宜条件的农户全面普及用沼气,在农户院内开展家居环境清洁工作,净化、美化庭院。就是要建立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这一切,离不开家族的群体参与和内部相互配合与联动。其二,和谐乡村建设要求着力培养新型农民,这离不开家族的广泛参与。和谐乡村建设就是要推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普及科技知识,全面开展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活动,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是要以提高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种养加工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为重点,多层面、多渠道结合,培养农村适用技术专门人才。就是要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就是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进一步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作。有条件的,还要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育体系的作用,大力开展电视授课、DVB广播等农民远程教育,建设科技书屋,积极开展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这一切又能离开家族群体的广泛参与吗?其三,和谐乡村建设要求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这离不开家族的大力支持。和谐乡村建设就是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积极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益。就是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就是要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就是要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提高农民民主管理水平,实行村务公开,加强村集体资产的监督。就是要重视文明教育和思想工作,让干群关系、邻里关系、家庭内部关系团结和谐,亲密无间。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织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这一切,又能离开家族的大力支持吗?如前所述,农村基层政权与家族作用的互动是家族发挥社会作用的现实表征,和谐乡村建设是难以超越这一现实表征的。其四,和谐乡村建设要求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要求家族共享建设成果。和谐乡村建设就是要配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就是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是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说到底,就是要让农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必然应该覆盖整个农村家族,从而促进农村“传统家族”向“现代家族”发展,这个巨大的人类社会空间将呈现出新的勃勃生机。

综上所述,家族与和谐乡村建设密不可分,家族是影响和谐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和谐乡村建设给家族生存发展和社会参与赋予新的活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关系的理论价值,并遵循这种关系的规律去指导和谐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

摘要:家族与和谐乡村建设密不可分,家族是影响和谐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和谐乡村建设给家族生存发展和社会参与赋予新的活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关系的理论价值,并遵循这种关系的规律去指导和谐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家族;和谐乡村建设;关系;理论价值;指导实践。

和谐乡村范文篇3

大家好!我今天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打造诚信乡村,共建和谐家园》!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诚信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构建诚信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了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化解农民矛盾,构建诚信和谐社会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一个社会和谐稳定、邻里诚信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而要创造这么一个环境,我们就应该做到人人讲信誉,事事讲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自觉遵记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和市场经济秩序。

我国是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诚信一直是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恪守诚信是衡量一个人的行为、品质和人格的标准,“人无信而不立”,童叟无欺的故事熏陶了我们几千年。诚信,就如幽兰之香淡然而隽永;如杨柳之风轻柔而坚定,如淬火之刃无华而锋利。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就如同身体没有了脊柱,无法支撑起他的精神躯体;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诚信,就如同高楼大厦没有了根基,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诚信,像母亲柔声细语的安抚让人内心和谐安宁;是诚信,像万家灯火般驱散黑暗送来光明,让世界变得如此美丽多彩;也是诚信,像阳光雨露般让世界充满生机,让生命充满活力。哪里有诚信,哪里就有微风送爽;哪里有诚信,哪里就有欢颜笑语;哪里有诚信,哪里就有和谐文明。因为诚信,让我亲身感受了我们乡村的和谐氛围,让我看到了村里的巨大改变,再准确一点地说,是村里的领导班子的那种扎实的工作、诚信务实的干事创业精神感动了我。

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再加上冰冻和干旱自然灾害的的影响,村里的经济作物产量严重下降,导致了大部分村民面临绝收的窘境。为了发展生产,让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对村民使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村民的收入,村里的班子向村民们保证,让家家都能有产量,户户都能安然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于是村里的领导班子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着力点,在结合村里的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基础上,确立了抓“石头、水头、木头、山头、田头、外头”等“六头”并进的经济工作发展思路。通过承包、联系加工厂的形式实施传统的农业改革,提高农田的产量,增加村民收入;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特色,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在这些成绩的背后,都是村里的领导班子不辞辛苦地为村民们联系加工厂,跑业务的结果。因为他们曾经给过村民承诺,保证让家家都能有产量,户户都能安然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由于长年的耕作习惯,一度致使村里的环境卫生极差,影响了村民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村里的领导班子承诺,会努力把村子的环境卫生治理好,让村民安居乐业。为使村容整洁,村里的领导班子,以基础设施为切入点,大力加强环境建设,突出抓好环境卫生的改造。同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设施、主要村道硬底化的改造力度,使该镇的交通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极大地优化了环境。并积极倡导号召扶持农户进行改厕、改灶,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积极改造荒山、残次林,提高村里的生态环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使该村里的饮水环境得到改善,村里的领导班子,更是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果断集民智、聚民慧,大胆决策,多方筹资,兴建了自来水供水工程,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解决了村里的饮用水难问题。

和谐乡村范文篇4

一、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举措。为此我们一方面积极引导,加强宣传,另一方面多次组织部分村民到本市及浙江等地的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激发村民建设美丽和谐家园的热情。广大群众踊跃捐资,自觉投工投劳,即使是在高温酷暑期间也不例外,仅—月份他们就累计投工1000余个,在我镇掀起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潮。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高品位打造美丽和谐乡村样板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羊毫山脚下,村民组位于山旅游区境内,自然风光优美。为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品味和内涵,让靓村更靓,我们结合景区的特点,按照“整合资源、打造精品”的原则,着眼于长远,立足现实,把村民组确定为首个建设点。为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我们先后组织村组干部、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赴浙江安吉的报福、张村等实地参观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拓宽视野,增强感性认识。同时,我们还专门邀请了规划设计部门实地查看指导,帮助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并由专业施工队伍负责具体施工,做到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施工,力求将建设成“美丽和谐乡村”的样板村。

三、加大投入,确保工程项目的有效推进

“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工作开启以来,镇党委政府给予了全力支持和指导,启动之初就成立了专门的班子,抽调得力人员负责工程项目的指导和协调工作。镇政府投入50余万元资金,帮助兴建32000多平方米的农民休闲文化广场,新建了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实施场地绿化200余平方米,建造了标志性门楼、游客接待中心及天天乐超市,建成休闲凉亭1个,公厕1座,设置健身器材4处,完成了中心村庄内200余米的河道美化改建工程,安装廊柱150余米,添置路灯16盏,铺设户通水泥路1520余米,还建设了许多辅助观赏设施。

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全镇环境卫生整治

和谐乡村范文篇5

这里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向为专家考学、商家云集之地。全村1100余人,600余亩耕地,全村年人均收入3500元。

多年来,花园庄村党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为宗旨,不断探索乡村建设新途径,把一个起点低、条件差的平民乡村,打造成了如今这“行事顺、人气和、易安居、事业兴”的和谐乡村。

2003年,花庄园党支部被省、市评为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五星村”。2004年又被评为省、市、区、乡“五好”党支部。

封闭管理,打造平安家园

花园庄新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局出发,借鉴社区管理经验,摸索出一套既符合农村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农村全封闭式管理模式。提出“一个中心,四个强化”,即以“创建和谐新村,构筑平安家园”为中心,强化门卫管理,强化夜间巡逻,强化五户联防,强化监督检查。

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以来,花园庄保持了村民治安稳定,杜绝了偷盗事件的发生,维护了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促进了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

寓教于乐,丰富业余生活

经济发展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村两委投资20余万元修建了文化大院和老年活动中心,配备了各项活动设施。村民自发成立了秧歌队、门球队、戏迷俱乐部等文化娱乐组织,村民活动中心每天都是热闹非凡。逢年过节村两委还精心组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诸如乒乓球比赛、象棋挑战赛、书法竞技场等等。欢声笑语,溢满“花园”。

文化搭台,发展三产经济

花园庄村地处举世闻名的殷墟重点保护区内。随着新村建设的步伐一路走来,道路硬化了,环境净化了,生态绿化了,村庄美化了。殷墟文化市场的日益繁荣,更为花园庄依托文化旅游,发展第三产业经济送来春风。全村新增各种运输车辆40余台,新上花卉种植6户,新开文化商店10余家。引来了远方的客人,盈满了农户的腰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500元。花园庄干群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更足了。

健全组织,完善管理机制

基本组织的建立和完善,能提高村民的新村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能有效地推动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能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综合功能。花园庄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建立健全了党员议事会、村民议政会、村委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民主监督组织,又配齐配强了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连、民调会、治保会、红白理事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等村级配套组织。从本村实际出发,采取各种形式,健全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严格程序规范运作,有力地促进了村里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创建和谐新村打下了基础。

立足群众,解决民生大计

支部是人民的支部,村委是人民的村委。立足群众,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是花园庄村两委的工作之本。2004年在全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花园庄村两委为群众办下了不得不提的三件大事。

1、投资70万元硬化了全村道路。公开招标,民主理财,真正修出了群众的“放心路”,建成了群众的“安心家”。

2、投资17万元改造全村供水系统。全村一户一表,全天候供应自来水,为群众每户每月节省水费10元,村集体每月节省电费500元。

和谐乡村范文篇6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信访;原因;途径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和重要目标。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信访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对于不断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矛盾频发,冲突加剧,农村信访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异常上访有增多趋势,并已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农村信访工作的新特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搞好信访工作的途径,确保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无疑是各级基层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通过本文尝试对农村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一、农村信访的新特点

(一)农村信访方式发生改变。一是由原来的信函、电话方式变为亲自访,认为只有亲自去了,才能把问题说清楚。一个问题、一件事情,拉上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由个访转化为规模较大的集体上访。

二是由原来的逐级向上反映变为越级上访,农民群众向上反映问题,本级政府解决不了,上访人员不是逐级向上反映情况,而是组织人员,直接到省府、北京越级上访,希望以此给办案人员施加压力,从而尽快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组织性明显增强。从组织程度看,通过集资、聚会等形式上访的现象越来越多。一些农民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上访人数越多,效果越好。个别农民精心策划,左右联络,有组织有规模地上访,给当地政府施加压力。

(三)重复上访增多。就相同问题不断上访。

一是初次上访没有完全反映出自己的要求,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上访。二是为了促使问题加快解决,反复多次上访且上访频率越来越快。

(四)对抗性明显增强。上访者情绪激烈,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情迫切,认为“法不责众”,穿状衣、打横幅、堵门口、喊冤叫屈、请愿下跪,行为过激,疏导劝解难度较大。

(五)上访时间地点的选择性和渠道的越级性越来越明显。一些上访者尤其是重复上访者,在时间上往往选择重大节日、重大政治活动时间,特别是“两会”期间、“双节期间”上访,各级党政机关压力很大,在地点上往往选择首都、省会或其他重要公共场所,以期闹出大声势,造成不良影响。

二、农村信访涉访内容

(一)宅基地纠纷。农村新老宅基地的更换,邻里之间房屋的滴水、出路,新建房屋私抬地平面等纠纷是一个永远有内容的话题。

(二)医患矛盾。医生和患者的矛盾日渐上升,愈演愈烈,双方协商无果,或根本就不去协商,于是患者或其家属便放弃走司法程序,而是堵住政府或医院门口,大造声势,扰乱正常工作秩序,要求尽快解决问题。

(三)涉法案件。个别上访人员自认为一些涉法案件处理不公,但又嫌起诉麻烦,怕耽误时间,于是为达个人目的,不走司法程序,而是集体上访。

(四)干群矛盾。一些村干部素质低,处理问题不当、不公,不能一碗水端平,坐偏车。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恶化了干群关系,上访者有不把其推下台誓不罢休的气势。

(五)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后遗症。自实行村民自治以来,农民可以投上神圣的一票,选出自己满意的村官。但是在选举中,个别投机取巧者,依靠自己的家庭势力拉票、贿票,最终当上了村官,结果引起群众不满;也有个别人因为在选举中没有达到个人目的而恶意寻事的;还有因为选举不符合程序,群众质疑的。因村官选举而引起的上访事件,在近几年的上访事件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六)占地拆迁。因企业占地、公路占地或拆迁未得到赔偿,或过高赔偿要求未被满足而引起的上访事件,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三、农村信访原因探析

从客观上讲,信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由于一些积累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上访问题。农村信访问题突出,从主观上讲,有以下原因。

(一)部分基层干部对构建大稳定格局的认识不到位,对基层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一些部门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出台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平衡性;二是有的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的合理要求应该解决的不解决,该及时办的长期拖着不办;三是个别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招数不多,不能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导致问题积累,矛盾激化。

(二)法制教育不健全,普法教育有待进一步强化。普法教育工作虽已历经二十多个年头,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农村的法制教育欠缺,这导致一些农民凡事不问程序,不管是否符合政策法规,我行我素。农村法制教育不健全,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干部对法律、法规宣传不够,群众缺乏了解,法律法规在农村群众中没有产生应有的约束力,群众在无知中违法;二是个别干部对群众的越级上访,简单地“拦、堵、卡、截”,没有把功夫用在引导群众运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上,导致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现象越来越多;三是个别群众法制观念淡薄,遇事要求过高,无理取闹。

(三)组织网络不健全,基层组织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组织上看,乡、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网络不够健全,尤其是村以下的网络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由于最基层的矛盾纠纷信息反馈不及时,上访人员因矛盾纠纷集结进市上省,待县级通知后,乡村干部才仓促应付,工作十分被动。

四、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途径

面对农村信访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特点,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是关键所在。直接面对农民的乡村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准确掌握第一手材料,尽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大幅度减少越级上访批次。

(一)健全乡、村两级组织,加强信访队伍建设首先,乡镇要组建一支懂政策、业务强的信访干部队伍,这支干部队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政治坚定,有干事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二是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对党的农村政策非常了解。三是具备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四是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水平,能处理和化解农村各种矛盾。五是坚持原则、办事公道,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六是清正廉洁、作风正派,能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村级信访组织,应由村支书牵头,由村中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组成,他们在村中有一定的威望,诚信度高,群众相信他们,愿意向他们反映情况,依靠他们。有了他们,农民就会觉得在村中就有说理的地方,不必舍近求远。这样可以做到小事不出村。

乡、村两级组织健全后,要加强信访队伍建设。要重视学习,不断提高办案能力,要增强责任心和责任感,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逐步提高政策水平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渠道保持畅通。

(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定期排查、超前化解应作为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重要方法。乡村干部要经常扎在群众堆里,对村民的思想动态要清楚。要及时掌握信访信息,做到早预测、早预防。要组织人员定期排查,见微知著,对可能发生的越级或集体上访,提前发现、提前介入,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将一些矛盾纠纷尤其是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针对突发事件要建立及时报告制度,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对上级政府部门有明确意见的信访问题,要及时安排分管部门组织力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要深入细致地排查,化整为零,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就地化解,努力将问题解决在当地。有不稳定苗头的,由所在单位负责控制,确保防控到位。不断定期排查,建立“工作日志”,通过日汇报、月座谈、季总结,不断挖掘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次问题,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

(三)强化基层干部责任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群众的信访问题,看似平凡小事,但小事关联着大道理。农民百姓有怨言、有要求、有意见找政府部门,正说明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解决他们的信访问题是乡村干部的职责,因此,基层干部既要抓好对上级党委政府政策的贯彻,也要抓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对群众已经通过信访途径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认真受理,能办理的及时办理,不要拖拖拉拉,不能立即办的要及时答复,不能办的要说明原因。要提高初访的一次性办结率、就地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坚决遏制矛盾上交和推诿、拖延、扯皮、失职现象,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此外,要做好政策宣传和释疑解惑工作,特别是针对一些群众普遍关注或已在群众中产生误解甚至以讹传讹的问题,更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以正视听。

和谐乡村范文篇7

——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形成统一的认识,要深刻认识到,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着力改善民生的有效载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切实增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稳妥、全面扎实地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五通、三有、四确保”的目标。“五通”:村村通油(水泥)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远程教育。“三有”:户户有宽敞坚固的住房、户户有简洁实用的沼气、户户有增收致富的门路。“四确保”:确保农村人人参加医保,适龄儿童人人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困难群体人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青壮年人人具备科技致富的本领。

--搞好一个规划。要把握全局性,坚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从战略上多思考、全局上多谋划;要把握政策性,坚持注重实效,量力而行,民主商议,突出特色,引导扶持,使新农村建设顺民意、合民情、得民心;要把握可行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和谐乡村范文篇8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工程;路径

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和基础是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则是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形式,已经成为生态文明的一部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短板,应给予重视,因此要加快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变迁。

一、乡村振兴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并提到战略高度,是党中央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期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不仅要求农民富,农业强,更要求农村美,其关键在于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更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乡村振兴既是乡村和乡村产业的振兴,也应是乡村生态文明的振兴。乡村振兴既要为农民提供“安居、乐业、增收”的生活环境,又要为农民提供“天蓝、地绿、水净”的自然环境,从而实现乡村“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发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乡村振兴总的战略指导下改善乡村自然环境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既要保留原有的乡土风情,保护好乡村生态系统,又要将这种生态理念运用于乡村建设的其他方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与环境携手共进,切实让乡村人居环境美起来、人民生活富起来。(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习指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当前要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走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其关键一步在于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生态宜居”就是强调要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宜居”贯穿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的全过程,并为其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而这四大要求也只有在“生态宜居”的基础上才能建设得更好。将生态理念贯穿于“产业兴旺”的要求中可发展乡村生态经济;贯穿于“乡风文明”的要求中可发展乡村生态文化;贯穿于“治理有效”的要求中可发展乡村生态政治和乡村生态环境。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乡村现代化、生态化建设。

二、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一)乡村生态治理投入不足,环保基础设施不健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无论是资金投入力度还是科技、政策方面的倾斜度,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都弱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建设只靠农民自己发展是不行的,没有政府物力、财力的支持很难出效果。乡村环保基础设施不健全,尤其是垃圾处理设施和废水处理设施。农民生活垃圾、家禽粪便等随处可见,没有统一集中的垃圾中转站,造成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有些乡镇村庄设有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净化厂,但由于成本高、人员少、村民自觉性差等多种因素而停止运转,形同虚设。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向池塘、沟渠,既污染水源又污染空气。(二)乡村生态知识宣传不到位,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关注的焦点仍是经济利益的获得,对生态效益的作用却不够重视。首先,一些乡村领导干部只拿政绩说话,甚至为了获得政绩效益大搞形象工程,单纯追求GDP增长而忽视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领导干部,自身缺乏这种生态意识,就很难向下面群众做好宣传工作。其次,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的思想观念较慢,再加上生态文明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明显,短时期内让村民感觉不到它所带来的好处,这就导致大部分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淡薄,只看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长久利益。(三)乡村生态制度政策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由于乡村发展的滞后性,乡村的一些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也存在缺陷,尤其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不健全。如: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推进机制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缺少相对的监督机制等。这些都造成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很好地落到实处。

三、扎实推进四大“生态工程”作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和谐乡村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乡村;广告传播;乡村文化;和谐

乡村是与城市相对照而言的,所谓乡村,是指由乡(及镇)与村两种社区构成的社会生活范围。本文探讨的乡村群体包括在农村地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群体和在乡镇从事劳动和居住的其他劳动者。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性。

纵观我国广告设计与传播,总体发展不平衡,重城市而轻乡村,针对乡村受众的设计作品为数不多并缺乏乡村文化气息。大多数企业、传媒、广告公司以及学者在以城市为主位的前提下,将我国广告设计与传播的大众概念和城布的生活模式连接在一起,在有意和无意间将中国社会这个整体系统中的二个很重要的部分一乡村群体遗忘在某个角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媒体“重城市,轻农村”的现状仍然普遍存在,对子乡村的关注依然很少。根据国家广播总局有关数据显示,面向农民、农衬和农业的广播全国只有10套(分别是山西、江西、山东、河南、陕西以及广西南宁、河北张家口、浙江嘉兴、广东茂名和揭阳电台),占全国2371套广播频率总数的0.42%。在省级电视台中,只有大约十五六家开办了农村专栏,与368家注册的各种电视媒体相比,开办率仅有4%。因此城乡信息流动结构严重不对称。

其次,长期以来,设计界忽视了乡村地区的弱势消费群设计在趋于城市化、大同化。尽管中国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中,但仍有不少于八亿的乡村人口。加强对中国乡村广钾究的重今科考麟势群体的媒献怀有利子解决艺术设计全面发展的粗颈问题,对于我们的广告创意、广告的有效传播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进程。

再次,很多设计人员将乡村文化传统和地城特色简单化,中国乡村广告传统的东西保存的不乡好;却在设计中不断重复所谓有传统特点的符号和手法。许多设计产品因偏离乡村群体独特的文化传统,价格脱离乡村消费水平而让这些边缘消费群体望而却步。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广告设计与传播本能的忽视乡村群体,造成发展的不和谐呢?

第一、经济力量的弱势和乡村文化的边缘地位,决定了广告设计与传播偏向城市而忽视乡村。经济环境是决定广告的首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的乡村经济模式和结构虽然有了很大变化,经济水平有了长足发展,但其收人还远远赶不上大中城市,少数边远地区的农民甚至还没完全摆脱贫困。乡村更多地保留了农业文化的传统。在同样的社会背景下,乡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第二、在使用媒体资源的分配上,我国大多数的传媒机构大都集中在城市。从传播学角度看,广告实质是信息的传达,而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体。而如此高比例的媒体集中于城市,远离乡村,必然导致乡村广告传播的高成本和难以形成有效传播。

第三、绝大多数设计者已经习惯于城市生活,同乡村生活方式相差甚远,很难对乡村受众进行准确定位。生活方式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形式,也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出发点和核心概念。乡村群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交往等并不被设计者所熟悉。正如设计大师索扎斯主张,首先得教导设计者去研究生活,只有生活才能最终决定设计。

第四、在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媒体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责任。追求自身效益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大众传媒更乐意向处于社会强势地位的受众群提供信息服务,常常忽视弱势群体受众的信息需求。

第五、广告设计片面地强调了产品或服务广告,而忽视了品牌形象广告、即使是产品或服务广告也没有充分的和乡村环境相联系。其实品牌形象广告作为一种传播稀称为了能使姗的信息获得人们的认可,总会进行一些令社会关注、并进行正面倡导的观念传播。如太阳能产品突出其节能的宣传,同时应引导修缮自然环境,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国是个发展中农业大国,乡村人口数量远远地超过了城市人口,故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广告设计与传播应重视乡村群体及其文化传统,反映乡村气息育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广告设计与发展的道路。

无论传媒在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数量上,还是广告在作品的设计上都应给予“边缘群体”更多的关注,充分重视他们的信息需要,将农村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融于其中,才能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思路并被他们所接受。如“实在人,喝实在酒”(龙江家园集团);“比一比,算一算,还是联通最划算”(中国联通);“黑土地黄土地,用肥就用史丹利”(史丹利复合肥);“时风时风,路路畅通”(时风集团)。这些广告语都突出了产品独特的优点,满足了农村消费者某方面的需求。

深人乡村基层,关注乡村群体,摸索出广告设计和谐展的模式和路径。设计是以综合为手段,以创新为目标的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喳计工作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还需要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技能。优秀的设计者应该及时掌握并预测设计的变化趋势,弓!导变化的观念指导设计、,使设计成为时代变化的表征和进步的催化剂。如兰陵酒业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利用不同媒体的差异性在墙体电视、赠品等不同媒体进行系列广告宣传,加深了品牌的印象,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河南蓝星啤酒抓住农村夏季麦收的有利时机,组织车辆和人员分散行动,把啤酒送到田间地头,给农民提供了便利,也实现了广告的针对性宣传。

关注乡村文化,利用广告传播的文化特质,使他们逐渐适应社会和谐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广告设计与传播要从社会责任的角度适时保存农村传统文化的精髓,满足他们多方面需求。如蚊香在农村的使用率远远高于城市。三笑集团就利用赵本山在农民心目中的幽默和淳朴形象,为睡得香蚊香做形象代言,满足了农村消费心理和生活多方的需求。

设计要融人普通乡村消费群体的日常生活中,就必须尽量通俗化、简洁化。不同消费群体的生活品位和文化修养是不同的,相应的设计也应该有差异。面对乡村群体时,设计不能脱离乡村生活,要考虑到农民的教育知识水平和理解欣赏的能力。广告应尽可能的亲切易懂,缩短与农民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如中国移动通信在某乡镇做的广告语“中国移动通信卡,一边耕地一边打。”即宣传了广告目标,又符合了大部分农民的工作习性,还引领了农民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一一使用手机这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

和谐乡村范文篇10

乡村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梁漱溟认为,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乡村建设理论》,2006)。乡村传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存在的许多合理的传统文化因素,对乡村生产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罗建河、韩迎春,2007)。乡村传统文化氛围对道德意识、风俗习惯、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在我国乡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乡村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节庆、禁忌、游艺、歌舞以及民间口头文学等都能通过榜样、言教和舆论等方式对人进行品德教育,另外,对祖先的崇拜等宗教信仰仪式也会对人的人伦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随着我国乡村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乡村人口迅速向城镇转移,乡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这也使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乡村传统文化呈现碎片化趋势,乡村文化的主体性逐渐消失,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与文化重构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当我国乡村同时面对传统文化危机和道德危机时,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将难以实现。因此,延缓乡村的解体,倡导眷恋乡土、重视亲情、恪守乡规民约、勤俭质朴的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实现社会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对于当下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总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不仅有利于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需要重新认识与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2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容

我国对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区分不同层面的保护,至少应在非物质层面与物质层面开展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风俗习惯的总和,是乡村社会人类生产与生活的总汇,影响和支配着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乡村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非物质形态的(比如,乡规民约、民间故事与传说、乡村文体活动、民间手工艺术、乡土农事活动等),而乡村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物质形态的(比如,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乡土服饰等)。在非物质层面,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又分为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思想层面包括:乡村生活的独特价值、乡规民约、宗族组织与文化、孝文化、民歌与民谣、民间故事与传说等;行为层面包括:农耕方式、乡土农事活动、民间文体活动、民间手工艺术、传统节庆活动等。在物质层面,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包括:乡村自然风貌、乡村传统聚落、乡村历史建筑、不同地域的传统乡村服饰和民族服饰等。

3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思路

3.1寻求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与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协调

从经济角度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经济发展关系复杂。在物质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出于满足生存之需,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往往让位于经济发展;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济价值逐渐展示出来,保护与传承和经济发展之间维系一种互促关系就成为可能。从生态角度看,乡村传统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挖掘这些智慧有助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实现乡村绿色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在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多重作用,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总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乡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但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之下,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一种互促关系,能实现在乡村经济发展中保护与传承、在保护与传承中促进发展。

3.2探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

比较与借鉴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吸收国内不同地域保护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探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科学规律、利益平衡杠杆、有效发展路径和政府承担的角色以及干预的手段等,归纳总结出保护与传承我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具体可以通过选择典型乡村开展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新型模式,以促进我国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3.3构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机制

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地加以研究。在探寻保护与传承的新型模式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多重目标构建多重机制,并进一步确立政策支持体系和具体政府建议。针对乡村传统文化破碎化和主体性逐渐消失的现状,要构建乡村传统文化认同的重建机制;针对城市文化等外来文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冲击,要构建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机制;以维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乡村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为目标,要构建以乡村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针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会逐渐被周边村镇效仿并分享经济利益的现实,要构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的地域共享机制;针对政府在引导我国乡村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要构建政府在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机制。

3.4提出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