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人际关系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12:32:38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1

[关键词]仁;社会性总体人;做人之道;成人之路

近些年,由于郭店楚简的出土,对“思孟学派”的研究成为学界的“显学”,孔子的人论也成为学界重新解读的重心。本文欲对孔子的人论一抒浅见,以求能对该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孔子“仁”学的两大基石

探讨孔子的人论,其所创立的“仁”学即是我们的理解起点,因孔子的思想学说、人生旨趣、价值追求正是通过他所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生发开来,从而也开启了后世儒学的致思思路。每个伟大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机缘。“仁”学的产生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笔者认为,可以概述为两点:

(一)从神本走向人本——社会性总体人的发现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是空前并影响深远的大变革时代,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人的历史》一书中将之称为“轴心时代。从中国文明史的视角来看,是处于“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的时代之后出现的第一次人的觉醒,确切地说是中国文明史上“总体人”觉醒的时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了“人”作为“类”概念的“个体”与“总体”的双重本质。虽然人的双重本质在任何地域、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同样存在。但是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人来说。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即人对人的双重本质的认识历程、表现型态又是各不相同的。在中国文明史上,首先被理解和认识到的是人的总体性,孔子发现并揭示了社会性总体人或人的社会性类本质,虽然孔子也很重视个体人的存在,但在他的心目中,所谓“个体人”只不过是人的总体性、类本质的现实的实现形式而已。

首先来看孔子在中国文明史上从神本向人本转变并完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文化史上,从殷商到西周,从神本向人本的转变是逐步推进的。殷人尚鬼,率民以事鬼神,那是神本时代,其天命观属于绝对化的宗教性神本天命观。到了春秋时代,宗教神本的天命观进一步发生了根本性动摇。此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先进的政治家如子产等人,提出“疑天重人”的思想。孔子继承、发展了西周以来疑天、知天、人定天命的新思潮,把从殷商到西周日益动摇的宗教性神本天命观改变为自然性人本天命(天道)观。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嘲《礼记,哀公问》也记载:“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此两处之“天”和“天道”都是指超乎人力的自然之天。在《论语》中还有几处谈到“天”,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多数则可以理解为自然和必然。

既然“天”、“天命”是自然和必然,那么人就可以认识它,效法它,故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不怨天,不忧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看来,孔子是通过学习日常生活中的人事来“知天命”的,即由“器”达至“道”。与此相似的是历代相传人上知天命的最有效办法——占卜。但就占卜行为的演变来看,也同样刻划出了从宗教性神本天命观向自然性人本天命观转化的历史轨迹。殷人笃信龟卜,而周人多用占筮。同样是求知天命。从龟卜到占筮,则表现出人的因素不断增长。到了孔子。甚至把求知天命的占卜变成了理论思维的手段方法。1973年马王堆出土帛书《要》载孔子对子贡说:“《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据此,在中国思想史上,我们可以说孔子历史性地完成了从宗教性神本天命观向自然性人本天命观的转变。此理论转变即是孔子人格审美理论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二)“克己复礼”与“有教无类”——对传统宗法及礼教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块理论基石就是孔子从理论上和行动上,对中国古代宗法思想所进行的转换。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度是血缘与政治合一的制度。在西周宗法制下,“君统”与“宗统”合一,其政治统治主要通过“尊祖”、“敬宗”来实现。到了春秋时代。由于铁器、牛耕的广泛应用,生产力大大提高。人们积极地开垦荒地。家庭经济的发展,使个体家庭开始从宗族组织中独立出来。在“疑天”思潮的推动下,“祖”的神性被怀疑,宗族意识逐渐淡化,而人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念之情却日益凸现出来。如此,个体家庭不仅发展成为社会细胞、经济单位,而且也成了人们情感凝聚的中心。全社会的血缘亲情不断强化,而宗族组织无可挽回地走向瓦解。

在这历史的转折关头,孔子高唱“克己复礼”。但孔子是根本否定血缘与政治合一的宗法制度的。故这里的“礼”是指西周的礼乐制度,而不是指西周的血缘与政治合一的宗法制度。《论语·颜渊》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君君臣臣”是超越血缘的纯粹政治关系,“父父子子”则是个体家庭的亲情关系。孔子勾画出的是以个体家庭为基础、以政治关系为主导的社会结构,可以说它是后来的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论先导,而“尊祖”、“敬宗”则是敬奉祖宗彝训、团结宗子宗亲、强化宗族规范的血缘宗法统治,是西周的社会形态。二者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发展史上,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孔子不是作为西周血缘与政治合一的宗法制度的维护者,而是站在历史潮头,超越血缘宗法,为未来封建宗法制度提出政治总纲和伦理总纲的第一人。

孔子不仅在理论上否定了血缘与政治合一的宗法制度。而且在行动上也对它进行了根本性的破坏。这就是他打破了奴隶主或大领主贵族对教育权的垄断,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实行“有教无类”类,族类,指血统贵贱,为一个超越血统贵贱、全凭个人才艺、具有独立人格的精英阶层——士的崛起开辟了道路。打破贵族对教育权的垄断。实际上就是打破了贵族对参政权的垄断。“学而优则仕”,为平民出身的才智之士创造了现实的可能性。《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和氏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子贡、子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平民青年受教育后,具备了经国理政之才,也被人们称为“士”,标志着他们社会地位的变化。但这里的“士”。不同于在血缘与政治合一的宗法制度中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觉意识、思想智能受血缘宗法的禁锢和压抑的“士”,此“士”是教育垄断被打破后兴起的社会精英,他们已经冲破了血缘宗法的牢笼,具有自觉意识,独立人格。这类新兴的“士”的崛起,在中国社会文化史上,不仅宣告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的诞生,而且标志着这个时代在人的内涵上的历史性拓展。没有这一新的社会阶层的诞生,就不可能有孔子人论所代表的社会性总体人的觉醒。

章太炎在《诸子学略说》中指出:“孔子之教,惟在趋时,其行义从时而变……废禨祥神怪之说而务人事,变寿人世官之学而及平民,此其功琼绝千古。”这就是前文论及的“两大基石”,也就是孔子的人格审美理论赖以立足的两大根基。

二、“仁者。人也”——对孔子人论之把握

孔子的人论。立论于其开创之“仁”学,在中国思想史上,首开社会性总体人意识觉醒的篇章,下面从三方面加以概括。

(一)“仁者。爱人”——孔子人性论的主要内涵

孔子确立的“人”的义界,简单地说就是提出了一个关于普遍人性的理论命题,阐释了一个“人”的哲学的最高范畴。“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日:惟上知与下愚不移。”这就是孔子在中国文明史上,破天荒地提出的关于社会总体人意义上的、普遍人性的第一命题。这一个完整的命题由两句话共同构成,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朱熹《集注》:“或日:此与上章当合为一,子曰二字,盖衍文也。”在先秦古籍中,“性”作为一个寓指自然人性的理论概念,大概是始于《尚书·召诰》:“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节性者,《吕氏春秋·重己篇》云:‘节乎性也。’注云:‘节,犹和也。性者,天命五常之性。’”这里的“性”是指自然赋予人的自然禀性。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存在的事实本身。所以后人多言“生之为性”。《诗经》中“性”字凡三见,其含意大体上可以解释为“生”。《左传》、《国语》中“性”字多处出现,基本上也是指人得于自然的“天地之性”。孔子在继承前人关于自然人性观的基础上,把它提升为寓指社会性总体人的一个哲学范畴。孤立地来看“性相近也”,其内涵似乎同前人的自然人性说差别不大,接着的“习相远也”,则使“性”的内涵具有了社会性的普遍意义。人之“习”不是自然赋予的,而是后天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两者合起来就是指社会中的人性。既具有大体相近的普遍性、统一性,又具有不同社会环境养成(习)的多样性。但孔子接着又补充说,只有“上知”、“下愚”两种人不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禀性。对于后面的这句话的解释,历来分歧甚多。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引清代阮元《论性篇》之说,将“上知”、“下愚”理解为人之天赋禀性的两个极端,社会环境往往对之影响不大,是前人诸说中最贴近孔子本义的。总括起来,孔子提出的社会总体人的人性命题,其内涵可以表述为:人性既有大体相近的普遍性,又有环境养成的多样性,还有个别“上知、下愚不移”的特殊性。而孔子所说的社会总体人的人性的具体内容就是来自其社会哲学基本范畴的“仁”。

关于“仁”,孔子说;“仁者,人也。”郑玄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偶”的意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偶是说以人之道相交接。段玉裁注《说文》“仁”字说:“人耦(偶),犹言尔我亲密之辞。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由此说明,“仁”的基本要求便是相亲相爱,以人之道来对待人。

另外,从《说文》又提出“古文仁,或从尸”及后世对此提法的考证中,尤其是从郭店楚简关于“身”与“心”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确认,“仁”的本义是“亲”,只不过这里的“亲”是指一般人,而是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说文》云:“亲,至也。”段玉裁解释说:“情意恳切到日至。”“亲者,密至也。”“亲母者,情之最至者也。故谓之亲。”从这些递进的训释中,可见“亲”的本义当为密切之至,而在二人关系中最为密切的当属血缘亲情。这样看来,“亲子之情”便是“仁”字最原初的含义。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他的学生有子对此作进一步阐发,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是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可见“仁”的根本就是血缘亲情。孔子对此原初内涵直接继承并进一步作了情感性地发掘和完善,使之最终成为其“仁”学的根本。

以“孝弟”为“仁”之本,是因为血亲之爱真诚无妄、自然而然,但并不是说仁爱之情仅仅局限于血缘亲情。美国学者休斯顿·史密斯在他的名著《人的宗教》一书中,用一个西方学者的眼光来解读孔子,把“爱人”叫做“移情”,并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由近及远的爱的等差:“它以同心圆扩充着,由自己开始扩散出去,次第地包括家庭、面对面的社团、国家最后是整个的人类。在把个人移情的关怀中心从自己转移到家庭就超越了自私,从家庭到社群就超越了裙带关系(指血缘宗亲),从社团转移到国家就克服了地方观念,而转移到整个人类。”“孔子是把自我看成是它的各种社会角色的总和。”㈣因此在孔子那里,以孝悌为本与仁爱精神的普遍性之间是一种源头与源流的关系,因此,对“孝弟”的精神内涵的理解成为了我们理解“仁”的起点,

在《论语》中,对孔子“孝弟”思想的理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孔子与他的学生宰我关于“三年之丧”的一段对话: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敌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在孔子看来,为人子为父母守丧三年,只是对父母哺育和的一点回报。宰我嫌三年之期太久。可见其情未至,故孔子斥其为“不仁也”。孔子认为人内心的真情实感是最重要的,至于丧期是“三年”或“一年”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丧期只有对那些有孝心的人来说才有意义,倘若心中无真情而实行“礼”,那“礼”也只是形如虚设,又有何意义呢?

由此可见,孔子以“爱人”来界定人的社会性总体人,不是思辩性的抽象,而是从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基础——情感出发作出的概括。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孔子的人格审美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的做人之道

对于一切个体人而言,要想实现“社会角色的总和”,就要遵循孔子指出的做人之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对“志于道”,朱熹解释为:“志者,心之所之之谓。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知此而心必之焉,则所适者正,而无他歧之惑矣。”《论语》言及“道”者,不下数十处,其含义主要有三种:①真理,如“吾道一以贯之”。②方法,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③“人伦日用”所应遵循的原则,或社会的规范。“志于道”的“道”,即取此义。所以,“志于道”就是主观上积极地认识、把握这些原则或规范,并在行动中真心实意、不折不扣地遵循,这样就不会被迷惑,不会走错路。对“据于德”,朱熹说:“据者,执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可见“德”就是把外在的原则或规范主动地化为个人内心的自觉并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对“依于仁”,朱熹的解释是:“依者,不违之谓。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无终食之违。”虽然他把“依于仁”归结于“存天理。灭人欲”,决非孔子原意,但“心德之全”四字,仍得要领,就是要把“仁”所涵盖的社会性总体人的全部内容作为自己追求、归依的终极目标。至于“游于艺”,则同我们的论题关系最密,而朱熹的解释也十分精彩:“游者。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则应务有余,而心亦无所放矣。”应该说“适情”四字,抓住了中国特点的“审美”观念的意蕴要领。所谓“艺”,在孔子的时代,有“大小六艺”之分,“大六艺”指《诗》、《书》、《札》、《易》、《乐》、《春秋》,即“六经”,而“小六艺”则为礼、乐、射、御、书、数,是当时初等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涵盖了当时作为“士”或“君子”所必须具备的全面素质。朱熹认为。“游”于其中,不是为了获得西方所说的“感性愉悦”,而是“博其义理之趣”,即获得精神层面的适情畅意,并借以达到人的生命活动中“应物有余”、“心无所放”的自由境界。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孔子所说的“游”,也就是古代中国特点的审美方式,“游于艺”所涉及的生活内容之广,几乎可以说就是要人们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人生。

由此,对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朱熹概括为:“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人于圣贤之域矣。”可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条重要的做人之道。体现了孔子重视心性修养的端倪。

(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成人之路

至于孔子设计的成人层次,与他所指示的做人之道既互为表里,又更为精要,其别突出了审美的功能。这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礼者,所以立;乐者,所以成性。”朱熹认为,这里讲的是“大学”教育、“终身”教育的问题,按“难易、先后、浅深”分三个层次。

先说“兴于诗”。包咸说:“兴,起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起点,即把学诗作为起点;二是起发,孔颖达疏引郑司农云:“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朱熹《集注》兼取二义:“《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人。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己者,必于此而得之。”这就是说。孔子之所以把学诗作为教育的第一层次,是因为诗乃人们以审美的态度把握性情的艺术作品。它能动人情感,让人乐于接受,并在不知不觉中兴起人的好善恶恶之心,把人性发展引入正确的道路。可见,孔子所开创的儒家的“大学”(高等)教育,即使今天看来,也是非常人性化的。

再看成人的第二个层次“立于礼”。“成人”教育不仅从审美教育人手,以感发其乐学之心。而且将“游”贯串于学习的全过程,借“游之于杂艺以发其欢欣之趣……玩乐之心”㈣,乃至本是道德伦理的灌输、行为规范的教习一类严肃枯燥的内容的“立于礼”,也变得可欣可乐了。朱熹解释“立于礼”谓:“礼以恭敬辞逊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详,可以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故学者之中,所以能卓然自立。而不为事物之所摇夺者,必于此而得之。”所谓“节文度数之详”是指“自洒扫应对,以至冠、昏、丧、祭”的各种制度和行为规范。在孔子的时代。礼与乐相须为用,礼的训练也离不开乐的训练,但《学记》中所强调的“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则远远超出了“正学”的范围之外,讲“退息所学”必须“游之于杂艺以发其欢欣之趣”,可见学“礼”也要辅之以审美教育。

至于第三个层次的“成于乐”,更是以审美教育为主导了。包咸说:“乐者,所以成性。”即“乐教”乃是塑造君子人格、使社会总体人性得以完满实现的最高阶段、最终方式。在中国上古时代。重视“乐教”有着悠久的传统。《尚书·尧典》中就有一段意义重大的文字:“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乐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最重要的综合性大型文艺样式,是审美化的百科全书。乐教不仅是塑造君子人格的教育方式,而且是贵族子弟学习和乐百姓、沟通神、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式。《礼记·经解》:“广博、易良乐教也。”孙希旦《集解》;“广博,言其理之无不包;易良,言其情之无不顺。”他的解释是符合上古的历史实际的。所以“成于乐”是孔子综合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而得出的教育规律,并把乐教提高升华为完成社会性总体人教育的最高阶段、最终方式了。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2

一、“仁爱”思想──海关人际和谐的文化指引

在海关人际和谐的形成中,文化建设具有其独特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先进文化的指引,可以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坚实的道德基础。因此,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对人际关系形成的引导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从影响我们的“和谐人际关系理念”的角度来看,什么文化思想才是先进的呢?这必须从作历史的分析。所谓文化的先进与否,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是一个价值评判问题,而不是一个功利效用问题。两千多年来,尽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文化的歧出与偏离,但最终都必然回归主流价值,回归文化的正统。按照中国文化的评判标准,先进文化必须是把追求“仁义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文化,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把善与公正放在第一位的文化。

“仁爱”是儒家人际关系理论的核心。“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际关系学说中的首要内容。“仁”强调在相互交往中要体现出仁爱之心,并将其视为做人最基本的准则。孔子认为“仁”即“爱人”,孟子讲“仁者爱人”。由此可以看出“仁”的核心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同情心,要和谐、友爱相处。儒家以“仁”调节人际关系,并使得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交往几乎都遵循着这一定律。儒家认为仁爱是人固有的道德情感,爱人的根本途径就是推己之仁爱于他人;而要推己首先必须正己,儒家学者所追求的“君子”之方,就成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仁不是偏爱、滥爱,一团和气,姑息养奸,必须爱人以德,这样“礼”与“义”的内涵就成为规范人们言行的准则。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之上,经几千年的积淀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稳定而又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当说,儒家文化正是海关人际和谐形成过程中具有指引作用的先进文化之一。

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爱人则是这种情感的外显。通过什么方式、怎样去爱人,就成为仁德的具体行为规范。儒家提出的行为模式就是孔子倡导出的“忠恕”之道。南宋解释说:“尽已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就是说,对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同时又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忠”是积极一方,即自己所追求的、希望得到的东西,应当使别人也同样得到;“恕”是消极一面,即当你的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影响时,必须考虑它的后果是否能为他人接受。在海关的人际关系中,我们看到,是海关事业这一崇高的理想将我们这些原本不相识的个体组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善良友爱是我们共同的道德追求,发展提高又是我们向往的共同目标。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既恪守道德理念,又实现自身价值呢?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我为人人”的付出会营造出一个“人人为我”和谐氛围,而集体与个人价值追求都会在其中实现最大化。同时,每个人都不希望在集体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即使扪心无愧,也惧“三人成虎”。在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背后非议是最大的诟病,正如常言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那么又该如何解决呢?孔子有句话是一剂良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当然,儒家思想中也存在诸多消极的东西,但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批判地继承,那么,这一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就能在当代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中发挥其应有导作用。

二、诚信友爱──海关人际和谐的道德基础

诚信友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诚信友爱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个社会、一个集体要实现和谐发展,仅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诚信友爱就是社会系统和人际关系运行中的纽带和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作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使社会、集体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海关人际和谐的构建中,如果说海关是一个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系统,那么,诚信友爱就是这个系统内部各个构件之间的纽带或剂。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和谐;没有诚信友爱,和谐海关就无从谈起。

海关的人际和谐首先是一种诚信的人际关系,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相互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海关人的普遍认同,自然也就没有海关的人际和谐。和谐海关必须有海关人之间的认同与接纳,其深层基础就是相互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不睦说到底就是信任的缺失。在海关的日常工作中,无论是关员之间、各部门之间、海关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的纽带就是诚信,无信则不立,失去诚信,个人将被孤立,集体将变瘫痪,整个海关也只能成为死水一潭。只有以诚感人,以信当先,我们的事业才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海关的人际和谐还应该是一种友爱的人际关系,是全体成员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以温情取代冷漠,对他人存在的顾及,对人友善都是和谐人际的基本表现。我们提倡为人民服务,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公共道德,主动对他人奉献爱心,关心他人的疾苦,在自己行为中表现出爱人、利他、自尊而又尊人的品德,努力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和睦友好和信任的关系。相反,如果我们的人际关系没有平等、诚信、友爱等观念作支撑,我们就会整日纠缠在控制与反控制的争执中,情感上细小的裂痕就会化作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心灵鸿沟。

三、和谐的海关人──海关人际和谐的前提要素

海关的和谐总体上应包括三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制度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其中人与自身的和谐又是上述两种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因为人与制度的和谐主动性在人这边,所以人自身的和谐是人与制度实现和谐的关键;同样,有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成了必然。所以人自身的和谐,即和谐海关人的培养应成为建设和谐海关的重要环节。

海关人自身的和谐应主要由思想、品质和人格的和谐构成。一是思想和谐。思想和谐的主要表现在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信仰不冲突,信念不动摇,能够认识到客观世界的物质第一性,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对待客观事物产生、存在与发展;能够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能够理解贯彻新时期海关的工作方针,把握好“把关”与“服务”的平衡点。在思维方式上,看问题全面,不偏激,能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能理性地处理遇到的问题,做事中允,和为贵,以双赢为目的,而不是采取各种极端的办法,害人又害已。二是品质和谐。品质和谐的核心是能否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的原则应当是均衡,既要维护集体利益,又要顾及他人利益,还要照顾个人利益。因为大家对利益的追求都是平等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与别人一样平等的看待自己的利益追求。个人利益固然重要,但必须首先考虑集体利益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应使自己的利益融入其中,并努力推动集体总体利益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注意照顾到他人的利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别人得到的并非是自己失去的,应是平等均衡的基本原则。三是人格和谐。所谓人格和谐,就是人自身的灵与肉的和谐,也就是人的肉体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衡与协调。一方面,肉体是有限的,但对肉体的欲望却常常呈现出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精神是无限的,但对精神的追求境界并非总是表现为无限。这种有限与无限的不对称,其结果往往造成一个人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的失常。合理的选择应当是:用有限性去追求有限性,用无限性去追求无限性。应当看到,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其基本要求都应体现对称原则,即有限的供给必须对应有限的需求,无限的供给应对应无限的追求。对称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更多的人享受到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产品;另一方面,有许多人的精神却显的越来越空虚与贫乏。即物质的“实”与精神的“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关键是要坚持对称原则。一是应当合理节制人的肉体欲望,应当将肉体欲望限制在有限的界境内;二是应大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应当用无限的精力去追求无限的精神享受。

四、“和而不同”──海关人际和谐的显著特征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和”指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做事。“不同”是说不盲从苟同,有自己的见解。合而不同就是既能齐心合力做事,又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世上万事万物,生生息息,都源自于“不同”。不同才能创造新物,不同事物共存才有新的发展。构成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一切和谐,都是“不同”的统一体,都是“不同”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没有“不同”的存在,离开“不同”的统一,自然界就不可能发展,人类也不可能进步。同样,单位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个人也丧失了生存的空间。较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深刻,违背“和而不同”规律的情况时常发生。常常表现为强求一致、一律。讨论问题、研究事项,总希望“意见一致”、“一致通过”,不喜欢有不同意见,不允许有不同声音。事实表明,这种“求同”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一些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就是这样出现的。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3

关键词:和谐;传统文化;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社会,落实到学校工作中就是建设和谐校园。而构建和谐校园,不外乎做到两个和谐:学校内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物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主要是做到:一是学校领导与教师关系的和谐,二是师师关系的和谐,三是师生关系的和谐。而人与物的和谐主要是做到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统一。

和谐是一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谐”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命题与核心价值。因此,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进行一些思考,无疑对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其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大智大慧的深刻哲理。一是主张多样,二是主张平衡。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叫做“和”。“和”能产生新事物,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推及施政,则必须协调各种利益,综合不同意见,化解复杂矛盾。将“和谐”用于人际关系,“宽则得众”,以宽和的态度待人,就会取得众人的信任。

和谐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理应成为我们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和万事兴”,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在学校中,领导干部、教师、学生这三个群体的人际关系达到和谐,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而有效的开展。

一、构建和谐的领导与教师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领导的管理方式和水平、领导的亲和力在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中起着示范和凝聚的关键作用。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也是完善人格的要求。要实现人际和谐化,领导对教师,就要做到公正、公平,要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和谐文化”精神体现在我们学校管理上就是要以人为本。学校各层面的制度必须以人为本,有“人情味”,让制定的“人文性”,升华为传统意义上的“规范性”,达到发展人的目的,从而减少乃至消除人的观念和行为与制度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各级学校领导干部要始终与师生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领导应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的精神和乐业的态度,教师主人翁意识增强,就能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有领导的示范作用,群众对组织,对领导就会多讲一点服从,多看一点大局,多做一点贡献,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点尊重、多一点爱心,个人对自己也会多一点自律,多一点修养,何愁校园不

和谐?

二、构建和谐的师师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教师之间的关系有其特殊性,比如交往对象相对稳定、交往关系相对淡泊、情感表达比较含蓄、矛盾冲突相对隐蔽等等。

教师之间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基础。教师之间和谐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宽松、祥和、文明、健康的良好育人环境,使人与人之间处于和谐状态,同事之间感情融洽、配合默契,就能产生强大的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团结合作,有效地克服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有利于教师形成工作合力,有利于形成相互交流的激励作用,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共同努力。

因此,学校要努力通过树立共同的目标、树立共同的价值观、有效地改善学校的人际沟通、妥善解决人际矛盾和冲突等方式和手段,协调好教师之间的关系,以使教师彼此心情舒畅,建立起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和谐人际关系,发挥整体力量大于部分力量之和的作用。教师之间以坦诚友善相处,营造既有直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又有信任与支持的和谐氛围,充分发挥各人所长,从而聚合起一种能发挥整体战斗力的优势。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学校和谐的根本在于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和谐。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教书育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师生双边活动的和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和谐的课堂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教学氛围的基础,是和谐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交往,教师所教的内容也较易被学生接受。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有一种人格的号召力,有利于创建良好的教学活动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教师的良好品德向学生迁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主导方面在教师,关键是教师要关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爱才能唤醒爱,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爱,才能唤醒学生对教师的爱,才能使师生的爱双向流动,才可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完成育人任务,就得让学生喜欢你、亲近你,愿意听你的话,也愿意向你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学生不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则无论教师如何努力,也难以收到育人的效果。

构建和谐课堂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尊重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核心。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才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有了尊重,才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才有沟通、合作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敬,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要从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导者、组织者,要看到学生思想品质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要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

当然,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建设还要依靠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需要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关系的共同努力。

总之,“和谐”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命题与核心价值。对师生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吸收精华,发挥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中的指导作用,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真正尊重,也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管理者应该思考并努力做好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02-03

摘 要 目的:本研究拟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网络状况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以期提高自我和谐水平,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方法 应用问卷法对30个班级共1024名大学生的社会网络状况及自我和谐进行测量。结果: 大学生自我和谐在性别、民族、生源、是否班干、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独生上无差异;大学生社会网络仅在性别、是否班干、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和谐与社会网络状况存在相关:情感网络与自我灵活性及自我和谐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情报网络与自我灵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自我和谐与社会网络间存在一定联系。

关键词 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和谐;相关研究

1 引言

自我和谐一直是热点问题,关于它的研究更是数不胜数,如各类学生自我和谐状况,自我和谐与家庭环境、焦虑抑郁、信任、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的研究等。个体在班级中存在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程度不同等差异,并且欧勇的研究证实[1]人际关系是影响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郑思明[2]、郑晓涛[3]调查发现社会网络对人际关系有一定影响,所以一定程度上对自我和谐产生一定影响,前人的研究也多从人际等方面探讨自我和谐,但是都将个体置于社会环境中研究,而本文着眼于以班级为环境,从社会关系网络角度来研究自我和谐,以期加深社会网络和自我和谐的关系理解,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探讨在班级中个体不同的社会网络变量对自我和谐的影响。

社会网络理论概念最早由齐美尔提出。网络是指各种关联,而社会网络即可简单地称为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结构,它代表着一种结构关系,可反映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其理论架构是研究行动者彼此间的关系结构,以描述嵌入在网络中的行动者的行为和刻画网络整体特征,并以此为分析框架来解释其他问题,既研究结构的制约,也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从而分析社会结构在与个人互动中如何相互改变[4]。它基于图论的思想从群体动力学角度来考察社会实体(个体、社会组织等)间的关系连接及其结构特征的一种研究取向。社会网络分析起源于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是研究的一种工具,是将社会网络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特殊工具,它可以对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并对其价值进行估量。

社会网络分析有整体网络层次和个体层次两个方面,前者可就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群体中心性探讨,后者可讨论某个节点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研究其位置对别的节点的影响或对整个网络结构的意义。社会网络分析中个体层次的分析有中心性分析,包括三种形式:程度中心性、亲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本文中我们选择程度中心性来衡量班级内每个个体的主要程度,程度中心性是计算一个人在一个团体网络中谁是最主要的中心人物的个体结构指标,是一个人关系数量的总和。这样的人在社会意义上是最有社会地位的人;在组织行为学上,是最有权力的人。

自我和谐是指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的协调,由Rogers 提出,他认为个体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功能[5]。如果各种自我知觉之间出现冲突或者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个体就会体验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一种不和谐状态。所谓自我与经验的一致性是指每个人对自我的看法与他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或者说是和谐的。人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是因为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出现偏差;之所以内心不和谐是因为自我与自我经验不一致,为了维持自我统一而对经验采取的防御反应;之所以心理不健康,是缺乏乐观满足的生活态度。用此理论,可以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心理问题并对此进行正确的调适。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内蒙地区某大学的进行随机抽样,抽选30班级共1173人,其中有效问卷为1024份,问卷中尽量平衡各变量,要求被试回答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民族、生源、是否独生、是否班干。

2.2 研究工具

2.2.1 整体社会网络问卷:

社会网络量表源于弗里曼(Freeman,1979)、沃瑟曼和福斯特(Wasserman and Faust,1994)之概念,我们调查的是个人在组织中间的社会网,本研究依据魁克哈特(Krackhardt,1992)的分类原则,将组织内的社会网络分成三种网络,情感网络,咨询网络,情报网络,另外还有信任网络(Krackhardt and Hanson,1993),信任网络常被认为是另一种情感网络,因其相关系数十分高,但不一定高度一致[4]。

情感网络指班级内成员间的感情交谊程度。咨询网络指班级内咨询他人或被他人咨询的程度。情报网络指班级内成员将正式或者非正式情报向谁传递或向谁求证的程度。信任网络指个体信任班级内其他成员的程度[6]。

2.2.2 自我和谐量表:

自我和谐量表由王登峰编制,用于评定被试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机能。量表共35个项目,3个分量表采用五分制评分[7]。分量表:(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越高自我与经验越不和谐,反映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意识中的自我与实际上的经验产生分歧时,人的经验和自我开始疏远、不和谐。(2)自我的灵活性,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灵活,即个体在人格成长中总是灵活巧妙地依照内在的机体估价过程而不是外在的价值条件应对生活环境的变化。(3)自我刻板性,得分越高自我越刻板,预示了自我概念的刻板和僵化,与偏执有显著相关。自我和谐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容易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或逃避,导致自我的僵化,或因不能改变导致无助感。分量表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分别是 0.85、0.81、0.64,总量表为0. 686和中等的效标关联效度。

2.3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处理: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统一指导语,让被试同时进行社会网络量表与自我和谐量表的作答。录入数据后,统计结果采用Ucinet6、SPSS 17软件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与全国常模的比较:自我和谐总分为91±14.4,总体分布基本为正态分布,偏度为0.096,说明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分布正常。大学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维度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自我刻板性维度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见表 1。

3.2 大学生自我和谐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和谐各维度及总分上在性别、民族、生源、是否班干、年级有不同的显著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上无显著差异,见表2,具体如下:性别上,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无显著差异,女生的自我灵活性及总体自我和谐程度更好,男生自我概念更为刻板;民族上,蒙族自我与经验更为不和谐、自我刻板性更强,总体自我和谐程度汉族更好;生源地上,较农村学生来说,城镇学生自我与经验更为和谐,自我灵活性、整体自我和谐程度更好;在是否班干部上, 非班干学生的自我概念更加刻板;在是否独生上无显著差异。年级上,自我灵活性、自我和谐总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对各年级进行事后比较的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自我灵活性及自我和谐总分均有统计学差异。自我灵活性维度上,大一与大二、大三存在统计学差异(t=1.686,p=0.003;t=1.783,p=0.004),大二与大三无显著差异;自我和谐总分上,大一与大二、大三的自我和谐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p=0.000;t=-2.552,p=0.028),大二与大三有统计学差异(t=2.578,p=0.027)。

3.3 网络程度中心性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民族地区大学生网络程度中心性各维度在性别、是否班干、年级有不同的显著差异,在民族、生源、是否独生上无显著差异,见表3,具体如下:性别上,女生情报网优于男生;是否班干上,班干的情感网、咨询网、信任网均优于非班干;年级上,在情感网络、咨询网络、信任网络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情报网络年级无显著差异,从四个网络的均值看,皆是大二的得分最高,大一与大三的得分相对来说偏低。对各年级进行事后比较的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在四个网络维度上均有统计学意义。情感网络维度,大一与大二、大三均存在显著差异(t=-0.018,p=0.007;t=-0.018,p=0.004),大二与大三存在显著差异(t=-0.036,p=0.000);咨询网络维度,大二与大一、大三均有显著差异(t=0.049,p=0.000;t=-0.049,p=0.000);情报网络维度,大二与大三有显著差异(t=-0.015,p=0.037);信任网络维度,大二与大一、大三有显著差异(t=0.096,p=0.000;t=-0.102,p=0.000)。

3.4 社会网络与自我和谐各维度的相关关系:社会网络数据是通过UCINET计算值个体的程度中心性,由于班级人数不同,为避免因班级规模造成中心性程度的比较基准差异而影响分析,因此程度中心性采用标准化数值。

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网络程度中心性与自我和谐相关见表6,情感网络与自我灵活性及自我和谐总分显著负相关,情报网络与自我灵活性显著正相关。

4 讨论

4.1 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与常模比较:

从调查结果看,整体自我和谐状况良好,基本符合正态曲线。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与经验不和谐低于常模,民族地区大学生较以往自我与经验更加和谐,这与杨雪丽的调查结果一致[8],这说明由于近年来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大学招生覆盖面广且学校给学生提供许多对外交流和校内外实习的机会,见习机会增多有利于增长经验,自我与经验更加和谐。“自我刻板性”高于常模,这与杨雪丽的研究结果相反,说明民族地区学生主要接触社会环境存在一定地域局限,还存在年龄及经局限,以至于欠缺全方位对自我的认识,自我概念趋于刻板与僵化。自我灵活性与常模无显著差异,这与杨雪丽及付伟等[9]的研究结果均不一致,这说明民族地区学生自我灵活性相较以往大学生并没有提升,可能由于生活环境不同造成了这种局限。样本中仍有学生存在自我不和谐的状况,这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人际交往困难等一系列心理或情绪问题,是学生工作及心理咨询重点关注对象,因此应高度重视而不能盲目乐观。

4.2 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

性别方面,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无显著差异,女生的自我灵活性、自我和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自我概念低于男生,这和陈晓美[10]、林艳艳[11]等人对自我和谐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女生心理相对早熟,女生的早熟状态能够令女生更早的对待经验及自我分析思考,有意识的掌握较多的应对方法及策略,所以自我灵活性更好;民族地区男生更容易对现状不满,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男生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协调自我与现实的关系,所以男生刻板性更强;女生身心发展较为成熟,看待问题也比较多元、客观,所以和谐程度更高。高校要有针对性对学生自我灵活性进行训练,开展教育讨论课程。

民族方面,自我灵活性无显著差异,蒙族自我与经验更不和谐、自我刻板性、自我和谐得分显著高于汉族。蒙族文化相对稳定,思想意识会存在蒙族固有风格,对自身认识存有蒙族生活文化的固有特点,有碍于对于中国主流文化的接受,所以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相对明显;蒙族是一个少数民族且民族团结性强、集体感强,民族气氛浓烈,但是对于汉族占中国大部分比例的环境氛围,无论是习惯及文化都存在统一性,使得蒙族产生一定的不适应,所以汉族自我和谐程度更高。建议高校提供机会开展蒙汉结合的活动,互相取长补短,增加文化的融合、民族的融合。

生源方面,城镇学生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自我和谐水平都优于农村学生,这与陈晓美[10]的结论不一致,但与万杰[12]结论一致。这说明民族地区生活在农村的大学生更会因为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而与城镇学生产生差异,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单一,提供的应对生活变化的机会少,以至于经验及应对策略都不如城镇学生,造成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强。城镇学生有机会透过不同的经验逐渐形成更全面的自我认识,正确接纳自我,所以自我和谐水平更高。高校应多关注农村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多给予鼓励,并让他们充分自我认识、自我提升。

是否班干方面,非班干自我概念更加刻板,这说明班干帮助老师处理各种事务,有机会得到更多的锻炼,不断自我提升,增加解决策略,看待事情更加全方位,不会固守片面的方式。学校要重视起对非班干学生的锻炼,不要总让权利掌握在少数学生手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面发展。

是否独生方面,各维度及总分无差异,与万杰[12]结论基本一致。这说明独生与否不是影响自我和谐的因素。

年级方面,自我灵活性与自我和谐总分存在差异,这与赵艳艳[11]的结论基本一致。这说明大一学生更多关注自我而较少受外界环境影响,大二、大三的学生经过学习和社会、生活上的历练,受到多方面压力并且无法抵御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所以处理事情会多加考虑,行事审慎,故大一自我灵活性更好。大一学生自我最为和谐,这说明大一学生初入学,不必担心学业、恋爱、就业等问题,而大二大三学生对此类问题会逐渐焦虑,特别是大二突然意识到众多问题接踵而至,焦虑增加,压力倍增,所以大二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不如大三。高校应多关注高年级学生情绪问题,增加与学生的沟通,多关注学生成长,降低学生的焦虑。

4.3 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大学生社会网络状况:

性别方面,女生情报网络优于男生。这与郑思明[2]的研究结论有一致性,该调查得出女性被试比男被试表现出更强的亲密度,说明了他们对自己交往圈子中女性的认可程度高于男性,喜欢她们并且希望与之发生联系,而且宿舍、班级是其关系类型的重要方面。他们愿于分享各类新闻、通告等。高校应该注重加强男生与其他学生之间交流及互通信息,拓宽获得信息的渠道及可能性,具体鼓励他们多参与各种团体活动并充分融入到团体中,形成紧密的关系网络,将会改善信息沟通阻碍的情况。

是否班干方面,班干的情感网络、咨询网络、信任网络都显著优于非班干,这说明班干的身份能使个体处于班级中相互联系的优势地位,拥有密集的个人关系网络,并且通过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情感关系以及咨询关系,在长期累积的互动中权威性不断增加从而获得信任关系。其身份还有助于从学生会及老师获得更多情报信息。故而班干和非班干的差异显著,这需要高校引起重视,发展非班干的社会网络关系。我们就要多方面发展他们的各个社会网络关系,班级内可以组织读书等各种兴趣组织,每个人可参加多个小组,并且每个小团体中加强交流及互动,这有助于网络连接并且形成关系连带,学生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融入生活。

年级方面,大二学生在四个网络维度上均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这说明大二阶段是人际交往最密集阶段,脱离了大一时期的陌生及不信任感,而大三学生不仅仅局限在班级内的人际交往并且逐渐向外拓展,比如学院之间、学校之间等,故而大二是社会网络关系最密集的阶段。高校应重视开展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教育工作,大一要重视他们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适应性,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多交流、多关注学生困难、多讨论,而对于高年级也要重视起班级的凝聚力,加强学生之间的关系连接。

各社会网络维度在民族、生源、是否独生上无显著差异。说明这三者不是影响社会网络关系的主要因素。

4.4 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网络状况与自我和谐相关情况:

郑思明[2]、郑晓涛[3]的调查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对人际关系有一定影响。欧勇[1]的研究结论说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其自我和谐相关十分密切,相关系数大部分都达到了显著水平。由此我们可看出社会网络关系对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人际关系可能是中介变量,由于本研究经费有限,故而只针对社会网络关系与自我和谐进行分析讨论。

从本调查结果看,民族地区大学生情感网络状况与自我灵活性、自我和谐总分显著负相关,情报网络与自我灵活性显著正相关,咨询网络、信任网络与自我和谐无相关,说明情感网络是影响大学生自我和谐的重要因素,情报网络对自我和谐的影响作用微小。情感网络关系越好,则自我越加和谐。情感网络得分高说明个体与班级内成员情感联系密切且情感交流多,是这个情感交流群体的中心,有机会获得情感交流中的更多资源,个体在遇到生活、学习等事件时会求助于此群体,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互动的双方能够在相互提供方法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借鉴,增添阅历,这有助于增加应对方式的多样化及灵活性。罗家德[4]在书中写到情感网络包括情感支持和个人隐私。情感网络供给的情感支持,在个体遭受挫折的前提下,可以缓解个体压力,舒缓心情的紧张度,在个体正常情况下也可使个体身心体验到愉悦,同时情感网络也涉及个人隐私的交换,使得通过情感网联系起来的个体关系更加密切,所以良好的情感网络也能促进自我和谐的提高,对自我和谐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情感网络与自我灵活性显著负相关,表明个体情感网络程度中心性越高,自我灵活性越差。这预示着情感的支持对于个体客观且自如的应对生活环境有反向作用,可能是因为情感联系过多虽然可以获得多方面意见,但可能会过多依赖外界环境的反馈而忽略了自我内在的机体评估,从而使自我灵活性降低。

情报网络程度中心性与自我灵活性显著正相关,情报网络的程度中心性越大,自我则越灵活。情报网的程度中心性越高说明个体在班级内处于情报网的重要位置,这样的个体在班级内是最有一定地位的人,在组织行为学上,是最有权力的人,因此此类个体能够掌握多侧面的有用情报,这有利于对生活环境的全面评估,为综合分析提供了基本依据,则自我灵活性越好。情报网络与自我和谐其他维度及总分无显著相关,这是由于情报网络是学生通过向其他同学传达信息而建立的联系,交流频度及密切程度稍显弱于情感网络的联系,这种简单的传递信息的交流不能够引起自我和谐各维度及总分的变化。信任网络是个体对班级内成员的一般信任程度,是广泛的人际信任关系,不涉及亲密关系的信任问题,所以对个体自我和谐影响力弱,没有显著作用。

4.5 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建议: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其成长过程中社会生活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班级也是一个小社会,对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不容忽视。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主要措施就是鼓励学生发展情感联系,鼓励和引导他们之间进行顺畅的交流并且建立一个紧密的关系网络,关系网络的发展可以说是自我走向和谐的一个迈进。

社会网络与自我和谐存在一定联系,其中情感网络与自我和谐关系最为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网络的发展有助于自我和谐水平的提高。

5 结论

5.1 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和谐整体状况良好,大学生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维度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自我刻板性维度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

5.2 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和谐各维度及总分上在性别、民族、生源、是否班干、年级有不同的显著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上无显著差异。

5.3 民族地区大学生网络程度中心性各维度在性别、是否班干、年级有不同的显著差异,在民族、生源、是否独生上无显著差异。

5.4 情感网络与自我灵活性及自我和谐总分显著相关,情报网络与自我灵活性显著相关。社会网络与自我和谐间存在一定联系。

参考文献 

[1] 欧勇.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2] 郑思明,程利国,雷雳.高中生与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及其人际关系效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

[3] 郑晓涛,石金涛,郑兴山,柯江林.大学生社会网络对其应激水平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

[4] 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第二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 ROGERS CR. Client-centered therapy.London: Constable Company,1951: 214 - 267.

[6] 薛靖.创意团队成员个人创新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M].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7] 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

[8] 杨雪丽.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校园心理,2010,8.

[9] 付伟,雷蕾,于增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08. 

[10] 陈晓美,罗红格,彭焱,牛春娟,李建明.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5

关键词: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和谐家庭

一、引言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当下社会交际的必修课。人际关系的良性运转,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社会角色的肯定,自我幸福感的提升,都有益处。对于家庭成员而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家庭的核心要素。家庭作为最基础性的社会单位。构建和谐家庭,对于提升家庭成员的主观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家庭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构建与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一)亲子关系是家庭和谐的“剂”

家庭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与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涉及众多,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代际关系。亲子关系是家庭和谐的“剂”,子女在家庭生活中起着调节与的作用。一个家庭有了孩子,无论是对于老人,还是夫妻而言,家庭生活都是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开始。与子女之间友爱与和善的互动是家庭的稳定器,亲子关系最为重要,最能提升主观幸福感的是相互理解。

(二)代际关系是家庭和谐的“风向标”

代际关系作为两代人的关系处理,尤其是与老人的关系处理,是家庭和谐与否的“风向标”。代际关系的复杂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日常行为处事,都能体现出来,尤其是婆媳关系,成为代际矛盾多发易发的重灾区。赡养老人本身是每一个成年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婆媳之间,无论是家庭角色的特殊性,自我定位的多变性,成为代际交往能否良性运转的风向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恶婆婆”、“毒媳妇儿”成为无法抹去的印记。相互的尊重与理解只是婆媳关系处理的入门课,在生活中总是秉持双重标准甚至是多重标准,进行相互审视,才是问题处理的症结所在。

(三)夫妻关系是家庭和谐的核心“中轴线”

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在于和谐夫妻关系的构建。夫妻作为一个家庭的“中轴线”,处于家庭关系的“十字路口”,夫妻关系的良好运营与构建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显得至关重要。

男权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演变早已不是具体事件的演绎,而是自我心理的认可和自我认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讲师陶涛对北京市家庭做了一项实证研究,主要是夫妻职业相对地位与家庭幸福感的关系。[1]其实影响夫妻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各自家庭背景。在该项实证研究中,以职业和收入为切入点,研究夫妻关系的变量与不变量。研究的职业内容分为三类家庭:男强女弱家庭、男女相当家庭、女强男弱家庭。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地位与经济收入呈现女强男弱的家庭,无论是婆媳关系,还是夫妻的主观幸福感,都呈现较低的态势。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女性的地位在提升,男女平等性在慢慢改善,但是回归家庭,面对妻子的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对家庭经济贡献的增加,男性的主观幸福感却呈现降低姿态。因而,男权思想与文化早已不是简单的具体事件的映射,而是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家庭,男性普遍心理与潜意识的主观映射。

三、良好人际关系视域下和谐家庭的构建

(一)家庭的和谐需要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与维持

父母与子女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彼此尊重。亲子间的矛盾多是观念上的冲突与理念上的分歧。随着子女的成长与成熟,观念与思想,理念与规划,都会产生激烈的碰撞与反复的摩擦,这就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对于婆媳关系,不管是传统文化的遗毒,还是多重标准的束缚与制约。婆媳的天敌意识与观念需要弱化甚至淡化,天敌的色彩与文化熏陶只会使家庭矛盾变得不可调和,作为中间调解的男主人翁,需要自我随机应对,智慧解决,相互疏导,才能使两端的天平趋于平衡。

而夫妻关系是最需要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应对与解决。面对复杂琐碎平淡的家庭日常生活,夫妻的相处之道只有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慢慢摸索,符合个人家庭特色,才能构建自我家庭的和谐。

(二)物质财富的丰盈与精神财富的富足,是家庭和谐的保障

物质财富的满意,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度符合自我角色定位,主观幸福感才会有所提升。随着物质财富的逐步满足,精神世界的填补与丰富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只是局限于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家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构建,家庭问题和矛盾只会由量变升级为质变。休闲娱乐、文化陶冶、精神世界的富足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尤为明显。

(三)和谐家庭评价标准的建构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助理研究员邝洁在其和谐家庭的研究中,总结了和谐家庭的评价结构,即心态平和度、感觉幸福度和空间自由度。[2]家庭的和谐有多种多样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关键是掌握住影响家庭和谐的“度”。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陶涛,李丁.夫妻职业相对地位与家庭幸福感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2015(3):74-86.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构建 仁学思想 资源 启示

和谐社会的构建,除了制度方面的建设和安排之外,思想与理论方面的修养和构建也是必须的。对后者来说,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营养,是可靠且必要的。如果我们不能同传统彻底“决裂”,在文化沙漠中建立现代文明,那么我们就应当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发掘精神资源。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文化,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他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①由此可见,从儒家仁学思想中寻找当今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资源是合理的做法。那么,儒家仁学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哪些方面的资源和启示意义呢?

儒家仁学思想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重要的。儒家仁学思想对当今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启示意义。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②孔子用“爱人”来规定仁,指出它是一种最具普遍性的人性本质。《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③典型体现了这种关心人、爱护人的具有普遍性的仁爱精神。故郭沫若把孔子的仁学称为“人的发现”。④它告诉我们要把人当作与己一样的类来看待,即以人为人。当然也只有具有这种仁爱精神的人他自己才是人。后之孟子不仅也主张“仁即爱人”,还扩大了“仁”的对象和范围,即从“爱人”扩大到“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⑤这种由近及远、由人及物的仁爱学说,既有等差原则,又有极大的普遍性。可以这样说,儒家“仁即爱人”的观点是一般意义上对人与人关系的讨论,其意以爱别人、提倡对人的尊重的精神作为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和谐性。这对今天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资源和启示意义。在今天,这种仁爱精神可以化解人际间的各种矛盾,也可以消除庸俗的人际关系(如酒肉关系)和走味的人际关系(如权钱交易),充满仁爱就能待人以仁,待人以心,尊重他人,给人以尊严,如此就会珍爱生命,乐群贵和,这无疑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那么,从人际交往来说,如何实行仁爱精神呢?《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⑥无非忠恕。其是待人态度,是爱人的具体表现,是孔子全部伦理道德学说的理论支柱,在今天仍可作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原则。可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来说。从消极来说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这条原则应作为任何人的处世之道。从积极方面来说,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乃是超越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最低的交往原则,走向了积极的可以充分体现主体关怀与意义的更高层次的规范和追求。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反映的思想都是儒家把别人看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去对待。这完全出于对别人的同情与尊重,而不是将别人作为工具去对待。这对今天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启示很大,就是要求我们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理解他人,互相信任,互相尊敬,共同发展。总之,怀有仁爱之心,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往原则,能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是毫无疑问的。

儒家仁学思想有助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社会更应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自从原始森林中走出来,脱离了猿猴的群体,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就已远远不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了。尽管人已完全不同于天地万物,并且成为大自然的立法者,但他却始终不能离开自然,与自然仍是一种血脉相连的关系。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⑦何以乐水山?常建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东坡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说的都是山和水的风情灵性,与智者、仁者几有相通。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山水被不断地进行着人文审美,故千百年来,无论是仁者的“客路青山下”,还是智者的“行舟绿水前”,都是一幅物我相融、耐人寻味的精神图画。孔子还十分赞赏他的弟子曾皙所勾画出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⑧的和平宁静的生活。孔子不仅对自然欣赏,而且对自然抱着一颗审美与爱戴之心。可见,他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来孟子提出“爱物”之说,要求对人类之外的宇宙万物施以爱心。即是说,在生命价值的意义上,人与万物是联系在一起的,绝不能从人的利益出发去思考人与万物之关系。这是一种可贵的和谐自然、维护生态环境的精神。

如果说孔孟在这方面起其澜,宋儒则扬其波。自周敦颐开始就追求“生生”为特征的天地万物一体境界。从周敦颐的“窗前草不除”,⑨到程颢的“观天地生物气象”,都是这一境界最生动的描述。所谓“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就是视天地万物为一生命整体,每一物都体现了天地之“生意”、“生理”,人类应将万物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仅尊重、保护它们,而且应使万物“各遂其生”、“各顺其性”。这种天地万物一体境界的追求,正体现着宋儒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视。

当今世界,由于人类采取自我中心主义立场,对自然索求无度,所引起的困扰人类继续向前发展的四大问题,即自然资源破坏、耕地锐减与土地贫瘠、人口剧增、环境污染,无不突出,恩格斯所说的“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⑩之语已经变成现实,这清清楚楚地摆在了我们面前:300万年前占地球陆地面积2/3的森林已减至目前不足1/4,而且仍以每年1700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几乎每天都有一种生物永远从这个星球上消失,现在是人类应该建立和自然和谐关系的时候了。从前述可知,在构建人类和自然和谐关系时,儒家仁学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资源和启示意义。

儒家仁学思想有助于个体成己,提升生命境界,从而使个人身心和谐

“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是人,关键在人,即要达到个人身心和谐。而在今天,这个问题异常紧迫。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同人本身发展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近代以来的片面发展观只着眼于人的物质需求,把单纯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当作人和社会发展的全部,忽视了人本身的发展,其结果是使人的物欲畸形膨胀,人性普遍物化,人们被自己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技术手段所支配和奴役,由此造成了人类身心严重不和谐,最终使社会发展走向片面,人的生活并无真正的幸福可言。因此,惟有在发展经济和科技的同时,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着实解决好人的身心和谐问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儒家仁学也关注人的精神世界,饱含了对人和世界深切的人文关怀,蕴涵着崇高的道德理想,对重建当代人性、构建个人身心和谐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仁”是一种理想人格。孔子树立这样一个人格境界目标,就是希望每个人在人格修养上向着仁的方向努力,并践履不移,即“无终食之间违仁”,从而就有了自己的精神寓所,就可以安顿自己的灵魂,即“仁者不忧”、“仁者安仁”。孔子还认为,如果个人须在生命与仁德之间选择,就必须义无返顾地选择仁德,甚至将其置于自己生命之上,即“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格理想的追求与践履是身心和谐修养的重要基础。

孔子还强调“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即认为求仁全为自觉,由自己决定,不依靠他人;即是说仁德的培养来源于自我道德自觉和道德自律。这种人格修养自我态度的确立,正是实现理想人格及各种“仁”之表现的主体性要求。这种主体,当然是道德主体,也是意志主体、价值主体,更是实践主体。主体性的确立,也是身心和谐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孔子仁学要求人们发掘内心的善性和自身的能力,并加以养育、扩充和发散,从而超越小我,超越具体的物质需要的满足而指向崇高的精神境界,帮助人们完善自我、和谐心身,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给人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为社会发展提供恒久性的精神动力。

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后,在全国理论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多学者对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般之共识,认为和谐社会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这几方面。要达到“和谐社会”的这些主要目标,在传统文化的资源中寻求营养,是可靠且必要的。儒家仁学思想能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助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助于个体身心和谐,即在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作为儒家文化的精华,仁学思想有重要的资源和启示意义,这或许正是儒家仁学思想当今价值之所在。(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3页。

②③⑤⑥⑦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9、121、363、72、90、130页。

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1页。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7

摘要:“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古代,这一思想体系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关于“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和谐;价值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8

搞好人际关系不仅是自我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集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和谐有凝聚力的群体,离不开大家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大学生群体优良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集体,大家在民主、平等、和睦和友爱的人际关系中逐渐增进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党中央明确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这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之一。我国正朝着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骄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人际关系和谐与否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而追求和谐是因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和谐,为了实现和谐就要重视调适及消除不和谐,针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状,如何构建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就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我选择了“建立当代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这一论题作为我的论文题目和研究方向。

二、国家政策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网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立体式的人际交往网络系统。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大学时期的人际关系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多样性和群体互动性也成为这个时期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个体开始独立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很多国内的专家、学者研究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特点入手,进行概括性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其原因,并结合现实提出对其加以改善的方法、对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说,大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人际交往,但他们对其自身人际交往的满意度,很多同学在人际交往时表现的都比较正常,但少量学生由于社交恐惧心理的存在导致交往容易受挫。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没有知心朋友,甚至有一些人在交往态度上存在功利主义。当然也有一些人在人际交往时持躲避态度,个别人甚至存在人际冲突方面的问题。

第二,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方面存在的原因。很多研究者对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客观环境因素与大学生自身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客观环境因素是由家庭、学校、网络、社会四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的;大学生自身因素主要是由人格、自我认知、情绪及社会交往能力四个方面组成。乐国安教授从人性、文化等方面来分析人际关系、从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来分析人际关系的变化、从网络这一时代背景来分析人际交往的关系,从而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第三,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对策方面的改善。关于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各个领域都有不同对策的提出。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对有关大学生的人际吸引、印象的形成,人际互动影响,对人际进行沟通的原理和技巧、人际交往心理的形成与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相关对策。一些学者就认为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学生与干部之间的关系等人际关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有关人际关系研究的代表理论和著作有许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

第一,人际关系的“交往行为”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哈贝马斯。他认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最终建立起来的核心内容是人际关系。”他认为在交往社会里,首先要建立起一套明确的共同规范标准,其次双方要以相互理解的态度来展开对话活动,对话的双方必须选择一种能够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正确方式来表达自己思想。同时认为,人际交往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理性的标志,即通过沟通、交往建立起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如个人与群体和睦相处,个体之间情感的表达和沟通等等,无处不体现出蕴藏于社会生活实践中人际交往的理性潜能的重要性。

第二,人际关系的“交换”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霍曼斯和布劳,该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交换”理论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人际关系就是一种物质与非物质的“商品”交换关系。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人际交往即是一种相互交换的过程,认为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分配公平”的原则,即得到的利益与付出的代价成相应的比例关系。

第三,人际交往的“需要、动机”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他认为,人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的需要所组成的,也就是说,人们的某种行为都是先基于一定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有行为动机,而各种需要往往会有先后顺序或者高低层次之分,这就需要人们根据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来选择动机的先后顺序。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是与人的需要和动机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人际交往的需要和动机就是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人际关系,而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诸如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取决于人们内心需求与动机的强烈与否。

四、 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有效措施。真正的做到了从大学生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攒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现代研究表明,人类的心理病态大多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所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交往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融洽。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剂,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基础。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营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和必经之路。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经验、生存技能和文化知识,开始发展自己的过程,如果没有与他人的合作,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个过程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更是越来越依靠群体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和智力交往使某些工作出现质的飞跃,这种“群体效应”已越来越成为各项工作的推动力。因此,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好人缘是当今经济社会生活中生存乃至成功的关键。(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 .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董耀会,俞健红.卡耐基成功处事艺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 王雷等,人际关系学基础[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5] 黄陈碧,交往技巧的运用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5.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9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小群体互动理论

一、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寝室生活作为大学生活中的基本单位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生活单位,寝室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从2002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到2013年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件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腐尸案,这些例子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建立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如何处理寝室内部的人际关系是高校学生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目前的研究认为:我国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总体上良好,但是部分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确实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气氛从大一到大三呈下滑趋势。”因此,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好坏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目前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寝室内种族差异、同伴效应以及社会知觉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方面。”由于中外环境等因素存在着差异,因此,国外的研究结论对于我们中国当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适用性也存在着差异。

2. 国内研究现状。根据所获得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到,当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研究。“如覃琴等人在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的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中,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个维度上展现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风貌,一一分析了这四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大学生寝室文化特点,并据此提出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管理的对策。”

大学生寝室文化与建立和谐校园的关系。“如郑春燕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一文中,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表现入手,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并进一步提出建立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与建立和谐校园的关系。”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实证研究。如徐小霞等人在新时期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总结了几个影响因素。

以往的研究成果在理论方面稍显不足,因此,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因素进行探索,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三)研究设计与资料搜集方法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涉及很多个方面,在设计问卷之前,依据小群体互动理论提出研究假设,从性别、人格、互动角色、沟通以及群体规范五个角度出发,并参考以往学者的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份包括20个单项选择题的调查问卷和一份包含被试者基本信息及关于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因素的相关问题的访谈提纲。

1. 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调查采取简单随机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绵阳师范学院磨家校区大一至大三的在校学生。

首先从法学与社会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这9个学院中随机抽取6个学院,从抽出的这6个学院中的每届学生中抽取10个人进入样本,一共抽取6×3×10=180人组成最终调查的样本。考虑到问卷的有效回收率问题,将样本量扩大到200人。

为通过运用小群体互动理论来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次调查以深入访谈为主,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进行假设检验。二者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探究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2. 问卷设计。自变量是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状况。根据调查结果将人际关系状况分为“十分融洽”、“基本和谐”、“互不相干、“矛盾重重”四个等级。因变量中,对性别采取二分法,男生编码为1,女生编码为2;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分别编码为1、2、3;专业分为四类,文科类编码为1,工科类编码为2,理科类编码为3,艺体类编码为4;对于处理寝室人际关系的方式、参与寝室活动的态度、对寝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群体规范的各个选项都分别对应选项编码为1、2、3、4。

3. 访谈提纲的设计。访谈提纲根据问卷所涉及到的因变量进行设计,包括被访者的基本信息和关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实例调查。

此次访谈对本校区的9个学院中未被纳入问卷调查的成员进行简单随机抽样,一个学院调查一个人,共9人组成访谈成员。其中男生5人,女生4人。

4. 调查实施。在正式调查之前,为了检验问卷的有效性,先进行了一次试调查,从绵阳师范学院各个学院随机抽取了9人进行试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检验和修正,随后再实施实际的问卷调查。避免了因问卷本身的问题引起的非抽样误差。

5. 样本概况。

二、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及小群体互动理论

(一)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概念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寝室里通过与寝室内外的人相互交往形成的一种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宿舍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由于时空充分接近,成员之间交往频繁,关系密切。”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到其本人的生活、学习和价值观,还会对同一寝室的人产生同样深远的影响。

(二)小群体互动理论及其模型

“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管理学教授特布斯(Stewart L. Tubbs)运用系统论方法对小群体进行专门研究,并提出小群体互动理论的一般系统模型,特布斯对小群体互动理论进行了划分,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相关背景因素、内在影响和结果。”特布斯认为相关背景因素、内在影响和结果是三个相互开放的系统,小群体互动会受到这三部分的相互影响。具体可参照下图。

“根据该理论模型,仅就人际关系(结果之一)而言,人格、性别、年龄、健康、态度和价值等背景因素以及具体互动形式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差异性影响。”大学生寝室是典型的小群体,寝室内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可以运用特布斯的小群体互动理论来加以解释。本文从小群体互动理论出发,通过人格、互动角色、沟通、性别以及群体规范五个方面来建立研究假设,假设性别、年龄、互动角色和群体规范会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图-1 小群体互动理论模型

三、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一)性别差异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

从下图来看,男、女生在对改善寝室关系的看法上存在着差异。首先,男生大多数选择了“制定寝室生活公约”,而女生选择了“改善寝室内的相互交流方式”,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制度寝室生活公约”属于群体规范方面的,“改善寝室内的相互交流方式”则是属于沟通方式方面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男、女生寝室人际关系出现故障的原因是不同的,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男、女生性别差异而导致。

图-2 个案的性别与个案对当前寝室关系的评价

(二)人格差异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

图-3 个案的性格偏向与个案对室友性格的了解程度

偏外向型人格和偏内向型人格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方式。从上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偏外向型的人比偏内向型的人更能了解其室友的性格。其中,偏内向型的人选择“完全不能”这一选项的比例达到了80.0%以上,而偏外向型的人选择“完全不能”这一选择的比例仅仅为18.0%。在选择“完全能”这一选项上,偏外向型的人和偏内向型的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前者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后者,说明前者比后者更能了解其室友的性格。

(三)群体规范的有无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

由下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寝室生活规范的寝室46%的人认为寝室人际关系是十分和谐的,而没有寝室生活规范的寝室只有27%的人认为寝室人际关系是十分和谐的。寝室内有制定寝室生活规范的比没有制定的更能感到寝室人际关系是十分和谐的。

图-4 个案寝室内有无寝室规范与个案对当前寝室关系的评价

(四)沟通的差异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

每个寝室都有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正是因为解决方式不同,沟通方式也会有差异,然而,沟通方式的不同,会大大影响沟通效果,从而导致寝室人际关系出现巨大差异。如下图所示,在室友间发生矛盾时,选择“充当和事佬”

的人更容易建立起十分融洽的寝室人际关系,寝室关系也更容易达到基本和谐的状态。在选择这类沟通方式的人当中,63%的人都认为其寝室人际关系是十分融洽或者基本和谐的。这就告诉我们,在处理寝室人际关系的时候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方式如帮理不帮亲和充当和事佬。

图-5 个案在室友发生矛盾时的反应与个案对寝室关系的评价

(五)互动角色的差异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

图-6 个案组织寝室活动的情况与个案对当前寝室关系的评价

由上图可以看到,通常充当寝室活动组织者的人更容易感到寝室人际关系是矛盾重重,看心情而定的寝室活动的中立者容易感到寝室人际关系十分融洽或者基本和谐,而从来不主动的被动者常常感到寝室人际关系是毫不相干的。组织者感到矛盾重重更大的可能是由于在制定活动计划时,很难达到每个人的要求,从而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和不愉快,令其感到这个寝室的人际关系状况是不和谐的,相对于主动者来说,中立者和被动者不容易体会到这种感受,因此觉得当前寝室人际关系是十分融洽或者基本和谐的。

四、建立和谐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对策

(一)个人角度

1. 提高自身修养,建立健全人格。大学生人格是否健康健全是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大学生自身应该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身人格,从自身的发展来求得寝室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寝室成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对他人采取包容的态度,才能处理好时常会发生的因文化差异等造成的矛盾。

2. 改善沟通,促进寝室和谐。沟通不仅仅存在于寝室这个小群体之中,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这个社会的每个角落,人与人的交往都是通过沟通来实现的,不善的沟通方式,将成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绊脚石。相对于学校中的其他场所,大学生寝室是一个充满自由的地方,在这里,每个同学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是锻炼其沟通能力的良好场所。

(二)家庭角度

“当今大学生许多都是独生子女,‘众星捧月’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有求必应’的成长环境,使得很多学生养成了自私、娇纵的性格。他们对父母依赖性强,缺乏独立自主的生存意识。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孩子品德、人格的培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一个人生活与学校的最早和最长久的场所。个人最初的社会化离不开家庭,家庭对一个人思想、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是根深蒂固的。

(三)学校角度

学校教育不仅仅在于课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学生怎么做人。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下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做到的。学校应该多开展心理咨询方面的活动,让大学生定期进行心理问题检查,以免长久积累导致不堪重负。

(四)社会角度

大学是大学生从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地带,在校期间,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相处之道就是人际关系交往的核心,只有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与人沟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因此,社会应该为大学生建立良好寝室人际关系提供环境支持,努力营造出一种对大学生有利的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一种和谐、团结、友爱的人际交往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妍萃.大学生宿舍气氛的现状及特点分析[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3(02).

[2] 雷屿.基于社会互动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 覃琴.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11(06).

[4] 郑春燕.和谐校园构建中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J].高等教育,2009,1(05).

[5] 张京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分析[J].辽宁学院学报,2010,8(04).

[6] 路伟.大学生和谐寝室人际关系构建的现实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院报,2010,10(09).

[7] 王甫勤.小群体互动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03).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10

关键词:和谐世界理论价值思想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将“和谐”理念拓展到国际事务领域,逐步形成了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思想。2005年4月22日,主席在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构建和谐世界。9月15日,同志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向全世界郑重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理念。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具有很深的理论意蕴,因此,需要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把握。

一、和谐世界思想是对前三代中国领导人有关和平外交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1.和谐世界思想是对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和平为上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宣布:“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这为我国如何处理国际间关系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同时也成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先声。1955年5月26日,接见印度尼西亚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时强调了“和平为上”的理论,这一理论的首次提出是针对当时国际局势的系统分析和我国自身的发展需要慎重提出的。指出:“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也愿意同他们合作。我们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打仗总是不好的,特别是对西方国家是没有好结果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战争中固然双方都损失物质和生命,但是,历史证明战争有一个政治后果对西方国家是不利的。”始终认为“紧张局势缓和了对世界人民是有利的。”和平为上,不怕战争,也是国际战略的一贯思想。曾经指出:“中国要和平。凡是讲和平的我们就赞成。我们不赞成战争。”和为上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在1953年12月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以、等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共同智慧的结晶。

和谐世界思想是对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和平为上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与发展。和谐世界思想是从人类和平发展的愿望出发,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思想的和为上是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文化的一种高层次的和谐理念,它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并且是一种高度包容性的和平思想。和谐世界思想是以实现世界各民族、各个国家之间和平共处为前提的,只有这样世界才有可能避免战争,人民才有可能拥有持久的安定生活。

2.和谐世界思想是对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对变化了的世界形势和国际格局的科学分析,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正确估量,果断地对我国国际战略进行了调整综观国际风云变幻,形成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邓小平首先提出了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环境,认为“如果反霸权主义斗争搞得好,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时间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人们都讲南北问题很突出,我看这个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我曾多次对一些外国朋友讲,这个问题要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明了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接着又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邓小平进一步强调:“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给中国国际战略提供了方向,同时邓小平为中国国际战略制定了基本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使世界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能够实现一律平等和共同发展。

和谐世界思想是以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并为当今世界所追求的和平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谐世界思想是把世界必须拥有的和平状态与人类必须协调的发展状态有机的结合,而且还意味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世界和平大环境中的友好相处、互利合作和共同繁荣,从而使各种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因此可以说,和谐世界思想是对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平与发展时论的继承与发展。

3.和谐世界思想是对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新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许多新的建议和构思。主要有:尊重世界多样性;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国际关系民主化;经贸合作的互利共赢原则;通过对话、协商与合作解决国际争端,而不诉诸于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与邻伪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友好关系;充分发挥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的作用;坚持各种文明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借鉴等等。同志指出:“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和平共处,协商合作,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努力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提出并阐述了世界多样性的思想,“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阳光包含七种色彩,世界也是异彩纷呈。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化的并存和互补,是促进世界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条件。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应当成为相互疏远和对抗的理由,而应成为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动力。”这些思想证明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处理国际关系上的极大地包容性,体现了中国领导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中国的国际战略思想已经与世界人民利益相连,与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融为一体。这一点也成为“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和谐世界思想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的新外交思想基础上,摈弃斗争哲学,以和平、包容的方式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依靠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合作关系对抗霸权主义,旨在推动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和谐世界思想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指引了方向。

二、和谐世界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面对当前的国际社会,各种争端频繁出现,民族主义抬头,国与国之间由于经济、文化及宗教等问题矛盾频频出现。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有一些国家利用国家实力优势实行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强压政策下并没有使矛盾消失,反而使其变得更加尖锐,冲突更加频繁,也使得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有几千个民族,有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体制。解决这些国际问题就需要一个多元而又互补的,即承认矛盾又使矛盾相互融合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不诉诸于武力就可以解决各种冲突和矛盾。

同志用和谐世界思想将符合这种模式要求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给了世界。正如2006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一词很早就已出现和使用,“和谐”的思想十分深厚、源远流长。在我国,“和”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总导演用活字印刷大型舞蹈向世界人民精彩展示了“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既承认矛盾、冲突和差异,又解决矛盾、冲突,使诸多异质要素、各个不同的事物在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求同存异,形成总体上的平衡、和谐、合作,把斗争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吸取各要素的优质成分,择优汰劣,促使新事物的产生,即由旧的和合体发展为新的和合体,由此而促进事物的不断发展。例如:儒家的和谐社会论、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和谐政治论等等,都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各种矛盾与冲突,让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互不干涉,使各国人民能够共同发展的和平理论思想。和谐世界思想逐渐的让中国传统文化帮助世界的发展,同时也让世界了解、认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得到了弘扬。

三、和谐世界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

1.和谐世界思想深化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出过科学设想,认为共产主义是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高度和谐的社会,共产党人的终极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但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若干个具体阶段才能实现。和谐世界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一个阶段、一个组成部分,建设好和谐世界,事实上正是加快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理想。

2.和谐世界思想确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利益。人类普遍的理想都是生活在一个和平、和谐的世界中。和谐世界思想正是切合了这样一个人类美好的宿愿,坚持国家和谐与世界和谐、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和谐都必须建立在国际社会的和谐基础上,而每个国家和地区和谐又是国际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只要世界各国以全人类的利益为处理国际事务的基点,和谐世界决非不可实现的乌托邦。

3.和谐世界思想提出了国际秩序的新思路。所谓“和谐世界”,就是要以世界人民的利益出发,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确保人类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这些也正是联合国为国际事务服务的目的所在。因此可以说和谐世界的提出,也是对联合国精神和原则的丰富与贡献,是对建设国际新秩序提出了新思路。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国际关系处理原则愈益合理完善,和谐世界思想不断的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并履行。那么人类最终一定会迈入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没有奴役的和谐世界新时代。

“和谐世界”思想已经为中国的外交理念树立了一个新的理论丰碑。“和谐世界”是站在整个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高度,以“合作共赢”的思维,“和平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国际各类矛盾与问题。但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就是从提出“和谐世界”的倡议,到真正实现“和谐世界”之间,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可能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昭示我们,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只要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和谐世界思想最终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91.

[2].外交文选[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210、343、530.

[3].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5-09-16.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1.

[5].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1997-11-02.

[9].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