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1:33:08

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范文篇1

从另一角度来看,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社会公平、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以为经济发展了,政治就必然稳定,危机就必然化解,社会就必然和谐。经济危机是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加以化解,社会危机只有通过付出巨大的政治成本才能消除,而环境危机一旦发生,将变成难以逆转的民族灾难。为此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而保护环境就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促进社会公平,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一、环境不公导致社会不公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并不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GDP翻两番,维持中国经济列车高速运行。但一度以来依靠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使资源环境付出巨大代价,资源紧缺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据测算,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倍,中国的年能源消耗量是日本的10倍,是美国的5倍。严峻的环境与资源形势不容中国再沿袭粗放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但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仍沿袭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只有世界的4%,耗用的钢铁、煤炭、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31%和40%.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人均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工业化、城市化、就业压力、资源短缺、贫富差距搅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累积成中国严峻的社会难题。某些人的先富牺牲了多数人的环境,某些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环境不公加重了社会不公,表现为:

1、城乡不公平。中国农民为中国现代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却愈来愈被排挤在现代化成果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1.8:1,扩大到90年代的2.5:1,2003年更达到3.2:1.拿环境来说,中国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中国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农村在为城市装满“米袋子”、“菜篮子”的同时,出现了地方衰竭、生态退化和农业水源污染。

2、区域不公平。几十年来,中国资源富集的不发达地区源源不断地将资源输往发达地区,如今已积累了发展力量的发达地区却没有给予不发达地区足够的补偿。不发达地区在竞争中日趋落后,中国的区域差距日趋扩大,严重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统一和谐。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50%增加到59%,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却相应下降。环境也是如此。西部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和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长期以来开发森林和矿产,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对西部地区不断提出限制发展、保护环境的要求,而保护的成果却主要被发达地区无偿享用。环保上的区域不公平是明显的,“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没有得到落实。

3、阶层不公平。在我国城市中,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的最低收入户的差距由1998年的3.09倍扩大到2000年的5.02倍。在农村,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差距由1998年的4.8倍扩大到2000年的6.5倍。从环境上看,富裕人群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多,贫困人群往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

4、国际不公平。由传统西方工业文明主导的世界,是霸权政治与强权经济的世界。他们通过技术优势和军事力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占用了全球资源。发达国家不足世界人口的14%,却消耗着全球商业能源的80%.因此,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二、通过开征生态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从理论上分析

所谓生态税,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向所有因其生产和消费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纳税人课征的税收。

根据生态税收“谁污染谁付费”原则,污染环境的人或企业即是污染者必须要付出代价或受到惩罚,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成本。任何人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这也正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因此,必须要对制造污染的人或企业进行收费,以作为全社会治理环境污染的经费。但是从宏观角度来考虑,任何企业所生产出来的消费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有效需求。表面上制造污染的是生产企业,其实真正制造污染的是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所以,生产企业所额外负担的污染排放量而增加的生产成本,最终还是要通过提高售价而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此,直接通过向消费者征收生态税是最终解决环境污染的方法。

一方面,生态税由污染者支付的非对称性高于由消费者支付,从而使征税效率较低。由消费者付税,存在着征税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生产者付税,存在着征税机构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由于消费者付税原则的实施,就是消费者消费环境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已经经过了市场的评价,市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消费者的消费信息,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信息优势程度。而生产者付税的实施,意味着征税机构必须清楚生产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以及耗费环境资源的具体数量,并以此作为征税机构。与消费者付税原则相比,征税机构对生产者征税缺乏信息获得机制,因为在此过程中市场没有介入,从而使生产者的信息优势程度相比消费者对征税机构的信息优势程度高,它将导致在征税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征税机构对污染者征税的效率低于对消费者征税。

另一方面,生态税由消费者支付或由污染者支付体现了一种比较合理的产权界定方式。就拿我国东西部地区来说,西部一直以来为东部提供大量环境资源以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将西部环境资源收益界定给西部人,则西部人通过治理环境的好处而使东部人也享受到治理环境的好处,于是东部人也就成为外部收益者。因此应该向西部提供补偿以支付其享受西部治理环境所带来的正外部效益。

2、由消费者支付生态税,体现公平原则,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一,解决城乡之间的社会不公平

目前,东西部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为了缩减差距,只有通过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这往往是以破坏当地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如果再向当地农村的企业或农民征收生态税,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负担,提高经济发展成本,促使贫富悬殊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社会不公现象加重,就无法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为此,通过向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消费者征收生态税,将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将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第二,解决阶层之间的社会不公平

从消费角度来看,富裕人群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多,贫困人群不仅人均资源消耗量小、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少,而且往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和实施者;从环保意识角度来看,富裕人群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比较了解,环境保护的意识更为强烈,他们愿意承担污染成本,对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的需要更为迫切,而贫困人群基本上处于一个追求温饱的状态,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根本不强,而且他们只有通过当地资源的原始开发利用来解决生存和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更谈不上当地环境资源的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以及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如果对他们直接征收生态税,那将会增加他们的经济发展成本,反而不利于当地经济增长。因此,由消费高的富裕人群支付更多生态税,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贫困人群,将有利于解决社会不公,缩短贫富悬殊距离,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第三,解决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生产企业之间的社会不公平

由于发达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使落后地区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低于发达地区。在尚处于贫困的落后地区,由于贫穷、疾病、就业等生存问题的困扰,使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更为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

对落后地区的企业而言,关注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生态税由污染者负担,由于生态税的征收将使落后企业的效益受到损失,这将会危及其经济发展,导致贫困、就业等问题更为严重,同时也会导致落后的企业和当地政府易于联合起来进行共谋,以对抗中央政府的征税行为,将导致环境税由污染者负责的制度实施成本较高,加重社会不公平。

通过由消费者支付生态税,有利于贯彻“公平”原则,促进企业之间进行平等竞争。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就会被扭曲,经济资源就不可能得到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在环境税收制度缺失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公平,企业竞争不公平,就会导致出现社会不公的现象,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第四,解决区域之间的社会不公平

我国区域之间的不公平主要表现为东西部之间的不公平。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包含了很大比例的环境资源生产要素的投入。而东部地区则是环境产品的主要消费者。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差距的不断拉大,加重了社会的不公。那么通过由东部地区的消费者支付生态税,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西部地区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可以缓解东西部区域之间的社会不公平。

一方面,由东部地区消费者支付生态税体现了公平原则。因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西部地区大规模的廉价能源、原材料支撑的基础上,西部地区耗费了大量的环境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都以极低的价格输送到了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耗费大量环境资源所带来的收益并没有归入西部地区的人享有,而是通过价格剪刀差的方式转化为东部地区人的高额利润。西部地区的人为东部经济发展正承受着耗费环境资源的巨大成本,而消耗环境资源所获取的收益却奉献给了东部地区,这本来就已经是不公平。如果再向西部地区的生产者征收环境税,无疑是增加了这种不公平的程度。维护公平的做法应该是,向东部地区的消费者征收生态税,并通过政府转移支付的方式用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

另一方面,区域之间环境资源价格差异导致生态税由消费者支付,即由东部地区支付可以实现西部地区环境资源更高效率的优化配置。从理论上来说,当交易费用为零且消费者和污染者对环境资源的价格评价是一致的情况下,无论是由污染者付税还是由消费者付税,其配置环境资源的效率是一样。但这一结论的假设提前,除了交易费用为零外,还有消费者和污染者对环境资源的价格评价是一样的。价格是消费者对消费环境资源所获取的效用的货币评价,受消费者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东部地区的人对环境资源的价格评价高,即他们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享受环境资源;而西部地区的人们由于较为贫穷,干净、优美的环境对许多尚未解决温饱的西部人来说还是奢侈品,因此,他们愿意为享受干净、优美的环境所支付的价格较低。

和谐发展范文篇2

加快发展面临新难题

大庆呼伦贝尔油田是大庆油田在谋求“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进程中,走出大庆本土,于2001年7月跨省开发建设的一个新兴油田。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距大庆油田总部1000多公里。呼伦贝尔油田在开发建设上面临多重困难:地处高寒地区,无霜期只有103天,这意味着施工周期短,而油田基本建设任务必须“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工作难度很大;呼伦贝尔草原属部级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对油田勘探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伦贝尔市属边境地区,聚集着众多少数民族,不同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给相互间的沟通带来难度;呼伦贝尔油田属复杂断块油田,地质条件复杂,我们缺乏开发类似油田的经验。

在企业发展中,这些困难导致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一是由于远离家园、远离亲人,工作和生活条件差,员工存在思想波动。二是异地开发作业,难免会与周边利益群体在生产占地、道路使用等方面产生矛盾。三是呼伦贝尔油田上马之初便承担着快速上产的重任,这给各项基础不尽完善的新油田带来规范运行上的矛盾。四是在部级自然保护区内实施石油开采的大型作业,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五是老传统与新机制存在矛盾。

以和谐发展破解难题

立足于解决油田发展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我们提出在促进“五个和谐”中实现呼伦贝尔油田的科学发展。

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发展和谐。注重抓好岗位建设,通过确定岗位责任、搞好岗位规划,使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达到和谐。在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中突出“能力关怀”,制定“三给一求”政策(给机会、给梯子、给待遇,求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使企业核心力量得到加强;在新入厂的员工中突出“技能关怀”,强化技能培训,使新生力量得到提升;在招聘员工中突出“职业关怀”,提升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强化基础工作,出台劳动纪律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全员执行能力;加强民主管理,推行厂务公开。

促进企业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和谐。呼伦贝尔市提出坚持“一体化一条心,同呼吸共命运”原则,全天候、全方位、全身心地支持油田工作。我们则在合作中努力尽到大企业的责任,真心帮助地方政府及广大牧民解决就业、发展等问题,珍惜草原,尊重和团结牧民,严格遵守国家法津法规,支持并参加地方各项活动。

促进快速上产与规范运作之间的运行和谐。注重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完善企业标准、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生产管理检查考核细则,按月度、季度进行检查考核。搞好内控体系建设,加强工程招标管理、合同管理,强化施工监理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实施以“百日施工、百日结算”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工程”。

促进油田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生态和谐。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问责制,确定安全环保五个“百分之百”工作目标:加强领导,安全环保责任必须百分之百落实;加强培训,安全环保基本知识必须百分之百掌握;严格查摆,安全环保隐患必须百分之百消除;严格考核,安全环保规范执行必须百分之百到位;严阵以待,安全环保预案必须百分之百可靠。

促进发扬大庆精神与创建呼伦贝尔油田新机制之间的文化和谐。继承大庆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各项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内塑企业精神,外树企业形象,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力、约束力、导向力和辐射力。

对发展与和谐的思考

“五个和谐”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呼伦贝尔油田的发展。油田原油产量从2001年的0.7万吨上升到2006年的51万吨,成为大庆油田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接替区和上产潜力区。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与和谐之间形成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的关系,许多矛盾和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企业就会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

和谐发展范文篇3

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十五”时期起步的和谐文化建设,推崇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在社会生活中,它的突出功能,就是引导人际和睦、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和谐文化给“和而不同”的文明传统,注入了新的内涵。一场又一场报告会,一次又一次电视访谈,共和国的部长们面对群众,讲解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解答群众心中的疑虑。人们还记得,为了解决钢铁、水泥、电解铝投资过热等问题,中央决定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相随而来的,是各种议论甚至争论。为了统一思想,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等五部委举办的报告会上,耐心解疑释惑。和谐文化,就是这样,对于不同认知讲沟通,遇到不同意见讲疏导。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刻的“十五”时期,和谐社会战略决策的提出,深得民心,吸引人心;和谐文化的建设和推广,凝聚了不同利益群体创造新生活的意志和情感,把全国上下方方面面拧成有序改革、开拓创新的合力。

和谐文化给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三下乡”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这些活动为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时期开展的以人为本的公民道德教育,使尊重人、关爱人、帮助人的理念成为和谐文化创建的主旋律。

关系千家万户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得人心,给人们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学校、社区、家庭,教育、公安、司法,与未成年人相关的社会各方面,为了还给孩子们一片净土蓝天,编唱新童谣、整顿网吧、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开办家长学校……做了大量工作。

人们注意到,在培育未成年人的社会大协作中,全社会关爱孩子、孩子尊敬长辈的和谐新风,给“和谐文化”作了很好的注解。尤其是在和谐文化的创建中,全社会对农民、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关心蔚然成风。北京市有28.8万适龄农民工子女在中小学就读,其中70%就读在北京市公立学校。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社会各界支持下启动了“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在全国27个城市资助超过2万名农民工子女实现求学梦想。北京、河南等不少省市免收了农民工子女借读费,一些省市也制定了相关政策。

可见,聚焦和谐文化,繁荣和谐文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期待和冲动,而且是一种行动和实惠——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社会共生共荣,让人人过上安居乐业、富裕幸福的生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可持续发展

现在,当人们看到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开辟出片片绿地,看到北京、上海街头竖立起醒目的空气质量、汽车噪音电子显示牌时,老百姓从中渐渐品咂出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浓厚滋味。尽管中国人历史上就提出过“天人合一”的观念,但是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现念,还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很多政协委员非常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他们说,在和谐文化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进入了人们的头脑,这是一个进步。许多人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环境污染很典型的是泰晤士河。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是工业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新概念,开始进入我们的媒体、教科书和讲坛,直至进入中央文件,成为国家战略。在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观念广为传播,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提升着国人的生活质量。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2000年启动的生态环保工程,效果明显。到2005年,张家口、承德有几百万人因这一工程的实施,获得经济发展的条件,脱贫致富。全国政协委员陈秀芳在去年两会期间还专门就这一工程碰到的问题提交了提案,获得林业局的好评。虽然环境污染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但是人们已经看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和希望。

和谐文化:展示中华文明复兴的美好前景

回顾“十五”以来和谐文化创建历程,展望“十一五”前景,中国文化正在发生深刻的转换,中国的文化原野将盛开灿烂的和谐文化、先进文化之花。150多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大业,将在和谐文化的建设进程中成为现实。

人们已经注意到,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特别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央领导同志在去年两会期间就说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意义。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很多代表、委员认为,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记者听他们说起,一位瑞士驻华大使回国后,有人问他对中国留下了什么印象,他说中国发达的地区像欧洲,落后的地区像非洲。这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正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中国继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李君如说,解决中国社会这种不平衡性,不仅要靠经济的发展,而且要靠人的素质的提高,要靠和谐文化。

和谐发展范文篇4

关键词:财政改革;税制优化;公共产品;和谐发展

一、引言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正经历着近代以来最好的经济发展时期,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9%.中国惊人的经济成就,赢得世人普遍赞誉。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种种挑战,如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贫富差别,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公共消费品不足,教育投资欠缺,环境污染,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影响中国社会和谐与经济持续发展,也都与公共财政有关。本文探讨如何通过公共财政改革,解决上述这些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持续发展。

公共财政涉及到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税收政策制定,及种种干预措施。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指出,每个人在市场上追求个人利益可以达到促进社会利益的目标。然而,市场会失灵,市场运作的结果可能不是社会理想的结果。例如,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可能不公平;市场决定的教育投资可能不够;市场决定的污染环境的产品产量可能太高;市场决定的公益品的产量可能太低;等等。这就产生了对政府干预的需要。斯密本人也并没有否定政府的作用。

许多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也曾出现过中国目前出现的问题。18世纪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之后蔓延欧美。机器开始代替手工,工厂代替作坊,私营企业自由竞争,市场调节经济,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城市化开始,财富急剧增加,贫富悬殊增大,环境污染加剧。经济的大发展和市场失灵促使作为研究政府行为和干预措施的公共经济学产生和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公共经济学不断发展,并直接影响政府行为和决策。工业化国家加强了劳工保护的力度,限制工作长度,保障工作条件,制定最低工资,提供医疗保障,发放退休金、失业救济金,实行中小学义务教育,等等,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保证了经济持续增长。

中国也能通过改革公共财政解决目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回顾近代的财税改革,分析目前公共财政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改革公共财政以促进中国经济和谐发展。

二、近代财税改革及中国财政现状

中国财税思想源远流长。历史上儒法论争直接影响到财政思想和国家财政。法家强调政府的作用,要加强政府的功能。法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朝代税收就高。儒家是小政府主义者,主张"轻徭薄赋。"历史上中国财政往往很困难。税收越低,老百姓越得不到纳税的好处,因为税收尚不能满足皇室的消费需求;越得不到纳税的好处,越不愿意纳税。中国的财政长期以来就属于"吃饭财政",税收的功能主要是为政府筹措资金。①「现代税制的功能除了筹措资金外,还要促进效率与公平。」

从清末起中国就试图引进新税种,但阻力重重。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税制基本沿袭清朝旧制,极为混乱。中央财力极为匮乏,政府靠举债度日,中国的关、盐两大税皆被外国债权国控制。这个时期,地方政府(主要是省政府)也发行内、外债。由于军阀割据,地方公债泛滥失控。1927年,北伐成功,中国重归一统。国民政府收回关、盐税自主权,并在3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财税改革。例如,改数千年的田赋为土地税,开征统税,并引入累进的所得税和遗产税等直接税。1928年,国民政府对中央和地方公债发行权予以限制、规范。抗战开始后,中央政府统一发行公债,停止地方政府的公债发行。这个时期,中国政府向俄、英、美等国借债十多亿美元。从1946年到1949年,美国给中国政府贷款高达六十多亿美元。[2]39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空前稳定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国家开始推行税制改革。政务院于1950年1月《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征收14种税,包括货物税、工商业税、盐税、关税、工薪所得税、利息所得税、印花税、遗产税、交易税、屠宰税、房产税、地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和使用执照税。1950年政务院宣布向农村人口以家庭为单位征税,实行3%-42%的累进税率。

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对税制进行调整。包括试行商品流通税,调整货物税,修改工商税,等等。1957年中国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政府除了向农民征农业税外,还以低价购买农产品形式向农民征税。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制度,利润首先在政府和各部间分配,再在部门和国企间分配。1958年,国务院合并商品流通税、货物税、营业税和印花税为工商统一税。同时,政府停止征收利息收益税和文化娱乐税。

从1958年到1960年,中国经历了""运动,财政出现赤字,通货膨胀严重。1961年1月起实行经济调整方针,生产开始恢复,1965年经济发展达到空前水平。1966年开始。极左思潮把税收制度当成"烦琐哲学"、"管、卡、压"来批判。1973年,中国进一步简化税制,把企业的工商统一税及其附加,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和盐税并为一种工商税。大合并后,国有企业支付一种工商税,集体企业缴纳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改革开放前,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有企业利润。例如,1978年国有企业的直接贡献占到财政收入的50.5%②。「见财政部,《中国财政年鉴(2003)》,中国财政杂志社,第39页。」税收的大部分也来自国有企业[2].1978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11%.另外,由于农业实行集体化,政府可以征调农业劳动力。改革前政府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庞大,公共消费品支出很小,因此,"在人民生活方面欠了账".

1978年,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20年后,中国开始经济改革。税制改革成了整个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税制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财政包干制、利税分流等阶段。但是一系列的税制改革无法改变政府财政收入下降的趋势。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31.1%下降到1993年的12.6%.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1985年为40.5%,1993年下降到22%③。「见财政部,《中国财政年鉴(2003)》,中国财政杂志社,第338页。」

中央政府决心扭转这种趋势。1994年,中国建立了分税制。税目从原来的37种减至23种;税收分为三类:上缴给中央政府的国家税、地方和中央的共享税和地方税;建立了国税局和地税局;建立了税收返还系统。从此,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大大改观。亚洲金融风暴后,中国政府又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发行了大量债务。近年来财政总收入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表1列出从1952到2004年中国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31.2%下降到1995年的10.7%,然后上升到2004年的19.3%;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比重从1978年的15.5%上升到2004年的54.9%.

三、中国公共财政面临的挑战

中国财政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社会对公共产品和转移支付需求在增大。另一方面,中国正酝酿着新一轮的税制改革,面临降低税率的压力。此外,人们对政府继续扩大债务发行也有忧虑。

1.社会对公共产品和转移支付需求在增大

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人们需要共同消费的东西即公共品就越来越多。现代公共经济学早已证明,私人也会提供公共产品,但数量不足,达不到社会最优水平;私人之间也可以进行收入再分配,即富人直接救济穷人,但转移支付数量不够,达不到最优水平。因此,公共品需要政府提供,收入再分配需要政府干预。

多年来,政府财政支出大量用于大型公共投资工程,用于公共消费品则不够。公共消费品包括城市交通、道路,垃圾、污水处理,空气污染处理,公共环境卫生设备,社区公园,公立学校,公共医疗,等等。我国公共消费品不足显而易见。例如,若我们到一个普通居民区参观,就会看到居民室内和室外的景象截然不同。室内往往装修得非常豪华,一出家门就截然不同了。楼道里往往很乱,一出楼就更差了。再例如,农村有些地区的乡村街道、道路、公共卫生设施等都极差。在这些方面都需要政府增加开支。

还有政府对公共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义务教育名实不符。义务教育往往由地方政府管,而地方政府这些年财政困难。教育具有良好的外部效益(即不仅使受教育者得益,而且使社会其他人受益),应该得到政府的补助。我国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尚不到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众所周知,中国人历来注重子女教育。这样,家庭就不得不为教育付出很大的代价。目前,教育支出是低收入家庭的沉重负担。

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只覆盖城市居民,不包括农村居民。工业品价格上升,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贫困家庭负担日益加重。随着城市化加速,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家庭保障体系正在瓦解,农村老人成为真正的弱势群体。中国预计在2020年出现社会老龄化,社会保障问题严重,需要跨代人之间的转移支付。

收入分配的差距增大,需要政府更多的转移支付。中国的收入差别主要表现在沿海和内陆省份之间,城乡之间,城市高收入和低收入者之间。去年农村人均收入2936元,而城镇人均收入已达9422元。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城镇人均收入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而农村则以4-5%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5,超过了美国。①「联合国《HumanDevelopmentReport2004》统计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基尼系数如下:匈牙利0.244,日本0.249,瑞典0.250,德国0.283,印度0.325,法国0.327,加拿大0.331,澳大利亚0.352,英国0.360,美国0.408,中国0.447,俄国0.456,香港0.500,墨西哥0.546,智利0.571.」

自然环境恶化,亟须治理。我国从大炼钢铁开始就乱砍乱伐树木,之后又毁林造田、围湖造田,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迅速,工业污染加大;农业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水土质量下降。我国北方严重缺水,黄河不时断流,地下水位越来越低,许多水域污染加剧,沙尘暴袭击不断南移,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要抑制生态恶化、治理环境污染,政府需要花费大量资金。

2.中国正酝酿着新一轮的税制改革,面临税收减少的压力

中国政府急需财政收入来提供公共产品和进行收入再分配。然而,国家也面临税收减少的压力。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已讨论很久,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对国内企业不平等征税的不满越来越多。对国内企业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其中30%归中央政府,3%归地方政府),目前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开放地区的所得税率只有15%或22%.此外,外国投资者还享有两免三减的优惠政策。中国企业过去靠逃税、避税来减轻税负。随着企业财务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国家税收征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越来越重。统一国内和国外企业的所得税率,降低内资企业所得税是大势所趋。国外许多专家呼吁通过取消企业所得税来提高经济效率。过去二十多年,减税浪潮席卷全球,许多国家都降低了企业所得税。比如爱尔兰将公司所得税从43%降到12.5%,成为近来欧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然而,在税基未迅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内资企业所得税率大大下降会在短期内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①「关于资本税的改革对经济的影响,见LINSHUANG-LIN,China''''sCapitalTaxReformsinanOpenEconomy,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Vol.32,p.p.128-147.」

增值税改革已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产品型的增值税。这种增值税的税基为国内生产总值。标准税率为17%.增值税是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占到总税收的40%以上,是世界上增值税占税收总额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没有从增值税税基中扣除投资部分,也不扣除折旧。在欧盟国家,增值税是消费型的,投资被从税基中扣除。采用消费型的增值税的目的是刺激投资。然而,中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在世界上是极高的。降低增值税的试验已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作者最近在关于增值税的一个研究中估计,从消费型的增值税向收入型的增值税转化会使中国政府减少相当一部分财政收入。

我国已免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2003年农业各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4.35%.最近又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以减轻城市低收入者负担。这些减税措施当然无可非议,但都会减少财政收入。

总税收是由税率和税基共同决定的。税率下降一般会引起生产提高、税基扩大。如果税率不是太高,降低税率不会造成生产和税基大幅提高,会造成税收的减少;如果税率太高,降低税率会促成生产和税基大幅提高,使得税收增加。

3.国债发行的潜力有限

改革开放后中国放弃了"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的政策。中国财政自70年代末出现赤字,但整个80年代赤字相对很小。例如,1989年的预算赤字是159亿元。1993年中国通过一部禁止财政部从中国人民银行透支的法律。随后财政赤字开始增加。在1997年政府预算赤字达582亿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1998年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到922亿元,2000年2,491亿元,2002年达到3,15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②「财政部,《中国财政年鉴(2003)》,中国财政杂志社,第337页。」

中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其客观原因。首先,中国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没有多少减税的余地。1978年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1985年为22.4%,1990年为15.8%,1997年仅为11.6%,2000年为13.9%.③「俄国近年采取减税政策刺激经济。但俄国税本来就高。2000年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4%.」其次,中国储蓄倾向很高,储蓄率近年来达40%以上,减税对内需的刺激作用有限。当然,这里还有个减什么税、减多少的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多年来领先世界。经济增长率如此之高,为什么还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只有在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落后部门和地区才能生存发展,才能减轻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实行高赤字财政政策,累积大量公债,经济衰退时怎么办?那时赤字必然更高,留给后代的债务负担会更重。因此,长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终归不是上策。①「关于政府债务的作用经济学界争论已久。李嘉图早年指出,政府为了融资,可以向百姓借债,将来征税还债,也可以现在就征税,两种做法的经济作用等同。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李嘉图的"债务中性论"只有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才成立,而这些条件实际上满足不了。其实,政府债务对经济是好是坏,关键取决于政府投资的效率。参见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此外,人们也忧虑公共投资的效率。面对局部经济过热的情形,中国政府已决定淡出扩张性财政政策。

四、改革财税体系促进中国持续和谐发展

公共财政在中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面临社会对公共产品和转移支付的需求增加和企业及个人要求减少税赋的矛盾,我们应该考虑如何优化支出结构、优化税制,让公共财政体系更公平、更有效;同时,应该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1.提高公共消费品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

上面提到中国目前公共消费品严重不足。公共消费品增加了,全民的福利水平就提高了。从社会角度讲,我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为了让人民幸福。应该看到,政府征税、提供公共消费品除了能增加社会效益外,实际上也是收入的再分配,是财富从富人向穷人转移的一种方式。富人可能居住在豪华的公寓,会有自己的花园,可能不利用公园、公共医疗卫生设备和公共交通,子女可能上私立学校。穷人一般对公共消费品需求大。

另外,提供更多公共消费品可以让老百姓看到纳税的好处,提高老百姓交税的积极性。我们常听说中国老百姓不愿意纳税。问题在于,政府把大量的钱花在大型公共工程上,老百姓纳税后往往看不到纳税所得到的具体好处,感觉不到切身利益。在美国,纳税人可以看到政府成天不断地修桥补路;可以感觉到自己孩子上公立中小学不交学杂费;可以享受社会保障。美国地方上的公共工程进度往往慢得很,一个公共工程雇用很少的人,花很长很长时间,远不像中国这样快。这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保证质量,但客观上也让纳税人常常看到纳税的结果。当然,缴纳的税负要比花在这些项目上的钱多。上面提到历史上中国百姓纳税越少,越得不到纳税的好处,也越不想纳税。我们要走出这个圈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唤起百姓纳税的自觉性。

2.缩小政府消费,提高政府效率

中国的行政机构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庞大的政府机构为的是制定和贯彻国家计划。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机构本应缩小。然而,自经济改革开始以来,政府雇员和行政性开支反而大大增加了。政府行政人员数(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从1978年的417万增加到2000年的1086万,比同期人口增长快得多。这几年,中国政府的裁员政策取得初步效果,行政人员数降到2002年的1053万。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第134页。」

中国自古"学而优则仕",政府的雇员中相当一部分是优秀人才。大量的人才到政府工作,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不是不要精英到政府做官,而是中国历史上官本位思想太严重,到政府做官的精英太多了。另外,高材生到政府工作,工资少了心理会感到不平衡,就容易犯错误。美国各级政府里雇员大都是很一般的人,雇员工资比私人企业雇员低。

我们的行政管理费增长也太快。1978年政府行政管理费仅占政府总支出的4.7%,1987年增长到9.3%,2003年达到19.3%!③「财政部,《中国财政年鉴(2004)》,中国财政杂志社。」预算外行政管理费增加更快。按1978年固定价格计算,预算外行政管理费1982年为39.14亿元,2000年达到627.85亿元,是1982年的16倍!与此同时,其他支出增加缓慢。

例如,预算外城市维护建设费增长缓慢,仅从1982年的21.62亿元增到2000年的41.30亿元。预算外城市维护建设费占预算外支出的比重1993年为5.2%,2002年为2.9%.预算外行政管理费占预算外总收入1993年为28%,2002年为69%.③「财政部,《中国财政年鉴(2004)》,中国财政杂志社。」庞大的"吃皇粮"队伍,将税收相当大的一部分吃掉。

我们要减员,要鼓励能干的人走出政府机关,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没有行政开支的大幅度减少,税负的降低、公共产品增加很难。最近人们总提"黄宗羲定理",说的是历史上每次减免百姓税赋后,带来的都是以后更多的税负。这个谜并不难解。官员人数没变,暂时减税负,推迟消费,过后得补上。这些年,政府一直为减员努力,但基层减员的任务还很艰巨。

另一方面,我们要扩大政府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政府工作人员应积极为老百姓服务,真正地做人民的公仆,使人民看到纳税带来的好处。

3.完善捐献免税法,鼓励私人扶贫,增加扶贫力度,缓和贫富矛盾

中国仍然不富裕,尚不能建立像西方国家那样庞大的社会福利体系。但是,我们应该加大扶贫力度。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同,应该因地制宜。在重视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也要重视城市贫困问题。中国的富人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贫富反差比农村大,更容易引起社会不安。

在政府进行转移支付的同时,应该鼓励富人对穷人的直接帮助。目前,财富通过个人渠道再分配还不顺畅。中国目前的捐献免税法规十分繁琐,很少有人利用。我国应完善捐献免税法,简化免税手续,鼓励私人捐献。在西方国家,慈善机构和教会在收入再分配中起着重要作用。西方国家(如美国)的税法鼓励人们捐献,捐献部分可以从应纳税的收入中扣除,不用纳税。有钱人向慈善机构和教会捐献(实物或货币)。有的教会要求信徒把10%的收入交给教会,教会用其帮助穷人。美国有些大富翁已宣布将来把所有财富捐献给社会,不给亲属。富人做的公益事情多了,社会就会更和谐。

另外,在中国的家庭内部、亲属之间、家族内部历来存在着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富者接济贫者,强者扶持弱者,子女赡养父母,等等。虽然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收入再分配具有局限性,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矛盾,使社会和谐,所以应该得到鼓励。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城市化加快,农业人口的大量流入城市,大家庭内部的收入再分配会越来越困难。应该清楚,只靠富人直接扶贫,只依靠家庭内部的转移支付,再分配的力度是不够的。上面提到,公共经济学里早已证明个人之间的自愿的转移支付不足于达到最优的社会收入分配,政府还得参与收入的再分配。

4.继续改革税制,优化税率

整个税制有个优化问题。好的税制应该是公平的,有利于经济增长,容易征收,能保证足够税收。这些原则有时是冲突的。比如,公平了,可能不利于增长;利于增长,可能不公平。当然,冲突也不是绝对的,税改也可能既公平,又有利于增长。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选择一种平衡,公平、效率兼顾,该增的税增,该降的降。税率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中国有些税的名义税率是很高的。美国财经双周刊《福布斯》最近报告,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内地是全球税负第二重的地方,仅居于法国之后;中国香港则是仅次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全球第二个税负最轻的地方。当然,对这个排名也有争议。《福布斯》的"全球2005税务负担指数"调查,度量综合税务负担的指标有5个,包括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富税、雇主及雇员社会保障金及销售税。

中国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为45%,美国只有35%(历史上到过90%以上),香港的单一个人所得税率为16%,而俄罗斯的单一个人所得税率只有13%.虽然税率高,中国2000年个人所得税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57%,占整个税收收入的4.1%.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的规模都很小,而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的规模较大。例如,美国联邦政府个人所得税2001年占联邦整个税收收入的51.4%,州和地方个人所得税占整个税收收入的26%,综合起来个人所得税占整个税收的42.3%[3]488.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个人所得税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快。

中国的公司所得税率也很高。内资企业的所得税高达33%.俄国的公司所得税率为24%.香港的公司利润税率为17.5%.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在税收中所占的比重比美国还高。美国2001年公司所得税占联邦税收的8%,个人所得税占50%,社会保障税占35%,其他税占8%;公司所得税占州和地方政府税收的2%,个人所得税占13%,财产税占17%,销售税占20%,联邦转移支付占19%,其他收入占29%.①「See,UnitedStates,EconomicReportofthePresident,2002.」综合起来,美国的企业所得税占总税收的6.5%.中国的企业所得税2003年占到总税收的13%.另外,中国还有增值税,税率为17%.增值税在世界上被称为政府的摇钱树,工厂机器一开就得交税,不管赚不赚钱。中国企业的税赋实在是不轻。图1显示中国主要税目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增值税遥遥领先,公司所得税也不低,个人所得税很低。

中国的企业税赋应该降低。降低企业税赋会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增加就业,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个人所得税的潜力还很大。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不低,我们要严加征管,堵塞漏洞。"简化税制,扩大税基,降低税率,提高效率"是当今世界税制改革的总趋势。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增有减。

为了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为了使收入再分配更公平,我们也应考虑建立新税种,如财产税。前面讲过,1950年我国就设置了房产税和地产税等税种,后来被取消。财产税在美国一直存在。个人所得税南北战争时候引入美国,后因违宪而被取缔,20世纪初补充宪法后才合法化。此后,所得税在税收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财产税比重在下降,两者互补调节收入再分配。中国目前没有个人财产税,个人所得税在总税收中比重很小,收入分配很难得到调节。

我们在改革税制时,一定要把税制和政府支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俄国和独联体的许多国家最近纷纷实行单一的个人所得税率,税不怎么累进,但国家向全体公民提供基本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实行消费型的增值税,税率也不那么累进。但是,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是相当好的。穷人虽然承受消费型的增值税的负担,但可以得到大量的社会福利。美国实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从穷人那里征的税少,但社会福利也没有欧洲那么高。可见,各国的税制都是跟其支出结构配套的。我国在改革税制时候,一定要和政府支出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保证税制公平。

5.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中央政府应该提供跨地区的公共产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收入再分配。地方政府最了解地方情况,应该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以及在地方范围内进行收入再分配。

在美国早期,州政府扮演着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角色。州政府主要从事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修运河,修道路,修铁路,等等。这个时期州政府发行的债务最多。后来,地方政府(县、市、镇政府)开始大量提供公共产品,包括公共卫生系统等地方性基础设施。这个时期,地方政府发公债最多。只是到了30年代大危机后,联邦政府才开始在公共财政中扮演主角,成为政府债务的主要发行者。[4]61-82

中国1994年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很少有过财政盈余,年年是赤字,越来越大,依赖中央政府税收返还。在地方政府财政赤字逐年增大的同时,中央政府财政财政盈余也在增加。2004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45%;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72%(见表1)。地方政府靠中央政府财政补助(主要是税收返还)。中央的补助,级别越低的政府越难得到。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乡镇的财政那么困难的原因。地方政府没有税收立法权力,没有发行公债的权力。不少贫困地区政府往往拖欠工资,靠东挪西借度日,无余力提供必要的地方性公共产品。这样,老百姓就很难直接感受到纳税的好处。

中央政府给地方政府财政补助在世界上很普遍。例如美国州和地方政府近20%的收入来自联邦政府,日本地方对中央政府的依赖更大。这当然不能全从经济角度解释了。从经济效率上讲,既然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多,就应该考虑在分税体系中加大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份额。另外,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别很大,不妨试行给地方政府有限的税收立法权和发行公债的权利,让他们自己解决一点自己的财政困难问题。当然,地方政府的税收立法要按照严格的程序,公债发行必须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监督,避免20世纪初地方政府公债泛滥的局面。

五、总结

21世纪将是中国持续发展、和平崛起的世纪。公共财政在中国社会和谐和经济持续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财政改革,中国已建立起庞大的财政体系。目前中国面临社会对公共产品和转移支付的需求增加和企业及个人要求减少税赋的矛盾。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中国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消费品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让老百姓切身体会到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好处,提高老百姓纳税积极性;要继续改革税制,优化税率,并把税制改革和政府支出改革联系起来;要缩小政府消费,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要加大扶贫力度,建立私人捐献免税法,鼓励私人扶贫;要发挥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和筹措资金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孙翊刚。中国财政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和谐发展范文篇5

摘要:社会的和谐以人的和谐为依托。人的和谐在本质上是人的关系的和谐和人自身的诸多方面的和谐,是围绕人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和迈向和谐的过程,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个人自身和谐四个维度。

人的和谐发展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现实追求和理想目标,然而,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的和谐,最终要落脚到人的和谐发展问题上,它是以人的关系的和谐和人自身的诸多方面的和谐为依托的。本文拟就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人的和谐发展维度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一、人的和谐发展的核心内涵——多维度关系的协调有序发展

什么是和谐?和谐是一种状态,有一定幅度和范围,是多种事物在保持特性差异和同种事物之间保持层次差别的基础上的符合一定“度”的统一,即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状态。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是承认差别和多样性。

谈到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离不开对人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存在状态的考察。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界定为我们思考人的和谐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人是社会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其次,人是实践活动的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2]人的本质的实现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无限开放的动态创造过程。在此意义上,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质量(包括和谐)就是一致的、同一的。

人的和谐发展在本质上是围绕人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和谐,是状态,也是过程。基于人的社会性而言,它体现为一种现实状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一种均衡态,是利益关系和要素关系的均衡,在社会的层面上表现为社会大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因而必然是尊重多样性,以多样性为前提的;基于人的历史性而言,它是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进行自我创造和建构的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个人自身诸要素的由片面、不协调发展到均衡协调的发展过程。

因此,我们在思考现实中人的和谐发展问题时,就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个人自身四个关系维度来展开。

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源于自然,存在于自然,人的和谐发展是以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为前提和基础的,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全面地建构自身、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是人安身立命的家园,人与社会的相互关联、交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社会现实的存在状态,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不断提升的互动过程,只有建立起彼此和谐的发展关系,在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动态平衡过程中,人和社会才能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第三,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人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良性互动的人际交往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也是个人和谐发展的前提。反之,恶劣的人际生态,就会限制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自觉协调个人的本能及需要与他人的本能及需要的矛盾,变单赢为双赢或多赢。第四,从人自身的发展来看,个人的和谐发展应是个人所具有的一切素质(生理、心理、兴趣、能力、道德、思想观念等)的协调发展,是身心和谐的健康发展,是符合国家、社会需要及发展方向的发展。

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消除盲目性、混乱性,以有效的制度安排保证人们走彼此共存的多样性道路。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既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也是有限结果与无限过程的统一。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人的和谐发展的基础

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总是不断地通过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同自然界进行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来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就必然会产生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曾论述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他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向来不是简单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而是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能量交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然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过多地强调了人对自然的征服改造,结果是自然对人类的侵害转化为人类对自然的侵害,如气温升高、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一系列自然系统的失衡,从而使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事实上,社会和谐、人的和谐都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调,那么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也难以建立长久的和谐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更无从谈起。无限制地掠夺自然,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生活贫困和社会问题丛生,从而也会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整个社会将不能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德国诗人荷尔德林(F.Holderlin)认为:谁压迫自然,使之降为可利用耗尽的东西,谁就达不到爱,达不到自身与世界的美好统一。不难想像,在生存都面临危机的自然之中,人类所谓的和谐或许只能在疲于奔命之中相互达成,因为一个真正和谐发展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基础上。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需要和选择。

三、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的当然内涵

人的和谐发展应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解放。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个性发展、解放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才得以展开和实现的。个性在社会发展中的要求是: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作为有个性的个人发生相互关系,社会尽可能提供条件满足人的个性发展,不是以被迫牺牲一些方面为代价而片面发展,也不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发展。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对人的个性发展过程,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把它分为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人的自由个性发展三个阶段。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发展着。”[4]人对他人、对群体的依赖性极强,个人发展不可能被提出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能力的体系。”[5]这种“物的依赖性”是指由于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人与人在交换与分工中,在普遍的需求和供给中形成相互关系,这时个人全面发展的要

求才被提出来。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6]这是人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人彻底摆脱了来自社会和其它方面的限制和束缚,个性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由于人的个性发展是在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这种现实展开,既可以是对社会的(表现为阶层、集团、单位、社群等),也可以是对其他个人的。因此,人的和谐发展问题必然涉及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二者相互关联、交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社会现实的存在状态,同时也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社会现实层面上,作为社会的人,其个体不能脱离或超越社会而独立存在,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即处于一定社会阶层和团体之中。所以,人的和谐发展,就表现为不同社会阶层、团体之间的各种矛盾利益关系得以正确处理,彼此协调。这也就是与个人相对应的和谐的“民”。人民包括各阶层和各群体,只有各方面的利益都兼顾到,而不是关心一方、排斥另一方,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层面意义上的人的和谐,才更能体现和显示“以人为本”的价值。不同社会阶层、团体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是人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人和谐发展的条件。

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良性互动的人际交往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也是个人和谐发展的前提。而那些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好逸恶劳、违法乱纪的人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生态,从而也就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来看,必须自觉协调个人的本能及需要与他人的本能及需要的矛盾,变单赢为双赢或多赢。

由此可见,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是一个相互作用、不断提升的互动过程。人和社会、他人只有建立起彼此和谐的发展关系,在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动态平衡过程中,才能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四、个人内在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都需要通过人自身的和谐来实现。人的生命存在总是以单独个体的人的存在为最根本形式,人的和谐发展最终也要落脚到个体的人的自身和谐发展。

就单个人而言,人的和谐发展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所赋予的每个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综合平衡的开发调动。它包括个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与时俱进,能力(体力、智力、感觉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等等)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个人所特有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等等)的充分自由发展。只有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人的主体能力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整个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才有可靠保证和基础;只有每个人身心和谐,心理处于积极健康的状态,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社会成员显示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个性,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才能得以实现。

就内容而言,人的发展是由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充分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构成,分别从自主性、广泛性、发展程度和发展状态等方面阐述了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从广泛上谈人的发展,它是指人的各种需要、各种素质、各种能力、各种活动和各种关系的整体发展,是每个社会成员全部力量和才能的展示过程,也即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示、充实、拓展过程。这种发展包括了个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对此,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像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全面性”[7]。

马克思多次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个人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本质的基础。人作为某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自身的特性一方面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象性的关系之中,另一方面也蕴藏在他自身的内部结构之中,即人的个性发展中。这就如同一个个结在树上的桔子,生命之源来自于社会这棵大树,在光亮的表皮下面,又布满了交织复杂的纤维,即使内部如此的复杂,却又以完整独立的个体形象映入我们的眼中。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作为个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

人的和谐发展不仅包括人的各方面要素的和谐、个性的和谐,也包括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属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人的精神属性,赋予了人不断提升自身本质力量、开发自身能力资源的条件,同时,也使得精神需要成为人的需要的基本方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除了满足吃、喝、住这些自然需要外,还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满足求真、向善、爱美的需要。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人的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标志。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在物质生活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的精神属性愈益彰显、精神生活愈益丰富的过程。

总而言之,人的和谐发展,是由人内外在各种关系的状态界定的,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个人内在性等各方面的关系由紧张、对抗走向松弛、和谐。人的和谐发展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发展互为条件和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又是直接同一的。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动的时候,伴随着它的必将是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以及由此出现的复杂状况,而这些都是让那些企盼简单生活的人们所烦乱的,而只有人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和摆脱出来,人和社会才能处于协调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全文)[R].(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

和谐发展范文篇6

一、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概念

和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失衡,混乱,危机,冲突和对抗等相区别。是指事物内部运行结构的均衡、稳定、有序、持久的一种整体状态,一个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相关因素互相依存,彼此协调。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中的人都讲社会道德的社会。社会道德是指存在于某个社会的人们。为了“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虽然,当社会中的人们都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没有社会矛盾的。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1和谐社会的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人和自然的和谐指要确保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可承受能力之间的和谐,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发燕尾服而断绝子孙后路。人与社会的和谐指在让每一个社会成员深切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要加强民主法治的建设与实施。促进社会形成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良好风气,人自身和谐指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然而社会是由人与人组成的。社会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人又是改造自然的主体,人类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是关健,它直接影响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级目标。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双向互动、具有一致性的历史发展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社会历史规律脱离人的作用的自然结果,而是社会上无数个人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结果,是人的自觉活动的结果。正是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由可能成为现实。但同时,个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在社会发展中实现的,没有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个人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条件。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脱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去谈个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而脱离人的全面发展去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只能是抽象的假想。

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都需要通过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来实现。人的生命存在总是以单独个体的人的存在为最根本形式,人的和谐发展最终也要落脚到个体的人的自身和谐发展。

就单个人而言,人的和谐发展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所赋予的每个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综合平衡的开发调动。只有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人的主体能力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整个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才有可靠保证和基础;只有每个人身心和谐,心理处于积极健康的状态,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社会成员显示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个性,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才能得以实现。

三、阅读对人生的影响

3.1阅读可以使人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阅读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把我们从狭窄的目前,延伸到过去和未来、国内和国外。近代哲学家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阅读所有的好书,就像是和历史上所有完人谈话。”从而扬长避短,修正自我,坚定追求。

3.2阅读可以启迪智慧、思考人生、丰富阅历

阅读是引导人们自我探索与思考的助推器。书籍所具有的影响力就是可以刺激人们自我思考,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灵感。当我们独自思考,我们的思路难免受自身经验、视野所限,而通过广泛阅读可开阔思维、启迪智慧,使人走出自己思维的藩篱。正如叔本华说的:“阅读就是借别人的头脑替自己的头脑思考。”

3.3阅读是脱胎换骨、抚慰心灵的过程

读书之所以能令我们的内心及外在言行举止甚至外貌产生脱胎换骨的转变,从而展现崭新风貌,正是由于那一本本充满智慧的书籍、闪烁灵动的文字与我们心灵不经意相遇,那每一瞬间的感应,不留痕迹地为我们缓缓试去了心上沉积的厚灰,带给我们一缕阳光,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有智慧的人,在性格上成为健康、明朗、向上的人。

3.4阅读是不断阅读自己,成就自我、完善自己的过程

英国作家汤姆斯说:“阅读所获得的最大快乐,是好像透过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心灵。”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3.5阅读是实现梦想的阶梯

阅读除了让我们能在其中觅得自己的人生目标。还为我们搭建了迈向目标的天梯。阅读使我们从中吸取别人的人生经验、摒弃生活中的污浊、绕过生活中的暗礁,可以说多阅读可以让我们在不同的人生体验中,站在别人的肩膀攀升。因此说阅读为我们缓缓筑起一阶又一阶、一道又一道日益趋近美丽梦想的阶梯。总之,通过科学阅读可以让人自身和谐的发展。

四、图书馆是保存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它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具有任何其他文化机构所不能代替的教育职能

4.1图书馆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它无条件的向所有人开放,是广大公民提高文化素质最便捷地方。在图书馆没有学历没有身份没有年龄等等的差别,公民在这里可以平等的阅读,平等的获得阅读的机会。

4.2图书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图书馆是最广泛、最完整地保存人类经验、知识、精神财富的殿堂,公民在这里可以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任何书籍与电子信息。

4.3图书馆开展丰富的读者活动及大众阅读指导可以培养不同读者阅读习惯,引导读者科学、合理的获取信息知识。

可见图书馆是广大公民获取信息资源最公平、最便捷的受教育的殿堂,读者可以在图书馆有效的阅读、学习,最终达到自身的和谐发展。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杨蔚刘道鹏《试论人的和谐发展的现实维度》

和谐发展范文篇7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产业兴旺、城乡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走势强劲”的富民强市目标,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和谐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与城市和谐共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从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和谐发展。为此,必须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加快城镇化步伐的同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岳阳市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志愿者行动和“百村示范”工程,以城市之力带乡、以工业之力促农、以社会之力帮村;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种养业,工厂化、园区化的加工业,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业,生态化、多样化的涉农新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农民,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经过不懈努力,岳阳市农村呈现出了经济持续增长、社会持续稳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坚持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把发展社会事业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岳阳市围绕促进教育公平,从调整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入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妥善解决城市低收入者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问题;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文化产业基地;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保健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培训乡村医生,进一步增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着力改善民生,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统筹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是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必须坚持富民为本、利民为大、安民为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岳阳市每年都要集中人力财力,为群众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以创新推动创业,以创业推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把加强社会保障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要事来抓,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惠及全市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岳阳市大力实施以“生态岳阳”为主题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对矿产、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加快推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加强洞庭湖、汨罗江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注重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废纸制浆、垃圾发电、化工“三废”回收转化等废旧资源再生利用和风能、太阳能、沼气的开发利用。

和谐发展范文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良好家风;党员;社区;家庭

建立和谐社会,营造良好家风,是我党所提出的重要理念。和谐社会,既人民物质、精神的双重和谐。良好家风,主要体现在自我修养,及家庭成员修养两方面。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不乏部分官员及群众,未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良好家风的营造方法加以研究较为重要。

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家风的现状及要点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及良好家风营造现状。党的召开后,我党再次强调了反腐败的重要性。前,中央查处的官员数量,已超过100名,纪检监察机关的结案数量,已达21.8万件。上述数据,目前仍处于上升趋势。上述现象表明,我党的反腐败力度正在不断提高,表达了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心[1]。但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部分官员仍存在着贪污腐败等问题。群众的家风,同样亟待提升。可见,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路径,解决上述问题,已迫不及待。(二)和谐社会的构建及良好家风营造要点。社会由家庭构成,和谐社会体现在家庭中,既良好的家风。可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要点,在于营造良好的家风。家庭由不同的成员构成,各成员共同生活,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生活作风,往往会相互影响。如家庭中某一成员,存在着“贪污腐败”、“盗窃”等行为,其余成员同样会因此而出现不良行为。可见,营造良好家风的要点,在于规范每一位成员的行为[2]。将上述要点,纳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良好家风的营造过程中,是增强我国整体实力的基础。

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家风的途径

(一)官员发挥带头作用。我国政府官员应发挥带头作用,规范自身的行为,同时,积极纠正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良好家风的营造奠定基础。例如:当面对行贿行为时,官员应坚决给予拒绝。同时,应加强对行贿人员的教育,避免同样的行为再次发生。当面对家庭成员受贿的行为时,官员需在退回受贿财物的基础上,对家庭成员给予严厉的批评。除此之外,官员同样需加强对个人行贿行为的控制。不得以任何目的及理由,给予其他官员贿赂。官员带头作用的发挥,将使社会形成“廉洁奉公”的环境,使家庭形成“自我约束”的家风。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良好家风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二)社区发挥引导作用。社区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良好家风的营造提供保证。例如:社区可在固定时间内,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联欢大会。联欢大会的主题,可以设置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家风”。大会上,社区居民可以自导自演各类节目。而社区则需根据群众所编排的节目在宣传和谐社会理念方面的价值,给予其评分。评分最高节目的参与者,均有机会获得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奖励。上述活动的召开,有助于宣传和谐社会理念,使社区居民认识到营造良好家风的重要性。进而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家风营造水平的目的。(三)群众加强自我约束。群众应提高自我意识,应对社会产生责任感及归属感。通过加强自我约束的方式,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发挥力量。目前,我国因盗窃、抢劫等案件入狱的罪犯数量正在明显提升。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与部分群众受教育水平低、缺乏自我约束意识有关。除通过普及教育的手段解决问题外,群众的自我约束,同样属于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我国群众应从自我做起,通过网络以及图书馆等平台,主动学习法律以及科学文化知识。在提高自我文化修养的同时,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性。并通过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减少社会中各类案件的发生几率,使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可能。(四)家长发挥榜样作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在青少年尚无自我约束能力,世界观尚未形成时,家长应主动发挥榜样作用,加强对孩子行为的引导。以在营造良好家风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以校园暴力为例,近些年来,网络平台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逐渐增多。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学校监管不利。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影响,是校园暴力发生的根本原因。对此,我国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同时,礼貌对待他人,主动帮助他人,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以确保青少年能够以等同的态度对待同学,在改善家风的同时,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理念、营造良好的家风,我国官员应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基础上,纠正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社区应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家庭宣传及社区活动等途径,改善社区环境。群众应加强自我约束,从小事入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家长则应发挥榜样作用,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优秀的人才,为我国整体实力的提升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叶少敏.新形势下加强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路径探析——以福建省平和县为例[J].经济师,2018,12(03):44-46.

和谐发展范文篇9

关键词:创新和谐发展

建立和谐社会需要寻找到实现的途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在现代社会中,管理是普遍的行为,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要取得和谐的发展,首先政府必须要转变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一、管理目标创新是和谐发展的前提

从管理的原本涵义看,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显然,构成管理的第一要素是组织目标、然后才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协调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偏重于采取各种手段来取得经济的增长,但对经济增长的目的却存在许多误区,片面地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发展。各级政府的决策者们对下属政绩的评价主要看经济指标,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这些误区的根源皆因我们原先的发展目的存在着偏差,这是近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党中央先后提出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及强调“自主创新”等,这不仅是我国在新世纪中的发展宗旨,更是各级政府进行管理的指导方针,在这个新的管理目标指引下,各级政府才能在决策、组织、领导和监督职能上形成与和谐社会相一致的新的管理机制,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执行。也唯有如此,才能提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确立新的管理目标,这是取得和谐发展的前提。中央提出人本化的发展目标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深刻地分析了国内外的环境特点之后,为顺应时代潮流而做出的一种前瞻性决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已开始具有知识社会的一些特征。我国尽管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在许多方面都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包括在管理思想方面。这使得我国的发展不必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可以适度超前,甚至还可以走得更快一些。所以,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恰逢其时,这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客观要求。同时也应看到在现实生活中,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确实出现了某些不协调的现象,说明经济发展的思路需要修正,如不及时调整,将会影响到中国长期稳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种前进的方向,而且也是一种协调机制,它将发挥一种基础平台的作用。使经济与社会形成良性的互动。所以,科学发展观是再造政府管理流程的一个导向性因素,在其指引下,政府所拥有的各种管理资源应当重新整合,以向社会成员提供一种效率更高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政府在新的管理目标设定之后,才有可能进行筹划安排,包括战略决策、发展规划、施政措施和管理模式等,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去引领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要制定新的发展目标体系。随着管理目标的重新调整,各地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上,也要顺理成章地体现出这一变化。各地政府应坚决抛弃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的惯性思维,对已经制定的目标体系进行重新审视和修订。前年春季发生在江苏省的“铁本案”,就是一桩在追求单纯经济增长的惯性思维下而发生的大案。试想如果当地政府的各部门都树立了和谐发展的观念,那么在该项目的立项、批地、拆迁和建设过程中,不论在哪一个环节上都可以制约该项目的盲目上马。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形成一整套以追求“和谐发展”为根本的目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仅有先进的经济发展指标,如绿色GDP的增长,还要有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指标。同时,在经济发展指标中要突出建立“和谐经济”以及体现出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和谐程度的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该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抱有这样的观念:即经济增长更应该被视为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使社会和谐而健康,使全体公民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在制定过程中,也应该发挥人本化的思维,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协调机制和渠道,发动市民积极参与,激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让当地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成为激励和凝聚市民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是要建立新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标准,既是衡量各级干部政绩的一个尺度,也是一种整合的力量。以往的评价机制,不仅在内容上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权重,而且给各级干部打分的也只有上级和权力部门,形成了干部“眼睛朝上”的习惯,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很不利的。因此要从根本上建立一整套衡量各级干部政绩的评价体系和机制。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各地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指标体系,形成了最有效的评价目标。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要体现出人本化的倾向,比如应考虑除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外,应增加网上评价和各类民间组织的评价,这样不仅能形成一种监督机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来自上级的干预和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利益的纠葛,使得民心民意能够形成引导和激励各地干部的一种力量。总之,要逐渐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和谐社会管理目标实现的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从而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二、管理思维创新是和谐发展的动力

管理作为一种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其管理思维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只有确立了和谐的观念,才能带来和谐管理的新局面。科学发展观与“追求和谐”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思维,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思维。我们应该在三个方面去体现这些新的管理思维,以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新鲜的血液。这些新思维是:

第一,人本化思维。管理的人本化思维,其核心是为了“广义上的人”(全体社会公众),人成为管理的“中心”和“目的”。在这个宗旨的感召下,各类社会组织都应当把“履行社会责任”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这是人本化管理思想的实质,也是一条贯穿于现代管理之中的基本线索。各类社会组织尽管具有相互迥异的具体目标,但都应该在这个宗旨之下统一起来,形成一种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社会体系。在人本化管理思维的基础上,很自然就产生了三个人本化的具体管理原则:一是要强调“社会成员主体”意识,其含义是:虽然在管理实践中广大社会成员仍旧是管理的“客体”,各级政府是管理的“主体”,但要求政府管理者在意识上应将社会成员视为管理主体,要站在社会成员的角度和利益上去进行管理,对社会成员的各种权益加以保护和尊重,这样就从根本上建立起管理领域内的和谐关系。二是强调“社会成员参与”的管理方式,这是社会成员主体意识在管理活动中的体现。以往的管理尽管也强调成员参与,但其根本用意是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去利用成员的积极性。而人本化管理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社会成员本身的利益,在这里,社会成员并不是局外人,而是直接受益人。所以同样是强调参与,实质却不一样,后者的激励机制更为深刻和强大。三是强调“社会成员发展”的理念,即认为全社会成员共属一个大家庭,都是社会利益共同体的一员,政府需要高度关注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和精神境界,不仅要满足其各种精神需求,而且有责任采取各种措施来促使其提高,使之成为一个对社会具有更大价值的人。如果各级政府能够确立这种和谐的管理新思维,那么,政府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去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从而使政府管理进入到一个和谐的崭新境界。

第二,新型化思维。在目前的知识社会中,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静悄悄的变化,服务业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同时,可持续性发展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各国朝野的共识“必须在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去发现中国公共管理的生长点”。在这里,管理的新型化思维有二个含义:其一是指政府应依据经济发展的新型化趋势,对政府内部的权力结构和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管理体制要加以改革。目前的政府的管理结构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在权力结构上侧重于集权型,在组织结构上侧重于直线制,在经济管理方式上侧重予行政干预,这些都与经济发展的新型化趋势不相符合。改革的思维是要变集权型管理为分权型管理,在城市中将管理的重心下移,赋予城区和社区以更多的权限在组织结构上要试验网络型的管理结构,进一步发挥计算机网络和管理软件的强大功能,增强组织的活力,提高办事效率;在经济管理方式上要谋求“二只手”的配合机制,借助市场之手来达到调控的目的。同时吸收各种先进的网络时代的理念和手段,采用大量的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其二是指政府应当为经济的新型增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大力促进服务业以及“虚拟化”产业的增长。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尤其是新型服务业它所要求的软环境更为全面和细致,不仅要求市场环境健全完善,而且要求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如人才、知识、信息、文化、教育等环境的配套;不仅要求政府开明,而且要求政府提供高效的服务,而这一切都要依靠政府的新型化管理来达到。

第三,软管理思维。凡是改革一种管理形态,表面上的硬约束条件比较容易改变,而潜在的软约束条件则难以改变我国不仅经历过漫长的农业社会,而且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许多落后的传统和习惯至今仍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它们的影子至今在各级政府的管理中仍然存在。软管理的新思维主要指:第一要塑造一种优良的“政府文化”。其中最核心的是各级政府在处理当地事务中所遵循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它是地方政府与中央共享的认识平台。如果这种政府文化能够形成,不仅会自觉地与中央保持一致,增加政策上的协调,而且在管理中会产生强大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二是各级政府要注重实质性的管理变革,淡化形式上的变革。根据十几年来政府管理改革的实践,可以看出实质变革的意义要重于形式变革。许多情况表明,实质的变革一定能带来某种形式的变革,而后者的变革却不一定带来前者的变革,往往只具有一个新的“外壳”。各级政府在进行管理变革时,要抛弃无实质内容的形式上的更新,注重谋求实质的或者“内外并重”的变革,以软性的、非正式约束条件的改革为突破口,争取在管理中形成一种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期发挥长期的潜在的作用。

三、管理模式创新是和谐发展的保障

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为了实现和谐发展的目的,各级政府的管理模式应当大力创新并使之职能化,它不仅可以使各级政府管理具有自发的调整功能,不断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主动地改变环境,引领经济社会朝着和谐与健康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创新可以使政府更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任何管理都是一种系统管理,外界大系统的任何变化必然要对内部的管理产生影响。政府的管理也不例外,也需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来不断地调整和变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环境的变化特点主要是全球化、市场化和知识化。全球化环境给管理带来的问题比较多,由于信息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市场的整体性和联动性比以前都提高了,这给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全球经济化的进程,过剩经济开始蔓延,再加上知识经济的冲击,因而对于经济的发展,规模和产能都已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管理、知识、智慧和文化等。同时市场化进程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事物,市场运行规律在我国的表现还不是很充分,易造成管理的盲目性。总之,上述环境特点要求政府管理必须具有“快速应变”和“不断创新”的协调机制,管理上的任何僵化模式都会遇到更大的压力。管理刨新的最大优势就是使各级政府充满活力,时刻保持着对环境的敏感性并具有一个弹性的管理架构,随时关注环境的演变、审视本身的缺陷、设计更好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构建和谐社会在我国是一项伟大的创新实践,因此各级政府的管理也必须要“与时俱进”,在政府管理目标与内外部环境之间建立“和谐一致”的促进机制,才能保证这个实践的成功。

第二,创新可以使政府更好地转变管理职能。树立科学发展观既不是时髦的口号,也不是一种临时性的政策,而是一种关系到中国未来长期发展的根本思考,必将在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深刻地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走势。为了改善经济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不和谐的现象,需要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关键”。从发展角度看,一个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在传统的管理模式框架里来进行,因为新的管理目标需要有新的管理手段来实现它。和谐发展的思想不仅要求对传统的管理职能进行彻底的变革,而且要求催生新的管理职能。比如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实现的根本途径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而是要依靠广泛的社会资源即各类民间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目前各级政府的管理缺乏吸收各界参与决策的机制,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必须加以创新。此外,还应看到政府的管理创新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保持管理“持续创新”的态势,并使之职能化,使各级政府的管理模式能够自觉地进行调整,在措施上保证和谐发展的顺利进行。

第三,创新可以革除目前政府经济管理的弊端。去年以来,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的投资仍然热度不减,说明了在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上存在着许多弊端,必须及时地加以革除。首先在发展观念上,要革除“为了增长而增长”的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其次在管理方式上,要革除行政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即习惯用行政意志来取代市场机制,用行政的手去排斥市场的手;三是在市场环境建设上,要讲求市场的“游戏规则”,建立与完善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保障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这些经济管理弊端的存在,极易造成国内经济的一哄而起和大起大落,给宏观调控带来难度。同时这些管理弊端也是实现和谐发展宏伟目标的最大障碍。如果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缺乏管理创新的机制,抱着旧衣钵不放,对管理环境的变化失去丁反应能力,则很难适应未来的和谐发展的需求。

和谐发展范文篇10

企业工会作为基层组织在了解职工的需求、听取和反馈职工的意愿和建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位工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劳动者与企业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两者在利益的获得上是一致的。促进企业发展,是维护职工利益的根本保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石化企业中,职员的工资水平差异大,有人每年收入十几万,几十万,有人却只有几万。石油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野外作业不仅身心疲惫,而且风险高。而石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石油人的辛勤工作,每一滴石油都是他们辛苦劳动的结晶。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劳动者是其根本动力,企业离开劳动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将停滞不前。对于劳动者来说,在企业工作获得薪金是其生活的主要来源,是获得物质利益的基本途径。因此,工会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必须要确保劳动者与企业和谐发展,互利共赢。要想保证劳动者与企业和谐发展,就必须发挥工会在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上的作用。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的石化公司来说更应该以身作则,企业工会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机制,为职工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约束,一方面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行。科学有效的机制主要包括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是劳动关系的保险机制,在利益的分配上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共存的分配制度,在保证能够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基础上,控制工资差距,体现分配的公平性。诉求表达机制是职工表达意愿、提出意见的一个重要保障,建立公开透明的诉求表达机制是促进企业发展、尊重员工的重要途径。矛盾调处机制在协调、解决劳动纠纷和劳动关系矛盾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权益保障机制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原则上,保证双方权益不受侵害,达到利益最大化。在促进工会与企业和谐发展上,工会必须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为保证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

二、企业要重视工会的功能,加强与其联系

工会是连接职工与企业管理阶层的桥梁和纽带,在企业内部的建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正确处理好工会与企业的关系,取得企业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是企业工会发挥作用的关键。企业一方面必须重视工会在处理劳动关系上的重要作用,将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落实到实处,而不是仅仅挂在口头上,保证工会的经费、人力、物力充足,加强企业内部的工会建设,努力做好工会组织的工作,从而确保工会能够履行其职能;另一方面要与其加强联系,认真听取工会的意见,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调整工会与企业的关系。

(一)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增强其活力

要发挥企业工会的功能,企业必须要加强工会的建设,除了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优配强工会干部外,还必须从细节入手,支持和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增强其活力,以显示对其的重视程度。比如每年定期挑选一些职工,对其加强专业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等等。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来不断增强企业工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比如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对于石化大型企业来说,建家活动的重心要下移,把“家”建在车间班组。另外还可以深入开展以“双爱双评”为主要内容的建家活动;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推动企业建立和谐稳定、互利共赢的新型劳动关系。

(二)密切与企业工会的联系

工会作为一个基层组织,在密切与职员的关系、了解职员在工作中的需求以及对企业的建设意见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企业上层管理人员所不能获得的信息,因此,企业必须与工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能够及时掌握员工的动态。企业可以拓宽与工会进行沟通的渠道,充分运用电话和网络的信息交际功能,为加强企业与工会之间的联系提供更多的途径。另外,还可以建立公开、透明、畅通的民主决策制度,有利于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