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12:22: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和谐发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和谐发展

生态税和谐发展

目前,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最终体现为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就是在平等的原则下,人人享有同等的机遇和权利,以达到最终资源配置上的公平。从社会角度看,就是执政党要调节各社会成员间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缩小社会收入贫富差距;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就是要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生态,体现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公平。

从另一角度来看,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社会公平、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以为经济发展了,政治就必然稳定,危机就必然化解,社会就必然和谐。经济危机是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加以化解,社会危机只有通过付出巨大的政治成本才能消除,而环境危机一旦发生,将变成难以逆转的民族灾难。为此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而保护环境就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促进社会公平,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一、环境不公导致社会不公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并不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GDP翻两番,维持中国经济列车高速运行。但一度以来依靠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使资源环境付出巨大代价,资源紧缺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据测算,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倍,中国的年能源消耗量是日本的10倍,是美国的5倍。严峻的环境与资源形势不容中国再沿袭粗放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但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仍沿袭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只有世界的4%,耗用的钢铁、煤炭、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31%和40%.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人均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工业化、城市化、就业压力、资源短缺、贫富差距搅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累积成中国严峻的社会难题。某些人的先富牺牲了多数人的环境,某些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环境不公加重了社会不公,表现为:

1、城乡不公平。中国农民为中国现代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却愈来愈被排挤在现代化成果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1.8:1,扩大到90年代的2.5:1,2003年更达到3.2:1.拿环境来说,中国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中国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农村在为城市装满“米袋子”、“菜篮子”的同时,出现了地方衰竭、生态退化和农业水源污染。

2、区域不公平。几十年来,中国资源富集的不发达地区源源不断地将资源输往发达地区,如今已积累了发展力量的发达地区却没有给予不发达地区足够的补偿。不发达地区在竞争中日趋落后,中国的区域差距日趋扩大,严重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统一和谐。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50%增加到59%,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却相应下降。环境也是如此。西部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和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长期以来开发森林和矿产,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对西部地区不断提出限制发展、保护环境的要求,而保护的成果却主要被发达地区无偿享用。环保上的区域不公平是明显的,“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没有得到落实。

查看全文

建设和谐企业 推动和谐发展

建设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大庆油田呼伦贝尔分公司坚持用和谐发展的办法来处理环境、地域、人文以及复杂地质条件给油田发展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使和谐企业建设扎实推进,并实现了油田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企业与地方双赢。

加快发展面临新难题

大庆呼伦贝尔油田是大庆油田在谋求“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进程中,走出大庆本土,于2001年7月跨省开发建设的一个新兴油田。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距大庆油田总部1000多公里。呼伦贝尔油田在开发建设上面临多重困难:地处高寒地区,无霜期只有103天,这意味着施工周期短,而油田基本建设任务必须“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工作难度很大;呼伦贝尔草原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对油田勘探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伦贝尔市属边境地区,聚集着众多少数民族,不同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给相互间的沟通带来难度;呼伦贝尔油田属复杂断块油田,地质条件复杂,我们缺乏开发类似油田的经验。

在企业发展中,这些困难导致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一是由于远离家园、远离亲人,工作和生活条件差,员工存在思想波动。二是异地开发作业,难免会与周边利益群体在生产占地、道路使用等方面产生矛盾。三是呼伦贝尔油田上马之初便承担着快速上产的重任,这给各项基础不尽完善的新油田带来规范运行上的矛盾。四是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实施石油开采的大型作业,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五是老传统与新机制存在矛盾。

以和谐发展破解难题

立足于解决油田发展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我们提出在促进“五个和谐”中实现呼伦贝尔油田的科学发展。

查看全文

和谐文化促进和谐发展——写在两会开幕之际

空气质量、汽车尾气排放、收入差距、地区差别、安全生产、看病难、看病贵、教育公平、沙尘暴、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些社会关注率极高的热点,正是深化改革中亟须解决的“经济一腿长、社会一腿短”的突出问题。人们看到在过去的五年,党和政府情系民生,脚踏实地着手解决这些难题。这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策应运而生。 和谐文化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引导和支撑,成为“十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闪光点。

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十五”时期起步的和谐文化建设,推崇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在社会生活中,它的突出功能,就是引导人际和睦、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和谐文化给“和而不同”的文明传统,注入了新的内涵。一场又一场报告会,一次又一次电视访谈,共和国的部长们面对群众,讲解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解答群众心中的疑虑。人们还记得,为了解决钢铁、水泥、电解铝投资过热等问题,中央决定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相随而来的,是各种议论甚至争论。为了统一思想,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等五部委举办的报告会上,耐心解疑释惑。和谐文化,就是这样,对于不同认知讲沟通,遇到不同意见讲疏导。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刻的“十五”时期,和谐社会战略决策的提出,深得民心,吸引人心;和谐文化的建设和推广,凝聚了不同利益群体创造新生活的意志和情感,把全国上下方方面面拧成有序改革、开拓创新的合力。

和谐文化给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三下乡”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这些活动为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时期开展的以人为本的公民道德教育,使尊重人、关爱人、帮助人的理念成为和谐文化创建的主旋律。

关系千家万户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得人心,给人们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学校、社区、家庭,教育、公安、司法,与未成年人相关的社会各方面,为了还给孩子们一片净土蓝天,编唱新童谣、整顿网吧、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开办家长学校……做了大量工作。

查看全文

财政改革和税制优化和谐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惊人成就,然而也出现了诸如收入差别扩大、社会保障薄弱,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亟须政府增加转移支付和提供更多的公共消费品。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企业要求减少税赋的压力。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应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消费品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继续改革税制,优化税率;继续缩小政府消费,提高政府效率;加大扶贫力度,建立可行的私人捐献免税法,鼓励私人扶贫;发挥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调节收入分配和筹措资金中的作用。

关键词:财政改革;税制优化;公共产品;和谐发展

一、引言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正经历着近代以来最好的经济发展时期,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9%.中国惊人的经济成就,赢得世人普遍赞誉。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种种挑战,如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贫富差别,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公共消费品不足,教育投资欠缺,环境污染,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影响中国社会和谐与经济持续发展,也都与公共财政有关。本文探讨如何通过公共财政改革,解决上述这些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持续发展。

公共财政涉及到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税收政策制定,及种种干预措施。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指出,每个人在市场上追求个人利益可以达到促进社会利益的目标。然而,市场会失灵,市场运作的结果可能不是社会理想的结果。例如,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可能不公平;市场决定的教育投资可能不够;市场决定的污染环境的产品产量可能太高;市场决定的公益品的产量可能太低;等等。这就产生了对政府干预的需要。斯密本人也并没有否定政府的作用。

许多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也曾出现过中国目前出现的问题。18世纪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之后蔓延欧美。机器开始代替手工,工厂代替作坊,私营企业自由竞争,市场调节经济,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城市化开始,财富急剧增加,贫富悬殊增大,环境污染加剧。经济的大发展和市场失灵促使作为研究政府行为和干预措施的公共经济学产生和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公共经济学不断发展,并直接影响政府行为和决策。工业化国家加强了劳工保护的力度,限制工作长度,保障工作条件,制定最低工资,提供医疗保障,发放退休金、失业救济金,实行中小学义务教育,等等,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保证了经济持续增长。

查看全文

人的和谐发展社会维度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人的和谐发展的核心内涵——多维度关系的协调有序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人的和谐发展的基础;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的当然内涵;个人内在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人的和谐发展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之中、谈到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人的和谐发展在本质上是围绕人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和谐、人源于自然,存在于自然、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总是不断地通过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社会和谐、人的和谐都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和谐发展应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解放、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都需要通过人自身的和谐来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不仅包括人的各方面要素的和谐、个性的和谐,也包括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等,具体请详情见。

摘要:社会的和谐以人的和谐为依托。人的和谐在本质上是人的关系的和谐和人自身的诸多方面的和谐,是围绕人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和迈向和谐的过程,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个人自身和谐四个维度。

人的和谐发展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现实追求和理想目标,然而,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的和谐,最终要落脚到人的和谐发展问题上,它是以人的关系的和谐和人自身的诸多方面的和谐为依托的。本文拟就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人的和谐发展维度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一、人的和谐发展的核心内涵——多维度关系的协调有序发展

什么是和谐?和谐是一种状态,有一定幅度和范围,是多种事物在保持特性差异和同种事物之间保持层次差别的基础上的符合一定“度”的统一,即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状态。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是承认差别和多样性。

谈到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离不开对人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存在状态的考察。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界定为我们思考人的和谐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人是社会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其次,人是实践活动的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2]人的本质的实现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无限开放的动态创造过程。在此意义上,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质量(包括和谐)就是一致的、同一的。

查看全文

阅读学习实现和谐发展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概括为28个字“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概念

和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失衡,混乱,危机,冲突和对抗等相区别。是指事物内部运行结构的均衡、稳定、有序、持久的一种整体状态,一个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相关因素互相依存,彼此协调。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中的人都讲社会道德的社会。社会道德是指存在于某个社会的人们。为了“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虽然,当社会中的人们都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没有社会矛盾的。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1和谐社会的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人和自然的和谐指要确保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可承受能力之间的和谐,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发燕尾服而断绝子孙后路。人与社会的和谐指在让每一个社会成员深切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要加强民主法治的建设与实施。促进社会形成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良好风气,人自身和谐指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查看全文

坚持统筹兼顾 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产业兴旺、城乡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走势强劲”的富民强市目标,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和谐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与城市和谐共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从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和谐发展。为此,必须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加快城镇化步伐的同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岳阳市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志愿者行动和“百村示范”工程,以城市之力带乡、以工业之力促农、以社会之力帮村;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种养业,工厂化、园区化的加工业,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业,生态化、多样化的涉农新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农民,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经过不懈努力,岳阳市农村呈现出了经济持续增长、社会持续稳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坚持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把发展社会事业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岳阳市围绕促进教育公平,从调整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入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妥善解决城市低收入者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问题;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文化产业基地;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保健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培训乡村医生,进一步增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着力改善民生,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统筹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是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必须坚持富民为本、利民为大、安民为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岳阳市每年都要集中人力财力,为群众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以创新推动创业,以创业推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把加强社会保障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要事来抓,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惠及全市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岳阳市大力实施以“生态岳阳”为主题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对矿产、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加快推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加强洞庭湖、汨罗江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注重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废纸制浆、垃圾发电、化工“三废”回收转化等废旧资源再生利用和风能、太阳能、沼气的开发利用。

查看全文

浅析社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家风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社会的细胞,营造良好的家风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以来,多次强调优良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从“小家”着眼“大家”。一家之荣辱,关系到党风、政风、国风之面貌,通过传承营造良好家风氛围能够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促进我国人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良好家风;党员;社区;家庭

建立和谐社会,营造良好家风,是我党所提出的重要理念。和谐社会,既人民物质、精神的双重和谐。良好家风,主要体现在自我修养,及家庭成员修养两方面。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不乏部分官员及群众,未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良好家风的营造方法加以研究较为重要。

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家风的现状及要点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及良好家风营造现状。党的召开后,我党再次强调了反腐败的重要性。前,中央查处的官员数量,已超过100名,纪检监察机关的结案数量,已达21.8万件。上述数据,目前仍处于上升趋势。上述现象表明,我党的反腐败力度正在不断提高,表达了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心[1]。但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部分官员仍存在着贪污腐败等问题。群众的家风,同样亟待提升。可见,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路径,解决上述问题,已迫不及待。(二)和谐社会的构建及良好家风营造要点。社会由家庭构成,和谐社会体现在家庭中,既良好的家风。可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要点,在于营造良好的家风。家庭由不同的成员构成,各成员共同生活,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生活作风,往往会相互影响。如家庭中某一成员,存在着“贪污腐败”、“盗窃”等行为,其余成员同样会因此而出现不良行为。可见,营造良好家风的要点,在于规范每一位成员的行为[2]。将上述要点,纳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良好家风的营造过程中,是增强我国整体实力的基础。

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家风的途径

查看全文

深究政府管理创新与和谐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贯彻科学发展观,谋求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各地政府必须要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完成这个使命。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容包括管理目标的创新、管理思维的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创新,这三方面的创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创新和谐发展

建立和谐社会需要寻找到实现的途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在现代社会中,管理是普遍的行为,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要取得和谐的发展,首先政府必须要转变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一、管理目标创新是和谐发展的前提

从管理的原本涵义看,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显然,构成管理的第一要素是组织目标、然后才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协调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偏重于采取各种手段来取得经济的增长,但对经济增长的目的却存在许多误区,片面地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发展。各级政府的决策者们对下属政绩的评价主要看经济指标,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这些误区的根源皆因我们原先的发展目的存在着偏差,这是近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党中央先后提出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及强调“自主创新”等,这不仅是我国在新世纪中的发展宗旨,更是各级政府进行管理的指导方针,在这个新的管理目标指引下,各级政府才能在决策、组织、领导和监督职能上形成与和谐社会相一致的新的管理机制,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执行。也唯有如此,才能提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确立新的管理目标,这是取得和谐发展的前提。中央提出人本化的发展目标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深刻地分析了国内外的环境特点之后,为顺应时代潮流而做出的一种前瞻性决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已开始具有知识社会的一些特征。我国尽管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在许多方面都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包括在管理思想方面。这使得我国的发展不必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可以适度超前,甚至还可以走得更快一些。所以,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恰逢其时,这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客观要求。同时也应看到在现实生活中,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确实出现了某些不协调的现象,说明经济发展的思路需要修正,如不及时调整,将会影响到中国长期稳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种前进的方向,而且也是一种协调机制,它将发挥一种基础平台的作用。使经济与社会形成良性的互动。所以,科学发展观是再造政府管理流程的一个导向性因素,在其指引下,政府所拥有的各种管理资源应当重新整合,以向社会成员提供一种效率更高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政府在新的管理目标设定之后,才有可能进行筹划安排,包括战略决策、发展规划、施政措施和管理模式等,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去引领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查看全文

简述工会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一、工会发挥自身优势,保证劳动者与企业互利共赢

企业工会作为基层组织在了解职工的需求、听取和反馈职工的意愿和建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位工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劳动者与企业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两者在利益的获得上是一致的。促进企业发展,是维护职工利益的根本保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石化企业中,职员的工资水平差异大,有人每年收入十几万,几十万,有人却只有几万。石油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野外作业不仅身心疲惫,而且风险高。而石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石油人的辛勤工作,每一滴石油都是他们辛苦劳动的结晶。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劳动者是其根本动力,企业离开劳动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将停滞不前。对于劳动者来说,在企业工作获得薪金是其生活的主要来源,是获得物质利益的基本途径。因此,工会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必须要确保劳动者与企业和谐发展,互利共赢。要想保证劳动者与企业和谐发展,就必须发挥工会在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上的作用。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的石化公司来说更应该以身作则,企业工会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机制,为职工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约束,一方面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行。科学有效的机制主要包括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是劳动关系的保险机制,在利益的分配上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共存的分配制度,在保证能够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基础上,控制工资差距,体现分配的公平性。诉求表达机制是职工表达意愿、提出意见的一个重要保障,建立公开透明的诉求表达机制是促进企业发展、尊重员工的重要途径。矛盾调处机制在协调、解决劳动纠纷和劳动关系矛盾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权益保障机制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原则上,保证双方权益不受侵害,达到利益最大化。在促进工会与企业和谐发展上,工会必须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为保证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

二、企业要重视工会的功能,加强与其联系

工会是连接职工与企业管理阶层的桥梁和纽带,在企业内部的建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正确处理好工会与企业的关系,取得企业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是企业工会发挥作用的关键。企业一方面必须重视工会在处理劳动关系上的重要作用,将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落实到实处,而不是仅仅挂在口头上,保证工会的经费、人力、物力充足,加强企业内部的工会建设,努力做好工会组织的工作,从而确保工会能够履行其职能;另一方面要与其加强联系,认真听取工会的意见,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调整工会与企业的关系。

(一)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增强其活力

要发挥企业工会的功能,企业必须要加强工会的建设,除了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优配强工会干部外,还必须从细节入手,支持和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增强其活力,以显示对其的重视程度。比如每年定期挑选一些职工,对其加强专业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等等。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来不断增强企业工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比如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对于石化大型企业来说,建家活动的重心要下移,把“家”建在车间班组。另外还可以深入开展以“双爱双评”为主要内容的建家活动;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推动企业建立和谐稳定、互利共赢的新型劳动关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