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德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21:48:35

和谐德育

和谐德育范文篇1

一、义门郑氏德育思想概述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由于我国社会结构现状与历史发展影响,儒家思想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德育指导思想,更为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其中,“义门郑氏”中的“义门”所指为“同居、聚食、并存、帮活”的大家族观念。这种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经过长期的岁月洗礼与发展演变,故而形成必然性的文化产物,即“家族文化”。甚至现代还经常传递的理念,例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好大一个家、中华儿女是一家等。中国古代社会更是把宗族观念的重要性提升到较高的实质地位。“义门郑氏”中的“郑氏”正是大家族、大宗族的历史典范。盛唐时期浦江县麟溪义门郑氏历经三朝,家族文化历史悠久,经脉不断影响绵长。该家族存在长达350年余久,素有“华夏文明、礼仪之家”之称。并逐步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德育思想,并成为前世“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主要为“忠、信、仁、义、孝”,将“仁爱、忠孝”精神以更为文化、深邃的家族方式呈现出来。同时,将这种精神化作为人处世、沟通交流的行为方式,对小到邻里之间、家族之间;大到社会交往、国家治理都造成相对的德育影响。

二、基于和谐社会思想的“义门郑氏”德育思想关联影响

(一)对和谐社会思想的稳定性巩固。随着与的重要讲话,都将“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和谐社会”重点强调“和谐”二字,“和”为融合互助、接纳并存;“谐”为协同发展、稳定平衡。和谐社会的实质就是保持社会各个方面、因素的平衡共存,以“人”为核心、以“生存”为目的,构建安全稳定、和气融融、协同发展、互助互存的完美社会结构与幸福氛围。而“义门郑氏”德育思想正是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诠释,将“孝”的含义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细化与诠释,以“孝”育德、以“孝”治家、以“孝”修身、以“孝”平天下。因此,“孝顺父母”是“义门郑氏”德育思想的核心实质。现今我国社会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当中,受到市场经济观念影响人们往往出现“沉迷金钱、权色、名利”的情况,进而导致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产生与发展,对和谐社会完善与构建造成极大的冲击影响。所以,“义门郑氏”德育思想可以对和谐社会完善构建与思想升华起到积极的稳定巩固作用,使人们思想不再浮夸、盲从,将仁爱、忠孝作为个人行为准则,进而推动了我国和谐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升华。(二)为和谐社会思想树立廉洁观。“义门郑氏”德育思想中的“义”为秉公执事、仁爱百姓、尚廉奉公、恪守法律。与讲话都将“依法治国、依法治党、严惩贪污”作为治党、治军的重要核心理念,和谐社会思想中的“公平、公正”正符合与“义门郑氏”德育思想中的“义”的含义。《郑氏规范》中有规定:“子孙出仕,有以脏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人祠堂。”可想“义门郑氏”德育思想中对贪污、不法者的唾弃与不相苟同,即“以廉为本”。因此,“义门郑氏”德育思想中的廉政观对现今和谐社会发展尤为重要。政府官员与执政者通过对“义门郑氏”德育思想的学习领悟,可以不间断的提升其自身综合素质与思想理念,并将廉洁为民、秉公执政作为基本纲领与行为准则。

和谐德育范文篇2

一、何为和谐德育

“和谐德育”早在八五期间,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德育学科组专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詹万生教授首次提出。“八五”期间,詹万生教授承担了国家教委重点课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现状调查研究。在进行大量调研基础上撰写的总体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和谐德育体系的建议。之后,他又在领衔九五、十五国家重点课题中,围绕着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进行了历时十年的深化研究与推广经验。逐渐建立起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纵向与学校、家庭、社会横向结合的“和谐德育论”的理论体系。按照詹万生教授的观点,“和谐德育,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这种观点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是目前对和谐德育较为统一的看法。

具体到幼儿阶段德育,它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德育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幼儿关系的和谐;2.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致;3.认知、情感、意识道德过程的统一;4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德育要素的和谐。、

二、和谐德育的特征及意义

1.和谐德育的特征

和谐德育作为目前被广泛推崇的德育理念,具有不同于以前所有德育思想的本质特征,这是和谐德育的实践者须认识和掌握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人为本,彰显人性化。和谐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以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这表现在它改变传统德育以社会为中心的弊端,确立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观念;在德育方法上,以受教育者的内在吸收为根本,转变了外在强加灌输的呆板做法。和谐德育突显了个人价值和个人主体性。

二是理性化、科学化。和谐德育强调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根据受教育者年龄、心理、阅历、个性特点,选择相适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在幼儿德育方面,和谐德育注重幼儿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克服了传统德育凭个人主观与经验,不顾受者能否接受的非理性冲动,更为理性与科学。

三是协调性。和谐德育是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它强调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匹配、统一和谐。任何只注重单一德育要素发展的都是违背和谐德育宗旨的。

2.和谐德育的意义

和谐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因子,决定了和谐的人才有和谐的社会。幼儿教育是人生的起点教育,其德育水平对于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施和谐德育,以提高幼儿思想道德品质为起点,推及全体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这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来说,和谐德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德育培养的和谐个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和可靠保障。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和谐德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指引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前苏联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蔑视背叛的种子,应该在孩子敏锐的年龄时期撒下去,这时候正是人的精神各个方面都在塑造深刻自我的时候。”所以,幼儿德育是基础。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领》中规定,“幼儿园的品德教育主要是初步的五爱教育,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品德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1990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入了情感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在幼儿品德行为习惯方面增加了“勇敢”、“好问”、“友爱”等具体要求。1995年经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又增加了“爱科学”的情感要求和“自信”的个性品质。2001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增加了与人交往、互相合作、分享、责任感等新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德育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其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要求。追求和谐德育相当于培养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和谐德育视角下幼儿园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谐德育是一种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新的德育理念,它彰显人性、注重科学,并且讲求各要素的协调统一,是对历史上德育观念的一种改进与创新。我们讲和谐德育,在现在更多的是一种追求和景仰,现实德育与和谐德育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

近年来,由于我国正处在受教育人口的高峰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则相对不足,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德育受到了轻视,文化与技能的学习做为被关注焦点的地位从来不曾动摇与改变,造成了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德育的实施也被轻描淡写,以致于用和谐德育的视角来看,出现了一系列不和谐。这种德育的不和谐反映在幼儿教育阶段,有以下表现。

1.教师对幼儿的主体性认识不足

虽然理论上教师都懂得,德育是一种最讲求内化的教育,在实施中要尊重幼儿主体性。

但是,具体到实际当中却有不少与理论上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

一般来讲,德育方法有:1.说明,即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向幼儿讲清一些简单的道理,帮助幼儿分清是非、辨别好坏,使幼儿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能用这些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方法;2.范例、榜样;3.行为练习,指组织幼儿按照正确的行为准则(规则)去反复进行实践;4.行为评价方法(表扬、奖励、批评、惩罚);5.陶冶教育,即自觉地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氛围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教育因素,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影响的方法。陈宪等人于1995年在上海地区调查幼儿德育现状,在德育方法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选用较多的方法依次为谈话、表扬、讲故事和树榜样。据高伟(2006)在对幼儿园德育教育低效性问题进行的研究,有幼儿园教师一周内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如下表:

德育方式花费时间(分)所占比例(%)

叮嘱(提醒)7.1760

命令0.86

表扬0.524

批评3.5230

总计12.01100

还有老师一周所采用的德育方式主要有讲述故事内容、课堂提问、批评和总结发言几类,其中,“讲故事”和“课堂提问”两项占了91%。我们不难看出隐于其后的指导思想,即幼儿德育是以教师为主导,而很少考虑幼儿的主体作用,这是一套以外在的价值标准对幼儿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的德育方法。虽然我们在理念上承认德育中幼儿的主体性地位,但是,教师往往是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和步骤来作用于幼儿,重说教轻内化,幼儿处于形式上被承认而实际上被忽视的境地。

2.德育过程缺乏知情意的统一。

有研究者(王丽,2000)在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时指出,目前教育最明显的效果就是使幼儿“知道”和能说出“玩具要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就是快乐”这样的话语,而这些话语并没有真正成为孩子观念的一部分,也不能使孩子出现真正的分享行为。这体现出德育过程中知情意的分离。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德”是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者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三者分离的德育,致使不少幼儿说起来是一套,而行动中却是另外一套。达不到预定的德育目标。

3.家长德育观失当,与学校德育相背道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幼儿不切实际地进行培养。在日常生活,家长不惜重金送孩子去学音乐、跳舞、画画、唱歌,甚至在孩子母语都说不流利时,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送孩子去学英语,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家长们以为这就是对孩子的教育,而对于德育则不以为然。实际上,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心,不顾一切地只重智育,不仅使幼儿失去了快乐的童年,更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做人与养成良好习惯的宝贵时机。还有家长以成人方式来教育幼儿,不加选择地滥用奖罚手段,不恰当地使用物质奖励等。混淆了孩子的道德认识,与学校的德育发生偏差,使孩子产生道德困惑。

四、幼儿园和谐德育的实现

和谐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克服传统德育的缺陷,实现和谐德育,需要学校全面理解和谐德育的实质内涵,并在思想上认识和谐德育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做到以下几点:

1.德育主实施者要建立起和谐德育的理念

幼儿园作为幼儿德育实施的主要力量,是幼儿德育的实施者和引领者。其自身所持的德育理念,不仅决定着园中教师的德育观与行动,而且对家庭和社会也产生辐射作用。所以,幼儿园作为实施主体,一定要首先树立起和谐德育理念。这主要体现在:

倡导建立德育教育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与幼儿双方的和谐。这是因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幼儿的德育主要是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完成,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其与教师关系的亲疏对其教育效果的影响度。越是和谐的师生关系,越能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

有推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德育统一的理念。学校与家庭沟通,实现学校、家庭和谐,同时对社会进行辐射引导,最终实现“三教”和谐。学校、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幼儿的品德教育才是事半功倍的。学校要带动家庭与社会,使三者德育目标一致,方法互补,资源共享,产生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谐德育效应。

2.改善幼儿德育目标、内容、方法,践行幼儿和谐德育。

和谐德育的系统性体现在德育内部,就是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的和谐一致。

德育目标是和谐德育实施的切入点,要实现和谐德育,首先就要使幼儿德育目标生活化、细致化,使德育目标贴近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要针对孩子的认知特点,弃除那些空洞、抽象的理论,而要贴近生活,抓住生活中的小事,随机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德育教育与幼儿生活实践相结合,生活化、细致化德育目标。德育目标上还要注意不同幼儿的道德水平差异性,使德育目标与不同幼儿的道德发展相和谐。

德育内容是实现目标的桥梁。我国传统的德育主要包括了思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和道德教育三部分,长期以来,我们就是以这三项内容为核心进行德育工作,幼儿德育也不例外。有研究者(刘焱,1999年)指出,德育的内容应该由四部分组成,最基础的为亲社会性,其后才为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作为幼儿德育,必须以最基础的亲社会性为目标,若跨越基础层面,直接进入高级层面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甚至是思想教育,则违反了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这是我们需要克服和改变的。

道德方法或者手段是道德目标实现的载体,对于德育效果有很大影响。实现和谐德育,在方法上,要抛弃不适合于幼儿特点的理论说教方法,多选用符合其发展水平的、易于为幼儿接受的游戏等方法。

3.优化环境,为幼儿和谐德育的实现提供保障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尤其是分辨力缺失的幼儿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马克思鉴于环境对于人的作用,曾提出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

幼儿德育的成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育人氛围淡溥,对幼儿产生不了教化作用;家庭以及社会的德育环境恶劣,容易使幼儿产生道德困惑,导致学校德育成果低效性。因此,在幼儿园内,要营造和谐环境,老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老师之间彼此相互礼让帮助、友好相处等等,同时,打造一个美丽、洁净的校园环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的发展。同时,家庭与社会也要纳入幼儿德育环境,家长提高自身水平,与学校德育形成合力;关注社会风气,注意形成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使幼儿沐浴在和谐社会的春风里,渐渐成长。

参考文献:

1.杨丽珠,邹晓燕,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09月

2.郭英,论中国幼儿德育教育的现状,中国校外教育(理论)[J],2007年11月

和谐德育范文篇3

一、概念的界定

1、和谐德育。和谐德育的本质必然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调动德育内外部各要素的整体和谐互动,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2、和谐德育研究。和谐德育研究,是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从德育要素的整体联系入手,深化多层面教育规律的研究与运用,构建德育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德育的合力,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研究模式。

3、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谐德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原理为理论基础,传承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借鉴西方文化中“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公正即和谐”的思想,吸纳教育学、社会学的和谐思想。

二、研究的意义

1、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建构和谐德育,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起点,推及全体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够加固依法治国的内在基础,这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2、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建构和谐德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和谐地发展。

3、发展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内容。目前,各级学校之间的衔接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和谐因素,这是制约德育工作整体效果的根本原因。要解决德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构建和谐德育体系,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研究的途径

构建和谐德育最主要是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和谐:德育目标的和谐;德育内容的和谐;德育过程的和谐;德育方法的和谐;德育环境的和谐;德育评价的和谐。在学校的具体实验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和谐学校的核心,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首先,尊重人是办好学校的前提。特别是对学生。其次,依靠人是办好学校的保证。学校的发展主要是靠广大的教师。他们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再次,提高人是办学的目标。要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给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学校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道德水平,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特长,使其不断发展和进步。公务员之家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开展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育民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世代潮流,要作到教育的民主化,必须要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内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建设健康的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4、加强安全教育,保证师生平安。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安全教育,保证师生平安,也是实现和谐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5、整体优化的大德育观研究:学校、家庭、社会“三教”和谐。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校园环境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所谓整体优化的大德育观,指的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优势,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目标达成一致,德育理念趋同,德育过程同步,德育方法互补,德育资源共享,从而产生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谐德育效应。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才能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最大的促进作用。

四、研究的建议

1、认识到位。充分认识《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强化首位意识。充分认识道德的力量和德育的价值,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推进素质教育。强化科研意识,充分认识德育科研的力量,坚决克服()重干轻学、重干轻研的短视眼光,紧密结合德育实践,开展德育科研,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强化课题意识。

和谐德育范文篇4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社会结构中以人为主体的各层面、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协调的状态;道德则是人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伦理智慧与行为规范,是以一种非强制性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人类良知以及教育去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保证整个社会有序运行的精神力量。无论社会多么进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无疑是一个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会。

(二)德育的和谐价值

新的社会发展观、发展模式赋予现代德育新的意义,它是通过对人的道德的、善的品质的塑造,赋予人以智慧和道德力量,使他们在一切生产的、生活的社会活动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去做出价值的定向,使人不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认识世界,而且能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不仅懂得世界是怎样的,而且懂得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从而使他所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更适合人自身的需要与发展,而不是背离人的需要与发展。从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出发。德育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于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与增强。因此。站在人的和谐发展的高度,我们有必要对德育的使命和功能进行再认识。要让我们的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人”所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结意志,协调行动,步调一致。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二、和谐德育-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

(一)和谐德育的特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发展学生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遵循科学规律。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根据受教育者年龄、心理、阅历、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充分认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实践中的内在本质联系,按规律办事。三是体系完整。协调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德育应该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确定特性和功能的个完整体系,而不是单一方面;应该是作为个完整体系良性运行。

(二)和谐德育观念的创新

和谐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与前提,又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观念,就是要把和谐的意识、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氛围。在当前社会,要教育学生增强以下和谐意识;1.开放式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应把封闭式德育变为开放式德育,把学生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德育“大课堂”结合起来。新时期德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单纯的书生,而是培养品格健全、学识广博的人才;不是限制学生成长,而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2.诚信意识。诚信是现代社会中做人立世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善、相互信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每个人都要恪守诚信,信义相交。坦诚相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3.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当今德育工作对象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价值观与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所以德育方式的选择必须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生动活泼,能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知识的建构。

(三)和谐德育方法创新

一是要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建设内容纳入学校的学科教学与德育课程之中,注重德育内容的现实性。首先要从理论与历史二个维度结合人手,在各科教学及德育课程中,有机穿插和引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社会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及时宣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做好人好事,学先进等行动。其次是内容的现实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德育必须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并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才会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德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人文关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高等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二是充分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一个优化的社会关系环境,有利于德育有效性的实现和提高,从而有利于德育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下的高校德育环境,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学生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学校要努力创设和谐统一、融汇多种价值的校园环境;社会要根据德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调整社会结构,改变社会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持续优化的社会教育环境。

总之,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重在教育者以“和谐”为目标,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使他们既关爱自己、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勇于超越自己,逐渐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朱炜.“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述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4,(4).

[2]刘平秀,新世纪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光明日报,2006-07-25.

[4]周湘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5,(1).

[5]孙扎懿,教育失误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6]孙迎光,传承与超越,儒家德育思想与现代学校德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和谐德育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德育工作;创新建设

和谐校园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且和谐校园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又因德育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学校要重视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对高职院校来说,随着招生人数的逐渐增多,如何在有限的学期、教学环境下,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如今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德育工作在建设高职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不仅有利于高职和谐校园的建设,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可以帮助他们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提高思想觉悟水平和进行心理问题的解惑等。总的来说,德育工作在建设高职和谐校园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德育工作起着宣传的作用。高职院校开展的德育工作,有利于对学生宣传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宣传与同学和谐相处、积极向上的道德理念,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且对校内的不和谐现象进行抨击,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第二,德育工作起着调节的作用。德育工作不仅影响学生的思想,而且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公平、公正、宽容、自信的心理素质,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处理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校期间肯定会面临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所以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有利于帮助学生调节、疏导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将压力变为动力,更好地学习。第三,德育工作起着育人的作用。育人作为德育工作的最基本作用,贯穿于学校开展其他教学活动的始终。德育工作可以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努力学习、与同学和谐相处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

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学校还是存在很多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比如:很多学生有人际关系问题、不文明的言行举止,以及班风校风不正、学校教学设施不匹配等现象。其中尤为突出的不和谐现象有学生插队、作弊和随地乱扔垃圾,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校和谐发展。具体的不和谐现象表现如下。第一,部分学生缺乏诚实守信的品质。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考试时存在严重的作弊现象,替考、小抄屡屡出现在考场之中,甚至出现有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时竟然造假证书,欺骗招聘单位的现象。另外,有学生欺骗老师进行请假和趁着老师不注意进行逃课,如被发现,还是运用谎言进行弥补。这些不守信用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道德品质,对和谐校园的建设起着阻碍作用。第二,当今时代的大部分学生存在自私自利的现象,不重视团队意识。如今高职院校内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行为处事方面我行我素,缺乏团队意识,个人主义盛行,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对集体活动的关心度较小。同时,在生活中与同学发生矛盾,只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换位思考去理解他人。这种现象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第三,大多学生的责任感意识不强。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生长在温室的花朵,经历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所以面对困难和挫折,只会选择逃避或者抱怨,不懂得自省。这样慢慢就会形成自卑、自傲、怨天尤人的不良心理,从而不利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和谐相处关系的形成,更不利于和谐校园氛围的塑造。根据对以上现象的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内的部分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不文明现象,与和谐校园格格不入。因此必须要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进行创新探索,以更好地建设高职和谐校园。

三、高职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德育创新

德育工作在高职和谐校园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德育工作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德育观念的创新。对于高职德育观念的创新,首先要从实施德育工作的工作者入手,创新工作者的德育观念。以往德育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播,导致学生无法从内心真正感悟到德育的内涵。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学会利用自身的实践性,应运到德育教育中来。再者,德育工作的实施对象为广大学生,所以德育工作的开展就必须“以人为本”,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开展德育。首先,德育要针对高职生的职业性质而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生除了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所以德育工作可以根据高职生的职业需求,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职业观等方面道德的教育。其次,德育工作的“以人为本”理念,要求德育必要针对高职生的个性和特色而开展。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所以德育工作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要培养注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同时高职生的年龄还较小,在学习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所以德育工作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给予每位学生以激励、信任、宽容,疏导其心理问题,让学生能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成长。2.德育内容的创新。高职德育内容的创新体现在全面开展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现为:一是对学生开展创新思想教育,二是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思想教育为高职德育对学生开展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挑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教育就是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往学校一直采用的德育形式,但其开展效果不佳,主要是因心理教育的形式内容过于单一,跟不上学生心理变化的节奏。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改革,首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试调查,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其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研讨讲座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教育、自我心理教育等,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准确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和积极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再次,可以给学生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让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可以随时进行咨询解决。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大一新生,要给新生进行入学教育,让其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对于班干部成员,可以对他们进行组织能力方面的训练,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3.德育途径的创新。高职院校要想开展好德育工作,就必须对实现德育的途径进行创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德育教育。(1)德育教学手段的创新。传统的德育教学仅仅是老师讲解课本知识,缺乏趣味性。所以如今的德育教学要实现现代化,就应将多媒体与互联网运用到德育教育中。具体方式为:创办德育网站,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或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心理问题咨询,这种方式刚好符合了高职生喜爱网络的心理。同时教师在德育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德育资源,如播放有关道德教育的视频,从而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2)高职德育方法创新。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方法不能仅依靠理论教育,还要结合学校的实践活动来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重大纪念日,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社团活动,弘扬民族精神,从而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和对学生深入道德文化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团体意识和思想品德素质。同时可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通过专题讨论和实践的形式在技能训练或实践课程中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教育过程的自然性和情景性,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使得学生能自主学习和探究道德问题。德育也要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师生换位法、案例分析法、专题研究法、数据对比法和情景演绎法等。另外,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道德教育,制定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注重德育教育的个体化和精细化。(3)高职德育体制的创新。高职德育体制的创新主要包括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德育指导机构的创新。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具体为学校要聘请专业的德育教育者、心理咨询师等,让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到位,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完美地解决。德育指导机构的创新是指学校应对德育工作配备相应的设备、场地,如设立德育教学部、德育教研室、学生就业指导处和心理问题咨询室等,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四、小结

现代教育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尤其是高职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大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开展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让德育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学生,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本文对高职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德育创新进行了探究探索,虽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希望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爱华.高职德育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

和谐德育范文篇6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伟大实践。德育教育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德育工作如何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社会结构中以人为主体的各层面、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协调的状态;道德则是人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伦理智慧与行为规范,是以一种非强制性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人类良知以及教育去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保证整个社会有序运行的精神力量。无论社会多么进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无疑是一个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会。

(二)德育的和谐价值

新的社会发展观、发展模式赋予现代德育新的意义,它是通过对人的道德的、善的品质的塑造,赋予人以智慧和道德力量,使他们在一切生产的、生活的社会活动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去做出价值的定向,使人不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认识世界,而且能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不仅懂得世界是怎样的,而且懂得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从而使他所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更适合人自身的需要与发展,而不是背离人的需要与发展。从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出发。德育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于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与增强。因此。站在人的和谐发展的高度,我们有必要对德育的使命和功能进行再认识。要让我们的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人”所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结意志,协调行动,步调一致。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二、和谐德育-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

(一)和谐德育的特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发展学生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遵循科学规律。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根据受教育者年龄、心理、阅历、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充分认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实践中的内在本质联系,按规律办事。三是体系完整。协调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德育应该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确定特性和功能的个完整体系,而不是单一方面;应该是作为个完整体系良性运行。

(二)和谐德育观念的创新

和谐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与前提,又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观念,就是要把和谐的意识、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氛围。在当前社会,要教育学生增强以下和谐意识;1.开放式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应把封闭式德育变为开放式德育,把学生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德育“大课堂”结合起来。新时期德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单纯的书生,而是培养品格健全、学识广博的人才;不是限制学生成长,而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2.诚信意识。诚信是现代社会中做人立世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善、相互信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每个人都要恪守诚信,信义相交。坦诚相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3.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当今德育工作对象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价值观与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所以德育方式的选择必须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生动活泼,能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知识的建构。(三)和谐德育方法创新

一是要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建设内容纳入学校的学科教学与德育课程之中,注重德育内容的现实性。首先要从理论与历史二个维度结合人手,在各科教学及德育课程中,有机穿插和引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社会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及时宣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做好人好事,学先进等行动。其次是内容的现实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德育必须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并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才会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德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人文关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高等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二是充分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一个优化的社会关系环境,有利于德育有效性的实现和提高,从而有利于德育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下的高校德育环境,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学生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学校要努力创设和谐统一、融汇多种价值的校园环境;社会要根据德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调整社会结构,改变社会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持续优化的社会教育环境。

总之,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重在教育者以“和谐”为目标,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使他们既关爱自己、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勇于超越自己,逐渐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朱炜.“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述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4,(4).

[2]刘平秀,新世纪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光明日报,2006-07-25.

[4]周湘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5,(1).

和谐德育范文篇7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伟大实践。德育教育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德育工作如何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社会结构中以人为主体的各层面、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协调的状态;道德则是人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伦理智慧与行为规范,是以一种非强制性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人类良知以及教育去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保证整个社会有序运行的精神力量。无论社会多么进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无疑是一个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会。

(二)德育的和谐价值

新的社会发展观、发展模式赋予现代德育新的意义,它是通过对人的道德的、善的品质的塑造,赋予人以智慧和道德力量,使他们在一切生产的、生活的社会活动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去做出价值的定向,使人不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认识世界,而且能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不仅懂得世界是怎样的,而且懂得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从而使他所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更适合人自身的需要与发展,而不是背离人的需要与发展。从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出发。德育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于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与增强。因此。站在人的和谐发展的高度,我们有必要对德育的使命和功能进行再认识。要让我们的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人”所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结意志,协调行动,步调一致。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二、和谐德育-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

(一)和谐德育的特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发展学生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遵循科学规律。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根据受教育者年龄、心理、阅历、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充分认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实践中的内在本质联系,按规律办事。三是体系完整。协调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德育应该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确定特性和功能的个完整体系,而不是单一方面;应该是作为个完整体系良性运行。

(二)和谐德育观念的创新

和谐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与前提,又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观念,就是要把和谐的意识、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氛围。在当前社会,要教育学生增强以下和谐意识;1.开放式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应把封闭式德育变为开放式德育,把学生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德育“大课堂”结合起来。新时期德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单纯的书生,而是培养品格健全、学识广博的人才;不是限制学生成长,而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2.诚信意识。诚信是现代社会中做人立世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善、相互信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每个人都要恪守诚信,信义相交。坦诚相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3.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当今德育工作对象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价值观与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所以德育方式的选择必须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生动活泼,能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知识的建构。(三)和谐德育方法创新

一是要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建设内容纳入学校的学科教学与德育课程之中,注重德育内容的现实性。首先要从理论与历史二个维度结合人手,在各科教学及德育课程中,有机穿插和引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社会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及时宣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做好人好事,学先进等行动。其次是内容的现实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德育必须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并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才会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德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人文关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高等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二是充分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一个优化的社会关系环境,有利于德育有效性的实现和提高,从而有利于德育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下的高校德育环境,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学生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学校要努力创设和谐统一、融汇多种价值的校园环境;社会要根据德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调整社会结构,改变社会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持续优化的社会教育环境。

总之,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重在教育者以“和谐”为目标,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使他们既关爱自己、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勇于超越自己,逐渐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朱炜.“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述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4,(4).

[2]刘平秀,新世纪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光明日报,2006-07-25.

[4]周湘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5,(1).

和谐德育范文篇8

〔关键词〕音乐教育;和谐之声;德育教育;深化;创新

新时期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新的内涵,是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前提。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加,扩招学生的不断增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用型人才。音乐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内隐性、渗透性、感染性等特点,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塑造人格,达到人的心灵沟通与融汇。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的升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德育效力的不足和德育系统的链接缺阻。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激活学生的道德需要、重塑合理的道德理念、开辟多样的德育途径等措施,来解决和提高高职院校的德育效力。音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最大特点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通过音乐教育推动并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关注的问题。“和谐之声”工作室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创新手段对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益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德育教育是用共产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学生。运用“和谐之声”的这种音乐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优于任何说教形式。“和谐之声”让音乐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它将教育的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在优美的旋律之中,深入浅出,让人易记易懂并能起到很好的渗透作用。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和谐之声”用音乐作为教育手段对促进人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是培养“和谐的人”的有力手段,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培养“和谐的人”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善的”。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首先,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必须是“和谐”的,哲学上说“美就是和谐”,音乐之美就表现为和谐之美。其次,人们在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可以使自己的德性、心灵和行为变得更为完美和高尚,人们可以由心地按照高尚的审美去审度自己和他人的心灵和行为,同时根据真善美的标准和尺度去判断事物的丑美,使整个社会审美心理的普遍形成,由此形成一个人和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环境。再次,音乐表演是培养合作能力的适当的并有效途径之一。个人表演可以展现个性和创造性;群体表演则能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彼此尊重,共同创造整体美的团队精神,培养互相竞争和相互激励的良好意识,使学生具有全面的驾驭和组织能力,这是学生今后做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能力。开展“和谐之声”工作室,设立“和谐之声”俱乐部,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可实施的创新方式,能够有效的开发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的渗透功能,更是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开展“和谐之声”工作室,创新音乐教育的渗透方式,可从多方面展开音乐教育工作,使高职院校德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开发。

一、校园铃声的美化

很多校园的铃声已经做出了很成功的实例,不再以刺耳的“叮铃铃”的古老作为上下课的提醒方式了,代之以优美的旋律或者和声。通过“和谐之声”工作室,我们也不妨可做以下尝试和更新:上课的信号音乐采用较舒缓一些的,以安定学生情绪,有利于快速稳定上课秩序;下课的信号音乐采用较快速些的如《蓝精灵》等,以调动学生活泼的情绪,让他们拥有快乐的课间时空;放学的音乐用《回家》等,播送通知的音乐用较雄壮的音乐等,这些都值得去探索。在这些铃声的改造中,再不会看到学生听到铃声就有紧张的情绪现象了,用和谐之声取代噪音,让优美的声音占领学生的耳朵,减低他们烦躁的想发泄的欲望,也有利于校园的秩序管理。

二、课外音乐的播送

校园里课外音乐,很多时候是用校园广播站来传送的。现在的广播里很多时候都在播送着当红歌星的流行乐曲,比如热播中的《花千骨》类的流行歌曲,虽然我们很容易接受它,但我们在时间的缝隙里更容易遗忘它,从纯粹的艺术欣赏角度来讲,它对学生心灵的启发和熏陶没有太多的价值性,所以,我认为对此可以适当的接触,却不可狂热的追逐。况且,更多的时候,学校广播是如同哑巴一样的悄无声息。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充分运用广播发出“和谐之声”。例如,早餐时,播放我国民间轻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史记》云:“宫动脾,商动肝,角动肺,徵动心,羽动肾”。在欧洲,伴餐音乐由来已久,巴赫的音乐能治疗胃神经官能症;奥地利的餐厅里弥漫着优美的音乐,很多国家更将“伴餐音乐”推广至现代生活中;这是因为音符愉悦的音乐,对周围的噪音有减弱作用,让学生一天都拥有好的心情。上午第一节课前和下午第一节课前播放一些轻松活泼的歌曲,疏缓学生紧张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中午放学和下午放学期间播放一些优美宁静的歌曲,让学生的心灵从紧张烦躁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获得平静,从而减少因烦闷而发生不幸的校园事件,让学生沐浴在美育的校园文化里,自然中增进学生对校园的感情,在爱校的同时自觉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在音乐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在音乐中汲取人类大爱的情操,关注苦难,与人友善,保护环境及与各类生灵和睦共处等高尚的情怀。

三、校园歌曲的推进

歌曲的演唱在整个音乐教育教学中有其优势,因为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创造及描述的艺术景象等都是鲜活的,学生能够容易与之产生共鸣。并从歌曲中获得德育教育的力量。例如,《学习雷锋》等树立了乐于助人的美德;《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黄水谣》等奠定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我和你》等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思和友爱之情。在学校定期举行的歌唱比赛和排演大合唱等来推进校园歌曲的发展,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歌曲中陶冶情操,在合唱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校园器乐曲的普及

通过对器乐曲如《百鸟朝凤》、《广陵散》等的欣赏,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在《四渡赤水》中学会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通过伴奏、集体演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和谐之声”将理清高职德育教育理念,明确德育的远近目标,结合各种形式的教与学,使德育功能不断渗透;努力开发课内外的环境,并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德育的作用。

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就更需要随之不断发展和进步。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更要用发展的视角不断推进音乐教育德育的渗透功能。作为高职院校“和谐之声”教育者,我们要以学生为本,树立一种不断发展的时代精神,用“发展”的视角来推出符合时代和现实,也符合学生心理特色的德育精神与德育理念,而这种德育精神也要与时俱进,符合我国的现状和科学发展观,并力求与世界德育教育接轨,为实现整个家庭,整个校园、整个社会的和谐不断奋斗努力。

作者:颜枫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阎立钦主编.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汪流等.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和谐德育范文篇9

【关键词】和谐社会;中职;德育教育;对策;研究

一、引言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学生的技能化、职业化与社会化,其所强调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更是指对价值观、行为规范、思想道德等的全面健康型人格的培养[1]。中职教育的对象通常为15岁左右的初中毕业生,在这个青春期年龄段的学生通常具有非常敏感而细腻的情感,其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较以往更为跳脱,若是在这一阶段不对其思想、行为等加以正确引导与教育,则青少年学生极易因为小事而走上偏激、悲观、自卑的道路,不利于其家庭的团结稳定,其将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不稳定性因素,危及个人发展前途与社会安定[2]。

二、中职教育中德育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重庆市医药学校是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培训机构、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定点培训机构、卫生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是长寿区职业技能定点培训学校、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基地、移民培训学校、“阳光工程”培训定点学校、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试考点、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核基地。重庆市医药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市卫生类学校中名列前茅,例如近5年来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过关率为87%左右,今年卫生专业“3+2”毕业生转段考试升学率达97.7%,对口高职上线率100%,上述数据无一不表征着重庆市医药学校在职业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傲人成效。但是由于学校在中职教育方面的关注点主要落在学生的就业率与升学率层次上,普遍认为学生只要学好学精相应的专业技能就能在职业招聘中找到好工作,获得良好的经济回报,未曾深入关切到学生的道德层面,更未曾将道德教育上升到与职业教育同等层次上,这种对于道德教育的忽视使得中职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师队伍组成均缺乏德育相关的内容,即使学校安排了德育相关课程,也大多流于形式,浮于课堂表面的德育教学未能真正落到实处,更未能获得其应有的教学成效[3]。加之中职教育的学生大多是由中考失利的学生构成,这些学生或是存在学习态度不正、行为习惯不规范等主观随意性显著的性格特征,或是由于中考失利而产生强烈的自卑与迷茫情绪,总体而言其在性格、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道德教育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对其心理与情绪加以剖析与疏导,通过理论教学与心理疏导活动引导学生从原先生活与学习的雾霾中走出来,以更为乐观、积极的心态应对中职课程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但是现阶段的中职院校缺乏健全的德育教育机构与德育教育专业型人才,导致其开设的有限的德育教育课程无论是在教学方法还是在教学内容上均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德育教育。

三、中职教育中德育教育改革措施研究

(1)提高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意识中职院校对德育教育的忽视是导致学生道德与价值观歪曲的重要原因,因此中职院校应当将德育教育提升到与职业教育同等地位上来,并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师教学绩效考核与学生学分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德育教学方面,通过广泛调研各大专院校的德育教学课程内容与教材,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状态,因地制宜地设置德育教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2)改革中职教育的德育教学方法德育教学方法改革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动自发的融入到德育教育中,转变其思维观念中被教育、说教的受教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进度的主导者,从而改变学生自卑的心理与不端正的学习行为习惯,充分认知到自身在思想与道德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加以改善。(3)完善中职院校的德育人才体系德育人才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中职院校提高德育教育的关键环节,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向学校引进具备一定资质与经验的心理教师、思想品德教师等,从课堂与生活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思想道德加以渗透与引导,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能够在无意识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结论

通过对中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德育教育问题进行剖析,将其问题归纳为德育教育意识缺乏、德育教育人才体系存在缺口、德育教学方法局限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德育教育改革意见,对提高中职教育中德育教育成效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蕾.和谐社会建设下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72.

[2]顾志军.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述[J].信息化建设,2015(12):198.

和谐德育范文篇10

1构建一个“民选”的组织架构

一个班级组织的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班主任管理水平,而且取决于班级常设机构———班委会的管理水平;而班委会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班委会成员管理水平的高低,更取决于该班委会是否有充分的民意基础;一个有充分民意基础的班委会成员,他才会有良好的为班级服务的意识;同样,一个代表民意的班委会,才会被“选民”接纳,同学们也更愿意配合班委会的工作;那怎样才能使组织架构更能代表民意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1.1班委会成员必须由同学们民主选举产生,而不是由班主任指定。

1.2班委会成员的选择标准要事先充分的遵从民意,选择的标准要多样化,应根据具体岗位而设置相应的要求,要避免选择标准的单一化,更要避免“唯学习成绩论”。曾记得一位女生在周记中这样写到:“老师又选小晶当班长,我们都看不惯她那高傲的眼神,她就学习成绩好一点,又没有班级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更没有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是的,班主任选拔班委会时常受到自己个人喜好等主观条件的限制,往往选出的班委会成员不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而同学们和班委会成员是朝夕相处的,他们了解班委会成员的程度会比老师更具体、更全面,避免了片面性。

1.3成员选举前要开展充分的竞争,比如可采用“假如我是值日班干部,我会……”的竞选主题演讲;并且选上的班干部要在同学们面前进行公开承诺。在现在任教的班上,小航同学曾是诸多老师心目中的“双差生”,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也坏,捣乱课堂,脏话连篇,时而旷课逃学,时而打架斗殴,连连受到学校的处分。本以为这样的学生人际关系极差,但我观察了两个星期,也问了很多同学,竟然发现同学们对他的印象还蛮好的,他为人够义气、有责任感、说到就能做到!是同学们心目中班委会成员合适的人选,作为班主任的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而应刮目相看。于是,我特意给他布置了一个舞台,帮他写了一份漂亮的竞选稿,和他共同拟定了一份公开承诺书,没想到,小舞台,大成就,往昔的捣蛋鬼成了同学们仰慕的大明星。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看来,几十双眼睛要比一双眼睛更雪亮,看得更正确。

2赋予班级丰富的活动内容一个组织要开展正常运作,它还需要具备很多的条件:比如班级公约、行动小组、组织流程等等;

2.1建立一个班级“宪法”———班级活动公约,包括班主任在内的任何班级成员都要在公约下行事,不能违背公约的要求,公约中可以有自己的班级特色,可以洋溢学生青春朝气、可以有学生的理想诉求;只要不违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切的公约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本学期初,在全体同学共同制定了合理的班级公约之下,同学们展开遐想,紧跟时代步伐,给我们二(1)班取名为:“给力(1)班”,班训是“超越无极限,站在最高点”,还设计了一个富有创意的班徽,选了杨培安的“我相信”为班歌。紧紧印在班级公约十条例之下,尽显本班风采。

2.2班委会下可以根据专业属性,设立相应的行动小组,小组成员有学生自由参加和班委会成员组阁相结合。如体育委员可以根据成员爱好,组建“雄鹰篮球队”、“罗纳尔多足球队”等等有专业兴趣的行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小组可以有自己设计的队标、队歌等等;在上学期的校园心理剧表演中,文娱委员带领她的合作伙伴们圆满完成了“心灵碰碰碰”的心理剧表演,自编自导自演,那如火如荼的场面令我历历在目。

2.3班委会或是其下设的专业行动小组,必须有自己的活动经费;活动经费的筹集可以采用成员募捐或其他方式进行;但我更建议活动经费的取得是通过班委会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获取回报的方式去筹集,比如,通过参加环保活动,去收集废纸废品换取经费。

2.4班委会活动可以被充分授权;在不违背“安全性、趣味性、人文性、知识性”的前提下,我认为一切活动都是可以被允许的,学生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负担;当然,活动前,必须提交方案和行动计划,批准方可实施。譬如,在阳光明媚,春风习习的日子里,开展一次放风筝比赛,愿同学们越飞越高,美哉;在花红柳绿,正值踏青的好日子里,举行一次散文诗朗诵比赛,带领同学们共同描绘春天的美好;在阳光体育课时,进行班与班之间的跳绳PK、打乒乓球PK、打篮球PK等等,让体育爱好者大显身手;在学校组织的广播操比赛中,在班委会的指点江山下,赋予了本班气势与力量,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在响亮的“舞出我风采,超越百分百”口号中,本班赢得了双冠军,同学们其乐融融。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了情操,和谐了班级组织。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如果说,班级组织的架构赋予了一个班级完整的躯体,那么班级组织的文化建设就是赋予了班级气质和灵魂;一个什么样文化气质的班级决定了他的未来发展方向;一个喜欢文学的班级,是一个感性、灵动的班级;一个喜欢理科的班级,是有超强的动手能力的,有探索精神的班级;一个喜欢研究历史的班级,一定是个具有自我反省意识并且崇尚理性的班级;一个喜欢运动的班级,一定是个充满着青春、洋溢着热情的班级;所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相当重要的一环,班委会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充分考虑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开展定期的活动,当然这里有一点要指出的是,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尚处在发育发展阶段,心智发展尚未完全,班主任必须审时度势,充分发挥船长的作用,正确把握航向。在本学期的班会课中,为了活跃同学们的学习氛围,我们依次开展了“语文伴我成长”、“快乐数学你最棒!”、“爱上你———ENGLISH”、“体验科学,成长不烦恼”为主题的班会,并展示了相应的黑板报,公布了本期进步的同学,颁发了奖品,对于有待进步的同学,给予适当的鼓励;在去年担任初三班主任的时光里,眼看着中考时间的一天天逼近,而同学们的学习热忱却不在状态,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也下了破釜沉舟之决心,与同学们统一战线,背水一战,多次召开班委会紧急会议,如:“奋斗一百天,搏击中考,实现理想”、“中考三十天冲刺誓言———骄阳是火,激情是花,微笑是果!”等为主题的班会,再次进行了教室墙报、板报,寝室的布置,同学们信誓旦旦的喊出“自由横坐标,成长纵坐标,天地间,自由成长,坐标更高”的口号。班级文化的开展,有效的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

班级组织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建立一个完善的考评机制很重要,他是整个班级组织建设的一个闭环,同时也是组织建设的发起端。那如何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呢?我想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4.1丰富考评指标的内涵评价一个班级组织的成功与否,我们不能仅仅光看某一方面的指标,而要系统的看多方面的指标,如我们看一个班级不能仅仅看他学习成绩排名年级前列的有几个,还要看这个班级取得了哪些其他荣誉,比如广播操比赛拿了第几名,三项竞赛的成绩是多少分,环保活动参加了几次、学生的思想活跃程度如何等等一系列指标。

4.2要摒弃只看重结果性的评价指标,也要重视过程评价指标就像奥运比赛一样,奥运金牌只有一枚,但那并不表示获得银牌、铜牌或未获牌的选手就不够优秀,实际上他们也付出了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汗水和艰辛,他们同样优秀;因而,班级组织的个体评价“莫以成败论英雄”。

4.3指标评价要在客观的基础上,适当的以正面为主,以保护学生的心理,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当代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因而在对组织个体评价时,一定要充分理解学生的感受,尽可能采用正面评价方式,以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会让同学们自行制作一份最美的“成长记录袋”,贴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精彩的一瞬间,值得回味的一刻,以及家长、老师们、同学们对你的评价等等。尽可能的展示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