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8:06:32

和谐发展观

和谐发展观范文篇1

关键词:和谐发展观领导行为

我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在这个时期,社会消费升级日益多样化,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要求日益提高,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新旧体制、机制的衔接又不及时,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社会无序、行为失范等问题。鉴于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我理解,这是党中央继科学发展观之后提出的又一崭新的发展观----和谐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旨在改善参差不齐、自相矛盾的发展现状,其主旨是不求最佳,但求和谐,营造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它给我们把握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及科学地处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和谐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1.关注人际关系,统筹阶层和谐

和谐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它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我们党提出并正在着手解决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既触及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触及了社会建设层面存在的不和谐之处。“五个和谐”渗透和推进到社会结构层面,必然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就产生了和谐发展观。这个发展观从“五个统筹”中抽象出人际关系,强调阶层之间的和谐。

和谐发展观把侧重点放在人际关系的统筹上,是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我国正处在历史性的经济社会转型中。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1)经济多样化,各种新的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不断发展,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越来越清晰;(2)社会阶层多样化,除了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在20多年的社会变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3)思想意识多样化,诸种文化信仰和价值取向“百花齐放”。伴随着这种多样化趋势的深化,必然产生一些新的社会矛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迁面前,如何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协调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成为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探索新的社会运转和社会服务机制,将会形成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微观求“和”,宏观求“谐”,和、谐皆本

社会是宏观的,它是由许许多多的“会”与“社”等微观组织组成的,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对宏观与微观的要求是不同的。就微观来说,一个家族、一个学校、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局部乃至一个地方,要致力于求和,把矛盾解决在辖区之内,把活力奉献给社会;就宏观来说,要注意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妥善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减少摩擦,使社会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当中。

“和”是相互关系中比较满意的状态,而“谐”是指妥协共处的状态。和谐发展观之所以强调微观求“和”、宏观求“谐”,是为了便于我们找到构建和谐社会方位。自从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以来,关于指导思想、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都有了框架,问题在于这些理论框架有些抽象,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干部和群众的行为上还不够具体,似乎人人有责,但又很难去负责。原因在于构建和谐社会宏、微模糊。基于此,笔者提出微观求“和”、宏观求“谐”这一观点。就微观而言,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和一个群众,要致力于求和,求团结,把本单位的工作做好。这是非常现实和可能的。因为一个局部,情况比较清楚,矛盾比较单纯,资源配置比较灵活,积极因素容易调动,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有“不和”的因素就把工作做到哪里,每个人都能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方位。而宏观社会,涵盖面广、跨度大,要素多而复杂,需要整合的东西多,局部、部分、系统、整体之间不仅有层次之分,而且要素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这些远距离的要素之间,矛盾容易激化,处理不好会产生阶层对立、党群对立。这些矛盾要靠方针政策去调整,要靠法律制度去调整。协同起来费时耗资,社会成本较大,简单地用上述求“和”的方法很难奏效。因此,对于构建宏观和谐,关键是求“谐”,先求满意,再求最优,和谐皆本。

3.“和谐度”是和谐发展观的内核

和谐就是适度,和谐发展就是科学用度,关注和谐度。在以往学习中,我们普遍接受的是哲学上讲的“度”,也就是决定事物量、质变的界限,而在和谐发展观中,我们要引入三个“度”的概念,还有科学用度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意义上讲,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某种能量,其中有一种能量叫作势能。它告诉我们物质的势是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其能量大小与位置有关,故又称为位能。它是物质运动的状态,处于相对静止的势,蕴藏着能量,处于动态的势放出能量。这种能量,可以起破坏作用,也可以为领导者作用。在领导活动中,势往往表现为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给领导者带来的机会和挑战,通常叫作形势、态势、趋势和大势等。势从静到动,从小到大,有着蓄势、造势和审时度势等过程。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对事物的结构和要素的调整和形成蓄势待发的条件问题,这个条件就是一种度,过度就会势不可挡或势不两立,不足就会导致势不可及或势均力敌。

从控制论的意义上讲,动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事物就会向相其对立面转化。关于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研究,就被称为控制论。领导活动是一个动态系统,符合控制系统的四个特征。一是领导活动有一个预定的和谐状态;二是领导活动过程中有经常性的变化,在内部必须进行调整,是动态系统;三是从领导活动的外部环境到内部运行有一种信息转移;四是领导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可以自行调节的机制。这些特征保证了领导使用信息和规章制度进行控制的可能。在这里,度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使用信息和制度的数量界限,信息或制度不对称,会导致失序,像2003年的SARS事件,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公众恐慌;二是自由度,即控制的结果或秩序的范围,允许事物在一定限度内偏离标准。所以,在这里,用度旨在控制领导秩序。

从对策论的意义上讲,“度”就是一种策略选择与投机,含有“多角度”的意思。对策论是研究对抗局势的理论。人们在决定实际问题时,必须分析局势。往往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方面,每一方都有一定策略可供选择。因此,一方采取策略的结果,取决于其他各方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如果每一方都强求最大所得,这种对策称为不结盟对策,后果是导致行为过度。如果每一方都指望问题得到解决,追求全局的利益,这种对策称为结盟对策,结盟对策中存在着明显的“度”,这对于全局都有好处,在某个局势中,某个个体的行动可能只对其自身有利,也有可能对其他个体有利,从而对另一些个体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利害有时会相同的,而且总是有相同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盟的情况。结盟中将形成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局势,这个局势叫平衡局势。如果这个结构是最佳的,那么任何一个个体,若改变行为后,得到新局势,会使大家的可接受性降低,因此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他已经选定的有“度”做法。

二、和谐发展观的若干观点

1.和谐发展观是价值增值的发展观

在探讨和谐发展问题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就是利益均沾、各方满意,这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要么就是损害或侵占“和谐圈”外面的利益,要么在“和谐圈”内某一方或几方做出忍让,要么就是利益平均化,不存在共赢的皆大欢喜的结局。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首先,它把和谐发展看成一种“机械式”的边界固定运动,而没有把这种活动看作一种辩证的矛盾运动,自然而然推论出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某些方面的和谐肯定会引起另外方面的不和谐。这种情况当然存在。但是和谐发展是着眼于利益增值的,通过多方的努力,各自增加都能收益,减少损害。和谐发展的边界是开放的,而“机械式”多边关系则是封闭的,这种关系不可能如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因而是在不增值的前提下分割既有利益,当然不能实现和谐与统筹兼顾了。

其次,这种观点只看到事物中互相否定、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成分,没有看到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统一性。这种观点认为矛盾的双方总是要互相攻其短,取其利;否定矛盾双方相互克己短,取其长,并在一定条件下有共存共荣的趋势和可能。因此,我们不应该把和谐发展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凝固不变的,而应该把它看成是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东西,矛盾各方既有对立的因素,也有一致的因素,在统一体中完全存在着兼顾发展的契机。

2.和谐发展观的定位

在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方面、每一个分子、每一要素都存在着一个摆正位置即“定位”问题。或定位于极端,以独占全部的“好处”;或定位于和谐发展,以分享合理的“好处”。由于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独占“好处”必然会抹煞利益的共享性,而招致多方的对抗,所以,极端取向的单边发展往往会导致矛盾各方群起而攻之,这种定位往往以失败告终,继而会出现“协同”或“分享”的局面。可见,走极端的事物是短命的,和谐发展的事物才有生命力,才有存在的价值。大量的事物都应该定位于“和谐发展”。

在这里,可以把和谐发展观理解为相互联系的诸方面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或几个对于各方面都较为有利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在它附近达成共识,从而使问题得到较为完美的解决。和谐发展价值观告诉我们,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中,各个方面都不宜过分扩张自己,而应该兼顾其他,共存共荣。

我们必须对上述定位的和谐发展观做点说明:

其一,这个和谐发展观不是着眼于双方或某几方面,而是着眼于总体的。如果仅仅为了追求“你好我也好”,有可能会损害“总体”。比如,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GDP,而承接了发达国家排污严重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政府和企业都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但污染了环境,也就是损害了“总体”。又比如,制假和售假一旦结盟,就会损害消费者乃至整个经济秩序,也就是损害“总体”。

其二,和谐发展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实现和谐发展。我们知道,事物的统一性是矛盾统一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要依据统一性的条件来把握和谐发展。当矛盾诸方处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和谐发展活动才能卓有成效。因为诸方在争取自身利益时,会同时去维护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当矛盾诸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时,竞争将日益剧烈,和谐发展就会变成独赢或多损,这时就不存在和谐发展的机会了。

3.和谐发展观的三个观点

总体观点是一种典型的和谐与共赢观点,是指站在问题之外来看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里需要指出,总体观点不同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都是以全局或系统作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标准的,局部或要素必须服从全局或系统。而总体观点则认为,无论全局或局部、系统或要素、对立面之间,都是“总体”中的一个“部分”,必须统筹考虑。可见,总体观点高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其考虑问题的容量要比它们大得多。相比之下,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的这种层次差就不那么明显了,考虑问题比较狭隘,也就容易以全局或系统来代替总体,而忽视“部分”的作用,失去和谐发展的基础。

动态观点就是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认为“运动”是和谐发展问题的根本属性。和谐发展问题的多边矛盾性,再加上背景的模糊性,就孕育了问题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任何一个和谐发展问题都是包含着各种矛盾关系的综合统一体,它总是处在对立统一运动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因诸事物的“势”的均衡而相对稳定,一旦其中的“对立”有所变化,就会产生新的“势”而统一起来。因此,和谐发展问题的随机性是很大的。它的“势”的变化,是形成随机性的依据;而外部背景力量的消长,又使和谐发展问题的走向身不由己。这两方面构成了和谐发展问题的区间变化和和谐发展点的移动:或在特定的条件下徘徊,或有所进化扩大,或有所缩小。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确立动态观点,跟踪它的变化轨迹,使和谐发展区间明晰化,便于实现和谐发展。

权变观点是指事物诸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时空条件的变化有所侧重。这种侧重或表现为非均匀性,或表现为非对称性。权变观点就是要根据这些特性来把握和谐发展。在这里,所谓非均匀性,是指和谐发展问题由于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效应,舍此便会发生性质的变化。权变观点要求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和谐发展问题置于一定的环境中去考察,因地因时因势地加以处理,而不能简单地用原则去套。所谓非对称性,是指参与和谐发展的各种因素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支配与从属、策动与响应等不对称关系中,其中某种因素会起到推动整个问题演化的作用,而另外一些因素则在这种相互制约、相互干扰中失去了自身运动的独立性,从而使和谐发展问题形成某种整体的效应。权变观点要求我们始终注意和谐发展中诸因素的地位和作用,预测其可能发生的某种整体效应,从中把握住和谐发展存在的必然性。

三、和谐发展观与领导行为

1.和谐发展观与领导工作思路

和谐发展观认为,正确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体现统筹兼顾、和谐协调的思想。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来建设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我们要着眼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和谐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和谐发展观点认为,可行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一个关键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十分繁重,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将陆续出台,处理好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关系至关重要。领导决策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好、现实好和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和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推进各项改革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人民群众的可以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精心部署,制定多种预案,确保改革符合群众利益,切实做到在社会稳定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和谐发展观认为,阻力最小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致力于营造人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认真加以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以人为本,强调人际和谐,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各项工作都要把努力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求和谐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就全社会范围来说,要比较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而如果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要较好地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事情很明白;我们党领导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改革而又和谐兼顾,根本目的没有别的,唯一的就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健康需要。绝不能把以人为本抽象的空洞的和遥不可及的口号,而必须从眼前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时时刻刻注意把这个原则体现到我们的各项工作当中,体现到我们执政理念、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当中,体现到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当中,并且十分注意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从而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能够越来越充分地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2.从实际出发来考虑和谐发展

(1)要考虑实际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所谓实际,就是指人们头脑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它包括自然界的物质现象,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现存的生产关系,社会各阶层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表现等等,都是在我们头脑之外的客观实际。存在于我们头脑之外的实际情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复杂的、多样的。比如说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其地形、气候、土壤、资源、植被、水利等自然条件的差别就很大,尽管都在奔小康,但各个省各个地区在生产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对于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来说,就是要努力认识和研究这些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其中特别要认清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国内外形势,要全面了解国情、省情、县情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尊重客观情况,就是要尊重它的多样性、不平衡性及其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如果对这些情况及其特点若明若暗,就不能在工作上实现正确的领导。正像所指出的:“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会有好的处理。”

(2)要尊重群众的要求

关于客观实际,除了上述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实际之外,群众的要求和觉悟的程度,尽管不具备实在性的特点,但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现象。就曾经把“群众的要求”、“群众的觉悟”看作是领导者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他多次讲到,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要考虑对象,做宣传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就要了解群众的思想,否则,就叫做“无的放失”。当然,在我们谈到“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和“群众的要求”等,也是实际存在时,应当注意分清两个问题:第一,这是从观察和研究对象的角度上来说的。“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程度”等,对于领导者来说,具有客观性。因为这一类的东西,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一经产生出来,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存在于领导者的头脑之外,它作为认识对象,是实际存在的。这是我们党非常重视的研究对象。第二,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讲,“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程度”之类都是精神的现象。它们根源于物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它们本身并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属于主观世界的范畴,但对于领导决策而言,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

3.和谐发展要把握好“度”

在和谐发展观中,“度”是指和谐对象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最底条件,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及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颇具“盈亏点”含义。

(1)和谐发展要注意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最有利于保持事物的稳定性,且与“质”相统一的一定量的界限。这是哲学意义上的“度”,是小度。而和谐发展观要着眼于“大度”,要对若干“小度”进行综合调度。换言之,要注意适度,不仅仅是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一般的度,而是要从一般的度中的相互作用中选取和把握最为适当的度。各种事物都具有特殊性,它们的最佳适度点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最佳适度点也是不一样的,这些适度点通过整合才构成一个矛盾群的度,和谐发展就是要依据这个度,找出有利于各方面的决策,然后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说得好,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要“少花钱多办事”。前一句是要我们在工作中量力而行,把握力度。我们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要正确估计现有的人力、智力、物力和财力,有条件的事坚决干,而且要把它干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事坚决不干,以免给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后一句话,是要我们在工作中尽力而为,做到适度。我们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争把工作做的更好一些。既不要把余地留得太多,也不要过度。

和谐发展观范文篇2

关键词:和谐发展观领导行为

我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在这个时期,社会消费升级日益多样化,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要求日益提高,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新旧体制、机制的衔接又不及时,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社会无序、行为失范等问题。鉴于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我理解,这是党中央继科学发展观之后提出的又一崭新的发展观----和谐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旨在改善参差不齐、自相矛盾的发展现状,其主旨是不求最佳,但求和谐,营造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它给我们把握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及科学地处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和谐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1.关注人际关系,统筹阶层和谐

和谐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它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我们党提出并正在着手解决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既触及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触及了社会建设层面存在的不和谐之处。“五个和谐”渗透和推进到社会结构层面,必然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就产生了和谐发展观。这个发展观从“五个统筹”中抽象出人际关系,强调阶层之间的和谐。

和谐发展观把侧重点放在人际关系的统筹上,是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我国正处在历史性的经济社会转型中。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1)经济多样化,各种新的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不断发展,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越来越清晰;(2)社会阶层多样化,除了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在20多年的社会变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3)思想意识多样化,诸种文化信仰和价值取向“百花齐放”。伴随着这种多样化趋势的深化,必然产生一些新的社会矛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迁面前,如何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协调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成为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探索新的社会运转和社会服务机制,将会形成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微观求“和”,宏观求“谐”,和、谐皆本

社会是宏观的,它是由许许多多的“会”与“社”等微观组织组成的,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对宏观与微观的要求是不同的。就微观来说,一个家族、一个学校、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局部乃至一个地方,要致力于求和,把矛盾解决在辖区之内,把活力奉献给社会;就宏观来说,要注意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妥善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减少摩擦,使社会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当中。

“和”是相互关系中比较满意的状态,而“谐”是指妥协共处的状态。和谐发展观之所以强调微观求“和”、宏观求“谐”,是为了便于我们找到构建和谐社会方位。自从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以来,关于指导思想、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都有了框架,问题在于这些理论框架有些抽象,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干部和群众的行为上还不够具体,似乎人人有责,但又很难去负责。原因在于构建和谐社会宏、微模糊。基于此,笔者提出微观求“和”、宏观求“谐”这一观点。就微观而言,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和一个群众,要致力于求和,求团结,把本单位的工作做好。这是非常现实和可能的。因为一个局部,情况比较清楚,矛盾比较单纯,资源配置比较灵活,积极因素容易调动,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有“不和”的因素就把工作做到哪里,每个人都能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方位。而宏观社会,涵盖面广、跨度大,要素多而复杂,需要整合的东西多,局部、部分、系统、整体之间不仅有层次之分,而且要素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这些远距离的要素之间,矛盾容易激化,处理不好会产生阶层对立、党群对立。这些矛盾要靠方针政策去调整,要靠法律制度去调整。协同起来费时耗资,社会成本较大,简单地用上述求“和”的方法很难奏效。因此,对于构建宏观和谐,关键是求“谐”,先求满意,再求最优,和谐皆本。

3.“和谐度”是和谐发展观的内核

和谐就是适度,和谐发展就是科学用度,关注和谐度。在以往学习中,我们普遍接受的是哲学上讲的“度”,也就是决定事物量、质变的界限,而在和谐发展观中,我们要引入三个“度”的概念,还有科学用度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意义上讲,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某种能量,其中有一种能量叫作势能。它告诉我们物质的势是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其能量大小与位置有关,故又称为位能。它是物质运动的状态,处于相对静止的势,蕴藏着能量,处于动态的势放出能量。这种能量,可以起破坏作用,也可以为领导者作用。在领导活动中,势往往表现为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给领导者带来的机会和挑战,通常叫作形势、态势、趋势和大势等。势从静到动,从小到大,有着蓄势、造势和审时度势等过程。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对事物的结构和要素的调整和形成蓄势待发的条件问题,这个条件就是一种度,过度就会势不可挡或势不两立,不足就会导致势不可及或势均力敌。

从控制论的意义上讲,动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事物就会向相其对立面转化。关于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研究,就被称为控制论。领导活动是一个动态系统,符合控制系统的四个特征。一是领导活动有一个预定的和谐状态;二是领导活动过程中有经常性的变化,在内部必须进行调整,是动态系统;三是从领导活动的外部环境到内部运行有一种信息转移;四是领导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可以自行调节的机制。这些特征保证了领导使用信息和规章制度进行控制的可能。在这里,度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使用信息和制度的数量界限,信息或制度不对称,会导致失序,像2003年的SARS事件,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公众恐慌;二是自由度,即控制的结果或秩序的范围,允许事物在一定限度内偏离标准。所以,在这里,用度旨在控制领导秩序。

从对策论的意义上讲,“度”就是一种策略选择与投机,含有“多角度”的意思。对策论是研究对抗局势的理论。人们在决定实际问题时,必须分析局势。往往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方面,每一方都有一定策略可供选择。因此,一方采取策略的结果,取决于其他各方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如果每一方都强求最大所得,这种对策称为不结盟对策,后果是导致行为过度。如果每一方都指望问题得到解决,追求全局的利益,这种对策称为结盟对策,结盟对策中存在着明显的“度”,这对于全局都有好处,在某个局势中,某个个体的行动可能只对其自身有利,也有可能对其他个体有利,从而对另一些个体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利害有时会相同的,而且总是有相同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盟的情况。结盟中将形成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局势,这个局势叫平衡局势。如果这个结构是最佳的,那么任何一个个体,若改变行为后,得到新局势,会使大家的可接受性降低,因此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他已经选定的有“度”做法。

二、和谐发展观的若干观点

1.和谐发展观是价值增值的发展观

在探讨和谐发展问题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就是利益均沾、各方满意,这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要么就是损害或侵占“和谐圈”外面的利益,要么在“和谐圈”内某一方或几方做出忍让,要么就是利益平均化,不存在共赢的皆大欢喜的结局。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首先,它把和谐发展看成一种“机械式”的边界固定运动,而没有把这种活动看作一种辩证的矛盾运动,自然而然推论出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某些方面的和谐肯定会引起另外方面的不和谐。这种情况当然存在。但是和谐发展是着眼于利益增值的,通过多方的努力,各自增加都能收益,减少损害。和谐发展的边界是开放的,而“机械式”多边关系则是封闭的,这种关系不可能如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因而是在不增值的前提下分割既有利益,当然不能实现和谐与统筹兼顾了。

其次,这种观点只看到事物中互相否定、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成分,没有看到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统一性。这种观点认为矛盾的双方总是要互相攻其短,取其利;否定矛盾双方相互克己短,取其长,并在一定条件下有共存共荣的趋势和可能。因此,我们不应该把和谐发展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凝固不变的,而应该把它看成是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东西,矛盾各方既有对立的因素,也有一致的因素,在统一体中完全存在着兼顾发展的契机。

2.和谐发展观的定位

在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方面、每一个分子、每一要素都存在着一个摆正位置即“定位”问题。或定位于极端,以独占全部的“好处”;或定位于和谐发展,以分享合理的“好处”。由于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独占“好处”必然会抹煞利益的共享性,而招致多方的对抗,所以,极端取向的单边发展往往会导致矛盾各方群起而攻之,这种定位往往以失败告终,继而会出现“协同”或“分享”的局面。可见,走极端的事物是短命的,和谐发展的事物才有生命力,才有存在的价值。大量的事物都应该定位于“和谐发展”。

在这里,可以把和谐发展观理解为相互联系的诸方面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或几个对于各方面都较为有利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在它附近达成共识,从而使问题得到较为完美的解决。和谐发展价值观告诉我们,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中,各个方面都不宜过分扩张自己,而应该兼顾其他,共存共荣。我们必须对上述定位的和谐发展观做点说明:

其一,这个和谐发展观不是着眼于双方或某几方面,而是着眼于总体的。如果仅仅为了追求“你好我也好”,有可能会损害“总体”。比如,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GDP,而承接了发达国家排污严重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政府和企业都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但污染了环境,也就是损害了“总体”。又比如,制假和售假一旦结盟,就会损害消费者乃至整个经济秩序,也就是损害“总体”。

其二,和谐发展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实现和谐发展。我们知道,事物的统一性是矛盾统一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要依据统一性的条件来把握和谐发展。当矛盾诸方处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和谐发展活动才能卓有成效。因为诸方在争取自身利益时,会同时去维护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当矛盾诸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时,竞争将日益剧烈,和谐发展就会变成独赢或多损,这时就不存在和谐发展的机会了。

3.和谐发展观的三个观点

总体观点是一种典型的和谐与共赢观点,是指站在问题之外来看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里需要指出,总体观点不同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都是以全局或系统作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标准的,局部或要素必须服从全局或系统。而总体观点则认为,无论全局或局部、系统或要素、对立面之间,都是“总体”中的一个“部分”,必须统筹考虑。可见,总体观点高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其考虑问题的容量要比它们大得多。相比之下,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的这种层次差就不那么明显了,考虑问题比较狭隘,也就容易以全局或系统来代替总体,而忽视“部分”的作用,失去和谐发展的基础。

动态观点就是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认为“运动”是和谐发展问题的根本属性。和谐发展问题的多边矛盾性,再加上背景的模糊性,就孕育了问题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任何一个和谐发展问题都是包含着各种矛盾关系的综合统一体,它总是处在对立统一运动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因诸事物的“势”的均衡而相对稳定,一旦其中的“对立”有所变化,就会产生新的“势”而统一起来。因此,和谐发展问题的随机性是很大的。它的“势”的变化,是形成随机性的依据;而外部背景力量的消长,又使和谐发展问题的走向身不由己。这两方面构成了和谐发展问题的区间变化和和谐发展点的移动:或在特定的条件下徘徊,或有所进化扩大,或有所缩小。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确立动态观点,跟踪它的变化轨迹,使和谐发展区间明晰化,便于实现和谐发展。

权变观点是指事物诸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时空条件的变化有所侧重。这种侧重或表现为非均匀性,或表现为非对称性。权变观点就是要根据这些特性来把握和谐发展。在这里,所谓非均匀性,是指和谐发展问题由于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效应,舍此便会发生性质的变化。权变观点要求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和谐发展问题置于一定的环境中去考察,因地因时因势地加以处理,而不能简单地用原则去套。所谓非对称性,是指参与和谐发展的各种因素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支配与从属、策动与响应等不对称关系中,其中某种因素会起到推动整个问题演化的作用,而另外一些因素则在这种相互制约、相互干扰中失去了自身运动的独立性,从而使和谐发展问题形成某种整体的效应。权变观点要求我们始终注意和谐发展中诸因素的地位和作用,预测其可能发生的某种整体效应,从中把握住和谐发展存在的必然性。

三、和谐发展观与领导行为

1.和谐发展观与领导工作思路

和谐发展观认为,正确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体现统筹兼顾、和谐协调的思想。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来建设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我们要着眼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和谐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和谐发展观点认为,可行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一个关键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十分繁重,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将陆续出台,处理好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关系至关重要。领导决策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好、现实好和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和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推进各项改革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人民群众的可以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精心部署,制定多种预案,确保改革符合群众利益,切实做到在社会稳定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和谐发展观认为,阻力最小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致力于营造人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认真加以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以人为本,强调人际和谐,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各项工作都要把努力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求和谐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就全社会范围来说,要比较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而如果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要较好地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事情很明白;我们党领导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改革而又和谐兼顾,根本目的没有别的,唯一的就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健康需要。绝不能把以人为本抽象的空洞的和遥不可及的口号,而必须从眼前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时时刻刻注意把这个原则体现到我们的各项工作当中,体现到我们执政理念、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当中,体现到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当中,并且十分注意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从而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能够越来越充分地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2.从实际出发来考虑和谐发展

(1)要考虑实际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所谓实际,就是指人们头脑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它包括自然界的物质现象,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现存的生产关系,社会各阶层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表现等等,都是在我们头脑之外的客观实际。存在于我们头脑之外的实际情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复杂的、多样的。比如说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其地形、气候、土壤、资源、植被、水利等自然条件的差别就很大,尽管都在奔小康,但各个省各个地区在生产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对于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来说,就是要努力认识和研究这些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其中特别要认清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国内外形势,要全面了解国情、省情、县情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尊重客观情况,就是要尊重它的多样性、不平衡性及其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如果对这些情况及其特点若明若暗,就不能在工作上实现正确的领导。正像所指出的:“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会有好的处理。”

(2)要尊重群众的要求

关于客观实际,除了上述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实际之外,群众的要求和觉悟的程度,尽管不具备实在性的特点,但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现象。就曾经把“群众的要求”、“群众的觉悟”看作是领导者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他多次讲到,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要考虑对象,做宣传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就要了解群众的思想,否则,就叫做“无的放失”。当然,在我们谈到“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和“群众的要求”等,也是实际存在时,应当注意分清两个问题:第一,这是从观察和研究对象的角度上来说的。“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程度”等,对于领导者来说,具有客观性。因为这一类的东西,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一经产生出来,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存在于领导者的头脑之外,它作为认识对象,是实际存在的。这是我们党非常重视的研究对象。第二,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讲,“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程度”之类都是精神的现象。它们根源于物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它们本身并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属于主观世界的范畴,但对于领导决策而言,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

3.和谐发展要把握好“度”

在和谐发展观中,“度”是指和谐对象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最底条件,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及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颇具“盈亏点”含义。

(1)和谐发展要注意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最有利于保持事物的稳定性,且与“质”相统一的一定量的界限。这是哲学意义上的“度”,是小度。而和谐发展观要着眼于“大度”,要对若干“小度”进行综合调度。换言之,要注意适度,不仅仅是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一般的度,而是要从一般的度中的相互作用中选取和把握最为适当的度。各种事物都具有特殊性,它们的最佳适度点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最佳适度点也是不一样的,这些适度点通过整合才构成一个矛盾群的度,和谐发展就是要依据这个度,找出有利于各方面的决策,然后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说得好,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要“少花钱多办事”。前一句是要我们在工作中量力而行,把握力度。我们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要正确估计现有的人力、智力、物力和财力,有条件的事坚决干,而且要把它干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事坚决不干,以免给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后一句话,是要我们在工作中尽力而为,做到适度。我们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争把工作做的更好一些。既不要把余地留得太多,也不要过度。

和谐发展观范文篇3

关键词:和谐发展观领导行为

我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在这个时期,社会消费升级日益多样化,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要求日益提高,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新旧体制、机制的衔接又不及时,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社会无序、行为失范等问题。鉴于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我理解,这是党中央继科学发展观之后提出的又一崭新的发展观----和谐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旨在改善参差不齐、自相矛盾的发展现状,其主旨是不求最佳,但求和谐,营造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它给我们把握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及科学地处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和谐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1.关注人际关系,统筹阶层和谐

和谐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它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我们党提出并正在着手解决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既触及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触及了社会建设层面存在的不和谐之处。“五个和谐”渗透和推进到社会结构层面,必然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就产生了和谐发展观。这个发展观从“五个统筹”中抽象出人际关系,强调阶层之间的和谐。

和谐发展观把侧重点放在人际关系的统筹上,是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我国正处在历史性的经济社会转型中。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1)经济多样化,各种新的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不断发展,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越来越清晰;(2)社会阶层多样化,除了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在20多年的社会变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3)思想意识多样化,诸种文化信仰和价值取向“百花齐放”。伴随着这种多样化趋势的深化,必然产生一些新的社会矛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迁面前,如何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协调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成为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探索新的社会运转和社会服务机制,将会形成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微观求“和”,宏观求“谐”,和、谐皆本

社会是宏观的,它是由许许多多的“会”与“社”等微观组织组成的,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对宏观与微观的要求是不同的。就微观来说,一个家族、一个学校、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局部乃至一个地方,要致力于求和,把矛盾解决在辖区之内,把活力奉献给社会;就宏观来说,要注意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妥善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减少摩擦,使社会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当中。

“和”是相互关系中比较满意的状态,而“谐”是指妥协共处的状态。和谐发展观之所以强调微观求“和”、宏观求“谐”,是为了便于我们找到构建和谐社会方位。自从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以来,关于指导思想、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都有了框架,问题在于这些理论框架有些抽象,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干部和群众的行为上还不够具体,似乎人人有责,但又很难去负责。原因在于构建和谐社会宏、微模糊。基于此,笔者提出微观求“和”、宏观求“谐”这一观点。就微观而言,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和一个群众,要致力于求和,求团结,把本单位的工作做好。这是非常现实和可能的。因为一个局部,情况比较清楚,矛盾比较单纯,资源配置比较灵活,积极因素容易调动,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有“不和”的因素就把工作做到哪里,每个人都能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方位。而宏观社会,涵盖面广、跨度大,要素多而复杂,需要整合的东西多,局部、部分、系统、整体之间不仅有层次之分,而且要素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这些远距离的要素之间,矛盾容易激化,处理不好会产生阶层对立、党群对立。这些矛盾要靠方针政策去调整,要靠法律制度去调整。协同起来费时耗资,社会成本较大,简单地用上述求“和”的方法很难奏效。因此,对于构建宏观和谐,关键是求“谐”,先求满意,再求最优,和谐皆本。

3.“和谐度”是和谐发展观的内核

和谐就是适度,和谐发展就是科学用度,关注和谐度。在以往学习中,我们普遍接受的是哲学上讲的“度”,也就是决定事物量、质变的界限,而在和谐发展观中,我们要引入三个“度”的概念,还有科学用度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意义上讲,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某种能量,其中有一种能量叫作势能。它告诉我们物质的势是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其能量大小与位置有关,故又称为位能。它是物质运动的状态,处于相对静止的势,蕴藏着能量,处于动态的势放出能量。这种能量,可以起破坏作用,也可以为领导者作用。在领导活动中,势往往表现为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给领导者带来的机会和挑战,通常叫作形势、态势、趋势和大势等。势从静到动,从小到大,有着蓄势、造势和审时度势等过程。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对事物的结构和要素的调整和形成蓄势待发的条件问题,这个条件就是一种度,过度就会势不可挡或势不两立,不足就会导致势不可及或势均力敌。

从控制论的意义上讲,动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事物就会向相其对立面转化。关于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研究,就被称为控制论。领导活动是一个动态系统,符合控制系统的四个特征。一是领导活动有一个预定的和谐状态;二是领导活动过程中有经常性的变化,在内部必须进行调整,是动态系统;三是从领导活动的外部环境到内部运行有一种信息转移;四是领导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可以自行调节的机制。这些特征保证了领导使用信息和规章制度进行控制的可能。在这里,度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使用信息和制度的数量界限,信息或制度不对称,会导致失序,像2003年的SARS事件,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公众恐慌;二是自由度,即控制的结果或秩序的范围,允许事物在一定限度内偏离标准。所以,在这里,用度旨在控制领导秩序。

从对策论的意义上讲,“度”就是一种策略选择与投机,含有“多角度”的意思。对策论是研究对抗局势的理论。人们在决定实际问题时,必须分析局势。往往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方面,每一方都有一定策略可供选择。因此,一方采取策略的结果,取决于其他各方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如果每一方都强求最大所得,这种对策称为不结盟对策,后果是导致行为过度。如果每一方都指望问题得到解决,追求全局的利益,这种对策称为结盟对策,结盟对策中存在着明显的“度”,这对于全局都有好处,在某个局势中,某个个体的行动可能只对其自身有利,也有可能对其他个体有利,从而对另一些个体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利害有时会相同的,而且总是有相同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盟的情况。结盟中将形成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局势,这个局势叫平衡局势。如果这个结构是最佳的,那么任何一个个体,若改变行为后,得到新局势,会使大家的可接受性降低,因此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他已经选定的有“度”做法。

二、和谐发展观的若干观点

1.和谐发展观是价值增值的发展观

在探讨和谐发展问题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就是利益均沾、各方满意,这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要么就是损害或侵占“和谐圈”外面的利益,要么在“和谐圈”内某一方或几方做出忍让,要么就是利益平均化,不存在共赢的皆大欢喜的结局。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首先,它把和谐发展看成一种“机械式”的边界固定运动,而没有把这种活动看作一种辩证的矛盾运动,自然而然推论出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某些方面的和谐肯定会引起另外方面的不和谐。这种情况当然存在。但是和谐发展是着眼于利益增值的,通过多方的努力,各自增加都能收益,减少损害。和谐发展的边界是开放的,而“机械式”多边关系则是封闭的,这种关系不可能如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因而是在不增值的前提下分割既有利益,当然不能实现和谐与统筹兼顾了。

其次,这种观点只看到事物中互相否定、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成分,没有看到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统一性。这种观点认为矛盾的双方总是要互相攻其短,取其利;否定矛盾双方相互克己短,取其长,并在一定条件下有共存共荣的趋势和可能。因此,我们不应该把和谐发展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凝固不变的,而应该把它看成是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东西,矛盾各方既有对立的因素,也有一致的因素,在统一体中完全存在着兼顾发展的契机。

2.和谐发展观的定位

在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方面、每一个分子、每一要素都存在着一个摆正位置即“定位”问题。或定位于极端,以独占全部的“好处”;或定位于和谐发展,以分享合理的“好处”。由于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独占“好处”必然会抹煞利益的共享性,而招致多方的对抗,所以,极端取向的单边发展往往会导致矛盾各方群起而攻之,这种定位往往以失败告终,继而会出现“协同”或“分享”的局面。可见,走极端的事物是短命的,和谐发展的事物才有生命力,才有存在的价值。大量的事物都应该定位于“和谐发展”。

在这里,可以把和谐发展观理解为相互联系的诸方面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或几个对于各方面都较为有利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在它附近达成共识,从而使问题得到较为完美的解决。和谐发展价值观告诉我们,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中,各个方面都不宜过分扩张自己,而应该兼顾其他,共存共荣。我们必须对上述定位的和谐发展观做点说明:

其一,这个和谐发展观不是着眼于双方或某几方面,而是着眼于总体的。如果仅仅为了追求“你好我也好”,有可能会损害“总体”。比如,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GDP,而承接了发达国家排污严重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政府和企业都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但污染了环境,也就是损害了“总体”。又比如,制假和售假一旦结盟,就会损害消费者乃至整个经济秩序,也就是损害“总体”。

其二,和谐发展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实现和谐发展。我们知道,事物的统一性是矛盾统一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要依据统一性的条件来把握和谐发展。当矛盾诸方处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和谐发展活动才能卓有成效。因为诸方在争取自身利益时,会同时去维护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当矛盾诸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时,竞争将日益剧烈,和谐发展就会变成独赢或多损,这时就不存在和谐发展的机会了。

3.和谐发展观的三个观点

总体观点是一种典型的和谐与共赢观点,是指站在问题之外来看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里需要指出,总体观点不同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都是以全局或系统作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标准的,局部或要素必须服从全局或系统。而总体观点则认为,无论全局或局部、系统或要素、对立面之间,都是“总体”中的一个“部分”,必须统筹考虑。可见,总体观点高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其考虑问题的容量要比它们大得多。相比之下,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的这种层次差就不那么明显了,考虑问题比较狭隘,也就容易以全局或系统来代替总体,而忽视“部分”的作用,失去和谐发展的基础。

动态观点就是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认为“运动”是和谐发展问题的根本属性。和谐发展问题的多边矛盾性,再加上背景的模糊性,就孕育了问题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任何一个和谐发展问题都是包含着各种矛盾关系的综合统一体,它总是处在对立统一运动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因诸事物的“势”的均衡而相对稳定,一旦其中的“对立”有所变化,就会产生新的“势”而统一起来。因此,和谐发展问题的随机性是很大的。它的“势”的变化,是形成随机性的依据;而外部背景力量的消长,又使和谐发展问题的走向身不由己。这两方面构成了和谐发展问题的区间变化和和谐发展点的移动:或在特定的条件下徘徊,或有所进化扩大,或有所缩小。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确立动态观点,跟踪它的变化轨迹,使和谐发展区间明晰化,便于实现和谐发展。

权变观点是指事物诸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时空条件的变化有所侧重。这种侧重或表现为非均匀性,或表现为非对称性。权变观点就是要根据这些特性来把握和谐发展。在这里,所谓非均匀性,是指和谐发展问题由于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效应,舍此便会发生性质的变化。权变观点要求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和谐发展问题置于一定的环境中去考察,因地因时因势地加以处理,而不能简单地用原则去套。所谓非对称性,是指参与和谐发展的各种因素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支配与从属、策动与响应等不对称关系中,其中某种因素会起到推动整个问题演化的作用,而另外一些因素则在这种相互制约、相互干扰中失去了自身运动的独立性,从而使和谐发展问题形成某种整体的效应。权变观点要求我们始终注意和谐发展中诸因素的地位和作用,预测其可能发生的某种整体效应,从中把握住和谐发展存在的必然性。

三、和谐发展观与领导行为

1.和谐发展观与领导工作思路

和谐发展观认为,正确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体现统筹兼顾、和谐协调的思想。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来建设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我们要着眼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和谐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和谐发展观点认为,可行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一个关键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十分繁重,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将陆续出台,处理好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关系至关重要。领导决策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好、现实好和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和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推进各项改革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人民群众的可以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精心部署,制定多种预案,确保改革符合群众利益,切实做到在社会稳定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和谐发展观认为,阻力最小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致力于营造人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认真加以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以人为本,强调人际和谐,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各项工作都要把努力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求和谐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就全社会范围来说,要比较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而如果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要较好地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事情很明白;我们党领导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改革而又和谐兼顾,根本目的没有别的,唯一的就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健康需要。绝不能把以人为本抽象的空洞的和遥不可及的口号,而必须从眼前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时时刻刻注意把这个原则体现到我们的各项工作当中,体现到我们执政理念、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当中,体现到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当中,并且十分注意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从而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能够越来越充分地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2.从实际出发来考虑和谐发展

(1)要考虑实际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所谓实际,就是指人们头脑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它包括自然界的物质现象,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现存的生产关系,社会各阶层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表现等等,都是在我们头脑之外的客观实际。存在于我们头脑之外的实际情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复杂的、多样的。比如说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其地形、气候、土壤、资源、植被、水利等自然条件的差别就很大,尽管都在奔小康,但各个省各个地区在生产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对于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来说,就是要努力认识和研究这些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其中特别要认清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国内外形势,要全面了解国情、省情、县情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尊重客观情况,就是要尊重它的多样性、不平衡性及其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如果对这些情况及其特点若明若暗,就不能在工作上实现正确的领导。正像所指出的:“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会有好的处理。”

(2)要尊重群众的要求

关于客观实际,除了上述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实际之外,群众的要求和觉悟的程度,尽管不具备实在性的特点,但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现象。就曾经把“群众的要求”、“群众的觉悟”看作是领导者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他多次讲到,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要考虑对象,做宣传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就要了解群众的思想,否则,就叫做“无的放失”。当然,在我们谈到“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和“群众的要求”等,也是实际存在时,应当注意分清两个问题:第一,这是从观察和研究对象的角度上来说的。“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程度”等,对于领导者来说,具有客观性。因为这一类的东西,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一经产生出来,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存在于领导者的头脑之外,它作为认识对象,是实际存在的。这是我们党非常重视的研究对象。第二,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讲,“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程度”之类都是精神的现象。它们根源于物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它们本身并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属于主观世界的范畴,但对于领导决策而言,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

3.和谐发展要把握好“度”

在和谐发展观中,“度”是指和谐对象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最底条件,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及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颇具“盈亏点”含义。

(1)和谐发展要注意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最有利于保持事物的稳定性,且与“质”相统一的一定量的界限。这是哲学意义上的“度”,是小度。而和谐发展观要着眼于“大度”,要对若干“小度”进行综合调度。换言之,要注意适度,不仅仅是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一般的度,而是要从一般的度中的相互作用中选取和把握最为适当的度。各种事物都具有特殊性,它们的最佳适度点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最佳适度点也是不一样的,这些适度点通过整合才构成一个矛盾群的度,和谐发展就是要依据这个度,找出有利于各方面的决策,然后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说得好,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要“少花钱多办事”。前一句是要我们在工作中量力而行,把握力度。我们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要正确估计现有的人力、智力、物力和财力,有条件的事坚决干,而且要把它干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事坚决不干,以免给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后一句话,是要我们在工作中尽力而为,做到适度。我们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争把工作做的更好一些。既不要把余地留得太多,也不要过度。

和谐发展观范文篇4

关键词:和谐发展观领导行为

我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在这个时期,社会消费升级日益多样化,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要求日益提高,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新旧体制、机制的衔接又不及时,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社会无序、行为失范等问题。鉴于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我理解,这是党中央继科学发展观之后提出的又一崭新的发展观----和谐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旨在改善参差不齐、自相矛盾的发展现状,其主旨是不求最佳,但求和谐,营造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它给我们把握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及科学地处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和谐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1.关注人际关系,统筹阶层和谐

和谐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它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我们党提出并正在着手解决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既触及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触及了社会建设层面存在的不和谐之处。“五个和谐”渗透和推进到社会结构层面,必然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就产生了和谐发展观。这个发展观从“五个统筹”中抽象出人际关系,强调阶层之间的和谐。

和谐发展观把侧重点放在人际关系的统筹上,是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我国正处在历史性的经济社会转型中。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

(1)经济多样化,各种新的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不断发展,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越来越清晰;

(2)社会阶层多样化,除了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在20多年的社会变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

(3)思想意识多样化,诸种文化信仰和价值取向“百花齐放”。伴随着这种多样化趋势的深化,必然产生一些新的社会矛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迁面前,如何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协调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成为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探索新的社会运转和社会服务机制,将会形成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微观求“和”,宏观求“谐”,和、谐皆本

社会是宏观的,它是由许许多多的“会”与“社”等微观组织组成的,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对宏观与微观的要求是不同的。就微观来说,一个家族、一个学校、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局部乃至一个地方,要致力于求和,把矛盾解决在辖区之内,把活力奉献给社会;就宏观来说,要注意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妥善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减少摩擦,使社会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当中。

“和”是相互关系中比较满意的状态,而“谐”是指妥协共处的状态。和谐发展观之所以强调微观求“和”、宏观求“谐”,是为了便于我们找到构建和谐社会方位。自从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以来,关于指导思想、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都有了框架,问题在于这些理论框架有些抽象,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干部和群众的行为上还不够具体,似乎人人有责,但又很难去负责。原因在于构建和谐社会宏、微模糊。基于此,笔者提出微观求“和”、宏观求“谐”这一观点。就微观而言,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和一个群众,要致力于求和,求团结,把本单位的工作做好。这是非常现实和可能的。因为一个局部,情况比较清楚,矛盾比较单纯,资源配置比较灵活,积极因素容易调动,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有“不和”的因素就把工作做到哪里,每个人都能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方位。而宏观社会,涵盖面广、跨度大,要素多而复杂,需要整合的东西多,局部、部分、系统、整体之间不仅有层次之分,而且要素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这些远距离的要素之间,矛盾容易激化,处理不好会产生阶层对立、党群对立。这些矛盾要靠方针政策去调整,要靠法律制度去调整。协同起来费时耗资,社会成本较大,简单地用上述求“和”的方法很难奏效。因此,对于构建宏观和谐,关键是求“谐”,先求满意,再求最优,和谐皆本。

3.“和谐度”是和谐发展观的内核

和谐就是适度,和谐发展就是科学用度,关注和谐度。在以往学习中,我们普遍接受的是哲学上讲的“度”,也就是决定事物量、质变的界限,而在和谐发展观中,我们要引入三个“度”的概念,还有科学用度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意义上讲,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某种能量,其中有一种能量叫作势能。它告诉我们物质的势是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其能量大小与位置有关,故又称为位能。它是物质运动的状态,处于相对静止的势,蕴藏着能量,处于动态的势放出能量。这种能量,可以起破坏作用,也可以为领导者作用。在领导活动中,势往往表现为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给领导者带来的机会和挑战,通常叫作形势、态势、趋势和大势等。势从静到动,从小到大,有着蓄势、造势和审时度势等过程。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对事物的结构和要素的调整和形成蓄势待发的条件问题,这个条件就是一种度,过度就会势不可挡或势不两立,不足就会导致势不可及或势均力敌。

从控制论的意义上讲,动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事物就会向相其对立面转化。关于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研究,就被称为控制论。领导活动是一个动态系统,符合控制系统的四个特征。一是领导活动有一个预定的和谐状态;二是领导活动过程中有经常性的变化,在内部必须进行调整,是动态系统;三是从领导活动的外部环境到内部运行有一种信息转移;四是领导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可以自行调节的机制。这些特征保证了领导使用信息和规章制度进行控制的可能。在这里,度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使用信息和制度的数量界限,信息或制度不对称,会导致失序,像2003年的SARS事件,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公众恐慌;二是自由度,即控制的结果或秩序的范围,允许事物在一定限度内偏离标准。所以,在这里,用度旨在控制领导秩序。

从对策论的意义上讲,“度”就是一种策略选择与投机,含有“多角度”的意思。对策论是研究对抗局势的理论。人们在决定实际问题时,必须分析局势。往往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方面,每一方都有一定策略可供选择。因此,一方采取策略的结果,取决于其他各方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如果每一方都强求最大所得,这种对策称为不结盟对策,后果是导致行为过度。如果每一方都指望问题得到解决,追求全局的利益,这种对策称为结盟对策,结盟对策中存在着明显的“度”,这对于全局都有好处,在某个局势中,某个个体的行动可能只对其自身有利,也有可能对其他个体有利,从而对另一些个体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利害有时会相同的,而且总是有相同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盟的情况。结盟中将形成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局势,这个局势叫平衡局势。如果这个结构是最佳的,那么任何一个个体,若改变行为后,得到新局势,会使大家的可接受性降低,因此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他已经选定的有“度”做法。

二、和谐发展观的若干观点

1.和谐发展观是价值增值的发展观

在探讨和谐发展问题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就是利益均沾、各方满意,这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要么就是损害或侵占“和谐圈”外面的利益,要么在“和谐圈”内某一方或几方做出忍让,要么就是利益平均化,不存在共赢的皆大欢喜的结局。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首先,它把和谐发展看成一种“机械式”的边界固定运动,而没有把这种活动看作一种辩证的矛盾运动,自然而然推论出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某些方面的和谐肯定会引起另外方面的不和谐。这种情况当然存在。但是和谐发展是着眼于利益增值的,通过多方的努力,各自增加都能收益,减少损害。和谐发展的边界是开放的,而“机械式”多边关系则是封闭的,这种关系不可能如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因而是在不增值的前提下分割既有利益,当然不能实现和谐与统筹兼顾了。

其次,这种观点只看到事物中互相否定、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成分,没有看到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统一性。这种观点认为矛盾的双方总是要互相攻其短,取其利;否定矛盾双方相互克己短,取其长,并在一定条件下有共存共荣的趋势和可能。因此,我们不应该把和谐发展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凝固不变的,而应该把它看成是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东西,矛盾各方既有对立的因素,也有一致的因素,在统一体中完全存在着兼顾发展的契机。

2.和谐发展观的定位

在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方面、每一个分子、每一要素都存在着一个摆正位置即“定位”问题。或定位于极端,以独占全部的“好处”;或定位于和谐发展,以分享合理的“好处”。由于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独占“好处”必然会抹煞利益的共享性,而招致多方的对抗,所以,极端取向的单边发展往往会导致矛盾各方群起而攻之,这种定位往往以失败告终,继而会出现“协同”或“分享”的局面。可见,走极端的事物是短命的,和谐发展的事物才有生命力,才有存在的价值。大量的事物都应该定位于“和谐发展”。

在这里,可以把和谐发展观理解为相互联系的诸方面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或几个对于各方面都较为有利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在它附近达成共识,从而使问题得到较为完美的解决。和谐发展价值观告诉我们,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中,各个方面都不宜过分扩张自己,而应该兼顾其他,共存共荣。

我们必须对上述定位的和谐发展观做点说明:

其一,这个和谐发展观不是着眼于双方或某几方面,而是着眼于总体的。如果仅仅为了追求“你好我也好”,有可能会损害“总体”。比如,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GDP,而承接了发达国家排污严重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政府和企业都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但污染了环境,也就是损害了“总体”。又比如,制假和售假一旦结盟,就会损害消费者乃至整个经济秩序,也就是损害“总体”。

其二,和谐发展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实现和谐发展。我们知道,事物的统一性是矛盾统一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要依据统一性的条件来把握和谐发展。当矛盾诸方处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和谐发展活动才能卓有成效。因为诸方在争取自身利益时,会同时去维护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当矛盾诸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时,竞争将日益剧烈,和谐发展就会变成独赢或多损,这时就不存在和谐发展的机会了。

3.和谐发展观的三个观点

总体观点是一种典型的和谐与共赢观点,是指站在问题之外来看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里需要指出,总体观点不同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都是以全局或系统作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标准的,局部或要素必须服从全局或系统。而总体观点则认为,无论全局或局部、系统或要素、对立面之间,都是“总体”中的一个“部分”,必须统筹考虑。可见,总体观点高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其考虑问题的容量要比它们大得多。相比之下,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的这种层次差就不那么明显了,考虑问题比较狭隘,也就容易以全局或系统来代替总体,而忽视“部分”的作用,失去和谐发展的基础。

和谐发展观范文篇5

关键词:和谐发展观领导行为

我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在这个时期,社会消费升级日益多样化,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要求日益提高,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新旧体制、机制的衔接又不及时,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社会无序、行为失范等问题。鉴于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我理解,这是党中央继科学发展观之后提出的又一崭新的发展观----和谐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旨在改善参差不齐、自相矛盾的发展现状,其主旨是不求最佳,但求和谐,营造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它给我们把握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及科学地处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和谐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1.关注人际关系,统筹阶层和谐

和谐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它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我们党提出并正在着手解决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既触及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触及了社会建设层面存在的不和谐之处。“五个和谐”渗透和推进到社会结构层面,必然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就产生了和谐发展观。这个发展观从“五个统筹”中抽象出人际关系,强调阶层之间的和谐。

和谐发展观把侧重点放在人际关系的统筹上,是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我国正处在历史性的经济社会转型中。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1)经济多样化,各种新的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不断发展,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越来越清晰;(2)社会阶层多样化,除了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在20多年的社会变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3)思想意识多样化,诸种文化信仰和价值取向“百花齐放”。伴随着这种多样化趋势的深化,必然产生一些新的社会矛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迁面前,如何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协调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成为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探索新的社会运转和社会服务机制,将会形成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微观求“和”,宏观求“谐”,和、谐皆本

社会是宏观的,它是由许许多多的“会”与“社”等微观组织组成的,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对宏观与微观的要求是不同的。就微观来说,一个家族、一个学校、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局部乃至一个地方,要致力于求和,把矛盾解决在辖区之内,把活力奉献给社会;就宏观来说,要注意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妥善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减少摩擦,使社会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当中。

“和”是相互关系中比较满意的状态,而“谐”是指妥协共处的状态。和谐发展观之所以强调微观求“和”、宏观求“谐”,是为了便于我们找到构建和谐社会方位。自从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以来,关于指导思想、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都有了框架,问题在于这些理论框架有些抽象,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干部和群众的行为上还不够具体,似乎人人有责,但又很难去负责。原因在于构建和谐社会宏、微模糊。基于此,笔者提出微观求“和”、宏观求“谐”这一观点。就微观而言,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和一个群众,要致力于求和,求团结,把本单位的工作做好。这是非常现实和可能的。因为一个局部,情况比较清楚,矛盾比较单纯,资源配置比较灵活,积极因素容易调动,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有“不和”的因素就把工作做到哪里,每个人都能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方位。而宏观社会,涵盖面广、跨度大,要素多而复杂,需要整合的东西多,局部、部分、系统、整体之间不仅有层次之分,而且要素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这些远距离的要素之间,矛盾容易激化,处理不好会产生阶层对立、党群对立。这些矛盾要靠方针政策去调整,要靠法律制度去调整。协同起来费时耗资,社会成本较大,简单地用上述求“和”的方法很难奏效。因此,对于构建宏观和谐,关键是求“谐”,先求满意,再求最优,和谐皆本。

3.“和谐度”是和谐发展观的内核

和谐就是适度,和谐发展就是科学用度,关注和谐度。在以往学习中,我们普遍接受的是哲学上讲的“度”,也就是决定事物量、质变的界限,而在和谐发展观中,我们要引入三个“度”的概念,还有科学用度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意义上讲,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某种能量,其中有一种能量叫作势能。它告诉我们物质的势是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其能量大小与位置有关,故又称为位能。它是物质运动的状态,处于相对静止的势,蕴藏着能量,处于动态的势放出能量。这种能量,可以起破坏作用,也可以为领导者作用。在领导活动中,势往往表现为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给领导者带来的机会和挑战,通常叫作形势、态势、趋势和大势等。势从静到动,从小到大,有着蓄势、造势和审时度势等过程。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对事物的结构和要素的调整和形成蓄势待发的条件问题,这个条件就是一种度,过度就会势不可挡或势不两立,不足就会导致势不可及或势均力敌。

从控制论的意义上讲,动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事物就会向相其对立面转化。关于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研究,就被称为控制论。领导活动是一个动态系统,符合控制系统的四个特征。一是领导活动有一个预定的和谐状态;二是领导活动过程中有经常性的变化,在内部必须进行调整,是动态系统;三是从领导活动的外部环境到内部运行有一种信息转移;四是领导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可以自行调节的机制。这些特征保证了领导使用信息和规章制度进行控制的可能。在这里,度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使用信息和制度的数量界限,信息或制度不对称,会导致失序,像2003年的SARS事件,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公众恐慌;二是自由度,即控制的结果或秩序的范围,允许事物在一定限度内偏离标准。所以,在这里,用度旨在控制领导秩序。

从对策论的意义上讲,“度”就是一种策略选择与投机,含有“多角度”的意思。对策论是研究对抗局势的理论。人们在决定实际问题时,必须分析局势。往往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方面,每一方都有一定策略可供选择。因此,一方采取策略的结果,取决于其他各方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如果每一方都强求最大所得,这种对策称为不结盟对策,后果是导致行为过度。如果每一方都指望问题得到解决,追求全局的利益,这种对策称为结盟对策,结盟对策中存在着明显的“度”,这对于全局都有好处,在某个局势中,某个个体的行动可能只对其自身有利,也有可能对其他个体有利,从而对另一些个体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利害有时会相同的,而且总是有相同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盟的情况。结盟中将形成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局势,这个局势叫平衡局势。如果这个结构是最佳的,那么任何一个个体,若改变行为后,得到新局势,会使大家的可接受性降低,因此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他已经选定的有“度”做法。

二、和谐发展观的若干观点

1.和谐发展观是价值增值的发展观

在探讨和谐发展问题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就是利益均沾、各方满意,这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要么就是损害或侵占“和谐圈”外面的利益,要么在“和谐圈”内某一方或几方做出忍让,要么就是利益平均化,不存在共赢的皆大欢喜的结局。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首先,它把和谐发展看成一种“机械式”的边界固定运动,而没有把这种活动看作一种辩证的矛盾运动,自然而然推论出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某些方面的和谐肯定会引起另外方面的不和谐。这种情况当然存在。但是和谐发展是着眼于利益增值的,通过多方的努力,各自增加都能收益,减少损害。和谐发展的边界是开放的,而“机械式”多边关系则是封闭的,这种关系不可能如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因而是在不增值的前提下分割既有利益,当然不能实现和谐与统筹兼顾了。

其次,这种观点只看到事物中互相否定、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成分,没有看到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统一性。这种观点认为矛盾的双方总是要互相攻其短,取其利;否定矛盾双方相互克己短,取其长,并在一定条件下有共存共荣的趋势和可能。因此,我们不应该把和谐发展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凝固不变的,而应该把它看成是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东西,矛盾各方既有对立的因素,也有一致的因素,在统一体中完全存在着兼顾发展的契机。

在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方面、每一个分子、每一要素都存在着一个摆正位置即“定位”问题。或定位于极端,以独占全部的“好处”;或定位于和谐发展,以分享合理的“好处”。由于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独占“好处”必然会抹煞利益的共享性,而招致多方的对抗,所以,极端取向的单边发展往往会导致矛盾各方群起而攻之,这种定位往往以失败告终,继而会出现“协同”或“分享”的局面。可见,走极端的事物是短命的,和谐发展的事物才有生命力,才有存在的价值。大量的事物都应该定位于“和谐发展”。

在这里,可以把和谐发展观理解为相互联系的诸方面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或几个对于各方面都较为有利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在它附近达成共识,从而使问题得到较为完美的解决。和谐发展价值观告诉我们,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中,各个方面都不宜过分扩张自己,而应该兼顾其他,共存共荣。

我们必须对上述定位的和谐发展观做点说明:

其一,这个和谐发展观不是着眼于双方或某几方面,而是着眼于总体的。如果仅仅为了追求“你好我也好”,有可能会损害“总体”。比如,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GDP,而承接了发达国家排污严重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政府和企业都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但污染了环境,也就是损害了“总体”。又比如,制假和售假一旦结盟,就会损害消费者乃至整个经济秩序,也就是损害“总体”。

其二,和谐发展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实现和谐发展。我们知道,事物的统一性是矛盾统一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要依据统一性的条件来把握和谐发展。当矛盾诸方处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和谐发展活动才能卓有成效。因为诸方在争取自身利益时,会同时去维护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当矛盾诸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时,竞争将日益剧烈,和谐发展就会变成独赢或多损,这时就不存在和谐发展的机会了。

3.和谐发展观的三个观点

总体观点是一种典型的和谐与共赢观点,是指站在问题之外来看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里需要指出,总体观点不同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都是以全局或系统作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标准的,局部或要素必须服从全局或系统。而总体观点则认为,无论全局或局部、系统或要素、对立面之间,都是“总体”中的一个“部分”,必须统筹考虑。可见,总体观点高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其考虑问题的容量要比它们大得多。相比之下,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的这种层次差就不那么明显了,考虑问题比较狭隘,也就容易以全局或系统来代替总体,而忽视“部分”的作用,失去和谐发展的基础。

动态观点就是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认为“运动”是和谐发展问题的根本属性。和谐发展问题的多边矛盾性,再加上背景的模糊性,就孕育了问题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任何一个和谐发展问题都是包含着各种矛盾关系的综合统一体,它总是处在对立统一运动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因诸事物的“势”的均衡而相对稳定,一旦其中的“对立”有所变化,就会产生新的“势”而统一起来。因此,和谐发展问题的随机性是很大的。它的“势”的变化,是形成随机性的依据;而外部背景力量的消长,又使和谐发展问题的走向身不由己。这两方面构成了和谐发展问题的区间变化和和谐发展点的移动:或在特定的条件下徘徊,或有所进化扩大,或有所缩小。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确立动态观点,跟踪它的变化轨迹,使和谐发展区间明晰化,便于实现和谐发展。

权变观点是指事物诸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时空条件的变化有所侧重。这种侧重或表现为非均匀性,或表现为非对称性。权变观点就是要根据这些特性来把握和谐发展。在这里,所谓非均匀性,是指和谐发展问题由于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效应,舍此便会发生性质的变化。权变观点要求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和谐发展问题置于一定的环境中去考察,因地因时因势地加以处理,而不能简单地用原则去套。所谓非对称性,是指参与和谐发展的各种因素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支配与从属、策动与响应等不对称关系中,其中某种因素会起到推动整个问题演化的作用,而另外一些因素则在这种相互制约、相互干扰中失去了自身运动的独立性,从而使和谐发展问题形成某种整体的效应。权变观点要求我们始终注意和谐发展中诸因素的地位和作用,预测其可能发生的某种整体效应,从中把握住和谐发展存在的必然性。

三、和谐发展观与领导行为

1.和谐发展观与领导工作思路

和谐发展观认为,正确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体现统筹兼顾、和谐协调的思想。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来建设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我们要着眼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和谐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和谐发展观点认为,可行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一个关键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十分繁重,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将陆续出台,处理好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关系至关重要。领导决策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好、现实好和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和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推进各项改革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人民群众的可以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精心部署,制定多种预案,确保改革符合群众利益,切实做到在社会稳定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公务员之家:

和谐发展观认为,阻力最小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致力于营造人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认真加以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以人为本,强调人际和谐,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各项工作都要把努力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求和谐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就全社会范围来说,要比较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而如果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要较好地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事情很明白;我们党领导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改革而又和谐兼顾,根本目的没有别的,唯一的就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健康需要。绝不能把以人为本抽象的空洞的和遥不可及的口号,而必须从眼前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时时刻刻注意把这个原则体现到我们的各项工作当中,体现到我们执政理念、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当中,体现到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当中,并且十分注意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从而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能够越来越充分地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2.从实际出发来考虑和谐发展

(1)要考虑实际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所谓实际,就是指人们头脑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它包括自然界的物质现象,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现存的生产关系,社会各阶层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表现等等,都是在我们头脑之外的客观实际。存在于我们头脑之外的实际情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复杂的、多样的。比如说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其地形、气候、土壤、资源、植被、水利等自然条件的差别就很大,尽管都在奔小康,但各个省各个地区在生产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对于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来说,就是要努力认识和研究这些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其中特别要认清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国内外形势,要全面了解国情、省情、县情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尊重客观情况,就是要尊重它的多样性、不平衡性及其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如果对这些情况及其特点若明若暗,就不能在工作上实现正确的领导。正像所指出的:“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会有好的处理。”

(2)要尊重群众的要求

关于客观实际,除了上述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实际之外,群众的要求和觉悟的程度,尽管不具备实在性的特点,但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现象。就曾经把“群众的要求”、“群众的觉悟”看作是领导者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他多次讲到,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要考虑对象,做宣传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就要了解群众的思想,否则,就叫做“无的放失”。当然,在我们谈到“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和“群众的要求”等,也是实际存在时,应当注意分清两个问题:第一,这是从观察和研究对象的角度上来说的。“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程度”等,对于领导者来说,具有客观性。因为这一类的东西,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一经产生出来,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存在于领导者的头脑之外,它作为认识对象,是实际存在的。这是我们党非常重视的研究对象。第二,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讲,“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程度”之类都是精神的现象。它们根源于物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它们本身并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属于主观世界的范畴,但对于领导决策而言,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

3.和谐发展要把握好“度”

在和谐发展观中,“度”是指和谐对象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最底条件,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及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颇具“盈亏点”含义。

(1)和谐发展要注意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最有利于保持事物的稳定性,且与“质”相统一的一定量的界限。这是哲学意义上的“度”,是小度。而和谐发展观要着眼于“大度”,要对若干“小度”进行综合调度。换言之,要注意适度,不仅仅是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一般的度,而是要从一般的度中的相互作用中选取和把握最为适当的度。各种事物都具有特殊性,它们的最佳适度点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最佳适度点也是不一样的,这些适度点通过整合才构成一个矛盾群的度,和谐发展就是要依据这个度,找出有利于各方面的决策,然后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说得好,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要“少花钱多办事”。前一句是要我们在工作中量力而行,把握力度。我们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要正确估计现有的人力、智力、物力和财力,有条件的事坚决干,而且要把它干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事坚决不干,以免给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后一句话,是要我们在工作中尽力而为,做到适度。我们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争把工作做的更好一些。既不要把余地留得太多,也不要过度。

和谐发展观范文篇6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我认为学习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运用科学发展重要理论,创新工作,构建和谐,科学制定适应企业发展和符合职工意愿的发展战略,带领职工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企业的本质是经营,目的是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解决企业经营与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就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企业发展而言,我认为它不仅包括要发展企业,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企业发展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哈尔滨卷烟总厂自成立之初提出的从咬住低档烟生产思路不放松、坚定低档烟发展不动摇的思想,到“走特色路、打特色牌、构建特色型和谐企业”的特色战略,每一个战略决策都饱含了企业领导者睿智的抉择,是适应时展要求、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特色之路,是对企业客观条件的准确定位,更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产物。实践证明,王董事长提出的思路和战略经受住了考验,使龙江烟草工业在行业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重组整合四年来,产量由原来的70.5万箱,增长至84.5万箱,增长了14万箱,税利总额由7.5亿元增长到现在的15.9亿元,增长1.12倍,利润由50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2.15亿元,增长四倍多,职工收入稳步提高,增长一倍多。这些辉煌业绩的取得,正是我们秉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打造出的崭新局面,正是其在企业得到真正落实的硕果。

二、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总方针,指导企业发展,夯实思想基础。

对于企业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总方针,既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和谐企业的需要,也是顺应企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因此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于、服务于这个方针,用这个方针指导企业的发展实践。要在“以人为本”上做文章,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构建和谐企业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根本来抓,从改革和完善机制入手,从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做起,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要广泛深入地联系职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正确处理各种关系,高度重视职工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尊重职工意愿和民主管理权利,鼓励和支持职工技术创新,关心困难职工,关爱离退休职工,切实解决好他们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实事求是、真抓实干,认真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到绝大多数干部职工。要逐步树立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的观念,通过讲纪律、讲原则、讲责任、讲团结、讲学习、讲正气不断加强企业党员干部职工的自身修养和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班组,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和谐发展。

企业发展是个动态过程,但是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恒久不变的是要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强化基础建设,而班组是构成企业的最基本细胞,是企业的最前沿阵地,是生产经营和方针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实践者,因此我们要全面建设和谐班组,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和谐班组建设是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载体,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此我们要按照“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原则,切实加强企业的班组建设,把班组建设作为一条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主线。

要全面建设和谐班组,就要制定严格规范、切实可行的和谐班组建设实施方案,并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逐步确立人际关系和谐化、工作程序规范化、生产维护标准化、技术指标最优化、效率目标最大化、素质提升全面化的“六化”标准。

和谐发展观范文篇7

首先,自然环境的前提性以可持续的新概念表现出来,既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本体性意义,也反映了当代经济社会环境一体化发展的规律性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这一要求的直接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曾阐述自然的前提性和本体性意义:“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人们在物质生产中改变着自然;但是,“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人任何时候都无法离开自然条件而生存,这些条件包括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

自然环境的前提性和本体性意义在20世纪60年代以宇宙飞船理论的新形式出现。这一理论认为地球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是一个需要不断消耗自身有限资源的独立系统,其延长寿命的唯一方法是实现宇宙飞船内部的资源循环。宇宙飞船理论从反面突出了地球自然环境的本体性意义。1972年罗马俱乐部报告《增长的极限》则从动态发展的方面展望了地球生存的前景,从另一角度阐述了这一意义: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等现有趋势继续下去,这个星球上的增长极限会在不远的将来发生。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发表的可持续发展宣言表明,可持续概念是自然环境本体性意义的某种现代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上升到人类和地球生存发展的本体论层面上来认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中共17大报告所说的“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深刻反映了当代自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

其次,自然环境系统的统一性以其动态协调平衡的一系列新内涵展现出来,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规律认识的新进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这些认识新进展的必然要求。

当代环境科学表明,地球表面的气圈、水圈、土壤-石圈和生物圈主要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展现了一系列动态平衡规律。例如,地球热力学的进展反映了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与反射到空间的能量之间的平衡。根据每秒1370瓦/平方米的太阳常数,地球从太阳接收的能量为1.751017瓦。由于吸收率为70%,地球对于太阳吸收的能量为1.231017瓦,一年吸收的总能量为3.7106夸特。鉴于地球上人类消费的能量大体为4.35102夸特(2006年数字),因而前者是后者的8500倍。这些总量关系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系统能量流动关系的新认识。

自然环境系统的统一性也体现于生态系统的规律。主要有生物适应环境的规律,环境变化的选择压力作为制约因素迫使生物体自身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规律,表现为各种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统一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的规律,以及生态系统发育进化的规律,表现为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和动态平衡。现在,由于世界上近乎半数的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多样性正在丧失,这种生态系统规律正以危机形式强烈地反映出来,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因此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紧迫性。中共17大提出的要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既是形势的要求,也是这种自然环境规律的客观要求。

再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成为自然环境演变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联既表现为人对自然环境演变的深度影响,也表现为自然环境危机对人的强烈警示,还表现为当代人对自然环境的正确认识和积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映了这一规律的多重要求。

恩格斯曾就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认识这些较近的或较远的后果。人类由于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不断地作用和改变自然环境,因而是自然环境演变的确定参与者。人的活动介入和影响自然的程度在今天不同于以往。当今世界大气、水、土壤和生物所受到的污染和破坏已达到危险的程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认为,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可能90%源于人类的活动。1970年至2004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70%。预测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上升1.1至6.4摄氏度,海平面上升18至59厘米。如果气温上升1.5摄氏度以上,全球20%至3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如果上升3.5摄氏度以上,40%至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环境危机表现为全球性的特征,自然环境与社会的统一性以新的震撼形式表现出来。

与此相应,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呈现全球化的趋势。由于环境演变的自然与社会因素显示了多层面多维度的复杂关系,因而正确认识和积极保护自然环境需要把握其中辩证关系的丰富内涵。当代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医学、环境物理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等自然科学系列和环境社会学、产业生态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社会生态学等社会科学系列,以及能源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技术科学系列逐步发展起来,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知识基础。正是通过这些具体科学的运用,中共17大所提出的下述目标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等。

最后,经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作为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特殊层面,从特定角度展现了两者互动的规律性内涵。它不仅一般地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且把经济与自然的良性互动确立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公务员之家:

关于经济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内涵主要有以下方面。

环境因素渗透产业全过程。环境不是生产的次要因素,而是支撑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和贯通因素。为此,产业生态学要求将环境因素全面纳入产品、服务的设计开发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基于污染末端治理的环境保护观念,通过资源循环和能源高效利用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双重目标。

资源在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生态经济学强调生态的“吞吐力”:从自然吸取而投放到经济系统中的东西与返回自然环境中的东西的平衡,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平衡。该平衡要求资源的获取率应等于再生率,即从环境中获取的资源不能超过它的再生增殖能力;废物排放率应等于生态系统的同化率,即排入环境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和谐发展观范文篇8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必须强化追求真理、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的大学理念,进一步增强大学的历史使命感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首先必须解决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功能定位问题,而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则主要是通过高等学校的理念(即大学理念)来体现的。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我国大学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当我们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后,究竟应该确定什么样的大学理念。由于大学理念涉及到大学的使命、大学的社会功能定位等重大问题,因而人们把大学理念视为大学的灵魂、生命和指针。树立正确的大学理念,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一般来说,大学的历史使命就是满足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可分为维持需要和进步需要两种,后者以前者为基础而又超越前者。如果说,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功能定位的话,那么,服务社会就应是满足社会维持需要和进步需要的统一。这就要求大学既要为现实社会的正常运行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又要通过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创造来引领社会进步。要发挥前一种功能,大学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密切关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动态,按照社会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科研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而后一种功能的发挥,则必须以大学和社会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和张力为条件。因为,要发挥引领社会进步的功能,大学必须以社会理想为参照,找出社会现实与社会理想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坐标和启迪。

我国大学都把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作为自己的社会定位或功能定位,但由于缺乏追求真理、引领社会进步的的大学理念,普遍不具有个性鲜明的自我精神。特别是当功利主义思潮袭来时,许多高校忽视了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属性和社会公益性,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有的甚至把大学当成经济实体来举办,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与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所形成的反差,导致了一些高校教育行为扭曲以及教育腐败的滋生。

而反观发达国家的一些高等院校,在金钱至上、等价交换的世俗环境中能始终恪守大学的传统,发扬大学超脱世俗而又服务社会的精神,从而赢得了社会的尊敬和学校的发展。这些大学所标示的大学形象虽然都是现代的,但其内涵仍是那些不被世俗所摇撼、不受时光融蚀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只有坚持这种理念,大学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操守。因此,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需要从国外高校的先进办学理念中吸取营养,不断强化追求真理、创新知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大学理念,真正做到:在继承传统中与时俱进,在服务社会中坚守信念,在顺应时代潮流中高扬理想旗帜。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和学校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大学体制

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需要建立一种能反映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体制做保障,以实现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近年来,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构建现代大学体制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一般说来,现代高校管理体制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学校组织发育的外部环境,二是学校内部的运行机制。就前者而言,主要任务是建立和理顺政府、社会和学校的互动关系,就后者而言,主要是解决学校实现自主发展的条件和权利问题。

就政府而言,主要责任是构建教育服务体系,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其主要权力表现为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监督,政府并不直接管理学校的事务。社会主要承担参与高校办学、为高校提供服务,并获得相应的权利。高校则主要承担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责任,拥有对学校事务的充分自主权。这种政府服务、社会参与、高校自主的办校体制具有权责清晰,管理成本低,运转灵活等特点。

建立现代学校体制,首先必须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简政放权。政府部门既应将部分权力如监管、认证、评价等交给社会组织,又应将学校具体事物的管理权下放给学校。这样,政府就可以集中精力构建教育服务体系,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加宽松有利的宏观环境。其次,要进一步大力培育和发展教育中介组织,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教育中介组织主要是为了加强政府和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确保学校的运行和发展满足为社会服务的公共目的。教育中介组织主要从事教育评估、教育认证、教育考试、教育咨询、教育信息、人才交流和教育事务等活动。在发达国家,一所学校一经政府批准设立,只是说明该校已经达到举办高等教育的最低标准,但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必须得到社会教育认证机构的认证,因为教育机构的认证结果既是政府是否给予财政资助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学校的参考指标。在我国,建立这种机制,当务之急是政府应真正承担起为教育中介组织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责任,抓紧制定和实施旨在鼓励和保护教育中介组织的政策。因为教育中介组织的培育,需要政府制定政策来保护其合法性;同时,教育中介组织的经营,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社会的认同才能增进其权威性。从教育中介组织来看,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规范从业行为,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和自己的竞争力。

对于高校来说,首要任务是要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体制改革。在充分尊重教师职业活动特点和充分保证学术民主的基础上,依靠教授办学,实现学术自由、民主管理和决策科学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管理民主、运转高效,竞争有序的高校内部机制。由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在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体制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管理方式行政化、分配方式平均化、人事管理凝固化、后勤服务封闭化。一般而言,一个学校有没有生命力,关键在于:一是是否形成了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的传统,二是学校内部竞争机制的激励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而我国高校缺乏的正是这两方面。过去高校内部改革单纯强调竞争机制的建立,而忽略学术创造的特殊性,没有同时建立起在学术方面的民主评价机制,对许多学术问题往往采用行政方式进行管理。比如科研立项、科研获奖等方面都带有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的色彩,以此为基础所构建的竞争机制势必带来更大的不公。以此,高校内部体制的改革,一定要在充分尊重教师职业活动特点、充分保证学术民主的基础上进行。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应克服不顾国情、省情和校情盲目追求学校升格的倾向,避免高等教育的同构化现象

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还应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不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需要的问题,努力构建满足社会多层次需要、服务社会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从宏观上说,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安排应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满足社会需要、服务社会发展。在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结构中,既应有在科学研究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研究性大学,也应有直接针对社会或社区需要而建立的职业教育型学院。不同的学校只有定位的不同,而不应有社会地位上的高低贵贱之别。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政府实施公平的教育政策,使所有学校都处于平等的受助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和原则。也只有在这种政策的导向和影响下,各高校才能立足自身实际,实现科学定位,努力完成学校定位所赋予的发展目标和历史责任。但在我国,长期以来,政府单纯地根据学校的学术地位和隶属关系将高校分成不同的档次、给予不同的待遇,从而形成了高校中的富校和穷校群体。无论哪种类型的学校都把挤进学术殿堂或迈上更高学术阶梯作为学校的奋斗目标,以期获得政府更大的支持。于是,专科升本科、学院改大学,高职学院变普通高校,教学型大学变研究型大学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大奇观。其次,由于发展目标一样,导致了众多高校培养目标的趋同。各个高校的招生章程在介绍本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时千篇一律都是所谓的“高层次”、“高质量”、“高级”专门人才,很少有独到的人才培养规格表述和相应的培养模式设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都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产品”和“通用产品”。再就是一样的科研导向。由于传统的“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应用”的思想和激励导向的偏差,国内高校形成了一种以科研数量挂帅的风气。教师晋职,学校升格,评奖排名都以科研的数量作为重要依据。因此,“以教学为中心”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结果,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被弱化,形成了许多校名大、名气小,定位高、水平低的学校。所以,高校在要求实行同等“国民待遇”的同时,一定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认真反思和审视自身的办学思想,根据学校的实际和社会的需要搞好学校的定位,制定切合实际的办学方针。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高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方针,努力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

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建设和谐校园。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即:使所有学生健康成长、增长才智、成为成熟的社会公民,其职责就是为青年人进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这样的目的和使命,决定了高校办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方针。

和谐发展观范文篇9

华容县农机局夏金明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2、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动力。

4、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发展是主题,是中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2、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4、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初步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5、科学发展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我们党政治优势的客观要求。

三、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1、注重学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和谐发展观范文篇10

×一、推动石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关系

×教育发展必须依赖于教育发展的关系,联系石门实际看,我以为可以从个方面理解:

×⒈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教育发展

×县委县政府几年前提出了“三增三化一拓展”的重大战略构想,加速推进“三增三化一拓展”战略,关键在科技、决定在教育。首先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必须发展教育。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的标准比生产和顺利外销、石门工业的资源开发提升、现有企业改造提升,都离不开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劳动者,其次推动城镇化必须发展教育,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⒉教育发展必须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更高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时,教育的优先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后,充分考虑到发展石门经济对国民素质的高要求、人民群众对子女享受高中教育的迫切需求,采取措施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果断决策实施石门一中异地扩建,使我县高中入学率××年达到,比年将近翻了一番。这是实施教育先行战略的一个重大举措,必将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⒊教育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有时这种推动甚至是直接的。还是以一种新建为例,它对我县城镇化建设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它使东城区成为一块新的开发热土,在东城建新房的人多了,经商的人多了。全城最高档的商品住宅小区蝶恋花园正在建设之中,而开发商打的正是人文牌、教育牌、一中牌。再以劳务经济为例,一方面,教育使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了,外出务工的人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加强,使家长可以放心地将子女选到学校寄宿,因而可以安心地外出打工。我曾于××年做过调查,二都、三圣、壶瓶山所中小学名中小学生,其中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人,占,双方外出务工的人,占,也就是说有的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年全县外出务人,实现劳动收入亿元,这里面有教育的巨大贡献。

×由于县委县政府能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关系,不断坚持实施教育先行战略,做到了教育优先考虑、优先规划,在领导力量、经费投入上优先保证、优先落实。特别是在教育投入上,其力度之大、增长之快,有目共睹。××年财政投入多万、××年达万元,道次突破亿元大关。教师待遇上,××年实现教师财政刷卡,××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误餐费、适当补贴相继刷卡。××年实施扶贫助学工程以来,募集资金近万元,两年发放助学金约万元。使义务教育贫困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总之,作为教育人,我们为县委县政府的教育先行战略决策叫好,为石门教育的快速发展感到骄傲。

×二、推动石门教育和谐发展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打造窗口学校与均衡发展关系。当前,我们提出了教育“树品牌、创强县”的重大目标。部署了打造窗口学校的任务,在城区打造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层次的名校、在乡镇将政府所在地初中和完小创造成市级示范性学校。这一决策对于带动提升提我县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不能忽略其他学校的发展,均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因为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而非精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就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针,我国山村寿先等地也有很好地实践。那么如何实现均衡发展,我有几点建议①不断扩充名优窗口学校优质教育规模,使更多的人能接受到优质教育,这是一种公平。②在现阶段,应尽快制定一个初中、完小、村小各个层次学校的建设标准,实施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用年时间使全县同类学校在基础设施、教学装备等方面达到同一标准。从而避免“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尽力缩小“好与差”的差距。③在教师的调配上,要真正落实好两条措施:一是教师教制度,以学区或完小为单位、统筹安排体艺、英语、计算机教师,在一定范围使优质教师共享,二是教师双向交流机制,现在教师基本上是从乡村向县城及城效流动,这就扩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我们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城镇教师、名优学校教师到山区支教,也要选拔农村学校教师到名优学校学习或挂职锻炼,学习先进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尽力缩小小师资上的差异。

×二是提高质量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系。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张。近几年我们加大了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力度,全县教育质量出现了可喜局面。高考质量节节攀升,石门一中在全省叫响于品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学校课业负担居高不下,学生身体呈下降趋势,如总发病率、近视率在逐年微弱上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发达地区比有一定差距。当前,新课程改革上逐步推开,高考制度改革上不断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愈来愈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主流方向。有一个家长深有感触的说过一句话:现在孩子上大学看分数,大学毕业就业就看综合素质了。从这一句话里我们教育工作者应领悟到分数并不能管一个人的一生,而综合素质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生。

×这样说,并不是说分数就不重要了。相反,我们还抓好质量、抓好分数,因为在目前高考制度没有彻底改革的情况下,没有分数,考不了几个大学生,老百姓不答应。象发达国家那样没有统一高考、学生上大学主要看高中积累的学分和考察其综合素质,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一步。我的观点是在目前抓分数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朝着向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方向努力,要把握好这种导向,要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加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力度。不然,我们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一旦评价体系变了,你就会无法适应,就会落伍。因此,我建议在教学问题上要搞好两手抓,一手抓质量,一手抓规范办学行为。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