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美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2:34:38

和谐美

和谐美范文篇1

【关键词】构建、音乐课堂、和谐美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养成习惯、以及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愉快式教学”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注重潜移默化地把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突出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评价音乐的载体作用,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音乐艺术所具有的特殊的和谐美来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

“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需要和谐、家庭需要和谐,音乐课的艺术教育同样需要和谐。一首乐曲的优美取决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和谐与统一。那么,一堂成功、优秀的音乐课也离不开多方面的和谐。

一、把握教学,注重音乐课堂上视觉和谐的环境美

人们常说:环境育人。环境美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美的环境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不仅精神上感到愉快,思想上也处于健康、积极向上的状态。因此,创建优美、整洁的音乐教学环境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

1.整洁的卫生是优质教学的前提

在音乐课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会忽略教室里的卫生,孰不知,教室里整洁的卫生却是优质教学的前提。试想,一个废纸、杂物满课堂的教室,学生会静下心来聆听美妙的音乐和放声歌唱吗?长期的教育教学经历,笔者发现一条规律:教室的整洁度与课堂纪律的好坏几乎成正比。学生坐在干净的教室里,上课的注意力也会增强,课堂的纪律自然而然也就会大大提高。常年的音乐教学中,我发现整洁的教室环境有助于稳定学生的情绪,它可以保证课堂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精心布置,实现环境美和音乐美共鸣

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在教室里放置一些花卉和盆景,使学生身处美的环境,感受到美的存在。还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些音乐家的肖像图片、名人名言和乐器图片介绍,以音乐家的故事感染人,以音乐家的名言激励人,以此来营造学习的氛围。比如:我在教授《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时,在墙壁的四周布置了一些通过学生制作和购买的各式京剧脸谱,通过梅兰芳先生的名言——“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为导入,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美的环境中,以艺术家高尚的艺德感染学生,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更快地进入学习意境,从而实现在优美环境中,把握和拓展音乐美的内涵。

二、注重情感,创设音乐课堂听觉和谐的声音美

音乐是情感的极佳载体,借声传情是音乐艺术的特殊手段。音乐作为一种审美形式,其重要的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感的抒发、交流、激发,始终蕴含在音乐的审美活动中。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心灵的陶冶也正是在多次这样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

高中的音乐课堂基本上分为以音乐欣赏为主和以歌唱为辅的两大教学板块,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重要环节。音乐欣赏中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当我们聆听一首乐曲的时候,不仅受到音乐要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播放媒体音效的影响。音乐太响,学生听了会感到烦躁,音乐太轻,学生听起来会感到费力,造成一定的听力障碍,影响学生欣赏音乐的注意力。现在的媒体一般都有音响设置,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尽量把音响功能设置为环绕立体声。在播放音乐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音量的控制和功能的设定,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听觉环境。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会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歌唱,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古人云:“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为尤重。”人们唱歌,就是为了抒发情感,作为群众性和校园文化中的实践活动,教师还应积极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用和谐统一的歌声来表现美和创造美。

比如拿到一首歌曲,教师首先要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总体情绪,然后分析这首歌曲各个段落之间情绪有什么变化,它的高潮部分在哪里,哪些段落或句子之间形成对比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歌曲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心中有数。设计采用不同的音色、音量、力度、速度、吐字、气息等方法来表现它。使我们演唱的歌曲有高潮、有铺垫、有对比、有层次,最终达到歌声和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尊重对方,培养音乐课堂中师生和谐关系的心理美

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双边活动的过程,必然形成并依赖于一定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和谐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师生配合默契、心理相容了,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尊重”,“尊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润滑剂。我们提倡尊重学生,具体说,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爱好、尊重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创造、尊重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幼稚、尊重学生音乐能力上的客观差异。

教学中,需要教师创设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动”。首先,教师必须放宽自己的心态、要放下架子,弱化指导者的身份,真正融入到学生当中去,以民主的态度,用自己的热情激励带动学生,让他们真正自由的驰骋于音乐中。其次,不同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就会不同,加上音乐本身是非语言信息,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它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宽泛性,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轻易否认学生的看法,要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对学生流露出期待、信任的态度,师生形成默契。教师用一个鼓励的眼神和表情,或说一句赞扬的话,学生就会以更高的热情去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对音乐的体验也会随之丰富和深刻起来。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利用平时的课外活动、学校内的文艺演出、兴趣小组活动等和学生形成互动,改善和培养师生的和谐关系。

因此,用和谐的方法培养学生,培养和谐发展的学生,培养善于和别人和谐相处的学生,是现代音乐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交流互动,构建音乐课堂上主客体协调的和谐美

音乐是“动”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

1.教师的“动”

教师不仅是活动的操作者,指导者,更重要的是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由于教师的音乐技能比较全面,或某一方面比较强,音乐教学时教师可在简介作品后先由自己范奏或范唱,然后带动全班同学进行合作性的学习。这种面对面的教法能激起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的“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因此,音乐教学中要积极提倡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耳”、“眼”、“脑”、“手”、“嘴”来参与教学。

用美妙的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受音乐的韵律美;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达到视听相结合、相统一,感染学生并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挥其主体作用;训练学生对所听音乐,有所感悟并产生审美判别,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唱游活动、律动、舞蹈、乐器演奏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表演、表现等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所谓“动嘴”即以开发学生想象力和智力为主,达到唱、听结合,以此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和谐美范文篇2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同离合。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二、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共享在我们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遇到问题,组织全体同学来讨论,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各展所长,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互相启发。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不要在语文学习中把学生变成“鲁滨逊”。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比如在讲《买小狗的小孩》这一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一开始就分组,第一步同学们自由读,读时选择喜欢哪个角色;第二步选择角色,分角色朗读,之后同学们评价;第三步课堂讨论:你对小孩的哪句话有感触?简单的说理由;第四步进行排演课本剧的试验阶段。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我想这节课的合作学习基本完成了。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三、教学过程的和谐美——流畅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没有任何的块状感,它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在教学时,我总是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使我中有书,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境界。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比较多、跳跃性比较大的时候,处理不好,教学过程就会出现块状的感觉。我们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精心编排问题的顺序,并在问题的过渡上花心思。四、学习内容的和谐美——丰富有效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终生不弃,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也留给老师许多发展的空间。在讲《火烧赤壁》一课时,我先让同学们在预习时找一找有关三国的小资料以便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讲时同学们提了有与课文有关的问题,也提了好多与课文不特别有关的问题有一个同学提的问题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他问:如果曹操不骄傲,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他还会败吗?同学们都觉着这个问题太幼稚了,纷纷劝他坐下别耽误大家的时间。他脸涨的红红的,坚持让同学们回答他的问题,同学们不耐烦的对他说:肯定曹操赢。看不出来呀?提问的孩子沉静下来,拿出《三国演义》,用极短的时间读了一段曹操的大谋士荀的话,证明出他失败的原因还有,遇见性没有诸葛亮强。同学们都觉的他知识面挺宽的,我也及时对他给予了表扬。语文课堂教学,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许多老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我以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望洞庭》时,学生被《望洞庭》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静写春天。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化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写春游踏青的乐趣。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以色写春天。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D.P.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学习逻辑上有意义的材料(学校学习情境中的教材内容)时,经常是,而且只能是同某一特定学习者先前已经学过的有关概念和原理的背景、以及能使新的意义出现和提高这些意义的组织和保持量的信息联系起来进行的。”同时,他又指出:“如果认知结构是明晰的、稳定的和适当地组织起来的,那么就会产生正确的和毫不含糊的意义,并有助于保持这些意义的分离强度或可利用性。反之,如果认知结构是不稳定的、不清晰的、杂乱无章的或者混乱地组织起来的,那么它便易于阻碍有意义的学习和保持。”认知结构的理论告诉我们:迁移是指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的影响。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起帮助的、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的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我们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根据认知规律,使后学习对象与前学习对象保持信息的联系,保持结构的一致。这样就使增补的教学内容与课文的教学内容达到互相辉映、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让学生把习得的内容应用于类似的新的学习情景中去,即由课内到课外,促使学生对学得的知识能力重组和扩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平等、合作、流畅、丰富,是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做好,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还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间。[1]

和谐美范文篇3

一、和谐易于激发兴趣和热情,促进情感交融,彰显美

课堂教学,必须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劳动,劳动过程中愉悦与否、劳动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能否创设一个能实现价值的、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环境。显而易见,这种和谐的环境因素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师生关系这一因素的和谐。支持课堂的应该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双向的学习默契,“而非单向的教师权威”,其中师爱的渗透又是教学和谐及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鲁迅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学中,师生是渐趋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陪着学生成长,陪着学生缘文会友。在这统一的过程里感情是和谐教学的催化剂。授教者如果能声情并茂、披文入情、融情于课,使课堂形成一个特定的富于感情色彩的教学氛围,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又运用平和、传神的言语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再寻觅最能体现主题的优美画面,引领学生沉浸到优美的情境之中,走近作者,走进文中的主人公,实行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在老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位和谐一统中再现美。一滴水能够辉映太阳的光辉。莫怀戚一曲真、善、美的颂歌《散步》:“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诗化的语言,诗中有画。清新、流畅、自然与人浑然天成的画面告诉我们:正是在古朴的“尊老爱幼”的美的主宰维系下有了这样和和美美的家庭,才有了民族、国家以至世界的和谐与和平。课堂上通过角色的动情诵读引起心灵的共鸣,经过对“正因为如此”的玩味领受作者的诚恳与孝心;运用对画面的直观感受切入到人物的人性分析,采用观照讨论的方式,读懂人物面对“分歧”时的心理,揭示家庭和美的原则、珍爱生命的本质——孝道、伦理的火炬。这样,学生在教学总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引导下,拓宽了视野,看清了这些人、事的意义;通过形象关照,学生个个有话可说——辩主次,人人学有所得——长智慧,从渐趋明晰的认知中去欣赏美、探求美、彰显美,树立高尚的审美理念,进而,朝自觉、自足、自在的学习境界迈进,积极自主地探求那充满神奇魅力的文学艺术的殿堂。

二、和谐便于冲破束缚与羁绊,谋求阅读创新,充实美

素质教育呼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教育的实质是“育人”,旧的传统“语文学”肢解、解析式的教学严重羁绊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消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唯有提倡语文课堂的民主与和谐,还学生自由、自主、合作与交流。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既然是这样,那么,承认每一个体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也在情理之中。事实表明,学生阅读文本时往往存在个性化倾向,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关注“和谐”。“和”即须求同存异、承认差别、尊重不同。只有这样真正做到“和谐”并“合作”,和谐相处,平等交往,相互学习,交流讨论,才能在砥砺中明确原来模糊的,在辩论中深化原来肤浅的,在求异中丰富原来单一的,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就《藤野先生》的主题争论颇多:1.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感;2.主要写作者的爱国,次写藤野先生;3.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4.主要赞扬藤野先生,次写爱国情感。

要营造和谐气氛,允许学生有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鼓励他们探究文本、交流思想,进行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歌德也说:“优秀的文艺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都是探测不到底的。”即使是一个句子,意在言外,不寻索玩味也难求其真谛。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结尾句:“后遂无问津者”,意境深远,可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提出:1.包含作者寂寞孤独之感,世上志同道合者何其廖廖。2.包含作者愤世嫉俗之情,理想的社会无人追求……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环境,一场推心置腹的交流,一次无拘无束的情感释怀,冲破了束缚,扫除了羁绊,开放了思想,有了教学相长的功效。

三、和谐利于取舍课内及课外,优化知识结构,深化美

和谐美范文篇4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源泉,和谐美学只是对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和审美经验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将形成一种新的人与对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在此基础上将产生一种新的审美关系,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和谐美,形成一种新的和谐美学。这种关系的不同侧面,将呈现为不同的美的形态。人与社会的和谐形成新的社会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新的自然美;人与人的和谐形成新的人际美。新的和谐的人,以新的和谐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去审视、概括并审美地反映和表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活现实,这种和谐的人与艺术的和谐,便形成新的和谐艺术美。在这里关键的是新的和谐的人,它是社会美的呈现者,自然美的生成者,艺术美的创造者。而新的和谐的人,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才能被创造出来。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没有和谐社会这个社会存在,没有和谐人的发展,和谐美学就难以生根、发展,和谐美学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基础,没有前提条件,和谐文化建设就成为一句空谈。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发展有多种因素,如中华文化和谐精神的承传、世界文化中和谐思想的镜鉴,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现实生活的创造这个物质基础,却是最根本的动力。没有这个动力,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就难于健康地发展,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即使作了初步的构造,也会因为缺乏这个常活常青的动力,而萎缩甚至停滞。和谐文化、和谐美学随着和谐社会、和谐生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和谐社会、和谐生活不断提高而提高。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着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从总体上说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谐文化、和谐美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但问题却不能反过来,说任何的和谐文化、和谐美学都是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和谐文化、和谐美学是诞生在什么社会制度上,是生长在什么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是活在什么社会现实生活之中。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灵魂,是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和强调的。

最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但为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动力和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彻底消解和超越近现代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现象提供了条件。二元对立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根本特征,近现代西方文化一直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二元对立中嬗变的。虽然马克思对人与对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一系列矛盾早已作了辩证的阐释,但马克思之后,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并没有改变,仍继续沿着二元对立的路标走向极端化,原因在于畸形的社会制度还存在。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个科学的辩证的和谐文化的新时代真正开始了。

可以肯定,中国当代的和谐美学,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然是一种和谐的发展,不和谐、不均衡、不协调,发展就会受挫,甚至受阻,难于持续的进行。科学发展观在其精神实质上也可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它将使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美学获得一个创造性突破性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以和谐的态度、和谐的观念、和谐的思维去研究问题,以和谐的方法审视、解决美学问题。美本来就是以人为本的人同对象的和谐自由的关系,不以人为本,就难于有和谐的美。以西方后现代语境中出现的生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生态美学,虽然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比主客二元对立前进了一步,但问题是在这个“整体和谐”中,是以人为本,是以自然为本,还是二者绝对平等形态下的以自然为本,却没有厘清,淹没了以人为本这个关键。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分裂的、对立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范畴、审美趣味来一个突破性的发展,使在近现代多极分化为独立形态的崇高、丑、荒诞、喜剧、悲剧,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语境下,得到新的融合,新的变革,新的创造和新的发展。

和谐美范文篇5

【关键词】和谐美学/和谐社会/和谐关系/和谐人格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这为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机遇,也给和谐美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和谐美学认为“美是和谐”,而和谐是历史的、动态的,它由古典素朴的和谐美,经近代对立的崇高美,向现代更高、更新的辩证和谐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为现代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这种新型和谐美的现实展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主体与对象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就是更新、更美的社会。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美的时代”,但那是古代人未充分发展的一种和谐,是一种不完满的完满,是无法与今天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与现代和谐美相比拟的。现代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社会,既超越了古代农业社会田园牧歌式的和谐,超越了历代儒家期盼的太平盛世和大同世界,也超越了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宇宙、柏拉图的“爱情”世界和“理想国”。这个新的和谐社会,是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过程中构建的,它的形成将意味着从近代开始一直在主体基础上对立、分裂中演进,不断向现代、后现代极端化发展的动荡不安的时代将逐渐成为过去,而新的和谐社会将开辟出一个新的美的时代,它将总结和超越过去一切的和谐社会,它将是一个自觉的充分发展的和谐时代。

如生产劳动过去被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而从和谐美学看来,它应是一个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和谐的关系性的概念,劳动实践的涵义非常丰富,它不只是人类创造工具、使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且是创造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不断发展的活动。但迄今为止生产劳动的和谐却是有限的,原始劳动的和谐是素朴的,是在强大自然威力压抑下唤醒的神话式的和谐。农业社会的劳动是依附于自然、依附于土地、田园牧歌式的和谐。工业社会的劳动,一方面是异化的劳动,是物对于人的奴役和控制;另一方面是主体的膨胀,借助工具理性粗暴地征服,摧残自然,导致生态失衡与自然的分裂对立。只有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劳动,人与物、人与工具才逐步走向新的和谐,才真正开始全面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们的劳动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人们才在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中,创造并感受到和谐,体验到快乐,劳动才超越了生存的需要,升华为一种人生的享受。同样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但生产活动是和谐的,产品的流通、交换、消费的活动也不只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同时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们购物不但是为了满足使用的需要,同时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审美含量,购物的过程变成一种观照体验快乐的过程。买方与卖方也不单是交易的关系,而且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交易的过程也变成在互动中不断提高彼此审美素养的过程。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59年我在《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一文中曾说:“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已逐渐失去作用,正在被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的新规律所代替”①。当然,适应不是没有矛盾,不是没有不平衡,而是社会主义社会能自动调控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使之在动态中不断达到新的适应,新的协调,更高的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实践,必将进一步把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以及一切精神文化生产,在动态中平衡、有序、全面地协调起来。我们更应该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艺术生产、精神生产与和物质生产相互适应和谐发展的新规律,以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而当前人们的一切日常生活也正在朝和谐适宜、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着。食不只是胃肠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我国古代晏子早就有“和如羹”、和五味的思想,并且认为和羹有“君子食之,以平其心”的作用,中国的饮食文化始终体现着一种中和意识和趣味。现在各种食品更讲究造型的独特、色彩的搭配、口味的调和,使人们吃出一个和谐来,吃出一个美来;衣着不单是遮体御寒,已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注意新颖而得体,时尚而靓丽,让人们穿出一个和谐来,穿出一个美来;房屋不单是为了居住,追求实用而美观、温馨而舒适的美化装饰,已渐成为家居的普遍风气,它为人与环境、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和谐创造了更多的物质条件。一位美学家曾形容审美的愉悦像坐在家里那样自由自在,这种自由自在的家居正在中国大地兴起,让人们住出一个和谐来,住出一个美来;行也在酝酿着巨大的变化,不但自行车王国正逐步为轿车所挤占,而且逐步追求快捷、便利、舒适和惬意的出行,逐步让人们行出一个和谐来,行出一个美来。总之日常生活正在审美化、和谐化、人文化。但我这里所说的生活审美化,与有些同志所说的“审美生活化”不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把生活升华到精神的审美的高度,而所谓“审美日常生活化”是让审美与生活看齐,把理性的精神的审美降至感性的物质的日常生活的水平,实是把审美感性化、快感化、生理化,越来越淡化了其人文精神和理性内涵,这是后现代消解和否定审美与日常生活差别的一种反映。审美自然包括感性的快感,但它又必须超越感性,使感性与理性、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审美境界。

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的背后是人与对象、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社会的理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现代和谐,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原始时代也曾产生过一种团结互助的关系,但那是未分裂的、素朴的和谐。我国古代儒家也曾设计过人与社会和谐的方案,如在家庭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在国家讲君明臣忠,将相谐和,君民同乐,长治久安;在社会上讲睦邻友好,交友诚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关系。但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一方面是为适应宗族关系和封建等级秩序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主体依赖于客体、个人依附于社会、心理意识服从于道德律条的不自由。古代梦想的和谐社会是片面的、虚幻的,甚至冲淡和掩饰了阶级对立的现实。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突破和扬弃了古代的和谐,把一切社会关系置于厉害对立的基础上,二元对立也成为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根本特征,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一直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二元对立中嬗变的。荒诞是二元对立极端化的产物,它一方面把对立推向两极,另一方面又与“无差别”相关联,消解和抹杀一切矛盾、差别,是一个矛盾的悖论。在这个悖论中,前期的荒诞侧重于向两极对立的极端发展,后期的荒诞,特别是其近来的动向,更侧重于走向消解和抹杀矛盾,甚至走向另一极端,否认和消解一切差别。诞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生态主义和生态美学(西方称环境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同样表现了这种消解矛盾否认差别的思潮。因为在这种“整体和谐”中,侧重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生态发展的一个环节,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在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旗帜下,人与自然的差别,人的社会性、主体性、能动创造性消失了,以人为本不见了,而突现出来的实是以自然为本,实是人统一于自然的整体和谐,人与自然无差别的整体和谐。新的和谐社会关系,将结束近、现代的绝对对立,吸收、融合后现代趋向和谐的有益观念,重新创造一种和谐自由的社会关系。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现实的规律性的真实存在,远远超越了古代虚幻、片面、素朴的和谐。它以新的互助互爱、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关系代替利益对立和相互争夺的旧关系,开创了人类和谐处理自身关系的新时代。社会美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将创造一种更新、更高的社会美。

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又是人的无机躯体,自然与人的和谐在实践中产生与发展。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没有物质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当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又依赖于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完成,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②。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难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学家诺曼·万尔顿曾说,“只有与地球和谐相处,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而只有人们之间和谐相处,才能做到与地球和平相处”③。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美和生态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人与自然向更高的和谐发展,也将不断促使自然生态日益变得更新、更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落脚点是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与核心,只有人与自身的和谐,只有人自身全面和谐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试想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身心畸形、灵魂与肉体分裂、理性与感性失衡,哪里能谈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呢?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人,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构建和谐社会实践要落实到人,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归宿也是人,都是为了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造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成熟,和谐社会是现代和谐人的摇篮。现代和谐人既富有突出的个性,又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一切社会关系和谐自由的内涵内化为自己的真正的人的本质。他是感性与理性都充分发展,而又和谐统一的人。现代全面和谐的人远超越了古代人,古代人的和谐是原始的未充分发展的,是单纯的、不丰富的、有限的。他也超越了西方近代、现代、后现代人,从近代开始人们就在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肉体二重性格的裂变和斗争中备受煎熬,而随着现代、后现代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对立的极端发展,一方面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理性虚构了自我迷信,理性主体的妄自尊大,无度的粗暴的征服和摧残自然,陷于自然的无情报复之中;另一方面人文精神的丧失,感性主体的膨胀和沦落,人或异化为“甲虫”、非人,或裂变为“单面人”、碎片人,或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和谐社会为后现代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构建了美好的精神家园,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有家可归了,人类漂泊无依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是非人时代的终结,将是理性妄自尊大时代的终结,将是真正现代自由人的新生。他把必然升华为自由,把受动转化为主动,具有充分的创造活力,成为最有主体主动性、历史创造性的现代人,成为既有主观目的又合“客观目的”的真正的历史的主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指出:“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类历史的“目的本身”④,从根本上说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本身”。现代社会主义的自由人,将是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将是社会美的核心和主体自身,将是自然美的创造者,艺术美的立法者。艺术美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艺术和谐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艺术概括和审美创造,是新型的现代和谐自由人,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型和谐关系的典型反映和理想的表现,它也将随着和谐社会、和谐人格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日益走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

总之,和谐社会的精神是把社会和谐化、审美化,从美的本质上说和谐社会就是美的社会,和谐的关系就是美的关系,和谐的人就是美的人。和谐的精神照亮了我们社会整体的美,也点亮了我们社会一切个体的美。当然这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我们现在和这个理想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可贵的是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构建,已朝这个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光辉理想一定会逐步变成明天灿烂的现实。

注释:

①周来祥:《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原载《文艺报》1959年第2期。后收入《周来祥美学文选》(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3—1265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2页。

和谐美范文篇6

1高中物理学中所蕴含的美

1.1高中物理学中的和谐美

物理理论揭示出了自然界物质的运动、转化、存在以及构成等规律整体上的一个和谐性,基于和谐性所产生的美感就叫做物理学和谐美,比如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规律就揭示出了行星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圆被人们认为是最和谐与最美的,而相对于圆,椭圆自身所具备的奇异性更加具有美感。

1.2高中物理学中的简洁美

爱因斯坦曾认为物理自身的美就在于其简单。物理学中的简洁美表现为:从公式出发,利用相关的逻辑理论来概述尽可能多的相关真理与经验事实。比如,麦克斯韦方程组就将电磁场复杂的规律进行了统一的归纳,将其变得更为简洁,更加便于人们对其的认识。同时物理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式也在不同程度上显示出了物理学的简洁美,比如在物理学研究中经常可见的电荷、质点和刚体等理想化模型,其思维方式为基于多维具体形象,将一些主要且本质的因素抓住,舍弃非本质的次要因素,由此简化物理问题。

1.3高中物理学中的统一美

除了上述这些美以外,在物理学中还体现了一个重要的美感,即多样统一美,比如狄拉克相对论量子学就是将塞曼效应、康普顿散射、电子磁矩和电子自旋等相关公式统一起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则是将引力理论和经典力学统一起来,并指明了物理学现展的趋势就是统一。

2美育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不仅可为研究物理学以及其自身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还便于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物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构成、运动以及其物质之间互相作用的学科,很多的物理概念与物理模型是基于抽象思维方式所建立的,这对于学生理解知识内容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若从物理理论的和谐、对称、统一和简洁等形式美来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慢慢地将物理知识学习看成为是对美的追求以及享受。第二,推动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同时便于学生智能的开发,陶冶其心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高中物理教学实施美育教育的相关措施

3.1充分挖掘物理学所存在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纵观物理学科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物理学家在研究和探索物理学规律的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其对科学知识的不懈追求,另外一方面也体现了这些物理学家的一种精神美德。比如,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地心说,正是因为这两位物理学家有着执著追求美的精神,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哥白尼研究分析地心说近三十多年,从未放弃过,最终构建了日心说这一概念,推动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其次,自然界自身就是统一和谐的,而物理学家们所提出的这些系统的思想所呈现出来的和谐美和统一美,加深了人们对于物理学美的认识。比如在麦克斯韦和法拉第理论中就蕴含了电和磁的统一,在广义相对论中蕴含了物质、引力与空间之间的统一,这些理论知识均会让我们感受到物理学的和谐美以及统一美。此外,无论是从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至开普勒第二定律所体现出来的角动量守恒,还是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均满足守恒的形式美感以及审美标准。从物质外界自然属性来进行分析,物理学的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物理学中的“色”,比如在光的干涉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均匀分布彩色条纹;在光衍射实验过程中,在其中间宽以及两边窄的位置出现的彩色条纹。第二,“形”,物理学中的形体主要是由点线面所构成的,其中被人们称为最美线条的是“蛇行线”,如简谐振动图像中的正弦图像就是蛇行线的一个最好表现。第三,“声”,在物理现象中,“闻其声不见其人”这一句话就形象地说明了光波和声波在传播时候的奇异性,即由于声波的波长比较长,容易出现衍射现象,而光波的波长比较短,不容易产生衍射现象。

3.2掌握教材中物理学史自身的延展性,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蕴含着很多丰富的物理学史内容,而其真正的价值以及其功能不仅仅局限在于这些内容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材中这些物理学史实进行充分地挖掘,在教学课堂中巧妙地应用这些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其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便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开普勒行星三大运动规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对开普勒生平事迹的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开普勒持之以恒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让其受到心灵震撼以及精神的感召。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对其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引领学生体验人格美与科学美。

3.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美育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的物理现象用肉眼是难以观察到的,若只是依靠教师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很难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难以在学生的心中引起共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模拟,创设一个良好的审美情境,经过现代化音响画面之间动态的结合,为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创设一个逼真的学习环境,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来进行其物理教学,以此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心理活动一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对于刺激学生的感情色彩具有很显著的作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类比法教学,将物理学中有关联的理论知识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与体验这二者之间的差异、相同点。比如在学习库仑定律理论的时候,教师可将库仑定律公式和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进行类比,通过这些相关知识的类比,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首先要认识物理学自身所存在的美,将美育教育中的相关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去,使其物理教学充满艺术,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自身的思想感情,陶冶其高尚情操。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其物理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冬俊工作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第二中学

第二篇

1物理学中蕴含的美

美的本质是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物理学中蕴含美的本质,本质要通过形式来反映,物理学中蕴含的形式美包括: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和多样统一美.

1.1对称美

由于物理学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称为物理学的对称美.主要表现为时空对称、数学对称和抽象对称.例如:杠杆的平衡、平面镜的成像、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属于空间对称,周期、频率表示时间对称,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同时具备时间和空间对称;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表达式具备数学对称;平衡态的气体分子热运动在三维空间各个自由度上几率相等体现了物理内容的抽象对称美.

1.2简洁美

由于物理学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简单性而产生的美感,称为物理学的简洁美.主要表现为物理学理论的简洁美和物理方法的简洁美.例如:牛顿定律F=ma揭示了宏观低速条件下动力学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物理学理论整体的简洁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物理概念的简洁美;物理学中的理想化的方法体现了物理方法的简洁之美.

1.3和谐美

物理学的和谐美,主要是指物理理论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构成、运动及转化等规律整体上和谐性而产生的美感.主要表现为自洽和谐美、对应和谐美、互补和谐美.例如:物理学各分支理论、概念、规律互不矛盾体现了自洽和谐美;相对论理论中,速度v与光速可以比较时必须用相对论原理、而vc时相对论则还原为牛顿力学就体现了对应和谐美;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体现了互补和谐美.

1.4多样统一美

由于物理学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多样统一性而产生的美感,称为物理学的多样统一美.例如: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是各种各样的,牛顿力学却把地上的和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起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把引力、时间、空间、物质统一起来,都体现了多样统一的美感.

2物理美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物理美在物理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引领学生体会物理美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美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物理科学家在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同时,都基于对美的狂热追求,使他们在科学探索中运用美学思维做出了许多发明和发现.如伽利略从物理规律具有简洁美出发探究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爱因斯坦坚信物理规律具有多样统一美创立了相对论;法拉第坚持电磁现象具有对称性这一科学美的原理,经历了多年的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美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个审美创造过程,美育的功能和作用广泛,只有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把理性寓于情感中,把概念寓于形象中,才能把课讲得生动、活泼、有趣,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把知识学习寓于美的享受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求美导真.

2.3促进学生掌握美学思维方法

物理美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美学思维方法.在向学生展示美学思维方法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学会利用美学思维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掌握美学思维方法,从而学会创造美.例如,物理美促进学生掌握臻美法,既能使学生明确物理学发展方向,又能学会应用臻美法欣赏物理美、创造美.

3高中物理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实施美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想像和认识物理科学之美,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将对美的认识,转化为追求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自觉行动.高中物理教学中美育教育的策略有:

3.1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科学美

物理学不仅具有具体的形象美,还具有高度抽象美,如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质点、点电荷)是抓住了物质的本质特征而建立兼备形象美和抽象美的物理概念.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学特征,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应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科学之美是揭示自然界真谛的道理,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欣赏物理的形象美,如雨过天晴的彩虹,五彩的肥皂泡等,使他们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激发他们去探索自然科学奥秘.

3.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纵观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物理学家探索物理科学之美的动力源首先是物理科学美带来的震撼人心的愉悦,而愉悦的强弱与审美能力正相关.物理科学之美需要靠美的学生心智去体验,教师在展示物理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不断地向学生揭示蕴涵在物理知识中的科学美的属性,使学生接受科学美的熏陶,不断的积累审美素材.另一方面,只有让每一个学生作为参与者、创作者,引导学生像科学家的探索一样去学习,去探究蕴藏在美的深处的本质的东西,使他们享受到物理美的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3展示美学思维方法

美学思维方法是非常规、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把对美的追求放在思维的首位,对不完美的对象、规律进行加工、修改以至重构.物理学家在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的把不完美变为完美,积累了许多美学思维方法,有助于完善和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记忆能力和操作能力,尤其对培养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的想像能力促进作用更显著.而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艺术的想像力会刺激科学的想像力,这些都是对美的追求的表现,能够产生灵感,推动物理学发展.

3.4引导学生追求创造美

高中物理美育教育的目的为了引导学生追求创造美.创造美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灵魂,美感和科学发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的形式美、结构美、内容美,另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科学家的不懈追求、以苦为乐、勇敢探索、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之美,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把追求真、善、美作为生命的理想,将对美的认识,转化为对美的追求,去主动追求创造美.

和谐美范文篇7

关键词: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

在全面推选素质教育的今天,审美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如今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开展了大量的美育活动,但是在数学方面的美育活动却很少。数学作为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能够缺少美的教育吗?早在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数学家——柏拉图,就已经对“数学美”作了深刻的论述。其实小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从美的对象来看:有式的美、形的美、符号的美、黄金分割及比例美等;从美的表现形式来看:有对称的美、和谐美、奇异美、统一的美、简洁的美等。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揭示这些美,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美的赞叹,激发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提升学生的数学才能,现就如何揭示数学对称美、奇异美、和谐美方面谈几点做法,以求赐教。

一、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对称”既是数学概念,又是一个重要美学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大量的图形和算式都形象直观体现了对称美。

1、展示美的画面,创作美的对称图形。

在教学时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美丽的对称图形,能创设一个美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情境受到美的熏陶、理解美的价值、创造美的作品。如轴对称图形在学生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师:“同学们,现在正是春暖花开,外出活动的好时节,让我们一起到轴对称图形王国去走一走吧![动画呈现:在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王国,有漂亮的蝴蝶,可爱的小蜜蜂,逗人的青蛙等各种小动物;有0、3、8、B、E、D、Y、H、K等数字与字母:有雄伟壮丽的天安门、美丽迷人的艾菲尔铁塔,庄严肃穆的天坛、历史悠久的故宫等中外名胜古迹;还有红双喜字、树叶……]随着一幅幅美丽画面的不断变换,学生的眼睛亮了起来,赞叹之声此伏彼起,“真是太美了!”学生已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对称图形的美,师:“正因为有了这么多对称与不对称,才让我们的世界如此五彩缤纷、美丽动人。”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意境,让学生理解了对称美的价值。

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创作一幅你喜欢的作品呢?

此时,学生的情已融入轴对称图形王国,此刻,让他们进行创作,能不跃跃欲试吗?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windon98画板中,利用“复制”“粘贴”“翻转”等命令创作了许多作品。如:

(1)(2)(3)

(4)(5)(6)

在这些图形中,学生还配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漂亮极了!

设计图(1)的学生说:“我设计的这个轴对称图形是一个中心花坛。”

设计图(3)的学生说:“我给图形填充红色,它就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玫瑰花。”

设计图(5)的学生说:“我给两边填充黑色,中间填充白色,既可以把它看成黑底上的白色花瓶,又可以看成白底上的两个脸侧面像。”

学生作品的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数学才能。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衬托了对称美的文化内涵。

2、探索美的秘密,创编美的等式。

教学时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对称等式,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把问题陷藏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

初探多媒体出示

请仔细观察这此致美丽的算式,你发现了它美的秘密吗?

33×22=22×3313×62=26×3114×82=28×41

25×52=25×5234×86=68×4346×96=69×64

学生激烈的讨论交流后,发现了算式的秘密:数学的位置是关于等量对称的,把每个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调换位置,所得的两位数与原来的两位数乘积相等。

再探多媒体出示:

根据对称等式的特征,你能不能创造一些类似的对称等式?

在学生的积极探索下,发现对称算式成立与不成立的规律,同时创造了许多美丽的对称等式。如:

35×53=35×5355×77=77×55123×642=246×321

12×84=48×2113×93=39×31112×422=224×211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仅揭开了对称美的秘密,还受到了对称美的启示,创造了美的对称等式,这不就是美的魅力吗?

二、演绎美的奥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奇异美。

奇异是一种美。培根说:“没有一个极美的东西不是在调和中有着某些奇异。”数学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中一些图形的奇特和解题方法的奇异也能表现数学的奇异。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绎一种奇特的数学景观,或用多媒体突破常规、独辟蹊径,引导学生奇妙的解决数学问题,都可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奇异之美。

1、演绎几何图形的奇异美。

柏拉图所说: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可是当你把很多个同心圆组合在一起时,又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奇特数学景观呢?

首先我在屏幕上画了许多同心圆,半径有大有小,线条有粗有细。然后请学生用双眼凝视屏幕。在学生凝视片刻之后,我让同心圆的线条由外而内闪烁起来,不一会儿,学生情不自禁发出惊叹“太神奇了!”在学生的惊叹声中,我又让同心圆的线由内而外闪烁起来。“不可思议!”学生又一次地发出了惊叹。“神奇”“不可思议”就是美,因为学生已经看到了,当同心圆的线条由外而内闪烁时,这些同心圆好像形成了一个“漩涡”,竟不停地转动起来,当同心圆的线条由内而外闪烁时,这时同心圆犹如小石投进平静的水面后水波一圈圈荡漾开去的情景。几个简单的同心圆竟会变成“漩涡”,还会变成“水波”,其实已经把学生从二维的数学世界带入了三维的数学世界,数学的奇异之美尽显其中。

2、演绎解题方法的奇异美。

数学解题方法的奇妙像波澜起伏的文学故事一样扣人心弦,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多媒体出示:

请计算:----……-

首先,算式的分母按从小到大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乘,具有明显的有序美。学生计算了一段时间后,竟大呼小叫起来:“太麻烦了!要算到什么时候才能算完呀?”确实,此题若按常规的方法解答:

原式=----……-

计算繁琐,难度很大,“还有没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呢?”这是来自学生内心的呼声。

多媒体演示:

把一项拆成两项。原式=:(-)-(-)-(-)-(-)-……-(-)

=1-+-+-+-+-……-+-

然后用鼠标点击相互抵消一两项,删除!唰!唰!唰!最后只剩下:

1-=

奇妙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茅塞顿开,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的眼睛闪烁着光芒,惊异之情溢于言表,这不正是强烈的美感体验吗?

受上题的启发,学生又寻找到了:+++++……+等类似题型解答方法。

三、收集美的信息,让学生享受数学的和谐美。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派指出:宇宙的和谐是以数的和谐为基础,和谐起于差异的对立,是杂多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当前,互联网上发短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时尚的交流方式。有些短信中,数学知识的和谐运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从网上收集一些美妙的数学短信,制成网页,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中体会到数学的和谐美。

如教学时间单位的换算时,我从网上撷取了几条与时间有关短信,制成一张“时间”网页,让学生进行浏览。如:

①我可以忙得忘记时间,但我做不到忙得忘记学习,哪怕只有1分钟空闲,那60秒全在学习。(学习篇)

②一小时60分钟我在想你,一天24小时我在盼你,一月30天我在念你,一年365日我离不开你。(感情篇)

③如果我们相处10分钟,我会帮助你600秒;如果我们相处3分钟,我会支持你180秒;如果我们相处1分钟,我会说60次理解你。(友谊篇)

这3条短信都是把高一级的时间单位换算成低一级的时间单位,虽然换算前后的时间是相等的,但换算后,低一级的时间单位的系数远远大于高一级时间单位的系数。学生在阅读短信时,不仅对时间单位的换算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细细的品味和欣赏中也能体会到:虽然是相等时间的重复使用,不仅没有累赘的感觉,感觉反而有一种意婉曲而情真切的意境,令人回味悠长。数与数之间的和谐之美这言而喻。

何处有美?处处皆美。在各个数学内容及其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数学美,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意挖掘各种数学美,利用信息技术揭示这些数学美,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美、创造数学美,受到美的熏陶,把学生带入美妙的数学世界。

和谐美范文篇8

关键词:音乐美学和谐美整齐一律美变化统一美

音乐美学研究的“贵族倾向”和“高高在上”,致使其应用研究至今仍属凤毛麟角,这使我们在音乐操作的实践层面少了一双重要的眼睛——音乐的审美眼睛。此种状况的突出表现,就是在音乐教学、评论、作品分析中,常常不能解释一部优秀音乐作品之所以动人的原因,完全回答这原因,远不是本文、甚至也不是当前的研究水平所能胜任的,此处不过是从“狭义形式美”的角度分析这原因的零星尝试罢了。

和谐美这是音乐在骨子里就追求的一种美。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声音,仅有为数极少的音才为音乐采用。这是因为它们不刺、不噪、不吵,而是圆润、谐和、悦耳(有稳定规范的数理根据,如小字一组的a1,每秒振动440次;小字二组的a2,每秒振动880次等),能促进血液循环、胃液分泌、心情向好……旋律写作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流畅,也就是音与音之间的连接要和顺。如旋律音程大跳后,旋律线通常会反向进行,来填充大跳留下的空档,以消除大跳的紧张不安;又如不谐和和弦总是倾向于向谐和和弦解决等。这些正是和谐美要求的结果。还有二拍子转三拍子(或反之)时,总是要先进入散板、流水板,或突然休止,以此过渡来避免转换之突兀不适。与此相仿,和声作远关系转调时,往往需要几个近关系调性和弦作中介;在奏鸣曲式的主部与副部之间总要有个连接部;歌剧序曲中的不同形象间也常少不了一个音乐过渡……为什么?就是出于对和谐美的追求,故而调和各种对立因素间的矛盾。再如一部曲式中的起承转合四句头,那么自然地顺势而行,流淌而去,正是和谐美在音乐结构上的一大表现(如《孟姜女》《乌苏里船歌》的主体部分等)。另外,音乐的一个独特现象——强调重复,某个意义上,也可称之为和谐美的一种体现——维护稳定。

对比美由于多次重复会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的疲倦,这便催生了音乐进行中对比因素的出现。它导致了二部曲式、三部曲式的生成(另一方面造就了变奏曲式及中国式“散慢中快”的音乐布局。后述)。这时的所谓对比因素,是指这两种曲式中的中段、中部或插部、展开部等。它们的出现常给人以新鲜美感,也就是由对比美所引起的美感。除在曲式上外,对比美还广泛表现于音乐构成的各个要素上:如旋律线的起与伏(见《红梅赞》的开头两句);音区的高与低(《我为祖国站岗》中的第一部分与在高八度出现的再现部分);音色的纯与杂(合唱中的音色对比、配器里的所谓“调色”);节拍的形态改变(《祖国颂》里中部的到再现部的突变);节奏的抑扬与扬抑(《歌唱祖国》的第一部分与中段);力度的强与弱(莫扎特第41交响曲的开始四小节);速度的快与慢(笛子曲《扬鞭催马送粮忙》中第一部分与中部);调式调性之转换(《祖国颂》中的大小调交替、《大地飞歌》里的同主音大小调交替);性格的相反或相异(柴可夫斯基交响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主部“仇恨”主题与副部“爱情”主题);纵向对位中的对比式复调(《闪闪的红星》第二部分两声部旋律线的相反走向与深化;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之六中犹太的穷人颤抖旋律与富人傲慢旋律的同步交织)。最后还有上述诸方面的综合对比,如舞剧《白毛女》中山洞里“相认”一段,先是长笛和大提琴以各自“思索”性独奏旋律作对比式复调结合,紧接着是幕后纯单音色的女声独唱,整个过程音量轻弱、和声清淡、猜想揣测,然后突然转为爆发性全奏音响,极强的力度、远关系的转调、尖锐的和声、无比激动的感情波澜……无不是对比性原则之美的淋漓尽致之发挥。

整齐一律美音乐材料(音、音程、和声等)的特殊性,使它无法像造型艺术、语言艺术那样去与被表现的客体取得直接联系,而较为自由。为避免这自由流于散漫,音乐特别讲究规范。这使整齐一律的美在音乐中十分突出。且不说进行曲这个典型了,就是“反面形象”的音乐,也因节奏节拍的周而复始的规律而给人整齐一律的艺术美感(见舞剧《白毛女》中地主狗腿子的音乐主题;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鬼子音乐主题)。再就是绝大多数的伴奏织体,可说都是在这种审美追求中所进行的周期运行(见圣?桑的《天鹅》、贝多芬的《月光》,及我国歌曲《大红枣儿送亲人》……中伴奏部分的分解和弦)。在中国戏曲音乐、说唱音乐里,“紧拉慢唱”中的“紧拉”就是这种美的需要和体现。还有一种以某个音、某种节奏型为支点、支撑来显现的整齐一律美,如《到敌人后方去》,前四句的每一句开头弱起的“5”音,即为支点音;《牵手》中从头至尾贯穿的“xxIx?”节奏型即为支撑。它们在暗中体现着整齐一律美的原则,以及下面将要提到的变化统一美的原则。这里或许有人会说,散板(或自由节拍)音乐应属例外,其实在其和声内部织体中,经常以固定音型的连绵持续来体现整齐一律的美(见歌曲《牧歌》)。

对称均衡美这种美在音乐中比比皆是,如大多数乐句的小节数都具有偶数的对称性,改成奇数常常会感觉别扭。前文所言对比美,某个意义上也含有对称均衡美的意味。对称均衡美最典型的状貌,就是在三部曲式中的第一部与第三部分(再现部分)之间显出相似性。当第二部分(中部、插部、展开部)对第一部分进行性格否定后,与第一部分相似的第三部分的出现,尤其令人喜爱。这种“否定的否定”之美,即所谓对称均衡美之重要表现(在学生常见的作品中有《歌唱祖国》《弯弯的月亮》《瑶族舞曲》《喜洋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不过这种美有时潜伏很深,如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和肖斯(转第37页)(接第57页)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其再现部的最后都有很长的尾声,如舍去会觉“不舒服”,艺术上也大为减色。为什么?因为中间部分(前者为展开部,后者为插部)剧烈动荡,紧张度极大,致使再现部无法释放其不安情绪,遂催生了长大的尾声予以平衡。如不从对称均衡美的角度入手,便看不清这种良好处理和感觉的因缘由来。

和谐美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素质教育;艺术性特征

内在艺术是一种很难发掘的艺术特征,可以通过其音乐风格以及音乐文化的内涵角度来判断。现代音乐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分别是民族性、传统性以及文化性,都是源自于社会层面,从社会层面上来挖掘艺术,可以很鲜明的体现出一个地域的特点以及文化底蕴,最终形成一种音乐流派。这也是目前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立足于社会美,进而散发音乐文化,可以全面的发展学生内心的情感素质和人文素质。

一、在文化层面上构建艺术性特征

音乐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或缺的关系。音乐也是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于音乐的建设也要建立在社会的基础上,以此来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针对此,高校的音乐教育应该围绕着社会环境进行合理化的构建,充分体现出音乐文化风格的艺术性特征和品质,这也是现代高校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推动音乐教育在文化层次的作用,以便满足高校音乐教育所提出的对社会文化、历史以及环境全面关注的要点。

二、要以民族传统性艺术特征作为音乐教育的挖掘点

(一)传统民俗特征的艺术性表现形式我国人口众多,民族也分为很多种,多元化的民族特点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单从音乐角度上来说,民俗音乐更能体现出传统音乐的一种古典风范,将古老的气息融入在音乐之中,让人肃然起敬。民俗音乐可以表达出不同民族所具备的不同特点,能够彰显出各种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以及民生民俗,这种多样性的艺术情感掺杂在一起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各地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二)地域性音乐与艺术的结合音乐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还具有地域特色,各种地域的音乐可以客观的反映出各地域的发展现状。从现在的一些地域性音乐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地域性音乐往往具有欢快、热血等特点,也能够反映出一些当地的人文特点。高校要对一些人文情怀注入更多地域性理解,将地域性音乐进行分析和整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准确的对音乐进行深度的理解。由于不同地域的人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内心对生活的追求也会体现在音乐中,可能会表现在对社会环境的称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高校在音乐教育的地域性教学中,要让学生是深切的理解到社会艺术与地域音乐的结合,能够紧密的融入到艺术性的范围内,从而推动高校音乐教育面向社会、面向环境、面向人文。(三)民族音乐内涵艺术性特征的流露民族音乐的传承会给当代音乐文化积累一些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音乐主要可以突出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也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民族意志和民族追求,民族音乐也是现代音乐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高校音乐教育在向素质教育发展的同时还要明确艺术特征发展的方向,带来学生准确理解民族音乐的基本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将其融入到音乐教育的行列,才能够使高校的音乐教育得到提升,使民族音乐的内涵在艺术性的角度被再次解析,将民族音乐传承下去。(四)民族传统音乐的语言艺术的体现我国现今的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可以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构造,从而使民族的传统音乐体现出一种民主性和传统性。民族音乐中对于语言艺术的诠释也很清晰,在一些民族音乐中大多数的歌词都是以押韵为主,而且还伴随着情感语言的体现,使得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民族传统音乐的语言艺术的体现中,能够反映出民族内心情怀以及民族精神的向往,这就使得民族音乐的风格往往是比较恢弘、古典的。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对于语言艺术的教育需要紧密融合民族传统音乐的语言艺术特点,从而使得学生对语言艺术的认知更为直观。

三、将社会和谐音符带入到高校的音乐教育总方针中

(一)“和谐美”“和谐美”作为一种艺术特征的主要体现,也是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点教育方向。所谓“和谐美”,就是将社会上一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灌输到音乐中去,使得音乐也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充分体现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决心。对于和谐社会我们要抓住人文、环境、文化、生态等因数进行整合,并且针对“和谐美”所体现的主要内容进行融合,以社会生态和谐体验、社会人文情感体验以及社会多元化情感体现为中心发展方向,进行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不仅如此,还要积极拓展音乐教育中的社会美,为高校音乐教育注入新的元素,打造出高校音乐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新起点。(二)“人文美”想要准确的进行社会和谐音符的挖掘和构建,就必须要多关注社会中的“人文美”,将“人文美”作为和谐社会的主要落实方向。所谓“人文美”就是社会人文环境中所潜藏的一些内在美,主要可以分为人文情感和人文精神这两种,其中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内心的精神层面,人类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多变的、抽象的,因此,不同的人所创作出来的音乐也大不相同;对于人文情感而言,就是人们对于自己的内心的一种表达方式。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美”的熏陶过程中,也需要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内在心理素质。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还要不断加强对“人文美”的关注力度,在陶冶学生内心的同时,还要注重其对民族精神以及民族品质的理解,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民族音乐。(三)“生态美”生态美可以充分的体现出艺术性内涵的构建和完善,社会的发展优化重点也在生态环境中进行打造,基于此,可以得出社会生态发展是社会和谐环境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以社会环境的因素作为艺术性的重点,加强对环境中的“生态美”的挖掘。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优化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素质,以便提高其欣赏音乐的能力,能够发现大自然中的“生态美”,这不仅是高等院校在音乐教育中的着重点,也是未来学生在音乐创作的源泉,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得到想象力,开拓学生的眼界。可以深度解析音乐教育中艺术性特征,多方位、多元化的体现高校音乐教育的艺术性内涵。(四)“人格美”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还应让学生体会到“人格美”,拓展高校学生对美的体验角度,在发现自身内在美的同时可以陶冶自身情操,充分体会社会和谐美的氛围。基于普通人的认知,对于音乐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很难深层次进行从现实角度进行挖掘,因此,就需要学生首先发掘“人格美”,能够让学生从心理层面上认识音乐中所潜藏的社会文化底蕴。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准确引导学生进行人格的构建,熏陶学生的社会人格,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社会,从而从社会中不断的挖掘一些“音符”。与此同时,高校不仅要提高高校学子的音乐能力,还要从体会音乐、认识音乐进行培养,使得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音乐的魅力、音乐文化的雄厚。

四、结语

根据本文的论述可以得出,我国高校音乐的教育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不断增强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让学生融入到社会,从社会的实际环境中不断获取一些音乐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红.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分析———以素质教育为背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1):171-173.

[2]焦珂.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分析———以素质教育为背景[J].传播力研究,2018,2(14):202.

[3]祝翔.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分析———以素质教育为背景[J].艺术科技,2018,31(05):278.

[4]尚学钰.关于普通高校开展音乐艺术实践的探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和谐美范文篇10

“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意思是说:“《韶乐》的内容好极了,伟大极了!像天一样笼罩了一切,像地一样负载了一切”。在这里,季札把音乐的作用与养育万物的天地并列,可见古人对音乐的重视。公元前517年左右,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曾激动得很长时间都尝不出肉的美味。

《论语·述而》曾这样记叙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连孔夫子都感叹“真没有想到听音乐竟有如此美妙的境界”,可见中国古典音乐的神奇魅力和感人的力量。为什么中国古典音乐会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们为之如醉如痴呢?我想,这主要是音乐具有一种与人类心灵息息相通的美质,这种美质,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国古典音乐具有惊心动魄的崇高美什么是崇高?《辞海》是这样解释的:“崇高,相当于我国通常所说的‘壮美’。一种美的对象,具有形象上或精神上的伟大的特点,令人惊心动魄,向往神驰”(1816)。所谓形象上或精神上的伟大的特点,常常是在主、客体的对比中所显示出来的,在主、客体处于矛盾的对立和激化中,一方显示出要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和不可阻隔的强大气势,这种力量和气势给人的鼓舞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人热血沸腾,并为之献出自己的一切。如古曲《满江红》,就具有这种崇高的美质,《满江红》是宋元时期最流行的词牌之一,现行曲调本来是和元代萨都剌的词《满江红·金陵怀古》配在一起的。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著名古琴家杨荫浏先生将它与相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词相结合,从而成为一首人人爱唱的古代歌曲。岳飞的词表达了自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收复国土、重振山河的决心,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激情。全曲紧配歌词,由两大段构成,全用五声调式写成,曲调既具有回忆感慨的色彩,又具有刚劲威武的气势,音调淳厚,节奏稳健,感情昂扬而壮烈。词曲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状态,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情感,有力地激发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歌曲中所表现的以岳飞为代表的正义力量所显示出要收复失地的矢志报国的决心和要战胜侵略者的强大力量和宏伟气势,就是歌曲中“崇高”美质的具体体现。正是歌曲中所蕴含的这种崇高美质,激励着后代无数仁人志士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所以,只要是中华民族遭到外敌入侵,人们歌唱得最多的,便是这首《满江红》古曲,这就是中国古代音乐中崇高美质的巨大力量所在。

二中国古典音乐具有令人震撼的悲剧美什么是悲剧?《辞海》认为悲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在西方戏剧史上,一般认为悲剧主要表现主人公所从事的事业由于恶势力的迫害及本身的过错而致失败。……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耿飞认为悲剧性“是历史的与现实的生活悲剧的升华,是非常激烈的矛盾冲突,给人以痛苦、悲哀第5期2007年10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ofHunanInstituteofHumanities,ScienceandTechnologyNo.5Oct.,2007的感受与体验,以化悲痛为力量的震撼,激励意志、发人深省,……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感和心灵震撼,以其特殊的艺术感召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出人们的美感”。所谓给人以痛苦、悲哀的感受和体验,是指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最深沉、最激越、最动人的悲剧性情感,给听众以强烈的共鸣。即听众随着如泣如诉、婉转低回的旋律,而感受着乐曲所传达的痛苦和悲哀,并随着音乐的痛苦和悲哀而痛苦和悲哀,如琴曲《胡笳十八拍》,就显示了这种浓厚的悲剧美质。《胡笳十八拍》是根据同名诗作谱写的乐曲,据传《胡笳十八拍》的词曲均为蔡文姬所作,内容和公元208年以前蔡文姬自己的经历有关。此曲以感人的音调,悲愤的词句诉说了蔡文姬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连年战乱后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发了对祖国、乡土亲人的思念以及痛别稚子的强烈情感。琴曲的感情有时凄婉伤感,有时好似捶胸泣血,表现了极其强烈的悲楚心情,全曲一方面继承、发展了古琴音乐所要传达的“雅”的意境,又饱含音乐古朴、委婉、迂回的特点,似在低泣自己的不幸与国家、民族面临动乱的悲伤。尤其是第八拍的惊天动地的诅咒和诘问,更为荡气回肠,郭沫若先生曾称之为“那像滚滚不尽的海涛,那像迸发出熔炉的活火山,那是用整个灵魂倾吐出来的绝唱”,给人以强烈的共鸣,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感和心灵震撼,这就是中国古典琴曲《胡笳十八拍》的悲剧美质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效果。唐朝著名诗人李颀的诗作《听董大弹胡笳》中曾这样赞美这首琴曲:“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由此可见《胡笳十八拍》的艺术魅力。《胡笳十八拍》也正是以其独特的悲剧美质,感动了当时和后代的无数听众,而成为中国古典音乐作品中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永远散发出夺目的光辉。

三中国古典音乐具有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意境一词,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概念。我这里采用大家比较赞同的《辞海》的释义。《辞海》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可以使听众通过想象和联想,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极大的感染。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文人音乐”占有很大的比重,即作曲者大多是文人、雅士,尤其在古琴曲中,特别追求意境美,可以说,古曲的意境美是中国古代音乐的灵魂。如中国古典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就是表现中国古典音乐意境美的佼佼者,《春江花月夜》的旋律,来自传统的琵琶古曲《夕阳萧鼓》,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可以得知,《夕阳萧鼓》这支琵琶曲在宋代即已流行。我们今天见到的《夕阳萧鼓》,最早见于清代乾隆年间(约公元1736—1820年)浦东派《鞠士林琵琶谱》手抄本中。19世纪20年代,柳尧章、郑觐文等人将琵琶独奏曲改编为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全曲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名曲。它以清新、优美的曲调,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色彩柔和、淡雅清丽的山水画卷,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江花月夜的迷人景色:月亮从东方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船夫唱着动听的渔歌,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月夜春江的妍容美貌和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在迷人的音乐中被展示得淋漓尽致。在演奏中,各种民族乐器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琵琶着重用于模拟江楼钟鼓和急浪拍岸之声;二胡着重表现绵邈的思绪与曲终人不见的淡远之情;古筝着重模仿跳荡或舒缓的水流之声;洞箫则表现了舟子晚归、渔歌互答的悠扬之美;钟声衬托了静谧的气氛;鼓声则表现了明月映照下惊涛拍岸的气势。各种乐器在演奏时或简或繁,或高或低,或正或反,或长或短,或分或合,既千姿百态,又围绕着同一主题进行演奏。旋律委婉质朴,节奏流畅多变,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十分鲜明生动。整个作品就如一首典雅而浪漫的诗篇,又犹如一幅抒情而又写意的山水画,在诗情画意中尽情地歌颂和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听众在这优美的意境中,得到高雅而惬意的享受,并随着这饱含优美意境的旋律,走进作者所描绘的诗情画意之中,这就是中国古典音乐意境美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四中国古典音乐具有自然恬淡的和谐美和谐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一种传统美德。在中国音乐史上,儒家提倡恬静淡雅的中和之乐,道家则主张法天贵真的自然之乐,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把“和谐”看成是音乐审美的最高理想。现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把“和谐”作为治国的理念,可见和谐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是和谐的美质呢?

《现代汉语词典》说,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而匀称”。

《语言大典》说,和谐就是“音乐上的协调”。仔细分析两书的解释,可以看出,所谓和谐,其基本点是要协调。作为音乐的和谐美,其协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声情要和谐,即音乐的曲调要与所表达的感情相协调;二是音乐所表达的内容,要与万事万物融合协调,给人以和谐之美的享受。在中国古典音乐中,表现这种和谐美的作品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可以说是古琴曲《流水》了,《流水》为琴曲《高山流水》的一部分,最早传谱见于明代朱权于1425年所编的《神奇秘谱》中。该琴曲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模拟性的描写为辅;用情景交融、交相辉映的艺术手法,深刻地表现了人们对万紫千红,富寓生机的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