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十篇

时间:2023-04-06 13:45:13

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篇1

事实上,国产动画电影近几年的表现异常抢眼。据《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3)》披露,到2013年,国内参与动画电影投资制作及出品发行的企业和机构已近百家,共制作完成并取得公映许可的动画电影达到29部,其中有26部登上大银幕,共产出票房6.6亿元,同比2012年增幅超过50%。以《波鲁鲁冰雪大冒险》《潜艇总动员3》等为主的动画电影,在故事、技术、制作水准等方面均比往年有很大提高。

国产动画电影的火热发展态势引发各方关注与参与。以华强、奥飞等为主的上市公司开始涉足动画电影,而阿里、百度等大型新媒体公司也把目光投向动画电影。国内一线制片发行企业,比如光线影业、乐视影业、华谊兄弟、博纳影业、万达影视等纷纷参与动画电影的出品、营销推广和发行。国产动画电影发行企业在与各电视台以及其他行业的跨界营销合作日益盛行,合作模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不断高企的票房数字背后,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动画电影在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拓展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缺乏龙头产品,更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这就让业界不得不在低头快速赶路的同时,抬起头来审视和研究行业的未来发展。

尤其在创作层面,国产动画电影在创意、故事、制作水平以及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等方面,距好莱坞等动画大制作水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国产动画电影在形象版权授权、衍生品开发、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仍处于拓荒阶段。

首先,动画电影企业发展虽渐成规模,但仍缺乏龙头企业。目前,国内比较活跃的动画电影企业虽数量众多,但缺乏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好莱坞的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等动画巨头,均具备建立在形象版权基础之上自主研发的能力,并以强大的制作和全球扩张战略不断推出新作品。我国大部分动画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短缺,创意和研发能力不够,制作水准不稳定,发展后劲不足。

其次,在创作和制作层面,尽管像《波鲁鲁冰雪大冒险》《昆塔・盒子总动员》和《潜艇总动员3》等影片在故事及技术方面较之以往有较大进步,但从观众反馈看,大部分国产动画电影仍处在“小手拉大手”的阶段,没能赢得主流观众的认可,距“合家欢”动画更是相距甚远。作为建立在想象力基础之上的动画电影,好的故事和丰富的视听感染力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元素。自从《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成功后,国产动画过于依赖电视动画的影响力,而忽视了影片的基本叙事结构和“故事性”,难以引发成人观众的情感共鸣。

客观来看,在近几年上映的相当大一部分动画电影中,尚做不到流畅地用动画的方式去演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原创能力严重不足。无论观众定位如何,充满戏剧张力的故事情节和丰满的人物设置都是一部电影获得观众认可的前提。

动画电影是电影艺术与动画技术完美融合的产物。一直以来,制作技术被认为是阻碍我国动画电影制作水准提升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目前国产动画电影企业在技术方面进步迅速。2013年上映的26部国产动画电影中,有11部为三维动画,其中不乏精良之作,比如《波鲁鲁冰雪大冒险》和《昆塔・盒子总动员》,其3D技术和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均受到业界肯定。但这些影片之所以没能赢得广大观众的认可,在于故事和艺术感染力距观众的期待有较大差距。

与国内电影业的整体发展类似,国产动画电影同样面临过度依赖票房产出的情形。在好莱坞,一部动画电影一般是先开发出核心形象,然后通过全产业链整合营销,具备一定受众基础之后推出动画电影,在世界各地上映。电影的热映再度引发关联产品的热销,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大量的版权授权、相关衍生产品开发等,成为驱动这些动画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内动力。

动画电影篇2

关键词:三维技术;动画电影;三维动画

三维技术是计算机软硬件而催生出来的产物。与传统的二维动画不同,三维技术使动画电影在视觉效果上更加立体、生动。三维技术的出现并应用到动画制作中像是一场动画领域的革命,是动画电影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三维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动画的传统认识,取代了之前的二维动画,使三维动画成为动画领域的代表。

1三维动画的产生和发展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是通过三维动画软件在计算机中虚拟建立以立体长、宽、高的空间来展示动画的。三维动画在制作的过程中其制作流程与传统动画基本如出一辙,只是在其中加入了三维动画效果的制作,把传统动画中需要手绘的角色形象与场景,通过三维动画软件制作成立体效果,模拟出需要的角色形象与场景。并在三维动画软件中赋予其动作、灯光、材质、渲染等参数设置,最后生成精美的动画画面。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探索运用计算机制作动画。此时,三维动画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三维动画影片也不是特别多,最初的三维动画技术大多应用在影视电影中,电影《侏罗纪公园》通过计算机编码对画面进行处理,从实境中插入三维动画恐龙造型,在银幕上逼真地表现古代生物在地球上活动的情景。庞大的恐龙吼叫着穿过大地,鲸鱼训练幼子……这些充分证明三维动画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计算机动画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制作大型逼真的场景成为可能,随着三维动画技术的日臻成熟,1995年由迪斯尼公司推出了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由计算机制作的三维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这部立体的动画片,是推动动画向三维领域发展的里程碑。2011年梦工厂推出《怪物史莱克》,这部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美国动画电影推向了新的高峰,同时标志着三维动画进入迅猛发展时期。2004年,《怪物史莱克2》在世界各地势头未尽,《鲨鱼黑帮》《超人特攻队》《极地快车》等三维动画大片又接踵而至,三维动画大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情景,三维动画影片进入全盛时期。三维动画作品的问世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三维动画的特点和作用

三维动画与传统的二维动画相比,在角色的表情丰富度和真实度上优于传统手绘动画;在视觉效果上更加立体、生动,在动画制作上向着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向前进。其制作过程中可以完成不可能完成的镜头,可以创建出不存在的角色形象,它将虚拟的东西真实化,给观众视觉上无限的冲击。

2.1突出的模型建设能力

三维动画在角色模型上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动画设计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制造出现实存在的真实物体或景观,也可以将现实中没有的,超乎于现实的物体和景观制造出来。例如,电影《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中的参天巨树、星罗棋布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夜晚如同梦中奇幻花园会发光的各种动植物等等这些都是通过三维技术实现的。

2.2空间与角色运动实现的无约束性

在传统的二维动画制作过程中,由于受到手绘动画的限制,一些高难度的动作难以完成。三维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象。例如,在动画影片《美女与野兽》中,影片最后的场景,美女与野兽共舞,实际上就是应用三维动画软件制作成二维动画效果完成的,人物与环境都呈现在360度的旋转之中。这种动作用传统的动画技术无法实现,也不可能现的。由于三维技术的出现,从而创造了精彩的画面,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在形式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2.3光影表现力的多样性

相对于传统动画来说,三维动画可以任意发挥制作者的想象力,做出更接近理想化的效果。三维动画中灯光的应用遵循超写实的仿照自然原则,同时结合电影艺术和艺术大师的画面感进行制作,使画面既真实又充满艺术感。灯光效果在服从于剧情的同时,还要创造场景氛围,如欢乐、悲伤、欣喜、邪恶等情绪。

2.4质感表现力的丰富性

三维动画中的质感主要指动画画面整体所表现的精细感与真实感程度。2009年推出的《飞屋环游记》中视觉表现无与伦比,既有绚丽的自然风光,也有精致的皮肤质感塑造和毛发表现。将真实的自然景观艺术化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2.5制作过程的简单化

三维动画技术相对与传统动画而言,节省了很多的绘制工作,在三维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将模型创建好,给予好材质、灯光、骨骼、摄影机等。就可以在软件中进行动作的编辑了,通过后面对机位的选择,渲染出需要的镜头。从而节省了传统动画中绘制原画和中间画的过程,三维动画的制作过程更加简便与高效。

3三维动画的发展潜力

在动画发展的百年历史中,三维动画还是一个新兴的动画类型,但纵观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动画技术的灵活性将逐渐融入影视领域中,解决其拍摄过程中的局限性问题,弥补其拍摄角度的不足。近年来,我国三维动画片《抢狮头》《桃花源记》《大圣归来》《小门神》等等,都标志着我国三维动画技术在飞速发展。我们在技术上除了要不断学习外,在三维动画的表现形式上也要表现出自己的风格与特色。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取材经典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当下,三维动画异军突起,但传统动画的势力不容小觑,在制作三维动画时要适时融入二维绘画技术,或者在以三维动画技术为主的动画片制作中加入二维动画技术。如今很多动画都是二维与三维相结合制作完成的,如《埃及王子》就是经典的二维与三维完美结合的动画电影。在未来,三维动画技术将会被利用到各个领域中。在广告领域,大众可以通过专用设备观看到立体虚拟的三维广告,使产品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在城市形象展示中,可以运用三维动画技术模拟真实的城市场景,通过电子媒介观看三维城市场景。今后,三维动画的运用将无处不在,网页、影视片头、电视栏目、电视广告、电影、科研、网络游戏等等领域都会出现它的身影。

参考文献:

[1]金辅堂.动画艺术概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卢盛文,曾嘉期.现代三维动画[M].湖南人们出版社,2008.

动画电影篇3

我国这几年动画产业发展迅速,短短几年的努力就使动画加工大国转向了动画原创大国,动画片的质量也逐渐提高。从2005年《喜羊羊灰太狼》的热播到现在《熊出没》的高票房,我国的动画在不断地进步中。最近播出的《熊出没:夺宝熊兵》在格瓦拉电影网站的评分中达到了8.0,评论也较好。有评论写到,《熊出没:夺宝熊兵》可以说是一部有诚意的影片,制片方的努力观众能够感受得到:它让孩子们欢呼,同时也能让家长们看下去。就凭这一点,《熊出没:夺宝熊兵》两周不到的时间票房就破了两亿元,成了史上最卖座国产动画片。中国动画电影近几年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每年影院或电视台播放的优秀动画片屈指可数,远远不能满足各类人群对动画片的观赏需求。随着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媒介的产生,使原本不能上影院的动画微电影有了更好的展示空间。如《打,打个大西瓜》(英文名SeeThrough),作者杨宇,片长16分钟,是一部风靡网络的动画微电影,被众多网友称之为“国产动画最优秀的作品”、“华人最牛原创动画微电影”。同样《小破孩》《、绿豆蛙》等动画微电影通过幽默、轻松的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另外《贝蒂娃娃与LANCOME》1分49秒的动画微电影品牌广告仅在爱奇艺视频网站目前已达到54.1万播放次数。人们接受信息的碎片化、微小化,让动画产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各种动画微电影应运而生,使不同动画形式有了新的生存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三维技术的领域不断扩大,三维动画在动画电影中已经成了主流形态。传统二维动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不能被三维动画取代,但它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局限。互联网迅速发展,传统二维动画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进行了改革,FLASH动画微电影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它的体量小、易于传播,非常适合新媒介。它的独特魅力获得新的欣赏者,带来了新的商业利益,在“微时代”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动画微电影的生存前提

中国动画产业还在缓慢的发展中,传统的运营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国家出台政策扶持动漫产业,动漫企业纷纷崛起,但由于动画产业与商业结合的革新创意枯竭,很多中小型动漫企业都以失败告终。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动画要生存,就必须寻找新的产业模式,新型动画产业模式的未来就是动画微电影即微动画。

1.动画微电影的传播优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动画微电影勃然兴起。本雅明认为:“艺术形式总是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不可能脱离科学技术及相应的实践的影响,科技的革新必然影响艺术的存在乃至改变艺术观念,因此‘技术是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的先声’。”(4)在科技相对不发达的时期,动画创作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一般都是由一些有实力的公司来制作,如美国的迪斯尼公司、日本的东映株式会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如《大闹天宫》从1960年至1964年历时四年时间创作完成,在电脑技术不发达的时期,用手中的画笔绘制了近七万幅画作。一般来说,10分钟的传统动画要绘制7000到一万张原画及动画,可以想象制作一部动画是多么浩大的工程。科技的进步,新媒介的不断产生使动画创作从专业环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降低了人力和财力成本。更便捷的软件的开发,如Adobe公司出品的Flash、AfterEffect、Photoshop软件使动画创作变得简洁易学,可以实现个人的“独立制片”的梦想,动画的制作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物了。动画从传统的严格训练的团队规模化制作逐步向个性化、微小型制作过渡,动画微电影也随之产生。动画微电影创作形式大胆,不受成本、受众的约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反而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动画微电影弥补了电视和影院动画传播的单一性,给予观众主动选择权,增加了互动性。科技的发展为动画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在工作或学习之余很少有整块的时间进行精神娱乐。而动画微电影篇幅短小,自主性、互动性强,创意领域更广阔,适合不同受众。而且收看迅速便捷,正好满足受众碎片化闲暇时间的前提,同时动画微电影幽默诙谐的手法契合观众的心理诉求,受到现代人的喜爱。

2.动画微电影的人才优势短短的近十年时间,动画行业发展迅速,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从屈指可数到多如牛毛,发展速度惊人,这使动画专业人员剧增。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手工作坊的形式在很多行业已经消失,同时带来的是智能化的流水线作业,导致各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动画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各种动画类型的制作分工已在不断地变化和增加。大部分院校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动画整个制作流程的教学,根据流程中每个步骤设定课程进行教学,整个流程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动画短片。动画片的制作流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以传统二维动画为例,动画制作的流程分为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和后期制作三个阶段。前期制作包括剧本、文字脚本、分镜头脚本、角色设计及背景设计;中期制作包括原画设计、动画制作、修型、背景绘制、动画动检等;后期制作包括扫描、上色、配音、剪辑合成、特效等。而现代三维动画流程的中期和后期部分又需要用不同流程完成。动画需要经过这么多的流程才能完成制作,学校的人才培养中要把这些二维三维流程中的岗位能力都逐一学习,最后再进行各种实验动画短片的综合创作,这种培养模式其实属于导演式的培养模式,而动画企业并不需要这么多导演,而且大型动画企业的导演并不是一个毕业生就能做到的,很多动画人才就这样流失了。动画微电影的兴起改变了这个局面,学院派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恰恰符合动画微电影个性化的创作需求,很多院校毕业的动画人才未必能适应动画企业的工作环境,但可以在动画微电影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自由的创意,发挥个人的最大潜力,实现自己的导演梦。学院派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给动画微电影的兴起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要成为一名导演不仅需要机遇和突出的才能,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动画微电影以风格迥异的创意为元素,多元化的制作为基调,无需影院或电视传播,运用方便、快捷的新媒介进行微传播,使普通大众都有可能实现导演梦。动画微电影简短而便捷的动画制作形式积聚了大量热爱动画又有创意有才华的人才。

3.动画微电影创作的成本优势一般制作1分钟的电视动画片约需要一万元左右的成本,而在电视台播映最高的收购价一分钟只有1000元左右。上海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相对较高的地方台也只有一分钟几百元的价格。除了这些电视台外,其他电视台播的动画片播出的收购价只有一分钟5元甚至免费播出,还有一些优秀的动画片连免费也没有机会播出。而剧场版动画片(在电影院播放的)90分钟是1000万元左右的制作成本,而衍生产品的开发又受到盗版市场的严重影响,投入和回报不能达到平衡,传统运营模式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动画微电影投资成本低,很多时候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就足够了,而且没有票房的压力,创作环境更为宽松。动画微电影不受成本及回报率等的约束,比普通动画电影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内容和形式上更具个性化,生活化,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三)动画微电影的社会需求

1.动画微电影的生活需求大众使用手机APP上网的时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超过了使用PC上网的时间。未来人们的生活习惯会从电脑转移到手机。手机每天和我们形影不离,是与我们最密切的“伙伴”,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提供了更大的精神享受空间,手机视频也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进入高速增长期。动画微电影在这个关键时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彩信或微信动画微电影祝福、动画微表情等,为人们更好地联络感情、增加交谈中的乐趣、减轻工作中的心理压力等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动画微电影还在各大视频网站中播放,观众可以选择观看。例如,2011年12月上传一部文字动画微电影《倒鸭子》,讲述了用大连话报案保险理赔时与保险公司接线员有趣的对话,运用文字和方言组合的新颖形式受到观众的疯狂追捧,上传没几天网络的点击量就达到了百万以上。这种以幽默搞笑的手段、与众不同的表现风格来表现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符合个性化需求,是动画微电影的经典范例。

2.动画微电影的商业需求在微时代的环境中,动漫行业的微产业也随之兴起,广告植入成了动画微电影的重要商业手段,很多中小型企业通过动画微电影的广告形式来拓宽生存空间,这种方式所需要的广告成本较低,传播迅速。传统广告以央视一套为例,一般一个时长约为十秒的广告播放一次最低两万元左右,而如果要在晚上黄金档播出的话,费用是13万元左右。(5)如此高昂的广告费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并不一定能与传播效应等价。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的信息接受渠道主要以电脑和手机为主。而动画微电影广告却能以最低的成本价甚至不计成本,以病毒式的传播速度进行广而告知。传统的广告创意模式被颠覆,更具内涵的动画微电影广告创意模式兴起,通过融合简洁紧凑的故事,传递品牌的精髓,吸引观众的眼球,拉近观众与品牌的距离,最大化实现广告效应。在未来的发展中,手机将是人们生活交流娱乐的主要媒介,动画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应将会越来越明显。

3.动画微电影的其他需求动画微电影已经不知不觉地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网页游戏动画、远程教育教学、科学法律等教育演示、生物形态模拟、物理化学现象演示、时事政治等。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事故动画模拟演示,再现了事故现场,使观众直观地看到事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次动画的视频演示,是用三维动画完整模拟当时的场景制作的,使观众有更直观的感受。

(四)动画微电影未来的发展

动画电影篇4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动画电影,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视觉与听觉的语言形式,动画电影很多故事情节,比如:场景、故事信息以及人物性格特点等都要通过视觉向观众传递。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当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风格各异、形式多变以及辉煌灿烂的动画电影艺术,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既包括艺术形态的独立性,比如:我国传统的书法篆刻、剪纸、图形纹样、绘画、服饰搭配、建筑样式以及民间绘画等,其中为大众所喜欢的皮影、脸谱以及刺绣等各种元素也都在这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内。这些丰厚的底蕴我国各地域及民族传承下来的历史积淀及智慧结晶,现代的中国,多样化的艺术形态还在不断的发展和演绎者。在我国传统视觉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继承,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的动漫领域就已经前后制作出了《小蝌蚪找妈妈》《猪八戒吃西瓜》以及《孙悟空大闹天宫》等大量为大众所喜爱的国产动漫电影,同时,这也在对动画电影中国化的探索上取得了丰富的动画制作经验,对中国动画电影的进步与发展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水墨画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中国动漫研究人员就已经将现代的动画电影艺术与传统的水墨画进行了完美结合,从而制作出了大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动画。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国产动画《山水情》《鹿铃》《小蝌蚪找妈妈》以及《牧笛》等优秀作品,这些水墨动画电影也为我国特色动画电影创造了一种新动画形态,即:水墨动画。我国的第一部水墨类型的动画电影就是《小蝌蚪找妈妈》,其具体表现形式为中国水墨画,这种动画电影将动画片和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墨艺术进行了完美的柔和,中国水墨画中独具特色的笔墨惟妙惟肖地在电影屏幕上展现出来。此外在《小蝌蚪找妈妈》的绘画表现形式上,对齐白石的作品《十里蛙声出清泉》艺术形式进行了借鉴,对小蝌蚪的描绘以浓墨开始,以淡墨收尾,虽然对青蛙的描绘只有寥寥几只,但是整体表现却非常生动,动画中的毛绒小鸡是通过变化着的墨色绘制出来,此外,灵动晶莹可爱的小虾,也似乎带观众进入了一个具有灵气的水墨世界。要说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主要是对水墨花鸟形式进行的采写,那么,动画电影《山水情》就是从中国具有写意特点的山水人物绘画中脱离了出来,这些标志着我国的水墨动画电影达到了顶峰。《山水情》的动画电影中,主要讲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钢琴家在回家的路上病倒,又得益于一位少年的帮扶,最后是老钢琴家在养病的过程中对少年赠琴和教琴的动画故事。这部动画电影中所出现的瀑布和清泉等景物都是对浓墨湿笔的巧妙运用,浓淡变化的水墨颜色是对不同影像的完美营造,云雾缭绕的山峦,烟雨蒙蒙的江水、清秀雅新的竹梅以及展翅翱翔的雄鹰。这些似梦似幻的景物不仅有大山大水的韵味,而且还有进入仙境般的高贵与优雅,使观看影片的观众为独具艺术魅力的水墨动画电影所陶醉。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水墨语言在传统水墨动画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升华,同时又用电脑合成的三维影像演绎了一种新的动画电影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运用环球数码进行制作的、具有三维形式的动画电影作品《夏》,被全球最高级的SIGGRAPH赛事所入选。这部电影是通过对电脑软件的合理利用,在淡雅清新的传统水墨基础上,对其动画的转场效果和动画的立体感等动画影片的语言及画面效果进行了强调,在三维动画电影中,对浓墨重彩的虚拟的水墨世界表现更为丰富,同时也开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全新水墨动画样式。在动画电影的创作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其中角色的设计,这也是创作电影的主要组成部分。影片中对角色的设计,必须用简练鲜明的形式对其人物形象及特点进行描绘和表现,这种艺术形式同我国的民间艺术造型形成了完美的契合,我国一系列的动画电影中,都或多或少对民间绘画视觉艺术要素进行了借鉴。其中有以视觉上的艺术形式作为影片的形象特征,还有的是通过民间绘画的视觉艺术对某一细节上予以采用。比如:国产动画电影《南郭先生》《猪八戒吃西瓜》以及《渔童》等,在对这些角色进行设定的过程中都是对民间剪纸中所塑造的造型特点得设计。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的人物形象设定中,则是运用我国民间年画元素,对将军的角色进行了完美融合,在民间的年画中,其门神造型比较威武与夸张,其娃娃则比较憨态可掬,而且体型比较浑圆,《骄傲的将军》中,将这两种年画造型进行适当的结合,使得将军角色既有将士的威猛,同时又有动画角色的憨厚与可爱。在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上,最经典的一部动画作品就是《大闹天宫》,对这部动画电影中孙悟空形象的设计可谓是我国动画电影的形象标志,这部动画电影中所有的艺术元素及角色造型都由我国民间美术起源,在设计这部电影的角色造型时,所采用的都是一线钩形,以色辅形的艺术形式,影片中各个角色在造型上都是对民间戏曲脸谱及年画艺术精华的直接吸取,带给观众强烈的感染力。比如:孙悟空的三瓣嘴、桃子脸、灵动的黑眼圈;玉帝的柳叶眉等,这些形态美和人物的特点进行了完美的融合。

二、国际动画电影在中国传统元素上的借鉴

目前,随着我国不断加大的动画影片市场潜力,再加上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中国动画元素越来越多地被国际上的动画电影所借鉴,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逐渐成为全球动画电影想要开发的珍贵资源,通过对中国元素的借助以使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得以扩大。在世界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中国动画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动画电影《花木兰》,它是以文学著作《木兰辞》作为创作背景,此外还有《功夫熊猫》,这部动画电影进行了多种中国绘画元素的大融汇。动画电影《花木兰》中,主要讲的是一个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的女儿代父从军的故事,其中可以发现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动画人对我国传统绘画文化的大胆尝试和借鉴,在整个动画电影背景中,对大场景的设计主要运用画面点散透视效果,对局部的设计主要运用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表现,而对服装的设计则是对我国南北朝服饰的还原,但是在影片场景及角色的造型设计上,则是对好莱坞式特点的沿用。要说动画电影《花木兰》属于一部裹着中国外衣、讲着美国故事的电影,那么,后来拍摄的《功夫熊猫》,从画面细节到表现手段等各个方面都是对中国传统的视觉绘画元素的完美融合。整部动画电影在进行背景及画面的制作过程中,是对我国水墨语言的巧妙贯穿,比如,世外桃源的落英缤纷,山林间的群山缭绕,云海间的笔走蛇龙等。又如:各种各样的书法艺术、建筑形式以及传统的图纹等等,每一个道具及每一个细微的角落都进行了细化。在这部动画电影中,在为观众所赞赏的,就是对电影情节的切换,其方式耐人寻味,在电影的开头中,主要用我国民间剪纸的艺术姿态来对电影的背景进行叙述,随着故事情节不断的向前发展,到影片中阿宝追忆时,进行了水墨形式的巧妙运用,影片将电影情节的转换同我国视觉文化元素特征进行了完美结合,不得不让观众感叹其表现手法的灵动及我国视觉元素的神奇及魅力。

三、结语

动画电影篇5

3年后,梦工厂继续推出续集《功夫熊猫2》,这部动画片从上映开始就票房喜人,上映两天票房收入就达1.085亿美元,上映9天突破3亿大关。值得注意的是,贡献票房的不仅仅是儿童,许多成人也成为大熊猫的忠实粉丝。《功夫熊猫2》好看,其实并不令我们感到吃惊,1993年的《花木兰》,1994年的《阿拉丁》已经让我们见识到了梦工厂强大的创新能力。一个是中国的题材,一个是中东题材,故事传颂千年,也曾有人将他们搬上银幕,但是效果都不怎么理想。但是这些故事到了这些造梦人的手里,就像中了魔法一样,一个很古老的传说竟然可以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现在,梦工厂故技重施,结果正如预期的一样,《功夫熊猫2》照样把人们吸引到电影院,而且在走出影院的时候很真诚地赞赏一句,这部动画片确实不错。相反一些在业内人士叫好的国产动画电影却无人问津。是我们的民族动画电影不够努力,还是我们的动画电影工作者没有那么高的水平来吸引观众?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我们的动画电影在进行了几十年的改革之后,要走向市场,走向世界,还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看来我们还需要从更深层的原因来进行分析。

一、好莱坞动画电影全球发展策略

要发展民族动画电影,就先要学习成功动画的电影成功经验,因此分析好莱坞动画电影的成功就成为首先要论述的问题。好莱坞动画电影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自始至终的“市场”理念。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定位于娱乐。

如果说,欧洲是把动画电影作为艺术来进行发展,而好莱坞则是把动画电影当作娱乐产业来进行经营的。它不是作为一种主要供专家研究的艺术品来发展,它从发展之初就把目光定位在市场上。因此,对于好莱坞动画电影来说,“观众”就是一切。在这种观念下,好莱坞的动画电影永远在重复着不变的主题:善恶有报,有情人终成眷属,小人物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另外还有足以把人泪腺熬干的煽情,火爆刺激的视觉特技。而艺术和文化都只是作为娱乐的一部分而存在,唱主角的永远是“娱乐”,即使有时候看起来有点不按常理出牌,但那也只是在艺术和文化外衣包装下的娱乐而已。这也正是好莱坞动画电影一方面受到几乎全世界知识精英的反对,另一方面却有许多人趋之若鹜,就连每年的奥斯卡奖也成为许多自命清高的影人闯入世界影坛的标尺。

其次,好莱坞动画电影融入了大量的商业元素。正如上文所述,好莱坞动画电影从一开始就定位于娱乐,为了使影片更加好看,他们竭尽所能,挖掘任何一个能为片子出彩的元素。在好莱坞的动画电影中,歌剧、插科打诨、喋喋不休等成为其战无不胜的杀手锏。《美女与野兽》中被施了魔法的家具的大合唱,《冰河世纪》中那只很喜欢说话的树懒席德以及那只永远距离美梦一步之遥的松鼠,这些都成为好莱坞影片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人类基本价值观的把握与追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他们的信仰,他们的政治意识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全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却是相同的。好莱坞的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名利双收,最主要靠的就是能够体现出人性中最本质、最单纯的东西———爱,爱情、亲情、友情。虽然这些在现实中可能并没有那么的惊天动地,但是对于它的追求却是每个人心中所渴望的。追求美,追求理想,追求正义,追求完美,挖掘人物身上所固有的,挥之不去的自私、贪婪、恐惧等,这些才是人类最本质的生活,而好莱坞动画电影也正是抓住这一点,将他们夸张地表现出来,最终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让人们渐渐对它产生了亲近感。

二、民族动画电影存在的问题

《功夫熊猫2》在全球动画电影市场的火爆,重新激起了人们对民族动画电影的思考。发展民族动画电影应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了,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除了寥寥几部动画片外,大部分的动画电影要么制作水平欠佳,要么是给人感觉太幼稚,充满了说教味。但是好莱坞的动画电影为我们上了一课,原来动画片也是可以适合成人看的。具体来说,以下几方面问题的存在,成为影响中国动画电影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第一,缺乏竞争力的计划经济模式。悲观地说,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在经济发展上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在文化产业上的改革,仍然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从整个动画电影产业来讲,一方面,动画电影的政治审查制度让许多优秀的动画电影胎死腹中,政治意识在影片中的强行渗透使得观众大为反感,各类动画电影的生产、发行、放映等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领导人拍脑门子的事情,没有依据市场的变化来决定。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中国动画电影实际上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工业体制,每年生产的影片中有相当数量的影片与消费者的需要不适应,甚至有冲突,这使国产影片品牌定位受到观众怀疑,失去了消费期待也就必然会放弃消费行为。

第二,资金、技术方面的限制。虽然当前我国加大了对动画电影的投资,和50多年以前相比,国产动画电影的投资、技术含量、工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目前中国动画电影的生产方式在实质上仍然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真正具有先进科技手段和现代管理模式的工业化生产。中美动画电影的技术差距、资金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几大影视生产基地,资金和技术等水平都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与已经发展很成熟的好莱坞影视公司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比较大,而这些也不是短期之内能够得到改善的。

第三,中国动画电影人的创新能力还有待于加强。现在翻拍风盛行,四大名著无一幸免,以前的火爆剧目也重新翻拍。在此趋势下,中国动画电影也不能幸免,比如《葫芦兄弟》《宝莲灯》等。我们并不反对重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对原作的重新诠释,加入了导演等人的思考,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翻拍之作,除了运用了更多特技,视觉效果较好之外,其他能吸引我们的东西却很少。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的从业人员急功近利,不思进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的编剧等从业人员在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待于加强。所以,与好莱坞相比,我们的动画电影缺乏的东西还有许多,除了资金的缺乏,技术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中国动画电影还缺乏成熟的产业体制,缺乏优秀的创新人才,缺乏一种走出去的魄力和扎扎实实做事的耐力。#p#分页标题#e#

三、民族动画电影如何冲出困境

民族动画电影要走出当前尴尬的境况,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我们逐步去完善,去追赶。但也应该看到,与好莱坞动画电影相比,我们的民族动画电影也有许多潜在的优势,这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培养、去扩大自己的优势,逐步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那么,国产动画电影产业应该如何去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考虑:

首先,发展民族特色的东西。

仍以《功夫熊猫2》为例,这部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上以至全球市场大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元素的运用,这使国人对它产生了天然的亲近感,而其他民族对他国的异域风情本身就有一种好奇感,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国产电影在国内籍籍无名,但是在国外却非常火爆,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也是最能打动人的就是好莱坞式招牌式的“反英雄”,他不像武侠小说中主角那样忍辱负重、刻苦练功,他有梦想,但仅限于做梦,被迫练功也只是为了抢到吃的。用传统武侠的故事包装一个轻松风趣的现代小子,很符合东西方观众的欣赏口味。正是美国这一传统精神的灌入,才让人最终感觉非常亲近,这是美利坚民族特色融入的成功范例。

这些启示我们在发展国产动画电影的时候,首先要挖掘自己民族精华的东西,然后把其融入影片中去,如此方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导演不能为了好莱坞,在拍电影的时候去掉自己的文化特色,也不能拿文化来卖弄。”①

刚刚在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获得“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的导演李安在“金爵”国际动画电影论坛上如是说。李安还表示,华语电影市场的规模是英语片市场的4倍,学习模仿好莱坞,要研究的是“电影话语体系”,而不是在所谓“强势文化”前邯郸学步。其次,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管理体制的改革。

由于受传统“文以载道”思想的影响,我们总喜欢在影视作品中表达一个宏大的东西,而政府上层在审查的时候,关心得更多也是影片的政治功能和教育功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影片的生产和发行。

因此,目前最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政府的行政干预问题。在这点上,动画电影管理部门应该明晰自己的真正职责所在,做好文化产业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对政治的简单图解。在对文化事业进行管理的时候,更多的应该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文化市场进行规范,减少对文化事业的具体的行政干预,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既做好把关人,防止过度的市场化可能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也要防止传统的政治意识对文化产业的不利影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发展环境。

最后,在操作层面上,民族动画电影要发展,要做好制作、发行和放映三方面的工作。动画电影产业的改革并不仅仅是规模上的扩大,不同集团之间的联合,从最根本上来说,建立一种新的产业体制和文化机制,这才是改革的终极目标。在动画电影的发行上,中国的动画电影也应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市场规律,建立多条院线,同时细化市场,培育潜在的消费群。

动画电影篇6

一、电影植入式广告

(一)电影植入式广告的概念

电影植入式广告是指,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电影中,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以达到营销目的一种广告方式。电影植入式广告的产生已经有一百多年,其雏形应该是19世纪90年代,英国LeverBrothers香皂公司将印有公司品牌的香皂放在电影中,希望以此扩大自己的知名度。现今,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影视植入式广告的地位没有明确的规定,更没有对影视植入广告的规制作出规定,无法满足对其的监管需求。

(二)电影植入式广告的特征

1.植入隐蔽性。传统的广告是以直接介绍的方式向消费者进行宣传。与传统广告相比,植入式广告则是以间接的方式,借情节效应,名人效用,通过其隐蔽的方式将产品和服务与剧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它的隐蔽性的特点,不仅使受众不知不觉中接受广告,而且也减少受众对广告的抵触心理,可谓是一石二鸟。但隐蔽性也产生了在监管与事后追责时,对植入式广告认定的难度。例如有的国家根据画面比例,有的国家根据出现次数进行对其认定,而究竟哪一种方式能较为合理地让植入式广告脱下“隐蔽”的外衣,至今并无定论。2.艺术融合性。植入式广告的艺术融合性主要是指广告产品的商业性与影视作品艺术性的融合。电影的服装、家具、食品等等都可以是广告主植入广告的对象。广告主通过支付费用,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植入到适合自己商品的情节中,通过曝光次数和时间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商业巨大利润,因此,植入式广告主要是将产品和剧情巧,以艺术的方式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3.经济适用性。植入式广告有成本低、宣传力度大、影响广的特点。随着我国影视、媒体等的迅速发展,对植入式广告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现代社会,受众已经开始抵触传统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植入式广告潜移默化地传播更有利于实现经济、商业价值,更受广告主的青睐。

(三)植入式广告的表现手法

1.视觉型植入。特写镜头,这是植入式广告最常见的出现方式,比如河森正治的《basquash》,就是与NIKE的高度合作,剧中的人物穿的都是“NIKE”牌的鞋子。2.语言型植入。台词表述,即产品或品牌名称出现在影片台词中。比如《熊出没变形记》中就有三个九儿童感冒药的植入。还有多次提到“方特”,光头强小时总要去方特世界,众所周知,熊出没系列动画是方特家族的一员,也是方特动漫的旗下产品,所以给同属于一家母公司的方特世界打广告。3.使用性植入。场景提供,剧情适用,在《熊出没变形记》中,小宝宝的父母在餐坐上横拿着手机,并说:“上路,塔没了”,玩过王者荣耀的人,可能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二、规制动画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必要性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兴盛于美国,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

(一)对于成年人的侵权

1.侵害受众的知情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知情权是为了保护不平等地位中,弱势一方的权利。因此,电影的受众享有知情权,在植入式广告的电影中,广告主在影片中间接地植入广告,使受众没有意识下被动的接受了广告,侵害了受众的知情权。2.侵犯受众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受众有自主选择权,有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在植入式广告的电影中,消费者有权选择自己选择的服务中,不接受广告的权利,电影中的广告也算是电影中的“服务”,因此植入式广告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3.植入禁止进行宣传的产品。我国《广告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酒类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诱导、怂恿饮酒或者宣传无节制饮酒;(二)出现饮酒的动作;(三)表现驾驶车、船、飞机等活动;(四)明示或者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体力等功效。”但电影植入式广告中却在频频出现违反法律规定的画面,可谓是打了法律的擦边球,对受众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对于未成年人的侵权——以动画电影为例

1.动画电影中受众分布比例。(1)动画电影中未成年人占比。通过《公开资料整理》可看出观看动画电影人群中未成年人占比可达20%以上,有时可达35%以上,占有受众很大的比例。(2)动画电影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占比。据统计,《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7)》主编朱玉卿代表编委会了《2017年动画电影产业数据暨观众调研报告》中,动画电影亲子观影人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占比多达80%,不恰当的植入广告给儿童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2.不恰当的植入广告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从调查数据中可知,在我国院线动画电影的观看人群中,未成年人的比例很高,其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占比非常高,不恰当的电影植入式广告,带给心智未成熟的、没有辨认是非能力的儿童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如在《疯狂动物城》中,主角狐狸Nick和兔子Judy站在了类似纽约时报广场的地方仰头望着远方,在这幕电影中可以找到类似Nike、Prada、等品牌logo的广告牌。这些植入式广告会使没有判别能力的儿童盲目跟从主角,会养成跟风买名牌的不良景象,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规制动画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可行性

动画特征所导致的规制可行性。植入式广告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种,即视觉式植入,语言式植入,使用式植入。根据电影特质可推知,真人电影往往会以追求令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为目的,即在一个拍摄现实场景的过程中,真人电影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商品的使用,有的确实是作为植入广告,但大多都是不可避免的情节需要,而非广告本意。例如在大陆热播的《来电狂想》院线电影中,投资方并未获得苹果手机商的广告投资,但却因情节需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iphone手机接打电话的片段。与此同时,多数电影制作方为了电影本身,相较于其他综艺或电视剧而言,独具的艺术价值与沉浸式美感价值,不会采取像在综艺中对商品进行打马赛克等类似破坏电影画面的做法。因此,真人电影会不可避免地,对一些商品进行使用式或者视觉式的引入,为真人电影的植入式广告规制增添了难度。就动画电影本身“动画”这一本质性质而言,对其的植入式商品广告的管理便变得容易些许。由于动画电影中出现的每一种物品,都可以是原动画制作者,在不破坏画面美感的情况下,创作的“类产品”而非某一品牌的特定商品。例如在皮克斯公司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英文译名《coco》)中,主人公偏爱的吉他与其祖父所演奏的吉他,皆为在现实中无任何品牌导向的“类产品”。因此,在动画电影中,并不会出现在真人电影中,投资方并未获得植入式广告商邀请,却因剧情需要,对其商品“无偿宣传”的尴尬境地。同时,这对于我国司法规制的意义是,在动画电影中,任何具有产品品牌导向的商品镜头的出现,都可推知创作方接受了产品品牌公司直接或间接地,有偿或无偿地商品植入请求,从而电影制作方应承担产品实际功能审核的责任。更进一步讲,若在动画电影中出现了商品虚假宣传与错误导向时,我国监管部门及司法机关,也能够直接地向动画电影创作方罚款及划分责任进行追责。

四、动画电影的规制

因动画电影的受众的特殊性,动画电影植入式广告更加需要规制,那么我们要如何规制才能不阻碍其发展并且更有利于促进其发展呢?

(一)责任承担主体

我国《广告法》承担责任的主体有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和广告代言人。我们可以依照广告法追究其有关责任,但动画电影中的广告是否有广告代言人的问题值得我们讨论。《广告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知广告代言人一定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说明在动画电影中作出的广告行为的人物等不能认定为广告代言人。

(二)对动画电影进行管制

针对动画电影管制,我们可以依我国国情参照和借鉴外国关于动画电影分级制度。美国的动画电影分级依照电影分级制度运行,这一体系由美国电影协会MPAA(MotionPictureAssoci-ationofAmerica)负责组织、家长们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制定,根据电影的主题、语言、暴力程度、裸露程度、性爱场面和毒品使用场面等。MPAA评级体系是一种非法律强制的自愿性体制,非委员会成员也可以提交分级评价,从90年代末期沿用至今的最新分级标准有:G级(GeneralAudiences):大众化。PG级(ParentalGuidanceSuggested):辅导级。PG-13级(ParentsStronglyCautioned):特别辅导级。R级(Restricted):限制级。NC-17级(AdultsOnly):禁止级。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对动画电影进行分级制度,基本可分为大众化、辅导级、限制级。因国情不同,本人建议可以采取以暴力、语言、主体、暴露程度等标准来划分,但对于年龄划分可采取以8岁、14岁为分界点。对于大众化级别的植入广告应该严加限制管理、对于辅导级和限制型植入广告可以适当放宽。

动画电影篇7

论文摘要数字特技技术介入电影之后,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完成的非现实的形象与真人的表演数不胜数,二维动画应用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画片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其中主要的传播类型有影院动画片、电视动画片和试验动画片。现今国际有影响的大制作都有数不尽的动画形象参与到了现代电影艺术实践中,从这一角度来看,动画形象事实上已成为21世纪电影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角色之一。

一、动画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

最早把二维动画形象和真人表演结合到一起的近代电影应该是1971年出品的《奇妙飞床》。但是比较著名的影片却是1988年公映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96年的《空中大灌篮》和2003年的《华纳巨星总动员》。随后,二维动画形象与真人表演的真人动画片接踵而至。连绵不断。

在数字特技技术介入电影之后,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完成的非现实的形象与真人的表演更是数不胜数,例如《极速赛车手》作为一部向经典动漫致敬的影片,沃卓斯基兄弟极力将其打造为一部尽显原著视觉精髓的真人动画。沃卓斯基兄弟运用了一种被称为“21/2维立体技术”的视觉逐行压层技术来处理片中上万的视觉镜头。这些景所处的位面因为各自的移动而产生立体效果,这就象我们从小就看过的最简单的动画原理,就好比创造会动的拼贴画一样。

对于二维动画片来说,《蒸汽男孩》的画面效果更加引人注意。令人目不暇接的华丽视觉,炫丽的画面会带给你强烈的心灵震撼,优美的音乐于精彩的故事中就如诗中画画中诗,在音乐中你的面前是美丽的画面,从精美的画面中你会更加感受到音乐的优美,两者相得益彰。《蒸汽男孩》为我们展现了超乎想象的绚烂画面,丰富立体的画面层次和完美的动静结合,高科技下精彩绝伦的武打设计更是给你强烈的临场感,加上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和手绘、CG的紧密结合,出色的发挥了动画片的优势和力量,在日本动画片中可谓登峰造极之作。

二、计算机动画

动画所指的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播放时,肉眼因视觉残象产生错觉,而误以为画面活动的作品。使用动画可以清楚的表现出一个事件的过程,或是展现一个活灵活现的画面。

计算机动画是指采用图形与图像的处理技术,借助于编程或动画制作软件生成一系列的景物画面,其中当前帧是前一帧的部分修改。计算机动画是采用连续播放静止图像的方法产生物体运动的效果。

计算机动画的关键技术体现在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及硬件上。

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目前很多,不同的动画效果,取决于不同的计算机动画软、硬件的功能。虽然制作的复杂程度不同,但动画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计算机动画由于制作手段上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我们来看一下常用二维动画软件:

AnimatorStudio——基于Windows系统下的一种集动画制作,图像处理,音乐编辑,音乐合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自从1989年以后,全世界的动画制作工作室和各家影视公司电视台都采用AnimationStand二维卡通动画软件,包括全球最大卡通动画公司皆采用,比如沃尔特、华纳兄弟、迪斯尼和等,广泛为娱乐业所采用。

Flash——交互动画制作工具,在网页制作及多媒体课程中应用,通过它,可以让你在互联网上看动画。

三、二维动画的特点

首先,要对真实的表现对象进行长时间的临摹。对角色的形象、结构,乃至习性和习惯动作都要有一个系统的观察临摹,再进行艺术夸张,把一张对角色形象性格塑造有帮助的要素夸张出来,这时的角色动作创作要经过上述的艺术夸张之后,再进行提炼,画出关键的特点动作,再在这些关键张之间按照角色的性格不同所需要的不同节奏画出数量不等的中间张,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关键桢的办法。这种动画角色动态的创作办法,科学地从生活出发,提炼并塑造出动态鲜明的性格,使角色动作实现手段更科学有效,这种基于关键张的创作方法在动画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潮流下一直使用至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维动画。

用这种方法创作的影片,剧情发展节奏感强,角色动作流畅且个性鲜明。使观众更易于从动画片中感受到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后,动画工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境界。但这种办法也有其表现力的弱点,就是很难表现出角色的微妙真实的细节动态,这也就使之对角色内心活动的表现。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二维动画角色是一种有意味艺术形式的视觉符号,它折射了角色的性格,民族的审美文化。科技的发展,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审美价值被更多的人认知。离奇的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和动画意象,表现夸张、变形的视觉审美张九明亮的色彩,卡通化的造型以及强烈的动感。凸现感官强烈的视觉幽默虚拟的形象,满足了人们欢愉和体验的激情。

四、二维动画在电影中的前景

动画电影篇8

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异同关系,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的发展给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和融合。

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的区分

在这里我之所以用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种浅显的称呼来区分二者的关系是有原因的。我国在电影种类的划分上分出了四大片种,它们分别是故事片、动画片、纪录片以及科教片,可见动画也是归属于电影范畴内的。在其它的国家里也有把动画片算在故事片范围之内的,比如像美国就把电影分为纪录片、故事片和先锋派三种,而动画片就包含在故事片当中。他们之所以这么划分的理由是从二者的本质上来讲的,因为一般的动画片和故事片都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影片,所以这么划分也不无道理。其实电影分类并没有一个什么明确的标准,只要是在道理上能讲的通,怎么分类都是可以的,所以本文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在影片种类划分上而产生的歧异,就直接用了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两种浅显易懂的称谓来区分二者的关系。在过去我国一直把动画电影作为美术范畴中的一种艺术形式,“美术片”一名由此得出。虽然动画艺术在视觉元素中借鉴了好多美术上的东西,但是究其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一样也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动画电影所具有的这个本质特征恰恰就是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所以动画艺术还是应该归纳在电影范畴内作研究并找寻其规律。然而动画电影在电影范畴中无疑又是极特殊的一份子,因为其在制作手段上与实拍电影迥然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的关系说成完全一样或完全不一样。我们得在“电影”这个大家庭下,来分析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对本质相同外貌却迥然各异的亲兄弟。

一、动画电影与实拍电影之间的异同

1、本质上的异同

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都是电影范畴中的不同片种,二者都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这使得二者在电影的基本理论上都是相通的。所以我们要想在电影美学、电影哲学、电影的蒙太奇理论、电影的摄影以及电影的声音等这些电影最基本的元素去比较二者的不同是行不通的,必须得回到二者如何不同的出发点,也就是在制作手段上来进行比较。二者的制作手段恰恰就决定了二者在本质上究竟有何不同。我们在下文就重点论述一下二者究竟有何本质的不同。

2、关于逼真性的异同

实拍电影在视觉表现上所呈现的逼真性是动画电影或其它艺术手段无法企及的,这种逼真性主要是外在的逼真性。实拍电影在视觉表现上所呈现的逼真性包括两点:一是能够纪录现实的人和事物,二是还纪录了现实的人和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所以这种逼真性使其它的艺术手段只能望其项背。动画片是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间接记录了现实世界的人和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人物造型、环境空间造型等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造型,只不过是经过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来加以表现。动画电影还是反映了一定的生活本质,所以说动画电影和现实比起来其在画面上是不具有逼真性的,但是其在表现内容上却是具有一定的逼真性的。画面的逼真性就是实拍电影和动画电影二者最大的不同之一。

在动画电影中还有一类叫做真人实拍动画电影,在逼真性这个问题和实拍电影也存在一定的不同。首先,从制作手段上来说,实拍动画用的是逐格拍摄手段或者是抽帧的手段来完成的,运动上呈现给人的是一种非自然的运动频率,让我们感到并不逼真,但这却是实拍动画所追求的运动方式。其次,从实拍动画的表现内容上来说,多以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行为或动作,主要就是来表现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看似荒诞的内容,不是去刻意追求实拍电影所具有的那种逼真性的艺术形式。

3、关于假定性的异同

(1).实拍电影在视觉表现的逼真性上具有假定性。这一点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画面展现的最终不过是现实的影像,而绝不是现实本身。就拿贾章柯导演的《三峡好人》来说,通过这部影片反映了一群人的生活状态,绝非韩三明本人。视觉上虽然很逼真,但是这种逼真性上就具有假定性。第二个方面,画面展现的立体空间和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幻觉。我们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的立体空间是一种光影营造出来的假象,电影银幕本身就是只有高和宽二个维度的平面。电影上的运动就是通过一帧帧静止的画面进行快速播放而产生的幻觉,是具有假定性的。

(2). 蒙太奇将现实的连续时空分切后重新组合,形成了电影时空,这种时空是虚拟的假定时空;蒙太奇连接静止的形象所形成的运动感是假定性的运动感,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在蒙太奇上的运用是完全相同的。

(3). 镜头角度和景别的选择等的运用,渗透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在这一点上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是手段不同本质相通,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4). 声音与画面的部分结合方式是打破现实中视听逻辑的非现实性结合,在这一点上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也是相同的。

(5). 银幕形象、故事结构、感情意境都是艺术家对现实的选择、提炼以及个性化的创造,并受样式和风格的制约,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也都具有这一特性。

(6).动画电影比起实拍电影来说在这方面还多拥有了一种假定性——高度假定性。

虽然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但是,由于现在的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的发展使得实拍电影和动画电影相互融合的元素越来越多,这让我们不得不去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下面我们就从几部电影中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二、 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的发展使得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相互融合

1、 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的发展而带来的改变

过去的实拍电影在对非现实一类题材的选择上是很谨慎地,因为非现实题材在实拍电影中光靠道具是很难完成的。但是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极度发达的今天使得电脑动画技术也融入到了实拍电影中,例如《阿凡达》、《指环王》、《加勒比海盗》、《罪恶之城》等。电脑动画技术在其中的大量运用,才使得这些非现实的幻想题材随处可见、天马行空的想法得以实现,这就是电脑动画制作技术对于实拍电影的帮助之处。既然这种以动画形式出现的角色和场景大量的出现在实拍电影中,那么我们该怎么定位这些电影是实拍电影还是动画电影抑或二者兼有?

第一种情况就是上面举例的那些片子。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电脑动画制作技术在它们每部片子里都大量的运用,但是电脑动画技术没有发挥自己的高度假定性的特点,而是配合实拍电影去追求逼真性,努力营造一种逼真感,使其能融入到实拍的部分中去。所以这种类型的电影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应该归类到实拍电影中去。电脑动画技术只是作为后期手段,去辅助片子的完成其实拍中无法完成的具有逼真性的画面。

第二种情况就是像《黑暗扫描仪》这类的片子。虽然这类的片子在一开始是用了实拍的方法拍摄的,但是经过了后期的处理和修改,其在画面上呈现了动画的风格,也就是在画面上追求的是一种高度假定性。所以这类的片子还是应该划分在动画电影的行列里。

第三种情况就是像《加菲猫》以及《精灵鼠小弟》等这种实拍和动画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类型的电影,他们既发挥了实拍电影的逼真性的特点,也不避讳动画电影高度假定性的特点。使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

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及其发达并且还在继续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得到了太多得惊喜。未来的电影究竟是能发展到何种地步,已经是我们不敢想象的了。

动画电影篇9

关键词:动画电影 民族风格 时代性

有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方面,民族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另一方面,由于各民族文化有其独特的观念、思维模式,不同民族人的交流可能形成障碍,需要用世界的眼光解释本民族的艺术。就像美国的动画电影《花木兰》选用的题材是中国的传说,却是用美国人的文化立场理解中国艺术,体现的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的题材的确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性,但题材只是一种媒介,通过它传递观念、文化才是它的本质。

对“动画”的理解来自于不断的实践,随着时代的变迁,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动画”一词,从字面上说是一种活动的、有生命的画面。现在,“动画”定义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表现形式更加多种多样,许多作品充满了创意,并不断渗入新的元素、呈现出不同性格的作品。艺术品不仅要展示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使作品更深刻地传达观念。中国动画把观念价值放在首位由来已久。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动画人就明确了动画的“寓教于乐”的功能。如《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作品,将教育融合在动画的内容和形式之中。近年来,随着观众群体的壮大,“寓教于乐”这一曾经被确定的创作准则受到了质疑。现在动画电影的观众不仅有儿童,还有青中年人,“寓教于乐”的创作准则是否适合动画的发展,应该用何种形式表达观念更有效,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动画电影在内容方面,大多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创作手法上吸取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木偶戏、皮影戏、中国水墨画、剪纸、折纸艺术等。象《西游记》被反复地拍,单调乏味。如果动画的创作理念一直处于保守和落后的状态,把动画定位为孩子的节目,同时体现“寓教于乐”的功能。那么,这样会导致动画题材单一、重复、缺乏个性,很难被现代人所认可。如日本动画《千与千寻》影片不仅设置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冒险的故事,还塑造了一个勇敢、有责任心、懂得感恩的千寻形象。《千与千寻》其中的隐喻让人反思:人性的贪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价值观。通过观看和思考,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引发内省,笔者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会更胜一筹。

社会已经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而中国动画的传统审美观念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人的需求,难以在情感和思想上形成共鸣。相比较而言,美国、日本、欧洲的动画片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并且这种民族特色与时代紧密结合,尤其更注重动画的现代审美观念。在题材方面,无论是现实题材或是传统题材,都注重反映时代精神;在结构方面,借鉴电影的表现手法,情节跌宕起伏,更加令人心驰神往;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加的立体和饱满,充满时代感。这些综合因素共同形成了轻松幽默的娱乐性或艺术性的审美风格,这种审美风格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动画已经意识到动画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不断加入贴近现代生活的题材,丰富它的表现内容。如中国第一部动画情景喜剧《快乐东西》的故事取材幽默、贴近我们身边的生活。故事中的人物就像我们周围的朋友或者自己,生活气息浓郁,在欢笑和快乐的观看后,体味到中国人独特的心理和生活状态。又如,动漫和相声小品结合的节目《轻松十分》和《快乐驿站》使用Flas和漫画的技巧,借助电视和网络媒体,传达出了极具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特色的艺术作品,其中的人物是中国人,对白是地方语言,表达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虽然它们存在制做粗糙、主题浅薄、审美不足等问题,但这个节目有很强烈的中国味,是中国民族动画的又一次有益的尝试。再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及宣传片借鉴了民族文化的元素,也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整部宣传片借鉴水墨和剪纸传统的手法,展现出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

如今,技术日新月异,先锋的创作者们大胆尝试把水墨与数字结合,进一步拓展了水墨动画的空间,《唐韵》、《夏》、《玄舞丹青》都是数字水墨动画探索的成功之作。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国动画创作,力图贴近百姓生活、具有亲和力。如网络涌现出经典而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Flash短片《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大话三国》及《阿贵系列》等,还有动画电视系列《喜洋洋和灰太狼》、动画电影《喜洋洋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麦兜》系列电影都受到了大众的好评。中国动画在与其它民族的对话与交流中,不断灵活运用传统艺术形式,吸收其他民族新鲜的元素,朝着更具活力的方向发展,我们相信,中国民族风格的动画影片也将日益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鲁迅书信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动画电影篇10

近年来,国产动漫艺术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动漫作品,但是和日本、美国等动漫大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结合中国文化对动漫艺术潜在的价值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和应用。目前来看,在数字技术领域,动漫艺术具有非常大的潜在价值,如何将动漫艺术与现今的数字技术进行新的结合,是现在的动画创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魁拔》系列动画电影在数字技术上的创新应用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与肯定。如,在人物的设计上,这部动画采用了中国古典人物形象与日本动画绘画技法相结合的方式。人物造型既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十分接地气,又很好地把握了现代观众的审美意趣,同时又参考了日本动漫的美术设计理念,使得这部动漫作品获得了成功。在《魁拔》系列动画电影中,数字特效的运用成为一大亮点。就《魁拔》中的打斗场面来说,通过二维手绘和计算机动画技术结合,让静态的二维手绘活起来,打斗动作特效与场景的表现可圈可点。另外,《魁拔》的打斗戏中所出现的脉术等技能还借鉴了我国的传统武术如太极等,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魁拔》系列动画电影文化元素的演绎形式

动漫艺术的符号化创意的扩散功能涵盖了情感信息与认知信息的传达。在融入了作者的独特创意之后,视觉符号经过动漫的艺术表达方式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动漫符号创意具有精神性价值与审美价值,带有较为明显的文化传播倾向。动漫符号主要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视听语言中具有一定创意性的符号,另一方面是应用到叙事方式中的创意符号。《魁拔》系列动画电影带有浓厚的本土文化气息,它所传达的本土文化元素主要也是这两方面。

1.《魁拔》系列动画电影视听语言的文化传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音乐、美术、文学等主要文化艺术载体逐渐地被综合性较强的视听形式如动漫、电视、电影、MV等代替,其中动漫是最受青少年欢迎的视听形式。在《魁拔》这类时下流行的动画电影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痕迹。这部动漫主人公蛮吉的形象即是参考《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一角色设计的。但这并不是说这部动画出现了仿古的问题,《魁拔》的主人公蛮吉与孙悟空一样,都是以反抗者的形象出场的,二者努力修行都是希望能够改变命运。主人公蛮吉努力地修行脉术,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真正的勇士,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

2.《魁拔》系列动画电影叙事方式的文化传播

创作者在对《魁拔》系列动画电影叙事方式进行构建的时候,为每个主要人物都设计了一个小故事。如,《魁拔》系列动画电影中的人物蛮大人是一个孤儿,生活条件艰苦,没有厉害的脉术,功夫平平,经常被窝窝村里的人奚落,但是他能够保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没有被困难打倒,一心想着实现他的勇士之梦。这样的叙事手法被称为“反衬手法”,即让主人公所处环境与主人公自身精神层次作对比,衬托出主人公的精神特点。这样的叙事手法使得《魁拔》系列动画电影有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没有浮于表面。这种精神内涵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且把这种抽象文化具体地呈现出来,让人们能够切身感知到。《魁拔》的人物性格设计也颇有独到之处。如蛮大人对蛮吉的教诲,虽然蛮大人性格大大咧咧,还有点自负,但是他对蛮吉进行教诲时说的话玩笑中带着真理。他曾教导蛮吉:“真的勇士大多是从逆境中来的。”在影片中这句话实际是说他自己,尽管他不是什么勇士,却拥有一颗成为勇士的心,并且鼓起了蛮吉追逐命运的信心。这样的表现手法是中国动画中惯用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等内容。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