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6:08:41

动画产业

动画产业范文篇1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动画教学联系与要求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动画教学联系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动画产业技术应用提供新的技术选择,在动画创作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创作技术之外,新媒体技术还能够为动画产业画面处理、连接、表达等提供多样化的技术选择,动画内容借助新媒体技术得到大大丰富,动画作品传播范围也因此变广。因为动画产业和动画教学之间相互影响,所以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会对动画教学提出更多要求,动画教学要求被逐一满足后,才能够为动画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助推力。所以,动画产业在借助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对高职院校动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动画教学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和动画产业发展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即考虑新媒体环境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新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和动画创作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动画教学和作品创作过程中能够具备创新意识以及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动画作品表达效果,强化高职院校动画教学质量。因此,在这一教学联系影响下,不少高职院在校动画教学过程中开始思考课程教学与新媒体环境的联系,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动画教学要求

新媒体环境下对高职院校动画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主要有三点,即学生必须具备动画创新意识、新媒体技术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以及能够进行多学科交叉式联系动画创作,按照这三点教学要求开展高职院校动画教学活动,基本能够达成动画教学全能人才培育目的。因为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动画教学除了要教导学生进行原有的动画场景和角色设计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动画创作创新意识的培养,丰富动画创作内容,赋予动画作品灵魂。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动画作品分工设计过程中的新媒体技术运用,灵活的进行开放式、多元化的动画作品设计。学生在动画设计过程中还会涉及到不同学科的内容,只有进行多学科交叉设计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传统动画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环境下的育人要求。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动画教学开展教学活动时,最好是以这三个主教学要求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实施动画教学改革,解决传统动画教学方法和新媒体环境教学要求之间所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动画教学策略

高职院校教师改变动画教学思路

高职院校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动画教学改革,就必须先改变教师的教学思路,联系实际情况和动画产业发展环境进行教学思考。传统动画教学中,高职院校任课教师教学重心点偏向学生课程理论知识讲解,忽略学生动画创作实践能力培养,只学习动画教学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对动画创作技能的把握,学生动画创作思维以及技能运用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容易对高职院校动画教学产生教学约束。在新媒体环境下,动画产业得到蓬勃发展,衍生出了许多相关的产业项目,例如动画电影、游戏、动漫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大了动画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培育出既具备动画教学理论知识,又能够熟练应用动画创作技术的全能型人才,填补当前动画产业的人才空缺。所以,在实际动画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动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动画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布置实践操作作业进行动画技能应用练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主题作品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以及动画技能进行动画创作,培养学生动画技能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结合动画产业现状设置教学课程

动画产业以新媒体作为载体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机会,能够为大众提供不一样的动画视听体验。动画教学作为一项技术和艺术学习紧密结合的课程,高职院校在进行动画教学时,为能够顺应新媒体环境,可以从动画产业现状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进行教学课程设置,采用基础必修+进阶选修的课程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完动画教学基础知识后,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方向进行下一步的动画进阶课程选修,进行不同动画产业方向学习,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具备学习热情,培育出符合新媒体环境的动画人才。借助新媒体重构平面设计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动画教学主要以艺术理论作为基础教育核心内容,在艺术理论基础上进行动画概论和设计技巧教授,学生在掌握艺术理论以及动画概论后进行色彩图画和线条的设计,从而达到动画教学目的。但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只是停留在动画教学平面设计表面,无法深入掌握平面设计理念,容易产生动画设计固定思维,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改善高职院校动画教学还要注意平面教学设计内容的重构。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指导学生进行平面设计核心内容理解,知道色彩图案和线条之间的构成方式以及构成依据,适当找寻相应的平面设计操作视频加强学生对于色彩图案、线条应用组合理解,再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尝试进行动画设计,引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发散性思考,通过多媒体技术搜寻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图案供学生参考,促使学生在感悟和实践过程中掌握动画教学内容,形成独到的平面设计思维。

结合新媒体进行动画理论内容教学

动画创作离不开审美,所以在高职院校动画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进行教学改革,就必须利用新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保证学生动画理论教学能够符合新媒体环境下的动画审美,带给大众更好的动画视觉体验。新媒体环境不仅让动画形式变得丰富多样,也为动画教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参考。在高职院校动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动画基础理论知识为核心,进行相关动画电影、动漫作品的播放,对不同风格类型的动漫作品进行剖析,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与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大众对于动画作品的喜好,并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主进行动画作品设计,培养动手能力。并对学生设计的动画作品进行点评,完善学生动画审美,让学生在学习动画基础的同时,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进而创作出符合新媒体审美的动画作品。

推行校内外产学研教学活动的结合

新媒体环境下,动画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在高职院校动画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推行校内外产学研教学活动合一的方式进行动画人才培育,让学生通过教学时间和校内校外教学结合加强对动画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的认识和掌握。高职院校可以挑选社会上具有合作价值的优秀动画产业企业,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学,在学生学习完动画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动画技能后,让学生进入到动画企业中见习,参与企业实际动画项目研发,在项目参与过程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融合校内外动画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感悟动画产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明确自身学习方向。新媒体环境为动画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在高职院校动画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动画教学效果,课程教学必须同新媒体环境进行结合,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进行动画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动画教学教师要改善传统教学思路,结合动画产业现状以及新媒体技术发展现状设置教学课程,借助新媒体技术重构动画设计教学内容,通过校内外产学研教学结合强化学生对于动画教学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认识,从而培育专业的动画人才。

参考文献

动画产业范文篇2

一国内动画发展应首先以动画服务外包为起点

众所周知,动画最发达的国家是日本和韩国,他们的发展壮大就是通过动画外包做起的。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承接美国动画加工,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逐渐成为动漫原创强国。韩国的动漫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中得到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很快步入高速发展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世界第三动漫产业大国。这两个亚洲国家动画产业的成功之路都归因于服务外包,所以,我国应学习这两个国家的模式,利用本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故事进行再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动画风格,这样更加会受到全球广大观众的喜爱。

二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动画产业全球合作之路

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动漫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消除阻碍社会资本进入动漫产业的各种障碍,鼓励利用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有关基金加大对动漫产业的风险投资,鼓励我国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兼并等方式进入动漫产业,鼓励非公有资本平等地投资和参与各类动漫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创作生产。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图形技术日臻完美,传播媒介发生了革命性改变,动画媒体由原来的电影、电视向互联网和移动媒体转变。动画制作技术也随之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原来效率低下、制作成本很高的传统手工动画制作方式向无纸动画转变。无纸动画在电脑上完成动画作品的全程制作,由于投入少、风险小,制作、编辑容易、传输方便等特点,现在国内外的动画公司已经普遍采用。

目前中国原创动漫处于起步期和学习期,承接国外公司动画外包无疑对于中国动画制片公司是个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中国动画公司有机会接触国际先进的动画片公司和作品,并按照外包合同要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加快了国内动画公司的发展步伐和学习进程,培养了一批人才。其实,不只是动画产业,中国制造业也是这么发展起来的。中国由20世纪80年代的代工,发展到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和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理念,改革开放让中国学到了很多。

三我国动漫产业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发挥国内教育与培训资源优势。要把动漫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文化艺术类人才培养规划并给予适当支持。按照市场需求和动漫产业发展趋势,完善动漫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利用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培养动漫人才。通过举办创作比赛、建立兴趣小组等方式,培养和引导公众对动漫产品的创作兴趣和消费习惯,扩大国产动漫产品的影响。西安玛雅动画公司从日本接受动画片制作,并在NHK电视台播放,制作水平已达到日本公司要求的水准。服务外包可以学习模仿对方精妙的题材创意、先进的经营理念、顶尖的策划能力、精良的制作水准等,培训一批自己的制作人才。通过这种国际化的培训平台,中国动画公司能够快速进入全球动画产业链中,虽然现在为止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位置,但随着中国动画的快速发展,为今后中国动画在世界上立足奠定了一定的资源基础。在创新阶段,就需要中国动画公司发扬原创精神,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事、题材资源,加上东方古国特有的人文气息,把故事讲好,必将能使中国动画走向世界。

四走向国际市场是中国动画产业的最终目标

动画产业范文篇3

【关键词】动画产业/文化政策/发展趋势

【正文】

动画产业具有无语言障碍消费群体广大、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无高能耗、不污染环境等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核心产业。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动画片及其衍生产品的出口产值就超过了传统工业,动画产品及其服务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到第六位。日本、韩国的动画片及衍生产品目前也正在超过传统工业,成为其出口创汇的支柱产品。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动画片及衍生产品的产值每年大约在5000亿美元左右(注:赵实:《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加快发展影视动画产业》,载《中国电视》2004年第5期,第13页。)。

众所周知,我国曾经是最早开发动画片的国家之一,曾经一度也是动画大国。我国动画片由于种类繁多、民族风格独特以及制作精良而被国际动画艺术界誉为“中国动画学派”。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动画片逐渐与发达国家拉开差距。由于缺少有影响力的国产作品,国外动画片趁机大量涌入,国内动画市场80%以上被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片所占据。洋卡通形象、洋动画品牌更是大肆抢占相关行业的市场份额,赚走了巨额的商业利润。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包括动画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动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动画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动画产业的春天已经到了。动画产业是一个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的产业,目前我国整个动画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产业成熟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时间。通过对世界动画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我国动画产业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动画产业在未来的三至五年中,将呈现出下列四大发展趋势:

一、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动画产业呈现政策法制化趋势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战略,为推动动画产业的理论、观念、体制创新,解放文化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因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政府管理部门先后制定了动画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把动画产业发展作为新的增长点纳入发展规划中。

李长春同志2003年8月20日在《光明日报》刊登的《中国动画:何时走向振兴》一文上批示:要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上支持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注:徐光春:《在全国影视动画工作暨动画片题材规划会上的讲话》,载《中国电视》2004年第5期,第6页,第5页。)。

2004年2月16日,国务院的《中gong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各级电台、电视台都要开设和办好少儿专栏或专题节目。中央电视台要进一步办好少儿频道,各地要切实抓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落地、覆盖工作。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少儿频道。少儿节目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欣赏情趣,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欣赏需求,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

2004年4月,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牵头,团中央、文化部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会议通过并下发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发展我国动画产业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发展动画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更提出了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繁荣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2004年9月2日,由文化部、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组成的动漫和电子游戏产业发展专项工作小组开始就《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计划》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但是,我国动画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政策法规仍亟待健全。例如针对动画制作和经营单位的税收优惠政策、动画制作单位资质优惠政策、动画片分级制度以及针对动画片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等。这些政策法规的逐步出台,将使得我国动画产业进一步呈现法制化的发展趋势。

二、随着市场准入政策的放宽,市场主体和资本呈现多元化趋势

2004年3月,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徐光春在全国影视动画工作暨动画片题材规划会上指出,要放宽包括主体准入、资金准入在内的市场准入政策(注:徐光春:《在全国影视动画工作暨动画片题材规划会上的讲话》,载《中国电视》2004年第5期,第6页,第5页。)。放宽主体准入政策,就是要降低制作和播出机构进入市场的门槛。一是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我国动画产业的开发与经营,培育多种所有制结构的主体进入市场;二是支持有条件的省级电视台开办动画上星频道,实行跨地区经营、股份制经营。放宽资本准入政策就是要扩大各种资本进入市场,广泛吸纳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市场。支持境内外合作开办动画制作经营机构,但境内资本必须占有绝对控股权,须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批。目前,国家广电总ju正在抓紧研究制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动画产业的具体法规制度。

我国动画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扩大投资来源。中国动画无法占领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大投入。迪斯尼公司制作的《恐龙》成本高达两亿美元,《怪物公司》成本是1.15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动画片的制作周期很长,以《花木兰》为例,迪斯尼在这个题材上花了近十年时间。没有足够的投资势必影响动画的质量和水准。目前在中国动画片创作的资金投入方面,中央电视台每年投入4000万元左右,上海文广集团每年投入3000万元左右,三辰卡通集团和北京电视台以及一些动画片制作公司也有一些投入,但总的来讲,全国每年在动画片方面的总投资不超过1.2亿元(注:王永利:《迎接中国动画产业的春天》,载《中国电视》2004年第9期,第39页。)。我们的动画制作公司虽然总数有100多家,但是,绝大多数公司都是加工企业,真正有投资能力的动画公司屈指可数。从我国动画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光靠国家资金投入是不够的,80%以上还要靠社会资金。社会资金包括国有资金、民营资金和外来资金。国家广电总ju制定的我国动画业“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鼓励社会各界以资金、技术、设备等多种方式参与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生产和衍生产品的开发,允许境内机构和个人申请设立动画片专门制作机构。除了扩大国有资金投入,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市场运作之外,允许发展民营或股份制动画企业,同时还要加大开放力度,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一方面利用他们的资金,学习他们的制作技术、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其成熟的发行渠道。

在我国,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在电影产业的发展中,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2003年我国出产的140部电影中,民营资本投资的有96部,占总出品量的68.5%;2004年我国电影故事片生产总量达到了212部,在212部影片中,国有制片厂独立出品的影片只有30部,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拍摄的国产影片高达80%以上(注:邱红杰:《中国电影百年纪念前走出低谷产业化改革取得突破》,载《广州日报》2004年12月25日,第8版。)。在动画片生产方面,2003年民营企业共拍摄动画片约18000多分钟,占全国动画总产量的63%,出现了国有动画力量与民营动画力量并驾齐驱的局面。此外,鼓励合资、合拍动画片是振兴国产动画产业的一条捷径。国外动画业制作水准高,市场运营经验成熟,国际融资渠道畅通,采取中外合作的方式,能很快把中国的动画片推向国际市场。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中法合拍动画片《马丁的早晨》和阿凡提国际动画公司拍摄的《阿凡提的故事》等,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营销,推出我们自己的卡通形象,成功地实现了双赢。

中国有3.7亿青少年,市场广阔。国内外愿意投资中国动画业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只要有好的政策引导,这种热情会很快转为实际行动。2004年4月,世界传媒巨头维亚康姆集团下属的尼克儿童频道与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合作成立了中国首家合资电视内容制作公司,专门制作以动画片为主的青少节目。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尼克儿童频道副总裁马克·泰勒表示:“中国的市场很大,我们将继续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注:吕天道:《打动人心的动画永远是最流行的》、载《中国文化报》2004年8月30日,第1版。)

不过,要想吸引更多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进入我国的动画产业,需要政府进一步支持,优化投资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目前国内动画业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合理的、比较可靠的运营模式,经营风险过大,极大制约了社会资本投资动画片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政府出面优化投资环境,培育典型,推广成功经验,树立投资者的信心。尽管中国民营投资总量增长很快,但是从全国看,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其重要原因,是文化领域缺乏健全的法制和法规,或者有了法规也不依法办事,造成风险成本急剧攀高,让投资者望而生畏。美国经济学家索罗斯2001年9月到复旦大学讲学时说:不怕亏钱,不怕金融市场有风险,最怕的是无序无规则,不可预测。根据国际上的经验,越是法律制度透明、公开和公正的竞争环境就越容易吸引优良资本(注:花建等著:《文化金矿:全球文化产业成功之谜》,海天出版社2003年版,第446页。)。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的文化投资领域也必须遵循透明和可预见性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激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最终融入国际文化投资市场。

三、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渐完善,动画业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产业化趋势

(一)构建庞大的播出平台

如果播出市场不能够良好运作,动画片的投入就很难看到产出。即使是衍生产品的开发,也必须依托播出环境,如果播出环境受到制约,衍生产品的开发就无从谈起。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已经在北京、上海等4个直辖市及全国296个省辖市落地。此外,广电总ju已经批准18个省级电视台和5个副省级城市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占46家计划开办少儿频道电视台总量的50%。省级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中,北京、广州、天津、四川、上海、江苏、海南、重庆、河北、南京、杭州等15家电视台的少儿频道已经开播,占46家计划开办少儿频道电视台总量的三分之一。全国省级电台、电视台全部开办了少儿栏目、节目;全国各地(州)、市级电台、电视台也开办了少儿栏目、节目。在今明两年,有关省级电视台、副省级电视台,还将开播20多个少儿频道(注:赵文江:《今年国产动画:实火盛还是虚火旺》,载《人民日报》2005年1月7日,第8版。)。

播出平台的构建带动了动画片交易量的大幅度攀升。在近年的上海电视节、上海电影节、北京国际电视周广播影视博览会、深圳文博会上,动画片的交易和展销都占了重要位置。

(二)建立“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动画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文化产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动画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充分发挥国内大型动画制作单位的作用,以强势的人才、策划、组织、技术、设备、资金以及经营方式带动我国动画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力争经过五至十年的时间,形成若干个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立足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动画企业集团。

2004年7月27日,经文化部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宽视网络电视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在上海正式成立。

2004年12月6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三辰卡通集团、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湖南金鹰卡通有限公司、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常州影视动画产业有限公司、上海炫动卡通卫视传播娱乐有限公司和南方动画节目联合制作中心批准成立首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这些部级产业基地建成后,将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实施我国动画产业的教育培训、研究开发、产业孵化及国际交流四大功能,充分发挥动画创作生产主力军的作用,打造出中国民族动画产业的航空母舰。

(三)开发相关衍生产品

根据国外动画产业的经验,通过电影电视媒体播出和开发动画周边产品市场,使动画制作商和不同的动画形象产品开发商获利的方式,也就是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这在实践上是行得通的。动画产品中的形象、音乐、道具、色彩、服饰、汽车、武器等,都可以成为家喻户晓的时尚,并可以移植到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上面,成为衍生产品的创意之“核”。如动画片中的枪炮和飞船等,成为畅销的玩具,动画形象的服饰、发型、雨伞、包袋等,成为引领潮流的新一代消费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动画片的基本构思还可以经过再创作成为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长篇连载小说等,变成另一种文化产品的创意原型。

国内动画业近年来也逐渐树立起大市场的概念,不再只把眼光盯着电影院、电视台单一播出渠道,而是开始尝试从策划选题、设计形象、编写剧本开始,加强市场论证,策划整个营销链,从而实现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个动画品牌多层次、多品种开发,一个原创产品多渠道播映,在打响影视动画品牌的前提下,进一步拉动衍生产品市场开发,构建完整的动画产业链。

三辰卡通集团是比较成功的民族动画产业开发的代表,随着其科普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的持续播出,蓝猫授权产品已达6600种,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实现纯利4千多万元,2003年其产业群销售收入更达20亿元。目前三辰集团的三大支柱产业是出版产业、文具产业、鞋服装产业。虽然“蓝猫”只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几个市场运作成功的特例,但是随着我国动画产业结构的逐渐完善,更大播出平台和更多动画产业基地的建成,更多动画产品将积极带动周边的产业发展,我国动画业也将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产业化趋势。

四、随着动画片与新科技及新技术媒体的进一步结合,动画产业呈现高科技化趋势

(一)动画制作进一步与新科技相结合

我国动画片的创作普遍采用两维技术,在两维创作方面历史悠久,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世界动画大国生产的动画片早就以三维动画为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3D动画技术和虚拟高科技,使动画的形象更生动、逼真和动作流畅,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近年来,我国动画技术也正在积极从传统手绘向三维动画和虚拟动画过渡。2002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三维电视动画系列片《千千问》、广州爱威公司制作的《神探威威猫》等都利用了三维技术。深圳环球数码公司出品的动画短片《夏》,把三维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技术创新与艺术创新的有机结合。

2003年8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宣布,由三辰卡通集团制作的《蓝猫淘气3000问》以当时播出500集、7500分钟(全部3000集,总长45000分钟)的长度,创造了最长动画片的中国吉尼斯纪录。这一纪录打破了1986年出品的美国动画片《辛普森》保持的242集的世界吉尼斯纪录。目前,三辰卡通每天生产电视动画30分钟,全年生产10000分钟,占全国动画片生产总量的50%以上(注:王永章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蓝猫”的高产、快产正得益于三辰卡通集团的秘密武器——自主开发的一套“网络动画集成技术”。此项技术使动画的制作速度比传统动画提高了10倍,它实现了动画制作“无纸化作业”。“网络动画集成技术”被采用后,彻底改变了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大大减少了工序环节。创作人员的每一步工作所产生的成果,全体人员都可共享、拷贝,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创作。工序生产人员可随时回顾绘制过程,并随时看到上一工序动画制作的播放效果,可及时发现和解决各工序可能存在的错误和问题,避免了绘制过程中的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动画片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二)动画产业进一步与新技术媒体相结合

无论是从电影到电视还是从电视到互联网、移动通讯,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动画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当下正处在新媒体革命的时代,数字电视、网络、手机、PDA电子图书等层出不穷,动画作为媒体内容面临巨大的需求。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两位美国艺术家只花2000美元制作的flash短片TheSpiritofChristmas在网上流传开来,全球网民争相下载,后来改编成电视卡通片SouthPark(《南方公园》)——这是flash进入人们视野的开端。Flash动画的情节直接切入当代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充满世俗化的情趣,画面上比影视动画更加夸张起伏,在青少年中大受欢迎。韩国正在把flash作为进军世界第三大动画强国的主流技术和主打产品。中国flash痴迷者根据英文的词义“闪光”,给自己取名“闪客”。版画出身的“老蒋”率先唱响《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小小”的打斗系列把flash的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拾荒”的《小破孩》系列用《景阳岗》、《中秋·背媳妇》等传统题材和二胡、琵琶等传统音乐,为低迷的国产动画增添了一对白白胖胖的中国娃娃;装饰画出身的卜桦则用5分钟的《猫》和《无常》,做了一把flash“实验电影”的《仲夏夜之梦》。

动画产业范文篇4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电影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外电影动画作品,提出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表达与电影动画产业完美对接,助推产业的蓬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电影动画产业传统文化批判性表达发展对策

一、中国电影动画产业发展现状

电影动画产业是以文化为内容核心,以电影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版权为核心盈利模式,广泛涉及以电影动画作品为基础的直接产品及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等行为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它具有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高成本、高投入、高附加值、高国际化程度等特点,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视为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中国电影动画自“万氏兄弟”初创以来,至今已走过将近90载春秋,其中有辉煌,有前进,有彷徨,有停滞。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自行循环系统中,始终处于“有作品无产品,有事业无产业”的局面。直至2009年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以1:17的投入产出比创造了国产电影动画片的票房神话。其动画形象通过产品开发衍生到包括音像制品、图书文具、毛绒玩具和食品等多个领域,为我国电影动画产业链构建和产业盈利模式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让业界重新看到了电影动画产业蕴藏的巨大文化力量和经济潜力,意识到大力发展我国电影动画产业的重要意义,并且开始思考中国电影动画产业在当前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中国电影动画产业问题分析

纵观中国电影动画发展历程与产业现状,其间暴露出国产电影动画发展中的诸多缺陷与不足。

1.国产电影动画作品文化内涵严重缺失

文化内涵是电影动画作品的生存之本,是相关产品商业化运作的前提,是产业链构建和拓展的基础。抛开文化内涵,一切都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使市场机制再完善,国家政策再优惠,鼓励措施再丰厚,也无法使受众到影院自觉消费影片,而消费不振,构建产业链条的努力就会变得十分艰难。

迄今为止,我国缺少充分占有中国文化资源、具有丰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能够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精神,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商业性于一体的优秀电影动画作品。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对中国传统文化简单化、片面化、狭义化理解与表达

在题材选择和主题表达上,一些作品仅仅是中国文学经典简单的故事照搬,脱离了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在动画角色设计上,性格塑造类型化、扁平化、单一化,缺乏个性魅力且脱离现实生活,外形设计美丑分明,大多包含了较强的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因果报应思想。在整体风格上,电影动画艺术变成了绘画艺术的“动画化”,形成了场景设计、音乐配合等与传统艺术元素的简单对等嫁接。

(2)“盲目模仿风”盛行,作品缺乏深度与特色

中国电影动画业真正大张旗鼓地走上产业化道路的近10余年间,由于力求尽快向美、日动画产业模式转轨,操之过急则形成了盲目模仿的畸形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不具主题深度的形式模仿,缺乏独立品格和鲜明特色。以《魔比斯环》(2006)为例,该片斥资1.3亿元、历时5年苦心打造,号称中国首部全三维数码动画魔幻巨片,上映后却遭遇了340万元的票房重创。究其失败原因,在于作品注重形式上模仿从而失却了独立的风格品格,是从片名到角色塑造、故事情节、场景设计等方面,对“美国风格”简单模仿后的“改版”和“拼装”,成为了一部完全西化的“国产”电影动画片。

2.“教化”痕迹过重,娱乐性不足

强调文艺作品的教育性并重视以健康的内容引导观众,是中国电影动画自诞生以来就十分突出的优良传统。然而,当原本娱乐性极强的电影动画,被严格束缚在教育使命感的指导思想之中时,便直接制约了国产电影动画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动画负载了沉重的教育功能——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和故事对尚未具备文字阅读能力的低幼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动画片是给儿童看的”的观念长期根植于我国许多电影动画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中,进而导致电影动画作品过重的“教化”痕迹。中国动画事业创始人万籁鸣曾经说道:“动画片在中国一出现,从题材上就与西方分道扬镳。……我们为了明确教化作用而强调鲜明的创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应有的含蓄、幽默与娱乐性。这是优势,但客观上对我们后来的发展形成一定局限。”

3.目标人群定位狭窄,受众群体低龄化

长久以来电影动画作品文化内涵的严重缺失,“为儿童服务”的创作观念和作品浓厚的“教化”色彩,导致电影动画的成年受众大量流失,而成年受众具有独立鉴赏能力和经济消费能力,恰恰是电影动画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消费主体之一,是我国电影动画产业极具市场潜力的消费人群。

而以日、美为代表的电影动画产业发达国家,电影动画受众定位十分宽泛,成年人更是重要的受众群体之一。日本动画产品的受众平均年龄为32岁,拥有大量中老年动画迷,是真正的“全龄动画”。美国迪斯尼常常以“全家观影”的受众定位来完成一部电影动画产品从策划制作到发行播映的一系列产业环节运作。这样的定位不但扩大了受众群体,而且有利于电影动画作品中文化精神的建构。

4.资金不足、人才匮乏

在资金方面,我国电影动画产业主要面临着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的双重压力。在人才方面,我国电影动画产业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二是人才结构比例失衡;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

除上述问题以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不够细化,动画品牌经营意识淡漠等问题,都是当下制约我国电影动画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此只简要提及不再展开论述。但是归根结底,电影动画作品的文化内涵缺失问题,是造成上述诸多问题、制约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三、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电影动画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电影动画产业在多年的探索发展中,暴露出诸多缺陷与不足。而国产电影动画中文化内涵的严重缺失,不但使其陷入受众群体定位狭窄的误区,失去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造成跨文化领域的地位缺失,成为制约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问题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容,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在经济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表达,使其与中国电影动画产业实现有效结合与完美对接,展现出文化的力量,迸发出产业的活力,助推我国电影动画产业的蓬勃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在此基于对我国电影动画产业的问题分析,提出发展我国电影动画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1.作品提供有效载体:以传统文化批判性表达,重塑作品文化内涵

(1)主题诠释和题材选择上批判性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首先,在作品的主题诠释上批判性表达传统文化精神。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贵和持中的兼容精神”,“天人协调的会通精神”等,这些具有时代意义、普世价值和现代观念的文化精神,理应成为我们筛选题材的参照和提炼主题的基础。在进行批判性表达时,要抛开特定背景的束缚,针对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结合现实问题与时代话题展开思考,传达作品的核心价值观念。如我国电影动画史上的“扛鼎之作”《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均体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以阶级对抗和团体利益冲突达到和谐共存的主题,若这样的主题放在当下审视则缺少现实意义与普世价值。因此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更新,以时代精神丰富内涵、深化思想。

另外,在题材选择上还应思考能否体现出中国的民族精神,符合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如国产电影动画片《风云决》成功地将“武侠”这种中国独有的题材与商业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武侠”是专属于中国的一个独特概念,寓含着不畏强暴、惩恶扬善、宽容待人、邪不克正、劫富济贫、助人为乐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中国电影也正是凭借武侠题材走向了世界,因此,《风云决》选取“武侠”题材,以步惊云、聂风兄弟的生死之交,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伦友爱”、“刚健有为”等精神特征,可以传扬地道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打开国门、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2)角色塑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性格、传统艺术特色

一部电影动画作品角色性格塑造的成功是打造动画品牌的关键所在。我国千年的文明与历史文化积淀,为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文化元素。无论是在性格塑造还是角色外形设计上,融入中华民族性格、体现传统艺术特色,对于丰富电影动画作品的文化含量、传达文化精神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们不能流于形式地将民族元素生硬的强加于设计之中,片面强调形象的民族性和追求传统性,这样不仅会使创作思路受到限制,也会让很多中国观众从一开始就对影片产生抵触感,更谈不上衍生产品的开发销售和动画品牌的创建。

我们应当意识到,民族性格与传统文化精神最本质的特征,应是其至今依然流传下来的精神特质,对于一部作品来说,最根本的当是动画角色本身具有并传达给观众的精神特质,而并不因为它是一个纯粹的历史人物或英雄人物。如源自我国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形象,体现的是传统文化中恪守孝道的人伦精神,但美国迪斯尼电影动画片《花木兰》中塑造的“木兰”形象,与其说她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少女,不如称她为北美殖民早期的印第安女孩。作品在一个传统中国形象中描摹出纯粹的美国精神——面对世界无所不能的挑战精神,“花木兰”成为真正融入了能够传达美利坚民族精神理念的美国动画形象。

(3)形式风格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传统艺术特色有机整合

在场景设计上,虽然现代动画制作技术日益先进,但是具有绘画性质的造型手段对场景以及作品的整体美术风格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将绘画艺术精髓融入电影动画场景设计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对于塑造作品整体风格是可取之策。

在音乐设计上,恰当的民族乐器运用与乐曲配合,对电影动画作品中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和深化文化历史内涵,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如我国电影动画得意之作《三个和尚》,以民族乐器演奏出极具中国特色又富有现代节奏感的乐曲,音乐在全片中担任了对白、旁白、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所有角色,使影片独树一帜,享誉国际。

2.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以传统文化批判性表达,渗透产业运作环节,完善产业链式构建

中国电影动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充满艺术气质、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的优秀电影动画作品,而加强电影动画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助推产业升级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可将传统文化渗透到产业运作环节中,以完善产业链构建,提升产业竞争力。

健康的电影动画产业应当由前期的电影动画作品创作与制作、中期的产品宣传与影院放映、后期的产业延伸与后续衍生产品开发等主要环节组成产业循环链条,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传统文化内涵与电影动画的契合点。

(1)前期的作品创作与制作环节——加强文化认知教育,扩大制片渠道

一方面,在创作环节要重视创作团队人员的相关文化认知教育。只有建立电影动画的文化认知,才能真正把中国电影动画产业纳入文化的轨道,正确引导人们认识电影动画与文化资源的关系。因此,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对异域文化的广泛认知、对不同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必要了解;加强对当代文化风尚、意识形态、受众心理的准确把握等方面的教育,不失为可取之策。

另一方面,在制作环节上,可以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合资拍片”,以国际合作发展“合作制片”。首先,合拍片由于得到技术上的支持、获得创意方面的有益思路,能够提升我国电影动画制片水平;其次,由于外资的注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电影动画产业运作中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等资金问题,为电影动画作品质量和产业链的良性构建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由于许多国家对于本国与他国联合制片给予国产动画产品的待遇,可以使国外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顺利打开国际市场。

(2)中期的产品宣传与院线播映环节——打造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媒体宣传方式和院线播映形式

一方面,在产品宣传上,彰显传统文化特色对于树立品牌、吸引国外消费者和外资企业都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可以结合电影动画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传达的核心价值观,制作具有文化特色的片花或宣传短片,通过移动电视、电影动画展会等各种传播媒介及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与市场消费关注。

另一方面,影院播映环节是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电影动画形象、经批判性表达的传统文化及核心价值观等在社会中的推广宣传。播映环节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相关动画企业资金回收程度与赢利水平,进而影响到后续环节能否顺利衔接、衍生产品能否开发销售等问题。在2004年4月20日的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中,关于电影动画片的播映明确指出:“要扩大动画电影的放映规模,将国产动画电影推向主流院线和重要影院。条件成熟时,可在主流院线和重要影院开辟专门影厅,对国产动画电影作长线放映。通过构建动画片播映体系,促进国产影视动画创作生产,扩大影视动画市场的规模效应,带动影视动画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公务员之家

因此,针对院线播映环节,我们可以在主流院线和重要影院开辟专门放映厅,放映国产电影动画片,将即将播映的国产电影动画片中所彰显的动画文化内涵、传达的文化精神内核、展现的整体艺术风格等外化为装饰元素,对相应影院专门放映厅进行全方位包装,使其有效配合作品内涵和风格,在营造出和谐、舒适的观影环境同时,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影片的放映效果,潜移默化中对观影者进行了追加的文化渗透。

(3)后期的产业延伸与衍生产品开发环节——创建内容更为宽泛、形式更为鲜明的电影动画品牌

从美、日动画发达国家成功的产业盈利模式来看,其收益并不仅仅依靠影片的院线播映环节完成,而更主要的是来自以电影动画作品为中心开发的后续衍生产品的巨大市场收益。而我国电影动画产业至今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一部电影动画产品常常止于中期的院线播映环节,缺少对续集制作、版权出售等后期产业延伸及主题公园等后续衍生产品开发环节的重视。

通过音像制品的销售,倚靠电影动画形象生产的玩具、文具、服装、日化用品、主题公园等各类衍生产品,树立文化内容更加宽泛化、文化形式风格更加鲜明化的电影动画品牌,是市场开发的引擎。

参考文献:

[1]中国动画年鉴编辑部主编.《中国动画年鉴(2007)》[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

动画产业范文篇5

【摘要题】文化与市场

【关键词】动画产业/文化政策/发展趋势

【正文】

动画产业具有无语言障碍消费群体广大、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无高能耗、不污染环境等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核心产业。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动画片及其衍生产品的出口产值就超过了传统工业,动画产品及其服务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到第六位。日本、韩国的动画片及衍生产品目前也正在超过传统工业,成为其出口创汇的支柱产品。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动画片及衍生产品的产值每年大约在5000亿美元左右(注:赵实:《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加快发展影视动画产业》,载《中国电视》2004年第5期,第13页。)。

众所周知,我国曾经是最早开发动画片的国家之一,曾经一度也是动画大国。我国动画片由于种类繁多、民族风格独特以及制作精良而被国际动画艺术界誉为“中国动画学派”。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动画片逐渐与发达国家拉开差距。由于缺少有影响力的国产作品,国外动画片趁机大量涌入,国内动画市场80%以上被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片所占据。洋卡通形象、洋动画品牌更是大肆抢占相关行业的市场份额,赚走了巨额的商业利润。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包括动画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动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动画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动画产业的春天已经到了。动画产业是一个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的产业,目前我国整个动画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产业成熟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时间。通过对世界动画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我国动画产业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动画产业在未来的三至五年中,将呈现出下列四大发展趋势:

一、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动画产业呈现政策法制化趋势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战略,为推动动画产业的理论、观念、体制创新,解放文化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因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政府管理部门先后制定了动画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把动画产业发展作为新的增长点纳入发展规划中。

李长春同志2003年8月20日在《光明日报》刊登的《中国动画:何时走向振兴》一文上批示:要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上支持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注:徐光春:《在全国影视动画工作暨动画片题材规划会上的讲话》,载《中国电视》2004年第5期,第6页,第5页。)。

2004年2月16日,国务院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各级电台、电视台都要开设和办好少儿专栏或专题节目。中央电视台要进一步办好少儿频道,各地要切实抓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落地、覆盖工作。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少儿频道。少儿节目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欣赏情趣,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欣赏需求,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

2004年4月,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牵头,团中央、文化部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会议通过并下发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发展我国动画产业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发展动画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更提出了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繁荣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2004年9月2日,由文化部、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组成的动漫和电子游戏产业发展专项工作小组开始就《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计划》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但是,我国动画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政策法规仍亟待健全。例如针对动画制作和经营单位的税收优惠政策、动画制作单位资质优惠政策、动画片分级制度以及针对动画片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等。这些政策法规的逐步出台,将使得我国动画产业进一步呈现法制化的发展趋势。

二、随着市场准入政策的放宽,市场主体和资本呈现多元化趋势

2004年3月,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徐光春在全国影视动画工作暨动画片题材规划会上指出,要放宽包括主体准入、资金准入在内的市场准入政策(注:徐光春:《在全国影视动画工作暨动画片题材规划会上的讲话》,载《中国电视》2004年第5期,第6页,第5页。)。放宽主体准入政策,就是要降低制作和播出机构进入市场的门槛。一是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我国动画产业的开发与经营,培育多种所有制结构的主体进入市场;二是支持有条件的省级电视台开办动画上星频道,实行跨地区经营、股份制经营。放宽资本准入政策就是要扩大各种资本进入市场,广泛吸纳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市场。支持境内外合作开办动画制作经营机构,但境内资本必须占有绝对控股权,须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批。目前,国家广电总局正在抓紧研究制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动画产业的具体法规制度。

我国动画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扩大投资来源。中国动画无法占领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大投入。迪斯尼公司制作的《恐龙》成本高达两亿美元,《怪物公司》成本是1.15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动画片的制作周期很长,以《花木兰》为例,迪斯尼在这个题材上花了近十年时间。没有足够的投资势必影响动画的质量和水准。目前在中国动画片创作的资金投入方面,中央电视台每年投入4000万元左右,上海文广集团每年投入3000万元左右,三辰卡通集团和北京电视台以及一些动画片制作公司也有一些投入,但总的来讲,全国每年在动画片方面的总投资不超过1.2亿元(注:王永利:《迎接中国动画产业的春天》,载《中国电视》2004年第9期,第39页。)。我们的动画制作公司虽然总数有100多家,但是,绝大多数公司都是加工企业,真正有投资能力的动画公司屈指可数。从我国动画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光靠国家资金投入是不够的,80%以上还要靠社会资金。社会资金包括国有资金、民营资金和外来资金。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我国动画业“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鼓励社会各界以资金、技术、设备等多种方式参与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生产和衍生产品的开发,允许境内机构和个人申请设立动画片专门制作机构。除了扩大国有资金投入,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市场运作之外,允许发展民营或股份制动画企业,同时还要加大开放力度,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一方面利用他们的资金,学习他们的制作技术、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其成熟的发行渠道。

在我国,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在电影产业的发展中,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2003年我国出产的140部电影中,民营资本投资的有96部,占总出品量的68.5%;2004年我国电影故事片生产总量达到了212部,在212部影片中,国有制片厂独立出品的影片只有30部,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拍摄的国产影片高达80%以上(注:邱红杰:《中国电影百年纪念前走出低谷产业化改革取得突破》,载《广州日报》2004年12月25日,第8版。)。在动画片生产方面,2003年民营企业共拍摄动画片约18000多分钟,占全国动画总产量的63%,出现了国有动画力量与民营动画力量并驾齐驱的局面。此外,鼓励合资、合拍动画片是振兴国产动画产业的一条捷径。国外动画业制作水准高,市场运营经验成熟,国际融资渠道畅通,采取中外合作的方式,能很快把中国的动画片推向国际市场。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中法合拍动画片《马丁的早晨》和阿凡提国际动画公司拍摄的《阿凡提的故事》等,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营销,推出我们自己的卡通形象,成功地实现了双赢。

中国有3.7亿青少年,市场广阔。国内外愿意投资中国动画业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只要有好的政策引导,这种热情会很快转为实际行动。2004年4月,世界传媒巨头维亚康姆集团下属的尼克儿童频道与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合作成立了中国首家合资电视内容制作公司,专门制作以动画片为主的青少节目。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尼克儿童频道副总裁马克·泰勒表示:“中国的市场很大,我们将继续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注:吕天道:《打动人心的动画永远是最流行的》、载《中国文化报》2004年8月30日,第1版。)

不过,要想吸引更多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进入我国的动画产业,需要政府进一步支持,优化投资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目前国内动画业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合理的、比较可靠的运营模式,经营风险过大,极大制约了社会资本投资动画片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政府出面优化投资环境,培育典型,推广成功经验,树立投资者的信心。尽管中国民营投资总量增长很快,但是从全国看,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其重要原因,是文化领域缺乏健全的法制和法规,或者有了法规也不依法办事,造成风险成本急剧攀高,让投资者望而生畏。美国经济学家索罗斯2001年9月到复旦大学讲学时说:不怕亏钱,不怕金融市场有风险,最怕的是无序无规则,不可预测。根据国际上的经验,越是法律制度透明、公开和公正的竞争环境就越容易吸引优良资本(注:花建等著:《文化金矿:全球文化产业成功之谜》,海天出版社2003年版,第446页。)。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的文化投资领域也必须遵循透明和可预见性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激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最终融入国际文化投资市场。

三、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渐完善,动画业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产业化趋势

(一)构建庞大的播出平台

如果播出市场不能够良好运作,动画片的投入就很难看到产出。即使是衍生产品的开发,也必须依托播出环境,如果播出环境受到制约,衍生产品的开发就无从谈起。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已经在北京、上海等4个直辖市及全国296个省辖市落地。此外,广电总局已经批准18个省级电视台和5个副省级城市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占46家计划开办少儿频道电视台总量的50%。省级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中,北京、广州、天津、四川、上海、江苏、海南、重庆、河北、南京、杭州等15家电视台的少儿频道已经开播,占46家计划开办少儿频道电视台总量的三分之一。全国省级电台、电视台全部开办了少儿栏目、节目;全国各地(州)、市级电台、电视台也开办了少儿栏目、节目。在今明两年,有关省级电视台、副省级电视台,还将开播20多个少儿频道(注:赵文江:《今年国产动画:实火盛还是虚火旺》,载《人民日报》2005年1月7日,第8版。)。

播出平台的构建带动了动画片交易量的大幅度攀升。在近年的上海电视节、上海电影节、北京国际电视周广播影视博览会、深圳文博会上,动画片的交易和展销都占了重要位置。

(二)建立“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动画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文化产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动画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充分发挥国内大型动画制作单位的作用,以强势的人才、策划、组织、技术、设备、资金以及经营方式带动我国动画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力争经过五至十年的时间,形成若干个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立足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动画企业集团。

2004年7月27日,经文化部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宽视网络电视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在上海正式成立。

2004年12月6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三辰卡通集团、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湖南金鹰卡通有限公司、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常州影视动画产业有限公司、上海炫动卡通卫视传播娱乐有限公司和南方动画节目联合制作中心批准成立首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这些部级产业基地建成后,将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实施我国动画产业的教育培训、研究开发、产业孵化及国际交流四大功能,充分发挥动画创作生产主力军的作用,打造出中国民族动画产业的航空母舰。

(三)开发相关衍生产品

根据国外动画产业的经验,通过电影电视媒体播出和开发动画周边产品市场,使动画制作商和不同的动画形象产品开发商获利的方式,也就是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这在实践上是行得通的。动画产品中的形象、音乐、道具、色彩、服饰、汽车、武器等,都可以成为家喻户晓的时尚,并可以移植到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上面,成为衍生产品的创意之“核”。如动画片中的枪炮和飞船等,成为畅销的玩具,动画形象的服饰、发型、雨伞、包袋等,成为引领潮流的新一代消费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动画片的基本构思还可以经过再创作成为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长篇连载小说等,变成另一种文化产品的创意原型。

国内动画业近年来也逐渐树立起大市场的概念,不再只把眼光盯着电影院、电视台单一播出渠道,而是开始尝试从策划选题、设计形象、编写剧本开始,加强市场论证,策划整个营销链,从而实现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个动画品牌多层次、多品种开发,一个原创产品多渠道播映,在打响影视动画品牌的前提下,进一步拉动衍生产品市场开发,构建完整的动画产业链。

三辰卡通集团是比较成功的民族动画产业开发的代表,随着其科普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的持续播出,蓝猫授权产品已达6600种,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实现纯利4千多万元,2003年其产业群销售收入更达20亿元。目前三辰集团的三大支柱产业是出版产业、文具产业、鞋服装产业。虽然“蓝猫”只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几个市场运作成功的特例,但是随着我国动画产业结构的逐渐完善,更大播出平台和更多动画产业基地的建成,更多动画产品将积极带动周边的产业发展,我国动画业也将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产业化趋势。

四、随着动画片与新科技及新技术媒体的进一步结合,动画产业呈现高科技化趋势

(一)动画制作进一步与新科技相结合

我国动画片的创作普遍采用两维技术,在两维创作方面历史悠久,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世界动画大国生产的动画片早就以三维动画为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3D动画技术和虚拟高科技,使动画的形象更生动、逼真和动作流畅,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近年来,我国动画技术也正在积极从传统手绘向三维动画和虚拟动画过渡。2002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三维电视动画系列片《千千问》、广州爱威公司制作的《神探威威猫》等都利用了三维技术。深圳环球数码公司出品的动画短片《夏》,把三维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技术创新与艺术创新的有机结合。

2003年8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宣布,由三辰卡通集团制作的《蓝猫淘气3000问》以当时播出500集、7500分钟(全部3000集,总长45000分钟)的长度,创造了最长动画片的中国吉尼斯纪录。这一纪录打破了1986年出品的美国动画片《辛普森》保持的242集的世界吉尼斯纪录。目前,三辰卡通每天生产电视动画30分钟,全年生产10000分钟,占全国动画片生产总量的50%以上(注:王永章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蓝猫”的高产、快产正得益于三辰卡通集团的秘密武器——自主开发的一套“网络动画集成技术”。此项技术使动画的制作速度比传统动画提高了10倍,它实现了动画制作“无纸化作业”。“网络动画集成技术”被采用后,彻底改变了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大大减少了工序环节。创作人员的每一步工作所产生的成果,全体人员都可共享、拷贝,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创作。工序生产人员可随时回顾绘制过程,并随时看到上一工序动画制作的播放效果,可及时发现和解决各工序可能存在的错误和问题,避免了绘制过程中的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动画片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二)动画产业进一步与新技术媒体相结合

无论是从电影到电视还是从电视到互联网、移动通讯,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动画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当下正处在新媒体革命的时代,数字电视、网络、手机、PDA电子图书等层出不穷,动画作为媒体内容面临巨大的需求。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两位美国艺术家只花2000美元制作的flash短片TheSpiritofChristmas在网上流传开来,全球网民争相下载,后来改编成电视卡通片SouthPark(《南方公园》)——这是flash进入人们视野的开端。Flash动画的情节直接切入当代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充满世俗化的情趣,画面上比影视动画更加夸张起伏,在青少年中大受欢迎。韩国正在把flash作为进军世界第三大动画强国的主流技术和主打产品。中国flash痴迷者根据英文的词义“闪光”,给自己取名“闪客”。版画出身的“老蒋”率先唱响《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小小”的打斗系列把flash的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拾荒”的《小破孩》系列用《景阳岗》、《中秋·背媳妇》等传统题材和二胡、琵琶等传统音乐,为低迷的国产动画增添了一对白白胖胖的中国娃娃;装饰画出身的卜桦则用5分钟的《猫》和《无常》,做了一把flash“实验电影”的《仲夏夜之梦》。

动画产业范文篇6

一国内动画发展应首先以动画服务外包为起点

众所周知,动画最发达的国家是日本和韩国,他们的发展壮大就是通过动画外包做起的。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承接美国动画加工,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逐渐成为动漫原创强国。韩国的动漫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中得到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很快步入高速发展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世界第三动漫产业大国。这两个亚洲国家动画产业的成功之路都归因于服务外包,所以,我国应学习这两个国家的模式,利用本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故事进行再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动画风格,这样更加会受到全球广大观众的喜爱。

二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动画产业全球合作之路

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动漫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消除阻碍社会资本进入动漫产业的各种障碍,鼓励利用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有关基金加大对动漫产业的风险投资,鼓励我国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兼并等方式进入动漫产业,鼓励非公有资本平等地投资和参与各类动漫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创作生产。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图形技术日臻完美,传播媒介发生了革命性改变,动画媒体由原来的电影、电视向互联网和移动媒体转变。动画制作技术也随之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原来效率低下、制作成本很高的传统手工动画制作方式向无纸动画转变。无纸动画在电脑上完成动画作品的全程制作,由于投入少、风险小,制作、编辑容易、传输方便等特点,现在国内外的动画公司已经普遍采用。

目前中国原创动漫处于起步期和学习期,承接国外公司动画外包无疑对于中国动画制片公司是个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中国动画公司有机会接触国际先进的动画片公司和作品,并按照外包合同要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加快了国内动画公司的发展步伐和学习进程,培养了一批人才。其实,不只是动画产业,中国制造业也是这么发展起来的。中国由20世纪80年代的代工,发展到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和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理念,改革开放让中国学到了很多。

三我国动漫产业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发挥国内教育与培训资源优势。要把动漫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文化艺术类人才培养规划并给予适当支持。按照市场需求和动漫产业发展趋势,完善动漫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利用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培养动漫人才。通过举办创作比赛、建立兴趣小组等方式,培养和引导公众对动漫产品的创作兴趣和消费习惯,扩大国产动漫产品的影响。西安玛雅动画公司从日本接受动画片制作,并在NHK电视台播放,制作水平已达到日本公司要求的水准。服务外包可以学习模仿对方精妙的题材创意、先进的经营理念、顶尖的策划能力、精良的制作水准等,培训一批自己的制作人才。通过这种国际化的培训平台,中国动画公司能够快速进入全球动画产业链中,虽然现在为止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位置,但随着中国动画的快速发展,为今后中国动画在世界上立足奠定了一定的资源基础。在创新阶段,就需要中国动画公司发扬原创精神,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事、题材资源,加上东方古国特有的人文气息,把故事讲好,必将能使中国动画走向世界。

四走向国际市场是中国动画产业的最终目标

动画产业范文篇7

由于国外动画与国内的播放体制和关于播出方面的法律有极大的不同,国外电视动画的发展已经管理一直处于领先状态,以美国为例,迪斯尼公司公司旗下有专门的动画卡通频道,以及尼克儿童频道专门播出拥有自主产权的动画片、动画电影和动画节目,并在网络中以视频传播,不仅占有美国国内的大部分市场,还积极拓展海外收视率和出售节目版权。并且由于技术的发达,美国2D、3D动画的制作规模和制作效果都远远超越了国内的动画节目制作效率,这方面,梦工厂、华纳兄弟、索尼影业、福克斯公司的的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并且由这些机体所推动的美国动漫产业领先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对手,而对动画频道的管理模式也是首屈一指的。

在国际背景下的国内电视动画频道的发展如何呢?

目前,全国动画制作机构已多达100多家,国家广电总局还批准建立了分别位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三辰集团、中国电影集团、湖南金鹰卡通公司、杭州动画产业园、常州影视动画公司、上海炫动公司、南方动画制作中心的9个动画生产基地,投资规模均达到了1亿元以上,与此同时,还在4所高校设立了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在短短三年时间里,34个少儿频道的上星,3个动画频道的上星,这个数量是很可观的。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热度迅速高涨,少儿频道和卡通频道作为国内播放动画片的专业动画电视频道,对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即连接了上下游产业,又推动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快速崛起。我国这2大类的专业动画电视频道又该如何利用其自身资源参与动漫产业发展,拓宽经营思路,为自身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成为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笔者尝试着从少儿频道和卡通频道的异同方面出发,去正确认识两者,并且联系对动漫产业的影响等方面为我国动画电视频道的发展提出更合理的建议,以便于更好的促进国产影视动画创作生产,扩大影视动画市场的规模效应,带动影视动画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其促成“双赢”的成果。

在国家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件的推动下,中国动漫产业不断的加速前进和发展,专业的动画频道的出现就说明这一点,现今,国家广电总局又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我国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和《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进一步为国内动漫产业提供出路,但也给电视动画频道的播出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之前的研究中,各地动画频道均加强了自身在动漫产业中的品牌建设,那么在文件后的电视动画频道的管理又有新的变化。

2、主要研究成果

电视动画频道的经营的好坏与其它电视频道一样,收视占有率是一切经营的目标和中心,明确了这一点,就要了解电视动画频道的主要的市场群体。研究好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是电视动画频道成功经营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明确电视动画与未成年人的关系是研究电视动画传播核心价值引导重任的关键问题。动画艺术的本体特质是对现实情境的非现实体验,即是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游移,是符号生产,由此吸引特定年龄段的特定文化需要的受众。未成年人的成长时期充满焦虑感和不安感,弱小而被支配,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诸多“禁忌”构成未成年人行动和情感的管束力量,形成未成年人“社会化”进程的心理压力;尤其是中国的独生子女,在倍受关爱的同时也比多子女家庭增添了更多的约束和扭正,现代中国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与认知结构的调整,不再是纯粹的快乐无比、无忧无虑,更需要心理约束能量的“释放”,电视动画形成的“公共空间”给予未成年人理解、交流、体验的心理调适空间。在成年人眼中的电视动画视觉娱乐,是未成年人生命意识的心理释放点;对成年人无实用价值的“非现实的空灵幻想”,是未成年人基本精神世界的重要成长动力;淹没在实用理性的传统教育规范中的无限创意和生动情感,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意义机制;通过动画世界观察、憧憬和模拟成人生活,也是未成年人实现超越的成长追求。人类生存的过程也是追问生存意义和价值的过程。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正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思考印证存在价值的过程,在此阶段他们接触到的一切都影响其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形成。因此,在受众方面,就要注意未成年人,如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教育、娱乐等多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但是,电视动画频道自身跟少儿频道又不完全相同,否则就没有成立的意义了,动画、动漫作为一种产业为大家所热衷,不是只是专门为未成年人的注意力而形成的产业,动画有专门的受众群体,而在这个群体中,动画是没有年龄限制的,那么动画频道还得从非未成年人的受众方面去为他们设计教育、娱乐等多种性质的节目。

从频道自身方面,许多研究者都对电视动画频道自身的管理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如朱秀凌在《从营销角度看金鹰卡通频道的经营策略》中道出了3点湖南金鹰卫视的3点优势:一、运营体制创新:股份制频道经营公司。金鹰卡通频道是以股份制频道经营公司的模式来作为运营体制,其具体做法是:在湖南广电集团控股的前提下,以两大集团(中国电视产业最强大的阵容之一的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中国动画产业三大基地之一的湖南三辰卡通)为主体,再适当吸收第三方资本,共同组建股份制的频道经营公司。公司将致力于两大目标:频道经营和卡通产业链的开发。这就在体制层面上为频道的产业营销提供了有利的营销环境。二、差异化的频道定位:“全龄化”———“年轻家庭”路线。在开播之初,金鹰卡通在频道定位上为了避免与少儿频道同质化、重复性竞争,走了一条“全龄卡通路线”,受众定位以幼儿和青少年为主,兼顾全民,覆盖各个年龄段、各种不同职业人群。但是“全龄化”这一概念由于目标观众诉求太宽泛,不能形成聚焦,也不适宜成为一个频道的定位。按照营销理论,频道营销成功的关键是找准最大限度的目标观众群。三、精心打造品牌战略。“从市场营销学来看,品牌本身就是无形的巨大财富(无形资产),是带动频道收视率吸引观众并增加广告收入的主力军。品牌栏目对于受众具有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和巨大魅力。”②从文化传播来看,品牌就是一种独特的标志,就是频道的象征。

3、进展状况

目前,由于国内动漫产业落后于国外的产业发展,而国内的媒体经营管理方式与国外的经营管理方式处于不同的制度下,导致了,电视动画在国内的发展也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发展,相对于美国等国家,中国的电视动画还处于婴儿时期,因此,国内的研究者对中国的电视动画研究的多,儿国外所见的叫少,也不成系统。

4、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电视动画传播内容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电视动画是未成年人媒介引导的平台,现实问题是:中国未成年人多喜欢美、日动画,对国产动画不屑一顾,欧美和日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在中国未成年动画受众观影过程中悄然无声地传播,这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出了中国电视动画的问题,那就是缺乏吸引力。中国动画缺乏吸引力和凝聚观众的实力,主要方面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动漫产业后继补足。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电视动画这个战场中,动漫产业的发展就是打赢这场战争的后勤保障,没有优秀的节目,电视动画必然处于被动地位;二是在动画频道经营管理的模式中,如何进行差异化经营,如何建立频道的品牌或者节目的品牌是关键。公务员之家

中国电视动画担当起传播中国核心价值的重任,引导的技巧至关重要。分析引导技巧不甚高超的缘由,一方面是电视台和动画节目电视制作人的价值意识还不到位。国家广电总局近年来不断出台诸如《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通过限制进口动画片的播映时段、要求进口动画片和国产动画片的播出比例、奖励传播先进文化的国产动画片等一系列措施,强调影视动画对教育培养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当然也存在动画栏目制作人的专业知识素养和策划能力限制的问题。

其它的研究者还在其他很多方面提出了我国电视动画的问题,如贾秀清在《动画频道广告营销瓶颈的突破》一文中提到:另外,还需要明确的是,动画频道的运营模式只有突破对收视率的单一依赖,走多元化、立体化的建构之路才能获得实质性地拓展。动画频道不同于其它频道,应该用频道来刺激生产、刺激产业,从而拓展频道运营的模式。动画频道,首先应该成为动画产业界的动画产品广告,也就是说,动画是一个由生产——播出——图书出版——音像制品出版——版权授权——衍生产品开发销售等诸多环节构成的产业系统,频道播出只是整个产业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所以播出应该为其它环节也就是动画生产和动画附加产品的开发服务。动画频道不同于其它类型的频道,不能仅仅靠播出节目来吸引广告,而应该使节目本身变成中国动画形象、动画产业的广告,从而有效地刺激生产、拉动产业开发,以动画产业的整体效益来保障动画频道的顺差运行。其次,动画作为始终与多媒体技术相融合的艺术形式,其运营模式就不能仅限于电视频道播出,而应该走多媒体、立体化传播营销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兰逐主编.2006中国电视收视年鉴[M].中国传媒出版社,2005:3-38.

[2]张云、方世彤.电视品牌战[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46.

[3]李新民.中国电视大趋势[M].华夏出版社,2006:67-75.

[4]彭晓华主编.电视产业经济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69.

[5]麦克尼尔.儿童市场营销[M].张红霞译,华夏出版社,2003:98.

[6]帅民.北京卡酷动画卫视产业模式与经营实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06:11-12.

[7]韩霞.论电视频道专业化与电视盈利模式的关系[J].中国电视,2004.08:64-65.

[8]赵宏道.电视频道专业化与广告的目标营销[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01:90.

[9]谢婷,我国少儿电视频道的营销策略研究[C].上海交通大学,2008.01:3-38.

[10]巴丹.西方国家电视儿童频道概况[J].电视研究,2004.01:20-22.

[11]张群力.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运营现状[J].视听界,2006.05:15-16.

[12]刘海平.电视少儿节目创作虚遵循的规律[J].声屏世界,2009.10:40.

[13]王彩平.频道先锋-电视频道运营攻略[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109.

[14]贾秀清.动画频道广告营销瓶颈的突破[J].当代电视,2006.03:69-71.

[15]王冀中.动画产业经营与管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45-67.

[16]王震华.浅谈频道品牌建设和频道包装[J].南方电视学刊,2009.04:113-115.

[17]覃晓清.福建少儿频道品牌建设之路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09:86-87.

[18]聂玫.湖南广电发展战略的新思路[J].电视研究,2009.10:8-10.

动画产业范文篇8

1.中国动画产业的现状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动画产业,为了使产业健康发展,一系列大力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例如,《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等。各地政府也加大力度扶持当地动画产业,形式上推动了动画产业的发展。但是中国动画产业的观念滞后,体制瓶颈以及严重抄袭等问题尚在,现在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基本的产业链。但是,不成熟的产业也同时存在着很大的机遇,如何使中国动画产业良好、迅速的发展起来,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优秀的动画人才。

2.高校动画毕业生在动画市场中所面临的问题动画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素质的动画应用型人才,这批人是一部动画片的核心力量,决定了一部动画片的整体水平。而中国的动画人才正在逐步的流失。据报道,动漫前期规划和创作人才缺口非常大,我国目前培养的动漫人才以低端制作人员和高端纯研究人员为主,结构严重失衡,这也使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二、分析问题——高校毕业生难于适应中国动画产业

1.动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原创型人才培养匮乏中国动画市场沦落为动画加工工厂的原因主要是原创型人才的匮乏,一味地模仿国外动画,并不是中国动画的成功之路。如何培养原创型人才是中国动画教育的一大问题。许多专家表示:高校只是培养了不少动漫制作、技术人才,他们的教学方式过于教条,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形成动漫原创型、创意型人才极度匮乏的局面。(2)教学与市场脱节中国高校动画教学的普遍问题就是教学与市场的脱节,没有真正考察过市场,而是完全遵循课本的知识进行动画实验。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必然会使学生毕业后面对日新月异的动画市场手足无措。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市场实践接触的最好机会,搞好实践教学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意识、学习方法、专业技能以及就业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大多数高校动画产业的实践教学开展的并不理想,缺少真正的与产业接轨的实践教学。

三、解决问题——如何培养出适应中国动画产业的应用型人才

1.“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在中国动画高校教育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把产业动画的项目搬到学校里来实践。在学校成立产业教研室、工作室,可以联合多所动画高校,根据各自特长分配具体动画项目,让学生毕业之前就可以直接投入产业适应动画市场。并且与企业合作参与最新技术项目的开发与实践,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技能、创新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在达到专业制作水平后,对于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研究结论以实验短片制作的形式进行检验。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论文总结,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动画实践项目中去,形成教育模式的良性循环。

2.以动画产业需求制定课程标准对于新开设的动画专业艺术硕士培养课程应该根据动画产业的要求制定一个新的课程标准,这样才能确保高学历的动画人才在以后的动画产业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并能够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的思考中国动画产业的长远发展。

(1)剧本、分镜头课程标准剧本与分镜头设计,都属于动画制作的前期流程,也是一部动画片的核心灵魂。这一部分是高学历的动画专业艺术硕士必须重点掌握的课程。动画剧本的课程要求动画艺术硕士在结课时必须按照剧本特点以及动画产业对剧本的具体要求进行剧本创作,剧本要求主题明确,以小见大,通过细节深挖角色性格特点,制造合理矛盾冲突。动画分镜头是动画项目中所有工作的依据,它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手绘能力来表现镜头,更考验学生对影视视听语言的掌握。这一课程对于高学历的动画专业艺术硕士尤为重要。对影视动画作品的特性充分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学习进一步的专业知识。

(2)动画造型设计课程标准动画造型设计课程的标准是要求学生能够创作出符合角色性格,并遵从动画整体风格的动画造型。动画企业对动画造型设计的要求实用性高,要求每个动画造型都能流畅的按照运动规律进行表演。对于动画专业艺术硕士来说,在设计动画造型时既要按照动画企业的严格要求,又要重点围绕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来设计角色。

动画产业范文篇9

1动漫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由于动漫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化、出版、服务、娱乐等多个行业中,动漫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把发展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1926年,中国就有了动画电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动漫产业曾一度发展迅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在期间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动漫产业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直到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性文件,人们才重新关注动漫产业的发展。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2)出台后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发展。而后政府对动漫产业实施了“幼稚产业保护”,要求每个播出动画片的频道国产动画片和引进动画片每季度播出比例不低于6:4。据《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每天17时至20时,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厕片的栏目。合拍动画片在这一时段播出,须报广电总局批准。因而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上保护和促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如北京、上海、湖南、河南、广东等省市更是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如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就明确规定在杭州市的动漫企业生产的动画片若被中央电视台收购播出的奖励2000元,分钟,在省级电视台播出的奖励1000元,分钟。因此,有些国际动漫界的人士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现在这样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优惠推动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2中国的动漫市场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动漫消费市场之一,是动漫业中的大蛋糕。据统计,国内13亿人口中,至少有5亿人口是动漫市场消费者,预计市场空间为1000亿人民币,年。目前中国有2000家省市电视台,其中动画专业频道4个,少儿频道25个,少儿栏目289个,动画栏目200个。儿童音像图书市场空间为100亿,年,儿童服装900亿/年,玩具200亿,年,文具600亿/年,儿童食品350亿/年。2007年全球数字动画产业突破了1万亿美元。未来由数字艺术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国际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将超过能源产业的产值。据估计,中国今后每年国产动画片的需求量将达到26万分钟。从最新《广电总局关于2008年度全国电视动画片制作发行情况的通告》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249部,131042分钟,比2007年增长28%。虽然离每年国产动画片的需求量26万分钟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但从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我们应该看到动画片的发展空间很大。动漫市场的强大需求正推动着动漫产业的发展。

3动漫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由于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动漫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2009年在杭州举行的中国第五届国际动漫节的活动之一,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栏目专门制作了题为“动漫总动员”的节目(2009年5月10,日播出)。在节目中许多动漫界人士认为,动漫产业最缺的是人才。具体而言,动漫产业目前最缺三种人才。

(1)缺乏用动漫形式讲好故事的人才。动漫是个创意的产业。事实上,中国的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动漫素材,但为什么美国人能利用中国的文化素材拍出《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从而占领全球的市场,而我们中国的动漫却还不能走向世界市场呢?问题之一恐怕就是我们的动漫产品缺乏引人人胜的故事叙述方式。正如《功夫熊猫》导演马克奥斯本说的那样,拍好动画片的关键是故事、讲故事、讲好故事。

(2)缺乏动漫产业的运作人才。以动画片制作为例,就是缺动画制片人和动画导演。在我国拍电影有一大批著名导演。但动画界目前还没有像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这样的导演,更没有运作能力很强的制片人。

(3)缺乏市场的开发和营销人才。动漫作品是艺术的创作,但它必须走向市场。只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才有商业价值。决定投人一部动画片的创作之初就必须明确它的赢利方式。动画片与通常的电影和电视剧在赢利方式上有较大的区别。除了少数动画电影外,动画片利润的70%来自于衍生产品。在动画片没有出来前就需进行营销和衍生产品的开发。动漫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也必须要有恰当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否则,没有市场,动漫产品就不能生产效益。动漫产业也就不能发展。

此外。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院长孙立军教授和北京辉煌动画公司的袁志刚都曾说过,动画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很多都没有进入动漫行业,因为这个行业辛苦报酬又低。这样就加剧了动漫产业人才的匮乏。

毋庸置疑,动漫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那么,我国的动漫教育是否能提供相应的人才呢?

二、中国动漫教育存在的问题

1动漫教育的规模

据《2007中国动画产业年报》统计数据,到2007底我国有447所高校开办了动画、漫画类专业。1230所大学的院系开办了涉及动画专业的课程。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创办动画类专业的,绝大多数都是从计算机专业当中分离出来。本科院校中只有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三所高校是在原有的影视专业的基础上开设动画专业的。艺术类学校有中国戏曲学院等几所大学开设了动画专业,有相当多的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动漫类专业。所开的专业中以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为主。

2动漫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多是新专业,因此,不管是师资的配置、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建设,还是专业的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1)从师资力量上来看,动画专业缺少与影视、动画创作、动画管理等相关的师资。动画专业基本上是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很多学校动画专业的中坚师资力量毕业于计算机专业。他们有很好的技术能力。但缺乏影视创作能力。

(2)从课程设置来看,偏重动画技术的课程,特别是电脑设计技术,忽视与影视相关的人文课程。正如游益萍说的,动漫教育对动漫人才的培养其实“只是狭隘的技术上的培养。文化上的培养少之又少。”目前在447所有动画专业的高校中仅有少数高校开设了与影视相关的课程,很少有学校开设动漫管理类课程。如动画剧本创作,动画制片管理,动画营销,动画衍生产品设计和开发等。

(3)从动画教材来看,缺少与动漫创作与营销的教材。目前比较多的是有关动画作品制作类的教材,关于动画前期创作和营销的教材相对较少,特别是动画营销教材仅有王一夫等翻译的《动画剧本创作和营销》(美,JeffreyScott)等少数教材。

(4)从专业设置来看,缺少动画创作与管理专业。在447所拥有动画学院的大学中有上海大学等9所高校开设了动画文学专业;仅有北京工商大学1所学校开设了数字管理专业;仅有北京电影学院1所大学开设漫画制作专业。

由此看来,我们的动画学院普遍集中在培养动画创作所需的制作人才上。然而,动画作品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制作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它需要前期的创意、策划和编剧。过程的管理和后期的营销等环节。如此,动画产品才能产生效益。

反观我们的动漫教育,我们不难看出,人才培养在供需上形成了很大的矛盾。难怪《动漫周刊》出版人兼主编钟路明先生会多次强调“我每年都参加全国高校的招聘,高校的人才高峰论坛等。每年都对着几百个高校的校长说,‘行行好,我今年要招50个动漫传媒人才,给我吧。’没有,没有一年能让我满意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还找不到哪所高校在培养动画或漫画出版人才。而新闻、出版、编辑类专业又不开设动画和漫画类的课程。因此,如何适应动漫产业和市场的需求是每一个动漫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动漫教育必须改革。

三、动漫教育的改革:改变动漫人才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动漫教育改革的关键。我们认为,根据产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至少有三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施行。

1大力提倡各院校的特色培养

目前培养动画人才的高校大体可分为四个类型。其中综合性大学相关院校占70%,美术类院校占15%。高职类院校占10%,影视类院校占5%。在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设等方面都趋于雷同。这样势必造成一方面同类人才的过剩,另一方面是急需人才的紧缺。教育资源不能合理地使用。因此,我们认为,在办学的过程中,各类院校都应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美术类院校可着重培养动漫产业所需的美术创作类人才;影视类院校着重培养影视类动画人才;文学见长的院校应着重培养会讲动画故事的人才;管理有特长的院校要着重培养动漫产业所需的管理人才;工科类院校应着重培养动画技术创新、动画运用平台创新型人才;综合性大学可以培养综合研究型人才;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制作所需的技术人才。这样就避免了各高校动画学院求大求全的问题,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动漫人才的特色培养模式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顺应动漫产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2建立校企联动培养机制

由于动漫教育培养的人才往往不符合企业的要求。企业对新招的毕业生就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如浙江中南卡通集团董事长吴建荣先生就在很多场合表示,企业至少要花一到两年的时间培训刚毕业的大学生。鉴于此,我们认为,建立一种校企联动的培养机制至关重要。所谓的校企联动的培养机制指的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具体的做法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合同。合作的内容可以包括产品的研发、动漫的创意和制作等。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企业为学校提供见习、实习的平台。学校则为企业解决技术和创意的支持,并优先考虑人才的供给。校企联动的培养机制与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不同。学校与企业只是合作的关系,它并不单纯地为某一个企业培养人才。它是一种联合的、互动的培养模式。除了在多层次上的合作之外,校企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在这种联动机制下,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机构时时关注市场的走向和企业发展的动态,以便修订自己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同时,企业也会因为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而变得生机勃勃。总之,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互相影响,做到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的良性循环。

3走专业化的道路,建立教育部直属的动画学院

目前我国有许多大学开办了动画类专业的二级学院,但还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动画学院。动漫产业是集文学、艺术、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劳动技术密集于一体的创意产业,一个动画作品的成功需要各种人才的参与和共同合作。一个成功的动画作品可以在影视、出版、游戏、玩具等多个行业产生明显的效应,可以产生系列产品。因此动画产业相关的人才专业面较广,有文学、美术、影视、计算机、管理等,这些人才由不同类型的学校培养出来进人到动画界会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因此需要企业的二次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动漫产业的专门人才,我们认为可以走专业化办学的道路,由教育部规划成立教育部直属的动画学院。这样,可以集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培养动漫产业所需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

动画产业范文篇10

1动漫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由于动漫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化、出版、服务、娱乐等多个行业中,动漫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把发展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1926年,中国就有了动画电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动漫产业曾一度发展迅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在期间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动漫产业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直到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性文件,人们才重新关注动漫产业的发展。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2)出台后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发展。而后政府对动漫产业实施了“幼稚产业保护”,要求每个播出动画片的频道国产动画片和引进动画片每季度播出比例不低于6:4。据《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每天17时至20时,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厕片的栏目。合拍动画片在这一时段播出,须报广电总局批准。因而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上保护和促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如北京、上海、湖南、河南、广东等省市更是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如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就明确规定在杭州市的动漫企业生产的动画片若被中央电视台收购播出的奖励2000元,分钟,在省级电视台播出的奖励1000元,分钟。因此,有些国际动漫界的人士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现在这样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优惠推动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2中国的动漫市场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动漫消费市场之一,是动漫业中的大蛋糕。据统计,国内13亿人口中,至少有5亿人口是动漫市场消费者,预计市场空间为1000亿人民币,年。目前中国有2000家省市电视台,其中动画专业频道4个,少儿频道25个,少儿栏目289个,动画栏目200个。儿童音像图书市场空间为100亿,年,儿童服装900亿/年,玩具200亿,年,文具600亿/年,儿童食品350亿/年。2007年全球数字动画产业突破了1万亿美元。未来由数字艺术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国际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将超过能源产业的产值。据估计,中国今后每年国产动画片的需求量将达到26万分钟。从最新《广电总局关于2008年度全国电视动画片制作发行情况的通告》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249部,131042分钟,比2007年增长28%。虽然离每年国产动画片的需求量26万分钟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但从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我们应该看到动画片的发展空间很大。动漫市场的强大需求正推动着动漫产业的发展。

3动漫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由于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动漫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2009年在杭州举行的中国第五届国际动漫节的活动之一,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栏目专门制作了题为“动漫总动员”的节目(2009年5月10,日播出)。在节目中许多动漫界人士认为,动漫产业最缺的是人才。具体而言,动漫产业目前最缺三种人才。

(1)缺乏用动漫形式讲好故事的人才。动漫是个创意的产业。事实上,中国的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动漫素材,但为什么美国人能利用中国的文化素材拍出《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从而占领全球的市场,而我们中国的动漫却还不能走向世界市场呢?问题之一恐怕就是我们的动漫产品缺乏引人人胜的故事叙述方式。正如《功夫熊猫》导演马克奥斯本说的那样,拍好动画片的关键是故事、讲故事、讲好故事。

(2)缺乏动漫产业的运作人才。以动画片制作为例,就是缺动画制片人和动画导演。在我国拍电影有一大批著名导演。但动画界目前还没有像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这样的导演,更没有运作能力很强的制片人。

(3)缺乏市场的开发和营销人才。动漫作品是艺术的创作,但它必须走向市场。只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才有商业价值。决定投人一部动画片的创作之初就必须明确它的赢利方式。动画片与通常的电影和电视剧在赢利方式上有较大的区别。除了少数动画电影外,动画片利润的70%来自于衍生产品。在动画片没有出来前就需进行营销和衍生产品的开发。动漫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也必须要有恰当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否则,没有市场,动漫产品就不能生产效益。动漫产业也就不能发展。

此外。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院长孙立军教授和北京辉煌动画公司的袁志刚都曾说过,动画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很多都没有进入动漫行业,因为这个行业辛苦报酬又低。这样就加剧了动漫产业人才的匮乏。

毋庸置疑,动漫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那么,我国的动漫教育是否能提供相应的人才呢?

二、中国动漫教育存在的问题

1动漫教育的规模

据《2007中国动画产业年报》统计数据,到2007底我国有447所高校开办了动画、漫画类专业。1230所大学的院系开办了涉及动画专业的课程。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创办动画类专业的,绝大多数都是从计算机专业当中分离出来。本科院校中只有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三所高校是在原有的影视专业的基础上开设动画专业的。艺术类学校有中国戏曲学院等几所大学开设了动画专业,有相当多的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动漫类专业。所开的专业中以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为主。

2动漫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多是新专业,因此,不管是师资的配置、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建设,还是专业的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1)从师资力量上来看,动画专业缺少与影视、动画创作、动画管理等相关的师资。动画专业基本上是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很多学校动画专业的中坚师资力量毕业于计算机专业。他们有很好的技术能力。但缺乏影视创作能力。

(2)从课程设置来看,偏重动画技术的课程,特别是电脑设计技术,忽视与影视相关的人文课程。正如游益萍说的,动漫教育对动漫人才的培养其实“只是狭隘的技术上的培养。文化上的培养少之又少。”目前在447所有动画专业的高校中仅有少数高校开设了与影视相关的课程,很少有学校开设动漫管理类课程。如动画剧本创作,动画制片管理,动画营销,动画衍生产品设计和开发等。

(3)从动画教材来看,缺少与动漫创作与营销的教材。目前比较多的是有关动画作品制作类的教材,关于动画前期创作和营销的教材相对较少,特别是动画营销教材仅有王一夫等翻译的《动画剧本创作和营销》(美,JeffreyScott)等少数教材。

(4)从专业设置来看,缺少动画创作与管理专业。在447所拥有动画学院的大学中有上海大学等9所高校开设了动画文学专业;仅有北京工商大学1所学校开设了数字管理专业;仅有北京电影学院1所大学开设漫画制作专业。

由此看来,我们的动画学院普遍集中在培养动画创作所需的制作人才上。然而,动画作品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制作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它需要前期的创意、策划和编剧。过程的管理和后期的营销等环节。如此,动画产品才能产生效益。

反观我们的动漫教育,我们不难看出,人才培养在供需上形成了很大的矛盾。难怪《动漫周刊》出版人兼主编钟路明先生会多次强调“我每年都参加全国高校的招聘,高校的人才高峰论坛等。每年都对着几百个高校的校长说,‘行行好,我今年要招50个动漫传媒人才,给我吧。’没有,没有一年能让我满意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还找不到哪所高校在培养动画或漫画出版人才。而新闻、出版、编辑类专业又不开设动画和漫画类的课程。因此,如何适应动漫产业和市场的需求是每一个动漫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动漫教育必须改革。

三、动漫教育的改革:改变动漫人才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动漫教育改革的关键。我们认为,根据产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至少有三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施行。

1大力提倡各院校的特色培养

目前培养动画人才的高校大体可分为四个类型。其中综合性大学相关院校占70%,美术类院校占15%。高职类院校占10%,影视类院校占5%。在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设等方面都趋于雷同。这样势必造成一方面同类人才的过剩,另一方面是急需人才的紧缺。教育资源不能合理地使用。因此,我们认为,在办学的过程中,各类院校都应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美术类院校可着重培养动漫产业所需的美术创作类人才;影视类院校着重培养影视类动画人才;文学见长的院校应着重培养会讲动画故事的人才;管理有特长的院校要着重培养动漫产业所需的管理人才;工科类院校应着重培养动画技术创新、动画运用平台创新型人才;综合性大学可以培养综合研究型人才;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制作所需的技术人才。这样就避免了各高校动画学院求大求全的问题,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动漫人才的特色培养模式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顺应动漫产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2建立校企联动培养机制

由于动漫教育培养的人才往往不符合企业的要求。企业对新招的毕业生就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如浙江中南卡通集团董事长吴建荣先生就在很多场合表示,企业至少要花一到两年的时间培训刚毕业的大学生。鉴于此,我们认为,建立一种校企联动的培养机制至关重要。所谓的校企联动的培养机制指的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具体的做法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合同。合作的内容可以包括产品的研发、动漫的创意和制作等。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企业为学校提供见习、实习的平台。学校则为企业解决技术和创意的支持,并优先考虑人才的供给。校企联动的培养机制与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不同。学校与企业只是合作的关系,它并不单纯地为某一个企业培养人才。它是一种联合的、互动的培养模式。除了在多层次上的合作之外,校企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在这种联动机制下,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机构时时关注市场的走向和企业发展的动态,以便修订自己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同时,企业也会因为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而变得生机勃勃。总之,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互相影响,做到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的良性循环。

3走专业化的道路,建立教育部直属的动画学院

目前我国有许多大学开办了动画类专业的二级学院,但还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动画学院。动漫产业是集文学、艺术、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劳动技术密集于一体的创意产业,一个动画作品的成功需要各种人才的参与和共同合作。一个成功的动画作品可以在影视、出版、游戏、玩具等多个行业产生明显的效应,可以产生系列产品。因此动画产业相关的人才专业面较广,有文学、美术、影视、计算机、管理等,这些人才由不同类型的学校培养出来进人到动画界会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因此需要企业的二次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动漫产业的专门人才,我们认为可以走专业化办学的道路,由教育部规划成立教育部直属的动画学院。这样,可以集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培养动漫产业所需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