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服务十篇

时间:2023-04-04 22:56:08

外包服务

外包服务篇1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IT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术性能日益完善,功能日益强大,快速发展的计算机、通信、光电子、人工智能及其他信息技术大幅度降低了信息处理成本,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加了信息存储容量,保证了信息传播的安全可靠,从而为企业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交流和信息传递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管理、运行模式,但是随着应用业务系统的不断发展,IT设备的不断增加,IT系统和网络不断扩大,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集成度越来越高。非IT企业要去掌握专业的IT技术,必须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组建这样一支团队,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环境变迁速度不断加快,也迫使企业越来越关心核心技术竞争,把非专业的技术委托给专业公司。由此,IT服务外包开始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

IT服务外包的优势

1. 有助于降低成本。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企业都会强烈要求降低成本,这也是IT服务外包兴起的重要起因。一般而言,服务外包提供商都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和专业化优势,因此,他们与公司内部的IT部门相比,提供服务的成本较低。由IT服务外包提供商提供的IT服务,成本更易预测,而且能够更好地进行控制。

2. 专注于企业自己的核心能力。

IT服务外包在提高企业的IT服务和响应能力的同时,可以使企业更加关注于自己的核心能力。将普通的、常规的信息服务进行外包,可以使企业的IT部门将力量集中于能为企业提供具有真正价值的活动和应用。将一般的IT技术及其支持职能和应用外包给服务提供商,可以让企业集中力量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将部分IT服务进行外包降低部分信息服务的负担,减轻IT部门的结构,使内部IT员工得到更多的重视,去帮助企业完成创造价值的项目和提供建设性信息规划,这将极大地提高IT部门的绩效,因而将IT服务进行外包对企业可能具有战略意义,并且可使企业集中精力于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核心能力。

3. 获益于前沿技术并获得专业的服务。

对IT服务进行外包一方面可以使企业使用前沿技术和技能并且从中获益,另一方面IT技术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企业内部的IT技术人员知识层面会日趋落后。而服务提供商在专业的服务领域都会投入巨资发展相应的技术,培养相应的专业人员等,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服务。因此企业通过IT服务提供商,即可获得持续的技术前沿理念和方法。此外,由于经常为许多客户提供各种相同或相似的服务,IT服务提供商有着更加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这样发包企业既能获得专业的优质服务,又能集中精力于企业的核心业务。

IT服务外包的分类

1. 技术支持。

主要包括对用户提供日常的技术、管理以及软件实施的咨询、培训和解决方案服务。

2. 硬件(网络)运行维护。

服务对象从单台设备、软件到整个复杂的信息系统,包括排除设备的硬件故障、软件安装,系统日常维护以及系统优化等服务。

3. 软件售后服务。

包括系统的更新、保障及检测服务,如项目管理软件、协同管理软件、ERP软件系统等专业软件服务。

4. 软件定制开发。

包括定制软件产品开发、产品支持、软件升级和优化等服务。

企业IT服务外包的实施步骤

1. IT服务外包决策阶段。

(1)明确外包目的和内容:在企业做出IT服务外包的战略决策时,通过对企业内部信息的搜集和分析,企业决策者要对本企业自身整体情况做出评估,识别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明确信息技术外包的动机和目的,决策是否将IT服务外包。

(2)选择服务提供商:企业收集IT行业中IT外包服务商信息。从服务商的数量、规模、外包经验、合作机会、企业文化等方面来评估服务商的合适程度,从中选择合适企业的服务商。同时通过IT外包建立起来的企业和服务商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交易关系,而是长期合作为目标的伙伴关系,这将是IT外包服务是否成功的关键。

2. IT外包服务执行阶段。

这个阶段,企业要与服务商建立起完善的合同条款,进行相关资产或人员的移交,并对外包合同的执行进行监督和管理,与服务商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

(1)与服务商合同谈判:企业需要就IT服务外包的相关内容与服务商进行谈判,并建立起相对完善而又灵活的合同条款。在合同中,对IT服务外包的目标、对象、服务质量以及外包关系要有清晰的描述,使合同尽可能的完备。

(2)服务合同实施:一般服务合同中对于系统运营相关职能的外包,还会涉及一定IT资产和人员的转移,所以企业和服务商要进行相关的内部资源的整合。服务商必须要按照合同的要求来提供相应的IT服务,而企业则要做出相应的投资来支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同时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企业还需对服务商进行监督和管理。企业需要与服务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进行及时沟通,以保证外包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为以后能够继续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IT服务外包商的选择

那么,一个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IT外包服务商需要有哪些条件?AMT建议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规划。

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企业管理和IT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愿景、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而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建设。

根据企业制定IT发展路线,协助建立企业IT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建立企业基础架构平台,建立容灾及备份方案,使因宕机造成停机时间缩到最短。为企业选择适合本身特点的应用,通过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增强企业竞争力。

3.运维及开发。

系统运维:必须有合理的服务流程,通过合理的工作流程与工作规范才能保障IT问题的解决。例如:定期更新补丁,升级病毒库,监控系统健康状况。资产管理:协助管理IT硬件、软件、信息资产,追踪记录资产变更,协助管理企业的其他IT供应商。同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业务调整,不但是IT运维上给予企业帮助,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可以帮助企业不断改善,其中软件系统定制开发及软件产品的售后服务,也较为关键。

AMT 的IT外包服务特点有:

1. 服务流程设计原则。

(1)IT 服务业务流程的设计必须与本组织结构的设立相匹配,这样才能推动IT服务质量的提升。IT服务质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服务的效率;2服务的规范;3产品的质量。服务效率取决于服务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包括对客户的服务承诺是否能兑现,问题是否能判断到位并给予解决的能力;服务规范取决于工作程序是否规范,是否有客户的问题档案,方案的总结,服务本身的工作程序和质量监控等方面;产品的质量又是服务环节中最为关键而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如果产品本身的原因造成服务周期过长、服务次数增多,客户满意度必然下降。所以AMT 的IT服务流程设计中紧密联系三个环节,并让其组织结构与之配套,IT服务从前端服务台事件的接纳、记录、初步诊断与处理到后台工程师的调度、任务分配、问题跟踪及后期的结果反馈,就如一条完整的工厂流水线生产。其中需要客服部门(服务台)、生产部门(前端工程师)、质量部门(测试人员)、研发部门(研发人员),这些部门基本涵盖了制造部门的组织单元。同时在组织设计中通过问题的收集与反馈,定期反馈至产品的管理部门及研发部门,就能形成良好的闭环管理,促进IT服务质量的不断改善,产品不断完善的机制。

(2)IT服务业务流程从四个方面来评测:时间、成本、质量、服务;时间代表服务外包业务流程的周期、效率。比如,服务外包流程规定一般问题的回应周期。如在这个周期范围内能有效地被执行的流程才是合格的服务外包业务流程。成本表示服务外包业务流程的增值性和支出,通过流程优化或技术改进降低其成本,去除服务外包业务流程中不必要存在的非增值点为目的。质量表示服务外包业务流程面对的产品的要求。服务表示客户满意度,流程最终输出是面对客户服务,客户满意度越高,服务流程就越优秀。

2.服务人员配置。

在每个服务流程中人是关键因素。同时AMT的服务人员必须通过三大能力测试:业务素质、服务素质和专业素质。其中业务素质包括业务认知、工作经验;服务素质包括沟通能力、服务意识、性格特征;专业素质包括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技能、知识背景。作为一个专业服务团队,不同的角色,必须配备多技术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复杂的IT问题,见图1。

3.IT服务体系建设。

服务台:AMT不论在软件售后服务,还是运维服务中,都会设立服务台做为IT 服务的接入点。它是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之间日常工作的单一联系点,也是报告突发事件和提交服务请求的焦点。对用户而言,服务台是他们与IT技术的唯一连接点,确保他们找到帮助其解决问题和请求的相关人员。服务台设立目标是为IT服务运作提供支持,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作为与用户联系的“前台”,服务台首先对来自用户的请求进行初步处理。当有些请求本身无法解决,就会将这部分请求转给二线工程师或三线研发人员来处理,见图2。

事件管理:是指由于任何不符合标准的操作引起或可能引起服务中断和服务质量下降的操作,让其在出现事故时尽可能地恢复正常经营,避免它造成业务中断,以确保最佳的服务可用性级别。通过利用事件管理流程,区分事件的优先级确保支持资源集中在最紧迫并且可能对业务产生最大影响的问题上。事件管理流程是负责解决IT服务的突发事件、问题和客户请求,目的是快速恢复受影响的IT服务。所以它的特征是以解决表象现象为目的,而不是查找根本原因。当多个事件同时出现,就必须对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事件的紧急程度、等因素确定事故处理优先级,见表1。

事件管理中当遇到对业务或客户的影响极大或影响面非常大的事件时,可以升级为紧急事件也就是优先级为最高的事件。

变更管理:客户提交变更申请或者IT系统技术支持过程中需要IT系统的变更所提交的变更申请,在AMT 服务外包中严格记录变更信息,对所发起的变更需在测试库中进行变更评估,制定变更步骤和计划,测试成功后则变更部署至客户系统中,更新客户系统记录。

配置管理:管理配置元素包括硬件、软件、网络设备、服务合同等IT基础架构中所有必须控制的组成部分的数据存储配置管理数据库。当配置元素发生改变时必须同步更新配置数据库。配置管理在IT服务中管理着系统必须控制的组成元素,并给其他流程,如问题管理、事件管理等提供相关信息,以便保证IT环境的完整性。

外包服务篇2

会上,奥斯瑞提出一个论点:世界服务外包业“3.0时代”已经到来。

何谓“3.0”?

传统的服务外包,主要是“被动外包”――即通过提供各类软件服务,帮助客户降低经营成本。

“3.0”外包则凭借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向客户提供具体业务解决模板和集成综合服务,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产生增值。

奥斯瑞畅叙直言之际,2000公里外的重庆已开始拥抱“3.0时代”。

“云端”纪元

对奥斯瑞的论点,重庆颇有同感。

2014年9月21日,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九届年会开幕。

面对各国智囊,市长黄奇帆作了一个“预言”――从发展轨迹看,世界贸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过去近100年里,贸易以实物商品为主;过去近10年里,以各类跨国跨地区的服务贸易为主;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大数据信息进出口将成为贸易主要标的物。

而云计算,就是推动大数据信息进出口的基础平台。

“当一家企业想进行市场分析、新产品研发或生产程序创新却无力支付数据分析成本时,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向全世界寻找‘现货’――新的服务外包模式就此诞生。”一位专家说。

据估算,大数据服务外包产值将达到10000亿美元――过去1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数据处理业务大部分被日本和新加坡等国瓜分。

重庆如何迎头赶上?

2010年,重庆出台了“云端”计划。

这个计划有“端”和“云”两大目标――“端”即聚合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信息终端生产能力。

“云”即聚合通讯核心体系――数据处理中心,让重庆本土具有对国际数据的抽取、分析和推送能力。

同年,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在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动工。

三年后,为进一步深化“云端”战略,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重庆市大数据行动计划》。

…………

“云端”战略,为重庆服务外包拥抱“3.0时代”提供了一把“钥匙”。

“软硬兼施”

2014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南下重庆。

尚冰此行,是为参加“重庆部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仪式”。

“重庆骨干直联点的建成和顺利开通,将显著提升重庆以及周边地区的互联网网间输出效率。”尚冰说。

对重庆大数据外包而言,此乃大喜事。

“喜”在何处?

要实现“云端”梦想,重庆需要在“软”“硬”两条战线展开突击。

“软”即互联网网间互联互通能力。

在中央支持下,重庆争取到了部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名额”――从此,重庆互联网网间互联互通能力将达1030G,网间时延降低60%以上,丢包率大幅降低90%以上,响应速度将提高85%;同时,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也将由2013年底的1680G提升到3600G,联结城市由5个增长为17个。

重庆网络通行能力就此从“三线”升至“一线”。

“软”战线初尝胜果,“硬”战线也频频告捷。

“硬”即以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为核心、以服务器为基本单位的数据处理平台体系。

2013年3月27日,太平洋电信集团总裁吉姆・费根心情颇佳。

在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他见证了拥有4万台服务器运营规模的太平洋电信重庆数据中心竣工运行。

作为一家世界级电信企业,太平洋电信拥有庞大的信道网络。“重庆数据中心投运后,将整合到太平洋电信的全球网络中。”费根说。

并不仅仅只是太平洋电信,重庆还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信息业龙头企业达成了合作,已开工服务器达到30万台。

“2020年形成100万台服务器规模。”黄奇帆说。

“软硬兼施”之际,重庆渐成“云”集之地。

“腾云”效应

近几年,市经信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居琰和同事们一直在“啃硬骨头”。

作为市云计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他跟随团队转战国内外,招揽云计算企业入驻重庆。

“现在和企业谈判,早已不是‘喝喝酒、用感情打动对方’那么简单了。”居琰说。

招商虽苦,重庆各个团队招商成绩却不俗――仅2014年,就有北京梅泰诺通信、浪潮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入驻重庆。

随着上下游企业“云”集,重庆服务外包也开始“腾云”――

“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动工那一年,职教院校学生胡佳毕业了。

就业在即,她希望在永川上班,因为“离家近,生活成本低”。

这时,她听到永川“西部声谷”正在招聘呼叫员――

“‘西部声谷’――干嘛的?”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胡佳前去应聘――很快,她顺利入选。

和胡佳不同,永川区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管委会服务外包工作处处长蒋兆勇对“西部声谷”的意义心若明镜。

“西部声谷不仅是呼叫中心,也是一个基础数据库。”蒋兆勇说。

2010年,“中国西部声谷”成立之初,上海能田集团就宣布入驻,打造“银行灾备中心”项目。

“银行灾备”为何物?

“各国银行为防范风险,都会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银行灾备中心’就是银行进行备份的数据库――不仅重庆本地的银行,甚至远在美国、澳大利亚的银行都会把数据传输到永川的‘银行灾备中心’;同时,这里也是受理各国客户咨询业务的综合金融服务后台。”蒋兆勇说。

凭借这个数据库,永川开始从“呼叫全国”迈向“服务世界”。

而对整个重庆服务外包产业而言,“腾云”又意味着什么?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服务外包产业各个环节都将迎来升级――

在供需互动上,“云外包”以海量数据定量分析为基础,推动服务外包从“点对点”向“点对面”甚至“面对面”升级。

在项目程序上,“云外包”以定向分析为基础,推动服务外包从“模式化个体定制”向“模块化、个性化批量定制”升级。

在交易业态上,“云外包”凭借远程运营技术,推动服务外包从“项目一次付”向“离岸可持续运营”升级。

外包服务篇3

对100家金融BPO企业的调研分析显示,金融BPO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主要集中在心理素质、职业素养和个人品质三个方面。具体而言,较强的成就动机、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乐观积极、吃苦耐劳、勤奋踏实、诚实守信、较强的责任心,成为金融BPO企业招聘条件中经常出现的字眼,通常占招聘企业的90%。要求具有金融外包经验、谈判能力、挫折承受力、抗压能力的企业已达到30%。更为突出的是很多企业的招聘条件中明确要求“有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无不良嗜好,无任何违法犯罪记录,银行个人诚信无不良记录”。当然,熟练操作OFFICE软件,熟悉各种金融软件及信息平台等,也是职业素养必备的要求。

二、根据金融BPO企业人才需求,多措并举,培养实际应用人才

(一)建立校企联合的管理模式通过引入学校、企业等多方共同管理模式,建立联合管理委员会,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联合办学机制。管理委员会校外成员可以是行业企业及相关管理、技术机构,也可以是培训中心、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机构。多方合作,共同制定学院发展规划,联合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合作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平台,行业、企业相关专家参与学校学生招生、教学规划与实施以及学生就业等整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使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融为一体,使学生从入学伊始就知道自己将来的工作去向,毕业后无需再进行岗前培训就能直接上岗。为了保障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培养一体化,还需要创新机构设置,如:校企联合设立招生部、教学部、项目部三个部门。其中,招生部负责招生、就业以及学生日常管理;教学部负责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及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部负责实践平台建设、学生实践教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

(二)形成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首先,学校应建立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和渠道,积极引进国内外相关行业专家学者、精英人才,组成一个理论教师和实践导师相结合、创业导师和就业导师相结合、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导师团队”。同时,实施“模块化教学”。根据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业务流程,形成与教学模块相对应的由学校教师、企业教师等共同组成的师资组合。学生学完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后,还可自由选择导师指导其进行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的拓展训练。其次,重视学校教师的再培养。支持学校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或到企业兼职,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努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让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高校教师进入企业挂职,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审视行业及相关企业,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理论咨询,促进企业提升,最终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

(三)建设“前校后厂”型实践教学基地“前校后厂”型实践教学基地是指学校教学和社会企业运行接轨,建立像企业一样运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学校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接轨。一方面,通过“前校后厂”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让学生感受企业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运作、业务流程和项目开发流程,体验企业文化氛围,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前校后厂”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积累基本的工作经验,及时应对社会上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的动向,使人才培养和社会行业需求同步。“前校后厂”型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按照企业的真实环境和工作流程建立的实训室、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科技园等。

(四)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分析,大学尤其是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瞄准市场需要,培养用人单位急需的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尤其是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资源整合,与企业大力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上充分实现与行业企业间的对口衔接。打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教学内容上注重跨学科、跨专业知识技能的融合,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另外,要特别注重“人”的培养,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崇高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团队精神以及强烈的责任感。这样,既把金融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好,又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康的人、完整的人,使之有能力成为金融外包行业的基层骨干力量,从而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培养人才的国际化视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时代。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也要与时俱进,以开放办学为指导思想,放眼世界服务外包市场,兼容并蓄,引进国际教学资源,努力实现金融外包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通过国际师资交流与培训、学生留学深造、国际论坛等方式,建立灵活多样的国际合作培养机制;通过“订单式”培养、共建国际实习基地等多种模式,积极开发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使金融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与国际金融服务外包的行业发展趋势同步。

三、结束语

外包服务篇4

1.1IT技术水平在互联网时代,云技术打破了传统的交付模式,“云会计”的兴起正引导着会计服务外包行业的新潮流。企业可以通过使用云会计来获得软件供应商提供的会计信息及相关服务,不需要花费巨大的人、财、物力给企业购买并安装财务软件,只要订购所需的财务软件服务即可在线使用[4]。在新潮流下,服务外包供应商能否以较高的IT技术水平调用IT资源以满足业务需求并对IT资源进行更新与技术配置,是影响其服务交付能力的重要因素。

1.2商务战略布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会计服务外包业务日趋国际化,外包市场环境和客户的需求是多面化和多变化的,外包服务供应商的任何疏忽,都有可能错失机遇。另外,会计服务外包产业的外包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在的会计服务外包内容并不局限于以往的诸如工资发放、应收账管理、纳税管理等内容,而是扩大至预测、税收筹划等策略化财务流程。会计服务外包供应商能否在专业技术基础上把握好商务战略布局从而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抓住市场新机遇,是影响其服务交付能力的关键因素。

1.3关系管理能力服务交付能力是服务达成的最终体现(张慧颖,王江平《基于接包方视角的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在会计外包服务过程中,客户与供应商在工作流程和会计核算方法上存在不一致,客户出于自身商业信息的保密等方面的考虑会存在不利于第三方服务外包供应商介入的行为。另外,服务外包双方主体也可能存在语言及文化融合度等问题。这要求供应商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详细地了解客户心理偏好的变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由此可见,关系管理能力是影响服务交付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1.4市场开拓能力服务交付能力直接对应于服务的“生产与交付过程”,并且与市场开拓能力之间形成互动反馈关系。创新产出能力,通过创新不断在会计服务外包的实践活动领域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为会计服务外包商开拓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良好的企业声誉与市场开拓能力能够为外包商带来客户群。因此,市场开拓能力是服务外包供应商保证高质量交付成果的另一重要因素。

2会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之交付能力提升

会计服务外包产业具有跨国、跨行业、分工细的特点,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不足以满足会计服务外包行业的要求。而人力资源是服务外包行业的核心资本,同时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尤其是符合外包企业需求的专业高端人才更是匮乏:在外语能力、专业技能和项目管理上能满足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不足,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短缺[5]。因此,突破人力资源短缺的瓶颈,为会计服务外包提供由“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端人才”三个层次构成的人才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提升会计服务外包交付能力的角度,构建关于高校会计服务外包人才的能力培养体系。

2.1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会计服务外包中,项目运作能力是保证高质量会计服务交付成果的基础。会计服务外包依赖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支持,这要求会计服务外包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云会计”的兴起,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IT技术要求。本文认为,高校可以充分结合会计服务外包企业人才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两个层次上培养服务外包方面的技术人才,具体可以通过订单班模式进行。第一层次,培养具备会计基本业务处理能力、IT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技术人才(如图2中①所示),以满足传统会计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考核选拔会计基本技能扎实的学生,加强其预测、税收筹划等策略化财务流程能力的培养(如图2中②所示),从而更好地满足会计服务外包业务内容不断拓展对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

2.2管理人才的培养会计服务外包中的管理人才,要求在懂技术的基础上精通外语,并且善于管理。如图2所示,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同时满足模块A、模块B的能力要求。也就是说,管理人才在具有会计专业技能、IT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其会计服务外包的职业素养,包括会计职业道德素养、语言沟通能力、文化融合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从而提高外包企业的关系管理能力,逐渐提升会计服务外包的交付能力。在会计服务外包中,接包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发包方在做发包决策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发包方的会计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包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1]。而目前会计行业依旧存在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由此可见,在各项职业素养的培养中,会计职业道德素养应该是排在首位的。服务外包是一种以服务为载体与顾客进行动态交互的体验式服务,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几乎同时发生。在会计服务外包的过程中,从业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文化融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服务外包全球化的驱动下,广东省会计服务外包的发包商主要是欧美日国家,因此,在人才培养能力体系中,英语、日语等外语水平以及对欧美日国家的文化背景的了解都是不容忽视的。

2.3高端人才的培养本文认为,在满足模块A、B能力要求的基础上,高端人才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要求会计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熟悉国际服务外包行业规则和具有客户开发能力。目前我国处于外包服务发展的机遇期:世界的服务外包向中国转移;中国政府积极扶持国际服务外包。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广东省也正处于产业转型阶段,会计服务外包企业能否抓住服务外包国际化的新机遇为自身谋福利,其外包从业人员对国际服务外包行业规则的了解以及客户开发能力便成为关键因素之一。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上升、印度等国雇员在薪资及语言上的优势,迫使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不得不谋求新的增长机会。”南京普兰穆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朋如是说[5]。这也要求在高端人才的培养中充分重视创新能力及市场开发能力的提升。

外包服务篇5

一、财税政策扶持

1、在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中统筹安排服务外包专项资金,与中央和省级扶持资金配套使用。有条件的县、区、开发区要相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本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2、对新设立的服务外包企业及服务外包人才中介机构、专业技术培训机构,市财政按其所缴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的50%额度予以奖励,奖励期限3年。

3、新设立的服务外包企业总部、地区总部,自建自用办公用房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50%奖励给企业;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的,市财政按其所缴契税全额标准给予补助;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三年内市财政按房屋租金的15%给予补贴,租金补贴最高不超过企业当年纳税本市留成部分。

租房补贴资金在企业正常运行满一年后兑现。实际租赁价格高于同期房屋租赁市场平均价格的,以市场平均价格为基数计算。

4、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8%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

5、支持服务外包企业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服务外包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费用,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6、鼓励服务外包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和技术改造。对服务外包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符合国家税收规定的,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购置并使用符合国家税收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等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企业购进软件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7、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服务外包企业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依法免征关税。

8、服务外包企业年服务外包营业额达到300万美元,增幅超过30%,且在我市缴纳各项税收(含关税)同比增长30%的,奖励其管理团队15万元;服务外包企业年服务外包营业额达到500万美元,增幅超过20%,且在我市缴纳各项税收(含关税)同比增长20%的,奖励其管理团队30万元;服务外包企业年服务外包营业额达到800万美元,增幅超过20%,且在我市缴纳各项税收(含关税)同比增长20%的,奖励其管理团队50万元。

9、新引进的国内外知名服务外包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年薪收入10万元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前两年市财政按其所缴个人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的等额标准予以奖励;后三年市财政按其所缴个人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的50%标准予以奖励。

10、对以海关报关方式出口的纯软件产品,每出口收汇1美元给予人民币0、05元的奖励。

11、鼓励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在国内外开办分公司或设立办事处。在境外投资10万美元以上单个项目的,按实际投资额的5%给予补助,最多不超过100万元。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2、按照部、省、市共建协议,支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和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对本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生的贷款利息,按照贷款利息的50%给予补助。

13、支持建立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在行业内信息交流、中介协调、标准制定、规范自律、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作用。对建立服务外包行业协会的,给予启动经费补贴。

三、人才培训和引进

14、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和培训机构合作培养服务外包专业人才。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和培训机构合作实行“学分交换”,将服务外包实训课程纳入有关专业具体教学计划,加强服务外包专业技能培训,并根据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学分制收费标准给予学分补贴。具体办法依据省商务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共同商定的规定执行。

15、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选择若干高校、职业学院,鼓励其在数据加工处理、软件设计编写测试、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证券、呼叫中心、物流等服务外包相关专业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支持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和安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16、支持培训机构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定制培训基地。借鉴国际通行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支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与服务外包示范园、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按照国际服务外包企业人才使用标准开展人才定制培训,建设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训基地。鼓励培训机构开发符合合肥服务外包人才需求、适用的服务外包课程体系和培训教材。

17、当年获得中央或省级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的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其获资金支持人员第二年仍在该企业工作的,市财政按其获资金支持人员每人不超过2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人才培训市级配套补贴,定向用于上述人员的培训。

当年获得中央或省级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的我市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其获得培训资金支持并在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就业的人员,第二年仍在原企业工作的,市财政按其获资金支持人员每人不超过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人才培训市级配套补贴。

18、凡经我市有关部门认定的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一名大专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市财政按照每人不超过2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培训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我市培训机构,其培训的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大专以上学历),通过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并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市财政给予培训机构每人不超过500元的培训支持。

19、鼓励引进国外服务外包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推动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将服务外包紧缺急需的各类高级人才列入我市引智范围,享受我市有关引进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居住、户籍、子女教育、就医、简化出入境手续等方面给予便利。

四、国际资质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

20、支持服务外包企业申请相关国际资质认证。对取得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认证、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认证、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BS7799)认证、IT服务管理(ISO20000)认证、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SAS70)认证及其它相关国际认证的服务外包企业,按财政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给予不超过认证费50%的资金支持。资金支持额单个项目不超过50万元,累计不超过200万元。

21、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产品。对服务外包企业专利申请费用、专利信息检索费用给予适当资金补贴。其中,对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含中国、国外)所需申请费、实审费,给予50%的财政补贴。

五、保障措施

22、加强服务外包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合肥海关、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文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统计局、市外办、市金融办、市外宣办、高新区、经开区、滨湖新区、合肥市服务外包行业协会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全市服务外包发展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事务。

23、放宽服务外包行业准入。对于不涉及前置审批的业务,工商部门要根据企业的申请,直接在其经营范围中核定服务外包的相关内容;对需要前置审批的,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在企业取得相关部门审批后,工商部门在其经营范围中核定服务外包的相关内容,以方便企业按照国际惯例承接外包业务。

24、积极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推动我市各类贷款担保公司积极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贷款担保。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服务外包风险投资基金,联合境内外风险投资公司,共同投资孵化服务外包企业。鼓励服务外包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和海内外上市加速发展。

25、服务外包企业可以实行灵活工作制。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服务外包企业可根据工作实际,对国际服务外包企业部分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26、支持编制全市服务外包产业专项规划,指导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27、鼓励政府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非业务优先外包给本地服务外包企业。结合“数字合肥”建设,促进政府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8、完善服务外包工作机制。建立服务外包统计制度,实行示范区、县、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月报制度,按月向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服务外包工作计划和进度表。建立服务外包示范区的考核机制,每年对服务外包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示范区和个人进行表彰。

六、其他

29、本意见适用于在我市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依法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服务外包企业和人才培训机构。

外包服务篇6

关键词:金融服务外包;服务外包;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种新的商务模式,服务外包的迅猛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繁荣的“绿色发动机”,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服务外包能有效降低企业长期战略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德勤会计事务所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进行外包的金融机构平均可以节省39%的成本,其中25%的被调查机构认为他们的成本支出节省了超过50%。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金融服务外包研究的文献和著作有了较大的增加,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外包内涵和动因,金融服务外包决策,金融服务外包与金融绩效关系,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一、基于金融服务外包内涵和动因的研究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任何企业都会将所有“支持性”而不“产生收入”的工作以及任何不提供向高级发展的机会和活动、业务委托出去给外单位去做,这里所说的“委托出去”就是本文所讲的“外包”。Quinn发现业务外包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水平,降低企业成本。Costa指出发生金融服务外包的原因有:降低成本、技术方面因素以及集中与核心竞争力。许小苍、焦勇兵认为选择金融服务外包主要是出于降低成本、突出核心竞争力、业务创新、提高劳动效率等原因。廖力平、陈春环通过研究 CEPA ,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内地银行面对资金实力强大的港资银行的竞争,金融服务外包可以很好的帮助内地银行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二、基于金融服务外包决策管理的研究

国外许多学者对外包决策所采用的指标以及工具进行了讨论,Vinning和Globerman将如何让企业的谈判成本、生产成本和机会主义成本之和达到最小作为企业是否选择外包的依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Wendell Jones认为,许多企业看到离岸服务外包对企业成本降低和海外业务开拓的好处,而没有看到离岸服务外包带来的潜在风险。薛彤分析了国际离岸金融服务外包规模迅速增长、业务范围日益扩大等趋势,结合目前中国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不足,从政府和外包服务商两个视角提出发展对策。孙清华等运用模块化金融服务外包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开展金融服务外包的可行性,并以信用卡业务为例探讨了农村信用社开展模块化金融服务外包可操作性。

三、基于金融服务外包与绩效关系的研究

关于服务外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不一致。Rasheed认为企业进行服务外包对其总体绩效水平并无明显的影响,外包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还受环境的变化的影响,并且具有调节作用。Cronkshaw, Nick, Shah, Martin认为,对欧洲银行业务、财产管理和保险部门的金融服务外包,要构建高效的税收体系,提出务实性解决方案。陈菲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运作和竞争绩效三个指标作为因变量,计量分析得出服务外包与企业绩效二者的关系。吴文静等通过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生产费用、IT外包供应商的信誉等因素对商业银行IT信息技术外包决策的影响。

四、基于金融服务外包风险及管理的研究

许多企业外包的失败使学者对服务外包的风险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Elitzur和Wensley从博弈论视角分析由于服务外包参与双方拥有不完全信息,所以认为外包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完全对称博弈。Hitendra Wadhwa, Roit Arora和Harpreet Khurana指出,对于像金融、保险等行业来说,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Hung 等指出伴随着服务外包的发展,除了一些基础整合要求外,还需增加总需求和隐身控制。王瀛等认为,应建立金融服务外包服务商的资格审查和信誉评级制度,完善与金融服务外包相符合的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则。Lim 和 Tan认为外包业务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为公司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然而,外包业务已逐渐变得很复杂,外包公司除了学习,也可以利用品牌权益使自己免受外包供应商这些市场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尤其是在其外包部门具有核心竞争力时。

五、简要评述

国内外关于金融服务外包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金融企业的外包实践提供了决策依据,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从研究主题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外包的概念、内涵、动因以及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等方面,从微观视角对外包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信任机制的建立到风险管理还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其次,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这些研究主要以发达国家及以发包商的立场为主,缺乏对发展中国家服务外包产业一般性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与服务外包承接方的研究。再次,国内外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学经典理论和管理学理论对金融服务外包作理论上的解释,这些研究比较注重理论变量之间关系的概念型研究,总体上看,研究方法不够系统全面,缺乏实证分析,实践指导意义有所欠缺。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大变革时代的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杨琳,王佳佳.金融服务外包: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08.

外包服务篇7

无锡新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江苏省、无锡市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前沿阵地,是江苏省最早认定的离岸服务外包基地、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在省、市领导关心下,在省商务厅、市商务局等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无锡新区始终坚持“奋力打造中国国际服务外包新领军园区”目标定位,围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全球服务外包100强、围内服务外包50强企业中已有20家投资无锡新区,37家服务外包企业取得CMMI等围际资质认证,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形成了企业快速集聚、业务快速增长、环境快速提升、产业不断优化的良好势头。

以政策为引导形成产业集聚。无锡新区在服务外包产业兴起之初,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发展要求,全面实施软件服务外包和新兴信息服务等产业新的认定办法,进一步确立扶优助强原则,建立并逐步完善项目引进评估体系,通过更大力度资源倾斜,积极推进服务外包企业的落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除了在政策制定方面殚精竭虑,无锡新区在落实政策上也掷地有声:以兑现服务外包产业的扶持资金为例,2010年,新区对各类园区、服务外包企业和培训机构的省级资金支持达2300万元,帮助申报并获得国家资金支持近1800万元。无锡新区财政每年也安排了不少于6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合理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新区服务外包企业的集聚,推动了重点企业的扩张壮大。

以园区为载体提升产业环境。无锡新区十分重视产业环境对于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时刻紧抓载体建设质量和速度,截至目前已经建成各类可用载体超过100万平方米。其中,作为无锡新区服务外包核心区的无锡(国家)软件园(iPark)一期、二期运营日趋完善,三期已正式启用;无锡新区与北科建集团、北京中关村软件同合作共建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也即将启动建设。此外,除了场地载体,无锡新区还不断积极打造以功能分类为标签的细分型载体,如国内领先的软件及外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接发包)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软件测评平台和知识产权平台等,其中,IBM软件创新孵化“天地”平台首开了国内公共技术服务领域SAAS服务模式的先河。

“十二五”期间,无锡新区仍将以打造中国服务外包“Park园区”第一品牌为目标,全面规划启动无锡(国家)软件园四期、海辉软件同等建设项目;预计至“十二五”期末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载体达到30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立足“天地”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包括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平台、软件服务创新孵化平台、IT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共性支撑平台、投资融资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等在内的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环境。

以项目为驱动加速产业成长。无锡新区作为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快速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破题过程中,新区将针对性的招商引资作为主要途径,很抓龙头企业,加快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步伐,仅2010年无锡新区共引进各类知名服务外包企业120家,如海辉集团中国区总部、SONY软件开发中心、曙光计算机(中国物联网云计算中心)、中兴智能交通、大唐电信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0.5亿美元,执行金额8.1亿美元。

同时,针对本土实际情况,无锡新区在“十二五”期间将打造中国对日服务外包主阵地为目标,扩大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在日的知名度;并且了解和把握日本服务外包的标准和要求,提高对日承接能力;从而吸引一批来自日本的重大项目落户无锡新区,并鼓励日本知名企业在新区设立区域总部,加强服务外包双方联系:此举将极大拓宽无锡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布局,为服务外包产业的成长带来新的动力。

以人才为势能铸就产业优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人才供给是决定产业发展高度的重要因素。第一,无锡新区以国家“干人计划”和无锡市“530”计划为依托,实施“筑巢、引凤、还巢”计划,围绕服务外包流程的各项环节,吸引海归人士和优秀毕业生来新区创业、就业。第二,坚持教育培训量质并举,初步建立了由国家重点科研院所、著名高校、服务外包企业、职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多元化、多层次服务外包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第三,重点扶持定制培训、项目管理和系统工程师等高级人才培训,以无锡新区现有人才培训机构为基础,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库。

此外,无锡新区还将高薪吸引和聘用国外高级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引进国外知名服务外包培训机构,鼓励跨国公司独立或与教育机构合作创办人才培训机构,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树立起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机制。

无锡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成就喜人,发展前景看好,但无锡新区也清醒地认识到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仍有巨大的改进空间,服务外包产业无论是宏观上还是在中观和微观上,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无锡新区发展服务外包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有:

一、必须进一步明确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定位,完善政策法律环境。我国的服务外包行业虽然形成了一些地方法规,但还缺少比较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一些发展政策和措施在实践中遇到障碍。政府制定的有些优惠和补贴政策比较复杂,相关责任部门不甚明确,而且往往只对较大企业起作用,而对中小企业起不到激励作用。政府应该继续研究和落实好服务外包的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装备政策等,从而为服务产业更大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政府应对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企业进行统一认定和科学管理。我国目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特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应以国家的形式来推广中国的外包,特别是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部级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外包。

三、进一步构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保障体系。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及民办院校与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对接,大力发展“企业订单式”培训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服务外包适用人才,完善高、中、低服务外包人才的科学配置和结构优化的市场体系,增强服务外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推动建立服务外包产业联盟,提升服务外包企业整体形象。组建服务外包企业行业协会和服务外包企业联盟。加强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国门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采取“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举行招商推介会、新闻会和人才招聘会。通过权威咨询机构、国际性媒体和专业期刊对我国信息服务和软件产业进行宣传,形成高频率、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效果。服务外包企业行业协会和服务外包企业联盟要建立部级的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向国际经济体发展国内服务外包。

外包服务篇8

由我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和承包能力来看,服务外包行业在我国尚属于幼稚产业,主要特点为起步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市场规模不足以形成效应,与印度、爱尔兰等国相比竞争力尚低,急需要国家政策的关注和扶持。从111号文试点政策到正式“营改增”几乎都遵从了现行增值税的相关规定,仍然沿用现有规定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机制或简易计算方法、纳税人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等。他将服务外包的主要业务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范围,大大降低了在岸服务外包成本。但我国现存的服务外包税收政策依然存在着众多问题,首先,全国尚未建立起统一的税收政策体系,地区间的税负不平等阻碍了服务外包业的平衡发展,也不利于在全国范围内使每个地区根据自身不同发展优势形成差异性竞争的良性竞合模式。其次,税收覆盖范围还不够全面,税收力度与服务外包发达国家相比依然较小,例如一直颇受争议的对于软件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由于门槛过高,实际上纳入其范围并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少之又少,另外对于服务外包出口优惠政策的缺失也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形成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第三,税收政策偏向于离岸服务外包给予其更优惠的税收政策难免会导致在岸外包发展限制,面向国内广大的在岸外包市场依然应该成为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最后,对于服务外包技术人才的所得税政策和相应优惠政策也没有发挥对高端人才引入的导向作用以及针对于服务外包行业相关基础设施产业的配套税收优政策的缺失也成为阻碍服务外包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二、影响承接服务外包的因素和国外服务外包业财税政策启示

A.T.Kearney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主要吸引服务外包因素的作用比例如下:财务环境(补偿成本、基础设施成本和税收与规制成本)占40%,人力资本(积累外包技术经验、劳动力规模消耗率)大约占30%,商务环境(国家环境、基础设施、知识产权安全)也占30%。税收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能否通过合理方式是上述因素变得更加优越和有吸引力是每个追求发展服务外包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这里值得我们借鉴的是服务外包业发展较早的印度、菲律宾和爱尔兰。印度所形成的良好服务外包环境和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源于印度各级政府对于制定扶持服务外包业的财税政策达成了广泛和较早的共识,鼓励企业进入产业园区的“五免五减半”政策,鼓励技术研发和进口在关税上实行进口零配件和资本货物免税。爱尔兰政府则以优惠税率形成了欧洲“低税港”,地方税收范围仅包括商业财产以及较低的个人所得税,使得其外包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菲律宾也凭借其较低的企业所得税和丰富的可抵扣项目以及关税的减免政策使服务外包行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三、我国服务外包业财税政策的改革建议

(一)实行全面和统一的税收政策政策应既不偏向某一地区又不偏向某一具体外包服务形式(离岸和在岸),这样既有利于资金在广泛地区的充分流动,使地区间形成自身差异化优势,从而形成全国外包行业的竞合。不但要关注离岸外包也要关注国内服务外包行业市场,从而使国内、国际双向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

(二)加快、加强外包服务园区建设,加大优惠力度加快和加强服务外包业园区建设要求对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产业提供相关的优惠措施,并制定更大的税收优惠政策是企业早日进入园区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如对园区内企业实行“五免五减半”的政策,对进行持续投资的企业,在接下来的5至十年内依然保持优惠税率的政策。既要扩大优惠幅度又要延长优惠时间。同时对于享受优惠的标准设置应该秉承使更多外包企业享受优惠获得发展的理念。

外包服务篇9

随着外包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到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值得人们注意的两个相互对立的现象,一方面,2003年底以来,美国兴起了一股限制外包的立法浪潮,在27个州已经出现了52个相关法案来限制美国公司将相关服务外包到其他国家,并引发了美国国内对外包引起大量就业机会外流问题的大争论;另一方面,以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在WTO中行动起来,要求在WTO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中讨论外包问题,以此推动服务外包的发展。

这两个现象所反映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各国政府、学者和专家在纷纷研究对策,促进服务外包的发展。然而,实际上光靠促进措施并不能使服务外包快速发展,因为各国政府还对服务外包活动存在很多限制性的政策和措施,正如以上所提到的美国采取的措施。相对于各国采取的促进外包发展的措施,更重要的是削减各国政策对服务外包设置的各种壁垒和障碍,实现服务外包的自由化。要想真正推动服务外包自由化,还是要靠政府间的多、双边贸易自由化谈判机制。

多哈议程服务贸易谈判与服务外包的关系

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市场准入谈判采取的是“要价-出价”的方式。要价是指一成员根据自己的出口利益向其他WTO成员提出的进一步开放市场和降低贸易壁垒的要求。出价是指一成员根据其国内需要和降低贸易壁垒的意向,参考收到的其他WTO成员对其的要价,在某些服务部门做出进一步自由化措施的清单。所有成员的出价单在本轮回合谈判结束时将变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的服务贸易减让表,以为全球的服务贸易带来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模式1又称为跨境提供服务(Cross border supply of services),它是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个成员的领土上向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这种服务提供模式的特点是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在地理上相互隔离,服务提供者不离开其原住地,而通过电话、电传、电子邮件等媒介跨越国境和边界向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跨境的只是服务本身。该模式的提供不涉及资金、设备和人员的移动。比如在法国的建筑师通过传真向在中国的客户提供建筑设计的草图,或中国的计算机编程人员通过互联网向美国的客户发送软件。

离岸外包通常是指一成员的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业务流程发送到另一成员境内,由另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根据WTO的定义,实际上是指离岸外包的承接商通过跨境的方式(即模式1)向外包的发包商出口了服务。因此,在WTO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中,服务外包是涵盖在模式1的谈判中的。

很明显,在一服务部门或一服务提供模式上具有竞争和出口优势的成员会向其他成员提出要价,以获得更多出口利益。服务贸易共有四种提供模式(见相关链接),在模式1方面,以印度为首的一些成员,包括智利、中国香港、墨西哥、新西兰、巴基斯坦、瑞士、新加坡和中国台北等在模式1方面向其他成员提出了集体要价,呼吁成员在新一轮谈判中就模式1尽可能多地做出出价。这些成员在跨境服务上提出的集体要价,不仅反映了他们在模式1上的出口利益,也反映了跨境外包发展的新趋势和存在的困难。

跨境外包的发展趋势

服务贸易的模式1和模式2共占了世界服务贸易总数的50%,其中模式1占35%,模式2占10%-15%。世界跨境服务贸易金额从1995年的760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5000亿美元,增长了一倍。而服务的跨境出口从1995年-2000年间的5.4%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00年-2004年间的10%的年增长率。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趋势,一是发展中成员和发达成员在跨境服务方面均取得了快速的增长,而且发展中成员的增长近年来还超过发达成员。

另外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在商业模式上,服务提供的四种模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加深。如上所述,跨境外包主要是通过模式1完成的,但实际上,模式3和模式4在外包完成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由于国际分工的发展,大的跨国公司需要进行全球产业链的配置,他们通常需要设立附属公司进行离岸服务外包。而且,一家大的外包公司也必须在海外设立代表处或其他机构为其所提供的外包服务提供售后和客户服务,以赢得信誉和更多的客户。

这样,在另一国家设立了公司,也有了模式1的承诺来保障数据或服务传输的安全,但一项完整的外包还需要另一重要因素的参与,那就是自然人。外包公司需要短期的自然人移动,以进行三方面活动:一是派人与发包方进行商业谈判并签订合同;二是派出专家检查在外包地或内购公司的经营情况;三是在外包实施的过程中与客户当面沟通,及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虽然离岸外包从本质上来讲只需要模式1就可以完成,但最近外包发展的趋势证明,为了应对快速发展的商业现实,要求服务的所有四种提供模式在开放水平上要实行更高的自由化和更多的统一。

《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对跨境服务的承诺

目前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成员对模式1的承诺要少于对模式2和模式3的承诺水平。各成员在模式1的承诺方面都写了“不做约束”(即没有任何承诺),因为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成员认为许多服务通过模式1来提供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现在看来已是错误的了,因为技术进步已使以前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使许多的服务可以通过跨境方式来提供的技术因素有两个:一是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另一个是费用越来越低、质量越来越高的电信服务。这两项仍在进步的技术变革使人们可以不出门受到教育(远程教育),不出门可以看病(远程医疗),甚至不出门就可存款或购物(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

在这种技术进步造成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下,WTO成员纷纷提出要对以前认为不能做承诺的模式1重新进行审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度等成员要在WTO新一轮提出要对模式1做出更多自由化的承诺了。虽然技术进步了,但在服务外包自由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困难。

服务外包自由化谈判存在的困难

根据WTO的分类,服务贸易涉及160个部分和分部门,而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新的服务部门层出不穷,老的部门分类标准已不能够反映服务外包快速发展的现状。许多事实证明,新服务与老服务的结合,如电话呼叫中心服务(Telephone Call Center),虚拟主机和应用服务提供商(Web-hosting and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s)、病历抄写(Medical Transcript)、工资单管理服务(Payroll Management)、客户服务中心(Customer Service Center)等在经济生活中变化日益重要。然而,WTO成员只在其列入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中的部门承担开放义务,这些部门往往是根据现有分类(《联合国临时主要产品分类》)来划分和定义的。而现有分类已远远不能反映现实的发展和变化。在WTO成员的减让表中,你可以找到计算机服务,但找不到虚拟主机服务;你可以发现诊所和医疗服务,但却找不到病历抄写服务。如果由于技术进步产生的新服务和中间服务不能体现在WTO成员赖以做出承诺的分类当中,要想使成员做出开放承诺就很困难了。

推动跨境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谈判建议

为了应对服务外包出现的新问题,部分WTO成员提出了以下谈判建议,以确保在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中就模式1的自由化取得进展。

1、为了使成员在新一轮谈判中做出承诺,应开发出一个具有商业意义而且明确界定服务外包部门、分部门及相关服务活动的清单,该清单应该反映出服务外包部门出现的各类新的服务活动。

2、依据此清单,成员之间应该就承诺的性质达成一个集体的谅解。

3、使用模范减让表(又称为示范样本)的方式帮助成员在模式1方面做出承诺。

外包服务篇10

近期,北京服务外包企业的高管们,就如何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和服务外包市场变化,进行了多次讨论。现就大家的一些观点和建议整理归纳如下,希望能对业内的同仁有所帮助和参考。

服务外包市场变局

第一,对美国和日本市场的判断。美国,2009年前三季度离岸服务需求会开始萎缩。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对美国市场的风吹草动极为敏感。2008年10~11月,NASSCOM组团在美国行业协会的帮助下,走访了印度产业最大的50个美国买家,同时访问了奥巴马的竞选班子。

本次出访报告显示:在未来三个季度,印度面对美国的离岸服务市场需求会快速下滑,预计2009年印度IT-BPO产业将首次负增长,

美国买家表示:在本次经济危机过后,美国买家,会拓宽服务外包的行业领域,并进一步加大离岸业务份额。奥巴马的竞选班子承诺,不会限制美国服务外包买家的离岸服务购。

日本,多数买家2009年经营预算,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本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往年,12月日本企业会与关联企业或上下游企业,签署来年的供需契约。所以12月正是服务外包企业赴日营业的最佳时机。

今年多数对日服务企业高管未能如期成行,是因日本的买家正在修整或从新编制2009年经营预算。

第二,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印度IT-BPO产业,2007~2008财年实际增长为30%。原计划,2008~2009财年预计增长率为21%。到今年11月末,NASSCOM经初步测算预计2008~2009财年,印度IT-BPO产业会首次出现负增长。

几月NASSCOM赴美访问后得出判断:“未来服务外包产业仍有着广阔的前景,但2009、2010两年对印度来讲将十分困难。”NASSCOM认为,这刚好给了印度产业一个喘息的机会。2004~2007年印度产业连续四年高速增长,人力资源供给已经成为产业的瓶颈。

针对此次全球经济危机和未来产业的需求,NASSCOM帮助印度政府制定了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印度IT-BPO产业危机对策。对策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将近几年已进入产业但训练不足的员工,从业内梳理释放出来,在政府的资助下进行严格训练,为产业储备资源;

其次,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建设和政府的信息安全立法工作。为防范恐怖威胁,政府加强灾难备份体系建设,并在现有的五个主要离岸服务交付城市之外,以通信和宽带网络建设为核心,开发六个新的IT-BPO交付城市。新城市,以国内服务交付为起点,逐步形成国际交付能力,并为国家储备离岸交付能力;

再次,为解决长期人力资源储备问题,NASSCOM在印度政府的支持下,正在与周边国家讨论,整体输出印度IT-BPO产业模式(政府-协会-企业-市场模式);

最后,为应对09、10年离岸需求的下滑,NASSCOM帮助政府提振印度国内IT-BPO需求,与政府协调启动国内市场。

NASSCOM对未来市场的估计:2009~2010年度,印度离岸市场收入会出现下滑。两三个季度内,金融、汽车、能源方面的服务需求,会快速下降,今后两年,欧美市场格局仍然稳定,亚洲市场是NASSCON非常看重的未来增长点。

第三,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离岸市场现状。对日服务外包,仍占我们服务外包离岸市场50%。据GaRner日本公司统计,2007年中国对日服务外包出口额为16亿美元,主要业务仍是依靠成本优势为日本服务商作程序开发与测试,中国服务供应商仅是日本本土服务供应商的后台工厂。

对美业务,直接进入美国行业市场和到岸服务的企业和服务规模都极为有限,多数企业在为跨国服务提供商作下游开发和测试工作。多数国内服务外包企业,还没形成行业咨询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在国内和海外行业市场上竞争力较弱。

第四,我国软件与IT服务市场。国内的银行、金融、电信、能源、企业IT服务市场,已经开始启动,但物流、政府、财务等市场尚未真正打开。

以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数据为例,2007年中国软件产业收入规模为5800亿人民币。如按照印度IT-BPO的统计口径计算,收入中可纳入服务外包的收入规模约占一半左右,折合约420亿美元、同期我国的离岸服务外包收入约30~35亿美元(合计约450亿美元),可见我们的整体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与印度可比。

差异在于,我们的离岸份额不足10%,而印度离岸规模为70%。由此可见,我们企业有着与印度企业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国本土的服务供应商,应向海外的行业客户或跨国服务供应商,学习过程改进经验、提升服务能力成熟度、学会适应客户文化、积累行业经验。

第五,对经济与市场前景的判断。业内多数企业家认为:本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危害程度,要在2009年中才能完全看清,经济能否稳定下来取决于美国人不再搞出新花样。

服务外包市场最坏的时刻会在是2009年下半年到来,企业将于2009年进入调整和整合期。之后,随着经济危机的缓解,全球服务外包需求会加速发展,会快于经济复苏的脚步,可服务外包的行业会更多、领域会更宽、离岸份额的比例会更高。当然,买家将更加关注服务企业规模、多点交付能力和安全。

企业应对策略

第一,企业要特别关注全球经济危机的走势,注重经济前景与国内外市场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可行的经营战略,第二,企业应规模与质量并重,应收缩或砍掉亏损或利润率偏低发展空间有限的产品线,强调产品线质量。

第三,内部考核,利润率指标应优于收入指标,客户品牌应不再是企业追逐的首要目标(企业与政府不同,应更加实际)。第四,放弃或压缩,离自身主业较远的不熟悉的业务,集中精力于自己熟悉的有技术和经验积累的业务上来。

第五,有计划的积累行业经验,逐步在一些行业中形成咨询和解决方案能力,为将来的市场竞争储备实力。第六,注重企业的财务管理,保持良好的资产负债水平和合理的现金储备,最好有支撑企业六个月运转的现金储备。

第七,争取海外行业订单,要特别强调与企业的交付能力匹配。比如餐馆前台写单的人,一定要非常了解餐馆厨房的资源储备情况与厨师能力,推销自己擅长的菜品。第八,研究各级政府颁布的政策,充分利用政策资源,支持企业渡过最困难的时间(税收、人力资源、海外发展、出口支持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