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四年级下册十篇

时间:2023-03-16 11:59:45

诗歌四年级下册

诗歌四年级下册篇1

一、珍惜粮食的古诗

锄禾

唐·李绅(一年级上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含数字的古诗

山村

宋·邵雍(一年级上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三、含夸张的古诗

1、夜宿山寺

唐·李白(二年级上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二年级上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秋浦歌

唐·李白(五年级上册)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四、描写长江、黄河的古诗

1、凉州词

唐·王之涣(六年级上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浪淘沙

唐·刘禹锡(六年级上册)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五、惜时

1、汉乐府民歌

《长歌行》(一年级下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六、描写除夕的诗

元日

宋·王安石(三年级上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七、诗中草

敕勒歌

北朝民歌(三年级上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八、诗中山水

1、绝句

唐·杜甫(一年级下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二年级下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九、诗中海

浪淘沙

唐·白居易(五年级上册)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十、诗中风

赠花卿

唐·杜甫(三年级上册)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李峤(二年级上册)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十一、歌颂母爱

游子吟

唐·孟郊(三年级下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二、以物喻人

石灰吟

明·于谦(三年级下册)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十三、其它写景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三年级下册)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舟夜书所见

诗歌四年级下册篇2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分类

所谓节令,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后来发展为二十四节气。而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节令诗中,作者借其所描写的不同节日与风俗,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思想情感。教材中的节令诗(广义上词也属于诗歌,所以节令诗词可简称为节令诗),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教材中的节日诗词

苏教版语文教材写节日的诗词有五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均为七年级上册)。所提及的节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有春节、中秋和重阳。清明既是节气又兼节日,虽为节日,但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因此将清明归入时令一类,此处不再赘述。首先看古诗里对春节的描写。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是夏历的一岁之首。春节表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时间为夏历的正月初一,辛亥革命后,为了与世界历法同步,我国开始推行公历纪年,定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夏历一月一日为春节。春节广义上并不是指正月初一当天,从祭灶到元宵约二十天期间皆可称为春节。从节俗看,春节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包括贴春联年画、吃团圆饭、放爆竹、亲友贺年等。教材中所选的北宋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四年级上册)就描写和反映了这一习俗。诗题《元日》所指的就是正月初一。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交代了当时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另一习俗是饮屠苏酒,诗人于是写到:“春风送暖入屠苏”,古代的习俗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全家人先幼后长,来饮屠苏酒(美酒名)。[1]末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交代了古时春节的另一习俗,在正月初一这天,人们用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是用桃木写的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之来压邪,与现今的贴春联年画有些类似,王安石的诗歌说明在北宋时期民间便有这种习俗了。换新桃符表达了人们渴望新年万象更新的美好祝愿,也有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家人平安的寓意,其次是对中秋节的有关描写。中秋节作为我国另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合家团圆的心愿,包括对月亮的特殊情感。但中秋成为法定节日的时间较晚,北宋太宗时才定为官方节日。具体时间是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恰逢三秋之半,仲秋之中,故亦称为“仲秋节”;又因为此节在八月,适逢秋季,所以又称为“秋节”和“八月节”。节俗有赏月咏月,吃月饼,家人团圆。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七年级上册)一诗,其中有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正说明了当时中秋赏月的习俗。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序是一首著名的咏月词,开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句已经家喻户晓。之前的小序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背景。此次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大约四十一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来山东密州做地方官,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未见。此时正值中秋,作者醉酒诗兴大发,于是赋词表达与手足深情,又表现出中秋应当赏月和团圆的节俗,还提及了赏月时饮酒的习俗。古代,人们庆祝中秋由来已久。《周礼•春官•竽章》中云“中春、昼击土鼓,咏诗以避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2],即在周朝时期,其节俗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每逢秋分会举行迎寒和祭月的活动。从汉魏到南北朝,中秋的节俗才从祭月发展到赏月。如汉代枚乘《月赋》、南朝梁沈约《咏月诗》等[3],都说明了当时社会赏月之风盛行,而现在的节俗是唐宋以后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最后为重阳节的民俗描写。在古人的观念中,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所以称为重阳[4],节俗有登高、赏菊和佩茱萸等。重阳登高大约萌芽在汉代,其原始意义是驱邪免祸消灾。登高野宴也成为了主要的内容。[5]届时,人们登临高山或其他高处,饮茶酒,插茱萸,形成复合型的节俗活动,所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或茱萸节。王维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诗句后两句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体现了佩茱萸和登高这两个重要的节日习俗。此外重阳节正值秋季,正在盛开,因此还有赏菊和饮菊酒之俗。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就说明了这一点。

2.教材中的时令诗词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时令诗词有五首:《春夜喜雨》和《春晓》(均为二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观刈麦》(均为七年级上册)。先看对“雨水”的描写。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历史上很早就有相关记载,《礼记•月令》中有“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6]时间是公历二月十九左右,物候是气候回暖,雨水连绵。杜甫的《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反映了这一节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在雨水前后有大量降水过程,天气渐暖,预示春天已经到来。此外民间又有“以雨水为二月节”的说法,即把雨水作为农历二月的开始。再看“清明”这个时令。民俗节日中,节气兼节日的唯有清明,因此显得十分特别。由于还有插柳和祭扫祖先的节俗,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为插柳节和拜扫节。时间大约是公历的四月五日,物候有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宜春耕春种。晚唐的杜牧长于近体诗中七绝这一艺术形式,被选入教材的诗歌是《清明》(三年级下册),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说明了降雨的物候。节俗有:扫墓祭祖,春游踏青。祭祖扫墓是清明时的主要节俗,包括坟前祭拜和培修坟墓两个方面。唐玄宗鉴于当时寒食上墓风气之盛,下令民间在寒食扫墓;又由于两者时间相近,所以寒食节的部分节俗与清明发生关联,后来清明扫墓就沿袭下来。[7]清明正值暮春,人们把扫墓和郊游巧妙地结合,使得踏青也成为一项重要节俗。踏青时有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杜牧所写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处,一语双关,说明人们祭拜祖先时庄严神圣而心情沉重;绵绵春雨又使人们更为愁苦,如同“断魂”一般,这是时令引起的人们情绪上的变化。最后谈谈“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因为此时适宜种植如稻、麦等有芒的农作物,所以称之为“芒种”。[8]时间是公历六月六日左右,物候有:炎热潮湿,梅雨不断;节俗有:夏收夏种,饯别花神。白居易在《观刈麦》(七年级上册)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芒种时节小麦成熟,人们忙于在入梅前收割小麦。此处讲的就是芒种节气前后农民收麦时的农忙场景。此外,芒种节气过后,春花多凋谢零落,预示着花神退位,因此民间也有饯别花神的节俗。[9]

二.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写作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节令诗都比较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而生动。虽然描写的节令并不相同,但是都描写了相应的节日或者时令所特有的风俗与物候。

1.写作手法:白描为主,借景抒情节令诗的描写相对应节令的物候和节俗,通常都使用白描手法,如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或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都是直接描写物候和节俗,十分生动形象。此外,借景抒情也是主要的写作手法,不同的物候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正因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因此“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抒感的目的,例如,“雨纷纷”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借雨天表达了对祖先的悼念崇敬之情。此外如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巧用对比,但相对白描和借景抒情来说对比的手法出现较少。

2.修辞艺术:使用多样,相得益彰节令诗喜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夸张、通感等,都比较常见,这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精湛技艺。A.对偶:整齐悦耳,凝练和谐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如律诗的中间两联均要求对仗,节令诗中这种手法也有,如苏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句既朗朗上口,又起到了比较的作用,人的离合如月的圆缺,更好表达出对于手足分别、人生无奈的感慨。又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手法。B.比喻: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在节令诗中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用本体、喻体的有关文字,找出了事物的相似点,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如“天街小雨润如酥”,意思与“润物细无声”类似,但是以“酥”喻春雨,更能表现出春雨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强大力量,正因为如此,韩愈的这首七绝就令人耳目一新了。C.夸张:借助想象,引起共鸣夸张也是节令诗中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适当的夸大需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既能表现出阴雨不断使行人心情沉郁,更能表现出扫墓时的庄严而神圣。D.通感:感同身受,真情流露节令诗中广泛运用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如苏轼的词句“高处不胜寒”,使用非常精妙,有空灵蕴藉之感。[10]作者虽未曾去过天上,但是通过想象之语使人如身临其境,通感能表达作者与笔下人物同样的情感。

3.语言风格:典雅含蓄,通俗质朴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典雅含蓄之美,通过描写景物,创造意境,为表达情感服务,节令诗也是如此。“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借这种浪漫想象之语,表达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一般来说,节令诗多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语言不夸饰雕琢,而是朴实平易,如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直言明说,今天读来仍然通俗易懂。

4.形式体裁:古体近体,诗词兼具教材中诗歌的形式多样,如《观刈麦》(七年级上册)是古体的乐府诗,《春晓》是五言古诗,因为近体诗不押仄声韵。《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均为七年级上册)等都是近体诗,且都是七言绝句;《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是五言律诗。除了诗歌,还有词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

三.研究古代节令诗的现代意义

学习古代的节令诗词,不仅与今天的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有关,而且对现代的许多读者都有启发意义,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1.拓宽学生与读者知识视野的意义

在节令诗的研究及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文学的内容与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也会让同学们了解古代民俗的特点,甚至比较古今民俗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扩充语文教学知识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可谓事半功倍。同时,对于成人读者来说,在阅读这些节令诗时,因为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也能促进人文学科不同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文学民俗,都会加以了解,从而拓宽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2.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当今现代社会,少数人重视物质财富,忽视精神生活,民俗节日的氛围不浓,逐渐式微;一些年轻人追究时尚,看重“洋节”,因此,保护传统的民俗节日迫在眉睫。学习节令诗词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能起到保护传统、传承文明的作用。这些节令诗词,有助于学生和普通读者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诗歌四年级下册篇3

关键词:李白诗歌;教学价值;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一、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内容和价值

1.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李白诗歌的比重有所不同。比如:人教版课标本中一共选入了五首,它们分别是第一册的《静夜思》、第四册的《望庐山瀑布》、第五册的《望天门山》、第七册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第八册的《独坐敬亭山》。人教版课标本是辽宁一些地方使用的语文教材,如北票等地。而沈阳市以前用的语文课本是北师大版,现在只有六年级在用,它包括的李白诗歌比较少,课内只有两篇,分别是第四册的《早发白帝城》和第十册的《秋浦歌》。而现在沈阳市小学五年级以下的学生都用的是语文S版,它囊括的小学李白诗歌比较多,它们分别是第一册的《静夜思》、第二册的《古朗月行》、第三册的《望庐山瀑布》、第五册的《早发白帝城》和第九册的《望天门山》。还有一些语文版本,但它们的课内选材都离不开上面所提到的诗歌。此外,即使在课内没有选入的,在课外读物中也能见到。

2.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价值

(1)追求生命的自由。李白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立功和享受;他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2)展现丰富的想象。通过想象,李白为世人展现了无限广阔的幻想世界和壮丽多彩的形象领域。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创作过程中,他的感情往往如喷涌而出的洪流,其间包裹着强大的力量。放荡不羁的气质、傲世的人格、易于触动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歌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二、小学李白诗歌的教学现状分析

1.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现状

小学教师在教小学生学李白诗歌时,比较注重小学生的背诵。这对小学生是有一定好处的。因为小学所选的李白的诗歌都是经典,反复诵读又是孩子的喜好,这样就能很好地利用小学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朗读随意化。语言精练、节奏感强、饱含感情,格律诗还讲究平仄对仗,这些都是诗歌所独有的特点。因此,诗歌朗读应该有讲究,不能等同于散文。

(2)诗意理解表面化。诗歌是通过一定的意象和意境,常借用拟人、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表达诗人的意愿和感情,往往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教学李白诗歌更应引导学生感悟意境、意趣,体会真挚情感,把握诗的“意境”所在,从而受到启迪熏陶和感染。

2.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1)教育理念有待改变。在中国,教育理念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过去中国基础教育应试风气盛行,不仅由于考试制度,它还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从很早时候起,中国人就把读书做官等同起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样读书,功利性强,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知识本身的意义。而李白诗歌气势恢弘、意境深远,光把诗歌简单地背下来,会使李白诗歌的教学失去很多韵味和乐趣,使小学生不能感受到李白诗歌的神韵。

(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选择的课题可能不是教师规定的,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对于小学李白诗歌的教学,教师要理解其特点,就要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对当时的历史和文学背景应该有深入的了解。

三、小学李白诗歌的教学改革措施

1.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1)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诗歌中的“意”就是指情意,就是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着诗人的内心感情;“境”就是境界,是经过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画卷。在教学小学李白诗歌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

(2)有感情朗读,感受音乐美。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诗歌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富有音乐美,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李白对选韵很讲究,选用的韵都与所表达的内心感情相切合。富有感情的诵读,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2.课外教学改革措施

诗歌四年级下册篇4

关键词:云南诗歌总集;地方类;范畴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2-0000-00

云南古代诗歌总集的纂辑从明代开始,清代渐趋发展繁荣,至民国为止,共产生诗歌总集二百余种,在全国范围来看,也算较为突出的现象。云南诗歌总集具有多方面的探究价值,本文对云南诗歌总集的范畴予以初步界定,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这部分文献资料的重视。

总集与别集相对而言,合收多个作家的作品,其形式可以是选集、全集、丛刻等。我国文学文献中“总集”起源很早,后成为文献分类中的一个重要部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总集类”序云:“文籍日兴,散无统纪,于是总集作焉。一则网罗放佚,使零章残什,并有所归;一则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是固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矣。三百篇既列为经,王逸所裒,又仅《楚辞》一家,故体例所成,以挚虞《流别》为始。”[1](下册,P1685)这段话阐明了总集的起源及价值,因《诗经》被列入经部,《楚辞》又别为一门归入集部,故一般认为总集始于西晋挚虞《文章流别集》;随着时展,总集的体例不断完善,类型日益繁多,或网罗放佚、旨在求全,或删汰繁芜、旨在求精,多侧面地展示文学创作的实绩。

明清时期,地域诗歌总集的纂辑渐趋兴盛,这些文学资料成为今天我们研究古代地域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云南诗歌总集即属地域诗歌总集的范畴,对其予以界定时,诗作者的籍贯以及选诗的范围,都应该作为考察区分的要素。

对云南诗歌总集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所谓狭义,即通常意义上的云南地方类诗歌总集。浙江大学教授朱则杰先生在《关于清诗总集的分类》一文中,对地方类诗歌总集这样界定:“与全国类相对,一般明确限收单个省份以下地区之作家,传统目录学通常称之为‘郡邑’之属。其中一部分可能附录有关外地作家,但明确以‘寓贤’处之,而立足点则仍在本地。”[2](P101)上述观点客观地概括了地方类诗歌总集的实际情况。关于云南地方类诗歌总集的范畴,可从地域、体裁、时段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一是地域。云南地方类诗歌总集,至少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其一,总集所收录的诗作者籍贯属于云南省①。至于云南诗歌总集兼收“寓贤”,此为地方类总集的一个通例。

较为常见的方法是,将“流寓”独立出来,与“方外”、“闺秀”之属集中置于卷末。如袁文典、袁文揆同辑《滇南诗略》卷四十三至四十五,收录“流寓”刘范、倪蜕、吴铭道等七家诗作;又如袁嘉谷《滇诗丛录》卷九十九,收录“流寓”支渭兴、方光琛等十八家诗作。

另外,地方类总集也收录与本地区相关的外地作家作品。部分总集有内编、外编之分,将本邑人之诗文与外属人之有关者分开编排。如方树梅辑《晋宁诗文征》,《诗征》分为《内编》七卷、《外编》三卷,《文征》分为《内编》六卷、《外编》四卷。内编采录晋宁本邑人作品,外编则采录外属人有关晋宁之作品。又如王灿、李鸿祥同辑《玉溪文征》卷首《内篇》序云,“属于邑人者为内篇,与县人及县事有关者为外篇”[3](第1a页),等等。此类总集多收录省外诗作。

又有将土著、流寓及其他相关诗人诗作混为一编,未作区分者,如李根源辑《永昌府文征》。该集“于郡人著述外,凡前人诗歌、撰著与斯土有关之作,亦最录焉”[4](第1册,P8),“凡筹边驻节、经略南徼,涉及永人、永事、永地之撰著足资稽探者,录焉”;“凡四方来官吾永,或游踪曾至吾永,或移家寓居吾永,其所载笔足备掌故者,录焉”;“凡足迹虽未至吾永,而记述、序论、投赠、遥怀有关永人、永事、永地者,录焉”[4](第1册,P15),等等。编者并未将其纳入土著、流寓或内编、外编等门类,而是以时代先后为序,置之于“自汉、唐、宋、元、明、清以迄于民国”的框架之下[4](第1册,P12),如《凡例》云,“凡排列先后、分类次序,一依撰人时代为断,游宦、流寓以莅永岁月为衡”[4](第1册,P15)。该集收录极为庞杂繁富,可视为地方类总集中收录与该地区相关作品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特例。

其二,总集的选诗范围立足于云南,在层级上可分为省、府、厅、州、县级,甚至乡一级等,着眼于该地域诗歌文献的辑存。例如袁文揆、袁文典同辑《滇南诗略》为云南省级诗歌总集,萧声辑《江川诗征》为江川县级诗歌总集,李启慈辑《阳温暾诗钞》为和顺乡级诗歌总集等。

但是,云南地方类诗歌总集还可能包括少数其他情况。一种情况是完全收录外地人所作与云南相关的作品。如福建林绍年辑《滇闱唱和集》,收录监临滇闱同寅唱和之作;山东蔡振中辑《昆海联吟》,收录因委办滇铜事,先后宦滇同人酬赠之作等。尤为典型的当属方树梅辑《历代滇游诗钞》,搜采省外人仕宦、幕客、谪戍、经商以及游历滇南所作之古近体诗。该集对于考察游客与滇省文化之关系,以及编写云南文学史、云南古迹名胜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另一种情况是所收作家已经超出了一省范围,甚至遍及全国。如张维翰辑《丙子螺峰登高诗集》,参与集会的诗人不限于云南本省,其中胡道文系四川蓬溪人,周晋熙系安徽怀宁人,何孝简系四川郸县人,童振藻系江苏淮安人等。上述两类总集所收虽溢出云南一省,但以云南为明确着眼点,所以仍视之为云南地方类诗歌总集。

二是体裁。总集收录的文体主要是诗,但有的同时兼收词、文等。例如王灿、李鸿祥同辑《玉溪文征》与方树梅辑《晋宁诗文征》,收诗、文两类;李根源辑《永昌府文征》收诗录、文录、纪载、列传四类等。对于这类诗、词或诗、词、文、赋等兼收的总集,本文仅考察其中的诗歌部分,其他则不论。

三是时段。本文考察的云南诗歌总集,系自明代以迄于新中国成立(1949年)之前所编定者。也有极少数总集如方树梅辑《历代滇游诗钞》与《历代滇诗选》、袁嘉谷《滇诗丛录》等,卷帙浩大,最终定稿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再说广义。云南地方类诗歌总集代表了云南诗歌总集的主体部分,但笔者以为尚不能囊括云南诗歌总集的全部。要全面地描述云南的诗歌总集编纂活动,更进一步考察云南诗坛与省外的交流互动,则云南诗人所辑全国类以及其他省之地方类诗歌总集,包括少数收录云南人外地为官时与当地士民唱和诗作之总集,理当都在考虑范围之内。

如李因培辑《唐诗观澜集》与释元位辑《净檀诗粹》、《音吼庵选诗》(又题《历朝名诗》)等,前者收录有唐一代应制及试帖诗作,后者收录历代方外释子及有关诗家诗作,这类总集着眼于全国,系全国类诗歌总集。将其排除在外,则云南诗歌总集纂辑的全貌得不到展现,真实水平得不到反映,相关认识也只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如果意在通盘考察云南诗歌总集纂辑的全貌,那么对其范畴当取广义的理解,即包含云南地方类诗歌总集,以及云南人所辑其他类型诗歌总集。

据此,丁应銮辑《落花诗刻》,收录云南、江南(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诗家同题唱和之作,系清代全国唱和类总集;师范辑《雷音集》,收录望江先哲之诗文,系通代安徽地方类总集。凡此种种,云南人所编纂其他类型之诗歌总集,不论着眼于全国或云南省外其他地域,其总体数量虽不多,但从展现云南总集编纂实绩的角度出发,均当纳入云南诗歌总集的范畴。

至于部分收录云南诗作的其他全国类诗歌总集,规模较大者如钱谦益辑《列朝诗集》、姚辑《诗源初集》、王昶辑《湖海诗传》、陶煊与张灿同辑《国朝诗的》等,规模较小者如周长森与俞敦培同辑《恬园唱和诗钞》等,虽收录云南诗人诗作若干,因所占比重很小,且并不着眼于云南,故不纳入考察范围。

关于云南诗歌总集的范畴,还有以下几点需要加以说明。

首先,诗歌总集与别集之间可能存在交叉的情况。

一是总集中包含别集。

凡是丛刻形式的总集,以及总集内部各家单独成卷并有专名者,其各家作品都可以视为别集。如王灿辑《滇八家诗选》,该集所收八家,人各一卷,卷次相属,顺序为钱沣、黄琮、戴孙、朱、赵藩、张星柳、陈荣昌、李坤。各卷分别题“×××诗选”,均可视为别集,《中国丛书综录》即据此予以收录[5](第1册,P882)。如赵藩辑《呈贡文氏三遗集合钞》,依次收录文祖尧《明阳山房遗诗》一卷、《遗文》一卷,文俊德《余生随咏》一卷、《醉禅草》一卷,文化远《晚春堂诗》八卷;李根源辑《天叫集脉望集残诗合刻》一卷,收录陈佐才《天叫集》、刘联声《脉望集》等,均属此类。

其他总集中附带收录别集的情况也不少见,如李根源辑《永昌府文征》仿丛书之例,收录张含、徐崇岳、赵文哲、袁文典、袁文揆等三十余家别集;尹家令辑《明朗墨集》,收录其父尹乃灏《修竹山房稿》及自著《橘庵诗文录》;王灿、李鸿祥同辑《玉溪文征》,卷一收录陈表《草池遗诗》,卷二收录严天骏《仲叟诗存》,卷三收录李鸿祥《杯湖吟草》等。

二是别集中包含总集。

某些作家别集特别是内部划分小集者,其中也可能包含诗歌总集,大抵以唱和类居多。如杨绍霆《味苍雪斋诗选》十二卷,内分《南来草》、《仁湖草》、《须江草》、《菰地草》等,末卷《浔水联吟》收录孙夔、张、姜宫绶、项兆松等二十三家诗人与之唱和的诗作若干首。

又有以附录形式收录总集者,如董正官《续漱石斋诗文稿》三卷后附录所辑《兰溪唱和集》一卷,此卷所收系“宰安溪时,因案下乡,致慨所作,邑士民感而和之也”[6](第2b页),可知乃士民唱和之作。又如谷际歧《西阿先生诗草》三卷,附录其所辑《九峰园会诗》一卷。

其次,总集内部又套有其他诗歌总集。

一是总集分为若干卷,每卷各为一种总集,类似于小型总集汇编,所收多系唱和题咏类诗歌总集。如姚文栋辑《天南同人集》四卷,卷一为《初勘缅界记弁言题词》,卷二为《亚细亚会同人图题咏》,卷三为《中秋夜滇池望月诗》,卷四为《秋夜游金沙江图题咏》;冯誉骢辑《阳关三叠》三卷,卷一为《螳川骊唱》,卷二为《后螳川骊唱》,卷三为《阳关三叠》。

二是总集内部包含其他总集。如方树梅辑《张溟洲先生祠祀录》二卷,收录各家诗作若干首之外,又于卷上收录一部山东省唱和类诗歌总集《甘棠遗爱集》,卷下收录一部全国唱和类诗歌总集《都门九友歌》及一部全国题画类诗歌总集《大海观澜图题词》。

诗歌总集附录其他总集的情况也有,如丁应銮辑《仙馆唱酬》一卷,其民国重刻本附录其曾孙丁鹤年所辑《娱庶舫拾遗》,系全国唱和诗歌总集附录家族文章总集。

要补充的是,有的家谱、族谱中也收录小型诗歌总集。如杨如轩辑《盘谷汇编》(又题《杨氏家谱》),卷一为《宾川赤石崖杨氏家谱》,卷二为《杨太夫人眉寿集》,卷三为《杨太夫人百岁歌诗文集》,卷四为《杨太夫人荣哀录》,后三种均系题咏类总集;方树梅辑《晋宁方氏族谱》,卷八附录《诵芬集》一卷,系家族类诗歌总集一卷,卷九至卷十一附录《光宠集》三卷,系方氏历世交游唱和总集;庾恩荣辑《墨江庾氏家乘》,卷一《庾园求幸福斋述德颂芬录》系题咏类总集。

再次,部分总集与诗话、诗评也有近似之处。

部分诗话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保存文献,类似于总集。如檀萃辑《滇南诗话》,卷首钱《〈滇南草堂诗话〉序》阐明编纂之缘起:“默斋先生[檀萃,号默斋]道行于滇二十余年,滇人士从之游,门墙极盛。开草堂行诗教,与诸弟子言诗。先生话之,弟子录而编次之,曰《滇南草堂诗话》。”[7](卷首,第1a页)

全书凡十四卷,分九类:卷一为“滇会”,“滇会者,诸先流寓滇南,为文酒之会而昌诗也”,“凡十六贤”[7](卷一,第1a―b页),录流寓滇南者之诗会;卷二至卷五为“滇宦”,“纪宦游也”[7](卷二,第1a页),录滇宦与之交游者;卷六为“滇客”,“滇虽万里,来游者多,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不是过矣”[7](卷六,第1a页),录滇游与之酬唱者;卷七为“滇友”,“滇友者,友滇之贤士大夫而相与倡诗也”[7](卷七,第1a页),录师范、袁文典、袁文揆、李合、李凤彩、陈、余淳、大可山人、水衍、刘大绅、杨元裕等相与为友者十一家;卷八至卷十为“滇徒”,“草堂谪居,无所得食,聚徒讲学,利其修脯以自给,其徒渐盛,乃遂称诗”[7](卷八,第1a页),分上、中、下卷,录门弟子若干家;卷十一为“滇庭”,录其长子檀沐清《迎云集》,次子檀一清《侍云集》;卷十二为“滇淑”,“所纪皆寅好宾友间杂以问,而知其贤淑者,故录而著之,以扬彤管之休”[7](卷十二,第1a页),录宾友女眷之诗;卷十三为“滇外”,录方外仙释之流;卷十四为“滇记”,“滇记者,居滇之杂记也”[7](卷十四,第1a页),录《居蛮十三则》,《侨池十三则》。以檀萃为主线贯穿全集,录九类诗作若干首,不相涉及者不录,类似于故旧集。从上述具体情况来看,我们有理由将其归之于诗歌总集的范畴。

总集与诗评诗论著作之间,也有相似者。如段永源辑《杂诗辨体》二卷,该集以辨析诗体为宗旨,取汉魏以来杂诗之各体以及杂韵诗,一一分辨体制。以诗体为纲,收录名家诗作若干首,可视为按体裁编排之诗歌总集。

最后,某些总集与方志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叉。

在方志的撰写中,“艺文”部分不可或缺;反之,某些总集的材料,或部分或全部来源于方志。如朱光鼎辑《宣威州志诗钞》及缪果章辑《宣威县志艺文钞本》,选诗材料分别来源于《宣威州志》、《宣威县志稿》二书,上述两部总集均由方树梅署题,可视为两种半成品形态的地方类诗歌总集。

另外,部分云南地方类诗歌总集也是方志纂辑过程中的衍生品。如《蒙化诗文征》钞本,书封题“通志采访”;《缅宁诗文征》钞本,书封题《缅宁县征集通志稿》;《腾冲诗文征》钞本,其中《腾冲古今文钞》书眉题“通志材料”;《呈贡、禄劝、大姚、龙陵等县诗文》钞本,其中大姚县钞本书眉题“备通志之采”等。可知,上述总集资料即来源于纂辑通志时的采访所得,系民国《新纂云南通志》的附带产品。

综上所述,在对云南诗歌总集予以界定时,应从考察云南诗歌总集纂辑活动全貌的角度出发,其范畴应当包括云南地方类诗歌总集,以及云南人所辑其他类型之诗歌总集。在形态体制上,云南诗歌总集与别集、诗话、诗评等都有交叉近似之处。

[参考文献][1]永等.四库全书总目[Z].北京:中华书局,1965.

[2]朱则杰.关于清诗总集的分类[J].甘肃社会科学,2008,(1).

[3]王灿、李鸿祥.玉溪文征[Z].民国三十七年(1948)刻本.

[4]杨文虎、陆卫先主编.永昌府文征校注[Z].云南: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

[5]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诗歌四年级下册篇5

【小学一年级】 

 上册:《画》高鼎《画鸡》唐寅,《静夜思》李白,《悯农》李绅 

《画》 (清)高鼎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 】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敕勒歌》北朝民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 】 

上册:《小儿垂钓》胡令能,《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过故人庄》孟浩然,《大江歌罢掉头东》周恩来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下册:《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乡村四月》翁卷,《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渔歌子》张致和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学五年级】 

 上册:《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张籍,《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1961年12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下册:《凉州词》王之涣,《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杨万里,《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辛弃疾 ,《浪淘沙》刘禹锡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小学六年级】

上册:《一字诗》陈沆,《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杜甫,《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天净沙·秋》白朴,《逢入京使》岑参,《马诗》李贺

《一字诗》 (清)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下册:《明日歌》钱鹤滩,《元日》王安石,《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七步诗》(三国·魏)曹植,《鸟鸣涧》王维,《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江畔独步寻花》杜甫,《石灰吟》于谦,《竹石》郑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已亥杂诗》龚自珍,《浣溪沙》苏轼,《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明日歌》 (清)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诗歌四年级下册篇6

小学现代诗是现行各类版本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课文的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盲区,全国各类教育报刊也鲜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面对这类课文,很多一线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去把握。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研训员蒋成云老师组织当地相关学校语文骨干教师对这类课文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思考,本期特刊发相关专题文章,供大家学习,也希望引发大家对这类课文的教学有更多的思考,进行持续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又叫儿童诗,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歌,所以这类诗歌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多的篇幅。那么这类诗歌,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教学这类诗歌必须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 咀嚼语句,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现代诗更是如此。这类诗歌的教学应关注儿童语言的学习,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感受语言的精妙,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获得美的享受。

【案例呈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这四句诗: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师(出示长江流域图):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她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东大雪山,横贯我们祖国大地,流经10多个省市,最后流入东海,奔向太平洋。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这四句诗,你有什么发现?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生:我发现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长江水的流动写成了人在走路和跑步,我是从“走”和“奔”这两个词感受到的。

师:这两个词能不能交换,为什么?

生: 不能交换。一个“走”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春天来了,大雪山上的雪水慢慢融化,此时的长江如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悠闲地散步。

师:还像――

生:还像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慢慢地走来……

师: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生读这句诗)

师:一个“走”字,让你想到一位悠闲散步的少女和一位慢慢走来的绅士,一个“奔”字又会让你想到哪些词语?

生:波涛汹涌。

生:波澜壮阔。

生:千军万马。

……

师: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长江?

生:此时的长江奔腾咆哮,一路狂奔,向东而去。一路上,她汇集了许多条支流,气势越来越大。

师:谁来把这种奔腾咆哮的气势读出来?(生练读)

师:这四句诗让你感受到了长江在空间上跨度很大,像一根长长的纽带,贯穿祖国大陆。

师:这四句诗还让你感受到了长江怎样的特点?

生:我发现长江是由西向东流动,距离很远。

生:我发现长江的水流很有特点,上游水流很舒缓,越往下流得越急。

生:长江真是无穷的源泉,水流奔腾不息。

……

【点评】该教师在教学中能紧扣“走”和“奔”两个关键词语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咀嚼词句,走进诗歌。通过词语的换位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用词的准确,读出长江上游雪水融化的缓慢过程和下游向大海流去时奔腾咆哮的特点,既体会到诗歌用词的准确,又积累词语,生成语言,感受拟人写作手法的形象与生动。

二、 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生动的画面

诗歌最大的特点是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蕴含丰富的画面。儿童是最富于想象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因此,教学现代诗必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文本对话,在对话中走进诗歌奇妙多姿的画面,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展现童真童趣。

【案例呈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你能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这两个小节的结构一样,都有“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三句话。

生:我发现开头是说“荒山野岭”,结尾却说“青山碧岭”,这两个词是一组反义词。

师:读着“荒山野岭”这个词语,联系我们刚才所学的内容,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千年的山岩,光秃秃的,在烈日下曝晒。

生:寂寞多年的荒山,一片荒凉。

师:读着“青山碧岭”这个词语,你的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们仿佛看到了山上到处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一片生机勃勃。

生:我们仿佛听到了小动物欢快的嬉戏声以及小鸟在枝头快乐的唱歌声。

生:我们仿佛闻到了阵阵树木的清香。

师:再读读这两个小节,你还能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原来的荒山野岭,经过少先队员的植树,现在已经变成了青山碧岭。

……

【点评】在学生学习整首诗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的首尾进行比较,在对比中发现诗歌写作的特点,同时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荒山野岭”和“青山碧岭”展开想象,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把抽象的诗歌语言转化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美妙的画面中展现植树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植树的好处,深化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理解。

三、走进场景,体悟诗歌真挚的情感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诗歌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诗句所描绘的场景往往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我们教学现代诗应紧扣住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由情境走进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体悟诗人所抒发的真挚情感。

【案例呈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片段。

师:你觉得长城“奇异”在哪呢?

生:长城像巨龙,很长。

师:有多长?

生: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师:(出示地图)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有一万多里,所以长城又叫――万里长城。如果每天走100里路,那么需要走100多天呢。你能读出它的“长”吗?(生读)

师:为什么诗中不说像巨龙“爬”行在大地上?

生:“穿行”更能显示出巨龙磅礴的气势。

生:“穿行”把龙写活了,更加表现出长城的雄伟壮丽。

生:“穿行”说明山海关到嘉峪关之间有很多山,长城是建在很多山的上面。

师:想象一下,“巨龙”穿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用手势来演示一下吗?(生演示)请你再演示一下什么叫“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生演示)把你的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谁能上黑板,用简笔画把长城穿行在大地上的样子画出来?(生上来画出群山和“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长城)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长城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雄伟壮丽) 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面对这样的长城,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在那个时候就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生:我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奇迹感到自豪。

师:把你的这种自豪、敬佩的心情读出来。

【点评】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手势、简笔画等方式,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通过表演进入诗境,进一步体验诗歌的情景、意境,走进长城的具象之中,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丽,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学生自然地想到建造长城的祖先,生成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敬佩之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这正是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诗歌四年级下册篇7

【关键词】体裁 生字 词句 朗读 说话写话

“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单元的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和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单元的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部编本”教材中,和《我多想去看看》一起组成单元的还有《吃水不忘挖井人》《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这个单元的主题基本可以用“愿望”一词统领与概括。其中《一个接一个》是新选课文,其他两篇是从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中沿用而来的,但所处的单元都发生了变化。

下面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两个版本的课文作一些分析。

一、体裁

人教版教材的《我多想去看看》是诗歌,全诗只有一节,其实就是三句话。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文本编排成诗歌的形式未尝不可,但内容单薄,总给人言犹未尽、缺胳膊少腿的感觉。

“部编本”教材的《我多想去看看》是散文。课文增加了一个自然段,弥补了内容和结构上的缺憾:对于新疆天山里的孩子来说,在妈妈的引导下,多么想到北京去看看雄伟的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对于大城市北京的孩子来说,在爸爸的引导下,多么想到新疆去看看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如此行文,不仅达成了前后照应、互为呼应的文本结构,而且暗含了“祖国山河美,民族大团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生字

人教版教材的《我多想去看看》要求会认“想、告、诉、路、能、走、北、京、城、安、广、升、旗”13个生字,“部编本”教材的《我多想去看看》要求会认“想、告、诉、路、京、安、门、广、非、常、壮、观”12个生字。可以看出,有7个生字是相同的,其中“能”字因为课文修改后不出现了,所以无法编入。“北、升、旗”3个字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过。“城”字相对较难,作推后安排处理。“部编本”教材新增“门”字,是因为一年级上册中已经要求学生会写“们”字(《青蛙写诗》),所以要求会认、会写“门”字显得更加有必要。新增的“非、常、壮、观”4个生字,与其说是认识4个新字,不如说认识2个新词,因为“非常”“壮观”在生活中经常能够遇到。在生活中认识这2个词语,能够大大降低识字的难度。

人教版教材要求会写“广、升、足、走”4个生字,“部编本”教材要求会写“会、走、北、京、门、广”6个生字。人教版教材主要按照“识写异步”的原则安排写字内容,而且每课写字的数量偏少,一年级上册每课安排3~4个,一年级下册每课安排6个。本课要求会写的“足”字,在之前的“识字(一)”的第四课《操场上》中已要求学生“会认”,到本课才要求“会写”,体现了“先识后写”的编排原则,而其他3个生字都是首次出现。“部编本”教材沿用“识写异步”的原则,在写字数量上有所增加,一年级上册每课安排3~5个,一年级下册一般每课安排7个(只有个别课文安排6个,《我多想去看看》就是其中之一)。“京、门、广”3个字在本课中既要求“会认”,也要求“会写”,属于“识写同步”;“会、北、走”3个字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会认”,本课进行了“复现”,所以要求“会写”显得水到渠成。

三、词句

人教版教材《我会读》栏目安排的内容是:“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这四句话虽然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但与课文的联系不甚紧密,对此,“部编本”教材在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专门安排了第10课《升国旗》(中国 国旗 五星红旗 / 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予以解决。

“部编本”教材安排了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目的是通过朗读“弯弯的小路、宽宽的公路、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雄伟的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使学生积累短语“××的××”,感悟前面词语对后面事物的修饰作用,这对丰富学生的语感和语言图式是大有裨益的。

四、朗读

人教版教材要求“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部编本”教材要求“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的读目标有“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所以通过朗读课文,提升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祖国河山美,民族大团结”的感悟,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但人教版教材要求“背诵课文”,则显得意义不大,这是因为这篇课文既不是经典作家的“定篇”,也没有典型的句式、段式,从语言积累的角度讲,价值不大。“部编本”教材提出“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教学目标非常明确、集中,落实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的要求。针对“我对妈妈(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个句子的朗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节奏也可以富有变化。通过教师的朗读指导,学生不仅能“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而且能够激感,从而感悟语句中蕴含着的爱国之情。

五、说话写话

人教版教材安排了《我会读》栏目,但没有提出写话方面的要求。“部编本”教材新增了课后练习“以‘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交流”。“和同学交流”属于“说话”,这没问题,综观一年级上册、下册中的课文,这样的要求随处可见,但提出“写下……”这样的要求,却独此一家。虽然《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但该题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超越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觉得,“写话”起步于二年级下学期比较合适,要求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写话”可算是拔苗助长了。所以,笔者建议将本题要求改成:以“我多想……”开头,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愿望,再和同学交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诗歌四年级下册篇8

关键词:诗歌节 诗歌诵读 诗歌表演 童诗创作

优秀诗歌叩击人们的心灵,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在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感受诗歌的魅力呢?我校曾借助连续三年的诗歌节平台进行过有益的尝试,探索出一套以“诗歌诵读、诗歌表演和童诗创作”为主题的“诗歌节三步推进模式”,引导学生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起到传承经典文化、发展语言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作用。

一.诗歌诵读中积累感悟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丰富自己的语言。

1.编制校本教材,分层次引导诵读。

组织语文组内优秀教师资源,以《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和《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等书籍为参考,加入三十余首经典优秀诗词篇目,编制成校本教材《经典吟诵》。教材中共包含百首经典诗词,分为低中高年段必读背篇目,难度与深度逐步扩展提升,注音注解详实,设计排版深受学生喜爱,成为学生每日诵读诗文的桌上必备手册。

2.每日校园广播导读,指导性与氛围熏陶并重。

结合校本《经典吟诵》教材,选择本校有朗读吟诵特长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录制配套的《经典吟诵》教材诗文朗读音频,利用每天中午学生到校后午读前的时间,在学校班级内广播播放。音频中的读音、断句、韵律和情感表达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学生在听中学、听中跟读、听中培养诗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对于诗文的感知。

3.以立项课题为出发点,带动教师力量全程跟进。

我校立项的“创新古诗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题,以“诗歌诵读”为主题,制定详细的诗歌节活动方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每日一诵”、“每周一查”、“每月一评”等经典古诗诵读活动。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在各班教师的培养下,通过检查与评比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4.争取家长支持,塑造亲子共读的家庭氛围。

通过家校沟通与宣传,我们争取到家长的支持,通过自评和家长评的方式推进诗歌诵读活动的开展,提倡亲子共读与伴读,培养每个家庭的读诗氛围。例如在每个寒暑假学生都拥有一张古诗词诵读进度和评价成绩卡,记载着学生背诵、默写、参加活动次数与成绩等。

二.舞台竞演中感受氛围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只要学生喜欢诵读,把诵读当作一种游戏,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诵读,提高文学素养。在上一阶段的诗歌诵读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诗歌竞赛与表演,进一步营造诗歌氛围。

1.诗歌诵读比赛。

在各年级课题教研组精心组织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诗歌诵读比赛。例如低年级的古诗词诵读比赛中,各班派出精英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比赛的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中年级的全体学生参加的名句填空比赛,而高年级的古诗词知识比赛中,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观点等。

2.诗歌表演会。

每个年级呈现精彩的节目,将诗歌与舞蹈、音乐、戏剧、武术运动巧妙结合。例如三年级呈现的《一剪梅,水调歌头》借古诗中“月亮”这一意象,在古筝音乐声中,表达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四年级展示的是情景剧《游子吟》,孩子们尽情的吟唱,投入的表演,让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流露出来,亲切感人。

三.亲身创作中深化感知

对于每一代人来说,童年时代的一首好诗、一幅好画,都可能会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童诗创作,为的是让孩子们能放飞想象,自由、有趣的表达。为此,我校组织学生参与广东小学生诗歌节诗歌创作比赛,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写作童诗的积极性。试图通过诗歌创作和评选等活动,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

1.专家讲座导学,点燃学生创作欲望。

首先,我们邀请诗人杨长征老师作关于“诗歌的境界与风格”的专题讲座,他通过大量的例子对诗歌的韵律、境界与风格作了阐述。讲解过程中,杨老师深入浅出,用贴近儿童生活的风趣语言,生动地诠释了诗歌、赋比兴等深奥的学识。杨老师的讲解和师生互动,使大家对古代诗词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激发了孩子创作童诗的欲望。

2.校内兴趣班指导现代诗,以兴趣为起点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其次,我们开设了阅读现代诗指导课,让学生知道现代诗的写法特点。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人饱满的情感之外,还要让学生发现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

例如: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阅读材料中《致老鼠》《爸爸的鼾声》两首童诗,让学生明白:只要我们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其次,教师还可以简单讲解诗歌创作的要点,让孩子们了解诗的多种写法,如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大自然,还有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然后,再补充几首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并鼓励学生朗诵、交流自己写的诗。

3.学生写诗,成果展示。

最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写童诗、参加诗歌节投稿活动。利用校园橱窗、宣传牌、校报等创设中华文化经典的环境,并将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在次刊登展示,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童诗创作,培养 ‘诗心’。藉此培养孩子们对母语的热爱,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培育他们的审美力和造力。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经说过,教孩子们写诗,是让孩子们会说“我赞美”,是让诗与儿童特质对接:让想象的翅膀飞起来,让诗充满生命力和灵性,让自己变成儿童。

四.“诗歌节三步推进模式”的实践意义

语言是在大量的积累运用的基础上习得的。我们相信:学生在实现古诗词“量”的积累的同时,随着他们阅历、知识的增长,对背诵的古诗词理解会逐渐深刻,久而久之,内容与理解便会内化,运用也就水到渠成了。写作文时学生有了唐诗宋词的功底并恰当运用,文章会大放光彩。

校园诗歌节,正是我们苦苦找寻的文化根源,民族归属的最佳载体。让儿童自小就扎根在富有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土壤中,徜徉于经典的诵读,表演,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之中汲取着古中华文明精髓,创作童诗,成为一个有根的中国人。在三步推进模式下开展的诗歌节,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诗歌的魅力,起到传承经典文化、变化气质、培养情操、提升语文素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学参考用书六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诗歌四年级下册篇9

(注:刘昭瑞《宋代的“斗茶”艺术》(《文史》第三十二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17-323页)对斗茶的方式以及所用之器作了比较详细的梳理,不过其中的若干意见似有可商;至于以卢骏元诗“清风两腋为渠生”为“人们操茶筅击拂茶汤时,肘臂张合,似有清风自腋下生”(第320页),则误之甚矣。)

两宋茶事,今人通常推斗茶为第一,且以为此是宋代风气。其实不然。

若考斗茶之源,可溯至唐代。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注:《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七,中华书局校点本,第5027页。)茶山即湖州顾渚山,其地出茶名紫笋,常州义兴所产为阳羡,唐代均列作贡品,而两地邻壤相接,每造茶时,两州刺史亲至其处,因有如此之隆重。“紫笋齐尝各斗新”,便是品第高下的试茶情景,可知斗茶风气正始于贡新,当然它与宋代的斗茶并不相同。

两宋斗茶,述之最详且最早者,为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章岷,建州浦城人,《全宋诗》收其作六首,然《斗茶歌》原唱不见(注: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卷五:“岷,浦城人,举进士,与范仲淹同赋《斗茶歌》,岷诗先就,仲淹览之曰:此诗真可压倒元、白。”),不过建人的斗茶情景,从和诗中仍能觑得真切: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牙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雷涛起。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蒲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于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歌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注:第三册,第1868页。“露牙错落一番荣”句,“牙”一作“芽”。)

诗不惟记斗茶,几采茶、焙茶、制茶,一应之茶故事,亦无不“巧欲形容”(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一批评此诗“排比故实,巧欲形容,宛成有韵之文”。诗以赋笔载录一时之事,形容尽致,实别有令人可喜处。)。“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述斗茶缘起很是明白。与范仲淹大抵同时的蔡襄作《茶录》,所述正与之相合。其《后序》云:“臣皇?中修起居注,奏事仁宗皇帝,屡承天问以建安贡茶并所以试茶之状。臣谓论茶虽禁中语,无事于密,造《茶录》二篇上进。”君谟名笔“思咏帖”亦即致冯当世书,也曾议及闽中茶事:“唐侯言,王白今岁为游闰所胜,大可怪也。”唐侯即唐询,时为福建路转运使;王、游二氏皆建溪壑源产白叶茶之园户。此亦贡新之前以斗试而品第高下之证。不过建人之斗试,以蔡襄作《茶录》而传入宫廷,至徽宗朝,更于稀和贵中取其精和巧,因成一种精致的宫廷茶戏。

斗茶无他法,点茶而已。蔡襄《茶录·点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建人谓之云脚、粥面)。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之,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是有云脚、无水痕,为斗茶之要,林希逸咏庐山新茗“云脚似浮庐瀑雪,水痕堪斗建溪春”(注:《用珍字韵谢吴帅分惠乃弟山泉所寄庐山新茗一首》,第五十九册,第37250页。希逸闽人,故以庐山茶比之建溪茗。),可为“云脚”、“水痕”之释。所谓“粥面”,如前所述,建人制茶饼,每在其中添加富含淀粉之物,点作茶汤,便略如粥之内凝,时人因常常把茶称作“茗粥”。如“橘柚耀金苞,枪旗资茗粥”(注:郏??《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乡中诸亲旧》,第十五册,第9768页。);“更恨老年难得睡,因君茗粥恨无涯”(注:晃说之《高二承宣以长句饷新茶辄次韵为谢》,第二十一册,第13815页。);“不辞浓似粥,少待细于尘”(注:曾几《尝建茗二首》,第二十九册,第18541页。),等等。梅尧臣《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手分拟》“细泻谷帘珠颗露,打成寒食杏花饧”(注:第四十二册,第26323页。此诗又见陈仲谔名下,题作《送新茶李圣俞郎中》(第三十八册,第24214页)。仲谔,即杨诗题中之陈蹇叔,此诗当属杨。),则更为形象,苏轼诗“闽俗竞传夸,丰腴面如粥”(注:苏试《寄周安孺茶》,第十四册,第9328页。),亦可与之同观。至于“一水、两水”,语出民间,源自建人的制茶工序(注:宋赵汝砺《北苑别录》“研茶”条:“研茶之具,以柯为杵,以瓦为盆。分团酌水,亦皆有数,上而胜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拣芽之水六,小龙凤四,大龙凤二,其余皆以十二焉。自十二水以上,日研一团,自六水而下,日研三团至七团。”其后“纲次”条详列纲目,且一一标明水次、火次,如“细色第三纲”:“白茶:水芽,十六水,七宿火”,“御苑玉芽:小芽,十二水,八宿火”,等等。旧按引《建安志》云:“水取其多,则研夫力胜而色白。”(丛书集成初编本)可知水次乃表明加工的程度,即水次多而工愈细,故特标明,以别品级。),斗试之时,遂借来评定胜负之差。此语很是新奇,宋人咏茶诗词便总喜欢用来作茶故事。如王?《和公仪饮茶》“云叠乱花争一水,凤团双影贡先春”(注:第九册,第5982页。“云叠乱花争一水”句下自注:“闽中斗茶争一水。”);曾巩《蹇?翁寄新茶二首》“贡时天上双龙去,斗处人间一水争”(注:第八册,第5600页。);李处权《谢养源惠茶兼陪士特清啜》“灵芽动是连城价,妙手才争一水功”(注:第三十二册,第20422页。);又苏轼《行香子·茶词》“斗赢一水,功敌千钟”(注:《全宋词》第一册,第302页。)。

徽宗时宫廷斗茶,实即比试点茶技巧,茶品佳好,水品亦然,自是前提。斗茶所较,仍是盏面乳花,“咬盏”与否,便是斗茶的胜负规则。徽宗《宣和宫词》:“上春精择建溪芽,携向芸窗力斗茶。点处未容分品格,捧瓯相近比琼花。”(注:第二十六册,第17048页。)道士张继先《恒甫以新茶战胜因咏歌之》:“人言青白胜黄白,子有新芽赛旧芽。龙舌急收金鼎火,羽衣争认雪瓯花。逢瀛高驾应须发,分武微芳不足夸。更重主公能事者,蔡君须入陆生家。”(注:第二十册,第13519页。“羽衣”,指道士。)可见斗茶之一般。“捧瓯相近比琼花”,“羽衣争认雪瓯花”,以乳花较胜负也。斗茶且专有其品,北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茶名”条:“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而气味殊薄,非食茶之比”(注:百川学海本。)。又建安黄儒《品茶要录》:“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茶芽,斗品虽最上,园户或止一株,盖天材间有特异,非能皆然也”;“其造,一火曰斗,二火曰亚斗,不过十数?而已”(注:《说郛》宛委山堂本。)。所产既少,品又极珍,自然名重价高。梅尧臣《王仲仪寄斗茶》“白乳叶家春,铢两值钱万”(注:第五册,第2905页。),并非夸饰之辞。叶家,建溪壑源茶户,斗茶出其园中也,曾巩《方推官寄新茶》“壑源诸叶品尤新”(注:第八册,第5599页。),亦此。

斗茶既如此名贵,其时便又常以之作为极品茶的别称,斗茶已经衰歇的时候,尤其如此。陆游《晨雨》“青云腴开斗茗,翠罂玉液取寒泉”(注:第三十九册,第24349页。);范成大《题张氏新亭》“烦将炼火炊香饭,更引长泉煮斗茶”(注:第四十一册,第25777页。又南宋袁说友《斗茶》:“截玉夸私斗,烹泉测嫩汤。稍堪肤寸舌,一洗苋藜肠。千枕消魔障,春芽敌剑?。年年较新品,身老玉瓯尝。”(第四十八册,第29914页)所咏亦为茶,“私斗”,应指建安外焙所产之斗品。说友,建安人。),是其例。

斗茶的风习,始于宋初,徽宗朝为盛,南渡以后,即已衰歇(注:此与建窑烧制御用兔毫盏的时间,也大致相当,见顾文璧《建窑“供御”、“进盏”的年代问题》,载《南京博物院集刊》第六集(1983年)。),因此它范围其实很小,时间也不很长,且文人无与焉。明人王世贞于此尚见得明白,所谓“斗茶中贵好”(注:《?m州四部稿》卷二十九《再从诸公饮陈常侍别墅》。),是也。斗茶盛日,诗人于此本多有微辞。苏轼《荔枝叹》是其著例(注:第十四册,第9516页。)。又吴则礼《同李汉臣赋陈道人茶匕诗》“即今世上称绝伦,只数钱塘陈道人。宣和日试龙焙香,独以胜韵媚君王”(注:第二十一册,第14295页。);晃冲之《陆元钧(宰)寄日注茶》“君家季疵真祸首,毁论徒劳世仍重。争新斗试夸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注:第二十一册,第13868页。),等等,虽非专为斗茶而发,却亦有激于当时。晃诗拉来陆羽,只是要借《毁茶论》的题目,“风俗移人可深痛”,则痛切之辞也。

附带论及今人讲斗茶而征引最多的《斗茶记》。文不很长,不妨照录如下:

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人,其所赍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皆精绝。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究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虚也。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而近世欧阳少师作《龙茶录序》,称嘉?七年亲享明堂,致斋之夕,始以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时熙宁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自嘉?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今吾提瓶走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戾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此非吾君之力欤。夫耕凿食息,终日蒙福而不知为之者,直愚民耳,岂吾辈谓耶。是宜有所纪述,以无忘在上者之泽云。

诗歌四年级下册篇10

关键词:音乐特点;拓展;教学内容

学科综合需要具有明确的行为指向和服务对象。避免“为综合而综合”的杂乱无章的教学行为出现。在音乐教学中怎样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拓展呢?

一、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拓展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1.关注知识点的拓展

音乐知识的传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理解音乐。若只是枯燥地传授知识,必然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消化所学知识。把同一知识点的内容进行对比学习、分析、归类,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演唱《我是一个中国人》,领略京剧西皮唱腔韵味的时候,可以就西皮、二黄唱腔的知识点进行深加工,选择一些典型的西皮、二黄唱腔的京剧片段供学生们对比学习,感受二黄、西皮唱腔的韵味,对比二黄、西皮唱腔的不同点,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素材进行有效的拓展。

2.关注旋律特点的拓展

在构成音乐的诸多要素中,旋律无疑是最具表现力的。旋律是作曲家与听众进行心灵沟通的主要手段。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议论: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净化灵魂;听贝多芬的音乐会令人坚强;而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听后觉得又痛苦又甜美或令人陶醉,等等。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音乐就是旋律,而旋律也就等同于音乐。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根据一定的旋律特点模仿创造出新的旋律,可以加深学生对旋律特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3.关注典型节奏的拓展

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是音乐和谐的必要条件,节奏犹如音乐的骨架,强烈地控制着人们的感官,如果没有节奏,音乐会乱作一团。人们把旋律定性为音乐的灵魂,而节奏就是灵魂的载体,没有节奏,旋律就会失去它的地位。

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丰收之歌》的节奏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记住新疆的特色节奏,在学生已掌握基本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创编一到二小节的节奏,运用铃鼓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既能体会到节奏创作的乐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节奏感,达到了激发学生节奏“创造”的效果。

二、通过与其他艺术门类学科的融合拓展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1.关注音乐与诗歌的拓展

音乐与诗歌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到现在仍然水融,相辅相成;广义上的诗歌,包括诗、词、曲等,这些创作形式,在内容以及自身的形式体裁上,各有特色。但是在和音乐的交流吸收进步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容性,是其他文学所不能达到的。朱谦之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音乐文学史》里面,提到“所谓诗歌即是音乐”,一句话,概括了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

如,在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丝路驼铃》“露一手”的环节中,我就将音乐与诗歌进行了有效的融合。首先播放几首音乐的片段让学生谈谈各自的特点,接着出示几首诗歌让学生们选配,随后选出其中的一首《渭城曲》,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说说选择怎样的乐器来伴奏最恰当,紧接着让学生即兴编唱《渭城曲》,最后播放古琴弹唱《阳关三叠》。音乐与诗歌进行了有效的融合,让学生体验了诗乐合一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关注音乐与舞蹈的拓展

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

想象”。

如,在学习民族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时,根据歌曲表现的内容及彝族的舞蹈特点,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能完整演唱歌曲时,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旋律感受彝族人赶集归来的开心、快乐。

3.关注音乐与美术的拓展

音乐与美术同属于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芳姿倩影。这些足以说明美术、音乐间有着一种必然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当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在一起时,它会同时刺激人的不同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互相影响,发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的思维能力、创造力的作用。

如,在教学古筝曲《高山流水》时,我首先让同学们欣赏画,里面描绘的是巍峨的高山与高山间的水,让学生分组说说用怎样的音乐能描绘这幅画。接着截取《高山流水》的音乐片段,塑造巍峨的高山、层峦叠嶂的山、潺潺的溪流、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这样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模仿的形态,用画描述音乐塑造的形象。最后整曲欣赏,一堂课下来,很多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相关艺术间的横向联系和相关学科的整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对不同艺术的综合感受,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得以

体现。

三、通过关注音乐作品背景与传播者、参与者拓展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1.关注音乐作品背景相关文化的拓展

每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形成与他们相关的身世背景、时代背景、地域、民族风情、相关文化等是离不开的;他们的生活背景、历史背景、创作音乐作品时的心情都形成了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情感不同的原因。另外,要想学习、感受、理解他们的音乐作品,了解相关的创作背景、风情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欣赏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华彦钧的作品《二泉映月》之前,我首先播放了一首描绘阿炳生活真实写照的歌曲《二泉映月》,让学生通过歌曲了解阿炳的生平;接着播放《二泉映月》的主题旋律、变奏,让学生谈感受,在学生通过片段旋律了解作品的梗概后,让学生欣赏全曲,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作品,并能感受阿炳悲惨的生活遭遇。

2.关注相同作品不同传播者、参与者的拓展

如果说音乐的词曲作者给了音乐作品第一次生命,那么相同作品的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的传播者,则赋予他们第二、第三或更多次的生命。关注相同的作品的不同版本,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风格特点和不一样的感受。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歌曲《青春舞曲》,在学生能演唱歌曲以后,我选择了玖月奇迹、谭晶、阿尔法演唱的《青春舞曲》,让学生对比欣赏并谈谈各版本的风格特点及给他们带来的不同感觉,既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又

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当然,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音乐教学内容为拓展服务。如果因为拓展冲淡了教学的主题,那这样的手段就没什么意义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