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3:25:53

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范文篇1

一、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意氛围

教师需要抓住一切可能营造“多彩”的诗歌教学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诗意氛围。唐诗宋词之美不言而喻,李白飘逸绚丽、杜甫沉郁顿挫、苏轼豪放雄壮、李清照婉约含蓄。学生在模块学习伊始,基本能保证热情高涨。但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发现学生会慢慢产生审美疲劳。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反”感多于“美”感,这个结果显然与我们新课程设置的初衷相背离。所以,必须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更加主动地进入诗歌的殿堂。首先,创设诗意的语文课堂。

教师可利用音乐,朗诵、视频、画作以及自己诗化的语言等多种方式营造诗意的空间,让学生被诗歌所引领的艺术天地、被教师的诗才所折服;让学生上讲台诵读、讲解自己课外学得的诗歌,形成良好的学诗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著名诗句来概括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在阅读写作中能很好运用诗句的大力表扬,鼓励学以致用。其次,在课外,班级的或年级性的诗歌朗诵、背诵大赛,让学生能得到极大的赏识,激励学诗;鼓励诗歌创作,可利用校园刊物将学生自创的诗歌、鉴赏诗歌的文章进行刊载;向学生推荐名家诗作鉴赏,拓宽学生视野。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乐知”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诗词教学事半功倍;充满诗意的环境则更利于激励学生学诗,我们要努力创造一切可能给学生营造最好的诗歌教学环境。

二、探究教学方法,让诗歌教学充满流动美

诗歌的教学,要使学生感受诗中所描绘的形象,领会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这就势必要注重优化教学结构的设计,渗透美学教育,从而优化教学艺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成为有始有终的充满流动美的生命流程。

(一)读!读!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富有鲜明的节奏,讲究押韵与平仄,富有音乐美。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而且通过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行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很容易把人带入一个诗化的美好境界,从而激发学生读的欲望,使其带着探究的心情去读。读诗百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要结合一定的篇目进行朗诵训练,使学生通过朗诵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理解作品大意,把握作品主题,以达到对作品的真正掌握。比如在教学《将进酒》一课时,就是先要求学生做到发音准确,然后结合背景分析作者的情感,确定朗读的抑扬顿挫,重音停顿以及速度。班级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参与了朗读和点评,中间共采取了默读、齐读、分段读、个人读,品读等多种诵读形式,最后自然成诵。整个课堂讨论热烈,学生积极主动,对李白的在诗中传达出的复杂情感把握得十分到位,学生的朗读越来越精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理解了诗人情感起伏,更读懂了诗人一身傲骨,体会了诗意,读出了诗情诗意,就读出了真正的诗味。

(二)重视对诗歌“情”的感悟

诗歌教学范文篇2

一、高考导向的失位

在高考中,诗歌鉴赏文本是古典诗歌,现代文阅读文本是散文或小说;作文的比重是最重的,也是学生最为看重的,但是学生面临的要求却是“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好一个诗歌除外,这样的指挥棒,可以说直接将现代诗歌踢出了高中语文课堂。有的人可能会说,教材选了现代诗歌呀,并没有让现代诗歌在课堂上销声匿迹呀,可是,这样的想法在现实面前无疑太“乌托邦”了。陆九渊曾经说过“读书切忌太匆忙”“未晓不妨权放过,涵泳功夫意味长”,但学生的课业负担之重,想必很多人都有所感受,至少都有所耳闻。在惜时如金的高中教学过程中,既然高考不考,学生又怎么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呢?在以升学为重的高考体制下,教师又怎么能够放下包袱进行诗歌的教学呢?

也有的人会说,学习现代诗歌不能仅仅为了高考呀,它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呀。此言不虚,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足够的研读,没有足够的实践这样的影响又会存留多少呢?现代诗歌可以提高素养,其他高考涉及到的内容同样也有这样的功效呀,“两利相权择其重,两弊相权择其轻”,面对这样的现实,学生与教师又会怎样去选择呢?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了。

二、教师引导的失位

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而在更多的时间内是学生接受教师引导的场所。教师引导的失位也致使现代诗歌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逐步削弱。具体来讲,教师引导的失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诗歌阅读体验的失位

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的阅读体验无非是来自于两个途径。一是作为学生时期,从教师那里获取的诗歌阅读体验;一是生活中或教学过程中独立获取的诗歌阅读体验。而由于高考的现状致使教师在教学中也无太多的时间来进行诗歌的研读,在此过程中获取的诗歌阅读体验自然也是不多的;工作的繁忙和压力,也使更多的教师无暇凭借自己的兴趣对诗歌进行再阅读。所以,教师获取的诗歌阅读体验其实就是从自己的老师那里延承过来的,这是一种单纯的没有进行过深加工的知识传授,没有个人的情感体验,没有时代内容的渗透。知识的陈旧,观念的落伍,都会让教师与学生陷入到教与学的负重之中。虽然部分教师也学习过诗歌鉴赏的理论,也有自己某种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但是当他突然面对学生的时候,他最先的想法,就是想去模仿自己的老师。这也许就是教学的“前科学化”,这个过程距离教学的“艺术化”还有很长的路程,这样的诗歌教学,距离引导学生产生个性化的诗歌阅读体验自然也有很长的路程。

2、诗歌写作实践和指导的失位

言教不如身教,“训育”不如“教育”。而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只是教材阅读的引导者(何况有时连引导也没有),但并不是诗歌阅读的倡导者,更鲜有诗歌创作的前导者。屈原大声疾呼“来吾导夫先路”,希望以此来引导楚王走向治国之正途,相应的在教学上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亲自写作现代诗歌,将自己创作过程中的欢乐与痛苦与学生分享,让其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以自己的实践心得作为指导学生创作现代诗歌的经验,让自己的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这无疑应该是激发学生阅读诗歌,进而指导现代诗歌创作的最好方式之一,但是更多的时候教师在现代诗歌写作实践和指导上是失位的。没有切身的体会,就没有深入的感受;没有具体的操作,就没有独特的经验。这必然会导致讲授浮光掠影,人云亦云;指导隔靴搔痒,徒劳无益。

三、诗歌美感的失位

美的事物是让人沉醉的,是容易让人亲近的。而现代诗歌之所以遭遇到现在如此的尴尬,和其本身美感的缺失也是分不开的。

诗歌本身的美感缺失首先表现在现代诗歌越来越缺失想象力。现代诗歌由于在表达感情上更加的自由和随性,在语言的推敲与锤炼上,在诗歌意象的选择与使用上,没有了古代诗歌的规范性,没有了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没有古典诗歌的意蕴之深,成了单纯的事件的记录,成了单纯的感情宣泄。正如韩寒对当代诗人与诗歌冷嘲热讽“现代诗人所唯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回车”,“诗人本身就有点神经质,再玩下去就要变成神经病了”,此话虽不免有些过激,但确实也反映出了现代诗歌存在的问题。当诗歌没有了想象力,成了“流水账”“白开水”时,自然在阅读时就没有了情感的共鸣,没有了思想的顿悟。当“与我心有戚戚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阅读愉悦感觉不复存在时,这样的诗歌自然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无法调动其学习诗歌、创作诗歌的积极性了。

不仅如此,现代诗歌还越来越缺失现实性。白居易曾经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诗歌脱离开生活,“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时,这样的诗歌自然就会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就会失去现实的新鲜感,成为了“无病呻吟”式的自得其乐,自然就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其次是现代诗歌教学的美感缺失。这反映在课堂教学的机械性和教学评价的单一性上。

现在的教育体制、考试命题机制都决定了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训育”而非“教育”。教师以机械固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以训斥的语气,以训诫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势必造成个人兴趣点的消解。肖川教授曾经说过,“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所谓深刻,就意味着“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完美的教学,在性质上应是富有想象力的,能唤起人们意外与惊讶的感觉,给身临其境者一种认识能力上的解放感”。然而,现在的现代诗歌课堂上,教师由于种种的原因,在讲授诗歌时,或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诗歌所承载的内涵,所抒发的情感,所反映的问题,没有挖掘、体悟和理解。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一无所感,二无所获,那肖川教授所设想的“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能够唤起学生对于生活的挚爱与柔情;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能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性物理”“洋溢着生命温暖”的完美课堂又将从何而来呢?列宁也说过:“缺失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

诗歌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细读

1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任务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1.对鉴赏诗歌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展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现代的观念和历史发展的观点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3.学习鉴赏诗歌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不同艺术特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4.尝试进行诗歌创作,乐于展示教学成果、交流创作体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必修课本中涉及中国古代诗歌的有必修2课本里面的第二单元、必修3课本里面的第二单元,必修4课本里面的第二单元,总共有二十二篇古代诗歌、要求精读的古代诗歌有十五篇,要求略读的古代诗歌有七篇。教材按照诗歌的发展时间编排,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在必修2的第二单元,唐代诗歌在必修3的第二单元,宋代诗歌在必修4的第二单元。

2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学比喻为连绵的群山,那么,诗歌就是群山之峰。”但是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学生对诗歌兴趣不高,没有从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音乐美,不能很好地对诗歌进行赏析;许多教师对所教诗歌作品的理解不够到位,缺乏一种深入解读、辨析和阐释文本的能力;教师常为了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提出的要求,在诗歌教学中一味地让学生记忆答题模板,忽视诗歌的文学美;有的教师忽视教材和高考要求,不对诗歌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3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重点

3.1诗歌诵读。诗歌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具有抒情性、反映社会现实、语言凝练、富有音乐美等特点。“汉语的每个字都有各自的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不同的字放在一起排列组合,会组成动听的乐章;古诗词又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诗歌的语言特点决定了朗诵是鉴赏诗歌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诗歌的诵读,在课前要让学生扫清字词的障碍,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在诗歌的课堂教学中也要重视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诗歌的意蕴,及其抒发的思想感情。“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着莫大收获。”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给诗词谱曲并演唱,从歌曲中了解诗歌的节奏、尾音的处理方式。多种形式的诵读(如学生个体诵读、教师示范诵读、名句示范诵读等)及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3.2诗歌内容。201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古代诗歌鉴赏题,从两道主观题改变为一道主观题和一道客观题。2017年语文全国卷Ⅱ考查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2018年语文全国卷Ⅲ考查王建的《精卫词》,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在诗歌内容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以下内容:①意象和意境。意象可以归纳为人物类、景物类,学生要知道常见意象的含义,了解诗歌意境。②诗歌题材。主要有八大类:山水田园诗、送别怀人诗、咏史怀古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景)抒怀诗、爱情闺怨诗。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对诗进行了论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学生要学会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诗歌中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学会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分析形象并且概括形象的意义。3.3诗歌的艺术手法。通过对必修2的第二单元中的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诗歌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赋、比、兴、对偶、重章叠句等艺术手法。通过对必修3的第二单元中的唐代诗歌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对比、反衬、情景交融、白描等艺术手法。通过对必修4的第二单元中的宋代诗歌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虚实相生、用典、映衬等艺术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修辞手法包括夸张、比喻、双关、比拟、借代、反问、设问等。表达方式包括抒情手法和描法等。表现手法包括用典、对比、渲染、衬托、比兴、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想象、联想等。结构技巧包括抑扬、卒章显志、铺垫、以景结情等。

4诗歌中的文化

诗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是对传统文化的鉴赏,但是其在当前诗歌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比如在学习《诗经》时,学生可以通過教师设定的情景,从“抱布贸丝”中了解当时人们的交易方式,进而了解当时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唐诗感受盛唐诗人的精神,了解诗人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并从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中体会其思想精髓。教师在教学故事性较强的诗歌时可以让学生自导自演课本剧,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这首叙事诗时,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情节进行改编并表演。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理清故事情节,并探讨人物冲突背后的社会原因。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特别是格律诗的创作,让学生在诗歌创作中,传承诗词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经典。

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改进。在高考压力和教师教学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使诗歌教学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重视诗歌诵读,诗歌的内容、艺术手法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以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诗歌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完善对策

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最终提出完善对策。调查对象:内蒙古自治区某高校的师生,被测学生共399人,被测教师共20人。调查方法:以不记名的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出学生问卷399份,得到有效问卷383份,有效率约为96%;发出教师问卷20份,得到有效问卷19份,有效率约为95%。调查内容:问卷涉及教师的内容主要有教师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诗歌在教学中的范读情况以及在教学中侧重讲解的内容等;涉及学生的内容主要有学生对诗歌的感兴趣程度、学生对诗歌的喜欢程度、促使学生学习诗歌的原因以及学生学习诗歌的主要方法等。教师对诗歌的教学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单一教学方法的占65%,而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只占35%;在诗歌中也是偶尔范读的比重较大,经常范读的只有27.9%的比例,而在讲解过程中多数侧重于对字面意思的理解,所占比重为35%,而对于思想感情的讲解只有18.2%。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并非是真正的喜欢,多数是为了考试成绩才对诗歌进行学习,学习诗歌的方法也多是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课前预习和课后背诵的学生人数很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在合适的情况下才进行总结和归纳,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归纳教授的只占到23.9%的比例;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只对考试相关的内容才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学习过程中从未归纳的占到24.6%。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教师自身不喜欢诗歌导致授课的积极性不高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有50%以上的教师本身就不喜欢诗歌,所以导致平时教师也不会去自觉地涉猎诗歌方面的书籍,当然更没有创作过诗歌,这种本身兴趣的缺乏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因为教师本身就不是很懂,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自然会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影响了讲课的热情和积极性,最终给学生的诗歌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

2.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授诗歌过程中,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多数教师都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诵读法的居多。除了进行问卷调查外,在发放问卷的同时,我们还对个别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发现,其中一位有25年教龄的高级教师认为,虽然诗歌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但是他个人认为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还是诵读法的教学效果最好。另外一名教龄较短的新教师认为诗歌教学的确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他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不知道如何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到诗歌教学中,而且也不知道如何能做到恰到好处。

3.诗歌教学讲解内容重字面理解,轻感情体悟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讲解的内容多数都侧重于字面理解,而忽略了诗歌本身的情感体悟。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侧重于向学生解释诗歌的字面意思、灌输诗歌的声韵格律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汉语知识和写作技法,以期通过学习这些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然而,这种讲解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更加忽略了学生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鉴赏诗歌享受美的权力,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力的发展。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诗歌的态度不端正

诗歌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但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的一切学习都是以提高分数为目的的,即使是对诗歌的学习,也是为了提高语文的考试分数,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不可能真正地领悟诗歌的精髓,更别提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2.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缺乏兴趣

由前面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不喜欢诗歌的学生比例占65%,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中生对诗歌的学习缺乏兴趣,对目前绝大部分高中生而言,促进他们学习诗歌的主要动力就是为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凡是能够提高高考分数的内容都会努力去钻研,跟高考分数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和内容几乎无人问津。虽然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诗词作品,但是也只限于老师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才会下功夫去背,还是为了应付高考,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引用一些优美的诗词。

3.学生学习诗歌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前面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高中生在学习诗歌时多数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进行课前预习,也很少进行课后复习,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去了解诗歌的背景资料,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诗歌时根本没有掌握一些鉴赏方法。而且学完诗歌以后,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去总结和归纳,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只把那些对提高高考分数有用的优美诗词进行背诵、总结和归纳。

三、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完善对策

(一)更新高中语文诗歌教育观念

学校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也不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考上名牌大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确的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路线为基础,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让高中生懂得求知、做人、生活、审美等。

(二)提高高中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

1.提高高中语文老师的诗歌素养

古人云:“名师出高徒。”教师承担着教育工作的重任,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健康发展。只有提高教师的诗歌素养,才能更好地把诗歌中的情感体验传授给学生。如果诗歌鉴赏课枯燥、索然无味、毫无新意,势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情趣。诗歌,作为文学世界中的瑰宝,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热爱诗歌,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积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可以将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作为自己的案头书,枕旁卷,经常翻读,用心揣摩,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诗歌素养,真正领悟诗歌的真谛。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单一的教学方法必定会使诗歌教学变得枯燥,无味。所以要想把诗歌教好,教师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首先,在上课之前要制定好教学计划,这个教学计划要尽量地详细,要能够反映出整堂课哪些内容要详讲,哪些内容要略讲,最好能详细到具体的某个知识点用几分钟讲完,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一一落实。其次,在上课之前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导入,简洁、有效的导入既不会让教学内容显得突兀,也会引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要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诗歌鉴赏时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更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另外,在课堂上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以划分学习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最后,教师在下课后要进行反思,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教学,并在实践教学中提升自身的诗歌素养,提高教学技能。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1.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才有可能提高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质量。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说,可设置问题情境,来激发高中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但是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的生活,要符合高中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规律;其次,设置的情境要新颖,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再次,情境的设置要发散,不能拘泥于一个固定的答案,这样才能让高中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畅所欲言。

2.开展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

语文是实践性和生活化很强的一门学科,所以语文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诗歌教学亦同。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光靠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经常组织一些与诗歌教学有关的实践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加,比如诗歌朗诵、知识竞赛、诗集展示、自创诗歌等等。这些活动都会增加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总之,要想提高高中诗歌教学水平,首先应更新诗歌的教育观念。其次,教师要提高个人专业素养;要改进教学方法,勤加反思,提高教学技能。再次,要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课堂上,教师应该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应鼓励学生多读书,勤思考,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以培养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厚才.浅谈现代诗歌中的情境创设[J].学术研究,2011,(02):104-105.

[2]安德刚.强化现代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语文审美素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1,(11):33-35.

[3]王春燕.想说爱你不容易———谈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J].阅读与鉴赏(学术版),2012,(04):52.

[4]李媛.现代诗歌教学探索[J].教法研究,2013,(04):86-87.

[5]李制.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审美[J].运城学院学报,2012,(05):93-96.

诗歌教学范文篇5

因此,我认为:正是由于诗歌的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时代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应该运用特有的教学方式,在积极引导的过程中,尽最大能力与学生一起去感受美、品味美、挖掘美、创造美。

一、感受音乐美

诗歌大多讲究押韵,富有节奏,读来琅琅上口、余味无穷,具有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必须反复朗读,在缓歌慢唱中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婉转。这样,才能心神合一,忘乎所以,自我沉醉,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给他们以音乐般地享受。其实,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唱”出来的吗?如《关雌》:“关关雌鸡,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此诗四字一句,语句整齐,采用双声叠韵连绵词,韵律音调和谐,琅琅上口,具有强烈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难怪古人会配上乐曲,在劳动中,在小河边,在节日里,或浅吟,或低唱,或于动情处放声高歌呢?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何不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顺应诗歌本身的特点,来一次语文课堂的创新呢?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体验了诗之韵味,又何尝不可呢?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或是在悠悠的音乐声中,甚至在款款的舞蹈之中,感受到“亲射虎,看孙郎”之豪迈;“八百里分摩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之雄壮;‘旧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磅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之落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散淡;“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之凄凉·一感受到诗人或悲或喜或怨或怒的情感,让学生自然愉悦地获得与诗人情感上的共鸣,岂不快哉?

二、品味语言美

诗歌语言准确、生动,凝练、含蓄,具有表现力。贾岛尊奉韩愈为“一字之师”,杜甫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充分说明了诗歌语言需要千锤百炼。用最准确,最生动的词语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很多名家诗句读来如行云流水,好似诗人信手拈来,其实一字一句,无不是诗人呕心沥血之作。所以,在学习诗歌须认真精读、细细品味、反复推敲、含英咀华、以小见大,才能体会到作者炼字谴词之匠心,才能品味到诗歌语言之精华。

如:杜甫的《望岳》中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是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另辟蹊径来写造物主对泰山的情有独钟。“钟”字有钟情,钟爱之意,此字将大自然对泰山的那份厚爱那份情义写得淋漓尽致。而后一句的“割”字,则生动地写出了泰山参天人云的雄伟气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诗人通过天才的想象和夸张,淋漓尽致地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峻,阔大。多美地语言!多美的画面!我们只有通过精读细品才能体会得到泰山非凡的气势和作者对泰山的赞美。

三、想象画面美

古诗中许多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融合了绘画的特点,如:色彩,线条,背景等。我们只有细心默读,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熏陶。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句,具有永恒的魅力,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的名句。

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一幅画面是茫茫大漠孤烟直上,另一幅画面是滚滚黄河边,鲜艳夺目的太阳斜斜的挂着,显得分外的圆。这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孤烟落日的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把自己因受朝廷排挤而深人大漠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人广阔的自然景象中,但又不给人哀愁悲伤的感觉。确实是意境雄奇,耐人寻味。不愧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所以,我们不妨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想象,并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画面,往往能将自己投身于具体情境之中,获得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感知。就算是涂鸦之作,甚至不堪人眼,又有何损失呢?

四、领悟意境美

“诗贵言境,以境表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读诗歌时,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读,仔细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揣摩诗歌的意象,就能领悟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美。常见的意境有孤独凄凉、豪放旷达、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等。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20字,描绘了漫天的雪景,在广阔背景上点染的一叶小舟,一个渔翁,让人感觉色彩冷艳,意境凄清,充分显示作者孤寂的情怀,这是作者感情外化而成的意境。

诗歌往往“情景交融”,我们在教诗之时,紧扣情和景,让学生随意发表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经历与诗人之经历相似处说一说,谈一谈,说对给予表扬,说错一笑而过,让学生感到诗人并不是遥不可及,诗歌更不只是鉴赏家的事。同时,用这种方式去靠近诗中之景,抓住诗人之情以达到领悟整体意境之目的。自己的独特感悟才是最珍贵的。

五、体味哲理美

很多古诗蕴含哲理美。哲理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包括人生的真谛、万物的奥秘、自然的规律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慢慢品读,善于联想思索,认真体会,才能感悟到诗歌的哲理美。

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本写诗人在层峦叠嶂的山间漫步,清澈的泉水在曲折迂回的山中很快的流淌,山路错综复杂,诗人不知道哪条是去山西村的路。正在迷惘,焦急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红柳绿,几家农家茅舍在花木掩映之下若隐若现,诗人顿觉眼前一亮,不禁J惊喜交加。

诗歌教学范文篇6

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鱼会],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巴尔蒙特的理由是“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所以荷尔德林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那么,从本质上讲,每一个人都是诗人,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朱光潜说:“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见出常人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我们本来是能觉出趣味来的,只是因为我们的诗心被蒙上了一层又一层阴翳;但在诗人的指点下,我们还是觉出了,可见我们的诗心未泯。

诗存在的理由就是人活着的理由。

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个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一直把她们置于青少年的视野之外。比如说,在刚刚试用的这套试验修订本之前的高中课本中,古典诗词寥寥无几;比如说,前几年,高考试卷中的名句填空突然被砍掉,据说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再比如说,相当多的教师对古典诗词的讲解以及几乎全部训练和测试包括高考试卷中的所谓诗歌鉴赏题差不多是在糟蹋诗歌和教唆学生厌恶诗歌。

如果说老年人的生活像散文,中年人的生活是小说,那么,青少年更应该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是谁斩断了这个因缘?这无异于割断了民族文化的血脉!

当然,诗歌的衰落有深刻的历史和时代原因,但是,诗心没有理由也不应该随着那个诗歌繁荣的时代的消亡而一同被埋葬。

随着商品社会带来的价值冲击,人们面对一个物质化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实际了,现实功利诉求压倒了一切。然而,物质的富足并不必然带来精神境界的提高,相反,它常常会窒息人们的心灵。

我听说,在西方,人们大多喜欢读诗,一本好的诗集根本无须为销路发愁,而到了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雨果、歌德等文化名人的生日或其他纪念日,全国各地会采用各种形式来纪念他们。但在我们这里,诗歌或流于民间各种恶俗的顺口溜,或成为少数圈内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至于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则成了当地人发展旅游业的招牌或为经济唱戏而搭台的工具,有多少中国人知道并且愿意说起辛弃疾、关汉卿、曹雪芹呢?

诗歌确实是不实用的东西。孔子说的“不学诗,无以言”的时代早已过去,而现在诗歌只会让人在“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中变得不切实际起来,在“惜春常怕花开早,匆匆春又归去”中变得迂阔起来,在“云破月来花弄影”中消磨了斗志……

于是,如果谁还沉浸在“吟赏烟霞”中,会被认为不正常;而说谁像个诗人,恐怕更多的是一种讥诮;多愁善感更是一种不合时宜的被取笑的奢侈。现代人早就没有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情怀,没有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淡远,没有了“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雅趣,没有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从容,更没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兴致,没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胸襟,没有“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的俊逸,没有“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豪情,当然也没有“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哀惋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洒脱……

所以诗性的衰颓实质上是人性的萎缩,现代人可以上天入地,生存空间急剧膨胀,但与此同时,心灵空间日趋褊狭。当然,诗人救不了世界,也救不了人心。但是,你可以嘲笑世人的贪婪,却没有理由嘲笑诗人的迂阔;你可以批评世人的意志消沉,却没有资格指责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浩叹。同样,语文教育当然也不可能挽救世道人心,更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诗人,但是,我们可以让他们爱诗、读诗,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吟咏性情,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精神,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

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我看来,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文化人,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

“一切文学都具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正像朱光潜所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一个远离诗歌的民族,算不上是文明的民族。诗歌在当今社会遭冷落的可悲处境,与其说是诗歌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不如说是现代社会的文化演变正在偏离“美”的原则,正在向粗糙和肤浅、丑陋和病态的深渊滑落。

让我们来看看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道诗歌鉴赏题——

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这道试题的A、B、D三个选项均停留在对诗句的简单解释上,勉强涉及到“赏析”的地方则吞吞吐吐、语焉不详;惟有C项试图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分析诗人的“感受”和这首诗歌的“韵味”,尽管不够具体细致,倒还差强人意。但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试题分析(2001年版)》却是这样说的——

“C项中,‘闲敲棋子’确是一个细节的描写,但我们仔细体味一下,约客久侯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十分焦躁。由此可知,C项的赏析是不恰当的。本题的选项应是C。”(第15页)

我觉得这个分析是没有根据的。《约客》这首诗究竟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呢?且看——

江南的夏夜,梅雨纷飞,蛙声齐鸣,诗人约了友人来下棋,然而,时过夜半,约客未至,诗人闲敲棋子,静静等候……

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呢?我看主要不是或根本就没有什么焦躁和烦闷的情绪,而更可能是一种闲逸、散淡和恬然自适的心境。也许曾有那么一会儿焦躁过(这种焦躁情绪怎么会持续到“过夜半”呢?),但现在,诗人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多情的梅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清脆的棋子敲击声……这是一幅既热闹又冷清、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也许诗人已经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到内心的激荡和静谧中。应该感谢友人的失约,让诗人享受到了这样一个独处的美妙的不眠之夜。

如果这首诗就写了诗人等友人而没等到,因而“十分焦躁”,那还有什么诗意可言?

为什么我们会有“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十分焦躁”的看法?原因是我们习惯于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在今天的人看来,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别说“有约不来过夜半”,就是过了几分钟,也不能忍受,当然就“十分焦躁”了。我们怎么能理解“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意境呢?我们又怎们能容忍“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百无聊赖”呢?至于“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的陶渊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苏东坡,恐怕更要被今人视为恨铁不成钢的“二流子”了。在命题专家看来,约客未至就得“十分焦躁”,那么“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当然就必须“万分失望”了。古人的心情我们永远不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装懂也就罢了,还要强迫别人接受,就更不应该了。

诗歌鉴赏是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自立意见,强作解人是鉴赏的大敌,“严刑逼供”“请君入瓮”式的命题思路只会剿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从而实际上取消了鉴赏。本来希望诗歌鉴赏题能给沉闷的语文高考试卷带来一丝灵动的气息,但现在看来,在语知部分、阅读部分、写作部分的命题相继走入绝境之后,诗歌鉴赏题的路也快走到尽头了。显然,这不完全是命题者的责任,这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出了问题,进一步讲,这也不完全是语文教育思想的问题,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衰颓的表征。

“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创造者”。真正的诗人不仅要创造一种新的意境、新的情趣、新的语言、新的风格,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新的精神和新的人生,同时他还要在大众中创造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和美学追求。我们知道,大众的情趣永远趋向于肤浅、庸俗、低级甚至堕落。谁来提升他们?在一切历史中,这个责任都是由诗人——真正的诗人和他们创造的诗篇——不朽的诗篇来承当的。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孔子到《史记》,从庄子到陶渊明,从竹林七贤到李杜欧苏,从元曲到《红楼梦》……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柏拉图曾这样说起过亚里士多德:“我的学园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学生构成它的躯体,亚里士多德代表它的头脑。”征服过那么多国家和民族的亚力山大,却无法征服犬儒第欧根尼,以至于他感叹说:“我如果不是国王的话,我就去做第欧根尼。”有人问丘吉尔:“你认为印度和莎士比亚哪一个更重要?”当时,印度是英国在海外的最大的殖民地,丘吉尔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宁愿丢掉十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是的,任何一个民族或者说任何一个有出息的民族,都不会忘记自己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精神导师,都会如饥似渴地从他们那里不断汲取精神养料以滋补民族的灵魂。

趣味是可以培养的,语文教学理应担负起这项工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做着相反的事情。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网络等可以迁就、纵容和助长大众的口味,但中学语文教育不能这样;数理化等学科是解决生产生活中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具体问题的工具,而语文学科不是工具,它的任务是培养使用工具的人,或者说是为人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古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塞涅卡说:一个人可以是好医生、好统治者和好语法家,但没有美德就不可能是一个好人。同样,一个人可以是技术精英、政治领袖、媒体英雄抑或是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等,但他首先是一个人,如果他的精神是贫乏的、灵魂是空虚的、心灵是苍白的、头脑的混沌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完满和幸福的人。语文教育正是要让人们的头脑、精神直至灵魂变得澄明、丰富、深刻和美好起来。

还是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语文应该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但由于排拒诗性和诗意而变得干枯、丑陋,让人目不忍睹。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有三个诗歌单元(这册书总共六个单元),与课本配套的读本里也选了大量的诗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恐怕正是试图用民族文化的精品来打造学生的精神底子,他们的古道热肠让我深受感动,以至于在教学这几个诗歌单元的过程中,我也情不自禁地给学生补充了很多课外的诗歌作品。在备课时,我查阅了有关资料、读了很多诗歌,自己首先被深深吸引了:我们这个民族曾经出现过这么多伟大的诗人,留下了这么多光辉的诗篇,而他们的生平遭遇又何尝不是一篇篇不朽的乐章啊。我常常呆想,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的青年学生不背诵1000首唐宋诗词,怎么对得起我们的民族文化?

然而,学生不喜欢。他们没办法喜欢,数理化作业压得他们喘不过起来,那有时间和精力从容涵泳;他们没必要喜欢,看看高考试卷中的那两个关于古典诗词赏析的选择题——它们把充满审美愉悦的诗歌欣赏搞得那么面目可憎,读再多的诗歌有什么用?试卷中就那么几分,而且还不用——常常是禁不住推敲,瞎蒙蒙就足以应付了。当然,这跟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吸引不了学生也有关系,但前两个问题不解决,语文教师纵有三头六臂,也无能为力啊!这是一个讲究实际的时代,对于学校、家长和学生来说,高考就是一切。但是,如前所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高考的杠杆作用,把语文教学导向充满诗性光辉和人文精神的宽途。如果担心学生因为要多读诗书而少做了几道数理化题从而拿不到奥赛金牌从而辱没了国格和民族形象,那么,就把语文课上那些用于繁琐的课文分析和莫名其妙的训练的时间拿来指导学生阅读吧。如果担心讲解和训练少了,学生就不能熟练地运用“语文”这个工具,以至于母语也不会说了,“官样文章”也不会写了,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学生掌握语文工具已经“熟练”到何种程度了——

“高考是高水平的考试,但我们非常不解的是竟有这样多的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母语作文。许多作文语言的基本功差,连话也说不清;有些学生热衷于使用欧化的语句;一些考生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写不顺,错别字过多……学了12年语文,竟然无法用母语通畅地写一篇800字的文章,竟然无法让人从中感受到母语的美。”

“今年的高考作文仍旧反映出中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他们辨析问题多数还停留在‘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谁对谁不对’上,缺乏理性高度,极少能从人文高度认识诚信问题,充斥在议论文中的,仍旧是大量的假话大话空话,官腔官调,文风恶劣。为什么29万考生中没有人能写出纵横天下、大气磅礴的文章?在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一个学了12年语文的高中毕业生竟然毫无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他的人文素质能合格吗?”

“从总体上看,29万份作文试卷大多数是缺乏书卷气的,简而言之,不像有文化的人写的,不像读过书的人写出来的。

以上几段文字出自江苏省高校招生委员会主办的《招生考试报》2001年第2期(总第463期),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大段引用,是因为它的确说出了实情。

我们知道,江苏省还是教育比较发达的省份,其情形尚且如此,全国的中学生、我们这个民族的青年一代的文化素质就可想而知了。

中学诗歌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大幅度的调整和改进。

比如说讲宋词,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两宋词坛的概况:

从北宋初期的二晏(晏殊和他的儿子晏几道)、欧(欧阳修不但诗文出名,词也是北宋一杰。他的作风富丽婉转,一往情深,如《蝶恋花》和《临江仙》。)、张(张先,字子野,因为他的词中名句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所以又自称“张三影”与柳永同时。)到柳永(“奉旨填词柳三变”),都是婉转委曲的风格,自从苏轼出而词有了豪放的风格。晁无咎说:“居士词,人多谓不谐音律。然横放杰出,自是曲子内缚不住者。”此外北宋词人之著者,有秦观(字少游,集婉约派之大成,蔡伯世称:“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唯少游一人而已。”如《踏莎行》)、贺铸(字方回,吴梅说:“北宋词以缜密之思,得遒练之致者,惟方回与少游耳。”如《下水船》)、周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吴梅说:“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为万世不祧之祖。”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批评道:“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惟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与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李格非的女儿,赵明诚的妻子。她的名作《声声慢》,张义端称其“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人,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以上都是北宋巨子,其他负盛名的,还有王安石、李之仪、黄庭坚、张耒、陈师道等。南渡以后,国势大变,因之词到南宋,一变而为雄放,或者一变而有颓废之风,这完全是政治背景的关系。苏轼之作风又盛行一时,辛弃疾、张孝祥就是这一派的代表。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刘潜夫说他“大声镗嗒,小声铿訇,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禾农]丽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辛词的豪放者如怒涛排壑,而细腻者又尽幽咽之能事,确是南宋一大宗匠。如《贺新郎》、《祝英台近》等。张孝祥(字安国)纵笔直书,横放无涯,他的《六州歌头》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南宋词人中词如周美成者,有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范成大评他的词“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南宋重琢句而求雅正者,尚有吴文英(号梦窗)、史达祖(号梅溪)。此外,如陆游的词也颇有豪放气,陈亮、刘过有辛弃疾之风,陆游、陈亮之《水龙吟》,刘过的《沁园春》,皆是名作。[注]以上材料均来自《词曲》一书(蒋伯潜蒋祖怡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再比如说,讲苏轼的作品时,应该首先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苏轼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自由个性的人物。一方面,他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预国家的政治活动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他比当代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但不是冲突与反抗),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洒脱无羁与无可奈何,随缘自适与失意彷徨,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愈益强化时代的内心苦闷。”(《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著)“如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得多”,如果没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北宋那个特定的时代,那就没有苏轼。所以,要读懂苏轼,当然还有李杜韩柳,就不能离开时代、社会、民族和人;反之,读苏轼就是读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读中华民族,读世界,读宇宙和人生。

“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古人早就讲过,但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习惯于把它们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并且还贴上一些莫名其妙的标签,随意曲解、阉割、糟蹋,把历史上的这些敏感、智慧的“头脑”简单化和庸俗化,让他们在我们的心里一次又一次地死去,变成古董和标本。

诗歌教学范文篇7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如此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这是由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学生作为完整的有机生命个体,审美是其感性生命的一种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的完满人性,审美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审美有助于学生幸福地生活。此次新课标的一个最伟大之处,便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本理念。特别是当前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应试的功利意识所屏蔽,呈潜在状态;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的迟钝和贫弱,审美能力还待提高,审美情趣有待提高。加强诗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审美活动有一个规律:即阅读是作家——作品——读者双向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越高,就越能释放更多的审美信息,对读者形成的审美心理张力就越大,也就越能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包括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各心理因素在内的、对作品进行完形、对意味进行充分体验的能力。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张力成正比,审美心理引起的张力越大,审美能力的提高幅度就越大。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各心理因素如果能经常得到一定强度的实践锻炼就会增强素质和有所发展,反之就会衰老,会迟钝或萎缩一样,学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接受一定强度的审美实践活动,诗歌阅读便是这样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为学生审美实践的有效锻炼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教师虽然也可以采用艺术方式请学生欣赏图像文本提高审美能力,但是这些直观性、浅白性、受控性很强的表现形式留给学生的感知、想象、理解、创造的空间明显要小得多,主体审美能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要小得多。当电视屏幕直观而又固定化地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之时,一种规定性的现实存在替代了无数个心灵的创造,审美能力的提高因而受限。尽管表面看来,声、光、色、乐样样都有,似乎具有很丰富的审美信息,但它给予人的精神自由度是有限的、狭小的。诗歌以其浅白性、直观性、受控性特点成为一种最高的艺术,而诗歌教学这一以最高艺术为教学内容的诗歌教学,无疑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路径。

(二)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审美意识与一般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一种自觉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的客观性,但是审美需要并不总是浮现于人的意识上层,很多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实用、科学、伦理的领域,忽略了审美活动。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它所展现的美恰恰是通过学生的审美实践付出一定的审美劳动得来的,所以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甚至终身难忘,从而使学生“嗜美上瘾”,其审美意识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强化。诗歌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是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教精致。诗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走向高雅、由低级走向高级、由麻木迟钝引向敏锐丰富、由悦耳悦目的低级层次走向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高级层次。所以,要养成和培养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是最好的途径,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二、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诗性智慧作为一种具有整合性的精神能力,在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因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而使之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风貌,但是一直以来贯穿始终的想象性、创造性却亘古未变。诗性智慧是一种以想象为形式的创造性思维,他的形式是想象,其结果是创造。想象力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因为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是物体的复现,而是对物体进行重组与再造。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在想象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头脑中表象的未定性、模糊性,所以会生发出许多新的变化,这直接带来思维的创新。

(一)从诗歌的本体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离不开想象,情感性、音乐性、想象性是诗歌的三大本体特征。想象是诗歌的本体,必不可少。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这指的就是诗歌的想象。要是有一首诗歌把生活表现得过于实在,太像生活的实际,这种照搬现实、缺乏想象的作品是称不上诗歌的,比如说“这个少女很美丽”就不是诗,“少女如花”这一带有想象性的言语便具备了诗歌的质素。因此,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创作出激情澎湃、瑰丽多姿、光焰万丈的诗篇。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郭沫若的《凤凰涅磐》、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等名篇都充满了优美、奇异、丰富的想象。

(二)从诗歌的阅读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欣赏诗歌的过程是一个展开想象的过程。诗歌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是其基本构成单位,上至原始诗歌,下至当代诗歌,都离不开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不可或缺的主导性成份,意象成分越多,诗味的成分也就越浓,有没有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没有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也就不成其诗。读者阅读诗歌,也就是阅读这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要闪现、组合,都必须依赖于读者的想象。因为意象的存在形态是人脑中的一种情感表象,它不同于绘画、雕刻、舞蹈、戏剧等艺术所塑造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外在的,直接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人们无需想象,只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就可以直接获得审美感受。诗歌中的意象,无论是人神鬼怪、飞禽走兽,还是鸟鱼花香、湖光山色、人间仙境等等的呈现都必须借助于人们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映现出来。通过想象,诗歌中的意象得以舒展和叠合,直至成为意境。所以,要欣赏到诗歌的内在意象、意境之美,必须借助于想象,对诗歌的意象进行闪现、组合、转换与再创造,才能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潜在的意象浮现出来,最终享受到诗歌的意象美、领略到诗歌的意蕴美。

(三)从诗歌的语言特征看诗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可感性是诗歌语词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感性语词是指表述人的感官经验和感官感受的那一类语词,是对人类五种感官所领受到的内容的描述,这些语词以形象战胜抽象的方式,强化语符本身的信息刺激,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唤起能力的媒介物,诱导读者展开想象去把握可感性语词所代表的感性世界。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一可感性语词就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想到芳草萋萋、繁华似锦的一派喜人景象。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让人想象出杏花争先恐后开放的情景,还让人想到芳香扑鼻、蜂飞蝶舞之类。总之,诗歌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教学可以通过诗歌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教学是培育学生诗性智慧的肥土沃壤。(论文)

三、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之所以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生命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文情怀,为人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背景;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超越品格,为人的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精神沙漠的风暴影响下,拜金主义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强大的物欲刺激氛围中,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四无主义”现象,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这样的精神面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培养人文精神。

(一)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

诗歌教学离不开伟大的诗篇,而伟大的诗篇之后站立着的正是伟大的诗人。诗人从自然的天籁和灵魂的启示中把倾听到的声音传达给人们,用心血谱写生命和灵魂的乐章。当我们年幼无知、或少壮有成的时候,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诗歌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当学生们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横落兮雁南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秋风辞》)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还为我们提供活着的理由,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诗歌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诗歌中的情感不同于普通情感,它是人文情怀的反映。首先,国身通一是诗歌史上贯穿始终的一条情感大动脉。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这也就是平常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由奋起而抒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其次,诗歌中还渗透着浓浓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就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知道:世间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却让人动心的东西,那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热烈歌颂和赞叹之情。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诗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

诗歌内蕴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著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诗歌是一种理想,它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入超越之境,扬弃旧我,走向新我,使自己向更美好的生存状态发展,逐渐抵达理想。它使人确信,人的前途和命运应该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理想和信念一旦在耳边铿锵作响,它往往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即使身处严酷的现实困境,也能升腾起生活的信心,奋起追求心中的目标。诗歌中包含的这种超越品格,使人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6).

诗歌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幼儿;诗歌仿编;有效性;积累

诗歌仿编活动是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诗歌的形式之一。它是幼儿在感知诗歌,理解其内容、结构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仿照原诗歌的框架(如句式、节奏与韵律等),结合个人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尝试编出自己的诗歌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摒弃传统教学中“你教我学”的单向模式,为幼儿创设一系列活动环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诗歌,让幼儿从诗歌的内在规律出发去感知、把握诗歌,进而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开展诗歌仿编活动呢?本文作者通过“幼儿园中大班诗歌的仿编活动”课题的研究,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选择适合的诗歌进行仿编

在学前语言教育活动中,诗歌仿编是以学习、感知、把握诗歌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因此,要进行有效的诗歌仿编活动,首先就要选择合适的诗歌作品。诗歌讲究分行、分节,往往有明确的节奏和押韵要求。幼儿诗歌的语言往往是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的,抒情意味较浓,给人以美的享受。但需要注意,不是所有适合幼儿欣赏的诗歌都能进行仿编,适合幼儿仿编的诗歌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特点。其一,诗歌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具体形象,易于理解。如中班诗歌《小蜡笔》:“小蜡笔,两寸长。画苹果,苹果香。画小鸟,小鸟唱。画星星,星星亮。”这首诗歌的题材来自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蜡笔,内容浅显易懂,格式单一,易于幼儿模仿。日常生活中他们喜欢用小蜡笔来描绘自己看到、听到、感触到的任何事物,容易进行再创作,题材丰富易迁移。其二,诗歌结构较为简单,有明显重复的结构,便于幼儿迁移模仿,进行再创作。如大班散文诗《落叶》:“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童话般的意境给落叶这一平常之物赋予了极强的生命力,生动、形象地向幼儿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童趣十足,并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语言的魅力充分体现出来,尤其是诗歌中重复的句式结构更有利于幼儿的仿编活动。

二、准确定位诗歌仿编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努力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有效的诗歌仿编活动应该聚焦幼儿,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诗歌内容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仿编,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例如大班散文诗《落叶》仿编教学的活动目标可以这样设定。活动目标一:欣赏散文诗,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诗歌的“欣赏与感受”,生动、形象地向幼儿展现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幼儿通过多种感官体验与理解作品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为下一步仿编教学做好铺垫。活动目标二:大胆想象,按照散文诗的句式结构,大胆仿编。活动中教师可按照散文诗的句式结构设计有针对性的提问:“树叶还会落在哪儿?还有谁看到了落叶?会把它变成什么?”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发挥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师的启发下表述欲望强烈,仿编水到渠成,而且语言运用巧妙。如:“树叶落在花瓣上,蜜蜂飞过来,站在上面,把它当做跳舞毯。”“树叶落在屋顶上,蝙蝠跳过来,藏在下面,把它当做棉被。”

三、运用诗歌进行仿编的途径

有效的教学策略应是一种发展性的教学策略。所谓的发展性教学策略,是指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幼儿的主动学习促进其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在幼儿诗歌仿编教学中,灵活运用发展性的教学策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积累———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和生活经验。教师要秉持“厚积薄发”的理念,有效地指导幼儿进行诗歌仿编。首先,要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倾听与一般的“听听”不同,倾听是一种有意识、专注地听,它不仅需要注意力的参与,而且往往还需要情感的参与。学前期是幼儿听力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敏感期”,有意识地创造“听”的机会,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听力训练。例如,在一日生活中,可以让幼儿注意倾听教师、同伴及与父母间的交流;注意倾听人们对各种事物的描绘;注意倾听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等。其次,要丰富幼儿相关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想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如果诗歌内容超越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幼儿就不能理解诗歌,更谈不上仿编诗歌了。因此,在诗歌仿编活动之前,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丰富相应的生活经验,为开展诗歌仿编活动铺路搭桥。2.感受———运用教具展示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诗歌仿编的前提是幼儿喜欢并理解诗歌作品的内容。成人可以通过文字阅读、倾听、朗诵来理解和体验诗歌,而在幼儿学习诗歌中则要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具帮助他们感受、理解。如中班的诗歌《小雨点》的仿编,这首诗歌篇幅短小,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每句内容为一组配对的物体,为了便于幼儿理解并熟悉诗歌的内容和结构,教师可选用实物图片、符号及身体动作与诗歌内容按顺序进行匹配制作成图谱,有效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语言美。又如大班的诗歌《落叶》的仿编,教师可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利用动画欣赏配乐散文诗朗诵,让幼儿直观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通过欣赏,幼儿对散文诗内容有了整体感知,就会初步感受到作品中优美的意境,为进一步的仿编打下基础。3.迁移———运用语言、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仿编。在诗歌仿编教学活动中,教师恰当运用语言、绘画、表演等手段,能够让仿编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富有趣味性,激发幼儿兴趣,拓展想象空间。如大班诗歌《圆》、中班诗歌《梳子》等,在仿编环节中教师采用问答、绘画、演示、动作表演等形式,扩展幼儿的想象空间。仿编过程通过多种表现形式的融合,能够让幼儿仿编出不同的、多元的、独特的、富有创新性的作品。

四、多方优化诗歌仿编教学

俗话说:“整体决定成败,细节成就精彩。”有效的诗歌仿编教学活动还应从多方面兼顾优化教学细节。第一,家园同步,重视家长的支持。“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首先,幼儿与家长在一起体验着和幼儿园不同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家长的支持提高了孩子们仿编的积极性。其次,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进行仿编需要支持与合作,尤其在家中,需要家长来记录。家长的支持对幼儿完成仿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诗歌仿编的情感环境支持。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幼儿进行仿编活动时还应给予幼儿仿编的情感环境支持。进行仿编活动对于幼儿来讲充满新鲜感,同时幼儿可能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幼儿需要一个支持仿编的情感环境,让幼儿敢于仿编,乐于仿编。第三,不能过分强调仿编技巧。过分的仿编技巧对于幼儿来说还不适合,不必要求幼儿在某一阶段必须达到某一程度。否则,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力,不利于他们发展语言能力。第四,支持幼儿个性化的创作。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仿编诗歌不要设定太多条框,要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融入到各种美丽的诗歌中。

总之,教师在幼儿诗歌仿编活动中应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为孩子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教师应选择恰当的诗歌内容,准确定位目标,灵活运用策略,多元优化细节,引导幼儿有效感知诗歌,巧妙地运用语言,进而从中获得语言仿编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霞美.幼儿诗歌教学情感培养五部曲———以大班诗歌教学活动“我被亲了好几下”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2017(06).

[2]周建芳.幼儿诗歌选材及教法[J].宁夏教育,1993(11).

[3]张红俭.幼儿快乐学习从教师提问开始———以大班诗歌创编活动“春天”例谈教师的提问智慧[J].当代学前教育,2014(01).

诗歌教学范文篇9

动物依赖本能自动地生存,饿了就觅食,困了就睡觉,它们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生的烦恼和死的恐惧,没有关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没有忧虑、苦闷、悔恨、孤寂、失望……而这一切,恰恰是人的宿命!人是唯一会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动物,这种思考充满了痛苦和不幸。个体生命是那样的短暂而艰难,又是那么的虚幻和荒诞。我是谁?为什么要在一个偶然的时间里把我扔进这个世界,又在一个不可期的将来把我抛出这个世界?活着是需要理由的,如果找不到理由,那么,它就会成为死亡的理由。任何事物本身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才会赋予它意义;人的存在也是这样。诗人的存在就是为这个世界提供价值,诗歌所捍卫的正是人的生存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类为什么需要诗歌?说到底,就是为生命寻找一个理由。

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鱼会],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巴尔蒙特的理由是“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所以荷尔德林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那么,从本质上讲,每一个人都是诗人,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朱光潜说:“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见出常人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我们本来是能觉出趣味来的,只是因为我们的诗心被蒙上了一层又一层阴翳;但在诗人的指点下,我们还是觉出了,可见我们的诗心未泯。

诗存在的理由就是人活着的理由。

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个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一直把她们置于青少年的视野之外。比如说,在刚刚试用的这套试验修订本之前的高中课本中,古典诗词寥寥无几;比如说,前几年,高考试卷中的名句填空突然被砍掉,据说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再比如说,相当多的教师对古典诗词的讲解以及几乎全部训练和测试包括高考试卷中的所谓诗歌鉴赏题差不多是在糟蹋诗歌和教唆学生厌恶诗歌。

如果说老年人的生活像散文,中年人的生活是小说,那么,青少年更应该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是谁斩断了这个因缘?这无异于割断了民族文化的血脉!

当然,诗歌的衰落有深刻的历史和时代原因,但是,诗心没有理由也不应该随着那个诗歌繁荣的时代的消亡而一同被埋葬。

随着商品社会带来的价值冲击,人们面对一个物质化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实际了,现实功利诉求压倒了一切。然而,物质的富足并不必然带来精神境界的提高,相反,它常常会窒息人们的心灵。

我听说,在西方,人们大多喜欢读诗,一本好的诗集根本无须为销路发愁,而到了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雨果、歌德等文化名人的生日或其他纪念日,全国各地会采用各种形式来纪念他们。但在我们这里,诗歌或流于民间各种恶俗的顺口溜,或成为少数圈内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至于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则成了当地人发展旅游业的招牌或为经济唱戏而搭台的工具,有多少中国人知道并且愿意说起辛弃疾、关汉卿、曹雪芹呢?

诗歌确实是不实用的东西。孔子说的“不学诗,无以言”的时代早已过去,而现在诗歌只会让人在“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中变得不切实际起来,在“惜春常怕花开早,匆匆春又归去”中变得迂阔起来,在“云破月来花弄影”中消磨了斗志……

于是,如果谁还沉浸在“吟赏烟霞”中,会被认为不正常;而说谁像个诗人,恐怕更多的是一种讥诮;多愁善感更是一种不合时宜的被取笑的奢侈。现代人早就没有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情怀,没有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淡远,没有了“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雅趣,没有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从容,更没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兴致,没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胸襟,没有“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的俊逸,没有“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豪情,当然也没有“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哀惋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洒脱……

所以诗性的衰颓实质上是人性的萎缩,现代人可以上天入地,生存空间急剧膨胀,但与此同时,心灵空间日趋褊狭。当然,诗人救不了世界,也救不了人心。但是,你可以嘲笑世人的贪婪,却没有理由嘲笑诗人的迂阔;你可以批评世人的意志消沉,却没有资格指责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浩叹。同样,语文教育当然也不可能挽救世道人心,更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诗人,但是,我们可以让他们爱诗、读诗,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吟咏性情,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精神,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

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我看来,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文化人,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

“一切文学都具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正像朱光潜所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一个远离诗歌的民族,算不上是文明的民族。诗歌在当今社会遭冷落的可悲处境,与其说是诗歌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不如说是现代社会的文化演变正在偏离“美”的原则,正在向粗糙和肤浅、丑陋和病态的深渊滑落。

让我们来看看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道诗歌鉴赏题——

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这道试题的A、B、D三个选项均停留在对诗句的简单解释上,勉强涉及到“赏析”的地方则吞吞吐吐、语焉不详;惟有C项试图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分析诗人的“感受”和这首诗歌的“韵味”,尽管不够具体细致,倒还差强人意。但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试题分析(2001年版)》却是这样说的——

“C项中,‘闲敲棋子’确是一个细节的描写,但我们仔细体味一下,约客久侯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十分焦躁。由此可知,C项的赏析是不恰当的。本题的选项应是C。”(第15页)

我觉得这个分析是没有根据的。《约客》这首诗究竟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呢?且看——

江南的夏夜,梅雨纷飞,蛙声齐鸣,诗人约了友人来下棋,然而,时过夜半,约客未至,诗人闲敲棋子,静静等候……

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呢?我看主要不是或根本就没有什么焦躁和烦闷的情绪,而更可能是一种闲逸、散淡和恬然自适的心境。也许曾有那么一会儿焦躁过(这种焦躁情绪怎么会持续到“过夜半”呢?),但现在,诗人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多情的梅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清脆的棋子敲击声……这是一幅既热闹又冷清、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也许诗人已经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到内心的激荡和静谧中。应该感谢友人的失约,让诗人享受到了这样一个独处的美妙的不眠之夜。

如果这首诗就写了诗人等友人而没等到,因而“十分焦躁”,那还有什么诗意可言?

为什么我们会有“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十分焦躁”的看法?原因是我们习惯于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在今天的人看来,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别说“有约不来过夜半”,就是过了几分钟,也不能忍受,当然就“十分焦躁”了。我们怎么能理解“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意境呢?我们又怎们能容忍“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百无聊赖”呢?至于“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的陶渊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苏东坡,恐怕更要被今人视为恨铁不成钢的“二流子”了。在命题专家看来,约客未至就得“十分焦躁”,那么“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当然就必须“万分失望”了。古人的心情我们永远不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装懂也就罢了,还要强迫别人接受,就更不应该了。

诗歌鉴赏是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自立意见,强作解人是鉴赏的大敌,“严刑逼供”“请君入瓮”式的命题思路只会剿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从而实际上取消了鉴赏。本来希望诗歌鉴赏题能给沉闷的语文高考试卷带来一丝灵动的气息,但现在看来,在语知部分、阅读部分、写作部分的命题相继走入绝境之后,诗歌鉴赏题的路也快走到尽头了。显然,这不完全是命题者的责任,这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出了问题,进一步讲,这也不完全是语文教育思想的问题,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衰颓的表征。

“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创造者”。真正的诗人不仅要创造一种新的意境、新的情趣、新的语言、新的风格,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新的精神和新的人生,同时他还要在大众中创造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和美学追求。我们知道,大众的情趣永远趋向于肤浅、庸俗、低级甚至堕落。谁来提升他们?在一切历史中,这个责任都是由诗人——真正的诗人和他们创造的诗篇——不朽的诗篇来承当的。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孔子到《史记》,从庄子到陶渊明,从竹林七贤到李杜欧苏,从元曲到《红楼梦》……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柏拉图曾这样说起过亚里士多德:“我的学园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学生构成它的躯体,亚里士多德代表它的头脑。”征服过那么多国家和民族的亚力山大,却无法征服犬儒第欧根尼,以至于他感叹说:“我如果不是国王的话,我就去做第欧根尼。”有人问丘吉尔:“你认为印度和莎士比亚哪一个更重要?”当时,印度是英国在海外的最大的殖民地,丘吉尔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宁愿丢掉十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是的,任何一个民族或者说任何一个有出息的民族,都不会忘记自己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精神导师,都会如饥似渴地从他们那里不断汲取精神养料以滋补民族的灵魂。

趣味是可以培养的,语文教学理应担负起这项工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做着相反的事情。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网络等可以迁就、纵容和助长大众的口味,但中学语文教育不能这样;数理化等学科是解决生产生活中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具体问题的工具,而语文学科不是工具,它的任务是培养使用工具的人,或者说是为人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古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塞涅卡说:一个人可以是好医生、好统治者和好语法家,但没有美德就不可能是一个好人。同样,一个人可以是技术精英、政治领袖、媒体英雄抑或是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等,但他首先是一个人,如果他的精神是贫乏的、灵魂是空虚的、心灵是苍白的、头脑的混沌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完满和幸福的人。语文教育正是要让人们的头脑、精神直至灵魂变得澄明、丰富、深刻和美好起来。

还是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语文应该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但由于排拒诗性和诗意而变得干枯、丑陋,让人目不忍睹。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有三个诗歌单元(这册书总共六个单元),与课本配套的读本里也选了大量的诗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恐怕正是试图用民族文化的精品来打造学生的精神底子,他们的古道热肠让我深受感动,以至于在教学这几个诗歌单元的过程中,我也情不自禁地给学生补充了很多课外的诗歌作品。在备课时,我查阅了有关资料、读了很多诗歌,自己首先被深深吸引了:我们这个民族曾经出现过这么多伟大的诗人,留下了这么多光辉的诗篇,而他们的生平遭遇又何尝不是一篇篇不朽的乐章啊。我常常呆想,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的青年学生不背诵1000首唐宋诗词,怎么对得起我们的民族文化?

然而,学生不喜欢。他们没办法喜欢,数理化作业压得他们喘不过起来,那有时间和精力从容涵泳;他们没必要喜欢,看看高考试卷中的那两个关于古典诗词赏析的选择题——它们把充满审美愉悦的诗歌欣赏搞得那么面目可憎,读再多的诗歌有什么用?试卷中就那么几分,而且还不用——常常是禁不住推敲,瞎蒙蒙就足以应付了。当然,这跟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吸引不了学生也有关系,但前两个问题不解决,语文教师纵有三头六臂,也无能为力啊!这是一个讲究实际的时代,对于学校、家长和学生来说,高考就是一切。但是,如前所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高考的杠杆作用,把语文教学导向充满诗性光辉和人文精神的宽途。如果担心学生因为要多读诗书而少做了几道数理化题从而拿不到奥赛金牌从而辱没了国格和民族形象,那么,就把语文课上那些用于繁琐的课文分析和莫名其妙的训练的时间拿来指导学生阅读吧。如果担心讲解和训练少了,学生就不能熟练地运用“语文”这个工具,以至于母语也不会说了,“官样文章”也不会写了,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学生掌握语文工具已经“熟练”到何种程度了——

“高考是高水平的考试,但我们非常不解的是竟有这样多的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母语作文。许多作文语言的基本功差,连话也说不清;有些学生热衷于使用欧化的语句;一些考生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写不顺,错别字过多……学了12年语文,竟然无法用母语通畅地写一篇800字的文章,竟然无法让人从中感受到母语的美。”

“今年的高考作文仍旧反映出中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他们辨析问题多数还停留在‘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谁对谁不对’上,缺乏理性高度,极少能从人文高度认识诚信问题,充斥在议论文中的,仍旧是大量的假话大话空话,官腔官调,文风恶劣。为什么29万考生中没有人能写出纵横天下、大气磅礴的文章?在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一个学了12年语文的高中毕业生竟然毫无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他的人文素质能合格吗?”

“从总体上看,29万份作文试卷大多数是缺乏书卷气的,简而言之,不像有文化的人写的,不像读过书的人写出来的。

以上几段文字出自江苏省高校招生委员会主办的《招生考试报》2001年第2期(总第463期),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大段引用,是因为它的确说出了实情。

我们知道,江苏省还是教育比较发达的省份,其情形尚且如此,全国的中学生、我们这个民族的青年一代的文化素质就可想而知了。

中学诗歌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大幅度的调整和改进。

比如说讲宋词,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两宋词坛的概况:

从北宋初期的二晏(晏殊和他的儿子晏几道)、欧(欧阳修不但诗文出名,词也是北宋一杰。他的作风富丽婉转,一往情深,如《蝶恋花》和《临江仙》。)、张(张先,字子野,因为他的词中名句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所以又自称“张三影”与柳永同时。)到柳永(“奉旨填词柳三变”),都是婉转委曲的风格,自从苏轼出而词有了豪放的风格。晁无咎说:“居士词,人多谓不谐音律。然横放杰出,自是曲子内缚不住者。”此外北宋词人之著者,有秦观(字少游,集婉约派之大成,蔡伯世称:“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唯少游一人而已。”如《踏莎行》)、贺铸(字方回,吴梅说:“北宋词以缜密之思,得遒练之致者,惟方回与少游耳。”如《下水船》)、周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吴梅说:“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为万世不祧之祖。”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批评道:“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惟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与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李格非的女儿,赵明诚的妻子。她的名作《声声慢》,张义端称其“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人,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以上都是北宋巨子,其他负盛名的,还有王安石、李之仪、黄庭坚、张耒、陈师道等。南渡以后,国势大变,因之词到南宋,一变而为雄放,或者一变而有颓废之风,这完全是政治背景的关系。苏轼之作风又盛行一时,辛弃疾、张孝祥就是这一派的代表。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刘潜夫说他“大声镗嗒,小声铿訇,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禾农]丽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辛词的豪放者如怒涛排壑,而细腻者又尽幽咽之能事,确是南宋一大宗匠。如《贺新郎》、《祝英台近》等。张孝祥(字安国)纵笔直书,横放无涯,他的《六州歌头》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南宋词人中词如周美成者,有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范成大评他的词“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南宋重琢句而求雅正者,尚有吴文英(号梦窗)、史达祖(号梅溪)。此外,如陆游的词也颇有豪放气,陈亮、刘过有辛弃疾之风,陆游、陈亮之《水龙吟》,刘过的《沁园春》,皆是名作。[注]以上材料均来自《词曲》一书(蒋伯潜蒋祖怡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再比如说,讲苏轼的作品时,应该首先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苏轼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自由个性的人物。一方面,他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预国家的政治活动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他比当代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但不是冲突与反抗),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洒脱无羁与无可奈何,随缘自适与失意彷徨,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愈益强化时代的内心苦闷。”(《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著)“如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得多”,如果没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北宋那个特定的时代,那就没有苏轼。所以,要读懂苏轼,当然还有李杜韩柳,就不能离开时代、社会、民族和人;反之,读苏轼就是读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读中华民族,读世界,读宇宙和人生。

“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古人早就讲过,但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习惯于把它们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并且还贴上一些莫名其妙的标签,随意曲解、阉割、糟蹋,把历史上的这些敏感、智慧的“头脑”简单化和庸俗化,让他们在我们的心里一次又一次地死去,变成古董和标本。

诗歌教学范文篇10

诗歌中最重要的就是意境,也就是“景”。在一首好的诗歌中,总有一种或优雅或深邃的意境,但这种意境对知识面尚窄的小学生来说不易领会。所以就需要教师做出充分的铺垫、积极的引导,如果能从“情”入手,对诗歌的整体基调做一定的渲染,相信会使学生更易体会它的意境美。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明显,即“思故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远离家乡游子的思乡之情:“许多人都会在除夕夜赶回家乡,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怀有对家乡很深的牵挂,迫切希望回到家乡。一个人在外面漂泊流浪,当夜深人静难以入眠时,这种思乡之情就会变得愈加强烈。”这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思乡的曲子,努力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读诗,充分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我们再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那么一幅游人思乡图便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夜静难眠,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前,诗人联想到家乡的明月,举头长叹,低头沉思。诗歌所绘的深邃、幽远的意境就在教师的渲染和铺垫中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所理解了。再如,我在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时,根据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描写,在网上下载了有关的图片,上课时在多媒体上播放出来,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一边吟诵,一边欣赏优美的画面,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由“情”入“景”,看似简单,但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具有较强的引导学生和创设情景的能力。只有这样,诗歌的意境才不会被学生分割得支离破碎,学生才会充分认识到诗歌的意境美。

二、即“景”生“情”

每首诗歌都蕴含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或浓或淡,或浅露直白,或深蕴于诗句的字里行间。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送别孟浩然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景色很美,但诗人却只注意到“那只小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天水之间,只剩下长江水滚滚东去”。这种意境幽远缠绵,其中的景物虽在春季,但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体会送别友人时“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这一意境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以避免学生产生“赞美春光”的岐解,而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便会于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又如,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中“繁花似锦、蝴蝶飞舞、黄莺欢唱”的饱含春之气息的优美意境经教师的描绘和渲染之后,学生也自然会感受到春之美丽,能够体会到诗人“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即景生情”需要教师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和意境充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情”“景”交融

从以上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情”和“景”并不是孤立分开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诗歌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情”的真挚和“景”的完美。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地讲解,要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如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在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联想当时诗人所处的环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夜半钟声”。这些景物所烘托出的意境氛围易于学生想象,能够达到“景”的完美再现。在这样的意境中,学生对作者“愁”(即孤独惆怅)的感情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步。又如,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时,我提出了以下5个思考题: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④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⑤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艺术特色。《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由浅入深地设置这5个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跟课文的顺序相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沉浸在对问题的思索中,踊跃地参与问题的讨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的空间,自然就走进了诗词的意境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