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6:36

诗歌教学论文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篇1

诗歌中最重要的就是意境,也就是“景”。在一首好的诗歌中,总有一种或优雅或深邃的意境,但这种意境对知识面尚窄的小学生来说不易领会。所以就需要教师做出充分的铺垫、积极的引导,如果能从“情”入手,对诗歌的整体基调做一定的渲染,相信会使学生更易体会它的意境美。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明显,即“思故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远离家乡游子的思乡之情:“许多人都会在除夕夜赶回家乡,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怀有对家乡很深的牵挂,迫切希望回到家乡。一个人在外面漂泊流浪,当夜深人静难以入眠时,这种思乡之情就会变得愈加强烈。”这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思乡的曲子,努力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读诗,充分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我们再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那么一幅游人思乡图便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夜静难眠,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前,诗人联想到家乡的明月,举头长叹,低头沉思。诗歌所绘的深邃、幽远的意境就在教师的渲染和铺垫中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所理解了。再如,我在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时,根据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描写,在网上下载了有关的图片,上课时在多媒体上播放出来,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一边吟诵,一边欣赏优美的画面,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由“情”入“景”,看似简单,但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具有较强的引导学生和创设情景的能力。只有这样,诗歌的意境才不会被学生分割得支离破碎,学生才会充分认识到诗歌的意境美。

二、即“景”生“情”

每首诗歌都蕴含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或浓或淡,或浅露直白,或深蕴于诗句的字里行间。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送别孟浩然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景色很美,但诗人却只注意到“那只小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天水之间,只剩下长江水滚滚东去”。这种意境幽远缠绵,其中的景物虽在春季,但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体会送别友人时“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这一意境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以避免学生产生“赞美春光”的岐解,而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便会于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又如,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中“繁花似锦、蝴蝶飞舞、黄莺欢唱”的饱含春之气息的优美意境经教师的描绘和渲染之后,学生也自然会感受到春之美丽,能够体会到诗人“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即景生情”需要教师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和意境充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情”“景”交融

从以上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情”和“景”并不是孤立分开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诗歌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情”的真挚和“景”的完美。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地讲解,要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如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在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联想当时诗人所处的环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夜半钟声”。这些景物所烘托出的意境氛围易于学生想象,能够达到“景”的完美再现。在这样的意境中,学生对作者“愁”(即孤独惆怅)的感情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步。又如,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时,我提出了以下5个思考题: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④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⑤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艺术特色。《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由浅入深地设置这5个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跟课文的顺序相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沉浸在对问题的思索中,踊跃地参与问题的讨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的空间,自然就走进了诗词的意境中去了。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篇2

1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首先,诗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原型作精心的疏理、分类和选择,然后以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构成精彩的诗歌形象。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个将生活丰富的内涵与作品浓缩的外延相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思维的过程。其次,诗歌作为一种内容精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形式,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文学史上为作品学斟句酌以至废寝忘食的诗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便是典型一例。另外,一首佳作无论在思想或艺术上都是高品位的,它在思维和语言上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出简单中蕴含复杂,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多不同”的艺术效果。

简言之,高明的诗人不仅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去概括生活和表现生活,而且也深深懂得这是把握读者欣赏心理,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去再创诗境的必然要求。同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遵循这种要求来进行诗歌教学。

2

就目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情况而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直接影响了诗歌教学效益的提高。

首先简要谈一下观念问题。在诗歌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充其量带点表层理解)的能级上。无疑,这是对中学诗歌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它只是着眼于某种狭窄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其结果必然是乏味的、低效的。

其次,要改变教学方法上的陈旧性,努力体现综合化与灵活性。教学观念上的片面保守,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就过程的程式化而言,主要是无视诗歌写景状物、抒情明理时那种既文意贯一、血肉交融,又开合跌宕、灵动多变的表现特点,而一概实施“一解题、二释词、三译句、四总结(往往是一些术语套语的复述)之类的“工艺化”的切割肢解的拼搭组装。另一方面,与这种程式相呼应的教学手段与形式,是教学满足于教师一张嘴一支笔单调乏味的讲述与板书,因为据此实现上述“一二三四”的程式已经绰绰有余。显然,这种机械的程序与单调的手段形式降纸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就提醒人们要转变诗歌教学观念,要从具体作品的具体特点出发,努力体现教学程序与形式手段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就程序而言,可因诗而宜:或以诗眼入手,提携全篇;或先着眼于诗意的整合,再辅之词句的剖析;或循景物人事以求题旨理趣,或提示背景主题以推敲物象形体;长诗当然先讲析后记诵,短诗不妨先熟读后品味……

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要防止教师单纯的讲解和繁琐的板书,而应根据诗歌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或教师主讲学生补充丰富,或学生评析为主,教师概括深化,或口头欣赏,或书面评论,或变体改写,或模拟仿作……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现代电化教学设备的优势,如借助录音、幻灯、录像、电影等声光电色谋多种媒体,以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与丰富性。

3

在观念更新、方法优化的前提下,教学者思维上的创造性对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益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从思维的方向看,诗人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向心式的凝聚思维,而我们的诗歌教学却主要是辐射式的发散思维,它要求我们把那些内涵高度浓缩、外延高度集约的名篇佳作的典型形象与深邃的意境得以生动、传神的再现。这个再现的过程无疑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它至少对教学者的思维提出了敏锐性、联结性、扩散性、灵活性和统摄性这五大要求。

探幽发微,思维的敏锐性。历代的诗文大家,都十分讲究行文的含蓄和折,他们有时写而不“满”,弦外有音;有时句式变形,运笔迂曲,使诗歌中形成了若干的“空”与“曲”,并以此来激发读者广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了有限中寓无限,严谨中现活泼的艺术效果,体现了“空山闻鸟语”、“曲径通幽处”的艺术魅力。由于中学生对诗歌的了解无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十分有限,他们很难发现和理解诗歌中的这种“空”与“曲”,对此,往往会感到迷惑甚至产生误解。这就需要教师的思维具有敏锐的艺术触觉,去探幽发微,努力捕捉这些“空”和“曲”,并形神兼备地将其内容及功能表述出来。我们且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为例,作一简要分析。

第一句,从逻辑角度和语法常规看,语序应为“三秦辅城阙”,诗人之所以在语序上这么一“曲”,固然是诗歌的格律要求使然,但另一方面将“城阙”置于句首,显然又达到了强化凸现这一物象、激发读者去心驰神游的目的,其表现功能上的匠心实在是不容忽视的。试想:那拨地而起的巨垣高墙、皇城气象,那三秦拱卫、据守要津的恢宏气势不是跃然纸上了吗?它的历史文化,它的热闹繁华,它荟萃着无数的文人雅士,真是一个令人向往,令人留恋的地方啊!知心的朋友编编就在这特定的处所与背景中将与诗人分手远行了,此时此刻当有多少的感慨啊!若不是这么一“曲”,五字虽然相同,但那只是呆板地写出了长安的地理环境,而长安本身倒被“三秦”给淹没了,更遑论其包容的人文景观及诗人的情怀了。

以上讲的是“曲”,再来研究一下“空”。第二句中有个“望”字,这个“望”字的主语是什么呢?当然不是“风烟”,更不会是“五津”,显然作者将主语“空”了起来。然而“空”决不等于“无”,它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杜少府,还可以是二人兼指。作者之所以将它空出,固然是按诗词的惯例,诗人(或其它有关人物)的形象未必要直接出现,同时也限于字数不能写出,但从欣赏心理的角度看,作者这一“空”,就巧妙地消除了你我他彼此之间的身份与时空之间的界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感情也因此有了交流,当读者吟诵之时,也就如同站在了诗人的身边与他一起放目远眺,并努力地从那一片风烟迷雾之中寻觅着杜少府任将要赴任的“五津”之地,在眺望中,我们仿佛领受到了长安至五津之间的山重水覆、曲折坎坷。我们既可体会到离别的悲凉之情,又能感受到诗人寄托在雄壮景色中的豪放之气,甚至情不自禁地朗声吟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曲”和“空”往往是诗人有意无意地留给读者进行艺术再现的契机与天地。作为教师,启发学生去寻觅、发现与分析,使空白处见丰富,在曲折中见深意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勾新连旧,思维的联结性。由于诗人的某些特殊经历和气质等原因,他们往往会对某种景物有着特殊的偏爱与感受,在他们的作品中这种景物往往会屡次出现;有时某种情感会久久萦绕在诗人的胸中,甚至在一生的创作中对此情结屡屡抒发。同样,由于相似的际遇和禀赋,不同的诗人也会在上述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同理,在某种条件下,读者与诗人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相同或近似,以致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某种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共鸣。要让学生与诗人形成某种共识以至产生共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联系,善于启发,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联想与想象,以形成“勾新连旧”的动态思维习惯与能力——既会将同一诗人的类似作品相互联系,以达到温故知新、强化感受的目的,又善于用甲诗人的作品来补充丰富乙诗人的作品,进而自觉而自然地渗透自身的见闻感受、知识储备、文学修养来涵咏、深发。

例如月亮,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当作知心的伴侣(《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水调歌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把它当作良辰美景的化身(《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借助它来表现出情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春江苑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柳永却因它而触目伤怀(《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人世沧桑,自然永恒这一点的认识上,诗人与读者岂不是始终相通的吗?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只要善于勾新连旧,就能使学生把新获取的信息与原有的储存信息结合起来,再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作品那丰富深远的艺术境界之中,逐步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在我国的诗歌宝库中,有不少作品不仅给人的感官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也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提高思维联结性的训练,使他们在受到形象美、语言美陶冶的同时,还能在联系比较中从更深的层次上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久而久之,对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也有很大的裨益。

“全息造像”,思维的扩散性。诗歌教学中重要的思维形式是扩散思维,也就是要将高度浓缩凝炼的诗句膨化开来,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放的焰火一般飞珠溅玉,流光溢彩。这就需要教学者在富有创造性的欣赏过程中艺术地再造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启发学生通过“点面辐射”、“感觉迁移”、“动静联想”和“主客相生”等方法去展开扩散思维的翅膀,使其能在一定的深广度上把握诗歌的意境和特色。现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例作一说明。

1.点而辐射。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根据诗歌给定的具体物象在加深或拓宽上去化合渗透。如:扣住诗中的叶、花、碧、红、天、日,想象出画面层次的远近错落,色彩的红绿相映,即有主体的碧叶荷花,又有陪衬的蓝天红日。二是除了对该作品内容本身的扩展外,还应借助同类题材的作品来丰富和补充。如:可由《爱莲说》联想到荷的高尚节操,由《芙蕖》联想到荷的种种妙用,还可由《荷塘月色》联想到荷含苞时的羞涩,盛开时的潇洒……这样,这两句诗就成了一幅具备了多维空间、绚丽色彩和传神情态的工笔画了。2.感觉迁移。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积累,使诗歌形象通过不同的感官的沟通与转移来产生丰富与强化的效果。在以视觉扩展的“点面辐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对莲叶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迁移——习习微风送来了莲叶荷花缕缕的幽香,在这炎炎六月的暑天,真是沁人心脾,凉意顿生,令人心旷神怡啊!3.动静联想。我们欣赏诗歌时,往往要将作品中的静者化动或动者化静,以此来增强画面的生动感。前文所述,我们虽已想象再造出诗句中的形、色、味等要素,但毕意还是一幅孤立的、静态的画面,我们不妨进一步想象:朝阳冉冉升起,清风徐徐吹来,灿烂的阳光把金丝眼缕撒满了莲叶荷花,湖面上泛起了阵阵红波绿浪,空气中回荡着悠扬悦耳的渔歌……这就不仅在光和色上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而且突现了景物的动态美。4.主客相生。在诗歌教学这一典型的艺术鉴赏活动中,只有诸者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时,其效果才会理想。此时,读者的主观意识深深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这就要求教学者富有敏感的角色意识,即在必要时使自幻化成作者或与作品相关的人物,去充分地感受其声光形色,体会其喜怒哀乐。在欣赏上述诗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角色化,使自己的思绪与诗人的心境吻合贯通起来,仿佛正在西湖边那温馨的氛围里,绚丽的色彩中,柔和的阳光下,陪着知心的朋友在漫步赏景,这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满足啊!恐怕主人忘了送客,客人也忘了辞别了。

上面将诗歌教学中的扩散思维分成四点依次说来,只是因为论述的方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它们往往是交叉的、综合的。

品求诗眼,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迅速地由一类对象转移到另一类对象上的能力称作思维的灵活性。诗人是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的,在一句乃至一首诗中,往往因一字着色而满篇生辉,人们称这些妙字妙词为“诗眼”。由于欣赏角度的不同,这些诗眼的内涵往往会呈现出它的多重性,而这些多重的差异性恰恰又体现了诗歌意蕴的丰富性,而要发现这种差异以体验其丰富,就需要欣赏者的思维具备迅速转换跳跃的能力,亦即需要思维的灵活性。在诗歌教学中,固然有因浮光掠影而未识诗眼的情况,但更多的是由于思维的刻板呆滞而对诗眼或视而不见,或“食而不化”。它轻则使学生学来索然寡味,重则抑制阻塞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教师本身的思维具有灵活性,而且要求教师以自己思维的灵活性来训练和造就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出鸟”这句虽平白如话且寥寥五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颇耐寻味的深山月夜图:月儿在山嘴边露了脸,如水的月光泻满了深山幽谷,它冲淡了笼罩山谷的夜色,也惊起了栖息窝巢的鸟鹊。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诗眼,我们既可对它作——连顺延性的联想——也许是月光大亮了,使鸟儿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山鸟惊惶,再不就是今晚的月儿圆得有些异样,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同时,又可作反向联想——莫不是鸟儿们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借助今晚格外明亮的月色欣赏它们白天无法领略的美景而惊喜呢!试想,若是由于思维的情性,仅满足于将该句译为“月亮出来了,惊起了入巢的山鸟”,那又怎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呢?

当然,思维的灵活性与思维的敏锐性、扩散性是密切相关的,要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长期进行综合化的思维训练,诗歌教学正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完整把握,思维的统摄性。前面谈到诗歌中往往有许多的“空”和“曲”,但在落笔前,诗人对所写的情与景往往是成竹在胸的,他们在创作时,其思维一般是高屋建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讲究完整性,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就是统摄性。就诗歌教学而言,这种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有以下两个要求。

一是化间隔跳跃为联贯流畅。它要求教学者不但要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理解其内涵,还要善于由形入神地将它们表述出来,同时还要与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这就要求教学者在具备敏锐的发现力、深广的理解力、严密的分析力的基础上还得有准确、流畅而又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力。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于语言的。”由于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是体现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表达,这就要靠语言来实现,再加上诗歌教学对教学语言苛刻的要求,这就迫使教师加强自身语言表达力的锻炼,并以此来感染和训练学生。

二是由局部到整体的“化归”。这首先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时让学生对诗人有个总体的了解(如所处的时代、世界观与美学观、诗人的思想发展及个性气质等),当然这并不是机械求全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大讲一通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而是要灵活的、有选择地将这些内容的教学贯穿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其次,诗歌教学要做到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要准确深入理解、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特色;二是要求教师在把握诗人感情脉络的基础上,进入角色,以诗人一般的感情来讲解赏析,并以此来感染激励学生,使他们也能会意动情,进入诗歌意境。名家诗作深刻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往往是高度统一的,这就忌讳在教学中用一些术语套话不着边际地插几个标签,或者一主题思想二艺术特色等八股式的机械小结,而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中国典型实在的生活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灵活自然的穿插点化来实现。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职业中学;语文教学;诗歌

中职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诗歌有古诗、现代诗以及一些国外的作品,每一种诗歌的教学要求不一,采用的教学手法也有差别。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诗歌,都凝聚着作者一时的全部感悟,饱含深情。可能在初读一些诗歌的时候会感到难以理解,但细细品位,反复斟酌,就会逐渐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就像一份陈酿,越品越有味道,这是诗歌吸引人的地方,让人欲罢不能。做好诗歌方面的教学,能让学生的气质得以提升,诗歌本身具备的高雅气息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熏陶学生。

一、注重意境,感受丰富情感

诗歌的意境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大特点,诗歌字字珠玑,惜墨如金,但它言有尽而意无穷,营造出特殊的氛围。在学习诗歌的时候,理解意境是大头,整个教学的核心。在理解了诗歌的语句之后,学生需要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感悟作者想要通过这首诗想要表达的东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还原意境,将自己想成作者、诗中的主人公,而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比如学白的《侠客行》,意境对全诗的掌握帮助非常大。全文的语句读起来极具气势,又无处不给人一种侠客般的快意潇洒。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创作的时候不拘泥于形式,随性而为。它的诗歌别具一格,后人难以模仿。他将自己对剑术的热爱融入到这首诗中,创造出了一位剑术极高的主人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学生肯定会被诗中人物吸引,感到热血沸腾。这是一般的学生都会有的情感体验,但这不是这首诗的全部。教师应该提示学生再结合李白的心境,多读几遍诗歌。在万丈豪情的背后隐藏着一份无奈,现实生活总是与自己的梦想存在巨大的差距。虽然李白在文学上的成就高不可攀,但他还是忘不了心中侠客梦。意境的营造一部分是为了让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完美,更多的是为了倾述自己的向往与无可奈何。诗歌的意境是作者留给我们自由想象的空间,他们将自己的情感全都隐藏于其中,让读者自己感受。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引导学生还原诗歌的意境,就能快速地理解诗意,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不同类型诗歌的教学区别

诗歌没有国界,不分时代,都是文学界中的明珠。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只要是优秀的作品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但因为考核方式的不同,导致教学要求不一样,相应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不同。比如古诗词一般都是默写,在教学的时候就不需要过多地进行分析,让学生加深记忆,不要出现错别字就行。在诗歌理解的考题中出现的也不会是教材中的诗歌,所以只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步骤即可。重点应该放在方法的剖析上,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代表着正确的解题思路,诗人的思考方式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但出考题的是普通人,有一定的解题模式可以套用,学生要学习的就是这种固定的解答模式。想一些现代诗和国外的诗歌,和古代的诗有着巨大的差异,一般也不作为考查内容。但这不代表学生不需要学习这些诗歌,现代诗有自己的特点,虽然语言没有那么凝练,但一样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像泰戈尔,曾将凭借《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可见优秀的作品是不分国界、不讲时代的。现代诗同样可以有深刻的含义,深远的意境。《飞鸟集》、《新月集》等都备受广大的读者的喜爱,读这些诗歌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受到洗礼,经历世间百态,获得众多感悟。这是一种难得的文学积累,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对写作的帮助很大,让学生看待世界的眼光发生转变,更加睿智。

三、写作尝试

熟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学习了大量的诗歌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小试牛刀一番。尝试自己写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其乐无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虽然学生写作技巧贫乏,思想高度也不及真正的诗人,但有自己丰富的情感。学生要做的只是借助诗歌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可以把它当做一种简单的写作训练。在写作的时候,学生脑海中会浮现出诗歌种种格式要求,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有限的话语中,能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容易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诗句。诗歌教学需要的技巧远远多于其他部分,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文学形式,教学难度高很自然。结语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板块一定要认真对待,它能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几首诗词,诗歌可以让人的灵魂得以升华。读诗使人睿智,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巨大的提高。

作者:杨国栋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

【参考文献】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立体化;教学情境;教学空间

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诗歌教学,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效率,本文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应用“立体化”教学策略。所谓立体化教学策略,是一种全方位与立体化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它的优势在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书本知识与自然、与社会互相结合,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因此,立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填鸭式应试教育的弊端,是一种多层次、多方位、多向度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精神。本文笔者就此论述“立体化”策略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之开展,已给广大教师同行提供可参考的借鉴建议。

一.创设情理交融的教学情境

创设一个积极有效的,有利于诗歌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欲望与兴起,培养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诗歌学习的感情认识,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习诗歌。一个有利于小学生学习诗歌的教学情境,应该注重情境设计上的情景交融。从小学生特征来说,思维上都是形象思维占主导,比较喜欢具体形象的事物,感悟能力比较弱,抽象思维尙末形成。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营造情理交融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提倡直观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再现真实的教学情境,实现声音、图画、情境这三者的互为交融,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为形象化与生动化,达到教学效率提高之目的。我国古代有许多诗歌有着有优美的意境,本身就是一幅绝佳的图画。教师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借此以诗歌为蓝本,营造教学情境。如在讲授《春晓》这一首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春雨过后繁华落尽的景象:在一个夜晚的风雨之后,清晨破晓的阳光,照射在湿润的泥土上。泥土上铺洒着一地的花瓣。在早晨,清新的空气,枝头上栖息的鸟儿啼叫,零落一地的花儿,空气里充盈着花的芳香,一切都是美不胜收。在多媒体展现的春雨繁华鸟儿的画面中,能让学生感受诗歌中描写春天繁华景象的意境美。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有关于“花”为意象内容的诗文,如关于黛玉葬花的诗词典故,能培育学生横向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达到灵活应用知识与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建立点面相结合的知识体系

立体化教学的提出,提倡是一种综合化的教学方式,也就是一种以点带面、点面互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的开展上,教师应该选择学生比较喜爱的学习模式,唤起学生对诗歌热爱的情感,激发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比较强调教师的单一讲授,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为此,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讲读互相结合,以诗解诗的联想式的教学模式,建立以点带面、点面互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对某一篇诗歌作品进行分析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是单独讲解一首诗歌,应该以这一首诗词文本为蓝本,有机结合与诗歌有密切关系的作品,把相关知识有机融汇与贯通,开展以点到面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这一首诗歌,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真正学习与理会诗歌的精髓所在。所以,立体化教学模式出发点不仅仅局限在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方面,更应该是培育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综合素质方面。如教师在讲授孟浩然的《春晓》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介绍其他描写春天有关的诗歌。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白的《春思》、杜牧的《江南春绝句》等这一类关于描写春天景象的诗歌。通过诗歌的比较,让学生体验不同诗人文体风格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这样对诗歌意蕴的体验更为深入,记忆也会变为长久与清晰。当学生对描写春天主题有深刻与全面地了解之后,就会领会其中的魅力,建构完善的诗歌知识体系,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与人生态度。建立点面相结合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把同一词牌的不同作者做一个全方位地比较。如教师可以把纳兰性德著的《长相思》与白居易的《长相思》进行对比,比较过程中学会鉴赏诗歌,深化对诗歌的感悟。教师也可以把同一作者所写的不同风格类型作品做比较。如可以把李白写的浪漫类型诗歌与豪放类型诗歌做比较,在比较过程中学习与感悟诗歌同一个诗人所习著的不同风格作品。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觉得语文知识是枯燥无味的。因此,立体化教学的提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应该把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把课文知识与社会、课本知识与大自然互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外中也能从事语文知识的学习活动。在课外中学习语文知识,学生也会摆脱课文文字材料的枯燥性,使学生喜欢诗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又如在讲述《游子吟》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如可以让学生联想起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与理解,把孩子的母爱情感焕发出来。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写作能力,把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写成作文。这样,通过母爱为主题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课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中,建构了以点带面。点面互相结合的知识体系,使学生领悟到了诗歌表达的情感,有效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建立互动交流的教学空间

立体化教学模式,提倡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需要是一种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教学空间,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空间的布局都是“秧田制”,课堂结构形式都是由一张讲桌与众多座椅构成整齐划一的布局。这种教学空间布局形式上是封闭、单一,拉大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与空间距离,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是很难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受到了压抑。为此,我们应该转变单一的“讲授式”的课堂教学空间模式,朝着开发式、立体式的教学空间方向转变。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能够真正活跃起来。通过集体研读与小组讨论的民主环境,突破教师单一传授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之中。通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和思想交流,有利于知识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学生在交流活动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问题,学习积极性也跟着提高,学习效率也就随之增强。如在教授《春晓》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秧田制”的座位方式,把学生以几个人为单位分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围成个圈儿。然后,教师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通过小组讨论与小组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鉴赏诗歌之涵义。而且,在朗读《春晓》的过程中,能监督彼此之间在读音上错误,对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有很好的效果。通过打破传统教学空间的立体化教学,在民主与开放的课堂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鼓励学生开展立体化学习方式,可以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根据诗词内容绘画出一幅画,就是根据《春晓》来描绘出一幅春天的景象,在学生交流与互动的立体化教学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开展开放灵活的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再加上生性活泼爱动,对一切事物都是充满着好奇心。对亲自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都有着好奇心。因此,教师应该拓展诗歌学习的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享受实践学习的机会。在学生实践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热情。如在上《春晓》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有关春天的经典诗词比赛大会。在比赛大会上,谁搜集春天的诗词多,在讲台上诵读的诗词越好,就可以获得名次。竞赛的方式也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小组竞赛优胜的,也会获得名次。通过竞赛的方式,建构立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求胜心理激发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立体化教学的提出,需要扩大诗歌学习的方式。诗歌学习不仅仅是局限在课堂之内,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一切资源开展立体化古诗词学习。如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开展经典诗歌朗读工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诗歌、鉴赏诗歌,积累诗歌文化底蕴。教师也可以在学校开设专门的诗词黑板报转浏览,开设手抄报专栏或者墙报,指导学生自主设计诗歌报刊。或者教师可以借助校园文化的形式,在学校创立诗词兴趣小组和诗词表演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诗歌艺术节,开展诗歌文化的熏陶。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是诗词从枯燥的书本文字走向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生心灵有机融合,让诗词文化真正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之中。

参考文献

[1]陈向春.试谈古典诗歌教学的新思路[J].长春大学学报,2005,(8)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自然学习法

高中语文教科书经过全面的修订,充分诠释了当前课改的方向。诗歌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被重重的安排在03版的教科书上。从全套教材结构看:《诗经》、《离骚》、汉魏晋诗歌;唐诗、宋词、李杜诗歌;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古今中外的诗歌全面渗入高中语文课本。但我们的诗歌教学却陷入了尴尬。诗歌难讲,知识点难落实,许多老师感到讲授的深度很难把握;学生也感到非常不适应。最富有浪漫气质的诗歌成为了教学上的一鸡肋,师生对诗歌的学习产生了排斥心理。我们知道,诗歌的学习,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素养。无疑将诗歌大量地选入课本,方向肯定正确。那症结何在?

从理论上分析原因:这说明新教材传达的教育理念与我们多年习惯的教学思想发生了剧烈的冲突。高中语文教材的主编之一顾振彪先生就此分析说:以前我们的语文课本,突出的是政治性、同一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和人文素养。这次基础教育的教材改革正是为了纠正这种倾向,要通过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人文素质、审美能力和文学的底蕴等等。让文学教育真正能培养人,培养个性,培养人格。(中国青年报2002年1月12日)

从教学方式来分析:诗歌的学习既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同时,又由诗的本质所决定。诗歌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只是细究字句的修辞。还不会透过诗歌整体去体味揣摩“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还没有产生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那诗歌对他而言的确是味同嚼蜡;如果老师还是那样把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堆积;还不会带领学生去涵咏,去感悟、去思索。那诗歌的教学的确将走向末路。

不难看出,师生传统落伍的教习方式,是其症结所在。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革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所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实施自然学习法,就是指向对教与学的改革。概括而言,就是不再强求学生的课前预习;不再强求学生的齐声朗读;不再强求分析鉴赏中统一、明确的答案。讲究自然学习法来开展诗歌教学:教材陌生化引起学生好奇心,创新导入自然激发诗歌学习兴趣;注重自读、涵咏,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歌意境;以尊重学生的个体领悟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自然学习法(TheNaturalApproach),最初源自1983年,南加大(USC)语言学家StephenKrashen与TracyTerrell合作发表《TheNaturalApproach》一书,它所指的是语言学习方法。本文引用此理论,旨在为诗歌的教学寻求一种革新的理论依据和探索方向。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一、诗歌教学导入,强调新、奇,激发学生诗趣。

(1)保持诗歌的陌生化,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

长期以来,我们已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而语文学科更被约定俗成为:课前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熟悉内容,课上老师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主旨;课后记背及练习有关内容。这就使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事变成了枯燥机械学习的模式。

《心理学》中阐述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提到《注意理论》这一重要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知识的摄入,都是通过注意引起的。而注意又是不断转移的,很多刺激(包括外界的和机体内部的)都有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学习中夺走。面对这种负面影响,教师必须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标,而不能一再用单调机械的字词预习、熟读课文来转移学生的“注意”。人的注意有个经济性原则:“凡是熟悉的、认识了的事物,人们就不再注意它了,否则人的心理就会被弄精疲力竭,穷于应付。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钱谷融、鲁枢云《文学心理学教程》)根据心理学研究这一原则,我们何尝不能简化学生阅读程序----取消传统的熟读,让学生怀着饱满的好奇心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新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当然,我并不是全盘否定课前的预习,其有存在的价值。学生自主的去熟悉字词,了解家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及作家的其他作品,这更是一件令老师无比快意的事了。可这恐怕只有寥寥几个的学生吧,对大多数同学而言,预习只是一种停留在形式上的作业罢了。所以对诗歌的新、陌生就能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特征。而这何尝不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呢?

(2)抓住契机,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抓住学生对诗歌的陌生这一契机,通过创设情境,或介绍背景,或把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并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应该说每篇诗歌,如果仔细研究,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口。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而且由不同的传说在不同的地方还演绎出不同的风俗习惯。学生们对这样的传说是很感兴趣的。在教《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和秦观的《鹊桥仙》两首诗时(这两篇是放在一起上的),用牛郎的织女的传说作为引起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再别康桥》时,对诗人徐志摩,学生们不会很陌生的,一是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二是他生于海宁,是浙江人。即便如此,同学们对他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较生疏的层面,而人们往往对了解一点又不能认识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这是引导学习的良好的契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较详细的介绍了他的一生经历,创作情况,以及有关对徐志摩研究的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再别康桥》一诗时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二、诗歌教学过程,强调少齐读,多涵咏;

诵读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意境。通过诵读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气变化还可以更为亲切、真实地体会到作者彼时彼地的真情实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并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以齐声朗读组织学生学习。因为其昂扬的气势,整齐的节奏,能让人感到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很浓。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合适齐读呢?齐整的朗读声中又有多少学生在细细的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呢?

首先,齐读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诗词中对意境的把握是欣赏诗词的关键,意象把握得好了才有可能把握感情基调,这两者都抓住了,才能与诗人一起同哭同泣同笑同乐。但是,哄亮昂扬的齐读朗读可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比如第一册中《再别康桥》,诗人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他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依恋,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语言方面: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轻音乐,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但这样哀怨而美的意境,是齐声朗读能体会的吗?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组织学生来浅唱、低吟,在涵咏中感受美的意境呢?

其次,齐读无法使学生体会诗歌中表现的微妙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古语“感之于外,受之于内”为之感受,即通过感知,使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对象变成主体内心的感情波澜和思想认识。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诗歌,去咀嚼诗歌。而齐读则以其固定的速度将学生的心灵囿于同一线上,就象一支部队齐步前进,士兵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一样,无法体会诗歌中表现的微妙的情感变化。

第三,齐读不利于学生形成阅读个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戏剧如此,小说如此,诗歌又何尝不如此呢?诗歌,尤其是中国诗词,言少而意丰,字缝里透出许多无法言说的内容,这空白就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去“填补”,再将形成自己独有的图画。但是,齐读注重一个“齐”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更使学生的感受受别人的影响而消融了自己的阅读个性,久而久之就会泯灭个人对诗歌语言的独特感受。

所以,不合适宜的齐读并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相反,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师,能根据诗歌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涵咏、自读。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我们不也可以浅唱、低吟,动情处放声高歌,让学生自然的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在涵咏中品味如《雨巷》中丁香花般的幽怨。相信如此,学生对诗歌的阅读会越发感兴趣,从而使学生对诗歌感情基调的把握上更明晰。

三、诗歌鉴赏,强调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

诗歌作为一高度语言凝结的艺术,在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必须通过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来读取的。对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们各自不同的探索。

从课改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条线索,给他们以启发,如同一艘导航的船,让学生在老师的助力下尽情驰骋想象的翅膀,进入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我的理解。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可以“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能力。

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分析结构做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讲授唯一的分析结论,形成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这是与当前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以在新教材第一册第二课《死水》为例,课后练习有这样的题目:“死水”可能有什么象征意义。这题目的设置,应该为我们鉴赏诗歌提供些启示: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但对象征的还原不可一概而论。指导学生分析象征手法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要言之有理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新教材的用意就是要求我们否定理解的单一性、概念化。

同样,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也是一个作家思想、人格的写照。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征,但是绝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征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钱理群在《名作重读》一书中写道:“不能否认一个时代、社会的‘大气候’(即我们通常据说的时代精神、氛围)对生活在时代社会中的作家的思想、感情与创作的影响。但同时要看到,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影响作家思想感情的因素也是多元的;时代、社会对作家思想感情的影响更是复杂曲折的,作家思想、感情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同样复杂,甚至是微妙曲折的。”例如豪放派的代表苏东坡,有着“大江东去”的壮阔场面与豪迈情怀。但是不是豪放派所有的词都是这样呢?实际上,苏东坡本人的《江城子》一词,怀念自己的妻子不幸早逝,抒发了浓重的哀思。这首诗情词凄切,感人至深。此词虽不属婉约,但也不乏绵绵情意。这也是说明对诗歌的理解是不能以概念来判定的。

如果我们把诗歌鉴赏真正作为一项语文能力培养,我们就应该提倡和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只要学生们对这首诗的主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充分的肯定。这样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学得积极,学得有效,迸发出了强烈的探求精神,让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直现出来,从而充分显示主体参与的内蕴力和创造力。

由此,笔者提出诗歌教学自然学习法,既是对旧有教学模式(方法)的革新,更是我们这些人民教师认真实践新教材传达的教育理念的表现。无论怎样变革、创新,我们的方向很明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诗论》,朱光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3、《文学心理学教程》钱谷融鲁枢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篇6

陈永洲,男,1965年10月出生。现任南海区第一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组长,高二(13)班班主任。1986年7月毕业于佛山师专,1995-1998年就读于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取得本科学历。毕业17年来一直勤勤恳恳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997年10月经佛山市中学教师一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定为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至今任现职已满6年,符合有关规定,现申报中学高级语文教师资格。**任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六年来,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其中高一一年(1997-1998),高二两年(1998-1999,2002-2003),高三三年(1999-2002),还担任备课组长两年,班主任五年。

六年来我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爱护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8年6月被评为"南海市优秀班主任",同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班主任",还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等。在1998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暨海外华人作文竞赛中成绩突出,被授予"优胜指导奖"。另外,我还坚持教学科研工作,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其中《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荣获南海市2000年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南海市2002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2002年论文评比二等奖。在任现职的六年年度考核中四年被评为优秀。以下我就任现职6年来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教学教研工作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式、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阅读教学的核心位置上。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其理解、分析、体验、感悟的能力也不同。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语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如"成语故事""诗歌赏析""时事评述"等,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为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近两年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撰写的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南海市2002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2002年论文评比二等奖。在任现职期间,我所任班的语文成绩均排在年级前列,毕业会考成绩均超过本市平均水平,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2000届、2001届参加广东省毕业会考,学生的会考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也超过省平均水平。1999-2000学年、2000-2001学年、2001-2002学年连续三年所任教班的高考语文成绩均获得学校一等奖,上省大专线均保持在70%-80%之间,超过了省平均水平,在同类学校中成绩突出;2001届的廖慧媚和2002届的冯凤群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当年高考全校语文最高分。为南海一中学的崛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深入钻研,大胆创新。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科组、备课组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6年来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专题有:"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与高三复习";深入钻研高考,高考的研究专题有:"语文常识归类记忆法"、"成语归类教学"、"病句分析"、"语言、语法、词汇训练"、"文学鉴赏知识的训练"、"如何上好诗词欣赏课"、"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训练方法"、"文言文教学方式的探索"、"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写作技巧"、"高考考点研究"、"简答题的表述方法"等。通过这些专题探讨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2学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自担任一级教师以来,我多次承担市、校级公开课教学,均获得较高评价。1998年在佛山市一级学校评估课中,以新颖的文言文教授《过秦论》,赢得了专家们的好评;2000"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得到了各地同行的好评;2002年在南海市信息技术观摩现场会上,以"问题探究式"上的《愚溪诗序》,以新颖的方式和技术,得到了来自全市专家的赞赏。还多次担任学校的公开课教学,得到市教研室、各兄弟学校及学生的一致好评,获得学校优质公开课奖。在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还能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参加作文大赛中屡获好成绩。其中1998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暨海外华人作文竞赛中获得三等奖,我被授予优胜指导奖;2001指导杨翠珠同学参加"成人征文大赛"获佛山市一等奖。3、重视实践,总结提高。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坚持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任现职期间先后撰写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点滴谈》、《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谈谈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浅谈中学作文的选材》、《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试作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等论文。其中《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获南海市2000年教学论文评比中学组语文科三等奖;《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南海市2002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2002年论文二等奖。正在勤于思考总结,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得到提高。4、信息革新,多元发展。我深深懂得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现代化教育要求教育手段要多元化,为此我努力学习电脑方面的有关知识,收集电脑课件素材,力求在课堂教学上有新的突破。经过努力,我在电教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绩。2000年12月参加了在佛山市计算机全员培训并取得了初级资格,2002年通过了广东省教师电脑中级考试;2001年手提电脑进课室后,利用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等应用软件先后制作出《审音表练习》、《诗歌鉴赏》、《写作训练》《林黛玉进贾府》等较有实用价值的多媒体课件,大大提高了的课堂效率,很受同学们欢迎;2002年制作了个人主页,并获得学校个人主页三等奖。撰写的论文《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点滴谈》获得学校教学论文评比语文科三等奖,2003年《愚溪诗序》获得了优质公开课奖。5、扶持后辈,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级教师、备课组长,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在2001学年与年青教师蒋满华同带高三,我与蒋老师互相研究,在教学上尽量地给予支持帮助,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使他很快地熟悉了高三的教学,成为高三备课组的骨干力量。2002年,新教师潘若怡在我的帮助下,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受到科组老师的一致肯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德育教育工作**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主任;1995年、1998年被评为南海市优秀班主任;1998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优秀班主任"的称号。"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班主任的信条。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在此期间,我几乎每晚都下班辅导,与学生谈心。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我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老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谈心的朋友。然后再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给他们看、教会他们如何交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向他们分析知识素养与成才的关系、引导他们关心集体、确立他们在集体中的进步作用等等,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一直奉行一个准则,就是在鼓励优秀生的同时更多地偏爱后进生,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因此,在转化差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我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1997学年我所带的高一(9)班是一个很特殊的班,这个班是我校转制后招收择校生较多的一个班,整体素质普遍较差,学风懒散、成绩偏低、纪律涣散。接到这样的班,我并没有灰心,而是深入了解学生个性,发掘同学的优点,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狠抓学风班风,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这一班学生脱胎换骨,学风有了质的改变,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集体、市红旗团支部。尽管基础很差,但同学们学习都非常刻苦,在广东省会考中最终成为学校合格率达到100%的班集体之一,会考优秀率也超省平均水平。三年后,这一班的同学在2000年全国普通高考中有了很大的突破,上省大专以上线有41人,成为全校上线率最高的班,为学校的腾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98学年我也因此被评为南海市优秀班主任、广东省优秀班主任。在自己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好一名老师,仅仅靠"嘴"和"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也正是这样,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高尚和育人的欢乐。我还及时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撰写了《别忘了寂寞的一群--谈中等生的教育辅导》、《与后进生心连心》等文章,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在过去的六年,正是自己的勤奋努力,不断进取,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1997-1998、1998-1999、1999-2000、2001-2002年度考核中连续被评为优秀。以上是我任现职以来在教学、教育等方面的一些做法与成绩,但还存在工作不大胆,教学工作深度不够等不足的地方,那将是我今后要不断完善的方向。晋升后的工作设想1、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专题的研究,在教学中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争取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突破。**2、努力钻研现代教学理论,了解现代教学信息,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在信息化大潮中争当弄潮儿。3、主动承担公开课等教学教研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提高自己。4、牢固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不断进取。5、积极参与培训青年教师工作,培养教育教学的新生力量。有人说:"教师站在讲台上,从头到脚就是教材。"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作风自然会对学生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人总结出教师形象应该是博学多识的学者形象,为人师表的楷模形象,爱生如子的严父慈母形象,爱岗敬业的红烛形象。我将会以此自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篇7

六年来我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爱护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8年6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同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班主任",还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等。在1998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暨海外华人作文竞赛中成绩突出,被授予"优胜指导奖"。另外,我还坚持教学科研工作,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其中《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荣获市2000年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市2002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2002年论文评比二等奖。在任现职的六年年度考核中四年被评为优秀。以下我就任现职6年来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教学教研工作方面

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式、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阅读教学的核心位置上。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其理解、分析、体验、感悟的能力也不同。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语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如"成语故事""诗歌赏析""时事评述"等,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为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近两年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撰写的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市2002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2002年论文评比二等奖。在任现职期间,我所任班的语文成绩均排在年级前列,毕业会考成绩均超过本市平均水平,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2000届、2001届参加广东省毕业会考,学生的会考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也超过省平均水平。1999-2000学年、2000-2001学年、2001-2002学年连续三年所任教班的高考语文成绩均获得学校一等奖,上省大专线均保持在70%-80%之间,超过了省平均水平,在同类学校中成绩突出;2001届的廖慧媚和2002届的冯凤群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当年高考全校语文最高分。为一中学的崛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重视实践,总结提高。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坚持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任现职期间先后撰写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点滴谈》、《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谈谈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浅谈中学作文的选材》、《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试作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等论文。其中《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获市2000年教学论文评比中学组语文科三等奖;《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市2002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2002年论文二等奖。正在勤于思考总结,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得到提高。

3、深入钻研,大胆创新。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科组、备课组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6年来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专题有:"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与高三复习";深入钻研高考,高考的研究专题有:"语文常识归类记忆法"、"成语归类教学"、"病句分析"、"语言、语法、词汇训练"、"文学鉴赏知识的训练"、"如何上好诗词欣赏课"、"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训练方法"、"文言文教学方式的探索"、"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写作技巧"、"高考考点研究"、"简答题的表述方法"等。通过这些专题探讨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2学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自担任一级教师以来,我多次承担市、校级公开课教学,均获得较高评价。1998年在佛山市一级学校评估课中,以新颖的文言文教授《过秦论》,赢得了专家们的好评;2000"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得到了各地同行的好评;2002年在市信息技术观摩现场会上,以"问题探究式"上的《愚溪诗序》,以新颖的方式和技术,得到了来自全市专家的赞赏。还多次担任学校的公开课教学,得到市教研室、各兄弟学校及学生的一致好评,获得学校优质公开课奖。在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还能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参加作文大赛中屡获好成绩。其中1998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暨海外华人作文竞赛中获得三等奖,我被授予优胜指导奖;2001指导杨翠珠同学参加"成人征文大赛"获佛山市一等奖。

4、信息革新,多元发展。我深深懂得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现代化教育要求教育手段要多元化,为此我努力学习电脑方面的有关知识,收集电脑课件素材,力求在课堂教学上有新的突破。经过努力,我在电教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绩。2000年12月参加了在佛山市计算机全员培训并取得了初级资格,2002年通过了广东省教师电脑中级考试;2001年手提电脑进课室后,利用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等应用软件先后制作出《审音表练习》、《诗歌鉴赏》、《写作训练》《林黛玉进贾府》等较有实用价值的多媒体课件,大大提高了的课堂效率,很受同学们欢迎;2002年制作了个人主页,并获得学校个人主页三等奖。撰写的论文《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点滴谈》获得学校教学论文评比语文科三等奖,2003年《愚溪诗序》获得了优质公开课奖。

5、扶持后辈,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级教师、备课组长,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在2001学年与年青教师蒋满华同带高三,我与蒋老师互相研究,在教学上尽量地给予支持帮助,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使他很快地熟悉了高三的教学,成为高三备课组的骨干力量。2002年,新教师潘若怡在我的帮助下,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受到科组老师的一致肯定。

(二)德育教育工作方面

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主任;1995年、1998年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1998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优秀班主任"的称号。"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班主任的信条。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在此期间,我几乎每晚都下班辅导,与学生谈心。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我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老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谈心的朋友。然后再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给他们看、教会他们如何交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向他们分析知识素养与成才的关系、引导他们关心集体、确立他们在集体中的进步作用等等,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一直奉行一个准则,就是在鼓励优秀生的同时更多地偏爱后进生,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因此,在转化差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我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1997学年我所带的高一(9)班是一个很特殊的班,这个班是我校转制后招收择校生较多的一个班,整体素质普遍较差,学风懒散、成绩偏低、纪律涣散。接到这样的班,我并没有灰心,而是深入了解学生个性,发掘同学的优点,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狠抓学风班风,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这一班学生脱胎换骨,学风有了质的改变,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集体、市红旗团支部。尽管基础很差,但同学们学习都非常刻苦,在广东省会考中最终成为学校合格率达到100%的班集体之一,会考优秀率也超省平均水平。三年后,这一班的同学在2000年全国普通高考中有了很大的突破,上省大专以上线有41人,成为全校上线率最高的班,为学校的腾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98学年我也因此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广东省优秀班主任。在自己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好一名老师,仅仅靠"嘴"和"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也正是这样,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高尚和育人的欢乐。我还及时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撰写了《别忘了寂寞的一群--谈中等生的教育辅导》、《与后进生心连心》等文章,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在过去的六年,正是自己的勤奋努力,不断进取,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1997-1998、1998-1999、1999-2000、2001-2002年度考核中连续被评为优秀。以上是我任现职以来在教学、教育等方面的一些做法与成绩,但还存在工作不大胆,教学工作深度不够等不足的地方,那将是我今后要不断完善的方向。

晋升后的工作设想

1、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专题的研究,在教学中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争取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突破。

2、牢固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不断进取。

3、主动承担公开课等教学教研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提高自己。

4、努力钻研现代教学理论,了解现代教学信息,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在信息化大潮中争当弄潮儿。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篇8

陈永洲,男,1965年10月出生。现任南海区第一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组长,高二(13)班班主任。1986年7月毕业于佛山师专,1995-1998年就读于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取得本科学历。毕业17年来一直勤勤恳恳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997年10月经佛山市中学教师一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定为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至今任现职已满6年,符合有关规定,现申报中学高级语文教师资格。**任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六年来,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其中高一一年(1997-1998),高二两年(1998-1999,2002-2003),高三三年(1999-2002),还担任备课组长两年,班主任五年。

六年来我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爱护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8年6月被评为"南海市优秀班主任",同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班主任",还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等。在1998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暨海外华人作文竞赛中成绩突出,被授予"优胜指导奖"。另外,我还坚持教学科研工作,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其中《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荣获南海市2000年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南海市2002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2002年论文评比二等奖。在任现职的六年年度考核中四年被评为优秀。以下我就任现职6年来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教学教研工作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式、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阅读教学的核心位置上。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其理解、分析、体验、感悟的能力也不同。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语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如"成语故事""诗歌赏析""时事评述"等,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为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近两年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撰写的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南海市2002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2002年论文评比二等奖。在任现职期间,我所任班的语文成绩均排在年级前列,毕业会考成绩均超过本市平均水平,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2000届、2001届参加广东省毕业会考,学生的会考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也超过省平均水平。1999-2000学年、2000-2001学年、2001-2002学年连续三年所任教班的高考语文成绩均获得学校一等奖,上省大专线均保持在70%-80%之间,超过了省平均水平,在同类学校中成绩突出;2001届的廖慧媚和2002届的冯凤群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当年高考全校语文最高分。为南海一中学的崛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深入钻研,大胆创新。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科组、备课组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6年来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专题有:"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与高三复习";深入钻研高考,高考的研究专题有:"语文常识归类记忆法"、"成语归类教学"、"病句分析"、"语言、语法、词汇训练"、"文学鉴赏知识的训练"、"如何上好诗词欣赏课"、"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训练方法"、"文言文教学方式的探索"、"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写作技巧"、"高考考点研究"、"简答题的表述方法"等。通过这些专题探讨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2学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自担任一级教师以来,我多次承担市、校级公开课教学,均获得较高评价。1998年在佛山市一级学校评估课中,以新颖的文言文教授《过秦论》,赢得了专家们的好评;2000"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得到了各地同行的好评;2002年在南海市信息技术观摩现场会上,以"问题探究式"上的《愚溪诗序》,以新颖的方式和技术,得到了来自全市专家的赞赏。还多次担任学校的公开课教学,得到市教研室、各兄弟学校及学生的一致好评,获得学校优质公开课奖。在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还能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参加作文大赛中屡获好成绩。其中1998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暨海外华人作文竞赛中获得三等奖,我被授予优胜指导奖;2001指导杨翠珠同学参加"成人征文大赛"获佛山市一等奖。3、重视实践,总结提高。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坚持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任现职期间先后撰写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点滴谈》、《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谈谈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浅谈中学作文的选材》、《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试作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等论文。其中《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获南海市2000年教学论文评比中学组语文科三等奖;《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南海市2002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2002年论文二等奖。正在勤于思考总结,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得到提高。4、信息革新,多元发展。我深深懂得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现代化教育要求教育手段要多元化,为此我努力学习电脑方面的有关知识,收集电脑课件素材,力求在课堂教学上有新的突破。经过努力,我在电教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绩。2000年12月参加了在佛山市计算机全员培训并取得了初级资格,2002年通过了广东省教师电脑中级考试;2001年手提电脑进课室后,利用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等应用软件先后制作出《审音表练习》、《诗歌鉴赏》、《写作训练》《林黛玉进贾府》等较有实用价值的多媒体课件,大大提高了的课堂效率,很受同学们欢迎;2002年制作了个人主页,并获得学校个人主页三等奖。撰写的论文《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点滴谈》获得学校教学论文评比语文科三等奖,2003年《愚溪诗序》获得了优质公开课奖。5、扶持后辈,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级教师、备课组长,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在2001学年与年青教师蒋满华同带高三,我与蒋老师互相研究,在教学上尽量地给予支持帮助,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使他很快地熟悉了高三的教学,成为高三备课组的骨干力量。2002年,新教师潘若怡在我的帮助下,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受到科组老师的一致肯定。

(二)德育教育工作**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主任;1995年、1998年被评为南海市优秀班主任;1998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优秀班主任"的称号。"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班主任的信条。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在此期间,我几乎每晚都下班辅导,与学生谈心。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我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老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谈心的朋友。然后再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给他们看、教会他们如何交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向他们分析知识素养与成才的关系、引导他们关心集体、确立他们在集体中的进步作用等等,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一直奉行一个准则,就是在鼓励优秀生的同时更多地偏爱后进生,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因此,在转化差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我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1997学年我所带的高一(9)班是一个很特殊的班,这个班是我校转制后招收择校生较多的一个班,整体素质普遍较差,学风懒散、成绩偏低、纪律涣散。接到这样的班,我并没有灰心,而是深入了解学生个性,发掘同学的优点,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狠抓学风班风,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这一班学生脱胎换骨,学风有了质的改变,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集体、市红旗团支部。尽管基础很差,但同学们学习都非常刻苦,在广东省会考中最终成为学校合格率达到100%的班集体之一,会考优秀率也超省平均水平。三年后,这一班的同学在2000年全国普通高考中有了很大的突破,上省大专以上线有41人,成为全校上线率最高的班,为学校的腾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98学年我也因此被评为南海市优秀班主任、广东省优秀班主任。在自己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好一名老师,仅仅靠"嘴"和"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也正是这样,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高尚和育人的欢乐。我还及时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撰写了《别忘了寂寞的一群--谈中等生的教育辅导》、《与后进生心连心》等文章,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在过去的六年,正是自己的勤奋努力,不断进取,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1997-1998、1998-1999、1999-2000、2001-2002年度考核中连续被评为优秀。以上是我任现职以来在教学、教育等方面的一些做法与成绩,但还存在工作不大胆,教学工作深度不够等不足的地方,那将是我今后要不断完善的方向。晋升后的工作设想1、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专题的研究,在教学中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争取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突破。**2、努力钻研现代教学理论,了解现代教学信息,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在信息化大潮中争当弄潮儿。3、主动承担公开课等教学教研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提高自己。4、牢固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不断进取。5、积极参与培训青年教师工作,培养教育教学的新生力量。有人说:"教师站在讲台上,从头到脚就是教材。"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作风自然会对学生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人总结出教师形象应该是博学多识的学者形象,为人师表的楷模形象,爱生如子的严父慈母形象,爱岗敬业的红烛形象。我将会以此自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篇9

任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六年来,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其中高一一年(*),高二两年(*),高三三年(*),还担任备课组长两年,班主任五年。六年来我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爱护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年6月被评为"南海市优秀班主任",同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班主任",还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等。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暨海外华人作文竞赛中成绩突出,被授予"优胜指导奖"。另外,我还坚持教学科研工作,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其中《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荣获南海市*年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南海市*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年论文评比二等奖。在任现职的六年年度考核中四年被评为优秀。

以下我就任现职6年来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教学教研工作

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式、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阅读教学的核心位置上。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其理解、分析、体验、感悟的能力也不同。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语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如"成语故事""诗歌赏析""时事评述"等,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为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近两年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撰写的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南海市*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年论文评比二等奖。

在任现职期间,我所任班的语文成绩均排在年级前列,毕业会考成绩均超过本市平均水平,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届、*届参加广东省毕业会考,学生的会考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也超过省平均水平。*学年、*学年、*学年连续三年所任教班的高考语文成绩均获得学校一等奖,上省大专线均保持在70%-80%之间,超过了省平均水平,在同类学校中成绩突出;*届的廖慧媚和2002届的冯凤群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当年高考全校语文最高分。为南海一中学的崛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深入钻研,大胆创新。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科组、备课组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6年来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专题有:"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与高三复习";深入钻研高考,高考的研究专题有:"语文常识归类记忆法"、"成语归类教学"、"病句分析"、"语言、语法、词汇训练"、"文学鉴赏知识的训练"、"如何上好诗词欣赏课"、"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训练方法"、"文言文教学方式的探索"、"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写作技巧"、"高考考点研究"、"简答题的表述方法"等。通过这些专题探讨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自担任一级教师以来,我多次承担市、校级公开课教学,均获得较高评价。*年在佛山市一级学校评估课中,以新颖的文言文教授《过秦论》,赢得了专家们的好评;*"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得到了各地同行的好评;*年在南海市信息技术观摩现场会上,以"问题探究式"上的《愚溪诗序》,以新颖的方式和技术,得到了来自全市专家的赞赏。还多次担任学校的公开课教学,得到市教研室、各兄弟学校及学生的一致好评,获得学校优质公开课奖。

在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还能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参加作文大赛中屡获好成绩。其中*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暨海外华人作文竞赛中获得三等奖,我被授予优胜指导奖;*指导杨翠珠同学参加"成人征文大赛"获佛山市一等奖。

3、重视实践,总结提高。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坚持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任现职期间先后撰写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点滴谈》、《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谈谈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浅谈中学作文的选材》、《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试作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等论文。其中《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获南海市*年教学论文评比中学组语文科三等奖;《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南海市*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年论文二等奖。正在勤于思考总结,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得到提高。

4、信息革新,多元发展。我深深懂得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现代化教育要求教育手段要多元化,为此我努力学习电脑方面的有关知识,收集电脑课件素材,力求在课堂教学上有新的突破。

经过努力,我在电教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绩。2000年12月参加了在佛山市计算机全员培训并取得了初级资格,2002年通过了广东省教师电脑中级考试;2001年手提电脑进课室后,利用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等应用软件先后制作出《审音表练习》、《诗歌鉴赏》、《写作训练》《林黛玉进贾府》等较有实用价值的多媒体课件,大大提高了的课堂效率,很受同学们欢迎;*年制作了个人主页,并获得学校个人主页三等奖。撰写的论文《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点滴谈》获得学校教学论文评比语文科三等奖,*年《愚溪诗序》获得了优质公开课奖。

5、扶持后辈,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级教师、备课组长,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在2001学年与年青教师蒋满华同带高三,我与蒋老师互相研究,在教学上尽量地给予支持帮助,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使他很快地熟悉了高三的教学,成为高三备课组的骨干力量。2002年,新教师潘若怡在我的帮助下,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受到科组老师的一致肯定。

(二)德育教育工作

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主任;1995年、1998年被评为南海市优秀班主任;1998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班主任的信条。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在此期间,我几乎每晚都下班辅导,与学生谈心。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我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老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谈心的朋友。然后再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给他们看、教会他们如何交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向他们分析知识素养与成才的关系、引导他们关心集体、确立他们在集体中的进步作用等等,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一直奉行一个准则,就是在鼓励优秀生的同时更多地偏爱后进生,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因此,在转化差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我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

1997学年我所带的高一(9)班是一个很特殊的班,这个班是我校转制后招收择校生较多的一个班,整体素质普遍较差,学风懒散、成绩偏低、纪律涣散。接到这样的班,我并没有灰心,而是深入了解学生个性,发掘同学的优点,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狠抓学风班风,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这一班学生脱胎换骨,学风有了质的改变,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集体、市红旗团支部。尽管基础很差,但同学们学习都非常刻苦,在广东省会考中最终成为学校合格率达到100%的班集体之一,会考优秀率也超省平均水平。三年后,这一班的同学在2000年全国普通高考中有了很大的突破,上省大专以上线有41人,成为全校上线率最高的班,为学校的腾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98学年我也因此被评为南海市优秀班主任、广东省优秀班主任。

在自己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好一名老师,仅仅靠"嘴"和"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也正是这样,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高尚和育人的欢乐。我还及时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撰写了《别忘了寂寞的一群--谈中等生的教育辅导》、《与后进生心连心》等文章,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

在过去的六年,正是自己的勤奋努力,不断进取,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年度考核中连续被评为优秀。

以上是我任现职以来在教学、教育等方面的一些做法与成绩,但还存在工作不大胆,教学工作深度不够等不足的地方,那将是我今后要不断完善的方向。

晋升后的工作设想

1、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专题的研究,在教学中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争取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突破。

2、努力钻研现代教学理论,了解现代教学信息,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在信息化大潮中争当弄潮儿。

3、主动承担公开课等教学教研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提高自己。

4、牢固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不断进取。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篇10

六年来我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爱护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年6月被评为"南海市优秀班主任",同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班主任",还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等。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暨海外华人作文竞赛中成绩突出,被授予"优胜指导奖"。另外,我还坚持教学科研工作,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其中《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荣获南海市**年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南海市20**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20**年论文评比二等奖。在任现职的六年年度考核中四年被评为优秀。以下我就任现职6年来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教学教研工作方面

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式、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阅读教学的核心位置上。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其理解、分析、体验、感悟的能力也不同。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语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如"成语故事""诗歌赏析""时事评述"等,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为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近两年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撰写的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南海市20**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20**年论文评比二等奖。在任现职期间,我所任班的语文成绩均排在年级前列,毕业会考成绩均超过本市平均水平,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届、20**届参加广东省毕业会考,学生的会考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也超过省平均水平。**-**学年、**-20**学年、20**-20**学年连续三年所任教班的高考语文成绩均获得学校一等奖,上省大专线均保持在70%-80%之间,超过了省平均水平,在同类学校中成绩突出;20**届的**和20**届的**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当年高考全校语文最高分。为南海一中学的崛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重视实践,总结提高。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坚持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任现职期间先后撰写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点滴谈》、《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谈谈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浅谈中学作文的选材》、《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试作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等论文。其中《自批是作文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获南海市**年教学论文评比中学组语文科三等奖;《研究性学习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刍议》获得南海市20**年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中南研究中心20**年论文二等奖。正在勤于思考总结,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得到提高。

3、深入钻研,大胆创新。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科组、备课组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6年来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专题有:"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与高三复习";深入钻研高考,高考的研究专题有:"语文常识归类记忆法"、"成语归类教学"、"病句分析"、"语言、语法、词汇训练"、"文学鉴赏知识的训练"、"如何上好诗词欣赏课"、"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训练方法"、"文言文教学方式的探索"、"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写作技巧"、"高考考点研究"、"简答题的表述方法"等。通过这些专题探讨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学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自担任一级教师以来,我多次承担市、校级公开课教学,均获得较高评价。**年在佛山市一级学校评估课中,以新颖的文言文教授《过秦论》,赢得了专家们的好评;**"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得到了各地同行的好评;20**年在南海市信息技术观摩现场会上,以"问题探究式"上的《愚溪诗序》,以新颖的方式和技术,得到了来自全市专家的赞赏。还多次担任学校的公开课教学,得到市教研室、各兄弟学校及学生的一致好评,获得学校优质公开课奖。在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还能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参加作文大赛中屡获好成绩。其中**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暨海外华人作文竞赛中获得三等奖,我被授予优胜指导奖;20**指导杨翠珠同学参加"成人征文大赛"获佛山市一等奖。

4、信息革新,多元发展。我深深懂得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现代化教育要求教育手段要多元化,为此我努力学习电脑方面的有关知识,收集电脑课件素材,力求在课堂教学上有新的突破。经过努力,我在电教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年12月参加了在佛山市计算机全员培训并取得了初级资格,20**年通过了广东省教师电脑中级考试;20**年手提电脑进课室后,利用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等应用软件先后制作出《审音表练习》、《诗歌鉴赏》、《写作训练》《林黛玉进贾府》等较有实用价值的多媒体课件,大大提高了的课堂效率,很受同学们欢迎;20**年制作了个人主页,并获得学校个人主页三等奖。撰写的论文《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点滴谈》获得学校教学论文评比语文科三等奖,20**年《愚溪诗序》获得了优质公开课奖。

5、扶持后辈,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级教师、备课组长,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在20**学年与年青教师蒋满华同带高三,我与蒋老师互相研究,在教学上尽量地给予支持帮助,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使他很快地熟悉了高三的教学,成为高三备课组的骨干力量。20**年,新教师潘若怡在我的帮助下,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受到科组老师的一致肯定。

(二)德育教育工作方面

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主任;**年、**年被评为南海市优秀班主任;**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优秀班主任"的称号。"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班主任的信条。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在此期间,我几乎每晚都下班辅导,与学生谈心。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我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老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谈心的朋友。然后再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给他们看、教会他们如何交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向他们分析知识素养与成才的关系、引导他们关心集体、确立他们在集体中的进步作用等等,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一直奉行一个准则,就是在鼓励优秀生的同时更多地偏爱后进生,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因此,在转化差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我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学年我所带的高一(9)班是一个很特殊的班,这个班是我校转制后招收择校生较多的一个班,整体素质普遍较差,学风懒散、成绩偏低、纪律涣散。接到这样的班,我并没有灰心,而是深入了解学生个性,发掘同学的优点,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狠抓学风班风,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这一班学生脱胎换骨,学风有了质的改变,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集体、市红旗团支部。尽管基础很差,但同学们学习都非常刻苦,在广东省会考中最终成为学校合格率达到100%的班集体之一,会考优秀率也超省平均水平。三年后,这一班的同学在**年全国普通高考中有了很大的突破,上省大专以上线有41人,成为全校上线率最高的班,为学校的腾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年我也因此被评为南海市优秀班主任、广东省优秀班主任。在自己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好一名老师,仅仅靠"嘴"和"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也正是这样,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高尚和育人的欢乐。我还及时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撰写了《别忘了寂寞的一群--谈中等生的教育辅导》、《与后进生心连心》等文章,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在过去的六年,正是自己的勤奋努力,不断进取,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年度考核中连续被评为优秀。以上是我任现职以来在教学、教育等方面的一些做法与成绩,但还存在工作不大胆,教学工作深度不够等不足的地方,那将是我今后要不断完善的方向。

晋升后的工作设想

1、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专题的研究,在教学中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争取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突破。

2、牢固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不断进取。

3、主动承担公开课等教学教研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提高自己。

4、努力钻研现代教学理论,了解现代教学信息,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在信息化大潮中争当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