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技术型人才十篇

时间:2023-10-25 17:3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技术型人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养技术型人才

培养技术型人才篇1

1、建立师徒关系,组成帮扶对象

新大学生刚进公司他们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公司的正常运作,公司为他们选定了师傅,帮助他们尽快独立上岗,发挥自己的才干,主要通过以下手段:

① 选择课题或草拟生产装置改造方案,挑选课题并启发他们,给他们能发挥才能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去做方案。结合每个人的工作实际,由师傅带领徒弟组成研究小组,重新明确专家培育计划的课题,主要是针对目前生产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允许大家提出不同的改造方案,明确研究的方向,例如全厂冷凝水的回收,脱硫系统的阻力,mdea脱碳系统的腐蚀问题,全厂废油、废水的回收处理等问题,都是研究的课题。

② 提出问题,针对他们做的方案,指出问题所在,提出如何处理最好,提出哪个方案最好,阐明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我们要求做两个以上的方案,做方案的同时应列出各自的优缺点,培养工艺人员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领导进行决策。针对他们的方案由师傅或部门领导进行审核,对关键问题帮助解决,然后提交技术中心,召集各相关部门一起商量直至最终解决。绝大多数技术改造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锻炼了工艺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倾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多发表想法,这样才有机会了解他们的思维,进一步针对存在的不足和偏差加以调整。工艺技术人员都是高学历人员,对事对物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尤为重要。新人对全厂的工艺了解不全面,这既是他们的劣势,但也不全是他们的缺点,正因为了解不多,却不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往往能提出更具创造性的建议,这一点必须注意利用。

④ 多次组织会议,提出问题,逐步将问题的深度加深、认识问题的思想高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拓宽,使他们的想法得到锻炼和挑战,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遇到复杂问题或有分歧的地方,可以召集相关部门甚至生产一线人员开会讨论,鼓励工艺人员在会上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大家的意见对照,最终得到最优的结果,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有效果。

⑤ 总结确认,让他们总结每次会议重点和学到的观念,并请他们提出日后的做法要点,发现自我,提高自我。完成一个项目后,要求进行一个总结,主要讨论工作中的不足,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每周召开一次科务会议,时间不要长,每个人谈一谈正在进行的工作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起在会上讨论解决;每人每月还要写一份工作总结,对当月的工作作一个小结,并规划下月的工作打算,这样有利于工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了工艺人员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2、发扬团队精神

公司领导常说的一句话叫“分工不分家”,在工艺队伍中集中体现了这个宗旨,大家齐心协力,建立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彼此间没有心理上的堡垒,在技术上也不比拼谁的本领大,而是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当公司下达项目任务书和完成时间后,指定的专业人员,又要出图,又要现场指导安装,还要编制操作规程等作业指导书,为开车作准备,一时忙不过来,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在领导的安排下,都能不计报酬地来帮忙,保质保量的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共同为公司的目标努力,大家在共同奋斗中取得进步和发展。老区的新合成项目、mdea项目、新区的一、二期项目等都是大家共同奋斗的成果。

3、信任下属,让新手勇挑重担

可以放心的让他们去做一些事情,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如让他们去初选设备、做设备平面布置方案、做工艺管道走向方案;让他们自己刻字,再喷在管道或设备上,能让他们产生成就感。另外,可以把一些不太重要的管理工作交给他们去干,以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指导能力,如工艺指标的巡检和寻优,让他们学会生产装置的管理。最后,要放心大胆的把重担压在他们身上,如给他们独立做项目,从设计、安装到开车投用,让他们学会项目建设,学会如何开车,在过程控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4、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人员的素质水平

一个人如果在工作后,不继续学习,他就会固步自封,个人停止发展,甚至倒退,对自己发展不利,对企业的未来不利。为此公司不断要求“走出去,请进来”,加强继续教育。贺小伟通过自学取得英语六级的证书,王平通过自学由中专升大专又自学本科,万春雷精心学习攻下了mba学位,陈建如通过自学拿到了本科文凭,瞿国忠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得到“高评委”的好评,较早地拿到高级工程师证书,这些都说明了他们在不断努力,不光为自己,也在为企业发展勾画蓝图。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氮肥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氮肥行业的原料路线改造、低压合成改造等新技术,冲击着市场成本,惟有不断学习,不断改造,才能使公司持续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5、感情留人,留住人才

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许多企业刚刚培养出人才,就跳槽,现在跳槽现象比比皆是,要留住人才,一是“事业留人”,二是“待遇留人”,三是“感情留人”。这三种留人方法中,最不需要物质基础的就要算“感情留人”了,然而只要做好了“感情留人”,却又能发展事业,创造物质,事业和待遇自然也就有了。相反,光凭事业和待遇,不考虑感情的投入,只要有另一个地方,事业更好,待遇更高,照样不会留住,到时该跳槽的还是跳槽,如果对单位,对领导有感情,即使别的地方再好,工薪价码再多,从对环境的熟悉上考虑,以及从心情舒畅上着

想,往往是想走而舍不得走,或走了还要回来。这“感情留人”就有如此神奇魅力,工艺队伍中就提倡快乐工作,和谐共同发展,正因为有如此好环境,工艺队伍中就有二位“北漂”二年的工艺员,还是念念不忘的回到华昌来工作,这正是公司感情留人的写照。6、培养对企业的忠诚度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句为企业界所推荐的名言:“出产品前先出人才”,这句话不仅说明对人才的重视,同时还向人们提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真理,任何企业要想有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的产出,就必须坚持以育人为先,使所有员工都能为企业发挥其才华。公司只有大力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强化员工的教育培训,把企业中技能性、知识性、经营性人才转化为智慧性人才。

另一方面,用人时候,实际上企业所关心的不仅是人才的能力有多大,更关心的是他值不值得信赖。企业把资产、技术交给他,他是帮助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赢得优势,还是为己所用?这取决于他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一个忠诚而没有能力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不会有什么作用,然而一个有能力但不忠诚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则可能造成很大伤害,例如泄露商业秘密,误导企业领导人作出重大决策等。因此,忠诚度是企业人才的另一个衡量标杆。有专家认为,一个企业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它能不能从内部提拔重要的管理人员。当然,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要结合起来,两者都要在企业内部进行系统培养考察,从中发现优秀人才,逐步将其升至中、高级管理岗位。在工艺队伍中,正是通过长期的培养,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成为企业稳定发展的原动力。

7、与时俱进,持续改进培养计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张家港市经济实力的拓展,本地区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外资和独资企业,如雪佛龙、杜邦等。他们的广纳化工人才,并给出了相当优厚的待遇,再加上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红火,对企业的人才形成巨大的诱惑力。因此,在工艺队伍中,也流失了不少人员,如陆祖良、张建新、陶松、邵韵等,有的进了国家公务员队伍,有的进了外企。当然,也有的是不适应在企业里工作,也许尽快离开可避免对公司的影响。

培养技术型人才篇2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应用技术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为了形成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理解和构建,首先要清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涵义。教育部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这样描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国内许多教育人士和学者定义过“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双方使用一定的媒介,通过教学过程和相应的课程设置,在校内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综合体[1]。

笔者采用以国内普遍接受的董泽芳的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要素,即人才培养培养理念、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管理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法,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应用技术型大学英语专业该如何制定适合与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英语专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改革探索的新生事物,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类型和教育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培养和教学中很多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在培养客体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有些应用技术型高校把成为国内一流大学作为办学目标,盲目追求与一流大学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忽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这一宗旨。其次,英语专业教学组织和管理方面,没有凸显出应用技术型的特点,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知识讲授传承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课堂上教师的理论讲授不仅占据了大部分课时,而且实践环节拖延,实习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再次,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英语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模式的设置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的需要。以辽东学院外语学院的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为例,英语专业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而英语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内容和要求不亚于其他知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压力很大,导致英语专业不专业,通识课程不通识,学生对所设置的课程不感兴趣等。最后,跟踪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学校和经贸部门的翻译是毕业生们的主要就业方向,英语专业培养的专业课程模块中的课程选择和难度,与实际市场的要求不相符[2]。

据此,面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学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探索英语专业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转型和英语专业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较强的个性化、行业化和社会性。潘懋元指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的本科教育类型,以各行业的专门知识为主,是为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的应用教育体系。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就是其构成要素的革新或重组。

(一)政策制度保证。德国高级应用型教育是中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借鉴的典范,这类大学主要由政府提供办学的外部条件,从政策导向、法律等方面保障德国应用型大学的课堂教学能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分配和实施,与当地经济实体的参与和合作,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了解工作岗位,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的制度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成功的支撑。

中国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英语专业,需要政府和学校当局的政策支撑。从课堂教学的环境看,在法律和政策上,为英语专业实现产学研培养模式提供必要的条件,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作用,确保培养模式中的实践实习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二)确立具有地域特色的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在德国,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方针明确:主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在本地区就业或创业。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经验,英语专业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制订针对当地经济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为例,要结合和研究丹东市的发展战略和实际,制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丹东是东北亚的地理中心,目标是建成东北东部区域性的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力和以旅游、物流为重点的服务业。结合丹东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强调基于本地产业的职业能力,每一级的培养目标都要有灵活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如请来自企业界的专业人士,商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在学生实习或研究合作中,英语专业随时与企业沟通交流,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计划[3]。

(三)设置应用技术型英语专业和课程。有学者认为,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出发进行设计,课程目标是“实基础”,而不是“厚基础”。根据德国的应用大学经验,专业设置虽然越来越宽泛、越来越细化,但在专业设置方面会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时调整,确保开设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重视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关的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因此,应用技术大学的英语专业设置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构建既适应市场需求又符合英语专业实际情况的设置体系。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构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的科学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置要体现“地域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适应社会的发展、市场和学生的需求,培养出的英语技能人才要适应岗位的需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在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行业,可适当增设跨学科课程供学生选修,以满足有能力及感兴趣学生的需求。

(四)改革教育途径与教学方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学施教、因材施教,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英语专业和课程的特点,通过各种现代设备和科学技术,在课堂内外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反馈式、项目式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基本技能的学习,使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此外,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学及科研能力外,还应具备善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能力,强调服务社会的意识,因为教师的能力关系到应用技术型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能否真正实现。

(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实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的显著特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实践时间长,内容侧重技术性、技能性,有专门的为期20周的实习学期。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制订了大学实践教学计划,以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为例,每个学年设置两周的实践时间,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但是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实践内容和活动形式以各种竞赛和戏剧表演为主,基本是教学课堂的衍生物。国内有些院校的实习学期主要是安排(或要求)学生去企业感知、入社会锻炼。当然,实习实践的形式可以是与专业相近甚或是没有关系的社会锻炼,最理想的方式是校企合作。英语专业可以考虑与外贸公司或者合资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三、结语

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社会和市场多样化人才的要求进行革新,根据行业特点和需求,突出“应用”和“能力”的培养。在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应该在研究应用技术型大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由政府各部门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社会各界提供资金资助,结合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地区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适合自己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培养模式的地方特色及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工作要做到细致有效,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及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等,注意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关系,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的关系等,体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36.

[2]李婷.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2):192-193.

培养技术型人才篇3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社会的发展与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复合型工程技术本科院校的诞生与前进。在社会对人才需求种类不同的背景下,在复合型工程技术本科学校同传统本科学校的交叉前行间,地方本科院校要把人才培养方向定在:造就具备较好技术基础理论、兼具实践技能,为产、管、建最前战线做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未来教育改革战略。总理强调:加速推进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其策略之一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打通中职、专科、本科至研究生的前进管道,促成一些普通本科学校转轨至应用技术类学校,而普通本科学校数量庞大,问题繁杂,参差不齐,决定了分流转型改革是必然的,且地方高等学校是转轨的重点分子,“转型方向就是现代职业教育,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转型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填补这个缺口”。地方院校顺应社会形势,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其不二的选择。现阶段高等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造成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现明显错位,使地方本科院校出现输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人才脱节现象。复合类工程技术本科教育究竟要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它与其他教育有什么区别?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如何定位?它的课程体系、育人程序如何满足其人才培育目的?怎样评议其教育的好坏?地方性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该如何布局呢?

一、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复合型

1.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当前电子信息类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地方本科院校要着重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基础、系统的工程概念和工程知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专门性技术技能人才,应在课程建设体系方面实施变革。(1)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课程建设方面应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学校根据学期课程安排,在相应的学期选修方向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安排,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注重“双师型”教师的教学任务安排。学校要强化实践实验课程教学,彰显“重能力、能创新”的培养理念,增加实习实训和集中实践的课时比例和学分比例。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重点学生的培养团队合作与创新意识,学校可结合创新设计竞赛组织,提高学生参与创新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热情。笔者所在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先后邀请了校友、省内外相关兄弟学校、用人单位等人通过座谈,征求人才培育计划的修订稿,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计划前后共修订6次之多。2015年10月31日,学校利用在本校承办《湖南省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会学术年会》的机会,请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等相关兄弟院校把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新增、删除。教学内容调整:《智能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名改为《电子综合设计》(主要讲解经典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和《智能电子系统软件设计》(主要讲解针对电子系统的程序设计与编写)两门课程,课时由纯理论64课时改为理论32+24课时、实验32+16课时。理由: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能力。新增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原因:教育部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智能机器人方向增加了《PLC原理与应用》《机器人学》,删除《数字图像处理》和《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理由:根据专业调研和已毕业学生反馈的就业市场需求。

2.注重电子信息类行业需求,密切结合地方经济建设

学校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密切联系地方经济建设,注重将课程教学和实践实训环节移步至企业一线,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为适应社会企事业单位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从一开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予以考虑,设定相应的课程与学分。相关措施还包括邀请地方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论证,尤其是根据当前企事业单位生产、服务的需要,学校结合生产一线技术与流程建构、技术技能体系的具体要求,将企事业单位的行业内课程设置进入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当前发展的前沿与技术革新,结合学生的兴趣与发展方向,选修行业内课程。

二、地方本科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复合型

1.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管理改革的策略设计

笔者所在学校坚持国家需求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教育理念,结合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重大战略,建立有地方、行业、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综合改革指导委员会制度,树立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相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观,重点进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等内容的改革。学校打造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产教一体化机制,与培养人的育人模式相和谐,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校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行把学生作轴心的合作型、启发型、参与型教学,一步一步推广学生主动选课的空间。学校以企业技术创新课题当作人才培育的首要平台,以行业企业的当务急需成为毕业论文选题的源泉,广泛推进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学校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推行教改,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学校凭借专业管理建设试验点的改革,促进本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办学特点愈加有特色,期望在国内外同类学校里喷发推介力与榜样力。具体如下:(1)学校成立“校企用”专业综合改革委员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育、评价过程,将社会人才需求跟踪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常态化、制度化。(2)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探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掌握专业核心课程群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线”的“三元”互动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学校与行业联合培养,教学、生产、科研三方面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深化学校与行业合作进行学生工程实践锻炼,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以此形成“三化”相连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比例大于30%。(3)大力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学校强化师生双向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研究习惯,开设多种形式的讨论课。学校利用已有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学校积极开展学校与行业共建的“多维课堂”。学校整合课程内容、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融合,讨论课总学时达120学时以上,形成一种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4112”人才培养新模式。

2.采用培养与引进并举、专职与兼职并存、教学与科研并立的方式

改革教师配置,调整教师聘任机制与评议方法,踊跃调进行业一致认可的专业能才,聘用企业出色的专技人才、高管才俊与高技才俊当专业发展的领路人、专兼职教师笔者所在学校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建设,发挥其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方向引领作用,努力建成一支符合“三并”原则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具有工程背景的老师比例达到60%以上。学校聘任9~10人以上的企业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兼职教师,每年为学生开设工程实践类型课程,专心打造在省内学校具备些许号召力的教育团体,培育1至2个在省内电子信息工程范畴拥有较高认可度的学科领路人,3至4个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研核心人。

3.夯实制度设计,不断完善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

与质量监控体系,不断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健全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笔者所在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的工作理念,构建“学校督导检查、教务处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日常检查、学院教学检查(教务秘书、学生辅导员)的日常检查、学生信息员的检查、随机教学检查和教学专项检查”六位一体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4.通过政府引导与经费支持、校企实验班、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实验班等方式,重点建设一批能有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平台与基地笔者所在学校对专业实验室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抓好校内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训平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由企业主导、教师参与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创建一种“政用校企产学研”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开放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一批一流的校企人才培养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

5.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行业认证考试、学生就业拓展到

国际市场、引进海外名师授课、引进国际学术前沿课程和教材,实现教育国际化。学校努力建设并形成一种对接国标、国际专业认证的地方高校国际化专业建设范例。

6.对接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建立协同职业培养机制,强化职业综合素养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正面临转型期,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方向的变革无疑是促进产业间流转与产业内升级的一大策略。地方本科院校应突出“地方性”特点,根据其地方性特质,密切注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双赢”机制。

三、笔者所在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复合型

1.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实践

(1)确定培养目标,构建“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4112”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学校应充分考虑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充分考虑学校办学条件与特色。学校应该走访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等的实际需求,按照普通高等院校对本科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的,以学生为本,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笔者所在学校以原来专业设计为根基,按照新时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要求,构建“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4112”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质量和就业水平。在大学教育的前4个学期,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和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第5个学期分专业方向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第6个学期开始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第7、8个学期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项目实训。其中最后1学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可以作为企业项目实训的延伸。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实施“考证结合”的“双证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按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做到“两个渗透”。

2.采用培养与引进并举、专职与兼职并存、教学与科研并立的方式,建成一支“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1)加强师资队伍培养笔者所在学校对青年教师实施“助教—导师”制度,在教研能力等方面加大培养和训练力度,使他们尽快成熟,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支持教师攻读学位,参加学术会议、国内访学、外单位进修等,重视“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完善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等梯队结构的基础上,笔者所在学校充分考虑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学科团队建设,与学校人事部门协调,引进数量充足的、高质量、高层次师资队伍。(3)实行教学人才队伍的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学校对一些专业核心课程或实践性强的课程,在找不到本校合适的教师的情况下,开展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特别是核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尽量做到有合作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

3.打造用“多维课堂”,丰富教学模式

笔者所在学校踊跃探究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类才俊的培育模式,建设实习、生产、论坛、合作、模拟等多彩别致、规模丰富、分合协调的“多维课堂”,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1)学术前沿的论坛课堂针对电子信息的热点问题,《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课的一种创新形式是专题讲坛,由学校教师同行业兼职教师所采取的探讨式教育方略,和学子一起探究专业热点问题。(2)真题亦真作的生产课堂“毕业式实习”课需要学校与企业的生产课题相联系。学校要把学生带进企业的生产基地,开展“参与型”教学模式,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探究现实疑问。(3)由专家评议的模拟教室“课程设计”课常使用“真题而假作”,使用“集体式评议”教模式。学校教师、行业兼职教师或专家团体对学生开展模拟评议。(4)携手努力,协同创新《电子全面设计》课与生产目标“真题亦真作”的结合,采取“合作型”教育模式。人人参与,公共材料共用。教师与学生依据多重而全面的评议完结一个优秀预案以成就生产硕果,齐心协力成就初评预案或者正规成品,团结一致成就一套合适而简便的设计成品并参与答疑辨析。

4.强化实践,突出应用,创建“政用校企产学研”的协同育人机制

笔者所在学校通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实验班等方式,创建一种“政用校企产学研”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一流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践教育系统,充分提升学生的创造技能与工程践能。学校建设校外高质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以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实习与实训内容,建设省级产学研基地,以学生学习、科研、生产的全过程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应用、创新能力。

5.创新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构建一套全过程、立体化的“多位一体”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

(1)教学计划的安排要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近年来,电子信息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该专业本科教育出现学科内容膨胀快、课程门数增长快、总课时反弹快的“三快”现象,这不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所以,教学管理改革需要修改教学计划,整合课程内容,削减课堂教学学时,以与“4112”人才培养新模式相适应。(2)提高对教育进程的管制工作学校采用“4112”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开放性学习环节大大增加,因此教管尤为重要。学校加强教管工作,有利于学校尽快找到教学的不足之处,且马上予以修正,能规避教学的偏差。学校依据多种途径掌握教育情势,收集各方建言,以此推动教育工作的创新,促进教育工作取得实际成效。(3)对教育质量监控系统的改善“4112”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教育质量监控系统首要改善的是对教师教育的调查与考核策略。因为,校外教学环节增多,如果教师不认真组织教学,许多实践环节会流于形式,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成为一句空话。(4)建立一种符合专业特点的评价考核机制传统的卷面考试形式已与“4112”新人才培养模式不相称,学校需要改变单一的“一考定乾坤”和“分数定高低”的现象。根据专业特点,学校采用“ETSR”(即考试、测试、仿真和答辩)和专业认证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评测。根据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获奖成绩,给予其一定的学分。笔者所在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综合改革实践证明,该培养机制是行得通的,能解决课程建设系统改革的问题,提升人才培育的质量,有利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在电子设计比赛上赢得优异成绩。学校依据采取“4112”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生,提升了他们的践履能力与创新水平,促进了学校同企业的彼此认识,加强了实习基地建设,便于产学研一条龙式的实施运行,推进了双方在产学研诸多内容上的综合协作。该路径有不足之处,如某些课程在具体实施时如何取舍、课时设置的量、先后怎样设置等。它们需要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改善,使该路径日益合理、科学。

参考文献:

[1]祝秋香,肖卫初,张学军,等.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认证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08

[2]郭慧,贺杰.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29

[3]周小清,邬云文,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湖南西部民族地区“三化”建设人才需求的对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2

培养技术型人才篇4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院校 人才培养 双师型 校企结合

中图分类号:G96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本决定强调要“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导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等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随后,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各地应采取计划、财政、评估等综合性调控政策引导地方本科高等院校转型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曾发言:“将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型转变的目的一方面是让本科高校摆脱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生存窘状;另一方面也是合理配置社会人才结构的有效途径。”据了解,目前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8∶2,然而在我国,这一比例已经完全失衡。究其原因,一是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的严重匮乏,二是不少大学生在学术上的造诣不深,无法进行更深层的研究型工作。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普通本科院校的应用技术转型难以避免地会遭遇定位困惑、观念制约、制度、资源支持乏力、教学改革路径依赖等困境。为此,必须转变大学价值观,搭建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结构,建立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学研结合,培养教师实践和应用能力,并且以制度体系的系统设计来支持和保障其实现转型发展。最终达到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的转型,就是要最终培养出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的高技能人才。

1 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技术转型概念阐述

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式和人们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过程。转型本质上是一种求新求变的创新性过程。

普通本科院校的应用技术转型是指普通本科院校重新确立的以应用技术为导向,根据社会外部环境需求的变化,对院校管理体制与机制、运行模式及发展战略等进行的动态调整和创新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制度体系的改革、育人模式的创新、评价方式的革新等。

政府希望通过借鉴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经验,从国家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宏观统筹以及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等政策层面,引导普通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真正办出特色,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那么,这一转型过程对教师的教学模式就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多为“先生”一板一眼,学生“你描我画”。

对学生的考核只通过基本的试卷成绩来反映情况,那么这一纸试卷究竟能在多大程度反映一个学生的能力,这是我们大家都疑惑的。由此可见,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势在必行。有了转型的必要,如何转型就成了关键,“转型”从大方面来看就如同国家的改革,谁都知道存在问题需要改革,可是改革的路径探索才是重点和难点,本文就将为这一改革进行实质型转型方案设计。

2 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技术转型方案设计

想得到实用性强和操作性强的方案,多数学者会从数据的收集与调查入手,很少有人去考虑诸多的实际因素,于是多数建议的提出变得被动。本文作者将采用社会教育学近年来日益关注的实验操作法以一位在校管理者的身份通过情景模拟与实践,通过对双师型老师比例结构进行模拟实验设计,提出合理的教育结构模式,充分发挥“校企结合”的优势,促进普通本科院校的应用技术转型。

2.1 情景实验模拟方案

2.1.1 样本选取

以S省Y市某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为情景研究样本。样本选取标准为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排名居中,综合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居全国中等水平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2.1.2 角色及对象选取

抽取该院校文史类与理工类专业班级各3个,编为文史类实验组A1,文史类实验组A2,文史类对照组A3;理工类实验组B1,理工类实验组B2,理工类对照组B3。

2.1.3 模拟实验步骤

步骤一:配备双师型师资力量。分别配备常规理论型教师和新型实践型教师(为保证研究变量唯一,选取2名常规理论型教师,这两名常规理论型教师包括一名文史类教师a1一名理工类教师b1;另外再选取和2名新型实践型教师,这两名新型实践型教师同样包括一名文史类教师a2一名理工类教师b2,给A1、A2、B1、B2组,a1、a2负责教授A1、A2两组,b1、b2负责教授B1、B2两组,让其进行为期4个月的常规实际教学。对照组A3、B3不做任何改变,维持其原有教学模式。

步骤二:设置考试成绩比例。将学生成绩考核分为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两个模块。依次设计以下九个梯度:(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

4个月结束后运用SPSS数据分析计算所有学生总成绩,统计计算出学生成绩最优的“双师型”匹配教育模式。

2.2 情景实验数据初步分析

经过初步的数据处理及折线曲线绘制,得出学生成绩最优的区间大致在实践部分占总成绩比例65%~75%,理论部分占总成绩比例35%~25%之间。此比例下即(F-G点)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最为优异,有利于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转型实施。

3 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技术转型的具体路径分析

人才需求量大与高校人才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迫使普通本科院校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促进教育产业转型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树立转型发展理性认识,转变传统大学价值观

(1)有机融合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教育价值观,摈弃单一化的精英人才价值取向和轻视技术应用的传统观念,树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观,真正关注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学生的职业发展,高度重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

(2)重新审视技术本科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战略价值,清醒认识到如果仍然寻求成为学术研究型大学,走传统本科院校的发展道路既不符合当前实际,也没有出路,必将造成社会人才结构的严重失衡。

3.2 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搭建应用技术型人才结构

不同类型人才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社会对其需求数量和结构也存在差异。深入研究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找准培养定位与质量规格,是构建应用导向育人模式的理论前提和实践基础。培养同时具备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3.3 加强培养强教师实践和应用能力,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制订有效措施从企业聘任一批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授或兼职讲师,充分发挥地方和业界科技人才资源,把最新的生产技术理论和知识引入教学,实现“校企合作”的互利教学模式。加快引进应用型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和教学骨干,发挥他们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构建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与业界合作建立稳定的 “双师型”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制定分批次输送中青年教师到业界锻炼的培训制度,在教师聘期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级等方面向应用型教师倾斜,出台体现鼓励教师从事应用技术开发活动的制度,建立和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为企业解决技术、工程、工艺等问题,增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打造一支专兼聘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3.4 建立国家制度的支持与保障,进行系统化设计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政策设计已经将建立应用技术大学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之中。由于社会总体环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没有系统的顶层制度设计,新建本科院校难以实现真正转型。因此,必须 “充分发挥政府的立法、统筹和引导作用。通过立法、出台政策,建立健全与完善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法律规范体系、政策支持与体制保障体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制度,在师生比、生均拨款和专项资金、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教师工作量结构等方面,根据应用技术高校的特殊性制定引导性政策,加强转型发展的宏观指导。探索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高校治理结构,激发行业企业参与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校企合作”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章程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学校理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同时还要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鼓励性政策和惩戒性政策的法制化、制度化,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政、产、学、研、用的良性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

培养技术型人才篇5

经过对调查结果分析报告的研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由于近年来教材与影像设备的更新速度不同步,课程是以理论讲授为主,虽有一年实习时间,但平时见习及实验课时比重偏少,因此对于最新技术以及很多实践技能不能够系统的掌握。

(2)多采用传统授课方式,不利于启发学生科研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当代医院医、教、研并重的实际需求。因此,本次研究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以及培养体系进行了改革。

(1)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授课案例式教学(caseteachingmethod,CTM)是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是学生通过对特殊事例的分析,掌握一般分析原理,并借助这一原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影像设备、影像技术及相关的见习课和实验课中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或老师做、学生看的走马观花的参观式教法,改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课堂所取案例完全取自临床真实案例,组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探讨和辩论,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案例式教学法是促进学生独立学习影像设备操作以及图像和数据处理要点和思路的最佳方式。为检测改革效果,我院对2007级部分班级进行试点,并通过督导组随堂听课等多种评价测试,动态观察教学效果。结果显示:案例式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2)增加专业主干课程见习课及实验课比重目前,影像设备更新十分迅速,由于教材更新稍显滞后,制约了学生的对影像新技术的掌握,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停滞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在传统课程设置中,多数专业课以理论课为主导,见习课及实验课授课时间不能及时对应相关的理论课,并且课时较少,学生很难对现今医院的最新设备有一个完整的系统认知学习。经过研讨,修订了教学大纲,总体上扩大专业课中见习课和实验课的比重,协调医学类课程和理工类课程以及临床实践课程的分配,同时增设专业英语课程,从而优化教学与实践技能培训体系。课时主要调整部分见表2。

(3)定期举办学科交叉性的科研活动课堂教学之余,多举办科研实践活动。该类活动主旨为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根据自己实际能力,选择相应的课题,在指导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尝试制定出合理的研究技术路线和可行的研究方案,并利用软硬件设备等多种手段独立完成创新作品的制作、论文或研究报告。这类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广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锻炼初步的学术科研能力,在院系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培养技术型人才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115—03

在中国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的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提升内涵、提高质量、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科学设计并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选择合理的实施路径、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

技术技能型人才面向生产一线,不仅要掌握足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因此,我们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线,进行专业调整与建设,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是校企合作、双向参与、互利共赢。即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企业所需求的人才,将教学过程与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潜力。

国外典型的工学结合模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和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我国高职教育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践中探索了一些实施方法,如订单培养、工学交替、“2+1”分段、顶岗实习等。但这些仍然不能构成现代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问题有:人才培养方案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知识与技术融合性差,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不高;不能实现政策、组织、运行、保障机制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难达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总体计划的实施方案,是教学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建设的前提,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因此,我们的思路是: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开始,以工学结合的方式,把与专业技术和技能相关的内容都设计为方案的规定内容,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掌握技术和技能,使人才培养方案适应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使人才适应社会需要。

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路径

(一)明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1.调研企业,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采用问卷调研和实地专访的方式,就天津职业大学(以下简称“学校”)重点建设的8个专业,对天津及周边省市的重点行业企业进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和人才需求状况方面的调研。每个专业得到至少400份问卷样本,再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取得了准确的行业、企业、毕业生调研数据,并写出调研报告,进而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分析岗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以后,在前期调研走访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组织专业骨干教师、与培养目标相对应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召开座谈会,找出各岗位具有代表性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各专业成立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组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小组,到企业进行观察和深度访谈,弄清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和应具备的知识、技术、技能,完成职业岗位分析报告,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内容包括: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教学管理效率,构建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即公共学习领域、公共选修学习领域和素质拓展领域)与多个专业方向(即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专业综合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为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为实现课程教学做一体、产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落实校外(顶岗)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实现必修选修课相结合以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利于教学管理,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为核心的学分制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设计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就要找出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即制度与机制、教师队伍、教学设施、顶岗实习、校内实训、教学做一体课程,并理清各因素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见表1)。顶岗实习、校内实训、教学做一体课程是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环节,其难度不同,是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系统安排教学内容的依据;制度与机制、教师队伍、教学设施是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理清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就找到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方法,系统地设计与实施该方案,就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1.课程体系构建。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对与职业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关键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学习方法以及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具有职业普遍性。针对不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形成课程。课程设置应考虑职业能力的成长规律,由易到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校内实训和顶岗实习。该课程体系显著区别于学科化课程体系。

2.专业课程开发与课程标准编制。各专业的相关专业教师和企业实践专家进一步座谈分析,针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其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总结出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并进一步细化明确学习内容。注意这些内容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且具有典型性、对知识和能力的覆盖性、可行性。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将课程内容分为多个模块,从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术技能相统一,设计综合的学习性任务,具体表现为几个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情境,然后编制出每门课的课程标准。

3.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按教学做一体的要求,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并使专业实践性强的课程全部在实验实训场所教学。每门课程的教学团队按预设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整体设计,然后围绕课程每一教学单元进行课程单元设计,并进行资源建设。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以任务为载体,教师提供校本讲义、工作任务书、技术手册等材料,引导学生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完整工作过程,由小组协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实现“做中教”和“做中学”。

4.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设计。在校内实训车间,学生可以就典型工作任务实现真题真做。专任教师还可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车间承揽的具有一定批量和典型性的生产任务,将其转化为学生实训用的真实性任务。校内实训完成后,学生可分散到生产型企业的实际生产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校内专任教师要与企业的指导教师共同协商,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所要达到的职业能力和学生所在的生产岗位,确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依托各专业教学团队,强化实习教学与顶岗工作合一、毕业项目与岗位工作合一、教学指导与实习管理合一,同时从管理制度制定、工作流程的规范、管理手段的创新等方面强化“跟踪到位、指导到位、作业文件到位”。校内实训要有专用的工作任务书,实习中边学边做完成任务。顶岗实习也要强化管理,结合学生所在生产企业和岗位要求,制定学习任务和目标,校企共同考评。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环境与制度保障

1.完善保障机制与制度。(1)《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实施。对教学做一体课程加强过程控制,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对学生评价方式做出详细说明。(2)《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规定》实施。在校内实训基地内部设立与生产企业相对应的管理机构,模拟企业运作,教师和学生以校企双重身份就设计的典型任务真题真做,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3)建立“双证书”制度,规定学生毕业时必须持有“双证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4)完善《顶岗实习管理规定》。顶岗实习由企业对学生实施员工化管理,主要由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工作指导,专任教师则主要进行学习指导。

2.构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教师首先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技术、技能,并能传授给学生。一方面,督促在职教师提高学历,深入到企业一线锻炼,提高研发能力和实践能力。让教师带着课程开发的任务参加培训以提高教师职业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将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另一方面,组建一支强大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校外兼职教师数据库,拓宽兼职教师来源途径。

3.加强教学做一体课程和实训实习教学条件建设。要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学校专任教师要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设计具有教学、操作、讨论、成果展示等功能的专业教室。根据生产流程和岗位要求,建设“学做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教学与技术服务合一”的校内实训车间。建立校企联系紧密、具备多专业实习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

经过两年的努力,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广泛而深入的合作,面对新的经济技术发展形势,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设计完成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包含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内容与方法、环境与制度等方面,同时有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职业岗位分析报告、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教学实施保障等文件做支撑,对后续的示范校建设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设计。

三、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经过示范校建设,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通过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校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等三个方面联动,在实践的基础上,学校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高效的运行机制,改善了教学条件。对《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规范》进行了重大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政策、组织、运行、保障机制的有机结合,学生的知识技术与技能高度融合,职业能力大大提高。目前,这种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方法已全面推广到学校开设的各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建立健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机制

要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好的运行机制。为此,学校设置合作教育办公室作为工学结合的组织机构,全面管理与协调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合作,沟通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促进校企紧密合作;制定了学校《关于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学校中长期校企合作的工作方向,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搭建起校企合作“双主体”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机制。针对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订单培养、学生顶岗实习、兼职教师管理等问题,学校组织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了规范高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二)深度推进政校企合作,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筑平台

学校先后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中华直升机、天汽模具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冠名班、接受学生实习、教师下企业实践等形式开展深入而广泛的合作,共同进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真正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此外,政府部门为学校和企业构筑政策和信息平台,根据本地区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将学校智力资源与企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为其提供职工培训、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实现政校企“共赢”。

(三)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规范高效地推广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首先,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创新性改革,例如,将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教学做一体”课程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进行集成,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实现了质量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其次,改革考试制度和学生考核评价方法,在考核内容上“注重”能力考核,在考核形式上“注重”多样化考核,在考核管理上“注重”过程管理,在考核机制上“注重”多种奖励机制。

(四)加快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通过组织教师到国(境)外研修深造、参加国内暑期师资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等方式,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实施“技师培训工程”,连续六年举办教师技能竞赛并与取得国家职业资质相结合,参赛规模、工种数量覆盖全校所有专业,技能大赛已逐步形成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的竞赛活动。学校出台了《教师脱产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为教师取得企业工程实践经验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积极聘请来自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能工巧匠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实施“能工巧匠进课堂”工程,把兼职教师作为整个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和管理。

培养技术型人才篇7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信息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520)

摘 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立足市场,提出培养技术技能型IT人才的必要性和研究方案,阐述如何从职业素养、专业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对云计算时代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IT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云计算;技术技能型IT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高职教育信息技术类立项课题(XXJS-2013-1066)。

作者简介:黄少荣,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智能,huangshaorong@163.com。

0 引 言

云计算是新一代IT 技术,是继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新,其本质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给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该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1]:

(1)大规模:云计算的核心思想在于它将各种软硬件资源都集中到一起,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服务。云计算中心拥有成千上万台服务器,规模庞大。

(2)虚拟化:云计算是计算、存储、服务器、应用软件等IT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提供虚拟化的服务,支持用户在任意的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

(3)可靠性:云计算采用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的措施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用户不必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突发事故,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4)通用性:不同的“云”有不同的运用,同一个“云”也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低,只要是能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PDA等,都可以按需购买“云端”资源[2]。

(5)潜在的危险性:云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云计算中的数据对于数据所有者以外的其他用户是保密的,提供云计算的商业机构却能够获取这些信息,持有敏感数据的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在选择云计算服务时应保持高度警惕性。

云计算是对传统的软件和数据库概念的一次更新和冲击,相关企业技术也发生着多维度的变革,给IT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职院校必须顺应时展需求,对IT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进,提升IT人才的质量,以适应云计算时代新的技术技能需求。

1 云计算时代对IT人才新的要求

1.1 掌握关键技术

云计算时代,主流技术发生了改革性变化,IT人员将面临新的挑战,不仅要深入掌握云计算核心技术,熟悉资源池的构建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安全技术。

(1)虚拟机技术。服务器虚拟化是云计算底层架构的重要基石。在服务器虚拟化中,虚拟化软件需要实现对硬件的抽象以及资源的分配、调度和管理,虚拟机与宿主操作系统及多个虚拟机间的隔离等功能,IT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虚拟机的使用,快速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切换,随时随地从云端获取资源进行开发。

(2)数据存储技术。云计算系统需要并行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数据爆炸式增长,存储技术具有分布式、高吞吐率和高传输率的特点,大多数云计算平台都会提供针对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方式。IT人员必须熟悉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新的网络存储技术,才能够构建云计算资源池。

(3)数据管理技术。云计算需要对海量的数据存储、读取后进行大量分析,这对数据的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IT人员必须擅长负载均衡和并行数据处理,在程序设计时必须偏向更多的数据访问和调用,利用云计算的高性能,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使应用更加智能。

(4)平台管理和维护技术。云计算开发平台转向基于Hadoop框架、GoogleAppEngine的开发环境,操作系统则从Windows转向Linux、VMware虚拟机。随着使用云平台的用户增长,对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操作系统上架部署、设备维护和运维、负责云系统平台监控、日常故障处理及性能优化、负责服务器、云系统性能测试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5)分布式编程与计算。为了使用户能轻松享受云计算服务,云计算提供了简单实用的编程模型,用户可以利用该模型编写简单的程序来实现特定的目的。IT人员必须熟悉云计算模式编程框架,熟悉Hadoop等相关原理及技术和Map-Reduce并行计算编程模型。

(6)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的安全性问题不仅仅只包括数据安全,更是一个涉及公信力、制度、技术、法律甚至监管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IT 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安全技术,如反病毒、木马技术。

1.2 全新的技术技能

未来企业对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技术以及社交媒体的整合需求越来越大,IT人员仅具备简单配置服务器或者单纯开发软件的能力是不够的,要想在云技术创造的新环境下取得成功,技术人员需要多才多艺,而且精通公司战略和法律责任等广泛的商业事务,还需要擅长与信息技术部门之外的同事合作。

云计算意味着全新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对意外、复杂问题的新理解,IT人员将成为IT技术的集成者,而不仅仅是技术支持者。云计算服务由第三方提供,屏蔽了后台管理和维护工作,传统的系统维护、软件研发、硬件部署等业务必将出现较大转型。云供应商的IT人员必须掌握云计算关键技术,使用云服务的IT人员负责本地系统与云保持联系,关注的重点从具体技术细节转移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其岗位逐步从技术性的具体岗位向企业业务终端岗位转变 [3]。这种情况要求IT人员必须明确企业业务需求、懂得业务流程,并与云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获得企业需要的各项服务。IT人员还需要具备相关的管理、沟通、专业技术(需求分析、信息安全处理)能力和法律知识(熟悉交付服务的流程与制度、SLA服务等级管理、云计算相关立法等内容)等能力[1],并掌握供应商合同管理、分析学、网络应用技术、移动应用技术等知识和技术。

2 云计算时代技能型IT人才的培养模式

在云计算时代,高职教育要与社会同步发展,专业设置和产业设置要同步实施,课程内容与现代技术也要同步升级,只有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性技术技能型IT人才。

2.1 培养IT人才职业素养

“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伦理=职业人才”,IT技术不断升级更新,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IT人才仅仅掌握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IT从业者要想在行业中不被淘汰,靠的不仅是技术,而是长期培养的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具有良好心态和成熟心智,以及交流互动、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职业伦理等。为了让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必须依据企业人才标准,提炼出一套职业素养课程,通过课程开发打造一批具有职业素养的教师,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最终培养出具有职业素养的学生。在大学文化中,要铸造云品格、构筑云价值、凝练云精神、建设云文化[2]。

2.2 培养IT人才专业素质

1)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为一门新兴技术,云计算有可能颠覆软件产业,是对传统软件和数据库概念的一次更新和冲击。云计算时代IT人才必须始终保持创新思维、发展思维和全面思维。教学上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案例教学”等多样、有效的形式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

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永远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云计算的构建、开发、部署、管理将是高职院校IT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 [4],而且云计算是一门综合多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学科,学生不仅要对分布式计算、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专业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具备沟通、管理等业务能力。

在专业培养方案及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上,应在第一学期引入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增加支持云计算相关的课程,如云计算导论、IT人才素养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云计算概念,对未来所从事的专业具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位,以便接受其他云计算新技术。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上,要保证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程序设计和算法等课程的教学课时,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再深入了解云计算技术,在课程中加入云计算相关内容,如IaaS、Paas、SaaS的应用、云计算办公软件Office Live、Hadoop云计算架构、云计算数据存储技术GFS(Google File System)和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数据管理技术BigTable、并行计算编程模型MapReduce、VMware 虚拟化技术等内容[5]。

3)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云计算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设置的培养方案应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云实验室建设,升级改造实训条件,开发云实验和实训,组织云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云计算架构下,实践教学还必须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思维的培养和协作能力的锻炼;在学业评定上,项目开发和工程实施是检验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必须充分利用基于云计算的项目开发和工程实施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云技术。学生通过搭建私有云计算平台或借助公有云计算平台参与项目和工程,在团队中分别承担设计、开发、部署与发布等不同的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人才评价上,注重云素质、突出云技能、考量云素养、完善云知识。在教育教学研究上,要基于云平台、利用云资源、开展云研究、促进云创新[2]。

4)引导学生参加相关资格考试。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为了提高人才的市场认可度,需要在不同领域拥有多项认证。目前最受欢迎的认证有:①VMWare虚拟化专家认证,②思科(Cisco)设计专家认证,③Zap-Think架构师认证,④开放群组(Open group)

IT架构师认证,⑤信息系统安全专家认证,⑥至少获得一项CloudSchool.com网站上的云计算服务认证。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参加云计算认证考试,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多拿相关权威认证证书,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有利于毕业后的就业。

2.3 能力导向的师资建设

云计算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都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技术技能的高职称、高技能的教学师资。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前云计算时代的IT人才,必须建设云教学团队,优化云人才梯队。建设云教学团队要重视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的完备性、实践技能的应用性、市场联系的紧密性,保证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云计算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培养效果。高职院校应尽快建立云计算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机制,大力支持引进国际云计算领域的研发领军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推动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云计算专业技术人才和应用服务人才机制,组成专业领域齐全、层次结构优化的云教学团队[6]。

3 结 语

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技术、管理和服务将作为云计算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创新思维的核心,高职院校需适应时展要求,深入研究云计算时代IT人才培养问题,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拥有全新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IT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 面向云计算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3): 12-13.

[2] 曾宪文, 李宪武. 云计算与高等教育的前瞻性云应对[J]. 当代教育科学, 2013(3): 47-50.

[3] 黄务兰. 云计算时代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 计算机时代, 2012(3): 59-61.

[4] 曾文英, 吴积军, 曾文权, 等. 基于云计算的IT课程体系改革[J]. 计算机教育, 2014(17): 40-44.

[5] 王颖, 杜朝晖. 云计算时代高职院校IT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教育信息技术, 2013(5): 22-24.

培养技术型人才篇8

关键词: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型;地方高校

引言:为加快实现西部大开发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桂战略。通过建立社会、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定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地方高校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培养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专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应用技术型人才成为北部湾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就当前广西区内的高校中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人才还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高技术人才留住了,发展的原动力自然也就有了。区域人才的培养和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都为社会的经济转型发展带来了强大的生机和智力支持。

一、国家政策扶持和鼓励

(一)鼓励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近些年来国家教育部提出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是鼓励和帮助地方大学正确定位,培养国家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真正需要的技术人才,以特色和质量取得优势。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主动摆脱追赶学术型大学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向立足应用、面向区域、贴近地方行业、培育特色、错位发展的战略选择。从区域经济看,这里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重点区域。

(二)应用技术型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任何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人才是首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自贸区中人才的需求是广阔的,是一个长期难以满足的缺口,只有大力发展和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方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随着信息化、工业化深度产学研融合,社会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根据有关调查,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5%以上需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技术型工人。这给传统就业观念和成才观念带来了冲击,地方高校的学科层次结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相应调整。然而,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办学同质化,对所谓“热门专业”盲目跟风,导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脱节。高校就业难与社会用工需求剧增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蓝领知识化”时代,必须有一类大学以培养知识应用技能型的新兴劳动者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实践环节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供求矛盾,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

随着时展,人才在生产力构成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重要性不断升级,已经成为最具战略意义的第一资源。广西是极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发地区,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一定要有所创新,不能单靠物质方面的优惠举措,而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培养和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二、地方高校的责任与义务

在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地方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是功不可没的。就拿广西师范大学来说,从1932年建校以来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几十万的人才。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当中的人才工作和国家一些大的人才开发项目、人才工作培养项目之间的衔接、协调工作,全力给予支持,以此来支持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整合培养教育资源,转变培养教育观念,拓展和延伸培养思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特别是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前置于布局重大项目关联产业。观念决定方向,只有把握住大的人才观念,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

培养技术型人才篇9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23)

摘 要:阐述了机电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探讨了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容和基本思路,进一步研究了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技术应用型; 人才培养; 教学体系; 考核标准

中图分类号:C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06

收稿日期:2015-04-16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当前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所亟需的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对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结合教学实践及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本文结合当地区域经济与本校实际就机电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1 当前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三本院校的办学、发展遭遇了诸多制约因素,其中关键问题之一,是三本院校在办学理念、人才定位、培养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偏差,从而造成三本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具体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1 沿袭传统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创造能力的培养,将知识的传授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这也是目前国内机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这与当前三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相矛盾,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其人才培养必须改变本科教育的传统模式,必须到企业的实际环境中去学习、去锻炼、去提高。

1.2 学科设置与区域经济脱节

传统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及价值评价体系没有与当地企业特点结合起来,专业设置没有特色,学生就业没有优势,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要求不一致,不能满足企业对专门人才的技能要求。

1.3 师资队伍培养重学历、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高校对教师的培养、引进注重学历和理论研究,而轻视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核,这直接导致教学中实践环节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的实践技能较低。

1.4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不足

实验设备陈旧,严重落后于当前企业使用仪器、设备的水平;实验项目多为验证型,设计性、综合型实验项目较少,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技能。

2 机电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传统机电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对机电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和湖北区域经济的机械、汽车行业背景,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机电工程专业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技术应用型,这是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一次转变,是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致的。在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2.1 校企协同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企业是用人的主体,学生就业情况为人才培养效果的评判标准之一,所以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可以减少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标准不一致的矛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质量考核标准,合作建设高效能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实施实践环节培养,合作实施专门化知识教育,合作实施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职业化训练。

结合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实际情况及所在地的机械、汽车行业背景,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等的制定除校内外机电专业专家外还邀请企业技术高管为顾问,共同探讨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总结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就业背景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据本专业社会需求,遵循机电工程的科技发展进程,以人为本,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不同的就业计划,制定不同的课程选择体系,涉及专业方向的选择和定位、课程内容的调整与重构、实践环节的整合与重构,以及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平台的创新等研究内容;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有力地促进了机电工程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

2.2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落后,缺乏实践经验、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缺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理念、手段和载体,如课程设计、实验等缺乏多样性、前沿性、实用性,学生可以完全依赖详细的指导书来完成,这不但脱离了科学研究的规律,也不利于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依据机电工程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求专业课教师既要具备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较强的教学能力,又要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学校机电工程专业在要求专业教师对理论知识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安排教师下企业进行工作实践,负责本专业的各种科研项目,带领学生参加本专业各类型创新大赛等方法以提高专业实践技能,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社会技能考核,并把教师的实践、科研情况引入到年终考核中,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共同提高,组建出一支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3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针对用人单位对目前大学毕业生提出的共同要求,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学生更多样与社会实践接轨的实践教学模式。学校机电专业开设综合设计型实践环节,应用多门专业课程完成设计题目,并进行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并重;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引导学生课后自觉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合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网络实验平台,学生可以进行网络虚拟实验与分析,加强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另外,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学校与当地多家机电、汽车等企业签署实践、实习协议,把企业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习基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锻炼业务技能等,并在毕业设计环节与企业当前研究项目相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项目研究工作中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任务,提高学生对实践环节的认识与能力。

3 对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有效引导

经调查:大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和人生规划、积极进取精神、责任意识、成人意识等。为此,专门开设有关学风建设、人生规划、责任意识的课程或实践活动,家庭和学校同心、同行,各种方式方法并举,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这是学生能否成才的内因;另外,加强教风建设,重视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教师选拔制度和培训制度,增加教师模范作用,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学校机电专业开设了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多门课程,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正确进行人生规划。成立各种创新小组,提供经费及实验设施及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技能竞赛,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又找出了差距,使之明确了努力方向。

4 改革人才考核体系

改革传统的以理论考核为核心的考核办法,引进企业人才考核标准,在理论知识考核的基础上,合理加入机电专业技能实践考核,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使高校应用技术人才考核体系与企业人才考核标准无缝接轨。因此,我们在多门课程中进行了考试方法和内容的改革。首先专业核心课程考试一般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理论考试,另一部分为实操考试,二者之间的比例为1∶1,甚至有的课程考核全部为实践操作,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的练习,为专业技能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工作能力。

5 结语

校企协同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机电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条件,人才考核体系的改革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有效检验。因此,只要正确引导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及创造良好条件就能够使学生刻苦练习专业技能,成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时铭显.美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

2 时铭显.面向21世纪的美国工程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法,2002(10)

培养技术型人才篇10

[关键词]机械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人才培养;数字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174

工信部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机械相关专业企事业为适应智能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地都在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建设。独立学院要培养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必然也要以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作为方向,培养当前和未来所需的人才。如何提高学生教学质量、实际操作技能,使所培养的学生适应数字化制造社会的需要,是机械类R邓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1构建完整、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大多数制造业相关的企业,基本上形成了从订单、设计、工艺、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化的作业模式,各个阶段都是以数字化技术体系为主。机械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要想适应专业的需要,就不能简单地设置几门与数字化技术相关的课程,而是要构建一个完整、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在人才培养中要把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工程意识相关在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得以培养和体现。

为了培养适应智能化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我们将高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知识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精神。以“应用”和“实用”为主旨和特征,基于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先进的制造技术,以机械计算辅助设计与制造为核心,以机电系统集成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和机电控制为辅助,满足智能化制造的需求,培养具有计算机软件应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电装备与系统控制、产品创新开发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在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要突出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学习。为此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安排了计算机应用软件相关的课程,与专业的理论课程相辅相成循序渐进,贯穿始终。在第1、2学期开设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授学生结合Multisim软件进行辅助仿真;第3学期开设的“材料力学”,学生可以利用Ansys软件进行力学仿真;第4学期开设“机械原理”,学生可以结合Adams软件进行直观的机械和机构仿真学习;第5学期开设“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学生可以应用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辅助仿真;第6学期开设“数控加工与编程”,学生可以结合Pro/E(或UG)进行多轴数控仿真加工。

2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纽带,构建“六结合,一强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重点,搭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等较宽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并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具备机械工程系统产品研发、 机械计算辅助设计与制造、 数控加工、 技术支持服务等方面知识,成为富有创新意识、 创新研究能力的应用技术型特色人才。在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中要突出工程背景和强调实践操作技能,实现面向工程、突出能力培养、强化综合应用能力。努力做到“六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习与技能大赛相结合”,“实习与职业证书相结合”,“实习与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创新与工程相结合”。注重 “一强化”,即强化软件的学习应用,分学期开设CAD1、CAD2、CAM1、CAM2、CAE、 Pro/E、UG、Matlab等课程,强化和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对接。

3搭建强化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3+1”人才培养平台

把本科学生四年分为两个阶段,即前三年为在校学习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最后一年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在校三年时间,为了使学生较早地学习与机械专业有关的知识,培养方案使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第1、2学期开设工程图学(包括AutoCAD),第2学期开设理论力学,第3学期开设材料力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冷、热加工、工程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Pro/E)、有限元仿真(Ansys)等。在校期间的课程教学中,各课程均以工程案例和企业项目为依托,重点突出软件学习和实践应用于一体,增加实践教学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将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突出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理论运用和主动思考能力。

在校期间发挥好工程训练的作用,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四个层次包含多个教学环节的层层递进式环环相扣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到现代,把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纳入到工程实训中,增加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把综合性、设计性的内容安排进去,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形成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按照这样的安排,学生既可打下扎实的基础,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树立工程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为了使教学内容较好地落实取得实效,采用学教互评的考核督促办法。制定了完善的工程实训成绩考核办法,强化了实习过程质量监控。

第四年是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环节的一年。顶岗实习是安排学生到校外机械专业相关企业完全履行岗位全部职责。顶岗实习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在“3+1”人才培养中,这项工作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以开展和进行的工作。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前期的考察、洽谈、落实都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要选择那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既能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又能解决部分学生就业的企业,作为主要的顶岗实习单位。学生所承担的岗位工作又不能是简单重复的,不能使学生成为廉价的劳动力。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工作,从而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4结论

独立学院机械专业为了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当前制造业对人才的需要,转变教育思想,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力培养的培养体系和方案,确保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唐通鸣,邹帅机械类应用型本科生数字化制造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5)

[2]赵岚蔚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