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8:23:43

培养学生

培养学生范文篇1

关键词兴趣自信动机、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和学习习惯

AbstractEnglishlearningmotivemeanthatthedirectpushlearnercarriesoninternalmotiveofEnglishstudy.Tomakestudentstudyavailably,mustmakethestudenthavethedesire,requestandmotivesofthestudyfirst.

KeywordInterestself-confidentmotiveemotion,will,interest,personalityandthestudyhabit

当今英语教学急需英语教师改革教学的传统观念树立新型人才观大家都清楚当今的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后果学生从大部分中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光是课堂上的英语学习时间就高达1000小时以上,加上自学时间就更长了,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三番五次地加入各种各样的速成班,学习并进行强化和提高,囫囵吞枣地学了不少高深的英语知识。然而,不知为什么学到的这些高深知识却往往没有在自己的头脑中生根,过不了多久就忘记了。当然大部分人主要是为了升学,谋业、谋职参加了各种英语级别的考试,但学习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英语,仍是不能顺利地阅读英语和“听”“说”英语,这种情况的确造成了严重的——“哑吧英语”。即使这样,至少还有些用心人算是成功了,因为他们至少能看懂卷面、书面的英文,还有的能阅读英语专业书刊,成为各行各业的工程师们;许多家长和教师通常面对这样令人困惑的情况:自己的孩子或学生智力很好,在英语学习方英语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英语学习的内部动力。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首先必须使学生有学习的欲望、要求和动机。学生学习动机是多样的。需要、兴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成面却显得非常低能。于是家长和教师往往会说:这孩子缺乏学习英语的素质。情况果真如此吗?心理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即内因和外因)共同使用的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成功与否除受智力因素制约外,非智力因素还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章兼中教授在其主编的《外语教育学》一书中主张最大限度地开发非智力因素。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功的愉悦。因此我们能否注意到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将直接影响我们英语教学质量。

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和学习习惯等。

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动机

英语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英语学习的内部动力。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首先必须使学生有学习的欲望、要求和动机。学生学习动机是多样的。需要、兴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成为学习英语的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已不能像以前那样仅靠空洞的说教,学生难以信服。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大家都知道英语已成为世界性语言,在信息技术领域尤其如此。从电脑到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无不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计算机课,我们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它向学生展示学习电脑知识与英语的密切关系。互联网(Internet)已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网上学习将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进入网络世界如果不懂英语,就像一个人行走在漆黑的夜晚。只有掌握了英语,人们才能更快、更多地利用网络接触并跟踪当代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英语已逐渐成为我们与外界交流的最重要的桥梁。

为了使学生心悦诚服,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由于不懂英语给人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带来的困难。带领学生走进Internet,学生将更能体会到英语的重要性。许多名人曾预言:不会英语和不懂电脑的人可能成为下一世纪的文盲。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世界的发展越来越证明了这一点。培养跨世纪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了解世界。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让他们产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从而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世界著名的英语语言专家L、G、AIexander认为:“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谈英语而不去用英语,英语成了手术台上的病人,各科医生都来会诊,就是不动手给病人治病,使病人站起来自己下地走,造成忽略语言本身的特点:它是一种表演技能。”(摘自L、G、Alexander’slectureoncomrmunication)我们的英语教学是把英语当成某种研究有生命的物体来教,来使学生们学习的,我们在思考英语的时候,不能是考虑我们对它了解了多少,能把它表演得多好;能把它说得多好,能理解的多好;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总是把它当成一种知识来传授,来喂别人,这样它将永远是僵死的,它将永远无法转人真实的生活中,而是把英语当成一种技能来练;一种语言来教,这才是当今英语教学的现代观念,那么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学生自己能力为主是传统教学观念与现代教学观念的本质区别,为此,我想:我们的英语教学目的、特点、方式、方法都应相应地改革。

二、加强情感沟通

情感是人们内心感情和态度的表露。情感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著名的外语教育家H.H.Stern曾说过:“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1、创造和利用积极有利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古人说:“人情者,礼仪之田也。”(《礼记》)情感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理解不仅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还能产生共鸣──学习英语的愿望和热情。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信任时,必然会产生愉悦的心境,激发对教师的热爱和依赖感,使他们乐于接近教师,当然也就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努力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对于差生,教师更应用爱去感染他们,使他们能时时感受到老师更应用爱去感染他们,使他们能时时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唤起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意学生情感方面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和趋于稳定阶段。不同的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表现和需要大不相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如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对其仔细观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热情鼓励他们多开口说英语。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时候,要把握时机多给他们获得成功表现的机会,并多给予表扬,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而对于外向型学生要给他们充分自我表现机会,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对他们要提出更高要求,对他们的缺点可以公开批评。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培养和利用个性中积极的情感因素,如学习英语的兴趣、信心、使用英语时不怕犯错误等。它们能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穷的力量。利用好它们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贯彻落实目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成功是每个学习者所追求的学习目标。运用所学知识与别人交流,体验成功能让学习者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并使他们乐于学习。英语教学的成功决不仅是学生考试分数的成功,而是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提高。目前有许多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考试成绩又不好,再加上教师经常指责,他们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反复的失败使他们不愿学英语,更不敢说英语。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有人可能会说,英语教学不像其它学科那样有那么多成功机会提供给学生。其实成功处处都在。学生说对的每个单词,每个句话,翻译对的每一个句子,回答对的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成为成功的一次表现。我们不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还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变埋怨、责怪学生为鼓励和宽容;变老师对学生的外压式强制教育为内压争取多方面成功的素质教育。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两个问题:

1、教学目标多采用探索、研究的教学方法,拓展真诚的交流语言的环境,达到关注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培养有效率的学习者L、G、Alexandar认为:“当今学习英语的任务是交际,我们希望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运用自如,所以我们意识到学习英语的最重要前提之一是听力。一切都是从听力开始的,听力是掌握语言的第一步,也是学生在开口说话之前是要先训练的”。为什么人不可能在短期内学会一门外语呢?答案是“听力”,即我们的学生可以学会许多词组,可以会做许多四选一的题。但你必竟还不会说出来。这也正是此篇文章开头引举工程师们出现尴尬原因所在。所以我在近两年来,仔细探讨新编(北京版)初中英语教材的听力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有效地听、说、训练机会。上课教师使用录音机,要反复进带、倒带,不仅费时、费事,还易损坏录音机,并且还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我决定改进这种教学方法,即要让学生听到nativespe认为,能多体会英语本身的语音、语调、语流和语速等,又要学生尽可能有更多的说、表演,使用语言的机会,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真是着急,哎,天无绝人之路,学校给我们年轻人一次多媒体软件制作的机会。这件事使我有了灵感,茅塞顿开,就这样,一定要改掉这落后的上课形式,要像演电影一样,学生得多爱上啊!于是决定了,就走这条路。当然,要制成软件,教师的工作量太大了,这需要教师具备多方面能力,如美工、音响、美学等,制作技术也要精密。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各个水平的学生,为每个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目标过高,难以达到,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目标过低,不利于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差生,适当的降低学习目标就能为他们创造多一些成功。尽管是低层次的成功,但它能促使学生乐于配合教师去攀登新的学习高峰,从而去获得更大的成功。比如写一篇英语作文,好的学生可要求写100-120字,中等学生可要求写80-100字,而差生则可要求写60-80字,其它方面的要求也可适当放低,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可能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很多学生可能对传统的“今天你们应该学习……”非常恼火,那么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鼓励学生自己来设定学习目标和他们想从课堂中获得的学习结果。这样学生就知道要做什么,那么学生不仅可能很自觉地完成自己的目标,而且很有可能超额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样能使他们的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

2、引入竞争机制,创造更多成功机会。一般说来,中学生都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意识,引导学生参加竞争,以期获得成功。课堂上我们可以进行演讲比赛、听写比赛、造句比赛、抢答比赛等。比赛的内容要多层次,尽量把相对容易的问题留给差生。每节课都可以评选出若干个“英语之星”,对优胜者给予表扬,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特别是差生也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不断地成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建立自信心。

四、创造轻松学习环境,寓教于乐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克伦(C.A.Curran)指出师生间要有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创造性关系,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心情舒畅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我国中学生是在一个被母语包围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他们通常觉得用不太熟悉的英语是很难为情的,他们缺乏自信。所以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初级阶段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安全的学习环境,使大部分学生能大胆地、自然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而无需顾虑犯错误。这要求教师授课时语气要轻松,仪态要自然,评议要生动有趣,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消除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困惑的情绪。学生在这种愉快和有趣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有助于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其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自信心。

五、激发和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帮助学生消除学英语的心理障碍,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学习热情高,学习成绩较好,但时隔不久,由于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模仿能力、读听接受能力、说写表达能力等各不相同,为数不少的同学渐渐感到学英语困难,丧失信心,甚至弃而不学。因此,英语教学应遵循语言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运用挂图、实物、模型、录音、幻灯、简笔画、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利用表演、竞赛、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情景教学方式,控制教材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最能引起和保持学习兴趣的是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愉悦。众所周知,词汇是学习的基础。学生们由于未掌握正确的记忆单词方法,极容易遗忘,这也是不少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应注重学法指导,比如采用联想法、对比法、归类法、挂图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轻松、自信地牢记单词。突破了词汇这一关,对提高学生学好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注意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学习本不是一件易事,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则更不容易。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则更是不容易。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去感染、引导学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自觉性和自控力。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道德、信念、意志品质等内在因素教育,培养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勇气。激励原则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磨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听录音、记单词、写日记、限时限速阅读,以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经受尝试失败的挫折考验,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心理优势的形成。

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学生学习就会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英语老师要从开始就对学生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规范的习惯、勤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勤于动脑思考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勤开口勤问的习惯、自觉运用语言的习惯、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分配预习、复习时间,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学会用比较、推断、归纳、综合等方法来辨析词语、句篇理解,促进语感能力的形成,提高外语素质。

八、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科学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成功的教学应首先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使学生尽早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会学习。Giveamanfish,andyoufeedhimaday;teachhimhowtofishandyoufeedhimforalifetime.(授人以鱼,只饱一天,授人以渔,终生受益。)授之以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正确途径。只有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善于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加速学习进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系统地介绍英语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记忆单词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听说训练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思维的方法等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方法,能自主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九、结论

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始终注意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特别是在起始阶段很多学生厌学英语,害怕学英语,这往往与教师忽视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有关,以到于这些非智力因素成为他们学习中的消极因素。世界著名的保加利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乔治.罗扎诺夫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学习的三个主要障碍:1)批评性的──逻辑的障碍(学习是不简单的,所以怎么可能有趣而轻松地学习呢?)2)本能的──情绪性障碍(我很笨,所以我无法去做它)3)批评的──道德的障碍(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所以我最好埋头苦学)。对于这三种障碍,我们在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时,必须认真对待。我必须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学好英语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为他们创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

经过二年训练,以2000年毕业考试成绩分析状况如下:(全班52人)编号1234状况基本熟悉课文能基本无误朗读20分听力得17分以上听力满分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人数4661718比例88%12%33%35%看到这样的数据,我非常欣慰。有一种成功感,所以我认为,英语教师必须长时司的坚持教改传统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探索、研究教学方法,拓展语言交流的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培养有效率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培养学生范文篇2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哪些阅读习惯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中指出:“阅读教学的任务,除了着重培养阅读能力之外,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主要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在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方法是多种的,笔者的看法,大致可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1.引发阅读动机。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阅读的内部动机,也是形成阅读习惯的重要前提。引发阅读动机,首先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端正阅读态度;其次要通过讲述、对比、训练等方式暗示习惯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

2.激发阅读兴趣。实践证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促使他们专心注意,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有意识记;可以使他们产生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启发学生自觉。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本身包含着自觉的心理因素。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上的困难,使他们能坚持下去,取得成功;二要增强学生的自制力,经常鼓励学生要勤奋努力,及时强化这些行动,克服懒惰的心理。

4.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关键。阅读方法指导要寓方法于实践,主要是通过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科学的训练程序来实现。如通过《古井》(六年制第八册)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就可按下面程序进行训练:

第一步,初读课文。①先看题目,从题目中初步了解课文要讲的是古时候留下的一口井。②通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查阅工具书。③谈谈初步得到的印象——课文讲的是什么。

培养学生范文篇3

刚开始写日记,有不少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教师可以从每天的小事引导学生去记,例如每天都做了什么事?对你印象深的话是什么?爸爸和妈妈说了哪些话?不会的字词可以用拼音代替。教师一方面找出一些范文日记讲给学生听,另一方面把班级中谁写的好的日记进行分析讲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经本人同意方可在班级宣读,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发表看法,发现学生所写的字词或一句话使用的恰到好处,就要及时赞美鼓励他,使学生们写日记的兴趣逐渐变浓。

二、从课文入手,说写结合

从低年级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应该重视训练学生的字词句到段。如学习《春天》这一课,学生由字—词—句的说话训练后,让学生说说他们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感受到了什么?你们喜欢春天吗?如果喜欢,课后请同学们写到本子上。到了高年级,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说写结合,极容易调动学生的说与写的积极性。再例如,学习写景的课文《颐和园》时,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根据查阅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或课文中没有讲到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小小导游的身份,把各处的景点有声有序地介绍给同学们。学习说明文《鲸》这一课,课后学生根据查阅资料采用“鲸的自述”的方式,把各种鲸生动活泼地介绍给同学们。为了做到语句通顺得体,态度自然大方,最好动笔写一写。有的篇章可以让学生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也可以让学生写写学了有关篇章的读后感。这样既做到了对课文的延伸,又得到了练笔。随着课后的练笔可以降低学生写作文的难度,打消写作文的畏惧情绪,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动笔。

三、从做游戏、看电视和见闻中开导

游戏是儿童和少年最正当的行为,学生们喜欢游戏活动。课堂上通过做游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比较,会给他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进而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情绪,促进学生表达他们的内心的真情实感。看电视,特别是动画片是学生喜爱的节目之一,哪些任务或动物可爱,哪些又是你不喜欢的?它们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人物的外貌、神态和动作是怎么样的?将这些问题提出来,进行回答,记下来。看图画,观赏鱼鸟花草,身边的大事小事的见闻,学生们都很好奇。凡是观察到的事物和人物,只要能引起我们注意,就会激发出我们的兴趣,产生出真实的想法,都可以去写一写,写完后再读一读,字是否写得正确,句子是否通顺,要写的事情是否写明白了,请老师检查。

四、阅读积累,读写结合

培养学生范文篇4

有的学生属于“慢性决策者”,他们知道在学习上自己应该积极,但在潜意识里还认为时间有的是,最终导致无法付诸行动。学生应该给自己制订学习方案,在以后每天都要主动做一件事情,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中的。这样,一天一点变化,持之以恒,效果也就很明显了。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学习中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什么一看书就头疼呢?怎样克服学习上的惰性呢?清华大学法学博士陈彦晶认为,学生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调整各个学科的学习时间。有的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只学一门课程,那样就会很厌烦。可以在一天当中将文理科课程穿插着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怎样克服学习上的惰性是很多学生关注的问题,一名学生说,一到学习时自己就缺少激情,找不到学习乐趣。陈彦晶说,在学习之前应该给自己确立目标,在实现目标的时候就会体会到学习快乐。对如何改掉做题马虎的毛病,陈彦晶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克服马虎的关键。

三、确定奋斗目标,激发上进心

缺乏上进心,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是懒惰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少学生抱着“应付“”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得过且过。邓小平同志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对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一个人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都应该发愤图强。有一本书适合懒惰的学生去看: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抛弃杂念,一心一意地学习起来,打好年轻时的实力基础,幸福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

四、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自卑心理是懒惰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自卑和懒惰从表面上来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这两者是有紧密联系的,懒惰往往是从自卑开始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注意评价语的使用,尽量避免出现“笨蛋”“傻瓜”“无药可救”等负面语言,我们应经常鼓励学生说:“你可以的,试试看。”学生就会乐于尝试、乐于思考问题了。

五、培养师生感情,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范文篇5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

一、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我国教育部也对此从小学的数学教学进行规范,并要求在小学的数学技教育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的自我学习能力[1]。从而推进我国整体的小学教育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的数学教育水平较以往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相比,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小学学生大多都是从学前班甚至幼儿园升学上来的[2]。绝大多数的教师尚未更好的转变思想,并认为这些小学生仍是孩子,并不具备对数学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进行数学讲解时,便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仅仅根据书本内容进行讲解,而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种古板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更好的适合当今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其次,在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所布置的练习题的答案都是标准的,对于开放性例题的布置较少,导致学生也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解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影响其独立思考能力。最后,当前我国新课标的小学数学课本中对于开放型数学例题的内容还是过少,大部分的例题都是中规中矩的,在此课本中,大部分教师也很难做到脱离课本为学生设置开放性例题。由于缺乏相关的独立思维的引导,导致学生思维只能局限在同一个地方,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提升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几点措施

1.转变教师的主体地位。将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之间的身份进行互换是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3]。小学数学教师转变了以往的身份,从以往学习的领导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在转变了原有的地位之后,增加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当教师在进行简单数学加减法运算的讲解时,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并指引学生去探索加减法的算法,在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也不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路进行计算,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转变教师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可以提升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并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建立成熟的数学思维。2.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师对数学课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是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能力的又一重要举措。以往的小学数学授课模式过于古板,教师一味的按照书本知识进行讲解,并未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对于习题的理解能力上,也并没有更多的在乎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但是,当今的小学数学教育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增加了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同时也创新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对基本图形进行讲解时,可以带领学生与进行郊游,以外界的不同事物的形状来进行图形的讲解,从而使学生更加明确的对不同的形状进行了解,加深对于图形学习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3.培养学生课下的独立思考能力。当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转变了主体地位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之后,有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增添了数学学科的趣味性,使学生加深了对数学学科的喜爱程度。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一定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时,小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下讨论更是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供巨大的指导作用。教师可以在每节数学课快要结束的时候,留给学生一道开放性的例题,这个例题不会限制标准答案。并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对此例题进行探讨,还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得出,从而更好的培养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下讨论是培养学生提升自身独立思考能力的点睛之笔,也是推进小学数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结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教育水平也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加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并提升其数学水平符合我国教育部的所下发的主要要求。因此,转变教师的主体地位、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培养学生课下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提升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几点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唐志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学周刊,2013(17):59-59.

[2]陈海明.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4-34.

培养学生范文篇6

关键词:课改;自学;指导;激趣;乐学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话,他告诫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行新一轮课改的形势下,教会学生学会自学,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学为活学,变苦学为乐学,已成为教师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课题组开始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初探。我们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设计导学案,进行启发诱导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独立思考,乐于学习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了不少收获。

1.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学科,在素质教育实践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尽可能地发挥思品课的自身优势,增强育人效果,圆满地实现育人目的,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和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获取成功的学习经验,那么成功的学习经验就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去探究新知识的勇气。

1.1教师应充分地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1.2优化思品课的教学设计,利用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思品课教学的内容,除播放适宜的乐曲、影视片段外,还可带学生走向社会开展调查访问,走进大自然进行游览观察等,让学生通过多种体验去获得感觉经验,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以知导行,以情激情。在教学中教师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循循善诱洒向全体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指导学习,灵活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的初中思品课教学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因此,思品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特别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法就是为了顺应这一时展要求而进行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过去教师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法,这既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念,也不适应时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对学生是如何学的,学习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很少问津。于是,在教学第一线往往感受到很多学生只知道听课,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进行学法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教育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

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克服自卑和骄傲情绪。然后针对学科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也不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主渠道,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系统,在教与学中,要把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意识的联系起来,加强各部分基础知识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能力。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操作、表达和归纳。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应做到:能让学生自己观察的事物,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的问题,就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综合归纳并作出结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从动态的角度把握学习过程,掌握重点,逐渐养成积极思考和主动提问的好习惯。

3.独立自学,养成习惯

学生的自学能力要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自学的习惯。要养成独立自学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强有力地予以指导和训练,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培养学生范文篇7

【关键词】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小学科学

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将学生看作教学中心,以学生目前认知水平与日常生活经验为教学出发点,安排恰当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应当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科学感兴趣,积极参与各种科学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兴趣

枯燥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抵触心理,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程完全丧失兴趣,那么教师的教学讲解也就对他们失去了作用。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在制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一定要符合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应当贴近生活,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究。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融洽自由的课堂氛围,通过开展一些小游戏来带动课堂气氛。在陈述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将其更加具体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加生动具体。例如,教师在教授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地球家园有什么”时,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一项找寻生活当中有哪些事物的作业。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合适的小组,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找找地球上有什么。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引入课程的主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具体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剪辑一些与地球有关的纪录片,通过这些纪录片,将地球上丰富多彩景象展现给学生。纪录片中展示出的地球的山川、河流、湖泊、冰山、雪原等气势恢宏的景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二、巧立问题,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科学教学通常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然后教师根据教材讲解。导致学生自身的经验不足以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或者教材内容太过简单,学生早已掌握。为保证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从自身的认知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地学。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了解学生目前正处于何种认知水平,以及他们对于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有效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方向,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可以充分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问题的设置应当遵循趣味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这三点。一个有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所要学习的科学知识上。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因此选取的问题应当有吸引力,学生想要去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才会积极思考,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验证答案。问题的设置还应当符合学生当时的思维水平以及经验,教师设置的问题应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和探索才能找到答案,问题设置过于困难或者过于简单都会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的下降。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科学学习应当包含各种实验,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在思考后在头脑中生成一定的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最终得到答案,而不是通过简单思考就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进行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太阳的位置和方向”讲授时,教师可以首先设置一些问题,比如“太阳是什么?”“太阳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太阳是如何运动的?”等了解学生对于太阳以及太阳的运行轨迹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制定课堂讲授的内容。教师在讲解完以后,便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太阳的位置来分辨方向?”“太阳不同位置的温度有什么变化?”让学生探究。将学生分为合适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在大脑中设想如何通过太阳来探究方向的相关问题,经过思考以后制订相应的实验计划,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内来到操场对太阳进行观察与记录,并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了解了如何解决科学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开展游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生不适合通过一些相对枯燥乏味的科学实验或者通过一些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学习科学知识,因此面对一些相对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时,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选择放弃学习,不愿意做科学实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缓慢,主要还是以具象思维为主,相对活泼好动,喜爱游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掌握相对抽象的概念,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充分保持,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在理解一些平常难以理解的知识上也更简单。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应当保证游戏的关联性、秩序性、简易性以及趣味性。教师所设置的游戏应当便于在课堂场景中进行,游戏规则应当便于学生理解和执行,游戏不宜过于复杂和规则多变。游戏应当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相互关联,学生通过进行游戏可以有效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这是游戏开展的核心目的。教师在开展游戏时应当保障游戏的有序进行,如果无法保证游戏的有序开展,就会造成混乱的局面,学生无法将注意力保持在游戏本身,从而无法理解掌握科学知识。游戏还应当保持一定的趣味性,会被游戏本身的趣味性所吸引,如果游戏设计得枯燥乏味,学生便不愿意参加游戏,游戏无法开展的同时也会加重学生对科学的厌恶情绪。比如,教师在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到哪里去了”这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开展猜字谜游戏。如“拿在手上拿不住,剪子剪来剪不断,洗衣做饭离不开(水)”,学生通过猜字谜,能够迅速联系到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事物,并且知道了水的一些用途以及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性。接着教师可以再用一个写字游戏,教师用毛笔蘸着清水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字,让学生从1数到30看看之前所写的字发生了什么变化,从1数到60又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适当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意识,通过观察某些现象并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各种实验来验证假设,最后获得结论。在此过程中,实验方法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教师应教授给学生一些正确的实验方法,引导他们通过反复使用掌握这些实验方法,例如观察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等一些主要的实验方法。学生在众多实验方法中,应当熟练掌握观察实验法,这种实验方法适用范围广,使用的频率高,但也是学生容易产生误解的一种实验方法。学生总是认为,观察法就是用眼睛去看就可以了。这种理解过于片面,在使用观察法时应当注意观察的逻辑顺序,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笔记录,不应当夹杂自己的一些感受,记录应当力求做到简洁且有条理性。

五、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实践可以说是小学生消化理念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小学科学教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更新自身教育观念,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入手,为学生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针对小学生的科学实践教学大有裨益,是让学生认识未知事物的重要途径,实践会让学生更好地开发自己的大脑,有效提升其思维广度,将理念转为能力,将未知转为已知,并且将这些知识能力很好地带入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方面也贴合了现阶段素质教育中,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指导理念,科学实践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秀梅.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J].教育革新,2010(04).

[2]王连云.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J].新课程(教研版),2012(06).

[3]蒲怀德.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J].读书文摘,2018(10).

[4]张翠莲.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0).

培养学生范文篇8

一、要留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想象就是用原有形象在人脑中生成新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我觉得数学教学的确很单调,而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只有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数学教学,因为大量实验证明,孩子的想象力比成人的丰富得多。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创新思维.

(一)创新情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欲望是人的本能,而求知却是学生的共同需求,我在近三年来的新课程教学中感受到,不管教学什么科目,都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出发,数学教学更是如此,一定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学时,我尽量将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近问题,积极思维以至解决问题。如:我在教学“对称图形”时,我预先安排学生准备一些规范(从中间可分成两半、而这两半应是均匀的。)物体。在上新课前,我让同学们做一次比赛活动,看谁准备得多,自己说一说,说得好的我就给予鼓励,并贴上“★”,然后留足够的时间让小朋友们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准备的以及他们自己带来的叫什么图形?把图形平均分成两份的那条线叫什么?通过这一情境巧设,恰好激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情趣,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使同学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想象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孩子们在教学中离不开想象,在教学中,我认为每一位成功的教师都必须是位教学的反思者,一位积极进取的行进者,而不是原地踏步的教书匠,因此,在教学时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当小朋友们在动脑思考某一个问题时,教师要鼓励他们,能让他们敢想、敢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孩子们的想象力。

二、在学生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如果没有孩子们的大胆想象,就不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创新,想象是创新的前奏,诱导学生大胆想象,对培养学生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在学生学会圆的画法后,我对学生说:“我要在黑板上画一个稍大的圆,可是圆规的脚画不出那么大,怎么办呢?”一时间,我看出学生们正尽力地想,一会儿,一名学生从教室后面拿来一个桶盖,说:“老师,你把桶盖贴在黑板上,沿着盖口画一个圈就行了。”我当即表扬了他,又说:“我们学校里的一旁要建一个圆形水池,这个圆又怎么画呢?”这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叫一个人站在中间,手里拿一根绳,我拉着绳走一圈后所留下的痕迹就是圆。

生2:中间钉一根木棍,在木棍上栓一线,我拉着绳走一圈,画下我走过的脚印就是一个圆……同学们都想出了一些可取得办法。此例,不失为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的一个范例!试想,如果我们让学生思维的骏马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驰骋,不仅可以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而且“灵犀骤通”,结出创造思维的奇花异草来,创新能力何愁不能养成呢?

二、教学中,突出创新

培养学生范文篇9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要靠坚持训练、持之以恒的要求才能达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年段循序渐进,有序地进行。

低年级段侧重培养学生注意听讲,认真做题,细心计算,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做完作业能检查;能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保持书本整洁;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本等良好习惯。注意纠正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依赖家长清理书包等不良习惯。

中年级段侧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仔细审题、正确计算、自觉验算、自觉更正作业错误。练习前先读例题、旁注和结语,讲究书写整洁美观等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范文篇10

关键词:课改;自学;指导;激趣;乐学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话,他告诫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行新一轮课改的形势下,教会学生学会自学,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学为活学,变苦学为乐学,已成为教师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课题组开始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初探。我们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设计导学案,进行启发诱导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独立思考,乐于学习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了不少收获。

1.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学科,在素质教育实践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尽可能地发挥思品课的自身优势,增强育人效果,圆满地实现育人目的,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和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获取成功的学习经验,那么成功的学习经验就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去探究新知识的勇气。

1.1教师应充分地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1.2优化思品课的教学设计,利用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思品课教学的内容,除播放适宜的乐曲、影视片段外,还可带学生走向社会开展调查访问,走进大自然进行游览观察等,让学生通过多种体验去获得感觉经验,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以知导行,以情激情。在教学中教师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循循善诱洒向全体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指导学习,灵活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的初中思品课教学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因此,思品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特别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法就是为了顺应这一时展要求而进行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过去教师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法,这既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念,也不适应时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对学生是如何学的,学习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很少问津。于是,在教学第一线往往感受到很多学生只知道听课,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进行学法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教育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

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克服自卑和骄傲情绪。然后针对学科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也不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主渠道,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系统,在教与学中,要把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意识的联系起来,加强各部分基础知识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能力。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操作、表达和归纳。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应做到:能让学生自己观察的事物,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的问题,就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综合归纳并作出结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从动态的角度把握学习过程,掌握重点,逐渐养成积极思考和主动提问的好习惯。

3.独立自学,养成习惯

学生的自学能力要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自学的习惯。要养成独立自学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强有力地予以指导和训练,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采取了以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