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十篇

时间:2023-08-28 17:03:23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篇1

关键词:新经济速度经济规模经济

“速度经济”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提出,它的意思是“因迅速满足客户需求而带来超额利润的经济”。全球最大的网络数据传输公司——思科系统公司总裁约翰·坎博斯说,在新经济中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这就是说:企业的发展速度将代替企业的规模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因为反映最快的企业总是能够占据最佳位置,从而能够最先获得市场。所以速度将代替规模而成为新经济自然淘汰的方式已成为必然。

一、传统“规模经济”之路将越走越窄

1.“反垄断法”的存在使企业将走向规模经济的误区。

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19世纪末,“新古典学振”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一个哥德巴赫猜想”式的命题:社会经济发展可能要长期面临规模效益和竞争效益的两难选择。马歇尔提出:高效大型机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必然导致规模扩大,而规模扩大可以带来单位产品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可以为生产者带来单纯要素追加以外的收益,这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但规模经济造就的生产集中又极易造成垄断,垄断又会使经济丧失活力。他认为:规模经济和垄断难以分割,社会要取得规模效益,就得失去竞争效益;要取得竞争效益,就得牺牲规模效益。但是,基于这种两难选择的情况下,西方国家还是更偏向于竞争效益。正如美国联邦司法部长雷诺所指出的“联邦司法部有责任为美国的企业制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保证消费者选择的权力。我们要的是竞争而不是超大规模的企业”。正因如此,才出现美国历史上利用《谢尔曼法》和《克莱顿法》棒打标准石油公司、分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以及目前的刀砍微软”。因此,如果企业一直沿着“规模经济”的路走下去,不免是个误区。

2.全球市场由于空间距离大,使’规模经济”实现难度加大

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同一类型产品在同一地区通过大规模的经营而产生的,但是,由同一类型产品在不同地区组成统一管理下的企业,是否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这就不一定,因为规模经济一般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采购的规模经济。固一次大批量采购而引起采购成本的下降。比如价格的数量折扣,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时间节约。但是,如果企业采用垒球化经营,每个子公司分布在全球上相距遥远的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如果由母公司实行全球统一采购,再把其分配到各地的子公司,这将会造成极大的运输成本,尤其是原材料体积大而重的产品,这种运输成本反过来把上述的成本节约进行了抵消这也是跨国公司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实行本地经营、地方采购为主的原因(2)生产的规模经济就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单个产品上的厂房设备、经营管理等固定成本就会减少而现在大多数跨国公司生产都采用本地化政策,实行分地生产,生产的规模经济很难取得(3)储藏的规模经济即由于投入品采购后,产品出售前的集中存放固存放数量的增加而使单位储藏成本减少,这种规模经济也会固异地生产而使其无法实现以上面的情况看,对于一个面向全球实行跨国化经营的企业来说,因为全球市场空间距离相距遥远和本地化经营的要求,使规模经济之路很难走得通。

3.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和产品寿命周期的日益缩短.使“规模经济”逐渐失去其存在的基础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个比较明显的消费趋向就是追求产品的个性化。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教育、宗教、审美习惯、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不尽相同,使标准化这个规模经济的基础不复存在。同时,从企业角度看,产品的寿命周期日益缩短,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使企业只有采取小批量、快生产的方式才能生存。在日本电子行业,每隔30分钟就有一个新产品出现,在瑞士的钟表行业,每隔2O天就有一个新产品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产品寿命周期变短的趋势还会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怎么能通过大规模生产经营来实现规模经济呢?

4.规模经济”实现的时滞使规模效益受到稀释

企业的生产规模是由其市场规模决定的,没有市场规模的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必须造成产品过剩。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往往不象生产规模扩大那样,这个月我引进生产线买进原材料.下个月就有可能上规模市场规模的扩大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至少要以年计算一般来说,一项新产品的市场寿命会经过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新产品介绍期企业往往高收入和性格较为开放的消费者作为目标市场,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企业在此阶段可采用高价策略以获取大量的超额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市场规模可能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竞争者也日益增多,产品的价格也就会不断下降,利润空间也不断受到“蒸发”。虽然企业的生产规模因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但留给企业的利润空间已被“压扁”。这样“规模经济”所实现的规模效益就受到时间的稀释如果企业想重新获得超额利润的话,只有采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取得垄断地位采用垄断高价。这样.企业叉步入了“规模经济”的误区,受到政府“反垄断法”的打压。二、速度经济”的路将越走越光明

1.时间在现代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速度经济”发展价值的根本所在。

时间的有限性正是这个世界为什么存在“价值”概念的根源。价值的本质是时间的有限性,按照经济学的说法,是作为一种最根本资源的时间的稀缺性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就把时间作为价值的度量。如果想办法替顾客节省时问,“速度”便成为一个竞争力工具。换而言之,顾客会对重视他们时问的企业心生感激,并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价格。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副总裁伊斯凡是所谓“时间本位策略”的支持者。他说:“总有一天速度必将超过成本或品质,成为涵盖全体的首要经营目标。

2.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使“速度经济”成为企业赚取“超额利润的主要手段。

规模经济是通过经营成本的节省而获得的。对于消费需求变化快、时尚化和个性化特征的产品,则是创新的速度创造价值。因此,时间和适时在其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企业进入速度稍慢,就有可能面对一个步入衰退期的不断萎缩的低利润市场。正如《兵经百篇·速》中所讲:视而不见,人将先发。发而不敏,人将行发。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尔行之,速哉”。这说明时间、速度的重要意义。比如我国目前竞争激烈的彩电行业,洋彩电虽然市场份额不占优势,但它的新品迭出,即它们已进入一个“速度利润时代”。别人没有的它们有,“舍我其谁”,赚取的是超额垄断利润。一年前,索尼,东芝的纯平电视登陆中国,当时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几个月后等我国彩电企业跟进时,已吃饱喝足的洋电视迅速放水,价格打到5000—6000元,国内彩电企业的获利空问被压扁。等国内企业再一窝蜂进入争抢这桶清汤寡水时,洋彩电已整体战略性撤出,转而推出背投、等离子彩电和壁挂式高清晰度彩电,攀上新的市场制高点。洋彩电的制胜之道说明,以规模降低成本获得的利润是有限的,但通过自主创新以速度获得的垄断利润是巨大的彩电行业的前景应是看好的,但行业前景不等于每个企业的前景,企业制胜之道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先机。未来的商战是速度利润战胜规模利润的时代,速度利润的获得主要靠企业快速的自主创新能力。

3.网络和科技的发展使“速度经济”如虎添翼。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篇2

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而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二者的联系:规模经济是规模报酬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规模经济以规模报酬为中心。

经济(Economy)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简单地说,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终点。

(来源:文章屋网 )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篇3

论文摘要:分析了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新效应、新途径,归纳出在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新特点,提出了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六个新概念,即“小就是好”的新型规模价值观、规模经济的虚拟性、规模经济的动态性、规模经济的开放性、规模经济的效率性、规模经济的模糊性,为指导高科技企业的规模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新技术革命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新途径、新效应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十分巨大,其中对企业规模经济的影响力和影响途径也产生了如下重要变化:

1.新技术装备之“柔性”淡化了规模经济效应。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之最大区别在于:新技术之“新”主要体现在大量取代和大幅度扩充了人脑的功能,形成了具有人工智能和自适应能力的柔性生产系统。基于刚性的、固化的技术系统而得出的影响规模经济的原因,如生产规模的大导致组织协调成本上升,品种的频繁更换导致生产准备、结束费用提高等,在柔性生产系统中已变得微不足道。由于现代技术中“软技术”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技术含量的高低、技术贡献的大小不能简单地与技术装备的数量、价格挂钩;新技术革命使企业平均规模变小、使许多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成本差异变小已呈明显趋势。

2.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直接影响成本的作用强化。技术影响成本的渠道,分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两类,其直接渠道通常是指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而导致的成本变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重点领域就包括新材料、新能源,这些领域每次产生的新成果都会导致一次“成本革命”,即大幅度、迅速地降低成本,不断涌现的新成果导致生产成本呈现“阶梯状跌落”现象频繁发生。相比之下,技术影响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这种间接渠道对成本的影响幅度和影响速度远远小于直接渠道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因此,在新技术革命的环境下考虑“技术一一成本”关系时应将直接的“跌落成本”放在首位。

3.人际交流手段和管理技术的空前进步导致交易成本和组织协调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他们在讨论规模经济问题时都基于一个假设,就是信息不完全,由于信息不完全而导致企业发生大量的外部交易费用和内部组织协调费用,当这两部分费用在总成本中占到一定比重时,就会对企业的“规模——成本”特性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假设在工业经济时代是基本符合实际的,但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就逐渐站不住脚了,这是因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空前进步,每个人都有可能以足够快的速度获得足够完备的信息,并能以足够快的速度和利用非常便捷的工具与他人交流,使交易费用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交易内容多么复杂都能降到极低水平,使内部管理费用在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大幅度降低。信息经济的这种“零成本、低物耗、高收益”特征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经济学用以分析企业规模经济现象的基础。

4.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空间观念,使孤立的讨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变得毫无意义。新技术革命最有代表性和突破性的成果就是智能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它使得人类在现实世界之外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人们利用网络,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从事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从而产生了所谓的“网络经济”。这种网络经济既是一种全天候运作的经济,也是一种全球化经济,它把地理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最小程度;网络经济又是一种“虚拟经济”,它把一部分经济活动转移到以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进行;网络经济还是一种“直接经济”,它使得处于网络两个端点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直接联系,使社会经济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由于上述“网络经济效应”越来越强烈,故处于网络时代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将自己孤立于网络之外,必须把自己看作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将企业规模经济问题放在网络经济的框架内进行研究。

5.新技术的快速多变特征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效应改变了传统的时间观念,使讨论静态经济规模变得毫无意义。由新技术支撑的新经济是一种速度型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它的经济节奏大大加快,其典型表现是技术创新和开发周期缩短、技术淘汰率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且每一次较大的技术更迭都会迅速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对经济形成一定的“技术冲击效应”。因此,我们再也无法孤立、静止地去研究某种技术关系或技术条件下的规模经济现象,只能将技术看作一种时间效应,将技术在一定时段内变化趋势的预测结果作为研究规模经济的基础。

二、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新概念、新特点

新技术革命催生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这些高科技企业(在我国也称“高新技术企业”)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新技术革命的时代特点,上述关于新技术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新途径、新效应,在高科技企业里表现得十分明显,导致在高科技企业里的规模经济现象与采用传统技术的企业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笔者将关于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新概念、新特点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  1.“小就是好”的新型规模价值观。在工业经济时代,大型企业是最高效的企业组织模式,企业规模大就能使产品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使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强,于是,“大就是好”成为了一种占主流地位的规模价值观。然而,当社会跨人知识经济时代后,大型企业易患的“大企业病”将变得更加突出且危害更大,如反应迟钝和决策效率低使企业不能适应多变快变的市场环境,多层次金字塔型组织和庞大的官僚机构扼杀技术创新。相比之下,规模较小的高科技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却越来越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如市场适应能力强、生产经营惯性小、内部机制有利于创新,特别是技术进步缩小了规模对成本的影响,由先进的小型设备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同样能以极低的生产成本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因此,企业规模价值观应由“大就是好”向“小就是好”转变,企业的组织规模“为了强大而变小”可能成为一种流行的工作思路。

2.规模经济的虚拟性。当企业组织规模缩小以后,如果遇到超出自身规模实力的市场机会时,企业是否需要通过扩充组织规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呢?答案是:大可不必。在网络经济时代,小型企业照样可以经营大项目,其办法很简单,就是利用国际互联网来放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同时“变小”又“变大”——组织实体变小为适度规模,同时通过网络整合外部资源以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于是出现了诸如“网络企业”“电子空间企业”“虚拟企业”等新名词。这种跳出物质实体空间到网络虚拟空间来放大企业经营规模的思路和做法,笔者将其称之为规模经济的虚拟性,其实质是给规模经济现象赋予一种全新的空间概念。

3.规模经济的动态性。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构建的规模经济分析模型中,假定技术因素和其它经济变量在足够长的时间跨度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考虑它们的时间效应和动态影响。这种分析方法在技术变动速度不快的环境下,其分析结果与实际活动的差距是不大的。但是,这种静态假设用在高科技企业就行不通了,其原因在于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变化速度很快,很难分清技术的边界。因此,必须以一种动态性概念来理解高科技企业的规模经济问题:高新技术的快速多变特征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效应,不能保证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静态或“线状”变化特征,企业最佳规模或适度规模的选择范围不是一条“线”,而是具有一定“弹性带宽”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规模——成本”特性既可能产生“阶梯状突变”,也可能产生“连续状渐变”。按照此种动态性概念,高科技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必须具备较高的“柔性”和“自适应”能力,应尽量采用“软手段”来调整规模,而不是依赖新建、改建、扩建等“硬手段”来调整规模。

4.规模经济的开放性。在传统规模经济理论中,是将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这两个本来紧密联系的复杂问题按封闭性假设作一个简化处理,割裂两者的联系并将它们分别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来讨论各自的特点。此种做法用在开放程度较低的市场环境中是可行的。然而,高科技企业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不但其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十分复杂,而且它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这种开放性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开放性相比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一是开放的空间范围更大,是一种全球化的开放;二是开放的深度和关联度更大,是一种涉及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全方位、高关联度的开放。当经济空间的开放程度达到这种高度时,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割裂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去讨论内部规模经济问题是毫无价值的,必须跳出企业这个小圈子来认识规模经济现象,用“聚集经济”“企业集群规模经济”等新概念来指导自己的规模决策。

5.规模经济的效率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追求的目标已不是单纯的利润目标,而是综合的、可兼顾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广义效益目标,高科技企业就更是如此。因为企业目标体系的改变,所以我们必须相应地改变关于规模经济的评价标准,用一种关于规模经济的“效率性”标准来取代传统的“赢利性”或“成本性”标准。这种“效率性”标准,是成本降低率、市场占有率及其增长率、企业知名度、企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篇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论述,近几年来经常见诸报刊。许多农经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即 必须改变当前狭小的农户生产现状,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但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土地规模大小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以及适度规模的量化标准等,却鲜有论述 或者论述很不深刻。从经济学的角度,特别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最终一般都要归结于数量关系, 才是明确的,具体的,才能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本文试图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以定量的方法,探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理论依据

规模,按照一般定义,是指事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量的聚集程度。一个生产单位的规模,是指在生产单位这一空间范围内各种经济数量的聚集程度。生产单位内的经济数量,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讲,既包括投入量,也包括产出量。投入量中又可分为变投入量和固定投入量。因此,关于生产单位的规模,有许多不同的描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以劳动力数量作为衡量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志;第二种以固定资产原值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第三种以产量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规模定义的内涵不同,则有关规模经济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现在的问题是:在农业这一特定的生产领域内,应当采取哪个“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 我们认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一般应当以固定投入的数量为衡量标准,在我国农业现代物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土地是农业的主要的固定投入,因而采用土地数量作为衡量农业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准,具有现实的意义。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目前我国农村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除个别集体农场或专业队经营外,绝大多数为农户家庭经营,即一个农户家庭为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土地规模过于狭小。目前, 许多专家学者所论述的农业适度经营规模及其提出的各种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规模的措施,也是以农户经营土地数量为依据。因而,为保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的连续性,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经营规模标准,也是适合的。原因之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土地是农业中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无论国家还是农户,为了获得最大收益,都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潜能。因此,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规模标准,研究土地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规模经济理论。所谓规模经济,描述的是生产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关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下降到某一点,开始上升,如下图所示 。生产单位的规模在Q之前,随着规模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只要小于Q的规模投入仍然处于规模经济区;规模扩大经过Q点继续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则随着规模扩大而不断上升,故大于Q的规模投入,则处于规模不经济区。而Q点的规模则为产品市场成本最低点,是最佳经济规模。 (附图 [图]) 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这种关系,是由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决定的。所谓内在经济是指生产单位的规模扩大时,可从其自身内部的经济资源配合与利用而引起其收益的增加。如规模扩大,可以使用更先进的 技术,可以综合利用副产品和原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劳动潜力或相对减少管理人员,可以减少一些共同生产 费用等。但是,如果生产规模过大,则又会由自身内部资源配合不协调或利用不充分,而引起收益的减少,这叫做内在不经济。如,由于规模扩大而引起管理不便,或某种资源闲置,或某种费用增多,或某些效率减低等。所谓外在经济,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能给有关的生产单位带来收益的增加。如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相关的原材料供应、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等生产单位,得到较多的业务量,获得较高的收益 。与外在经济相对的是外在不经济,这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而会给别的有关生产单位带来损失或损害,如引起竞争加剧、销售困难、运输紧张和环境污染等。 规模经济还可以用厂商理论中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来说明。如下图所示。图中,SRAC表示短期平均 成本曲线,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SRAC的每一条曲线代表一个生产规模状态,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规模。LRAC表示长期 平均成本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着不同的规模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在开始阶段是下降的,即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随可变投入的增加而上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在开始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单位产 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但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不断上升。在图中,SRAC这一规 模状态下的实际成本是T[,1]所在点表示的成本C[,1],而这一规模下的最低成本在A点表示的成本C[,2],这表示SRAC[,1]这一规模不是最佳规模。生产者可以在长期内不断调整规模。随着规模沿LRAC继续扩大,直至SRAC[,3]这一规模此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重合,单位产品平均成本最低,该规模即为最佳规模。这里需要说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降 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下降至A。另 一种是通过扩大规模(包括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降至T[,2]直至 T[,3]。我们所说的规模经济指的是第二种方式,即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收益增加。 与规模经济相类似的有一种叫做比例经济或比例报酬,实际研究中,二者往往混淆。比例经济是指所有 投入按相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出变化。用生产函数表示,Y=f(x[,1],x[,2]),当投入按 同一比例K(K>1)增加时,生产函数变为Y·K[n]=f(K[,x[,1]]K[,x[,2]] )。n是一个指数,n=1表示比例报酬不变;n>1表示产出增加幅度大于投入增加幅度,比例报酬增加 ;n<1则表示比例报酬下降。下面用柯布——道路拉斯函数举例说明。Y=A[,x[α][,1]][ ,x[β][,2]],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K增加,上式变为:A(kx[α][,1])(kx[β] [,2])=AK[α+β][,x[α][,1]][,x[β][,2]]=K[α+β]y。在这里 n=α+β,根据α+β大于1、等于1、小于1,可判断比例报酬增加还是减少。(附图 [图])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应当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比例经济。实际上,可能有的单位也混有比例经济因素,但从规模经营的主体来讲,种植业主要是扩大土地规模,而不是土地、劳动力、资金同比例扩大。特别是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已严重过剩,如果再增加劳动力,将使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更加失衡,更加不经济。 所以,比例经济不是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而且实行规模经营,还必然导致投入生产要素比例 的变化。 规模经济将会产生规模效益,但是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不是等同概念。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规模扩大而 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规模效益是指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从表面文字来看,似乎没有 多大差别,但只要做点数量上的仔细分析,就可看出其区别和概念上的差别。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图示,来分析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区别。 图中,P表示产品价格,LRAC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D点是单位成本最低点。在C点,单位产品成 本为P′,高于价格P,总成本为P′OQ[,1]C;规模扩大至A点,单位产品成本与价格相等,总成 本为CQ[,1]Q[,2]A,CQ[,1]Q[,2]A与P′OQ[,1]C相比较,减少的这部分 即规模效益,是由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从Q[,2]至Q[*],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继续下降低于产品价 格,总成本小于总收入,产生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从Q[*]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单位产品成本开始逐渐上升,进入规模不经济区域,但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仍低于价格,扩大规模仍会增加收益,因此,规模扩大将持续到Q[,3],即单位产品成本上升至产品价格P为止。在Q[*]至Q[,3]这一阶段上,尽管已处于规模不经济区域,但却仍会产生规模效益。所以,规模经济只是考虑成本的下降,而不考虑价格因素。 规模效益则是由成本和价格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规模经济未必产生规模效益,比如当前一些成本高,价格低的农产品生产;规模不经济也可能有规模效益,比如成本低,价格比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同时,通过对 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综合分析,可以推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农户为了经济利益,获得最大的规模效益,在最佳规模Q[*]以后,仍会继续扩大规模。但是,如果单位产品成本上升,是由于土地生产率下降的原因 造成,如广种薄收,粗放经营,那么,这种扩大经营规模的行为将会导致社会总产量的下降。尽管农户会因 此而增加收入,但是不可取的。这就是说,在讲求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讲求宏观经济效益,讲求各种资源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篇5

关键词:规模报酬递增;新贸易理论;贸易利益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马歇尔是第一个重视并较为系统地研究规模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自他之后,对规模经济的研究转而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新贸易理论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既贴近现实又很好地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贸易现象。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与艾瀚南(Help-mall Elhanan)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1985)一书中提出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Romer(1986)的开创性研究复兴了主流经济学对对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分析。从此,经济学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是否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去探求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

1 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论证

数十年来主流经济学家运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存在,他们利用各层面的相关数据说明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Davis和Weinstein(1998)通过估计13个OECD国家的支出变化与产出变化之间的关系来检验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他们估计出来的产出需求弹性为l_6,因此推断出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Head和Rise(2001)利用美国和加拿大的总量数据对Krugman(1980)的规模收益递增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从整体看,这两个国家的生产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

至于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由于企业层次上的微观数据很难获得,所以这方面的文献非常少见。但最令人瞩目的就是Lucas(1993)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工产品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根据Lucas(1993)提供的分析结果。自由舰的累计总产量每翻一番,生产一艘自由舰所需的时间就会下降12%~24%。同时,在生产胜利舰、护航舰和坦克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2 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分析哪些因素导致规模报酬递增时,现有的文献通常会将规模报酬递增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间的规模报酬递增;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一般认为,外部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从外部性是否出现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的角度将外部性分为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在现在的文献中,技术外部性主要包括知识的外部性、研究与开发的外部性、干中学的外部性以及学校教育的外部性等四种。第一,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Easterly(2001)指出,知识外部性会从三方面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出现。并且由于存在知识溢出的现象,所以新知识实际上会提高整个社会中现有知识和机器设备的生产率。第二,源于研发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知识生产的主要投人要素就是研究与开发投资,根据Griliches(1992)的分类,可以将分析研发活动溢出效应的文献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某项(或某一系列)具体创新活动的社会收益的文献。在这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是Mansfield、Rapoport和Romeo(1977)以及Knutson和Tweeten(1979)等人的实证分析。另外一类文献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去估计研发部门对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是Bernstein和Nadiri(1991)的分析。他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活动的外部性是非常明显的,研发投资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也会非常明显。第三,源于干中学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Lucas(1993)指出,通过“干中学”而积累起来的人力资本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Nelson和Pack(1999)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时,干中学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第四,源于学校教育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Foster和Rosenzweig(1996)指出,学校教育会使一个社会在采用新的生产率更高的技术时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

从现有的文献看,货币外部性。有时候又被称为“密集市场”效应,基本上都出现在垄断竞争市场环境之中。较早从理论上分析货币外部性的文献是Murphy、Shleifer和Vishny(1989)的研究。在他们的模型中,一旦企业的利润不能完全反应其所创造的社会净收益,那么就会出现货币外部性。此时,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并改善各投入要素间的协调问题,或者进行“大推进”式改革,都能获得递增规模收益。这种外部性的大小是与市场中参与此活动的企业数目相关,而与企业从事的活动无关。Rodrik(1996)分析了不可贸易的中间投入品之间的互补性会使小型开放经济体中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情形。

从理论研究的文献看,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导致的:第一,固定成本。Romer(1990)Aghion和Howitt(1992)以及Grossman和Helpman(1991)都指出,只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固定成本,那么就一定会在企业内部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第二,生产投人品之间的互补性。Fasterly(2001)认为,除了固定成本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会导致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出现,即不同类型熟练工人之间的互补性。在团队生产中,某个成员的错误会使得其他团队成员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将团队中的高技能工人身上投资的报酬会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出现递增的特征。

3 规模报酬递增的对经济的影响

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上。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长期效应。在短期内,规模经济效应是否会对经济波动产生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短期内的经济波动会对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能理解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就很难运用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去熨平经济波动。我们分别概述供给边和需求边的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3.1 供给边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分析供给边的规模报酬递增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时,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Diamond(1982)、Weitzman(1982)、Shleifer(1986)、Diamond和Fudenberg(1998)、Howitt和McAfee(1988)等人的分析,他们都假设生产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并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阐述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变动的影响。他们指出,规模报酬递增会导致多重均衡的出现。由于不存在唯一的稳定均衡,所以经济在各个均衡之间的转换会导致大幅度的波动。近年来对经济波动的研究发现,经济波动通常都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而且这种非线性波动都是内生的。Ryzhenkov(2006)利用1948~2004年间美国的总量数据对一个含有规模经济递增现象的内生增长模型进行校准后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其累计循环效应却非常明显。Aloi、Dixon和Lloyd—Braga(2000)以及Lloyd-Braga(2007)等人则在世代交叠模型中利用Hopf分叉法分析了规模报酬递增对非线性内生经济波动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规模经济效应使得那些能导致非线性内生经济波动的条件更加容易出现。

3.2 需求边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由于需求因素的变动都能通过价格机制反映到供给上去,所以在研究经济波动现象的文献中,很少有人从需求角度展开分析。Young(2007)分析了需求边的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当带有明显网络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时,为了获得消费外部性所带来的需求边的规模经济,高新企业会在需求发生很小的变动时做出重大的价格和产量调整。这会使经济变动得更加剧烈。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需求边的规模收益递增现象比较显著时,即便投资和产出不发生变动,价格水平也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其原因在于,所有需求边的规模经济都源自于网络效应。由于存在网络效应的产业,基本上都是生产的固定成本较高,而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产业,所以对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而言,价格竞争是最常用的竞争手段。

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如果经济体中所有投入的规模报酬都不变(或递减),那么就无法从理论上系统地解释为什么人均收人会持续地增长。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相关的理论研究又把技术进步内生为状态变量。但是,不管内生增长模型如何精致复杂,其基本思想都强调。外部性都会带来递增的规模收益。所以有很多内生增长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外部性(或递增的规模收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有Romer(1986,1990)Barro(1990)、Aghion和Howitt(1992)、Young(1991,1993,1998)、List和Zhou(2007)等人对物质资本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以及Lucas(1988,1993)、Becker、Murphy和Tamura(1990)、Tamura(1991)、Goodfriend和McDerott(1995)等人对人力资本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内生增长理论中这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从不同角度指出:没有递增的规模收益,就不会有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篇6

关键词:规模报酬递增;新贸易理论;贸易利益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019-02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马歇尔是第一个重视并较为系统地研究规模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自他之后,对规模经济的研究转而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新贸易理论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既贴近现实又很好地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贸易现象。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与艾瀚南(Help-mall Elhanan)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1985)一书中提出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Romer(1986)的开创性研究复兴了主流经济学对对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分析。从此,经济学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是否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去探求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

1 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论证

数十年来主流经济学家运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存在,他们利用各层面的相关数据说明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Davis和Weinstein(1998)通过估计13个OECD国家的支出变化与产出变化之间的关系来检验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他们估计出来的产出需求弹性为l_6,因此推断出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Head和Rise(2001)利用美国和加拿大的总量数据对Krugman(1980)的规模收益递增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从整体看,这两个国家的生产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

至于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由于企业层次上的微观数据很难获得,所以这方面的文献非常少见。但最令人瞩目的就是Lucas(1993)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工产品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根据Lucas(1993)提供的分析结果。自由舰的累计总产量每翻一番,生产一艘自由舰所需的时间就会下降12%~24%。同时,在生产胜利舰、护航舰和坦克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2 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分析哪些因素导致规模报酬递增时,现有的文献通常会将规模报酬递增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间的规模报酬递增;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一般认为,外部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从外部性是否出现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的角度将外部性分为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在现在的文献中,技术外部性主要包括知识的外部性、研究与开发的外部性、干中学的外部性以及学校教育的外部性等四种。第一,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Easterly(2001)指出,知识外部性会从三方面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出现。并且由于存在知识溢出的现象,所以新知识实际上会提高整个社会中现有知识和机器设备的生产率。第二,源于研发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知识生产的主要投人要素就是研究与开发投资,根据Griliches(1992)的分类,可以将分析研发活动溢出效应的文献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某项(或某一系列)具体创新活动的社会收益的文献。在这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是Mansfield、Rapoport和Romeo(1977)以及Knutson和Tweeten(1979)等人的实证分析。另外一类文献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去估计研发部门对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是Bernstein和Nadiri(1991)的分析。他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活动的外部性是非常明显的,研发投资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也会非常明显。第三,源于干中学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Lucas(1993)指出,通过“干中学”而积累起来的人力资本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Nelson和Pack(1999)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时,干中学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第四,源于学校教育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Foster和Rosenzweig(1996)指出,学校教育会使一个社会在采用新的生产率更高的技术时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

从现有的文献看,货币外部性。有时候又被称为“密集市场”效应,基本上都出现在垄断竞争市场环境之中。较早从理论上分析货币外部性的文献是Murphy、Shleifer和Vishny(1989)的研究。在他们的模型中,一旦企业的利润不能完全反应其所创造的社会净收益,那么就会出现货币外部性。此时,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并改善各投入要素间的协调问题,或者进行“大推进”式改革,都能获得递增规模收益。这种外部性的大小是与市场中参与此活动的企业数目相关,而与企业从事的活动无关。Rodrik(1996)分析了不可贸易的中间投入品之间的互补性会使小型开放经济体中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情形。

从理论研究的文献看,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导致的:第一,固定成本。Romer(1990)Aghion和Howitt(1992)以及Grossman和Helpman(1991)都指出,只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固定成本,那么就一定会在企业内部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第二,生产投人品之间的互补性。Fasterly(2001)认为,除了固定成本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会导致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出现,即不同类型熟练工人之间的互补性。在团队生产中,某个成员的错误会使得其他团队成员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将团队中的高技能工人身上投资的报酬会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出现递增的特征。

3 规模报酬递增的对经济的影响

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上。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长期效应。在短期内,规模经济效应是否会对经济波动产生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短期内的经济波动会对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能理解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就很难运用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去熨平经济波动。我们分别概述供给边和需求边的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3.1 供给边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分析供给边的规模报酬递增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时,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Diamond(1982)、Weitzman(1982)、

Shleifer(1986)、Diamond和Fudenberg(1998)、Howitt和McAfee(1988)等人的分析,他们都假设生产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并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阐述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变动的影响。他们指出,规模报酬递增会导致多重均衡的出现。由于不存在唯一的稳定均衡,所以经济在各个均衡之间的转换会导致大幅度的波动。近年来对经济波动的研究发现,经济波动通常都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而且这种非线性波动都是内生的。Ryzhenkov(2006)利用1948~2004年间美国的总量数据对一个含有规模经济递增现象的内生增长模型进行校准后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其累计循环效应却非常明显。Aloi、Dixon和Lloyd―Braga(2000)以及Lloyd-Braga(2007)等人则在世代交叠模型中利用Hopf分叉法分析了规模报酬递增对非线性内生经济波动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规模经济效应使得那些能导致非线性内生经济波动的条件更加容易出现。

3.2 需求边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由于需求因素的变动都能通过价格机制反映到供给上去,所以在研究经济波动现象的文献中,很少有人从需求角度展开分析。Young(2007)分析了需求边的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当带有明显网络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时,为了获得消费外部性所带来的需求边的规模经济,高新企业会在需求发生很小的变动时做出重大的价格和产量调整。这会使经济变动得更加剧烈。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需求边的规模收益递增现象比较显著时,即便投资和产出不发生变动,价格水平也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其原因在于,所有需求边的规模经济都源自于网络效应。由于存在网络效应的产业,基本上都是生产的固定成本较高,而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产业,所以对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而言,价格竞争是最常用的竞争手段。

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如果经济体中所有投入的规模报酬都不变(或递减),那么就无法从理论上系统地解释为什么人均收人会持续地增长。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相关的理论研究又把技术进步内生为状态变量。但是,不管内生增长模型如何精致复杂,其基本思想都强调。外部性都会带来递增的规模收益。所以有很多内生增长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外部性(或递增的规模收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有Romer(1986,1990)Barro(1990)、Aghion和Howitt(1992)、Young(1991,1993,1998)、List和Zhou(2007)等人对物质资本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以及Lucas(1988,1993)、Becker、Murphy和Tamura(1990)、Tamura(1991)、Goodfriend和McDerott(1995)等人对人力资本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内生增长理论中这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从不同角度指出:没有递增的规模收益,就不会有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篇7

企业的经济管理,即对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企业进行经济管理主要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从以往的生产型经营管理模式逐渐过渡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在于根据实际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发展的情况来控制企业发展方向,同时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依照企业员工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报酬充分调动各项资源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等。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虽然我国企业经过长期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比较客观的成绩,但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缺陷,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性相对较差,这就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

(一)现代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存在缺陷。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存在的缺陷严重的影响了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性,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机构工作不协调,相关方面的建设不够灵活。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程度的逐步提高和社会需求的逐步转变,当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不能够准确的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使其经济发展模式同社会经济体制相背离。同时当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针是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这类方针模式下的企业过于重视缔造经济价值而轻忽了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性。

(二)现代企业在规范经济管理模式方面的制度相对欠缺。经济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的重要前提,健全与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是保证现代企业各项经济管理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虽然许多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来约束企业的经济发展行为,但是这些管理制度过于陈旧,相关的制度比较宽泛,使得在企业经营管理操作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导意见。长此以往,现代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会变得更加无序、混乱,大大降低了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本身存在较大的问题。许多种类的现代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仍然无法摆脱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完全的过渡到集约型发展模式下,这就使得许多企业在扩大企业规模、提升竞争能力的时候,必须利用投资的方式进行,以此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但是过度的投资也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威胁,不利于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经济管理模式过于生硬,不能够同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密切结合。

三、提高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的措施

(一)现代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组织机构。有效整合现代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组织机构是提升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性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尽可能保证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当代企业内部的人力管理部门必须要逐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当中职员的设置装备摆设与活动,从而尽量的开发每一个员工的潜力和优点,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良好的条件。不仅如此,还应当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现代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要根据现代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组织机构管理条例,提高监管工作质量。

(二)逐渐明确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发展目标。当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成长方针的主要条件,所以必需逐渐明确企业经济管理的任务,按照方针准确的调整当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工作计划。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人员要逐渐加强对规划的审核力度,不断的进行整合,从而优化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进一步的提高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性。

(三)逐渐转变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当前我们国家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比较粗放,仍然没有完全过渡到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因此,企业自身也要逐渐提高经济管理质量,不断的改善自身的发展模式,从而优化经济管理模型,提高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性。企业也要定期的对其经济管理模式规范性进行评定和考核,不断的完善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着重对企业经营战略评定、企业目标评定、企业经营业绩评定等指标和实施方法进行更加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规范。

四、结论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篇8

关键词: 规模经济 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 集中度

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商用车总体呈良好表现。2009年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工业是一致认为的最为典型的规模经济的行业,汽车业的生产规模和长期平均成本呈很强的相关性。那么,我国产销规模迅速扩大成的同时,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如何呢?

一、文献综述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其规模经济实现情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共同的关注和研究。

19世纪60年代时,马克斯和斯尔博斯在他们所著的《汽车工业》一书中,结合当时英国企业状况,提出了“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来描述汽车产业中的规模经济产生过程:汽车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变形了的U型线,开始时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成本会急剧下降,但下降的幅度渐小,到达最低点(最优经济规模)后,会经历一段产量增加但成本不变的时期,再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会带来成本缓慢上升,即规模不经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对于汽车工厂最低经济规模(即MES),排气量为1-2升的单系列生产轿车制造厂为25-30万辆,中型货车制造厂为6-8万辆,轻型货车总装厂为10-12万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0年测算出轿车的MES为年产30万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生产技术,要素配置等因素的变化,这些测算的MES已经不符合现有的情况了,现在的MES应该大于这一标准。

杨志明(2006)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处于长期成本递减的阶段,即马克斯—斯尔伯斯线的 f(x)段;邹田畑(2007)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的状况,认为汽车工业中小企业众多、达不到规模经济,主导企业“大而全”、国际竞争力不强;何元贵、张捷(2009)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最优规模经济较小是因为受制于比较低的研发投入以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二、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

(一)2008年汽车产业绝大部分行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企业达到最优规模经济

如表1所示,2008年中国产量最大的十大汽车企业产量,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上汽172.2万量,一汽150.4万量,东风132.1万量,而后七名的都不足100万量,吉利和哈飞只有二十多万量。2008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少家,后120名则分享了其它的156.8万量,平均每家不足1.5万量。

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三家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即达到最小规模经济(EMS),其它企业均在100万量以下,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一个企业达到200万量,即最优规模点。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的产量相差比较大,上汽产量几乎是吉利的8倍,超过了后120名企业产量之和。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二)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大部分行业仍未达到规模经济,但比2008年有很大的改观

和2008年相比,产量排在前七名的企业仍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七大企业,第十名仍是吉利,第八、九名分别由2008年的金杯、哈飞变成2009年的比亚迪、华晨。同时,前十名的产量相比2008年均提高,上汽提高近100万量达到270.55万量,一汽提高近50万量达到194.46成量,而比亚迪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只有10万量左右。十名之后的企业则分享了190.03万量。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产量大幅度提高。从数量上看,有五大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达到最小经济规模板;一个企业超过200万量,达到270万量,达到最优经济规模,三个企业产量接近200万量。其它企业产量都比100万量低,没有达到最优规模经济。同时,不同企业产量上的差距拉得更大。

总体上看,相对于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篇9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规模经济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一 引言

“城商行”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称谓,与其说是先验计划的结果,不如说是改革进程的偶然产物。为了解决城市信用社遗留的诸多问题,国务院于1995年9月《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分批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后改名为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初步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行体系。截至2009年底,全国城商行共有145家,总资产在全国银行业占比近10%,逐渐成为中国银行业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2004年6月起,在银监会的地域经营限制逐步放松后,城商行群体开始了“更名重组、跨地域经营、上市”为主题的大规模改革与发展浪潮。以此为契机,部分实力较强的城商行脱颖而出,相继迈出了跨区域发展的步伐,城商行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其突破地域限制,进行跨区域发展有利于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推动我国银行体系的良性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资产质量下降和经营风险增加等问题。由于城商行最初的市场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而现实中城商行大规模扩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人们思索:城商行的“去地域化”会给中国的金融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城商行的规模是越大越好吗?银行规模是否存在一个最佳区间?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 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研究综述

城商行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特殊产物,在国外没有这个概念,但由于城商行本质上是商业银行,因此国外关于商业银行的研究对于我国城商行克服缺陷,促进自身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六七十在这些研究中,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研究关注的焦点在于银行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以及规模经济在多大的范围内存在。

针对中小银行规模经济问题的研究肇始于Benston(1965,1972)和Bell、Murphy(1968)对银行成本问题的研究。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Benston、Hanweck和Humphrey(1982)才首次用更有弹性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TCF)来衡量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他们利用美国1975~1978年数据对美国的中小型商业银行规模经济进行了分析,得出不管是整个银行还是单个银行的分支机构,美国的商业银行长期成本曲线是U型或是向上倾斜的;在存款规模在100万美元与250万美元之间,存在着最有效规模,低于这个规模或是高于这个规模,银行表现为规模不经济。

Hunter和Timme(1986)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法,对1972~1982年美国28个州的91家银行控股公司进行研究,考虑了技术因素对银行规模经济的影响,发现单银行制的银行控股公司其规模经济的上限时42亿美元,而对于多银行制的银行控股公司,其规模经济的上限则可以提高到125亿美元;Hunter,Timme和Yang(1990)将这一上限重新界定为250亿美元;Shaffer和David(1991)则认为应该是370亿美元。Lawrence(1989)认为,在小型金融机构中规模较小的银行存在规模经济,在总资产超过1亿美元的银行中,往往存在规模不经济或规模经济不明显的现象。

受经济体制、理论水平及银行数据资料的限制,我国学者对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早期主要采用的是利润指标分析法,(于良春、鞠源,1999)。后来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得到广泛应用,(徐传湛、郑贵廷和齐树天,2002;阚超、王付彪、沈谦和陈永春,2004;程婵娟、郭芳玉,2008;朱建武,2006)结果发现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之间的效率存在差异,大型银行一般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中小银行存在的非理性规模扩张行为导致其规模经济逐步递减,这和运用其他方法研究的结果大致相同。

国内的研究比较多地关注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商行的研究比较少。多数学者把重点放在银行的效率变化趋势,认为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逐渐显现出规模不经济的状态,不过也有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本文将着眼点放在城商行的规模经济这一问题上,力图用数据与实证呈现出我国城商行目前大致的规模经济发展状况。

三 模型设定和数据选取

1.研究方法的选择

在研究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法:参数估计法和非参数估计法。参数估计法主要是以银行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为分析对象,估计出生产边界函数中的参数。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具有易估计性和包容性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研究银行效率的主要方法。非参数估计法主要是指包含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线性规划方法。鉴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法已经成为一种研究银行规模经济的成熟的方法,本文利用这一方法对我国城商行的规模经济情况做实证检验。

2.模型及变量的设定

在选择指标的时候,首先注意所选择的指标能够满足银行规模经济效率评价的要求,能够客观反映银行的竞争力水平,其次是从技术上应避免投入(产出)集内部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最后要考虑指标的重要性和易获得性。在上述原则下,将以上投入和产出指标选择的方法相结合,我们将营业支出总额(记为TC)作为银行的总成本,将存款(记为Y1)和贷款(记为Y2)作为产出指标。由于现有的公开资料中,大部分城商行并不提供职工工资和福利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等具体数据,而将其归入财务报表的业务及管理费中,所以本研究选用业务及管理费替代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成本的支出总额。这样既可以反应人力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成本支出,又可避免使用估计值或均值引入误差之类问题的发生。同时,经统计发现职工人数和固定资产净值与银行总资产高度相关,因而使用资本费用率(等于业务及管理费除以资产总额,记为P1)作为劳动力价格和实物资产价格的替代指标。将存款价格(等于银行的利息支出总额除以存款总额,记为P2)作为投入变量。根据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形式以及所选择的投入产出指标可以建立以下成本函数模型:

(1)

其中Yi为第i项产出数量,i=1,2;Pj为第j项投入价格,j=1,2;均为待定参数,为随机误差项。

由投入要素的线性同质性和交叉影响项的对称性,可得如下模型参数约束条件:

(2)

将约束条件带入(1)式,并化简得:

(3)

本文研究的是银行经营规模变动对银行总成本的影响,因此,

定义总成本对银行规模的弹性系数E,用来衡量银行的规模经济性。E等于(1)式关于lnY1和lnY2偏导数之和:

(4)

展开得:

(5)

规模弹性系数E表示银行规模变化1%将导致总成本变

动的幅度。当E=1时,表示银行规模变动1%将引起总成本发生1%的同比例变动,此时银行处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临界点;当E>1时,表示银行规模变动1%将引起总成本发生大于1%的变动,此时银行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当E<1时,表示银行规模变动1%将引起总成本发生小于1%的变动,此时银行处于规模经济状态。

3.数据的选取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我国24家城商行2006~2009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将这24个城商行又根据资产规模的大小分为三组,资产规模大于800亿的为大型城商行;资产规模介于300亿和800亿之间的为中型城商行;资产规模小于300亿的为小型城商行。据此分类,本文选取的大型城商行有12家: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徽商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天津银行、大连银行、哈尔滨银行、包商银行和重庆银行;中型城商行有8家:西安商行、齐鲁银行、河北银行、锦州银行、富滇银行、南昌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洛阳银行;小型城商行有4家:烟台银行、日照银行、莱商银行、乌海银行。本文数据来自各城商行公布的年度报告,由于个别年份部分银行的数据缺失,共采集到的有效样本点96个。

四 数据的描述统计与计量结果

本文的样本为24家银行4年的面板数据,因此在计量方法上将运用Paneldata模型进行分析。面板模型分成“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两种,对于具体应该使用哪种Paneldata模型,应该进行相应的检验。因此在本节的实证分析之后,会对选择的模型是否正确进行检验。

1.回归结果

本文的数据均以2006年为基期进行了价格调整。由于本文仅是对我国的城商行进行研究,所以选取固定效应模型比较适宜。本文采用的估计方法为最小二乘法,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eviews 6.0软件。经过回归,得到模型中的系数估计值(见表1):

*表示在0.0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资料来源:根据各城商行公布的年报整理所得。

表中只有系数a0的估计值在统计上是非显著的,其它系数的估计值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利用这些参数估计结果,可以得到各银行E值(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一是这24家城商行大都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状态,只有个别银行的个别年份规模经济系数大于1,呈现为规模不经济的状态。说明我国城商行目前规模经济状态良好;二是从2006年到2009年,部分城商行的规模经济效率值有一个逐渐增大的轻微变化,说明规模经济的程度在逐渐减小。这说明我国城商行正处于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阶段,且下降的幅度日趋缩小;三是2008~2009年的转折点,规模经济状况趋于显著,可能是金融危机影响了国内金融市场,城商行趁机发展的缘故。这样的结果显示了我国城商行还有很大的扩张区间。

将各种类型的城商行的产出弹性进行求和平均,得到不同规模城商行规模经济状态,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虽然整体显现出规模经济状况,但相对于大型和小型城商行来说,中等规模的城商行的规模经济状况更让人满意,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2.对模型选择的检验

对上文的回归结果进行Hausman检验,结果见表4:

由P值可以看出,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估计系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拒绝原假设,应该对模型进行固定效应估计。说明本章选取的模型形式正确,模型的参数估计是有效一致的。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国城商行的数量在逐年增多,竞争日益激烈,高服务质量、高经营管理水平、组织结构完善的银行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从实证的结果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商行处于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阶段,呈现出规模经济,但是近些年来,规模经济的程度在不断减小。而且相对于大型和小型城商行来说,中等规模的城商行的规模经济状况更为显著。

为推动我国城商行的发展,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快引进境外战略投资步伐,学习国际经营理念。借助外力推动,以国际经营管理理念来引导改革是解决目前制肘城商行发展的瓶颈行之有效的办法;二是减少地方政府干预,优化银行股权结构。地方政府直接持股比越高,对城商行的干预就越多,城商行的效率就越低。城商行可以积极吸收民营资本入股,提高抗地方政府干扰的能力;三是加强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从研究的结果看,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显著影响规模经济的情况。城商行应该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对不良贷款进行专项稽核,将风险降到可控范围内;四是扩充资本金,建立长效的资本补充机制。资本金不足是城商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障碍。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应当成为城商行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五是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目前有些城商行把谋求跨区域经营、规模扩张作为其发展目标,但是不是所有的城商行都适合跨区域经营之路。特色银行、社区银行和微型精品银行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关键在于结合所在地城市的经济结构、产业背景和发展模式,找准自己的市场地位、办出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

[1]阚超、王付彪、沈谦、陈永春.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实证研究1992~2003[J].金融研究,2004(11)

[2]王聪、邹鹏飞.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3]徐传湛、郑贵廷、齐树天.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与金融改革策略透析[J].经济研究,2002(10)

[4]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竞争与发展[J].经济研究,1999(8)

[5]赵怀勇、王越.论银行的规模经济[J].国际金融研究,1999(4)

[6]朱建武.我国中小银行资产扩张效应实证研究(1987~2004)[J].财经研究,2006(8)

[7]Benston G J .Economics of scale and marginal costs in banking operations[J].The National Banking Review,1965(2)

[8]Benston G J. Economics of scal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J].Journal of Money,Credit&Banking,1972(1)

[9]Bell F W,Murphy N B. Cost in commercial banking: A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bank behavior and its relation to bank regulation[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1968

[10]Benston G J,Hanweck G A, Humeury D B. Scale ecomomics in banking:A restructure and reassessment[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82(14)

[11]Hunter W C and S. G. Timme.Technical Change, Organization Form,and the Structure of Bank Production[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86(18)

[12]Hunter W C,S. G. Timme and W. K. Yang,An Examination of Cost Subadditivity and Multiproduct Producion in Large U. S. Banks[J].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90(22)

[13]Shaffer,S. and E. David. Economies of Superscale in Commercial Banking[J].Applied Economies,1991(23)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篇10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促进了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促进资本、人力资源、技术、产品在各国间的流动速度加快。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的浪潮中。随着“入世”步伐日益临近,必将使我国的企业直接面对国外竞争对手的威胁。从短期来看,“入世”面临关税降低,因而长期处于政府保护下的产业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国外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优势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必将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使国内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如何面对国际经济的挑战?如何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交汇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给传统工业带来较大的冲击,也必然带来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传统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新兴产业如何发展?传统产业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0世纪末我国已经摆脱了短缺经济,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木合理性却日益明显,一般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严重不足,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大多数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发展严重受挫。为面对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入世”后的各种挑战,使国有企业尽快摆脱困境,我国正进行“以发展为主题”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将面临一系列的重组和变革,规模化、专业协作化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面对国际和国内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如何创造竞争优势?如何提高竞争能力?——这将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抉择。

二、国有企业战略选择与规模经济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在著名论著《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中就企业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等相关问题作出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将一个企业与其环境建立关系,其关键在于企业对外部的应变能力。战略选择的意图是针对行业的各种竞争力的影响,在一个行业里寻求长期的、有利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取得竞争优势的基本竞争战略可以概括为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竞争战略很少有单一的成本领先或差别化形式。企业竞争战略通常采取以成本领先为主,兼以差别化战略;或者以差别化为主,兼以成本领先。当然企业的竞争战略不同,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也不相同。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国有企业采取的战略对策是:一方面,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的方式,实现其规模的扩张,达到行业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本文主要讨论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过程中的规模扩张问题。

(一)产业结构与规模经济

我国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据统计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0%),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存在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是我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不少工业产品总产量名列世界前茅,这说明我国产业具有相当的生产总规模。但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组织过于分散,企业规模偏小,尤其是缺乏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超大型企业,这一点从我国最大企业与世界最大企业相比就可以得到证明。造成产业集中度低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投资体制和分配体制,使国有企业创造利润的绝大多数被国家抽走,而国家对企业资金注入极少,银行融资有限,又缺乏直接融资渠道,企业规模偏小;我国的产业结构中,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也造成企业规模偏小。企业规模偏小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规模不经济。

2.产业的供给规模超过市场的需求规模,导致市场的过度竞争,这是我国经济的又一个突出问题由于经济体制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产业同构。重复建设,产业的供给规模超过市场的需求规模;同时由于政府的作用,使得产业进入障碍比较低,而退出障碍比较高,造成产业供给规模膨胀。我国市场机制还存在很多缺陷,尚未形成规范的市场竞争规则,致使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的众多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展开无序的竞争,经常使用不公平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谋取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其结果是全行业利润水平下降,缺乏与国外竞争对手的竞争,也影响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

3.我国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追求产业规模,大量的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必然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很多企业只是单纯地以模仿创新为主,不愿花大精力进行自主创新。正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缓慢,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很难与发达国家相竞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处于劣势地位。在产业规模膨胀,而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导致了很多企业经营难以维持,甚至出现一批企业破产倒闭。

(二)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与规模经济

由于我国产业布局的不合理而带来的产业规模的不经济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如果想仍在原有的格局下搞好国有经济,是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和取得较好的成效的,因此改变国有企业现有状况,必须对整个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一方面可以达到调整国有经济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实现资产重组,调整集团内部产品结构,进而促进功能优化,从而实现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目标。因此,我们把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体战略选择,而把实现规模经济作为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主要任务之一。

从微观层面,规模经济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目前产业供给规模偏大,而企业在资本投入、技术投入、人力投入、市场容量等各种资源有限,企业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实力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国有企业战略重组而体现的规模经济的意义就在于:l)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具有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支配能力。2)规模经济有利于有效利用、组合社会各种资源,发挥各自资源的使用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也是国有企业战略改组的目的所在。

从中观层面,产业中有规模经济企业的存在,能够增强企业整合币场的能力,减少产业内过度竞争,减少由于资源过度使用而造成资源浪费。而企业能否实现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供给规模是否与市场规模相适应,市场规模大而产业供给规模小,或者市场规模小而产业供给规模大,都不利于行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产业内存在规模经济的企业,容易对产量、价格等达成协议,对市场具有较强的支配能力,易于形成成本优势,有利于阻止新的竞争对手进入,特别是境外竞争对手的介入。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我国从根本上改变主要产业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以及由此造成的过度竞争状况,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行业的资源配置。

从宏观层面,企业规模经济有利于增强企业。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国际竞争也是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表现为不同国家同类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我国要想进入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不仅要走向国际市场,而且要在国际经济舞台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加入WTO后,要迎接“竞争国际化”挑战,更需要树立有强大实力和竞争能力的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三)资本运营与规模经济

资本经营是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国有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有效形式。资本经营有多种含义,这里所指的资本经营是企业本身或者其部分资产作为一种“商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买卖的活动,包括投资银行的策划、融资,企业的兼并、收购,产权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流动等一系列的活动。资本经营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决定的,由市场配置资源就是要求各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企业之间进行流动,从而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动态优化。资本经营作为竞争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其意义在于:

1.从微观层面,通过资本经营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迅速扩张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国有企业发展过程的问题之一就是规模过小,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使优势企业进行规模扩张。企业扩张离不开资本,如果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进行规模扩张,一来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分配体制以及近年来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企业自身的积累极为有限,要想通过这种办法进行扩张是非常困难的。二来是全世界大集团都不是通过自身积累来进行扩张的。目前国有企业负债普遍偏高,通过银行的借贷资金来进行规模扩张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应是推动大中型企业的资本经营,通过重组别的企业来扩大规模,实现低成本的扩张。

通过资本经营的方式,重新构建企业的产权结构或所有权结构,盘活企业存量资本,以弥补增量资本的不足。实际上就是通过资本经营的方式筹集扩张所需的资金,以重组存量而推进增量的扩张。比如可以通过出售企业现有的部分产权,所集资金可以进行新建规模的扩充或者收购其它企业,也可以利用企业现有资本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市场优势对其它企业实施购买、兼并等资本经营活动。

通过资本经营,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产品的升级,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投资是以条块分割为特征的,行业内各企业的优势比较分散,如有的企业有品牌优势,也有市场优势,但没有形成规模,也缺乏技术的发展后劲,这种品牌的优势也只能维持暂时的品牌优势,最后也很难发展。有的企业有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但苦于规模太小,要扩张缺乏资金、缺乏技术,而且时间也比较紧,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品牌的影响。也有的企业有规模优势,也有先进的技术优势,但没有品牌和市场优势,其结果也很难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得以发挥。通过资本经营,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通过资产重组,在保证品牌和市场的优势的同时,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实现了在产品结构重组和优化基础上的规模扩张。因为有优势品牌,在行业中形成了差别化;因为有一定的规模,必然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降低成本,而两种优势双管齐下,必然会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2.从中观(产业)层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效应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看,因为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大企业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0.5%,而且大企业的规模也偏小。由于我国知名企业集团规模太小、产品单一,一旦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便无法同世界大企业相抗衡。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依靠推进资本经营,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组织结构,转变为以大企业为龙头的组织结构。

通过资本经营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过去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促进龙头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提高市场占有份额,扩大市场的影响力;促进不同优势企业(尤其是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企业)之间的互补,使重组后的企业既有市场,又有领先技术和发展后劲,提高规模效应,以增强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经济实力,逐步培养企业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带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之,通过资本经营的形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有充分的实力和灵活可变的应变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面对“入世”后的激烈竞争)。

3.从宏观层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促进存量资本的流动,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与地区之间的投资合理化同时还可以促进产权结构的合理化,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使经济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进一步深化。

通过资本经营,使一元化的产权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利于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以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化。通过资本经营,促进存量资本在木同企业及不同所有制企业间、不同行业间、以及不同地区间的流动,使龙头企业的增量资本得以扩充,也促使企业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资本经营的形式,通过流动不断达到优化配置,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三、资本经营与实现规模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规模经济的评价标准

1.规模经济分析的前提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定量分析主要是针对某特定商品,以单一工厂制企业为前提进行研究的。而现实经济中,通过资本经营重组的企业包括同类(产品同类)、相关(产品之间是相关的)以及不相关(产品之间不相关)多个工厂组合的一体化企业,或多个企业组合的企业集团。因此,在一个现实的企业战略下来研究规模经济定量分析,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问题的另一个前提就是所有要素按相同比例增长,所体现的要素增加的倍数与产出增加的倍数的比例关系。当产出增加的倍数大于要素增加的倍数,生产效率是增加的。也就是各种要素的投入要遵从生产经营的活动规律,即遵从比例性和协调性。而在资本经营过程中,很难做到绝对意义上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2.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标准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标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带来生产效率和收益的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表示为产量增加的倍数与要素投入增加的倍数的比值,即改变前后产量的比值(Q’/Q,其中Q’为规模扩大后的产量力为规模扩大前的产量)。实际上,生产效率也是较难确定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中产品大多相似或不相似,产品产量不具有可比性,自然也不能简单相加,这使从数量上来确定规模经济标准变得比较困难,而使从技术经济和经验估计规模经济标准变得越来越重要。

3.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指标规模经济不仅是企业资本经营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行业结构优化和行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规模经济的效果时,应从企业的微观标准、行业的中观标准和宏观的社会经济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主要是企业的评价标准和行业评价标准。从企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资产报酬率、资本成本、生产成本、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从行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行业集中度(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数量、资产总额、在世界同行业的排名)、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在同行业的领先程度、大中型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等。

这些指标中,有些指标是可以量化的,而有些指标是很难量化的,这就需要在合理的指标体系下,运用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比如要素变化过程中实际上由于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使各种要素的构成关系发生变化(即要素的比例性和协调性发生变化),也可能因外部环境使各种现实因素发生变化,如要素价格、税收等因素。因此在采用规模的比较分析时,应该剔除相关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二)规模经济实现中的几种关系

资本经营对我国企业的竞争战略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企业在以资本经营的形式实现规模经济,最终实现企业竞争优势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务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构成关系我国经济已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集约经营实际上就是以效率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而这正是规模经济实现的前提。资本经营中,对资源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应体现集约经营的思想。

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技术一定情况下的最大产出量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动投入的数量,而且取决于资本之间、劳动之间和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这里的资本是指实物资本(或称资本品或投资品,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在现实中,通常所说的资本是由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构成,因为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的因素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因此,企业的战略重组不仅是实物资产的重组,也是人力资源的重组,而且还应该是实物资产与人力资源的重组。这样才能保证规模扩张中资产与资产、人员与人员、资产与人员的比例性、协调性,如在企业购并中,往往重视土地、厂房、机器、专利等实物资本,而忽视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构关系,如优化人员结构的投入,人员在职培训的投入,劳动人事改革成本和机会投入等。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比例失调,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企业文化和精神,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人力资本决定实物资本是否发挥其应有作用,影响企业的未来收益,自然影响到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2.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构成关系资本经营是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其中应该包括有形资产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以及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重组。有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中的商誉包含着企业家及企业员工的创造力、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凝结、企业品牌和形象在过去和现在给企业带来的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的价值,或未来可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潜力或未来会给企业带来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投资报酬。有效的资本经营,应该能够体现市场机制对企业乃至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其无形资产在资本经营中起的作用是有利于有形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率,形成规模效应,并使重组后的生产效率大于单个企业生产效率的总和。

然而在实际的企业购并中,企业比较重视被购买方或被兼并方的有形资产,而对无形资产以及与有形资产有效组合不够重视,特别是重组后企业整体的无形资产重组、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重组重视不够,比如对于重组的企业,如何重塑企业形象。如何重组企业品牌,以真正发挥规模优势,体现规模经济;如何融合重组各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使重组后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运行机制尽快融合,能够体现较高的生产效率的管理效率,以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这些方面都缺乏分析和研究,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也影响了资本经营的效果,影响规模经济的实现。

3.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的关系政府和企业角色与功能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资本经营(如企业购并)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企业重组主体是企业还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政府,在企业资本经营行为,因此,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战略重组应该使企业为主体。但在我国现实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企业经济行为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理应对国有资产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问题的关键是政府行使所有者的权利,应该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如果行使政府管理者的权利,则对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利益负责,政府的作用在于:政府推动企业重组是为了解决因旧经济体制产生的“条块分割”,可以促进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加快配套改革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协调企业与各方面的关系;政府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指导企业的行为,避免企业行为的盲目性。然而在现行企业制度下,政府的职能未能完全转变,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仍然存在,作为各级政府代言人的管理者的知识能力和主观意识、个人偏向对资本经营的效果起着更大的作用,在对管理者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也必然会对企业重组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保证企业重组的成功,应该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作用,处理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拉郎配,也不能撒手不管,保证政府在资本经营中指导和协调作用,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实现战略重组的目标——规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