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格局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22:04:18

规模格局

规模格局范文篇1

关键词:零售市场业态格局规模格局政策选择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的改革及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中央及地方政府也扩大了招商引资规模。外资的引入,加剧了零售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在加速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同时,对我国目前的零售业态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增加了零售业未来发展局面的不确定性。当前,在外资零售业的影响下,超市(含便利店)、专业(卖)店、购物中心等新业态相互角逐,并不断蚕食着传统百货业的原有领地,其中超市(含便利店)发展最为迅猛;整体而言,我国零售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商业战略重组和整合虽如火如荼,一些大型商业企业集团相继出现,原有市场格局亦渐趋紧凑,但从规模角度看与国外零售巨头仍不可同日而语,而且集中度仍然较低。

我国零售市场业态格局与规模格局

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现状

本文就百货商店、连锁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便利店和购物中心这六类主要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的现状作出分析。

百货商店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各自的进货、管理、运营的零售业态。目前,中国百货商场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和向新业态延伸的特点。从市场形式看,百货商场表现为如下现状:

经济效益日益下滑。虽然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确呈下降态势,企业的效益增长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同业过度扩张竞争。从2005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水平。市场缺乏特点,消费需求明显断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基本饱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加之居民购买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费需求在近几年内将会逐渐减弱。因此,消费品市场难以出现热点商品。

连锁超级市场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生鲜商品、食品等大众化实用品、向顾客提供日常必需品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在百货商场扩张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连锁超市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具备竞争力的大型连锁超市将成为下一轮发展热点:

中国连锁超市已成为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

竞争激烈,连锁超市进入整合时期。同国外的连锁超市公司相比,中国的连锁超市规模明显偏小。目前连锁超市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是对国有网点进行连锁化改造和通过租赁、购买、新建网点等方式扩张,这些都属于单一资本的扩张,要想扩大企业规模,建造内资连锁超市的“航空母舰”,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和加盟等多种形式,突破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才能真正形成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

外资进入速度加快。国外著名的超市集团公司看好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发展潜力,纷纷抢滩中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已经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而且拟定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

仓储式商场指在大型综合超市经营的商品基础上,筛选大众化实用品销售,并实行储销一体,以提供有限服务和低价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采取自选方式销售的零售业态。

由于国外大型著名仓储式商场纷纷进驻我国市场,不仅对国内仓储式商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剧了仓储商场之间的竞争,我国仓储式商场逐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运作使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新经营理念的引入,使我国仓储式商场的优势较为明显:仓储式商场一般都实行私人商场,即PB(PRIVATEBRAND)战略。零售企业自己筹划开发并贴有本公司特定商标的商品。仓储式商场定位于中低档次。中国目前仍有60%—70%消费者消费水平较低,因而仓储式商场的定位仍适应当前消费状况,再加上商场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因而颇受欢迎。自主的购物形式。消费者购买的自主心理日益增强,对营业员的依赖性减弱,而仓储式商场已适应了这种心理。仓储式商场实行会员制,把一些收入较高、消费量较大但同时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消费者吸收为自己的会员,并对其大量消费进行奖励,从而成为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实行会员制也便于商家进行市场分析,确定消费趋向,以便制定出各种营销策略。经营管理机构精简、高效。

专业店指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并且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和提供适当售后服务的零售业态。专业店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发展迅速,总量大幅度增加;专业细分化;经营形式多样化。专业店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一些大城市发展异常迅猛,逐渐成为与综合百货商场、超市并驾齐驱的一种商业业态。这些专业店以相对价格较低、专业服务、连锁经营等优势,迅速分割了原有大型百货商店的市场份额,但其发展同样面临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经营规模限制等问题。

便利店指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便利店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需要,是我国零售业态中较有发展潜力的一种,估计今后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

购物中心近几年,购物中心在全国大城市处于兴建中,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不等,全国正在兴建的约有200处左右,基本上是以娱乐、餐饮、服务、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购物场所。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业态,电视购物、邮购等作为新兴的商贸形式,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零售企业规模格局

我国目前零售企业规模竞争格局表现为:首先,企业规模化趋势逐渐明显,产业集中程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零售企业间并购进程加快,集团规模增大,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并且零售业向超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开始加速。其次,外商企业占有相当优势,增长也十分迅速。2004年我国零售业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数264家,分店2200多个,比上一年增长了89%;2004年零售企业前30名中国内企业销售额增幅为17.8%,而外商企业为21.6%,销售额占零售企业30强销售总额比例为20.8%,优势较为明显。通过对上述零售企业规模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基于物流、营销以及客服等方面的规模经济对处于流通末端的零售业来说至关重要。作为零售市场自身结构优化的趋势,零售企业必然走向大规模与集团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再者连锁经营方式的大规模引入及广泛流行,也是零售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一个诱因。

长期以来小、散、乱、差的竞争格局导致零售市场中的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零售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无益于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也无益于整个零售行业的发展,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而我国零售业目前无论是规模还是集中程度与合理的市场结构都相差悬殊,因此作为一种趋势,零售企业的规模仍将继续增大,零售市场的集中度必将进一步提高。

外资的大量涌入,高投入、掠夺性布局及其迅速壮大,显示出了对零售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威胁,也在客观上刺激和加速了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化整合及行业集中程度的提高,唯有自我发展壮大,方可应对外资在各方面的大冲击,保护本国零售企业的市场地位。

从现状来看,外资掠夺性战略布局阶段初步完成,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增店扩容时期,尤其是零售业全面对外资开放,限制进一步放宽后,外商投资将会更加自由,领域也将更加深入,这些因素决定着外商规模必将随之增大,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提高。在近5—10年内,外商投资的商业企业在规模上将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上。

我国零售市场业态与规模格局的政策选择

业态政策选择

通过对我国零售业主要业态现状的研究,我国零售市场要想成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改革以百货为主的原有传统业态,对不适合当前消费需求的业态形式进行现代化改造。当前百货店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已明显落后于其它业态,因此应对百货店在数量上加以控制,在其功能上加以改革。

大力发展适合当前市场环境及消费需求的业态形式,如超市、专业店和购物中心等,制定相关政策,降低区域性政策壁垒,加速连锁经营的拓展,使其合理、健康、有序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状况进行创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业态,例如在大中城市的居民区附近,发展小规模超市与杂货店相结合并带有一定便民服务项目的类似便利店性质的业态;在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小型折扣商店等。

规模政策选择

鼓励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政府应在适度规模的原则下,以市场为导向,采取税收、金融等支持手段,积极推进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促进零售企业间的资产重组,打破体制的限制,通过政府制定和实施零售企业联合政策,通过组建跨地区、跨部门的零售企业大集团,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制定有关政策,打破地区封锁,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组织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促进企业间的跨地区重组,例如建立统一法规,解决企业跨地区跨省市开店在工商登记、税务交纳等营业正常开放环节等方面的问题。

先本土化再国际化本土化和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本土化,国际化就无从谈起,成功的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前提,本土化竞争程度和竞争优势决定着国际化进程和竞争实力;反之,如果没有国际化理念和标准管理下的产品或服务作支撑,本土化也就失去了根本。对于我国零售业跨地区的重组和整合应首先侧重于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企业规模,提升自身竞争力,培养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为进军国际市场积蓄力量。

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合理的市场竞争格局必然是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中小商业企业为主体的相互竞争、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塔形结构。中小企业通过细分市场及合理定位,在维持自身生存的基础上有利于填补相对于大企业存在的需求空白,对于满足多样化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存在,中小商业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福利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对中小企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扶持发展零售市场中由于规模原因和地位原因而处于劣势的、对维持行业竞争又十分必要的中小企业。在大力推进中小连锁企业整合、提升竞争力的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维护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使中小企业免受大企业集团的恶意侵害,为其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中国社会科学院“流通创新理论与对策研究”课题组.业态变迁学说及其促进我国流通创新的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2003(1)

3.郭冬乐.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J].商业经济文荟,2002(6)

规模格局范文篇2

关键词:零售市场业态格局规模格局政策选择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的改革及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中央及地方政府也扩大了招商引资规模。外资的引入,加剧了零售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在加速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同时,对我国目前的零售业态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增加了零售业未来发展局面的不确定性。当前,在外资零售业的影响下,超市(含便利店)、专业(卖)店、购物中心等新业态相互角逐,并不断蚕食着传统百货业的原有领地,其中超市(含便利店)发展最为迅猛;整体而言,我国零售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商业战略重组和整合虽如火如荼,一些大型商业企业集团相继出现,原有市场格局亦渐趋紧凑,但从规模角度看与国外零售巨头仍不可同日而语,而且集中度仍然较低。

我国零售市场业态格局与规模格局

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现状

本文就百货商店、连锁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便利店和购物中心这六类主要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的现状作出分析。

百货商店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各自的进货、管理、运营的零售业态。目前,中国百货商场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和向新业态延伸的特点。从市场形式看,百货商场表现为如下现状:

经济效益日益下滑。虽然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确呈下降态势,企业的效益增长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同业过度扩张竞争。从2005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水平。市场缺乏特点,消费需求明显断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基本饱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加之居民购买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费需求在近几年内将会逐渐减弱。因此,消费品市场难以出现热点商品。

连锁超级市场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生鲜商品、食品等大众化实用品、向顾客提供日常必需品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在百货商场扩张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连锁超市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具备竞争力的大型连锁超市将成为下一轮发展热点:

中国连锁超市已成为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

竞争激烈,连锁超市进入整合时期。同国外的连锁超市公司相比,中国的连锁超市规模明显偏小。目前连锁超市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是对国有网点进行连锁化改造和通过租赁、购买、新建网点等方式扩张,这些都属于单一资本的扩张,要想扩大企业规模,建造内资连锁超市的“航空母舰”,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和加盟等多种形式,突破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才能真正形成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

外资进入速度加快。国外著名的超市集团公司看好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发展潜力,纷纷抢滩中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已经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而且拟定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

仓储式商场指在大型综合超市经营的商品基础上,筛选大众化实用品销售,并实行储销一体,以提供有限服务和低价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采取自选方式销售的零售业态。

由于国外大型著名仓储式商场纷纷进驻我国市场,不仅对国内仓储式商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剧了仓储商场之间的竞争,我国仓储式商场逐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运作使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新经营理念的引入,使我国仓储式商场的优势较为明显:仓储式商场一般都实行私人商场,即PB(PRIVATEBRAND)战略。零售企业自己筹划开发并贴有本公司特定商标的商品。仓储式商场定位于中低档次。中国目前仍有60%—70%消费者消费水平较低,因而仓储式商场的定位仍适应当前消费状况,再加上商场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因而颇受欢迎。自主的购物形式。消费者购买的自主心理日益增强,对营业员的依赖性减弱,而仓储式商场已适应了这种心理。仓储式商场实行会员制,把一些收入较高、消费量较大但同时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消费者吸收为自己的会员,并对其大量消费进行奖励,从而成为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实行会员制也便于商家进行市场分析,确定消费趋向,以便制定出各种营销策略。经营管理机构精简、高效。

专业店指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并且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和提供适当售后服务的零售业态。专业店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发展迅速,总量大幅度增加;专业细分化;经营形式多样化。专业店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一些大城市发展异常迅猛,逐渐成为与综合百货商场、超市并驾齐驱的一种商业业态。这些专业店以相对价格较低、专业服务、连锁经营等优势,迅速分割了原有大型百货商店的市场份额,但其发展同样面临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经营规模限制等问题。

便利店指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便利店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需要,是我国零售业态中较有发展潜力的一种,估计今后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

购物中心近几年,购物中心在全国大城市处于兴建中,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不等,全国正在兴建的约有200处左右,基本上是以娱乐、餐饮、服务、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购物场所。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业态,电视购物、邮购等作为新兴的商贸形式,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零售企业规模格局

我国目前零售企业规模竞争格局表现为:首先,企业规模化趋势逐渐明显,产业集中程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零售企业间并购进程加快,集团规模增大,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并且零售业向超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开始加速。其次,外商企业占有相当优势,增长也十分迅速。2004年我国零售业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数264家,分店2200多个,比上一年增长了89%;2004年零售企业前30名中国内企业销售额增幅为17.8%,而外商企业为21.6%,销售额占零售企业30强销售总额比例为20.8%,优势较为明显。通过对上述零售企业规模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基于物流、营销以及客服等方面的规模经济对处于流通末端的零售业来说至关重要。作为零售市场自身结构优化的趋势,零售企业必然走向大规模与集团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再者连锁经营方式的大规模引入及广泛流行,也是零售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一个诱因。

长期以来小、散、乱、差的竞争格局导致零售市场中的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零售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无益于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也无益于整个零售行业的发展,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而我国零售业目前无论是规模还是集中程度与合理的市场结构都相差悬殊,因此作为一种趋势,零售企业的规模仍将继续增大,零售市场的集中度必将进一步提高。

外资的大量涌入,高投入、掠夺性布局及其迅速壮大,显示出了对零售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威胁,也在客观上刺激和加速了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化整合及行业集中程度的提高,唯有自我发展壮大,方可应对外资在各方面的大冲击,保护本国零售企业的市场地位。

从现状来看,外资掠夺性战略布局阶段初步完成,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增店扩容时期,尤其是零售业全面对外资开放,限制进一步放宽后,外商投资将会更加自由,领域也将更加深入,这些因素决定着外商规模必将随之增大,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提高。在近5—10年内,外商投资的商业企业在规模上将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上。

我国零售市场业态与规模格局的政策选择

业态政策选择

通过对我国零售业主要业态现状的研究,我国零售市场要想成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改革以百货为主的原有传统业态,对不适合当前消费需求的业态形式进行现代化改造。当前百货店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已明显落后于其它业态,因此应对百货店在数量上加以控制,在其功能上加以改革。

大力发展适合当前市场环境及消费需求的业态形式,如超市、专业店和购物中心等,制定相关政策,降低区域性政策壁垒,加速连锁经营的拓展,使其合理、健康、有序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状况进行创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业态,例如在大中城市的居民区附近,发展小规模超市与杂货店相结合并带有一定便民服务项目的类似便利店性质的业态;在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小型折扣商店等。

规模政策选择

鼓励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政府应在适度规模的原则下,以市场为导向,采取税收、金融等支持手段,积极推进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促进零售企业间的资产重组,打破体制的限制,通过政府制定和实施零售企业联合政策,通过组建跨地区、跨部门的零售企业大集团,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制定有关政策,打破地区封锁,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组织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促进企业间的跨地区重组,例如建立统一法规,解决企业跨地区跨省市开店在工商登记、税务交纳等营业正常开放环节等方面的问题。

先本土化再国际化本土化和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本土化,国际化就无从谈起,成功的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前提,本土化竞争程度和竞争优势决定着国际化进程和竞争实力;反之,如果没有国际化理念和标准管理下的产品或服务作支撑,本土化也就失去了根本。对于我国零售业跨地区的重组和整合应首先侧重于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企业规模,提升自身竞争力,培养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为进军国际市场积蓄力量。

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合理的市场竞争格局必然是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中小商业企业为主体的相互竞争、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塔形结构。中小企业通过细分市场及合理定位,在维持自身生存的基础上有利于填补相对于大企业存在的需求空白,对于满足多样化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存在,中小商业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福利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对中小企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扶持发展零售市场中由于规模原因和地位原因而处于劣势的、对维持行业竞争又十分必要的中小企业。在大力推进中小连锁企业整合、提升竞争力的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维护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使中小企业免受大企业集团的恶意侵害,为其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中国社会科学院“流通创新理论与对策研究”课题组.业态变迁学说及其促进我国流通创新的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2003(1)

3.郭冬乐.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J].商业经济文荟,2002(6)

规模格局范文篇3

关键词:零售市场业态格局规模格局政策选择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的改革及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中央及地方政府也扩大了招商引资规模。外资的引入,加剧了零售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在加速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同时,对我国目前的零售业态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增加了零售业未来发展局面的不确定性。当前,在外资零售业的影响下,超市(含便利店)、专业(卖)店、购物中心等新业态相互角逐,并不断蚕食着传统百货业的原有领地,其中超市(含便利店)发展最为迅猛;整体而言,我国零售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商业战略重组和整合虽如火如荼,一些大型商业企业集团相继出现,原有市场格局亦渐趋紧凑,但从规模角度看与国外零售巨头仍不可同日而语,而且集中度仍然较低。

我国零售市场业态格局与规模格局

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现状

本文就百货商店、连锁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便利店和购物中心这六类主要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的现状作出分析。

百货商店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各自的进货、管理、运营的零售业态。目前,中国百货商场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和向新业态延伸的特点。从市场形式看,百货商场表现为如下现状:

经济效益日益下滑。虽然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确呈下降态势,企业的效益增长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同业过度扩张竞争。从2005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水平。市场缺乏特点,消费需求明显断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基本饱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加之居民购买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费需求在近几年内将会逐渐减弱。因此,消费品市场难以出现热点商品。

连锁超级市场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生鲜商品、食品等大众化实用品、向顾客提供日常必需品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在百货商场扩张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连锁超市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具备竞争力的大型连锁超市将成为下一轮发展热点:

中国连锁超市已成为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

竞争激烈,连锁超市进入整合时期。同国外的连锁超市公司相比,中国的连锁超市规模明显偏小。目前连锁超市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是对国有网点进行连锁化改造和通过租赁、购买、新建网点等方式扩张,这些都属于单一资本的扩张,要想扩大企业规模,建造内资连锁超市的“航空母舰”,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和加盟等多种形式,突破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才能真正形成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

外资进入速度加快。国外著名的超市集团公司看好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发展潜力,纷纷抢滩中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已经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而且拟定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

仓储式商场指在大型综合超市经营的商品基础上,筛选大众化实用品销售,并实行储销一体,以提供有限服务和低价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采取自选方式销售的零售业态。

由于国外大型著名仓储式商场纷纷进驻我国市场,不仅对国内仓储式商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剧了仓储商场之间的竞争,我国仓储式商场逐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运作使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新经营理念的引入,使我国仓储式商场的优势较为明显:仓储式商场一般都实行私人商场,即PB(PRIVATEBRAND)战略。零售企业自己筹划开发并贴有本公司特定商标的商品。仓储式商场定位于中低档次。中国目前仍有60%—70%消费者消费水平较低,因而仓储式商场的定位仍适应当前消费状况,再加上商场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因而颇受欢迎。自主的购物形式。消费者购买的自主心理日益增强,对营业员的依赖性减弱,而仓储式商场已适应了这种心理。仓储式商场实行会员制,把一些收入较高、消费量较大但同时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消费者吸收为自己的会员,并对其大量消费进行奖励,从而成为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实行会员制也便于商家进行市场分析,确定消费趋向,以便制定出各种营销策略。经营管理机构精简、高效。

专业店指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并且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和提供适当售后服务的零售业态。专业店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发展迅速,总量大幅度增加;专业细分化;经营形式多样化。专业店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一些大城市发展异常迅猛,逐渐成为与综合百货商场、超市并驾齐驱的一种商业业态。这些专业店以相对价格较低、专业服务、连锁经营等优势,迅速分割了原有大型百货商店的市场份额,但其发展同样面临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经营规模限制等问题。

便利店指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便利店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需要,是我国零售业态中较有发展潜力的一种,估计今后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

购物中心近几年,购物中心在全国大城市处于兴建中,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不等,全国正在兴建的约有200处左右,基本上是以娱乐、餐饮、服务、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购物场所。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业态,电视购物、邮购等作为新兴的商贸形式,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零售企业规模格局

我国目前零售企业规模竞争格局表现为:首先,企业规模化趋势逐渐明显,产业集中程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零售企业间并购进程加快,集团规模增大,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并且零售业向超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开始加速。其次,外商企业占有相当优势,增长也十分迅速。2004年我国零售业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数264家,分店2200多个,比上一年增长了89%;2004年零售企业前30名中国内企业销售额增幅为17.8%,而外商企业为21.6%,销售额占零售企业30强销售总额比例为20.8%,优势较为明显。通过对上述零售企业规模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基于物流、营销以及客服等方面的规模经济对处于流通末端的零售业来说至关重要。作为零售市场自身结构优化的趋势,零售企业必然走向大规模与集团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再者连锁经营方式的大规模引入及广泛流行,也是零售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一个诱因。

长期以来小、散、乱、差的竞争格局导致零售市场中的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零售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无益于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也无益于整个零售行业的发展,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而我国零售业目前无论是规模还是集中程度与合理的市场结构都相差悬殊,因此作为一种趋势,零售企业的规模仍将继续增大,零售市场的集中度必将进一步提高。

外资的大量涌入,高投入、掠夺性布局及其迅速壮大,显示出了对零售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威胁,也在客观上刺激和加速了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化整合及行业集中程度的提高,唯有自我发展壮大,方可应对外资在各方面的大冲击,保护本国零售企业的市场地位。

从现状来看,外资掠夺性战略布局阶段初步完成,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增店扩容时期,尤其是零售业全面对外资开放,限制进一步放宽后,外商投资将会更加自由,领域也将更加深入,这些因素决定着外商规模必将随之增大,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提高。在近5—10年内,外商投资的商业企业在规模上将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上。

我国零售市场业态与规模格局的政策选择

业态政策选择

通过对我国零售业主要业态现状的研究,我国零售市场要想成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改革以百货为主的原有传统业态,对不适合当前消费需求的业态形式进行现代化改造。当前百货店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已明显落后于其它业态,因此应对百货店在数量上加以控制,在其功能上加以改革。

大力发展适合当前市场环境及消费需求的业态形式,如超市、专业店和购物中心等,制定相关政策,降低区域性政策壁垒,加速连锁经营的拓展,使其合理、健康、有序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状况进行创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业态,例如在大中城市的居民区附近,发展小规模超市与杂货店相结合并带有一定便民服务项目的类似便利店性质的业态;在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小型折扣商店等。

规模政策选择

鼓励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政府应在适度规模的原则下,以市场为导向,采取税收、金融等支持手段,积极推进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促进零售企业间的资产重组,打破体制的限制,通过政府制定和实施零售企业联合政策,通过组建跨地区、跨部门的零售企业大集团,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制定有关政策,打破地区封锁,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组织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促进企业间的跨地区重组,例如建立统一法规,解决企业跨地区跨省市开店在工商登记、税务交纳等营业正常开放环节等方面的问题。

先本土化再国际化本土化和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本土化,国际化就无从谈起,成功的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前提,本土化竞争程度和竞争优势决定着国际化进程和竞争实力;反之,如果没有国际化理念和标准管理下的产品或服务作支撑,本土化也就失去了根本。对于我国零售业跨地区的重组和整合应首先侧重于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企业规模,提升自身竞争力,培养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为进军国际市场积蓄力量。

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合理的市场竞争格局必然是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中小商业企业为主体的相互竞争、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塔形结构。中小企业通过细分市场及合理定位,在维持自身生存的基础上有利于填补相对于大企业存在的需求空白,对于满足多样化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存在,中小商业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福利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对中小企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扶持发展零售市场中由于规模原因和地位原因而处于劣势的、对维持行业竞争又十分必要的中小企业。在大力推进中小连锁企业整合、提升竞争力的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维护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使中小企业免受大企业集团的恶意侵害,为其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中国社会科学院“流通创新理论与对策研究”课题组.业态变迁学说及其促进我国流通创新的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2003(1)

3.郭冬乐.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J].商业经济文荟,2002(6)

规模格局范文篇4

第一,充分认识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国土辽阔,但近1/3的国土属于难以开发利用、不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空间。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宝贵的国土空间。从现实情况看,大量不合理的无序开发行为和生产活动,使宝贵的国土空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保护。许多地区经济的集中程度与资源分布不一致,使我国大规模长距离跨区域运输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大规模的建设和近3亿农村人口将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对土地等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必然加大,需要处理好十分有限的国土空间与日益扩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使有限的国土空间发挥更大的承载能力。因此,无论从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还是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看,都要把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提到重要战略地位。

第二,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着眼于长远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要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确定各类型区域发展方向定位,规范开发秩序,管制开发强度,引导人口与经济在国土空间的合理均衡分布,引导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引导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实施以功能区为主的国土规划,关键要有相应的政策体系支持。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政策;按主体功能区与产业领域相结合的投资政策;引导各类功能区发展相应产业的产业政策;对不同类型功能区实行的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引导人口与资金等生产要素同向流动的人口管理政策;适应不同功能区环境承载能力的环境政策;适应不同功能定位的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办法。

规模格局范文篇5

关键词:收入分配;格局演变;阶层;人口比重

收入分配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居民收入分配既是生产和劳动的结果,又是交换和消费的前提,其承上启下的重要性不仅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之一,而且对于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各个阶层又发生了哪些分化与重组,谁将成为未来的中产阶层?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论文。

一、文献评述

国内外关于居民分配格局的文献对于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首先来看格局研究对象。收入分配领域对于格局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企业和个人收入分配格局,二是地区、行业、城乡收入分配格局,Ⅲ三是收入水平与人口比重格局。国内外大量文献重点研究前两者格局,而对于最后一种格局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重点研究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与人口比重格局。对于这一格局的研究,国内只有少数学者针对居民收入分布进行了统计研究,但对数据要求过高,以至于每一年的格局刻画都需要大规模的调查数据支撑,这样既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又难以进行不同阶段格局演变的对比研究。故此,本文采用新的刻画方法进行探究。

有关阶级和阶层的研究。马克思依据资产的有无将人类划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中国改革开放前依据政治身份的不同,在农村划分了雇农、贫农、下中农、中农、富农和地主;在城市划分了工人、职员、工商业兼地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和反革命分子等。改革开放后,中国分化出新的阶层,朱光磊(2001)、杨继绳(2006)、阎志民(2002)、吴波现(2004)和李拓(2002)等人依据职业和行业的不同,分别列出了十来种不同的阶层,并分析了各个阶层的构成和特征等。但未能将各个阶层的规模和收入水平整合为一体,进行阶层格局变动分析。

有关中产阶层划分的研究。阶层划分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经济收入划分,二是消费分层,三是职业决定,四是社会经济地位量表,五是主观认同,六是综合判定,七是贫困线和净财富综合确定。”中产阶层必然具有其相应的消费水平、生活方式、财产积累程度、拥有各种要素的能力,甚至思想观念。但这些都是派生的结果,只有收入水平才是综合性、根本性的指标,是划分中产阶层的决定性条件。故此,本文按照经济收入划分,划分标准则依据世界银行和发改委给出的数据。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很少有学者针对中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和人口比重这一基本格局进行系统的刻画研究,更少有人对格局的变迁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格局变迁与阶层变动的结合分析,则属空白。本文将在这些方面进行初步的尝试。

二、研究思路

基于对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相关文献的梳理,通过对《中国统计年鉴》居民收入分配数据的整合处理,绘制出以3000元(人民币)为组距,从1956年到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图样。同时,为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可观测性,按照人均GDP递增的原则选择上海1996-2008年数据为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富裕阶段的后续替代样本,绘制出其格局图,进而构成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连续变动的全部影像。除此之外,还根据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规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6-1977年):收入差距减小,收入水平降低;第二阶段(1978-2005年):收入差距拉大,收入水平提升;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收入水平增加,中产阶层扩大。

为了进行阶层变动分析,本文选出16个社会群体,经过搜集、整理,匡算出以阶层为主体的收入分配格局,即各个阶层的收入水平①一与人口比重的对应关系。进而通过对比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从阶层视角,剖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两次变迁过程中阶层的分化、重组与变动。在此基础上,估测出现阶段和未来中国下产阶层、中产阶层和上产阶层的构成和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加速推进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迁的政策建议。

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阶段划分与中产阶层的界定

课题组对于新中国60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刻画,根据格局的不同结构,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6-1977年):收入差距减小,收入水平降低。与该阶段相对应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由明显的“点横结构”演变成为“条形结构”。第二阶段(1978-2005):收入差距拉大,收入水平提升。屿该阶段相匹配的收入分配格局如图1所示。

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由“点横结构”,经历“条形结构”、“金字塔绢构”、“倒钻石结构”、“菱形结构”,最终演化为“橄榄型结构”。其演变的规律是:占据人口比重的最大层由下到上逐层推进,该层之下各层的人口比重逐步减少,呈现递减形式,该层之上各层人口比重也逐步缩小,呈现递减形式,最终演化为“橄榄型结构”。

国内外不同学者和组织对于上、中、下三个阶层的划分各不相同。2002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中产阶层的人均GDP下限为3470美元,上限为8000美元。中国统计局经过三重换算(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之间的换算,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换算,购买力评价标准换算)后,认为中国中产阶层家庭年人均收入下限约为14500元(人民币,下同),上限为35000元。上述数据经过物价调整(2002—2007年)和家庭平均人口(2002年)折算后,2002年中产阶层家庭年均收入的下限和上限分别为61152元和147608元,约等于60000元和150000元。在农村,家庭年收入达30000元就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而在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达到60000元也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综合城市和农村,中产阶层家庭年收入在60000元和150000元之间与现实比较吻合。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6)公布的数据,认为中产阶层下限为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结合统计局和发改委数据,本文界定中产阶层为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5000元~35000元的人群,低于14500元的人群为下产阶层,高于35000元的人群为上产阶层。

四、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的刻画

为进行阶层变动分析,本文选出公务员、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白领工人、国有企业职工、城镇集体职工、其他企业职工、民营企业职工、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军人、农民工、农民、离退休人员、自由职业者和失业、半失业共16个阶层进行分析。经过搜集、整理及对个别数据的匡算,本文得出了以阶层为主体的收入分布,即各个阶层的收入水平与人口比重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五、阶层变动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由点横结构演变为金字塔结构,又进一步演变为倒钻石结构。为便于比较分析,我们同时给出2003、2005和2007年基于等分数据测度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如表3所示。

对比表3和表2,我们发现,2003、2005和2007年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和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两方面差别。一是计算结果,即阶层格局和居民格局各个层次的人口比重不同;二是断层情况,居民格局的人口比重层层有数据,而阶层格局的个别层次没有数据。对于这些差别,我们认为是合理的,因为两种格局的计算方法和原始数据是不同的,居民格局的人口比重采用的是区间估测,而阶层格局的人口比重则采用点估计,故此产生上述两方面区别。

然而,即使存在区别,我们还是发现了它们的内在一致性,即格局整体走势相同:人口比重最多的一层都是3000元-6000元的人群,且由最多层向两端的变化基本上都呈递减的趋势。这种一致性不仅再次论证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结构的正确性,而且也为格局变动的阶层分析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三大主要群体,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大约占总人口的95%,收入基本都处于3000元以下,只有少数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收入处于3000元~6000元。居民收入较为平均,不分下产阶层、中产阶层和上产阶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政治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分化与重组,由表3可知,农民阶级分化出农民工、私营企业员工、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及私营企业主等阶层;工人阶级分化为部分白领工人、个体劳动者、国有企业职工、其他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民营企业职工、城镇集体职工和企业经营者等主要阶层;知识分子则发展为企业经营者、自由职业者、公务员和部分白领工人。各个阶层的收入和规模如表l所示。而这正是第一次格局变迁的结果。

从2003年到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再次发生变化,即次底层人口比重超出最底层人口比重。从阶层角度来看,由表1可知,2003年,最底层包括农民、农民工、失业和半失业三个阶层,次底层包括乡镇企业职工和军人;2005和2007年,最底层包括农民、失业和半失业两个阶层,次底层主要包括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和军人。在军人数量不变甚至是减少的情况下,正是由于农民工数量和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民的分化与提升,实现了格局的质变。除此之外,不难发现,2003-2007年格局中,农民,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和民营企业职工都处于较低收入的分层中,其中,民营企业职工和乡镇企业职工分列倒数第四层和倒数第三层,他们早在2003年之前就实现了收入的增长和阶层分化。由此可见,这两个阶层是早期从农民中分化出来的,他们为格局的变化进行了前期的量变准备,对格局的演变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按照中产阶层的划分标准,2003年失业半失业、农民、乡镇企业、乡镇企业职工、民营企业职工、城镇集体职工、离退休人员、军人、其他企业职工和国有企业职工10个阶层属于下产阶层,个体劳动者、白领工人和公务员三个阶层属于中产阶层;上产阶层则由自由职业者、企业经营者和私营企业主三个阶层构成。2007年失业半失业、农民、乡镇企业、乡镇企业职工、民营企业职工、城镇集体职工、军人和离退休人员八个阶层属于下产阶层;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和白领工人四个阶层属于中产阶层;上产阶层由公务员、自由职业者、企业经营者和私营企业主四个阶层构成。第二次格局变迁过程中,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先后进人中产阶层范畴,公务员则进入上产阶层。其他企业职工多为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员工,外资企业的薪酬明显高于国内同类行业员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竞争行业多转化为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则主要属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且多为垄断行业,而垄断行业员工的薪酬在现实中的确较高;个体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凭借劳动报酬和资本收益,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基于以上原因,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过渡到中产阶层。公务员不仅获得正常收入,还可以凭借手中特权取得灰色收入,即使不是高级公务员,他们也可以获得很多福利和各种社会保障,还可以依靠人脉关系享受非常待遇,故此中国的公务员阶层已经进入到上产阶层。公务员之家

按照表2的结果予以统计,发现2003年下产阶层、中产阶层和上产阶层的比重为83.32:13.27:3.41,2005年为75.41:20.67:3.91,2007年为67.24:28.18:4.58。下产阶层的人口比重在减少,中产阶层和上产阶层在增加。进一步深入观察可以猜测,今后中国的城镇集体职工和民营企业职工可能会逐步进入到中产阶层,而个体劳动者和白领工人可能会进入到上产阶层。但这仅仅是数据上的增长可能,现实中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经历两次重大变迁。第一次变革使得中国社会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三大主要群体发生了分化;第二次变革促进了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民营企业职工阶层的数量和收入的逐步增加,尤其以农民工的分化临界质变为特征,促使次底层人口比重超出最底层人口比重,实现格局的重大演变。更重要的是,第二次格局变迁过程中,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先后进入中产阶层范畴,公务员则进入上产阶层。现阶段,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和白领工人四个阶层属于中产阶层;上产阶层由公务员、自由职业者、企业经营者和私营企业主四个阶层构成。

总理在2010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中国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加快阶层重组与变动,扩大中产阶层,一方面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主要通过市场竞争获得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实现社会流动。但在市场之外,还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建立一些必要的配套体制,促进和规范社会流动,实现并加速格局变迁。具体举措有:一是加强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体制,使得所有的子女都能够接受优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二是放松户籍制度管理,建立人事和档案管理新体制,使每个人成为自由的、独立的和靠能力素质立足的社会人;三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降低农民流动成本,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并建立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专业培训体系;四是推进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一个保障水平虽低但覆盖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

另一方面是调节各个阶层的收入。格局变迁过程中,有些阶层跃动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产业(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依靠勤劳和才能致富,对于这些阶层,政府应积极鼓励,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他们的收入。个体劳动者、企业经营者和私营企业主是依据要素占有和机遇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异,政策上应作适当调节,但不宜作抹平处理,创造条件让更多民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以垄断为主的国有企业,是由于体制性“明规则”、“潜规则”不周全、不合理造成的收入差异,政府在明确有所调节、有所抑制的同时,关键是以政策和制度建设推动深化改革、机制转变追求制度合理化、规范化,限制垄断性收入。部分公务员违法乱纪的“黑色收入”,政府必须坚决取缔、惩处,并注重从源头上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以消除违法乱纪、腐败行径的滋生土壤与条件,坚决打击非法收入。农民收入低微,政府应加大农业财政支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提高农村居民纯收入。

注释:

1各阶层收入水平均为家庭年人均收入,如果参考文献中是月收入,则首先将月收入乘以12得出年收入,再由年收入除以赡养系数,最后通过物价指数调整得出家庭年人均收入。

2为便于纵向比较,本文将《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的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指数进行换算,统一为2007年物价指数。

3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反映的是不同收入水平下各个层级的人口比重变化关系。本文纵轴为以3000元,人年的人民币为组距的收入水平,横轴为左右对称的人口比重,各层级总人口比重为该层正向人口比重加上它的镜面反射,即2倍关系。

4由于篇幅限制,部分图表省去,此处仅选择代表性的年份以示全貌。

5具体参见蔡静诚,对中国中产阶层的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进一步扩大中产阶层比重[J]_红旗文稿,2006,(12)。

7公务员包括国家机关干部、党派干部、军队干部、公有或集体企业管理干部、事业单位干部、社会政治团体与群众团体干部。其收入和规模参见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6-140页。

8根据企业经营者在中国各类所有制企业任职的实际情况,企业经营者主要包括董事长、董事、党组书记、首席执行官、总裁和总经理等职位,其收入和规模参见朱光磊(2007)第394-411页。

9私营企业主就是私营企业的投资者和所有者,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已经注册私营企业的人员。二是戴“红帽子”的假集体企业负责人,三是戴“小帽子”的个体工商大户。其规模参见朱光磊(2007)第352—353页。其收人参见中国私有企业研究课题组、2004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N],中国工商时报。2005-02-03。

10白领工人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文事管理人员、办事人员和医生、教师及其售货员,其收入参见黄永杰,中国白领阶层收入大改观,继续教育与人事[J],2002,(9):30-32;规模参见朱光磊(2007)第68-80页。

11其他企业包括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内资、港澳台投资单位和外商投资单位。

12胡小燕,浅论民营外贸企业用人与工资策略[J]经济师,2006,(1)。

13国有企业职工、城镇集体职工、其他企业职工、民营企业职工、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民的规模和收入参见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14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人经营、合伙经营和雇工经营,其收入和规模参见朱光磊(2007)第312-317页。

15军人收入和规模参见朱光磊(2007)第415-433页。

16农民工收入和规模参见朱光磊(2007)第285-288页。

17退休人员包括离休人员、退休人员和退职人员,其收入和规模参见朱光磊(2007)第89-97页。

18自由职业者包括自由撰稿人、自由经济咨询职业者、自由文体工作者、自由承包者和自由高科技信息技术工作者,其收入和规模参见朱光磊(2007)第422-482页。

19失业和半失业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失业人员、待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大学生不包括在内。中国官方统计城镇失业率为4.2%左右,年收入在3000元以内。20上述阶层不包括社会有害群体(如女,吸毒者和社会犯罪组织),社会休闲人士,游民、乞丐、未成年的学生、子女和部分农民作为家庭赡养对象通过赡养系数调整到各个阶层之中,赡养系数为各年家庭平均人口的一半(假设一家两口工作),家庭平均人口数参见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53。

[2]钟茂初,宋树仁,许海平,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刻画及其“倒钻石型”现状[J],经济体制改革,2010,(1)。

[3]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杨继绳,中国各阶层的分析[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31。

[5]阎志民,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6]吴波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李拓,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8]钟茂初,宋树仁,许海平,中产阶层的定量界定及其中国收入分配格局演进趋势[J]未来与发展,2010,(2)。

[9]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钟茂初,宋树仁,孔元,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测度及其演进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0,(2)。

[11]宋树仁,李玲,梅立群,中国居民基尼系数的测度与计量[J]统计与管理,2010,(6):50-51。

[12]王展祥,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农村建设[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5):58-62。

规模格局范文篇6

美国同世界经济增发波动一致,美国的经济的波动更大于世界的波动,说明美国相比其他国际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大。美国GDP在08年第4季度陡然下降,落至一7.8%的最低点,金融危机过后,政府纷纷出来一系列救市措施,在的年1季度GDP开始回升,09年第3季度才开始正增长,但整个后危机时代美国印P的增长都呈现出波动的不稳定性。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以及美国经济的疲软都对世界贸易格局产生极大的影响。发达国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出口目的地,美国更是突出,在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的整体衰退,i日之展中国家不得不采取措施扩大内需加强南南合作。美国为振兴国家经济也将扩大出口,而相比发达国家,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将更有潜勺。

二、后危机时代贸易格局的变化

1.后危机时代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疲软,货物和服务国际贸易尚未恢复到危机前年份的快速增长状态。在经历了2008一2009年的急剧下跌和2010年的快速回升之后,货物贸易量在2011年仅上升5%,2012年上升不到2%,在这方面,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情况相似。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只有美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持正增长,然而2013年,这种增长似乎开始放缓。2008一2009年的危机改变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格局。所有发达区域的进口仍然低于其危机前水平,只有美国得以将其出口增加到了高于其先前(2008年8月)的峰值的水平。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体这一组别的出口要比其危机前峰值高出22%,而其进口方面的相应数字则要比危机前峰值高出26%。不过这些经济体的贸易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慢:在危机前年份,即2002至2007年间,这些经济体的出口量以11.3%的平均年率增长,但在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这一时期,其出口量增长率降到了只有3.5%。同一时期,这些经济体的进口量增长也从12井%降至5.5%。总之,后危机时达国家经济陷人长期衰退,国际贸易也一撅不振,而发展中和转型期经济体虽然表现较好,但脆弱性依然存在。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贸易格局没有改变,但受到削弱。2.后危机时代美国在世界贸易格局的地位。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格局中,所有发达国家里,只有美国一直独秀。无论是危机前还是危机后,美国都一直保持着世界上最大贸易国的地位。如下表所示,德国、中国、英国、日本等危机前后在主要贸易国家的名次上略有起伏,特别是中国,在2010年之后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虽然一直未能超越美国,但不同于之前美国对其他国家遥遥领先的状态,中国在后危机时展迅速,直追美国,成为美国潜在的对手。在后危机时代,美国的对外贸易并没有呈现GDP岁愁似的波动,美国对外出口一直保持稳定的规模,在世界贸易的占比中一直保持着约8%的比例。而进口则受到危机的影响,比起危机前下降了0.01个百分点,在2011年低到了0.12,这与美国政府在危机后的贸易保护政策有关。美国贸易总量在世界的占比中也同样略有下降,从危机前的11%下降到2012的10%,而且2009年到2012年都是10%。所以总的来说金融危机对美国进出口贸易虽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从规模上来讲仍然保持着稳定的量。而美国稳定的贸易规模也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剂。

三、结语

规模格局范文篇7

第一,充分认识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国土辽阔,但近1/3的国土属于难以开发利用、不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空间。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宝贵的国土空间。从现实情况看,大量不合理的无序开发行为和生产活动,使宝贵的国土空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保护。许多地区经济的集中程度与资源分布不一致,使我国大规模长距离跨区域运输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大规模的建设和近3亿农村人口将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对土地等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必然加大,需要处理好十分有限的国土空间与日益扩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使有限的国土空间发挥更大的承载能力。因此,无论从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还是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看,都要把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提到重要战略地位。

第二,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着眼于长远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要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确定各类型区域发展方向定位,规范开发秩序,管制开发强度,引导人口与经济在国土空间的合理均衡分布,引导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引导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实施以功能区为主的国土规划,关键要有相应的政策体系支持。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政策;按主体功能区与产业领域相结合的投资政策;引导各类功能区发展相应产业的产业政策;对不同类型功能区实行的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引导人口与资金等生产要素同向流动的人口管理政策;适应不同功能区环境承载能力的环境政策;适应不同功能定位的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办法。

规模格局范文篇8

论文摘要:随着师范格局的大规模调整,如何实现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凸现出来。本文从教育质童、师资队伍、学校规模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师教育的格局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已开始了由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的跨越。这种变化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显著标志。据研究,当经济和教育发展到以下两个标准时,就会产生高等师范取代中等师范的趋势: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人均GNP700美元左右,二是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第一个标准,第二个标准也基本达到。在这种背景下,师范办学层次的提高,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既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也符合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规律。但随着师范格局的大规模调整,如何实现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又凸现出来。下面,笔者从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学校规模三个方面试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育质且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影响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是各高校对师资培养的规格缺乏统一的标准。以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自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首次开办该专业以来,全国培养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已近20所,但各校至今对该专业的培养规格还未达成一致性的认识,所开课程更是五花八门。这种局面从长远看,必定严重影响师资培养的质量,影响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以社会或大学对课程学术水平的认定为基础具体明确教师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重新确定各级学位标准。各高校也应大力提高综合化核心课程的质量,充实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高等师范原有的教育课程设置比例就已偏低,门类偏少,加之高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成效造成了培养师资的职业素养的贫乏。因此,实现师资培养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还应注重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比例,丰富教育课程的内容,使教育科学这一体现师范性的课程在教师教育中受关注的程度得到较大的改善,最终给予其应有的地位。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除师范院校外,一些综合性大学也承担了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任务。处理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就构成了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学术性和师范性的解决方式决定着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综合性大学,学生的学术性得到了强化,但其师范性却由于办学经验的因素遭到削弱。处理好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关键是要解决师资培养过程中学术专业培训和教育专业培训的顺序安排和结合方式的问题。在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矛盾基本缓和的前提下,可以采取高师与综合性大学合作培养教师的方式,即由高师统筹,由高师和大学共同培训,在高师从事一般文化学科和教育学科的学习并组织教育实习,在大学从事专业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活动,这样培养出的师资必定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的要求。当然,在我国一些综合性大学中包含了由原来的师范院校构成的教育学院(师范学院),还有一些大学成立了“虚拟”的教育学院,这就要充分发挥教育学院的作用,做好师资培养的协调工作,统一组织各类教师技能的培训,统筹安排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把原有的师范院校重视师范性的传统发扬光大。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高等师范院校的规模扩大了,于是扩大招生规模就成了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在扩招的过程中,教育质量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近几年,由于高校持续扩招,也由于师范专业有限的吸引力,除少数重点高师和重点大学师范专业外,师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在同一批次的院校中逐年下降。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进人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长期为补考、淘汰警告所困。大学生学业质量的下降也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正如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所提出的“教育目前正被越来越严重的成绩平庸的状况所侵蚀,它威胁着国家的前途”①。师范院校无限制的扩招和生源质量的下降,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不仅会造成过度教育,使大量的师范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就业岗位,也会使未来教师的质量下降。因此,师范院校的招生尽管己告别了“计划经济”时代,但要实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遵从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在充分市场调研和科学的就业预测的基础上,确定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让最优秀的青年进人师范院校、进人未来教师的职业,这是实现师范院校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二、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和培养对象层次的提高,原有的师资己不适应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师资队伍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原有师范院校教师队伍规格层次的提升。师范院校的教师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热爱教师教育工作,对教师教育的各项工作有着相当的理解与关心;熟悉基础教育,有着较强的对基础教育各科教学指导能力。这种优势也是办好高层次的教师教育所必须的因素。提升原有师资的规格层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以课程建设为切人口,以学科科研为先导,带动和促进教师科研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鼓励青年教师在岗位上提升学历;大胆任用中青年教师,让他们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同时,对那些职称、学历及教学水平等方面难以适应高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师,也应根据他们自身的优势,充实到基础教育等相应的岗位,不仅解决基础教育暂时的短缺,还可以避免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

仅仅依靠原有师资的重组与提高,期望在短期内组建能胜任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校教师群体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必须在“内培”的基础上,做好“外引”工作。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创造良好条件,吸引其他岗位学者到大学任教,不仅仅要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还要以真挚的感情凝聚人,以事业的发展激励人。在人才引进上,不仅要制定完善、优惠的政策,还应根据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对于引进的人才,不能将他们视为装点门面的“花瓶”,而要将他们的高职称、高学历转化为教学优势和科研优势,进而带动教师群体的整体发展。

三、学校规模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学校规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放眼未来,合理规划,处理好过渡与发展的问题。首先要充分利用和妥善处理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对于因师范格局调整已不再适用的资产,应妥善处置,既可用以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也可支援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教育。在此过程中,要避免校产资源的人为“贬值”和流失。最重要的是,调整后的教师教育,应充分考虑其规模的合理性和布局的超前性,使其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相适应。如前所述,教师教育终将纳入高等教育的体系,那些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或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师范院校,只能是发展时期的过渡产物,应尽可能地提高其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过度投资和不必要的二次浪费。而那些最具发展潜力的高等师范院校,在新一轮发展中,则应从宏观和长远利益出发,避免短期行为,这也是减少未来重复投资的重要举措。

师范格局的调整为我国教师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只有处理好在前进和发展中的各类问题,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教育年2月。科学出版社2002

规模格局范文篇9

1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提出的时代背景及深刻内涵

1.1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大变局

1.1.1国内大循环经济下的发展机遇中国的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更加强调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我国在核心技术封锁、信息阻塞的国际技术交流及合作环境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造道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中国的“卡脖子”领域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长期以来,我国受到国际上某些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及各方面的打压,使得我国在许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上的探索十分艰难,如人工智能、芯片制造技术等,但随着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战略的提出,我国会加大对短板领域的政策导向和扶持力度。美国对华为及中兴的制裁和一系列强暴手段让国人清晰地认识到唯有掌握自主研发技术,在所处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并通过纵向延伸整合上下游资源和建立独立完整的产业链,才能保障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在恶劣的环境下发展壮大。双循环战略下,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发展将会得到极大的成长空间,以5G技术和人工智能为核心,连接大数据、云计算,在智能出行、家居、生活、数字经济、智慧医疗及大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2020—2025年,我国5G商用直接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约3.3万亿元[1],间接带动的经济增加值达8.4万亿元;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约10.6万亿元,间接拉动的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这些仅是5G技术的发展可预期实现的效益。此外,还有与5G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这些相关领域的潜力也很大。

1.1.2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下的发展机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中国经济的安全与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一方面,我国规模庞大的市场和处于国际分工上关键节点的位置使得我国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优势;另一方面,我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体系,丰富而充分的生产要素,为我国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庞大的人口总量使得我国拥有体量巨大的消费市场,全面小康社会下中国人民的消费需求和层次会不断提高,需求也会更加多样化,这些条件为世界资本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中国市场是世界上任何时期绝无仅有的。我国的产业链体系是十分完整且成熟的,考虑到交易费用的存在,在我国投入生产,实现产品的价值符合效用最大化的选择。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2020年的出口产品数目众多,有超过8000种产品出口外销,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产业链及出口的优势。此外,国内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国家相对宽松的政策及帮扶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通过贸易自由化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RCEP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既是中国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对内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又是国内国际互促循环的重要环节。

1.1.3不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当代中国面临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和平发展主题下的世界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的躁动因子在危害着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从未止步,但逆全球化的势力和声音越来越强盛,这让全球要素流动、贸易往来、交流合作等受到了极大阻碍。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让世界各国遭受了国内外各种压力与危机,导致许多尖锐问题的出现。中美贸易摩擦这一对中美双方影响极为深远的争端,将给世界政治经济的走势和格局带来极大的影响。

1.1.4国内极具挑战的新征程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迈进,这条路上有数不清的未知和难以想象的曲折。双循环战略是基于中国国情,针对中国未来经济新常态发展提出的新策略,这一策略的贯彻落实将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格局新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针,正确应用这一方针能够有效缓解经济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拓新局面。

1.2大变局下的双循环战略

双循环战略的提出是循序渐进的,双循环战略完全符合中国国情,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基于国际政治经济新形势、新变化做出的正确战略抉择。在新中国成立发展工业化的初期,“一五”计划“一化三改”等重要举措就已经在为构建完整内需体系而铺路。在国民经济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产物资资料极度匮乏的新中国,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工业化是摆脱贫穷的正确抉择。在物资生产资料不断累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时对我国内需体系和国内循环体系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子越迈越大,积极顺应全球化的发展潮流,始终敞开大门,积极发展经济建设。此时,参与国际分工,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我国通过一系列的国际交流合作,在国民经济乃至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实现了飞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国际大循环的思想逐步被提出并接纳。进入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各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通过“十一五”“十二五”等规划,逐步朝着经济新常态的方向发展,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要求,此时国民经济大循环的路径越来越清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际、迈向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起始年,我国对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结合当今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强有力地推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联动循环的双循环发展战略,并对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要求。

2经济思想史视角下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1以内需体系为基础的国内大循环

2.1.1理论基础——大国经济发展理论大国经济发展理论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路径对大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2]。通过斯密经济学范式、马歇尔经济学范式和刘易斯经济学范式分别从经济分工效益、规模经济的竞争优势和经济转型的视角为双循环战略、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提供理论指导。斯密经济学范式认为国家的市场范围、劳动力人口等因素影响到分工的细化、技术的进步及经济的增长;马歇尔范式认为除了市场规模、劳动力人口、生产物资资料外,还有产业的集聚、生产要素的规模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性等都会影响到规模经济,因此引出竞争优势;刘易斯范式从经济二元结构、技术多元结构和产业多元结构等视角分析经济转型。而中国在世界上的众多国家中,具有独特的人口、市场、生产资料等方面的特征,通过以内需为主的双循环战略,可以将中国以庞大的市场规模为基础的经济分工,以多种资源及需求形成的规模效应和二元经济结构、技术及产业结构上的多元化等优势整合交叉,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1.2路径思考——构建结构完整的内需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结构完整的内需体系是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双循环经济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内需体系的建立完善少不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指出了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不足,政府应主动发挥其职能刺激经济,增大国内需求。当代中国的内需十分庞大,这与我国产能过剩、市场饱和的现象形成鲜明的矛盾,进一步提高生产质量和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3]。通过双循环战略实现内需和国际市场的要素流动,刺激国内经济增长的活力,可以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内需体系提供要素支持。创新永远是推动经济增长、技术变革、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手,创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创新永远不会缺席中国当代与未来的经济发展。奥地利学派的熊彼得指出,需要从经济体系内部寻找发展动力源,创新是解释经济发展动态现象的中心概念,同时是一种经济概念。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靠关键要素推动,创新就是其中一个关键因子。高新技术产业及各行各业的创新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实现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面对国外技术垄断及封锁的行为,我国必须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近年来,虽然我国在世界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着“卡脖子”的情况,通过双循环战略,我国将加大对短板行业企业的扶持,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周期的更新速度。

2.2新格局新生态——内循环联动外循环外循环反哺内循环

2.2.1理论基础——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的发展永远脱离不了国家的本土市场,这也是双循环战略背后的理论逻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形成内循环联动国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反哺内循环的新格局新生态,是推动当下及未来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的必然要求。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国内市场的认可和需求是决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基础,一项先进技术的转换落地受到这个时代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因此,产品进入国际流通市场需要以国内市场为支撑。通过国内大循环的内需体系,以国内市场为支撑,能够更好地发展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进出口产业部门与国内产业部门的密切联系,能够使进出口贸易通过资源配置、规模效应、产品核心竞争力效应等途径实现技术创新、外汇创收等目标,更好地服务内需体系和国内大循环。因此,通过国内国际互促循环,实现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联动,可以极大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

2.2.2路径思考——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新常态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的付出是巨大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付出终有回报,我国从探索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进步,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充分证明了我国的改革开放等一系列举措的正确性。从时代特征和对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来看,深化改革开放与实施双循环发展战略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密不可分,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势在必行;而若想高效合理地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就少不了深化改革开放的支持。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下,通过深化改革、双循环战略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将会有效解决内需体系现存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5]。在全球化视角下,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进而使人民生活迈入更高质量的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思想史对古今中外经济学理论及思想的研究不断地深入和丰富,有助于为当今世界许多经济现象和事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借鉴和经验。借鉴西方经济理论中的技术创新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制度演化及变迁理论、区域经济协调思想、市场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相结合的思想等理论及思想,再结合我国“五年计划”、改革开放、新发展要求和经济新常态等经济思想和发展要求,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供给与需求、政府与企业等方面为双循环战略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和建议。中国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构建仍处在初期阶段,双循环战略还需要不断地打磨和积累,通过对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和探索,可以给相应政策和措施提供思想指引和具体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锋.推动5G及相关产业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20(6):23-31.

[2]欧阳峣.大国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J].经济学动态,2012(12):48-53.

[3]石富丽.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域下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J].商展经济,2022(13):14-16.

[4]丁平,张二震.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一个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3(2):166-174.

规模格局范文篇10

1引言

为了贯彻十六大关于经济特区要在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的要求,同时也为了加快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步骤实施,厦门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5月进行新的行政区划调整,设立翔安区。在新修编的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空间拓展时序安排上,翔安区的发展设计是:翔安区作为厦门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辅城,远景发展为城市副中心。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翔安区已进入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区域生态系统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正处在全方位的改造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面临着更多压力和挑战。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是促进翔安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厦门市开拓城市发展空间、建设生态城市的需要,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生态安全格局问题辨识

目前存在的主要威胁翔安区生态安全的问题包括:

首先,林地和农业用地不断减少,使这两种组分所担负的生态功能被削弱。随着城市化过程,自然和农业用地类型向建设用地转移的趋势仍将延续,生态稳定性维护用地总量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区域生态系统就会变成一个稳定性维护机制非常脆弱的系统。

第二,城镇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区域交通系统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线型景观,建成区逐渐连成片,割裂了原有大片的生态空间,导致了区域景观破碎化趋势,影响到了区域生态稳定性。就目前发展趋势看,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干扰改造活动还会继续下去,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区域的植被覆盖度,也使得各自然景观组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受到阻碍,降低自然生态系统对区域生态安全性的维护功能。

第三,养殖业的旧有规模,使得滨海滩涂和浅海水域集中分布区分隔,降低了自然湿地景观的连通性和整体性,显著增加了海岸带生态脆弱性程度。

第四,由于现代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原有的安静的田园气氛被彻底打破。大量土地被开发利用,致使绿色空间不断下降,生物保障能力损失严重,形成了上述各种生态安全问题,再加上各种污染物质的排放,全区环境的舒适性和美学价值已大打折扣。

第五,随着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进行,未来翔安区的经济和社会也会以超常的速度发展,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的改造也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强度和幅度。这会使本区在进行土地开发建设以前缺乏必要的生态可行性论证,建设的同时又大都没有考虑必要的生态恢复和补偿建设,如此的强度和速度致使其对局部生态系统的影响己经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的忍耐限度,使局部的生态系统往往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生态安全性极低。

3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资源基础分析

安全格局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自然本底状况和现状景观组成及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生态景观组分及可利用土地的现状分布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前提。区域的自然骨架包括大的植被地带、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区、水体廊道、小的块状绿地等人为廊道。它们构成了区域性与局部人工环境的保护体系与保护屏障,是区域生态安全的前提条件。

3.1植被带

全区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境内的五块地区,即东北部的溪园内区、大帽山林场区以及东部的白云飞-锄山林区、鸿渐山、香山。但是由于周围地区土地开发活动的蚕食,使得大片的植被区逐渐被道路或城镇建设用地所隔断,呈孤岛状分布。林地的覆盖率偏低,树种单调,林相结构单一,缺乏观赏价值。

3.2土地资源

翔安区仍有大量适建用地可供城市发展,土地的可塑性很大。区内目前仍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农田,其面积占总面积的44%,从空间分布上看,全区农业耕作地的集中分布区已随着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而逐渐缩小。翔安的工业用地分布比较散乱,存在规模小、土地浪费严重的现象。翔安区的滩涂资源丰富,目前有49.73km2,集中分布在翔安区南部,沿着海岸分布大量的养殖池塘,近些年来盐田也不断转为他用。

3.3绿地

城区目前公共绿地严重缺乏,无成规模的社区绿地及街头绿地。

3.4水库坑塘

区内仅有曾溪水库和古宅水库等小型水库,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就近期供水基本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水资源缺乏将成为本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区内散布大大小小的坑塘,也受到人工干扰影响及自然因素影响,不稳定而变化明显。东坑湾已经成为区内最大的人工围堰内湾水域,作为区域开发的重点,应对东坑湾进行大规模的水域环境整治工程。

3.5河流水系

区内较大的河流为九溪,它作为翔安难得的生态开敞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价值。多年来九溪水质污染严重,农业、养殖业等侵占河道现象明显;河流的连续性较差,河流的保护宽度很窄;部分河段被人工固化,水陆交界带的自然生态过程被破坏。

3.6交通道路

交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路网结构不成系统。整个区域的交通道路,仍然在完善建设中。

4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策略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区域生态安全网络的建设过程,加强生态安全关键点和关键地区的建设,在生态节点与节点之间应形成生态走廊,使得一定区域的生态战略点之间保持良好的结构和功能联结,从而为研究区域的城市化过程建立维护城市人居环境、维护景观生态过程安全的有效生态网络。网络通常由廊道、节点、廊道效应区组成。

4.1区域关键地段的辨识和生态建设

所谓关键地段,是指这些维持景观的连续性具有战略意义或者瓶颈作用的景观地段。通过这些关键地段的景观保护和建设,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并使人类为保护生态系统所付出的经济代价降到最低。通过生态健康格局评价,来辨识整个区域的关键区。

4.1.1生态健康关键区

①翔安东北溪园内-大帽山林区、白云飞林场、香山风景旅游区:在这些区域植被集中覆盖区,要严格约束其内部的开发活动,以避免自然植被破坏和损失。

②曾溪水库、古宅水库:它们是翔安区重要的水源地,加大植被覆盖度,发挥涵养水源的作用。

4.1.2生态亚健康关键区

翔安区发展的空间结构为“一心、五片”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十字形”轴线分布的产业空间结构(“一心”指城市中心区,“五片”指新圩农业保护片区、马巷工贸片区、东坑湾高档居住片区、刘五店-澳头港口物流园区、大嶝-莲河对台特色产业园区)。分布格局正好处于目前生态亚健康状态区域。这些生态亚健康状态的点和局部,包括:

①崎头-下潭尾-琼头地段、下后滨,澳头,莲河等滨海岸段:这些岸段目前以水产养殖功能为主,今后应对养殖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规范养殖;局部地段可以用恢复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等植被来改善和恢复岸线的自然属性。

②马巷、新店、大嶝等城市组团。

通过合理的规划手段,约束未来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方向和空间分布,对城市建设区形成良好的分割。尽量利用现有的生态基础建立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带,可以利用人工林地、园地和农田等生态空间构架这样一些组团隔离带。在适合地段引入适量的绿地类型景观。注重居住区和工业园区的绿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景观形象。通过建成区内部的土地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加开放空间和绿地覆盖。要合理选择持久、稳定存在的林种、树种,一般以乡土植被为宜。

4.2生态节点建设

生态节点又称踏脚石(steppingstone),是整个区域生态体系或者景观格局中,一些面积较小但至关重要的区域。这些节点一方面形成区域安全网络的关键保护点,对区域生态安全起着控制点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改善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价值。

①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节点。农业面对快速扩展城区空间的压力,农业土地资源消耗很快。保留一些重要的基本农田,一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再则可与城市绿化隔离带相结合,成为城市绿色的开敞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②东坑湾水域、澳头滩涂节点,这些区域作为重要的湿地鸟类物种栖息地加以保护。

③鳄鱼屿、刘五店海域,作为重要海洋珍稀物种中华白海豚和文昌鱼的栖息地保护区。

④下谭尾、九溪入海口的红树林恢复区,作为重要生态系统恢复区加以保护,防止填海造地等开发活动对其破坏。

⑤区域内面积大于1km2的坑塘水体。

⑥生态廊道网络的节点,主要指生态空间网络系统的交叉点处形成的生态节点,特别是大型立交桥周边地区形成的绿化空间节点,也包括与绿色通道相连的公园、湿地等;

⑦建成区内独立的开敞空间,主要指是一些建成区内集中分布区的大型城市公园或绿化广场。这些节点也是区域生态安全网络建设的有益补充。

区域生态节点的保护和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区域生态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助于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有效地约束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减少局部地段的景观破碎度和城市化速率。

4.3生态廊道的建设

自然生境之间的生态连通性是衡量区域生态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而生态廊道则是实现和维持生态连通性的主要手段。廊道的结构是影响廊道生态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河流廊道还是道路廊道,都应该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植物的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最好是将周围的植物群落引入到廊道结构之中,在树种搭配上乔、灌木结合,使廊道结构趋向于自然状态或者半自然状态。

4.3.1河流廊道的建设

针对九溪展开生态与景观综合整治十分必要,主要措施包括:

①保持河道的自然地貌特征,保护自然形成的浅滩、沼地;

②满足物种栖息地的多样性植被群落;

③水质治理,严格控制河流的水污染;

④建设生态驳岸,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间的交换与调节,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⑤划定河岸两侧100m范围为河流的缓冲区,限制人类活动;河岸两侧30m内的范围作为河流廊道必要保留的宽度,其范围内必须保证良好的植被覆盖度,保持和恢复生态群落的完整性。

4.3.2交通廊道的建设

交通廊道对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者特定区域来说,是一种干扰型的廊道,在廊道设置方面,要有意识地减少这些干扰,尽可能避开生态系统完整且脆弱的区域;尽量避开野生动物的生态廊道,不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在道路两旁建设一定宽度的绿色植被廊道。

4.4区域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及其建设

4.4.1生态网络构架

整体生态空间格局的连续性程度是衡量城市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网络的增加被认为是提升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生态价值较适宜的方法。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和趋势分析基础上,加强生态安全关键点和关键地区的建设,在生态节点与节点之间形成生态纽带,使一定区域的生态战略点之间保持必要的联结,从而形成区域生态安全网络。就翔安区而言,就是利用组团分隔带、山地林地和滨海自然保护区,形成相互联系的生态空间构架,以增强防灾(台风、虫灾)、消除热岛效应、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功能。

因此,合理组合全区现有的以生物生产过程为主的生态系统类型,并结合上述关键点与关键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改造,建设具有区域意义的大型生态轴线,实现对全区现有以及未来城市建成区的有效生态分隔。生态轴线的具体构成如下:

①溪园内-大帽山林场-白云飞轴线;

②澳头-刘五店-鳄鱼屿滨海滩涂轴线;

③小嶝-大嶝-澳头浅海滩涂轴线;

④香山-东坑湾轴线;

⑤九溪及其生态缓冲区轴线。

4.4.2区域生态轴建设

山地林区轴线是生态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对于维护全区生态稳定性具有其他景观类型无法替代的作用。完善林地组分结构和功能,建立未来景观舒适性。增加各生境斑块的完整性和连接度,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并通过溪流廊道和交通廊道,将自然引入城区。

对于滨海滩涂浅海轴线,应科学确定岸线和海域功能分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总体效益最优化。尽可能保留和恢复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岸线,如珍稀海洋物种栖息地和红树林、滩涂湿地等特殊生境。控制海域污染,适合地段恢复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

以九溪两侧绿带为竖轴,以香山-东坑湾绿化渗透空间为横轴,构成翔安城区十字形的绿化主轴。

5结语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和规律比较合理地运用于实践。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规范无序的超强度的城市建设行为,使其对区域的生态安全不致造成无法逆转的破坏。以经济和高效的景观要素的配置状态,使自然空间与城市空间各得其所,相互协调,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实现区域经济、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从翔安区目前的景观组分比例和空间分布形势来看,基于现存的生态景观,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来进行安全格局的构建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海湾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总体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趋势,最终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状况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陈鹏.基于遥感和GIS的景观尺度的区域生态健康评价——以海湾城市新区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0):1744-1752.

[2]陈志鸿,陈鹏.厦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述[J].厦门科技,200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