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学习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14 11:29:16

素质拓展学习体会

素质拓展学习体会篇1

一、“网瘾综合症”对大学生幸福感指数的影响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网瘾大学生和非网瘾大学生之间在整体幸福感上存在差异。健康指数、学习指数、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均低于非网瘾大学生,尤其是在学习指数、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上,各相差了57.2和4.3,网瘾给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带来的负面影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学业方面网瘾使大学生长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络游戏、网聊、浏览垃圾信息上,以此来逃避现实,获取内心的虚荣感、成就感和暂时的心理,对学习置之不理,导致补考、重修甚至退学。部分网瘾大学生因此变得自卑、郁闷、烦躁、幸福感降低,为了逃避这些问题,他又一次沉浸在网络世界里,形成恶性循环。

(二)健康方面网瘾大学生经常面对电脑,很少呼吸新鲜空气,缺少活动,导致抵抗力下降、精神萎靡、眼睛视力急剧下降、颈椎病、驼背等等,身体状况不佳又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

(三)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方面根据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对过度使用互联网的学生研究发现,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并会导致社会参与的减少与心理幸福感的降低。网瘾大学生经常一个人游离在网络中,缺少与周围人群的交流,变得孤僻、冷漠。更有甚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体系被完全颠覆,为了获得足够的金钱上网,甚至干起了偷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提升网瘾大学生幸福感指数的素质拓展教育新模式

(一)素质拓展教育素质拓展,又称拓展训练、外展训练(O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其宣言是:激发自尊,关心他人,服务社会,放眼世界。今天,拓展运动已发展成为一种集户外、室内为一体的,通过体验式学习达到锻炼身体、拓展个人潜能、增进团队精神、完善自身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兴的体育项目。它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不仅能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帮助同学们走出网瘾的阴霾,提高他们的幸福感指数,同时,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素质拓展教育的有效载体,它以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以外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主动全面成长成才。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素质拓展教育主要停留在获取学分的层面上;有些活动的开展和项目的实施存在“灰色地带”;有些活动的学分必须要得到学校以上级别的奖励且经费名额有限;硬性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达到一定的素质拓展学分等。学校的素质拓展教育模式必须从“硬性规定学分模式”转变成以激励为主,以分数为依托的“扇型”全方位发展的模式。

(二)“扇型”素质拓展教育模式的提出我国素质拓展构成和各部分比重为:体育31.79%,学习17.22%,交流13.75%,活动9.95%,实践9.64%,心理8.52%。我国素质拓展构成可综合合并为四大类:体育31.79%,学习17.22%,活动实践19.59%,心理交流22.27%。学校的素质拓展教育要有可作为中心点,要有能指导该体系正常运转的机构或组织。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领导小组可聘请教育专家、知名教授、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指导委员会,负责全校性素质拓展项目的总体规划、检查和评估,全面推进和具体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各项工作。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指导委员会为“扇型”模式中心点,以体育、学习、活动实践、心理交流四大素质拓展内容为“扇型”四大组成内容,建立起“扇型”素质拓展训练模式。

中心点指挥整个活动的开展运作,四大内容集于一体,形成强而有力的“扇形风速”,促进和带动网瘾大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全方位指导非网瘾大学生带动网瘾大学生积极投入到素质拓展教育工作中,提高网瘾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1、“扇型”中心点———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指导委员会。为了更全面地指导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将素质拓展计划的工作逐步落实,促使在校非网瘾学生更加关注素质拓展活动,带动网瘾学生逐步接受学校的素质拓展活动,学校成立学院生素质拓展计划指导委员会,管理各院的素质拓展教育。同时,在各大学网络主页上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委员会”窗口,并分院系窗口展示各院系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成果。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委员会主页设四大板块,即:体育活动教育板块,活动实践教育板块,学习活动教育板块,心理交流活动教育板块。每个版块上展示各主题内容的相关活动和成果,对在校所有学生开放,让在校学生及时了解素质拓展的所有活动,并参与其中。同时,设置“意见与建议”窗口,收集在校大学生对学校素质拓展教育的意见与建议,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能够真正为学生服务。各学院的素质拓展中心应到班级了解情况,得到网瘾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由辅导员带动网瘾大学生参加学校提供的“扇型”素质拓展教育模式中的各项活动。各学院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窗口中应专门为网瘾大学生设置一个模块,该模块对网瘾大学生参加素质拓展进行跟踪报道,展示网瘾大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活动的良好表现,从而在网瘾大学生中树立榜样形象,也让其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交到更多的朋友。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委员会每个月对各院网瘾大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教育工作进行评分和排名。学校针对网瘾大学生设置相关板块项目,每项记一分。每个月各院将总分上报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委员会,并且将各院总分和排名公布在网络主页上,以激励各院全力号召非网瘾学生和更多的网瘾大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营造良好的素质拓展教育氛围。在校大学生特别是“网瘾”大学生对素质拓展不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在大学生评奖评优、大学生就业参考因素中,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委员会要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成果推荐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管理条例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管理办法,严把质量关,把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作为大学生就业推荐的重要材料;要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电子档案和数据库,方便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查询。同时,在大学生评奖评优条件中,加入素质拓展学分,扩大素质拓展活动所占比例,这样不仅能促使非网瘾大学生全方面地发展,提升综合能力,同时也能够扩大参与度,带动网瘾大学生戒除网瘾,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去。2、“扇型”素质拓展教育模式内容之一———体育活动。网瘾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和学习状况两个方面。学校可举办各种团体及个人体育项目比赛、体育游戏活动环节等,并且设置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此鼓励网瘾大学生积极参与。在体育比赛项目中,应以团体比赛为主,使网瘾大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到团队的精神以及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在体育游戏活动环节中,可加入网络游戏人物cosplay游戏环节,通过游戏设置吸引网瘾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和周围人流。将体育与游戏结合,不仅能够让网瘾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更能在游戏中得到快乐。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心境,增进肯定的自我概念,提高自尊,提高自我效能感,减少心理和生理应激,提供娱乐、欢欣、流畅及其他高峰体验。体育活动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许多方面,所以,体育活动对幸福感具有根本而重要的作用。3、“扇型”素质拓展教育模式内容之二———合作学习。部分网瘾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和课程难以掌握或者不感兴趣,或不喜欢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将兴趣和爱好转向网络,形成网瘾。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改变课程设置,适度改变老师授课方式,多增加学习实践环节和合作讨论环节,减少理论讲解,并且将实践环节和合作讨论环节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学术氛围,每个专业可以成立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共同学习和探讨相关的内容。同时,根据当前的考试类别成立“考研学习小组”、“公务员学习小组”、“英语四六级学习小组”等,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合作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理论、人际交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还能够让网瘾大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任务,承担自己的责任,体会通过努力取得成果的乐趣。4、“扇型”素质拓展教育模式内容之三———活动实践。素质拓展教育要以实践为载体,在实践中体会乐趣,提高幸福感。学校可在暑假组织开展多主题形式的“三下乡”活动和支教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应秉着务实的心态让大学生尤其是网瘾大学生认真参与活动,公平评价和考核学生的表现,培养网瘾大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以“三下乡”活动和支教活动为例,通过参加“三下乡”活动,让经常生活在网络世界的网瘾大学生能够真实接触和体验农村生活,将他们在虚拟网络世界里浪费光阴的颓废生活和农村人民为着生计拼命奔波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让网瘾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大学里珍贵的学习机会,并能够放弃虚拟的网络世界,珍惜在校学习机会,从中体会到别人没有的幸福。通过参加支教活动,让网瘾大学生担任老师的角色,切实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知识的渴望,从而触及网瘾大学生的内心。在支教期间,网瘾大学生以老师的角色与当地儿童相处,从中体会幸福。5、“扇型”素质拓展教育模式内容之四———心理交流。心理交流需要一个和谐良好的交流平台,学校可建立多个心理咨询中心,对网瘾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交流版块可采取网上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形式,网上辅导可以通过QQ群、MSN、邮箱等途径,避免大学生直接面对心理辅导师的尴尬,团体辅导可以让有共同语言的网瘾大学生之间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心理咨询中心可组织开展以学生自发组织的心理交流小组为主的活动,学生以小组形式参加,在活动中增进交流。

三、结束语

素质拓展学习体会篇2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优化、改良知识结构体系为基础,以培养、加强综合能力为重点,同时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大学生素质拓展意在促进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素质拓展针对大学生已有和尚未开发的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提升,对已经有的素质与能力经过系统的培训进行进一步的提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尚未开发的素质和能力经过系统的培训后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强化,可以在后续的生活、生产中得到应用。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理论内涵

和谐的个体要求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建立健全的人格,能够与自然、社会和人和谐美好的相处。个体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与基础,所以要做好个体的和谐发展。

1.保证各方面完整、和谐发展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包括人类个体所拥有的所有自然力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的练习、培训与学习所形成的经验和知识等因素的共同发展。另外,马克思又指出,现代社会的内部分工主要特点是产生了专业与特长,并且产生了职业的痴呆。这表明,旧式的分工与现代分工相比,人们更加趋向于在某一种领域与职业上的发展,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使得人类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

2.建立在人与社会关系基础上的自由发展

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可以由这个人的社会关系决定。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要使全面发展成为人们发展的理想和价值目标,同时将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基础,在强调个人独创的同时,遵循自由发展的原则,全面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扬弃异化的自我个性发展

当今社会,全球经济自由化、一体化的发展使人类创造出的劳动产品不在作为个人的产品进行分配和收支,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丰富的社会中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机会,成为了具有正真意义上的自由且具有自我个性的个体。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必要性

大学生素质拓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高校积极应对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学生成长、成才有重大意义,是深入推进现代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大学生素质拓展有很大的实际作用。

1.素质拓展教育注重不同教育形式的结合,能够更好地拓展实施高校素质教育

课堂内的学习与课堂外的活动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联系,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互促进,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以大力培养人力资源为主,通过不同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实施过程中,通过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和课后进行讲座与活动等方式开展学习,形成大学生自觉参加素质教育、有效整合学校优势、积极动员社会资源投入,利用各种资源与环境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2.大学生是当代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和接班人,素质拓展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的成熟,培养大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及实践创新能力。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可以反映整个时代的特征,是未来生活、生产中的中坚力量,是高新科技的载体,是祖国的希望。今天是一个科学大爆炸的时代,经济文化各方面迅猛发展,作为大学生必须要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物质文化基础、实实在在的科学创新能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

3.素质拓展教育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己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往往是由劳动人民的素质来决定的,各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劣。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给想要进行创业的同学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构建

1.树立新型教育观,创新教育体系

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应当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整合各种有效的思想教育资源,更新思想教育内容,将各个管理单位的日常教育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合,做到思想教育工作与党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的完美融合。完善“大思政”的运作体制,有计划地对学生工作处、党团委的工作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专人的辅导和教学。创新思想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的政治继承者和文化接班人。

2.开展文艺活动,培养人文素养

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同时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激发爱国热情。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如座谈会、影视展、报告会等,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伟大的理想,保持健康的体魄,养成优秀的人文精神。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使当代大学生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祖国和人民拥有深厚的情感。定期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见解其他人和作品的优点,陶冶情操,培养审美。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提升学生文化艺术修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均作了积极的贡献,促进校园文艺事业的发展。

3.培育校园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有历史记录以来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包括了学校的传统文化、精神面貌、办学理念、学校风貌等。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思想、习惯、处世哲学等。通过对校园文化的传承,树立学生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校园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校园文化的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良好的实践锻炼,使得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在各个高校中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4.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时代在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当今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觉悟,同时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各种生产生活技能,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对一些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里或者生理上的负担,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则会给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带来很大的阻碍。因此,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在大学校园内建立心理健康知道中心,定期向全体师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进行专题讲座,为个别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建立专项档案。大学生通过参加一些心理健康活动,正确地认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面对难题,改善了解决问题的心态,增强了自身道德修养,得到身心健康发展。

四、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实施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1.专人组织、专项评价、学分制管理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潜在力量,增强应对社会的能力,而对于内在系统开发则较为复杂。第一,要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与公正。这个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以学生为主体,相互监督管理,保证双方的统一性。第二,高校要将素质拓展教育与日常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学生的素质拓展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考核与人才培养计划中。形成既体现专业特色又保证教育有效进行的素质教育拓展体系。第三,建立学生取得学分的各类型社团。学生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不同的文化知识和处理事件的能力从而取得一定的学分。第四,高校建立健全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学分管理机制和预警机制等各种重要制度。

2.开展就业指导,提高自主就业能力

素质拓展教育要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或者是自主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大力促进学生的各项能力的提升。开展就业指导,包括为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综合素质提升测定等工作,并最终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素质拓展证书,以素质拓展为载体,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直接服务于当代大学生。开展这门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心里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加学生的交流技巧,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相实践应用的转化能力,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大学生有盲目就业到有目的的选择性就业的转变,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此外,学习这门课程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大学生提供了职业选择的资本。事实证明,“职业设计指导”课程的开展对大学生自主就业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3.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提高社会适应性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综合素质教育,在素质拓展教育过程中要与素质教育中心保持一致,始终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落实到服务社会当中。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引导大学生融入到社会当中,这也是拓展教育的宗旨。学校实施一定的素质教育究其目的性是为了在大学这样一个小区域中,更多地展现社会中的环境与问题,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能感受到社会化的氛围,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业之际能够快速适应社会。

首先,在校园生活中,要促进学生积极注定的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多数的学生包括在青年志愿者体系中,让学生及早的认识社会形态,了解社会形势,针对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有方向的进行训练与提高。

其次,为学生提供展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平台,自主创立或建立一些兴趣社团。通过大学校园建立形色各异的校社团,能够在大学群体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也为进入社会做了较好的奠定,学生可以在感兴趣的社团里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特长,并赢得相应的荣誉与机会,提高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性。

最后,加强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体会社会化问题与自我体验的感受,也进一步强调了实践成才的重要性。

素质拓展学习体会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素质拓展训练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发出的《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工作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通过教学、课堂、讲座、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展开。 

根据以上文件精神,我院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改革,经过长期实践,在体育教育素质拓展训练中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之路,特别是在训练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素质拓展训练的内涵与意义 

素质拓展训练的内涵以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应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未来职业岗位对身心发展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拓展体育的内容与手段,特色化与专业化地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行为规范,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 

在学生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即将面临未来职场严酷竞争的大专生不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心智方面也是欠缺较多,主要表现为心理意志薄弱、缺乏团队意识、缺少自我挑战的精神。考虑到职场竞争的激烈性以及当代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的现状,考虑到专科生相对于本科生的竞争劣势,我院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希望能为学生在走上职场前提供一些关于意志品质、团队意识、沟通能力、规划协调等方面的训练,为他们直面职场竞争压力做好心智储备。

素质拓展训练课程项目的设计原则 

要有针对性在校学生与已经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子适应拓展训练的强度,所以应分析当代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内容移植进来。拓展训练要根据学生训练的特点,包括他们的性格、社会活动经验、个人能力,编排不同的个人挑战课程和团队协作课程。 

要有共同性素质拓展训练设置的课程项目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的目标。 

个人项目与团队项目相结合素质拓展训练的培训项目应是对每个人团队精神和个人意志的考验,项目设计中必须考虑这两个方面内容的有机融合,不可偏重某一方面。 

专业的互补性与结合性不同学科的学生因专业性质差异无形中形成了他们的素质差异。素质拓展训练中的基本项目都适合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但综合能力训练项目的针对性较强,主要培养领导、协调、组织等管理能力,而有些专业的学生特别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因此,项目设计中应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分析,力求通过拓展训练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设置 

常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大致分为四类:一是高空项目,包括攀岩、巨人梯、山顶速降、滑翔、航模、求生墙、小泰山、绳网、空中飞人等;二是平地项目,包括蜘蛛网、电网、核弹头、创新呼啦圈、有氧健身操、团队舞等;三是水上项目,主要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漂流等;四是野外项目,包括天然攀岩、速降、野外生存、露营、城区活动、自行车拉力赛等。 

我院体育教育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设置我院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按照“高素质、应用型、强能力、多模式”和“基本要求+特色”的原则,整合课程资源,突出技能培养特色,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根据体育运动项目对专业技能的影响,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和对学生未来工作技能的要求以及学院的基本条件,选择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一些素质拓展训练项目。 

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法素质拓展训练模式的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体育模式教学法,但又吸取了传统教学方法在知识和技能学习方面的经验。拓展训练模式教学法以人本主义理念为价值取向,强调学生的个性与人格、集体与合作、适应与创新、潜能与价值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体验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为理论依据,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等环节。 

进行素质拓展训练要注意的问题(1)要事先做好宣传。让学生了解拓展训练,了解拓展训练能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学生的理解和配合将使素质拓展训练的效果更容易体现。(2)要合理安排训练科目。在训练科目的选择上,要注意与其他训练人员的区别,结合在校专科学生的特点,科目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为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注意结合能力拓展以及组织、指挥、沟通、协调、计划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一些简单易行的项目对硬件环境要求不高,却有良好的训练效果。(3)要将素质拓展训练尽可能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帮助学生将训练感悟与所学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因此,需要有经验的教官和教师进行恰当引导。(4)要注意训练时间的长短。较长的训练时间可能给学生带来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过度疲劳,而较短的时间则不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足够的记忆。可以在学生即将开始实习前的三年级第一学期,用3~5周的时间安排训练为宜。 

合理地安排高职学生参加体验式素质拓展训练,是帮助学生增强素质、获得技能、完善自我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学生在以下方面有显著的提高:(1)掌握了更加专业化、实用性的技能;(2)认识了自身潜能,增强了自信心,改善了自身形象;(3)克服了心理惰性,磨炼了战胜困难的毅力;(4)激发了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5)认识了群体的作用,增进和加强了团队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6)改善了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7)提高了社会职场的竞争能力;(8)学会了欣赏、关注和爱护自然。 

参考文献: 

[1]陈芒.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5,(9). 

素质拓展学习体会篇4

拓展训练最早起源于西方,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与训练方式,拓展训练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习者通过挑战自我及团队学习的方式参与,从而挖掘团队精神及完善个人品格。我国大学生因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使得其个性张扬,团队意识淡薄。高校作为一个社会人才的输送方,其不仅需培养学生的各项知识技能,还需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及进取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及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教育功能的新课程,其不仅能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对学生的心理、精神及团队协作能力进行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了体育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二、拓展训练概述

拓展训练即一种锻炼培训方式,最早起源于二战时间的英国,从宏观角度来讲拓展训练能通过特定的训练方式,增加参与者的意识见解,培养身心,提高精神毅力。拓展训练具有灵活性、适应性、挑战性、刺激性、开放性、趣味性、组织性及计划性。拓展训练并非简单的体育和娱乐,其强调做中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去学习、感悟及提升,其实以体验为主体,以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其把个人挑战项目与团队合作项目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精神。

三、拓展训练对大学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拓展训练能最大的激发个体的潜能,提高个体的创新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其不仅让学生在身体素质上得到了相应的锻炼,还在精神上、能力上得到了相应的锻炼。故拓展训练在大学生体育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挖掘学生潜能我国大学生入学之间的主要以学习、考试为主,很少参与综合性质较强的体育训练中。因缺乏实践能力,大学生的各项潜能还有待开发。拓展运动中一些较难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大学生们潜在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了解到自身在团队的重要性。拓展训练能更好的让自己挖掘自身的长处,从而更准确的在团队中定位。这种训练模式也能让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能更加的适应社会,并对自己进行有效的定位,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有效的规划。(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我国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在大学期间学生已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创学生思维是现在高校中教育的重要内容。拓展训练能通过拓展分组拟定口号,设置小组目标,通过短时间任务式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团队协助的同时,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大学生的生源来自四面八方,因不同的生活习惯、成长环境及家庭背景使得部分大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上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目前,我国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抗压能力相对较弱,而不同程度的压力会造成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情绪,如焦虑、悲观、抑郁等。当今很多国家运用体育锻炼来改善学生的心理情绪,拓展训练会挑战学生的竞争、对抗能力,其艰苦的训练环境及紧张的氛围会有效的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加学生的意志力,并在竞争中养成谦虚谨慎、沉着冷静的好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加学生的抗压能力。(四)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当代大学生多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起来,具有较强的个性,进入大学群体生活后,不善于与人相处。团队合作是拓展训练中最重要的能力体现方式,在某些项目中需要团队共同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在团队合作中,学生们会了解相互信任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合作会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中,学生真实的体验相较于课堂填鸭式的讲解更能让学生了解到团队合作的意义。(五)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单一的知识水平已不在成为社会人才需求的唯一标准,大学期间人才的培养也从单一的知识水平的灌输转向多方面综合素质培养。拓展运动中各种训练活动能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运动技能、思想与道德修养、社会工作与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与自愿服务等各方面进行培养,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总结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增添拓展训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养创新精神,完善人格,陶冶情操,磨炼意志,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活力和创新力,而这种素质体现更是现代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所需。

参考文献:

[1]罗峰,赵亮,辛阳等.大学体育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及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1,(3):187-188.

[2]李吴磊.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探索,2013,(9):65-66.

[3]韩来国,吴俊英.体育拓展训练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160-161.

[4]宗有智,常同礼,秦翌雨等.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探究[J].价值工程,2011,30(7):264-265.

[5]赵小坤.拓展训练对大学体育教学的作用及影响———评《高校体育教学及其常见运动项目健身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19):后插11.

素质拓展学习体会篇5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素质拓展教育 有效路径

2002年,国家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十年来,该计划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较好地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与此同时,它的有效实施也面临着现实性的重重困境。新形势下如何深化素质教育的改革,厘清素质拓展教育的价值理念,拓展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仍然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重大现实课题。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优化、改良知识结构体系为基础,以培养、加强综合能力为重点,同时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大学生素质拓展意在促进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素质拓展针对大学生已有和尚未开发的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提升,对已经有的素质与能力经过系统的培训进行进一步的提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尚未开发的素质和能力经过系统的培训后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强化,可以在后续的生活、生产中得到应用。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理论内涵

和谐的个体要求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建立健全的人格,能够与自然、社会和人和谐美好的相处。个体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与基础,所以要做好个体的和谐发展。

1.保证各方面完整、和谐发展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包括人类个体所拥有的所有自然力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的练习、培训与学习所形成的经验和知识等因素的共同发展。另外,马克思又指出,现代社会的内部分工主要特点是产生了专业与特长,并且产生了职业的痴呆。这表明,旧式的分工与现代分工相比,人们更加趋向于在某一种领域与职业上的发展,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使得人类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

2.建立在人与社会关系基础上的自由发展

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可以由这个人的社会关系决定。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要使全面发展成为人们发展的理想和价值目标,同时将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基础,在强调个人独创的同时,遵循自由发展的原则,全面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扬弃异化的自我个性发展

当今社会,全球经济自由化、一体化的发展使人类创造出的劳动产品不在作为个人的产品进行分配和收支,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丰富的社会中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机会,成为了具有正真意义上的自由且具有自我个性的个体。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必要性

大学生素质拓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高校积极应对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学生成长、成才有重大意义,是深入推进现代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大学生素质拓展有很大的实际作用。

1.素质拓展教育注重不同教育形式的结合,能够更好地拓展实施高校素质教育

课堂内的学习与课堂外的活动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联系,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互促进,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以大力培养人力资源为主,通过不同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实施过程中,通过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和课后进行讲座与活动等方式开展学习,形成大学生自觉参加素质教育、有效整合学校优势、积极动员社会资源投入,利用各种资源与环境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2.大学生是当代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和接班人,素质拓展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的成熟,培养大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及实践创新能力。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可以反映整个时代的特征,是未来生活、生产中的中坚力量,是高新科技的载体,是祖国的希望。今天是一个科学大爆炸的时代,经济文化各方面迅猛发展,作为大学生必须要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物质文化基础、实实在在的科学创新能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

3.素质拓展教育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己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往往是由劳动人民的素质来决定的,各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劣。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给想要进行创业的同学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构建

1.树立新型教育观,创新教育体系

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应当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整合各种有效的思想教育资源,更新思想教育内容,将各个管理单位的日常教育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合,做到思想教育工作与党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的完美融合。完善“大思政”的运作体制,有计划地对学生工作处、党团委的工作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专人的辅导和教学。创新思想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的政治继承者和文化接班人。

2.开展文艺活动,培养人文素养

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同时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激发爱国热情。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如座谈会、影视展、报告会等,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伟大的理想,保持健康的体魄,养成优秀的人文精神。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使当代大学生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祖国和人民拥有深厚的情感。定期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见解其他人和作品的优点,陶冶情操,培养审美。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提升学生文化艺术修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均作了积极的贡献,促进校园文艺事业的发展。

3.培育校园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有历史记录以来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包括了学校的传统文化、精神面貌、办学理念、学校风貌等。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思想、习惯、处世哲学等。通过对校园文化的传承,树立学生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校园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校园文化的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良好的实践锻炼,使得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在各个高校中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4.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时代在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当今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觉悟,同时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各种生产生活技能,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对一些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里或者生理上的负担,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则会给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带来很大的阻碍。因此,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在大学校园内建立心理健康知道中心,定期向全体师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进行专题讲座,为个别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建立专项档案。大学生通过参加一些心理健康活动,正确地认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面对难题,改善了解决问题的心态,增强了自身道德修养,得到身心健康发展。

四、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实施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1.专人组织、专项评价、学分制管理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潜在力量,增强应对社会的能力,而对于内在系统开发则较为复杂。第一,要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与公正。这个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以学生为主体,相互监督管理,保证双方的统一性。第二,高校要将素质拓展教育与日常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学生的素质拓展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考核与人才培养计划中。形成既体现专业特色又保证教育有效进行的素质教育拓展体系。第三,建立学生取得学分的各类型社团。学生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不同的文化知识和处理事件的能力从而取得一定的学分。第四,高校建立健全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学分管理机制和预警机制等各种重要制度。

2.开展就业指导,提高自主就业能力

素质拓展教育要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或者是自主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大力促进学生的各项能力的提升。开展就业指导,包括为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综合素质提升测定等工作,并最终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素质拓展证书,以素质拓展为载体,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直接服务于当代大学生。开展这门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心里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加学生的交流技巧,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相实践应用的转化能力,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大学生有盲目就业到有目的的选择性就业的转变,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此外,学习这门课程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大学生提供了职业选择的资本。事实证明,“职业设计指导”课程的开展对大学生自主就业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3.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提高社会适应性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综合素质教育,在素质拓展教育过程中要与素质教育中心保持一致,始终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落实到服务社会当中。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引导大学生融入到社会当中,这也是拓展教育的宗旨。学校实施一定的素质教育究其目的性是为了在大学这样一个小区域中,更多地展现社会中的环境与问题,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能感受到社会化的氛围,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业之际能够快速适应社会。

首先,在校园生活中,要促进学生积极注定的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多数的学生包括在青年志愿者体系中,让学生及早的认识社会形态,了解社会形势,针对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有方向的进行训练与提高。

其次,为学生提供展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平台,自主创立或建立一些兴趣社团。通过大学校园建立形色各异的校社团,能够在大学群体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也为进入社会做了较好的奠定,学生可以在感兴趣的社团里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特长,并赢得相应的荣誉与机会,提高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性。

最后,加强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体会社会化问题与自我体验的感受,也进一步强调了实践成才的重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主动地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力量:高校团委、教学工作系统、学生管理组织的有效协调与结合。根据各项制度的规定与实践中的自我完善,在开展素质拓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与实践保持良好的联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自己。只有实现素质拓展教育有效性路径选择,才能有效地提高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从根本上保障素质拓展教育工作科学、有效、和谐的进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永续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徐涌金,张明纲.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4).

[3]潘小俪.创新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转型――以北京科技大学共青团“六给模式”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09,(02).

素质拓展学习体会篇6

关键词 拓展运动 篮球教学 应用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3

一、前言

根据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上,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中国目前大学生体育的运动而言有其优势,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建设、社会的进步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拥有健康的体魄已不足以满足日益激烈的竞争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优良的团队意识、健康的体魄、精湛的技能、吃苦耐劳品质更高重要[1]。国家正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发展性、创造性的特征表明高校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训练恰好可以弥补篮球教学中素质教育方面的不足,为篮球课程、篮球课外活动创新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从而为推动素质教育和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较好补充。

二、拓展训练的特点与优势

经过访谈大学生对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认识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项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学生应该在学习中的处于主体地位,要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在项目实施中学会动手、学会观察、学会合作、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迁移至其他课程学习中去,有利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改善。也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到自身的身体素质,发现自身的体能优势和不足[2]。在团队中,挥作用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学生体能自我概念,对学生体能自我概念的改善有较大作用。可能由于课时偏少,还不足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拓展训练和其他体育课程一样对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形成和改善没有效应。

拓展训练与以往的训练方式不一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室内、外均可,主要以自然环境为依托,需要简单且能保证安全的器材,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让学者通过训练项目,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自己教育自己;同时,拓展训练还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活动中来,并民主地对面临的问题发表看法,使学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动,在活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得到知识。目前社会上的生存训练和极限运动都属于拓展训练的范畴[3]。拓展训练的基本原则是以户外自然环境为主,体能活动为导引,心理挑战为重心,极限要求为条件,完善人格为目标。

三、拓展运动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的意义与价值

现在学校体育教学发展与创新提出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具有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培训方式,一直在国内外培训界盛行不止,以其新颖的理念、不断更新的课程内容与方法手段赢得人们的广泛青睐[4]。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对拓展训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尝试性研究,较多的学者都集中在研究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上,但深层次的挖掘性研究少之又少。学校体育篮球教学应用与实践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希望拓展训练模式教学法的提出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篮球运动是一项将团体和个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体育运动项目,需要队员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按传统的篮球教学训练方法去执教,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完全做篮球游戏,对提高篮球技术又帮助不大。把拓展训练引用到篮球教学、训练中来,是一项改革和创新。篮球拓展训练以改善受训练者的合作意识和受训集体的团队精神为目标,采取两组比拼的竞争形式,通过复杂而艰巨的活动项目,促进参与训练者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使团队达到“增强凝聚力,提升执行力,激发创造力,强化战斗力”的目的;个体达到“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融入团队,完善人格”的目的。篮球拓展训练可归纳为:培养团队精神;提升核心队员的领导才能和个人素质;提高篮球技术、战术和体能;提高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社会素质和创新素质。

(一)拓展运动推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拓展运动的分类

每一个拓展练习都包括了多方面的篮球技能,不可能单一的划分出属于哪一种类型。但客观上,拓展运动又在某一个方面有所侧重。对拓展运动进行分类,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采用。常用的拓展运动分类方法包括[5]:

(1)按无球和有球来划分;

(2)按活动的目的来划分(教学性活动和训练性活动);

(3)按运动负荷的大小来划分;

(4)按所要发展的身体素质(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来划分;

(5)按难度来划分。

2.拓展运动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教师要根据每堂课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有选择的采用拓展运动,从而到达预计的教学效果。拓展运动的选择应具有教育意义,在教学的不同时段要适时适量地选择篮球拓展运动,注重拓展运动的时效性。

拓展训练将训练实践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体验中,让学生在面临挑战时使自己的本能和最现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有所表现。在运用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和消化,对其进行再创造;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启发和激励学生,给他们提供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规律的机会,培养思维能力,不断地分析和解决新问题,从而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加快了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完善并延伸了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拓展训练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完成最深刻的观念转变,通过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形成新的品质。同样,篮球教学也是通过学生不断重复练习的行为,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相关意志品质的培养。所以,拓展训练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与篮球教学相同,也遵循了篮球教学实践的规律。

拓展训练在学校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教学中作为集体性的挑战活动,可以用于提高小组成员的协调性和集体行动能力[6],由于这种“从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易于启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其教学活动营造了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活跃、和谐。不仅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得以延伸。当学生的能力得到肯定时,成功的喜悦就会使其进一步的进行探索,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社会和自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索社会和自然问题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把拓展训练融入到教学中,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已学过的篮球技术和战术。通过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具有专门性的拓展运动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篮球运动专项素质和起到强化作用。在篮球技术、战术的教学中运用的拓展法有单一性技术游戏和综合性游戏[7]。单一性游戏对掌握单一性篮球技术有显著效果。但在教学中不宜长时间进行,避免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影响学习效果,在运用单一性技术游戏时,注意游戏的新颖和变化,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在选择综合性技术游戏时,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掌握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地运用技术,提高应变能力和独特的思维,避免出现单纯的定势思维。在篮球技术、战术的专门教学中选择的拓展运动应有贯通性,使学生所学的技术、战术能前后顺接、应用自如,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8]。拓展训练并不是把知识直接灌输到学生脑中,而是经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项目,让学生们自己激发潜能,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拓展训练方法主要是借助篮球场地与器材,将众多的篮球技术、战术配合等教学训练内容,以体能活动为导引按照特定的目的、要求和特殊规则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安排的,新颖、独特,集思想性、教育性、集体性、竞争性、竞技性、趣味性、挑战性、实用性和健身性于一体[9],使学生在训练中得到全面的提高。拓展训练将篮球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使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不仅突破了篮球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封闭式格局,而且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校篮球课程体系,符合现代篮球课程改革的发展。

2.篮球教学的发展需要拓展训练

传统的篮球课程内容较为局限,主要是以技术、体能训练为主,还没有有意识地延伸到精神的层面,不太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以运动技能传授为主线的篮球课正逐渐失去乐观、失去想象、失去情节、失去竞争、失去协同和失去团队,变得越来越枯燥,越来越像操练,从而使篮球课也逐渐失去魅力、失去学生、失去地位[10]。而篮球拓展训练从现代篮球运动高速度、高强度和激烈的强对抗实战出发,以尽快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为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了项目的核心精神:团队合作。拓展训练是对传统的篮球教学、训练内容与方法的一种完善和补充。

拓展训练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和互动式的学习。它与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相比内容更丰富,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更灵活多样,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体验和心灵的感悟。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也受到更大的尊重和锻炼。篮球拓展训练方法

具有新颖、独特并都采取两组比拼的竞争形式进行,因此,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的投入练习,而且又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其教学活动是教师指导组织、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育作用是学生自我教育产生的结果[11]。体现师生共同合作来引导、启发学生获得知识和受教育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篮球兴趣、挖掘学习潜能、发展个性,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鼓励,战胜自己,而不是考虑放弃、后退[12]。学生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在老师、同伴的鼓励下,最后都能克服胆怯顺利完成任务。篮球拓展训练让学生体验到了由于达到目标的喜悦而转化来的强烈的成功感,从而真正认识了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自信。这种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困难,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训练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同时也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我挑战精神,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永不服输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提高适应社会能力。

3.意志的锤炼和精神的展示

意志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唯有锻炼才能养成[13]。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篮球拓展训练中慎重设定了许多看起来很有难度的内容,使参与者感到有压力,有些动作看似无法完成,但在个人和团队的协助和帮助下,最后顺利地完成任务。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既使学生克服了客观和主观困难,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又使学生懂得了同伴间的相互支持和信任,增强了自信心、责任感及团队协作的精神。通过采用投篮、传接、突破、运球、抢篮板等技术和跑步、跳跃、滑步等[14],所设计组成的各种高难度、高强度、结合篮球实战的拓展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篮球技战术,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培养其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

四、小结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融入篮球教学不仅对传统的常规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的改革和补充,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标准,同时,对学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挖掘技术和技能、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国岩.从拓展运动的特点和功能谈其普及和发展前景[J].山东体育科技.2005.27(4):48-49.

[2] 李忠义,陈珂,江华.高校篮球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及可行性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9(2):132-133.

[3] 王长权.论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价值[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3(3):115-116.

[4] 黄海.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教学发展新方向[J].体育科技.2004.25(1):8-11.

[5] 汤道志.构建高校篮球教学主题拓展模式[N].考试周刊.2008(48):139-140.

[6] 王龙飞,王泉昌.浅析拓展运动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发展[J].2005.17(6):105-107.

[7] 姚雷.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649-650.

[8] 陆嘉磊.普通高校篮球课程拓展必要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5(3):5-7.

[9]胡安义,李小敏.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现状的思考[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5(3):107-108.

[10] 金平.高校拓展训练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6):256-257.

[11] 李广英.对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法的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05.10(2):109-110.

[12] 胡玉华,朱小毛.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88-91.

素质拓展学习体会篇7

【关键词】素质拓展;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013-02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往往不被学校领导和老师所重视,很多学校的体育课都流于形式,不能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这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而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学生的身体状况也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重视体育课程建设,创新教育方式,将素质拓展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

一、考虑学生身体条件,适度开展拓展训练

体育素质拓展训练源于西方,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方式,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一般对拓展训练的接触较少,加之拓展训练的形式比较新颖,很多项目也都比较具有刺激性,所以很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对某一项任务有兴趣后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对于某些项目来说,素质拓展训练需要以团队的形式完成,这样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但是在开展体育拓展训练时,要注意考虑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条件和身体承受能力,因为拓展训练一般具有强度大、刺激性强的特点,并且有些项目的危险性也比较高。而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期,有些拓展训练项目不适合做,有些拓展项目需要在一定的强度控制下做,体育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的时候要注意综合考虑小学生的身体条件,根据小学生的身体条件为其设计适当的拓展训练,避免小学生因为训练强度过大造成身体损伤,否则就违背了体育拓展训练的初衷。

二、强化安全意识教育,保障安全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高强度的训练方式,应该将安全性摆在首要位置。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证学生安全。要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了解拓展训练的安全措施,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尽可能地降低危险,并且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尽可能地降低危险对学生的伤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开展拓展训练之前应该向学生介绍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且定期开展拓展训练安全知识讲解,不断提高讲解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为保证学生能够记住安全防范知识,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测试活动,如开展拓展训练安全知识比赛,由教师提问,学生举手抢答,对回答问题最多并且错误率最少的学生予以奖励。在比赛的刺激下,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去记忆安全防范小知识,并且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另外,教师还可以举行模拟演练,如对于投掷类的项目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制作一个纸球作为模拟训练的工具,在学生练习纸球的过程中,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训练和动作纠正,普及安全知识,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三、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培育专业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如果教师的教育方法适当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好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则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不利于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从目前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小学体育教师依然秉持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愿改变,不求创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者,教师固守传统教育观念、不愿创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实践证明,素质拓展训练是体育学习的一种重要而且有效的训练方式,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教师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对学生也是一个良好的启发,启发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要注意根据实际选择正确的方法,并且要注意与时俱进,敢于尝试新观念、新想法,不断进步。基于以上要求,具备完备的素质拓展训练的专业师资力量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社会和学校都应该重视对专业素质拓展训练教师的培训,以保障学生能够受到专业的拓展训练教育。

四、重视体育训练方式,保障场地器材安全

素质拓展训练为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户,通过参加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采用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进行体育锻炼。但同时,学校必须注重保障场地、器材的充足与安全。体育素质拓展训练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些特殊场地和器材,如“激流勇进”“穿出电网”等,这些项目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学生进行项目之前,教师一定要仔细检查项目所需要用到的场地和器材,确保其安全性。如果由于某种情况导致设备无法到达要求的训练强度,那么教师应该考虑变换训练方式,以防学生在进行项目的过程中由于设备问题遭受危险,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保障学生的安全是小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不能为了扩大学习成果就置学生的安全于不顾,这就违背了作为教师的原则。

五、科学定位学生主体,设计训练课程体系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个新兴的课程,在之前的体育教学中很少能接触到。所以素质拓展训练对小学生来说还很陌生,他们不了解这种训练的要旨所在,在刚开始接触拓展训练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来说,设计一套系统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个学习系统中,教师应该将拓展训练的源起、性质、内容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拓展训练等都介绍给学生:首先从感性上帮助学生认识拓展训练。然后教师要安排一套系统的训练课程,比如应该先进行哪项训练,哪几项训练可以配合进行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拓展训练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训练方法。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最重要的原则在于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强调教师在设计课程体系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设置课程,并且要始终把保障学生安全放在课程设计的首位。根据这个原则设计出的课程体系才是适合学生学习的,也是比较科学的,能够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效果。

适当、有效的体育锻炼是提高人们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从目前小学生健康水平来看,很多小学生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这对其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将体育课切实落实到位,不断创新体育课的形式,探索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夏光祥,张歌,尹伟等.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6):20-21.

素质拓展学习体会篇8

一、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拓展训练看似简单,其精心设计的项目却能给予学生极大的心理挑战体验,其充满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能给予学生不断的挑战,让学生在战胜自己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抗挫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拓展训练项目的完成过程,是对学生团体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养成过程。拓展训练将团体合作的教育内涵深深地融入实践训练中,逐渐内化成学生的心理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处理事情能具有以大局为重的优良品质。拓展训练注重实践性,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指导学生按自己的思维参加实践训练,积极的去完成训练任务[2]。

二、拓展性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活动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

在传统的体育教育中,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把一些基本的体育动作教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上的教育。把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能够弥补学生在身心发展中的缺陷,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领悟到体育运动的真正意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体育拓展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合作项目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比如在"信任背摔"游戏中,每个队员要笔直的在一米多的平台上向后倒下,而其他队员则伸出双手保护他。通过这样的拓展训练,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建立及加强对伙伴的信任感和责任感。让学生能够在团队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学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任与信任是相互的。新课改要求在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拓展活动,推进体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3]。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校过度地关注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好坏,对于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不重视。在严抓其他文化学科的教育,忽视体育课程的大环境下,渐渐地学生也失去对体育课的期待,对于体育课开展的重要性也就失去理解,体育课的安排也只是单调、机械化的课程安排,只在应付国家的提倡,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表现。初中学生对体育活动更是缺乏兴趣。在这样一种教育环境下,学生也只关注文化课,忽视体育锻炼,缺乏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意识,导致好多学生都在存在着一定的亚健康状态,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将难以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活动,让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一方面,可以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促进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神经功能得到加强,使神经活动更加灵敏、准确,全面提高大脑的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刺激骨骼的生长,改善血液供给状态,提高对身体的营养供给,促进新陈代谢,进一步提高学习精力。这样初中学生拥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成为学习以及日后工作的基础。

(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拓展性训练需要打破常规思维,对学生整体进行培养,一般来说采取小组式合作训练方式,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在小组之间的集体竞争,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精神方面发展

在初中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活动,学生通过参加集体的拓展活动,充分地懂得团队精神、信任和沟通在彼此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此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挑战自己,学会了在自然中放松、在拓展活动中学习适当学习压力,在活动中得到释放;体验快乐、感知盲点、深受震撼;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对每个学生来说,活动中需要自己努力去完成,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收获[4]。所有学生在挑战困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挑战了自我,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彼此之间更多了份信任、理解、包容、默契、鼓励。

(五)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活动有利于提升教师拓展训练的教学能力

教师在拓展训练实践上需要具备更多的经历,需要具备很强的拓展思维,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将拓展项目教授给学生。因此在教师队伍引入和培养上需要实施更为突出的拓展训练经历:首先体育教师在引入环节,进一步偏向他们的拓展训练经验,选聘那些具有拓展训练经验的人才进入学校,他们可以带来更多的现代化拓展训练融入教学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视野和拓展能力[5]。其次强化教师的拓展训练能力培养,例如寒暑假,将体育教师选派到野外拓展训练基地进行实践培养,在基地中不断提升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实现他们拓展案例的应用。

素质拓展学习体会篇9

关键词:素质拓展;高职;体育教学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及概述

拓展训练起源于何时?一般认为,库尔特・哈恩(Kurt Hahn) 等人在二战期间创办的“阿伯德威海上学校”是现在拓展训练的最初形式。但是,拓展训练的思想理念和渊源都与近代教育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再说远一点,完全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期间,甚至是周朝末年。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的原意是外展。拓展训练既可以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也可以人为设置一些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由于拓展训练项目的内容与过程都包含体育项目和身体锻炼,因此,拓展运动近年来逐渐被人们认可、接受并发展成为一项具有明显特点的体育竞技运动。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体育教学目标方面

大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还延续着传统体育教学的方法,即重视通过学习技能增强身体素质的老观念,缺乏对学生价值观、情感学习和认知态度的培养,尤其忽视了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使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性教育方面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束缚了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很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集体合作能力。

2.体育教学方法方面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过于凸显,教师教什么,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什么,学生在教学中根本没有选择自己喜好的内容的权利,这就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扩散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限制。

3.体育教学内容方面

当今,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仍然主要围绕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把重心转移到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上,内容过于陈旧,形式过于老套,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提高学生的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沟通、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素质拓展训练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1.拓展训练方式灵活

教师可以灵活设计与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对场地器材要求相对较低的拓展内容,这样既可以在体育教学中穿行,也可以在课间时间进行指导、开展,从而有利于在校园内灵活开展这项运动项目。

2.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要求各级各类院校在教学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高职类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形,没有凸显出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反而老师成了教学中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素质教育的大背景,致使素质教育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素质拓展项目的训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历练身心,提升团队通力合作的能力,很好地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内容,不仅扩充了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顺应了改革的需求也达到了改革的目的,是高职高专体育教学课改行之有效的方法。

3.拓展训练迎合了素质教育开展的需求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拓展训练以科学育人为理念,以身心锻炼为手段,以提升能力素质为目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方案的提出和内容的设计都要求有专业人员的参与、设计和审核,并经过了周密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符合目前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其形式是“参与实践体验―理论提升―再参与实践体验―再理论提升”,反复深化,即在实践中提升,其实质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对提升学生个人身体素质及身心健康,对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4.拓展训练自身的特点是其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基础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具有先行后知、交流互助、培养团体意识与个性、寓教于乐的显著特点。拓展训练一改传统的授课学习方式,让学生“从做中学”,使师生在教学中敞开心扉、双向沟通、平等互助,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所有教学项目生动活泼,极富趣味性与挑战性,使学生身临其境、积极参与,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受益多多、提升自我。教学项目和教学内容可根据学校的现有器材进行人性化的设计,而且一些项目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根本不用器材就能完成,但是在安全方面,必须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做到万无一失。拓展训练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说明它非常适合在高职院校开展。

四、素质拓展训练融入高职体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以学生需要为拓展训练开展的基础

在拓展训练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不论是生理、心理还是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要有别于社会人士,因为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他们毕业后大部分是面向各类企业,所以,教师在设计训练方案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喜好、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不应该过分追求结果,只要学生能在活动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收获就可以。另外,应该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区别对待又要做到正确评价。

2.拓展训练应符合学校实际情况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实施方法,都要符合本校学情,应将现有的闲置体育教学资源加以灵活应用,而不是一味要求学校按照拓展训练的要求和模式采购器材,改进体育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教学的设计者体育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积极创新的发散性思维,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

3.重视对拓展训练的结果进行评估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积极沟通,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在教学中存在和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情况,要对这些问题和情况进行积极地思考、解答和正确的评估,使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有着其他学科无可代替的作用。近年来,有关上级部门要求学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使之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由于学生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态度不积极,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形,导致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而拓展训练从其内容、形式等各方面都能符合改革的要求,这就使得在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逐渐融入拓展训练,达到课改的要求。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有质的提升。但是在融入拓展训练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结合本校的校情和学情,把“融入”和“结合”有机统一,要将拓展训练内容与体育课的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把拓展训练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校内与校外结合。另外,为了使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开展起来,应该对拓展训练的教学结果进行积极的反馈和评估。

素质拓展学习体会篇10

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说体育教学已经突破了课内的限制,将体育教学放在了一个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视角。相应的体育教材结构也有了新的含义,其不仅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学习,而且重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课内侧重对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意识、运动技能和方法的学习;在课外则偏向对学生身体需要的满足,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校外是课内外的进一步延伸,注重对社会适应能力和各种社会活动的体验及团队精神与意识的培养。强化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理解。总之,该课程体系追求的是校内外课程的和谐、互补和整合。

拓展素质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1相似的目标指向

从第一部分中拓展素质训练与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的概念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在目标指向上具有较大的相似之处。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而拓展素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参与者的综合素质,是促进学员自我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指向是促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拓展素质训练还是学校体育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提出其都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实现,追求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其都是基于一种人本的指向,是对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关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二者具有相似的目标指向。

2相近的实施原理

常规的体育教学是一种立足技能学习的教学方式方法,注重的是技术技能的熟悉掌握,强调技能的习得过程。而“一体化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局限,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兴趣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突破了就体育谈体育的窠臼,将体育延伸到一个更加广泛的视域,不仅着眼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的提升,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与获得都是基于课内外的学生亲身体验去感受、获得、发展。而拓展素质训练也是通过学生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融入团队,提升合作能力,提高自我的适应与发展能力,二者具有相近的实施原理。

3相通的实施内容

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训练项目主要由水上、野外、场地等科目构成,包括单纯体能训练、生存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它把原来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将体育活动与社会、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拓展训练丰富和完善了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是学校体育教学课程的拓展,是一个将多学科与体育结合进行教育的新尝试,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新课堂。

4拓展素质训练能够极大程度的延伸“一体化”的课外内容

拓展素质训练更多的是在课外与校外环境中开展的,是在更加贴近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的,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延伸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的课外内容,拓展训练可以在学校附近的水域、树林、丘陵、山坡等地进行开展,而不受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条件的苛刻限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校体育课开展所面临的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的压力。当然由于是在更加广阔与可变因素更多的校外环境中开展,这对拓展训练的组织者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安全问题有了新的挑战,这些都是在拓展素质训练开展过程中应该着力于解决的问题。

拓展素质训练融入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模式构建

拓展素质训练融入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互补性的课程目标定向,多元化的教学课程内容,优秀的课程实施队伍,周密的风险预防与处理,科学化的教学效果评价。

1互补性的课程目标定向

拓展素质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其就要有其自在的价值与特点,在目标设置中要凸显自身特色,传统的课堂内教学是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教会学生体育动作,让学生获得参与体育的能力,更侧重一种技术层面的传输,因此其目标指向可以说是一个相对表层的体育技能的习得。而拓展素质训练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技能的传授,确切的说其基本不涉及技能的传授,而更注重学生心理、人格、管理、协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指向应该是更宽视角的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上就应该与课内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做一区别和互补,要充分体现拓展素质训练的特征,将目标定位于让学生在各类拓展运动中发现自我潜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较强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协作能力,培养学生沟通、协作与、和睦相处以及领导能力等,其课程目标定位应是注重学生社会发展能力的培养。

2多元化的教学课程内容

拓展素质训练的课程设置应该着眼于素质的拓展,也即在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较少或难以接收到的素质训练,比如说模拟的生死环境中的自我营救;工作中需要团队协作时候的彼此沟通、合作、协调;身为领导时对团队与组织目标的确立、对成员的分工与激励等等,拓展素质的内容十多元的、丰富的,因此在拓展素质训练的课程内容安排中也要针对性的做到多元化,要根据不同的素质发展需要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在拓展素质训练中主要包括基本素质的训练与提高和综合素质的训练与提高,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基于这两个方面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

1)基本素质培养与训练的课程设置:以户外训练为主,可以设置诸如空中单杠、信任摔、空中漫步、胜利逃亡、团队过关、团队传递道具、水上独木桥、攀岩、蹦极、行军、徒步穿越水障碍、滑雪、速降等等,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的过程中要先进性周围条件的踩点,了解与熟悉环境,进行可行性的内容设置,这些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品质、激发挑战与参与的欲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2)综合素质训练的训练与培养:综合素质主要通过一些团队性与应急模拟性的内容来进行,主要结合室内和户外自然环境通过模拟情景进行体验性教学。设计一些拟态的领导、管理、协调、沟通的实战题目,对学生进行分组PK,分组与战略讨论可以在室内环境中进行,然后到户外环境进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一项任务实施过程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在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优秀的课程实施队伍

拓展素质训练是一个相对新兴的教学内容,对于大部分体育教师来说还相对陌生,对多样的拓展训练项目还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对拓展素质训练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还有待理解和掌控,对拓展素质训练可能出现的可能安全因素还不能很好的认知。拓展素质训练课程的设置对教师队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课程实施体系中就不能忽略优秀课程教学队伍的建设,要加大对教师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训,促进体育教师队伍能够尽快的适应新的教学需要,促进拓展素质训练更好的服务于学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实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

4周密的风险预防与处理体系

拓展素质训练通常在户外的开放环境中进行,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各种不可控因素增多,各种不可预知的因素增多,就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拓展素质训练的课程教学中应提高各方的安全意识,包括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在开展拓展素质训练课程之前,相关教师应对学生提前进行安全的教育与提醒,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与可能诱发的安全问题向学生讲述,给别人以提醒和预防。不仅如此,相关领导部门也应针对体育课开展的风险因素建立合适的保险防范制度,在出现问题的当头不至于无所适从,要建立合理的责任体系,明确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