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农民素质提升路径

时间:2022-09-26 09:13:25

乡村振兴下农民素质提升路径

摘要: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提升其各方面素质是实现农村发展和农民自身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提升农民素质会极大地助力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农民素质提升,需要遵循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主体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全面性和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促进经营管理素质、政治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不断提升。对此,农民要培养市场发展意识,政府要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农村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社会力量要营造良好环境,从而合力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素质;提升路径;农民就业

高素质农民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标志,提高农民素质能够使农民适应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就业能力。首先,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在选择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时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即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全面性与典型性相结合以及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结合的原则。其次,明确路径的内涵,这是一条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不断提高、政治法律素质持续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受到重视、身体素质不断增强的路径。最后,主要从培养农民市场发展意识、完善农民政治参与机制、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这五个方面针对路径的实施提出一些思考。

一、路径的坚持:以“四个原则”为基本遵循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

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是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主体作用的重要体现,“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1]这样农民的意愿不仅会得到充分尊重,而且还有利于调动农民主体提升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坚持主体性原则会让农民感到提升素质是自己的事,从而通过自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这样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会得到不断提升;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农民突破素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束缚,激发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创造活力,从而培育出高素质的乡村振兴主体力量[2]。

(二)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当中充分运用理论是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中必不可少的原则,这种有的放矢的态度有利于提升农民对农村发展的认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必须是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路径。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掌握科学理论,如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理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以科学的方法论对选择这一路径进行指导。二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农民素质提升的效果,赋予理论以生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提高农民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农民通过培训会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重要意义[3]。

(三)坚持全面性和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而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农民队伍既需要建立全面的培养体系,还需要对部分有特长的农民进行有代表性的帮扶。首先,各方力量要共同努力,全方位培养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政治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素质。同时,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当地有特色的龙头产业进行典型的、有针对性的帮助,结合当地特色多渠道发展不同的特色农业产业,将农村的各种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培养产业领军人物,让农民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得到提高[4]。

二、路径的内涵:以“五个提升”为基本点

(一)不断提升农民经营管理素质的路径

产业兴旺是乡村经济发展形式多元互动,相互渗透、融合、发展而达到的产业发展的状态。毋庸置疑,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首先体现为这是一条农民经营管理素质不断提高的路径,也是切实落实“产业兴旺”这一要求的路径。在这条道路上,农民应有现代化的经营思想,并且他们的思想应不断得到解放,观念不断得到更新;农民也应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如粮食类的种植技术,牲畜类的养殖技术以及农副产品的加工技术。同时,农民的文化知识也应是丰富的,他们可以不断接受职业化的培训,以此拓宽知识领域。

(二)持续提升农民政治法律素质的路径

治理有效指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统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同时农民乡村治理能力得到提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素质提升的道路是一条农民政治法律素质持续提高的道路,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必由之路。在这条路径上,广大农民干部应具有较强的自治能力,党的报告指出:“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5]这样的农村干部能起带头作用,并能调动农民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不仅农村干部,普通农民也应具备较强的法律素养,并有能力接受普法教育,能积极参与法律教育活动,推动乡村的法治建设。

(三)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路径

乡风文明是指农村的精神文明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是不同农村地区农民的精神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它是农村主流文化的阵地。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得到推进的过程中,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应是一条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为着力点的路径。在此背景下,农民应具备继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能力,他们不仅能立足自身的优秀文化,将其发扬光大,还能接受外来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并对其进行创新,使其得到发展。同时,在农村应创造以读书为荣的文化氛围,农民应不断学习新知识,身体力行,将终身教育贯彻到底[6]。

(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路径

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它不仅是指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保障,而且还指农民要有精神上的追求。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素质提升的路径也是一条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受到重视的路径。在这条路径上,农民应掌握农业科技成果,他们可以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实现增产增收。并且,农民能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技术宣传当地的特色产品,使其与外界有效衔接,促进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受到重视,赋予农民素质提升之路新的内涵。

(五)不断提升农民身体素质的路径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生态宜居的具体体现,保护生态环境,给农民干净的居住环境,这对提高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素质提升的路径也是一条促进农民身体健康素质不断增强的路径。在这条路径上,农民可以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对农村污染进行处理,以防止其危害农民身心健康。同时,农民能实现生态宜居,有利于他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农民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路径的践行:以“五位一体”为推进思路

(一)农民要培养市场发展意识,增加对生产经营的投入

1.农民要学会获取市场的生产经营信息。其一,可以实地调查市场,农民要学会关注农业生产中农产品的品种及选择、种植技术的更新以及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现状与前景。对于潜在的市场,农民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有把握的情况下采取行动[7]。其二,当代农民可以利用互联网了解本村或者外村,甚至国外一些农村的市场情况。其三,农民要关注国家相关的政策,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信息尽可能多地了解周边市场形势,不仅要做到懂政策,还要执行政策。2.农民还要学习必要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首先,农民要学会进行项目选择。他们必须根据市场变化去选择新项目,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在产品接受期、成长期选择进入该领域,避开衰退期。其次,农民要学会持久经营,学习专业知识,避免生产经营活动偏离目标,协调好生产体系内的各方面发展。最后,农民要学会进行家庭理财。做好对自家的财富安排,通过农业生产经营开源,通过家庭生活理财节流,做好家庭经济核算,尽可能降低支出,增加收益。

(二)政府要完善政治参与机制,重视制度化法治化建设

1.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一是要对农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可以建立村务管理咨询平台,让农民了解民主理论,有效地参与民主政治建设。二是要让农民进行实际的民主训练,民主选举与决策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农民真正当家做主,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决策,他们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民主管理是农民的直接行为,要让农民管理本地区内的各项事务;各级政府也应该积极接受来自农民的监督,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听证会、民主评议等保证民主监督正常进行。2.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引导农民学法、知法、遵法、守法、用法,让他们领会到其重要性,树立法律意识,当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将其作为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同时还要发挥农村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处理村务问题时,农村干部要严格依法执行,维护法律的权威。他们以法律为准绳积极引导、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后,农民也会逐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而且农村干部在农村当地有较高的权威,能够得到农民的信任,如果他们以身作则,也会对农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农村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着眼于农民自身的发展

1.在宏观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可以让农民走出传统闭塞的文化圈子,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促进农民自身意识的转变,还可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激发农民的活力和热情,使他们认识到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体系对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具体来说,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民创建适当的文化活动场所,满足农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要完善农村网络与数字化信息服务体系,利用网络满足农民的文化诉求[8]。2.在微观方面,可以针对农民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只是单纯地采取说教和理论灌输的方式,容易使农民感到枯燥而引起抵触情绪,所以要把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融合在农村的现实生活当中。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的风景特色、农民自身的兴趣开展别具一格的文体活动,在农闲时间可以进行劳动技能大赛、农民歌手大赛,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开展文艺汇演。同时可以通过评选“五好家庭”,加强农村家风文明建设,培养他们的家庭荣誉感,让农民认识到怎样做才能成为受人欢迎的高素质的农民,进而在农村地区形成良好的风气,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四)社会力量要营造良好环境,兼顾观念和环境的改善

1.改变农民的卫生观念是第一位的。只有让农民相信防病胜于治病,改变他们陈旧的卫生观念,才能使农民保持身体健康,从事其他生产活动。政府机构要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获得基本的卫生服务。社会舆论要积极引导,各主流媒体要从正面倡导农民了解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用科学易懂的语言进行宣传。2.在现实生活中要不断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其一,要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结合农村地区旧村落的构造,修筑乡村住宅小区,整治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其二,针对农村地区乱堆乱放的垃圾,可以进行分类与集中处理,雇用专职保洁人员,成立农村垃圾清运队,在固定时间收取各家的垃圾,再按要求进行填埋或者焚烧。同时,农村地区要推广生态能源,有条件的乡村可以修建沼气池,实现农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的高效利用,为农民提高身体素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结语

提升农民素质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与农民的就业问题息息相关,农民素质得到提升会在很大程度上为农民的就业拓宽渠道,所以找寻一条农民素质提升的路径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在选择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明确这一路径的内涵,并采取具体措施使这一路径得以践行,这是笔者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素质提升路径研究的新思考,希望在未来这一路径会得到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以此使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作者:聂陈红 单位: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