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时间:2022-05-24 04:06:03

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促进乡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要实现农村产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振兴,本文着眼于甘肃乡村实情,阐明乡村文化发展现状,分析乡村文化发展优劣势,利用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和价值,提出以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实情;乡村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重大部署,要求“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镇,一些农民的乡村文化认同感淡薄,乡村文化建设面临困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乡村振兴,先要文化振兴,用文化带动思想,用文化带动经济,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起铺垫作用。

1甘肃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1.1甘肃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有高山、盆地、沙漠、戈壁等地形特征。根据地形特征,发展出了风格各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沿着河西走廊,寻找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和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这里有肃南肃北的裕固风情和蒙古风情,还有天祝藏区的藏族文化,各种文化交相辉映。东南部的天水和陇南地区,风景秀丽,山川葱郁,有“小江南”之称,伏羲文化、陇东黄土地文化、河陇文化为一体,天水的大地湾文化距今有7800多年。甘肃礼县是秦族、秦文化发祥地。秦人最早的都邑所在地。甘肃境内的岩画、碑石都有发现,拥有的姓氏文化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如陇西的李氏文化[1]。戏曲方面有甘肃陇剧、曲子戏、甘南藏剧、高山戏、陇南花灯戏、搬山戏等。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在中国四大石窟中甘肃石窟就占了两个,可以说甘肃石窟文化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

1.2甘肃文化混融多元、民族性强

甘肃位于三大高原的结合部,称之为“民族走廊”,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东亚和中亚结合部,是中原连接西域的通道,是古丝绸之路重要一环。它成为历史上许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重要交汇之地,至今,甘肃境内依然生活着54个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所独有。众多的民族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众多的文化在这块土地生根发芽,甘肃文化以它特有的形式存在发展,兼容并蓄,融合东西。每一种文化都有一段故事,每一种文化都令人心之向往。在多种文化与宗教融合的甘肃,被历史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混融性与多元性是甘肃文化最闪亮的特征[2]。

1.3乡村文化基础薄弱、表现形式相对单一

甘肃乡村由于环境因素,条件制约,因此导致乡村文化基础薄弱。发展停滞不前,基础设施空缺,比如电影院、剧场、文化站、活动馆等基础建设数量少、质量低,环境卫生较差,限制了乡村文化发展。其次,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传统技艺无人传承。最后,缺乏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导致乡村文化表现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3]。

1.4农村思想观念落后、主流意识相对偏低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了农耕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农民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封建思想、甚至迷信活动,阻碍了现代农村的发展,也阻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部分地区科学精神欠缺,长久以来的小农思想,束缚了道德观念和文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的主流文化对乡村的民俗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反应出了乡村文化的弊端与不足,比如文化缺乏自信、主流意识偏低、内生动力不足、与产业融合不够等问题。

2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和价值

在党的中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文化自信,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推动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2.1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国家战略,它包含了城乡融合、产业融合、文化融合以及改革创新,是由上到下,由小到大的全员参与,全员配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宣传主导作用,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凝心聚力,整合力量。

2.2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条件保障

通过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为社会发展凝聚力量,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道德引领作用,教育引导村民改正陋习,改变思想,弘扬公序良俗,传承优良传统,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村民文化脱贫的必由之路。针对落后的封建迷信,要坚决抵制,有些农村小农意识根深蒂固,陋习恶习也仍然存在,这些思想和行为都是不利于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因此,倡导现代文明理念新风尚,培育良好家风乡风,传承优良民族技艺,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供良好环境。

3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3.1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国的城乡文化发展目前存在有一定的差距,对乡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城市资金的投入,因此导致乡村文化活动匮乏,文化设施落后,文化质量不高等种种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基础设施的供给。其次要开发市场资源,打通来源渠道,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再次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宣传队伍,有质有量的开展各项乡村文化活动。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整合、共建共享、集中进行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学普及等多方面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2运用信息技术发挥新媒体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数字化和新媒体已成为社会主流,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随时随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新媒体以开放性、互动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征正在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的冲击。凭借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平台,乡村文化和乡村产业不断发展,文化传播、文化振兴的进程也明显加快,作为推动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数字化网络技术突破地域阻隔、扩大延展范围、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到各种丰富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和新媒体技术,凭借新理念和新方法,实现线上线下的跨界融合,共享文化信息资源,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深远影响。

3.3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产业融合

乡村文化发展与乡村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积极促进乡村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将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根植于乡村文化建设,依托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及表演项目,带动消费,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每一个乡村都有它独特的历史记忆,也体现了一代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变革,因此振兴乡村文化,必须加大对地方文化的挖掘,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加强村民素质和美德,使乡风民俗转化为特色产业和文化事业。结合自身优势,运用创新思维,将“互联网+”与“文化+”相结合,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建设民宿、客栈等旅游设施,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景区,创建乡村文化新载体和产业新模式,促进乡村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有机融合。

4结束语

甘肃与中部发展地区相比,经济相对落后,我们需要一种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放眼世界的眼光,更需要勤奋执着的创新和融汇并通的文化氛围,与外省交流,与世界接轨。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在于把农村建成新型农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将乡村文化与乡村建设融于一体,有效衔接。强调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将农村、农业、农民三者结合,打造美丽乡村、魅力乡村。同时,作为农业类高等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乡村文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自觉担负起历史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改革,2018,(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01).

[3]崔福生.乡村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党政论坛,2009(2):46-47.

作者:余文娟 任向红 田喆 单位: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