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田径教学与身体素质的关联性

时间:2022-09-27 15:26:16

体育课田径教学与身体素质的关联性

摘要:高职院校在教学期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社会注入了大量的人才。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时,体育教学具有关键性作用。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性课程,运动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随着人们对于田径运动观念的变化,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对其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对田径课进行重点关注,增加学生学习体育时田径运动的时间,并改进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基于此,本文从高职体育田径教学现状着手,对高职体育田径教学与学生身体素质关联性进行分析,旨在为日后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探究时能够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田径教学;身体素质;学生体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契合人们的实际需要,现阶段的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此时,教育教学目标逐渐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向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保障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效果,还应保障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真正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标。高职院校的田径体育教学之所以要进行改革,就是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新时展需要的背景下融合教育改革需要,以提升学生身体机能和精神力量为目标,培养出能促进社会全面化、积极发展的新时代身心健全的大好青年。

一、田径教学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得到了转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学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成为现阶段的首要目标。为此,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目标。而田径教学对于学生身体素养的培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满足教育改革需要,高职院校应站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田径教学改革,重视田径教学,以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真正地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部分院校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学习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音乐、体育、艺术等学科关注度较低,而现阶段的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在重视技能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浙江田径教学进行改革,重视其实际作用,能够在有效提升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田径锻炼对于学生而言虽然较累,但是能够更好地释放自己,放松身心,达到劳逸结合的作用。站在为学生发展角度考量,开展田径教学改革具有积极作用。

二、高职体育田径教学与学生身体素质之间的关联性

(一)提高学生的运动速度

高职院校体育田径课程开展之后,学生在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后,能明显地感受到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自身运动速度和身体素质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由于田径训练能够有效针对学生中枢神经和肌肉进行锻炼,提升前者对后者的支配能力,因此学生的反射能力会得到提高。

(二)增加学生的力量

田径训练具有多样性,并非只有人们常识中的跑、走、跳等项目,还有投掷训练,例如铅球、铁饼等项目,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以运用投掷训练提升学生自身力量,锻炼肌肉群和核心能力,从而提升个人身体素质。

(三)增强学生的耐力

田径项目对学生体育训练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训练方式较多,能适应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要。在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开展田径训练,会将其贯穿于整个高职院校教育阶段,因此学生累积的训练时间较长,其自身耐力也会自然而然地增强,在长期的训练中,学生的身体会更具有活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精力。不仅如此,田径训练还能有效地提升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身体在运动的过程中血液循环会加快,肺活量也会增加,从而提升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运作能力,以此改善学生自身的耐力。

(四)强化学生的柔韧性

高职院校开展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开展实际训练之前进行热身运动和拉伸运动,此种方式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放松肌肉,还能提升学生的柔韧性,以此降低学生在实际训练期间出现肌肉拉伤的几率。此外,在开展田径训练期间还会有相应的拉伸项目,长此以往,学生在实际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能提升自身身体机能,而且对自身的柔韧性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三、高职体育田径教学现状

现如今,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模式仍旧以传统模式为主,通常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教授,对田径教学中强身健体作用的重视度不高,既使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也具有局限性。而此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关注度问题,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通常注重学生运动技能和技能运用规范性的掌握,对学生自身素养的关注度较低。此种教学方式对于高职院校田径教学而言不符合整体教学目标,因此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自身的需要。此种教学模式并不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形式化,应付心理,对于田径知识的求知欲望较弱,影响到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无法有效提升其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降低了参与度。因此高职院校为改变这一对教学目标不利的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进行教学改革,应扭转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以此减少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

四、高职体育田径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认知田径运动的价值和功能

田径教学对于高职体育教学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体育教学的核心部分,又能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对于其他体育训练项目而言,虽然趣味性较弱,但是锻炼性较强,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会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此种训练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拼搏,积极奋进的精神,使其能够面临困难时不断挑战自我,顽强拼搏,从而体现田径运动的价值和功能。在高职院校进行田径教学之前,必须明确田径教学的功能和价值,运用反思教学激发学生的反思能力,促使学生在训练中感受田径运动的内涵,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其意志品质。

(二)精心设计田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田径运动不仅具有竞技的特性,还能强健人的体魄,提升其精神力和意志力,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对田径竞技训练特点进行关注外,还应对田径训练强化学生身体的价值给予高度关注。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应对教材中复杂的内容进行精简,使田径运动项目自身的趣味性得到提升,在合理训练的同时进一步凸显田径教学的价值。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般会组织学生学习跑、跳、投掷等项目,此时为避免学生积极性不高,在实际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提升教学的合理性和完善性,在保留田径运动项目自身教学重点之后,改变现有教学难度,运用教学项目与娱乐活动融合的方式提升课程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在创新教学方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田径运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田径运动和文化教学相融合,将4×400米接力和成语接龙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竞技精神,在提升其学习效能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

(三)完善田径教学场地,增加训练器材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场地和训练器材的完善与否,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运行的今天,高职院校在实际改革过程中,要对体育教学活动给予高度关注,加大对田径教学资金的投入,运用完善场地和完善训练器材的方式,促进田径教学改革。根据相关调查可知,高职院校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参加田径运动训练积极性和热情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学校田径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场地和训练器材的满意度较低,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田径教学项目进行教学场地的完善和训练器材的补给,以此促进学生在课上课下都能对田径训练注入热情。例如,高职院校在田径教学开展过程中,借鉴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进行相应的规划,并以此为根据进行像旋转投掷类器材、橡皮毯、塑料魔方等田径训练软器材的补充和购置。旋转投掷类的器材运用于田径运动训练中,能够配合投掷类技能教学,提升学生的肌肉支配能力;而橡皮毯则可以配合学生弹跳力和协调性的训练;塑料魔方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敏捷性。在此类器材的引入下,高职田径教学更具趣味性和娱乐性,还能消除学生对田径教学辛苦和畏惧的心理,使学生更热爱田径运动,在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的同时,顺利实现培养自身身体素质的目标。

(四)将田径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中

首先,高职院校为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将田径教学作为主要手段,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锻炼时间,不仅使其在课内得到训练,在课外也能在体育精神的影响下,开展相应的田径运动。因此,高职院校应关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将田径教学延伸,从而保障学生在其他时间也能得到身体素质的强化。例如,支持组建校内田径组织,并为其提供场地、人力、器械、资金的支持,使学校逐渐出现田径运动的氛围,形成田径运动文化。其次,还应支持校内外联合进行田径体育竞赛,运用体育精神激励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积极性。最后,田径活动不仅能在校园之内开展,还可以与其他学校联合。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学生需要进行校际竞赛的申请与筹划,运用竞技的形式提升田径运动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学生在此种氛围的影响下,不自觉地就想加入到田径项目的锻炼中,从而延长自身锻炼的时间,达到身体素质提升的效果。

(五)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对于高职院校体育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社会的发展使其对人才要求不断变化,从而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如果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展期间,体育教师不对自身专业性进行提升,就会出现教学实际状况与教育事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教师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无法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推动社会发展,并且其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此,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社会发展和需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促使其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与社会发展共同进步。只有教师适应社会发展,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切实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使其在就业时也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开展学术研讨,进行经验总结和心理分享,从而在研究与讨论中找到自身现有教学问题的解决方式,最终达到体育教师提升自身实际教学水平、完善自身教学方式的目标。

(六)关注个体性差异,优化考核方式

考核制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针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考评和总结,成绩考核不仅是对学生体育学习基本状况的掌握与了解,还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基于此,在制定考核制度的同时,要对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在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做到考试考核公平公正。在进行考评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淡化田径运动技能特点,减少学生实际考核的紧张感和恐惧感,从多角度对学生评价,从而降低学生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度,避免考核方式影响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以此种方式强化学生对田径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实际考核过程中教师考量平时上课的运动热情、学习态度、身体素质以及努力程度和最终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提升评价的公平公正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如此,方能良好地实施田径教学,避免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抵触情绪,在积极调动其参与田径运动的同时,提升其个人身体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开展田径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体育运动的发展,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精神,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现阶段我国高校田径教学具有多样性特征,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学方式、学生个人情况以及教师和学校等各类因素都会影响高职院校田径运动和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站在整体教育改革的高度上给予田径教学高度关注,使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发展,有效提升田径运动的文化底蕴,发挥其自身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可持续发展教学拓宽渠道,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锻炼学生坚毅的品质,为其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林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