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7:08:18

体育锻炼论文

体育锻炼论文范文篇1

本文作者:熊伟工作单位: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方式调查分析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女生(52.77%)通过学校组织参加体育锻炼,实际调查了解到女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候都希望有人陪伴,并且希望学校能够多开展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这一点与女性群体害羞、含蓄、腼腆、无安全感、害怕孤单的心理特点是不谋而合的。另外,有34.04%的女生是独自参与体育锻炼,这不仅印证了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自由,女生不喜欢用固定的组织形式束缚自己的行动,而且凸显了在大同的世界里创造大不同的社会现实。还有13.19%的女生是通过协会活动或健身俱乐部参与,但由于自身和学校的条件资源有限,这2种方式并不适合大部分女生。女生参加体育锻炼项目调查分析据统计,56.60%的女生选择慢跑,比例最大。因此,慢跑是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选,但其运动形式较为单一、枯燥。小球类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深受女生的青睐,其中55.74%的女生选择羽毛球,25.10%的女生选择乒乓球。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项目没有过强的身体接触与对抗,但又能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同时这些项目也符合女生力量相对男生弱的生理特点。大球类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也逐渐走入女生的视野,有18.30%的女生选择排球,无身体的直接接触与对抗却不乏趣味性。另外,一些彰显个性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女生也很喜欢,20.43%的女生选择了此项。健美操所具备的时尚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既引领着整个社会的潮流、走向,又能够很好地展示自我,增加自信,符合女生追求时尚和美的心理特点。

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时长次数调查分析据统计,被调查对象中有48.50%的女生选择在傍晚参加体育锻炼,而晚上、早晨、中午参加锻炼的人数为24.26%、20.43%、6.81%。84.88%的女生每次锻炼时长均在1h以内,这不仅可以让大脑从紧张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很好的休息,还可以为晚上更高效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选择早晨和晚上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分别占20.43%和24.26%。早晨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一天的学习和心情。选择晚上则是让劳累一天的身体得到放松。总之,女生对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是比较合理的。40%的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不固定,能够坚持每天锻炼的女生仅为5.11%,这说明女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而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在2次或2次以下的女生占31.06%,如果按照我国体育参与情况调查中规定的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来看,她们和真正的体育人口还有差距,但却是最具潜力的体育人口。究其原因,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安排时间少,体育氛围不浓,无人陪伴以及自身的惰性是参与次数少的原因。尤其在期中、期末考试阶段,课程复习紧张,大三忙于考研,大四忙于毕业论文、找工作,所以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与次数就会更少。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仍有23.83%的女生能够坚持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5次,这一群体的存在必定影响和带动周围女生的体育行为,将来很可能成为终身体育的坚决执行者和有力倡导者。女生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据统计,场地器材的缺乏(48.51)是制约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有场地、但场地条件不好(28.51),无相关人员指导(28.51),体育项目开展的不够广泛、供女生选择的项目太少(14.89)。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升本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陈旧的体育器材设施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更新,而且学校相关部门也没有意识到由于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多而造成的体育器材设施短缺现象。这也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必备硬件设施,体育场地器材既要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外借的需要。另一方面,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是导致某些体育项目课程无法开设,可供女生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相对减少的原因。而对于没有开设体育专业的升本院校,体育指导员的匮乏也是影响女生参加体育锻炼质量高低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宿州学院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态度是综合多元的,对于美的追求是成为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又一重要诱因;女生具有较强的体育强身观念,体育认知程度较高,但真正付出实际行动的却很少;女生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多样化,更青睐低竞技和趣味性强的项目;女生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合理,但次数少,不固定。制约宿州学院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排序(由主到次)为缺少场地器材;有场地,但场地条件不好;无相关人员指导;没有时间;其他;无自己喜欢的项目。加大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体育活动知识讲座,让更多的女生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无论是身体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进而创建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把安徽省专升本院校女生体育活动内容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坚持从了解动机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出发,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安徽省专升本院校女生体育教学改革,鼓励人性化的教学,大力推广安徽省专升本院校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如形体训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多开展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克服女生胆小、含蓄、羞涩、希望有人陪伴参加等心理,培养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让更多的女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设法加大对体育的投入,购置体育器材,完善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大部分女生共同参与的需求。对于已经开设体育专业的专升本院校,应充分利用体育专业学生资源,指派或成立体育活动志愿指导小组,定期定时对各个院校的女生体育活动给予专业指导,以达到“双赢”。

体育锻炼论文范文篇2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飞行员已经成为民航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成为民航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民航院校作为我国民用航空飞行员培养的摇篮,必须肩负起“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使命[2]。实践证明,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对于提高民航飞行员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作用[4]。因此,民航飞行学员在校期间打造坚实的身心基础对于适应未来繁重的民航飞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民航现役飞行员与飞行学员在体育锻炼方面的对比,揭示两者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差别。与此同时,以现役民航飞行员体育锻炼实际为参照,找出飞行学员体育锻炼误区和存在的问题,为航空公司加强飞行员体质健康评估与督导,为民航院校飞行体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我国民航现役航线飞行员和两所民航直属院校飞行学员。

2.2研究方法:2.2.1观察法:本人作为民航院校飞行体育教师,承担多年飞行体育教学工作,可以直观了解民航飞行学员及部分民航现役飞行员的体育锻炼实际情况。2.2.2问卷法:根据本文研究需要编制问卷,共发放900份问卷,回收892份,有效问卷867份,有效率97.20%,其中飞行员92份,飞行学员775份。2.2.3访谈法:向两所民航院校飞行体育教学主管领导、教师、飞行学员及部分民航现役飞行员进行现场咨询或电话交谈,了解调查对象体育锻炼情况。2.2.4文献法:通过图书馆借阅、互联网检索等方式广泛收集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学科基础理论书籍(六部)及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锻炼认知情况对比

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人体骨骼、肌肉生长,增强身体机能,改善身心状态,放松心情,缓解生活压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有效的体育锻炼活动对于增强民航飞行员体质、提升飞行员心理素质、促进飞行技能掌握、缓解飞行疲劳、提高飞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调查统计显示:92名民航现役飞行员和775名飞行学员均认可体育锻炼对自身体质以及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在工作和学习之余都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认同体育锻炼在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缓解压力,以及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方面的重要性。可见,不论是民航现役飞行员,还是飞行学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都较为深刻,能够比较全面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

3.2体育锻炼动机情况对比

锻炼动机是指推动人们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它决定着人们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运动强度、倾向性和坚持性,对体育行为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体育锻炼动机的多元化特征,我们要求调查对象每人选择三项锻炼动机。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民航现役飞行员体育锻炼动机前三项依次为保健康复、缓解疲劳和应对体检,飞行学员的体育锻炼动机前三位分别是增强体质、应对考试和兴趣爱好。可见,两者在体育锻炼动机上差异明显,前者体育锻炼主要以保健康复和缓解疲劳为目标,以确保飞行安全、提高飞行质量、延长飞行寿命为根本目的;后者体育锻炼大都以强身健体和应对考试为首要出发点,一方面要塑造强健的身体和健美的体型,另一方面要应对难度较大的飞行体育专项考试任务。

3.3体育锻炼项目选择对比

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体育锻炼特点,也具有不一样的体育锻炼效果。在本次问卷中所列取的12项可供选择的锻炼项目中,我们要求调查对象每人选择三种经常参与的业余体育锻炼项目,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民航现役飞行员中以选择羽毛球、长跑、器械练习、乒乓球和篮球居多。而飞行学员所选择锻炼项目前五名依次是篮球、足球、长跑、器械练习和游泳,这反映了两者在体育锻炼项目优先选择上的差异。依据项群训练理论,羽毛球、乒乓球属于以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足球、篮球属于以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目,而长跑、游泳和器械练习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和力量性项目。通过调研了解到,广大现役飞行员大都选择隔网对抗性项目主要目的在于避免运动中受伤,以免影响正常飞行工作。而飞行学员大都喜欢参与同场对抗性运动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他们争强好胜、朝气蓬勃的年龄特点,也符合民航院校教学管理和体育场地设置特色。体能主导类耐力和力量性锻炼项目则是两者体育锻炼项目选择的共同点。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民航现役飞行员和民航院校飞行学员对体育锻炼均具有较高的认知度,认可体育锻炼对自身体质以及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体育锻炼动机上,民航现役飞行员以保健康复和缓解疲劳为主要目标,飞行学员则以强身健体和应对考试为首要出发点;在体育锻炼行为上,民航现役飞行员每周锻炼以1-2次居多,运动强度中等,持续时间一般在2小时以上,而飞行学员在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约束下,自主参与课余锻炼机会较少,有1/3左右的学员没有课余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项目选择上,现役飞行员大都选择隔网类或对抗性小的运动,而飞行学员则比较钟爱篮球、足球等同场类或对抗性强的项目。影响现役飞行员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在于繁重的飞行任务,另外也存在锻炼方法不合理、锻炼知识缺乏等问题,而制约飞行学员进行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制度严格、课业负担太重、懒惰怕累的心理等,导致部分学员出现体育认识与锻炼实践的脱节。

4.2建议

体育锻炼论文范文篇3

随着“家庭”人口流动趋势的出现,城市中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1]。然而,他们的城市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已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群体城市适应状况较差,仍是一种“局部适应”,还是城市的边缘人,未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2];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以及各种问题行为。例如,孤独感、自卑感、学习挫折感等心理问题[3]。显然,探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影响因素,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更健康地发展,乃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意义。对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者们提出了两个较为突出的观点,一个是过程论,另一个是变量论。过程论指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会经历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四个阶段[4];变量论指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总体来说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心理适应,二是社会文化适应[5]。本文主要以城市适应的过程论为依据。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歧视[6-8]、社会认同[9-10]、家庭环境[11-12]、教育安置方式[13]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王中会等人(2013)对流动儿童的区域文化适应与城市适应进行了研究,其中,文化适应包括生活方式适应困难和人际观念适应困难两个维度。其研究表明,人际观念适应容易的流动儿童探索与顺应越多;生活适应容易、人际观念适应容易的流动儿童,整合与融入越多,流动儿童人际观念适应困难显著高于生活方式适应困难[14],可见人际观念适应对城市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新思路。人际交往能力是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个体的人际适应有直接影响,同时也能反映个体的其他适应特征。MarkLeary关于自尊的社会计量器理论[15]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好的个体通常能被他人接纳和喜欢,其自尊水平也较高,进而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力。Prelow等人(2007)发现,社交能力是社会环境风险(如母亲的心理疾病、母亲的养育压力、经济压力、社区环境)影响青少年适应的中介[16]。因此,本文假设人际关系能力是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愈来愈受到关注。研究者对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体育锻炼能够提供更多积极社会反馈及同伴认同,从而完善个体的自我观念,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17]。体育运动帮助儿童尊敬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积极提高自尊和自信,促进社会认知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进步[18]。Fox(2000)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他认为研究结果足以证明“体育锻炼是发展儿童积极自我的一个有效的媒介[19]。同时,身体锻炼对于社会适应的作用也已被证实。如,RichardBailey(2006)[20]认为,体育具有使儿童的身体、生活方式、情绪、社会性和认知发展方面提高的功能。Sibley等人(2009)认为,运动可以改善儿童的认知功能,并且发现,儿童的运动能力越高,代表儿童大脑的神经发展越成熟,且认知功能中的分辨功能指标也就越高[21]。袁建伟(2010)研究认为,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良好的体育行为有利于流动儿童的个体社会化与城市融入;作为一种面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参与者的彼此了解,减少社会隔阂,有利于培养流动儿童社会化,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因此,体育活动可以成为流动儿童个体社会化与城市融入的有效途径[22]。综上,本研究将同时关注人际交往能力和体育锻炼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流动儿童群体很大一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对学校的归属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城市的适应状况。流动儿童自身以及外在诸多因素可能也会通过影响学校归属感从而间接地对城市适应发生作用。因此,本研究假设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和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另外,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儿童完成问卷填答的局限,因此,本研究被试包括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流动儿童。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北京市某三所打工子弟学校,有效被试301名,其中,小学高年级165人,初中136人;男生168人,女生133人;年龄在9岁-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32岁。

2.2研究工具

2.2.1人际交往能力问卷采用Buhrmester等人(1988)编制[23]、王英春等人修订的人际关系能力问卷[24],包括5个维度:发起交往、提供情感支持、施加影响、自我袒露和冲突解决。该问卷共35个题项,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人际交往某方面的能力越强。研究者指出,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25],本研究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2-0.68之间,总体为0.88。2.2.2身体锻炼等级量表采用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1994)修订[26],从身体锻炼的强度、一次锻炼的时间及频率三个方面来考察身体锻炼量,并以身体锻炼量来衡量身体锻炼参与水平。身体锻炼量的得分=锻炼强度得分×(锻炼时间得分-1)×锻炼频率得分。每个方面各分5个等级,5级评分。身体锻炼量最高分为100分,最低为0分。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82。2.2.3学校归属感问卷采用徐坤英(2008)编制的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27],包括5个维度: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学校投入、同伴关系、学校融入。该问卷共24个题项,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学校归属感越强。本次测量中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63-0.78之间,总体为0.88。为了验证学校归属感问卷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χ2/df=2.70,NNFI=0.93,CFI=0.93,GFI=0.92,AGFI=0.91,RMSEA=0.05。2.2.4城市适应问卷采用刘杨(2008)编制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28],包括4个维度,48个题项,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4个维度分别为:兴奋与好奇,分数越高说明流动儿童第一阶段兴奋、好奇、高兴等情绪状态越高;震惊与抗拒,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二阶段表现出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高,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感到震惊和失望的程度越大;探索与顺应,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三阶段思乡情绪,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少,个性越开朗;整合与融入,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四阶段高兴、舒服的心境越多,对北京的生活满意度越高。本次测量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4-0.79之间,总体为0.89。为了验证城市适应量表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χ2/df=2.67,NNFI=0.92,CFI=0.92,GFI=0.91,AGFI=0.90,RMSEA=0.06。

2.3研究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所有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当场收回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用SPSS19.0和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根据城市适应的理论构想,四个维度属于不同的阶段,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分别以四个维度为因变量,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2.87,df=299,p<0.01),女生的城市适应好于男生;年级差异检验发现,初中生在兴奋与好奇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t=-3.79,df=299,p<0.001),震惊与抗拒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t=-10.39,df=299,p<0.001),探索与顺应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t=-2.41,df=299,p<0.05)。

3.2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学校归属感

与城市适应的相关分析计算身体锻炼量、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归属感和城市适应4个维度的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相关分析表明,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学校归属感、城市适应三者两两显著相关,流动儿童体育锻炼与学校归属感、城市适应中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显著相关。人际交往能力与城市适应的4个维度均有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和整合与融入的相关程度较高,均在0.54以上,与震惊与抗拒相关较低;体育锻炼与震惊与抗拒显著负相关,与探索与顺应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均与学校归属感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与0.25;学校归属感与城市适应显著相关,与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及整合与融入为显著正相关,与震惊与抗拒有显著负相关。

3.3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

与城市适应中的中介作用检验根据相关分析,以及本文先前的假设,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构建了以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为外源潜变量,身体锻炼量为外源变量,以学校归属感为中介潜变量,以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为内生显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由于身体锻炼量与兴奋与好奇、整合与融入相关不显著,因此在兴奋与好奇、整合与融入中只以人际交往能力作为外源变量,进行模型建构,拟合指数如表3所示。由图1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兴奋与好奇有直接效应(β=0.47,p<0.001)和间接效应(β=0.19,p<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兴奋与好奇的总效应为0.66,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29%。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兴奋与好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由图2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震惊与抗拒有直接效应(β=0.60,p<0.001)和间接效应(β=-0.23,p<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震惊与抗拒的总效应为0.37,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2%。身体锻炼量的直接效应为-0.28(p<0.001),间接效应为-0.04,总效应为-0.32,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3%。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身体锻炼量与震惊与抗拒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由图3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探索与顺应有直接效应(β=0.47,p<0.001)和间接效应(β=0.38,p<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探索与顺应的总效应为0.85,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4%。身体锻炼量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间接效应为0.07。人际交往能力的直接作用显著。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探索与顺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体育锻炼的直接作用不显著,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身体锻炼量与探索与顺应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图4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整合与融入中的中介作用由图4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整合与融入有直接效应(β=0.26,p<0.01)和间接效应(β=0.44,p<0.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整合与融入的总效应为0.70,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3%。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整合与融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讨论

4.1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特点

流动儿童的震惊与抗拒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城市适应好于男生,男生在震惊与抗拒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前人[29-30]的研究结论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源于男女生本身的性别差异和社会对男女的不同期待有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在城市适应四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小学生。初中生的年龄以及在生理、心理上比小学生成熟,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有着更深的情绪、情感体验和适应能力。这与前人的研究不一致,王中会等人(2013)研究得出年级变量负向预测城市适应[31],这可能是与选取的被试不同有关,本文中流动儿童的选取范围为4-9年级,王中会等人选取的被试为1-8年级,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4.2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的关系

流动儿童由于家庭、社会制度、户籍等因素成为处境不利的儿童,其城市适应状况较差。那么,如何改善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呢?本研究得出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显著相关。但同时也发现,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4个维度的相关程度有较大差异,人际交往能力与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与探索与顺应的相关系数达到0.67,而与城市适应震惊与抗拒的相关程度低,相关系数为0.27,这也符合城市适应过程理论,震惊与抗拒为城市适应的第二个阶段,更多的代表城市适应中的适应不良和负性情绪,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二阶段表现出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高,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感到震惊和失望的程度越大,而探索与顺应阶段是第三阶段,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思乡情绪,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少,个性越开朗,因此人际交往能力与探索与顺应有更高的相关。体育锻炼与探索与顺应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2,说明体育锻炼量越大的儿童城市适应也越好;与震惊与抗拒为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4,这说明体育段锻炼量越大的儿童其震惊与抗拒就越小,体育锻炼可以对震惊与抗拒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4.3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得出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体育锻炼能直接或间接预测其城市适应,基本证实了研究假设。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城市适应的各个阶段中起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分析发现,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城市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能通过学校归属感预测城市适应。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对探索与顺应的预测力高达到85%,说明在探索与顺应阶段人际交往能力对流动儿童的适应有很大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对震惊与抗拒的预测力为37%,相对较弱,说明人际交往能力的强弱对震惊与抗拒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很大,可能还受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学校归属感在体育锻炼与震惊与抗拒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体育锻炼与探索与顺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体育锻炼负向预测震惊与抗拒,其预测力为32%,说明喜欢体育锻炼,身体锻炼量大的儿童震惊与抗拒相对较小,即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体验到的害怕、孤独情绪以及负面情绪越少,体育锻炼对探索与顺应的预测力为17%,主要是通过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实现的,也就是说体育锻炼对学校归属感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因为体育活动的合作性、团队意识对置身其中的儿童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得他们在参与到体育锻炼的同时更多的体验到集体情感和团队意识,因此可以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同时,也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的预测力相对较弱,究其原因,是由于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程度较低。袁建伟(2010)研究表明,尽管流动儿童自身在参与体育活动方面有着强烈的兴趣与积极性,但是流动儿童在面临学校、社区与家庭这三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下,其参与体育的行为并不容乐观,同城市儿童相比,更多的是被排斥在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所享受的体育快乐之外[32]。我们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中的潜力和价值,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干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本研究结果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以及增强学校归属感来改善。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人口统计学变量、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而这些因素基本都是很难改变的现实因素,也无法很好地进行干预。本文从人际交往能力和体育锻炼出发探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如果能够培养并发挥人际交往能力与体育锻炼的作用,即使那些身处不利社会处境的儿童也能获得很好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与体育锻炼可以作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保护因子,在国家积极倡导阳光体育的政策下,打工子弟学校也应该好好利用政策优势,对流动儿童进行体育教育,提高自信心,改善同伴关系,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5结论

体育锻炼论文范文篇4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培养全面健康的大学生是我们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压力较重,就业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复杂,很容易导致有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从而造成一部分大学生产生焦虑或抑郁心理。教育部体卫艺司工作手册将焦虑定义为人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1]。为了加大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国内出现了大量关于此类实验与调查研究,但是目前没有出现基于这些体育锻炼干预焦虑情绪相关综合研究的元分析。笔者综合以前相关研究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各种焦虑准确而具体的整体效应和调节效应,以帮助寻找合理调节大学生焦虑水平的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或手段。

1理论假设

目前国内还没有公开发表有关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情绪影响的元分析方面的论文。仅有部分学者研究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或与抑郁的关系的元分析。王卫兵、彭彦铭对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进行元分析,认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促进有显著效果[12,13]。然而对焦虑等情绪的影响没有展开研究,因此,对我国诸多体育锻炼对焦虑影响文献进行综合元分析十分必要。

1.1元分析研究假设

1.1.1体育锻炼对焦虑影响的主效应假设

假设1(a-b):a、体育锻炼对焦虑影响,基于之前国外元分析效应值(VickiS,2010),假设本研究整体的效应值是中等;b、各量表测量干预后或者比较的焦虑效应值差异大;假设2(a-d):a、实验前后组内比较;b、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c、调查组内比较;d、调查组间比较,得出体育锻炼对焦虑效应值为中等效应。

1.1.2相关因素对体育锻炼影响焦虑的调节效应假设

假设3(a-f):a、体育锻炼对焦虑影响男子比女子大;b、发表了的文献效应值比不发表的效应值大;c、带课题、基金发表的文献效应值高;d、体能项目锻炼,如慢跑等项目比表现、对抗项目干预效果好;e、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影响的效果各地区有差异;f、效应值在各时间效应值异质性大。

1.1.3体育锻炼行为对焦虑影响的效应假设

假设4:基于(Wipfli,2008)研究结果,a、锻炼时间;b、锻炼频率;c、实验干预时间,各有一个值或范围对焦虑影响的效应值最大;假设5: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对焦虑影响的效应值最大。

2研究方法

2.1文献搜索

主要从CNKI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万方数据检索系统及互联网中进行中文文献搜索。文献搜集分四步完成:首先,搜索题目中包含“体育锻炼”和“焦虑”的文献,同时筛选出实证研究文献;其次,搜索题目中包含“运动”和“焦虑”的文献,并且是以大学生为被试进行的研究;第三,搜索题目中包含“运动量”或者“频率”或者“球”或者“舞蹈”和“焦虑”的文献,为调节效应分析做出分类处理;第四,对文献数据归类,相关体育锻炼对焦虑影响的均数值、t值、F值、r值等进行一一识别,数据不全不纳入文献。英文文献搜索相对简单,未发现以中国大学生被试进行的相关体育锻炼对焦虑影响的实证研究。文献搜索的时间跨度从1995年1月到2013年4月底。最终获得满足元分析标准的研究有30项,包括学术期刊论文(27篇)、博士论文(1篇)和硕士论文(2篇)。30项研究共产生了59个独立样本的效应值,共包括5685名被试。各独立样本的被试规模在12—698之间,满足元分析标准的最早研究出现在2000年。

2.2元分析的程序

编码标准:(1)研究被试必须是大学生人群;(2)焦虑测量必须采用完整工具;(3)相关变量包括:性别、焦虑种类、区域特征、锻炼时间、频率、运动量、每次运动时间;(4)文献研究方式必须是前后比较、实验组与干预组、调查中锻炼与非锻炼组比较。编码过程:效应值的产生以独立样本为单位,每个独立样本编码一次。如果某文献包含多个独立样本,对应的也进行多次编码;对于采用不同焦虑测量工具进行研究的独立样本,又遇到不同性别、不同研究方式,同样分别编码。另外,由于本研究实际上存在着锻炼与非锻炼对焦虑影响的效应值和不同运动量或不锻炼对焦虑影响的两种效应值,因此编码是将其分别编码,出现三项重复编码,但是不影响整体效应和调节效应分别计算的效应值。笔者采用由同一编码者在不同时段针对所有编码文献进行重新编码的方式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发现:除个别数据有偏差外,其他没有差异,说明编码的一致性较高。

2.3统计分析

本研究选用CMA2.0(ComprehensivemetaA-nalysis2.0)专业版软件进行元分析。为了确保元分析结论的稳定性,首先使用失效安全数(FailsafeN)来计算发表偏倚。将失效安全数过小的指标淘汰,不纳入进一步的元分析;然后将每个测量指标数据中体育锻炼组是实验组,非锻炼组作为对照组。由于本研究是对比实验组与干预组,因此选用标准化均数差作为效应值。计算时运用估计值Hedgesd[14],求出每个指标合并效应值的点估计值d及其95%的置信区间。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中Ne是实验组的样本量,Nc是控制组的样本量。本文采用基于卡方分布的Q值计算效应值的异质性。显著的异质性表明效应值不稳定,以及变量控制下效应值差异大。为了说明异质性的特点,引入Tau2值和I2值进一步说明异质性。d=(Ne-1)SeSe+(Ne-1)ScScNe+Ne槡-2效应值d的方差为:S=Ne+NcNeNc+dd2(Ne+Nc槡)Tau2值说明随机效应模型中各个研究之间和亚组的方差。大的Tau2能反应研究间真正差异的比重。当研究数量少于五时,该值不准确,另外其值应该是对所有计算合并方差的估计;I2统计值是过度分散占总分散的比率,或者说是研究间变异水平占总变异的百分比,也可以说明为置信区间解释总方差归因于协变量的重叠。I2统计值小于等于25%表示解释率低,其值50%左右说明中度解释率,75%的值具有较高解释率[15]。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则认为I2>50%时则认为研究间存在异质性[16]。运用CMA2.0软件进行统计可以得到固定模型和随机模型分析结果。固定模型使用研究内的变异计算权重;随机模型使用研究内和研究间变异计算权重。究竟选择固定模型分析还是随机模型分析方法,取决于同质性检验结果。当检验出的效应值是同质时,适合采用固定模型分析方法;当检验出的效应值是异质时,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是删除极端效应值,直至达到同质再进行固定模型分析;第二是采用考虑了研究内和研究间变异的随机模型分析[17]。当效应值为异质时,本研究采用随机模型分析方法。

3研究结果

3.1整体与亚组效应值分析

笔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元分析程序[16],依据文献选择策略(见图1)最终纳入文献30篇[3,4,5,6,7,19—44]。首先,对整体效应进行分析,总体效应值为-0.656(见表1),根据Cohens(1988)设置的标准均数差效应范围:小(≤0.20)、中(0.50)、大(≥0.80)[18]。本研究得出效应值为中等效应。95%置信区间为-0.782,0.530,验证了假设1a。发表偏倚的安全系数高,达到3614,说明此结论相对稳定,然而异质性大,Q值为296;I2值为82.748,说明变异解释率为82.748%;同时研究间的估计方差值Tau2值为0.212,进一步说明异质性明显。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亚组分析如下。表1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女生焦虑影响效应值比男生大,女生效应值-0.682达到中等效应值,男生-0.425未达到中等效应值;在焦虑分类的相关研究中,特质焦虑与社会体格焦虑干预的效果最显著,达到了高度效应;状态焦虑和用SCL-90测量的文献分析后的效应值最低分别是-0.505和-0.551,未达到中等效应。用《情绪量表-T》测量的文献只有两篇,其合并效应值没有意思,但是可以纳入整个效应值中;另外用SAS测量焦虑文献合并效应值最接近整体效应值,同时这类效应值数量仅为16,说明权重不大,但是能代表整体效应。Q值最大的是对女生干预的效应值以及用STAI测量特质焦虑的文献,其中后者只有五个效应值,但是却出现Q值为119.74的异质性,研究间的估计方差Tau2达到0.696。可见该亚组的各文献的效应值差异大。从而假设1b得到验证。

3.2调节变量异质性分析

表2显示,本研究根据实验和调查方式、随机选择研究对象与否,是否是发表和基金支持、区域特征等进行调节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法组间比较、实验法组内比较、随机选择研究对象的文献、对抗性项目、华东和华中地区研究对象的效应值最接近整体效应值,发表与否的效应值区别不大;带基金课题的文献、以体能训练为锻炼方式研究的文第2期金胜真: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情绪影响的元分析•69•献、研究对象为华南地区的文献异质性统计值非正常,说明其各效应值差异大。因此,除假设2b,3a,3b外,其他假设2a、c、d,假设3c、d、e、f均得到验证。

3.3时间与锻炼行为连续数据的异质性分析

对连续性数据采用meta回归分析,在图2至图5中显示:年限在2008年、每次锻炼时间47.5分钟左右、每周训练三次、实验干预时间在75天左右异质性性最大,从而验证了假设4。

3.4锻炼行为效应值分析

如表3中对体育锻炼运动量各维度焦虑情绪影响的12篇研究文献[45—57]总共4506人研究对象进行调节效应元分析。结果显示:锻炼时间4至9周、锻炼频率1至2次、每次锻炼时间1至2小时、中等运动量效应值最大。这一结论验证了假设5。

4分析与讨论

元分析结果充分证实了体育锻炼能显著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水平。随机模型的总效应值为-0.656,该值比以往国外相关元分析所得结果大;VickiS等(2010)计算的效应值为-0.22[8];Wipfli等(2008)计算的效应值为-0.48[9]。可能是由于纳入文献采用的标准不一样,如研究对象为大学生。上述国外两篇相关研究没有限定研究对象年龄的纳入标准,可能促使体育锻炼对焦虑影响的效应值低。也许可以表明中国文化背景下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影响的有效性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或者说国内相关研究偏向于良性结果。体育锻炼对男生比女生焦虑影响的效应值小,与国内很多研究结论吻合。可能因为调查女生和男生体育场与频率或时间的基数不同造成的这个差异,同时也能说明为何假设2b未成立。不同量表测量下各文献效应值差异大,其中通过STAI量表测量的特质焦虑效应值-1.074最高,值得特别说明的是经过SAS测量纳入研究的文献最多,其效应值为-0.600,与总体效应值最为接近,由此看来该结论比较稳定;另外国内学者对SPAS量表测量的研究比较多,社会体格焦虑也是大学生最容易形成的焦虑,干预影响的效应值比较大,为-0.823。进一步分析总效应值异质性,Q值为297.175。通过亚组分析以及连续数量Meta回归分析发现异质性主要出现在实验法中组内比较、调查法中组间比较、发表过的文献、以华东地区大学生人群为研究对象的研究、2008年出现的相关文献、每次运动的时间40至47分钟得出的效应值。未能证实假设2b:实验组间比较效应值并非和总体效应值一样为中等效应,但本结论与同样采用实验组间比较的国外元分析(Wipfli2008)计算的效应值为-0.48[9],结论一致。与以往元分析不同的是本研究纳入发表和非发表文献计算出效应值没有显著差异,并且非发表的文献比发表的文献效应值大,从而不能验证本文假设3b,可能是因为本研究非发表的文献只纳入了硕士和博士论文,使其效应值与发表的文献同样都偏向于良性结论。对体育锻炼运动量各维度焦虑情绪影响的12篇研究文献总共4506人研究对象进行调节效应元分析。结果显示:锻炼时间4至9周、锻炼频率1至2次、每次锻炼时间1至2小时、中等运动量效应值最大。该研究结论与国内实证研究以及国外相关元分析结论基本相同。本研究以体育锻炼和各运动量对焦虑影响为代表进行出版偏差的安全系数检验,发现安全系数都很大,没有发现出版偏差问题。这表明研究结果是可靠的。本研究结论与假设2b,3a,3b相反,说明国内相关研究不能完全参考国外相关元分析,必须考虑中外文化差异以及不同元分析不同的纳入标准。本研究综合对国内关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影响的元分析以往相关实证研究,希望能对将来相关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数据。在元分析文献梳理过程中,还发现国内相关研究存在一些问题:(1)在研究设计上,调查研究多于实证研究、组内设计比组间设计多。在调查数据的收集上,较少有研究能克服共同方法论偏差;(2)研究结果报告上,部分研究没有报告相关系数矩阵、有些研究对调查样本和程序描述不够具体、有些研究在报告相关系数时不够完整,要么只有维度层次没有整体层次,要么相反。另外大多数研究偏向于良性结论。以上问题不利于运用元分析方法从整体上准确把握体育锻炼干预效果,未来的实证研究应尽量克服。总而言之,当前元分析对体育锻炼理论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实践运用具有重要意义。理论研究上,一方面,元分析结果提供了体育锻炼对焦虑情绪影响关系的数据。这些数据和结果能为未来情绪干预研究提供引导;另一方面,通过元分析,发现了值得未来实证研究设法避免和克服的一些问题。实践运用上,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情绪影响有不同程度的预测力。这对于组织运用体育锻炼去改进提升并有效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尤其是在当今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大学校园。研究的不足:(1)某些分析的样本较少,在这些分析基础上得出的任何结论都需谨慎。只有满足了以更多实证研究作为支撑的条件,才能得出更科学的结论;(2)很多潜在的研究问题不是一次元分析就可以解决的。建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上,感兴趣的研究者可以运用笔者元分析提供的数据,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5结论

当前元分析提供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影响的多个相关变量更为精确的估量。整体上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影响为有效性的效应值达到-0.656,而中等强度的运动量对大学生焦虑情绪干预效果最好达到了-0.850,体能项目如慢跑、快走比对抗性、表现性项目干预效果要好。除此之外,体育锻炼的效果还与其他重要变量,如干预时间、每次运动时间、运动频率高度相关。以上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有较强的预测性。相对于国外同类研究,本研究发现在元分析中研究设计、量表测量、地区效应、大学生人群上有更高的解释量,国内的相关研究偏向于良性结果。将来的相关研究应该更加注重不同锻炼行为对焦虑情绪的影响,以及不同的焦虑类型需要的对应具体的调控手段从而取得更好效果。

作者:金胜真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体育部

第二篇

一、引言

对高校这样一个小范围进行调研得出的结论不可能完全适用于其他任何一个地方。但是,正如费孝通先生在调研江村时所言:这样的结论却可以用作假设,也可以作为在其他地方进行调查时的比较资料,是获得真正科学结论的最好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参阅大量“中国知网”(CNKI)核心文献、EBSCO英文文献及其他相关著作,内容包括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问题分析、运动理论以及其他最新研究成果。

(二)问卷调查法

问卷发放范围限定在S高校两个主校区,在这两个校区内采用街头拦人法,于午餐和晚餐两个时间段发放问卷,询问是否为该校本科学生,如是则进行问卷调查。两校区各抽取了400名本科学生,共800人,其中男生360人,女生440人,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800份,有效问卷784份,有效率98%。800名学生中大一至大四的人数分别为188、256、226、130,来自17个不同学院。问卷发放前请5位专家对问卷做了效度检验,5位专家均认为问卷有效。并采取重测法,对40名学生进行两次测验,计算得皮尔逊相关系数为r=0.803,说明问卷是有效的。对问卷测量值采用单样本T检验,在95%的置性度下得到sig(双侧)值均大于检验水准0.025,处于虚无假设拒绝域,因此接受原假设,即样本中的差异在总体中依然存在,故所抽样本可以替代总体进行分析。

(三)数理统计法将问卷收集的结果统一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统计、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以统计分析出的结果为依据,进行整理论述。

三、研究内容

在本次研究的问卷调查中,首先对S高校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统计,以每周除体育课外的自主参与锻炼时间为统计标准,划分为四档,分别为每周锻炼时间小于30分钟、30~90分钟、90~150分钟以及大于150分钟。S高校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时间统计结果见将每周锻炼90分钟作为基本达标,小于90分钟的认为缺乏体育锻炼。选取每周小于90分钟的同学共计668人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设置问题:“你认为导致你运动时间较少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请对以下20个选项依次进行1~10打分,10分代表完全同意,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20个因素为与专家讨论后得出的有可能造成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

四、结果分析

总体来看,S高校学生锻炼时间较短,基本处于150分钟以下,多数处于90分钟以下,同时女生锻炼相对于男生较少,缺乏体育锻炼现象较为普遍。根据偏度分析表来看,偏度为负,代表长尾在左,即左偏,反之为右偏。以偏度为依据过滤出偏度为负,即左偏的9个选项,为同意度最高的9个选项,随机编号X1~X9,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得到Kaiser-Meyer-Olkin度量值为0.634,值较高,Bartlett球形检验中的Sig值为0.00,小于显著性系数0.05,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符合正态分布,适合采用因子分析,其中S1、S2、S3和S4的累计贡献率为68.579%,贡献率不高,提取的公因子方差基本大于0.7。进行高载荷因素分析,得F1的高载荷变量为X7、X4、X3,命名为“自身因子”;F2的高载荷变量为X6、X9,命名为“学校因子”;F3的高载荷变量为X8、X5,命名为“环境氛围因子”;F4的高载荷变量为X1、X2,命名为“家庭社会因子”。由此可以判断出该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五、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一)自身因子

1.对体育锻炼无兴趣体育锻炼的兴趣来自于“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和“感知享受”(perceivedenjoyment)。缺乏兴趣也就意味着缺乏锻炼中的自我效能感和感知享受,即不知道体育锻炼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和在其中得不到快乐。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改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高自我效能感可以造成高体育锻炼参与率[3]。而缺乏自我效能感最主要是由于缺少锻炼的次数积累和正确的认知引导,或者说体育锻炼缺乏经常性和习惯性。按照董育平的研究,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或3次以上,每次30分钟者,称为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4]。缺乏锻炼次数的积累使得大学生很难在其中找到快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则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稳定的体育兴趣[5]。在对体育锻炼无兴趣者的选择访谈中,说出“累”和“烦”字眼的频率相当高,可见很多学生是因为嫌累嫌烦才不能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但是体育锻炼中“累”是不可避免的,有时甚至会有受伤的风险。只有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嫌累嫌烦的心态,才有可能发现其中的乐趣,才可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感知享受,培养出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另外,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还来自对体育锻炼认知不足,忽视了其重要性,造成了态度上的偏差。体育锻炼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行为,不是人的一种本能。Ajzen和Fishbein曾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行为意向,行为意向是由个人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所体验到的主观控制感共同决定的,主观规范不仅决定行为意向,而且对行为的产生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6]。此观点与符号互动学家的观点不谋而合,认为人在确定个体行为上具有主观能动性。在体育锻炼方面,强调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应是计划好了的理性行为,个体缺乏体育锻炼则是由于认知存在不足,缺少锻炼意向,从而造成对待体育的消极态度和不积极行为。2.缺乏至少一项专门的运动特长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在缺乏体育锻炼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数位进行访谈,并且访问了S高校部分体育老师,从得到的信息反馈来看,因为缺少一项专门的运动特长,学生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去运动,不知道到底该运动什么,并且在运动中经常被击败。长此以往,学生便逐渐丧失自信,同时觉得在体育锻炼中找不到任何乐趣,甚至从心底对体育运动有一种自卑感。缺乏运动特长使得体育锻炼在人际互动中失效,个体不但不能从中获得自我身份认同,反而干扰了其过去已有的自我意识,产生自卑和不信任自我的现象,导致个体安全感丧失,从此对体育锻炼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笔者通过观察也得到印证。在S高校体育馆进行随机实验,抽取10名前往体育馆自主锻炼的学生进行观察和询问,发现有7位在运动项目上有一定的建树并且经常进行锻炼。另外3位同学均自认为目前水平一般,但坚信自己只要持续锻炼是会提高的。实际上这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也属于自信的表现。3.个人课余时间安排不合理根据旋转成分矩阵可以看出,“课余时间更愿意做其它事情”在“个人因子”中影响最大。对大学生来说,课业压力普遍没有中学时期重,在缺乏锻炼原因的调查结果中,“课业负担太重”这一项的认同得分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大学生普遍有较充足的课余时间,却很少用来锻炼。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个人的课余时间安排上不合理。现实情况的确如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聚会、逛街等,而非用于体育锻炼。究其原因,实际上是学生认为在其他事情中更能获得超过锻炼所带来的快乐。社会中诱惑太多,许多大学生自制力较弱,再加上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其在课余时间安排上不合理。

(二)学校因子

1.学校在学生体育锻炼方面存在职能缺位学校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机构,对学生的行为导向至关重要。目前由于社会因素的制约,学校的功能主要定位在传授知识上,但是学校的功能远不止此,还包括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人格等。学校忽视体育锻炼,最直接的表现是很少有学校把体育锻炼看成是与其他学科一样重要的课程。如今学生在学校的体育锻炼非常有限,加之学术课程较多,这样就更压缩了他们锻炼的时间。学校忽视体育锻炼不但不利于学生的体质健康,也阻碍了学生社会化的过程,造成学生人格不完整。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美国社会学家米德(Mead)指出,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可以借助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据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7]。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体育锻炼作为一个明显的符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体行为。学生通过学校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方式,决定自身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方式。因此,学校在体育锻炼上的职能缺位将很可能导致学生在体育锻炼上的缺乏。S高校目前每周只有两节体育课,并且只在大一大二开设,开设项目有限,学生选择项目的余地较小。该校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设置了“刷卡制度”,即在学校体育馆设立刷卡点,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到体育馆进行刷卡,然后参与锻炼,半小时后再刷一次,方可有效。校方用意虽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同学表示只是去刷个卡,然后过半小时后再去刷一次,有的甚至直接让同学代刷。实际上,学校在体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上并没有充分调动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而是仅仅依靠外界强制手段,使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而被动地参加到锻炼中来,成为被动体育人口[8]。一旦进入高年级,这些强制手段取消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会更少。2.运动场地和器材难以满足需求体育器材设施方面的问题是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主要客观原因。据调查,S高校运动场地并不是任何时间都开放,当同学想要去锻炼时却发现场地并不开放,且部分运动场地和器材需要收费使用。通过问卷反馈的情况来看,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的锻炼器材“马马虎虎”。在对造成场地器材不方便使用的原因进一步调查中显示,“人多”和“使用条件苛刻”成为了场地器材使用不方便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了所有原因的34%和35%。因此,学生在体育锻炼器材设施上遭遇了“不公”,很难分享到体育设施的发展成果。

(三)环境氛围因子

这里所说的环境氛围是指来自个体自身周围并与之紧密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来自朋友和学校的影响等,是一种无形因素。家庭虽然也与个体自身紧密相关,但家庭在体育锻炼上的功能表现并不明显。个人参与是个体与环境关系的表现,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库利(CharlesHortonCooley)提出了“镜中人”学说,托马斯(Thomas)又相继提出情境分析和情境定义的思想,指出个人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不能脱离环境来考虑人的行为。群体中个体的行为既与个体自身的素质有关,又与群体氛围有关[9]。群体的每一个成员既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他们自己又构成环境的一部分,影响着其他成员。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合适的运动环境和运动群体。1.缺乏相对固定的运动伙伴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缺乏固定的运动伙伴的现象很明显。86.23%的学生在锻炼的时候会选择独自一人或者一到两个伙伴,三个及以上伙伴的人比例很小,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加偏向于有一到两个伙伴的运动方式。即使这样,在有运动伙伴的人中,近一半的人表示伙伴不固定。缺少相对固定的运动伙伴,一是会让本来想去运动的学生因找不到一起运动的人,很多项目完成不了,只好放弃。二是因为人都有惰性,运动伙伴能够起到一种相互促进、相互督促的作用。一旦形成一个集体,通过相互交往和引导,形成群体动力,便能很好地影响个体参与度,大大提高锻炼的积极性。同时这种团队性质的运动也可以增加运动的效用,培养合作、互助精神,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2.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营造较弱在S高校中,学校在体育运动社团方面数量较少,目前只有足球社、乒乓球协会、轮滑社等少量社团。问卷调查中有95%的学生表示没有加入任何有关体育运动的组织。学校相关体育运动团体较少,且学校对体育类社团的支持度也不太高。据有关学生反映,乒协每年得到学校的资助不到500元,作为一个社团运转一年的资金,通常不够支付举办活动的支出,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团不得不减少活动。同时整个学校对于体育的文化建设力度依然不够,宣传力度较不充分,体育活动举办较少,很难充分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锻炼的热情,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可以极大地将学生吸引到体育锻炼中去。

(四)家庭社会因子

调查中,虽然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家庭对自己的锻炼是比较支持和很支持的,却只有不到5%的被调查者的家庭会定期组织锻炼。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家长基本上都支持自己的子女去锻炼,但多数只停留在态度上,家长很少主动引领他们锻炼。常生教授曾经做过统计分析:父母参加锻炼状况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呈正相关,父母参加锻炼多,学生的锻炼行为阶段也高[10]。可以看出,调查中家庭的支持只是表面现象,缺少实际行动,家长更看重的是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一点在性别上也存在差异,调查中男生选择“家里没有锻炼的习惯”的人数比例远低于女生,说明女生受到家庭的影响会比男生大。美国学者基廷博士(XiaofenDengKeating)通过研究表示,男生在对待外部环境的影响上,包括来自家庭、同学等的影响要比女生显得强大[11]。我国自古以来盛行着“重文轻武”的思想,在现代可以说是读书比锻炼重要,社会的需要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方向。当代社会看重学生的学历高低,当大学生毕业去社会上求职时,许多时候都是只看文凭,在企业眼里学生们的学历是评价他们能力的唯一标准。真正想靠体育吃饭的人只是少数,在这样的环境下,体育锻炼不得不面临被学习成绩排挤的尴尬处境。家庭社会因子属于外部环境因素,不过相比于环境氛围因子显得更加宏观,表示了家庭和社会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支持度。家庭和社会在体育锻炼上的做法直接影响到个体对体育锻炼的认知,而认知又影响态度,态度决定行为[12]。从图1可以看出,由于前文所述之个体认知上的不足和氛围上的缺失,导致第一个链条断裂,而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排斥“体育需要”,造成第二个链条断裂,学校方面的责任缺位和体育设施的不完善使得第三个链条断裂。

六、相关建议

(一)微观视角

1.个体锻炼动机的激发在教学中突出对学生终生受益的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保证理论讲授的科学性,让学生认识到运动不是一项简单的增强体质的手段,而是为身心健康、延长生命、提升生活质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活动[13]。人是有理性的个体,只有通过干预使人产生行为认知,才能改变人的行为。人们不论应用什么方式进行行为改变都需要通过认知,所以认知行为改变的原理和策略近年来也广泛运用在锻炼行为的建立和维持上[14]。只有首先具有锻炼动机,才能进一步考虑其他问题。2.个体锻炼兴趣的培养学校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一技之长,注重运动中的乐趣,使学生能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自信和快乐。同时,家庭和学校都应努力形成团队式运动,通过家庭、学校等外部力量尽可能保证学生能够坚持体育锻炼,能够逐步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中观视角

1.运动设施的建设学校需进一步加大对体育设施及场地的投入和建设,努力提高已有体育设施使用率,使学生能够有地方、有条件锻炼,分享体育发展带来的成果。同时建议学校免费开放运动设施和场地,并延长开放时间。2.环境氛围的营造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增加举办体育活动的次数并提高体育活动举办的质量,提倡“趣味体育”“娱乐体育”。家长需要积极鼓励孩子参与体育锻炼,营造“家庭锻炼”的环境。通过营造运动氛围产生的吸力,将学生吸引到体育锻炼中来。

(三)宏观视角

1.资金投入要做到体育锻炼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必须要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不管是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还是社会体育人士的培养,都离不开资金投入。建议政府体育部门转变行政职能,增设专项资金,以人为本,承担体育运动普惠制的责任。在财政预算中增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方面的投入,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固定下来。2.社会倡导社会应努力改变对传统人才的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体育方面的认可度,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刺激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倡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要努力做到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学生与家长相结合,充分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15]。建议政府增加对体育锻炼方面的投入和引导,媒体加强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和倡导,使得全民健身真正成为我国社会中的新气象。

七、结语

体育锻炼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一些心理缺限的症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体育锻炼的疗法。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有些人把体育锻炼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打扫卫生;有些人则认为,体育锻炼是做大量的有氧运动或力量练习。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不够明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育锻炼与情绪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有调查表明,人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作用的物质---内啡肽。吗啡的作用是消痛并使人产生欣快感,内啡肽也会产生欣快感,它可以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体育锻炼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使人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二)体育锻炼与人格方面

人格,也称个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而失败也是对人格的一种考验,在失败中挖掘有利因素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心理耐挫水平,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三)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方面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反映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经常到公共场合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记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体育锻炼与智力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认知行为假说指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求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促进身体健康,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身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运动中享受节奏韵律。体育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有助于消除体育之外的阶层或文化上的差距,有助于消除孤独心理,冲破"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从而增进和发展与不同类型的人的交往。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有利条件,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发挥其特殊功效,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健康的心理又能促使机体战胜各种病魔的侵袭和摆脱各种挫折及逆境。因此,心理健康的持续化、年轻化,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姐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1).

[3]江宇.体育与人的心理健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4]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5]汪继兵.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J].黄山学院学报,2006,(10).

[6]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刘协和.心理卫生大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体育锻炼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一些心理缺限的症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体育锻炼的疗法。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有些人把体育锻炼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打扫卫生;有些人则认为,体育锻炼是做大量的有氧运动或力量练习。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不够明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育锻炼与情绪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有调查表明,人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作用的物质---内啡肽。吗啡的作用是消痛并使人产生欣快感,内啡肽也会产生欣快感,它可以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体育锻炼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使人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二)体育锻炼与人格方面

人格,也称个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而失败也是对人格的一种考验,在失败中挖掘有利因素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心理耐挫水平,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三)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方面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反映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经常到公共场合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记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四)体育锻炼与智力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认知行为假说指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求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促进身体健康,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身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运动中享受节奏韵律。体育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有助于消除体育之外的阶层或文化上的差距,有助于消除孤独心理,冲破"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从而增进和发展与不同类型的人的交往。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有利条件,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发挥其特殊功效,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健康的心理又能促使机体战胜各种病魔的侵袭和摆脱各种挫折及逆境。因此,心理健康的持续化、年轻化,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姐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1).

[3]江宇.体育与人的心理健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4]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5]汪继兵.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J].黄山学院学报,2006,(10).

[6]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刘协和.心理卫生大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体育锻炼论文范文篇7

1.1研究对象

沈阳市各高等院校参加体育锻炼的在职教师108人。年龄段集中在35-50岁之间。男教师60人,女教师48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文有关的文献50余篇,著作10余本,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1.2.2访谈法

对高校教师,体育老师,运动医学及医学专家进行访问,更多的了解高校教师体育锻炼情况及相关体检指标,为论文研究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设计了问卷,于2014年10月12月之间,向各校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52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108,有效率71%。问卷严格按照问卷设计原则,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

1.2.4测量法

到各个高校的体育场馆对高校教师的心率进行现场测量,测量各位教师运动前的安静心率和运动中的心率。运动中的心率每十分钟测量一次,分别测量运动中的第十,二十,三十分钟的心率。每周监测三到四次,并记录下来。并结合高校教师运动中主观感觉,如精神状态、睡眠、食欲、排汗量、与问卷中的客观指标,如安静脉搏、呼吸频率来确定每个锻炼者运动负荷的大小。

1.2.5数理统计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样本数要一致),P<0.05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校教师体育锻炼年龄段、性别、负荷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年龄段集中在35-50岁之间。在性别方面,男教师有60人,女教师有48人。高校教师从事体育锻炼的年限大多数在10年以上,5-10年和5年以内的很少,每次运动的时间大多在30-60分钟,小于30min和30~60min的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多数在每周3~5次,每周1~2次和每周5~7次的高校教师数量较少。负荷程度主要是以小负荷和中等负荷为主。

2.2高校教师大小负荷锻炼组相关体检指标对比分析

通过对高校教师体检数据可知,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安静心率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P<0.01,差异有显著性。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心率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P<0.01,差异有显著性。具体情况如下表1。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体重指数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差异无显著性。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体重指数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P<0.01,差异有显著性。具体情况如下表2。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血脂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差异无显著性。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血脂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名男教师,P<0.01,差异有显著性。具体情况如下表3。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血糖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24名女教师,P<0.01,差异有显著性。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血糖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30名男教师,P<0.01,差异有显著性。具体情况如下表4。

3.讨论与分析

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是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通常,采用测量心率来衡量运动强度的生理指标,运动强度越大,心率越快;但是,同样的运动强度,还因年龄的不同与个体的差异,反映出的心率快慢也是不同的。由于高校老师的的工作性质所决定,大多数高校教师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60min,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5次。因此,在运动时间和频度相同的条件下,强度决定运动负荷的大小。“由于心率与摄氧量之间有着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常用心率来确定运动强度。”[1]并结合主观感觉,如精神状态、睡眠、食欲、排汗量和客观指标,如安静脉搏、呼吸频率得出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负荷程度主要是以小负荷和中等负荷为主。选取与体育锻炼相关性较高的体检指标,安静心率、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表1可知,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女教师安静心率比参加小负荷运动的女教师心率低,同样,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男教师心率也比参加小负荷运动的男教师心率低,两组都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高校教师比参加小负荷运动的高校教师的安静心率值低。说明中等负荷的运动比小负荷的运动对心率的影响更明显,有更好的效果。通过表2可知,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女教师体重指数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女教师,差异无显著性。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男教师体重指数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男教师,差异有显著性。研究表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男教师体重指数明显超标,这些都是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负荷不足造成的,尤其是步入中年的高校教师,更容易体重指数超标。从运动强度对高校教师体重指标的影响上来看,经常参加中等负荷体育锻炼更有助于高校教师控制体重。通过表3可知,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女教师血脂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女教师,差异无显著性。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男教师血脂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男教师,差异有显著性。有研究表明“60%-80%的HRR与60%-80%VO2max的无显著差异,但此水平更接近所有体适能锻炼者的VO2R%。”[2]因此,当强度控制在60%VO2max-80%VO2max的中等强度时锻炼效果更有效。通过表4可知,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女教师血糖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女教师,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男教师血糖小于参加小负荷运动的男教师,两组都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参加中等负荷运动的高校教师比参加小负荷运动的高校教师的血糖值低。这也说明了经常参加中等负荷的体育锻炼对使高校教师的血糖代谢的调节更有效果。

4.结论

体育锻炼论文范文篇8

航海专业招生对象是男生,在体育锻炼上会有别于女生,本文主要对航海专业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的进行调查研究,为丰富航海课程内容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技术系航海专业2012级、2013级、2014级学生。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和维普网搜索了相关体育锻炼动机的论文,查阅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书籍,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2.2.2问卷调查法2012级、2013级、2014级各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290份,其中有效问卷268份,有效率达89.3%。2.2.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和收集的有关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由表1可看出,该校喜欢和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占71.6%,可见航海专业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极大地热情,表现出极大地兴趣。3.2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时数的调查3.2.1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该校学生每周练习的频次不是很高,从一周体育锻炼次数上看,有26.1%的学生一周锻炼3-5次,仅有2.6%的学生一周锻炼8次以上,而有一大半以上的同学一周锻炼的次数在两次以下。在锻炼时数上学生中有17.2%每次锻炼46-60分钟,有11.9%每次锻炼在一小时以上。说明学生体育锻炼的时数太少,缺乏主动性,不能达到每天体育锻炼60min的要求。3.3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学习动机调查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习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增强体质与健康;调节大脑,提高学习效率;塑造良好体型。其中为了应付的动机在体育锻炼中排在后两位,说明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正确。但我们不能忽视部分学生是为了达标而参加体育锻炼的错误思想。这可能是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的内容比较单调枯燥,使得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没有激情与活力,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为了达标而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学校应该重视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趣味化,同时应该改革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因素分析,采用帕累托分析法(Paretoanalysis)。帕累托分析法使用了帕累托法则,关于做20%的事可以产生整个工作80%的效果的法则。这种排列图把累积百分数在0~80%之间那些称为A类因素,是主要因素;累积百分数在80%~90%之间的因素被称为B类因素,是次要因素;累积百分数在90%~100%之间的因素为C类因素,在这一区域内的因素是最次要因素。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的帕累托分析图可以看出:体育可以很好的锻炼身体、校园体育气氛好、受同学与朋友的影响、受到体育运动传媒的影响、提高自身体育技术、受到体育老师的影响、缓解学习的压力、展现个性和才能、体育娱乐性强这九个方面来是学生参与体育的主要因素。而具体的影响因素可从生理、心理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从生理方面来看,主要是出于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从心理方面来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加强注意力,锻炼意志力,使性格开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外部因素:1.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和体育设施。2.有关体育运动的书刊、电影、电视节目等媒体宣传。3.教师的表扬及专业素质、同学之间的互相肯定、体育学习分数、奖励。3.5航海专业学生体育活动行为调查3.5.1航海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和时间的选择航海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有41.8%的同学选择个人锻炼,33.6%的同学选择和同学好友一起锻炼。个人锻炼,一般比较枯燥,容易中断,但比较自由,而与同学好友一起锻炼,便于增进同学间的交流,达到娱乐、健身的目的。航海专业的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有一半(51.5%)的同学选择在傍晚锻炼,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学生都没课,时间比较充裕。早上和晚上锻炼的时间分别是12.7%和21.6%。早上锻炼的人数比较少的原因是学生业余时间比较丰富,睡的比较晚,第二天起不来,还有一个原因现在学校没有出早操和课间操的规定,所以学生没有早上锻炼的习惯。3.5.2航海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由表8可见,航海专业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排在前三位的是:游泳、篮球、武术。这跟其专业特点有着密切关系,航海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游泳这项基本技能,因此在平时的锻炼中会加强训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也深受学生的喜爱。3.6影响航海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航海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表9可以看出学习压力大、没有时间是影响航海专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现代航运发展需要的航海人才应具备很多证书,学生学习任务重,功课紧,只好放弃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技术指导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又一个因素,会导致学生盲目的进行锻炼甚至无从下手,不利于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缺乏场地器材是影响航海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因素,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无法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运动累、身体健康无需锻炼则是内在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药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

4.结论

4.1航海专业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比较积极,对体育运动有着极大地热情,表现出极大地兴趣。但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数、次数上航海专业的学生每周练习的频次不是很高,说明学生体育锻炼的时数太少,缺乏主动性。4.2航海专业的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与健康,说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是正确的,能够全面的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与功能。4.3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因素:从生理方面来看,主要是出于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从心理方面来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加强注意力,锻炼意志力,使性格开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外部因素:首先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和体育设施。其次有关体育运动的书刊、电影、电视节目等媒体宣传。最后教师的表扬及专业素质、同学之间的互相肯定、体育学习分数、奖励。4.4航海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形式主要是个人锻炼、与同学好友一起锻炼。体育锻炼的时间上超半数的学生选择在傍晚锻炼。他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排在前三位的是:游泳、篮球、武术。这跟其专业特点有着密切关系,航海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游泳这项基本技能。而影响航海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因素是学习压力大没时间、场地太少,缺乏技术指导。

5.建议

体育锻炼论文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不同锻炼方式锻炼身体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重要成分。身体自我是自我相念的重要基础音分,它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币口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音分,涉及至U又寸自己丰目貌、体格、体台邑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身体自我是个体社会认知的结果。身体自我对健全人格有重要的影响,积极的身体自我是健全人格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整合的关键时期,研究不同锻炼方式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H向具有重要白勺型璺论与实践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陇东学院普通专业大学生190名为研究对象(经过半年的专业技能的学习),其中男70名、女120名。研究x寸象分另q来自太极拳和健美操选项课这两个专,其c}|健美操选项课86名,太极拳选项课98。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采用Marsh等人在1994年编市0的《身体自我描述问卷》作为测量身体自我概念的:L具。【共发放问卷190份回收问卷190份,其中有效问卷183份,有效回收率96.3%。

1.2.2数理统计法:所有调查数据都通过S/roS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2.1.1不同性别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比较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男女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发展以及不同锻炼方式的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影响的差异进行考察,结果见表1.通过-V表可以看出男女生之间存在身体自我概念差异,且男生有更积极的身体自我概念;太极拳和健美掳缀炼者之间的身体自我概念也存在差异,且太极拳运动对锻炼者有更积极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性别和不同锻炼方式的体育活动对身体自尊的影响的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以及不同锻炼方式对身体自我概念都有影响,总的来说,男生比女生,太极拳比健美操对身体自我概念有更多积极的影响。

有研究指出,男性的身体自我概念要高于女性[一](Fox,Colins,Deborah;),然而Marsh的研究发现,身体素质的多层面结构不会因性别而有差异。【6J而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性别差异,虽然前人的研究指出,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仅限在身明巴胖、和身体活动方面,但是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另U的被试仅在身体健康—与身体自尊两个维度上不存在差异,可能的原因为:1.由于本研究的对象主要处于中国的大西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传统文化的观念相对强势,女性参与体育活动有更多的限制。而女性也形成了与文化相对应的对于自己身体的外观与印象,因而笔者认为本研究的被试在身体自我概念的各个领域中还是存在着传统的刻板印象。因而有必要对女性体育参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还有必要对个体知觉的重要陛进行研究。2.女陛叉寸自己的身体夕卜摹乏现出更大的不满,这种不满直接影响着女性X-,j自己身体自我概念的评价。

根据不同锻炼方式对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发现,倒9∈操和太极拳对被试的身体健康、身体月巴胖、外表以及身体自尊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推断两种锻炼方式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性别上的差异引起的,因此笔者随后对性别与锻炼方式对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两者的交互作用不呈显著陛,也即锻炼方式的影响是独立发生的不受到性别的影响。

因此,对于太极拳比健美操对身体自我概念有更好的影响的原因,笔者认为:1.太极拳在锻炼时,不但肌肉活动有各式各样的柔和动作,同时还要做好呼吸运动,来促进心、肺、肠胃等内脏的机能活动,另外,由于每个动作都用意识加以引导,使人的精神集中,不起杂念,以致越练越纯静,也能使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更好的调节作用。2.太极拳可以通过音乐节奏使人们得到高层次的幸福感,即精神的幸福感,同时人感到空虚的时候可以通过太极拳来充实生活,提高人的自我调节能力。

总的来说,太极拳对提高身体自我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经常从事太极拳锻炼能够使人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形成科学的身体自我概念、良好的身体自我调节和高自尊心,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都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根据研究结论分析的结果,建议以后的研究者可以通过太极拳的干预研究来对太极拳对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同时考虑加入对照组的研究,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

2.1.2不同性别、锻炼方式的多元方差分析

考虑到研究被试在选择项目时候的趋向性:即太极拳的研究对象大多数为男生,因而在选择女性被试的时候无法做到随机,同理,由于选择健美操的多为女生,因而对于男生被试的选择无法做到随机,因此,笔者考虑这两者之问是否存在交互作用。通过统计结果发现,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也即两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研究发现,男生比女生有更积极的身体自我概念,太极拳选项课的学生比健美操选项课的学生有更积极的身体自我概念。

体育锻炼论文范文篇10

1.1研究对象

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300名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查阅有关的书籍、期刊论文,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1.2.2问卷调查法

依据本文研究内容,遵循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中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调查表》。共发放问卷300份(男、女各150份),回收296份,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为286份,有效率为97%。

1.2.3统计分析法

依据本文研究需要,对定量资料进行常规统计处理;对定性的资料做逻辑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从研究结果分析,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均有明确的认识,希望通过参加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但是能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人数却不多;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不足和运动方式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原因和学校体育设施及器材不充足而出现想做而无法实现的现状。在调查中还发现男、女同学在选择运动项目、时间、强度、频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2.1.1对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由表1可以看出,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有正确的认识,认为课余体育锻炼很重要的占47.6%,认为重要的占33.6%,认为一般的占16.1%,还有2.7%的学生认为课余体育锻炼不重要。说明学校应加强体育锻炼重要意义方面的引导。2.1.2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表2中可以看出,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选择在早上锻炼的占40.1%,下午锻炼的占28.7%,晚上占总人数的16.8%,不确定时间和双休日锻炼的分别占8.7%和5.7%,说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集中。从表3可以看出,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锻炼时间的选择多在30-60分钟,占总人数的54.5%,其次是30分钟以下占43.4%,60分钟以上的只有2.2%。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锻炼时间上是符合休闲运动健身的要求。2.1.3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从表4中可以看出,每周锻炼一次的为49.7%,每周两次的33.6%,还有12.2%的人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有4.5%的人不参与锻炼,这说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锻炼频度上还存在着不合理的认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2.1.4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更喜欢结伴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占总人数的51.7%,独自一人锻炼的有37.1%,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锻炼的有7.7%,其他的有3.5%,(表5)。说明在这方面应多做工作,使每位同学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余体育锻炼,以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2.1.5对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从表6可以看出,学生对场地、器材表示满意的占44.1%,不满意和一般满意的分别占37.8%和18.1%,说明学生对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不太高,学生有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愿望,但由于场地、设施缺乏而不能参加锻炼人比较多。2.1.6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有跑步、散步、健美操、武术、球类、舞蹈、网球等,所占比例分别为28.0%、8.4%、12.2%、6.3%、28.3%、3.5%、7.0%、6.3%。此数据表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多选择场地和技术要求较低的跑步、球类等运动项目,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体育设施、场地不充足。2.1.7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因从表8中可以看出,学生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意志力薄弱,占总人数的39.2%,学习压力大占22.7%,无人指导占15%,无锻炼场所、器材及无闲暇时间分别占11.2%、7.0%、4.9%。制约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学校如果能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特别是开展课余体育锻炼,不但能够达到健身的效果,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2.2影响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分析

2.2.1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从表9中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消费很低,主要用于网络、服装上,体育列最后,体育消费意识淡薄。2.2.2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情况由表10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选择体育作为课余生活的人数最少,大多数学生把时间用于作业、聊天和网络,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方面的引导。2.2.3大学生的健身环境体育场地及设施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基础,也是构成大学校园体育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体育场馆设施勉强能够满足学生上课需要,能够提供学生从事课余体育锻炼的较少。从表11得出:49%的学生对当前的健身环境不满意,30%的学生比较满意,仅有21%的学生能够对健身环境满意。健身环境的满意度不高,影响了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也影响了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程度地能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其中男生参加程度比女生高,约有12%的学生每周锻炼三次以上,相比较而言,女生的运动量明显不足。3.1.2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场地主要集中于校内田径场、篮球场及空地;锻炼方式更倾向于结伴锻炼;球类运动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其次是跑步、散步及健美操。3.1.3课余体育锻炼是课余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活动方式,但是由于学校场地、设施的缺乏以及学习压力大等因素制约着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热情。

3.2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