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赛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2 15:29:06

体育竞赛知识

体育竞赛知识范文篇1

随着我国体育竞赛制度改革的深入,竞赛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增加,政府对各类体育竞赛的资金投入已不能适应于体育竞赛市场的需要。因此,政府对社会各方力量来承接比赛及竞赛承办单位自筹经费给予大力的支持。企业的赞助、体育竞赛转播权的销售、开发广告资源、体育的提成、社会捐赠及向社会的集资等等都是体育竞赛运作资金的主要筹措方式。国内外的学者,在体育竞赛转播权的研究论述中明确指出竞赛转播权的收益是体育竞赛运作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由于我国竞赛转播权市场并不成熟,体育竞赛的主要资金并不是竞赛转播权的收益。在国内,竞赛运作方式主要为企业的赞助和广告竞赛资金及资源的收入。另外,体育的提成以及其他相关产品市场的开发、基金等等也是获得竞赛资金的重要渠道。而对于一些成熟度低的弱项竞赛,其投资市场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其赞助方式一般是由政府进行购买,对当前阶段的体育发展和推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整个竞赛运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体育竞赛的设施。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论述中,认为城市居民自豪感上升、城市形象提升、居民的认同感及所在城市在国内外影响力的增强是因为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体育竞赛场馆建设社会化、体育竞赛场馆运营、管理社会化、体育竞赛器材及相关竞赛软硬件来源社会化等方面都是体育竞赛设施的社会化。体育场馆设施的“社会化”问题曾在陈元欣等其研究论述中提出。只不过他把“社会化”用“民营化”来代替的,且明确指出了社会投融资是体育场馆建设的主要方式之一。场馆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通过公私合作或由民间资本来投资的方式对场馆设施进行兴建,可以使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状况得以缓解,同时也有利于引入民间机构,且能使场馆设施后期的运营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同时也要对场馆设施运营及管理方面进行社会化,对其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进行探究。政府可制定出多种场馆运营优惠政策,以便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参与经营。体育竞赛组织者、管理者、运动员、裁判员、体育经纪人、志愿者等等都属于体育竞赛人才。体育社团、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是体育竞赛组织、管理者的来源。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熟悉竞赛的流程,具有体育知识,并且掌握一定的商业营销知识和技能是对体育竞赛组织、管理者的要求;体育竞赛的重要支撑是运动员,现在也正逐步对运动员的培养进行社会化的改革,俱乐部、协会、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学校等都是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来源;裁判员是体育比赛的执法者,其来源是社会的各行各业,裁判员的要求是具有精湛的裁判专业知识,而且职业道德操守良好,这样竞赛才能保证顺利运行;在经济活动中,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等经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是体育经纪人。体育经纪人,其要求具有法律、体育、营销等专业知识,社会上各中介组织是其来源;体育竞赛志愿者,一般是由志愿者组织或体育竞赛组委会从社会上招募并受其管理,自愿为竞赛服务的一类人。其来源是社会各阶层。体育竞赛特别是大型体育竞赛的成功举办需要利用社会上大量的、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

使体育竞赛能够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就是对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经过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体育竞赛规范化管理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对体育竞赛进行规范化管理,其基本的实施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随着体育竞赛的发展,当前的体育竞赛运行机制其要求是政企分离和管办分开,与发展阶段的体育竞赛运行机制完全不同,发展阶段的体育竞赛运行机制由于其特殊的背景,对其要求是政企不分和管办结合。为了使体育市场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让社会总产值达到最大化,就必须将体育竞赛的界定权、举办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等进行分离,交由政府及各相关的部门进行执行,并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允许其相互交易。通过对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的大力扶植,并加强对体育中介市场的重点培育,且由政府实施一些优惠政策,增强社会力量在体育竞赛的参与性,对体育竞赛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虽然在相关的政府文件中已有明确的规定,要加大对投融资的支持力度,改进税收优惠政策,以便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个体兴办体育竞赛,但是,由于一些细则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使得该项规定的实施没得到预想的结果。譬如,作相应的低息贷款或贷款贴息政策,减免税或税款返还政策,允许体育部门或单项运动协会建立基金等等政策。正所谓“家有家规,行有行规”,只有加强了行业本身的监管力度,使社会监督体系健全了,才能让体育竞赛市场以良性的状态进行运作,使其更加市场化和社会化。体育竞赛市场规范运作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完善的体育市场的治理机制,政府可以通过对体育竞赛的相关法规的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强,并以一些相关的政策作为指导,使体育竞赛市场的治理机制得以完善。为实现体育竞赛市场内部平等竞争,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的规章制度,让行业内部的规定、规章及制度得以完善,使市场行为更加规范化,同时这也是使竞赛参与主体的权益不受侵害和竞赛能够顺利举行的客观要求。举办体育竞赛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社会公共效益,二是为了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满足于参与主体对竞赛的多元化需求。竞赛的参与主体主要有:①政府。政府主要是通过体育竞赛来促进社会效益,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体育的社会认知度,促进城市的发展,扩大全民健身工程的覆盖率等方面;②体育社团。社会体育团体主要指以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为代表的相关社会体育组织,由于其承载着推广所属体育运动项目社会化和产业化的蓖要责任,在大型竞赛表演投融资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有着参与和组织的主体作用,还具有启动社会投入,引导社会投资流向的重要媒介作用;③俱乐部。职业俱乐部主要是通过体育竞赛市场运作扩大资金的来源,激活体育竞赛市场,促进体育竞赛水平的稳步提升,以获取利润最大化;④媒体。媒体通过购买体育竞赛的转播权,转播体育竞赛来提高自身的收视率,增加广告收入;⑤运动员。运动员主要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利益和提高社会地位;⑥观众。观众则是通过观赏体育竞赛来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了保障竞赛参与各方的权益,应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在外部加强立法和引导,在内部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保障体育竞赛市场的自由竞争和良性发展。

本文作者:于蕴工作单位: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体育竞赛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竞赛;健康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带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经济能力也渐渐提高,家庭对学生的重视也慢慢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久而久之,就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体质普遍变差,这和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的锻炼有关。

一、初中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初中是学生时代最朝气蓬勃的一个时段,可是随着社会条件变得越来越好,初中生的体质却变得越来越差。导致初中生体质直线下降的原因分为三大点,第一个方面是社会因素,社会在往高科技发展的同时,过于注重研究型人才,这样的社会潮流让人们误以为在初中的教育中,只要注意培养初中生的学习成绩,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理论知识基础就好。第二方面是家庭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对学生的生活起居条件上也比之前好,被家长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基本上运动量很少,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学校的体育课上才会多动一点。第三个原因就是学生自身原因,因为生活条件的优越,学生变得越来越懒,惰性每个人都有,可是初中应该是在操场上挥洒汗水的时期,所以要让学生养成热爱运动和自觉运动的习惯。

二、利用体育竞赛提高初中生身体素质

1.以体育竞赛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视。初中是一个过渡时期,所以初中生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要有健康的体魄。因此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之余,学校要合理安排体育课。因此,初中的学习安排不是很紧张,学校可以适当的多安排一些体育课,让初中生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有一定的了解,鼓励那些体质比较差的学生参加体育竞赛。2.以体育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班级团结精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都是自己学自己的,很少有交流学习的机会。因此学校可以考虑在大型的考试后,组织一场年级之间的体育竞赛,例如篮球比赛。篮球比赛是一项需要团队相互配合的体育竞赛活动,篮球比赛不仅能使初中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还能增加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使班级的凝聚力提高。适当的开展篮球比赛等体育竞赛,能让学生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还能学到有效的体育知识。3.以体育竞赛的方式,使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融洽。在传统的教育课堂上,教师的形象一直是严厉的,所以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之外的交流很少。在现代的初中教育中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因为紧张的师生关系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竞赛指导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个人的体育竞赛技术指导的时候,可以在给学生讲解体育技术之后,结合自身的经历,交流体育竞赛中的心得,教师有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提高教学效率,还有一定程度上加强师生关系的融洽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人才需求也慢慢由原来的技术类人才转变为知识型的技术人才,对未来求职者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学历有进一步的提高。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对初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范开会.利用体育竞赛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8(2).

体育竞赛知识范文篇3

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的可行性

现有管理组织机构为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提供组织保证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管理者行使管理职权,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实现的,所以,管理机构是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管理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精干,对于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十分重要的。[8]目前,主管我国高校体育竞赛的主要有国家、省市教委,各单位体协以及院校等职能部门,虽然各级机构层次分明,任务明确,分工合理,但在具体负责指导与管理学校的体育竞赛活动时,其组织成员兼职的多,专家少,工作自主性和独立性欠缺,管理混乱、不到位。因此,采用聘任专职人员的办法,加强基础管理层次的机构建设,能够保证竞赛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现有的体育法规为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提供制度保障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以及《关于在新学年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等法规、政策都要求开展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等体育课程,加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合作,努力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要。[9]另外,还有各省市教委、各体育协会等都建立了相应的体育竞赛法规,这都为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在细化法规方面不够系统和科学,没有定量的标准,甚至模糊不清,因此,要建立健全适合我国高校体育竞赛的法规。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体育设施为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提供了条件雄厚的教师资源高校体育人才资源密集,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较高。高校体育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较高。另外,高校体育教师学历较高,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已超过半数。现阶段我国无职业裁判员,其中高校教师裁判员中教师比例较大,整体文化水平较高,裁判员执法年限长、国内比赛场数较多,但国际比赛的场数较少,缺少执法大型国际比赛的经验,但执行国内比赛具有一定的水平。[10]先进和完备的体育设施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大学城的快速建设,高校的体育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使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众多高校体育场地和场馆建设也是为该地区的举行大型运动会而修建的。所以,这些场地和场馆都具有较高的标准,能够为体育竞赛。

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的意义

促进对高校体育组织机构完善和体育法规健全的改革随着大学体育运动的发展,高校间体育竞赛活动的广泛开展,必将促进对高校体育组织机构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完善,形成高校体育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分明,充分调动高校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体育法规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具有规范、管理、调节等作用,对促进高校竞技体育事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又需要以体育法规为依托,对健全体育法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促进了高校对体育场馆和器材的建设和管理体育场馆和器材是保证高校竞赛的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教学、训练和群众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竞赛的广泛开展必然要求学校必须满足比赛的需要,想方设法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体育场馆和器材的建设和管理。另外,促进高校加快引进管理人才,做好场馆的运营和管理,更好的保证体育场馆和器材在学校开展体育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区域高校间体育教师在教学、科研、训练和裁判等方面的交流教学方面在借鉴、学习其他兄弟院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根据自己学院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大胆的在体育教学上进行新的教学改革尝试,促进和加强了体育教学的交流和改革。科研方面加强了在体育科研信息的交流,促进组织建立高校体育学术研究团体和教师间的合作,改变高校体育科研“单兵作战”、“零打碎敲”的做法,在学科间、校际间开展综合性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促进高校间体育科研的学术交流。训练方面教练员在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交流,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同时,临近的高校间可举行对抗赛和邀请赛,加强体育训练和比赛的交流,以达到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提高之目的。裁判方面区域高校竞赛联盟的建立必然为高校的体育教师在裁判方面的锻炼提供很好的锻炼场所,让裁判员巩固了知识,树立了信心,锻炼了实践能力,同时,还促进教师在裁判知识、裁判临场能力等方面有所交流。促进各高校运动队和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国家教委在1987年发出在全国51所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11]目前,我国高校很多运动员和球队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有的高校运动队已经进入甲级球队,如:北京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四川女子排球、武汉体育女子排球等。在深圳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得奖牌总数和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中国共获得145枚奖牌,其中金牌75枚,银牌39枚,铜牌31枚。因此,区域高校竞赛联盟的建立不仅推动我国知名高校竞技运动的发展,还将对普通高校体育在体育俱乐部方面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断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形成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了大学生竞争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竞赛能够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价值观。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就是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与锻炼不仅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手段。[12]在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终身体育既是培养人的健康体能、坚强毅力和拼搏精神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具有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特殊作用。故此,这种区域性体育竞赛因其经常性、多样性、灵活性能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意识,落实终身体育目标的具体要求,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促进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1)高校可通过学校官方网站进行体育竞赛的宣传,上传图片、音频甚至视频等,这样对外宣传有着巨大的优势,[13]促进了高校官方网站的管理和传播作用。(2)利用标语海报、宣传栏等宣传方式进行宣传,也丰富了校园内学生团体的宣传。但是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它的数量、位置等因素的制约。(3)现场观看和电视转播是高校体育竞赛传播的主战场,不仅能满足观众寻求视觉、听觉等综合感官刺激的享受,而且也满足了他们普遍存在希望而真实全面地感受赛场文化信息的心理需求。

体育竞赛知识范文篇4

现代竞技体育比赛虽然不以商业营利为目的,但它从开始就与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例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一开始就利用发行邮票、举办博览会等方式解决经费问题,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以后,国际奥委会章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修改,最终使奥运会走出困境,成为各国竞争的“香饽饽”。在主办奥运会的商业化运作中,转让电视转播权是一种代表潮流而又逐渐起主导地位的运作方式。自1960年冬季奥运会以5万美元出售了电视转播权,以66万美元出售了夏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以来,电视转播权给体育比赛的组织者带来了巨额利润,2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电视转播权收入达到7.98亿美元,而且这一收入还在攀升。其他比赛也是如此。1997年11月11日,NBA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特纳有限电视公司以26亿美元的价格延长了4年期的电视转播协议,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电视转播权转让价格为3.988亿美元,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甚至认为,将来体育运动会可简单地归纳为两类:一类适合电视的口味,另一类则不适合,前者发展,后者衰亡。总之,当电视与体育竞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现代体育才得以普及和迅速发展。

体育竞赛进行产业化运营时,其突出特征是其信息经济的特点。以奥运会为例,组委会的收入构成主要包括:电视转播权收入;TOP赞助计划收入;标志特许使用收入;组委会赞助收入等,其中电视转播权的转让收入一直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占70%以上。而组委会收入之外的其他经济收入,也多与信息产业相关。这些收入的基础则是体育竞赛本身,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知识产权,尤其是著作权。

然而,对体育竞赛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世界各国各有差异,在我国则更有争议,而且在实践中受到传统体制、传统观念及现实法律本身的制约。中央电视台大约到1997年才开始在转播国内体育赛事时向举办者交纳转播费,而目前全国足球甲A联赛的转播权谈判,足协与央视尚未达成协议。此外,体育竞赛的某些项目,如花样滑冰、花样游泳等项目的表演能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以及如何在转播权的权原及权属上进行明晰的界定,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体育运动本身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从电视转播权这一典型的、颇受争议的问题出发,探讨体育竞赛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并分析我国立法及现实法律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权原及解决途径

体育赛事由于其较强的自我封闭性和专业性,一般强调行业自律,并得到各国法律的认可。根据国际惯例,体育竞赛的电视转播权属于赛事主办者,包括新闻报道权、赛事画面集锦和赛事转播权。我国的体育竞赛转播一般由主办者和当地电视台联手进行,由当地电视台制作竞赛的节目,转让给其他购买电视转播权的电视台。在转让过程中,全国性的比赛,例如全国足球甲A联赛,是由中国足协牵头签约,然后将出售转播权所得利润分成给各个俱乐部和比赛地的有关单位。在外国,例如美国,由于其发达的电视网络,一般是由几大电视网来集中买断节目,再出售给各个电视台,实现制播分离,既节省了成本,又能提供较优质的服务。尽管这两种方式由于体育运动及电视业发展水平而有不同,但都面临相同的问题:体育竞赛的节目制作者、竞赛运动队以及队员、赛事主办者,谁才是转播权的真正享有者?转播权的性质是什么?

首先,我们必须理清转播权的性质,才能深入的探讨其他问题。在许多著作中,基于我国以前的著作权法,将转播权与播放权作为邻接权的一部分加以论述,其实是不正确的。《保护邻接权罗马公约》专门规定了广播组织权,即广播组织有权:(1)授权或禁止转播他们的广播节目;(2)授权或禁止录制他们的节目;(3)授权或禁止复制未经其同意而制作的他们的广播节目的录音录像;(4)授权或禁止向公民传播其电视节目,如果此类传播是在收门票的公共场所进行的。行使这种权利的条件由被要求保护的缔约国的国内法确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广播组织应享有权利禁止未经其许可而为的下列行为:将其广播以无线方式重播,将其广播固定,将已固定的内容复制,以及通过同样方法将其电视广播向公众传播。如果某些成员不授予广播组织上述权利,则应依照伯尔尼公约1971年文本,使对有关广播之内容享有版权之人,有可能制止上述行为。有人认为我国199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第42条规定了广播组织权,是不确切的。而真正明确地规定了广播组织权的则是2001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该法第44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一)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转播;(二)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前款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这就明确将广播组织的版权(著作权)与邻接权区分开来。事实上,如果电视台自己制作节目进行播放,它首先享有节目(作品)的版权,其次才是广播组织权(邻接权)。体育竞赛的现场直播属广播组织权,而赛事画面集锦及专题节目,如果是电视台加工制作的,只要有独创性,就形成作品,其享有的是著作权而非广播组织权。因为邻接权无论是从权原、保护期限及保护程度方面都比著作权要小。因此,广播组织权是广播电台对非其制作的节目所享有的一种邻接权。转播权正属于这种邻接权,当然,它属于授权转播的权利人,而非转播者。

其次,在将电视转播权界定为邻接权的前提下,需要探讨的是其原始版权何在的问题,因为没有版权就没有邻接权。在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情况下,如果体育竞赛主办者授权电视节目制作者将竞赛场面制作成电视节目,若在剪辑等方面制作者进行了独创性劳动,则作者无疑应属节目制作者,而基于合同关系,可采用委托作品的形式使主办者成为版权主体,以获得法律保护。《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可见,除表明制作者身份权外,主办者与节目的具体制作者可通过合同解决版权归属问题。

如果说通过合同的约定即可将赛事制作成的节目版权问题明确的话,那么仅仅其直播(发送信号而没有独创性)就可获得版权,其真正的表演者,即参赛运动员能否享有著作权?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如何协调?众所周知,著作权(版权)是作者、其他主体及其合法继受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其关键之处是其权利基础——作品。显然,运动员的竞赛不属文学与科学作品。伯尔尼公约(1971)将作品的范围概括为:文学、科学与艺术领域的一切作品,不论其表现方式或形成如何。在其例举中并未提及体育竞赛活动。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的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类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而最后一项中,至今尚未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体育竞赛表演的性质及权属问题。《WIPO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WPPT)第2条规定:表演者指演员、音乐家、舞蹈家和其他表演、演唱文学作品的人。笔者认为,体育竞赛的运动员所能受版权保护的应是其表演,即他们享有表演者权(当然若是独创的作品则享有表演权)。《保护邻接权公约》限定表演者权指表演文学、艺术作品之人,但在该公约第9条中,又采用许可主义,间接地承认那些不表演文学艺术作品之人也是表演者,只不过要由各国国内法予以确定:任何缔约国均可根据国内法律和规章,将本公约提供的保护扩大到不是表演文学或艺术作品的要求。据此,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将杂技艺术作品明确列举为表演者可以表演的作品,已将伯尔尼公约的作品范围扩大了。在此情况下,讨论运动员(包括体育竞赛节目的其他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些典型的运动竞赛表演项目,如花样游泳、花样滑冰、艺术体操等,都与杂技表演没有什么差别。它们具有以下特征:技能要求很高、难度大;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艺术性,是体育群体的智力成果的集中展示;具有极强观赏性;它同舞蹈一样可以有形再现。更何况,我国著作权法并未将可固定性作为作品受保护的条件。因而,这些表演就其本身而言,受著作权法保护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编排出来的融音乐、艺术动作于一体的艺术体操,实际上就是可独立使用的作品。但是,像举重、击剑、足球等程式性的竞赛,并没有特定的独特表演特征,而且风险性大,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可以不作为著作权法所保护的表演。国际上之所以不将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表演列入知识产权法中表演者权的对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体育运动的自成一体性、专业性、竞技性,使运动员的表演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等形式得到补偿,而通过电视转播权等形式可将投资一并收回;第2,体育竞赛就其宗旨而言是非商业性的,报酬权仅是其考虑的一项因素;第3,传统的体育道德观念并未认可体育竞赛的表演可以获得商业利益;第4,体育运动重视普及,这在现实中必然涉及重公益而牺牲一些私益的情况。例如,虽然欧洲联合广播公司出价甚低,但国际奥委会还是基于普及体育的宗旨拒绝分拆转让电视转播权而获取高额转播费,以便使广大观众能够支出少量费用即可观赏奥运会实况。最后,传统知识产权法的范畴也在发生变革,在体育竞赛与知识产权法之间除了经营性标记外,尚未有很强的结合。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和知识产权法体系的相对封闭性,可以设想用单行法的形式将一些竞赛表演者的权利明确规定出来,以切实保护运动员及其他创作协助者的利益。这一构想还基于以下两点理由:第1,是否保护竞赛者的无形财产权是由各国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的,体育项目的普及性和受欢迎程度与之紧密相连。第2,日益发展的“阳光产业”——体育产业也需要以物质利益(更独立的物质利益而非劳务性的债权利益)来调动竞赛者的积极性。例如巴西法律就规定了对运动员比赛的产权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在现实体制下,可以勾勒出我国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的一般权利框架。这种权利框架,以职业性体育竞赛(如全国足球甲A联赛)与一般性体育竞赛(如奥运会)的划分为基础。首先谈职业性体育竞赛。运动员(包括其他协助者)享有表演者权,在将其表演让渡给俱乐部(或其他组织)的同时还对其可独立使用的表演节目享有著作权。运动员与俱乐部(或其他组织)之间除了合同约定的雇用关系外,其独立的财产权受到保护。体育比赛的主办者享有竞赛电视转播权,然后通过合同关系与各参赛主体约定转播权转让费用的分成,并通过合同关系与电视节目制作者约定委托作品的版权事宜,而电视台则在转播时支付转播费。电视机构在转播时以独占许可使用或其他方式使用,也由合同予以约定。由此,就在合同的体系内划清了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并不会妨碍体育竞赛的转播和各方的收益。同时,基于体育运动的自律性,还可对运动员及其他相关者约定其权利义务,以免妨碍运动的普及。这样,就在自治性与法律性之间将体育竞赛转播权问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就一般性体育竞赛而言,虽然参赛队或参赛个人不采用职业俱乐部的形式,但可比照职业联赛来规范各方权利义务。

2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转让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以内容划分,主要有三类:新闻报道权、赛事画面集锦使用权和赛事转播权。从播出范围来看,可分为全国性转播权和地方性转播权。从转播方式来分,可分为无线频道转播权、有线频道转播权、卫视频道转播权以及互联网电视转播权。一般而言,在新闻节目中使用赛事信号不得超过3min,且播出间隔不得少于6h,在节目中使用赛事信号权超过3min就需购买赛事画面集锦权,要转播整场比赛则需购买赛事转播权。只有购买了相应范围和内容的转播权的电视机构,才能获得赛事采访权和公用信号使用权。转让可以单独转让,也可一揽子转让,可采用独占许可转播,也可采用一般许可转播,这需要通过合同明晰,并报有关部门批准。这些并没有什么争议,而关键性的问题在于:如何进行转让?如何协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现实操作中,主办单位享有转播权的财产权利,在具体转让中多采取集中转让方式进行。以全国足球甲A联赛为例,它由中国足协统一与各电视台进行转播权转让的谈判,收益与各俱乐部分成。集中转让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2:第1,节省成本,提高谈判地位与讨价还价的能力,而且可以协调各俱乐部之间的关系;第2,尽量缩小各俱乐部之间的“贫富分化”,减少由于财产的差距而影响竞赛水平的因素。但是,足协本身的地位尚未廓清,实际是一种行业自律组织又是管理机构,这种双重身份使其难以在进行电视转播权的收益分配上真正代表俱乐部的利益。现实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各足球俱乐部的投资者每年大约要在球队上投入2000~3000万元,而收入远未能补偿投资。因此,甲A球队冠名权频频易主。另一方面,中国足协帐面上渐渐积聚起几千万元的赢利,而在对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分配上,并没有与各俱乐部进行平等的协商。因此,尽管体育产业是阳光产业,但在缺乏产业的成熟运营机制、政企不分的前提下,电视转播权难以按其市场价值来转让,同时,甲A联赛质量难以大幅度提高。这种漠视真正的投资者与表演者利益的做法,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各俱乐部也在学习外国经验的基础上试图组建NBA那样的联合公司,以实现商业运营与体育竞技的良性循环,在电视转播、广告、相关产业的带动方面形成产业链,以便进行企业化的转播权运营机制。这种做法值得提倡,而且在时下人们对足协两块牌了一班人马进行质疑的大环境下,实现以参赛者为主体的产权运营机制,将是中国未来体育竞赛运营的当然选择。这种情况下,若足协集中签约,则是一种信托关系,即各俱乐部通过信托合同委托足协集中与各电视机构签约,足协根据与俱乐部之间的协议来分配收益,并不得违背信托合同。同时,基于体育运动的自治性和独特性,各俱乐部必须委托足协集中签约,而不能私自签约。这样,就将足协的行政管理职能与行业自律职能区分开来,足协就可在职权明晰的基础上正确地履行职责。同理,其他各类活动也可比照这种法律关系进行操作,而这种做法,又有200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作为依据,显然是一条合理合法的选择。

体育竞赛首先是一项公益事业,但也包含着私人利益、局部利益。因此,要协调好各方利益,才能推动体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我国目前体育电视转播权价格普遍较低,而且央视在与各竞赛主办者的谈判中压价现象严重。这除了竞赛本身的水平外,还与整个体育及媒体运作与管理机制有很大关系。一两家电视台形成了强势媒体,占据垄断地位,势必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从而变相压价。例如,中央电视台转播甲A联赛的各种广告收入及赞助收入上亿元,而受让转播权支出费用仅几百万元,还在2002年甲A联赛转播权上不肯让步,要求压价,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关于加强体育比赛电视报道和转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赋予央视在国际体育比赛、奥运会、城运会及全国性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购买与谈判上独断地位,更增强了央视在转播权问题上的主动地位,不利于其他电视机构的竞争和体育赛事转播与体育运动的推广。在广播电视机构不准民间资本及外资进入的今天,这势必成为制约体育产业良性发展的一大制度性障碍。因此,在电视业引入商业竞争、制播分离的形势下,引入地方电视台与央视的竞争机制,才能有利于良性竞争环境的实现。在确保央视在新闻及时事宣传中“喉舌”作用的同时,必须将文娱节目引入公平竞争,才能正确协调各个电视机构的关系,更好地普及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在体育竞赛产业运营中,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将转播权、门票收入、赞助、广告收入等各方面结合起来,特别是将广告与赞助及转播权结合起来,打造规模效应,引入外资和民间投资,才能将竞赛的运营做活、做好,也使体育在带动相关产业和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真正起主导性作用。

3结论

目前,全球体育产业产生的价值每年已超过4500亿美元,体育产业成为了“阳光产业”,体育竞赛在保持其非商业目的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同时,在商业的推动下得到了更迅速的普及和发展,而电视则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在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和争取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背景下,推进体育竞赛的法制化已迫在眉睫。本文仅从知识产权角度论述了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的一些基本问题,限于篇幅,对行政管理体制、国际交往中的国际私法问题则很少涉及。总结全文,笔者的结论是:

(1)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是一种广播组织权,属于著作权(广义)中的邻接权,它属于赛事主办者,但并不排斥某些项目运动员及相关人员对其表演所享有的表演者权,即一种著作邻接权;

(2)体育竞赛(特别是俱乐部形式的竞赛)在专业体育组织与参赛主体之间分配电视转播权时是一种信托关系,参赛主体才是委托人,它们之间的权利义务由信托合同约定,但受体育竞技纪律的规制;

(3)发展电视业的竞争与体育产业的多极化参与是普及体育运动的根本大计,行政机关与自治团体分开,创造自由宽松的竞技环境和商业环境是现代体育与传媒优势互补、协调合作的现实出路。

【参考文献】

[1]赵淑萍,王银桩.美国电视纵横.华文出版社,1999:18.

[2]温源.奥运大商机——2008奥运会全接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4~46.

[3]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04.

[4]张杰.运动竞赛表演中的著作权保护.体育学刊,2001(4):14.

体育竞赛知识范文篇5

现代竞技体育比赛虽然不以商业营利为目的,但它从开始就与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例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一开始就利用发行邮票、举办博览会等方式解决经费问题,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以后,国际奥委会章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修改,最终使奥运会走出困境,成为各国竞争的“香饽饽”。在主办奥运会的商业化运作中,转让电视转播权是一种代表潮流而又逐渐起主导地位的运作方式。自1960年冬季奥运会以5万美元出售了电视转播权,以66万美元出售了夏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以来,电视转播权给体育比赛的组织者带来了巨额利润,2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电视转播权收入达到7.98亿美元,而且这一收入还在攀升。其他比赛也是如此。1997年11月11日,NBA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特纳有限电视公司以26亿美元的价格延长了4年期的电视转播协议,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电视转播权转让价格为3.988亿美元,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甚至认为,将来体育运动会可简单地归纳为两类:一类适合电视的口味,另一类则不适合,前者发展,后者衰亡。总之,当电视与体育竞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现代体育才得以普及和迅速发展。

体育竞赛进行产业化运营时,其突出特征是其信息经济的特点。以奥运会为例,组委会的收入构成主要包括:电视转播权收入;TOP赞助计划收入;标志特许使用收入;组委会赞助收入等,其中电视转播权的转让收入一直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占70%以上。而组委会收入之外的其他经济收入,也多与信息产业相关。这些收入的基础则是体育竞赛本身,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知识产权,尤其是著作权。

然而,对体育竞赛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世界各国各有差异,在我国则更有争议,而且在实践中受到传统体制、传统观念及现实法律本身的制约。中央电视台大约到1997年才开始在转播国内体育赛事时向举办者交纳转播费,而目前全国足球甲A联赛的转播权谈判,足协与央视尚未达成协议。此外,体育竞赛的某些项目,如花样滑冰、花样游泳等项目的表演能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以及如何在转播权的权原及权属上进行明晰的界定,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体育运动本身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从电视转播权这一典型的、颇受争议的问题出发,探讨体育竞赛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并分析我国立法及现实法律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权原及解决途径

体育赛事由于其较强的自我封闭性和专业性,一般强调行业自律,并得到各国法律的认可。根据国际惯例,体育竞赛的电视转播权属于赛事主办者,包括新闻报道权、赛事画面集锦和赛事转播权。我国的体育竞赛转播一般由主办者和当地电视台联手进行,由当地电视台制作竞赛的节目,转让给其他购买电视转播权的电视台。在转让过程中,全国性的比赛,例如全国足球甲A联赛,是由中国足协牵头签约,然后将出售转播权所得利润分成给各个俱乐部和比赛地的有关单位。在外国,例如美国,由于其发达的电视网络,一般是由几大电视网来集中买断节目,再出售给各个电视台,实现制播分离,既节省了成本,又能提供较优质的服务。尽管这两种方式由于体育运动及电视业发展水平而有不同,但都面临相同的问题:体育竞赛的节目制作者、竞赛运动队以及队员、赛事主办者,谁才是转播权的真正享有者?转播权的性质是什么?

首先,我们必须理清转播权的性质,才能深入的探讨其他问题。在许多著作中,基于我国以前的著作权法,将转播权与播放权作为邻接权的一部分加以论述,其实是不正确的。《保护邻接权罗马公约》专门规定了广播组织权,即广播组织有权:(1)授权或禁止转播他们的广播节目;(2)授权或禁止录制他们的节目;(3)授权或禁止复制未经其同意而制作的他们的广播节目的录音录像;(4)授权或禁止向公民传播其电视节目,如果此类传播是在收门票的公共场所进行的。行使这种权利的条件由被要求保护的缔约国的国内法确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广播组织应享有权利禁止未经其许可而为的下列行为:将其广播以无线方式重播,将其广播固定,将已固定的内容复制,以及通过同样方法将其电视广播向公众传播。如果某些成员不授予广播组织上述权利,则应依照伯尔尼公约1971年文本,使对有关广播之内容享有版权之人,有可能制止上述行为。有人认为我国199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第42条规定了广播组织权,是不确切的。而真正明确地规定了广播组织权的则是2001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该法第44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一)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转播;(二)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前款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这就明确将广播组织的版权(著作权)与邻接权区分开来。事实上,如果电视台自己制作节目进行播放,它首先享有节目(作品)的版权,其次才是广播组织权(邻接权)。体育竞赛的现场直播属广播组织权,而赛事画面集锦及专题节目,如果是电视台加工制作的,只要有独创性,就形成作品,其享有的是著作权而非广播组织权。因为邻接权无论是从权原、保护期限及保护程度方面都比著作权要小。因此,广播组织权是广播电台对非其制作的节目所享有的一种邻接权。转播权正属于这种邻接权,当然,它属于授权转播的权利人,而非转播者。

其次,在将电视转播权界定为邻接权的前提下,需要探讨的是其原始版权何在的问题,因为没有版权就没有邻接权。在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情况下,如果体育竞赛主办者授权电视节目制作者将竞赛场面制作成电视节目,若在剪辑等方面制作者进行了独创性劳动,则作者无疑应属节目制作者,而基于合同关系,可采用委托作品的形式使主办者成为版权主体,以获得法律保护。《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可见,除表明制作者身份权外,主办者与节目的具体制作者可通过合同解决版权归属问题。

如果说通过合同的约定即可将赛事制作成的节目版权问题明确的话,那么仅仅其直播(发送信号而没有独创性)就可获得版权,其真正的表演者,即参赛运动员能否享有著作权?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如何协调?众所周知,著作权(版权)是作者、其他主体及其合法继受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其关键之处是其权利基础——作品。显然,运动员的竞赛不属文学与科学作品。伯尔尼公约(1971)将作品的范围概括为:文学、科学与艺术领域的一切作品,不论其表现方式或形成如何。在其例举中并未提及体育竞赛活动。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的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类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而最后一项中,至今尚未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体育竞赛表演的性质及权属问题。《WIPO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WPPT)第2条规定:表演者指演员、音乐家、舞蹈家和其他表演、演唱文学作品的人。笔者认为,体育竞赛的运动员所能受版权保护的应是其表演,即他们享有表演者权(当然若是独创的作品则享有表演权)。《保护邻接权公约》限定表演者权指表演文学、艺术作品之人,但在该公约第9条中,又采用许可主义,间接地承认那些不表演文学艺术作品之人也是表演者,只不过要由各国国内法予以确定:任何缔约国均可根据国内法律和规章,将本公约提供的保护扩大到不是表演文学或艺术作品的要求。据此,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将杂技艺术作品明确列举为表演者可以表演的作品,已将伯尔尼公约的作品范围扩大了。在此情况下,讨论运动员(包括体育竞赛节目的其他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些典型的运动竞赛表演项目,如花样游泳、花样滑冰、艺术体操等,都与杂技表演没有什么差别。它们具有以下特征:技能要求很高、难度大;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艺术性,是体育群体的智力成果的集中展示;具有极强观赏性;它同舞蹈一样可以有形再现。更何况,我国著作权法并未将可固定性作为作品受保护的条件。因而,这些表演就其本身而言,受著作权法保护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编排出来的融音乐、艺术动作于一体的艺术体操,实际上就是可独立使用的作品。但是,像举重、击剑、足球等程式性的竞赛,并没有特定的独特表演特征,而且风险性大,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可以不作为著作权法所保护的表演。国际上之所以不将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表演列入知识产权法中表演者权的对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体育运动的自成一体性、专业性、竞技性,使运动员的表演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等形式得到补偿,而通过电视转播权等形式可将投资一并收回;第2,体育竞赛就其宗旨而言是非商业性的,报酬权仅是其考虑的一项因素;第3,传统的体育道德观念并未认可体育竞赛的表演可以获得商业利益;第4,体育运动重视普及,这在现实中必然涉及重公益而牺牲一些私益的情况。例如,虽然欧洲联合广播公司出价甚低,但国际奥委会还是基于普及体育的宗旨拒绝分拆转让电视转播权而获取高额转播费,以便使广大观众能够支出少量费用即可观赏奥运会实况。最后,传统知识产权法的范畴也在发生变革,在体育竞赛与知识产权法之间除了经营性标记外,尚未有很强的结合。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和知识产权法体系的相对封闭性,可以设想用单行法的形式将一些竞赛表演者的权利明确规定出来,以切实保护运动员及其他创作协助者的利益。这一构想还基于以下两点理由:第1,是否保护竞赛者的无形财产权是由各国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的,体育项目的普及性和受欢迎程度与之紧密相连。第2,日益发展的“阳光产业”——体育产业也需要以物质利益(更独立的物质利益而非劳务性的债权利益)来调动竞赛者的积极性。例如巴西法律就规定了对运动员比赛的产权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在现实体制下,可以勾勒出我国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的一般权利框架。这种权利框架,以职业性体育竞赛(如全国足球甲A联赛)与一般性体育竞赛(如奥运会)的划分为基础。首先谈职业性体育竞赛。运动员(包括其他协助者)享有表演者权,在将其表演让渡给俱乐部(或其他组织)的同时还对其可独立使用的表演节目享有著作权。运动员与俱乐部(或其他组织)之间除了合同约定的雇用关系外,其独立的财产权受到保护。体育比赛的主办者享有竞赛电视转播权,然后通过合同关系与各参赛主体约定转播权转让费用的分成,并通过合同关系与电视节目制作者约定委托作品的版权事宜,而电视台则在转播时支付转播费。电视机构在转播时以独占许可使用或其他方式使用,也由合同予以约定。由此,就在合同的体系内划清了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并不会妨碍体育竞赛的转播和各方的收益。同时,基于体育运动的自律性,还可对运动员及其他相关者约定其权利义务,以免妨碍运动的普及。这样,就在自治性与法律性之间将体育竞赛转播权问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就一般性体育竞赛而言,虽然参赛队或参赛个人不采用职业俱乐部的形式,但可比照职业联赛来规范各方权利义务。

2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转让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以内容划分,主要有三类:新闻报道权、赛事画面集锦使用权和赛事转播权。从播出范围来看,可分为全国性转播权和地方性转播权。从转播方式来分,可分为无线频道转播权、有线频道转播权、卫视频道转播权以及互联网电视转播权。一般而言,在新闻节目中使用赛事信号不得超过3min,且播出间隔不得少于6h,在节目中使用赛事信号权超过3min就需购买赛事画面集锦权,要转播整场比赛则需购买赛事转播权。只有购买了相应范围和内容的转播权的电视机构,才能获得赛事采访权和公用信号使用权。转让可以单独转让,也可一揽子转让,可采用独占许可转播,也可采用一般许可转播,这需要通过合同明晰,并报有关部门批准。这些并没有什么争议,而关键性的问题在于:如何进行转让?如何协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现实操作中,主办单位享有转播权的财产权利,在具体转让中多采取集中转让方式进行。以全国足球甲A联赛为例,它由中国足协统一与各电视台进行转播权转让的谈判,收益与各俱乐部分成。集中转让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2:第1,节省成本,提高谈判地位与讨价还价的能力,而且可以协调各俱乐部之间的关系;第2,尽量缩小各俱乐部之间的“贫富分化”,减少由于财产的差距而影响竞赛水平的因素。但是,足协本身的地位尚未廓清,实际是一种行业自律组织又是管理机构,这种双重身份使其难以在进行电视转播权的收益分配上真正代表俱乐部的利益。现实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各足球俱乐部的投资者每年大约要在球队上投入2000~3000万元,而收入远未能补偿投资。因此,甲A球队冠名权频频易主。另一方面,中国足协帐面上渐渐积聚起几千万元的赢利,而在对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分配上,并没有与各俱乐部进行平等的协商。因此,尽管体育产业是阳光产业,但在缺乏产业的成熟运营机制、政企不分的前提下,电视转播权难以按其市场价值来转让,同时,甲A联赛质量难以大幅度提高。这种漠视真正的投资者与表演者利益的做法,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各俱乐部也在学习外国经验的基础上试图组建NBA那样的联合公司,以实现商业运营与体育竞技的良性循环,在电视转播、广告、相关产业的带动方面形成产业链,以便进行企业化的转播权运营机制。这种做法值得提倡,而且在时下人们对足协两块牌了一班人马进行质疑的大环境下,实现以参赛者为主体的产权运营机制,将是中国未来体育竞赛运营的当然选择。这种情况下,若足协集中签约,则是一种信托关系,即各俱乐部通过信托合同委托足协集中与各电视机构签约,足协根据与俱乐部之间的协议来分配收益,并不得违背信托合同。同时,基于体育运动的自治性和独特性,各俱乐部必须委托足协集中签约,而不能私自签约。这样,就将足协的行政管理职能与行业自律职能区分开来,足协就可在职权明晰的基础上正确地履行职责。同理,其他各类活动也可比照这种法律关系进行操作,而这种做法,又有200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作为依据,显然是一条合理合法的选择。

体育竞赛首先是一项公益事业,但也包含着私人利益、局部利益。因此,要协调好各方利益,才能推动体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我国目前体育电视转播权价格普遍较低,而且央视在与各竞赛主办者的谈判中压价现象严重。这除了竞赛本身的水平外,还与整个体育及媒体运作与管理机制有很大关系。一两家电视台形成了强势媒体,占据垄断地位,势必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从而变相压价。例如,中央电视台转播甲A联赛的各种广告收入及赞助收入上亿元,而受让转播权支出费用仅几百万元,还在2002年甲A联赛转播权上不肯让步,要求压价,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关于加强体育比赛电视报道和转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赋予央视在国际体育比赛、奥运会、城运会及全国性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购买与谈判上独断地位,更增强了央视在转播权问题上的主动地位,不利于其他电视机构的竞争和体育赛事转播与体育运动的推广。在广播电视机构不准民间资本及外资进入的今天,这势必成为制约体育产业良性发展的一大制度性障碍。因此,在电视业引入商业竞争、制播分离的形势下,引入地方电视台与央视的竞争机制,才能有利于良性竞争环境的实现。在确保央视在新闻及时事宣传中“喉舌”作用的同时,必须将文娱节目引入公平竞争,才能正确协调各个电视机构的关系,更好地普及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在体育竞赛产业运营中,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将转播权、门票收入、赞助、广告收入等各方面结合起来,特别是将广告与赞助及转播权结合起来,打造规模效应,引入外资和民间投资,才能将竞赛的运营做活、做好,也使体育在带动相关产业和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真正起主导性作用。

3结论

目前,全球体育产业产生的价值每年已超过4500亿美元,体育产业成为了“阳光产业”,体育竞赛在保持其非商业目的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同时,在商业的推动下得到了更迅速的普及和发展,而电视则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在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和争取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背景下,推进体育竞赛的法制化已迫在眉睫。本文仅从知识产权角度论述了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的一些基本问题,限于篇幅,对行政管理体制、国际交往中的国际私法问题则很少涉及。总结全文,笔者的结论是:

(1)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是一种广播组织权,属于著作权(广义)中的邻接权,它属于赛事主办者,但并不排斥某些项目运动员及相关人员对其表演所享有的表演者权,即一种著作邻接权;

(2)体育竞赛(特别是俱乐部形式的竞赛)在专业体育组织与参赛主体之间分配电视转播权时是一种信托关系,参赛主体才是委托人,它们之间的权利义务由信托合同约定,但受体育竞技纪律的规制;

(3)发展电视业的竞争与体育产业的多极化参与是普及体育运动的根本大计,行政机关与自治团体分开,创造自由宽松的竞技环境和商业环境是现代体育与传媒优势互补、协调合作的现实出路。

【参考文献】

[1]赵淑萍,王银桩.美国电视纵横.华文出版社,1999:18.

[2]温源.奥运大商机——2008奥运会全接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4~46.

[3]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04.

[4]张杰.运动竞赛表演中的著作权保护.体育学刊,2001(4):14.

体育竞赛知识范文篇6

1.1中美高校体育竞赛发展的时代背景

我国高校体育竞赛的发展经历了初建阶段(1949-1956),稳步发展阶段(1957-1965),停滞阶段(1966-1976)和全面发展阶段(1977-至今)。新中国的体育发展在借鉴前苏联体育和改造旧高校原有基础上起步的,同志在建国初期给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信中就提出:“健康第一”和“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指示,同时国家还颁布了相关的体育发展的文件如:《关于加强领导,进一步开展一般高等学校体育运动的联合指示》,其中就强调高校必须加强有效措施,把高校体育运动的工作当做工作重点来抓,高校体育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我国全面大规模的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尽管受到自然灾害和的影响,但高校体育工作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还有所发展,尤其在高校运动训练和竞赛上。教育部在此期间制定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的文件也充分表明当时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现状,为体育工作在高校的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基础;十年因受“知识无用论”的影响及其“封闭式”社会的制约,加之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高校体育在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师资队伍、场地器材都受到严重的影响,高校的各项体育工作处于全面的混乱和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我国联合国地位的恢复和奥林匹克大家庭的重返,使中国参与国际体育的力度不断加大,面临各种国际高校间的体育文化交流因此,建立高校体育运动队已迫在眉睫。1986年4月国家体委陆续下发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等4个有关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通知,并正式批复了清华大学等51所院校作为试点,这无疑对高校体育竞赛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90年代后,国家教委相继颁布了《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部分普通高等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高校开展运动训练,积极探索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规律,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在美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没有明显的界线,高校竞技体育的系统目标不仅是面对竞技体育,更重要的是全面覆盖到美国大学生的体育。美国高校体育属于业余体育的范畴,由大学生联合会(NCAA)管理,该组织创建与1906年。NCAA管辖的竞技运动分为三个等级,即甲级、乙级和丙级。甲级是最高水平的比赛,现已成为事实上的职业运动,丙级则属于传统的业余性学校竞技运动,旨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1940年又创建了全美校际运动联合会(NAIA),每一年参加这一组织的大学生运动员在83000人,比NCAA影响小很多[2]。

1.2高校体育竞赛组织管理体系的现状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正处在后奥运改革的关键时期,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高校体育的发展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而高教体制下的高校体育在开展体育竞赛方面,往往受到教育行政体制的限制,给高校体育竞赛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局限性,对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我国高校体育竞赛主办单位主要有国家教委,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及各单项协会,各省市教委,各大专院校,各个高校体委、体教部、教研室、校体协、工会团委、学生会及社会团体、个人办竞赛。另外国家体委系统的体育大学,各个部属院校也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在竞技体育高度发达的美国,学校竞技体育则是美国体育的基石,由于竞技体育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到了大学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而且美国健全、有效的组织结构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每年都要组织举行18个项目的大学生联赛,深受大学生、企业及媒体的关注,市场开发程度高[3],美国校际运动联合会(NAIA)组织的比赛也深刻的影响着美国体育竞赛的发展。

1.3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

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这也使得不同地区高校的体育资源自然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性,历史形成了在体育资源的配置上存在着倾向于重点而忽视非重点普通高校的资源配置[4]。高校体育的发展不仅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存在体育资源配置上的不平衡,这都限制了高校体育的发展,抑制了高校体育竞赛的普及和开展。这种不平衡还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三个方面,重点高校比普通高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具有名牌效应,在教师的待遇、职称等各方面也都有较好的发展,在管理方面更能促进其更好发挥效能,因此高学历、高素质的体育人才都较容易引进;其次,大学财力资源的分配权往往由行政部门掌控,无论是经费的分配权还是各种优惠政策的制定,都是由行政管理部门决定[5],因此,重点高校更容易受到关照。另一方面,由于这些高校历史悠久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实力雄厚,来自各方面的款项较多,比普通高校能享受高等教育资源多出十几倍或更多;政策和财力的不平衡,导致在体育教学的基础建设方面具有较大的差距,管理不善也容易使本来就稀缺的资源容易产生浪费。

2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的可行性

2.1现有管理组织机构为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提供组织保证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管理者行使管理职权,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实现的,所以,管理机构是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管理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精干,对于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十分重要的[6]。目前,主管我国高校体育竞赛的主要有国家、省市教委,各单位体协以及院校等职能部门。尽管在具体负责指导与管理学校的体育竞赛活动时,其组织成员兼职的多,专家少,工作自主性和独立性欠缺,管理混乱、不到位,但各级机构层次分明,任务明确。另外,我国管理体育竞赛的行政体系存在两条腿走路的问题,如果能改变现状,由教育主管部门管理,通过加强领导和强化管理将对高校体育竞赛的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2.2现有的体育法规为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提供制度保障

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以及《关于在新学年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等法规、政策都要求开展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等体育课程,加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合作,努力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要[7]。各省市教委、各体育协会等都建立了相应的体育竞赛法规,这都为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在细化法规方面不够系统和科学,没有定量的标准,甚至模糊不清,因此,要不断健全适合我国高校体育竞赛的法规。

2.3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体育设施为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提供了条件

高校体育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较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已超过半数,还有一部分教师具备执教运动队和参与职业比赛裁判工作能力,因此,在组织体育竞赛、参加裁判工作和运动队的建设等各方面都能很好的胜任。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大学城的快速建设,高校的体育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且众多高校体育场地和场馆建设也是为该地区的举行大型运动会而修建的,这些场地和场馆都具有较高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满足大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需要又能保证体育竞赛的顺利开展。

3实施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的对策

3.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达成共识

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的建立与发展,首先要求上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解放思想,从战略高度正确认识体育竞赛联盟的重大意义,对区域内高校建立体育竞赛联盟给予政策、财力和技术的支持,发展壮大体育竞赛联盟。其次,要求竞赛联盟的各成员院校、体育部门领导,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打破体育管理者在长期的体育竞赛中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思维定式,并积极、主动与所属机构、部门的领导加强交流、沟通,实现内外的思想统一,达成共识,争取得到更大的帮助和支持。

3.2建立高效务实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并完善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法规制度

建立一支高效、务实的竞赛组织与管理队伍,针对目前区域高校竞赛体制不完善、不健全的现状,设置一套好的计划以及应对方案。首先,打破原有的传统体制格局,增加区域高校间竞赛的交流内容和形式。其次,充分利用原有高校间竞赛协作渠道,建立健全高校间竞赛的各项制度,包括竞赛分级制度、竞赛管理运作法规等内容。

3.3多渠道筹集经费

经费是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正常开展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区域高校间组织管理、运动训练和器材等各方面的重要保障。首先,从财政上找支持。争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体育竞赛联盟提供部分经费的支持,高校的财政加大对本校的体育竞赛的开展提供经费的支持。其次,充分利用市场手段。通过市场赞助来解决举办体育赛事所需要的经费和物资,以弥补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资金的不足。

3.4营造良好的体育竞赛为教育服务的氛围

通过高校间的体育竞赛丰富了大学生体育文化生活,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丰富了高校体育竞赛的内容。同时,为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学校对运动训练的组织、管理与控制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高校组织、管理和控制比赛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进行研究,也自然促进了体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的发展。独立第三方进行统计,以求数据真实;将效益评价工作与资源补偿标准的设计相结合,共同开展。

4结语

体育竞赛知识范文篇7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属于学校体育管理之一,从某种角度又属于社会学范畴[3],因此,学校体育运动竞赛从竞技体育的社会性意义来划分,华南师范大学卢元镇教授将竞技体育划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商业职业体育.自身具有非正规竞技体育和组织化竞技体育的基本要素,但已被某些商业目的和企业文化目的所控制,这种体育是一种商业行为.第二类,组织化的竞技体育.组织化的竞技体育具有一个活动的基本组织,这个组织在竞技体育的基本宗旨的指导下,保障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参加者的合法权益.第三类,非正规竞技体育.这是一种为了娱悦身心而进行的游戏性的身体活动,其活动有一定的规则指导,但某些规则是由参加者临时协商制定的[4].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学校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受益.因此,主要是指卢元镇教授划分的第二、三类.本研究在卢元镇教授划分类别的基础上,把我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划分为三类来进行研究:第一类,正规的学校体育竞赛,主要是指按奥运模式、正规竞赛规程进行的体育运动竞赛.包括全国、各省、市学生运动会,如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等,以及学校自己牵头的体育竞赛,如校田径运动会,校篮球联赛等;第二类,非正规的校内体育运动竞赛,是指以系部、班级、寝室、协会等自行组织的各种小型多样的校内比赛.是正规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有效补充与延伸;第三类,自组织的校内体育运动竞赛,是指在校园内,具有相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同学,自发、自主地进行非正规的、协商性的各种比赛活动,活动竞赛规则可以协商同意自定,管理完全是学生自我之间的管理.例如半场篮球赛、半场足球赛等[5].综上所述,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的概念是:学校体育的管理组织者或机构,为了有效实现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任务和目标而对正规、非正规、自组织的三类学校体育竞赛,进行计划、组织、指导与协调的活动过程.即在学校范围内,以教育和增强体质为目的,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开展正规的、非正规的、自组织的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竞赛活动.

2我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2.1正规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分析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体协的干预太大,体协缺乏必要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学生体协的组成,大部分由政府行政人员组成,这种人员组成势必影响了学生体协自身积极性的发挥,使得协会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体协只是一个虚构的名字,一切行政部门说了算[6].第二,缺乏立法监督和强有力的处罚.中国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目前制度和管理办法只重视竞赛的规模、收益、学生运动成绩(锦标),而忽视了竞赛的教育本质功能,现有赛制挫伤了学校参加体育竞赛的积极性,助长了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赛风不正现象,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第三,校际体育竞赛组织分类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参赛学校不多,影响参赛学校积极性.如中小学比赛一般就是一个组.现在影响比较大的大学生篮球联赛,分组主要是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CUBS),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两个组别,非体育特长生几乎没有参加比赛的机会.许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甚至从没有参加过一次学校大型比赛.根据对600名学生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57份,调查情况如表1.表1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情况调查统计(N=557)0次1-2次3次以上学生人数35713862百分比64%25%11%读书期间没有参加过学校运动会的学生共357名(占64%),与运动会开幕式热闹情形相比,整个校运会比赛期间除了参与者外,人员稀少,不少老师、同学把校运会当作又一次的长假.另外根据收集校田径运会秩序册统计了部分学校2013年学生参与学校田径运动会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2显示,现在学校田径运动会参加比赛的人数占总学生人数比例很低,服务人员有时却占比赛人数的近一半,这完全是一种极少数人参加的“专政”学校运动会,没有普及性与健身性.

2.2非正规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分析

第一,领导不够重视,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一个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开展好坏,与学校校长直接相关,并且影响因子最大.目前很多学校体育运动竞赛开展不够普及,主要是受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体育,过份强调文化学习有关.特别在中、小学这方面现象尤为严重,甚至有文化课占用体育课,课余体育竞赛取消,全力抓文化学习的现象.这一现象也显露出我国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不够健全.第二,管理观念落后.现代学校体育课,已摆脱了“三基”教育的束缚,确立了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多维教育、教学观念,使学校体育内容更加丰富.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体育工作,应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我们在学校体育课上有了较大改革,但在学校体育竞赛管理方面却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首先,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与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脱节,导致大部分学生厌恶体育竞赛.其次,单纯的生物型、应试型学校体育运动竞赛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学校体育竞赛存在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观念,这种思想在注重体育的生物学功能的同时,对于学校体育竞赛的社会拓展功能缺少开拓,难免陷入“体育即育体”的狭路[7].从调查情况来看来看,学校体育竞赛效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表3显示,不到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打下了良好的体质和健康基础”和“获得了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更不到30%的学生选择了“使我身心愉快”、“获得了体育健身的知识和能力”.调查结果说明了我们学校体育竞赛不但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效果不令人满意,在竞赛娱乐性上更差强人意.第三,缺乏科学管理、人浮于事.目前,学校体育竞赛管理体制与制度仍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上世纪末形成的一套管理模式,呈现多头管理、相互推诿扯皮,整体管理不协调的现象,已不能适应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和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8].调查显示,在体育竞赛的管理上,体育老师、校团委、校学生会、学生团委、体育协会等均可以进行组织与管理,结果很多时候造成竞赛内容的重叠,或者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作怪,互相推诿,导致计划不能落实,制度空洞[9].另外,从教师与学生所选择的结果差异分析:说明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制度与宣传上没有规范化,管理混乱.第四,经费、场地不足.经费和运动场地问题,是制约学校体育竞赛发展的重要环节.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学校目前年人均体育经费不足7元,而在西部一些农村学校不足3元,即使是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中小学校,也因体育经费短缺,导致只有20%左右的学校按最低要求配备齐了体育器材.目前国家规定学校生均体育场地面积约7平方米,而大部分学校根本达不到这个条件,如长沙市教育局在2008年4月14日下发的文件中,对中小学的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作了如下规定:学生体育场地面积标准:小学和九年制学校不低于每生2.3平方米,初级中学不低于每生3.3平方米[10].

2.3自组织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分析

第一,学生受传统体育课与正规体育竞赛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在自组织体育竞赛时,还是较多的沿用正规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只是在场地、人数、比赛时间、胜负分数上有别于正规比赛,在组织上还是偏重竞技性.第二,学校和体育科组对学生自组织体育运动竞赛缺乏积极的引导,平时对其指导也相当匮乏,调查情况显示:教师对自组织体育竞赛的指导更多学校只是停留在偶尔的指导,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指导.指导情况见表5.第三,受学校场地、器材硬件的影响,自组织体育竞赛开展数量有限.现在许多学校在课余时间和周末把体育场馆承包出去,学生想在课余时间使用体育场馆与器材,还需要出钱,严重影响自组织体育运动竞赛的开展.调查问卷显示学校开展自组织体育竞赛的相关情况如下:从表6看出,目前学校开展的自组织体育运动竞赛项目有限,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开展的项目匮乏.表7显示,学生们平时参加自组织体育运动竞赛普及率还不到一半,只有48.7%的学生经常参加,有51.3%的学生并不经常参加,甚至还有极少数学生从来就没有组织并参加过类似的体育竞赛活

3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发展与改革的对策

3.1政府宏观管理与学生体协微观管理结合

目前,政府在学校体育竞赛管理中的角色更多的是宏观与微观管理的双重角色,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并且抓住学生与学校实际情况来有的放矢,政府应放权,只是在大局上把握总体方向.具体计划的制定,具体方案的落实都交给天天与学生打交道的学生体协和学校相关体育部门来管理.

3.2提高认识,加强立法,加快体制改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样,学校体育竞赛要想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必须加强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立法管理,首先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然后扩大宣传,加强对法规的学习.有法可依,但一定要执法必严,严惩违纪违规,以其收到杀一儆百的管理效果.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校长”是第一法律责任人的学校体育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监督管理机制,保证学生的合法权利,切实保障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的合法、有序运行.这就要提高到法律层面,制定相关体育法规来进行约束.另外,要加快学校体育竞赛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当转换教育部对学校体育竞赛工作的管理方式,变直接领导为间接调控,变微观调控为宏观调控;使学生体协的管理职能实体化,担负起推动学生体育竞赛发展的职责.

3.3改变管理观念,开展倡导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思想的竞赛活动

管理理念是学校体育管理和发展的基础.21世纪,学校体育表现出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和市场化趋势,学校体育管理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各级领导必须改变以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错误观念,把思想统一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上来.就体育竞赛改革而言,要把体育竞赛活动作为学校素质教育来落实,同时,将学校体育定义为: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和保障.

3.4加强目标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

管理心理学认为,追求较高目标是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是每个人的工作动力.通过实行目标管理,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杜绝人浮于事,相互推诿现象.学校体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任务和目标,采取针对性强、力度大的措施,由上而下,制定切实可行、明确具体、可检可查的工作目标和责任书,细致分工,层层负责.在工作中积极创建校校联合,校家联合,学校与社会联合的新型管理模式,使学校体育竞赛不仅贯穿于学校的全过程,而且体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3.5加大投资,完善设施,保障管理制度功效的发挥

政府应该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切实改善体育场馆和配备足够的体育器材.学校也要利用政策,自筹资金,优先保证体育场地设施资金的投入.从而改善学生的锻炼环境,保障各项运动竞赛的顺利开展.对于一些农村学校和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管理者应该作好长远发展规划,预留体育场地用地,因地、因资金情况制宜,多建设一些投资、规模不大,简洁实用的练习场馆.同时,把体育设施建设作为评估校园环境、教育环境的重要内容,并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把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考核内容之一,以督促学校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场地建设好了,器材配备齐了,学校体育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起来,供学生练习使用,而不是仅仅用于教学和承租.

3.6对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分组合理化

体育竞赛知识范文篇8

[摘要]阳光体育倡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体育竞赛目的在于通过争取优胜吸引和鼓励师生参加体育锻炼,推动体育运动开展,促进体育技术水平提高。竞技运动教育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超越意识、追求卓越精神和竞技能力而对竞技运动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体育教学活动。学校体育竞赛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要基于阳光体育基础,最终达到学校体育良性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锻炼;阳光体育;竞赛;竞技

中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他们的体质并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校体育中的环节很多。阳光体育是基础性工作,体育竞赛是中间链,竞技体育是精英体育。只有各环节协调,中国的学校体育才能良性发展。

1学校阳光体育

阳光体育,全称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在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的。2011年3月5日,“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阳光体育倡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并至少掌握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使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阳光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前提是要在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上有序地开展。同时,还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和延伸体育课堂教学,保证学生日平均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学校要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就是积极开展阳光体育的目的所在,也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良好契机。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必须丰富多彩,要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体能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基础上良性发展循环局面。

2体育竞赛

学校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学校体育竞赛既包括学校(本校或外校)组织的比赛,也包括各级教育、体育等有关部门组织的比赛以及国际体育组织的有关学生的国际性体育比赛等。学校体育竞赛目的在于通过争取优胜吸引和鼓励师生参加体育锻炼,推动体育运动开展,促进体育技术水平提高。体育竞赛是推动和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办法,是没有语言的宣传和动员。学校体育竞赛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其本质功能是之一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向学生传授更丰富的体育知识和丰富学生的文体活动。目前,学校体育竞赛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以体育运动项目竞赛为主要载体,融入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要素,以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的学校教育活动。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竞赛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在培养学生智力、道德、人格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体育竞赛仅限于一年一次的以田径等竞技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并且还难以保证。随着全民健身、素质教育等思想的深入,学校这种以田径项目为主的运动会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与发展,表现出诸多弊端。学校体育应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竞赛参与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活动参与。竞赛参与是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参与,所以培养学生体育情感的效果要比一般参与活动好的多。平时的比赛,不仅参与人数多受益面广,而且时间地点可以任意选择,场地器材可以交叉使用,不受条件限制,举办容易。我们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多样性、经常性、小型性、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考核性的体育比赛活动,使体育竞赛与体育活动、体育课、“达标”等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紧密结合,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竞赛又能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促进检查评比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3竞技体育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理论教科书和许多体育教材中,竞技运动(即竞技体育)定义为:“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运动训练和竞赛”。它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活动。西方的竞技体育是为了育全人。我们认为,竞技运动教育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超越意识、追求卓越精神和竞技能力而对竞技运动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体育教学活动。竞技体育在承担历史责任的同时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除了为国争光、树立民族形象之外,它还引领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在普及体育意识、营造舆论氛围、示范精湛技艺诸方面去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在不少人眼中,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还有一些人认为,要健身就别竞技,竞技不仅不健身,甚至无益健康。倘若真的如此,诞生数千年的竞技体育或许就没有生存的必要了。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由于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脱离教育的竞技体育无法对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系统的培养,而缺乏竞技的学校体育也是不完整的学校体育,同样难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和平衡的发展。“体教结合”,健康第一,强化竞技,对学校体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以及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建设人才有无可质疑的重要意义。

4学校阳光体育-体育竞赛-竞技体育的联系

4.1学校体育竞赛对阳光体育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果忽视或者不能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竞赛的作用,“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两项基本技能”这一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的实现也会大打折扣。第一,体育竞赛具有激励作用。这是由体育的竞争性所决定的。体育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他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通过体育竞赛活动让中职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或优势,增强自信心。教师紧紧抓住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加以耐心、适时的启发诱导,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转化。第二,体育竞赛具有凝聚体现在集体项目上聚力的作用。体育竞赛活动能使广大学生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众意识而凝集在一起。如篮球、拔河比赛等,他们更容易为了集体利益、荣誉,克服自身的一些缺点而紧密团结在一起。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更有利于学生不良习气的矫正,更有利于他们形成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思想品德。第三,体育竞赛尤其对表现不好的中职生具有约束的功能。体育竞赛本身就具有严格规范,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的特点,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约束功能。第四,体育竞赛具有愉悦身心和享受成就的作用。体育竞赛能给学生精神上愉快感受,减轻焦虑状态,缓解抑郁症状,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训练和拼搏,一旦能完成预先的目标,取得一定的成绩,他们所获得的成就感、自豪感是不言而喻。学校体育竞赛也要把握好度。当今,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提出,人们素质教育等思想的深入,学校这种以一般为一学期或一学年举行一次以田径为主的综合型运动会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与发展,表现出诸多弊端。这是因为凡属“比赛”,无形中给体育成绩差的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造成一种对于体育“可谈而不可及”的不良影响。其结果严重影响或阻碍了人们正常体育活动的开展,显然又不利于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

4.2竞技体育不能脱离学校阳光体育和体育竞赛

以体育为职业的广大体育教师不得不时刻思考着自身比赛和组织学生训练并参加比赛问题。特别是为了参加大型比赛,教师往往只对少数体育尖子学生进行训练,在教学中表现为重训练,放弃学生群体活动,始终难于处理好少数与多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和摆正自身在学校中的位置。这样在普及提高全校学生各项运动水平的目的就难以实现。体育的根本目标是人们自身的健身与健心,应主动地将自身的目标与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相吻合。学校往往因为体育比赛而使体质较差的学生望而生畏。在美国,NBA组织认为,篮球竞赛的本质是通过这项运动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英国足球总会认为,足球是培养会踢球的全面与发展的人。结合当前中国足球发展改革项目,《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各地中小学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内达到2万所,2025年内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竞技体育也不能单纯依靠专门的体育学校,更多的是依靠学校阳光体育和体育竞赛,选拔优秀的人才加入职业竞赛。姚明曾在一次政协会议上发言指出,中国体育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培养脱离校园。姚明这番话是从职业运动员的角度来说的——重视校园体育,这样才能赢得国际体育比赛。校园体育不只是为了比赛,更不只是为了足球比赛,是培养会踢球的全面与发展的人。如果建立庞大的专业体育学校,必然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而且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足球学校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以足球为例,我们可以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加入更多的足球元素,发展校园足球竞赛活动,挑选优秀的人才进行专项训练,参加足球竞技体育竞赛。

5结论

竞技体育是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不只是独独为了更强更高更快。它是智能与体育的完美结合。只有打好阳光体育基础,才能走到竞技体育的最高平台。同时,学校体育竞赛和竞技体育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阳光体育的发展,使“阳光体育”不只是一句空口号。

作者:樊新慧 单位:汕头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封雷,祖晶.阳光体育运动理念下中小学竞技运动教育的人本主义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6):96-99.

[2]吴建平,段彩霞.浅谈我对学校体育比赛的看法[J].成功:教育,2012,(1):165.

第二篇:校园足球有效课堂实施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足球运动也逐渐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我国,足球运动也在体育运动的倡导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该文简要阐述了目前我国高中校园足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强调有效课堂构建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在此背景下足球教学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阳光体育;校园足球;有效课堂;教学实施

足球是一项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流行的运动,也是高中阶段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高效的足球教学,不仅能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意志的目的,还能为国家培养更多专业的足球人才,为我国足球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因此,有必要对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足球教学进行分析与探讨。

1目前高中足球教学存在的不足

1.1教师仍旧选择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师以理论传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特征的关注,以及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也有所缺乏等方面。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足球水平相比,我国的足球水平相对较差,所以高中足球教学在教师资源方面也有所不足,导致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升。同时,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许多学校在足球课程方面并没有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认为足球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放松身心,而没有进行系统性的、专业性的教学和训练。

1.2教学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教学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情况,明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忽略了这一点,有一定的盲目性;二是部分教师没有将足球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能力与运用能力,一味地进行训练教学,却忽视了理论教学,也极易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容易导致教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却效率始终难以提升的现象出现。

1.3缺乏系统性教学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足球教学,大多都存在这一问题。许多教师认为足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锻炼身体、放松身心,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方案的设置,也没有构建起科学的考核方式等。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学生能够学到的知识也就十分有限。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专业的安全保障,以及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知不够明确等,都是目前高中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2阳光体育背景下强调有效足球课堂构建的意义

2.1丰富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

有效课堂是目前比较常见的运用方法,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课堂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高中阶段的教学时间相对比较紧凑,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足球教学作为体育课程的一门,若是缺乏学习乐趣,教学内容与方式不够丰富多样,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保证充分投入。所以,有效课堂的强调,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足球教学的效率,更是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促进我国高中足球教学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2.2推进足球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与传统的足球教学相比,有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更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实际学习能力,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而传统教学更关注结果而非过程,许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足球能力的提升方面,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成长能力的锻炼。相对来说,有效课堂的构建能够让教师和学生都更加关注自身能力的提升。在有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引导下,能够激发教师不断创新和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而推动足球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3更好地践行阳光体育理念

阳光体育活动是国家为吸引广大青少年走向操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而发起的体育项目。有效课堂的构建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将高中足球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通过日常教学效率和水平的提高,实现对阳光体育理念的倡导和充分落实。同时,有效课堂的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激发学生的自主锻炼积极性和热情,进而推动足球教学不断发展。另外,有效课堂在构建过程中需结合阳光体育理念,也是对该理念不断发展和延伸的一个方式。

3阳光体育背景下校园足球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3.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对于足球运动来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与比赛的机会,是提高学生足球能力的重要手段。在高中足球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指将足球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系统性训练相结合,两者都是足球练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只有实现两者的充分结合,才能促进有效课堂的实现,充分提高足球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日常的足球练习过程中,教师可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同时进行动作演示。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和总结,并进行实际的动作练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并引导学生不断总结和分析,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2借助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设备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发挥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结合多媒体设备,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学习到更多专业的、优秀的相关视频,进而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更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已经充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但大部分学生在自主选择足球视频时,缺乏明确的引导和针对性,没有针对自己目前的个体情况进行提升。而在教师的系统性引导下,能够将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二是结合声音与画面实现的足球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教师结合专业的教学视频或比赛视频,进行相关动作要领的讲解会更加形象,学生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也会更高。这样一来,学生再将学到的知识与自身能力进行融合,进而实现足球能力的迅速提升。

3.3构建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

在足球教学课堂中构建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其自身能动性的发挥,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足球练习与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有所不同,必须要学生充分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才能实现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足球能力。同时,在实际的足球练习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比赛,学生自主选择队友,学生自己选择裁判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观察和分析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做出分析,得出结论,以实现提升。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判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再进行后续的针对性教学的安排。教学情境的安排,主要是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实现教学效率和学生自主提升能力的提高。

4结语

高中阶段足球教学的有效课堂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足球教学的水平,推进其实现与时俱进和改革。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及构建教学情境等方式,从教师、教学工具以及学生3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有效课堂的建议,为高中足球教学的完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钟勇宽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华侨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军,李献青.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时代意义和战略构想[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7):81-85.

[2]李卫东.阳光体育运动中校园足球推广模式的理论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2(3):330,341-343.

[3]袁静.论校园足球回归育人本原之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1):40-42,96.

[4]唐铁锋,龚波.上海“校园足球建设联盟”的创新举措与前瞻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5):528-532.

第三篇:阳光体育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运用

摘要:阳光体育理念的宗旨是倡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的参加体育运动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引导学生们树立一定的体育锻炼精神和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因此在该课程中渗透阳光体育教育的教学理念将更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们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虽然不是学生们学习的主要科目,但它对学生们的健康和成长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由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高校学生们整日沉迷网络游戏而忽略了自身的体育锻炼,根据现阶段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该如何在他们之中贯彻阳光体育锻炼理论,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成为了广大体育教师最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阳光教育;教学策略;理论运用

在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学生们的饮食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大多数高校学生的主要生活习惯除了上课以外便是打包快餐在寝室里打游戏,这便造就了高校学生肥胖人数的剧增,所以在高校中推行阳光教育,倡导学生走向操场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在高校中实行阳光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完成教学大纲中的教学任务,接着便是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运动意识,让学生们养成亲近自然、健康运动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在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转变自身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把阳光体育理论的教学宗旨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以此不断推动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发展,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身体素质发展。

1阳光体育的基本概念

阳光体育理念是由国务院、教育部以及党中央在对我国高校学生的健康和成长的高度重视下而推行的一种户外运动理念,它开展的目的主要是想改善学生们亚健康的身体状态、引导学生们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在远离城市污染和电子设备影响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们多去亲近自然,走出室外去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好,享受绿色体育运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并达到缓解人们学习、生活及工作上的压力,帮助人们调节身心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绿色运动宗旨。阳光体育它是一种引导当代高校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的一种新型健身理念,因此它的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变革了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该理念的实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健身锻炼氛围,使得高校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之后能够自觉的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为他们今后所要养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2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

阳光体育教学主要有课程内容较丰富、锻炼方式较有趣的特点,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以此得以成功的引导他们走向操场。因此高校在推行阳光体育教学课程的时候要尽量去满足不同学生所提出的不同的运动需求,增加运动项目的选择项,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的体育学习情况选取多种运动项目进行尝试和锻炼,以此增加学生们的体育锻炼自信心,使之能够带着自信参与到自己比较擅长的体育运动中,提升运动在学生心中的趣味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潜能的良好效果,让学生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被动体育锻炼之后能够自觉的将其转化为主动体育锻炼,使锻炼变成学生们每日生活中必做的一件事。在这基础上便需要高校在落实阳光体育教育理念时一定要保证学生们接受的教学理念是正确的,接着便需要教师们积极的转变自身的体育课堂教学理念,将新型的、健康的、绿色的体育健康锻炼精神融入到课堂中,并重视培养学生们的自主锻炼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的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体育锻炼情况,让他们得以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与个性,进而带着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心情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此为完成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宗旨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3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实施策略

3.1完善阳光体育教学的教学理念

高校在落实阳光体育教学前首先要不断整合及完善自身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各项工作,进而使得阳光体育教学得以在实施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具有制度化、规范化和日常化等。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高校可以在这基础上将训练、课外体育运动以及竞赛等形式结合起来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的任务中,教师通过一定的课堂训练指导后让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学生便会因为即将到来的体育竞赛活动而相继的根据自己的实际体育学习情况做出调整及锻炼。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自觉展开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得阳光体育教学理念得以真正的落实下去。

3.2创建多种课程模式

高校中的学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素质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逼着某一位学生去进行一项他很讨厌或者是很不擅长的体育运动将会引起他极度的排斥与反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在身体素质以及兴趣上的需求,即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是擅长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即为学生普及多项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运动要求及竞技规则,接着再让学生们展开相应的体育锻炼,以此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比较系统、科学的发展。但是上课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再加上体育课程课时较少,也许一个学期都学不到班级中某位同学喜欢的体育课程,所以在这基础上,高校的体育课程的设置可以更加灵活一些。例如,设立体育选修项目,让学生们在每学期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这样几年下来学生们也学习了许多项体育锻炼项目,这便使得学生在今后的体育锻炼中具备更多的选择。

3.3增加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我们在高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完成国家颁布的教学任务这么简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精神,使之能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尽可能的去增大体育课程资源在其他方面的开发与利用效率,在丰富体育运动项目以及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增强体育运动在对社会、娱乐、身体素质、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阳光体育教学理念是终身性的,它希望学生能够全面的且终生养成一定的体育锻炼习惯,以此解决高校体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教学不足和教学弊端。除此之外,阳光体育理念还提倡学生的体育锻炼不应该受到地点和环境的限制,即学生在家中、社区里或者校园里等各种地方都能利用当时存在的资源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进而不断的丰富体育运动的形式。

3.4完善体育活动课程体系

高校学生在体育课堂之外大多都是一个人进行体育锻炼,许多时候一个人锻炼是提不起劲的,或者是有些竞技类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这些需要组队的,一个人根本没办法进行,但是考虑到教师并不能对其他学生进行强制性的锻炼要求,所以在这基础上教师应该将课外活动与体育运动相结合,通过有趣的、热闹的运动氛围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这样不但可以使得一些喜欢锻炼的学生找到一起锻炼的伙伴,还使得一些不喜欢锻炼的学生在气氛和同学的带领下逐渐的走向操场,感受体育运动给我们带来的魅力。

4结语

总的来说,阳光体育教学理念是我国推出的一项对高校体育教学较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理念,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引导学生们展开正确的体育锻炼并良好的进行体育锻炼。

作者:何伟珍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Z].中发[2002]8号,2002.

[2]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N].中国体育报,2002-12-19(3).

[3]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6-12-25(1).

第四篇:高职院校阳光体育策划与实施研究

摘要:阳光体育活动是展示高职院校体育成果和精神风貌的窗口,由于参与人数多、影响面广、组织难度大,必须事先进行周密的策划。根据我院几年来的阳光体育活动实践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对高职院校阳光体育活动策划的具体步骤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成功策划完美的阳光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节;策划;步骤;内容;阳光体育

阳光体育活动是高职院校全民健身的一部分,由于参与人数多、组织难度大、影响面广,因此需要在广泛调查大学生兴趣,分析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需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体育特色或传统项目,遵循特定的程序,对一些竞赛、活动事先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构思和谋划,同时制订出合理、可行的执行方案。以此明确目标,确立主题,优化竞赛活动内容,满足大学生的活动需求,确保竞赛活动顺利圆满完成。

1高职院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策划的步骤与内容

1.1明确目标,确定主题。高职院校举办阳光体育活动要根据本学年的中心工作和体育工作计划,充分利用本校的各种优势,制定出本次竞赛具体的目标,确立主题,发挥竞赛的传播和影响价值。阳光体育活动主题是活动核心思想和内容的提炼,通常指举办活动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活动主题的确立是大型活动成功的关键,是整个活动的“点睛”之笔和活动组织与管理的中心要素,关系着阳光体育活动形式、操作手段的策划与实施。活动内容、时间、形式、地点等要素都要围绕主题来设计和安排。阳光体育活动的主题既要根据活动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进行反复的酝酿,提炼出符合活动要求,彰显活动主旨、运作脉络、参与面等实质特征,又要用艺术的语言加以修饰,渲染、营造与活动主旨相和谐的气氛、情绪,注重语言形象的描述、文化品位的提升、个性特征的展示,以使其具备更大的多维想象空间、更深的文化底蕴,提升精神内核。主题词通常要求能准确、生动表达阳光体育活动的宗旨,文字简练,寓意深刻,朗朗上口,便于宣传和推广。例如,我校主题为“阳光体育人人参与精诚合作互信共赢阳光体育活动”。1.2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阳光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设计是展示活动主题的关键,是整个活动最终能否取得成效的决定性因素,体现了组织者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创造性智慧和工作艺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设计一般运用模仿法、移植法、联想类比法、组合创造法、逆向思维法进行选择或组合。围绕主题召开专题讨论会,要求紧扣主题、服务主题,从活动的规模、所要求的硬件条件、学生的体育基础、文化素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考虑场地的容量、设施、可视性、可聚集性等实际情况出发,普及体育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根据活动的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特点,把握好举办的时间、地点、主要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活动衍生品的开发等四大要素,激励参会人员无约束地自由思考,尽量提出新奇设想,力求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地设计出便于学校组织、学生容易接受、利于广大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开展以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与健康知识普及为主的体育小制作、体育绘画、体育知识竞赛、体育知识黑板报评比、宣传栏、会徽和秩序册封面设计、学校及班级口号征集、各班级入场方队设计、闭幕式团体操编排等活动;在开幕式上举行以健身性为目标,锻炼身体素质效果显著且简易可行、可测的班级健美操、校园集体舞蹈、武术操比赛;在竞技性和娱乐性体育活动后,开展体育摄影、体育征文比赛。1.3拟定活动组织流程。高职院校体育节是集中在一段有限的时间之内多个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环节和任务组成的。为提高活动效率,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各组织环节应绘制详细的流程图,通过流程图来显示所有要求完成的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起止时间,以提供组织实施的整体蓝图,为编制计划提供依据。对一些重要的核心环节进一步采用备忘录的方式,对活动安排的日期、时间、项目、地点、责任人员等进行细化、解释、说明,尽可能详细地考虑所有时间段内应该完成的任务计划。

2高职院校阳光体育活动的策划实施

2.1注重全员参与。高职院校举办阳光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体育工作的落实,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关注度、参与度越广,活动效果就越好。因此,在进行阳光体育活动策划时应面向全体大学生,把吸引学生参与作为基本原则,加强广泛调查、研究,收集社会热点及国内外体育相关信息资料,吸取校内外的好经验好做法,根据高职院校体育特色,准确把握学生不同需求,注入新鲜的元素,不断以新的亮点来吸引学生,使活动体现时代感、新颖性、竞赛性和娱乐性,从多层面、多角度为学生提供施展体育才华、展示运动天赋的舞台。学校要积极利用学校网站、集体晨会、橱窗、展板、校报、黑板报等手段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做到人人知晓,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享受到阳光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无限欢乐,真正“人人参与、个个受益”,使高校阳光体育活动成为学生向往、渴望、难忘的校园风景线。2.2进行可行性试验和分析。高职院校阳光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可行性试验和分析是活动策划得以实现的前提与保障,没有可行性试验和分析的策划,只能是空谈计划。因此,策划前要对高职院校所能提供的人、财、物等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反复斟酌,形成方案后还要对阳光体育活动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进行具体、深入的论证和评价,使活动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场地、技术设备等与所具备活动内容相匹配,不能一味追求声势浩大,搞花架子,而忽略了本校的实际情况。可行性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1)活动内容和形式必要性分析;活动内容和形式是否对学校工作、学生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2)活动内容技术可行性分析。基于校情,所策划的活动内容,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是否存在技术难题,是否超出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范围,场地和器材是否满足活动需要。3)风险因素及对策。活动内容和形式、场地和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积分办法是否合理,音响系统是否存在故障。4)财务可行性分析。活动所需经费是否能控制在预算范围内。2.3科学安排,注重细节。高职院校阳光体育活动都要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很多人的密切配合,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包括竞赛、仲裁、场地器材、宣传、安全保卫、后勤服务、医务服务等职能组织机构进行高效配合。高职院校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细节最能反映出组织者的工作水平。因此,策划要做到细致精确,对竞赛项目时间、空间的把握,项目工作人员的调度,项目开展的具体形式、步骤等都要考虑周到,安排有序,使项目组织者分工明确并清楚参赛人数、起止时间、场地器材,以确保活动的圆满成功,避免因微小的组织细节出现问题,酿成无法弥补的失误。尤其要制定并落实安全措施,对每个环节明确安全责任和责任人,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策划高职院校阳光体育活动时还要兼顾计划性与灵活性,使方案具有弹性,为活动的操作者留出一定的余地,便于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随机应变,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作者:王晓倩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参考文献

体育竞赛知识范文篇9

关键词:中专学校;创新;体育活动;全民健身

当前,各学校都非常重视体育教学,推行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目的在于贯彻落实国家全民健身要求,强健学生体魄,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从目前各校开展的体育活动来看,具有紧密结合校情、小型多样的特点,比如大多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学生田径运动会,把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效结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然而,在当前大力倡导全民健身、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单单局限于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无法达到预期的体育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努力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多渠道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一、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

体育课上单纯的跳绳、跑步、做操,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引领学生不甘落后。利用竞赛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训练,可以培养他们对于体育课的情感。把体育竞赛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比赛时间、地点可随机选择,场地器材可以有效利用,更能体现体育运动的多样性、经常性、趣味性、健身性及考核性等特点,从而达到体育教学与开展活动相互结合、促进及提高的效果。国家《全民健身计划》指出,要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就学校体育教学而言,教师要抱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强健学生体魄,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让学生尽享锻炼的乐趣,养成良好的体育技能和习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宗旨和目标。

二、体育课与量化考核相结合

体育竞技训练的指标量化考核与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紧密相连,可以对学生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发展发挥有效的督促作用。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如体育运动融入指标测试,要求小组、班级、年级、校际等不同层次,切实加强训练,开展比赛竞技活动,激发学生全员竞争,互相监督。要制定活动规则,比赛做到公正、公开、真实、准确,增强学生自觉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紧张而又快乐的竞争中完成锻炼任务。

三、集体竞赛与快乐健身相结合

竞赛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尤其是集体性的体育训练活动可以使学生融入团队。教师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次结构,结合当地的人文特点,经常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富有情趣的训练活动,学生乐于参与的竞赛活动。这样,学生可以在团结、竞争、快乐的氛围中,快乐和谐地锻炼身体,强化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顺利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从实践来看,学生参与这种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且持久,活动效果显著。

四、体育竞赛与卫生保健相结合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全民健身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广大青少年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活动必须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要积极征得卫生、防疫、保健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向学生全面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做好疫情防控,搞好心理咨询,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五、体育竞赛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学校开展体育活动不要局限于几个“苗子”,单单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体育课程的开设宗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制定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科学的体育竞赛目标,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进而实现学校体育活动真正面向全体、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终身。要从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出发,把学生从机械重复的繁重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引导和组织他们自主参加体育锻炼,强化体育意识,以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2)调动学生、社会及体育组织的积极性。学生的体育锻炼不仅仅是在学校完成的,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走出校门以后,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经常参加形式多样、项目各异的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活动中心、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另外,学校在组织全校性运动会时,在活动编排、宣传、主持、讲话等方面,要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可以放手让学生创办,发挥体育运动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的效能,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展现学生个性才华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体育竞赛表现突出、具有良好精神品质、成绩增长幅度大、服务工作贡献大的学生,学校要进行隆重表彰,激励群体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3)考虑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学校群众体育竞赛在内容与形式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经济状况和社会团体体育运动的特点,综合考虑科学性、实效性、趣味性、有恒性和适用性,才能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竞赛特色,进而促使学校体育活动竞赛蔚然成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郑仕鉴.新课程改革下的中专体育创意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

[2]马锐.试论中专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04).

体育竞赛知识范文篇10

【摘要】以休闲体育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休闲体育发展现状:高校学生中休闲体育发展方兴未艾、高校学生中休闲体育未形成文化、高校学生中休闲体育发展受限。继而文章提出相关发展建议:通过文化建设引导休闲体育发展,加强休闲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改革体育教学内容。

【关键词】休闲体育;高校;校园文化

建设积极健康的高校校园文化,既是一所高校展示自身特色、提升其社会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又是促进高校学生缓解社会生活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形成独立优秀的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本文着重探索休闲体育与高校文化之间的联系,研究发展休闲体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而阐述通过发展高校休闲体育来提升高校文化品位,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独立人格的策略。

一、休闲体育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高校校园文化和休闲体育的概念。高校校园文化,是以高校师生为创造主体,以校园为文化基地,以高校特有的人文环境为依托,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文化渗透在高校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它的创造主体是高校学生,以学生的各类活动为文化载体,因创造主体的学习、生活状态和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对创造主体产生思想与行动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为高校学生输送正能量,能够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扬,思想素质得到提升,形成健全人格。而与之相对应的消极落后的高校校园文化也会对一些自制力不强的高校学生形成负面影响,如沉迷游戏、生活颓废、奢侈浪费、不思进取等[1]。高校休闲体育,是指高校师生在课余闲暇时间自主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其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涵盖的体育项目多种多样,大体包括健身健美类、康乐游戏类、运动竞赛类、养生保健类和探险拓展类。高校师生通过休闲体育运动以达到强身健体、丰富和娱乐生活、增强意志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人际交往为目的。定期进行休闲体育运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当代高校学生缓解学习、生活、社会压力的有效途径,是青年人进行自我锤炼和提升的正确选择。(二)休闲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中的活力因素。首先,休闲体育文化,是以高校师生团队协作为载体产生的文化形态,与在读书听课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相比,更充满生机与活力;其次,就目前休闲体育本身的发展状态来看,在高校中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丰富着高校文化形态。休闲体育运动需走出寝室、教室,感受阳光、自然,与同伴交流、沟通,具有竞技性的特点,使肢体得到舒展可以增强竞争意识和向上意识,充满朝气与活力。(三)休闲体育与高校文化之间形成互动。休闲体育对于培养高校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反过来看,如果一所高校具有健康积极、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氛围,也会促使更多的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自己的业余生活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愿意主动选择通过休闲体育来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2]。

二、高校休闲体育发展现状

(一)高校学生中休闲体育发展方兴未艾。近年关于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测试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高校高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低于低年级学生,这种不乐观的结果需要人们反思,也让一些高校中的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进行自我锻炼。休闲体育在高校中的发展方兴未艾:1.高校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休闲体育运动。休闲体育运动种类繁多,然而要真正想坚持下来,并取得健身、塑形等实际效果则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即使最不需要技巧的步行、慢跑,也需要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方有效果,工作忙碌的上班族可能难以抽出时间,高校学生则不然。相对于中学生,高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较轻,在校期间有更多的课余时间供自己支配。此外,目前高校学生的寒暑假和法定假日加在一起,大概一年有170天的假期,为其进行休闲体育运动提供了充足时间。而且,面对如此充裕的时间,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怎样消磨也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而休闲体育无疑是一个门槛低、健康有益的选择。2.高校学生有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的需求和初步认识。一方面,很多高校学生主动或被动地选择通过体育运动这一形式来释放自身的精神压力,如男生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女生每天早起晨跑等。另一方面,随着健康观念的广泛传播,在当今的高校中,更多的学生开始具有了休闲体育运动的需求,并对其已形成初步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下不少高校在校生也有相对充裕的资金用于支配休闲体育消费。他们通过这些休闲体育运动让自己的身心更健康、体型更健美、交友更广泛。如很多高校男生习惯办一张游泳卡,每周进行两到三次游泳锻炼,而女生的投资则大多数用于健美塑身类的休闲体育项目上。(二)高校学生休闲体育未形成文化。虽然高校学生休闲体育运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思想文化引导,休闲体育仍未在高校形成普遍的成熟的文化特色。1.当前高校休闲体育及其文化的发展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也相应地裹挟了异常繁盛的“塞壬文化”进驻高校。很多学生沉迷于网游、手游,刷微博、微信,浏览各类网络小说、视频,成了电子产品的强烈拥护者和无法自拔的“低头族”。一方面,这些文化产品网络监管不严,未必完全健康;另一方面,长期坐于电脑前或低头玩手机既不利于高校学生与同学朋友的现实交流,也不利于其身体健康,更占用了他们走到室外,体验休闲体育运动的时间和精力。2.当前高校休闲体育缺乏系统化引导措施。由于休闲体育运动在高校中刚刚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多数高校的管理者虽然也倡导学生多运动,却没有成熟的系统的思想文化引导高校学生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由于没有系统的思想文化指引,目前在高校里休闲体育运动多为个体自发活动,缺少组织,也难以形成规模。(三)高校学生休闲体育设施不足。休闲体育在高校尚未形成文化潮流,除了学生主体的因素外,其发展受到客观限制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休闲体育运动涵盖范围非常广,其中的很多项目都需要必要的场所和器材,但由于我国高校发展过快,体育场馆数量和质量都显不足。资料显示,目前高校拥有的符合普查标准的各类体育场地设施仅占不到4%,不能满足众多高校学生的需求,哪怕大多数高校都具备的篮球场地、足球场地,人均拥有量也严重不足。而一些瑜伽馆、台球室、游泳馆等专业场馆多为盈利性场所,高校学生仍未经济独立,负担这些场馆的费用在经济上也有困难。高校学生缺乏相应专业技能及技术指导是限制休闲体育发展的又一瓶颈。要想达到娱乐身心、强身健体的目的,方法必须科学合理,蹦极、潜水、攀岩等需要专业技巧的项目必须经过专门学习指导后才能尝试,而像太极拳、武术等我国传统特色休闲体育项目则要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才能由形似达到神似,真正领悟其中精髓。

三、对高校休闲体育发展的建议

休闲体育在我国受到关注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在高校倡导休闲体育运动必须经历一个必要的历史阶段,促进高校休闲体育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通过文化建设引导休闲体育发展。休闲体育文化能够带给校园文化以生机和活力,反过来,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对休闲体育发展产生影响。生活在高校中的学生受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首先要通过学校的宣传渠道,如校园广播、校报等对休闲体育进行正面的倡导与鼓励,以引发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其次,组织相应的休闲体育竞技类项目比赛,如小型运动会、篮球赛、跳绳等,增强休闲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通过竞技比赛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欲望,养成经常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的习惯。再次,透过休闲体育运动传递给学生健康的生活理念,让学生将休闲体育融入生命,做一个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3]。(二)加强休闲体育硬件设施建设。高校学生参加休闲体育运动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就是硬件设施不足。庞大的高校学生基数使得原本就不完善的体育场馆、器材等基础设施愈发捉襟见肘,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但显然并不现实。在尽力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时,建议对于校内已有的体育场馆,要改进管理。可以采取错峰使用的方式,按照专业或其他区分办法把学生分成组,各组每天在不同时段使用相关场馆;也可以完善体育场馆的亮化工程,以适应其夜间开放的需要,适当延长场馆开放时间,这样可以保证更多学生能在课余到体育场所锻炼。高校之间可以通过校际联盟的形式互通有无。一座城市的不同高校之间如果实现体育场馆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不仅能够使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提高,还能增进不同学校学生的交往互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社团等组织机制作用,为高校的休闲体育运动提供正确的引导。高校的社团五花八门,也不乏一些休闲体育相关的风筝社、登山社、骑行社等。然而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在选择休闲体育运动的伙伴时多青睐周边同学朋友,很少选择社团,这说明当前的休闲体育社团本身或高校学生对社团的认识还存在问题。而骑行、登山、野外拓展训练等休闲体育项目由社团组织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有组织、有领导且更加安全。为使得社团发挥其应有作用,要鼓励高校学生参加休闲体育社团活动,同时要对社团进行全面的考察指导,确保社团素质。(三)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休闲体育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逐渐被社会接受并提倡,高校学生的休闲体育运动不仅局限于在高校读书期间,更将贯穿于一个学生的人生旅程,因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中融入休闲体育,对学生进行有关教育很有必要。在教学理念上,利用体育课相对文化课本身较为轻松的特点,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休闲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休闲与玩乐的界限,把握休闲体育的运动时间和频率,正确处理好休闲与学习、工作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因材施教,探索对有特色、学生感兴趣的休闲体育项目进行讲解、示范,如为女生安排太极拳、瑜伽、踢毽子等富有美感、受女生欢迎的课程,为男生安排足球、街舞、击剑等善于展现个人魅力、获取竞技关注的休闲体育项目。发展休闲体育是时下大势所趋,在高校发展休闲体育,能够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校校园文化增添活力,推动高校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让他们学会欣赏生命和生活,使人生充实、快乐且富有意义。

作者:杨静 田慧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参考文献】

[1]肖焕禹.休闲体育的演进、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

[2]罗林.从产业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

[3]张德胜,赵小峰,张伟,等.休闲体育文化传播方式研究[J].当代传播,2007(4).

第二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摘要: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其在文化传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社会大众的文化传播中提供了充足的活力,更提供了不同以往的传播方式和丰富多样的传播渠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正面和消极负面的影响,为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上应因势而变。研究认为,新媒体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创意上应重原创并传播正能量,在形式表达上宜亦庄亦谐且适合碎片化阅读赏析;在行为层面上要注意“虚”“实”结合。要正视新媒体消解力特征,加强高校传统自办媒体与新媒体的媒介整合,重视舆论管理和师生媒介素养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养;确立更加开放、包容、互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努力构建与社会互通的信息化校园。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消解力;文化创意;人才培养

“新媒体”(NewMedia)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在1967年提出,逐渐引起关注。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媒体形态,是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当代意义上的新媒体包括3G、4G网络、数字电视、数字杂志、微博、微信、新兴户外媒体、虚拟社区等等。新媒体的出现,是技术革命与观念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大学与外部环境沟通的重要载体,它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师生的学术活动、教学工作和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播的不容忽视,也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探索新媒体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

创意上重原创并传播正能量,在形式表达上宜亦庄亦谐且适合碎片化阅读赏析《2008-2009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指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感最高,……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信任感最高,超出整体网民8.3个百分点。”高信任即可以是网络购物等商务运用最重要的因素,也会成为各种接受各种意识形态信息的重要基础。在我国,《2007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对手机下载内容没有严格规定,不少WAP网站为了争取用户流量,放置了各种‘打擦边球’的内容。手机不良内容的泛滥,使得众多青少年受手机上网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政府介入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①以上这些,从正面讲,可以传播丰富多样的信息,可以拓展信息交流渠道,为师生提供学习、生活和科学科研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化咨询平台,推动高校信息的传播,进而促进高校新媒体的利用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从负面看,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负能量信息侵蚀的便利性,即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健康,也会影响高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不利于高校良好形象的塑造。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安定,是国家发展之魂。大学作为意识形态生产与教育的重镇,理应担负起自身的责任。除了课堂教学和有组织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高校“象牙塔”的培养、熏陶,在大众媒介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师生也可以从被各级“把关人”检验通过的书籍、报刊中学习知识、获取信息,还可以更为便捷地从网上获取信息,甚至有时还可以通过“翻墙”突破“把关人”的控制获取信息。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不仅可以便捷地从互联网相关网站、平台或WAP网站①等上获取海量的信息,也可以更加自由地和交流信息。学校的各种信息也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以近乎资讯无屏障状态进入社会各界的视野。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国内外敌对与分裂势力亦不可忽视,他们并没有放松对大学生思想的渗透与改造,运用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和大学生可塑性的特点进行侵蚀渗透。高校应该注意紧绷这根弦,通过新媒体技术多方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增强对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想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打击。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旗帜鲜明地表明价值立场,传播正能量,塑造民族精神,弘扬大学精神,为此,高校应用正面积极的信息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把握新媒体特点,根据自身的特点打造符合自身校情的品牌文化活动,并立足以下诸项:第一、在内容创意上,重视原创信息,以引导先进文化,弘扬大学精神;凝练和丰富内容,避免机械化、教条化的传播。即要有反映学校优秀传统、学科科研特色、教书育人思想(行动、成绩)、办学特点等内容,也要有反映大学文化特色和品味,促进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第二、要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进行传播,以赛事活动、讲座沙龙、主办单位(个人)培训等多种形式引导高校单位(部门)和师生个人的新媒体、自媒体建设;第三、提升传播技巧和审美品位,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形式进行,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根据新媒体大众传播的小众化特点和青年学子的身心特点,将一些庄严的内容,用活泼风趣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行为

层面上要注意“虚”“实”结合从青少年网络偏好看,网络娱乐和网络社交是青少年网民使用最为活跃的应用领域,手机等便携式新媒介更给青少年的网络游戏和网络社交带来了便利。新媒体丰富业余生活、扩大和维持人际关系,这本也无可厚非,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也不容否定。但是,这种可以随时随地拿起放下的“口袋电脑”,使学生更加方便“进入”那原本是电脑技术特性下的虚拟世界。同时,在这个“口袋电脑”上,人们看到的是碎片化的信息组成的世界,长此以往,导致深入思考、整体思维、理性思辨不足。不仅如此,把玩手机,让一些学生更方便地沉迷网络游戏,玩物丧志;一些学生更方便地在虚拟社区交流,习惯透过文本框、对话框沟通。他们浸淫在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中,不再眷顾现实而鲜活的真实世界,不愿烦恼多样而切实的人际交往。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人与组织的交往意愿不强、应对能力不足。他们更愿意宅在家中,宅在教室、寝室,成为沉浸于虚拟的世界的爱“宅”一族,而对真实的人际交往和社交活动漠不关心。因为长时间不参与社会活动,他们在心理、生理和人际交往上都容易出现问题。一些人坐对电脑、手机驰骋天下,面对现实却木纳寡言甚至社交困难。这些都提示我们,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光靠网络生活、“隔空”对话、虚拟社区是远远不够的。网络发展和新媒体广泛运用的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关注这些浸淫在媒介构造的世界中,在某种程度上被技术影响支配的人们。要引导他们,并创造条件让他们一方面要看到网络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它还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天地;另一方面,我们也勿忘创设丰富多样教书育人情景、实实在在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世界是这样复杂而迷人”①。只有“虚”与“实”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边界的消解,要求加强

高校传统自办媒体与新媒体的媒介整合阳光文化集团CEO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②曾经学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等高校自办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新媒体不同,传统媒体在传播渠道的管理和内容的控制上主办单位基本可以做到严格审查、规范运作、权威,在高校,上述传统媒体从校园文化的政治色彩、学术色彩、育人色彩、娱乐色彩上均能尽在掌握,或有节制的畅所欲言。高校的传统自办媒体“官方”色彩明显,组织、管理机构清晰,也有人财物及制度保障,信息更具权威性、可信度。在新媒体复杂环境下,更要高度重视办好高校传统自办媒体,在内容和信息上,充分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科研的优势。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量、传播速度、传播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特点,而其传播的开放性、良好的交互性、传播的即时性、高度的集成性与广泛的网络性等特点,尤其是其消解力量和互动力量引人关注。面对校园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快捷性、交互性、多元性、大众性等特点与其极大地影响甚至改变师生日常交流和信息获取的现实,传统媒体的及时性、互动性不足的特点和其可利用时空(如报刊版面、印刷发行周期和电视、广播的时长、视听环境等)有限等问题不可否认。为此,很多大众纸媒报刊杂志转型为数字刊物,一些纸媒体实现了新媒体转型,如,《人民日报》③,在移动互联时代,不断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通过人民日报电子版在线阅读、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app等,为人民日报这份有着近70年办刊历史的报纸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新窗口”、“新天地”。同样,高校传统自办媒体内容的“网络化”、“新媒体化”也渐呈趋势,它们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等,传统自办媒体的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和新媒体首发或原创的信息,扩大影响和传播力。总之,新媒体一方面冲击着传统媒体,另一方面又成为传统媒体的延伸。办好高校传统自办媒体,并通过加大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加强本校媒介整合与传播信息的整合、提炼,推动和有效利用新媒体扩大学报、校报等高校传统自办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新媒体对传播者、受传者边界的消解,需要高校更加重视舆论管理和师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携新技术并承载着新的文化涌入校园,它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并使之具有了新的特质;另一方面,它的消解力也令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高校舆论渠道多样,从技术层面到内容接受层面上传统与现代的挑战,校风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多元化的呈现和竞争愈益显现。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更“消解着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主动参与性与互动性更强、信息来源丰富、传播方式更便捷、信息甄别更难、舆论监督和引导更难等特点,成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一贯身份界限分明的传播者和受传者融合成了对等的交流者,他们可以互动探讨,或多个交流者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新媒体给师生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借助新媒体师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自主选择空间,给师生的自主学习、科研带来了便利。数字化图书馆的海量存储、便捷查询让师生可以轻松阅读和选择下载、分类保存;网络资源可以让师生轻松获取其它高校的教学资源、视频和教学材料,甚至通过网络可以轻松聆听专家的教诲,达到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的地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自主性导致的无约束感和无责任感的表达也充斥网络、新媒体。以新媒体文学为例,新媒体一般都不是要去当文学家书写传世之作,他们往往只是一种自我的表达,一种情感的宣泄,有的甚至是一种“刷存在感”的方式。这种不受传统写作的那种被体制、范式和惯例所束缚的,不被少数文化精英所垄断的创作,不仅给了文学爱好者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让那些社会责任感、道德感淡漠的人获得了更无忌惮表达的空间。对前者来说有助于自由天性的舒展,对后者则为其随性甚至无厘头的宣泄提供了便利。因此,在高校受技术设施等制约难以对所有新媒体传输的数据进行监控的情况下,应加强舆论管理和媒介素质教育。笔者认为,鉴于新媒体的新特征和高校自身的设备、技术等条件,针对新媒体的舆论管理更适合刚柔相济的手法。它不是限制、排斥师生新媒体开设、使用,也不是干涉或钳制言论、舆论。新媒体背景下的舆论管理,在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的基础上,重视高校组织机构的新媒体空间建设,师生优秀自办媒体(主要指新媒体和自媒体)推介,以及重点信息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同时,通过理论学习、开办学术讲座、开设公选课,以及重点针对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的新媒体知识和运用培训等方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掌握信息传播规律,及时化解校园突发事件。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师生的思想境界,分辨能力,加强对媒介使用、信息的引导。进一步培养师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信息分辨力,提高传播素养。

五、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的复杂性和传播方式的自主性、交互性,需要高校重视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养

大学仍是塑造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样也不可忽视同辈群体的影响。新媒体实时、高效、动态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大大拓宽了师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渠道,进而影响了校园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仅如此,新媒体将传统的“点对面”传播方式改变为“点对点”,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交流,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和者,这就使信息的传播由单项被动式转为多项主动式,使每个人从消极被动接受向积极主动参与转变。期间,传播者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一时心境“创作”传播、转发,受者与传者的身份转瞬变化,意见领袖则多如牛毛素质高下差异巨大而影响不容小觑。他们将信息以裂变的速度辐散外放,也在期间交流、分享,发表感悟。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VinCrosbie认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汇成为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①。新媒体的这种可以让所有人广泛参与的开放性特性使得高校信息传播与接受的自主意愿因素和传播效果问题更加引人关注,也催生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新媒体不仅让师生获得学校、社会、国内外信息,也让师生之间具有更多样、更便捷的信息内容和沟通渠道。在校园论坛和贴吧上,学生可以交流分享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酸甜苦辣,在这虚拟与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得到他人在思想与感情上的共鸣,获得成长经验。同时,新媒体中大量存在的从内容到表达形式的娱乐性、戏谑化也令其信息传播泥沙俱下。尤其是,借助新媒体的“负能量”内容的传播:因着不同以往的隐匿性信息的便利,消极负面的信息沉渣泛起,裹挟着各种传播内容和多样的传播形式、传播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悄然冲击着一座座“象牙塔”,进而侵蚀着校园文化。为此,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的发掘培养应引起重视。在新媒体背景下,意见领袖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微博意见领袖变化为例,“一是内涵得以丰富,由于‘人人都有麦克风’,意见领袖的外延得以延伸,出现了一种草根的即逝型意见领袖,二是意见领袖的信源不再局限于传统大众媒体,很多信息是由草根传播出来的,意见领袖传播信息的来源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②。新媒体信息传播不仅突破两级传播,变得层级复杂,线路纵横交错。更有甚者,在高校,如果有意愿的话,广大的师生都有可能在某一时间或某一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成为意见领袖。这几乎颠覆了以往对意见领袖的认识。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把“数字化”和“互动性”作为判断新媒体的主要标准。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的新媒体所承载的信息有别于传统媒体,它不是静态的、单向的,而是动态的、交互的、实时的。新媒体传播的互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使师生间信息互动的过程中,对高校思想教育、同辈群里的自我教育,对舆论的有效引导,以及对高校政治色彩、办学特色、学术色彩、娱乐色彩的高效、有序展示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新媒体技术支持和传播方式,师生之间随时保持联系和沟通,信息的传播和反馈非常便捷。师生之间及时就学校管理、专业建设、时政热点等内容进行双向的、动态的交流。一些网络热点迅速传播时,在意见领袖正面影响下可以加以积极正面的引导,如大灾大难面前齐心协力的“大爱思想”,帮助身边同学渡过难关的众筹行动,好学多思积极进取的精神濡养,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娱乐态度等。

六、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努力构建与社会互通的数字化校园

信息化、数字化在观念上已渐具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①明确提出了“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构想”。二“互联网+”的新形态下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也迫切要求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化校园就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从学校管理上,以本校的核心工作为突破口,打通业务间的数据流和任务流,实现跨部门协作。从形象塑造上,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将成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从文化传承与服务社会来讲,高校是民族精神的基地,是文化传承的重镇,更是创新驱动中最活跃的力量之一,不能成为“信息孤岛”,高校要走出“象牙塔”,确立更加开放、包容、互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构建与社会互通的数字化校园。新媒体作为人类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高校作为社会创新与创造的重要力量,应在新媒体技术的开发、应用上走在社会的前列。对此,大学管理者要有超前的思想来做好规划工作,全面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软件与硬件建设水平,建设好网络教学平台、服务平台,打造网络党校和新媒体中心等平台,为师生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信息知识和应用平台。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是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运用,同时还在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引发了人类思想观念、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将会有深刻的影响。高校管理必须加强文化工作的自觉性,抓住新媒体赋予的变革机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布局校园文化建设和信息传播格局,不断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有效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努力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进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和各校特点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道路。

作者:易萍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傅荣校,杨福康.空中校园:网络传播与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丁金诺.论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4].赵长渝.试论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教育探索,2004(7).

[5].孙楹.论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突发事件的学生舆情监督[J].教育论丛,2011(16).

[6].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第三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现状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文化教育方针、彰显高校自身文化软实力,推动高校自身的不断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做如下分析,以期可以提高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建设;现状;措施

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而言,是最前沿、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的“领头羊”,具有凝聚社会文化、引领社会文化、辐射社会文化等多项作用。其次,高校校园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纵观我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历程,校园文化一直都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雏形,它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诞生,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源不断的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文化教育方针:党的文化教育方针,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培育社会先进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其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领导之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特点:高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虽然是社会的缩影,但是其校园文化却和社会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校园文化具有高度的感染力,当我们身处校园之中,就会不自觉的被校园的一草一木所感染,这就是校园文化利用校园环境表现其感染力的方式。然后,校园文化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存异性,在校园文化中,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文化,都有其一席之地,它们通常以各种各样的大学社团为载体,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彰显高校自身文化软实力,推动高校自身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是高校自身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好的校园文化,经过口口相传,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评判高校文化底蕴深度的最重要的指标。如今,随着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高校学子人数不断增多,各种各样的文化都被融入进校园文化这个大的文化系统中,虽然这些文化有好有坏,但是只要高校管理者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一定可以除旧革新、扬长避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推动自身不断发展。

二、外来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来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下面,笔者就结合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作如下分析:外来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第一,外来文化中强调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对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第二,外来文化中强调不拘一格,不默守陈规,不按资排辈的思想,对学生发挥其自身才能,培养其主观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第三,外来文化中强调实证主义,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求索精神,避免了经验主义对自身行为的不利影响。外来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第一,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强调“三权分立”以及“多党制”政体,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甚至会让部分学生曲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第二,贬低马列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在根本上低于资本主义的思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甚至会彻底颠覆学生的三观,让学生走向个人主义的极端。第三,目前,学生盲目的接受外来思想,崇洋媚外,高度肯定国外的思想文化而忽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我国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和应对措施

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全面:第一,盲目的进行物质文化建设,而忽略了以物质文化为依托的精神文化。第二,将校园文化同娱乐文化、消遣文化等混为一谈,没有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第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和肤浅,认为物质文化建设和娱乐文化建设只要齐头并进,校园文化建设就算大功告成,没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阶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首先,要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着重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其次,在做到百花齐放的同时做好文化甄别工作。最后,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阶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弱化:第一,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崇洋媚外,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模糊的情况。第二,校园文化建设往往缺乏长久性,文化宣传力度存在头重脚轻的情况,弱化了对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功能。首先,应加大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其次,要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断的扩充和完善高校校园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的思想观念需要纠正,整体的校园文化内涵需要提升。但是,只要高校管理者可以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深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文化发展方针,就一定可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作者:唐诗 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4]16号.

[2]林章义,罗邻球.试论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成才[J].高等农业教育,2004,02.

第四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体育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娱乐及健身的重要功能。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承,其既可以让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得到更好地推进,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弘扬和保护。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传统体育;校园文化

对传统民族文化来说,传统体育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本身具备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承,可以更好地推进其文化建设工作,在学校内部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对文化的传承创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同时也是对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号召进行相应的关键举措,更是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育环节。

1传统体育文化的分析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多种民族,并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每个民族也都逐渐形成了风格多样、内容丰富、独居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形式,这也对民族自身发展中的文化底蕴进行了全面的体现。传统体育文化本身蕴含了丰富的健身、养生、娱乐、经济、社交等多方面的体育活动内容,同时其也在不断发展继承和创新中,是一种独特的体育文化内容。在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体育项目的门类不断增加,如棋类、武术、歌舞等不同的类型,其中不仅具有较强观赏性,同时也存在较强竞技性和养生的特点。

2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意义

2.1对学生健身技能进行提升

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其整个文化活动涵盖了几千年以来人们自身智慧的结晶,并且民族传统体育也更加关注健身,主张修身养性,具有独特的娱乐价值、教育价值及艺术价值。其运动的形式十分丰富,对不同身心素质和健身需求的学生来说,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对当前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进行更好地丰富,让其教育健身功能得到更好地拓展,是当前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有效丰富。在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传统体育文化对民族文化氛围进行更好地营造,对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着良好的推动效用。另外,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高校自身的校园文化内容也可以得到更好地丰富,同时融入更多的体育文化活动手段,这对高校自身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意义。

2.2有助于民族团结的促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自身的风俗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要想更好地推进民族团结,就必须要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尊重。对民族地区的高校来说,其学生生源来自于全国各地。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与生活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在当前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一部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十分有限。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学生自身在相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了解,认识到不同民族自身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异和问题,这样才能对相处不融洽的问题进行更好地解决和规避,提升民族团结。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进行了解,获得一个了解其他民族的良好平台,这样学生之间也可以更好地和谐共处。

2.3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

对民族地区的高校来说,其自身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发展弘扬的主体,其本身应深刻地贯彻对优秀民族文化传播的理念和原则。体育运动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学校自身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只有让广大青少年也就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解和热爱,这样才能更好地赋予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更多的动力。虽然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呼声已经持续了很久,但是在高校实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落实依然缺乏一个稳固的土壤。在具体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真正地走进学校,让学校体育教育充满趣味,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对传统体育产生更加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进而完成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面传承。另外,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其也可以为社会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普及提供更加有效的推动作用,帮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在社会中传播,促进相关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地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挖掘与保护。

3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思路

3.1让学生对传统体育产生足够的兴趣。在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意识的培养,让其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足够的兴趣。对高校来说,其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要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和习惯进行培养。结合实际情况,高校科研依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同时培养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水平,提升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对相关技能有更好的掌握。构建了一个良性的基础环境空间,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才会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同时也能逐步增加接触机会和频率,让其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更多的兴趣,这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校园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途径。3.2对社团类型进行丰富。对高校学生来说,社团生活是他们课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更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社团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要有意识地对社团进行拓展和丰富,融入更多传统体育社团。在传统体育社团创办和构建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需求进行调整。传统体育社团可以对不同民族的学生更好地接纳,同时让他们对民族文化产生更多的了解,在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个性的发展和成长。对学生来说,传统体育社团相关活动的开展也可以更加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同时为校园文化的繁荣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3.3传统体育文化节日活动的构建。历史中,传统体育文化节日活动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并且在秦、汉、魏晋南北朝中不断发展,最终在隋、唐、两宋时期进行定型,其发展的高潮则处于元、明、清时期。很多传统体育文化节日活动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不断发挥着重要的娱乐功能和社会整合、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例如,传统的农历“春节”“端午节”,苗族的“姊妹节”、布依族的“六月六”、水族的“端节”等,这些节日都是不同民族各类体育文化活动举办的重要节日。在实际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民族传统节日的分布情况,对传统体育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开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传统节日文化背景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更加认可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3.4组织和举办各类文娱表演。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需求来说,此类活动的构建和举办,不仅仅可以更好地完成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同时也能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获得一个被广大师生所认可的机会。在文娱表演活动举办中,广大师生可以更好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解和挖掘分析,使其产生更加强大的学习动机,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通过彩排和训练,广大师生也可以获得更进一步观赏和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机会,以点带面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促使广大师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技能,并提高欣赏能力。

4结束语

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对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我们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让传统在校园文化中回归。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对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进行重视,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的落实,构建丰富多彩、民族文化浓厚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才能实现对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作者:刘曙华 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单培凤.高雅校园文化建设与个体道德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3).

[2]张秋君.论我国传统节日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发展机遇[J].搏击•武术科学,2010(8).

[3]胥春华.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7).

[4]陆家领.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的意义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

第五篇: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摘要:青海是多民族共融发展、多种文化并存交汇的地方。青海各高校都存在着多民族师生共同相处的情况,因此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更为必要。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为推动青海多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多民族;高校;校园文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作为先进知识文化的传播地,应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浪潮中有所担当。高校作为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始终以促进人全面、自由地发展为治学目标,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文化发展是高校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重要积奠。从本质上讲,不断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培养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伟目标是一致的。青海是一个文化形态十分丰富的地方,在历史更替的过程中,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多民族在青海共融发展、多种文化并存交汇。在这个多个民族共存的地区,高校也面临多民族共处的复杂境遇,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冲突就更加凸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则更为必要,其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更为突出。本研究分析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及特征,希望能够为青海多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青海多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1.1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大学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在大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学校师生员工所创造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的学校内部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指大学精神,即师生员工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其实质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在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青海各高校在长期办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依据社会的要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基于既定的教育方针和学院发展目标,各民族师生和教职员工通过共同参与教职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且一致认可并切实践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青海各高校多民族文化融合下的校园环境、制度规范和校园精神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一种以多民族师生、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以校风、学风为主并且融合各民族观念和时代特点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一种在校园中广泛传播的社会亚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多民族文化背景中各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1.2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1.2.1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基于整个校园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内的物质设施)所衍生的一种文化概念。无论是校园内的花草布置,还是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都是校园物质文化的体现形式。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校园内别具一格的花草布局,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等等,都要有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作保障。青海的众多高校中,优秀的校园物质文化集结了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多元化民族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客观地反映出高校的历史文化积奠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特征,为社会展示出高校健康向上的良好形象和民族融合的文化特质。1.2.2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的精神成果和意识观念。”[1]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在战略发展进程中所构筑的严谨端正的文化姿态,它集中体现出院校的治学理念、人才教育目标以及办学特色,并为广大师生一致认同并切实践行的独特文化理念,比如学院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学风、广大师生一致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文化观念、精神信仰和思维形式,比如一所院校的校风、学风、班风等等。从本质来讲,精神文化属于隐形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认知和日常行为,从而增强院校的凝聚力、感召力。因此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能够集中体现出一所院校的内在品质。1.2.3制度文化。“校园的制度文化是学校中各种言行准则、管理准则相互联系组成的规范体系。”[2]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在教育和科研管理等日常活动中,为了维护教育教学秩序而制定的章程、规范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它主要包括与校园制度存在共性的道德理念和政策法规,以及一所院校不同于其它院校的管理制度,它属于校园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本质来讲,它是一种物化的心理和意识化的物质,能反映出院校的监控原则、调控程度以及管理张力。因此说,院校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高校得以顺利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1.2.4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也是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所在。”[3]高校校园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师生员工,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师生员工,在高校的工作、教学、学习过程中把自己民族所积淀的文化信仰与高校校园中的其它各种文化融合后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它既保留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体现了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性,具体体现在少数民族服饰、餐饮和建筑风格等物质文化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宗教和传统等精神文化两方面。民族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发展既是民族文化紧随先进科学文化发展步伐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各民族大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标志。

2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特征

2.1时代性与超前性相统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文化是体现经济和政治发展特点的一种意识形态。青海各高校校园文化也是在一定的社会时空环境中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等的制约。在当今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一是在内容上应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准确把握时代动向;二是不断创新发展形式,比如大数据时代,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博客等网络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内容。高校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高校内聚集了一大批文化水平较高、具有开拓创新思维和强烈求知欲的知识青年,各种文化思潮、科学技术、行为理念在校园内快速传播和交互,师生是最先接触新观点、新思想的群体。并且,高等学府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它必须走在科研教育的前沿,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创新科学技术的主要阵地。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必然要适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前瞻性的发展视角,要代表社会主流发展方向,时刻走在时代的“风口浪尖”。2.2创新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创新是高校的主体功能之一,也是高校的一个治学特色,其创新性集中体现在它的创造性思维、新的价值理念的生成,及其为社会提供具有创新特质人才等方面。广大师生和教职员工在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同时也吸收了多元化的文化信息,在潜意识里逐渐形成了一种融合与创新的意识,能够不断地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性,内在地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必须提高其开放水平。青海地处西北边疆,各方面的发展较东部沿海城市更为封闭。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的校园文化则应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多与外部的世界、其他文化之间不断地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流,在汲取社会主流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的营养和精华中发展和完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日益明显,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校园文化与外界的交流和影响超越时空的限制,开放性不断增强,已成为青海各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2.3多元性与独特性相统一。在全球一体化和大数据时代,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推动着社会变迁和大学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层次、多格局的多元性特点。高校人才济济,学科专业众多,是文化知识的传播源,也是各种思潮和多元文化的汇集地,在这里多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提升、相互融合,使校园逐渐具备了多元化文化特质。青海省各高校多民族师生员工共处一校,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相互融合发展,促使高校校园文化表现出更多的多元性特征。青海省多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增添高校校园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又彰显出自身高校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与全国其它高校相比较,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使得青海省各高校既有同类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它高校的民族独特性。同时,高校的独特性还体现在一所学校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个性,是一所高校大学精神的集中表现。青海各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历史传统,突出的学科专业及领导者不同的办学理念,每所高校在建设与发展中都努力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专长与个性,独特性是青海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

3结语

青海虽然地处西北偏远地带,却是一个文化形态十分丰富的地方,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多民族在这里共融发展,多种文化并存交汇。在这种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青海高校校园文化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与其他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内涵与特征。青海高校校园文化是由青海高校各民族师生在长期办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依据社会的要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在既定的教育目的和学校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教育、生活和劳动等共同参与创造而形成的,并为各民族师生和员工所公认和遵循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民族文化。它的主要特征有时代性与超前性相统一、创新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多元性与独特性相统一。

作者:戴延红 曹妮 单位:青海大学

参考文献:

[1]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12.

[2]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5.

[3]baike.so.com/doc/857902-907039.html.

第六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实践阐释

摘要:广东省一些示范性高职院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将时代精神理念、岭南地区区域特色文化、当代先进企业文化等文化因素渗透、充实、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充满人文气息、具有时代内涵、彰显行业以及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并贯彻到学校各个层面和师生的自觉行为中,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实践的创新。这不仅在高职院校中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且可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岭南文化;校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长期积淀逐步形成的优质资源,展现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广东省不同类型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党中央、国务院重视职业教育的形势下,结合时代特征,借助广东地区特色文化和具体行业要求,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实践创新,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一、时代特征渗透校园文化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并决定着校园文化的性质与走向。而校园文化本身具有启迪心智和文化教养的功能,承担着全方位提升学校师生思想、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贯穿于校园文化中,使其成为主旋律。高职院校在开展生动活泼校园文化活动时,必须运用具有社会主流价值理念的活动方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成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文化的批判者;要充分发挥学报、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和党课、社团交流学习的积极引导功能,倡导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帮传带,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由创新,结合自身特长、时代特点和专业知识等参与建设校园文化,形成大众娱乐型、知识理论型与科技创新型综合发展的校园文化模式;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借助座谈研讨、培训学习、社会实践、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研究报告等形式,推动科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加强理论学习,厘清逻辑思路,促使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意义,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内化为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切实践行爱国、奉献、勤学、敬业、友爱、诚信等理念。高职院校正是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鼓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和学生处、团委、学生会联合举办爱国主义诗歌朗诵比赛,迄今已经连续六届,每年都吸引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参赛,影响广泛,效果显著。这一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并通过朗诵及表演等方式表达出理论内涵,准确把握时代主旋律和树立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出学生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形成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一活动模式已经成为该学院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对大学生开展政治、文化、道德、技能等方面教育的重要平台,逐渐发展成为活动品牌,于2013年荣获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伴随互联网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校园网络建设不断普及与完善,从而产生信息化、数字化的新型校园发展模式。校园网络在方法、思路、效果等方面改变了原先校园文化建设状况,塑造出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物质技术环境,是新时代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建设载体。当然,借助于网络而形成的校园网络文化尽管是新型文化形态,但在属性、内涵、功能、范围等层面,都属于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新类型。在性质、内容及功能层面,两者完全相同,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涵括理论争鸣、专业技能、科学技术、社会实践、业余爱好等内容,具有明显的教育、引导、激励、调适、创新等功能;在范围层面,校园文化包含着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形成的文化形式,是校园文化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高职院校工作者可加快校园网络规划和建设,将校园网络深入渗透到教师教学、行政人员工作、学生活动中,创建出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网络环境,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发展。如在教学中,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校园条件,增多网络教育模式,借助网络媒体广泛传播大量专业课堂教学、专题报告、学术交流等,方便学习者挑选课程学习,以满足学习者自身的专业旨趣、现实需求等。实际上,网络载体不仅改变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而且提升校园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它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对外传递校园文化,促进文化的跨区域、跨群体交流,提升校园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引进不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社会其他文化,弥补本院校所缺失的内涵和精神。很多高职院校借助网络媒体这一有力工具,通过不同形式和手段,宣传本院校的校园文化,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宣传片、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社团文化节宣传片等;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建立微信群“博览思雅”,覆盖全校师生,方便快捷传递给师生正能量。另外,由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作词作曲,校办教师指导、编曲并策划导演,该校校友执导摄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及其他院系学生参与制作演出的首支学生原创MV《毕业啦》被优酷网推广,体现了该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及学生的青春活力。

二、岭南特色充实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品牌是通过借助各种活动形式载体,反映高校文化精神和历史积淀,体现高校类型特点、办学实力和专业特色的文化特色项目,是校园文化质量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能否创建优秀校园文化品牌,提升高校、行业及社会的参与程度、影响程度和满意程度,会影响到学校自身的招生录取、在校学生的教育质量、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及竞争力等,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高职院校在创建校园文化品牌中,一方面要将校园文化与行业特色结合起来,根据办学历史、文化积淀和行业特色优势特征,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行业发展趋势,创建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另一方面要将校园文化与区域经济、风俗习惯等密切结合,依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状况,借助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形成体现地区经济、表达区域文化、个性化明显的品牌项目,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突出学校特色,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广东高职院校处于岭南文化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独特。作为我国地区文化之一的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岭南文化是中原文化与海外文化的结合,又是内陆农业文明和沿海商贸文化的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显示生机与活力的一部分”[1]。作为岭南文化核心区域的广东地区,所涵括的岭南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广府文化是以广州为核心,覆盖珠三角地区的粤语文化体系;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西方殖民文化影响,具有多层次、多元素、立体感强的特征,并通过波罗诞和生菜会等节俗、粤菜饮食风俗、粤剧等戏曲音乐、岭南画派美术工艺、广绣等文化节等具体形式表达岭南地区的文化韵味。客家文化是全体客家人辛勤耕耘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既保持着儒家文化的基本特质,又展现出辗转迁移的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的特质。客家文化覆盖面广,时间跨度长,涉及学科门类多,通过耕读传家和团结奋进的行为、客家围屋等建筑、客家节日和习俗、客家山歌等艺术以及其他文化表现方式,体现出客家人刻苦、敬祖、坚忍、重教、勤奋等精神风貌。潮汕文化由古代南粤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等文化精髓相互融合发展而成,成为全球潮汕人连接的根基。潮汕文化内容丰富,包含民间文学、音乐艺术、潮汕工艺美术、民间戏剧、民居民俗、商业文化、农艺文化、饮食文化、宗教信仰、华侨文化等,特色鲜明,呈现着勇于冒险、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等特征。因此,广东省不同类型示范性高职院校针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独特的岭南文化,塑造特色,提升品位,构建区域文化品牌;创建快捷高效传播平台,传递古今中外、时政要闻等资讯,创建历史文化品牌;传达校园真情、模范人物故事、师生感人事迹等,创建典型示范品牌;基于这一建设基础,以点带面,逐渐形成充满特色的品牌效应。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影响力日益受重视。人们不仅对其社会和历史文化意义的认识有所深入,在产业化道路的探索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探索和突破。自2010年开始,深圳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校园,并在年轻人中推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盐田区非遗保护办、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等多家政府机构和保护单位进行合作,与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互挂“非遗文化志愿服务基地”和“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成为深圳市首个设立“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的高校,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非遗”传承,或积极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讲堂等相关活动,或承办深圳市“非遗”进校园展演、展示活动,或举行和参加深圳市各类与“非遗”相关的研讨和学术沙龙。

三、企业文化融合校园文化

文化融合是校企之间深层次交流与渗透的表现,是企业融合校园文化的有效连接点,能促使校企长久合作和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一样,属于文化的范畴,具有引导、创新、凝聚、培养、调节等功能。就企业的角度而言,校企融合有着深刻的理论指导和理性文化氛围的影响;就高职院校而言,校企融合有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增强实效、深化理论的效果,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这一目标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定位于企业,并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工作。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走出去”和“引进来”,密切接触企业、直面企业、融入企业,以高校教育理念为基础,引进企业的先进理念、规划和制度等,培育出具有企业精神和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同时,高职院校改变原先停留于课堂教学、局限于学校实训基地等传统模式,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方式,并将教学场所延伸到企业的实训基地、实验室、车间、建设工地等,在教学模式上促使学生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统一。另外,高职院校鼓励学生从思想上到行动上了解企业情况,适应企业要求,树立职业道德。当然,校企融合不仅深刻影响到高校,也深刻影响到企业的提升与发展。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可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渗透到企业文化中,促使企业不断提升内涵与竞争力。可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合企业要求,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全方位提升与变革,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吸收企业的优秀价值理念。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国内外企业的团队协作、客户至上、平等对待员工、激励与创新等优秀价值理念[2],有利于遂行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和学生,有效发挥教师团队力量的教学理念。第二,学习企业文化建设路径。优秀的企业能正确认识到优秀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历来重视这种软实力的建设,并具有规范的路径和完善的体系。相对而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尚处于探索阶段,借鉴和学习企业文化,能探寻出适合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第三,邀请企业精英骨干能手共同参与建设。同专业课教师一样,企业精英骨干能手等优秀人才立足于自身从事的工作领域,塑造和培育出不同于校园风格的文化品格,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精神。基于此,高职院校要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创建新型校园文化,不能停留在某一方面的合作,而是在办学、教学、实践、就业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高标准地合作。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与金活医药集团举办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校企双主体”培养试点班。针对试点班,双方确定一系列细则措施:在招生选拔方面,由企业组织面试,在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新生中选拔愿意到企业提供职业岗位工作的学生,组成“金活”班,被录用的学生在身份上既是学校里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校企协商协调,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学校不断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并开展理论教学,企业则负责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内容,在企业中完成实践学习和顶岗实习;在教学模式和时间安排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学生在学校与企业时间分配为1∶1,改变一学年两个学期的授课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校企双方共同组成师资队伍,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学校教师参加企业管理学校的员工培训和培训体系构建工作,企业委派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培训工作。在学生待遇方面,一是学生毕业后立即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并签订劳动合同;二是企业在三年学习期间每年设置奖学金;三是对毕业后能稳定地留在企业工作的每位学生,企业完善激励机制,实行就业奖励,鼓励并帮助学生继续教育学习与深造。这体现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在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理念和探索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上踏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不断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

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实践的创新发展,保持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活力,是新时期全面推进示范性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因此,广东省不同类型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将时代特征、区域特色、行业要求等文化因素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充满人文气息、具有时代内涵、彰显行业以及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并贯彻到高职院校的各个层面和自觉的行为之中,不仅在高职院校中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而且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曾祥耿 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华.以岭南文化为视角解读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困境[J].学习月刊,2009(16):79-80.

[2]朱发仁,傅新民.“校企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6(12):4-7.

第七篇:学校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学校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体育竞赛组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学校体育竞赛;校园文化建设;互动

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组建对学校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其在一方面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努力拼搏、不服输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完善。校园文化包含的内容及范围比较广泛,具体来说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等,体育竞赛对校园文化多个方面的建设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者之间任何一方的健康有序发展都会对另一方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推进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互动,共享发展成果,是有效保证两者共同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1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互动

1.1体育竞赛作用于校园物质文化的表现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内各种客观存在的物体总和,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象,是我们最容易发觉和感受到的,学校的物质文化涵盖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到体育竞赛上来说,如学校的体育馆、操场、体育器材等都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部分,这些体育基础设施是体育竞赛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体育竞赛活动的组建离不开符合要求的物质基础的支持。因此,学校的物质文化条件是体育竞赛开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随着体育竞赛的开展,各项体育基础设施设备都会逐步完善,从而促进了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

1.2校园物质文化作用于体育竞赛的表现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具体的、看得见的部分,可以对师生产生直观的刺激和影响。美好的校园物质文化不仅可以使校容校貌更加美观具有魅力,还可以使师生在美好的环境中得到心灵的熏陶和净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师生的心理及行为。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可以影响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风格。体育场馆是学校体育竞赛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一座功能齐全、设计独特的体育场馆往往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不但承担校内的体育竞赛,有时还会面向校外举办比赛,成为展示校园文化的窗口。因此,体育馆的建筑风格和功能必须体现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氛围,校园物质文化的内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体育场馆的建设风格。另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有利于营造体育竞赛的氛围。带有校园物质文化内涵的体育场馆往往在风格和功能上都别具一格,使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物质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体育场馆通常是学生最喜欢去的场所之一,提高了学生体育竞赛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体育竞赛的氛围。

2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互动

2.1体育竞赛作用于校园精神文化的表现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育竞赛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体育竞赛活动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体育竞赛活动是学校树立形象,建立品牌的重要途径。体育竞赛过程对学生的竞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遵守规则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塑造和培养,有利于学生坚强意志和上进心的养成。通过体育竞赛,不仅可以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强大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形成校园精神文化的良好氛围,这些都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体育竞赛也是展示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体育竞赛活动是学校生活的重要部分,在体育竞赛中,学生们可以放下学业和生活上的压力,尽情的释放自己的热情和活力,展示着他们的拼搏、向上、不怕输的精神,这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精髓。由此看来,通过体育竞赛能充分展示出校园的精神文化面貌。

2.2校园精神文化作用于体育竞赛的表现

校园精神文化虽然是抽象的不可见的,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校园内的方方面面,决定着师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它对体育竞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校园精神文化的作用下,体育竞赛更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体育竞赛中,校园精神文化长期熏陶形成的精神力量可以使学生产生前所未有的集体荣誉感,唤起学生运动的激情和对成功的渴望,使他们拼尽全力,自觉地为了自己和学校的荣誉而战。有了校园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体育竞赛中会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互动

3.1体育竞赛作用于校园制度文化的表现

体育竞赛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竞赛本身的制度建设和完善也丰富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首先,对体育竞赛的组织、开展、管理都应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组织机构内对体育竞赛的各项工作应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对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做到流程顺畅、有条不紊;其次,对运动员的管理,运动员一边训练一边学习,往往出现不能兼顾的情况。因此,制定相关制度,采取措施做到学业和训练两不误,使运动员都能成长为有技能、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再次,经费管理方面的制度建立。体育竞赛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目前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要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多方渠道筹集体育竞赛经费,保障体育竞赛的正常进行。这些体育竞赛方面的制度建立有利于校园制度文化的完善。

3.2校园制度文化作用于体育竞赛的表现

学校的制度文化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行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严格规范的制度作保障,学校的各项互动都不可能顺利进行,当然也包括体育竞赛。学校具有完善规范的体育竞赛管理制度可以对体育竞赛中的师生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保证体育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由参加体育竞赛的学生在智力、行为、观念方面还有不成熟的一面。因此,严格的制度文化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他们的成长方向;其次,完善的体育竞赛方面的制度文化可以保证体育竞赛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

4结语

学校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只有加强两者的互动才能保障双方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首先,学校应正确认识到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保持两者的良好互动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建设的顺利开展;其次,创新体育竞赛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加体育竞赛组织的频率,使学生在体育竞赛中感受到校园精神文化并将其发扬传播;再次,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尤其是体育竞赛相关制度建设,使体育竞赛的制度体系更加科学规范,保障体育竞赛公平、公正的进行;最后,学校要加强对体育竞赛的宣传,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竞赛活动中来,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增添力量。

作者:王学文 单位:新疆石河子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