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1 18:02:06

体育运动培训

体育运动培训范文篇1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有效途径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运动中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国家对体育指导员的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现阶段,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才参与到社会体育锻炼中,在实现对个人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也在慢慢培养个人对社会体育方面的兴趣。因此,凡符合我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条件,并已经履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者,均可申请并获得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称号。我国相关培训机构在每年对学员开展培训时,除了需要对学员进行体育运动和健身方面的基本常识普及、社会职责教育、体育运动技能等基本教育之外,还会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社会体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以更好地帮助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实际社会工作中提升能力。

1我国当下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截至目前,笔者通过与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及相关的培训教师交流之后发现,目前国内多地的社会指导员在培训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在日常的课程培训中对学员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也没有很好地培养学员的社会奉献精神和社会贡献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教师在日常的社会体育课程培训过程中,对学员的培训要求不高,对健身课程和体育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要求也不太严格,导致许多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提高自身的社会体育技能,且不能在促进全民运动和全民健身的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出学员自身的内在价值。第二,培训教师在日常培训过程中,不注重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社会体育方法方面的有效指导,使得一些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社会体育过程中,由于动员大众的方法不当而造成社会体育的社会影响效果不佳。第三,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师在对学员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指导不佳。由于对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奉献精神方面的培训效果无法直接体现在相关的培训考试成绩中,因此一些教师在对学员的培训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奉献精神方面的培训教学,长期以往,这些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奉献精神不强,导致在动员大众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无法很好地引导大众进行身体方面的体育锻炼和身心方面的健康引导,因此其培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能够促进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

(1)在培训过程中,让社会指导员在社会中定期开展体育活动,通过实践来提升学员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国内的体育运动培训机构在对学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员在社会中进行实践,在对大众的动员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技能。笔者认为,培训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对学员定期动员大众进行全民运动的过程中,让学员提前准备一些和社会体育活动相关的方案,例如,如何动员大众参与到社会体育锻炼中、怎么帮助大众提升对社会体育运动的热爱,这将会在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培训效果,并且能够在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大众对社会运动活动的兴趣。(2)培训机构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入手,尽可能地将社会体育指导员确定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职业,以提升社会指导员的社会影响力。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来说,如果在传统的培训过程中引入一些体能锻炼项目,并且尽可能地帮助社会体育指导员确定为一种具有社会体育推广职能的社会职业,那么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激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习兴趣的。而国内目前的社会体育活动的存在形式和开展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较大变化。例如,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大众可以通过网络来对体育运动和健身方法进行自我学习,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大众在实体体育运动俱乐部或者健身俱乐部中的学习时间,并且能够达到较好的体育锻炼效果。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广社会体育活动、促进全面运动开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如果开展社会体育运动的大众的其他收入较低,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很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责任感将会大大降低,并且也难以在长期的社会体育活动开展中坚持下去,其开展效果也不会很好。这是因为社会指导员是由社会个体组成的,在日常的资金和生活方面没有政府、大型社会运动机构或者组织的支撑和赞助。笔者认为,培训机构应该尽可能的在培训过程中帮助社会体育指导员,并且通过政府渠道合作社会体育指导协会等社会部门,将社会体育指导员确定为一种新型的、开展社会体育活动的社会职业,并且将该职业按照其他社会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因此,我国的民间体育培训机构应该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门槛。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过程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通过层层考核,在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之后,再在社会中对大众开展全面体育运动和全面健身。另外,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体育技能等级和所从事的具体社会体育工作确立薪资报酬的制定。如此一来,就能使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职业正常化,并且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引导大众进行体育运动或者健身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深入和持久开展。此外,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在这样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能够很容易地激发个人对社会体育的兴趣和对体育运动的喜爱,这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发展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3)在培训过程中,积极通过高校提升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效果。在笔者看来,开展对大众的全民运动和全面健身作为一项大型的社会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并引导大众进行社会体育锻炼,提升大众对健身和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促进体育运动在大众中的普及。而我国传统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方式多为社会机构的培训,无法实现科学化、统一化,也无法帮助社会体育指导员取得掌握系统化的社会体育课程知识、社会体育训练技能,更无法满足当今群众的对全民健身的需求。因此,这种传统的培训方式中的临时性和分散性特点,会大大影响社会体育运动的开展,也无法让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体育的开展过程中有效提升大众的身体素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现代化社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需求,需要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在高校的体育院校中实现。这是因为具有科学系统化的社会体育课程的高校体育院校,能够在培训学员的过程中,帮助学员掌握更加科学有效的体育运动技巧知识和体育运动素养知识。高校体育院系相对于社会中的多数培训机构,其教学方式更加科学化、培训效果更加有效。且通过高校体育院系实现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其社会价值也更大,对大众来说也更有说服力。(4)应该培养不同类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发现,目前我国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四级,是根据在不同的行政级别来确定不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级别,没有充分考虑不同职业人群的锻炼者对社会体育指导者的要求[1,2]。另外,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级别不同,虽然其所承担的社会体育活动的社会职责不同,但是对大众的开展效果却差别不大。这一现状对当下社会开展全民健身的过程来说,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对大众开展社会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大众的指导方法和指导要求不应该相同,因为老年人和年轻人的体质不同,需要的体育锻炼程度也不同,应根据不同大众的不同体育锻炼需求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学。

3结束语

我国当下一些培训机构虽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过程有所重视,但在具体的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且很可能无法达到国家的相关要求[3,4]。基于以上相关实际背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有效提升:在培训过程中,让社会指导员在社会中定期开展体育活动,通过实践来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能力;培训机构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入手,加强高校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力度;培养不同类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参考文献:

[1]高升,邵苏华,汪伟信,等.芜湖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养与使用现状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6):596~600.

[2]席莉,杨志民.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以合肥市为案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156~160.

[3]马宗平.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及管理[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1).

体育运动培训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阳光体育;需求

有句名言“运动衰,民族衰。运动兴,民族兴。”由此可见对于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来说运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从德智体等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才能实现新的高校体育教学培养目标。在教育目标培养中,“体”一直以来作为核心培养目标而存在,健康的体魄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依赖和基础,只有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才能更好地完成各个学科的学习任务。阳光体育运动是新课改下体育改革推行的教育理念,通过改革能够彻底改变传统体育只重视理论教学的弊端,提高对学位生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视。

1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不合理的课程设置。我国的高校教学长期处于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之下,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课程并不会被学校当作重点教学的学科。目前我国有部分高校已经取消了体育科目的毕业测评,取而代之的是其他科目的必修课程。这种教条式、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违背学生科学的学习规律,还会带给学生逆反心理,造成厌学情况降低了学习效率。1.2不明确的教学目标。我国有一半以上的高校几乎不开展体育活动,少数学校即使开展了体育活动,其开展的形式也是十分单调,在高校中执行做早操的学校几乎少之又少。因此造成了高校从总体上缺少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导致采取了存在误区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遭到了削弱,教学效果大大降低。在这样的体育教学基础上,高校开展阳光体育教学不会十分顺利。1.3较差的体育教学设施。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必须具有完善的体育运动设施和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在进行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时必须提高学生的安全保障,只有保证了学生的运动安全才能实现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价值和意义。影响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运动的因素有很多,如不良质量的、软硬程度不同的跑道路面会给学生体育运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是身体伤害,因为软硬度不合时宜的跑道会给学生带来因摔倒等产生的二次伤害。另外很多高校因为经费紧张等问题导致在体育设备老化、松弛等情况下,没有及时更换还依然沿用不合格设备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这样便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符合阳光体育运动需求

2.1阳光体育运动概述。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以针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相关改革,开展阳光体育首要工作便是认真了解阳光体育的含义,想要准确科学地了解阳光体育的含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科学定位阳光体育运动的释义。所谓的阳光体育从根本上是指以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和号召为准,广泛动员以社会青年为主的社会各阶层群体,拓宽参与户外体育锻炼项目的范围,以促进全民身体素质为目的,在具体的健身过程中设立完整的全民建设计划和目标,在和谐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通过阳光提与运动的倡导和开展促进全国人民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2)从阳光体育内部了解其含义。从内涵上理解阳光体育运动,本质上是从运动的内在实质角度出来理解的,阳光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国家高度提倡和策划的体育健身计划,也可以理解成活动的策划。全国以青年群体为主的各阶层社会人员和学生在此项活动计划的倡导下,掀起了全社会人们对生活健康方式的热烈追求,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变成人们现行生活方式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矛盾调节剂。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不仅提升了青年人对社会的宽容,也开阔了青年人群的心胸,提高了青年人群的朝气,随之而来的便是青年人处于集体活动中的各种矛盾被解除和消弭。此举对有效防治青年人群出现心理偏激能够起到重要作用。(3)明确阳光体育教学的活动阶段。在培训中做好高校体育教学和社会体育活动的双向对接工作,通过教学改革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指导。2.2高校为适应阳光体育运动教学而做出的改革要求。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已经将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指导思想之一,因此高校传统体育教学只有做出相应的改革才能符合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改革主要从2个方面入手。(1)从制度动员方面做好能力提升。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动员能力不够是目前高校共同的难题,因此在较低的学生参与度下,高校体育教学要想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一定的难度。而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首要任务便是积极提高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阳光户外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为了避免各高校出现形式主义,严重挫伤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必须建立新的有效动员制度,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力有所提高。(2)要求高校储备较高水平的师资力量。目前高校已有的体育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水平低,上课只为了完成任务,对学生的锻炼事项漠不关心。只有少部分爱岗敬业教师积极要求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计划,能够坚守这项倡导的教师十分难能可贵。这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积极响应国家和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倡导,提倡学生走出户外,坚持通过户外运动实现体育锻炼的目的,但是由于高校体育教师的力量有限,只能通过班级活动等小规模范围内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项目活动,提供的相关信息等可靠性便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为了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高校必须提高师资力量储备。

3高校体育教学为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

3.1从改革方向上适应阳光体育运动要求。阳光体育运动改革对高校体育教学具有高度指导作用,因此从指导原则和思想上改革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是为了迎合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要求。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但是在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和号召下发现,传统的体育教学宗旨过于空泛并且可操作性较差。阳光体育运动拥有配套评价标准、户外活动和每天运动计划,因此阳光体育运动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倡导下,高校学生通过走出室内,用户外运动代替了室内对游戏的沉迷,从根本上提升了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3.2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性适应。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和开展下,高校传统体育教学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体育教学主张和理念的发展,必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出实践性的增强和适应。(1)坚持多元化原则,采取统一领导措施,尽力做好教学组织的完备工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传统体育教学原有的教学组织体系,进行各种校园体育活动和运动会以及体育竞赛的举办,提升广大学生对投身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传统教学组织体系组织的活动应尽量避免教学活动的“作秀”和“官僚化”,这样会给广大学生带来严重的反感,从而阻碍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践和推广。另外,在大学校园有着一种特殊的组织便是各种类型的社团,学校管理方和高校体育教师组织应尽力联合校内各大社团,将很多有共同体育爱好和志同道合的学生组织起来,积极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实践活动,一般情况下高校的武术社团和远足社团是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户外活动的强有力的合作伙伴。这部分社团的成员都具备积极参与户外运动的习惯和爱好,也有着较强的身体素质,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给与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将这部分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积极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对阳光体育运动教学需求的适应程度。(2)积极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水平。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从完善考评机制和改善整体培训机制2个方面入手:首先,做好科研考评和教学考评的不同点明确工作,科研和实践教学要做好考评分类,把阳光体育运动按比例纳入到高校教学考评体系综合评价指标内。其次,在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中首要做好职业道德培训以及师风师德建设,具体可以采取与体育教学质量较高的高校进行互换交流和观访,在立足现实体育运动教学的基础之上,增强对体育前沿教学的研究,最终促进本校体育教学的健康、有序发展。

4结语

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高校的体育教师应给与高度重视,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做好教学模式和措施的改革,从根本上落实阳光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以不断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需求探讨[J].运动,2016(5).

[2]宋丽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需求探讨实践思考[J].才智,2017(11).

[3]赵禹.“阳光体育”背景下河北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与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体育运动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阳光体育运动;体育教学

“阳光体育运动”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4月29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的一项关乎全体学生身体健康,保证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走出课堂、奔向操场、走进大自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型系列活动。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职业技能,同时要具备岗位所需的职业体能。这就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能仅从提高身体素质出发开展体育教学和活动,要全面深入研究不同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时面对的工作环境,设计相关体能锻炼内容。本文通过调查天津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适合高职学生体育教学及活动的方法。

一、天津市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目前天津高职院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组织学院各类群体竞赛

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学校师资及体育设施情况,每年举办多种类型的群体竞赛,如足篮排、乒羽网、定向越野、长跑等,部分院校开展了有特色的体育活动,如民族传统体育方面舞龙舞狮等,形成了“一校一品”。

(二)运动代表队参加体育比赛

天津市教委每年举办各类体育竞赛,为高职学院展现竞技水平提供了空间,这其中也涌现出不少优秀院校,如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每年参加天津市大学生跆拳道比赛,都能获得冠军,并且参加全国比赛也多次获得冠亚军,充分展现了天津高职院校的体育竞技水平。

(三)课间体育活动

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出操活动,如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低强度慢跑锻炼,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进行打卡监督,开展情况较好,及提高学生心肺能力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各班也会定期进行班级特色的锻炼,如大课间男生进行单双杠练习。

(四)体育社团定期开展体育锻炼

发挥专业教师特长及体育骨干学生作用,大力发展体育类学生社团,吸引热爱运动的学生积极参与到锻炼当中,并学会1—2项体育技能,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二、天津市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2018年天津市大学生体质达标测试中,通过对55所院校,共计3280人的抽测,得出了天津市大学生体质达标情况汇总,在对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米(男)、800米(女)等项目测试后得出,优秀率0.34%、良好率7.84%、及格率61.46%、不及格率30.37%。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天津市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不容乐观。这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不佳有一定关系。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阳光体育运动”提出时间较早,在2007年开展,距今已有13年,各类相关文件相对滞后,学院领导层很难再对此项活动进行有效管理。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学校体育发展,但是部分领导对文件掌握不够充分,执行效率低,影响了政策的落地,也就不能保证学校“阳关体育运动”的良好开展。

(二)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阳光体育运动”在天津宣传力度有所降低。相关文件近两年未再提及,各院校一直沿用2007年的方案在开展活动,社会影响力有限,相关资金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很多院校在开展活动时流于表面,以应付工作为最终目的,并没有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旨在提高运动能力,锻炼身体素质作为最终目的。

(三)师资力量匮乏

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师配备上普遍不足,部分院校专职教师少,学生人数多,并且体育教师外聘困难是天津高职院校的共同难题,为解决此问题,采取了从校内聘请其他专业教师兼上体育课的措施,教学质量无从保证。同时由于专任教师少,也无法全面组织开展各项群体活动及运动队训练。导致有少数院校从不参加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比赛,为此还受到了教委点名批评。

(四)体育类社团活动开展不系统

目前天津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类社团的管理部门在学院团委社团发展中心,就天津工业职业学院来说,成立了近20项体育类社团,涵盖了大部分体育项目,部分项目需要室内场地来开展活动,比如象棋、电子竞技等,但社团活动室只有一个,还要兼顾其他非体育类社团的活动,这就导致无法长期规范地开展社团活动,最终导致社团名存实亡。同时部分院校对于教师指导社团活动的考核标准缺失,造成指导社团锻炼变成了义务的,没有计入工作量,教师的积极性降低,在正常教学工作以外,不愿意再投入到社团的知道当中,学生自然也得不到专业的指导。

(五)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

天津市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制定有关“阳光体育运动”的监督评价机制,每学期各项活动完成后,缺少对数据的整理汇总,不能及时得出学生参与锻炼的反馈,从而对活动效果的评判就无从下手。

三、“阳光体育运动”发展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是精神文化生活没有跟上,这也是全社会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造成的,“三高”人群逐年增多,很多人意识到健康问题,但缺乏运动基础知识,无法科学安全进行体育锻炼。基础教育阶段“重文化、轻体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孩子缺乏基本的运动能力,在升入大学后,更是无法融入专项教学的体育锻炼。在天津高职院校中,相较于南方高职院,教育理念有所滞后,传统教育思维占主导地位,缺乏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体育工作开展更加困难,每年天津市各项体育竞赛中,高职院校很难全部参与,甚至在个别比赛中由于参赛队伍少,需要跟普通本科同组竞争。比赛难度大大增加,很难取得较好名次,教师挫败感强,工作热情降低。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研读掌握“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针对高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出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管理和推广机制,扩大宣传,利用校园网站、橱窗、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对各项活动进行宣传,形成协同发展的有利局面。

(二)进行课程深化改革

目前天津高职院校普遍采取“普修课+选修课”的模式,普修课阶段,课程内容设计陈旧,不符合时代特点,学生练习兴趣较低,大多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这就要求高职学院要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制定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体育课程。各校应在继承发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开发培育特色课程及群体活动项目。同时将运动保健、运动营养等知识纳入教学体系,结合未来就业岗位所需的体能特点,定制个性化锻炼内容,比如针对“伏案性工作”如:会计、文员等,患颈椎问题风险较大,可以编排一套围绕肩颈腰椎锻炼的体操来改善这种情况。这样的体育课教学才能切实将体育锻炼融入生活及工作当中。改变高职学院大班授课的形式,按照兴趣分为小班或者小组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加互动,扩大交际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交氛围,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教师业务能力提升,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提高。高职院校应加大对体育教师培训的投入,鼓励教师多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如教练员培训,教学能力培训等。在原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成立教改科研团队,针对教学及各项体育活动,提出改革方案,并推广实施。如果改革效果显著,团队成员要有额外物质奖励或在职称评定时予以优先考虑,以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同时随着“阳光体育运动”逐渐推进,现有的体育教师配备已经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招收优秀的新教师也迫在眉睫。各学院要充分考虑教师年龄结构、男女比例、专业需求等方面,引进人才。避免与原有教师专业重复。对于已经聘用的教师,要建立师徒制,对其进行业务培训,将“阳光体育运动”纳入其考核范畴。申请成立新体育社团,并出任指导教师,推广他所练习的专业。

(四)发挥各部门职能,加强协调

“阳光体育运动”是全校工程,并不是某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这就要求各职能部门、专业系部加强联系,由体育部牵头制定整体活动方案,召开专题工作会,布置相关任务,责任到部门,确保目标顺利实施。各负责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活动,加强监管,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运用科学手段,及时评价与反馈学生参与锻炼的行为及效果,发现问题,统一协调解决,并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保证活动科学顺利开展。在“阳光体育运动”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及教职员工,也要予以奖励,以激励管理者或者个人更好地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要注意在奖励时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干活者”的利益。

(五)社团活动正规化、系统化

根据天津市教委印发《关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十条举措通知》文件精神,学校要成立不少于20个体育类社团。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体育类社团发展。“一校一品”,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传统和特色,充分发挥体育社团作用,把体育社团活动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合理开展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体育项目,以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社团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在社团管理上,要做到有活动方案,有实施计划,有阶段性总结,有学期末总结。真正将社团活动正规化、系统化。学院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也可以与社团发展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从社团中发掘优秀运动员进入学院代表队,也可以从院队中选择优秀队员参与社团管理,并组织开展活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六)将“阳关体育运动”参与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考核

建立“阳光体育运动”考核评价机制。现代教育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要高度重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素质。每学年根据学生参与情况进行表彰,同时纳入学生综合考评评分系统,在评优,奖学金方面要设立一票否决制,即“阳光体育运动”成绩不合格,不能参与各项评比,以此促进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对于各项活动表现突出的个人、班级、系部,要进行专项奖励;对于开展情况较差的班级、系部要进行通报,制定解决方案。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情。

(七)引入社会体育培训体系

天津高职院校体育竞技水平整体偏低,这与教练员水平及运动员水平有较大关系。随着“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入,高职体育教学训练工作不能仅限于本校老师,高水平教练员及社会体育培训机构的进入也可以成为一种形式。可以与培训机构签订责任书,在规定时间内培养多少优秀运动员,并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一定成绩,以促进本校体育工作发展。各院校人事编制比例逐年减少,招收新教师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引进高水平教练员或者体育培训机构也可以缓解这种矛盾,但要注意,在选用校外教练员或者机构时,要充分考察,将教学安全作为首要考核点,签订安全责任书,避免在体育训练或者课外活动时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后,无据可循。

四、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旨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到达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工作者,社会体育机构全面参与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锻炼方式及内容。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制定符合高职学生锻炼的内容才是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高职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找出适合的体育工作改革方向,以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灿宇.基于“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10).

[2]陈振辉.阳光体育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32).

体育运动培训范文篇4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学生健康;小学体育教育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菏泽市八县一区内的农村小学为研究对象,每个县城分别随机抽取2所学校,共18所学校,从每所学校随机抽取50名学生及校长作为调查对象。(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近几年有关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方面的学术论文并进行研读。2.访谈法。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部分体育教师及校领导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为文章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3.问卷调查法。共发放学生问卷900份,回收881份;发放领导问卷18份,回收18份。剔除了无效学生问卷8份,从而获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问卷873份,领导问卷18份。4.统计分析法。文章对调查所得的数据均采用Excelforwindows2007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菏泽市农村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基本情况。1.菏泽市农村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现状通过走访,有12所学校开展了有关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推广活动,有6所学校没有进行过任何宣传动员活动。由此可见,菏泽市农村小学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与动员活动仍需加强[1]。2.菏泽市农村小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认知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走访发现:菏泽市农村小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非常了解的仅占2.29%;比较了解的学生占9.27%;了解的学生占10.3%。由此可见,虽然政府有关部门及各地方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过宣传推广,但是宣传效果很不理想。(二)菏泽市农村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1.菏泽市农村小学领导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通过走访结合问卷调查发现,菏泽市农村小学领导和学生家长发现,在对待阳光体育运动在校园开展的问题上出现了“思想上重视而行动上忽视”的状况。大多数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兴趣浓厚,大部分学校和体育教师非常重视,但是近1/4的学生家长不重视。要重视我国农村中小学的阳光体育开展现状,也说明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困难重重[2]。2.菏泽市农村小学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严重缺乏在所调查的菏泽市18所农村小学中有运动场地的学校达到了100%,其中有11所小学拥有篮球场地,有2所小学拥有足球场地,但大部分是坑洼不平的“天然草坪”。由于应试教育大部分初中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一小时,运动场地明显不足。3.菏泽市农村小学体育师资力量薄弱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菏泽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学历状况偏低,与城市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此外,菏泽市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很少有机会参加技能培训等专业辅导,在职培训工作十分落后,继续教育得不到长足发展。4.菏泽市农村小学体育课程得不到充分落实体育课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教育目标。通过走访以及笔者亲身所见所闻了解到在所调查的18所学校中有12所学校开设了体育课,有6所学校由于体育师资匮乏没有开设体育课[3]。5.菏泽市农村小学体育项目设置单一阳光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体育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学生经常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也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的直接表现。笔者亲临体育课现所以深受学生喜欢是因为学校能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毽子和跳绳,而其他项目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等则受到场地器材的制约。所以,阳光体育不仅仅是口号,不能只靠职能部门的努力,要有“大禹治水”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三、菏泽市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策

(一)转变思想,提高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认识。思想的转变是阳光体育运动得以切实开展的关键,学校领导及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转变落后的应试教育观念,让学生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子观念。(二)加强专业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吸引广大体育教育专业优秀毕业生投身到农村小学中,提高在职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不断组织在职体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三)采取积极措施,健全体育场地及器材配备。学校要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学校体育设施不足的情况,加大教学经费在体育设备建设方面的投入,推动学校体育器材设备全方位面向学生开放。

参考文献

[1]赤卜凡,张桂利,项立敏.中国青少年体质分析与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J].内江科技,2010,(1):43-44.

[2]罗振宇.关于在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J].体育科技,2007,(11):44-45.

体育运动培训范文篇5

关键词: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改革;途径

运动训练课程属于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主,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强调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运行训练课程体系要具有多元化与多样化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运动需求,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就目前而言,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改革是当前大学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现状

1.1课程内容脱离于市场。现阶段,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内容过于陈旧,并脱离于市场,使得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课程内容不符合市场环境要求,进而不利于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发展。在社会环境下,体育产业整体发展呈现出较好的势头,俱乐部教练、经纪人等相关体育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提高,而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落后于社会实践与市场发展。为此,学校着重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使其满足市场要求,实现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改革。1.2竞技体制的缺失。我国竞技体育由体委领导,这种环境下的大学竞技体育也始终作为从属地位,在运动员招生管理中,由于竞技体制的缺失,使得运动员训练管理中存在很大的问题,相关法规标准不准确,造成运动员培养机制的欠缺,进而给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形成极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国际型竞技人才的培养。1.3学生自我管理不足。在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极高的自我管理能力,除了培养学生跳跃性思维能力之外,还要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维持运动训练的最佳状态,进而实现大学体育运动训练教学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就现阶段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而言,行为不规范的情况普遍存在,学生整体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不利于人才培养和教育。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生源质量问题,二是教师纪律性与人生观引导不足导致,进而不利于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发展。

2.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改革策略

2.1结合市场情况,调整课程内容。在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中,教师要打破原有经济育人模式,做好市场调研,明确体育市场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分析研究后制定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改革策略,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结合就业市场调整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内容,拉近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内容和市场发展现状的贴合性,发挥出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作用,使得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同时,为了提高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质量,学校要从教练员综合素质入手,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教练员培训工作,提高教练员理论能力与实践指导能力,设置激励机制,提高教练员待遇水平,进而实现教练员综合素质的提升。2.2完善竞技制度,培养专业人才。在进行大学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教练要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机制,制定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招生制度以及训练机制,补充相关法规标准,形成系统化运动训练体系,进而保证竞技人才培养效率,达到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同时,在开展大学体育运动训练活动中,教练要从理论教学和运动训练两方面入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制定理论、实践双重任务,结合大学生运动员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结合教学制度和学情,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形成系统化文化课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理论知识,达到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2.3加强思想教育,促进自我管理。为了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优化,在进行大学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要从学生训练能力和个性特点入手,丰富课程设计结构和设计方式,提高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教学的灵活性,激发出学生对运动训练的兴趣,并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的持续集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练要学会运用激励手段,调动学生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知识上深入浅出,方式上多鼓励、多表扬,避免对学生过分压制,防止学生对运动训练形成厌恶情绪,不利于综合训练能力的提升。在生源质量方面,要提高招生门槛,结合学校人才培育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保证生源质量,进而促进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改革内容

3.1自主选修课程模式。自主选修课程以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培养核心,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为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能力条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自主选修课程模式强调学生自主选择,以学生为核心,结合自身兴趣与需求选择运动训练项目,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课程教学目的。学校结合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设置选修课程,其中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并采用三自主模式,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训练项目以及训练时间,打破传统课程设置方式对学生的压制,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达到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教育目的。对此,在课程项目方面,学校大一设置常见的运动训练项目,即为田径、排球、篮球、游泳等,打好运动基础,为以后的运动训练做好准备;大二开设特色项目或是新兴体育项目,即为太极、散打、街舞、保龄球、攀岩、漂流等项目;大三、大四则对以上内容自主选择,并设置高兴趣运行训练项目,构建多元化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体系,满足学生运动训练需求。在课程内容方面,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设为1:4,理论课程占20%,帮助学生了解身体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预防运动训练损伤,进而保证学生身心发展;实践课程占80%,以运动技能为主,专项教练进行辅助指导,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在体育领域的发展。3.2学分制课程模式。学分制课程模式在选课的基础上,将学分作为计算单位量化学习成果,通过学分累积的方式衡量学生体育运动训练成绩,将选课、学分、平均学分融合在一起,形成评价指标,落实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发展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自我选课和自我管理,拓展学生学习时间的自由程度,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方式,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种课程设计方式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形成一生一表的模式,提高成绩查询的便利性。在课程构建中,依据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将运动训练课程分为学分组成、学习内容、时间以及平均方式,量化各个课程指标,进而构建系统化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体系。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实行初期将必修课程时间设置为2年,随着学分制课程应用和发展,在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逐渐提高后,将必修课程时间设置为1年,其余3年应用选修方式,潜移默化取替体育运动训练的强制性,进而实现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改革。3.3俱乐部模式。俱乐部模式从本质上是对自主选修模式、学分制模式的补充和辅助,为了取替运动训练的强制性,在以上课程模式成熟发展后,逐渐应用俱乐部模式,这是我国大学体育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俱乐部模式对大学体育教学硬件条件较高,在自主选修模式和学分制模式应用发展中,学校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也为俱乐部模式的应用打下坚实的条件基础。在教练员自身素质方面,从引进、培训两方面入手,制定优胜略汰机制,完善进修培训方式,促进教练员的自我完善和自身建设,提高教练员综合素养。在会员活动方面,新入会员办理俱乐部证,凭证参加活动,遵循相关制度,限制会员参加活动次数,会员作为俱乐部主体,受管理权力,并参与到专题讲座中,综合理论和实践,提高运动训练综合质量水平。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改革的研究,得出:4.1现阶段,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体系存在课程内容、课程管理以及学生自身管理方面的问题,限制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发展。4.2结合现状分析,提出调整课程内容、完善竞技制度、促进自我管理等措施,改变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体系,明确改革思路,保证稳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窦秀敏.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周弘.独立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现状及改革发展趋势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7.

[3]丁建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01:94-97.

[4]黄晰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及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17,17:16-18.

体育运动培训范文篇6

《体育运动与安全防护》一书共4章,以体育运动的安全防护为主要探讨内容,深刻阐述了基于预防思维的体育运动安全管理理念。第1章强调的是观念上的预防思维,通过阐述刘翔、桑兰等著名运动员的运动伤害案例,促使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建立强烈的安全预防观念。第2章讲述了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第3章是从具体运动的角度来探讨安全预防问题,涉及到网球、篮球、羽毛球、滑冰、攀岩、游泳等运动项目,每种运动的安全预防措施各不相同,有些主要强调的是热身,有些则还需要重视设备安全。第4章基于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来探讨安全预防管理问题,其中阐明了体育教师需要重视的预防原则以及学生应遵循的预防原则等。根据书中建议,结合现实工作,体育运动组织者或运动者可以有效提高安全预防管理水平。作者指出,预防观念是体育运动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体育运动组织者和参与者若是都能够建立强烈的安全预防观念,则可以大大降低运动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例如在体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每天开始训练前都需要认真检查和测试各项体育运动设施是否处于安全的状态,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训练等,确保无安全隐患后再进行训练。又比如在跳马运动训练中,在每天的训练开始之前,必须对跳马的防滑性能进行检测,并且周边的安全护具也要认真摆放好,这样既可以有效防止运动员在跳马训练过程中因为手滑而跌落,更可以防止跌落后因为缺乏护具而导致身体伤害。有些教练员或运动员认为这些训练前的检查环节比较繁琐,会耽搁训练时间,往往根据自己的日常训练经验草草检查了事,但是一旦因此而引发了运动伤害事故,其对受伤者生命健康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一个小小的安全隐患就会导致终生遗憾,轻则告别运动生涯,重则身体严重损伤。从安全管理学的角度来讲,在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安全风险隐患随时都存在,若具备强烈的预防观念,在每一次体育运动开展之前,运动者或者运动组织者都应认真进行安全检查,不放过任何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细节,有效且彻底排除运动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因素。

在现代社会,运动安全观念逐渐普及,一些较为明显的风险因素会被及时关注并处理,但是一些风险细节则容易被忽视。在现实中,由于预防观念不够强,不少运动员或者教练员缺乏足够的耐心认真检查每一个安全细节,当运动过程中出现动作失误的时候,这些被忽视的安全细节,就会变成极大的风险因素,甚至可能造成难以预料且无法挽回的恶劣后果。因此,预防观念的建立和强化,是体育运动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展示等运动安全教育,让预防观念深入到每一名运动者的心中;另一方面是制度建设,将预防措施变成强制执行的各项制度,只要制度有效运行,预防措施就有保障。作者认为,不同的体育运动形式,其安全预防措施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体育运动管理者和参与者掌握一些基本运动形式的安全预防措施,这是做好运动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以游泳和攀岩为例,二者的安全预防措施就不一样。游泳运动的安全预防,包括游泳运动前对游泳环境的检查,游泳救生设备的检查,游泳运动员身体状况的检查等,如果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则及时改正,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强行开展游泳运动;在游泳运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关注游泳远动员的运动状况,若是发现运动员在游泳过程中出现了危险状况,则要及时干预或施救,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员拥有一定的安全急救知识,如控水、人工呼吸等;在游泳运动结束之后,要关注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并且对整个游泳场地和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没有问题之后再离开。户外攀岩运动的安全预防,首先是对于攀岩运动人员的考察,只有具备基础攀岩技能的人才能够参与攀岩,若是不具备攀岩技能,则需要先在室内接受相关训练,才能参与此项运动,此外,对于身体素质较差,例如心脏病或哮喘病患者,尽量不要进行攀岩运动,因为攀岩属于强体力运动,容易诱发病症,增加攀岩运动的安全风险因素;其次是对攀岩环境的考察,攀岩环境需要有一定的运动挑战性,同时更要注重安全性,这些都需要提前进行考察;再次是攀岩设备的检查,攀岩过程中,设备是保障运动员安全的物质基础之一,其主要包括攀岩索、安全锁、主绳、岩钉、膨胀钉、头盔、攀岩鞋、防滑粉等,设备安全预防的要求是设备齐全且质量达到要求,攀岩运动之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攀岩运动中遇到危险,设备齐全可以增加安全保障系数;第四是攀岩天气的选择,雷雨、大风、大雾、高热等天气都不适合户外攀岩,极端或变化多的天气,容易给攀岩活动带来一些意料之外的风险因素,因此最好选择晴朗、阳光柔和的天气;最后就是在攀岩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安全规范动作来做,该做的安全措施必须做好,在每一个节点,都要做好对应的安全措施,如打好膨胀钉,然后挂好安全绳,如此即使失手或者脚滑,也有安全保障。通过以上对比可知,不同的运动项目,安全预防措施是不同的,在进行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工作时,需要关注这一点。有些运动项目,还需要关注心理因素,运动过程中由于情绪导致的冲突也容易演变成为运动安全事故。

作者强调,加强运动安全预防管理工作,能够极大地降低运动安全风险,但是由于体育运动中始终存在不可控因素,因此还需要加强运动救护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在平时,对于运动组织者和运动参与者进行急救知识的训练,实际上也是一种预防思维,等到运动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这些急救知识就可以派上用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运动安全事故中受伤者的存活率,为最终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例如在篮球运动过程中,两名球员在跳跃投篮的过程中发生了身体冲撞,导致其中一人胳膊脱臼且腿部严重骨折,这个时候就不要随意拖着手或脚搬动受伤者,而应该冷敷脱臼伤处并迅速寻找专业医疗救护;又例如在游泳运动过程中,某运动员因为抽筋等因素,导致出现了溺水事故,那就要迅速使用救生设备将其救起,然后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以免错过宝贵的急救时机。运动救护知识的学习途径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自学,读者可以购买安全救护方面的书籍,然后根据上面的知识点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观看互联网上的安全救护视频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更加直观和具体;第二是参加救护知识培训,为了提高社会整体安全救护水平,从事社会安全工作的公益组织经常会组织救护知识培训,这些培训基本上是免费活动,社会民众可以免费报名参加,学习基本的安全救护知识。学习安全救护知识之后,社会民众还应找机会进行实践训练,这样才能做到临阵不慌,真正将安全救护知识应用到现实的安全救护工作中。对于经常参加和组织体育运动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而言,安全救护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遇到安全损伤时,能够减轻损伤,甚至挽救生命的有效手段。部分学校也开设了安全救护的相关课程,师生都应该主动学习,掌握必要的、常见的安全救护知识和技巧。从社会角度来看,我国目前正在推动全民体育运动事业发展,并且要求各级学校加强体育运动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鼓励社会民众主动了解和学习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在遇到运动安全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施救,从而帮助遭遇运动安全事故的人提高生命健康保障。

体育运动培训范文篇7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对策

一、阳光体育的概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念

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目标,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发展为根本目的,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学校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其主要内容为:学生必须掌握2项或2项以上日常锻炼的体育运动技能,每天达到锻炼达到一个小时以上,要求学生取得《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及格或以上等级,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2.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市已经得到普遍开展,尤其在中学阶段,其体育课时数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符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的要求。但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对学生的文化课的重视程度还是占有较大比重,体育课流失现象依然比较普遍。(2)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是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都要依靠体育教师的组织来展开。我市普通中学的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导致体育教师对阳光体育的开展理解深浅不一,在贯彻执行的时候会出现各类问题,不利于统一管理和监督,更不利于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3)体育场地、空间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不足,学生运动的空间变小,达不到国家的标准。有的中学对对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项目得并不完整,只能开设一小部分,这说明学校在场地、空间方面的配备还是不能满足阳光体育运动的需要。(4)体育课程内容陈旧,体育活动开展方式过于单一。多数普通中学依然沿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学生的健康水平、体质状况得不到改善,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和追求。另外狭隘的体育课观念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的形式和设置,仅仅依靠每个星期的几节体育课难以实现增强身体素质的目标。(5)宣传工作不到位,学生认识不高。阳光体育运动内容的设置是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它也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但是,部分学生不重视课外体育锻炼现象依然存在,参加的态度和动机都不正确,大多数都是为了完成学校的考勤,不能认真的主动的参加课外活动,呈现出了被动的形式,这些都是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工作做的不到位。

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广大中小学校是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和执行单位,也是实施运动方案的主体,学校应该加强引导和积极推进阳光体育的开展,切实做到学生身体体质的提升。各级领导要提升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力求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尽快的转变“形式上重要、实践上次要”这种不良作风,教育部门应该制定出对应的对策,根据各校的实施情况将权利下放。

2.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推动学生阳光体育的广范的开展,要加强宣传,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并掀起全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充分认识到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和全民健身计划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序、全面的开展,切实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地调动学生参与到这项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运动中来,打造良好的基础,促进全社会形成阳光体育运动的良好风气。

3.加大投入,提供物质保证

体育锻炼器材、设施是学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条件,为了保证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健康有序的开展,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该对运动经费的投入,完善运动设施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将工作重点从学校体育转化为全民健身的运动上来,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以及周边社区的一切可以利用之资源,共同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阳光的外部环境。

4.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要较强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缺陷,提高对阳光体育的理解,认真负责的贯彻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以提高体育教师的各项水平,使他们能够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科学的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愿意学、开心练的热情和积极性,养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好习惯。

5.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学校和教育部门要端正办学思想,应以体育为教学的基本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从实际出发减轻学生课业上过重的负担。为了使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广大中小学校必须进一步的加强素质教育,端正办学思想。在保证可以正常上课的同时,不断提高学校体育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打造真正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老师团队,为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提供足够的人才方面的支持。

6.强化督导考评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体质健康测试体系建设,规范阳光体育运动行为的开展,健全法律法规和督导以及考核机制,切实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反馈、公告制度,促使阳光体育运动有序良好运行,阳光体育才能得以全面的开展。

三、结语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融合,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共同承担的教学新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加大对设施、师资、资金等的投资力度,为青少年学生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才能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杨 单位:宿州市解集中学

参考文献:

[1]韩宛娜,崔柏青,杨敬研.阳光体育视角下的高校轮滑运动[J].学周刊,2012.

体育运动培训范文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健康第一;阳光体育;体育锻炼

1研究的目的

体育教学是当前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让学生养成良好健身习惯和提升其身体素质的重要教学科目。通过体育锻炼,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对学生体能和体质的提升,使其具有强健的体魄,并且能够符合将来工作岗位的特别要求。在教学中,需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完善目前的体育教学体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通渭县有关部门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大力支持,改善了很多中小学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必要的器材。但是,尽管如此,由于受地域和各方面的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水平不一,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学,更是不尽如人意。所以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成了让社会关注的话题。要结合该县的实际,遵循因校制宜、因师制宜和因生制宜的原则,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下,通渭县中小学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的号召,积极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对影响通渭县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因素等,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笔者随机抽取了通渭县8所农村中学(随机抽取)的800名学生,其中女生400名,男生400名(每个学校发放学生问卷100份,男生50份,女生50份),体育教师20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过检索和查阅万方、知网、维普、龙源四大全文数据库,通过百度查阅了有关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资料,看了关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期刊论文15篇,硕士论文3篇,全面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该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2.2问卷调查法利用自编问卷《通渭县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与效果研究的问卷调查》,对通渭县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进程进行调查。

2.2.3数据统计法

该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应用Excell等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2.2.4访谈法走访体育教育专家(大学体育教授)和多名有资历的体育教师,咨询当前如何在农村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听取他们的建议,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

3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1通渭县农村中学组织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内容分析

3.1.1通渭县农村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

调查发现,通渭县8所农村中学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都是通过体育教师的引导来实现的。通渭县农村中学阳光体育开展的形式主要3种形式构成:一是学校安排的体育课(一周两节课),这也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形式;二是学校组织的一些竞赛活动(如篮球、足球和排球等活动)和运动会(2016年在调查的8所学校中,有4所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了春季或者秋季田径运动会);三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锻炼。(主要指午饭和晚饭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运动),在调查中发现,8所学校都安排了体育课(一周两节),但是部分学校的初三学生一周只上一节体育课。

3.1.2通渭县农村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

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发展,所以要想知道阳光体育开展的现状,就首先要了解学校体育课开展的教学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也是增强学生体质的载体。调查发现,通渭县的农村中学体育课主要开展的项目有:田径(短跑和中长跑为主)、篮球(一般上课4个篮球,远远不能满足上篮球课的要求)、足球(一个班级两三个足球,所有的爱玩足球的同学追着足球满操场跑)乒乓球、体育游戏等。而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和体育游戏等。由此可见,通渭县的农村中学开展的活动项目与学生喜欢的活动项目有较大差异性。笔者通过对教师的走访,发现主要原因有:一是体育教师自身的能力有限,使得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无法开展,例如武术、健美操等;二是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转变,虽然进行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了一些篮球课和足球课等,但是受场地和器材的影响,只是流于形式;三是学生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部分学生认为进行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所以不参加体育运动;四是学生对体育开展的内容没有兴趣,对体育课没有积极性。

3.2通渭县农村中学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措施状况分析

(1)阳光体育运动管理机制情况调查。在阳光体育运动中明确地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要转变领导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要建立相应的阳光体育管理机构,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组织好本地区、本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各项活动的实施。笔者调查通渭县的8所农村中学,大部分学校已经成立了阳光体育运动管理组织机构。由此可以说明,通渭县的有关领导能积极相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阳光体育运动受到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2)阳光体育运动体育场地和器材情况调查。体育场地和器材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学校体育教学都是通过场地和器材来完成的。调查的20名体育教师和740名学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体育设施能否满足上课或活动的要求进行调查,有10%的体育教师和5.9%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体育场地完全能满足教学需要;有20%的体育教师和21.9%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体育场地能满足教学需要;有30%的体育教师和33.9%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体育场地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有40%的教师和38.3%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的体育器材严重缺乏,不能满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需要。以上情况充分说明,通渭县的8所农村中学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严重的不足,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要保持运动场建设和器材的配备满足阳光体育发展的需要,这样保证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4结论和建议

(1)加大投入,增添必要的设施配备,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必需。首先学校要把阳光体育所需要的经费纳入学校教学经费预算,确保阳光体育的顺利开展。(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素质。要积极鼓励年轻教师继续去高校深造,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时进行培训或者学习交流。(3)大力宣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益处。(4)促进体育课程改革,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教师要把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引进体育教学的课堂,以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一定的兴趣。

作者:陈彦荣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什川教育学区

参考文献

体育运动培训范文篇9

城市体育品牌塑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指设计一个城市体育品牌的宣传口号或是选择一个城市体育品牌标志,而是一个包括环境考察、定位、设计、营销和管理的系统工程。城市内部发展环境主要是考察城市是否具备体育品牌塑造的条件。城市体育品牌塑造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城市要有自己的特色体育项目,特色体育项目一般具有广泛普及、竞技水平高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政策引导三个特征。首先,当地政府要有城市体育品牌塑造的意识,认识到城市体育品牌是城市品牌的亚品牌和组成部分,在城市品牌塑造方面具有其他城市亚品牌不可比拟的优势。其次,政府要在城市体育发展规划中确定把某项体育运动作为品牌来创建,并将其未来发展蓝图纳入整座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轨道,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体育品牌发展规划”。最后,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制定土地、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造就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秩序,促进城市体育运动的规范发展。城市外部发展环境主要是考察其它城市体育品牌塑造情况,只有横向比较分析,才能更清楚地掌握城市体育自身发展的位置,突出自身特色,避免雷同设计,为城市体育品牌定位奠定基础。城市体育品牌定位是城市体育品牌价值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是城市体育品牌塑造的核心和关键,其目的是要以清晰、明确的整体形象体现城市体育运动项目的个性。如,潍坊定位为“风筝之都”、大连定位为“足球城市”、哈尔滨定位为“冰雪运动城”,这些城市体育品牌定位都帮助城市成功塑造出了自己的体育品牌。城市体育品牌定位主要涉及消费者、竞争者和城市体育品牌自身三个维度,其战略重点是如何根据消费者、竞争者和城市体育品牌自身的情况及其互动关系,确定最优化的品牌定位。首先,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其次,要满足游客、赛事组织者和赞助商的需求。城市体育品牌定位应该遵循个性化、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个性化指城市体育品牌必须要有特色,即找出城市最具优势的体育运动特色。可行性指城市体育品牌定位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不可盲目攀比,好高骛远。可持续发展指要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保持城市体育品牌长盛不衰,以真正推动城市发展。城市体育品牌设计CSI(CitySportIdentity)由理念识别MI(MindIdentity)、行为识别BI(BehaviorIdentity)和视觉识别VI(VisualIdentity)三大基本要素组成。MI是CSI的核心,指城市体育的文化精神、个性、使命、发展目标和价值观念的识别,如我们可以将广州羽毛球运动精神表述为“健康快乐、拼搏奉献”,这是广州羽毛球运动立足社会、回报社会和满足社会要求的具体体现。BI是MI的具体行为表现,表达了体育理念,体现着行动细节,以产生统一的城市体育形象,从而获得认可和好评。其基本内容表现为城市体育运动软、硬件建设,软件主要体现在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而硬件主要指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VI是MI的外在标志组合应用,如体育品牌名称和标志,体育场馆和环境的设计等,主要是将城市体育品牌内涵利用视觉元素传递给目标受众。VI的设计基础是要对城市体育品牌定位和品牌价值进行深入了解,为了保证设计思路不偏离体育品牌策略,最好请专业人士设计。媒体对城市体育品牌的表现力有很大影响,必须运用营销组合策略对城市体育品牌进行宣传。营销组合策略包括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等,几种营销方式需要灵活搭配,以便取得最好的营销效果。人员推销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全员促销的理念,各类体育组织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和观赏者、运动员和教练员、媒体的工作人员,更广泛来看,全体市民都应该成为“促销员”。构成城市的每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促销城市体育运动的广告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雕塑、路牌、霓虹灯、体育场馆等,它们对不同目标受众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要依据广告受众、广告费用、广告效果等因素加以选择。公共关系是一种以长期目标为主的间接促销手段,可信度高、传达力强,具有轰动效应,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有效进行:一是创造和利用新闻;二是举办有影响赛事;三是编写城市体育运动年度报告、发展规划等书面材料和音像宣传材料,并在最大范围予以传播。营业推广指政府制定的鼓励体育运动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新兴媒体网络表现出快速、海量和互动的特点,可以利用官方、半官方和非官方网站广泛宣传城市体育运动。为了最大化提升品牌价值,城市体育品牌也需要管理,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要品牌定位要保证持续性。品牌定位不能随着政府的换届而改变,或者随着“五年计划”的更迭而改变,或者是政策的变化而改变。其次,品牌塑造行为也要有持续性。城市体育品牌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有时不是三年五载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努力。所以开始了就不能半途而废,而要善始善终;二要保持动态的调整和适应。城市体育品牌塑造是处于动态环境之中,因此,一方面要保持连贯性,另一方面要随着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对品牌塑造进行相应的修正或调整;三要建立效果测评机制和反馈机制。城市体育品牌塑造是科学而严谨的工作,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来对品牌塑造工作进行效果测评,进而把效果测评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后再反馈回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传播等环节中,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思路。

城市体育品牌塑造的策略

从软环境来看,首先,城市体育品牌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其次,政府要妥善处理政事关系、政企关系,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中介公司合作的管理模式。再次,政府可出台鼓励城市体育运动发展的政策,设立扶持体育运动发展的专项基金,发展城市体育运动。最后,政府要加强现有体育资源的整合,培植体育经营企业及行业协会并发挥其作用。从硬环境来看,要依法将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严禁侵占、破坏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收费标准要充分考虑市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要加大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推进小区配套体育设施公建化;投入资金进行竞技体育训练设施的建设、维修和改造;整合、提高、改造学校体育设施,以确保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需要。城市体育品牌塑造,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公共事务,必须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规划、管理和研究工作。因此,相关部门要成立城市体育品牌规划委员会或工作小组,同时要授予其相应的权力,市委、市政府相关人员最好能直接担任这个委员会或工作小组的领导来协调工作的开展,其成员包括教育、文化、财政等相关部门领导,也可以吸收体育运动管理者和专家学者、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资深媒体人士、企业家和体育爱好者代表参加。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包括:审议和批准城市体育品牌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交由市政府和市人大审议;协调教育局、文化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审议和批准城市体育品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日和活动;审议和批准城市体育品牌发展过程中的所需资金和人员编制;监督和检查城市体育品牌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城市体育品牌塑造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以高校为依托培养城市体育品牌管理专业人才。一方面,在体育院校的体育管理专业设置体育品牌管理方向,或在财经类大学开设体育品牌管理类课程。其次,通过中、短期培训培养城市体育品牌管理专业人才。可依托高校设立城市体育品牌管理人才培训中心,中心负责业务培训和资格认定工作,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培训内容主要是根据项目特点,注重管理实践技能的培养。最后,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城市体育品牌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一方面,从国内外体育品牌建设发达城市高薪聘请专业人才到本地指导、或从事相关工作,传播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派遣部分人员到国内外体育品牌建设发达城市进行学习,加强城市体育品牌管理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城市体育品牌的发展。首先,要对城市体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如城市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外在表现形式、城市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等。其次,体育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和媒体共同策划,精心打造城市体育文化节。文化节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而且要内容丰富、形式各样。利用体育文化节为城市体育品牌建设造势,使其成为日常品牌宣传和重要节日宣传有机结合的典范,成为与市民建立信息沟通与交流平台的重要手段。最后,要强化城市体育品牌的文化传播。可以考虑以下措施:评选体育运动品牌学校;评选体育运动品牌经营场所;评选体育运动品牌赞助企业;评选在普及体育运动中做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计划出版体育运动普及读物和专业书籍或人物传记;拍摄世界冠军的专题片或电视剧;报纸或电视设置体育文化专栏或专题节目;定期发行内部刊物;不定期开展体育文化论坛活动等。

体育运动培训范文篇10

落实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精神。学校实施阳光体育的主要途径是晨练、上午课间体育活动、体育课、下午课外体育活动。抓好这四个时段的锻炼时间是实施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成败的关键。大多数学校都能按照教育部的教学要求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教学内容以球类项目、健美操、田径等内容为主,辅助一些阳光体育项目。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初期,学校都比较重视,能组织学生早起跑步锻炼,但由于学生活动的方式比较单调,效果不好,加上多数学校都不重视,最后都不了了之。

二、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整体质量偏低。近年来,全国体育教学发展较快,但是小学体育教学还是不能满足小学生个体需要以及社会需求,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同提高人类素质的要求和体育运动发展尚存在着差距。表现为:(1)体育教育思想不明确,体育考核达不到为教育目标服务的目的。(2)教学内容还不能完全满足小学生学习体育的要求,教育内容少、单一且重复,偏竞技。(3)体育配套设施和师资力量搭配不尽合理。2.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长期以来,这一政策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体育课时大幅度增加,而且课外活动时间也大大增加,但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并未得到相应的改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非常突出,专业素质不够高,队伍发展不够平稳。3.体育教学中存在安全隐患。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特别是上课时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这是严重影响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因为一旦发生问题,正常的体育活动开展就不能进行下去了。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去处理这些事故,从而影响到正常的体育教育教学。4.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学生由于从小缺乏对体育正确的认识或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加上又无人指导,有一部分的学生不愿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高年级女生和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更是表现如此。

三、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