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7 17:27:02

体育课程管理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篇1

1大学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与其它学科相比,体育是一项以运动和锻炼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其所具备的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决定了体育要采取与其它知识类学科迥然不同的教学方式。自然,在对体育教学进行管理时,自然也需要采用特殊的管理方法。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体育教学进行管理,才能使大学体育教学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水平。也只有做好管理这个指导性工作,才能正确把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维持体育教学秩序,使整个体育教学体系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因此可以说,加强大学体育教学管理对于完善体育教学体系,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2当前大学体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提出和开展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进行了多次深化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很好的满足了大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另外,大学体育还提出了终身体育的理念,更是帮助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培养了其良好的体育理念。整体来看,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管理是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但事实上,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管理正面临着严重的发展瓶颈问题,这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瓶颈问题的产生也反映出了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落实这些思想理念,而多是存在于口头中和形式上。这样就使得学生很难真正了解和认识体育教学的意义和体育的精神内涵。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也就不利于体育教学管理改革新方式的推行,这样就使大学体育教学管理进入一个发展瓶颈期。要想顺利度过这个教学管理发展的尴尬时期,就要先了解和分析存在于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

3当前大学体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体育教学理念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尽管当前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已经被提出,但是事实上,很多高校并未真正意识到终身体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涵义,很多体育教学管理者或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思想还都停留在传统的单一教学理念上,在教学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短期的体育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带领下,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终身体育的教学真谛的,也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3.2体育课程设置不够灵活多样

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大都集中在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类、武术、健美操等教学项目上,且每个教学项目都设置有固定的名额。若学生在选课时没有选到自己喜欢的教学项目,则只能接受其他的教学项目,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使其培养出对体育的兴趣。再者在教学管理上,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都出散乱、无序的状态,如篮球项目的教学中,大都是学生自己玩篮球或打篮球赛,这与课外活动毫无区别,体育课程也就形同虚设,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精神,也不利于体育教学的课外活动开发。

3.3教学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

如上所述,很多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只有篮球等几种,且内容的设置完全是按照教学大纲所编制,包括教学进度、教学计划、教学要求等都是按照大纲或教学理论来走,规定过于细化、要求过于死板,这不但制约了教师在课堂内容设计上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而且一而能够满足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进度都是具有很大可变性的,若教学内容不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则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质量。

3.4课程考核管理缺乏科学依据

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相似,体育教学的考核也存在观念落后、方式单一的问题。很多高校的体育考核往往是30%的平时成绩+70%的考试成绩。尽管这种综合评分的方法较之之前完全以成绩评分的方法更为合理,但在实际执行中,其评分标准还是过于单一,不利于全面反应学生真正的学习状况和身体素质发展情况。

3.5教学管理环境有待优化

这里所指的教学管理环境,主要包括高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大小、高校体育师资力量强弱和队伍结构是否合理、体育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几方面。而事实上我国高校都普遍存在一定的教学管理环境问题,如领导不够重视体育教学,使得体育教学管理一直处于分散无序的发展状态中;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体育教师自身没有树立良好的体育教育观念,体育教学质量自然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当然,场地设施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4大学体育教学管理瓶颈问题的解决对策建议

从现实角度出发,制约大学体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的问题并不只有上述几种。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正视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管理正处于一个发展瓶颈期的事实。并且要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和应对这些问题。具体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4.1落实终身体育教育理念

大学体育教学管理要想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就必须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终身体育教学管理理念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主流观念,也是未来体育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要落实这一思想理念,使高校体育管理者和工作者都能从思想上发生深刻转变,认真理解和贯彻体会终身体育的内涵和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在教学中传达给学生,从而达到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4.2建立完善的学生选课系统

面向全校学生公开选课。任课教师的简介、照片、专业特长和开设课程,开设项目、开课时间,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提倡教学方法个性化和多样化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要求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等。体育成绩评定标准,通过教务处管理系统进行归档,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若干单元,教师可根据学生平时成绩进行成绩统计,学期末进行最后评定,成绩录人教务处管理系统。体现成绩评定的公开、公正、公平。

4.3完善弹性学分制

课内外全学分制管理。在取得学校教务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对学生的体育课内、课外全部实行学分制管理,除体育课学分外,规定在校生在校期间还可以参加俱乐部、社团取得学分,这样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课外锻炼也必须有相应措施,改变现有的无序状态,完成者获相应学分,体现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兴趣与强制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体能。

4.4加强师资建设

高校体育教师管理部门也应改变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模式,由单纯的管理控制职能转向体育教师资源的开发、保障和利用。体育教师管理模式、机制和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优秀毕业生的接收和优秀人才的引进,有利于体育教师潜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体育教师资源的优化配制,有利于体育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引进高层次人才,并积极为引进的教师提高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充分发挥其学术的带头作用。同时加强教师在职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4.5改善体育教学管理环境

高校领导要转变观念,加强对体育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体育教育管理;其次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还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使每笔资金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同时,领导还要加强对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的考核和监督,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保证考核措施落到实处。

5结语

总之,时代的发展给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正面临着较为复杂的改革局面。各个高校在解决影响大学体育教学管理发展的瓶颈问题时,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做好教学调研工作,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身体素质,使体育教学管理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作者:吕慧鹏工作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

第二篇

1.大学体育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对大学体育进行管理的实际意义重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观念的问题和实际教学条件,在体育教学的管理,包括常规的教学环节上,都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和社会体育事业存在着很多脱节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等。体育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也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不高,体育课程的常规教学内容有时候无法正常进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提高对大学体育的管理水平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同时可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一方面,通过对体育课程的相关管理可以将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与社会体育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大学体育教学要充分体现出其价值,就要让学生在学校就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在走向社会之后就会有终身锻炼的意识。大学在体育教学中应该经常设置一些具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课程和项目,并与国家的全民健身计划相协调,不仅让其获得充分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例如在体育教学管理中引入俱乐部的管理模式就可以很好地将社会体育项目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来,同时也调动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大学体育教学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体育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例如俱乐部模式对于大学的传统体育教学形式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俱乐部模式本身的开放性、自主性特点与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当前的很多大学体育教学中都面临着资源与场地不足的问题,很多的体育设施都不能及时到位,对正常课程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同时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严重束缚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压制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导致体育课程在大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通过引入体育俱乐部的模式之后,可以最大限度地补充大学目前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挖掘出学生的各项体育潜质,逐渐提高教学的质量。

2.解决大学体育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要想推动大学体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对现行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才能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途径:首先是要逐渐转变大学体育教学管理的观念与思想,不断完善大学体育教育的相关规定与制度,克服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教育弊端,要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体育现代化教育的内涵也包括自由的体育精神、多样的体育项目、自主的选择模式等。可以引入一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这样就可以促进国内的大学体育的发展。在大学教学管理中,尤其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这对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体育教学的荣辱观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要多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过多地去指责他人,每一位学生要先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在一些集体性较强的体育项目中,团队精神将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次是要提高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常规管理,不断完善大学体育教学的各项运作机制,在与素质教育目标趋同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出大学体育学科的特点。常规教学方针的制定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所以要对常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以重视,在上课之前就要做好准备活动,根据不同的上课内容准备体育器械,必要的时候要提前编排好人数适宜的体育小组,这样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管理的效率。在体育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的实际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自身一定要保持镇定,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要经常反思言行举止的合理性,要让自己时刻处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之下,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同时要按时上课和下课,为人师表,这样才能用良好的言行影响到学生。体育常规教学管理不能太讲求形式,要重视实际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来设定教学的计划,这样就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要让学生正确理解与掌握体育锻炼的技巧,要求学生必须穿运动鞋与运动裤,并告诉学生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形式,也不是难为学生,而是为了减少在体育运动中的受伤机率,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这样学生就不会将这种着装要求当作是一种对个性的束缚了,就会认真自觉地遵守规则了。在大学体育常规教学的管理中也要保证教学的稳定性,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从学生入学起就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内在的体育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将这种体育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并让学生及时提出教学的反馈意见,也有助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最后是通过引入体育俱乐部的模式来提高大学体育管理水平,并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对俱乐部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依据学生申报的情况来确定俱乐部的规模,合理地组织利用有限的资源,同时根据每一个体育教师的特长和兴趣将其分派到对应的俱乐部中,带领学生完成体育活动。还要做好体育教师的任免与分配工作,加强对外的学术交流工作,不仅负责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还要做好教学的辅助工作,这样才能促进各种教学项目的顺利进行。从整体上来说,体育教师要随时掌握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要加以严格的管理,防止出现任何与资金有关的问题,给学校带来不好的影响,妨碍了正常教学。引入俱乐部模式要注意的问题是必须与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相一致的,这样才能保证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在引入俱乐部模式的时候要以多样性和自主化的选择为宗旨,发展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相互协调统一的办学方向,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的教学指导方针才可以促进学校各个方面的管理,在开展业务的时候也会轻松和顺利很多。俱乐部的日常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课余的时候可以向广大学生开放,费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来制定,而俱乐部的收入所得又可以用来投资建设更多的体育健身设施,扩大俱乐部的规模,在这一过程中俱乐部一定要接受学校体育部的管理。体育俱乐部培养学生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具有综合的体育素质,在锻炼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在开设单项内容的同时也要兼顾其它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运动知识水平和对专业体育项目的欣赏能力。(本文来自于《体育世界》杂志。《体育世界》杂志简介详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增强整体的教学实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体育锻炼意识,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大学体育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转变管理的理念,同时还要不断拓展管理的方式,利用现阶段非常流行的体育俱乐部的模式丰富大学体育管理方式,这样才能立体化地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柳欣工作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第三篇

1概述

全面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大局观,培养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良好思想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观察、判断、反应等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并具备一定的体育人际交往能力。形成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新理念。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爱好与特长,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正确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的方法。

2大学体育《篮球》课程教学内容研究

大学体育《篮球》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部分与实践教学部分。

2.1理论教学部分

通过对理论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场地、运动规则、裁判及篮球运动当中的基本技、战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团队集体意识。

2.2实践教学部分

通过实践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篮球项目的基本技、战术,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和意志品质,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练习,不断增强体质,培养和提高全面素质。

3大学体育《篮球》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3.1考核内容与标准研究

3.1.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评定)

①进行方法:两人一组同时受测,面向站立,相距5米(女生)、6米(男生),进行相互传接球,传接球次数每人15次。②评分标准:90分-100分:技术动作熟练,动作连贯,用力均匀合理,无失误。80分-89分:技术动作较准确熟练、用力合理,无明显失误。70分-79分:技术动作基本准确,较熟练,用力较合理,有1~2次失误。60分-69分:技术动作基本掌握,用力基本合理,连贯性一般或出现2次以上失误。不及格:技术动作有明显错误,连贯性差,传球无力或准确性差,失误3次以上。

3.1.2行进间三步上篮(技术评定+达标)

①进行方法:受测人持球由中线与边线交界处开始,快速启动运球至篮下完成三步上篮动作,抢得篮板球,运球至中线处重新开始完成动作,共重复5次。②评分标准:技术达标与达标各分为50分,两部分得分相加为该项成绩。技术评定:45分-50分:技术动作正确熟练,动作连贯,起跳高,空中动作充分、舒展。40分-45分:技术动作熟练,动作连贯,起跳较高,空中动作较充分。35分-40分:技术动作较熟练连贯,有腾空,空中动作充分。30分-35分:技术动作基本正确,动作基本连贯,有起跳、腾空动作。不及格:技术动作有明显错误,动作不连贯,无起跳动作。达标成绩:50分:5投全中。45分:5投4中。40分:5投3中。35分:5投2中。不及格:5投1中或全不中。

3.1.3罚球线10次投篮

①进行方法:受测人位于罚球线,连续投球10次,以进球数量作为该项成绩。②评分标准:100分:投中8次或8次以上。90分:投中7次。80分:投中6次。70分:投中5次。60分:投中4次。不及格:投中4次以下。

3.1.4行进间双人跑动传接球

①进行方法:受测人每两人一组,相距5米,由一侧低线开始,在跑动中连续传接球至另一侧低线后返回,往返两次,传球动作限于合理传球技术。②评分标准:原地双手传接球。

3.1.5三分线投篮:此项可作为附加考核内容。

①进行方法:将三分线等距标出7个投篮点,受试人由中部投篮点开始,依次由各投篮点投篮,连续投篮10次,以投中数量评定成绩。②评分标准:100分:投中6次或6次以上。90分:投中5次。80分:投中4次。70分:投中3次。60分:投中2次。不及格:投中1次。

3.2大学体育《篮球》课成绩综合评定

制定大学体育《篮球》课考核成绩结构时,考虑到目前高等院校体育设施有限,学生相对较多,在实施教学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阻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安排、组织学生完成好教学工作,同时,也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予以主动支持和配合。课堂上应保持良好的组织纪律和团队精神,建立互帮互助,团结进取的学习氛围,使体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这既是对教学的促进,也是对学生集体观念和品质的培养。因此,学生教学班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状况和班级作风,也按10%的比例,被列入学生期末总成绩的评定中。其次,学生的出勤状况也作为一项评定内容被列入学生的期末成绩。最终,学生体育课的成绩由学生考核成绩、平时成绩、教学班集体纪律加分以及学生出勤成绩构成。

4大学体育《篮球》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的几点思考

4.1研究考核方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对考核方法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与考核,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部分,考核是对教师和学生教学完成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综合表现的评定,考核内容和方式中的不足,也反映出教学教学内容和方式中的不足,因此,完善考核方式和内容,最终目的还在于完善教学方式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2促进教学的规范与统一

教学考核,是教学各环节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一方面,它是教学活动总结和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它又影响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确定与改进。考核内容和标准的建立,是以教学内容为统一前提的,它必须要求我们统一教学目的,逐渐规范教学内容,使教学的各环节相互衔接,趋于合理。

4.3便于教学效果的评估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篇2

所谓课程管理,其主要是指学校通过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实施,以确保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实施体育校本课程的主体为学校体育教师,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并充分利用好学校周边的各类体育资源,进而能对学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以这个目标进行设计方案。因此,大学体育校本课程主要由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及学校和教师通过加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再创造出的富有特色的大学体育课程等几部分构成。因而就可将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概念界定为体育类以校为本所进行的课程管理。

2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其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

2.1开设体育校本课程的客观条件相对缺乏

当前,相当多的高校体育教师缺乏足够的体育校本课程开设意识,并且在开设体育校本课程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物质水平低、体育场地器材缺乏等不足,这对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的正常开设影响很大。仅就目前来看,很多大学目前现有的客观条件对体育校本课程开设的需要难以满足,其以校本课程体育教师短缺、经费投入不足和场地器材匮乏等为主要体现。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为前提,也就很难正常开设大学体育校本课程。

2.2体育校本课程有效管理与评价也不够

要正常进行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需要体育校本课程合理的管理与评价体系来有效发挥指导作用。人们从一些学者和专家的文献和调查研究结果可发现,不少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对申报和审议体育课程的程序没有正常履行,也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科学合理性方面略显不够。已经开办的不少体育校本课程对这个水平阶段大学生不适合,课程设置偏难现象突出。

2.3课程设置和开设的随意性比较大

在体育校本课程的开设方面,比较普遍存在规划的长远性和科学性欠缺的问题。其不仅缺乏组织实施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标准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其与该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差距相当大。

3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3.1提高对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价值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做好校本管理的基本前提。以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为目标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主要价值追求,而本质追求就是追求健康第一的健康性。首先,大学体育把健康作为首要目标,这就要求体育的开展必须结合5个领域的目标进行,使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体育观,通过体育锻炼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其次,大学体育必须突出创造性。这就对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提出了必须具备足够创新意识和精神的要求。作为体育管理工作者应将创造性在体育工作指导思想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充分体现;对体育教师来说,应充当好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实现、组织、探索和引导者的角色,有目的地结合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不断进行修正;对大学生来说,就应通过积极学习和思考来争取自己最优化的体育学习效果。最后,大学体育要强调专业性。这就突出地强调了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效果。对体育老师来说,必须全身心投入教学中,不断积累相关教学材料,加强教学研究,让大学体育的实际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2坚持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为本为首要原则。实施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离不开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理解和尊重,同时让学生能够有主动和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机会,所有学生都具有充分发展的机会。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使学生有机会对课程开发决策有兴趣参与。同时还应多为每位学生个性张扬提供必要条件,要针对学生之间不同差异与经验,实施差异性教育。其次应突出自主性。这就要求体育部门必须将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作为依据,合理开发组织大学体育校本课程,有效实现权职的有机统一。只有结合实际,才能够使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有可靠保证。最后要注重全员参与。必须组织好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全程中。课程开发的主体不仅有教师,也要包含学生的提出所学课程项目建议的权力,要动员全校各方面人员积极参与其中。

3.3确立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机构和内容

为了通过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的构建来完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就必须把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设立起来,具体对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进行组织与设计。可借助于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以及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来构成这一机构。此机构的职能可以是按照课程校本管理计划,来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课程,以便促使课程系统与课程目标达到基本一致。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内容应与校本课程管理的目标紧密结合,这包括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和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等方面,以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构成了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的主要内容。

3.4构建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体系的模式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广西;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信息资源共享

一、广西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

我国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体育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还不明确,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理解存在差异,本文以李龙正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研究》中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界定为基础进行分析,[1]将体育课程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大类。广西地处我国西部,近几年随着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高等教育也有较大的发展。高校通过场馆建设,师资培养和引进等方式,使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还存在体育课程资源分布不均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校际体育课程资源共享探索不足等问题。1、体育课程资源分布不均衡。广西各城市高校之间体育课程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宁、桂林和柳州等城市经济发展较好,这些城市高校体育师资、场馆建设和体育研究等有很大优势,其它城市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相对不足。同一城市不同类型高校之间体育课程资源也存在分布不平衡,体育课程资源主要向重点高校集中,比如,在南宁市的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等,在桂林市的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这些重点大学体育课程资源丰富,集中最优秀的体育教师、科研人员和信息资源等要素。体育课程资源分布不均衡一方面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均衡发展,另有一方面体育课程资源的集中有助于解决在体育教学出现的问题,引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科研和训练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如何通过体育课程资源共享破解分布不均衡带来的弊端,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2、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不足。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是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和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2]广西多丘陵和山地,区域内有壮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但是结合本地地域特色开发的体育课程资源不多。一方面广西多山地和丘陵,以此为基础可以开发户外运动、定向运动等课程,这方面的课程资源还不多。另一方面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形成很多传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例如绣球、抢花炮、壮拳等,不仅可以丰富体育课程资源,还可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各高校校本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首先,经费投入大。比如户外运动、定向运动等在场地建设和器材购置方面的投入较大,很难开展相关课程教学。其次,教师能力的限制。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技术要求高,需要长期练习,教师很难在短期掌握这些技能,而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很多没有教学资质,不能承担教学任务。最后,学生安全的顾虑。有些课程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比如定向运动和户外运动,这些课程内容部分有一定的风险,影响新课程的开展。3、同城校际之间体育课程资源共享研究不多。校际之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是体育课程资源分配的重要形式,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趋势。体育课程相关资源的资金投入大,周期长,随着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很多城市在布局高校新校区发展时往往集中在几个区域,这样大学城和高教区应运而生,这种集中也是为了实现校际之间资源的共享。近几年有学者开展同城校际之间和大学城区域内体育课程资源共享的研究,[3-4]发现校际之间师资资源配置差异较大,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严重不足,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低,缺乏政策和相关的协调机构等一些列问题。学者提出建立校际体育课程资源共享管理机构,开发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大学体育联合体等一系列有益的建议,为今后体育课程资源共享奠定基础。广西区内校际之间体育资源共享的研究鲜见报道,开展相关研究的学者不多,区内各地级市高校的集中度较好。比如桂林市的雁山大学城、南宁市西乡塘高校集中区等,这些高校集中区为校际体育资源共享奠定坚实基础。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开展校际体育课程资源共享的积极性不高。校际体育资源共享涉及到学分互认、学生跨校选课、体育场馆资源共享等一系列问题,无形中增加学校的工作负担和管理成本。二是缺少相关政策和协调机构。广西区域内还没有校际体育课程资源共享相关政策,缺少必要协调机构,授课内容和课程目标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政府或者高校之间建立相关政策和协调机构。三是校际之间教师交流不多。教师是重要体育课程资源,也是校际体育课程资源共享的核心因素,校际之间教师跨校授课难度较大,主要是教师管理、工作量计算和授课质量监控等管理制度建设缺失。4、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没有建立区域性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平台成为体育课程资源分配的重要载体,有助于不同区域之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以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为代表的课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日渐成熟,相关资料显示这两类课程中体育类课程约38门,绝大部分集中在专业体育院校和重点综合性大学,广西高校未有体育类课程上榜。近几年,以慕课为代表的新兴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形式发展起来,不仅体育课程资源来源更广,而且可以辅助学生学习、帮助教师教学、开展学习评估和实现师生互动等优点,正逐步受到各高校的重视。[5]广西区域内体育课程信息资源还不丰富,也没有建立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区内重点高校的体育精品课程为主,以慕课为形式的体育资源共享平台还没有建立。影响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开发的因素很多,一是教师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水平限制。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需要教师有较好多媒体制作水平,这给体育教师带来不小的困难。二是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开发需要多部门的协调,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制作需要体育、计信中心和宣传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三是经费投入较大。一门体育课程信息资源的开发从资料准备、素材拍摄、后期编辑等需要投入很大人力和物力,需要学校专项经费的支持,这些都限制了广西区内高校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开发的积极性。

二、广西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共享路径

1、构建区域内校际体育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在广西同城高校聚集区建立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统一协调区域内体育场馆、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等体育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构建校际体育课程资源共享管理机构和网络共享平台。要实现高校之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必须建立管理机构,这一机构可以有各高校体育管理人员或者主管机关牵头建设,成立管理委员会,编制体育课程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具体的操作问题,共同建立共享方案并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结合各高校教学系统,建设共享体育课程信息网络平台,将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学分等课程信息显示到平台上,有助于校际学生选课和学分管理以及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2)建立校际之间选课和学分互认制度。校际之间应该建立共同选课平台和学分互认体系,实现体育课程跨校学习,将共同选课和学分互认两个因素有效结合。为推进这一制度应该加强教师信息、课程信息等要素的公开,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爱好和时间选课,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3)促进校际之间体育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打造精品课程。各个高校都有自己教学特点、课程特色和教学资源,校际之间可以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机遇,整合各校的师资、场地等优势资源建立精品课程,建立统一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推动体育场馆优化配置,促进高校之间体育设施相互开放和融通,最大限度利用体育资源,做到场地设施资源的共享。(4)建设校际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保证校际之间体育课程教学质量,需要建立校际教学质量督查委员会,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促进校际体育教学质量。可以构建“教学信息员-教师自查-教学督导组检查”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课程教学质量。2、建设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管理与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的,让体育课程信息资源成为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形式,这有助于体育课程资源跨地域共享。共享平台的建设可以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挥各高校体育师资、场馆、技术和特色优势,更好为实现体育课程资源平衡发展服务。同时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体育项目的技战术进步,网络学习成为体育学习的重要载体。广西区内建设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该结合实际,从以下方面入手:(1)建立管理机构,加强协调和配合。建立体育课程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参与高校组成。主要负责平台资源的管理、高校之间协调、制定共享协议等,规划共享平台发展规划和日常维护。加强对平台使用的培训,应该定期组织各高校进行平台使用培训,让教师掌握平台使用方法,促进在日常教师中的使用。(2)支持线上和线下互动学习。体育教学是信息相互交换和互动的过程,构建交互反馈功能模块,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平台在日常教学应用的可操作性。体育课程的含有很多技术动作的学习,仅仅依靠视频学习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平台进行教学,对技术要点进行重点学习,另一方面在课下学生可以将学习情况上传平台,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在课堂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对课程进行评价,对课堂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实现师生之间信息双向反馈。(3)加强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建设,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体育课程信息资源是平台建设的源泉,而广大教师是体育课程信息资源的创作者,应该通过激励政策促进教师积极参与体育课程信息建设。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专业课程和资源制作优秀课程资源,并将资源上传平台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或者货币奖励,每年对上传资源结合点击量和评价情况进行评比,对于优秀教师给与奖励。加强与其它网络平台的合作,实现平台资源的相互共享或有价购置,扩大平台资源的规模。3、加强区内体育教师培训和交流。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资源中最活跃的参与者,可以促进体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相互衔接,随着体育课程资源的发展,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同时丰富体育课程资源。一方面以体育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在广西区域内建立体育教师培训常态化,通过培训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理解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推广最新的教学方法,推进体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建立体育教师校际交流机制,促进各校体育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尤其是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之间的交流,促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体育课程资源共享相关研究正处于开始阶段,尤其是广西区域内研究还很少,本文仅仅对广西区内体育课程资源从宏观上进行分析,并提出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路径。体育课程资源共享是今后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广西区域内今后还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一是广西区域内详细体育课程资源的调查和分析,了解体育课程资源的具体分布和各城市之间差距。二是加强校际之间体育课程资源共享的相关机制和操作性研究,并着手开展实践研究,三是鼓励体育课程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展构建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龙正.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3)382-384.

[2]李春晓.体育课程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1)63-67.

[3]王婉珍、彭国强.常州高职园区校际体育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现状及共享分析[J].科技资讯,2016(25)46-47.

[4]王玉坤.呈贡大学城大学校际体育资源共享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生毕业论文,2013.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人文素质;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学校体育提出了要求。确定体育“全面育人”、“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追求体育教育的综合性。体育教育的综合性应该从人文理性和科学理性两个维度来理解才更为全面,然而我们通常所认知全面性更多是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出发,用量化的手段去衡量显性的教育成果。人文素养形成的过程和结果本身具有隐蔽性,其生成要素很难展现出可量化的特征,所以人文素养形成过程及其结果难以用量化的方式予以衡量。不能有效衡量,就无法客观评价,教育成果难以直观体现,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体育人文教育价值,导致高校对体育育人重视不够,潜力挖掘不足。其实质是偏离了体育教育的全面性。大学教育是专业细分的教育模式,学科细分是教育趋势,越是专业细分,学生专业思维和技术能力越强,同时学生的认知幅度也就越窄。就全面育人目标而言,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需求就越迫切。目前我国高校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载体十分有限。体育教育是人文素养教育为数不多的人抓手,体育课程作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其改革的意义就十分重要。

1体育教育理念分析

体育教育理念具体来讲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体育教育的目的和方向。课程设置是理念的实践环节,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培养目标落实的路径和方式。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积极快速的变革当中,体育教育理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吻合度较高。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强调体育教育对人本属性的回归,在此基础上突出健康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改善,最终实现高校体育育人的全面性。我国现代体育课程基本是以西方体育运动为主要形式,不可避免的附着了西方文化特征,如规则、严谨、公平、竞争、团队等理念。由于文化差异,我们更认同“和谐”、“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一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竞争,所以有不少人不完全认同西方现代体育的基本理念。现代体育最主要的特质是竞争,没有了竞争,“规则、严谨、公平、竞争、团队精神”等理念就失去了承载的依据。但是“竞争”不能完全等同于体育,它需要健康的身体附着才有生命力,身心健康且有文化修养的人才是体育育人价值的最终目的,体育人文理性的教育功能也集成于此。

2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高校关于体育教育研究基本着眼于体育本源性功能。学生文化素养、道德水平与学生体质状况的改善没有同步提升。在体育心理、人文素养和道德教育等外延价值的实践与研究还存在不足。随着体育人文教育内涵的挖掘,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价值逐渐被接受,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文化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终身体育教育吻合了文化素养教育持续性、自觉性、长期性的特征。所以人文体育教育能否真正促进人文素质的综合性,关键还在于学校教育能否教化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体育锻炼意志、锻炼习惯和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公共体育教育也必须进行以目的为导向的系统性改革。但就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来说,依然是线段式的改革,并未将“终身体育”串联到人文素养教育这个大系统中来。体育课程设置缺乏延续性,与教育目标不太吻合。没有突出高等教育“高”的特点,课程设置上基本还是简单重复中学阶段内容。

3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改革

3.1课程分析。要实现体育育人全面性的指导思想。需要对教育主体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紧紧围绕目标进行充分论证,不是一味的以兴趣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而是基于目标、学生特点、兴趣进行课程分析,结合“我喜欢,我运动”构建内生性体育课程体系。课程要有内在逻辑和有机联系,文化素养要素有层次的附着于体育课程中,尤其在兴趣为导向的体育课程设置上,要突出文化素养内容的自生性设计,使文化素养教育与体育技能的内生性协同发展。课程分析包括教学主体分析和主导分析。任何课程分析都有前提和假设,“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同步化,教育过程中二者充分互动。体育课程设置的前提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已知”,而不是“未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我运动,我快乐”的理想状态下收获快乐,增进体质、培养习惯,进而实现教育的延续性。但是运动技能最容易形成的中、小学阶段缺乏相应的技术教育,导致大学阶段体育运动技能不足,大学生对体育显现出来更多的是“未知”,所以催生了学生短视的利己机会主义行为。在现实情况下体育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教育行为与教育目标相背离。在认知缺位的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越发重要,通过课程设置把个体行为有机嵌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增加体育课程教育维度,提升体育教育效率。3.2体育课程设置。课程是理念实践的载体,体育课程在“以人为本”、“快乐体育”、“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导向下进行科学设置,采取以学生为本的选项课程模式,即学生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就选择什么体育课程。所以高校增设了健美操、跆拳道、轮滑、街舞、体育舞蹈、攀岩、高尔夫等时尚体育项目,迎合学生时髦追求,避重就轻等心理需求,课程设置休闲化倾向严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体育课程设置要回归理性,重点提炼对学生身体素质、文化素养等内涵价值,兼顾学生对该体育项目的兴趣。任何教育都是历练与感受交替反馈的过程,没有一味强调愉悦体验能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所以体育课程设置在传统体质锻炼的基础上开发人文素质教育内涵,打造成素质育人载体。人文素养教育课程设置要从人文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人”全面发展程度进行阶段性分析,需要哪些人文素质?素质教育内容与体育教育有哪些契合点?以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来实践素质教育?这些是课程设置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体育教育如何实现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承载是体育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从两者的构成维度上看,人文素养和体育素质都包含知、行合一的要素,育人目的具有一致性。3.3课内外一体化建设。体育教育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最重要的特征是体育运动技能附着在人体本身,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延展性,无论愿意与否,体育运动都超出体育课堂本身的范畴,所以高校体育课程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打通课内外壁垒障碍,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体育活动。首先,体育课程设计一体化。分析原有的体育课程运动形式、运动量、运动强度、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运动项目普及度、覆盖面等体育课程价值要素构成。对人文素养教育要素与体育课程要素结合形式、生成方式进行梳理。其次,课内外制度安排。对教学管理制度和课堂评价制度进行分析,课内外一体化课程设计会破坏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从服务课程改革的角度对原有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正,让制度形成强约束力,保障体育课程的有效延伸。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到体育课教学管理系统内。将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无缝连接,形成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第三,挖掘体育课程育人潜力。体育课程运动形式不同,人文素质教育切入的维度也不同,挖掘体育课程的外延功能,以多样性的体育运动组织形式为载体,将体育的团队合作,公平正义,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等外延价值嵌入到体育课程中,提升体育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价值。3.4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是体育课程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制度保证,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从受教育的角度看是教育活动的目的,高效的管理制度是目的与手段的完美结合。首先,评价体系要突破局限于体育课程的束缚,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评价,将体育课外活动纳入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来。其次,建立基于信息化评价模式,在体育运动APP、“运动世界校园”、“超级体育生”等校园体育运动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开发与体育育人全面性相适应体育课程管理软件。第三,将体育的外延功能软性指标纳入评价系统,更好的构建体育教育的人文素养教育平台。第四,注重生成性评价,将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将学生自身的进步纳入考核范畴。

4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关系研究,是以体育育人的全面性出发,从人文理性的角度思考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模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促进作用。分析体育课程本源功能和外延功能内在的联系,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促进体育教育课内外育人一体化。建立包括人文素养指标在内的体育教育一体化评价体系,完善体育教育育人的综合性。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长《“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Z].2012.

[2]张晋峰,王满福.西方“植入式”健康体育课程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7-90.

[3]王爱丹,董春晓.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与高校体育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50-55.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篇5

近年来,随着我省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校体育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学生主体地位逐步确立,体育课教学内容逐步优化,体育课程管理逐步规范,体育场馆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体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仍然是高校课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之一。不少高校在体育课程建设上重专业和学科、轻公共和基础;在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重课内、轻课外;教师队伍建设乏力,专职教师数量不足,外聘兼职教师过多。一些高校未按规定设置公共体育课程,课时不足,课程单一,教学内容单调,方法手段陈旧;体育资源不能满足公共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需要,以致影响学生身心素质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全省高校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

一、充分认识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生体质不仅关系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是每个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有效途径。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公共必修课之一的公共体育课,是每一个学生必须修学的课程。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塑造每个学生强健体魄、和谐心灵的需要。全省高校要本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促使每个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明确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中央7号、省委3号文件精神,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把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本校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和办学目标,以育人为根本,以体魄与人格并重的学校体育观为指导,加大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和评价体系,引导广大学生通过公共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浓郁校园氛围。

目标任务是:到2010年,全省每所高校都形成既能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又能赋予学生运动技能,既能增强学生体质又能培养学生自学自练习惯,有益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每所高校都达到《*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的合格要求,80%的本科、60%的专科院校达到优秀等级;全省在校大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要求,耐力、力量、柔韧、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设置课程、编修教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高校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其中,本科院校(含民办独立学院)总课时不少于144学时、专科院校不少于1*学时。要为高年级学生(含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学校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体育运动安全要求,体育课教学班额应在30人左右。要针对体育课程的实践性、户外性特点,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体育课专门用于提高身体素质练习的时间一般不少于30%。

四、不断深化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的主要和最为有效的途径。高校要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探索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必修课的同时,努力拓展体育选修课程开设的空间。体育教学中要强化分层次教学、特长教学和兴趣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用性和终身性。要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关系,确立多元培养目标,按需设计多种培养规格,建立多途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上课教师,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体育教材。有条件的学校要开发具有地方色彩、民族传统和时代特点的体育项目,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要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促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我厅将每两年组织一次全省高校优秀体育课展示活动。

五、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把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的专项训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纳入体育课程之中。高校体育部(院、系)要与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作用,创办多种形式的体育俱乐部,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活动要有目标、有制度、有组织、有记录,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在活跃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习惯与能力等方面的作用。高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集中展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成果。要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折不扣地开展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六、不断优化公共体育课程管理

加强公共体育课程管理,既是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效益的重要保证。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健全体育课堂教学、学生体育成绩评定、课外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教育教学档案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发挥最大效益的使用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立各类教学文件、教师和学生考核资料等档案,确保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管理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七、加快提高公共体育课教师队伍水平

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是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省属高校要根据开设体育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的实际需要,按不高于300:1的在校生师比重新核定体育教师编制,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外聘教师不得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10%,新聘体育教师原则上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要适应形势变化需要,引进高水平教练员、裁判员到高校任教。要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和培训在岗体育教师,努力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要建立有效机制,促使体育教师提高科研水平、积极投身课改。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发挥体育的育人作用。高校对体育教师的课时津贴、业务进修、职称评定、评先评优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同工同酬。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组织、指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都是体育教师的工作内容,应合理计算工作量。

八、切实保障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

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公共体育课程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高校要根据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基本需求安排经费并纳入年度预算。要加大投入,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科学配置体育资源,力争到2010年,每所高校都达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基本要求。要充分挖掘体育资源,大力提高现有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运动需求;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应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

九、强化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考核检查

开展要求全面、重点突出、程序简化的考核检查工作,是推进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杠杆。高校要成立由校领导、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学生代表组成的公共体育课程考核组织,依据《*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定期对本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考核检查。我厅将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特点,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建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考核制度,每年对申报优秀等级的高校进行考核。原则上考核为优秀等级的高校,才能申报省级体育精品课程和*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遵义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应用转型

遵义师范学院作为百年传承发展的地方院校,已为本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经过遵师人的不懈努力,学校教育从2001年开始逐渐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发展。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引进培养师资队伍,构建学科发展团队,加强学校课程教学建设,创建发展新校区,使整个学校的教学环境发生了质的飞跃。学校课程教学由单一的专科教育向本、专科教育发展综合迈进。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提出了“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本科体育课程教学发展模式,通过学生的运动参与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遵义师范学院应用转型的发展,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现有大学体育构架内,实现体育课程教学应用转型发展,成为遵师体育人思考探索的问题。

1.遵义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发展历程

遵义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由最初的传统体育课程教学,逐步发展成为以校本教材为主题的课程教学,因地制宜地结合学校特色开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推进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学校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使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更加丰富多元,基本满足不同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发展的需要。遵义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经历三个阶段的建设发展,即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形成阶段、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建设发展阶段、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应用转型阶段。1.1遵义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形成构建阶段。遵义师范学院经历了从专科到本科的发展历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由专科课程设置,逐步向本科课程设置转化,其内容有篮球、排球、体操、田径、武术、健美操等运动项目。随着学校本科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快了学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组织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尝试。打破原来的班级授课制,根据学生姓别差异进行男女分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生理特征学生体育学习发展的需要。1.2遵义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建设发展阶段。按照遵义师范学院“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本科办学理念,从2006年开始,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性探索,提出了“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教学发展模式。修订了新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实行大学一年级进行普修,大学二年级进行选项,大学三年级进行修学分的大学课程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秉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重在健康”的课程教学发展理念,以“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作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发展根本,以教师人格魅力,实现对学生生理、心理、运动、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促进。充分挖掘课程教学内容资源,满足学生不同个体体育学习能力发展的需求。1.3遵义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应用转型阶段。遵义师范学院在教育部的总体规划下,学校对2015级学生进行应用转型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桥头兵。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了新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重在强化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应用,由课内教学向课外辅导练习拓展。将原来的36学时改为课内教学16学时,课外实践教学16学时,即(16+16)体育课程教学运作模式,突出了体育课程的课外实践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延伸。大学体育课程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到教育部规定的15项以上,其项目内容根据不同的学期、年级、学生对象形成递增式发展。项目内容有篮球、排球、足球、定向运动、健美操、体育舞蹈、排舞、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瑜伽、散打、健身气功、围棋、武术段位制拳类、器械类和太极拳类等。

2.教育部关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总体要求

教育是国之大策,民族复兴之根本。为了更好的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人才,国家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保障性文件,并于2014年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践行的相关工作。要求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并实施,并提出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工作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保证每一位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同工同酬。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中阐明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大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是学校教学改革、优先落实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纲要》要求“大学本科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不少于144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其他年级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成绩计入学生学分”、“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由此可见,《纲要》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与解读,它是保证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校应用转型发展中体育教学工作具体实施的理论依据。

3.遵义师范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应用转型发展探讨

3.1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遵义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学校决策部门经过大量的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它校成果,系统研究形成的课内教学16学时与课外实践16学时相结合的体育应用转型教育发展模式,对2015级学生开始进行实施。经过2年的教学与实践,在课程内容设置、学时分配、课堂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教学训练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课程教学经验。对整个课程教学模式的贯彻实施,课外实践环境没有落实到位,没有达到学校提出的应用转型发展要求。大学生体育课程教学,课内学习是基础,是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和自我竞技能力培养的推进平台,为学生良好的品德意识、智力开发、审美思维、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帮助,而课外体育实践是课内教学发展的拓展深化,需要教师的组织与监督,在《纲要》中就明确要求,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周不少于三次。3.2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模式建设。遵义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应用转型发展,需要继续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重在健康”的教学理念,在构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过程中,强化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应用。课程教学以大学一、二年级开设选项课、三年级开设选修课为课程教学建设发展模式。加强推进篮球、排球、足球、定向运动、健美操、体育舞蹈、排舞、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瑜伽、散打、健身气功、围棋、武术段位制拳类、器械类和太极拳类等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落实、创新与发展。按照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建设要求,加强课内体育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和竞技水平;以课外实践教学为拓展,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学生运动健身习惯的养成建立发展平台。学校体育应用转型发展,要以应用型人才、职业服务为发展目标,建立多元的大学体育课程应用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体育文化活动、训练及竞赛,打造校园体育精品课程,有效促进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应用转型发展。3.3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设。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就是以学生身体锻炼为服务平台,教师采用有效合理的教育方法、运动手段,满足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养成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沉淀体育文化科学健身知识,满足学生体育学习能力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能力。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既是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还有对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评价,三者相互联系,互为促进,互为发展。对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评价,重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组织管理与实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对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应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前沿知识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重在体育知识能力、品德行为的考察评价,通过考察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竞技能力、品德素养等进行综合评判,它包括课堂表现、课外实践、教学考核、《标准》测试等诸个方面。3.4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离不开科学研究,它是一个学校体育工作腾飞的翅膀。遵义师范学院大学体育应用转型发展,需要科学的研究,谋划体育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训练和竞技比赛。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前沿科学知识理论应用到体育教学、活动及竞技比赛中,传统的经验及思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体育发展的社会需求,建立体育科学研究队伍势在必行。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应用研究队伍的建设,从课程设置、微课开发、精品课程打造、运动训练、竞技比赛方面进行建设,以“教学—训练—高水平运动队—科学研究”为一体化发展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应用与回归研究,多渠道多视角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体育应用转型也要为地方体育经济建设服务,加强学校体育学科团队与地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开发,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红色文化、户外健身运动的研究、开发,引领时代特色,促进地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推进地方体育经济、体育旅游、体育文化品牌的建设,并形成校园体育文化资源,丰富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何德超,李华禄.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成效与对策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11(6):122-125.

[2]范维.贵州省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分析[J].体育世界,2014,(2):13-15.

[3]王波.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J].搏击(体育论坛),2015,7(6):20-21,24.

[4]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N].教体艺[2014]4号,2014(6).

[5]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N].教体艺[2014]5号,2014(7).

[6]刘礼国,马雪.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地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5,33(2):142-145.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篇7

特殊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特殊教育的思想,但是课程没有分类,谈不上有体育课程,更谈不上有体育课程标准,而这种思想正是体育课程和体育课程标准的萌芽。在我国古代尧舜禹时期,《尚书•禹典》就记载了残疾人开始参与部落文化教育活动的现象。在周代,残疾人的教育已不是一种盲目的实践,而是开始形成了最初的特殊教育思想萌芽,进而影响到儒家“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思想。近代以来,外国传教士威廉•穆恩(WilliamMoon)于1874年在北京创立的瞽叟通文馆在中国特殊教育史上堪称是划时代的事件,自此,具有近代范式的中国特殊教育学校得以出现。由于种种原因旧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极其缓慢,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经济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残疾人的教育与劳动得到人民政府的关怀,人民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和规范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兴办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都有专门的关于特殊教育的立法条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1994年,国务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行政法规,它标志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0年,原国家教委出版了包括体育课程在内全日制智力落后学校七门课程的课程大纲(征求意见稿);2007-02-02我国颁布实施了《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该方案具体分为《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启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3类学校都设计有《体育与健康》课程;此外,也有康复类课程,低年级(1~2年级)开设综合康复,中年级(3~4年级)开设《定向行走》,高年级(5~6年级)开设社会适应。时至今日,随着体育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原有体育课程大纲已经退出,但这些方案依然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中,课程标准的变迁反映了我们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认知程度。

2建构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意义

2.1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指导依据和标杆

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依据和标准,需要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方面为课程的实施给出清晰界定和明确指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是特殊儿童,体育课程更多承担的是康复、治疗功效,该课程性质到底该如何界定?课程标准的制订该遵循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贯彻什么样的基本理念?同时,特殊儿童又分为残疾儿童、问题儿童和超常儿童,每一类特殊儿童在体育课程中该如何指导?需要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程度?体育课程该如何实施?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能用普通学校的课程标准来代替和指导。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可以为该类学校体育课程进行清晰而准确的定位,可以针对特殊儿童身心特点制定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从而为特殊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实施提供纲领性指导。

2.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是我国教育公平、民主化的标志

教育公平、民主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教育公平、民主一方面是指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过程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儿童有接受适宜体育教育的权利,目前用普通的体育课程标准来指导他们的体育教育,虽然他们享受到了体育教育,但却是与他们发展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的,因此也是不民主的体现。唯有构建出与他们身心特点、技能以及体能相适应的体育课程标准,他们的体育教育过程才能是公平的、民主的。

2.3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是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管理、评估的标尺

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实施是有目标、有要求的,课程实施效果如何?我们需要有合适的标尺来衡量。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本质是满足特殊需要学生身体的矫治、康复和发展的体育。特殊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是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完以后所要达到的发展状态,这些状态是用量化指标来展开的,是设计课程、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的重要标准。有了这些标准,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工作者就有了目标,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进行考核、管理、评估时,就有了可操作的标尺,能够有据可依。

3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构建设想

3.1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具备的特点

3.1.1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具有针对性

特殊儿童在身体、心智等方面与普通学生有一定的区别,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等特点。在设计特殊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时:首先要紧扣特殊儿童的普遍特征和规律,针对他们肌体的发育情况和体质的强弱情况来制定课标有关内容;其次,特殊教育群体涉及残疾儿童、问题儿童和超常儿童3大类,每一类特殊儿童在身体形态、身心特征、运动基础方面又有别于其他类别的特殊儿童,对应类别的体育课程在发展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评估方法方面必须完全贴合该类学生特点和需求。所以,针对性强应该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非常显著的特征之一。

3.1.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具有整体性

和普通学校相比较而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服务教育对象分类繁多、特征各异。首先,特殊儿童包括了残疾儿童、问题儿童和超常儿童3大类,其次,每一类特殊儿童又分为更细致的类别。例如:残疾学生包括了肢体障碍、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类型学生;问题学生则包括了情绪问题学生、行为问题学生和自闭症学生;超常学生又有资赋优异学生和专长学生等。在公平、民主的教育理念下,每一个特殊儿童都应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因此,体育课程标准在设计时就要尽可能考虑、包容、关注到每一类特殊儿童,照顾到所有特殊儿童,使所有特殊儿童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3.1.3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具有时限性

与健全学生身心发展相比较,特殊教育学校抓紧特殊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特殊儿童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他们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能力的潜在可能已经受到了限制,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并抓住特殊儿童发展的敏感期,促进特殊儿童获得可期待的发展,无疑会对特殊儿童未来的生活和社会适应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基于体育课程实施的基础之上以促进特殊儿童处于敏感期中潜在的能力获得尽可能的发展,把握特殊儿童发展的敏感期,紧抓特殊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时效性,提升特殊儿童发展的最佳效果。例如:脑部神经系统损伤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在2.5~4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体育课程康复智力发展的效果越来越差,超过17岁则智力康复的可能性会随之大大下降。在设计制定体育课程标准时,要充分考虑每一类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发展需求以及每一个学习领域(维度)的最佳发展时期,根据最佳发展时期来制定适宜的水平发展目标和具体教育内容。

3.1.4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具有系统性

特殊教育体育课程标准的系统性有两重解读。第一,从课程理论角度来讲,课程包含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要素,规范、完整的课程标准应涉及课程的每一个要素,应包含课程对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基本维度。特殊教育体育课程标准首先要清晰、全面、准确的界定出课程性质和对象;然后要针对各类特殊学生制定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是制定课程标准的前提;其次,课程内容是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经验体系,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课程实施是课程的具体执行过程,即具体的教学行为;课程评价是特殊学校体育课程实施后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度。特殊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本身是课程对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因素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具有系统性的特点,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都会导致课程标准不完整,无法发挥预期的作用和功效。第二,从课程的运作过程来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该是一个由体育课程方案设计标准、学科课程标准、活动课程标准、教材设计与编写标准、课程实施标准、课程质量管理标准、课程标准的评价标准构成的课程标准体系。

3.2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建构的建议

3.2.1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要以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程度为前提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尚不均衡,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的学生以残疾儿童为主,包括视力障碍儿童、听力障碍儿童、语言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病弱和发育迟缓儿童、自闭症儿童等,针对残疾学生的教育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和理论,师资、内容和方法较为完善;而针对于问题学生和超常学生的教育经验和理论还比较少,教育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我们要充分考虑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这种不均衡性,要根据特殊教育发展的程度、切合实际的制定、设计特殊教育体育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发展类型不同程度的儿童,要有不同的体育课程标准来引导,为制定个别化体育课程方案提供依据。

3.2.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设立适应、矫正和发展3个维度的标准

适应性体育标准是在对传统体育活动修改的基础上,能够使残疾人有机会成功、自信地参与体育程度的指标描述。对于特殊儿童而言,首先是非限制性,多样性的,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了各类游戏、运动和律动,其目的在于使特殊儿童通过运动参与,改善其与环境、与人的融合度,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实施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堂,而是要通过学校、社区和家庭共同完成。矫正体育标准也称之为治疗性体育教育标准,主要涉及身体姿态功能性缺陷和身体机能缺陷的康复的指标描述。在身体残疾的学生中,为了弥补身体的功能性缺陷,诸如扁平足、X型腿、O形腿需要采取的专门方式和基于矫正需要的锻炼标准,对于情绪异常和行为异常的问题学生,则需制定出疏导情绪和引导行为的体育标准。发展性体育标准是通过动力性体育训练计划提高特殊儿童能力的体育,使之达到一定的水平或是接近正常学生的水平标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安排,因材施教。它在整体教育价值观取向下,关注特殊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精神文化的平衡,遵循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和需要,结合了医学、康复、运动、健康和体育的理念、目的在于培养特殊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

3.2.3建议分阶段、阶梯式的制定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

从普通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修订来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必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经历调研、论证、制定、实施、修订等多个阶段,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资源和发展现状来看,每一个阶段都会很艰辛。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采用分阶段、阶梯式的思路来制定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先从一类残疾学生体育领域入手,逐渐向问题学生和超常学生延伸;先制定发展性体育课程标准,然后逐渐扩展到矫正性体育标准和适应性体育标准。每一类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都要经过规范、严格的程序和阶段,从而保证课程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

4结语

特殊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是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完成以后所要达到的发展状态和表达指标,是评价课程设计的依据,它影响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也决定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坚持不懈地探讨我国特殊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是未来学校体育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轶喆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甄志平,毛振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结构与嬗变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1-9.

[2]林姝君.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3]盛永进.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研制刍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5(7):76-79.

[4]柯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研究:一种基于问题的比较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5]何玉海,王传金.论课程标准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12):89-98.

[6]王妮妮.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系的建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7]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8]赵斌,马小卫,陈万东.中国特殊教育的嬗变:从特殊教育到特殊教育与康复[J].绥化学院学报,2016,36(1):1-4.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转向

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战略使命ꎬ同时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教育评价作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指挥棒”对义务教育发展质量具有引领作用ꎮ体育课程评价作为学校体育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ꎬ是检验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抓手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ꎬ“应围绕核心素养ꎬ紧扣学业质量ꎬ结合具体教学内容ꎬ评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1]为新时期体育课程评价明确了主攻方向ꎮ中国式现代化义务教育体育课程评价是为落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ꎬ结合义务教育的性质及体育课程的定位ꎬ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聚焦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ꎬ且通过构建内容多维、方法多样、主体多元等课程评价体系ꎬ夯实了学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ꎮ于素梅[2]认为ꎬ体育课程评价是重点也是难点ꎬ不仅“评价什么”需要深入研究确定ꎬ而且“如何评价”更是操作难题ꎮ没有课程评价体系ꎬ就难以衡量课程理论建设的水平和质量ꎬ也难以有效地实施体育课程ꎮ目前ꎬ我国体育课程评价制度建设取得了诸多成绩ꎬ初步形成了涵盖各学段、各层次和各种类型的教育评价机制ꎬ但是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尚不完善ꎬ其与新时代高质量体育教育体系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较为突出ꎮ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期ꎬ如何发挥体育课程评价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指挥棒”效应和“方向盘”作用ꎬ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ꎬ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ꎮ

1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的时代意义

1.1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创新

体育课程评价改革是全面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ꎬ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创新内容ꎬ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ꎬ开创了义务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新局面2021年«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指出“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加快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3]我国学校体育领域不断贯彻落实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ꎬ积极探索、建立及完善“国家体育课程—地方体育课程—学校体育课程”三级评价管理体系ꎬ加速破除体育教育领域“五唯”顽瘴痼疾ꎬ为深化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创新开拓新境界也就是说ꎬ教育部门对体育课程标准开发、执行、落实进行统筹指导和监督管理ꎻ学校管理部门及体育教师有责任客观反映国家或地方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及问题ꎬ致力于完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资源开发利用、课程评价赋权等可见ꎬ强化体育课程评价成为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4]例如: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ꎬ体育课程在数量层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ꎬ为推进新时期义务教育发展创造了条件ꎻ而课程改革将推进学校体育课程在质量层面实现跨越式发展ꎬ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基础

1.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ꎬ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是贯彻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ꎬ也是实现体育学科育人、课程育人和教材育人的基础内容目前ꎬ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较为重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等德育功能例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以核心素养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统摄整体ꎬ倡导以体育品德发展要求为基准ꎬ健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ꎬ合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正如所强调的“人无德不立ꎬ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ꎬ其中ꎬ“立德”与“树人”两者休戚相关ꎬ共同组成体育课程评价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ꎬ以德育人成为体育课程评价制定及实施的核心依据ꎻ“树人”需要依据体育学科特色有效组织体育课程与教学活动“树人”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成效评价的重要形式ꎻ而“德体兼修”则充分解释了体育课程评价中的“立德”导向和“育人”特征之间的内在逻辑ꎬ不仅映射出体育课程评价的核心依据ꎬ而且体现了学生品德教育和体育健康促进之间的有效衔接

1.3培养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ꎬ“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既是检验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ꎬ也是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从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ꎬ肯定了体育在学校“五育并举ꎬ全面育人”格局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关于体育课程育人功能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育体”“育美”“育德”“育智”等多维内容ꎬ其中“育体”指向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ꎬ“育美”指向青少年人文素养发展ꎬ“育德”指向青少年道德品质培育ꎬ“育智”指向青少年心智发展能力因此ꎬ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的重点在全面育人ꎬ着重考核体育课程教学在全面育人格局中的发展成效及功能价值ꎬ系统展示体育在青少年道德素养培育、智力水平提升、身心健康促进、审美结构优化、劳动能力养成等方面的独特功能ꎬ为全面发展优质人才的培育提供了有效检验手段现阶段ꎬ各地区不断调整体育、美育等评价方式及实施过程ꎬ例如:北京市中小学生运动负荷监测与评价项目ꎬ通过过程性的数据监测和精准计算ꎬ强化“监测-评估-反馈-干预-提升”闭环实施效果ꎻ上海市改革艺术素养评价机制ꎬ将艺术实践活动纳入初中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等[5]ꎬ以不断提升课程育人基本效果可见ꎬ各级各类体育教育评价标准体系正加快完善ꎬ推动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中发挥出高质量的育人功效

2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的发展转向

2.1制度政策由行政主导转向立体保障

制度政策是推进中小学体育课程评价有序实施的基础抓手ꎬ也是全面落实学校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回溯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制度政策的发展历程ꎬ大多围绕着时间轴和关键性历史事件ꎬ依据社会转型期或体育课程改革的代际特征深化落实[6]体育课程评价制度创设初期ꎬ由于我国现代化体育课程基础薄弱、体育教育督导体制机制缺失ꎬ该阶段主要借鉴移植苏联模式ꎬ即由国家推行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指导体育课程教学任务ꎬ从而保证体育课程资源供给、督导评价的客观性1979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ꎬ标志着中小学体育教育逐渐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之后ꎬ为了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ꎬ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ꎬ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育评估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1世纪以来ꎬ我国教育行政权力逐渐下放ꎬ中小学体育课程评价制度政策也由“行政主导”转向“立体保障”(表1)[7]ꎬ即由传统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转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这一改革与实践是学校体育教育、体育课程制度走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步骤[8]随着现代化课程管理制度重心逐渐下沉ꎬ近年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相继公布学校体育(工作)发展年度报告ꎬ以青岛市崂山区2021年度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为例ꎬ其评估内容包括学校体育经费保障、体育课时教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和联赛开展、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配备、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学校体育等级评估等级等ꎬ体现了中小学体育课程评价制度逐渐完善、保障内容逐渐丰富由上述政策文本可知ꎬ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的政策驱动性、针对性逐渐增强ꎬ使得体育课程评价无论在法规政策、规范条例、管理制度等的正式制度层面ꎬ亦或是在教育文化、评价理念、育人标准等非正式制度层面ꎬ均向多维立体保障的方向发展

2.2评价目标由体质健康转向全面育人

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体育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ꎬ其对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评价实施等具有导向作用ꎬ也是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实施依据新中国成立初期ꎬ我国依据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健康是人类基本权利”的发展要求ꎬ树立了“强身健体”的育人目标1950年ꎬ教育部颁发«中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ꎬ明确了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此后ꎬ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拓展ꎬ1956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新中国第1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ꎬ规定了学生基本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目标及其考核标准ꎬ为中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与实施奠定了基础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初审稿供实验用)»中体育课程评价目标也由“以技术、技能为主”转向“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ꎬ标志着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评价系统逐步完善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ꎬ学校体育开启了全面育人的新阶段21世纪以来ꎬ“体育课程标准”取代“体育教学大纲”ꎬ并提出了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评价思想ꎬ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9]中小学体育课程评价内容等也日臻完善ꎬ以切实适应新世纪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诉求[10]新时期全面育人教育理念导向下ꎬ义务教育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不断完善ꎬ初步形成了“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3个层次ꎬ其中领域目标是根据体育课程目标进行划分的ꎬ而水平目标则是根据领域目标制定的ꎬ体育课程目标是进一步确定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基础整体来看ꎬ无论是国家宏观政策文件的出台ꎬ还是体育课程目标的修订与实施ꎬ其核心要义均是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质量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3评价主体由教师主导转向多元协同

评价主体主要用于探讨由“谁”来评价的问题ꎬ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助推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现代化的重要力量[11]如果说体育课程评价的起点在国家、实施重心在学校ꎬ教师就成为其实践操作的关键环节传统的义务教育体育课程评价是以教师为核心ꎬ依据学生体育课程知识学习、技能掌握情况等进行调节反馈随着义务教育改革创新ꎬ课程评价主体逐渐多元化2020年ꎬ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教育评价的“五大主体”ꎬ即党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学生、家长ꎬ这也是体育课程评价的重要推动力量[12]与此同时ꎬ2022年版课程标准背景也倡导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主体ꎬ由教师主导转向多维协同ꎬ既要包括体育教师从外部对学生进行评价ꎬ还要涵盖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ꎬ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ꎬ因此体育课程评价包括体育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图1)[13]由图1可知ꎬ首先ꎬ学生主体的确定对体育课程评价的深化、落实具有重要作用ꎬ学生群体自评或互评是依据体育课程目标及实施要求ꎬ进行全方位的审视以及纠正ꎬ对激发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动力具有促进作用其次ꎬ教师评价可以深层次了解中小学体育课程落实状况ꎬ为提高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教师参与体育课程评价主要根据课程内容以及技能等级进行分类、分段评价ꎬ如每学年主要分为上、下两个学期进行考核ꎬ等级评价一般采用好、较好、一般等形式ꎬ也可以结合学生特长、突出成绩、明显进步等情况写出激励性评语最后ꎬ家长、社区以及其他主体参与的体育课程评价过程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诉求对体育课程落实状况、实施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ꎬ能够增加体育课程评价的全面性

2.4评价标准由阶段测评转向综合深化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产物是课程开发建设、课程操作实施、课程评价与管理的准绳[14]体育课程评价标准规定了整个课程运作的过程与规则ꎬ可以供学校和教育机构遵守与反复使用(如2022年版课程标准)ꎬ以确保体育课程教学秩序及实施效果21世纪以来ꎬ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标准不断改版升级ꎬ汪晓赞等[15]将体育课程标准变迁历程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提升期3个阶段ꎬ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在此过程逐渐综合深化(表2)2022年版课程标准提出体育课程评价应该依据学业质量ꎬ对所反映的核心素养水平及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状况进行判断和评估[16]ꎬ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ꎬ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目标参照评价标准、常模参照评价标准两种形式目标参照标准是把单个学生成绩与教学目标进行对比ꎬ判断学生成绩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以篮球投篮技术评价标准为例ꎬ徒手模仿投篮动作、原地持球对墙投篮、投篮完整练习3个阶段均有具体相应的技术标准ꎬ通过目标参照标准能判断学生投篮技术状况ꎬ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篮球技能状况ꎬ还可以及时向学生反馈常模参照标准用于衡量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程度、鉴别学生横向能力水平ꎬ适用于评定技能技巧类运动项目的完成质量及难度ꎬ以此反映个人能力水平的差别

3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评价的实施困境

3.1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尚未健全全面育人时效欠佳

体育课程评价是检验不同学段、不同水平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完善程度决定着体育教育质量的优劣ꎬ影响着义务教育阶段育人成效的发挥纵观我国体育课程评价建设与实施效果状况ꎬ仍存在诸多问题于个体而言ꎬ学生健康问题依旧突出例如: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信息显示ꎬ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评判也语焉不详ꎬ诸多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有名无实并被束之高阁ꎬ其本质是源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质量无所评判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均衡、不充分ꎬ这对新一轮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17]于教师而言ꎬ我国体育教师任务重、责任大、地位低等现象普遍存在由于部分学校缺少专职体育教师编制ꎬ再加上在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体育教师身兼数职的现象层出不穷ꎬ各项事务的纷扰下体育课程教学形式及评价实施等存在滞后性于学校而言ꎬ新课改实施20年来ꎬ体育课程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ꎬ但由于课程体系的制度惯性及评价体系固化ꎬ学校实施过程仍具有较强依赖性究其根源ꎬ我国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尚未健全ꎬ体育课程评价目标的统领方向与学段设置衔接性不足ꎬ体育课程评价方式和反馈机制缺乏循序渐进性等ꎬ阻碍了体育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功能发挥ꎬ导致出现学校体育全面育人时效欠佳等问题[18]

3.2体育课程评价尺度标准异化ꎬ教育质量发展不均体育课程评价标准是衡量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水准的主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ꎬ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历经数次变革ꎬ体育课程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然而ꎬ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在演变过程中仍存在尺度异化、固化设置、教条实施等ꎬ以及不同学段、不同课堂的评价标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ꎬ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质量[19]有效发挥“以体育人、以评促改”的功效ꎬ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已刻不容缓研究显示ꎬ体育课程评价标准设置、实践操作等偏差ꎬ如尺度标准老套、评价方式缺陷、体育教师理解偏差等ꎬ是导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育质量发展不均的主要问题2022年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ꎬ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ꎬ因此体育课程评价主要用于检验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20]目前诸多省市体育课程评价标准设置主要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中选取ꎬ却无法使用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评价例如:可量化的运动能力评价标准异化ꎬ现有评价标准主要用于检验学生运动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ꎬ缺少体能、技能以及心智等综合能力[21]此外ꎬ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在实践过程中ꎬ由于体育教师自身认知偏差ꎬ未能深入理解2022年版课程标准“知识、能力、行为、健康”的本质ꎬ容易引起“为课改而课改”“教会、勤练、常赛”不贯通等现象[22]ꎬ且造成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体育课”等问题[23]

3.3体育课程评价方法工具缺失ꎬ评价方式操作冗余

体育课程评价方法是为达到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我国体育课程评价方法主要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种形式ꎬ其中终结性评价主要以体育测试成绩作为基本评价尺度ꎬ这是我国体育考试普遍采用的评价方式ꎻ而过程性评价是将学生的日常体育表现(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和最终体育测试成绩相结合的评价形式但目前我国体育课程评价以硬性的指标为主ꎬ多采用结果性考核方法ꎬ即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形式ꎬ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技能、技术等课程内容进行考核评价[24]ꎬ却缺少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健康习惯培养、运动技能提升以及课业完成率等软性指标以及对其进行过程性考察例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中考体育测试在我国已有20多年ꎬ但在评价方法操作层面仍然以“跑得有多快、跳得有多高、有多么强壮”作为主要形式ꎬ且缺少阶段性、数字化体育课程评价测量工具ꎬ使得体育课程评价方法工具缺失、评价方式操作冗余[25]此外ꎬ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缺失系统性ꎬ尚未形成周期性、衔接化的评价机制相关数据显示ꎬ我国中考体育督促的初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上升5.1%ꎬ而疏远体育考试较久的大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上升0.2%[26]ꎬ此类评价方法对于不同学段体质健康促进、后续课程评价方式调整等作用微乎其微ꎬ不利于整体性推进体育课程高质量发展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篇9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学生的健康意识及在中小学积累的冰雪项目的运动技能是其产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关键,对冰雪项目的认识不够是部分学生不喜欢、甚至是畏惧冰雪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体育教师对开设冰雪体育课持肯定态度;高校冬季体育场地、器材条件制约了冰雪体育教学的开展。提出应弘扬冬季体育运动文化,加强冬季体育课程建设,冰雪项目与非冰雪项目课程同时开设,加大冬季体育课程资金的投入等措施改善普通高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提高冬季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课客观上对全民健身和大学体育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到: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从而使当前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内容日益丰富,学生们对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不但能增强体魄、提高御寒能力和预防疾病,还有利于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品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学生在冬季应该重视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与冬季体育运动有关的健身娱乐活动。针对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冬季体育项目开展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中的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15所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5人、体育教师75人、不同专业的在修体育选项课大学生1500人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调研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广泛阅读、收集、整理相关的国内外有关研究论文、报告,重点研究了冬季体育课程建设和学校体育的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遵循社会调查方法的问卷设计基本原则和标准化要求,设计了体育教学管理者、体育教师和学生3种问卷,并请11位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专家对问卷可行性的认可率是90.9%。于2006年12月对东北三省15所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者、体育教师、大学生分别发放问卷15份、75份、1500份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5份、66份、1052份,回收率分别为100%、88%和70%。

1.2.3访问调查法

对东北三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主管部门、省高教处和相关部门的专家、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并到教学场地对学生、教师进一步进行深入访谈,全面了解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程情况。

1.2.4观察法

对全部被调查的各高校冬季体育课进行现场观摩,了解教学场地、设施条件及教师的业务能力等基本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对冬季体育课的认识

2.1.1学生对冬季体育课程的选项情况

东北三省高校冬季体育课程(大约11月20日~次年1月10日期间,以下同)的开设分为3种情况:冰雪项目课程、冰雪项目与非冰雪项目课程兼有、非冰雪项目课程。其中,冰雪体育课程的选项中学生选择率列第1位的是滑雪(33.9%),其它选项依次为速度滑冰(21.4%)、雪地足球(17.9%)等;学生选择非冰雪项目列第1位的为游泳占21.6%,其它选项依次为篮球(19.6%)、健美操(15.5%)等。

2.1.2学生选择非冰雪项目课程的动机

从调查结果看,共有465名学生愿意接受非冰雪体育课程,其主要动机是害怕寒冷、占67.5%;列第2位的是专项爱好,占62.6%;列第3位的是使身体更健康。在寒冷的气温下进行体育锻炼具有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预防感冒等益处。可见,大学生对冰雪体育项目认识不够,是部分学生不喜欢、甚至是畏惧冰雪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

2.1.3学生选择冰雪体育项目课程的动机

在调查中共有587名学生愿意接受冰雪体育项目课程,其主要动机是使身体更健康、专项爱好和发挥自身体育能力(表1)。可见,学生的健康意识及在中小学积累的冰雪项目的运动技能是其产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关键。大学生们对冬季性体育课的热爱主要来自于雪上项目,因为处于青少年时代的大学生竞争意识强,乐于参与竞争和接受各种挑战是他们的主要特点。具有刺激性强、竞争性激烈的高山滑雪、雪地足球和冰球运动等冬季体育项目很受大学生的喜爱,这些项目都能使大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到愉悦,能够满足其体验成功、体现自身价值的欲望。

2.1.4学生对冰雪体育课程上课收费的认识

如果学校没有冬季性体育课程的场地设施,到校外上滑雪室内滑冰课的学生能够接受收费(30~80元/天,约7天)的占26.1%,不能接受收费的占67.7%,无所谓的占6.2%。可见,虽然现今经济收入提高了,家庭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学生对体育学习收费的问题多数人持反对态度。各高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还需加强冬季性体育课程的宣传、引导,为创建冬季体育文化的良好氛围、提升冬季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多做工作。

2.1.5学生对开设冰雪体育课程的建议

学生对“多开几个冰雪项目的体育课,使我们有更多的选择”的选择率为62.9%;“场地设施再好一些”的选择率为52.6%。可见,一些被调查学校存在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调、硬件设施不完善等现象。实地调查中,也有个别高等院校开设多门的冬季性体育选项、选修课程,已经朝着体育课程的个性化方向迈进了一步。但多数学校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客观条件的限制,课的开设形式、内容等还远远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

2.2体育教师对开设冰雪体育课程的认识

2.2.1对冰雪体育课程的看法

在回收的教师有效问卷中,没有一位体育教师选择不应该开设冰雪体育课程。认为应该开设冰雪体育课程的占66.7%;选择东北三省属严寒地区,冬季时间较长的占41.7%;选择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的占50.O%;选择冰雪体育课程是东北地区的特色课的占66.7%;选择冰雪体育课程与非冰雪体育课程同时开设的占33.3%;选择响应“三自”教学方针,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的占65.3%,选择可缓解室内、外教学场地的紧张状况的占75.6%。可见,大多数体育教师对开设冰雪体育课持肯定态度。

2.2.2对制约冰雪体育教学因素的认识

体育教师认为是制约冰雪体育教学开展的因素(表2)。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各高校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得到了不断改善,基本能够满足体育教学。但走访中了解到,许多高校考虑到季节性问题,认为浪费过大、利用率低,便对其资金的投人大打折扣,甚至不开设冰雪体育课程。

2.3冬季体育课程开展及设施现状

2.3.1开设冬季体育课程情况

在被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3所辽宁省的高校、1所吉林省高校没有开设冰雪体育课程,主要原因是其冬季气温相对黑龙江省略高一些,很难形成一定时间段的积冰、积雪。很多南方学生几乎是第一次见到冰雪,对他们来说,大学4年在北方学习,没有参与过冰雪运动是一种遗憾。冬季体育课的开展,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锻炼了身体,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2.3.2冰雪体育课程教学设施

目前被调查的15所高校中,在校生2万人以上的有11所。其中有6所学校只开滑冰课,如果大一、大二两个年级上课,那么冬季冰上课每周约5000人上课,平均每天约1000人。问卷调研得出冰场平均面积为6535rrf。到其中的4所院校现场观察,平均每次课的人数就在350人左右,冰场上的个人活动空间平均约为18.8m,很难保证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安全。没有一所学校有自己的滑雪场,上滑雪课仅是集中几天时间到校外滑雪场进行教学,雪地足球是在夏季足球场地进行教学等。

2.3.3提高冰雪体育课程教学质量采取的主要措施

采用“强化教学的阶段性与连贯性,将教学班划分为初级、中级或高级分班进行教学”占13.3%,分出的级别可随着体育技能的提高而改变,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向上的精神;“实行俱乐部制”占25.O%;“教师岗前培训,考核上岗,不合格教师不参加冰雪体育教学”占75.O%,这样能由更优秀的教师为学生上课,使教学效果更趋理想。

三、改善普通高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措施的讨论

3.1弘扬冬季体育运动文化

学生对体育在健身、娱乐、审美以及在心理素质、道德、智力培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认识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体育行为J。各高校对冬季体育的文化宣传、引导不够是部分学生不喜欢冰雪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电视台、地方报社等新闻媒体应加强对“冬季体育运动”进行多方位的报道,高校体育部门及大学生体协应有目的的组织一些冬季性体育活动、比赛等,使冬季体育运动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让社会各界和大学生家长对“冬季体育运动”有更多的了解和认同;使冬季体育项目走进大学体育课堂带来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使东北地方特色体育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

3.2加强冬季体育课程建设

大学生多数喜爱冰雪体育课程,学生选滑雪课的占33.9%、选速度滑冰课的占21.4%,这些项目都能使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到愉悦,能够满足成功、体现自身价值的欲望。只有强调和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目的,才能很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目前应完善针对高等院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多样性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以使冬季性体育课程的开发、发展有更坚实的理论依据,可操作性更强;以利于推动东北地区普通高等院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3.3采取适当的措施,满足部分大学生参与冬季体育教学的欲望

制约体育消费的因素表现在体育运动的观念和消费的观念上。虽然现在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家庭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学生对体育学习收费的问题多数人持反对态度。为了使更多大学生能享受到冰雪所带来的乐趣,对于学校资金难以承担的某些需要收费的冬季公共体育课程,在选课时需提前告知收费标准,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由学生自愿选择。这样既满足了部分大学生的要求,同时也减少了负面影响。

3.4冰雪项目与非冰雪项目的冬季公共体育课程同时开设

体育教师认为在冰雪体育教学较难开展的因素列第1位的是场地、器材,占60.6%;列第2位的是气温寒冷,占33.3%。可见,一个学校的冬季体育硬件设施紧张是致使冬季体育课程内容单调的主要问题。如果冬季体育课同时开设冰雪项目与非冰雪项目课程,这样既缓解了场地设施不足的压力,也使部分不愿参加冬季性体育项目的学生有其他的选择,减少了被动体育人群。

3.5加大冬季体育课程资金的投入

黑龙江省冬季体育课程开展得较好,其中的哈尔滨市以冰雪为龙头打出了鲜明的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该市所有的高校都开展了冬季性体育课程,“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搞得也很热烈。如果没有大量资金的投入,是很难获得如此效果的。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地获得学校领导的认可、支持,才能有望增加对冬季体育课程的资金投入,改善冬季教学设施条件,使冬季体育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3.6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冬季体育项目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育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被调查的体育教师对开设冰雪体育课程持肯定态度,这必将对该课程的开发、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对冬季体育项目课程的认可,必将其开发、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显示,体育教师没有选择“不应该开设冰雪体育课程”这一项,可见,教师们不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也深知冰雪课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东北三省部分院校在冰雪课程教师的安排上还存在着“全员上冰雪”现象,没有加强教师冰雪体育项目的教学培训,没有实行考核上岗,这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现在大学生兴趣广泛、喜欢新奇刺激及高校公共体育学科教学需求多样性的特点,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广博的横向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才能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体育教师。公务员之家: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篇10

品牌建设是所有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加强品牌建设,其作用力既是相对企业整体素质提升而言,也源于员工个人素质在岗位上集中显现出的水平尺度所推动。企业有了文明的品牌,文明创建工作才能有实际成效可言,特别是文明创建工作中的窗口服务行业,树品牌已不仅是企业形象的需要,而且是美好文化价值、优秀管理结果以及与用户间建立信任的认可和评价,是现场现场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这正是我们文明创建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按照文明创建的要求,窗口服务行业的宗旨是: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其文明创建的主要内容是:“紧紧围绕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以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推行优质规范服务,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窗口服务行业的品牌,与文明创建的内涵相互相成。良好的、有知名度的服务窗口是旗帜,招示的是城市人的精神风貌,是城市体现的文明水平,其在顾客和用户中的正面形象,既是亮光,也是品位,还是美感。品牌既是企业展示良好形象的亮点,更是用户寄予高度期望的聚焦点。当然,还要认识到,象所有职业岗位一样。在提升和追求品质的过程中,不能缺少营造和推力,从精神和文化角度而言,这就是一项建设性的工程,也是我们文明行业建设工作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如果将其与文明创建融为一体,那么,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行业的品质形象就成为了互为作用和内外合力的品牌托举。文明创建不能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抽象概念,企业品牌在注入文明创建活动内涵时,也需要品质标准来认定和解读,甚至成为一种具体形象的标志,因此,对于服务窗口而言,品牌建设不一定是产品服务的包装打造,更多的内容就在于服务本身的品质追求和行业的风范引领。

由是,非常需要强调,文明创建工作中,加强文明品牌建设,固然要有企业在经营中长期辛勤耕耘奠定的基础,要有管理者主动积极的人力物力投入,但在一段时间内,还需要组织者有意识地重点培养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扶植,尤其是令其在文明创建中发挥旗帜标杆作用,还需在管理、营造和创建中有所侧重:

首先是要讲质量选择。在品牌选择上要有良莠观念,也就是培养扶植中,对其要讲究长期累积的基础管理质量,品牌组成的人员素质质量,能长期获得好评的用户信任质量。在这三种质量的基础上,确立高质量的标准,实施高质量的管理,进行高质量的考核,从而求得高质量的评价。

二是抓服务。服务是品牌的支撑,是行业文明的延伸部分,也就是说我们的服务也是商品的部分内容。有品牌的服务可以根据行业特点推出有特色的服务举措。如:电力公交的热心、亲情,供水管道维修的快速及时,煤气上门服务的诚信和周到等,这都是群众特别需要而我们怎么样做好也无止境的服务内容,这些窗口服务的文明品牌树立,优质和一流是基础,在努力建设过程中,还应根据岗位的不同,相对应地推出管理套路,使高质量的服务制度化,经常化,变成岗位习以为常的工作习惯。在抓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已有的、或是要推出的服务品牌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岗位的规章要求上要严,在人员的挑选上要有素质要求,并可按获得荣誉的级别不同给予一定的待遇;另一方面要注重挖掘有特色个性的服务内容,通过一切为了用户的多种服务创新和内容的更新,使服务品牌人性化,服务选择多样化,服务管理精细化。如:按照文明行业窗口服务岗位性质的特点,适时推出“点将”服务、用户联系卡服务、预约服务、套餐服务、满意百分百点评服务等,这些深化服务内容、延伸服务方式的形式行为,深含岗位的人文个性特点和服务的企业文化内涵,实际就是服务创新,是品牌服务的翻新和知名度的打造,只有这些形式的创新不断推出,才有品牌的刷新,才能做到“让我们的服务与用户的内心期望赛跑”。

三是要抓形象宣传。文明创建中,需要有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可点数,还要有服务品牌、有良好的形象可展示,一个城市和一个企业的光荣是由英雄托举的。行业形象是品牌表现出的个性特征,是文明创建实际成果的展现。做得好是过程,体现出文明形象的共有认知感是结果。抓形象要有内在的成绩作铺垫,但还要有外在的平台进行推介,这就是宣传的作用。光做不说要树立好形象事倍功半,甚至一半的成效也难获得。因之,要在宣传的方式上、手段上、平台选择上多加思考。上下形成合力,集中全力作推介,让文明品牌能更好更快地走进平常百姓的心里,走向城市的街头,成为名片和旗帜,令用户印象深刻,耳能熟详。在宣传中还要认识到,昨天的知名度也不等于明天还能让人感受深刻。就象一些品牌商品,要在实质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要时刻广而告之,要时刻能让人满足不断增强的期望值。同时,窗口服务品牌可以找出个性、找出文化特点,不断地推陈出新。没有宣传就没有旗帜的展示,就没有知名度可言。四是要抓品牌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品牌的内涵,是产品和服务的融合体。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实际就是文化价值的一种诠释。抓品牌的文化价值,就是要在品牌的建设中注重发挥其对企业整体形象提升的推动作用,注重其对一种行业规范所具有的引导意义,注重其行业品质的形象代言作用体现。当文明品牌作为有口皆碑的形象展现,其价值蕴含的就是自豪、自信、自励的内在力量,这是制度的卡、管、压怎么样使力也难以体现的作为。文明创建工作要付出的努力是全方位的,大家都在全力以赴,要体现出亮点,需要在加强文明品牌建设上下功夫,若如此实行,我们工作中要追求的事半功倍方可有轨可循。每一个城市在文明创建工作都期待在交警岗亭、供电服务、供水110抢修、供气公交等一系列公用窗口服务部门,都有叫得响、信得过、经得起考验的巨大影响服务品牌。

本文作者:徐纲工作单位:长沙引水及水质环境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篇

1高校品牌的定义

品牌作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已不仅仅局限于某种商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的范畴不断扩大,诸如城市品牌、区域品牌还有本研究要提到的高校品牌.高校品牌是指某一大学的性质、历史、名称、声誉以及承诺的无形总和,同时也是目标受众对这一高校产生的清晰、明确的印象以及美好的联想[1].品牌是某一高校区别于其他对手的有力标识,更是这一高校个性化的表现.高校品牌的核心在于它的独特性、创新性以及他的个性化.高校品牌也包括为教育者提供何种形式的及何种质量的教育服务,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何种形式的人才.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办学形式出现了日益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在大学教育由精英化转变成大众化的今天,一所高校是否有其高质量、独特的品牌文化将决定其是否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2以打造高校品牌为基础进行体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分析

2.1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所高校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同、家长的赞誉、学生的认可,要想吸引更多的优质学生和高素质的师资力量以及更多的资金支持,必须建立其独特的品牌.简单的说,在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谁拥有了高质量的品牌,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能够唤起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关注.因此,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置的过程中也应响应品牌塑造的号召.体育课程具有品牌效应,将会有力提升高校的办学优势.

2.2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图1近五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对比通过图1可以看出,近五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不断上升,由2008年时的599万人上升到2012年的685万人,但是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国策,报名人数却在不断减少,五年之间减少了100多万人.高等教育供给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市场化现象日益加剧,高等教育的竞争状况更加剧烈.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体质、为社会提供合格接班人的重任,是高校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课程.

2.3提高高校学生能力的需要

2011年颁布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一到两项健身项目,作为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但是,我国各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还是沿用重体育技能的学习,轻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现象.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工作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上述体育课程设置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只有紧跟高校品牌建设的步伐,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基础,根据高校自身的体育文化、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情况,合理设置体育课程,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其文化课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2.4体育课程文化身份的需要

体育作为不断升腾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发展水平已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标志.高校体育课程是我国全民体育的典范,也是高校整个课程体系的的一面旗帜,更是高校品牌文化身份的标志.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身份、社会功能和意义,但是其基本的文化身份和充当的社会角色始终没有大的变化,那就是我国全民健身体育文化身份的符号.这种身份并没有被高校品牌化建设所替代,反而更加强化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管理的文化身份和象征符号.

3基于高校品牌建设的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组成系统研究

高校品牌建设是由多个子因素构成的,如各个学科就是整个高校品牌的子因素,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将高校中的体育课程设置看做是高校品牌的一个子品牌,我们把它叫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虽然是一个子品牌,但也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系统,我们将这个系统称之为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组成系统,如图2所示.

3.1品牌要素

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要素是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框架和评价体育课程品牌状况的基础依据,它的作用体现在:可以定量评价一个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状况,并预测其发展走向与趋势,为相应的宏观调控决策提供依据;可以跟踪测评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战略实施进程,监测各构成子系统的发展潜力、发展持久性及发展协调性,通过指标的反馈揭示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建设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为保证城市发展目标顺利实施和完成提供依据.

3.2品牌利益

加强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建设,有助于提高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吸引学生自主的掌握一到两项基本技能,为其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个高校品牌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引起社会的赞誉并吸引到更多的社会赞助资金.勿庸置疑,随着高校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以高校品牌为基础塑造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将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3品牌识别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识别可分成三个层次(如图2所示),即为品牌精髓、核心识别和扩展识别.其中的核心识别是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识别中最重要的部分,集中体现着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价值理念和战略思想,并能突出与其他高校课程设置的差异.核心识别可以沿用到教师、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中,体育锻炼健身中,甚至是学生毕业离校后的日常生活当中.另外,对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识别的建立及其阐述,要能够支持其他学科的课程设置子品牌,以达成社会认知的一致性,增加品牌识别的可信度.

3.4品牌塑造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品牌塑造是其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涉及了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的方方面面,其核心内涵是品牌定位、品牌决策以及品牌传播与沟通.首先是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品牌定位.没有精髓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就如没有生命的课程内容,要想找到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精髓,就必须先进行准确鲜明的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定位,也就是确定其区别于其他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品牌特色和个性.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定位就是为其在众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选择一个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科学的定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一要找准个性,这样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才会有一定的形象和灵魂;二要看清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排除体育课程与教师、学生之间的障碍.独特鲜明的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定位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其次是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品牌决策.与企业或产品品牌一样,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也存在一系列决策问题,主副品牌决策是其决策的重要内容.即体育课程首先需要有一个统领性的主品牌.主品牌是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总体品牌形象的表现,标榜体育教学在所有利益相关者及影响者之中的独特价值;同时,体育课程设置管理也需要副品牌或子品牌.副品牌旨在树立体育课程在不同细分下的独特价值,比如自主互助合作教学副品牌、体育俱乐部学习副品牌等主副品牌各自需要不同的创建和发展策略.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主副品牌的合理整合,使其相得益彰,为树立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品牌形象锦上添花.总之,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决策是对体育课程无形资产的战略管理模式.正确的品牌决策,可极大地增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体育课程品牌资产.最后,是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品牌的传播与沟通,这一方面涉及到了广告、公共关系等多种形式的推广手段,同时也可以设置个性化的口号、歌曲,举办有特色的体育赛事及体育文化节日,同时选择合适的媒体并处理好与媒体渠道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重要,在处理好双方关系的基础上,优化各种媒体,形成独特的媒体组合策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宣传报道,加强对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3.5品牌危险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的塑造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是缺乏市场的细分化,并未根据教师自身专业特点、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的需求考虑课程内容的设置.出现了体育教学的内容过于传统化、大众化,难以让学生接受的现象.另外,还有一种品牌雷同的现象,往往是一个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的某方面搞得有了名气,就会迅速掀起全国各地取经的热潮.在取经的过程中并未考虑到自身的可行性,如果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定位距离它的目标市场过远而无法实现时,该品牌只是一块招牌而已,它对体育教学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4以高校品牌建设为基础进行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策略分析

4.1打造特色体育项目,提炼高校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

促进体育学科的持续发展随着各个学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发与试行,传统的跑跳投等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体育课程在设置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全民体育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提炼特色性的、学生喜爱的并适合其发展的项目,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如可根据女生的需求设置瑜伽、健美操、舞蹈等课程;根据当地的体育文化氛围设置具有民间传统特色的项目,如花样跳大绳课、抖空竹课、民间传统武术课;在西部地区可以开始摔跤课、骑马课;可根据气候的不同设置与其相适应的课程,如在春天可以设置放风筝课,让学生亲自动手扎制风筝,并进行风筝放飞比赛,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可以愉悦身心.总之,在体育项目设置管理的过程中,要打破全国统一教材的分类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设置适合自身学校发展的体育课程,形成独特的品牌特色.

4.2打造教师品牌,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虽然当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之间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能力,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体育教师的作用仍然重要.因此,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帮助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设置相适宜的体育课程,适当提高体育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尤其是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和政策鼓励,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消除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并为体育教师的成长打好平台,尽量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使其在理论及专业知识以及育人方面不断的提高.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教师团队,为提高体育课程设置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4.3建立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多元评价系统,体现体育课程的文化身份

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主要采取的是定量评价的形式,通过时间、速度、距离、个数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达到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进步.在以品牌化进行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形势下,必须改革那种传统的评价形式,采用相对性的评价策略,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态度、进步的幅度、以及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状况和学习起点的不同形成多元化的体育课程评价系统,消除部分学生的学习顾虑,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将体育文化的积极方面有效的运用到体育课程评价过程中去.

5结论

(1)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要与高校品牌建设相协调,在高校品牌的基础上设置独特的体育教学内容,形成独特的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与其他课程相联系,共同构建一个可行的课程设置价值理念和战略思想.(2)以打造高校品牌为基础进行体育课程设置是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提高高校学生素质的需要、体育课程文化身份的需要.(3)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系统包括:品牌要素、品牌利益、品牌识别、品牌塑造和品牌危险五大方面.(4)以高校品牌建设为基础进行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策略包括:打造特色体育项目,提炼高校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促进体育学科的持续发展;打造教师品牌,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建立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多元评价系统,体现体育课程的文化身份.

本文作者:武培工作单位:枣庄学院

第三篇

内生性源于挖掘学校内在优势资源并使其得到标志性发展,成为学校品牌的符号

学校教育品牌的形成应基于学校自身优势资源。只有在自身优势基础上生长的教育品牌才有基础和生命力。教育品牌的内生性机制是指要充分挖掘学校自身优势,并使其得到提炼、提升和发展,逐步使其优势成为教育品牌的符号和标志。如有的学校挖掘其育人目标的优势,逐步形成其教育品牌标志符号,像“我能行”教育;有的学校发挥其教育教学过程的特色优势,逐步使其教育教学过程特色成为教育品牌的标志,如“快乐教育”。翠微小学是在充分挖掘其校名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翠•微教育”的品牌,使学校校名深刻内涵成为其教育品牌的标志符号。学校巧妙地将“翠微”一词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教育目标有机结合,形成了“明德至翠,笃行于微”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品牌目标。“翠”有翡翠之意,是“美玉”之极品。“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翠”追求的是高远的教育理想,清澈的教育境界。“明德至翠”寓意学校办学目标是“师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努力进行人格提升,使之达到完美的境界”。“明德至翠”代表至真、至善、至美的道德和理想境界。“微”追求的是细致的教育风格,精进的现实改善。“笃行”源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及“学以致用“”积少成多”和“防微杜渐”的中国哲学思想,反映了注重实践和体验,倡导创新的精神。“笃行于微”寓意学校教育关注基础和细节,践行所学,勇于实践和探究,注重体验,勤于动手,长于创造,“知行合一”的办学行为和育人目标。“笃行于微”是“翠•微教育”实践的方法论和价值追求。“翠•微教育”品牌通过对普通的学校名字的内涵优势的挖掘,形成了“明德至翠,笃行于微”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使校名成为学校教育品牌的鲜明符号标志。这是学校教育品牌内生性发展的典型案例。

内生性发展需要建立师生民主参与的学校品牌建设机制

学校教育品牌内生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民主参与。学校品牌的建设与发展不能只是学校校长和管理者的工作,更不能只依靠外部专家或专业机构的力量,而应是学校全体教师,甚至是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过程。这样形成的学校教育品牌才有群众认知基础,才有生命力和持续发展力。翠微小学“翠•微教育”品牌的形成就经历了这样的民主过程。首先,学校品牌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学校组织干部和教师共同挖掘学校历史,学习研究现代教育理念,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历史梳理、精确提炼和系统构建后,于2010年初确立了“明德至翠,笃行于微”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校品牌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宣传与研讨,逐步使其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师生认同的教育思想和品牌内涵。如学校每年举办明德笃行《身边的故事》征文活动,使教师日常生活的典型记录逐步提升为学校品牌的行为规范,使“博爱、责任、公平、精进”逐步成为翠微教育品牌的教师发展目标和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年评选“翠微十大杰出教师”,用教师榜样诠释翠微教育品牌。此外,学校每年通过自我申报、自我宣讲、师生投票的程序评选学生“翠微之星”,逐步使翠微的学生“明德”目标———“爱心、责任、尊重、诚信、勇敢、勤奋”融入培养目标之中,形成翠微教育的学生品德标志。在学校教育品牌逐步明晰后,内生性的民主参与机制还会对品牌内涵的持续发展产生作用。翠微小学在确定了翠微教育品牌后,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提出“翠”彰显的是“绿的生态“”玉的品质”的品牌内涵。绿色生态意味着每一位师生员工、每一个团队都能够彰显自己的价值,都能够自由交往、自由呼吸;每一个生态元素(人、物、环境)都自由、奔放,并与其他元素自然融合,圆润通透,充满生机和活力,达到质量、境界和品位上的“玉的品质”。学校还进一步提出“微”彰显的是“微的细腻”“润的内涵”,细微中蕴藏一种关爱,温和中蕴藏一种力量,点滴之中透露着深刻与周到,温润之中透露着生长和希望,是一种“微风潜入夜”的无声润化。“翠•微教育”在民主参与中又有了新的发展,使社会要求的科学的“理”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真挚的“情”融合,实现人本、精细的高位发展。翠微小学通过不断的挖掘教育品牌内涵逐步完善了对教育品牌本质和品质的教育追求。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学校品牌内生性为学校发展带来的持续动力。

内生性保障学校教育品牌有效落实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