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1:16:55

体育舞蹈论文

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篇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与科技的飞速进步,21世纪的教育也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大学毕业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从容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1]。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有较高的个人素养,还需要在专业技能上有较为深层次的发展,才能够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体育舞蹈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引进我国随后被列入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科系的必修课程[2]。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阜阳师范学院体教专业体育舞蹈专项选修课程现状为研究对象。抽样调查了2009级、2010级、2011级的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共164人,其中男生86人,女生78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通过查阅学校图书馆相关书籍、文献,在电子资源库中搜索各种学术论文,各种体育院校期刊等,约20多篇文献。

2.2.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72份,有效问卷164份,问份卷有效率为82%。

2.2.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对所回收的164份有效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得出本篇论文所用的有效数据。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选择体育舞蹈作为专项,主要是从未来就业和个人兴趣考虑

表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选择体育舞蹈专项的原因(N=164)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体育舞蹈专项主要是以未来就业和个人兴趣为主。首先从就业的角度来说,舞蹈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舞蹈不仅仅能够在学校扎根,更是作为一种潮流,在社会上流行起来[3]。未来的体育教师要具备多种专项技能,体育舞蹈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新颖的专业,与其他专项的体育老师相比,体育舞蹈专项的老师有着很大的优势。本科四年中,作为一名未来体育教师,必须要掌握基本的教学能力,而舞蹈专项的学生,在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的前提下,舞蹈作为一项可以提升自己就业能力的技能,在未来的就业选择上是有很大的优势。舞蹈所具有的功能,使它能够在被许多人所接受。通过学习舞蹈可以塑造良好的体形,调节压力,提高对艺术欣赏的能力,培养高雅的气质[1]。作为个人兴趣,舞蹈也是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的。现在的大学生,不仅是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素养。舞蹈不仅能够提高舞蹈、音乐的素养,对舞蹈所包含的文化也能够有所接触,是对自己综合能力整体的提高。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受同学、家人影响选择体育舞蹈专项的同学也有一部分。受同学影响,主要是自己在选择专项是盲目跟从,缺乏主见,对专项的了解程度不高,也有可能进行其他专项的可能。受家庭影响,主要是家庭中有从事舞蹈教育或表演的,对选择专项时的倾向性就较大。还有一小部分选择体育舞蹈专项的其他原因,主要是没有其他专项可以选择或是被调剂到体育舞蹈专项。

3.2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发展现状,专业课老师的授课能力较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得到较大的发展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课程设置满意的比例占到了59%,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体育舞蹈专项课程中了包含了广义的体育舞蹈和狭义的体育舞蹈在内的众多课程,包括:大众健美操、民族舞,东北秧歌,竞技健美操、街舞、拉丁、现代舞。学院开设了较多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新颖,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提高专业水平。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比例占到了41%,分析原因,主要也是由于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较多,虽然学生可以学习多种舞蹈,由于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对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很难达到“一专多长”。这在今后的工作中,是不占优势的,老师授课能力,专业水平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很满意。老师的专业水平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阜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综合型的师范类院校,其体育学院主要有体育教育、体育表演、民族传统体育三个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所拥有的人数最多,而体育舞蹈专项是一个热门专项。为了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适当的增加了专业教师的人数。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专业教师的人数也是有限的,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学院为了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出更多的专项技能,所以对体育舞蹈专项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增加了一些课程。这样虽然使得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掌握了较多的技能,但同时也存在“只会不专”的现象。学生对每种舞蹈都有一定的了解,但专业功底都不深,不扎实,在加上学生自身的不努力,这样对与以后的就业也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教学场地,设备完善,教学环境优越,但部分场地开放时间较短,甚至在课余时间不对学生开放,主要是因为是室内场馆,需要专人的维护,所以在课余时间很难对学生开放。

4建议

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篇2

一、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问题

1.学生认知

受教者对体育舞蹈的认知意为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受教者对于这一科目的认识及参与动机等,代表了受教者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2]。对课程认知程度的高低影响着受教者的学习态度,较高的认识度能够使课程教授更有目的性,同时能够避免受教者选课及学习行为的盲目发生。对于大部分高校学生而言,体育舞蹈仍旧属于新兴科目,对此课程理解程度浅,甚至有理解偏差现象。受传统性别观念影响,部分受教者并不能很好地接受男女配合的学习方式,腼腆、畏难等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制约了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场地器材等硬件教学设施

体育舞蹈作为新兴的高雅体育运动对硬件设施要求偏高,体育舞蹈教学要求有宽阔的活动场地,滑动的舞蹈动作要求有光滑的地面,对基本功的练习要求有镜子及扶把,配乐要求有音箱设备,如若配有投影仪器则能为受教者练习优秀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规范动作和优美舞姿提供帮助,利用直观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体育舞蹈的艺术感染力。而如若场地、器材等硬件教学设施不足,则将严重影响体育舞蹈的教学效果。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偏重将资金投向传统体育教学项目,导致了体育舞蹈教学由于场地、器材不足等硬件设施问题而无法发挥应有的教学成效。

3.教学内容

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由体育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求而来,包括了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及有关实践技能等内容,具有广泛、科学和系统性[3]。整体而言,尽管体育舞蹈在我国高校教育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其发展时间依旧较短。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促进着体育舞蹈的丰富和更新,而现实状况表明,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育教学内容存在选择偏差及定位不合理等状况。举例而言,据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缺乏理论知识内容,且课时偏短,使得学生对于有关体育舞蹈分类、特点、作用及有关竞赛方式、规则等都未能有充分明确的把握,而偏短的课时也使学生未能充分掌握实践技术动作。概括而言,当下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育内容过于注重外在表现,忽视了终身性培养作用的发挥。

二、相关对策及分析

1.重视教师队伍培养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高校学生人数有了大幅度增加,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满足受教者学习需求开展了体育舞蹈课程。然而受条件限制,大多数高校选择采用现有资源进行教学,课程教师未能获得专项学习训练的机会。因此,地方文体部门及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联合举办培训班,将新的专业知识和有关技能传授给高校体育舞蹈教师,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不同高校之间通过联合组织进行体育舞蹈友谊比赛的形式相互学习沟通。高校领导也应加强对体育舞蹈教师培训的重视,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并加大对已有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

2.规范安排教学内容

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为高校体育舞蹈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挑战,高校体育舞蹈需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实现不断更新,在确保科学性的同时加强系统性以满足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践技术内容比重比例偏大,因此,高校应根据受教者实际情况对技术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安排。在受教者基础、能力差别较大的情况下着重培养其风格、气质,在受教者有一定基础之后逐渐提升内容难度,循序渐进。同时适当加大对理论知识的教授,使课程内容整体更为系统规范并不乏延展性。

3.提升体育舞蹈的教学地位

相对体育舞蹈而言,其他传统类型的体育项目在大学校内教育获重视程度更高,传统类型体育项目的相关比赛更多,也为学校提供了更多扩大影响力和获得荣誉的机会。正是出于这一原因,高校领导对传统体育项目给予了较多关注和投入,高校师生自然对传统、旧有体育项目参与意识更加浓厚。作为新类型体育项目,在校内及校际之间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舞蹈竞赛,并适当加强对这一新类型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逐渐吸引高校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能够从侧面激发受教者对于体育舞蹈的参与兴趣,增强其体育舞蹈的学习意向,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创造其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优势地位。

4.利用校内场地设施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愈高,对其进行的教学评估标准也就愈加严格,其中包含了受教者体育锻炼场地评估检测,这一举措推动加强了高校对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包括田径场、体育馆等在内的大批体育硬件设施得到新建或完善。体育舞蹈的教育应充分利用现有校内硬件体育设施进行教学,并利用其积极开展有关舞蹈交流活动。通过健身、交友的双重作用,从生理和心理双方面实现对高校学生的锻炼,扩大体育舞蹈在高校中的影响力,使其能够真正在广大受教群体中普及开来。

5.进行合理有效的考核及评价

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合理有效的考核及评价并不意味着单纯地对受教者的技术动作进行考核与评分。为避免片面和刻板,对高校体育舞蹈受教者的考核与评价应建立在个体实际素质的基础上,并结合其课程进行过程中的态度、表现综合评定。例如,在接受体育舞蹈教育之前身体协调力、表现力较差的学生通过对这一课程的学习获得了多方面的鲜明进步,而教师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应持有积极鼓励态度,淡化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色彩,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结束语

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舞蹈获得了极大进步,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体育舞蹈教师所掌握的专业性知识与技能依旧不够完善;高校学生对体育舞蹈认识浅薄且可能存在偏差;科目教学内容规范性不足,需要进一步增强其科学、逻辑和系统性;体育舞蹈的硬件教学设施尚不完备,上述类似问题亟须得到重视和逐步解决。高校体育舞蹈的繁荣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决定其必须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因此,高校需要采取培训、交流等多种有效措施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根据教学大纲及本校学生实际状况制定安排有关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硬件教学条件,积极开展校内、校际间的体育舞蹈交流活动,逐渐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利用多种科学、高效措施保证高效体育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是高等教育创新进步的应有之义。

作者:李文作单位:河北体育学院

第二篇

体育舞蹈不仅具有舞蹈的基本功能,同时也具有娱乐、社交、健身功能,因此自开课以来一直备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开设体育舞蹈课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同时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待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舞蹈的技术技能、基础理论知识后,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个性,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使其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一、开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体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课程,体育教学在现代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尤其是体育舞蹈课程凭借其独特的健身价值、美学价值而备受大学生的欢迎,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体育舞蹈具有一定的交际功能,使学生可以在交际的同时培养默契感,从而更好地配合完成舞蹈动作。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纳入体育舞蹈课程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相互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范围。

(二)有助于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长时间以来很容易产生压抑、害怕、失落等负面情绪,若没有及时疏导,则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而在体育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音乐,缓解心理压力。若学生感到抑郁,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欢快的舞曲音乐,比如恰恰、桑巴等,这样有利于刺激人的神经中枢,提高人的兴奋性。若学生处于一种焦虑、亢奋的状态,则可以选择一些优雅曲风的音乐练习,比如伦巴音乐,这样可以安抚亢奋、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

(三)有利于学生发现美、传播美、创造美、欣赏美

体育舞蹈的动作可以为观赏者带来很多美的享受。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及训练后,学生不单单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切实体验到这种美,也可以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精心编排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进而创造更多展现美的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将这种美传播给他人,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体育舞蹈基础参差不齐

学生的体育舞蹈基础有很大差异,音乐功底上的差异也很大。但体育舞蹈在动作协调性、音乐节奏感等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难度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与学习基础牢固的同学进行切磋交流,更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相对滞后

当前高校体育舞蹈的教材有很多版本,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在广度以及深度上的侧重点都有很大差异,并没有达到统一、规范的要求。有的高校选用的是旧版本教材,加之在体育舞蹈教学设施上并不完善,所以无法完全适应新兴体育项目的实际需求。而且,目前很多高校体育舞蹈教师仍然采用的是过于老套的教学组织形式:首先讲解专业理论知识,然后向学生亲身示范,最后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单一、呆板,缺乏创新性、灵活性,很多学生会感觉体育舞蹈学习枯燥、乏味,不久便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低下。

(三)教学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手段比较单一

考核评价是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在评价学生体育舞蹈成绩的过程中,常常是将卷面理论成绩、平时出勤、现场表现等作为评价因素,而将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指标。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育舞蹈评价标准并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注重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创造力表现以及学习进步情况等,使很多天生乐感较差、身体协调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喜悦感以及成就感,自然会逐渐失去体育舞蹈的学习兴趣。

(四)缺乏良好的体育舞蹈氛围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体育舞蹈氛围是当前高校体育舞蹈课程中最为缺乏的,学生学习体育舞蹈主要是在课堂上,很少会有相关的团体或者机构会在课余时间主动组织、开展关于体育舞蹈的相关活动,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体育舞蹈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并不能及时得到巩固。而且缺乏体育舞蹈氛围,会使很多学生无法真正深入地了解、认识体育舞蹈的实质,仍然只能从普通交际舞的层面上认识、学习体育舞蹈。

三、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的体育舞蹈基础训练

针对大学生体育舞蹈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教师应该不断加强体育舞蹈基础训练,尤其是对那些音乐基本功较差的学生,应该注意加强指导,从基本舞步、形体训练、音乐欣赏等体艺基础开始练习,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基础体育舞蹈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悉心指导、纠正学生的基本动作,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提高体育舞蹈教学效果。

(二)加强理论课教学

教师平时应该注意加强理论课教学,向学生讲述体育舞蹈的起源,回顾国内外一些经典的体育舞蹈大赛,同时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舞蹈对于人的健康成长及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在体育舞蹈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系统化教学,不仅应该注重体育舞蹈理论课教学,而且还要注重和本学科具有紧密联系的学科理论知识,如服装设计、体育文化、大学音乐、美学鉴赏等等,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适当加入芭蕾形体训练课内容

进行体育舞蹈训练主要是为了将人体美充分展示出来,因为虽然旋转姿势、组合动作、单一动作等对于人身体的伸展性、柔韧性要求都很高,但这些舒展的优美动作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只有具有一定的形体基础才可以达到体育舞蹈的实际要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舞蹈表现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芭蕾形体训练的相关内容,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肢体协调能力。

(四)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在学生欣赏体育舞蹈短片的过程中,教师在旁边加以适当的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欣赏、认识体育舞蹈的基本艺术特点,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舞蹈舞步。如果舞步比较复杂,可以将多媒体播放速度适当减慢,以慢镜头使学生尽可能抓住舞步的每一个要点,明确每一步分解动作。学生在学习新动作时,基本上刚开始都是简单模仿,到后面时应该分段进行巩固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利用摄像机全程拍摄下来后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就可以使学生对比分析自己做的动作和正确技术动作之间的差异,使学生快速找出自己出错的地方,最后由教师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纠正,这样便于学生快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五)创新教学方法

1.讲解法及示范法

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先采用示范法,然后再采用讲解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科学。教师首次进行准确示范后,学生会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动作印象,会初步认识体育舞蹈的角度、音乐节奏、风格特点以及转体速度等等,然后此时再进行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吸收这些实践性的动作,进一步从感性方面了解体育舞蹈风格,特别是针对舞蹈节奏、转体、衔接技巧等环节。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尽量直观形象、简练清晰,示范时应该注意不同侧面的侧重点。

2.领带法

向学生展示体育舞蹈动作以及套路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一起做体育舞蹈的动作,这对于体育舞蹈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带领学生进行动作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配合讲解一些动作细节以及复杂动作,指导学生掌握体育舞蹈的要领,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体育舞蹈动作概念,然后再让学生不断练习,熟练掌握动作技巧。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分解法、完整法、启发诱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六)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考核一般包括术科考试以及理论考试两部分,其中术科考试的占比比较大,而且一个学期只进行一次考试,这样并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此应该丰富体育舞蹈教学的考核评价方式。比如,教师可以每个月组织一次考试,将几个月考试的平均值作为学生的学期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学生平时也会注意学习,那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在最后的考试中也可以将平时的水平正常地发挥出来。此外,可以采用论文答辩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论述对于体育舞蹈有什么认识以及学习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操。

体育舞蹈具有多种育人功能,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应该深入剖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全面提高体育舞蹈教学水平。

作者:陈利峰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第三篇

体育舞蹈热辣活泼,是集健与美于一身的国际性舞蹈[1],深受学生的喜爱,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在体育选项课中开设了体育舞蹈科目。但由于体育舞蹈舞种多、舞技复杂,高校一学期的体育课实际大都不足30学时,选课学生的舞蹈基础又参差不齐,混班上课的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往往一学期下来,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连慢三慢四的基本舞步都跳不好,觉得国标舞太难;而部分有点舞蹈基础的学生又觉得跳这种入门舞没意思,想学恰恰、牛仔。学生的课堂运动量也不大,在体育课上未能得到充分的运动锻炼,体育课成绩“优、良”者仅占15%左右。结果到了下一学期,两种学生都不再选修体育舞蹈了,而且连续几届学生都出现这种情况。分层教学法是在根据学生实际基础进行不同难度的针对性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2]。该方法在高校篮排足网球及健美操等体育科目中的应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3-7],但还未发现有在体育舞蹈课中的应用,因此笔者在体育舞蹈选项课上进行了分层教学实验,大幅提升了教学效果。

1研究方法与思路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应用了文献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

1.2研究对象

选取东莞理工学院2009级体育舞蹈选项课学生72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混班教学法上课;2010级体育舞蹈选项课学生78人作为实验组,采用分层教学法授课。实验周期为一学期24学时,授课教师均为同一人,学生的舞蹈基础也没有显著差别。

1.3实验内容和步骤

在同一班级按学生基础进行分组教学学习不同的舞种,其实也是一种分层教学方式,但是这样一来就要在一块场地上放两种舞曲,相互影响,同时一个教师也很难分身进行两个小组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因此,体育舞蹈的分层教学应该采用按学生基础分班分时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体育舞蹈几组动作套路的测试,根据舞蹈基础把2010级的78名实验组学生分成两个教学班级:A班为中小学接触过国标舞和学过民族舞、现代舞等其它舞种,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28人;B班为零舞蹈基础的学生50人。A班学伦巴和恰恰,各12学时;B班学慢四布鲁斯和北京平四两个相近舞种,也各12学时。2009级的72名对照组学生不依据舞蹈基础随机分成2个教学班,先学习16学时的布鲁斯,再学习8学时伦巴。

1.4实验评定参数

选择期末成绩和课堂平均生理负荷强度(用心率指标表示)作为实验评定参数。体育课期末成绩的优良率可以体现学生对所学体育舞蹈基本动作、技术和套路掌握的熟练程度;课堂平均生理负荷强度可以体现学生体育课课堂运动量的大小,课堂运动量偏小的体育课不能让学生得到较充分的运动锻炼。把心率作为评价生理负荷强度的指标已被体育界的国内外学者广泛接受和认可[8-10]。学生课堂平均心率通过Polar博能FT1心率表测量,采样频率1次/min,在实验课的前、中、后期各选2次课测量,最后计算出实验组、对照组男女生课堂心率的平均值。因此用参与分层教学法的2010级A、B两个班实验对象的期末成绩与课堂平均运动心率两个指标与2009级体育舞蹈混班教学的对照组学生进行比较,可以较全面评定分层教学法在体育舞蹈课中应用的教学效果。

2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对照组期末成绩与课堂平均生理负荷强度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可以看到实验组期末成绩的优良率和课堂平均心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

2.1对照组混班教学情况

对照组学生由于没有根据舞蹈基础分班,先学16学时的慢四布鲁斯,虽然有利于零舞蹈基础的学生进行体育舞蹈的入门学习,但对于有点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说就显得简单、沉闷、没有吸引力,也没有学习体育舞蹈的激情。后8学时学习伦巴时,虽然少数略有舞蹈基础的学生积极性较高,但大多数零舞蹈基础的学生慢四还没练熟,伦巴节奏跟不上,动作不协调,与跳得好的同学相比,备受打击,很多没基础的学生在一旁站着不好意思再跳,课堂气氛不活跃。如果24学时教布鲁斯和北京平四,有点舞蹈基础的学生又不愿意总学这两种相近的舞种。由于所学舞种节奏较慢,课堂上学生几乎就没怎么动起来,学生课堂平均心率仅100次/min出头,课堂运动量明显偏小,学生在体育课上没有得到充分的运动锻炼。期末不足两成的优良成绩也都是有点舞蹈基础的学生拿走,超过八成学生的成绩都是“中”与“及格”,师生都很受伤。而且到第二学期对照组学生只有不足两成继续选修此课,因选课学生不足于开班,这部分学生最后也只能选修其它体育科目。

2.2实验组分层分班教学情况

实验组学生根据不同的舞蹈基础分成A、B两个班,进行教学内容难易不同的分班分时模式的分层教学,每个教学班学生的舞蹈基础相当,接受能力和教学进度比较一致,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较好。A班舞蹈基础好,学舞速度快,24学时学两种风格的舞种,课堂上不能偷懒怠慢;B班零舞蹈基础的学生24学时学会两个相近舞种,课堂上丝毫不能松懈,进步很大。实验组两个班学生的课堂平均运动心率与对照组相比都有大幅提高。A班学习伦巴和恰恰,节奏较快、动作幅度较大,一堂课下来平均运动心率达到120次/min左右,特别是女生达到了123次/min,有氧锻炼效果明显。这说明只要根据学生的舞蹈基础选择相应的舞种进行教学,体育舞蹈是很适合高校学生的运动项目。B班学习布鲁斯和北京平四,虽然节奏较慢,学生基础较差,但他们水平相当,谁也不笑话谁,课堂上随着音乐一直在练习,课堂运动量也明显超过对照组,课堂平均运动心率接近120次/min。教学前期由于套路不熟,课堂心率只在110次/min左右;教学后期也达到120次/min,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大幅提高,平均提高15%左右,学生得到了较好的课堂运动锻炼。各组男生的课堂平均心率普遍略低于女生,原因是男生的安静心率本身就略低于女生,同时其舞技和熟练度不足、舞蹈动作不到位,导致课堂运动量不太够。由于实验组两个教学班的教学内容和上课时间不同,一个班上课时鼓励另一个班的学生自愿前来观摩和学习,大部分学生实际每周上了2次4学时的体育舞蹈课,一学期学会了四个舞种。最后几周课实际成了全员参与的国标舞会,分层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舞热情,实验组学生为兴趣学习,练舞时间是对照组学生的2倍左右,得到了较多的课堂体育锻炼。而对照组虽然也分两个班上课,但所学内容一样,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实验组学生还组建了体育舞蹈协会,经常举办周末舞会,舞蹈技艺得到较快发展。实验组全体学生期末成绩的优良率也增加到60%,A班超过了85%。而且实验组学生在第二学期超过80%继续选修体育舞蹈课,又开了两个体育舞蹈选项班学习新的舞种,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舞蹈的继续学习与提高。

3结语

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篇3

本文作者:刘伟校工作单位:西安体育学院艺术系体育舞蹈教研室

结果与分析

专项柔韧柔韧是指人的各个部位关节的活动幅度和肌肉与韧带的伸展能力[3]。这种能力有人体关节活动的灵活性、肌肉与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协调性所决定。将柔韧一般分为动态柔韧性和静态柔韧。体育舞蹈是以动态表现为主,以静态表现为辅,同时表现出一定的力量性。体育舞蹈不仅包含一般体育运动所需要的关节动作,而且集合了舞蹈所需要表现出来的艺术性动作,对选手的柔韧性要求比其他一般运动项目高。如果选手的柔韧素质较高,各个关节的灵活性较大,那么可以更好的发挥选手的身体速度、协调性和力量,可以完成较高难度的体育舞蹈动作,提高选手的综合竞技能力。所以,较高的柔韧素质是体育舞蹈选手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也是选手进行高质量动作训练的条件,更是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在体育舞蹈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教练员、专家对选手的柔韧素质训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许多针对肩、腰、膝、踝的灵活性进行训练的方法和技巧。随着体育舞蹈向着更高方向的发展,需要体育舞蹈选手在高韧性的前提下,表现出更高的速度和更强的力量,这也对体育舞蹈选手的训练和比赛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柔韧性的方法与手段:放松性练习一般按照12%-15%的比例递增练习;重复弹性动作;被动地保持最大幅度动作;主动地保持最大幅度动作;逐渐增大幅度的摆动。在第一个训练周期,柔韧性练习要循序渐进,每隔一天训练一次,以便身体各部位都能适应训练。以后则需要每天进行训练,以免柔韧性反弹或不能得以更好的进展。在正式进行柔韧性训练前,先要有充分的热身性准备活动,预防身体损伤;训练的最后还应安排恢复性练习。专项协调性在现代体育理论中,协调能力理论的讨论,属于最复杂、最难以明晰的范畴。其实,这一概念最早的定义是非常简单的“协调性”一词。早在拉丁语起源时就定义为:和谐、配合之意,词意至今未改变。然而,协调能力的形式及合理性在“科学与理论”中并没有达成一致,直至今日。有些国外的运动训练学专家在其科研理论中,通常将协调能力划分为6种形式:①对动作的动力性和“空间———时间”参数的判断与调节的能力;②保持身体姿势平衡和稳定的能力;③节奏感能力;④空间定向的能力;⑤放松的能力;⑥动作配合的能力。还有一些专家认为,除以上6种形式外还有4种能力。①变换动作的能力;②连接动作的能力;③对变化的情况和不习惯动作及姿势的适应能力;④对动作反应时间的控制能力。在体育舞蹈运动中,常采用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相适应的概念。协调能力是指在完成动作时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选手全身各部位肌肉进行的有机配合,包括有主动肌与协同肌交替协调的收缩与拉伸[4]。体育舞蹈运动的协调是指选手在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完美配合下完成复杂多变的高难度技术来展示舞蹈套路的运动能力。体育舞蹈技术动作复杂多变,同时又是双人配合完成套路动作。当今的体育舞蹈正朝着快节奏、强旋转、动作密度及数量急剧增加的方向发展,这对体育舞蹈选手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专项协调性的手段有:肌肉放松练习;快速反应练习;身体各部位间协调动作练习;按时间、空间和肌肉用力的变换参数再现动作的准确性练习;技巧动作练习;非常规动作灵活性比赛。还有反向完成动作练习;改变已习惯动作速度和节奏练习;采用不习惯组合动作练习;使已掌握动作更加复杂化练习。

研究结论与建议

柔韧性练习对身体姿态的控制和完成高难度动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选手的高柔韧素质使关节的灵活性较大,可以更好的发挥选手的身体速度、协调性和力量,可以完成较高难度的体育舞蹈动作,提高选手的综合竞技能力。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协调性决定着高质量的完成动作和运动水平的发挥。针对提高专项协调性的训练,要加强选手对于体育舞蹈动作及技能的储备,对体育舞蹈运动员提高协调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柔韧与协调性的训练尽量结合体育舞蹈具体的舞蹈动作,不只是单一的拉柔韧与协调性训练,要融入到平时的训练动作中。在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实践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体育舞蹈柔韧与协调性的含义,重新认识本项目特点对柔韧与协调性的突出要求,在全新的科学观念下展开柔韧与协调性训练。广泛应用多学科知识和科学仪器设备加强对体育舞蹈柔韧与协调性的监测。

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体育舞蹈价值体育运动

价值是人们对物质、文化需要的体现,价值的产生是由物质、文化自身固有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的多少,作用的大小,决定了人们需要的程度。“体育价值观是体育行为的杠杆”。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它的兴起和发展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日本、英国、美国、香港、台弯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舞蹈专家前来我国进行表演与教学。北京、广州、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组织了相应活动,掀起了全国各地学习与推广体育舞蹈的热潮。我国体育舞蹈在体育中的作用已被国家教委所重视,1987年国家教委为高师体育增设了体育舞蹈课,一些大学在体育课中也增加了体育舞蹈的内容。体育舞蹈在我国得到如此迅猛发展,从本质上讲,是其自身功能与价值所决定的。为了能使体育舞蹈在我国长期稳定的发展,应首先对其功能与价值进行研究,以求得共识。本文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对体育舞蹈的价值进行了几方面研究,旨为广泛宣传推广这一新兴体育项目,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运动学价值

体育舞蹈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在音乐在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达到自娱自乐和增强体质或进行竞技的一项体育运动。体育学是研究人的身体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体育运动的基本内容和实现体育目的手段与方法的体育舞蹈,是体育文化系统中的新生事物,是体育研究的对象。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了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时代,人们繁重的劳动量将减少,工作时间缩短、休闲时间增多,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必然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满足自我需要的高级精神享受和追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体育内容、手段和方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通过在娱乐中运动,达到更好地完善自身,改造自我,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

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兴起与蓬勃发展的实践证明,它是实现体育目的,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是人们十分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

体育舞蹈的形式有个体练习,但更多的是群体练习,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参加者相互配合,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体育舞蹈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美、创造美、实现美的过程,参加者在活动中可以表现美、欣赏美,获得美的享受。

运动学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对象是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把运动知识化、系统化、理论化,更好地指导体育运动实践,实现体育的目的。体育舞蹈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动形式,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内容,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和可靠方法。体育舞蹈动作,以人体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刺激内脏器官,促进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机能的增强,满足肌肉负荷后的需要,维持机体在新的情况下的平衡。由此可见,体育舞蹈具有明显的体育运动学价值,因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是当今社会中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2生理学价值

运动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的学科。根据运动负荷的价值或理论,学术界曾提出如下结论:即心率在110次/分以下,机体的血压、血液成分、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健身价值不大;心率在130/分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接近或达到一般人的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心率在150次/分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缓慢的下降;心率增加到160—170次/分之间虽无不良的反应,但亦未能出现更好的健身迹象。因此,通常把一般人的健身效果的最佳区间保持在120—140次/分之间。生理学实验证明,心率在120—140次/分情况下活动,身体各组织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代谢状态最好。查阅有关资料可知,华尔兹最高平均心率为142.8次/分,探戈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42.6次/分,恰恰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45.2次/分,牛仔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72.8次/分,以上四种舞蹈对健身效果明显,具有生理学价值。

3心理学价值

体育舞踞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者的身心很有好处,有明显的心理学价值。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约的。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和依照音乐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能使其它部分机体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体育舞踞具有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康复机体、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另外体育舞蹈还具有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由于体育舞蹈是一种群体运动,在集体场所进行,能使参加者体验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我”置于“我们”之中,起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4美学价值

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

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篇5

在学习体育的动作技巧之时,常常会用到已有的知识以及身体的机能,也就是说,在学习新的动作技巧时,学生就会分析原先以后的知识和新学的知识,然后选择性的学习是否需要掌握新技巧.因此,学生在挑选学习技巧的时候,其脑部就会将原先已学的运动技巧和目前要学的运动技巧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如若分析得到新技巧和以往学过的技巧其动作模式几乎相同,那么大脑就会自动提取学过的动作技巧提取出来,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新技巧的学习方法.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这种形式的存在能够帮助学生和老师加快教学的进度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运动技能的种类多样化,但就迁移方式而进行分类的话,主要有正迁移与负迁移这两种.正迁移主要是能够通过提取已知的运动技巧,帮助加快掌握新运动技巧.这种方法通常能够帮助学生对于多种运动技巧之间的相互掌握,同时加快了新运动技巧的学习,也帮助学生在牢记已知运动技巧的同时增添多种技巧的掌握.因此,已知运动技巧和新运动技巧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运动技能之间的迁移十分普遍,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一个技巧的形成对于新技巧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帮助,主要是依据项群训练的原理而得出的结论.然而,负迁移则是另一种情况.负迁移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已知的运动技巧妨碍了新技巧的学习.该状况是因为大脑认为新技巧的形成会妨碍到已知运动技巧的巩固.它们在同时了解的过程中,会形成相互的干扰.原有运动技巧会对新技巧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受到阻碍,因而学生较难理解新运动技巧的形成.

2运动迁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为了将学生的动作技能学习更专业化,尽可能的减少或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导师应在学习指导过程中运用一些新型教学方法,主要需做好以下几点.

2.1提高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为技能迁移做好基础

首先应将教学重点放于基础知识中,良好的技能知识掌握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而后阶段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良好的体质素质能增加动作美感.相反而言,身体素质低下不但影响动作美感,还会造成身体平衡性不够,影响动作质量,无法顺利完成特定动作.肌肉是基础练习内容,肌肉力量是重要的条件之一,肌肉力量不够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体力不够,无法完成特定动作.柔韧性也同样重要,身形舒展对防止练习过程中的意外发生有很大帮助.最后就是体力,体育舞蹈自身就是一项非常消耗体力的运动,体力不支而造成舞蹈失败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需从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着手,充分发挥身体各机能的最大极限,特别在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基础塑形的练习.

2.2开展同类教材的归类教学,促进前后技能的迁移

体育舞蹈教学会由于同类教材内容中的特定动作技能导致动作迁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事先认真备课,充分理解教材的中心思想,再与可能迁移教材相结合,将两者差距或关联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最大可能的为学生前后动作的衔接和迁移制造条件.比如在拉丁舞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恰恰手势与伦巴手势结合在一起.在学习的初期,应把伦巴手势置于教学前者,而将恰恰手势置于后者,原因是恰恰手势要求更高,其音乐速度快,神经兴奋度要求高.对于相互关联小,难以迁移的内容可以穿插自身理解,将两者顺利关联,从而获得其学习意义.

2.3运用归类对比的分析方法,分清技能的正负迁移

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先对动作技术掌握开始要求学生.优先了解技术动作基本要领,理解着力点加以练习,其次是要求学生充分了解特定动作前后结构关联特点和本质,让学生不仅从基础动作上了解该动作,更要了解该动作背后的本质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一味急功近利,要求学生掌握更多动作,应将同类型动作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同点,促进动作的迁移的正常导向,以免发生负迁移.新旧动作之间的迁移往往存在三方面的影响情况:(1)正迁移影响.(2)负迁移影响.(3)正负迁移并存.正负迁移并存为特殊情况,所以本文特别说明.例如,在伦巴和恰恰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经常分析两个舞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而这两者本身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伦巴舞需要在胯的转动过程中腿一定要先踩直后才可弯曲膝盖,所以需将伦巴的律动教学放在恰恰教学过程之前,防止学生在经过恰恰律动学习后学习伦巴律动发生负迁移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经常性比较两者差异,让学生清楚的明白动作技能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在充分了解两者后,加快学生动作向正迁移发育,避免负迁移发生.

2.4把握舞蹈表演节奏,将学生个人情感和舞蹈融为一体

对于同一曲舞蹈而言,舞蹈演绎者不同,演绎出来的舞蹈表演就会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这和舞蹈演绎者的专业素养、文化修养、审美观点等方面密切相关“.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就算是同一位舞蹈演绎者在不同时期舞蹈演绎的同一部作品也会由于个人的情绪、外界环境、阅历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舞蹈演绎者都希望能够将其情感融入其中,一旦把握不到位反而会影响舞蹈演绎的效果.但是在舞蹈演绎过程中将自己的个性、情感融入其中,依旧能够感动观众,让广大观众朋友们喜爱.因此,将舞蹈演绎者有个性的舞蹈演绎融入到舞蹈演绎的过程中是舞蹈演绎中情感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演绎表演的过程中,舞蹈演绎者需要把握作品的舞姿变化,从而采取最有效的情感表达方式将其表演出来.因此,舞蹈演绎众,首先要看一下是否能够将自己打动,如果自己舞蹈演绎的舞蹈表演不能将自己感动,又怎会打动观众呢?舞蹈演绎不能只依靠娴熟技巧和高亢声音,高亢但是没有情感的声音就不能打动观众;技巧完美,但是没有情感帮助也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要想打动观众,必须将情感充分的融入作品中.相反,将情感过分的夸张表达作品,其结果同样事与愿违,依旧打动不了观众.因此,舞蹈演绎者需要把握情感表达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进而实现将情感完美地表述出来.舞蹈演绎作为一种艺术,在舞蹈演绎表演的过程中还需要舞蹈演绎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在舞蹈演绎的过程中只有运用好想象才能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2.5提高巩固学生的动作技术,形成技能的自动迁移

对于体育舞蹈教学,动作技术结构差异小的动作会在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形象性产生,因为其动力定型过程基本相同.如果学生将原有动作练习娴熟,可到达无反应自动化的程度,那么从此基础出发,学习与原有动作相接近,但难度较高的舞蹈时,就可以不受自身意识控制自动快速掌握.比如,在教学过程初期,教师教给学生一套铜版级别舞蹈技术套路组合,要求学生高标准完成,了解动作结构技术,练习娴熟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为更高难度技术结构的迁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使今后的学习更加轻松快速.

2.6控制舞蹈教学真实性,形成创造性舞蹈动作

舞蹈演绎者在表演的过程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舞姿来完成的.但是,舞蹈演绎中的素材应该来源于舞蹈演绎者的生活,进而才能在舞蹈演绎的过程中融入其真实的情感.同时,经过舞蹈演绎者的再创造后,才能进一步体现舞蹈演绎过程的真实性.具体来说,在进行舞蹈演绎的过程之中,只有不断的寻找在演绎之中的切入点,才能够提升舞蹈对人们的感情度.不同的音乐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因素也不一样,因此,舞蹈演绎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演绎的方式也不同.同时,重视舞蹈演绎过程中情感表达的特殊性显得非常重要.在舞蹈演绎的过程中,技巧的表达是多样性的,并且表达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舞蹈演绎者选曲上.由于舞蹈演绎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主要源自于生活,并且舞蹈演绎的过程主要是舞蹈演绎者将其生活中的情感表述的过程.但是,丰富多彩的曲库为舞蹈演绎者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同时,舞蹈演绎者还需要关注其生活中的情感元素,并且使生活中的情感元素更加多样化,从生活中引进的情感才能够更好地打动观众.

2.7加强知识技能的分析概括,发展学生的智能水平

体育舞蹈教学在教师给学生讲解动作技术的过程中,可适当要求学生自主对所教动作分析,了解动作技术特点和差异,逐步理解体育舞蹈教育的思路和规律.例如,在对伦巴、恰恰和桑巴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技术中心思想进行分析,推导出“这些教学内容的重点都是腰部跨步的转动技术”的中心规律,使学生理解到,只要良好的掌握了胯的转动技术,就可以更好的掌握这些舞蹈,甚至是其他更多的舞蹈技术.经常性的对技能特性进行分析,加强学生自主理解能力,提高学习综合素质,加快其他类技术动作学习和迁移.

3总结

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从身体形态、身体健康、身体的吸引力和身体自我能力3个方面,阐述了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自我发展的作用,对人们形成良好的体育舞蹈锻炼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身体自我观念是指个体上关于自己身体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1]。在心理学上,自我是一个独特的、持久的同一身份的我[2]。对自我最早的研究区分出了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主体的“我”是一种能动的,工作于个体内部,负担起组织管理责任以获得自身最大成就的功能;而客体的“我”则是自我知识的总和,是产生自我概念的基础。把自我作为知觉对象来研究,自我也称为自我概念,它作为一种假设的结构用以解释和预测人类的行为,被认为是个体通过自身经验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自我觉知[3]。自我是具有层次性的,身体自我作为自我系统中最早发展起来的部分是个人对自己身体方面的看法,是整体自我概念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部分。身体自我由4个部分组成,即身体吸引力、运动能力、力量和身体条件[4]。而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自我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身体自我的外表和身体自我能力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身体自我的外表由身体形态、身体的吸引力和身体健康等几部分构成。经常从事体育舞蹈可以使运动者在生理、心理及体能三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形态的影响

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育舞蹈能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和正确的身体姿态的形成;另一方面,经常从事体育舞蹈可以减少人体多余的脂肪,有助于形成或保持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从而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而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对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有重要意义。有调查表明,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有积极的影响,每周参加3次以上和累计达到1h的体育活动就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自己身体描述的认识[5]。也正是因为体育舞蹈对身体形态的特殊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都主动积极的参加体育舞蹈锻炼。

2体育舞蹈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通过体育舞蹈可以改进人体形态,改善身体机能,增进身体健康,对发展自我满意的身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舞蹈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投入到体育舞蹈锻炼当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体育舞蹈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2)体育舞蹈对促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也有很重要的作用。(3)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体育舞蹈能够使人的心理素质身体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许多研究表明坚持经常性地体育舞蹈,不仅是一种积极性的休息,同时对增强体质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锻炼,能更好地改善大脑的营养状态,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不断增加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始终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6]。

3体育舞蹈对身体的吸引力的影响

由于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所以对提高身体的吸引力也有着很好的作用。拥有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人们对自身的满意程度会不断提高,同时,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因此,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对人体经常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从而使自我身体的吸引力和自我价值感得到明显的提高。

4体育舞蹈对身体自我能力的影响

实践表明,通过体育舞蹈锻炼能有效提高身体自我能力。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练习华尔兹、狐步和伦巴等节奏稍慢的这一类型的体育舞蹈项目,使人们得到高层的幸福感,即精神的幸福,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人世束缚苦恼的超现实的幸福。而对于主观幸福而言,人的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当一个人感到空虚时,他可以通过体育舞蹈来充实生活,消除空虚感,提高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参加集体舞蹈表演和团体舞等团体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有利于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的各种关系,以提高身体自我的吸引力和适应能力。此外,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专业训练,人的舞蹈技能会有所提高,而随着舞蹈技能的提高而产生的骄傲和愉快的情绪能促进高自尊心的发展。

总的来说,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自我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经常从事体育舞蹈锻炼能够使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极强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形成科学的身体自我概念、良好的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和高自尊心,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都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台北:华东书局,1998.

[2]潘建芳.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

[3]孙延林.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2004,(1):20-22.

[4]郭东明.体育舞蹈的学生体质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249-250.

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篇7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的发展在我国越来越被重视。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身体体能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素质第一”“健康第一”等思想都推动了体育事业和体育教育的发展。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含义和教学模式,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教学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以推广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制约因素;现状;改善策略

当前,高职院校重视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重点。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学模式和发展趋势要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它对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以增强师生体质、提高师生体育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师生建立起健康、文明、和谐的体育习惯,教学如何让体育舞蹈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价值,将成为今后的教学重点。

1高职院校体育舞蹈的教学意义

体育舞蹈是时尚运动项目,通过展示艺术化的人体动作来表达人们的情感。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动作要求、动作力量、运动轨迹、身体姿势,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第一,在高职院校进行体育舞蹈教学具有健身价值。有学者对参加体育舞蹈运动者的心理和生理变化指标进行了监测。心理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舞蹈能够对调节心情、促进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生理指标结果显示,长期进行体育舞蹈锻炼可以瘦身减肥,起到健美的作用。第二,在高职院校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体育舞蹈不仅含盖了美学、人体科学、运动科学,还融汇了人文学和社会学的精髓部分,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吸收时代的色彩,使其具有艺术的魄力,体现了艺术融会贯通的本质。

2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制约因素

2.1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各师范院校的扩招,招录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普通学生大多在进校之前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舞蹈训练,但是高职院校中也有一些具有舞蹈基础的学生,他们在柔韧性、力量等方面有过人的天赋,那些普通学生必须通过后天的刻苦努力才能达到跟别人一样的成绩,将一些天资优越和条件不足的学生放在一起评比,不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2.2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滞后。体育舞蹈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时还存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弊端,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虽然通过一定的机械化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也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评价依据还是学生最后的成绩,这种传统的评价方法忽略了学生在运动中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没有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个体,将一些天资优越和条件不足的学生放在一起评比,不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2.3缺乏高质量的师资力量。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发展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动作不规范、教学工作态度不好,使得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不到提高,教师的某些教学示范不正确,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教学进度,还使得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下降。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举止行为、体育素养会影响到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认知,现存的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都普遍缺乏对教师的素质评价和教师业务专项结构评价,这种缺陷不利于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发展。2.4缺乏建设经费的投入。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很多设施都跟不上体育教学的需求,很多舞蹈场地条件简陋,很容易造成师生在运动期间受伤。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学生和教师的人数越来越多,因此现有的体育舞蹈教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全体师生的需求,使得学生对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印象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的锻炼兴趣。

3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改善策略

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模式是我国今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一种趋势,因此,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完善现有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模式理论,以更好地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推广。3.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渗透到各个学科。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学模式也应当转变教学理念,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教学依据。以生为本要求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学模式必须十分灵活,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舞蹈种类和教师;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项目的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多元化,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增强参与性;以生为本还要求师生关系应当更加和谐,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得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更具有时代性、适应性和针对性。3.2内外教学模式一体化。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以学校的舞蹈房作为主要的活动场所,在今后的教学活动设计中,应以学生的自主性为主,尽可能将课堂内外的体育活动融为一体,使其既是课堂训练的主要活动,又能够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课堂内外教学一体化的实施使得学生的运动不再局限于有限的时间和场所,课堂内外的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3.3完善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管理体系。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应充分意识到加强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运行体系,明确各部门的权责,从而保证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有序运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日常的考勤,并将考勤制度作为教师薪资待遇的发放依据。3.4重视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项目设置早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初期,就有体育教育工作人员意识到应转变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学目的和考核方法。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目标不同于绝对的体育竞技,体育竞技中强调的是要实现“更强、更快”,以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重在让学生实现“学”的能力,而不是“赛”的能力,重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应重视对项目的设置,使得运动项目既具有趣味性,又有适当的挑战性,尽量减少一些枯燥、单一、机械化的练习。3.5完善教学的组织形式。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组织形式应分层次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自由度。由于不同的个体存在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不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存在差异,还在身体素质、柔韧性、平衡性、运动技能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另外,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应进行探究式、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上课内容和时间,打破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限制。同时,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还应根据教师和学生的意向安排好课程,以保证教师和学生随时都能进行有序的练习。3.6加大师资力量。体育舞蹈教学中体育教师的素质对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提高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师资水平是重要的建设内容。除了应当多渠道、多形式地引入高素质体育教师以外,还应当为现有的教师制定一套系统的培训方案,使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了解体育的前沿发展,以为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体育教学不断注入时代元素,以满足学生对多元化体育学习的要求。首先,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应该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和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然后,鼓励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教师通过自费或者公费的形式外出深造,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以促进俱乐部的科研教学;最后,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应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推翻以往体育行业中“越老越值钱”的传统观念,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能力,使他们尽快投入到工作中,为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7完善俱乐部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模式。体育课程的评价应体现出与其他课程的不同。本文认为,体育教学不应再以考试为主,应与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出勤率挂钩,重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各方面技能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最后学生的成绩应以教师的评价和学生互评为主。经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完全达到同样的水平是很难实现的,而让每个学生完成在自己努力范围之内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却是切实可行的。通过这种完善的评价方式能够对学生的进步程度有客观的认识,此外,最后的评价也不应该是以百分制的形式记录,而应是以“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来表示。

4结语

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扩展和延伸,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改革是近些年来体育教学的一个热点和重点,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人本主义,才能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我国的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今后旨在将课堂内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体育由原来的教育性逐渐演变成具有生活性,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模式,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作者:花蕾 单位: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魏巍,陈慧军.高职院校的体育舞蹈教学策略[J].艺海,2015(2):99-100.

[2]丁小燕.浅谈高职院校体育舞蹈师资队伍发展对策[J].运动,2012(8):89-90.

[3]李润.浅谈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育[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20-21.

[4]朱世国.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舞蹈课程现状与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2):361-362.

[5]刘海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6,42:262-263.

[6]唐丽君,徐金芳.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20:261.

[7]马红棒.促进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80-81.

[8]田来社.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中国职工教育,2014(12):52-53.

第二篇: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摘要:在我国当代的教学领域中,体育文化建设在高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舞蹈体育的教学课程一直都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在校学生开展相应的舞蹈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开发学生的课外特长。但是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文思想的不断转变,目前在我国高校中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出现了很多问题以及漏洞。针对这一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倡导我国在校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活动的支持,高校需要对其自身的体育文化教学体系进行相应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教学领域;体育文化建设;舞蹈体育课程教学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舞蹈,体育舞蹈具有的成分以及特性与其大致相同,皆是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以及娱乐的成分相结合。在我国,体育类型的舞蹈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与倡导,在这部分人群中,在校学生群体占主体成分,从此可见,高校的校园教学领域已经从原本的课本学习演变到今天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其中,体育舞蹈是最明显的例子。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文思想的不断转变,高校中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如何更好在校园中开展体育文化建设活动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研讨的热门话题。由于我国高校对体育舞蹈教学领域的研发时间有限,所以,在目前为止,我国高校中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仍有着很多的问题以及难点。该文详细介绍了我国高校传统的舞蹈体育教学模式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创新教学改革策略在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中的主导作用给予了相应意见和建议。

1我国普通高校的舞蹈体育课程的当前现状

1.1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由于我国高校对体育舞蹈教学领域的研发时间有限,所以,在目前为止我国高校中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仍有着很多的问题以及难点。在我国体育舞蹈教学范围内,大部分高校都没有相对完善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1]。在这个环境下,高校的授课老师对在校学生开展相应的体育舞蹈教学工作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盲目心理以及教学漏洞。同时,在校学生在高校中获得的体育舞蹈教学质量也不够优质。所以,国内各大高校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下时代的发展需求,是导致我国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出现漏洞的首要原因之一。体育舞蹈的精髓来源于我国的国际性舞蹈,它的理论知识、舞蹈体系以及技术结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其面向的人群也从青年到老年不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文思想的不断进化,传统的体育舞蹈在无法满足我国高校教学环境的情况下,同时也不能够满足全体人民的精神需求[2]。所以,在我国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中,没有具体的教学体系,单单依靠授课老师笼统地讲解对我国高校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来说不存在根本上的教学意义。

1.2在教学体系上没有科学的思维引导模式

我国高校开展体育舞蹈课程的目的是希望在校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肢体语言来获得身心上的健康,在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强身健体,活跃校园氛围。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活动中的标志性课程,这一课程在高校中的教学意义很大,在缓解在校学生身心压力的同时,在校学生自身还可以得到良好锻炼。但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时代的逐步发展,人民的人文思想观念有了很大变化,这一点直接导致了我国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在高校中难以取得以往的教学效果。高校中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方式通常是以课堂讲解、授课老师的理论知识经验为主,并且在部分院校中还出现了授课老师把在校学生培养成了专业的舞蹈人才[3]。根据我国的教学理论以及国外体育文化建设的活动方式来看,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不单单是为了追求高技能、高技术的文体表演能力。而我国高校中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往往忽视了这一点问题。通过多年来诸多高校的教学经验来看,我国以往的传统体育舞蹈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会导致在校学生在今后的发展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高校的教学机构应在符合时展的大潮流下,满足人们对体育舞蹈的需求成分,从而循环渐进地在高校中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模式,对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念进行改良与拓展。

2创新教学改革策略在我国普通高校舞蹈体育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2.1提升授课老师的行业素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目前,我国高校陆续开展了校园体育文化的文明建设活动,并推出了相应的体育舞蹈课程。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以及影响,体育课程的课时相对来说还比较少,对在校学生的展现量也极低。所以,针对这一点原因,我国高校的相关教学机构应加大对体育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并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教师团队,引进国外的优秀教学理念,取长补短,对自身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拓展。针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相关授课老师来说,高校教学机构应提高授课老师的行业素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高素养的授课老师开展高质量的体育舞蹈课程。授课老师在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提升授课老师的行业素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我国普通高校舞蹈体育课程进行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4]。

2.2改良高校在体育方面的硬件环境

对于高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其本身的硬件环境,随着我国近几年来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的在校学生数量明显曾多,在学员人口密集的校园环境中,拥有一套完善、新颖的体育舞蹈硬件工具对高校发展体育文化建设工作至关重要。在以往的高校经费支出模式里,高校的大部分经费都用在了教学楼的搭建、书本的购买、寝室、食堂、实验仪器上面,从而忽视了体育方面的硬件设施,对于陈旧的体育器材不予更换,并且对其没有做好维护以及更新等相关工作。在这种环境下,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模式对在校学生来说无法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校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知识理论也不能够做到高效率的吸收。

2.3培养并壮大高校在体育方面的师资队伍

上文提到了有关高校师资队伍在目前存在的不足,我国高校的相关教学机构应加大对体育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并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教师团队,引进国外的优秀教学理念,取长补短,对自身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拓展。针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相关授课老师来说,高校教学机构应提高授课老师的行业素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5]。通过高素养的授课老师开展高质量的体育舞蹈课程。授课老师在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在拥有了强大的师资队伍基础上,方可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予以实施,从而促进体育文化在高校环境中的快速发展。

3结语

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对我国年青一代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体育舞蹈教学在我国高校的推行力度逐年增加,而随着我国教学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不断改良,笔者相信,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体育文化会出现在我国各大高校的校园风尚当中。

作者:郑亮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

[1]崔宏愿,李建臣.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4,16(3):103-104.

[2]何秋鸿.对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1(5):556-557.

[3]郭瑞.体育舞蹈选项课程设置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5):159-161.

[4]《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论文总目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2(2):133-146.

[5]刘春英.营造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师生共赢课堂[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2):138-139.

第三篇:高校体育舞蹈受制因素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体育舞蹈由于师资力量匮乏、项目种类繁多,以及舞蹈动作难度过大,导致其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基于此,文章通过研究认为高校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缩短练习时间,解决技术难题,缩短学习进程,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运动;体育素质

体育舞蹈作为一门独特的体育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但是,在高校体育舞蹈运动开展过程中,其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为了促使我国高校体育舞蹈运动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这些受制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高校体育舞蹈运动开展的受制因素

(一)体育舞蹈师资力量匮乏

目前,国内有关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人才稀缺,根本无法满足高校的教育需求。对全国高校进行调查后发现,虽然各高校都想开设这一门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最后只能放弃。而在开设了这门学科的体育院校中,也受师资力量和教学教材的限制。同时,现有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层次不齐,直接影响了该学科的开展。

(二)体育舞蹈项目繁多

体育舞蹈项目主要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而在这两大类舞种中,又包括牛仔舞、恰恰舞、桑巴舞和探戈、快步舞、维也纳华尔兹等。如果学生学习拉丁舞或摩登舞,如果每天练习一支舞,那么也需要一个多星期才能练习一遍,如果是每天练习两支舞,那么两三周才能完成一次训练。由此可以看出,这项运动对学生时间的要求比较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体育舞蹈项目繁多,导致教学时间安排不够,以至于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学习不够深刻。

(三)体育舞蹈动作难度太大

体育舞蹈除了有体育特性外,也有着舞蹈美的特性。体育舞蹈对人的身体协调性、平衡力、耐力及乐感等方面的要求都非常的高。由于体育舞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太高,且舞蹈技艺本身比较复杂,导致优秀的体育舞蹈教师非常少。同时,在体育舞蹈练习中往往需要男女配合进行,但是在高校的课堂中,只有一位教师进行授课,这就要求教师同时掌握男女各方的舞蹈技术,否则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这门课程的教学难度。

二、高校体育舞蹈运动开展的对策

(一)提高重视,增加投入

为了增加我国体育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我国的体育院校和艺术院校可以增设体育舞蹈专业,并且加强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深化,高校也可为该专业开设更加系统、全面的课程,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高校还应当加大对现有体育舞蹈运动方面的资金投入,且高度重视体育舞蹈运动的开展,从而在学生艺术方面的培养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体育舞蹈是一门项目繁多,技术又很复杂的运动。但这也是它自身魅力所在,其吸引了很多的人想要学习它。体育舞蹈既适合大班教学,又适合小班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缩短练习时间。要解决技术难题,高校就必须要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加强对体育舞蹈的普及和推广。只有让参与者和爱好者越来越多,优秀人才才会不断的出现,才能不断建立和完善这门课程的教育系统,从而解决教学难和训练难的问题。

(三)培养相近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学人才

在开展体育舞蹈时,高校可以利用专业的相似性,利用项目之间的技能迁移特点,让从事与体育舞蹈相近的专业的人员来学习体育舞蹈。比如,从健美操或者艺术体操等转项过来的人员,学习体育舞蹈时,可以有效缩短学习的进程,且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及时有效地填补了体育舞蹈这门专业上教师空缺的现象,而且也为培养和发现人才开辟了新途径。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体育舞蹈将艺术和体育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只掌握体育舞蹈的理论和训练方法,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艺术造诣。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舞蹈协会,然后定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也可以在校组织一些表演,对体育舞蹈进行推广,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舞蹈学习当中。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协会组织一些培训活动、舞蹈竞赛和专题讲座等,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鉴赏能力,而且也很好地宣传和推广了体育舞蹈运动,有利于体育舞蹈在高校教学活动中的开展。

三、结语

就目前看,我国的体育舞蹈课在教学方面还不是太合理,其教学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高校需要对人才进行专业化培养,并构建高素质的体育舞蹈师资队伍。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理论结合实际,要在丰富教学的内容基础上,把握其可操作性和易学性,从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评价上,教师要采用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评价,让学生能对体育舞蹈教育有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从而使体育舞蹈在高校更好地发展下去。

作者:周大永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习常.皖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体育科技,2014(1):145-146,162.

第四篇:民族民间体育舞蹈的变迁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民族民间体育舞蹈从早期的生产劳动、祭祀神灵、祛病除灾、强身健体和欢庆五谷丰登等表现形式的雏形到在节庆、婚俗、习俗中以喜庆模式为主的社会转型期流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探究认为:体育舞蹈的符号、语汇、术语、融合等要素在时间流逝中发生了嬗变;一些民间体育舞蹈元素及语汇消逝无痕。建议:沉淀下来的舞蹈元素经过舞台的美化加工手法,力求保留原始的舞蹈形体语汇;而在社会转型期时期迁徙嬗变成为休闲娱乐、品牌推广的一种载体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人文素养的传承。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舞蹈符号;嬗变;文化迁徙

民族民间体育舞蹈源远流长,如黄帝部族干戚舞、蚩尤部族的角抵、中原部族的消肿舞等。《诗经•大序》有言:“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1]。《尚书•臬陶谟》记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2]。这些活动实际上就是民间体育舞蹈的早期萌芽。从唐宋时期福建的《跑旱船》《高跷秧歌舞》,到近代的《花鼓舞》《芦笙舞》等舞蹈,大多来源于人们所在地域的生产劳动。民族民间体育舞蹈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之一,是民俗民风的延续。目前有关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化、舞技元素和舞蹈创编等方面,在社会转型期中,民间体育舞蹈的变迁关注不足,因此,通过案例分析,寻找其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的嬗变,是对民族民间优秀舞蹈文化的传承,进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1民族民间体育舞蹈的起源

“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3]是不同民族文化生活的生动写照。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思想意识和审美要求,造就了我国民族民间体育舞蹈的形式丰富、品种繁多、姹紫嫣红。民族民间体育舞蹈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大类。(1)生产和生活类:王亚琼[4]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是民族地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传统体育活动的总称。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过程是原始舞蹈的雏形,也是原始先民的一种本能行为,如庆丰收舞、农家乐舞等。据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江森在《粤西丛载》中记述:“广西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稲粮,敲磕槽弦,皆有扁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5]。壮族的《扁担舞》《抛绣球》;瑶族的《拉木歌》;布依族的《织布舞》;傣族《戽海网鱼捞虾舞》等舞蹈都吸收了劳动生活中的撒网、划船、砍木、锯木、扛木等动作,呈现出了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民俗生产活动过程。(2)民间习俗类:主要有婚礼舞、宴席舞、庆典舞和丧葬舞等。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三”、壮族的“飞铊”与《绣球舞》,自古以来就是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娱活动形式之一。曾在广西桂林做过通判的周去非,在他的《岭外代答》中根据其实地考察进一步记述了飞铊风习,称:“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铊’。”又说:“男女目成,则女受铊而男婚已定[6]。”飞铊逐渐演变发展成表示爱情的传媒形式和自娱游戏性舞蹈。(3)祭祀娱神类:广西壮族的《师公舞》、瑶族的《盘王舞》、侗族的《多耶》、甘肃的《祭龙船》、独龙族的《牛锅庄舞》、湖南的《巫舞》等舞蹈,所表达的则是在自然生存法则中,“优胜劣汰”是事物发展前进的根本。羊角短舞:由7人集体表演,舞时,1人拿朝笏、牛角、铜铃领舞,2人手持羊角,2人持短鼓随后载歌载舞,口唱“野羊撬”,互相穿插,2人吹笛子伴奏。刘晓汗在《“十二兽”历法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中描述“舞蹈伊始,男女巫列为一行,各执一柄扇形羊皮鼓,笙乐吹奏虎啸声,群巫按笙乐节拍舞蹈”[7]。(4)军事战争需求类:奴隶社会战争频繁,需要随时操练军队,像弓箭射击、搏击动作等军事集体动作,呼以口令,合以乐拍,由此而演化成武舞。《周礼•乐师•舞师》曾提到6种舞法,分别根据舞具和饰物的不同而命名:手持兵器而舞称为“干舞”或“兵舞”;手持一种鸟羽或五彩缯而舞称为“帗”舞,《大侬舞》和《角抵舞》是出自原始社会战争并保存时间最长的战争性舞蹈。《打四帅》《北府与白马》等插进了许多武术的技巧;《出兵收兵》等舞段,反映了盘王召集瑶族五旗兵马操练以反抗强暴镇压和得胜归来的情景,舞中2人对跳四方,飞跃扑打,气氛激烈,表现瑶人对古代战争的追忆;动作有单棍、转棍、夹棍、摆棍等。

2早期的民族民间体育舞蹈文化

民间素有“壮族住水头,苗族彝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之称,人类早期为了生存和繁衍,学会的各种技能都是体育形态的雏形。传承性是指民族体育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传统的体育文化活动,则是将传统的该民族制度、习俗、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进行有效的传承,从而达到了民族舞蹈的传承。(1)农耕文化:拉祜族的芦笙舞,像芟地、犁地、挖地、撒谷种、扶谷子、割谷子、背谷子、舂谷子等都是模仿生产劳动的舞蹈套路。佤族的“狩猎舞”、爱伲族的“采茶舞”、彝族的“纺棉舞”、哈尼族的“栽秧鼓舞”等亦都如此。壮族以种水稻为主,牛是他们的主要生产工具,因此他们对牛有无限的感激,甚至崇敬备至。壮族的“牛头舞”中有舞出牛摆角、舔脚、摇尾、滚塘、踩四方等舞蹈元素。这些舞蹈都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通过生产实践孕育而生的舞蹈,成为传授生产技能的教育手段。(2)草原文化:《吕氏春秋•古乐篇》有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执牛尾,投足以歌八蝄。羌族的锅庄舞起源于古代雪域儿女围绕篝火或室内外火塘,进行祭祀性和娱乐性的歌舞。舞蹈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爱情的渴望。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羌族历史的演变,繁衍不息,成为了当今休息娱乐的健身舞蹈方式。人们通过民间体育舞蹈锻炼,培养自己具有果敢、顽强、坚毅、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3)海洋文化:京族的沿海渔业是他们主要生计方式,同时兼营农业。京族民间舞蹈是在承袭母体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传统的民族节日“唱哈节”上,有青年妇女表演《灯舞》《跳天灯》《采茶摸螺》《敬酒舞》和《进香舞》等,这些民间舞蹈是京族哈节的组成部分。“哈节”是京族人民纪念祖先的节日,祭祀仪式在“哈亭”(京族祠堂)上举行,属于是敬奉神灵、祈求丰收、人丁兴旺的传统民族节日。海边生活的先民居住在偏僻的海岛上,他们以捕鱼为主,常年出没在大海之中。对大海的依赖、敬畏和征服的心理过程,形成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海洋文化。

3民族民间体育舞蹈嬗变中的迁徙

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阶段,过渡到现代社会,由此留下了许多原始社会的印记,并保留了男耕女织的传统,守护着数百年的历史文明,但是百年如故的民族舞蹈甚是少见。社会的文明进步、劳动工具的改造、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民族文化的融合等因素促使了民族民间体育舞蹈的变迁及整合。在社会的转型中,民族民间体育舞蹈也有一个嬗变、迁徙和发展的过程。(1)农耕文化区的少数民族民俗舞蹈。傣族的舞蹈特征表现为:屈膝半蹲的姿态上屈伸颤动,手臂保持三道湾的造型,做后轮翻腕,手脚同时一边顺的动作,上身随手臂左右摆动。经过长期的舞台化洗礼,动作特点已逐渐向准确、干净、敏捷、连贯、舒展而富有节奏,动作与音乐结合,心灵与肉体结合起来,逐渐向表达情感和情绪的方向发展。佤族舞蹈:在宗教祭祀类和民俗娱乐类舞蹈中,宗教祭祀类的民俗舞蹈“木鼓舞”拉木鼓,跳大鼓房,檦牛舞、敲木鼓、迎头舞扽,这是木鼓祭祀仪式中的一系列巫术歌舞行为。佤族的民俗娱乐与其居住的山地环境有关,舞蹈多以模拟鸟兽动作为主。佤族舞蹈的特征表现为:屈膝上下弹动,强调节奏重拍时向下,舞步以一步跺、一步踢、三步跺、三步踢为主,强调走时轻柔、跺地有力。舞蹈表现出人们奔放、朴质韧性的风格。由于广西偏僻的山区环境与道路交通的阻隔,壮族祭祀舞蹈极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从而保存了其原有的生态风貌。《扁担舞》案例分析: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编的《隆山县志》记载:每年元旦(指农历初一)至元宵节为自由娱乐期间,届时,妇女三五成群做打春堂之乐,以预祝丰年,故有谚语“正月春堂声轰轰,今年到处乐添牛”。如今的扁担舞:主要以5/4、4/4、3/4或7/4拍的节奏为主,动作从侧身击,弧形击鼓、跨腿击鼓、点步吸腿跳、扛梆跳步、抬腿步、穿山洞、打猎、扭筛、播种……到技法创编、舞美、音效方面转化,营造舞台效果化。不同的节奏构成动作的不同力度和幅度,从而构成扁担舞独有的舞蹈特色,并以激越的扁担敲击出节奏和欢快的舞蹈动作来抒发壮族人祈愿生活美好的心情。(2)畜牧文化区域的少数民族民俗舞蹈。苔原畜牧、戈壁草原游牧、盆地草原游牧、渔猎采集文化:民族体育舞蹈中的“铜鼓舞”“竹竿舞”中,要求参与者中的每个个体都与集体密不可分,要求统一行动,整齐划一,强调群体意识和民族认同感,从而形成了一种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木鼓舞”是贵州省民族祭祀性舞蹈,反映了其民族的先民们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长途跋涉、开辟疆土、创建美好家园的过程。舞蹈主要是拜神、择偶、祈丰年、庆丰收时所表现的一种情怀。苗族的“芦笙舞”:舞者边吹边舞,做快速旋转、矮步、翻滚、倒立等技巧动作,没有一定的训练基础是很难完成的。白族的霸王鞭:表演者手拿霸王鞭做各种穿花、进退、下蹲转身、跳跃等动作。苗族芦笙舞,白族的霸王鞭,佤族的剽牛舞和射日舞,傣族的刀舞、棒舞、棍舞、拳舞、孔雀舞,彝族的跳月琴,哈尼族的竹筒舞,壮族的同鼓舞,土家族的摆手舞,所有这些舞蹈都表明了体育与舞蹈之间的密不可分,它既是一种舞蹈表演,有时也是一种增强体质的体育活动。案例分析:傣族民俗舞蹈,一般为2/4拍,舞蹈动律突出颈部,腿部是快屈慢伸,以身体内在力度形成动作与动作的鲜明对比,并以此带动手臂动作。用“力”来控制动作的行进,在里面就包含有舞蹈表演元素。其基本舞蹈动作是:鸳鸯抖翅、鸳鸯踩水,抖翅合十、鸳鸯回头等。舞蹈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人体文化,其传承方式在于言传身教,而体育舞蹈不仅跳出民族动作,更跳出生产活动过程,它是一种地域生存特征。现代的傣族民俗舞蹈更注重女性的柔美、形体的“三弯”、关节的“颤”等舞技表演套路。

4结语

原始的民族民间体育舞蹈活动是在生产方式演变和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社会竞争冲突以及宗教祭祀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因此它们既保留了本民族的原始文化特征,同时也借鉴和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活动内容,并且在不断的传承、变迁、回馈和融合中发展成为了今天的民族文化娱乐活动内容。它们不仅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而且又加入了不少现代成分,由此,民族舞蹈文化既被保留,也被不断发展和创造,可以说是保留、传承和发展共存。各民族民间的生活娱乐和风俗习惯对民族民间体育舞蹈有着深刻的影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下,民族民间舞蹈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商业推广活动品牌的平台。

作者:彭程彩 韦霞 王香诘 单位: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常任侠.中国舞蹈史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

[2]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一样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王亚琼,杨庆辞,罗曦娟.民族传统体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美)费鹤立,著.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采集、保护与传播: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项社会人类学调研[M].何国强,许韶明,译.云南大学出社,2010:72-81.

[6]何建安.中国民间舞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7]张瑞林.体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张建宏.乡村旅游影响下浙中地区古村落民俗文化变迁研究[J].经济论坛,2015(9):105-107.

第五篇:体育舞蹈在大众健身的作用

摘要:21世纪是个不断进步的时代,人们对未来的各项追求在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体育舞蹈是一项业余生活中不错的选择,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增强体质。此文从体育舞蹈的本身的特点、多彩的内涵及对民众健美、健身、健心很多方面的意义和社会价值进行透析,为热衷体育舞蹈运动的人民群众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方法方式,为普通民众全民健身提供新的方法手段,增加了大众健身方式。

关键词:体育舞蹈;大众;健身;作用

当代社会的文化水平和业余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娱乐健身方式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身体锻炼、开阔视野、娱乐身心的方面。全面地从事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早已是民众娱乐的充实休闲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当代流行的民众娱乐健身活动,它能够充分地将舞蹈与体育艺术完美结合,一方面展现出艺术的美,另一方面从体育角度展示出速度、力量、竞技。在研究的方向来看,体育舞蹈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研究,比如身体的代谢率、能量的消耗指标等生理指标的研究中来分析。体育舞蹈是一项很健康的室外活动项目。此篇文章从多角度来分析体育舞蹈在大众健身中的意义,激发大众积极地参与到室外娱乐健身中去,达到了提高全民健身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发挥了体育舞蹈在大众健身中重要的意义。

1体育舞蹈的界定

1.1体育舞蹈的内涵

体育舞蹈从美以及专业的角度上来说,它诠释着体育运动与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展示着体育和舞蹈的碰撞下产生的美妙的舞蹈姿态和内涵。从大众健身的角度来讲,业余的体育舞蹈活动,陶冶着人们的精神情操,锻炼着人们的身体基础技能与状态,是一项人人都可参与其中,普遍的大众健身活动,但又是一项充满着艺术美的健身活动。强身健体的同时又愉悦了心情。在国际上,体育舞蹈是一项竞技项目,它可以以集体或双人、单人的表演比赛方式来呈现,风靡了全球各地。体育舞蹈中10种舞蹈风格代表着不同国家的文化、风格以及背景,富有独特的风格。

1.2体育舞蹈的分类

体育舞蹈包括群众体育舞蹈和竞技体育舞蹈两大类。群众体育舞蹈也可以叫作交谊舞,交谊舞的主要动作简单易学,流畅,舞蹈风格多变,多为双人搭档或者集体舞,在舞蹈的锻炼中能够充分地培养情操,改善自身气质,同时也提高了身体素质。另一种是竞技体育舞蹈,主要指的是在赛场中专业性较高的体育舞蹈。往往要求技术高,场地合适,服装要得当。

1.3体育舞蹈的特点

1.3.1体育舞蹈的风格

体育舞蹈拥有律动性、节奏性、飘逸性、流动性等多种舞蹈风格。标准舞中,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狐步,拥有典雅飘逸,落落大方、浪漫婉约的风格,要求步幅大,舞伴之间配合默契、流动性大。探戈、快步,音乐轻快活泼,旋感律强。拉丁舞中,伦巴讲述的是浪漫离别的爱情故事,所以伦巴舞的舞风就是缠绵忧伤,恰恰恰、桑巴、牛仔,都以风格性强的舞蹈风格呈现,节拍动感,动作夸张,需要舞者表现出热情奔放的舞蹈风格,舞伴之间的配合要相当默契,节拍步伐要统一。牛仔舞则要表现出西部牛仔的热情奔放风格,主要要求舞者的腿部力量与重心掌握。

1.3.2规范性

体育舞蹈能够成为全球性的竞技比赛项目,同时受到了全世界舞蹈爱好者的瞩目,因为体育舞蹈在舞蹈技术上规范的要求和完成动作严谨完美的态度造就了舞蹈节目作品的高质量水平。

1.3.3娱乐性

体育舞蹈中的音乐根据舞种的不同选定的旋律也大不相同,因此不同风格的音乐与舞蹈形式带给了舞者不同的感受以及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冲击。体育舞蹈带给观众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同时愉悦舞者身心。体育舞蹈是一种要求节奏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多样的动作,优雅的舞姿,高负荷的运动下,不同人的身体素质对其运动强度的承受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舞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喜好,选择性地通过各种形式的身体运动加强身体耐力和协调性,从而以不同的音乐旋律来实现不同的体育舞蹈风格。

1.3.4健身性

体育舞蹈既是专业性较强的体育运动,也是大众健身的首选项目。它是体育运动中较特殊的运动项目,其具备多样的动作和优雅的姿态,将使健身爱好者对体育运动抱有不同的感受,享受其中、愉悦身心、强身健体和提升个人魅力。1.3.5竞技性和表演性体育舞蹈是通过对人的思想和一个节奏的艺术时空示范感受体育运动,又要按一定的音乐和规定的跳法随乐舞动。

2体育舞蹈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2.1健身作用

2.1.1音乐健身的作用

体育舞蹈是一项“行动于外而情动于内”的表演艺术,能;令人们自然联想到音乐艺术。音乐材料一直被视为灵魂的舞蹈,其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风格和强烈的情感,将令人向往完美、遐想万千。

2.1.2动作健身作用

(1)体育舞蹈动作对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早在1970年代初期,美国的学者对于标准舞的能量代谢(Rmr)方面进行了研究,伦巴舞与牛仔舞的能量代谢率接近了艺术体操与健美操;“狐步舞”接近网球;“华尔兹”和“探戈”高于网球。(2)人们通过体育舞蹈锻炼大大提高功率、耐力、灵敏和协调素质。探戈舞和恰恰舞的平均最高心率为145.2次/分;牛仔舞的平均最高心率为172.8次/分.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体育舞蹈按照人体代谢运动的规律在运动,证明了体育舞蹈是健身、强身的好项目活动。

2.2娱乐作用

大家都知道,优美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疲劳,忘记所有的烦恼,放松身心。利用节奏以及身体肌肉的配合来完成舞蹈动作。心情愉悦,让心情在音乐中享受。这是体育舞蹈与体育方面最大的差异以及区别。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艺术精神世界的魅力,表达出舞者姿态的美以及舞蹈本身的背景和故事性。在这种忘我气氛中享受运动的快乐。

2.3社交作用

2.3.1扩大社会信息量

在世界飞速发展的当代,舞蹈的魅力也是人们之间交流的一种特殊的工具。轻松愉快的舞蹈音乐环境,身体与心灵在优美的音乐世界中放松,体育舞蹈多是集体和双人舞,拉近了人际关系,在舞蹈中了解了对方,在舞蹈中拉近彼此的关系。在欢乐的氛围中更容易了解彼此。

2.3.2培养社交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使其改善他们的社交技巧,学会更多的生存技能,能够面临社会上更多生活给予自己的挑战。

2.4审美教育的作用

体育舞蹈是一种集合了多种元素的高雅活动,其中包含了身体姿态、音乐姿态、舞蹈气质、华丽服饰。具备以上几点的双人舞中男舞者彰显男性的刚强有力,女舞伴则尽显女性的似水柔情。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体育舞蹈的兴起和发展,展现了不可估量的活力。1984年全国各地已经掀起了学习与推广体育舞蹈的热潮。笔者认为,为了使中国的体育舞蹈能够长期稳定发展,首先要研究其功能和价值,以达成共识,来共同地发展体育舞蹈。

3.2建议

在日常的生活中利用现代随手可见的网络传媒来多多地学习以及多方面地发扬宣传体育舞蹈运动。让大众充分地了解到体育舞蹈对人们健身的好处。营造一个舞蹈环境,让更多的人来认识体育舞蹈、了解体育舞蹈,增加民众的积极性,为体育舞蹈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每一个舞蹈人的职责。

作者:鹿芳 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司徒炳坤.体育舞蹈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12-15.

[2]江桂平.舞蹈运动舞蹈艺术体操[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5-96.

[3]张宝华,石宏.体育舞蹈EJ的价值取向[J].中山大学学报,1997(4):l30-l32.

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课程改革;体育教学;体育舞蹈

Abstract:Offeringsportdancingcourseincollegeisareforminphysicaleducationofcollegeanduniversity.Thesportdancinghasgraduallybecomeoneofthemostinterestingandpopularcoursesamongundergraduates.Thereasonswhycollegestudentsaresointerestedinthiscoursehavebeenanalyzedinthispaper.Meanwhile,thepracticeofsportdancingcourseinourcollegehasalsobeenintroduced.Moreover,theauthorshavebrieflysummarizedtheeffectsandenlightenmentsofthisreform.

Keywords:university;reformincourse;physicaleducation;sportdancing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舞,内容包括拉丁舞、摩登舞、交谊舞,最早创立于1925年,是在传统宫廷舞和舞厅舞的基础上,对这些舞蹈进行美化和规范化,并制定了比赛规则而创立的。现已发展成两大类、10个舞种:第一类是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牛仔、桑巴、斗牛五种舞;第二类是摩登舞,包括华尔兹、探戈、快步、狐步、维也纳华尔兹五种舞[1]。

由于国际标准舞具有体育竞技的明显特点,从1964年开始,很多国家先后将国际标准舞更名为“体育舞蹈”,把它纳入了体育的竞技范畴,以此来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投入。1992年,体育舞蹈精彩的表演轰动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引起了国际奥委会的重视。1997年,拥有74个会员国的“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正式成为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员[2]。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型的运动越来越多地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一、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的意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体育舞蹈在我国迅速发展,1997年,经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体育舞蹈列入了体育必修课程,在全国普通高校试行,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体育舞蹈课。在调查大学生对体育舞蹈喜爱程度时,84.5%的女大学生和75.4%男大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体育舞蹈[3]。大学生为什么喜欢体育舞蹈呢?这是因为,第一,体育舞蹈对参与者的文化素质要求较高,而大学生是具有高文化水平和素质的群体,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高,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便于更好地掌握体育舞蹈。第二,大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才思敏捷,感情丰富。第三,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大脑负荷重,体育舞蹈课既学了新知识,又可以使大脑得到积极地休息,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使人忘记烦恼,精神放松,心情舒畅,非常适合大学生对运动美、形体美、表情美、音乐美、心灵美的感受,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4]。第四,年轻人爱美,爱交际,爱表现自己,爱在竞争中获得满足,参加体育舞蹈训练,能满足他们的这些心理需求。第五,体育舞蹈课拓宽了教学范畴,扩展了体育课的类型,激活了体育教学机制。我校开设体育舞蹈课后,学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和训练热情,甚至许多学生提出增加课时、大三也开设体育舞蹈课的要求。现在我校早操项目也有体育舞蹈,参加训练的学生早早到舞蹈教室等老师指导,这和其他早操项目需要辅导员监督学生起床出操形成鲜明对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的积极性能带动早操等体育锻炼的显著效果,再加上对学生气质的提高,这些都说明体育舞蹈能够成为学生终身自觉体育锻炼的项目,说明设立这门课应该成为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二、我院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实践

(一)我院体育舞蹈课开设内容的尝试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北京乃至全国体育舞蹈课在高校中尚未全面铺开。现已开设体育舞蹈的学校教学内容上也各有侧重。

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课每个学期约有32学时左右,有的学校安排一个学年,有的学校只安排一个学期。笔者认为安排两个学期是最理想的,第一学期是初级班,第二学期相应提高。体育舞蹈应当教给学生哪些内容,是每个体育舞蹈任课教师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北京大学体育舞蹈课初级班在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体育舞蹈概况、基本知识、技法、社交舞会与礼仪、学习的价值与意义等。在实践部分学习华尔兹舞、拉丁伦巴舞等的基础动作、基础步型、初级套路组合;学习普通交谊舞(伦巴、快四、慢三、探戈);以及发展身体素质(腿部力量、平衡、柔韧、协调)的内容。在提高班讲授舞蹈风格、特点与舞蹈技术;讲解体育舞蹈的基本规则和裁判知识。在实践部分学习华尔兹舞、探戈舞、拉丁恰恰恰舞、拉丁牛仔舞、拉丁桑巴舞,以及进行形体与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5]。

天津科技大学开设体育舞蹈课也是两学期。第一学期为初级班,第二学期提高班,各32学时,但是具体教学内容与前者有点不同[6]。从其他高校的课程大纲也都看出,各校在开设体育舞蹈课时教学内容并未统一。笔者所在学校的体育舞蹈课为一学年的选修;第一学期为初级班水平;第二学期为提高水平;除体育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外,训练内容以拉丁舞和交谊舞为主。

在舞种的选择与安排上,我们教学中尝试采取把拉丁舞恰恰恰作为第一个舞蹈训练,这是因为恰恰恰欢快活泼,音乐旋律快,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若按常规把伦巴舞放在第一个,不易进入舞蹈状态,有些学生会中途而退。学校体育舞蹈课首先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把他们引上喜爱之路。普通交谊舞教学中,我们也把易教、易学的平四作为第一个舞蹈,主要原因也还是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放在第一位。

在内容上,除了教授各种舞蹈基本技术、讲解基本知识外,我们还注重以下几方面知识的传授:第一、乐理知识的传授。舞蹈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听不懂音乐根本无法跳好舞蹈。第二、提高舞蹈艺术欣赏水平。体育舞蹈不能简单看成一项肢体运动,而是一种文化,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第三、了解体育舞蹈竞赛知识和规则。体育舞蹈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了解竞赛知识有两个作用:一是看比赛时能更好地欣赏比赛,看得明白;二是有比赛机会时能用上。第四、教会学生舞会礼仪、礼节、礼貌和服装化妆的基本知识。第五、适当教授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气质品德知识。

(二)我院体育舞蹈课教学方法的运用

第一,适应舞蹈需要的准备活动。体育舞蹈课准备活动可以选择节奏感强的、容易使学生兴奋的音乐,教师带领大家踏着节拍跳基本舞步。实践说明,这样的准备活动更容易让学生的身体和神经系统快速兴奋起来,可以有效地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加快收缩速度,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基本技术和铜牌套路相结合。基本功是体育舞蹈的根基,练舞不练功终生一场空。我国已经获得竞赛冠军的选手去英国拜大师学习,大师还是教基本技术,可见基本技术的重要性。教学中要结合套路教学和练习,重点落在基本技术学习上。我们认为,铜牌套路是全世界顶级专家们集大成的结果之一,初学者学习应从铜牌套路起始,这符合人们学习体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对高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当年凡是追求花样的学生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忘记,而踏实练基本技术的学生现在还能跳得很好。

第三,充分利用有效手段和工具。多媒体是一种“认知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它欣赏到高水平的体育舞蹈表演和比赛,激发他们要求学习和进步的欲望,感受到比赛或表演的现场气氛,直观地看到选手和演员穿的舞蹈服装,从服装上区分拉丁舞、摩登舞、交谊舞。不仅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信息量,而且可以反复观看学习。有条件时,可采取摄像技术,把教师或学生的舞蹈动作摄下来,反复播放或慢速播放,重点观看动作细节。镜子是学习舞蹈的传统工具,可充分利用这个传统工具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

第四,注重音乐的讲解,用好音乐。体育舞蹈在教学中音乐和舞步始终同时进行。一般情况下舞步教会以后就要带领学生辨析音乐节奏,舞蹈动作必须和音乐节奏相吻合。训练学生听音乐的节奏和内涵,是课堂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初学时还会有一个现象:慢动作技术能跳出来,一旦要跟音乐一起跳时就跳不出来了。这是因为只有重复达到一定次数,才会产生肌肉记忆。这是因为慢动作跳舞时是边想边跳,而跟音乐时没有大脑思考的时间,技术要领就做不出来了。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先慢速做10遍,再中速做10遍,最后跟音乐10遍。如果3次跳得都一样说明已经产生了肌肉记忆。

第五,两支舞交叉教学的方法。所谓交叉教法就是,当学生第一支舞掌握了最简单的组合后,便交叉教授第二支舞。这样做可使学生每次课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兴趣。比如从欢快活泼的恰恰恰转到缓慢抒情的伦巴让人感觉很舒服,再从伦巴转到恰恰恰让人感觉很痛快。

第六,创建学习合作小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以8人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学得快的带领学得慢的,跳得好帮助跳得差的,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合作过程中,帮人者和学习者都能积极主动发挥创造性思维。

第七,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在教授一个新的动作时,先把这个动作完整地演示一遍,让学生对这个动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放慢速度分解示范,从正面、背面、两个侧面进行示范,边示范、边讲解、边让学生跟着跳,一般重复20~30遍后,大部分学生即可基本掌握该动作。然后,教师重点观察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统一进行纠正,并示范正确动作,再让学生练习直至正确动作稳定为止。最后才是双人合作练习。

第八,教体育舞蹈意在传授一种文化。体育舞蹈不只是技术、技巧,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文化,从文化的高度来诠释体育舞蹈,这样一开始就会把体育舞蹈放在较高的大学课堂的平台上,区别于社会上一些商业教舞者,避免只教技术不教文化、只带领学生跳舞不传授理论知识的现象发生。要让学生了解不同舞蹈的风格特点,同一舞蹈在不同音乐伴奏下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思想,比如说,恰恰恰表现的是两个年轻人在一起戏耍,活泼而欢快;伦巴则表达了人浪漫而抒情的一面;牛仔舞表现的是人诙谐幽默的一面等等。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让学生懂得,虽然我们只是业余的,没有专业的跳得好,但我们是有文化、有素质的大学生,有能力把体育舞蹈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

三、我院开设体育舞蹈课后收到的实效

我院在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初步探索,从五个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第一,学生们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明显提高,扭转了前半学期兴趣高后半学期兴趣降低、第一节课跳得兴趣盎然第二节课热情退减的现象。第二,学生掌握体育舞蹈的速度大幅度提高,以前是4~6周学会一个舞蹈,现在是2~3周学会一个舞蹈,两次课简单的组合能随着音乐拍子跳,三次课能做到全班同学跳得整齐划一。一个学期的时间,一般就能学习并掌握恰恰恰、伦巴、牛仔三种舞蹈。第三,听音乐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过去是舞步会跳了却听不出音乐节奏;老师起个头会跳,老师不起头就不会跳;用上课时伴奏的音乐会跳,换个伴奏音乐就不会跳了。现在大多数学生听力和音乐感觉都有了很大提高,自己找音乐节奏自己起头,甚至有部分学生已经上升到对音乐内容、音乐情感的理解的高度。第四,学生们的形体得到了修正和美化。由于学生们中学阶段长期伏案读书和做题,身体姿态多少都有些不垂直、不挺拔,甚至有的“三道弯”。通过一段时间体育舞蹈的训练,学生们的形体明显得到了改善,人挺拔了,有的学生说感觉我就像长高了,有了这样的自信,精神面貌明显与以前大不相同,形成了良性循环。第五,在今年中国国际标准舞第十一届“院校杯”公开赛上,我院参赛队员战胜众多强手,获得集体舞业余组第三名和普通高校组恰恰恰舞进入半决赛的成绩。这不仅说明我们学生拉丁舞的基本技术得到了专家评委们的认同,同时也说明我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基本成功。

从我院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到确定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初步体会看,体育舞蹈课程应当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舞蹈的教学,不仅让体育舞蹈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自觉锻炼身体的喜爱项目,而且成为他们走出校门后终身锻炼的喜爱项目。我们还将在适当的时机组建体育舞蹈俱乐部,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为推广体育舞蹈这一新型运动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清澍,陈瑞璋,伏宇军编著.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沈文喜.南京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p32~36.

[3]李梅.北京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开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6.p21~28.

[4]蒋微,贾宝剑.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p1414~1415.

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体育舞蹈;审美;教育

体育舞蹈起源于原始舞蹈,成形与民间舞蹈,并经历了宫廷舞———舞厅舞———国际标准交际舞几个发展阶段过程。现今国际上对体育舞蹈的概念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的体育舞蹈是指在不同风格音乐伴奏下,通过单人或双人、多人的身体语言或舞蹈动作,借以表达不同的舞蹈。狭义的体育舞蹈就是指摩登舞(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拉丁舞(伦巴、恰恰、牛仔、桑巴、斗牛)十种系列的舞蹈,它们是在特定的音乐节奏下通过男女双人动作的配合完成的。体育舞蹈的起源还与体育的起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早在原始社会,原始舞蹈的出现一方面表达了人类的情感,另一方面也使人类无意识的锻炼了身体,增加了身体素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体育舞蹈起源于原始舞蹈,形成于民间舞蹈,并经历了宫廷舞———舞厅舞———国际标准舞几个发展阶段。现如今国际体育舞蹈组织有:世界舞蹈和体育舞蹈理事会、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世界体育舞蹈协会,三大知名赛事有英国公开锦标赛、日本的黑池舞蹈节、国际锦标赛。对体育舞蹈选手的审美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授:

1体育舞蹈的审美要素

美是体育舞蹈的基本特征。它不是孤立存在的,美的创造与欣赏是紧密联系的。中国美学是一种主、客体的区分中寻找统一、交融的思维方式,其审美追求天人合一、融入生活的世界,外在世界与审美境界为一体,形成深远悠长的艺术境界。其一:它包含舞蹈的动作姿态美、音乐节奏的韵律美、还包含身体线条美、服装美。其二:体育舞蹈运动除遵循对称、和谐、统一、整齐的美学形式外,还以体育特定的健美、力量、速度、协调、灵敏来显示体育美学的价值。其三:包含心灵美(思想品德、团队意识、情感意志、创编能力等)形成了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1.1身体美、体形美、人体美、精神美、服饰的修饰美、体育舞蹈选手在舞蹈的过程中主要靠舞动自己的身体将舞种的风格与特点表现出来,所以身体形态的美感在舞蹈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除了拥有优美的舞姿以外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发于情而形于体”用心灵共舞的情感注入身体之中也是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对服饰、妆容的修饰是身体美的另外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拉丁舞与摩登舞拥有自己专有的服装,因此需要用不同的款式服饰来修饰与衬托。(1)体形美———也称为人体外在形象美。它包括身体的整体指数和比例,主要是指身体的高矮胖瘦适中,身体结构、肢体比例和谐、体型健美。体育舞蹈选手的身体比例以黄金比例为最佳,黄金比例是指1:1.618或者0.618:1,是从数学的原理中提出的一个形式美法则。(2)人体美———一般表现在“以体传情,形神兼备”上。由于选手“发于情而形于体”用心灵共舞,把细腻的情感注入到舞蹈之中,从而塑造出形神兼备的美。如斗牛舞中的斗篷步,就是在形成身体拧紧外形的同时,还要表现出斗牛士形体动作内在蕴含的英武气概。(3)精神美———体育舞蹈人所从事的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有其是职业选手在比赛中展现出来的顽强拼搏、力争优异成绩的信念,其根本动力都是来源于对体育舞蹈的执着,以及普及和提高体育舞蹈的责任感。(4)服饰美———是身体美的另外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拉丁舞与摩登舞拥有自己专有的服装,因此需要用不同的款式服饰来修饰与衬托。合理的首饰佩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其应遵循的原则应根据不同的(丰满型选手、骨感型选手、娇小型选手、高挑型选手)选手类型老进行合理搭配与选择。1.2运动美———技术美、风格美、形态美、意识美。体育舞蹈技术美是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能达到的最高技术规格,必须符合力学与生理解剖原理条件。不同的动作要达到的美学效果应该有:(1)动作幅度———是指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空间或时间上表现出来的运动特征,一般是指动作幅度大,具有向空间充分延伸的美感。(2)准确———暗规定的动作要领及合拍的音乐节奏完成动作,给人以精准、细腻的完美感觉。(3)敏捷———指动作的果断、迅速。(4)流畅———指动作开始到结束,或者是动作在过渡的过程中其结构的完整、严谨、连贯,给人以行云流水的感觉。(5)节奏———动作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肌肉的张驰。体育舞蹈在创编的过程中必须必须拥有自己的风格,比如华尔兹的舞态的高雅韵味,以展示贵族的舞蹈风格。拉丁舞的欢快活泼、节奏鲜明、步伐利落紧凑等。1.3音乐美———音律美、风格的美。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当时社会的一种艺术。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音乐与动作的有机联系是该项目的主要特征。体育舞蹈十支舞的音乐节奏都不一样,故赋予了每支舞不同的风格特点,也是受到大众快速传播的原因之一,在舞蹈的过程中运动员在对音乐的把握与见解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支舞曲中表达出不同的节奏与特点。音乐节奏的处理是体现一个运动员水平高低的重要特征之一,因为只有拥有超强的身体素质才能将同样的音乐跳出不同的小节。

2体育舞蹈的审美教育

2.1体育舞蹈审美教育的特征。(1)本能性:是指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源自体内而自发产生的需要。(2)普及性:审美教育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人群,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欲望与要求,这是一种最简单的需要。(3)娱乐性:大部分人群是以娱乐健身目的进行舞蹈,他们不需要太过严格的要求与系统化的训练,这一部分人群只想通过舞蹈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所以他的娱乐性将更强。2.2体育舞蹈审美教育的功能。希望通过审美教育使得我们的专业选手在以下方面:(1)身体健康美———身体健康美必须按照塑造形体美的方法和规律进行系统性的练习。体育舞蹈是比较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它既能使人的体格变得强健,又能使人的体格得以改善。长期锻炼还能使人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增强。(2)精神健康美———包换树立正确人生观、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整治诚实的品质、集体的协作精神等。(3)行为健康美———指的是人的行为、动作之美,包括人的举止美,它的思想、道德、情操、意识、等心灵美的外在表现。选手呈现出的形体、衣着、举止、风度、和谐统一的外在形象美,胜不骄、败不馁的气度风范美,团结友爱的精神美都是在直观的行为上可以得以表现的。体育舞蹈的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我们业余的或者专业的选手在舞蹈运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希望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早日成为一名从内而外优秀的、合格的体育舞蹈选手。

作者:胥燕 单位:成都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4):3.

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篇10

1、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也被称为“国际标准交谊舞”,其种类和内容都很多,需要男生和女生的共同配合,它是目前各个高校逐渐普及的一项重要体育运动,并已经开始出现在国际各项比赛中。体育舞蹈大致包括了10个舞种,2个项群,即拉丁舞项群和摩登舞项群,其中,拉丁舞项群包括桑巴、恰恰以及斗牛舞等,摩登舞项群包含探戈、狐步、快步舞等。体育舞蹈的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国际色彩,舞蹈本身蕴含了不同民族的特色,也正因如此使其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与欢迎;在艺术上,体育舞蹈将每个民族的特色用肢体动作进行传达,也使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具有较高的国际地位;二是体育舞蹈具有锻炼性,它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可以锻炼跳舞者的身体;三是体育舞蹈具有竞技性,并受到相应规范的约束,国际上的体育舞蹈比赛在逐渐增加,相应的规范也在不断完善;四是体育舞蹈具有普适性,由于它难度水平较低,所以很多群众都能较快的学会该舞蹈的步伐与技巧,加之于它对周边的环境、硬件设施的不约束性,使其在群众当中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因此,体育舞蹈还具有普适性。

2、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要求,它要求教育能够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相一致,并能够通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条件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是目前基础教育改的时代主题和紧任务。本文在研究中,结合体育舞蹈,将素质教育理解为以周边的环境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根本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体育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1、体育舞蹈有利于素质教育下学生体魄的增强

国外的一些研究人员在将体育舞蹈和其它的运动进行对比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运动条件下,学生体能消耗和心率变化的测量发现,体育舞蹈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功能。学生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有很长时间都处于坐着的状态,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在身体与心理上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最终使其很易出现疲惫感,而学生如果能够经常参加一些体育舞蹈活动,他们的肌肉可就能够慢慢放松,逐渐改善他们的血液循环与呼吸循环,使学生大脑的灵敏度及平衡性得到有效改善,以此来使学生们的体质得到增强,以此抵抗病毒的侵袭,保持更加长久的身体健康状态。此外,经常参加体育舞蹈活动,有利于塑造学生形体,纠正因为错误的学习姿势而造成的形体扭曲,使得学生们的形态更加匀称与饱满。综上,体育舞蹈可以帮助学生们强生健体,以及保持一个良好的体态。

2、体育舞蹈有利于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心理调节

经调查发现,不少学生都会在自身学习压力的影响下而出现一些心理疾病。学校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样很容易产生自我封闭的现象。但是,如果学生都能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偏偏起舞,通过舞蹈来缓解学习中的压力,就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够帮助他们忘却平时学习的疲劳,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当中,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因此,体育舞蹈可以缓解因为学习压力而造成的精神极度紧张的状况,消除平时学习中的疲劳,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情绪。

3、体育舞蹈有利于素质教育下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升

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但是由于其与学生专业脱节,致使学生缺课现象十分严重。而体育舞蹈这种通过跳舞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思想道德教育更能够让学生去接受。首先,学生在参加体育舞蹈这项活动过程中,可以有效陶冶学生们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能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开始追求美;其次,体育舞蹈需要男女同学相互配合,这对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再次,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竞技体育,可以在逐步的练习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其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品质;最后,由于体育舞蹈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对学生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因此体育舞蹈可以培养学生最受纪律、服从管理的思想。

4、体育舞蹈有利于素质教育下学生社交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渴望交际,渴望与更多的人成为朋友,并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因为体育舞蹈就可以使不同班级、不同思想的同学聚集到一起,组成一个临时的小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大家的兴趣爱好不同,交往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体育舞蹈实现了个性的基础上交往。在进行体育舞蹈这项运动时,每位学生都需要按照舞蹈的节拍来跳,并充分展现自己的舞技,力争实现自我价值,而不关乎你的性格开朗还是内向,也不关乎你成绩的好坏;其次,体育舞蹈鼓励新时期的学生能够摆脱“男女授受不亲”传统观念,要求男女同学一起完成同一个舞蹈动作,双方可以通过舞蹈互相了解对方,增进友谊。最后,体育舞蹈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标准。为能够选择合适的舞伴,男生和女生都会十分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及言行举止,这样就会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标准,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也奠定了重要的形象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体育舞蹈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中的发展。

三、体育舞蹈运用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综合上述体育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的研究,我们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体现总结为如下几点:一是体育运动学价值,体育舞蹈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它符合人体运动一般规律,并能够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人们健身的首选,因此它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二是美学价值,通过参加体育舞蹈中的形体训练,可以改善体形体态,体育舞蹈教育为审美教育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人们对审美的追求愈加强烈,体育舞蹈更是受到了很多审美追求较高人士的青睐,舞蹈可以通过其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美化自身,升华人格,不仅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丰富自身涵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其精神世界;三是德育教育价值,体育舞蹈中蕴含的除舞蹈本身的美,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厚重文化,一种人们生活实践过程中长期的积淀的人文伦理道德观念。体育舞蹈对人格及文化素质品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舞蹈可以展现出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不美好的,那么他是不可能跳不出优美的舞蹈来的,所以,体育舞蹈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结束语